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乡村产业发展现状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11 17:17:26

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乡村产业发展现状第1篇

关键词:眉山 偏远乡村 经济发展 建议

一、推进乡村经济发展的社会意义和历史要求

目前,绝大多数的偏远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仍处于滞后状况。在经济决定一切的情况下,这种状况制约了民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为此,进一步推进乡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要求。

1.符合党的经济政策路线和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

改革不断深化和推进中,党中央提出了发展三农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针对农村地区发展的重大部署和决策;国家“十二五”规划将山区发展摆到突出位置、专项规划,为农村发展作出新的制度安排。为此,发展偏远地区乡村经济是贯彻执行党中央和国家决策部署的政治使命感,是完成政治任务的责任感,赋予重要的政治意义。

2.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任务与内容

建设繁荣富强,特别是经济繁荣的社会主义社会是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具体要求。繁荣富强,经济繁荣的社会主义社会不仅指城市的发展或中小城镇的发展,也包括远离城市和中小城镇的偏远乡村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现实中,把推进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建设,用当前城市出现的繁荣富强来容盖、代替偏远乡村的贫瘠与落后,拉大城乡经济发展的二元差距,是不完整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因此,推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乡村建设的繁荣富强,是实现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任务,对于推进全面的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3.符合当前经济深入发展的要求

中国改革开放已30多年,城市经济发展已进入空前规模,特别是以城市为中心的房地产经济,其发展达到世界前列,超过中国经济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在这一疯狂和超常规发展掩盖、遗忘的背后,却是日益贫穷落后的偏远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发展的二元差距,改变中国蜂拥城市,遗忘乡村引发的不平衡发展,推进偏远乡村的共同发展是未来中国经济深入发展的要求。因此,推进乡村经济发展对推进中国城乡平衡发展、化解二元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4.乡村自身发展的需要

乡村需要通过政府或社会援助者的帮助,推进自身经济发展,从而实现自身生存环境、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改变,步入同城市同步增长的现代化富裕生活,而不是眼望城市现代化生活,自身却陷入原始落后的贫苦生活。这是推进乡村经济发展最重要、最现实、最迫切的社会要求。

二、四川眉山乡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现状与问题

乡村经济发展主要指远离县城和城镇的偏远地区农村从自给自足生产活动向创新型生产活动转变,从传统原始农业向产业化、现代农业转变,从传统农家生活向现代农家生活转变的经济活动、经济状况。

1.眉山乡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现状

1.1原始农业是主要

全市区县偏远乡村广泛存在着乡村村民依赖着有限的土地,种植着油菜、水稻、花生、红署等小农作物,以农家院为依托养殖着猪、鸡、鸭等家畜,形成原始农业为主要耕作的生产活动。只有临近乡镇的乡村交通发达、便利,产业调整活跃,这种状况在相对减少。比如,洪雅县个别偏远地方乡村以奶牛和茶叶进行产业调整,以野菜、野生植物为市场取向;东坡区广济乡在产业调整下以农家乐为市场取向,突破了原始农业的影响。与其相反,青神县的柑具有产业规模,增加了乡村民众部分收入,但没能扭转山区农民仍然束缚于原始农业局面。整体看,眉山偏远乡村原始农业仍然占着主要地位。

1.2劳动力过度流失

随着城乡差距的拉大,偏远乡村农民守着三分田、三分地,富不了、饿不死;而城市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将大量农村劳动力吸引到城市,造成偏远乡村的90%以上轻壮年劳动力背井离乡、外出务工;95%初高中、大中专学生学业后离弃乡村,投奔城市,即使在城里找不到工作,也不愿回归村里。导致能改变原始农业耕种和进行农村耕种的技术创新、推广应用新型农业种养技术的劳动技能人员和新生劳动力缺乏;甚至造成以家庭为主体的原始农业耕种后继无人的局面。

1.3致富项目远离市场

一些诸如草莓、葡萄、大枣、猕猴桃、山核桃、梨、桔子类等新型产业品种被引进偏远乡村,但生产后的产品远离交易市场,产品不是被践卖,就是荒弃山野,没有形成产供销的新型产业链和公司加农户的产业运作机制;其次是一些新引进的农业产品项目在初期受市场拉力吸引,受到市场青睐;后期因技术缺乏支撑,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严重挫伤村民发展信心。

1.4土地荒废严重

在劳动力过度流失下,家里没有劳动力,通过临时雇用劳动力或将外出的劳动力召回,导致劳动力投入成本增加,劳动力投入在土地上的收益远小于外出出卖劳动力。于是,偏远乡村出现放弃土地还不如荒废土地现象非常严重。

2.眉山乡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2.1交通制约是瓶颈

偏远乡村在发展新型产品后,交通不便制约新型产品成果运输到外界,致使新型产品远离交易市场,挫伤村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村民开发新型产品的欲望。交通不便表现为,一是缺乏乡村道路;二是乡村道路质量低劣,不具备节约成本的运输功能,个别还成为运输的危险设施。由此,交通状况成为阻碍偏远农村新型项目发展,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2.2资源利用无效率

在偏远乡村,劳动力流失造成土地资源荒废严重;农民在取水困难的同时,节约用水、环保用水意识缺乏,形成对水资源浪费严重;现代技术推广应用不到位,农民普遍不懂得如何利用高效、便利的日光资源;对农作物废弃物除了用作燃料或饲料,就地深处理缺乏,形成农作物废弃物污染环境严重;施肥和投放农药不当,污染食品、土壤、环境严重。

2.3项目技术支撑问题

致富项目选择不当、跟不上市场发展或缺乏市场预测,缺乏生产新型产品技术的持久支撑和公司加农户的产业链运作机制,成为挫伤偏远乡村生产和创新生产的问题之一。诸如,青神县柑之乡,东坡区脐橙之乡等特色产品,因技术创新支撑缺失,导致产品难以持久巩固、占有市场,又因公司加农户的产品销售、深加工后劲缺失,目前市场竞争力已呈现逐渐衰迹。此外,致富项目不适应当地环境造成致富失败等问题也存在。比如,仁寿的一些偏远乡村就不适应养殖奶牛,盲目引殖引发失败。仁寿县原团结乡过去引入的波尔羊,因后期支持不到位,最后失败收场。

2.4政策资助太缺乏

有针对地资助乡村发展的政策措施缺乏,特别是农村农业补贴缺乏。个别地方还出现资助搭车,增加农民负担现象,即政府资助60%、村民要自贴40%。导致政策资助过程中被层层剥皮,实际到位的资助已起不到作用等现象;导致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惠民政策资助在形式主义操纵下被胡弄落实。

总体看,眉山偏远地区乡村经济发展状况是:缺乏新型产业链和公司加农户产业机制,缺乏新型产业技术支持和创新型人才;由缺乏创新的自给自足小型生产为主,伴随传统原始农业、传统农家生活,形成狭隘的市场目标主体的经济状况和经济活动。

三、四川眉山乡村经济发展的机遇与对策建议

1.眉山乡村经济发展机遇

1.1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发展机遇

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的主要发展目标是以城市发展、工业园区发展为依托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以及以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一产业为基础作为原料深加工的第三产业发展。眉山作为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的构成部分,其偏远的乡村经济发展在远离城市和工业园区发展中,毗邻这样的发展而蕴藏着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是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发展战略的拉动效应机遇。眉山被纳入成渝经济区域规划发展,又被列入天府新区发展内。成渝经济区是由成都和重庆两个大城市构成的新型工业发展经济区;天府新区是以新型产业为发展龙头的经济发展区。天府新区是成渝经济区的重大战略中心。眉山被纳入和列入成渝经济区、天府新区,标志着眉山进入了新型工业发展区域和新型产业发展时代。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发展战略的拉动效应,一方面体现为拉动眉山进入新型工业地区,拉入眉山跨入新型产业时代;另一方面体现为以成渝经济区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发展规划和天府新区为龙头的新型产业项目,拉动眉山进入新型工业规划和开发新型产业项目,同时,通过新型工业规划发展和新型产业项目发展,拉动眉山的第一产业项目同第三产业深加工的发展。二是毗邻战略影响机遇。根据毗邻战略理论,当一个不发达地区或贫困的内陆地区,如果它毗邻着发达地区或富裕的沿海地区,则它会受到发达地区或富裕的沿海地区发展影响,从而拉动自身的发展。眉山毗邻发达的成都地区,因而,眉山的第一、二、三产业发展都受到成都地区的发展影响。特别是作为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轴心的成都,其发展将是突飞猛进。这种情况下,毗邻成都的眉山也将受到影响,获得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1.2“十二五”规划发展机遇

“十二五”规划将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方式的转变摆到发展的重中之重;将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最重要任务;将农业发展重点放在加快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上;将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和农民工市民化作为“三农”发展的战略举措;将推动山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区域重点;将推动全民创业创新和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内源动力;将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农村社会建设的主攻目标。

1.3社会主义建设及其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机遇

目前,眉山已开始在全市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这是眉山在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行动,对偏远乡村的发展形成大好机遇。具体可以体现以下方面:

一是改变居家环境。新农村建设将改变农村居住生态化、交通便捷化、生活现代化、资源无污染化方向发展,形成“十二五”要求的山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景象。二是改变耕作方式。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农村土地集约化;加快农业技术引用,走现代农业发展;转变农业耕作方式,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变,步入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三是缩小城乡差距。新农村建设在深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宜居建设和耕作制度转变中,受现代新型生产、生活工具和信息技术影响,农村在居住、生活、生产方面都将缩小同城市的差距。有利于抑制农村人员向城市转移居住,抑制城市高房价;或受城市高房价的抑制,在新农村建设拉力下抑制乡村人员向城市转移。同时,偏远的无污染现代生态家园建设具有吸引城市居民返回乡村的吸附力,有利于形成山区生态休闲走廊。

