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乡村公共艺术设计

乡村公共艺术设计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8:27:37

乡村公共艺术设计

第1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

2008年以来,德州市从合并村庄开始,到抓建设农村居住社区和产业园区(即两区同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总理在2014年曾两次在德州的新型城镇化探索调研报告上作出批示,并亲自到德州考察新型城镇化建设。2015年3月5日,德州成为山东省唯一获得国家级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双试点”城市,为全国提供了样板示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既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重要保障和推动力量。德州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非常注重新型城镇化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谐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具体实践。伴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德州市的一些地方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勇于创新,探索出一些破解发展难题的新思路、新做法,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一、顶层设计,纳入考评

荣获“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德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县”等称号的齐河县,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建设文化强县的重要环节,组建成立社会文化工作委员会,协调和指导全县文化工作,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五年及长远发展规划,制定印发了《齐河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考评办法》。同时,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全县考评重要内容,分半年、年终两次对县、乡(镇)两级领导班子进行定期考核,形成了齐抓共管、共创文化强县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全民共建,文化共享

如何使公共文化服务反映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是实现“人”的城镇化的着力点。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践行了全民共建共享的理念,逐步实现了政府和群众共同的文化自觉,也在丰富着新型城镇化的文化内涵。作为“中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杂技)之乡”,宁津县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依托丰厚的特色文化资源,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每年县文化馆组织的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均在6次以上,且增加了很多民俗文艺节目。县文化馆创办了5家以农民艺术骨干为主的艺术团体,主要为农民和社区服务。2013年以来,这些艺术团下农村进社区演出60余场次。

三、协同创新,城乡一体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着眼于“人的无差别发展”,保证城乡居民享有同等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对居民提供无差别、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禹城市各乡镇都建有综合文化站(含国家一级综合文化站一个,二级站四个),建成农村文化大院875处,文体小广场903处,文化大院和文化广场覆盖率均居德州前列。市、乡、村三级文化体系初具规模,基本实现了10—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四、市场引导,公益联手

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将政府的权威性和市场配置的高效性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但如何将公共文化服务的市场化改革和公益有效结合,禹城市辛店镇大秦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开启了一个“政府扶持、村民自治、义工奉献、百姓受惠”的文化惠民新模式—德孝乡村一日游。大秦村位于辛店镇政府驻地西北4公里处。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始祖秦玉良迁此村,故称大秦村,已有266年历史,现有300多人、480亩土地。近年来,大秦村借助乡村文明行动和乡村连片治理项目成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掘丰厚的传统文化优势资源,大力实施旅游强村战略。主要有五个特点:一是寓教于乐。将乡村独特田园风光与中华传统孝道文化有机结合,夜间由村民自发组织德孝文艺晚会,让游客在娱乐中了解民风民俗,学习儒学孝道,传承中华文化,开启幸福人生。二是高度自治。大秦村村民自发成立了组织部、孝老敬亲部、乡村清洁部、后勤部、宣传部等五个部门;仁、义、礼、智、信五支队伍,分管德孝培训、组织文娱活动、慰问老人、管理财物等。村民参与意识高涨,高度自治,村容村貌整洁、村风民风文明。三是义工奉献。活动中由来自全国各地接受孝德文化培训的义工队全程提供服务,讲解儒学孝道、传统礼仪。义工们奉献精神与道德修养在举手投足间给游客以深深震撼。四是设施完备。大秦村在辛店镇党委的领导下,高标准建成了宽敞村路、容纳三百人的道德讲堂、美丽舒心的厚德园等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完备的硬件设施。五是形式多样。一方面是群众表演多样,义工团与村民合作手语表演《游子吟》,德孝文艺团开展乡村好声音活动,广场舞队伍跳起自己编排的广场舞;另一方面教育形式多样,通过德孝讲堂授课、诵读《弟子规》、为父母洗脚、游客村民共同包水饺等多种形式,让群众受教。

