首页 优秀范文 乡村劳动力资源

乡村劳动力资源赏析八篇

时间:2023-10-11 10:05:06

乡村劳动力资源

乡村劳动力资源第1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三次全会精神,切实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圆满完成市下达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任务。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前阶段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对下阶段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进一步分析形势,明确目标,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加快推进全县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健康协调发展。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前阶段工作简要回顾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协调,紧密配合,坚持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手段来抓,不断健全网络,加强引导,强化培训,大力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截至4月底,全县已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80538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91.3%,实现务工工资性收入2.89亿元、务工纯收入1.45亿元。总结前阶段工作,取得的成绩主要有:

(一)措施有力,返乡农民工安置工作有效开展。一是对返乡农民工进行摸底调查,研究和掌握农民工返乡原因及进出情况,对正常返乡和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农民工进行分类造册,实施返乡农民工动态监测管理,并实行零报告制度,定期报告返乡农民工动态情况。二是积极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培训,切实帮助解决农民工最迫切、最需要的问题,针对返乡农民工技能单一的实际,在摸清返乡农民工底数的基础上,突出以提高返乡农民工专业技能为重点,对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援助。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返乡农民工“特别”培训计划,大力开展技能型人才储备培训,为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做好“充电”服务。三是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协调金融部门将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到有意愿自主创业的农民工手中,逐步把开展创业培训等扶持政策向农村延伸,协调相关部门优先为返乡创业农民工办理相关证件,简化办证手续,及时帮助解决农民工创业中遇到的困难。目前,全县因金融危机返乡农民工达18200人,已实现就业13335人。

(二)拓展培训项目,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实施“阳光工程”培训、示范基地培训和大面扶贫培训项目,采用“流动课堂”、“夜校培训”等方式,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和基本技能培训。截至4月底,全县共开展培训85期6045人,实现培训后转移3900人,其中:开展引导性培训62期4558人,开展以电工、电焊工、缝纫工、钢筋工、砌筑工等专业技能培训23期1487人。

(三)加强市场对接,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与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积极为农民工转移就业牵线搭桥,做好市内外务工人员创业情况调查统计,采取内外输出结合的方式,合理有序引导农民工转移就业。自去年10月以来,共为我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及县内企业输送农民工4380人。截止今年4月底,全县新增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1790人,其中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农民工重新安置转移12950人,尚有4865人待逐步培训后转移。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一是返乡农民工安置问题不容忽视,若不能及时再就业,部分返乡农民工家庭将出现返贫。据统计,我县返乡还未实现再就业的农民工有4865人,若不能实现再就业,年内将有4500个左右农村家庭户均减少收入10000元以上。二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劳动技能单一,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从事劳动强度大而收入低的行业。三是组织化输出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盲目无序流动的局面还需进一步扭转。四是部分乡镇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重视不够,工作流于形式,应对农民工返乡工作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和抓落实不够,培训补助资金的使用渠道不明确等情况普遍存在。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今年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分析形势,正视困难,切实增强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尽管今年劳务输出面临很大困难,但我们也要看到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劳务输出是我县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实现全年农民增收目标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有利于我们调动和整合各类资源。二是培训力度不断加大。以“阳光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工夜校培训试点、“科技入户”工程等项目为载体,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素质。三是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扩大内需项目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政策,我们要紧紧抓住实施国家扩大内需项目需要大量农民工参与建设这一大好机遇,抓好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与劳务输出工作的对接,有效促进扩大农民工就业。

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推进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的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面对返乡农民工人数增加,劳动力转移输出压力大等困难,我们的思想不能松懈,措施要更加扎实,充分看到危机中的机遇,把劳务输出作为我县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抓紧抓实,坚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农民工创业“两手抓”。各级各部门必须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把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向非农产业流动,培养一支合格的劳务大军,做大培强我县劳务经济。

三、明确目标,强化措施,认真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要全面部署、整体推进,更要突出重点、狠抓关键,总的要求就是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能人带动”的原则,按照培训服务齐抓、需求供给对接、就业创业并举的思路,加强培训,规范管理,搞好服务,提高劳务输出的数量和质量,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县2009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总体目标是:全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8.82万人;实现务工工资收入8.1亿元以上,净收入3.43亿元;完成大面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1.6万人,高田乡务工人员夜校培训4900人。围绕以上目标,重点抓好7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切实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做大培强我县劳务经济产业,真正把劳务输出当作一项“富民工程、德政工程”来抓,在今天的会上,县政府将与各乡镇签定目标责任书。同时,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按照张县长4月24日在县政府三次全会上对全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今天会议的要求,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落实人员责任,认真抓实各项工作,确保年度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与周边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运作体系,广大农村群众对该项工作的认知度不高。各乡镇要深入搞好宣传发动,扩大宣传声势,开辟宣传专栏,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劳务输出、务工信息、维权保障等方面的宣传报道,认真抓好相关宣传资料的制作和发放,切实做到在服务中宣传,在宣传中抓好服务,营造密切关注农民工的良好氛围。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密切配合,紧紧围绕让农民“出去有路、就业有岗、务工有为、回乡有成”的思路,认真做好输出前、输出中和输出后的各项服务工作,真正把劳务输出做成一项“富民工程、德政工程”。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一是要认真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各类培训项目,制定培训计划和方案,合理设置培训课程,要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进一步突出开展市场急需的职业技能培训。二是要加强与各大企业、用人单位联系,建立长期的劳务合同关系,大力组织定单培训,同时要开展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安全常识和公民道德规范等引导性培训,增强农民工遵纪守法意识,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三是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县人力资源办、劳动就业局、职教中心要联合建成培训系统,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充分利用现有培训机构的培训场所、设备、师资等,积极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培训模式,把培训班延伸到乡村,促进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努力做到培训一人,合格一人,转移就业一人,确保技能培训时间达20天以上,培训后转移就业率达85%以上,培训发证率达60%以上。同时,实施劳动力培训必须做到“两个公示”,一是要把实施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公示到村组一级,二是要把每期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资金使用情况等公示到村组一级。