2.眉山乡村经济发展建议

2.1加快水电气基础资源的自然生态建设

偏远农村蕴藏了丰富水电气等基础资源。这些生态型的自然资源在新型技术的利用与开发下,用于乡村改善生产、生活建设具有重要的发展价值。同时,又具有保护乡村生态建设的作用。

一是利用太阳能技术。目前,欧洲等发达地区的乡村都大量转向太阳能的利用与开发,许多太阳能设备来自于中国生产和出口。为改善中国乡村发展,可以采取企业引导,政府适当补贴方式推行乡村太阳能使用技术,改善偏远乡村用电难、用电成本过高等问题,从而改善乡村产生和生活状况;也有利于社会节能、效能建设。二是节约保护用水。乡村靠天吃饭,雨水过多成灾;雨水过少,也成灾。要就地做好农田的导水和蓄水,防止水污染;要保护好饮用水,做好污水排放;要节约用水、清洁用水、循环用水,引用现代技术改善用水设备设施。三是开发利用沼气。做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沼气技术在眉山农村都有推广应用,但普及率不高。究其原因有其成本过高问题,也跟乡村民众认识有关;还有跟沼气的生产技术有关。要从实际出发,解决农村使用沼气面临的问题,实现乡村户户使用沼气化。

2.2破除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的道路设施建设

眉山的村村通乡村道路建设率非常高,但许多村村通道路只是形式主义的道路相通。因为有的路基不到2米、十分狭窄,道路弯曲、不能耐用,造成道路无法错车、较大的车无法进入,用于简单的生活还能勉强起到作用,若用于支持经济发展,这样的乡村道路不但难以起到作用,而且还成为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一方面,路通而不实,容易形成道路杀手;另一方面,路通只是形式上的事实,这种既定事实却阻碍民众重新投资修路或开辟新建道路。就如眉山的106线,可以原地维修,却制约了另外开辟新建道路的既定事实。

从社会发展趋势看,乡村经济的发展必须由宽敞的大公路、安全的公路、结实的公路建设做支撑,才能将乡村的产品运输出去,将乡村建设需要的物质和人脉运输进来。目前,这样的道路建设在区县个别乡村已实现,要推广到其它山区乡村有一定困难。对于资源丰富的偏远乡村,实现乡村经济的发展,必须转变对公路建设的理念。修通不等于有发展,要修得有经济发展的实际价值。否则,即使修通不合格、不标准的公路,反而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2.3以现代田园生态家园为主的特色经济建设

在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的拉动效应和毗邻战略影响下,眉山乡村经济发展将出现两个发展机遇:一是为两区新型人员供给休闲走廊,走现代田园生态园建设;二是为两区新型人员、新型产业供给大量农副产品、第三产业深加工需求的农业原料,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为此,眉山乡村经济发展以现代田园生态家园为目标进行特色经济发展,不但是现代城市工业化发展的影响效应,也是城乡一体化同步发展的建设要求。

一是保护耕地,创特色家园。城市工业化的发展使远离污染、生态环境优美、农副特色产品丰富的乡村,被外界吸引和追逐。保护偏远乡村耕地不受污染,推进劣质土地退耕还林,维护生态建设;调整农业特色产品的产业结构,形成诸如坚果、野菜等特色产品,为建设现代特色家园,形成田园家园、田园风光、田园休闲,构建和夯实田园农家乐、田园休闲走廊发展的特色经济基础。二是就地取材,维护生态。偏远乡村要按照城市化发展标准,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做到用水、用电、用气自给自足;必须做到厕所、厨房、牲畜的三改,确保生产生活卫生健康,生活环境优美。三是夯实基础,构建保障。现代社会是四个车轮社会,偏远乡村要成为农资产品的生活中心,要成为民众热爱的现代生态家园,必须要夯实道路建设,不能让道路建设成为制约生产、生活的瓶颈。

2.4以项目为优势的特色乡村经济建设

项目就是市场。要围绕偏远乡村自身特色优势打造项目,拓展乡村经济发展。

一是稳固一村一品。一村一品是党和政府新时期针对农村发展推行的发展策略。在政府主导和相关部门支持下具有合理的发展趋势。不过,在现实中的偏远乡村能否做出一村一品,做大做强一村一品,首先要把一村一品建成公司加农户的产业链;其次需要村民的坚持和相关部门的持续支持和对产品的技术创新支撑,更需要调整产品对市场的持续适应。否则,产品不适应市场或被市场逐步淘汰,不但一品失败,更挫伤村民的信心。青神县柑之乡,东坡区脐橙之乡地位及品牌优势就因为产品创新能力减弱和公司加农户缺失而逐渐丧失市场地位和品牌形象。二是开拓特色项目。全市区县偏远乡村因所处地形地貌的不同,栽种、耕种作物,养殖、种植产业都存在非常大的不同与差异。因此,稳固一村一品建设中,结合偏远乡村劳动力不足,鼓励和支持村民利用自留地发展适合当地土质、气候的投入低、产出高的新型特色产业。比如,中药材、特色坚果,特色养殖等。三是发展科技农业。确保家庭为主体的村民自主耕种、自主经营,将科技农业方式融入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中,引导村民从传统农业向科技农业转型。从产量提高,节约投入成本和劳动力投入,耕作方式简单化,节约土地资源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实现向现代科技农业转型。

2.5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合作经济建设

以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发展新型产业为契机,推进跟农业相关的新型产业为纽带,形成农户是生产对象,公司是深加工,市场衔接目标,实现新型合作经济建设。

一是公司加农户。借鉴眉山泡菜产业形成的公司加农户实例,针对眉山偏远乡村拥有资源的不同状况,可以深入推进蔬菜深加工,食用菌深加工,水果深加工,中药材深加工,林业深加工,养殖深加工,豆类和根茎类食物深加工等形成的公司加农户产业。比如,仁寿县中部浅丘地带可以走林业和豆类、根茎类食物等深加工;仁寿深丘地带可以走中药村、林业等深加工。根据其它区县偏远乡村自身土地特色、自然环境状况和交通状况,开发投入少、成本低、污染小,有利于生态家园建设的公司加农户项目。二是集约经营化。以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发展为契机推进偏远乡村农业走集约经营化。集约经营化主要是指将偏远乡村农户拥有的土地资源租让给租用方即土地流转给租用方,租用方实现以农业项目为生产的集约经营。集约经营化有利于乡村农户获得资源出租出让金,同时可以优先被租用方雇用为产业工人,获得工资收入。对于农户担心的自身生产生活问题。口粮方面,可以由租用土地方按国家供应标准按人口按月或按年提供定量补助;农户可以利用剩余土地实现少量蔬菜自种自给,可以饲养少量家畜自给自足。集约经营项目可以是中药村、林业、野菜、水果、茶叶、养殖、种植等方面,也可以是生态旅游开发等。

2.6以新农村建设推进乡村经济发展

新农村建设目前已在眉山全市区县展开。对偏远乡村的发展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一是乡村集中建设机遇。偏远乡村民众远离城镇、远离繁荣、繁华的城镇经济与生活。乡村生产耕作落后,乡村生活因水电气使用原始,厨房、厕所、家畜饲养、居住的卫生、环境条件恶劣,形成乡村生活贫苦。借新农村建设机遇,特别是乡村集中建设机会,将偏远乡村村民集中在道路、水电气通达地方进行集中建设,有利于改变乡村村民步入城镇生活,彻底远离恶劣的环境卫生。影响乡村建设的主要障碍是资金投入问题,村民的支持与不支持给负担的资金问题有关。对于资金投入问题,有条件的政府可以全面承担;条件不足的政府可以同村民协商出资建设。二是乡村经济集约经营机遇。将偏远乡村的村民从分散集中到一起后,一方面退还原宅基地为土地,允许集中在居住地附近分配土地进行蔬菜耕作与家畜饲养;另一方面,可以将远离村民居住地的土地集中起来实现集约经营。集约经营方式可以按土地流转形式出租给外来商人,实现集约经营的商业化发展;可以用入股或租用形式出租给当地村民采取现代化、技术化手段,实行土地原农作物的集中耕作,由村民与承租方达成劳务、粮食分配协议。

乡村产业发展现状第2篇

关键词:乡村休闲农村转型经济发展

休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休闲将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乡村休闲尽管尚处于自发的萌芽状态,但其蕴涵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已展示出强劲的发展趋势。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乡村休闲成为我国目前农村经济转型和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机遇。本文选择从乡村休闲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着手,重点阐述乡村休闲的方式、农村经济转型的方向以及乡村休闲在农村经济转型中的积极作用和着力点。以期能够丰富乡村休闲产业的理论体系,起到对乡村休闲发展的指导作用。

农村、乡村与休闲概念的释义

(一)农村与乡村的概念

大多数学者把“农村”和“乡村”视为城市的相对面,并不区分“农村”和“乡村”在用词上的差异。学者袁镜身先生在《中国乡村建设》一书中也把“农村”和“乡村”合二为一进行论述,认为“乡村,是相对于城市的、包括村庄的集镇等各种规模不同的居民点的一个总的社会区域概念。由于它主要是农业生产者农民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所以又通称为农村”。