五、立足本地,文化在乡

“内源式发展理论”强调发展的动力主要从地区内部产生,即“以人为中心的内源发展”。在形式上,发展应该是从内部产生的;在目的上,发展应该是为当地人服务的。所以“文化在乡”意味着立足当地,依靠农民的力量发展在地文化,同时在更大程度上提供群众真正需要的文化成果。禹城市的文化惠民工程扎扎实实,着力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一是市、乡、村三级联动抓硬件建设。市级抓完善提升,开展文化服务品牌建设年活动。乡镇抓规范运行,确保综合文化站专人专干、专款专用,明确职能,科学考核。村级抓梯次推进,对没有文化设施的社区、村,加强督促,加大帮扶,新建一批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对建筑简陋、设施不健全的文化大院进行改造完善,促进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普健身、广播电视的有效整合,将农村文化大院打造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对建设标准高、作用发挥好的社区(村)文化大院,争取列入省级文化设施建设资助项目,以奖励形式获取一定数量的文化器材。二是扎实搞好文化惠民服务。一方面继续“送文化”下乡,送戏下乡、公益电影放映。另一方面,要“种文化”。利用县文化馆、县艺术馆实施公共文化辅导工程,搞好农村文艺骨干培训,让他们成为基层文化“种子”,回到乡间遍地开花。同时着力培育广场舞进社区、民间文艺展演等特色文化品牌,组织、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使群众文化活动经常化、多样化、特色化。三是“管文化”——健全文化服务网络。建立基层文化管理员制度,在每个社区(村)设置一名文化管理员,负责本社区(村)的文化设施管理、文化活动组织及传统文化发掘传承等工作。形成以市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社区(村)文化大院为竖线,文化馆专业人员、文化站长、基层文化管理员为横线,横到边、竖到底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六、传承遗产,特色开发

第2篇

(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覆盖县、乡、村三级的文化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基本建成。

1、县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断提升。一是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持续推进,目前已建成文化分馆15个,图书分馆12个;免费开放政策全面落实,年均服务群众15000人次。二是建成了八旗广场、御路广场、箭亭广场等综合性文体活动广场,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三是“一场两馆”联动效应逐渐显现,运动场利用频率不断提高,大型演出、汇演、比赛等活动接连不断;2019年6月,建筑面积18000多平米的民族体育馆投入使用,基本可满足县内所有文化体育活动需要;2019年10月,珍珠球馆改造提升工程基本完工,达到国内先进标准,为文体活动特别是满族传统珍珠球运动提供了场地支持。

2、乡镇、街道文化纽带作用日益凸显。全县15个乡镇均建有综合文化站,站舍内配备电脑、音响、室内健身器材等设备,配发图书近18000册,并配有专职文化干部负责日常工作。每年为文化站补充各类文体设备,2019年为各文化站累计发放服装3000套,室内大型音响15套,便携音响30台,乒乓球台一套,象棋桌一个。各乡镇文化站作为联系县城和农村的“中间人”,其纽带作用日益凸显,在建设基层文化阵地、扶持文艺团体发展、培训基层文化人才、组织农村文化活动、搭建基层文化交流平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2019年6月全省第二次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中,我县有景台镇、三道镇等6个文化站被评为三级站。全县10个社区均建有文化服务中心,为每个社区文化服务中心配发了音响、秧歌服、广场舞服、扇子等文化用品。

3、农村文化阵地不断夯实。截至目前,我县共建成农村文化小广场228个,计划年底前,实现高标准农村文化小广场全覆盖。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有序推进,按照“两室一场一栏(图书室、文体活动室、文化小广场、文化宣传栏)”的标准,目前已建成107个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计划年底前,实现187个行政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二)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了载体多元、活动多样、惠民深入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

1、服务载体多元化。经过不断努力,目前已打造成几个在当地比较有影响力的活动载体。一是文旅局文艺轻骑兵文化文艺小分队,每年元旦春节期间,组建小分队,把丰盛的文化套餐送到基层,包括演出、培训、春联年画、服装音响等。近年来小分队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形成了品牌效应,受到农村群众的广泛欢迎,成为农民朋友两节期间的一道文化大菜。二是送戏下乡,满族艺术团有限公司每年利用近一个月时间,把精彩的文艺演出送到全县各村屯,每年为农民朋友演出近50余场。三是农民、市民文化节,每年夏秋,文化节如约而至,期间由文旅局、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组织的各种演出、展览、汇演等文化活动共计30多场,极大丰富了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文体活动多样化。按照“月月有活动,节节有演出,处处有亮点”的文化工作目标,广泛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年均组织、承办、联办、指导各类文艺演出、文艺比赛、汇演、展览、阅读、体育比赛等群文活动50余场次,形成了传统重大文体活动年年办,乡镇特色文化活动月月有,广场文化活动周周乐的良好文化氛围,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特色文化活动亮点纷呈,二道镇石场村农民春晚已连续举办五届,成为当地一项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小孤山镇农民文化艺术节已成功举办四届,营城子镇民间艺术节已举办五届,在当地都有极大反响。