(四)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由于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起步较晚,劳务市场机制发育不健全,尚未形成良好的基础和优势,目前还有许多农民工属单枪匹马、零星分散地盲目外出,远远适应不了劳务市场对农民工大批量的集中需求,因此,加强区域内外的劳务市场对接,努力开辟劳务用工市场,积极引导组织农民有序转移输出,是提高转移质量和打造劳务品牌的必然途径。一是要通过参加各种劳务洽谈会搞好对接,进一步拓宽沿海发达地区劳务市场,积极同输出地的用工企业进行沟通联系,认真考察用工岗位,确立合作意向,有组织地输送农村劳动力,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有组织输出任务。二是要依托务工能人、劳务中介机构、劳务经纪人开辟县外用工市场,充分发挥其信息灵通、联络面广的优势,使其成为政府组织的有利补充,在组织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县人力资源办要制定出具体的组织化输出方案,将具体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县人力资源办、劳动就业局、县职教中心、各乡镇人力资源办等相关部门要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建成一套完善的组织输出系统,认真搞好农民工的转移输出服务,真正达到“输出一个、带动一批,输出一批、带动一方”的效果。

(五)抓好维权服务,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目前,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县人力资源办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切实做好农民工维权救助工作。一是要在维权重点上实现突破,加强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完善劳动合同,规范劳动合作行为,坚持做到“四不转移”:即用人单位合法资质不全不予转移,劳动强度过大不予转移,工资收入没保证不予转移,国家规定的工伤等保险不缴不予转移。要规范中介市场,严厉打击黑中介坑害农民工的行为。二是要在维权环境上形成声势。要积极协调各职能部门有计划开展专题咨询活动,借助新闻媒介广泛宣传农民工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向农民工普及维权知识,强化维权意识,努力形成在参与中维权、在帮扶中维权、在舆论监督中维权的强大声势。三是在维权工作上形成合力,加强与劳动、教育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要加强跨地区越部门合作,在维权过程中协调沟通,做到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人听、有人管、有人为之伸张正义。要充分发挥好农民工法律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发挥好驻外农民工服务站及联络点的作用,使之成为农民工转移的桥梁和纽带,切实维护所在地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六)抓好基础建设,完善工作机制。一是要规范台帐管理,加强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各乡镇要在健全台帐的基础上,认真抓好农村人力资源数据库建设,搞好动态追踪管理,进一步摸清本地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总量、求职愿望、外出务工人员输出数量、务工地点等基本情况。县人力资源办要充分利用县人力资源开发网,随时收集和劳务用工信息,加强对外劳务市场对接,努力搭建劳务信息平台。县、乡两级人力资源办要认真做好培训台帐及转移就业台帐的管理,切实做到帐实相符。二是完善制度管理,建立健全农民工服务体系。要建立完善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农村人力资源调查制度、农村劳动力培训管理制度、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制度、农村劳动力维权救助制度、情系农民工活动制度等。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手段,提高服务能力,形成一套工作运行高效、督促检查有力、信息反馈灵敏、上下步调一致、左右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要及时成立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建立健全技能鉴定工作制度,加大技能鉴定工作力度,使更多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民工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三是严格资金管理。各培训项目资金要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用好管好培训资金,杜绝出现违法违纪行为,确保培训资金使用安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

乡村劳动力资源第2篇

一、 云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1.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大,增长快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云南省总人口达4596.6万人,居全国 12 位、西部第 3位,其中农村人口为 2978.6 万人,占总人口的64.80%[ 1 ]。云南农村人口中 16~20 岁的占8.02%,与全国相比,农村人口中低龄劳动力比例偏大,这意味着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保持人力资源数量的稳定上升。

2.农村人力资源质量总体水平较低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云南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虽然有所改善,但是总体水平仍然较低,难以适应当前农村的发展。一是文化素质较低。全省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尤其是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更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省农村劳动力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 53.8%,未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占 85.7%。在 6 岁以上的少数民族人口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比重超过 75%;二是思想素质较低。云南地处边疆,大部分农村人口居住在交通闭塞、发展缓慢的山区,农民长期从事传统农业生产以维持基本生活,小农经济思想观念浓厚;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内容和形式单一,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事业心、责任感不强,缺乏创新精神。三是技术素质、管理素质较低。仅有 14.3%的农村劳动力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不高,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2 ]。大部分农民没有接受过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教育与培训,缺乏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较弱。四是身体素质较低。由于全省大部分农村地区生活条件不佳、医疗卫生设施落后、住房条件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源身体素质的提高。

3.农村人口就业结构调整慢,就业结构不合理

农村人力资源就业结构是人力资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标志。由于云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大部分年轻有技能、有文化的劳动力都选择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人口主要从事第一产业,仍然保持传统的就业形式。2008 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省农村就业人口中,第一产业占 78%,虽比 2000 年下降 5.49 个百分点,但仍然是云南农村人力资源就业的最主要的行业;第二产业占 9%,比 2000 年上升 1.17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 13%,比 2000 年上升 1.32 个百分点[ 3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近年农村人口就业结构及其变化,一是就业结构调整缓慢,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增长幅度不大;二是就业结构不合理,三个产业的农村人口就业比例失调,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仍然过大,农村就业结构仍是典型的传统型。从 GDP 构成和人力资源就业结构的角度来看,2010 年全省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1105.81 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3223.93 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2890.40 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5.3∶44.7∶40.0[ 4 ]。2010年末全省城乡总就业人数 2765.9 万人,其中:第一产业 1671.3 万人,第二产业 348.6 万人,第三产业 746.0 万人,一、二、三产业就业人数结构比为 60.4∶12.6∶27.0。全省现有的人力资源就业结构不合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差距较大。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分析

1.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利用率低

2010 年云南省 GDP 总值为 7220 亿元,仅占全国总量的 1.8%,人均 GDP 居全国倒数第三,农村人均年收入为3952 元,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为16065 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为 4.07,而全国城乡差距指数为 3.23[ 5 ]。由此可见,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云南农村人口多,加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就业难。2010 年云南农村人口为2978.6万人,农村整半劳动力占农村常住人口的67.2%,富余劳动力达 811.8 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40.6%,其中,昭通市 149 万人,红河州 77.4万人,曲靖市 70.76 万人[ 6 ]。由于劳动力多、素质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开发工作不到位等原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慢、转移难,农村人力资源利用率低。