从字面意思理解,“乡村”和“农村”的区别可能在于认识的角度不同。“乡村”是从生活和居住的角度来看,表明乡村中的聚落,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而“农村”可能更多地是从生产的角度来认识,意为从事“农事活动”的人群聚落。“乡村”聚落的居民未必是农民,而“农村”聚落的居民则一定是农民。很多城里人居住乡村,他的身份可能依然是城里人;而很多农村居民居住在城里,他们所从事的活动也与农业生产活动无关,可他们依然被视为农民。本文为了论述的方便,将不对乡村和农村的概念进行严格的区分。

(二)休闲的概念

对于什么是“休闲”,理论界已有许多界定: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著名的休闲研究教授杰弗瑞•戈比认为:“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下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受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于光远先生在《论普遍有闲的社会》中指出:“休闲是人们对可以不劳动的时间的一种利用,它是人的行为,是可以自我做主的”。

从语义上讲,汉语中的休闲包含两层含义:休,停止劳作,休假,休息;闲,闲适、悠闲的状态。本文更倾向于休闲是一种面对生活的状态与心态,是人们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内自主选择地从事某些个人偏好性活动,并从这些活动中获得惯常生活事务中所不能给予的身心愉快、精神满足和自我实现与发展。真正的休闲不是消遣,不是打发时间,而是在休闲时间里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总之,休闲是人的生命状态的一种形式,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现代人追求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生存状态的较高目标。

乡村休闲方式

乡村休闲产业。乡村休闲是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为龙头的综合性产业,当然,这里所说的乡村休闲,并不一定是在村庄里休闲,也不仅是指已经发展起来的乡村景点景区,而是一个包罗范围较广的环都市乡村地带。这个地带与城市保持有一定的距离,环境主体是生态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尚未或很少侵入,大体上保留着山水和田园生态面貌,交通条件一般较好。乡村休闲以其乡村性、平民性、参与性和体验性,适应了人们对原生性和生态性的要求,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喜爱。

乡村休闲方式。由于乡村消遣、乡村旅游、农耕体验和其它“发生在乡下”的乡村休闲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而非一种生产活动,休闲消费者所获得的只是一种经历,一种体验,远非传统意义上的“产业”所指,“经历”和“体验”产品供给是相关厂商群的彼此相互协作、有机组合的“共同产品”。因此,乡村休闲产业至少包括乡村旅游产业、乡村娱乐产业、休闲观光农业、乡村休闲度假产业等。近年来,不断增长的乡村需求强力促进了乡村休闲的发展,目前乡村休闲的内容形式主要包括乡村旅游、采摘农园、农家乐、体验农园、乡村娱乐、农家美食等。具体来讲,主要表现为:大城市附近的农家乐;高科技农业体验观光园;农业新村,特点是经济发达、乡村城镇化,在发展中有意识地使本村成为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古村落的开发,如江西安义的古村群、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等;农业的绝景和胜景,如桂林的龙胜梯田;乡村娱乐和休闲度假。

事实上,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乡村休闲方式,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转型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农村经济转型方向及问题

所谓经济转型指两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体制转型,即从高度集中的计划再分配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二是结构转型,即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经济转型是由供给约束向需求约束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形态的变化。我国当前的经济转型主要表现是:经济增长由供给约束转变为需求约束,由资源约束转变为市场约束。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改革开放30年来,在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运行机制下,我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但也必须看到,农业的发展还主要体现在数量的增长上,质量和效益不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而且农业发展由过去的资源约束变为现在的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可以说当前面临的挑战更大。要实现农村经济转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千方百计改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促使农业向质量和效益型转变。在这一转型过程中,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开发高附加值的新型产业,而乡村休闲则是当前农村经济中最具附加值的产业之一。加强乡村休闲的发展将大大促进农村经济的高效、优质发展,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村整体的发展进程。

乡村休闲在农村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和着力点

作为一项综合性的产业,乡村休闲能促进一、三产业的紧密结合,在发展中具有立体式的乘数联动效应:可以使农民在既不离乡也不离土的情况下扩大就业;能使农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跨越流通环节适时缓解农业产业化中购销体制不畅等诸多难题;能有力地推进乡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乡村环境等。

乡村休闲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村休闲是农村地区扶贫的重要突破口,而且可以推动广大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乡村休闲能够充分发挥和挖掘农业资源的价值和作用,发展乡村休闲能把农业的生态环境、农村民俗文化和空间环境等无形资产转化为合理的经济收入。因此,顺应时展潮流,强化市场导向功能,摆脱传统的单一种植业开发模式,运用现代手段和技术,发展乡村休闲,可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另外,农业经济不能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是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而产供销一条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乡村休闲的发展在促进第三产业中的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可打破产业界限,有助于形成产供销、服工农、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和购销渠道,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乡村休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乡村休闲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类产业需要的劳动力多,其基本的服务工作对员工技能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或是经过一定的岗前培训就可以胜任。而且乡村休闲产业的关联度高,它与餐饮、娱乐、交通、建筑、食品、旅游工艺品等产业密切相关,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这就意味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转移,农民的就业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缓解。

乡村休闲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休闲的开发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以提高游客进入旅游目的地的便利性,因此必须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譬如道路交通、通讯、医院、商店等基础性设施。乡村休闲的开发将进一步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状况,逐步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乡村休闲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要维持乡村休闲市场的持久性,就必须注意并保持乡村生态系统的持久性。乡村休闲把发展生产、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内涵结合起来,它的生产要素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乡村环境,遵循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准则。通过乡村休闲的规范开发,可以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到农业、农村发展的过程之中,更好地创建清洁、优美的乡村环境,维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乡村,使整个农村成为物产丰富、风景秀丽的生产基地和生活乐园。

乡村休闲推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发展乡村休闲,可以将先进的文化和观念引进农村地区,有利于打破农村地区信息闭塞的状态。在与外来游客交往的过程中,当地人民的思想进一步解放,视野逐渐开阔,思想道德素质得以提升,这就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契机。乡村休闲产业是服务产业,又是文化产业。如果没有视顾客为上帝的服务精神,就难以立足于市场,更难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发展乡村休闲产业还可以培养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和服务顾客的文明意识。

乡村休闲方式与农村经济转型之间的关联性可见图1所示。

结论

综上所述,乡村休闲的发展缘于旅游者的消费动机所形成的新的类型和休闲市场需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乡村休闲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发展乡村休闲,能够实现农村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罗书林.发展我国休闲产业的必然性研究[J].苏州工职院学报,2008

乡村产业发展现状第3篇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在我国已经存在了多年,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以及经济阶梯式的发展方式,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生活条件日益改善,但是在经济发展背后,各种社会问题也在不断的出现,不同地区、不用职业间的经济利益得到重新分配,社会分层显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这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城乡收入分配中的焦点问题。

一、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变化特征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整理出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90年到2009年的不完全统计数据。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发展趋势

整体上看,我国城乡居民的总体收入正在不断增加的,但是也伴随着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从以上图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同期相比,199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10元,是同期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2.2倍,到了2000年,虽然城乡居民收入都有所增加,但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却只有2253元,仅相当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的35.8%。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较2000年有了大幅的提高,达到了17175元,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虽也有增长,也提高到5153元,但是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却相差甚远,农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已经扩大到了3.4倍,而且还在不断拉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大家所公认和有目共睹的,但是贫富差距的逐年拉大也是不假的事实。国际上一般用基尼系数来衡量收入差距,其值在0-1之间,数值越高表示收入的不平等程度越高,0.4为警戒点。结合我国多年来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表明,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警戒值,并且呈上升趋势。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保持在0.3-0.4的正常状态,但从2000年开始我国的基尼系数超过了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有分析指出中国有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其财富集中度远远超过美国等发达国家,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严重的国家之一[5]。有数据表明,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之比为1.5:1,而我国实际的城乡收入之比为6倍左右,这一比例已大大超过了世界各国的水平。需要补充的是若排除城乡居民的一般收入外,如果再加上城镇居民所享有的各种优惠政策,福利和医疗,以及各种保障机制,那么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将会变得更大[6]。

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现实原因

长久以来,我国一直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国家,虽然近年来农村人口的数量在逐年下降,但是我国农村地区依旧存在着庞大的人口基数,给农村发展带来了很大困难。1949年新中国刚建立时,国家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由当时的内外环境和国际形势对国家十分不利,为了使国家经济能够恢复,使国家的工业体系逐步建立,我国在国民经济发展上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由于常年国家对农业一直投入不足,再加上我国对现有农业设施的管理和经营存在缺陷和不完善,导致我国农业发展一直很缓慢,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农业基础设施十分薄弱。这不仅限制了大规模发展我国农业,提高农业产量,同时也加重了农民负担,阻碍了城乡间收入差距的缩小。

(二)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原因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不到有效的转移,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变得非常的典型。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一直是不均衡的,国家将经济重点放在大力发展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化工业,而在一直以来技术都十分落后的传统农业上投入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于是在我国就出现了现代化的工业与技术落后的农业同时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实施城乡分割的两种户籍制度,农村采用农村户籍管理,城市采用城市户籍管理[9]。这就使我国农村劳动力得不到公平公正对待,很多权利都无法得到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格局,使得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三)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在造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各种原因中,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一直是一个相对复杂且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广大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是相当低的,和城市相比,我国目前针对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依旧不成体系,存在很多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10]。

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绝大多数也享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其正当的合法权利总是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享有。在公共服务方面,农民工的子女上学难是一个显著的问题,很多地方没有将农民工子女纳入当地义务教育体系,加上上学所需的各种学杂费,更是加重了农民工经济上的负担。

(四)政策上重工轻农原因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一直是以农支工,以乡扶城的两步走策略,首先重点发展城市工业化,然后再去发展农业。具体来说,国家在资金资源的投入都是偏向于城镇发展,在农业投入上则相对较少,以延缓农业发展为代价,换取工业化的迅速建立,然后再以工业化来带动农业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城市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也使得城乡间的差距日益拉大,特别是在居民的收入上出现了很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均等现象。