3、惠民工程深入化。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一是文化用品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年均为基层文艺团体发放服装近万套、扇子5000多把、便携音响150多台;二是文化下乡范围更加广泛,除了文化物资发放,每年利用文化小分队、送戏下乡等活动平台,为基层送演出70余场,发送各类书籍共计15000余册,送春联、福字、年画计约12000幅,书法名家现场书写春联、福字近600幅,拍摄全家福150多张,惠及基层群众6万多人。三是各类文体培训不断加强,采取县内集中培训和下乡现场辅导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每年组织舞蹈、书法、乐器、体育等各类培训近30场,年均培训近5000人次。四是“阳光工程”农村文化志愿者行动计划深入落实,按照上级文件要求,从2016年开始,招募了卢晶、张慧敏、张秋菊等几名农村文化志愿者,通过志愿者的努力工作,基层文化活力得到很大激发,文化活动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

(三)文化扶贫持续发力,坚持扶贫先扶志和扶智的理念,各项政策向贫困村倾斜。

1、动员贫困村群众开展、参与各类文化活动。以2019年为例,8月初,通过各乡镇文化站举办全县基层秧歌、广场舞展演活动,动员全县14个乡镇20个贫困村21支秧歌队的872名秧歌爱好者,和14支广场舞队的423名广场舞爱好者参加汇演。指导西苇镇孤山河村举办秧歌比赛,指导二道镇宏明村举办文艺汇演,此外,支持二道镇石场村举办农民春晚,已连续举办五届。

2、针对贫困村文化惠民力度不断加大。一是送演出以贫困村为重点,每年文化小分队及送戏下乡等活动,都以贫困村为重点,年均为贫困村演出20多场。二是发放文化用品适当倾斜,仅2019年针对贫困村发放的服装就达到6500套(件),扇子3000多对,便携音箱近50台。三是针对贫困村的培训力度逐渐加大,2019年6月末,组织文化馆舞蹈老师下乡培训,对我县靠山镇、小孤山镇、莫里青乡等乡镇的贫困村300多名舞蹈爱好者进行了广场舞培训;8月中旬,组织全县27个贫困村60余名文艺骨干到民族体育馆进行集中培训,由专业舞蹈老师讲解理论知识,并进行现场辅导。

3、贫困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一是农村文化小广场建设,目前,我县27个贫困村实现文化小广场全覆盖。二是贫困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在2018年年底前,就为全县27个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配齐了每个村价值3万元的设备,贫困村高标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建成。

(四)保障政策逐步完善

2018年,根据上级文件指示要求,制定了《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和《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同时,向县政府报备。

二、文艺精品创作、展演百花齐放

大地历史悠长、人杰地灵。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发展,2017年,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体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文化工作者和文艺创作者提供了政策保障。文艺创作者们用笔书写满乡故事,诞生了一大批精彩的文艺作品和精品剧目。

(一)精品文艺作品不断涌现。2016年以来,诗词《临江仙·七夕》获全国最美原创诗词大赛一等奖;歌词《萨满婆婆晚情浓》获得市原创歌曲大赛歌词一等奖;大戏《虎将军和云燕儿》获第四届“曹禺杯”全国优秀剧本征集一等奖;剧本《李连贵传奇》入选2018——2021省重点文艺项目;拉场戏《五万块》在首届“金百花”全国小型戏剧戏曲作品展演赛中获最佳剧目奖;歌曲《请到满乡来》入选中国城市音乐名片。

(二)满族艺术团佳作频出。满族艺术团有限公司是省内唯一的满族文艺团体,坚持发掘传承弘扬满族优秀文化,展示满乡文化魅力,多年来创作编演了一大批精品剧目,获得荣誉无数。2016年荣获由、文化部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颁发的“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7年,满族神话歌舞二人转《额鹰》获得省第八届二人转小品艺术节剧目综合一等奖;2017年10月,参加中曲协主办的首届东北三省地区优秀剧目展演,荣获优秀展演奖;2018年2月参加中曲协主办的第十三届河南省马街书会优秀曲艺节目展演,荣获优秀展演奖;2018年7月参加和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荣获优秀展演奖;2019年7月参加和文旅部主办的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荣获优秀展演奖。

