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乡村企业管理论文

乡村企业管理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3-16 08:37:02

乡村企业管理论文

乡村企业管理论文第1篇

这是一项利国利民利己的好事情,具有一举多得的社会效应。它不仅会给农村牧区带去人才、技术、资金,而且会带去市场、管理、信息、文化,带去开发资源、开辟市场的新思路和新观念。不仅会促进农村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会大大拓展城市就业投资和市场空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中国广大农村今天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广阔天地。城里人去那里兴办实业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城镇人员下乡上山可以采取,应灵活多样、自主自愿的选择和探索符合各自特点的下乡上山形式。在政府政策和市场机制引导下,我们要鼓励部分城镇人员打开视野,走出城门,到农村广阔的市场经济天地创一番事业,拓出一条发展致富之路。

顾名思义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当年上山下乡运动年代提出的一句宏亮口号今天已变成全国许多地方城市化浪潮中城市人员和企业到农村兴办实业、发展经济的实际行动。“新时期下乡上山实业工程”就是向市场经济过渡条件下鼓励部分城镇人员和企业到农村兴办实业的工程。

它是科技、文艺、卫生“三下乡”活动从政府行为到城乡民间经济行为、由临时性活动向经常性工程的重要转变和拓展。它是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目的,以城乡共同利益为纽带,以市场机制为动力,以城镇部分人员和企事业为主体,以各级政府为后盾而共同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

现实矛盾

当前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城镇人员又要到农村,二者是否会形成冲突,给当地农村形成新的就业压力?这确实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矛盾问题。

当前一些地方城市政府迫于城市既得利益集团的压力,选择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又回到了传统城乡二元结构的老路,即城市政府在城市范围内解决城市职工就业的问题,为此而不惜采取了一些清退外来工和农民工的做法,而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强调在农村自我消化。我们认为这是和改革开放中选择的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取向相违背的,也不符合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方向。近年来许多地区农村产业化为什么难以发展起来?推动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为什么成效不人。从城市方面讲则是我们没有把城市人员和企业到农村兴办实业作为城市化重要组成部分。把城里人下乡上山与农民进城经商看成是互相冲突的。“城镇部分大?发展起来的农村乡镇企业为什么只能独领三五年?原因多种多样,根本在于许多农村劳动者、管理者的观念、素质、文化、科技、信息、资金等诸方面尚不适应市场经济竞争发展的要求,在于农村致富无路、发展无门、转移无领路人员下乡上山实业工程”的中心目的是利用城乡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势互补,在城市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统筹兼顾的基础上使城乡融合后而组成的经济要素具有几何次方的效应,促进区域经济整合和城乡经济一体化。温州人当年大举北上,走向全国不是也有一番争论吗?最后事实证明,尽管温州劳动力进入当地劳动市场给当地带来一些就业压力,但同时也带去了新技术、新观念、新文化,更带去一种艰苦创业的精神。一段磨合期过去,“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正趋向合理的动态调整阶段,毕竟这是市场行为。而城镇职工到农村兴办实业也是一种经济行为,是建立在生产要素需要流动、融合的基础上的互利合作行为,它虽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存在一定矛盾,但只要引导得当,竞争压力会变成城乡发展的动力。

重要意义

中国现实经济中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城乡发展的势能差,同时在供求结构上又有互补性,充分利用这一规律促进城乡交流合作,达到融合发展是当前推动城市化、现代化、和市场化的重要动力,也是制定和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需要注意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当前鼓励部分城镇人员到农村兴办实业具有重要意义。实施“新时期下乡上山实业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利己的好事情。

1、一项促进社会再就业的工程

当前,城乡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中产生了相当大的城市下岗待业大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军,成为摆到各级政府面前的严重问题,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因素。城乡分割、画地为牢的经济体制和就业政策已经不合时宜,城乡融合双向交流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大趋势。鼓励城镇人员到农村牧区兴办实业不但会开辟一条城市职工下岗再就业的新出路,而且通过竞争会启发、刺激和带动农牧民开拓新的生产门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和开发,促进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进程。

2、一项促进城乡资源优势向市场经济优势转化的工程

由于体制的制约和结构的影响,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剩余劳动力优势也是有待开发利用的潜在优势,而城市科技、人才、信息、资金等优势也远未发挥出来,闲置浪费的现象非常普遍。鼓励城镇人员下乡上山兴办实业就是打破城乡分割、条块分割的体制约束,既有有利于开发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利于解决大量城镇科技智力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的严重问题,把城乡市场供求结构上的互补效应发挥出来,把城乡潜在的各种资源优势利用起来,重新组合而形成市场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3、一项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工程。

鼓励农民走向市场、促进农业产业化尽管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农民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的必由这路,鼓励城镇人员到农村牧区兴办实业既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发挥城市的辐射功能,又有利于把农民和市场、农村资源供给和企业市场需求联系起来,从而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占全国近70%的农民脱贫致富无疑对本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4、一项消除城乡二元分割、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融合发展的工程。

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促进了城乡二元结构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化,但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经济的原因,城乡之间仍为两个不同的社会天地。城乡二元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鼓励城镇人员到农村牧区兴办实业与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经商一样,就是让城里人冲破体制樊篱和观念束缚,到广阔的大地寻求投资、就业和发展的机会,通过人员交流必然促进城乡之间在经济、投资、技术、市场、文化、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从而推进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融合发展,这无疑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

5、一项促进科教兴区、传播精神文明的工程

科技、教育、文化落后、人的素质低下、人才短缺是城乡二元结构中农村牧区存在的普遍问题。科教兴农、科教兴国是我们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而仅仅依靠缺信息、少文化的农牧民是根本无力承担和完成这一重要历史使命的。而鼓励城镇科技教育文化人才到农村牧区,参与农村牧区科教文卫事业发展,既有利于提高城市科教智力资源利用率和科教成果转化率,又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者和管理者素质,推动科教兴农。同时又有助于城市先进文化、先进观念、先进思想道德在农村牧区的传播,从而有效提升农村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

综合以上,鼓励城镇人员到农村牧区兴办实业,实施新时期下乡上山实业工程,具有一举多得的社会效应。它不仅会给农村牧区带去人才、技术和资金,而且会带去市场、管理、信息和文化,带去开发资源,开辟市场的新思路和新观念;不仅会促进农村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农村产业化和农牧民脱贫致富,而且会大大拓展城市就业、投资和市场空间,发挥城市辐射功能,推动城乡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

理论和实践依据

当前现代化、市场化、城市化发展日新月异形势下,大批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自谋职业,大量城镇工商企业发展急需人才,为什么还要设立“新时期下乡上山实业工程”?其理论依据和社会背景是:

1、二元结构理论及其实践背景

二元结构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它是研究发展中国家从贫困到富裕、从传统经济到现代经济转化的理论。中国是一个二元结构非常明显的国家,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二元结构的最典型表现。

实施新时期设立下乡上山实业工程主要是基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矛盾和转化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经济蓬勃发展,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相应扩大,成为现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重大问题。城乡之间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科技、教育、信息等方面发展水平悬殊的两个天地。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既存在发展的势能差,有存在明显的互补性。城市有科技、人才、资金、信息等优势,但由于城市传统体制改革滞后、结构效益制约而使其优势不能很好地发挥,尤其是当前城镇下岗待业人员增加正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稳定;农村有土地、草场、林地,有农牧林产品资源、药物资源、矿物资源和剩余劳动力资源优势,但由于人的素质、观念、信息等方面滞后,特别是人才、技术和资金的缺乏而使许多地方仍处于贫困落后状态,正所谓“富饶的贫困”。当前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同时解决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鼓励部分城镇人员到农村发展经济、兴办实业,设立下乡上山实业工程是解决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内在要求。

2、城市发展极理论及其实践背景

发展极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城市作为发展极在区域经济中具有重要效应,一是极化效应,或者聚集效应,是指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大量农村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市转移和集中的过程,二是扩散效应,是指区域经济发展的中部分城市人员、要素和文化向农村和区域扩散的过程。正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城市化才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成为现代化和市场化的必由之路。对于城市化,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一种片面的认识,许多人仅仅认为城市化是单指农村人口和经济要素向城镇集中转移的过程,这当然是城市化的主导方面和主要趋势,但不可忽略的还有另一面,即一定时期和地区条件下,城市人口和要素向农村的扩散也是城市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正如我们区域经济学理论讲作为“发展极”城市的区域经济效应时,包括城市的积聚效应和扩散效应一样,一定时期城镇人口和要素向农村扩散,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中国城市化的重要方面。