(五)农村劳动力自身原因

据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统计[14],全国进城务工人员和在乡镇就业的农民工已经超过2亿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1.2亿左右。农民工广泛分布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自身素质普遍不高,同时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技术成分低的工作,于是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收入水平的提高。

三、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对于我国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面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我们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积极应对,尽早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防止差距进一步扩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能够从根本上缩小多年来我国所面临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逐渐推进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改善农民生活状况,增加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间收入差距。政府可以通过政策调整,促进城乡间的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的一体化,改变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状,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相互促进,城乡居民基本生活上享有同样待遇和实惠。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制定切实可行的长远计划和目标,并且充分考虑到农村未来的发展需要,合理分配资源配置,保证农民素质的提高,确保农民收入增加。

此外,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更要突出我国大力推行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为重点的两型社会发展目标,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全面发展农村产业、居住、交通、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等, 努力实现城乡空间资源的合理和有效利用[16]。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发展格局,从根本上消除城镇与农村的界限,立足区域空间范围,明确城市和农村的功能定位,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周边小城镇为纽带,以农村发展为基础,促进城乡相互依托,互利互惠,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科学合理的布局城乡间一、二、三产业的共同发展,实现城乡间优势互补,保证城乡各项重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科学引导农村居民的梯度转移。同时,政府也要像抓城镇工业化发展的理念来重点抓农业领域发展,用城镇现有的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加快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

(二)改革户籍制度,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政府要有切合实际的举措,积极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逐步解除户籍限制,使广大农民工在进城务工时得到公平公正对待,使他们不因为户籍原因而得不到自由迁移的权利,允许广大农民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在全国各地自由选择自己的居住和工作地点,实行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使全体公民在户口身份上完全平等。户籍改革能否切实推行,主要问题不在户籍管理制度,也不在公安机关,关键要看相关制度、相关部门是否能配套改革。只有在就业,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真正一视同仁,不分地区不分户口,才能真正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真正意义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三)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发展落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时,其着眼点要放在大力提高农业产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的消耗。其次,还应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对农业企业采取扶植政策,促进我国农业早日实现现代化,大规模生产,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支柱型龙头企业。此外,在对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中,也应逐步建立保证农民收入保障机制,合理提高农产品价格。在加快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必须充分依靠城市强大的工业基础,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创造有利条件。要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大城乡改革力度,消除体制,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的局面,保障农村工业化的顺利进行。

(四)坚持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对于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有至关重要。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据国务院研究室《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统计,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6年,比城镇居民低3年,农村的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在中人口中占75%。农村居民由于缺乏系统的生产指导和相关知识,生产效率一直低下,付出的劳动多,收获却很少,所以收入状况一直难以提高,远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要真正改变这种处境,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就必须实现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由粗方式向集约式发展,这其中关键的一步就是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人力资本的提高对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贡献要远远大于物质资料及劳动力数量的提高。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大都不高,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城镇化建设,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以至于城乡间的发展差距日益拉大,难以缩小,农民的收入状况也难以改观。因此,必须彻底转变依靠廉价劳动力来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传统观念,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政府应积极开展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组织广大农村劳动力及青少年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民获得必要的职业技能和生产知识,提高农民就业及创业能力,为我国农村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力。此外,政府也应该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为今后农业发展和改革提供高素质后备力量。唯有这样,才能为今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展农业科技创新,从根本上摆脱城乡收入差距提供重要的人才保证[18]。

(五)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面对我国广阔的农村区域,要想改变城乡收入差距现状,目前国家在农村建设及农业生产上现有的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引导和鼓励我国农业逐步向着区域化,产业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全面贯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针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给农民工创造就业机会,逐步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的生活状况,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19]。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研发力度,积极推广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此外,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以及农民农业生产的成本收益问题也应该的到国家的保护,已保障农民收入的切实提高。由于农村品价格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收入状况,所以必须要稳定农产品价格或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政府可利用行政或法律手段直接规定农产品的价格水平及其波动幅度,也可采用其他经济手段调节农产品价格水平。所以,政府应尽快完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使农村的公共设施普遍增加,服务农民,并将农村公共产品纳入各级财政负担的范围。

对农业的投入可将范围扩大到财政投入,信贷投入,以及对涉农企业的扶植方面进行,也可适当提高对农业的补贴,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蔡文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34):27~28

[2] 李亚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20):156~159

[3] 王栋.城乡收入差距形成机理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09,(35):12~14

[4] 欧阳志刚.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特征及其地区差异[J].三农问题研究,2009,(19):31~32

[5] 马瑞.浅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拉大的原因[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3):18~21

[6] 郑群峰.从城乡投资差异视角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J].海南金融,2010,(3)

[7] 黄国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因应[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71~77

[8] 张君冠.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及其影响[J].新闻世界,2009,12~13

[9] 章海沙.从经济危机看城乡收入差距[J].中国经贸导刊,2009,(16):39

[10] 谷军,康琳,陈荣荣.北京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1):98~103

[11] 黄素心.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进程[J].学术论坛,2009,(8):136~139

[12] 张菲,赵凯.陕西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49~53

[13] 周云波,高连水,武鹏. 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1985-2005[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5):38~43

[14] 戴薇.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J].三农经济,2010,(9): 62

[15] 张习宁,关艳丽.二元经济结构、国际贸易与城乡收入差距[J].社会科学家,2010,(1):67~69

乡村产业发展现状第4篇

一、概述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相关内涵

1.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研究相关理论简介

要研究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就要首要清晰相关的六大理论,即推拉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学理论、生态学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及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

从旅游者的动机来看,促使推拉理论形成就在于驱力理论和期待价值理论。所谓的驱力理论不是指人在意识形态中已经有了选择意向,而是因自身的身体一种本能的需求而产生选择。这种驱力理论重在强调人的个体性外在行为是由自身的内在需求驱使而造成的,与外在的环境因素无关,这也是一种诱因理论。随着研究的推进,研究人员把诱因理论和期待价值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内外动机一体化而形成的行为动机之说,这种论说应用到旅游领域内,就产生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旅游动机的推拉理论。

可持续发展观是基于人们审视人类发展与自然现状失衡状态的根源,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结构进行勾勒的话,农业社会应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原初形态,人们在长期的农业劳动过程中把握自然社会的物质规律,并敬畏和遵循这些规律进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宗旨意在不牺牲子孙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而追求并不断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从旅游产业的视域来看当可持续发展理念,就是要求在旅游的过程中,人们在追求自我身心的满足同时,不要以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以求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破坏可持续发展的现象越发突出和严重,人们开始审视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越发呼吁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产业的使用。

经济学理论由制度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理论等组成。其中,经济制度学理论从制度角度论述了经济活动过程的外部资源、公共财产、产权等问题;经济地理学是从地理学科视域研究了地域内的经济状况、因素以及运动规律等。

生态系统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组成了生态学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系统重在论述生态学的组成部分是哪些且它们之间是如何运作的;景观生态学理论注重从景观视域去论述生态学,详尽地从景观的结构、功能、整体性、类型以及空间布局等方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种理论对随后的旅游产业来说起了一定的规划性引导,更奠定了旅游规划学的基础。

随着旅游产业成为一种经济形态,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一些学者开始从旅游生命周期角度来研究旅游产业的发展,就诞生了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重在以旅游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旅游地未来经济效益考虑,提出整合优化旅游地的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地的服务和管理质量,意在扩大和树立旅游地的产业形象,占有旅游市场的份额,从而提升旅游地的市场竞争力。

2.界定乡村旅游内涵

从乡村旅游体系出发,对乡村范畴进行解读来看,就乡村而言,应该包括农业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农业生产活动、农村居住分布布局等。人口分布广密度小、人们生活节奏慢悠闲是乡村的特有特点。从风光来说,乡村与城镇有着明显的区分,根据生产活动和经济属性不同,乡村区域可以分为农耕区、农牧去、渔林区,且不同的区域其风光也迥然不同。而城市是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中心枢纽,是一定区域的综合性发展导向,其人口分布密度大,人口生活竞争度大,根据每个城市的本质性特点可以分为工业城市、农业、港口城市和旅游城市等。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够因为每个城市的特性不一样,就否定了每一个城市具有人文景观的特性,基于每一个城市的发展主线不同,每一个城市所展示的城市人文风光也不尽相同,其风光恰恰是一个城市与另一个城市区分所在。

目前,国内外学者基于自己的不同视域以及主观性立场,对乡村旅游的内涵进行了不同的阐述,各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又不能够在理论界形成统一的定论。综合各家学说,不难发现可以对乡村旅游进行一个统一性的概述,笔者认为所谓的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风光与环境为依托,从经济学的视域角度把乡村风光与环境转化为消费资源以吸引游客注意,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乡村地域的旅游活动。由于乡村各自的发展特点不相同,因此,乡村旅游又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产业方向可以分为农业旅游、林牧渔旅游;根据旅游目的可以分为观光旅游、农耕旅游、采风旅游等。

二、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意愿

每个乡村具有鲜明的自我特性,这就导致了人们对于乡村旅游的意愿选择也各有其特点,他们可能基于乡村自然景观、乡村人文环境、乡村特色产品以及乡村自然地理条件等进行不同乡村旅游选择。另外,由于旅游者自身的年龄层次、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以及职业等因素也成为游客进行乡村旅游选择的意愿性条件。