三、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是省唯一的,满族文化历史悠久,文化遗产蕴含丰富。以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抓手,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一)加强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一是加强组织保障,目前,我县共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6处,其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十三五期间,县政府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设施方案》,成立了文物安全保护领导小组,牵头成立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机构,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提供了政策和机构保障。二是加大保护力度,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立标牌18套,界桩272根;落实防火、防盗、防毁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三是加紧修缮抢救,三道乡城子村清真寺始建于1644年,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是我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修缮前已残破不堪,2018年,在的申请和协调下,聘请国内专业的古建筑修复单位,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其进行了修缮。

(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经过非遗中心发掘整理,目前,我县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25项,其中省级非遗2项,分别是萨满文化遗存和满族珍珠球,市级非遗23项,涉及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戏曲、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生活礼仪、民间信仰,民间知识、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传统医药等多个方面。有省级非遗传承人1名,县级传承人33名。2018年5月,在的申请下,我县荣获省文化厅颁发的“珍珠球民间艺术之乡”称号,并被省文化厅确立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19年9月,满族珍珠球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文化交流活动广泛开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化交流互动对提升地区文化,开拓眼界,提高文化工作者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对传播展示形象和满乡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一)积极参与国家级比赛。2016年以来,组建舞蹈队,五次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及文化部举办的全国舞蹈大赛,获得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3次,把满乡舞蹈特色和文化魅力充分展示给全国观众,提升了文化知名度和美誉度。

积极参与省内外文化交流活动。坚持文化走出去的理念,积极主动展示、学习、提高。以满族艺术团为主,参加省二人转小品艺术节,获得诸多荣誉,为文化增光添彩;2019年6月8号,长春市作为主场城市,迎来了中国第13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一场盛大的启动仪式暨文艺演出在长春水文化生态园拉开大幕,满族艺术团的满族舞蹈《满风神韵》作为地区唯一代表,向观众展示了满乡魅力。

第3篇

    随着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被提到了新时代的重要位置。农村文化发展作为新时代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必须紧扣十九大提出的“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农村文化建设,逐步提高农民文化生活质量。

一、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我市通过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设施变得更加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更加丰富。一是按照“整合资源、综合利用、共建共享、统一管理、服务群众”的原则,通过新建、改建、资源整合等方式,三县(区)20个乡镇全部建成综合文化活动站,设置率达100%,全部达到国家西部建设标准。站舍面积达到300㎡,单独设置率100%,均设有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厅、图书室、培训教室和共享工程活动室并配备相应设备及室外活动场地;全市194个行政村均建有基层公共文化活动中心,补齐了文化站服务不到的地区,提升了服务半径。二是实施品牌活动走进基层,常年组织开展“我为乡亲送戏来”、“三下乡”、百姓健康舞培训等活动,建立了文化辅导员下派制度。按照“资源下移、重心下移、服务下移”的原则,积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实施品牌活动走进基层,常年组织开展广场文化艺术节、春节秧歌社火展演、百姓健康舞大赛、全市群众性优秀文艺节目展演等活动。全市90%以上的乡镇、村都有群众自发成立的文艺团队活跃在各类舞台,为市民带来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成为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

    二、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我市农村文化现状的调研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市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阵地建设较南部地区还有差距。2017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三五”建设规划》,201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推进全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其中对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标准作了具体要求,即:有1间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可与党员活动室共用)、1间图书阅览室(藏书不少于1500册,可与农家书屋整合,含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1个简易戏台(50平方米左右)、1个文体广场(不少于500平方米)、1套文化活动器材(含1套音响和部分乐器)、1套数字电影放映器材、1套体育健身设施(含1个篮球场、2个乒乓球台、1套体育健身器材)。2017年,按照“七个一”的标准在南部地区建设了606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重点完善了村级公共文化服务硬件、软件设施。目前我市与南部地区相比,全市314个(社区120个,村194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仍然有70%未达到“七个一”标准,差距还很大,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城乡发展不均衡,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升的需要比较迫切。二是阵地建设比较完善的乡镇综合文化站作用发挥不充分。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实现全覆盖,有些地方的文化站还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是运行的情况不理想,人气不足,很多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处于半开放状态,不能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阵地作用,不但没有较好的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服务,反而让人民群众觉得是资金浪费和阵地闲置。三是村级民间文化艺术团队文化设备匮乏。近年来,我市村一级文化艺术团队蓬勃发展,涉及歌舞、戏曲等多种艺术门类。其中每个村都有的1—2支群众自发组织的广场舞团体,但是普遍存在活动缺乏服装、音响设备的问题,制约了团体的活动开展和水平提升。四是农村的文化活动供给总量偏少。尽管我市每年开展农村送戏下乡活动近300场次,平均每个乡镇、村一年不到两场次演出,总体服务供给还是偏少。五是农村文化队伍力量薄弱。一些乡镇的文化生活活力不够。由于机制与体制的不完善,乡镇人员编制限制,致使长期以来,许多乡镇文化站站长身兼数职,没有精力开展好公共文化服务。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农村一些老文化人的逐渐老去,新一代农村文化人又很难涌现,从而导致农村特色文化人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尤其是关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是岌岌可危。