2.农村基础教育落后,职业教育基础薄弱

近年来,云南农村教育事业虽有很大发展,但由于欠账多,政府投入经费有限,农村各级各类教育经费严重短缺。2010 年云南省完成教育支出374.8 亿元,占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 16.4%,教育支出中用于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经费较少,基础教育设施落后。全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 7.8 年,而云南省农村人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 6.5 年。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知识更新速度慢,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优秀教师大量外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重要途径。云南省各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较为重视,但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存在着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思维定势,加之农村职业教育生源质量低,招生困难, 教育质量不高。同时,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来源单一,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地方经济不发达,社会融资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偏小,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较为缓慢。

3.农村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

云南各类优质人才 51%聚集于昆明、玉溪、曲靖等滇中地区大中城市,这些地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并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而全省绝大多数地区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就业人口思想意识较为落后,科学文化素质低,掌握专业技能的劳动力少,现有的农村劳动力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

4.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落后,人力资源身体素质较低

人的健康是从事生产劳动的基本条件和必要条件。劳动力的身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某个地区劳动人口持续工作的状态和时限[ 7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提高农村人力资源身体素质的途径之一。近年来,云南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总体水平仍然很低,一是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经费逐年下降,政府投入比例偏小;二是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费用支出远低于城镇居民人均支出;三是农村医疗设施简陋,农村医务人员综合素质差,影响农村居民身体素质的提高。

二、 云南城乡一体化发展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机遇和挑战

(一)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云南城乡居民整体收入水平快速增长,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但从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支出角度来看,农民增收速度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1990 年至 2010 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了 10.6 倍,而农村居民仅增长 8.1 倍;城乡收入差距由 3.09 倍扩大到 4.07 倍,城乡收入的绝对差额增长了 11.82 倍。近年来,云南城乡一体化进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城乡差距仍然是阻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同时,城乡消费支出差距也在不断拉大。1990年至 2010 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了 7.15倍,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增长 5.65 倍,城乡消费支出差距由 2.58 倍扩大到了 3.25 倍,城乡消费水平绝对差额增长了 8.1 倍。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相比,不仅在消费数量、质量上存在较大差异,还在教育资源、医疗设施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着更大的差距。云南省不仅自身的城乡差距不断拉大,而且与全国平均水平也相差甚远。2010年云南人均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53.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66.8%。目前云南城乡收入差距为 4.07∶1,而全国城乡收入差距为3.23∶1。云南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43.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48.2%,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不仅存在差距,而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云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带来的机遇

1.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云南经济稳步增长,2006~2010 年全省GDP 总量由 4001.87 亿元上升到 7220.14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7817元上升到 15749 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由 10070 元上升到 16065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 2251 元上升到 3952 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由 62.3 亿美元上升到 133.68 亿美元,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就业岗位的增加,各级财政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力度的加大,都将为全面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供坚实基础。

2. 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创造了开发条件

云南有着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富余劳动力达 811.8 万人。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新农村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为农村亟待开发的庞大劳动力资源创造了极好的开发时机和条件。

3. 农村教育的统筹发展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随着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农村教育将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待开发的农村人力资源赢得较有利的开发条件。同时,随着农村人力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又将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城乡一体化发展给云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带来的挑战

1. 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挑战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林、牧、渔业所需的劳动力规模将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将会被闲置,仅仅依靠发展传统农业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式已不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云南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而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对劳动力素质要求又不断提升,直接导致素质较低的农村劳动力很难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如果不能有效地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那么庞大的农村劳动力将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

2.经济转型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挑战

城乡一体化发展对经济结构、发展方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要求城市和乡村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当前云南经济结构属于资源型结构,较为单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高,科技含量较低,技术和人才缺乏,过分依赖不可再生资源,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将加速新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经济发展的关键已不再是资金和土地,更多地依赖劳动者素质和对新技术的掌握。如何有效地提供与之相应的人力资源,是对当前云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严峻挑战。

3. 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挑战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教育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当前云南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分布失衡,导致了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制约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虽然现在政府已经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但是由于受我国长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城市占有的教育资源远远多于农村,使得农村的教育水平相对落后,这对进一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一个极大的障碍。

三、 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云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云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应坚持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背景,坚持以人为本,以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为中心,强化人力资本功能,坚持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开发与质量开发相结合,优化农村人力资源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推动社会、经济、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一)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增强科技意识

城乡一体化进程不仅需要改变当前农村的面貌,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更新意识,逐步普及现代文明,让广大农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力,逐步创建学习型农村、学习型家庭,使广大农民不断吸收新思想、新知识,真正树立“知识致富”、“科技致富”的理念,掌握并运用各种现论知识来指导生产劳动,增强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充分发挥农民的潜能。

(二)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

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云南农村教育水平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是农村人力资源质量开发的重要举措。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确保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力求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加强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提 高农村教师的收入水平;二是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合理规划和配置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增强农村师资力量,采取适当的行政手段让城市中的农民工子女享受与城市居民子女同等待遇,以体现教育公平;三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各级政府应重视并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的县、乡、村三级农民科技和教育培训体系和基地,加大对农村劳动力技能与知识的培训教育力度。同时,建立并完善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务输出培训体系,提高农民务工技能,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三)着眼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分层次、分区域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分层次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梯级开发是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也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第一层次应对各村支部、村委会及党员中表现突出的农民进行培养,着重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培养成为新型的现代农村基层管理人才;第二层次应培养大批农业技术推广、农业规模化经营以及服务业等方面的带头人,把他们培养成为农村现代乡土人才和骨干;第三层次应全面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为增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性,应根据云南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状况实施分区域开发。针对昆明、曲靖、玉溪等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重点,应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源的专业技能以及创新意识的培训,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新型农民,鼓励拥有一定经营管理经验的农民自主创业,同时结合小城镇建设需要,有效地进行就地转移培训,加快当地城镇化建设和二三产业的发展;针对大理、红河、楚雄、普洱等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应结合当地骨干产业的发展,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专业技能培训,加速劳动力资源的就地转移,有效地支持地方经济和支柱产业的发展,同时向省外发达地区开展转移培训,输出一定的富余劳动力;针对西双版纳、昭通、怒江、迪庆等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旅游、生物等资源和产业优势,集中对农民进行相关产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在加快当地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开展转移培训,向昆明、曲靖、玉溪等地输送农村富余劳动力,多渠道、多层次地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乡村劳动力资源第3篇