从对目前乡村旅游产业比城市旅游产业发展迅猛的原因进行剖析来看,就在于乡村旅游符合了旅游消费者的大众化需求,相比城市旅游来说,乡村旅游消费水平比较低、选择度大、风光原生态、环境没有污染、文化富有地方特色,这些恰恰是人口众多、密度大、交通不便、城市建设没有个性等城市旅游产业无法比拟的,更主要的是乡村旅游产业适应了现代人对健康性、生态性消费的高要求。尤其是,紧张的、快节奏生活的城市居民能够从具有乡土特色、空阔的乡村环境中唤回内心对人生价值的审视和本真的追求。另外,乡村总是与一定的历史事件、人物以及人文相关联,这些都是城市所没有的,这也成为游客选择乡村旅游的另一个驱动因素。

三、乡村旅游的驱动机制分析

综合考察现代旅游产业现状,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集合了当地的综合资源,从整体上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又具有自己独特性的人文地域气息,另外又加上物质资源丰富、交流便利、地方性饮食特色等,很自然地就成了旅游者进行旅游选择的首选对象。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流上的便利,这种旅游上的优势被物质融合而打破,大量的游客越来越不满足于这种千遍一律性的现代化城市发展风光,心理渴望一种静谧的、祥和的、原生态化的风光享受,自然而然地就把目光投向了乡村旅游。乡村地域分布较广、自然地理风貌类型多、人口分布密度不大、农耕自然化、生活节奏慢、传统人文风俗保持比较好等特点,这些都成了城市旅游风光不法比拟的优势,这就使得游客开始向乡村转移,寄望通过对乡村地理风光、农耕生活以及人文风俗活动的参与中从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身心上寻找一种放松,这种旅游者的主观性和乡村客观性的潜在旅游因素极大地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更促使乡村旅游业成为旅游产业中的一大亮点。

乡村旅游驱动机制是以乡村旅游自身的特征为依托,意在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动机的各个系统的有机组合整体,主要由动力系统、需求子系统、供给子系统、支持系统以及媒介系统组成。对我国我国乡村旅游动力系统进行剖析,需求系统、供给系统、支持系统和媒介系统又组成了乡村旅游动力系统,这四个系统是统一的整体,不可割裂看待,它们相互融合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四、探讨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1.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目标

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途径,虽然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不一样,但是总是有共同的目标:意在提供农民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养,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意在优化整合农村资源,挖掘农村资源发展的增长点,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促使农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加强农村基础性建设,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保护乡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等。

2.乡村旅游开发原则

乡村旅游开发不是盲目地进行,总是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坚持政府政策性指导和措施上扶持的原则,地方性政府对于当地旅游开发要有序、有理、有节地进行;居民积极参与原则,当地旅游项目能否有效地推进,关键还在于当地居民是否配合;利益分配公平原则,乡村旅游资源是广大农民的共同资源,它涉及着广大农民的共同利益,在利益分配上要兼顾各方利益,做到公平合理地分配旅游利益,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原则,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能够无节制地开发,要考虑到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环境可承受度,资源的开发要建立在保持资源和环境的安全性上;特色原则,每一个乡村都有自我的个性,要根据当地的本色特征,在旅游产品的开放上突出特色,同时又具有时代性。

3.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其一,企业经营主体开发模式,该模式是由一定的企业为旅游开发主体,以企业经营的模式,统一整合当地乡村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和管理的一种乡村旅游经营模式,具有现代企业特点。

其二,村集体经营主体开发模式,该模式是由村集体为旅游开发主导者,依靠集体的力量,积极引导当地村民参与和配合旅游开发和管理,旅游产权属于全体居民共同所有,旅游收益由全体居民共同分享的经营模式,该模式具有集体主义经济的特征。

其三,村民自主开发模式,该模式是由乡村居民根据自己现有的乡村资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家庭为单位提供乡村旅游服务,其收益由自己的家庭成员共享的经营模式。该模式具有个体经济的特征。

乡村产业发展现状第5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乡村景观;景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

在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宏观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不能局限于乡村的自我完善,而是应当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趋势,传统的乡村面貌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生活和生产方式,面对严重的资源环境压力,城乡一体化下的乡村景观规划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如何安排乡村土地及土地上的物质和空间,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乡村生态系统,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健康协调发展,实现产业、城镇、生态等空间布局的优化与协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人居环境显得日益迫切。

1 中国乡村景观规划现状分析

近十几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正步入城市化快速建设时期,在城市化社会、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迅速、 重大变化的同时,乡村景观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农业景观中生物栖息地多样性降低和自然景观高度破碎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方式的变化使得乡村景观的美学和生态效益遭受严重损害。因此,合理规划乡村土地利用和维护乡村生态安全,已成为乡村持续发展研究的紧迫任务。

在我国,乡村景观规划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新农村建设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部分地区的乡村景观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体现,乡村景观呈现出了与当地农业生产模式、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不相适应的状况,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盲目的乡村旅游开发,在带动乡村经济的同时带来了耕地、林地的破坏和水资源的污染。在规划和建设中,有些部门甚至照搬大城市环境的景观设计方式,造成了负面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村布局混乱,土地利用布局零散,尤其是农村居民点建设大多处于无序状态;二是土地利用效率低下,耕地遭到蚕食或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质量差,损毁耕地的数量惊人;三是乡村景观特色消失,在建设过程中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城市化,造成千村一面现象,破坏了千百年来保留下来的乡土风貌和传统地域文化景观。

2 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与意义

2.1 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

2.1.1 乡村地域的经济功能: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乡村是重要的经济地域单元,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乡村形态不同,经济地域功能不同,乡村资源利用方式也不同。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和出发点。

2.1.2 乡村地域的自然生态功能: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多样性。由于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干扰程度低,景观结构保存完好,景观类型多样,景观生态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场所,是乡村的自然遗产,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多样性,成为景观规划的重要原则。

2.1.3 乡村地域的社区文化功能:保持传统文化的继承性。乡村社区文化体系,是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地方文化,是乡村的文化遗产。乡村文化的继承性,是乡村文化得以保存的根本。

2.1.4 乡村地域的空间组织功能:保持景观斑的合理性和景观的可达性。乡村空间结构表现在景观斑、景观道、景观廊和景观基所形成的景观特征。同时,乡村居民点体系、中心镇、中心村、建制村与自然村,所形成的结构特征,廊、道、斑的合理性与村镇体系的合理性,是景观规划的基本原则。

2.1.5 乡村地域的资源载体功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乡村是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的重要载体。资源的集约、高效和生态化利用,是提高乡村经济活动的效益,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景观的重要前提,也是推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1.6 乡村地域的聚居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乡村是人类发展和居住的重要地域,在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乡村人口仍然是人口形态的重要构成。改变乡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成为景观规划的重要原则。

2.1.7 乡村地域的发展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对人类未来的重新认识和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重新理解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全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乡村地域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2 乡村景观规划的意义

2.2.1 景观规划强调的是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和传统景观的保护。景观不仅是生态系统的载体,也是资源的载体,资源需求的不断扩张和在更大规模基础上的开发利用,是景观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加速变革,使传统景观不断遭受冲击。

2.2.2 景观规划是在城市化与环境之间建立协调的城市、区域发展模式。乡村景观规划研究,源于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同时又旨在指导城市化发展的方向和完善城市化发展的模式,使城市化过程建立在充分考虑区域景观特征和环境特征与演变过程的基础之上,建立协调的城市 、区域发展模式。

3 乡村景观的发展前景

农村特色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林业、牧业、水产养殖、果园种植等模式逐渐成熟,乡村景观规划应体现出生态环保,富裕文明并富有地域性的特点。由乡村生态景观、乡村生产景观、乡村聚落景观等综合构成新的乡村景观格局正在形成。

3.1 乡村生态景观

根据特定乡村地区生态环境的地理状况、地质条件和气候物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维持物种的原始构成,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构建特色生态景观,注重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耕地、森林及其他植被种植面积,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构建生态环保的特色乡村生态景观。

乡村生态景观可以分为平原乡村景观和山地乡村景观。平原地区耕地面积视野开阔,规整的长方形农田景观是乡村景观的本底。少量的村庄及房前屋后的绿化种植是乡村景观中的斑块,纵横交错的灌溉水渠是廊道,综合构成了平原地区乡村网状的自然景观。乡村农田景观规划要求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增加景观生态工程的建设内容,协调农田生产与土地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维持农田生物多样性,建设平原乡村环境。山地地形使景观更能体现地理特点和地域特色,是乡村景观规划的有利因素。山坡上自然生长的树木是乡村景观的本底,村庄及其附近的少量农田是其中的斑块,自然的河流和建设的公路是廊道。在人口密集的山区,人们对地形进行改坡型为梯型以便于农业生产,人口较少的地区则是以发展农牧业为主。在景观上便表现出了梯田和草坡的不同特色,高原地区的地质环境,是水土流失严重的深层次原因,但又能够构成独特的自然景观。

3.2 乡村生产性景观

农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地方,乡村生产性景观是人类出于生存的需要,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争取与其和谐相处,体现出自然安详、天人合一的面貌。在绿色和生态环保概念日渐普及,农业和旅游业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走观光农业发展的道路成为绿色经济的主流。这种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观光农业生态园模式将具有广阔的市场。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经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把农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大力巩固和发展农业、林业、牧业、水产养殖及果园种植等产业,力争体现产业结构特点,构建富裕文明的特色生产性景观。