鼓励城镇人员到农村兴办实业更成为推进中国城市化的必然之举。经过建国50多年来的发展,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已初具规模,全国已建立城市660多个,工商建运服企业数十万个,城镇职工2.2亿人,国有单位中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吃财政饭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城市下岗分流人员、离退休人员、隐性失业人员等均有相当规模,许多大中小城镇已聚积了相当巨大的能量,具备了向农村辐射的基础和实力。但是由于城乡双轨体制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之间的交流发展尚不正常和通畅。因此,促进城市人才、技术、资金、文化、信息向农村的扩散是充分发挥现有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扩散、辐射和带动效应、有效促进城市化的客观要求。

3、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理论与实践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理论是中国过渡阶段的基本经济理论。城乡体制、结构和观念的影响,城乡各自优势没有发挥出来,而其矛盾问题更加凸现,人浮于事,下岗待业,科技人力资源闲置浪费外流成为许多城市单位的严重问题。因此,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和平建设时期,推动“上层建筑”、机关事业单位的富余人员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转移,即向城市企业和农村牧区产业转移,从城乡身份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变,从城乡之间人员封闭向城乡开放、交流融合的转变,既是政府财政增收节支和城市消肿减肥的重要措施,更是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必然趋势。

基本内容、分类和形式

当前中国农村不是远离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蛮荒之地,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广阔天地。城里人在那里兴办实业发展经济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城市企业到农村开辟市场寻求合作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从事农牧林资源开发、加工、转化利用方面。例如租赁土地、草场、承包“五荒地”、发展种养加项目,开发农村旅游资源:

――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尤其是为农业产前产后和产中提供社会化服务;

――开拓农村市场,从事市场中介服务,既为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出力,又为开辟工业品的农村市场、刺激农村牧区需求而努力;

――参与农村乡镇企业形象设计、产品包装、市场运销及管理体制的建立;

――参与农村文化建设、人才培训、教育普及、理论辅导、科技推广、信息咨询和医疗卫生服务;

――参与农村乡镇规划、基础建设、房地产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等等。

总之,农村有各种行业、资源和市场,我们城市许多行业的有识之士、有为人才都可以在那里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许多科技成果都要以在那里得到应用转化,许多工业产品、服务产品,甚至过时的旧货产品都可以在那里找到市场,许多投资者可以在那里找到项目。

下乡上山工程的分类来看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设立共青团、青年、大学生、研究生下乡上山实业工程,离退休人员下乡上山实业工程;城镇下岗分流人员下乡上山实业工程;机关、事业、企业在职人员下乡上山实业工程。各类科技教育人员、医疗卫生人员、文艺理论宣传人员下乡上山实业工程;城镇企业、事业单位下乡上山实业工程等等。

从下乡上山实业工程的形式来看,灵活多样,不拘形式,其基本形式:一是户口迁移、停职停薪,常年下乡上山;二是户口不变,留职停薪,定期下乡上山;三是原户口身份和工资待遇不变,不定期或临时需要就下乡上山。对于农村和乡镇企业来说,应积极吸引城镇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作为其现实可行而有效的用人政策;对城镇人员和企业来说,应灵活多样、实事求是、自主自愿的选择和探索符合各自特点的下乡上山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使下乡上山工程利国利民、收到实效。

实施思路和建议

1、建议设立“新时期下乡上山实业工程”,并将这一工程列为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列为各地推进城市化战略、城乡融合战略、农村产业化战略和科教兴区战略的重要步骤,列为政府实施社会再就业工程、农牧民脱贫致富工程和精神文明建设工程的重要措施。

2、成立下乡上山实业工程领导协调小组,由政府分管领导挂帅,由计委、财政、劳动、人事、科委、农委、文化、宣传、理论、教育、公安等部门领导参加。主要负责对工程实施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制定“工程”的规划目标、任务和思路。

3、制定和实施鼓励城镇人员到农村牧区兴办实业的政策措施:包括科技、劳动、管理、资金、干部政策等等;应对预期效益较大的项目给予必要的启动资金。

4、成立下乡上山实业工程研究会和研究小组。研究人员由城市学、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政策、管理、信息等问题,为工程有效实施提供理论支持。

5、要利用大众媒体对“下乡上山实业工程”进行宣传引导,提供舆论支持。宣传工程实施的目的、意义和政策,宣传农村资源,产业和市场,宣传和表彰城镇下乡上山涌现出来的创业人才的先进事迹,动员和鼓励城镇人员转变局限于城市的就业观念、市场观念和投资观念及城乡身份观念,迈出城门到农村兴办实业。同时要鼓励农村乡镇企业到城镇招商、引资和聘人。

6、建立健全城乡通开、统一的要素市场包括人才市场、劳动市场、技术市场、资金市场、信息市场,培育建立相应联结城乡市场的社会中介机构。要改革单纯或重点为城市经济服务的政府管理机构,转变职能,增强为农村经济服务和为城乡融合的服务功能。

不利因素和有利条件

鼓励城镇人员到农村兴办实业虽有体制约束、观念滞后和信息不畅等不利因素,但更有不少有利条件:

一是实践基础,全国已建立城市660多个,工商建运服企业数十万个,城镇职工2.2亿人,仅国有单位中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上千万人,吃财政饭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数千万人,还有数量庞大的离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等,城乡二元经济之间的巨大的势能差和互补性客观上奠定了下乡上山的社会基础;

二是经验条件。过去上山下乡运动从正反两方面积累了城乡交流的经验和启示,近年来沿海发达地区城乡交流、合作已成为平常之事,全国不少地方制定和实施了促进城市干部职工和科技人员到农村牧区兴办实业的鼓励政策和措施,城乡交流合作,尤其是“三下乡”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越来越受到农村牧区百姓的欢迎;

三是运行机制。因为下乡上山实业工程是一种市场机制超动下的经济行为,当前改革中城镇许多企业和职工确实感受到竞争和就业压力,农村又有许多发展和赚钱的机会,只要政策鼓励,信息畅通,城镇不少职工还是愿意到农村兴办实业的。

乡村企业管理论文第2篇

【关键词】乡镇企业 要素禀赋 核心竞争力 可持续竞争优势

一、问题的提出

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 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是由农民自己创办并经营的企业。

二十多年来,在城乡二元格局的背景和改革开放的政策环境下,乡镇企业为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5年我国乡镇企业增加值突破4600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1200亿元,上交国家税金4200亿元,就业职工超过1.4亿人,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工资性收入1100元。乡镇企业日益成为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阵地,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成为党和政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

但是,乡镇企业在农村改革以及相应的市场体制形成过程中的发展历程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过程。首先,在农村经济改革取得初步成功,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展开的时候,变动巨大的经济环境给予具有灵活体制的乡镇企业以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使得八十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在中国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消化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还为国家和地方,尤其是地方政府提供了大量财政收入。因此,发展乡镇企业,曾一度被誉为“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乡镇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市场条件等外部因素发生了深刻变化, 乡镇企业开始面“临增长的极限”,发展势头渐渐趋缓。突出表现在中国经济由全面短缺走向相对过剩, 卖方市场逐步转化为买方市场, 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更加强化,国际市场也随全球经济增长形势变化, 市场对乡镇企业发展的约束进一步增强;加之乡镇企业规模小,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落后,在国有企业实行一系列改革因而效率获得提高,以及高效率的外资企业大量进入国内市场之后,乡镇企业逐渐成为竞争中的弱者,大部分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乡镇企业的发展问题也就逐渐凸显。同时金融体制改革, 银行商业化进程的加快,使乡镇企业融资环境严重恶化。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乡镇企业发展的分散性和粗放性所导致的巨大的环境成本也逐步显现出来,对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农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这就促使我们要重新思考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并力图探讨一条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关于竞争力理论的文献评述

竞争力理论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应用最新经济、管理和社会发展理论的综合应用学科体系,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竞争优势之源是什么,即什么带来了竞争优势;竞争优势之“源”是通过什么样方式表现出来的,即“源”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什么;如何才能保持竞争优势, 即要回答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问题”。

从历史发展看, 竞争力理论可以归纳成以环境为基点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以产业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理论、基于资源与能力的竞争理论、企业创新理论和基于评价方法的竞争力理论5个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从市场定位,逐步转移到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和保持上来, 并由此产生了企业的内在成长理论, 进而逐渐演化为两个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的学派, 即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