关键词:城乡统筹;乡村旅游;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1004302

1 引言

有关城乡统筹与旅游之间关系的讨论,不可避免的要以乡村旅游为视角来进行考虑。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这一重大战略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战略指导。城乡统筹的主要战略思想是通过城乡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进而加速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有效的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传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的最直接表现就是“进城务工”,这不仅没有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反而由于其特殊性带来了城市管理的一系列问题,这就违背了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初衷。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通过乡村旅游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已成为共识。乡村旅游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契合点。因此,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优势则凸现出来,乡村旅游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提供了新的、切实可行的路径。

2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旅游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辩证关系

乡村旅游为何能够成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重要路径,笔者认为应该从乡村旅游为提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动力,条件和创造的平台来加以分析。

2.1乡村旅游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这个动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乡村旅游为农民带来的实际收益为其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了动力。乡村旅游的飞速发展增加了农民的实际收入,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实际收入的提高不仅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打消了到城市务工赚取收入的想法,而且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为这种想法创造了现实的经济环境依托,从而对富余劳动力产生了现实的吸引动力。二是乡村旅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的产物,它实现了第一产业的纵深发展,扩大了经营的范围,经营范围的扩大与深入又需要富余的人力资源加入到经营管理和服务中去。因此,从产业结构优化的角度来看乡村旅游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了推动力。

2.2乡村旅游为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提供了条件

一方面,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拓宽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空间。传统的农村经济方式更多的是依赖于传统农业,由于科技的进步,农村劳动力的富余程度进一步加大,而与之相配套的农村地区就业岗位和就业空间则显得愈发不足,作为服务业的乡村旅游业因其自身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刚好能够弥补这一缺陷,从而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了条件,扩大了空间。如:农家乐,田园观光度假景区,生态农庄等旅游形式均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依托,为成功转移塑造了典范。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发展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要求总体并不高顺应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缺乏的这一特点,由于服务业的某些特性使得职业技能缺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经过一定的培训之后就能加入到乡村旅游发展的人力资源队伍中去,这就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无障碍就地转移提供了现实可行的条件。

2.3乡村旅游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有效平台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方式,从宏观层面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搭建了一个现实可操作的平台。由于区位和经济的原因,农村地区创业实体严重不足,如何寻找一个可行的路径来实现农村地区创业实体的不断增加就需要一个大的平台作为依托,乡村旅游作为这个依托的优势显而易见,乡村旅游由于其与农业及农村的极强关联性使得它能够轻松实现“农旅结合”的就地转移方式。依托农村一些特有的旅游资源优势,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够更加相对轻松的通过这个平台参与到旅游业的经营和发展中去,从而实现自身的创业梦想,增加农村的创业实体,提升农村地区经济。

2.4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加入到乡村旅游的开发和运营中来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首先,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农村劳动力富足能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人力资源的保障,从而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其次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带动乡村旅游的繁荣,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到旅游业中来说明乡村旅游能够让他们感受到经济收益的提升,基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农民更愿意参加到乡村旅游发展中去。最后,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又夯实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农业及其所带来的一切可为旅游所利用的要素,农村劳动力的富足使得农业的发展更加有人力资源的保障,人们更多的参与到农事农活当中,这无形中又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创造了旅游资源和发展条件,从而形成一种农民发展农业,再利用农业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发展反哺农民、提升农民收入从而促使农民发展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积极性不断升高的这么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

3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建议

3.1政府主导,搭建桥梁

要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发展中,搭建农民参与到乡村旅游中的桥梁是极其重要的。以政府为主导,以专业的乡村旅游合作组织为依托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景进行宣传,同时出台鼓励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政策,为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创业和就业指导来搭建农村劳动力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信息渠道和桥梁,帮助农民尽快建立起加入到乡村旅游发展中来的思想,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2以旅游业与农业相融合发展为切入点构建可行的参与模式

农村劳动力参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不能只拘泥于口号,要让农民能够切实的感受到乡村旅游能够给他们带来生活和收益的提高才能有效果,效果的体现要让农民深切的体会到旅游业与农业相结合带来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提高,因此,要以乡村旅游与农业融合发展为出发点,有创新的模仿乡村旅游发展好的典型构建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可行模式,优化农民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的环节和方式,让农民更加放心大胆的参与到乡村旅游的运营中去。

3.3建设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保障体系

实现农村劳动力参与乡村旅游发展要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从保障经营管理、投融资管理以及政策支撑等方面对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保障,这样才能实现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科学、有序、有效,以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4结语

在城乡统筹的战略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问题,乡村旅游不仅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了动力和转移条件,同时创造了一个确实可行的平台——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无论是作为旅游业的重要一部分,还是作为吸引农村劳动力就业、实现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方式,乡村旅游完全可以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综合效益提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肖飞.城市周边旅游村镇建设是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支撑[J].旅游学刊,2011,(11):10.

乡村劳动力资源第4篇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in urban and rural employment and proposs specific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关键词:城乡就业;难点;对策

Key words: urban and rural employment; difficulty;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4-0140-01

0引言

2006年下半年,我省启动统筹城乡就业试点,选择了部分经济基础较好、城镇文化水平较高、二、三产业就业吸纳力较强的市县,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运行机制,建立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和劳动管理体系,逐步实现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就业进程中,遇到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1难点和问题

就业管理职能延伸难。随着劳动就业制度的日趋完善,劳动就业服务职能不断向镇村延伸。如在乡镇(街道)设立了劳动保障所,建立劳动保障协理员制度。但是由于农村区域差异大,村与村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大,甚至有的村基层组织还不健全,聘用优秀村级协理员有一定难度。大部分村虽然人员配备到位,由于经费待遇难落实,工作考核不到位,村级协理员的作用仍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农村就业政策滞后。一是农村劳动力失业界定难。哪一部分人是充分就业,哪一部分人属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至今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致使失业人员界定难,不能将农村劳动力失业纳入城镇一体化的统计范畴,工作对象不明确,城乡就业工作开展难;二是配套政策滞后。受传统二元经济体制的影响,户籍制度以及与之相联的子女教育、住房、公共卫生服务及社会保障等把城乡就业割裂开来,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因此制定了合理可行的配套政策,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体系,形成部门参与、责任明确、考核有力的工作体制,解决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势在必行;三是就业政策延伸难。特别是小额担保贷款、农村劳动力出国就业扶持等政策,由于牵涉多部门,再加上管理办法不完善,实施细则不具体、放贷银行不确定等原因,妨碍了就业扶持政策向基层延伸。