第4篇

乡村振兴,文化为魂,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目标”的实现提供着文化支撑。近年来,在区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挖掘自身文化特色,在落实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不足,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取得的进展

(一)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一是建成区级“两馆”。争取并投入2000万元对X图书馆、文化馆分别进行改造装修、购置设施设备,公开招聘文化系统辅助人员24名。同时,按照图书馆总分馆制要求,在市局、市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建设了X镇、X乡等4家乡镇图书分馆,在X社区、X社区等5家社区设立图书服务点,配备借还阅览设备,开通网络化、数字化文献资源服务,实现总馆、分馆和服务点之间“馆际互借、通借通还”。二是公共文化阵地提档升级。通过新建、改建、资源整合等方式加大乡镇、村(社区)文化阵地建设。X镇、X乡等7个文化站独立建站、功能齐全,免费向群众开放;X镇文化站正在建设中。支持帮助X镇文化站就近与社区文化阵地共建共享。全区106个村(社区)已有98个按照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九个一”建设要求进行功能和服务的改造,其余8个村(社区)因高铁建设拆迁等原因正在新建。通过争取项目资金或自筹资金的形式向基层配发电脑、桌椅,建成标准化乡镇、村(社区)电子阅览室60个。全区巩固完善农村数字卫星农书屋104个、农村固定电影放映室12个。每年为乡镇、村(社区)图书阅览室配发价值10万元的图书、光盘。三是完善信息资源设施设备。不断加大农村信息共享工程覆盖范围,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宽带网络全覆盖,无线WiFi网络服务逐步完善,信息化条件明显改善。新建小区网络入户实现全覆盖,有线电视入户率逐年提升。投入48万元为900户远郊住户办理了“户户通”,并协调市广电网络公司做好辖区广播电视普及维护,群众在家上网、看电视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四是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每年举办4期200人的文化专兼职人员或文艺爱好者技能培训班,并选派1—2名文化管理人才到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学习,提升整体队伍素质水平、增强业务能力。截至目前,共培育发展378支业余群众文艺团队,其中星级群众文艺团队17支,拥有剪纸、刺绣、唱歌、跳舞、编创等技能的文艺人才50多人。组建完善包含1339名志愿者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作为文艺人才后备库。基本健立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人员稳定、一专多能、门类齐全的高素质文艺人才队伍。