企业资源学派与能力学派产生的理论基础相同, 都假设企业是异质的, 企业是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体,都从企业内部和内在发展出发来分析企业和市场,持续竞争优势是两派的共同研究主题。

基于资源理论与能力理论研究的重点略有不同。两派都试图打开企业这个“黑箱”,但在资源和能力对于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上,二者却有着不同的解释:资源学派以Collis D.J和Montgomery为代表,强调有价值、稀缺、不可完全模仿、不可完全替代的战略资源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而能力学派以Prahalad CK和Hamel G为代表,则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是竞争优势的源泉。资源学派将核心能力作为企业资源的一部分;而能力学派则强调对资源的配置和整合能力是核心能力的一部分。

关于我国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问题的研究,国内的战略管理学家大多沿着能力学派的路径,对大企业集团或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展开讨论。例如,周玫(2002)指出,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科学地确立企业的发展战略意图、创造满足顾客需求的独特的价值链以及增加顾客的利益”来构建其核心竞争力;陈志华(2006)强调“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开发、品牌建设及信息技术”对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吴添祖(2001)关注战略柔性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专门针对乡镇企业竞争优势进行研究的文献比较少,而基于农村地区的资源基础对乡镇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进行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吴荣(2003)、刘增科(2005)曾经从企业机制构建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提升乡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张学英(2003)则强调制度创新对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他们都把研究的视野局限在企业内部,忽视了外部环境变量对企业的影响。过聚荣、周三多(2004)虽然指出了企业内部培育与外部获得核心竞争力两条途径,但他们并未对外部环境中的要素禀赋这一客观条件加以强调,但这一研究思路却为如何在农村地区要素禀赋结构基础上探索培育乡镇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路径提供了线索。

三、秦皇岛地区要素禀赋分析及培育乡镇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

1、秦皇岛地区要素禀赋分析

秦皇岛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区位优越,交通方便,资源富集,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

(1)自然资源条件。秦皇岛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温和,春季少雨干燥,夏季温热无酷暑,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漫长无严寒。水热资源充裕,立体农业气候明显,加上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特别是野生动植物资源最具优势,为绿色食品的产业开发提供了良好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秦皇岛周边地区的经济资源比较匮乏,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化肥和农药施用量相对较少,对大气、土壤、水质的污染程度相对较轻,是我省生态环境较好、有利于绿色食品发展的地区之一。比如,昌黎县林果资源丰富,果树栽培历史悠久。全县林地面积1.17万公顷,果园面积0.73万公顷。主要生产葡萄、梨、苹果、桃、板栗等干鲜果品,玫瑰香葡萄、天津蜜梨等早就远近闻名,有“花果之乡”的美称。现拥有全国最大的酿酒葡萄生产基地,面积已达3.6万亩,年产量为3.4万吨,2000年被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命名为“中国酿酒葡萄之乡”卢龙县农业已形成稳固的基础,农产品丰富多样,有甘薯、玉米、小麦、水稻、花生、大豆等。甘薯是主栽作物,卢龙素有“薯县”、“粉乡”之称,是华北甘薯主产区之一,甘薯种植面积近30万亩,年产鲜薯5.5亿公斤以上。以甘薯为原料搞多层次加工已形成规模,加工的食品有淀粉、粉条、粉丝、粉皮、膨化薯片等,产品大部分出口。

(3)品牌效应日益显现。近年来,秦皇岛市的农产品名优品牌量和注册商标量逐年增加。2005年底,共有“长城”葡萄酒等4个品牌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占全市“十五”期间全国名牌产品数量的67%;6家企业的24种产品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位居全省第二位;100多种农产品获省优。成功注册了“集发”、“潘官营”等一批农产品商标,其中“集发”蔬菜入主全市10大超市,“一奇”粉丝远销韩国,“翡翠岛”海产品占全国出口量的半壁江山,华夏“长城”干红酒畅销英、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内三大葡萄酒品牌之一,并于2006年8月份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葡萄酒类独家供应商。农产品名优品牌和注册商标已经成为企业广拓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一张通行证。

(4)初步建立了“从农田到餐桌”包括产地环境、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包装、仓储等各个环节的全程质量控制的技术标准体系。同时,建立了绿色食品管理机构、环境质量监测机构和产品质量监测机构,培训了一批专业队伍。这些条件是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重要基础。

2、培育秦皇岛地区乡镇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规划设想

(1)凭借乡土优势与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深加工业务,提高产品附加值。要加强对国际市场需求的跟踪调研,不断创新产品,同时大力开发有秦皇岛资源特色和融入出口国文化特色的绿色产品;在保持传统绿色产品出口优势同时,提高深加工产品出口的比重,特别是AA及产品的比重。在上述过程中,要借鉴外国企业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做法和经验,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进一步培育区域优势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秦皇岛绿色食品产业优化市场结构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一要着眼于做大、做强和提高效益,即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发展“航空母舰”;二要着眼于特色经营,尤其是中小企业要搞好市场定位,扬长避短,大部分绿色食品企业应在这一战略指导下,找到各自的角色和发展的空间。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集群所带来的正面经济效应,即集群所获取的各种有利于集群发展和技术管理创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集群所带来的对负面效应的规避能力,即对不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各种因素的规避和纠正能力。秦皇岛绿色食品产业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已进入成长期阶段,在生产和出口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区域竞争优势。现有区域竞争优势是开拓国外市场的基础,但要从加强竞争优势的角度,进一步培育和发展这些产业集群,使其对地区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3)乡镇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培育也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地方政府要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包括政策环境和投资环境。比如组织地区间的考察、交流,多到外面“取经”,博采众长,将本地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或者发展成果向外地展示,吸引资金技术,而实现更好的发展。

(注: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秦皇岛农村地区要素禀赋结构与乡镇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培育研究,项目编号:200703022)

【参考文献】

[1] 王德章、赵大伟: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北京:中国软科学,2003(9).

[2] 金碚:中国产业发展的道路和战略选择[J].北京:中国工业经济,2004(7).

[3] Abbas:How to Manage fo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J].New York:International Business Press,2002.

[4] Gopinath M、T.l.、De Huu:Investigating the Nature of World Agricultural Competitiveness. U. S.,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 Technical Bulletin,2001.

乡村企业管理论文第3篇

一、以强化组织机构为抓手,为普法依法治乡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普法机构统一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乡党委人大、政府将普法教育和依法治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乡党委批转了“五五”普法依法治乡的规划,作出了决定;乡人大主席团作出了实施“五五”普法依法治理规划的决议;乡人民政府制定了实施意见,各年度都有总结与下年度的工作意见及工作要点;全乡各村、单位建立健全了领导机构及其办公室;相应出台了决议,撰写了规划、实施意见;加强了“宪法”的宣传,开展了“法律六进”活动,积极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不断增强全乡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普法依法治乡的针对性,提高普法依法治乡的实效性,为普法依法治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纪律保障。

(二)积极征订普法教材,制定法制宣传教育的规范性文件,各项工作制度健全。全乡在职在编干部职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人手有一册“五五”普法教材;11个村166个村民小组,统一发放了组均13本的全国“五五”普法读本《农民法律知识读本》和迪庆州“五五”普法读本《农村法律知识手册》,企业一般职工也相应有普法学习的材料,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以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为基础,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打牢全乡干部职工、企事业管理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根基

(一)区别不同对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骨干培训,坚持法制宣传教育骨干培训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坚持专门培训与以会代训相结合的原则,并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堂、点负责人参加培训;五年来共组织法律知识骨干培训10次,其中专门培训4次,以会代训6次,参加培训的人员有全体干部职工、村“两委”领导、村民小组长、各单位负责人、企业主管人员和教堂负责人共3387人。

(二)强化责任落实,确保普法依法治乡工作的正常开展

层层签订普法依法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暨创建“平安乡(镇)”、民族团结、安全生产等责任状,形成层层抓落实,人人有责任的工作格局。乡人民政府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做到实报实销。其他所属单位相应安排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保证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以领导学法为龙头,以干部职工普法教育为重点,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乡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年度制定学习计划时将学习法律知识与政治理论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在每周五的学习日集中学习或 自学的方式学习“五五”普法全国统编教材,学习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先后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了《物权法》、《劳动合同法》、《禁毒法》、《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和《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全乡干部职工增强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

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基层党建为载体,积极服务“三农”,坚持分类指导,不断推进“法律六进”活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覆盖全乡,促进了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不断提升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法制宣传是行政机关的重要(来源:文秘站 )职责之一,党委政府是开展全乡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主管机关,落实“普法依法”规划,推进依法治乡进程,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1、坚持以党委理论中心组学法为龙头,推进乡直机关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和全体职工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能力。