工作制度不健全。城乡统筹就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项工作并不是一劳永逸,而是要形成制度化、经常化。如农村劳动力调查工作,许多地方依托镇劳动保障所进行农村劳动力资源普查,建立起了劳动力信息资源数据库。但由于新成长农村劳动力、土地被征用等原因,农村劳动力资源是不断变化的,为此要将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来,每年一调查,及时掌握农村劳动力是最新变化,及时更新农村劳动力信息资源数据库,及时最新供求信息,及时转移输出劳动力,使网络化信息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资金落实不到位。充分的资金扶持是就业工作的保障,但由于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制约了工作的开展。一是农村劳动保障协理员岗位补贴落实不到位。农村劳动保障协理员每人每年不超过500元的岗位补贴虽然纳入政府预算,因为财力紧张,很难形成稳定的年度投入规划,拨付不到位。二是农村劳动力培训补贴投入不足。虽然不少县建立健全了县、镇、企业三级就业培训服务网络,但由于培训资金不到位,培训机构的培训积极性不高,培训规模小、档次低,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需要。

培训与就业衔接不够。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就业技能,促进转移就业。由于培训与就业之间的时滞性,信息之间的不对称性,培训与就业之间没有很好地衔接起来。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意愿,合理设置培训专业,丰富培训内容,活化培训形式,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农村劳动力观念落后也是制约培训工作的一大要素。要加大宣传力度,从思想上转变他们的择业观念,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2对策与建议

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难点和问题,笔者认为搞好统筹城乡就业,就必须突出工作重点,在资金投入、机构建设、制度完善和组织领导等方面加大力度。

在工作内容上,要突出重点。做好统筹城乡就业工作,不仅要有中长期工作规划,更要制定详细的短期计划,将农民最想、最盼、最迫切解决的转移就业问题放在首位。要重点完善以人力资源市场为主体、以社会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城乡一体、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成以市场为导向的转移就业机制。面向农村劳动力定期开展以“送岗位、送技能、送政策”为内容的三送服务下乡活动,支持农村劳动者自主择业,鼓励企业吸纳更多人就业,充分发挥其促进就业的主渠道作用。

在工作摆布上,要先易后难。统筹城乡就业是一项系统工作,牵涉到方方面面,工作量大,情况复杂。在全面部署的同时,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从容易做、能做到的事情入手,循序渐进,逐一解决。

在体系建设上,要注重组织机构的建立。统筹城乡就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就业服务体系、技能培训体系等多个体系。但组织机构体系是各项工作的基础,要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就必须让这项工作有人干、有人管。就目前的工作架构而言,在县、镇两级已经解决,关键在于向村级延伸。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机构建设,尤其要建立健全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的组织管理体制机构,确保各村保障协理员“人员、经费、制度、工作”四到位,担当起村级就业服务职能。

在工作措施上,要强调资金支持。农村劳动力是一个庞大的就业群体,劳动保障协理员建设、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层就业平台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有稳定的资金投入,而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要通过财政拨付和社会筹集等方式,确保专项资金到位,同时要建立稳定的年度资金投入机制,推动工作的有序进展。

乡村劳动力资源第5篇

[内容提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能否对其实现成功转移是中国农村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策略和异地转移策略做了分析,认为在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同时,鼓励民工回乡创业及大力引入城市资源,以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大好局面,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另一方面,我们在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转移的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推动就业。

“三农”问题就是对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总称。具体的讲,就是农业的增长与发展;农民现实的收入及其增长、未来的生活、职业等变化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农村发展,包括农村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农业、农村与农民三者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相连而难以分隔的。其中,农民从事生产活动,创造价值,增加收入,改善居住地的生存环境条件,建设新型的农村;农民将所得收入用于增加农业投入,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可见,在这三者关系中,农民是具有主动性的一方,而农业是农民获取收入的源泉和进行劳动创造收入的对象之一,农村则是在农民通过劳动创造收入后进行改造、改变的对象。因此,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近年来,随着农副产品价格的普遍下降,农民负担日益加重,中国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困境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一、“三农”问题的症结

“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农业人口过剩,农民就业不足。据李子奈(2002年)对农业就业结构偏离度的测算,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中大约有1.4亿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的进一步下降,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将增加。庞大的农业人口与有限的农业资源的尖锐矛盾,成为我国“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

1.农业人口过多至使农业低效率。威廉·阿瑟·刘易斯(W·A·Lewis)认为,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比较多,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劳动生产率很低,其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负数,农民的报酬极低。按照他的逻辑,在剩余劳动力未输送完毕之前,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很难提高,农民的收入将始终处于停滞状态。

2.农业人口过多导致农民贫困。农业人口过多从两方面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一是有限的农业收入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导致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二是有限的农业资源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造成农民就业不足。农民收入水平低,又会通过两个途径形成农民贫困的恶性循环:收入水平低 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农民谋生能力低 收入水平低;收入水平低 扩大再生产投资不足 收入水平低。

3.农业人口过多影响农村稳定。农业人口过多通过两个方面因素影响农村稳定:一是农民是农村不稳的经济根源。当前农村77.5%的农民收入处于负增长,这是农村出现不稳定因素的经济原因。二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自我保护能力弱,农民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农业人口过多,且经营分散,使农民通过适当的形式组织起来形成利益集团的成本过高,至使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造成农民自我保护能力弱。

总之,农业人口过多形成农业、农民与农村问题的恶性循环。农业人口过多既直接作用于农业、农民和农村,又通过三者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恶性循环。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只能是减少农业人口的数量,转移农村过剩的劳动力,降低农村自然资源的负载率,使农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配比逐步趋于合理,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均资源空间。

二、“就地转移”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础

小城镇战略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法之一,即“离土不离乡” 的转移策略。20多年来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已使1亿多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另外,城市和沿海工业加工区也吸纳了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中劳动力与土地、农民增产与增收之间的矛盾。但也要看到,这种通常不伴随身份转变的转移方式有很大局限性,它使许多已从土地中转移出来的农民不能专营工商业和服务业,许多人仍是游历在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两栖职业者。已转移的农民仍然把农村视为自己的家,保留在农村中占有的资源,就成为在这种制度安排下理性选择。这既使农业日益成为“业余产业”、“副业”,也不利于土地资源的规模利用。因此,现在实施城镇化战略必须着眼于农业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通过农村的工业化来形成和培育城镇化的基础,这才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特色所在。