乡村生产性景观可以分为乡村种植业景观和乡村养殖业景观。乡村景观规划恢复独特的农业种植业,发展乡村种植园景观,保护集中的农田种植斑块,改变因人类活动使乡村自然植被斑块减少的趋势,因地制宜地增加植物绿化廊道的数量,提高乡村景观特征,丰富季象变化,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大力种植经济效益高且观赏性强的种类,建立苗木花卉基地,强化果树、蔬菜等产业,拓宽中草药等种植渠道,还农田以原始的生态景观结构,同时增加植物种类以丰富景观,调整落叶、常绿植物的比例,增添并丰富其植物种群和其它观赏植物。养殖业景观为乡村景观带来丰富的内容和情趣。养殖业景观包括牧业景观和渔业景观。在牧业景观中,动物是最主要组成部分,社会各界对动物资源非消费性利用的趋势在逐步增加,以观赏、保护、研究为主要宗旨,加强保护动物的宣传和教育,分析动物所需要的生活环境制定相应的环境建设措施,

3.3 乡村聚落景观

中国传统村镇聚落的选址大多依山傍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风水观和价值观。坐北朝南,背山面水是中国传统聚落和建筑选址的基本格局,由此形成的村庄聚落与自然环境巧妙地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典型的生态学意义。我国地域的多样性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乡村聚落景观,徽州民居、北方四合院、陕北窑洞、闽南土楼、西南吊脚楼和傣家竹楼等等,不同的形式和风格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点,加强乡村聚落景观建设,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充分挖掘乡村村落的内涵和特色,注重乡土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4 结语

乡村产业发展现状第6篇

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随之兴起,各方面的旅游项目也相继开发,特别是现代人对休闲旅游的需求增加,所以乡村旅游成为当今旅游热点,乡村旅游开发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又怎样合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呢?笔者从乡村旅游的开发现状、开发的主要模式、开发的可持续性来谈谈乡村旅游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一、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以农家乐、田园风光和自然资源为依托的乡村休闲旅游,是“十一五”期间不少地方旅游项目开发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目前,乡村休闲旅游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将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开发现状来看,存在着整体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定位模糊,缺乏特色,文化特质不突出,中低档产品居多,新型旅游产品开发较少,并且产品软件设施相对落后。针对目前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农业旅游资源,打造运动休闲产业,创造“生活富裕、生命阳光”的和谐新乡村,提出开发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发展对策。

二、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

我国乡村旅游根据其资源特点及所开展的旅游活动的内容可分为下列一些模式:

(一)度假村模式。是指在自然风景优美、气候舒适宜人、生态环境优良的景观地带建成,以满足旅游者度假、休闲为主要目的场所。

(二)森林公园模式。对于区位条件好,地形多边,山峦起伏,溪流交错,森林茂密,景色秀丽,环境优良,气候舒适,面积较大的森林地段可开发为森林公园,使之成为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野营、避暑、科考和惊醒森林浴的理想场所。

(三)观光购物农园模式。开放成熟的果园、菜园、花圃、茶园等,让游客入内采果、拔菜、赏花、享受田园乐趣。这是农业旅游最普遍的一种开发。

(四)野营地模式。野营是一种户外游憩活动,是暂时性离开都市或人口密集的地方,利用帐篷、高架帐篷床、睡袋、汽车旅馆、小木屋等在郊外过夜、享受大自然的野趣生态环境提供的保健功能,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并参与其它休闲娱乐活动的一项旅游活动项目。森林野营地要求离城市30-160?Q左右,交通比较方便,但必须离开公路干线,具有良好的森林环境,气候好,空气洁净,环境比较幽静,有水源,避风,面积较森林公园小。在靠近水源的地方选择地势较平坦或有一些小起伏的地方建设野营地。也有人将野营地建在农荒地、草原、甚至沙漠边缘。

(五)农业公园模式。按照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思想,将农田区划为服务区、景观区、农业生产区、农产品消费区、旅游休闲娱乐区等部分,开发成一个公园式的农业庄园。

(六)租赁农园模式。指农民将土地出租给市民种植粮食、花草、瓜、果、蔬菜等的园地。其主要目的是让市民体验农业生产过程,享受耕作乐趣,以休闲体验为主,而不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多数租用者只能利用节假日到农园作业,平时则由农地提供者代管。租赁农园所生产的农产品一般只供租赁者自己享用或分赠亲朋好友。区等部分,开发成一个公园式的农业庄园。

(七)休闲农场模式。是一种供游客观光、度假、游憩、娱乐、采果、农作、垂钓、烧烤、食宿、体验农民生活、了解乡土风情的综合性农业区。近年来,许多大小会议都移到休闲农场举行。

(八)农村留学模式。只指城镇居民将子女送到农村就读小学和中学,或在假期把孩子送到农村亲属家去寄宿,并参加农场作业、农村社区活动等,即所谓的农村留学。这主要是为了培养青少年坚韧、朴实、健康、正直的人格。

(九)民俗文化村模式。农村有些地方具有特定的民俗风情、文学艺术、园林建设、文物古迹,如衣着、饮食、节庆、礼仪、婚恋、丧葬、喜好、禁忌、歌舞、戏剧、音乐、绘画、雕塑、工艺、寺庙、教堂、陵墓、园林等,这些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城镇居民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可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建设民俗文化村,举行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以招徕游客观光、度假和休闲。

(十)乡村俱乐部模式。如在原来知青集中的乡村建立知青俱乐部,开展知青回家游;利用水库、湖泊、鱼塘、河段建立垂钓俱乐部;选择适宜的地方建设乡村高尔夫球俱乐部或乡村高尔夫球练习场俱乐部等形式多样的乡村俱乐部。

(十一)教育农园模式。是将农业生产和科学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农园中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配备的家具设备及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和耕作技术等都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教育农园可设置农业博物馆,反映当地种养殖业生产历史与现状。介绍农畜产品或图片、农具、农业生产工艺技术资料等,并可在农园内建立演示区,再现农业生产历史。这样可以增加游客对当地农业生产历史的了解,激发他们爱农、兴农、投身到农业建设的热情。

三、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乡村地域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广阔,自然风光秀美,和城市相异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喧嚣、多污染的城市居民有很大的吸引力。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乡村旅游迅速兴起,这既是农村发展经济的需要,也是城市居民旅游需求多样化的必然。所以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域自然风光为基础,以乡土文化为核心,吸引游客在乡村地域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所以乡村旅游资源是其发展的基础,而文化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的“质”。没有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是苍白的,要想使旅游景区对游客有持续的吸引力,必须重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具有自然性、生产性、纯真性的特征,所以在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一定要从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出发,保护乡村文化的完整性,以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四、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注重产品特色,突出开发主题。要分析资源特色是否符合休闲市场的需要,确定开发的主体,在开发休闲旅游产品的时候选出具有主导和支撑作用的垄断性产品,将特色化和主题化理念贯穿于产品开发始终。

(二)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要充分挖掘休闲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满足旅游者精神文化层次的享受,在开发过程中创造文化、创新文化,为产品赋予新的特色,不断创新。

(三)开发体验产品,提高体验价值。开发参与性强的休闲旅游产品,不仅能满足旅游者的感官享受,更重要的是可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得到综合体验感,并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休闲旅游产品的体验价值。

乡村产业发展现状第7篇

一、基本概况

xx镇是xx县城所在地,地理座标为东径116°13′,北纬27°33′,距抚州市公路里程64公里,距省会xx公路里程171公里,地势南高北低,最高点卓望山,海拔282.6米,东依xx镇,西与xx县接壤,南靠xx镇,北临xx乡,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年平均气温17.3℃,无霜期273天。

xx镇始建于吴,定建于宋。宋开定三年开场为县后。现xx镇由原xx镇、城南乡、潭坊乡合并而成。全镇20个行政村,分别是北关、附东(含东关)、河东、桥头、岱塘、桥下、集贤、新中、中渡、仙三都、大鹿、澄源、池南、龙和、马停桥、新斜、官仓、东排、陈坊、龙井;145个村民小组,6873户,6个居委会,40余条街,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万人,劳动力10900人)。总面积2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539亩,其中水田28604亩,旱地2935亩;山林面积20.1万亩,其中有林山面积16.4万亩,稀树林6690亩,荒山42亩,竹林33366亩,杉、松山142474亩,退耕还林总面积13551亩,森林覆盖率达64.4%。

二、人口情况

1.乡镇近10年人口(包含镇区、行政村、自然村)统计;

今年全乡总人口63094人。近十年人口浮动不大,均保持在62000左右。

2.乡镇近10年外出务工人口统计;

今年外出务工人数大约在15786人左右,近十年外出务工人数浮动不大,均保持在15000人左右。

3.乡镇近几年空心化率。

全乡近几年在xx镇人口约为47000人左右,空心化率约为25%。

三、村庄布局

1、村庄搬迁撤并、集聚提升、特色保留、城郊融合分类:

2002年由原xx镇、城南乡、潭坊乡三个乡镇合并而成。全镇20个行政村,145个村民小组,6个居委会,50余条街。

2、乡镇重点建设的村庄有哪些

河东、桥头、陈坊、新斜、东排、官仓等村。

3、村庄具有哪些优势条件(区位、产业、文化等)

以河东、桥头两村为中心村打造中心城镇,以陈坊、官仓两村为中心打造乡村旅游中心;东排农业产业基地1300亩土地流转及猕猴桃良种栽培,打造东排村猕猴桃农旅小镇。,澄源、大鹿、龙和、马停桥、岱塘等村为主的杂交稻制种基地;澄源、新中为主的竹木生产基地等种养殖业。