2、坚持党委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将法律知识、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与指导农村工作实际结合起来,特别是以来,乡党委政府把普法依法治理、综治维稳暨平安创建贯穿在工作的全过程,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党员和各族群众坚决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

3、坚持以解放思想大讨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加强基层党建为载体,积极创建干部职工法律学习平台,开展学法研讨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法律进机关”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增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深入开展“法律进单位”活动,各单位参加普法依法治理的自觉性得到增强。

乡党委政府和乡普法依法治乡办公室,始终把各单位的普法依法治理、综治维稳暨平安创建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根据不同单位的工作特点,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单位干部职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道德教育,加强了行业管理,提高了行业自律水平。全乡干部各单位依法治理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逐步提高。

(三)、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为建设稳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保障

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先导,认真领会“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的内涵,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

一是强化党总支、支部建设,着力开展“三建三带三创”活动,把普法依法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维稳暨平安创建工作落实到基层组织建设的始终。

二是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村普法依法治理社会治安综治维稳暨平安创建活动,制定出台了各村的规范性文件,各村明确法制宣传,依法治村、组工作目标要求,制定了《关于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规划实施意见》,立足于贴近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并抓好村两委干部、外出打工人员和各群团组织三个重点对象,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结合我乡林改试点工作的开展,千名干部送法进村促和谐活动的开展,在全乡广大农村一次次掀起普法依法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维稳暨平安创建活动高潮。共发放全国“五五”普法统一读本《农民法律知识读本》864册,发放迪庆州“五五”普法读本《农村法律知识手册》1362本,为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是以“民主法治村”创建和“送法进村”活动为载体,开展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3月在千名干部送法进村促和谐活动之后,乡党委政府站在学习法律知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在全乡开展了学习法律知识构建和谐社会的“三个一场”法制宣传活动。结合农村土地承包、林权改革、合作医疗、项目建设、进城务工、安全生产、维护稳定等实际问题,开展了以宣传《宪法》为主要内容的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禁毒防艾、安全生产、人口与计划生育、婚姻家庭、土地承包、义务教育、森林法规等的举案说法电视播放、挂标、挂图、相关知识讲解宣传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广大群众的学法积极性极大提高。

四是以“千名干部进村入户促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和村“两委”换届工作为契机,深入开展维护国家统一和热爱伟大祖国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团结政策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民族地区发展成就的教育;深入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宣传教育和积极宣传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重大意义,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确保村“两委”换届选举公正公平有序进行。期间组织骨干培训3次,参培人数达141人次;发放宣传材料330册;召开大小宣传会议531场次,受教育群众达49542人次;张贴宣传标语12次、177条(幅)。

五是基层党建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党组织为核心,带动群团组织,在广大群众中广泛开展幸福感恩、饮水思源的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农村文化活动,充分调动妇联、 共青团、民兵和老协的积极性,编排歌颂党和宣传党的惠农政策及法律法规的文艺节目,利用节庆日,以汇演的形式进行表演宣传,既活跃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又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六是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创建和基层基础综治维稳规范建设。保护农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构建农民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建立健全维护农村稳定网络组织,推进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程。

(四)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促进平安和谐校园建设

为认真贯彻、教育部、卫生部、全国普法办《关于加强中小学法制建设指导纲要》,着力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坚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结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重点组织学习了《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禁毒防艾、禁毒决定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法制副校长制度进一步完善。“五五”普法和第二个依法治乡工作启动以来,连续三年组织了“校园杯”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文艺汇演暨法律知识演讲比赛,逐步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并开展了依法治校平安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全乡1所中学和中心完小被县平安创建办公室授予平安校园称号。

(五)深入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

围绕企业改革、稳定、发展和生产经营,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建立企业干部职工学法、用法、民主管理、依法治企制度。开展企业综治维稳和平安企业创建活动,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坚持法制教育与诚信教育相结合,开展企业争创诚信、守法活动,促进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六)深入开展“法律进教堂”活动,维护全乡社会稳定民族团结

根据我乡有12个教堂、5个教点,信教群众2222人,占全乡总人口的9.2%的情况,在法制宣传中,始终把民族宗教和维护稳定作为中心工作,立足于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全乡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这一目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五五”普法以来,针对民族宗教的实际和保稳定、促发展的大局,坚持不懈地突出做好送法进教堂工作,共集中培训教堂负责人3次,参培人数达180人次;到教堂点开展法制宣传教育3场次,参学的信教群众达6400人次,占应参学数的96%,全乡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不断深入推进,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七)深入开展“法律进街天”活动,积极宣传市场经济安全生产等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对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我乡把流动人口暂住登记、宣传教育、造册管理放到重视流动人口管理的第一环节,并在开展“法律进街天”活动中,除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外,把对流动人口的宣传内容融入其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乡在开展“五五”普法依法治乡工作中,不仅充分利用民族语言和传统方法,也逐步用新的宣传方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使“法律六进”活动丰富多彩,扎实有效。至20__年,全乡共举办法制文艺及促进和谐文艺汇演12场次,参加演出的文艺队有154个,演出节目2688个,观看人数达72360人次,与“四五”普法同比上升了135%;开展法律知识竞赛4场次,参加竞赛的有52个队,观众达13500人次;开展法律知识演讲比赛2场次,参加演讲比赛的有30人次,观众达7000人次;对推动我乡群众性法治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几年来,我乡抓住林权制度改革,“千名干部入户促小康”、“千名干部送法进村促和谐活动”、“千名干部进村入户促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和乡级换届及村级两次换届的机会,大力开展全乡“法律六进”活动和依法治理综治维稳工作,共撰写工作简报57期,比“四五”普法同比上升了850%;出法制宣传专栏146期,与“四五”普法同比上升了__个百分点;张贴各种宣传标语198次,15807条幅,与“四五”普法同比上升了129%;播放宣传光碟168场,与“四五”普法同比上升了20%,受教育人数达53800人次,与“四五”普法同比上升了23%;图片展出28场126幅,观看群众达16020人次;与“四五”普法同比上升了248%;在图片展出中中小学展出8场,观看的中小学学生和老师2100人次;草拟法制课13课,上法制课60节;草拟宣传材料、法律知识竞赛题库18份;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76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49起,与“四五”普法同比增长了4%,调处249起,调处成功率达100%,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工作要求;投入工作经费118680元,与“四五”普法同比上升了21%;召开各种大小宣传会议4119场次,与“四五”普法同比上升了82%,人数达357202人,与“四五”普法同比上升了36.9%;印发各种文件、材料34691份,与“四五”普法同比上升了1.737‰;复制宣传光碟219盘,分别发放到11个党总支、52个党支部和12所中小学;接待来访群众38人次(户);组织乡、村、部门、单位在职的249名干部职工参加了普法考试。其中有副科以上的党员领导干部11人,企业管理人员11人,村两委领导26人。

总之,乡的普法依法治乡工作,在中共维西县委、县人民政府、县普法依法治县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乡党委、人大、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普法依法治乡工作在提高执行力、增强实效性、注重广泛性上下功夫,为全面落实规划、责任状和依法治理工作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为推进依法治乡、构建和谐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通过对照规划、责任状、维治县办发20__

2号《中共维西县委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迅速健全规范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档案资料的通知》、维办发20__11号《中共维西县委办公室维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维西县“五五”普法依法治理检查验收实施方案>的通知》,认为 做到了工作组织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宣传活动到位。

其次,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乡正在筹备组织开展“法律进乡村教堂;法律进机关;法律进学校;法律进企业;法律进街天;法律进流动人口”的法律六进宣传活动。预计受教育人数达20491人,活动场次27场,涉及11个村、12所学校、9个部门所站和三个街天。

乡村企业管理论文第4篇

关键词:民生 农村社区 管理机制

党的十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强调要求“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将“社区管理”的概念引入农村,实行农村社区管理是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积极有益探索。因此,完善和创新农村社区管理机制,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精神,加强社会建设,改善民生的重点课题。