1.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化

当前,我国乡镇企业已全面进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城市工业之外构建了“第二工业体系”,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截止2001年低,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33亿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26.8%,大大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乡镇企业支付职工的工资总额已达8200亿元,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工资性收入为850元,占全 国农民人均收入的34.4%;同时,乡镇企业的集聚会带动农民集聚,进而劳动服务业和市场的兴起,既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又培植了小城镇的产业基础,并成为乡镇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城镇化建设的经济支撑。

2.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具有官方方面估计,农业的充分发展,农业结构的优化,可吸纳近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农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目前,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加工约占总量的80%,我国只占10-20%。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相当于农业产值的2-3倍,我国还不到1/3。发达国家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产值比例为2:1:7,我国正好相反,是7:1:2。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的空间很广阔,潜力很大。只要认真抓好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增值,农业效益的增长大有希望。

3.鼓励民工回乡创业

大中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更容易给农民带来现代观念。美国著名经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阿瑟·刘易斯指出:“市民素质的提高既有利于其自身的转移,成为与时俱进的现代工人和现代商人,又能为农业实现现代化培养一代现代农民。”农民外出打工,不仅增加了现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更重要的是不少农民转变了观念,学到了本事。对这些经受几年锻炼,积累了一定资金,学到了一些管理知识,掌握了一定技术的农民工,要动员他们回乡创业,扩大就业,把他们看作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表彰他们的创业事迹和先富帮后的奉献精神,激励更多的外出农民工回乡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做出贡献。

4.积极引进城市资源

解决“三农”问题,不能仅靠农村内部的资源,而是要统筹城乡资源,跳出长期以来就“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传统思维局限,冲破历史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格局,引导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下乡,跨产业、跨区域重组资源,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例如,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工业生产能力过剩,许多企业开工率不到60%。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资本所有者急于寻求新的投资方向,这就为将城市资本连同企业家、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等一起引入农村提供了前提条件。

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鼓励农民就地走向现代化,并不是将农民堵回农村,而是应更加关注农村的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有效地扩大农村内部的就业容量。

三、“异地转移”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

异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将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大中城市,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出路之一,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及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另一种思路。他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减轻农村人口对有限自然资源的依赖与压力,提高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效率;同时,他还能通过劳动力的城市迁移形成劳动力市场,在流动中确立劳动力价值,消除劳动力工资扭曲的现象,使全部劳动力在城乡之间都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

1.促进大中城市的工业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限于我国尚有1.5-2亿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和总体劳动力素质偏低的条件,我国工业结构优化战略应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基础主体,应以农村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加速工业化的推力,较快走完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工业化阶段,进入成熟阶段。工业过程中,制造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最大比重,美国为26.1%(1926年),日本为27.4%(1973年),台湾为33.5%(1985年),而我国目前只有15%左右。借鉴工业化较为成功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只要形成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抓住入世机遇,我国制造业劳动力份额可以再上升0-15个百分点,所吸纳的农业劳动力绝对量相当于1990年农村新增的7500万劳动力。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还很落后,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只有30%左右,而发达国家就业比重高达60-80%,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种类有150个,而我国只有50左右。发达国家的社区服务就业份额为20-30%,而我国目前仅有4%左右。据推算,全国32个人口在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和43个人口在50-100万的大城市中,社区服务业可提供的就业机至少应在1500万个以上,再加上其它中、小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就可以大大缓解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解决就业问题在第三产业还能找到巨大空间。

3.鼓励农民进城创业

大量农民进入城镇需要大量的相应的就业岗位。在当前城镇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农民进城就业的难度更大。这就需要大力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尤其是鼓励农民在第三产业创业,因为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而该产业又是进入门槛较低、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产业。政府应当制订鼓励农民进城创业的政策,要完善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和贷款制度,比如可以允许农民以土地经营权为抵押取得银行贷款等,从而增强农民进城创业的信心和能力。

4.扩大农村对外开放

扩大农村对外开放,开拓国际市场,有利于弥补我国农业资源的不足,拓宽我国农业发展空间和农业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要积极吸引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改善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格局;采取有力措施扩大农产品出口,包括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突破食品安全等技术检测壁垒,先行取消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所征收的农业特产税,适当加大农产品退税的力度,增加农产品需求;在国外创办农业企业,利用国外资源;促进劳动力输出,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

乡村劳动力资源第6篇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资源 现状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与特点

据调查研究,绵阳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具有不同的特征:

第一,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总量逐渐减少。2013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244.56万人,比1965年增加了101.86万人,却比1995年减少了57.94万人;城市劳动力95.56万人,比1965年增加76.24%。说明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逐渐减少,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城市劳动力资源逐渐增加。从1995年开始,农村劳动力资源逐渐下降,平均每年减少0.97%。究其原因是受60、70年代生育高峰和80年代实行低生育率政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的影响,农村人口出生率下降,使得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始逐渐下降。

第二,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农业劳动力缺乏。由于农村劳动力逐渐减少,农业劳动力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都逐渐向二、三产业转移。2013年,全市农业劳动力125.20万人,二、三产业劳动力149.30万人,分别占全市从业人员总数的45.61%和54.39%,分别占全市劳动力资源总数的36.81%和43.89%。

第三,从男性化和年轻化向女性化、老龄化转变,结构性失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随之加快,大量农村男性劳动力涌向城市,留下大量女性和中老年人从事农业,就业的性别和年龄结构失衡。在受调查的农村劳动力中,41岁~60岁的中年劳动力是重要组成部分,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0.05%。其次是31岁~40岁和16岁~30岁的青壮年劳动力,分别占22.5%、19.91%。中老年劳动力在农村劳动力中占到57.45%,占农业劳动力的65.66%。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农村劳动力结构正在朝老龄化转变。

二、农村劳动力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目前农村地区在大量劳务输出的同时,投入到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严重不足、相对弱化,存在相对剩余和绝对短缺的矛盾现象。因而要正确处理以下五大问题来解决这样的矛盾,避免可能出现的农村劳动力盲目转移和“无地可种、无人愿种、无人会种、无人种好”的局面。