(二)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一是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每周免费开放时间不低于42小时,经常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或文艺技能培训。年均举办“X”广场演出20场;开展“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演出60场;指导基层组织文艺演出、比赛、全民阅读等活动300多场。每年联合X京剧院、市文化艺术团及X星级民间文艺团队在村(社区)、中小学校或慈善机构开展文化服务和文艺演出活动100多场。联系市辖电影公司到我区放映电影年均1000多场。全区实现了一村一月放映1场电影、全年观看3场以上文艺或戏剧演出的目标。二是组织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连续3年持续招募注册文化志愿者1300余人。累计发展星级群众文艺团队17支,其中五星级团队3支、四星级团队6支、三星级8支。每年开展文化宣传、文艺培训、作品创作、慰问演出、文化扶贫等志愿服务活动150多次。文化志愿者典型带动影响力不断扩大,志愿氛围日渐浓厚。三是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挖掘乡土专家、草根明星,培养草根团队,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编创指导活动,不断生产贴近X区情、群众生活的作品。发展9支拥有固定活动场所、成员稳定、具备创作和演出能力的注册法人文艺团队,并通过政府购买文化服务的方式给予扶持。整合区级部门资源策划实施“文明相伴X”文艺作品创作“八大赛事”,形成了《X》《X》等原创歌曲、书画、舞蹈、曲艺、摄影、微电影等作品1200多个。四是推进文化旅游互融共促。结合乡村休闲旅游活动,为民间文学、音乐、舞蹈,传统戏剧、美术、技艺、医药和民风民俗等搭建平台,开展宣传推广活动。通过“特色旅游商品评选”活动挖掘推出刺绣、烫刻、剪纸、串珠等一批文化旅游特色商品。年均举办“桃花节”“旅游嘉年华”“葡萄节”等旅游节会活动8场,旅游搭台、文化唱戏、产品叫座,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推介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一)在公共文化方面。一是硬件设施重“建”不重“管”。一些乡镇的村级农家书屋存在被挤占甚至废弃的现象,书屋内图书种类不齐、更新缓慢,体育器材损坏后无人维修;二是服务供给“曲高和寡”。以“送文化下乡”为例,乡村电影放映已不再受村民追捧,部分文艺演出、讲座的内容不对群众“口味”,且缺乏受村民欢迎的原创性、群众性、地方性的文艺作品;三是传统文化明显衰落。传统节庆和风俗在我区农村的氛围与影响力正在逐步减弱,不少区域性非遗项目得不到及时挖掘与整理,很多非遗项目后继无人。

(二)在保障投入方面。一是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部分基层组织和干部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看成“软指标”而非“硬任务”,工作主动性不高;二是财政和社会资本投入不足。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要依靠中央等各级财政投入,我区多数镇文化站、村文化中心的日常运行经费捉襟见肘。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空白;三是人才支撑保障不够。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中心文化专干队伍存在兼职借用情况,工作力量不足、精力不够。农村严重的“空心化”,让乡村缺少文化活动创作者和参与者。

(三)在文化与产业融合方面。一是农旅融合发展不足。政府对乡村文化产业还缺少专门政策与规划,现有政策散见于三产融合、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等相关文件,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在区级层面还是分行业规划、分部门管理,部门之间很难做到“结合”。二是特色农产品与文化元素结合不够。文化元素对乡村各产业渗透、对企业的支撑都不足。农村传统手工艺品、土特产的创意、设计、工艺、品牌水平都很初级,乡村旅游对乡土文化内涵挖掘不到位,发展业态单一,对消费者吸引力不够。

三、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政策保障措施。一是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提高各级单位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重视程度,把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并将工作成效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二是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将镇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的运维经费、乡镇文化站活动经费、工作经费一并纳入各级财政经常性预算,每年为农村地区非遗项目认定保护、乡土特色文化挖掘和文化品牌打造计划专项经费。同时通过乡村自筹、单位帮扶、社会募捐等方式吸纳民间资金参与;三是加强经费整合管理。整合乡镇的文化、卫生、教育、农业、党建、综治、体育等方面的宣传文化经费,形成统一的宣传文化经费管理和使用机制,做到文化资金专户、专账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水平。

(二)创新运行管理思路。一是加强设施配套建设。对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备使用效益进行评估,整合添置基层宣传文化、科学教育等基础设施,着力抓好镇村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家风家训馆、村史馆等文化阵地建设与优化;二是增强“文化下乡”精准度。丰富乡村文化活动内容,建立图书室互通、电子资源共享的区、镇、村三级文化服务资源共享机制。开展类似“你选书,我买单”、城乡文化社团的结对帮扶、非遗传承项目扶持等活动,征求满足乡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实现文化下乡精准化。

第5篇

乡村是一片默默耕耘的土地,在当代的背景下的真诚努力无疑能够在保护地域的独特性和丰富知识的同时,发展出有意义的创造性的当代建筑。

2008年被认为是中国公益元年。汶川地震的灾难,让很多人意识到,原来我们可以为社会做更多事。比如,戏剧制作人袁鸿和他的一群朋友想“在一个美好的地方建一个美好的学校”,最终找到了一个美好的地方,可是要画出美好的蓝图,建筑师在哪里?