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依据和理论基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三农”格局的快速变革,农村居民对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居住环境、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同时,农村居民的主体意识、民利意识也日益增强,日益要求多渠道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大家不仅追求经济利益,而且也越加追求精神利益、政治利益,越加要求选举权、被选举权的实现和参与农村社会管理。阶层分化、诉求多元、社会流动和信息流通加速,权利意识觉醒,使得农村维稳形势日趋复杂,农村治理面临诸多挑战。同时,由于我国在社会建设方面长期受城乡二元化的影响,公共服务资源偏向集中于城市,导致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缺乏,社会建设滞后。在这种背景下,农村社区作为推动农村社会改革的新型农村管理和服务形式由此顺应而生。农村社区建设,是农村社会的现代化建设;是深化村民自治、完善社区管理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是促进政府转变职能,强化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党的十明确要求,“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要“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可见,要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就必须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完善和创新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

农村社区是相对于传统行政村和城市社区而言,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农村居民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农村社区是一个比自然村更具有弹性的制度平台,它围绕如何形成新型社会共同体而构建,注重通过整合资源、完善服务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凝聚力和认同感。农村社区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采用企业管理方法,引入市场机制,强调顾客导向以及注重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其特点包括:管理主体多元化。即在公共管理事务中不仅包括政府,还应包括非盈利性组织、非政府组织、社区组织、私人机构和个人等。其中,政府是多元化主体的核心,是组织者和协调者。政府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服务及顾客导向的价值理念。即政府公共行政不再是传统模式下的管治行政,而是以人为本的服务行政;公共行政体系内市场机制及竞争功能的引介。即政府可采用合同外包、竞争性招标、凭单制等方式,鼓励私营部门参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以降低成本及提高服务品质;采用授权或分权的管理方式,打破公共部门的本位主义,建构网络型组织;采纳企业中常用的管理方法,包括全面质量管理、成本-效益分析等,强调绩效目标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注重人力资源管理。

其实,党的十报告中也蕴含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精髓,并为发展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方向和思路。例如,在完善基层民主制度部分提出的,“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利的重要方式”,在加强社会建设部分提出的,“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以及“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可见,从党的十报告精神、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特点和农村社区的内涵可以看出,农村社区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和乡村民主建设实践的创造性结合,是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环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实践的模式

由于我国目前仍处于农村社区管理的探索阶段,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区域发展上各地的农村社区管理实践差距较大。从管辖的区域范围上划分,目前我国的农村社区建设实践可初步分为“一村一社区”、“一村多社区”、“多村一社区”模式。其中,“一村一社区”是指将村委会与农村社区合二为一,即一个村委会就是农村社区;“一村多社区”是指在一个村委会内设置多个社区;“多村一社区”指在面积较小、人口较少、地域临近的村中,选出一个中心村,建立社区服务中心,涵盖附近几个村,非中心村的村民到中心村接受服务。从国家、市场、社会在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形成中所扮演的角色来划分,可以将农村社区建设实践分为“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民间组织型”、“政府、社区互助型”、“政府、社区、社会互助型”五种模式。其中,“政府主导型”是指政府通过服务下乡使其在农村社区管理事务中居于主导地位。山东诸城和胶南即是采用“政府主导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的典型代表;“企业主导型”是指以实力雄厚的企业作为农村社区管理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山东胶南北高家庄即是以珠光科技集团为依托,发展“企业主导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的典型代表;“民间组织型”是指以民间力量自主管理为主的农村社区管理模式。湖北秭归杨林桥村即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政府、社区互助型”是指政府、社区组织、社区居民共同推动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的一种模式。江苏太仓市即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政府、社区、社会互助型”是指在政府、社区组织、社区居民互助合作的基础上,同时充分发挥出社会的协作力量,形成无缝隙管理和服务的农村社区模式。重庆市永川区即是推行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农村社区有效管理实现机制探索

(一)健全农村社区管理组织体系

我国农村地域相对广大,对于农村社区的管理组织体系构建,应根据当地的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在农村社区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及三者在农村社区管理的作用机制不同,选择不同路径的农村社区管理方式,更好的完善农村社区管理组织体系。具体而言,如果农村当地地域较小、人口比较密集、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区域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的地方,应采用“政府主导”路径。在采用“政府主导”路径的模式下,必须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将农村社区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中,统一协调政府各部门(包括:农业、教育、公安、文化、卫生等),集中各自资源主动将服务延伸到农村,大幅度提高农村社区的服务水平。另外,可以借助共青团、妇联、媒体等社会公共组织,宣传农村社区建设的重大成果,引导农村社区管理走向党政组织牵头、村民广泛参与的合作机制。如果农村当地经济比较发达,存在一些国家、省、市级的龙头企业,并且企业自身已经具有相当的自我管理水平,可以采取企业、政府、村委共建农村社区的路径。在采用“共建”路径的模式下,政府应对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和“正确引导”,通过各种税收减免和项目支持鼓励企业大力对各种公共服务进行投入,大幅提升企业所在地公共服务能力,通过各种“以企带村 、村企合一”的管理思想,引导企业与社区融为一体,社区居民即企业员工、社区文化即企业文化,让企业清楚的认识社区的明天就是企业的明天,社区居民的未来就是企业的未来,以此调动企业更多的关注和投入公共服务。

(二)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体系

要大力推进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应该根据农村居民最核心、最现实的需求出发,以实际资源为基础,将农村社区建设分为轻重缓急事项,把直接改善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作为目前工作的重心。具体而言,也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将服务项目推向农村。以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重点,完善各种便民的服务站、卫生站、文体中心、超市等配套设施,同时设置各种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的基础设施,使得农村社区居民居住环境大幅改善,彻底解决长期困扰农村社区居民看病、购物、文体休闲困难的现状。

(三)建立农村社区多元化投入机制

对于农村社区的建设,必须结合中国农村实际情况,建立以公共财政为基础,多元化投入的农村社区建设机制。一方面,明确公共财政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主力军,通过专项支出和转移支付的方式,明确国家、省、市、县各级财政对于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的保障范围,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基本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政策手段,积极调动农村社区居民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营造全民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在此基础上,挖掘和综合利用社会各界资源,开展村企结对、村校结对,采用合同外包、凭单制等方式,将市场竞争引入农村社区管理与服务中,以此获得更多的资金资源和人力资源来建设和发展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

(四)完善农村社区治理监督机制

任何一种良好的管理体系,必须依附于完善的治理监督机制,治理监督机制的实质就在于体系中各主体的权、责、利的分配和平衡,在此基础上形成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最终实现机制的正常、高效运行。结合当前农村社区治理监督问题,首先就是尽快完善农村社区内各种规章制度,如社区居民大会制度、各类工作专项制度、社区居民公约等,将农村社区建设提升到制度建设层面,约束和规范农村社区各部门及社区居民的行为,保证农村社区建设有序进行。其次,实现信息公开,设立专门的农村社区信息公开栏或网站,将农村社区建设的各类信息(包括:项目、资金、管理人员等)迅速公开,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暗箱操作、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大幅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出现的内部耗损。要建立起农村社区各管理主体广泛参与为基础的规范化的绩效评估机制。

(五)推动农村社区管理人才引进和培养

农村社区管理,必须有一批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高的农村社区管理队伍,农村社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农村社区管理的效果,也会影响到居民对社区构建的信任感和满意度。所以,必须将农村社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列为推动农村社区管理的重点工作来实施。首先,必须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到社区岗位来工作,并保障其工作的自主性,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完善农村社区管理人员绩效评价体系,选拔出一些优秀的农村社区管理人员,通过升迁和奖励渠道激励他们更好地为农村社区服务。最后,各级党校可针对农村社区的管理工作中的技能需求,结合农村社区发展的需要,定期对农村社区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传授一些管理中实用性的技能。

参考文献:

1.姜力.中国将构建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J].村委主任,2010(12)

2.胡维维,吴晓燕.农村社会管理与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建设[J].新疆财经,2011(1)

3.晏国政,王圣志.农村治理新局[J].望,2011(10)

4.曲颂.农村社区管理模式的分析与评价[D].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论文,2012

5.仇丽萍.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J].理论学习,2011(1)

乡村企业管理论文第5篇

关键词:全球化视角 乡土企业 企业家

一、乡土企业的内涵

(一)乡土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乡土企业是在经济技术全球化一体化下,为了实现农村经济自主发展的目标,把农村自主创新和自主发展的“实体”与实现形式结合起来,在全球化视野下重新认识、发现乡土特色资源价值,然后对其进行重新整合,实现资源新的配置的实现形式。