(一)如何合理转移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问题

科学合理转移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是解决农村人地矛盾和相对剩余与绝对短缺的矛盾的决定因素。而在劳动力合理转移的同时如何保证农业有人愿种、有人会种,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所以,既要解决好转移的问题,也要解决好农业劳动力的问题。因此,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和以往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经验中,以最大限度盘活农村劳动力资源为目的,强化落实各方面的政策,我们应该:一是由政府负总责,运筹帷幄,统一规划,统一投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摸清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提出有效的措施和科学制定农村劳动力资源长期开发规划和持久政策,探索农村劳动力资源持续、深入开发和管理的新方式、新途径而建立的长效激励机制。二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完善小城镇规划建设,分类指导,突出特色,扩大就业需求,引导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优先择业。三是沿着“扩大两种需求加强一个产业”的思路,利用当地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服务业,做到农业生产经营和挣钱两不误,以解决部分地区农村劳动力过多转移带来的遗留问题,也解决农业劳动力缺乏的现象。

(二)如何科学合理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问题

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非常严重,导致劳动力转移的地域分布、行业分布、年龄分布、性别分布不均衡,所以如何合理转移和就近、就地转移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1)以统筹城乡为导向,合理转移农村劳动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创造出更多就业机会,为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提供可供选择的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城乡统筹发展能够强化县域经济实力,推动县区经济产业的提档升级,带动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经济效益的提高。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2)以政策制度为保障,安全转移农村劳动力。当前要从用人标准、子女教育、养老保障、失业救济、计生管理、综合治理、权益维护等方面完善相关制度,从制度上、行为上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相应的保障,使在外务人员能享受与本地人员同等的社会待遇,让农村劳动力安全转移、安心转移。

(3)加强工作技能培训,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有必要在农村建立适应农民需求的专业服务体系和网络,根据不同层次农民的具体需求,就地着重进行公益性文化和技能培训,让农村劳动力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能够顺利适应未来转移后的生活和工作要求,提高转移效率和效益。

(三)如何保障农业生产发展的问题

由于人地矛盾突出,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环境差,很多人不愿意留在农村,农村大量土地荒芜,农业生产受到严重阻碍。因此,保障农业生产是前提,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目标,我们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关注农业生产,保护农村劳动力利益。农村劳动力最关心的是农产品收益,只要产品收益好了,自然就留在农村的人就多了,产品收益差了,没人种地,农业也就垮了。有谁愿意背井离乡,到异乡挨饥受饿?所以重要的是保证农产品销售和收益良好。

(2)关心农村民生,确保生产顺利进行。在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就必须要关心农村劳动力所处的生活条件和品质。一是在城市化过程中,政府部门宏观决策应该继续多渠道减轻农村负担,继续关心农村劳动力的生活条件改善和生活品质提升问题。二是继续关注农村养老、医疗卫生制度改革,为广大农村劳动力建立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解决其后顾之忧。三是继续深化教育制度改革,加大教育投入,保证农村劳动力的子女上学问题。四是优化农村环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确保农民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动摇。

(四)如何保证农村有人愿种的问题

根据对农村六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100%的学生不愿意将来务农。那么,未来农村面临着无人愿种的局面。农业生产顺利实施,必须保证有人愿种,特别是年轻人愿意留在农村务农种地。

乡村劳动力资源第7篇

按照省、市有关开展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市近年来开展试点工作的实际,现就做好2012年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2012年再选择3-4个经济基础较好,城镇化水平较高,二、三产业就业吸纳力较强的县市区做为试点,总体试点比例达到50%左右。按照试点工作“五统一”的总体思路,试点地区要建立为城乡劳动者提供有效服务的就业服务体系、劳动管理体系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逐步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和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研究探索社会失业率统计制度等“突破性”工作,为下一步在全市范围开展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积累经验。

二、工作要求

(一)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的《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建设指导意见》规定,加快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站)建设,按照“八到位”的要求,重点解决好人员编制和经费问题,争取年底以前,每个街道(乡镇)有2-3名劳动保障专职工作人员,实现机构、场地、人员、经费、制度、工作、软件、网络“八到位”的建设目标。建立劳动保障协理员制度,试点县市区要在8月底前,在所辖的行政村进一步健全专(兼)职劳动保障协理员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健全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就业岗位信息和基础资料填报等方面的作用。同时,要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对劳动保障协理员的岗位培训,更好地服务于试点工作。

(二)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试点县市区要充分发挥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站)和劳动保障协理员的作用,在三季度前对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劳动者,开展一次就业状况摸底调查,全面掌握劳动力资源状况,做到“七清”,即:年龄清、技能清、文化程度清、家庭状况清、就业意向清、就业去向清、工资收入清。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就业信息网络,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

(三)建立社会失业率统计制度。试点县市区在建立城乡劳动者资源数据库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农村劳动力就业、失业状况的界定标准,试行社会失业率统计制度,即将农村劳动者就业、失业状况和城镇劳动者就业、失业状况合并统计,确定社会失业率。社会失业率不公开,作为政府宏观调控和制定就业政策的依据。

(四)强化进城务工人员培训。试点县市区要免费对初次进城务工人员开展以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引导性培训。有计划的制订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分解任务,安排落实资金,对劳动年龄段内,有培训愿望的城乡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今年重点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和失地农民的培训工作。

(五)完善就业政策。试点县市区要以城乡统筹为导向,进一步调整和充实积极就业政策,把进城务工人员逐步纳入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加大政策覆盖力度。今年要重点抓好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延伸,使从事个体经营或返乡创业的农村劳动力享受到小额担保贷款。

(六)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试点县市区要按照“数据集中、服务下延、上下联网、信息共享”的原则,加强试点地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年底前把信息网络延伸到乡镇,有条件的地方可延伸至村,形成连通城乡的信息网络。同时,利用广播电视和远程教育等现代手段,固定栏目和时间,将职业供求、工资水平、培训信息等发送至村。

(七)制定试点实施方案。被确定为试点的县市区,要根据本通知精神,结合当地实际,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于6月30日前报市人社局劳动就业办公室。市人社局将及时调度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定期开展专题研讨和阶段总结,积累试点经验。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市人社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将定期对试点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建立季通报制度,实时通报试点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各地开展工作的好做法和新鲜经验。适时召开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成绩,交流经验,探索思路,进一步推进试点工作开展。

(二)资金保障。试点地区要统筹使用好促进就业资金、征地调节金(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经费)、失业保险促进就业资金等,发挥各专项资金最大效能,以满足各项试点工作的需要。试点地区可从本级预算安排的就业资金中,按照每人每年不超过500元的标准,对农村劳动保障协理员给予岗位补贴。