四、产业发展情况

我镇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优势、相对集中”的原则,围绕主导产业、做大具有xx特色的九大生产基地:(1)以桥头、附东、马停桥、河东村等为主的无公害商品蔬菜基地,面积达11000亩(含复种面积),大力推广反季节大棚小拱蔬菜种植;(2)以澄源、大鹿、龙和、马停桥、岱塘等村为主的杂交稻制种基地,面积达5801亩;(3)以集贤、新斜、龙井、东排、官仓等村为主的瓜类种植基地,面积达到3500亩;(4)以澄源、马停桥、桥下、中渡等村为主的太空白莲示范基地;(5)以澄源、陈坊、新中为主的竹木生产基地;(6)扶助兴华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7)以官仓、东排、陈坊等村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基地;(8)以龙和、池南、陈坊为主的特色养殖基地;(9)以龙和、龙井、官仓、陈坊等村为主的烤烟生产基地;通过建立基地,示范引导,有力推动了全镇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一村一品”的农业发展框架,生产基地带动农户4000余户。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46%,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7%。

五、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1、生态保护、土地开发、增减挂、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

历年增减挂钩项目984.7264亩,19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拆旧区立项面积19.35亩,验收建设规模面积13.6275亩。

2、林地、水源地保护情况

我镇已实施了封山育林,对保护区加强巡查。

3、基本农田、园地、耕地农作物覆盖率

全镇总面积2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539亩,其中水田28604亩,旱地2935亩;山林面积20.1万亩,其中有林山面积16.4万亩,稀树林6690亩,荒山42亩,竹林33366亩,杉、松山142474亩,退耕还林总面积13551亩,森林覆盖率达64.4%。

4、宅基地建设使用情况、城镇已建设规模、预留建设用地规模及布局?

农村宅基地管理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和江西省农民建房占地面积不超过120㎡ ,总建筑面积不超过350㎡严格执行。规划区严格按照总规控规办理,规划区外按照集镇化符合规划和用地规划后给予办理。

六、公共基础设施情况

1、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农村淘宝、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现状情况;

有政府办公楼1座;有农商银行2座;有1家中心卫生院,21个村卫生室;有1家敬老院;有中学1座,小学3所。

2、殡葬设施现状(公益性墓地位置、数量,农村殡葬现状);

公墓位于新中村。墓区总占地面积为10.5亩,共分为墓穴区与停车场。其中墓穴建设区占地面积8亩,建设有300个墓穴。停车场占地面积1.5亩,我镇坚持节约用地、保护生态的原则,在墓穴与墓穴之间都种植了翠柏,最大限度降低了墓区硬化面积。目前入墓率不高。

3、给水工程现状(水源,水厂位置,农村供水现状)

城区规划区内由县水务公司供水,农村供水由个自然村小组分散无动力山泉水供水。官仓、陈坊由景区水厂供水。

4、排水工程现状(雨水排放情况、污水处理现状);

城区:澄源胥坊、官仓和平建有污水管网及处置设施,其它村都是自然排放。

5、电力设施现状(电源,变电站数量、大小,水电站等);

110千伏变电站两座,220千伏变电站一座;全镇有4座水电站。

6、电信设施现状(宽带覆盖、有线电视覆盖等);

覆盖率均为100%。

7、环卫设施现状(垃圾处理方式、公共厕所配置情况)。

村收集、镇统一装运、县集中处理,实行垃圾处理一体化。

8、道路交通设施现状(重大交通场站、社会停车场)

各村都已实现村村通,陈坊村建有停车场。

七、存量用地情况

1、乡镇低效用地情况

目前土地均有建设及公益事业需要。

2、乡镇供销社、粮管所等国有资产现状情况

供销社、粮管所等国有资产,目前基本闲置。

3、存量用地建设设想

1、满足村民建房需要。2、满足县重点项目用地需要。

八、乡镇目前遇到的问题以及发展设想

1、乡镇未来发展定位的思考?

未来我镇发展定位:以镇村旅游等第三产业为主,持续发展第一产业。

2、城镇主要拓展方向的预判?城镇空间布局的初步设想或构思?

以县城发展方向一致,向北拓展。

3、下一步乡镇建设的重点区域?在建、拟建的重大项目的情况及分布?

在建拟建重大项目:1.惠民水库建设、2.官仓(坪儿上、房车基地、茶厂路)征地、3.陈坊村旅游公里建设、4.谭坊防洪堤建设征地、5.“宜黄之光”光伏产业园、6.官仓、中秋民宿、7.城北征地、8.马停桥种子博物馆、9.东排猕猴桃农旅小镇建设、10.北关村殡仪馆、公墓征地。

4、乡镇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建设用地、产业发展、设施建设等)?

土地征用困难,老百姓手中土地征用难;建设用地受土地指标限制,发展难度大;跑项争资竞争激烈,乡镇争取资金较少。

5、乡(镇)范围内是否有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的重大项目?

无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的重大项目。

6、目前村庄建设推进情况,还存在哪些问题?

全年共投入2000余万元,完成新农村建设点29个,其中潭家洲、河东村安置地基础设施得到完善,环境整治效果显著。

乡村产业发展现状第8篇

关键词: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规划;创新

引言: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一直是中央长期关注的重点问题。随着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要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要建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未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1 新农村规划背景的变化

2006 年以来,新农村规划工作从方案编制、实施管理到监督检查已经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为中国农村建设新风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中央提出进一步深入落实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使得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所面临的众多因素正悄然变化。

1.1 城乡统筹发展新政

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中央政府长期以来,通过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把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利润和财政收入,为城市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农村、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也直接导致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严重滞后。但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化的生活方式不断融入农村,城乡一体化不断的深化,城乡之间逐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城乡社会也走向“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时期。

城乡统筹发展时期的新农村规划,促使乡村社会更加注重综合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一方面,通过新农村的建设保证农民生产条件得到不断改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基本目标。另一方面,“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则是从社会、文化、政治的角度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综合发展要求,从关注民生逐步走向深层次民主。

1.2 土地集约利用新规

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空间低效、粗犷的外延式扩张,导致本就紧张的土地资源问题更为突出。为此,我国在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政策”的同时,还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基本农田保护总负责。国家对土地的宏观调控,不仅要求城市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对广阔的农村土地利用同样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宏观政策背景在客观上要求新农村建设必须走集约化的用地方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过于分散的用地模式必须改变。而伴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机械化的耕作方式已逐渐取代传统的农耕模式。这种现代化的耕作方式也要求农村居民点和生产用地相对集中,从而保证土地的集约利用和机械生产的高效化。

1.3 规划主体参与新况

在新农村建设初期,乡村空间构成的主要因子――农民,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缺乏主观改变的意识;以旁观者观察的身份远远多于主人翁参与的角色。但近年来,全国各地尤其是沿海地区众多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实例,从思想上打消了农民的疑虑,在行动上给了农民极大的鼓舞。乡村社会村容的变化、环境的美化、生活水平的提升等村民“可见的实惠”,改变了生性淳朴的农民固守的观念。新农村建设从自上而下的宏观政策变为上下联动的可行性规划,促使农民从被动地接受规划到主动地迎合、参与规划建设,使得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基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2 新农村规划面临的困境

2.1 规划主导思想模糊

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是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的问题,生产发展是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由于农村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缺少资金和技术的有效支持,新农村规划――“发展农业生产,逐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核心思想难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成效。而短时期内最能体现新农村规划成果的恰恰是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当前新农村规划更多的偏重物质环境的改善和居住空间的梳理。这就造成了新农村规划是优先发展生产还是优先改善生活环境的矛盾,规划主导思想在“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看似矛盾的两难境地中徘徊。

2.2 规划实施进展较慢

当前新农村规划的主要着力点是依据镇村布局规划,推进村庄居民点集中布局,在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同时,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但中国长期以来的农耕文化决定了农村居民点分布零散的特征,为了便于农业耕作,农民在建房时基本选择与其“责任地、自留地”相邻。这种分散的居民点格局和农民对传统宅基地的留恋、地缘的集聚等在主观上为宅基地的集中形成了障碍。同时,农村相对落后的经济状况和集体所有的土地产权制度也在客观上延缓了农宅搬迁的步伐。这一方面造成了新农村规划实施进展较慢,规划效果迟迟不得体现。另一方面,农村在经过一轮轮规划编制过后,农民却享受不到新农村规划的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农民主动参与规划的积极性。影响了新农村规划建设整体实施。

2.3 规划基础资料缺乏

“调查―分析―规划”是规划实践所总结的基本方法,每一项规划工作都离不开详实的现状调查和分析。虽然农村规划建设规模远小于城市规模,但现状村民的户数、宅基地的数量、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等情况仍是规划编制的基础性工作。然而,相对于城市建设水平提升和资料的储备而言,农村社会的资料统计与收集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并未形成一项系统工程。加上基层农村组织的经济水平有限,基层的建设部门难以提供出充足的资料和数据。如部分村庄居民点甚至是1960 年代所测绘的地形图,规划的编制难以起到实质性的指示和标识作用等等。这些规划基础资料的缺乏是新农村规划实践过程中时常面临的困境。

2.4 技术标准难以统一

新农村建设规划虽然已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由于缺乏相对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相关经验,一直没有固定的规划模式可循,导致当前新农村建设从规划过程到成果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笔者在参与的几次新农村规划成果交流会上看到,规划成果表达的形式和内容五花八门,少的仅有村庄现状、总平面布局等几张主要图纸和两三页说明文字;多的则包含了规划结构图、功能分区图、交通分析图、绿化景观系统分析图、环境保护图、建设时序图等达三四十页内容。同时,由于目前各地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主要是由城乡规划设计院及部分建筑设计院来承担,在其他市场业务的压力和新农村规划低价的资金瓶颈约束下,各编制单位对新农村规划既缺乏足够重视,更缺乏相关研究,导致新农村建设规划水平良莠不齐。这些因素夹杂在一起,其最终结果便是造成新农村规划在“低价”和“低质”之间恶性循环。