乡土企业以着力于乡土特色资源的优势开发,有效的利用当地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劳动力资源为原则,明确市场定位,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并以乡土特色来增强自身竞争力,参与世界市场竞争。乡土企业的成长主要是采取本土化战略,同时必须沿着开放世界的大趋势,找到和确立适合国情乡情的经济技术的整合发展模式。即当地人依赖本乡本土的资源,面向世界,以特色产品、特色产业、特色文化信息发展自己,以本土的发展确立自己在世界的地位。

(二)乡土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村发展能力被剥夺,以至于农村发展长期处于相对城市的绝对滞后和相对滞后的双重滞后中。双重滞后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从结构上重点培育和增强农村自主发展能力。农村的自主发展是在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开放式自主发展。而乡土企业正是符合了这种发展的需要,它是农村自主发展的主体,它有资格有能力自己做决定,决定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的模式。乡土企业立足于本土,放眼于世界,根据发展的需要与可能性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和发展方式;并且它并不排斥引进新的技术、新的信息,也不拒绝与外部力量的跨区域合作,而以乡土资源的特色与优势为本,同时注意消化吸收外部所有可用的资源,内外互补与集成,创造性的发展自己。

二、乡土企业的发展方式

乡土型企业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下新农村建设在产业组织上进步的依据和内在驱动力。新农村建设需要在产业组织取得大的进步,进步主要体现在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两个方面上,这两个方面的互动和并驾齐驱取决于乡土发展理念下的乡村企业重组和乡土型企业发展。乡土型企业通过将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乡土文化等资源整合,使工业企业和乡村特色融为一体,是促进新农村农工协调、内外和谐的实体。

乡土企业是特色企业,是具有区域性特色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它的经营发展模式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特殊资源或关键资源为基础,以特色工艺或高新技术为支撑,以体制创新作保障,以特色产品为载体,以高市场容量、高附加值及产业化运作作为特征的。中国地域广博,广袤的农村大地和多样的人文地理气候特点蕴含着大量富有乡土特色的经济,在长期的乡土人文浸润下逐步生化出许多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品,这些土特产品是乡土型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与条件。

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和引擎,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企业的持续成长有赖于企业家的锐意创新和超越进取。因此,企业家是企业成长的首要因素。乡土企业发展的动力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于本乡人的创业,创建以乡土资源为基础的乡土企业;二是乡土技术创新。不过世界技术创新史启示我们,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背后是企业家的带动和引领作用。这也是由乡土型企业家在乡土技术创新中的关键性作用所决定的。因此,乡土型企业家要担起这样一个责任,就是充分利用本乡本土的特色资源、特色文化,对其进行充分的整合,并引导农民参与国际竞争,在世界竞争中吸取有益的发展思想成果。

三、企业家视角中的乡土企业成长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生产函数的变动”。也就是我们把所能支配的原材料和力量结合起来,生产其他的东西,或者用不同的方法生产相同的东西,即实现了生产手段的新组合,产生了“具有发展特点的现象”。也是“企业家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实行新的组合,从而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是不断在经济结构内部进行“革命突变”,对旧的生产方式进行“创造性破坏”,实现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人。这一理论对全球化下中国乡土型企业家的创新的分析也是适用的。企业家必须决定创新什么、如何创新、创新成果的应用方式等。在参与全球一体化竞争中涌现出来的乡土型企业家,立足于乡土,面向全国,有世界视野,具有市场价值创造思维、全球竞争思维和现代网络信息思维。当这些思维的创新能带来某种潜在的利益时,企业家就会主动投资或吸引他人投资,建立新的生产函数,创造或引进新的生产方式去获取利益。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之下,乡土企业家必须要有自己的想法,将有乡土特色的各种资源加以新的整合,创造出新的生产函数,建立乡土企业。

乡村企业管理论文第6篇

[关键词] 乡镇企业;融资;金融支撑;金融机构;灰色关联分析法;效果评估

在我国,所谓乡镇企业,是指包含着各种水平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多种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多形式、多层次、多门类、多渠道的乡镇以下(含乡镇)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的统称[1]。当前乡镇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重要支撑力量,在社会稳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乡镇企业在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自身融资困境却逐步加重,这严重阻碍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因此,金融机构对乡镇企业的金融支持显得尤其重要。

一、乡镇企业金融支撑现状

乡镇企业的金融支撑范围有以下几种:一是正规的金融机构贷款,这里包括几大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以及农村信用社等;二是准金融机构贷款,主要是新兴的信贷公司和由政府管理但不属金融监管机关监管范畴的小额信贷公司等;三是民间借贷,主要是个人借贷、个人和企业组织之间的直接借款行为以及高利贷、私人钱庄等 [2]。

在中国金融年鉴中,金融机构对乡镇企业的贷款属于短期贷款的范畴。金融机构主要指人民银行、各大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银行、邮政储蓄机构、农村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租凭公司等,这基本上涵盖了我国最主要的金融机构,因此,研究起来极具代表性、可信度更高。由表1可以看出金融机构对乡镇企业的贷款中,信用社的贷款份额一直以来都占有很高的比例,可知信用社在乡镇企业的金融支撑上发挥着相对重要的作用。从2000年到2004年信用社贷款所占比例极高,均在75%左右,自2005年起,整个金融机构对乡镇企业的贷款额度有所下降,信用社无论是在贷款数额还是贷款所占比例上,也有较大幅度的下滑。

相较于信用社的乡镇企业贷款数据,我国各类大型商业银行的数据较难获取,由于数据稀少,无法成表,只能从表1推测得出相关结论。在表1中,短期贷款的数额从2000年的65748.1亿到2009年的146611.3亿元,增幅极大,与之相对应的却是金融机构对于乡镇企业的贷款数额波动幅度不高,近年甚至有所降低,其在短期贷款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由此可知,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在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对乡镇企业金融支持的力度。当然,这与各大商业银行的信贷对象有关,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的信贷多定位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于乡镇企业,仍然缺乏制度支持。倘若按照现行的贷款标准,许多乡镇企业并不符合放贷条件。同时,近年来,各商业银行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和防范金融风险的经营目标,大量撤并农村乡镇的营业网点,使得商业银行直接面向乡镇企业信贷业务的部门更加稀少[3]。

当前,民间借贷在规模上逐年增多,央行调查显示,在2010年民间借贷市场的资金存量就已超过2.4万亿元。但目前民间信贷仍多以高利贷、私人钱庄为主,这类借贷充斥着太多非法的成分,以杭州市滨江区为例,该区法院在2008年到2010年每年受理的民间借贷涉案金额均逾2亿,而近期爆发的温州民间借贷风波更是折射出民间借贷的风险性和脆弱性。

需要指出的是,民间借贷充斥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和不透明性,各类民间借贷的组织自身管理无序,财务状况混乱,因而得出的数据可信度太低,真实数据缺失严重,不利于本文的效果评估,为保证数据分析的准确性,本文忽略了诸如民间借贷在内的多项机构的贷款数据,而只针对金融机构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

二、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乡镇企业金融机构金融支撑效果评估

1.指标选取与数据

本文选择以下金融机构金融支撑指标和乡镇企业发展水平指标:(1)金融机构金融支撑指标。历年来金融机构对乡镇企业发放的贷款数额是金融机构对乡镇企业最直观也最重要的数据,它可以充分反应金融机构对乡镇企业的支持力度。(2)乡镇企业发展状况指标。《中国乡镇企业统计年鉴》中反映乡镇企业发展状况的指标很多,在本文主要选取了3个指标:乡镇企业营业收入、乡镇企业利润总额、乡镇企业劳工薪酬,其中,乡镇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是直接与乡镇企业发展状况挂钩的,乡镇企业劳工薪酬则是通过对企业从业人员的薪酬状况的统计,间接反映出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

2.乡镇企业金融机构金融支撑效果测算

首先,是各因素及其序列值。本文采用的参考序列为:X0(金融机构贷款规模):金融机构对乡镇企业贷款数额占短期贷款数额之比;比较序列是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指标:X1:乡镇企业营业收入;X2:乡镇企业利润总额;X3 乡镇企业劳工薪酬总额。将以上数据带入可得表3。

表3 各因素序列值

X0 0.67392 0.64738 0.72808

从表4中关联度数据的分布来看,三项指标分别为0.67392、0.64738、0.72808,可见金融机构对于乡镇企业发展提供的金融支持有一些成效。整体来看,三项指标结果类似,三者差距不大,即乡镇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劳工薪酬与金融机构的支撑效果趋于相同,但如要细究,影响效果便略有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三项指标中最高的是X3,即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对乡镇企业劳工薪酬的影响较大,也就是说,金融机构资金支持力度越大,乡镇企业员工的工资就增长的越快。这说明一旦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乡镇企业一般不会将资金完全用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会留下一部分来提升员工的薪酬,用以吸收或留住高素质人才,从而促进乡镇企业的长远发展。