乡村劳动力资源第8篇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对策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农村人力资源质量不高,农民受教育水平与技能水平普遍偏低。2005年,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而我国农村青年人中仅有5% 左右能进入普通高、中等院校学习,每年农村约有1209万小学、初中、高中毕业生没有进入上一级学校学习的机会,大量的青壮年农民没有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教育水平落后,不仅严重阻碍了劳动力的流动和就业空间的选择,而且阻碍了文明乡风的形成。

2.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所从事的产业,第一产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1% ,第二产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8% ,第三产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1%。农村人口多集中在第一产业,即以劳务为主。农村人口中大部分人从事传统型体力劳动,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属于体力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大生产所需要的技术能力,这使农村许多农业科技产品无法大面积推广,给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3.劳动力资源数量上供大于求,剩余劳动力由隐性转向公开。我国总人口为12.9988亿人,其中农村人口为7.5705亿人,占总人口的58% 。农村人力资源总数为4.8724亿人,占农村人口的64% ,占全国人口的37.5%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就必将对农村就业、耕地、农业生产环境的保护形成巨大的压力,对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并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障碍。随着人口的增长,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我国正式加入WTO ,今后我国每年还净增600―700万或更多的剩余劳动力。随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过去在计划体制时期实行城乡隔离所造成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显化。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几大产业面临十分现实的困难。农村劳动力资源数量上供大于求,大量剩余劳动力的产生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实现设置了障碍。

4.就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以重体力劳动为主导。2005年我国农村共有从业人员50 387.3万人,三个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59.5:l9.2:21.3。其中,工业从业人员比例为11.9% ,第三产业中30% 以上的从业人员集中在传统的批零和交通运输邮政业中,从事新兴服务业的人员相对很少。农村劳动力中大部分人从事传统型的重体力劳动,不具备现代化大生产所需要的技术能力,因此在农村许多农业科技产品无法大面积推广,给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5.人力资本积累过程中投入少,人才积累少,劳动力资源文化素质水平低。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是通过教育来完成的,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较少,教育投入不足导致教育发展落后,教育普及率低,教育规模难以扩大。在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上也不合理,高等教育发展快,中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严重不足,形成人力资本积压、浪费和短缺并存。农村人才把通过受教育作为跳出农门的主要途径,长期以来造成了农村人才积累少的现实状况。人力资本投资少,带来的另一严重后果就是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水平较低。2005年,我国乡村从业人员48 793万人,受过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仅占农村劳动力的9.1% 。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在人口中比例为l‰,而发达国家是30‰~40‰。在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中初中以下学历的劳动力仍然占多数,文盲半文盲还占很大比重,制约着劳动力资源的就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6.缺乏一整套人力资源开发的计划和组织体系。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缺乏一整套计划和组织体系,有些地区实施培训似乎是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缺乏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紧迫感、主动性和自觉性的认识。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还没有真正做到制度化、法律化,对农民的培训随机性很大,直接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

二、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1.与时俱进, 提高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再认识。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 能不能做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工作, 关键是认识问题。因此政府及农民自身必须转变、更新思想观念, 正确认识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加快人力资源开发, 认真领会《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精神, “把实施‘四大工程’、抓好‘四项改革’、部署‘四个计划’作为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 这也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转变思想认识, 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基础, 逐步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市场化, 改革现行教育相关体制, 使农村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推动农业、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2.探索多渠道筹集职业教育经费的机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是经费, 这也是一直困扰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一个症结所在。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最主要的方法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来提高农民的知识和技能, 从整体上提高劳动者素质。教育投入主体的多元化就是增加教育经费的市场化运转和操作。鼓励城市支持农村, 鼓励企业、投资者到农村投资办教育、搞科研; 鼓励民间以各种方式和途径捐资兴教、投资办学; 同时还要通过优惠政策, 吸引外国政府、国际组织、企业家、华人华侨来我国农村开发人力资源; 积极争取无偿援助、捐赠、低息贷款等支援形式。通过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拓宽融资渠道, 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资金得到保证。

3.探索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机制。积极探索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机制, 研究解决一些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稳定发展, 必须积极推动管理体制改革, 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 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保障体系、经济保障体系、社会文化保障体系和现代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使其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只有探索到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机制, 才能把我国农村的人才培养和开发工作有序的进行下去。体系的构建应该纵横交错进行, 即从行政村、基层的乡镇到各区(市) 县和市级相关部门都要建立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体系、农村人力资源的流动管理体系和农村人力资源的使用管理体系, 严格按照相关法规, 配套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条例。

4.加速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在目前的人力资源开发中要优先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低成本、高效率地培养农村跨越式发展急需的适用人才。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比较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 各地区的教育发展只有适应了本地区市场的需求, 才能使培养出留得住、用得着的职业技术人才, 使农民以较低的投入获得较高的收益, 从而刺激农民参加技术培训的积极性。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各地区结合本地特点和实际情况, 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机制, 设置专业和课程, 确定具体办学模式和途径, 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使教育产业在农村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因为有了技能的培训, 才能使大量富余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转化成为有竞争力的劳动力资本, 也才能在根本上实现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真正开发和利用。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布局、师资培训, 必须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国内国际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农民从业意愿等因素加以综合权衡。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地提高和转移农村劳动力, 并为发展高效农业输送适用人才, 切实推动农村实行跨越式发展。

5.调整结构,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使得中国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大市场迟迟不能建立, 城市劳动力市场只有城镇居民才能准入, 从而使得农村一亿多的剩余劳动力无法进行有序转移。因此, 必须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加强组织领导, 创新培训机制, 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就业技能, 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 出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划和方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行有计划、有目标和有步骤地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所谓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 主要表现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不断转移的过程, 而且绝大多数劳动力被吸纳在乡镇企业中, 接纳的主体是乡镇而不是城市。农民流动进城就业和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及小城镇建设相结合, 并在政策上予以必要的支持, 保持流动就业农民原有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 发展壮大乡镇企业, 加快农民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与此同时, 最大限度实现农民在农业内部的充分就业, 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契机, 积极拓展农村就业空间。这样也有助于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束缚、模糊城乡的社会和心理界限,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大市场的建立。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琳.浅析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9:292-293.

[2]魏敏.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J].经济师,2005,9: 146-147.

[3]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促进农民增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