3 新农村规划的创新

3.1 规划思想的创新

3.1.1 树立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有机统一的主导思想

发展生产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改善生活是新农村规划中农民最关注的焦点,两者在内涵上不是对立的,生产发展可以带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善可以促进生产的再发展。因此,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环境是新农村建设中相辅相成的工作,新农村规划建设不应教条地将两者割裂开来。

规划应明确新农村建设实施受益的主体是农民,始终以服务于农民为主要导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导向,坚持发展现代农业,积极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通过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民生活水平的稳定增长,从而达到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环境的有机平衡。

3.1.2 建立与资源禀赋、功能特色相一致的差别化规划思路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日益加快,城市化总体水平已超过了40%,但目前仍有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对于幅员广阔的农村而言,由于区域位置与资源禀赋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差较大,部分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民生活水平已达小康,而西部地区部分村民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因此,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切忌在全省甚至全国范围内教条地将规划标准设定为一种模式,否则,势必将产生一些生搬硬套、缺乏特点、劳民伤财的现象,这无疑会与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相背离。新农村建设应针对不同的地区,根据当地具体社会经济条件和环境特色以及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赋予村庄不同的功能和特色,制定与村庄功能特色相一致的规划建设标准。新农村的建设也应以发展生产为基础、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为目标,因时因地,建立与资源禀赋、功能特色相一致的差别化规划思路,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战略目标的顺利完成。

3.1.3 切忌过分追求“农村景观城市化”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生产力水平高度化的集中体现。乡村则是城市的后花园,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二元结构不是中国特有,新农村建设是要加大城乡统筹力度,缩小城乡差距,将城乡二元结构现象更趋合理化,这个“合理”,就是农业与城市产业之间的差距将消除,留下来的是农村生活分散、城市生活集中的形式差别。简单来讲,就是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

新农村建设不能过分追求“农村景观城市化”,而要将城市化的职能体现在农村生产生活中。从空间、政策上实现城市人才、技术、资金向农村的有效转移,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充分挖掘村庄的内涵与特色,保护乡村的风貌特色与环境资源。

3.2 规划实施的创新

农民宅基地过于分散、农村建设资金不足和农民“脱地”后缺乏相应的保障是新农村建设实施进展较慢的主要原因。在明确规划主导思想的基础上,着力研究规划实施的创新是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重要手段之一。

3.2.1 经济发展层面――产业发展带动规划实施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时期,应理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关系,城乡之间要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行动策略。城市拥有技术、人才、文化、资金等众多乡村无法比拟的优势,新农村的建设应抓住城市向乡村空间拓展的机会,充分利用城市的人才和技术资源,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生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乡镇企业进入园区规模化生产的步伐,实现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居住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实现农民住宅由分散向集中的有序过渡,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在乡村内部,针对不同村庄的定位,采取差别化的发展思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手段,来促进乡村社会的全面均衡发展。

外因是物质变化的辅助推力,内因才是物质变化的主导力量。城市社会发展的规律已证明,工业产能的提升是城市快速发展的加速器。农村的发展需要城市外力来拉动,但农村在利用城市技术和人才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更要注重乡镇企业内涵的提升。现代农业的发展,解放了乡村大量的劳动力;而乡镇企业的发展,可以为这些富余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可观的就业机会,在一定区域内,实现人口和空间的有效集聚。

规模不断扩大的乡镇企业可以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资金和生产要素的补给,现代农业的发展又进一步解放农村的劳动力,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后续动力,从而在乡村社会内部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为新农村规划建设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3.2.2 技术管理层面――弹性与刚性相结合

规划实施和受益的主体都是农民,因此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实施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积极鼓励农民主动参与到规划的过程中来。农民的积极参与一方面可以强化其主人翁意识,使农民自身的意愿和想法在规划成果中充分的体现,从而保证规划的实施在主体层面上有所保证;另一方面可以促使规划管理和编制的技术人员,更加注重规划指标制定的刚性和弹性相结合,刚性指标在原则上对乡村生活环境、居住质量作出硬性规定,是规划实施必需达到的指标,是乡村生产、生活空间的基本保障。在村民住宅搬迁、拆建时序以及管理模式的选择上,则根据农民的意愿、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弹性管理。

通过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建设、规划,实现规划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加快规划实施的步伐,是保证新农村建设规划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

3.2.3 政策制度层面――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民主高效、法治健全的新型社会中,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农民的主动积极配合。农民最朴素、最现实的要求是能够衣食无忧,老有所养。《礼记・礼运》之《大同篇》中有这样的描述,“……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也是当前广大农民希望在新农村建设所要得到的最基本保障。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滞后,缺医少药状况突出,很多地区基本停留在家庭保障,全民社会保障体系难以深入到农村。针对农村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等推进速度较慢、覆盖面不全的现象,导致农民在思想上对包括新农村建设在内的新兴事物难以接受,客观上导致了新农村规划实施进展较慢。

为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实施,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从思想上解放农民,从行动上帮助农民,为农民解决后顾之忧。充分考虑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差别化实施社会保障项目,从实际出发关注农民“民生”,从根源上为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实施清除障碍。

3.3 规划方法的创新

3.3.1 政府组织、农民参与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强调,“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新农村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监督同样离不开政府的有序组织。2007 年实施的《城乡规划法》更是将原有“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的“一法一条例”统称为《城乡规划法》,在突出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同时,也强调基层政府在农村的规划建设过程中起着宏观调控、领导协调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农村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应坚持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成立相关的领导小组和建设办公室,积极协调基层各部门和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保证规划从立项、编制到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

新农村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主体是农民,其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服务农村社会的经济发展。因此,新农村规划应在政府组织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农民参与,从规划项目的立项、现场调研到规划方案的编制、实施监督,都应该做到“尊民意,顺民心”,以确保新农村规划能够切实地为农民改善生活环境,服务于农村发展。

3.3.2 依法编制、科学规划

新农村规划主要是在现状散点分布的自然村落基础上,考虑到今后农村发展和村庄拆并的可能,对农村居民点进行相对集中建设、村庄环境有序梳理的行为。这项有序建设行为是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宏观层面的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中观层面的镇村布局规划和乡镇总体规划等都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实施的依据。在编制新农村规划时,应以此类上位规划为基础,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乡村农业生产和生活环境空间作出合理的布局。

3.3.3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因地制宜地编制规划,传承地方文化,彰显地域特色是规划设计人员编制每项规划所追求的目标,但是许多规划设计方案往往因为缺乏创新意识导致“千城一面”而为人诟病。当前,编制规划的村庄都是经过镇村布局规划后保留和兼并的,都代表着一定地域的历史和文化,亦或体现了地方环境特征。这就要求规划因地制宜,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寻求能够体现地域特色、地方文化特征的规划设计方法,在住宅选型方面选择符合地方民居特色的建筑色彩和风格,道路铺装材料的选择应以经济适用为原则,植物配置应以本土经济树种为主……,从多方面体现新农村规划的地域特色和农耕文明,避免在农村中出现“千村一面”的现象,更不能出现“农村城镇一面化”的局面。

3.4 规划表达的创新

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规模和性质决定了其与城市规划的差别,两者虽然都是政府为实现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的宏观调控手段,但城市规划在市场行为方面的要求远远复杂于农村规划。同时,城市规划更加注重城市发展的战略性要求,具有较高的前瞻性。城市规划的成果内容往往较为复杂,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性要求都有详尽的阐述。新农村建设规划则更注重实施的可操作性,要求规划设计成果对村庄的建设、布局有较强的指导性。因此,新农村规划成果内容应以简单、实用,能够科学指导规划实施为主要目的。

3.4.1 新农村规划的类型

从新农村规划的内容看,有历史文化名村、乡村地域风情等多种不同特色的村庄。但就规划的类型而言,当前新农村建设规划总体上可归纳为村庄建设规划和村庄平面布局规划两大类,它们在规划编制方法与成果内容的表达上亦存在一定的区别。

(1)村庄建设规划

村庄建设规划主要是针对一些“规模较大、有一定历史文化遗存、地形地貌较复杂的村庄”开展的较为详细的规划。由于其现状相对复杂且具有一定的特征,所以规划成果应是在村庄现状、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一定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村庄总体布局,并对现状村民住宅的处置、村庄的水电、污水排放等基础设施工程作出明确的规划,从而切实地指导规划的实施。因此,规划成果内容通常包括现状分析、总体布局、建筑处置和住宅选型等图纸以及简单的文字说明。基础设施及工程管线规划内容则针对村庄性质、地域的不同,有选择地进行规划。

(2)村庄平面布局规划

村庄平面布局规划主要是针对镇村布局保留的村民集聚点,近期村民有建房需求的村庄所作的规划工作,其主要内涵是为村庄划定建设空间,指导农民按规划合理建房,引导村庄建设空间有序发展。村庄平面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在划定村庄范围的基础上,梳理村庄道路骨架,确定村庄内不同的建设空间,并为村庄配备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因此,在规划成果表达上,应力求简单明了,主要包含村域范围、现状图、规划图及简单的文字说明。

4 结语

新农村规划的热潮已经席卷全国,“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规划总体目标虽已初显成效,但我国农村社会的现实状况注定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给农村的发展和农村工作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面对这种新的发展形势,新农村规划应明确主导思想,总结问题和经验教训,创新规划思路,加快规划实施的步伐。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加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力度,坚持城乡联动,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发展机制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M].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 9 8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