其次,X2的数值相对来说是最小的,说明乡镇企业的利润额与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的关系相对弱一些,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因为乡镇企业的周期性较长,投入的资金即便能及时到位,也要过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成效。并且,乡镇企业自身技术含量不高,企业缺乏高附加值产品,使得产品质量不高,市场上多有以次充好的现象,同时,企业缺少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意愿,使得企业即使拥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也只会一味的增加产量,而不考虑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资金投入后的效果并不优异。同时,乡镇企业对资金的利用不合理、资金利用率不高也可能会造成该结果。

再次,X1的数据表明,资金的支持力度对于与乡镇企业的营业收入水平的效果是比较好的,同时,X1与X2的数据相似,则说明乡镇企业贷款对于乡镇企业的营业收入和企业利润额两者的影响是类似的,就数额来说两者互为进退,但X1终究要比X2数值稍大一点,也说明金融机构对乡镇企业进行资金支持后,营业收入增加的状况不能等比的转化为利润额的增加,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不明显。

最后,关联度的取值范围在0.64至0.73之间,说明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撑与乡镇企业发展二者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度,乡镇企业的金融支撑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效果显然不理想,由表2、表3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09年,十年间,金融机构对乡镇企业的贷款额度上升幅度并不高,而这十年间,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迅猛,单就利润额上看,增加了三倍左右,说明乡镇企业可能存在其他的融资渠道(如民间金融的支持等)[4]。

三、促进我国乡镇企业金融支撑效果提升的政策建议

1.商业银行的相关转变

支持农村金融的发展是商业银行的特殊使命,在国家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大背景下,乡镇企业的发展将会使得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因此,目前各商业银行应做好以下诸多工作:一是建立“中小企业信贷部门”,进一步加强乡镇企业和商业银行之间的联系;二是缩减各乡镇企业贷款的门槛,使得乡镇企业能更容易获得必需的资金支持;三是寻找更为灵活有效的抵押担保方式,使乡镇企业的贷款抵押担保形式不再单一;四是加强各乡镇企业信贷风险的控制[5]。

2.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

目前,农村信用社在我国绝大部分的农村金融市场一家独大的准垄断地位基本形成,农信社之于乡镇企业的金融支持的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农信社的主导地位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近几年,农信社一直都在稳妥的推行体制改革,但由于目前农信社体制改革的意见不统一,所以各地方应当在试点的基础上,选择和本地区特点的改革模式,使农信社能更好的服务“三农”,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6]。同时,加强对农信社再贷款的支持,通过对央行再贷款制度的改善,促使储蓄资金更多的通过再贷款流回农村,以降低农村资金通过储蓄外流造成的资金流失,使农村有获得更多贷款资金支持的机会。

3.规范民间借贷

结合表1、表2可知,这几年,民间借贷在乡镇企业的发展中占据了颇为重要的地位,但是当前民间借贷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使民间借贷能更有效更合法的为乡镇企业服务,需规范引导当前的民间借贷市场。民间借贷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遵循自愿互助、诚实信用原则。同时政府应当对民间借贷活动进行有效的调控和监管,通过法律手段界定民间组织自由放贷的程度和范围,打击非法民间借贷组织的金融活动,推进民间借贷的合法化。

4.进一步完善乡镇企业信用建设

乡镇企业金融支撑面临的困难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信用困境,实际体现在信贷风险上,因此,加强乡镇企业的信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乡镇企业的信贷风险首先体现在经营风险上,企业普遍缺乏偿债能力,更重要的是道德风险较高即乡镇企业因为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其缺乏偿债意愿。可以说,乡镇企业的违约率是远远高于其他企业的[7]。当前,乡镇企业的财务管理随意性大、真实性差、透明度不高,使其经营活动、财务收支状况等重要信息无从反馈,必然导致在信用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为取得资金供给者的信任与合作造成了障碍。对此,应通过加强乡镇企业信用管理工作来逐步建立起乡镇企业的基本信用制度、乡镇企业信用信息征集与评价体系、乡镇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乡镇企业信用服务于监管体系,进而全面提升乡镇企业的信用形象。

参考文献

[1] 姚青松.乡镇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科教文汇,2008,(5):154

[2] 刘玟利.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制度变迁与体系构建探析[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1114

[3] 张军辉.现阶段我国金融支农的现状及对策[J].西部财会,2005,(6):11~13

[4] 杨 帆,马艳红.农村经济增长中正规金融支持的效果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2):54~58

[5] 魏晓明.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村金融支持作用的思考[J].当代论坛,2009,(3):88~89

乡村企业管理论文第7篇

一、引言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大量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在乡村旅游业初期,农民可以从事较为基础的旅游服务,但随着乡村旅游业的深入发展,其高水平人才短缺的不足开始日渐凸显,人才缺口已成为限制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大多数从业者已经不能够适应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经过系统学习、有文化、懂经营和管理的专门人才,这就必须依靠高校等机构进行专门的培训。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要行使服务社会的功能,发挥自身优势服务于人才培养、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高校乡村旅游人才培训体系的建设成效直接决定了今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因此,需要认真研究高校培训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体系建设问题,而培训体系的建设工作需要从功能定位、运行模式、培训原则与内容和保障措施四方面入手。

二、功能定位

高校针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不同于传统的学历式教育,其重点在于培养乡村旅游在职人员的旅游经营管理、服务等实用性较强的能力。这就决定了培训体系的功能定位需要满足以下几方面。

1、满足技能性实践教学需要

针对乡村旅游人才的培训工作,需要高校调整定位,将其区别于普通学历教育,在一定理论基础上,加强餐饮娱乐设备操作、旅游服务演练等实践性专业课程的教学。这类课程是培训学员从业基本技能的训练项目,也是乡村旅游服务业各个技能点的具体体现。通过环节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后,再加以实验实训加强对理论的理解,从而完成对培训学员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

2、满足综合性实践教学需要

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是对各个技能点的全面整合,是解决乡村旅游操作的全面流程。部分实践教学可以在高校校内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有的则需要到企业实际顶岗完成。此类课程对高校校内实训基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能够真实反映乡村旅游企业的实际环境,还能具备乡村旅游企业相同的社会服务功能。

3、满足培训学员技能发展和特长训练的要求

乡村旅游培训工作一方面是在为乡村旅游业提供人才储备,另一方面也是在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素质。部分培训学员在专业领域有更强的技能需求或创新意识,也有部分培训学员今后并不从事乡村旅游业。因此,高校要为各种学员提供必要的实践和创新环境,在培训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实践水平、完成创新成果、提高高校和专业的知名度及声誉。

三、运行模式

当前高校培训体系的运行模式与市场化有很大的距离,行政化痕迹较为明显,自身造血和循环功能不佳,这对于高校培训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是较为不利的,因此需要大胆探索建立市场化运行模式。主要措施如下。

1、高校培训工作可以考虑建立独立的培训实体

培训工作需要引入市场运作机制,采用多种组织形式建立相对独立的培训实体,政府和高校在开始阶段投入一定的资源外,还需要制定相关政策,使培训实体有较为灵活的运营体制和发展空间,从而为培训实体接入市场开展包括技术服务、技能鉴定和培训等业务。高校培训实体要积极面向市场,开展订单培训,不断开发出新的适合乡村旅游市场需要的培训项目,把开拓培训市场作为高校培训生存和发展的主线;要整合资源,积极开展智力服务,发挥高校的科研和师资优势,在培训市场占据一定的地位。

2、高校培训实体内部实行制度化管理

以项目制为核心,将培训项目按照市场化规律运作,自主运作培训项目、自负培训成本、自定培训效益分配方案,从而充分调动培训团队的积极性和潜能。同时构建项目责任制,规范培训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使相关责任人在开展培训工作时按规定行使职权,并承担相对应的责任以及获取相应的收益。最后则是要打造目标考核制,在落实培训目标的前提下,形成考核办法并用以检查和督促培训工作,最终按照考核结果支付培训工作的各类福利待遇。

3、实现资金的多元化

培训工作的资金来源可分为三类,即政府、企业和高校。政府有义务关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问题,所以培训资金的来源主要以政府为主,高校机构是企业员工的培训方,企业是受益方,所以也有责任为员工培训分担相应的资金。政府可考虑通过财政拨付成立“高校乡村旅游培训专项基金”,并将之纳入预算体系,其中培训乡村旅游员工的费用应该以政府成立的专项基金为主;员工所在企业可以通过订单培训的方式,缴纳一定的培训费用给高校培训机构,以弥补高校培训工作的资金缺口。通过资金分流,能有效地解决由于资金不足而造成的高校培训工作缺乏积极性的问题。

四、培训原则与内容

与普通学历教育相比,由于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同、教育的目的和性质也有所不同。目前,普遍认为乡村旅游人才应具备旅游职业道德、乡村历史文化知识、旅游现场服务技能等主要素质。高校培训体系在培训原则和内容方面都需要和普通学历教育有所区别。

1、培训原则

高校培训体系要制定针对乡村旅游人才培训的原则,以满足培训对象接受培训的目的。

(1)实用性原则。从业者来参加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脱贫致富的技能和经验,因此需要在开展培训工作前,首先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自身的培训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尤其需要重点针对旅游从业人员在工作或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

(2)阶段性原则。参加培训的农村学员其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对文字的理解接受能力也较差。为此,对学员们的培训应该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的培训内容也应有所不同。

(3)可操作性原则。要针对农村学员和其所在的乡村旅游企业类型和行业规模等情况,按照实用与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不同内容、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培训,使培训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实际效果。

(4)适用性原则。面向农村学员的培训要符合适用性原则。由于接受培训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知识背景等因素有所不同,各地发展乡村旅游的阶段和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情况也不同,不同时期人们的培训需求和整个社会对培训的要求都会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培训模式必须体现出所处时代的特点,要紧跟时代的脚步,需要注意对象的适用性、地区的适用性和时间的适用性。

2、培训内容

在开展乡村旅游培训时,应按照乡村旅游发展的要求和行业发展的实际状况,科学合理地构建培训课程体系,所开设的课程要有针对性,要有重点、有层次和阶段性。在形成相应的课程体系基础上,合理选择或自主编写与本地实际相符的培训教材,以利于将真实有效的信息通过课程和教材等媒介传递给基层管理部门的干部职工和广大的乡村旅游经营户,从而保证培训目标的顺利实现。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我国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内容总体上包括职业道德、服务技能、法律法规、卫生安全知识、现代经营理念、仪容仪表、历史民俗知识、语言表达等。细化下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乡村旅游的基本理论。包括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主要类型和发展模式,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历程及现状,各地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状况等。这一方面的培训旨在提高参与各方对乡村旅游的基本认识,并在部分重要的观念上达成共识。

(2)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问题。包括深入准确地对本地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认知,保护与开发当地的乡村旅游资源,打造乡村旅游产品,协调旅游保护与开发的矛盾等。这可以调动当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从而使乡村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

(3)乡村旅游市场开拓问题。包括乡村旅游市场现状、市场的细分和定位、市场的开拓、区域内外的合作经营等。通过这方面的培训,使广大农村地区接受现代市场观念,并通过自主创新活动不断推动乡村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4)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法律与政策问题。包括与乡村旅游有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导向与具体扶持措施等。这是顺应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引导基层政权组织依法管理和市场经营主体依法经营的有效手段。

(5)乡村旅游的规范发展问题。包括餐饮卫生和安全管理规范、住宿卫生和安全管理规范、消防安全管理规范、紧急救援管理规范、医疗卫生管理规范等。这方面的内容是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的必要措施,是提升乡村旅游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6)乡村旅游的操作技能。包括餐饮和客房服务、与游客沟通与交流、特色娱乐方式的操作、市场营销与开拓的技能、企业管理的理念与方式等。这方面的培训内容是最直接,也是效果最显著的,能够充分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同时也是最容易为培训对象认可和掌握并取得成效的部分。

五、保障措施

针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无法由单个高校独立完成,要将区域内的各高校纳入培训工作的整体体系中,需要行政机关、企业和社会团体共同为之提供完善的保障措施。

1、整合高校优质资源,建立有重点、分层次的区域乡村旅游培训体系

要结合各高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条件等因素,对应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培训进度,以培训内容为分工标准,将各类高校整合为一个有机的培训体系。如农业类高校的农业种植和园林绿化;旅游类高校的景区管理、餐饮制作、客房服务;法律类高校的法律政策等。同时,根据各地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要求,改变目前一个地区的学员由同一所高校完成全部培训任务的现状,将培训对象按照培训体系的层次轮流接受各类高校的培训。制订并优化区域范围内乡村旅游培训对象的培训时间安排,并通过示范效应和帮扶机制的发挥,使当地乡村旅游培训对象都能获得相应的培训机会。

2、培养并共享区域内高校培训讲师资源,企业对应建立助理讲师团队

按照统一的标准,在区域内所有高校范围内遴选出优秀的乡村旅游培训讲师,形成区域性乡村旅游培训的核心讲师团队,而不仅限于少数高校,该团队内的讲师可按照培训工作的需要而实现共享。高校培训团队主要负责对乡村旅游业相关基层人员的培训,同时企业也可以在各地的行业企业内挑选、培养并形成遍及各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的助理讲师团队,作为培训讲师体系的重要补充力量。高校培训团队和企业内部的助理讲师团队间建立起信息交流以及合作机制,对所在区域的乡村旅游从业者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通过双方的合作,使乡村旅游的培训工作摆脱目前的运动式培训,形成一种长效的培训机制。

乡村企业管理论文第8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认识和把握新时期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以引导各村(社区)、乡级各单位(部门)、辖区内各企业更加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职工安全技能为重点,创新方式方法,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增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搞好“安全生产年”活动,促进我乡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全面推动各村(社区)、乡级各单位(部门)、辖区内各企业切实将国家、省、市、县、乡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倡导安全发展科学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通过加强教育培训,促使安全监管监察人员执法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企业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重点行业领域农民工得到全面培训,与安全生产相适应的教育培训体系基本形成。

三、主要内容

(一)以“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为主题,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系列宣传教育

一要大力宣传安全发展理念,特别要使各村(社区)、乡级各单位(部门)、辖区内各企业负责人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深入学习贯彻安全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本质要求,结合本村(社区)、本企业、本单位(部门)实际,深入研究探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安全发展的思路、途径、方法和措施。安全监管员要积极深入车间、班、组,主动为企业破解难题,转变观念,将安全监管寓于安全服务之中。

二要强化安全生产法治宣传教育。各村(社区)、乡级各单位(部门)、辖区内各企业要结合“五五”普法活动,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四川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规定》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和宣传活动。坚持法律宣传与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安全生产治理行动相结合,在执法行动和治理行动中坚持宣传先行,教育推动,强化执法,严格监督,*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和不违法的目的。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普及,提高各村(社区)、乡级各单位(部门)、辖区内各企业负责人和职工安全生产法律意识,提升从业人员依法维护生命健康权益的能力。

三是组织开展好第8个安全生产月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各村(社区)、乡级各单位(部门)、辖区内各企业要以安全生产月为载体,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咨询服务活动和安全生产集中宣传活动,创新内容、创新方式方法,突出重点,注重实效。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各村(社区)、乡级各单位(部门)、辖区内各企业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促使广大职工群众增强安全生产意识,自觉遵章守纪,形成全社会关心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领导干部、安全监管人员教育培训,大力开展职业培训

一要强化乡政府领导干部和安全监管人员的安全生产专题培训。按照县、乡安办确定的培训计划,对各村(社区)、乡级各单位(部门)、辖区内各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二要加强安全监管人员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安全监管人员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

三要加强职业培训,特别是农民工安全技术培训,推行高危行业企业全员持证上岗制度。要组织开展以反“三违”为重点的全员安全培训,特别是要大力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技术培训,采取多种方式,切实提高高危行业企业农民工安全培训覆盖面,督促企业通过岗前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提高农民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推行高危行业企业全员持证上岗制度,逐步实现企业从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4月25日至4月30日)

各村(社区)、乡级各单位(部门)、辖区内各企业要根据本村、本单位(部门)、本企业实际,制订重点突出、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方案,成立领导机构,落实工作责任,明确职责分工,做到方案落实、项目落实、责任落实、人员落实、完成时限落实。同时,要指导各社、各企事业单位制定好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5月1日至9月30)

各村(社区)、乡级各单位(部门)、辖区内各企业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尤其是要广泛动员辖区内各企业自主开展活动,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企业要利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契机,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管理,改进和完善安全设备设施,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等问题,强化教育培训工作,大力倡导安全文化,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实现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