许义兴的出现,完满了“一个美好学校”的理想,位于甘肃陇南的茶园小学,如今已投入使用。这所大山里的学校,门前还建了一个茶亭,茶亭的大梁用当地自然弯曲生长的木材,屋顶的走势和远山的山势相契合。村民、孩子可以聚集在这里乘凉、避雨、聊天、观景,甚至茶亭可以成为一个小小的公共剧场——这是一个属于茶园村、属于大山、独一无二的建筑。

和茶园小学一样,建筑在这里,成为融入乡村生活的独特肌体。在乡村,许义兴找到了实践建筑“自然之道”的理想基地,甚至成为他进行可选择性建筑实践和自觉改良的出发点。“传统不应被视作过去的痕迹,或更浅薄地被视作一种风格,而应是一种行为、生活和建造经营的过程。”

建筑师是怎样炼成的

在结缘建筑之前,物理成绩拔尖的许义兴一直以为自己将来会成为理论物理学家,直到高考填报志愿时,一个同学告诉他,理论物理学家将来生活会很清苦,不如学建筑专业,将来进设计院,赚钱多。就这样,他填报了建筑学专业。

如今成为建筑师的许义兴很感谢那位同学的忠告,理由却是:“建筑和人的生活关系非常直接,我现在可以比较直接地帮助别人。”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有善心愿意帮助他人,他的方式便是帮别人盖房子,让人们拥有更好的居住环境。

大学四年,许义兴学习了建筑学专业相关的理论和技能,毕业之后进入一所省级建筑设计研究院。不到两年,他便发现自己就是建筑流水线上的一名工人,做方案、画施工图直到才思枯竭。他果断离开设计院,来到北京,准备考研。

没有考上研究生,他到了非常建筑工作室。

非常建筑工作室于1993年由著名建筑师张永和与鲁力佳在北京创立,致力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和多领域创新性,张永和认为建筑的进化建立在不懈的、严谨的反思和实验的基础上。在非常建筑工作室,没有职称,没有工龄,工资和设计院相比也是天壤之别。“那时候年轻,没有那么多要求,我们也不关心,重要的是类似于信仰的狂热和改变的幸福感。”

工作方法也完全不同。张永和布置任务,大家尽情发挥,再由老师评价和指导。在无数次的讨论当中,许义兴对建筑的理解逐渐转变。2001年,想独立出来一试身手的许义兴离开非常建筑,与朋友共同创建百子甲壹建筑工作室。同年,百子甲壹接手了戏剧制作人袁鸿与导演赖声川的北剧场改造项目,这也是百子甲壹第一个得以实施的作品。

2006年,许义兴为陪伴赴欧学习的妻子薛珊珊,在欧洲游历了一段时间。他曾拜访当地的建筑事务所和艺术机构,看他们怎么工作。“西方文明产生的结果非常辉煌!在巴黎的街道上,觉得这个城市太伟大了!在埃菲尔铁塔面前,感叹这个城市在100多年前就有这样的建筑技术!”许义兴却由此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还是中国更注重内在的东西,在欧洲,所有东西都是外在的,用各种表相迷惑你,当然,这也很好。回头看中国文化,它的文化不在面上,看你如何去找。”

2007年,许义兴与伙伴成立“阿尼那建造生活”建筑设计工作室,其中,“阿尼那”来自他曾用过的网名AnyNo,“什么都是,什么都不是,还有一个不确切的意思:传教的僧侣。”建造是方法,生活是目的,也说明了一种工作状态。在自我介绍中,“阿尼那建造生活”正在从事的,是一种与人们一起设计的、为人们设计的、民族特有的和有用的建筑。

“震后造家”行动

2008年的汶川地震,也改变了许义兴。

5月12日下午,在北京798艺术区的许义兴正在院里做模型,忽然觉得站不住,他往屋子里走去,发现吊着的灯管摇摇晃晃。很快新闻传来,西南地区发生地震。两三天之后,许义兴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全家人决定捐款。“当时我们家只有6000块钱存款,我问妻子薛珊珊捐多少,随后捐了1000元给中国红十字会。”

5月14日,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发起“震后造家”行动,20日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正式加盟为发起人单位,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等机构与艺术家捐献了善行基金和艺术品,中国扶贫基金会专门为行动设立了“震后造家公益基金”。

各界的振臂高呼促成了一次罕见的跨界联动。“震后造家”呼吁书写道:“建筑师除了能够建造漂亮的房子之外,还要关心这些建造的空间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如何为这些空间的使用者带来美好的生活。建筑师要走进社会,建筑也要走进社会。”

许义兴卷入了这场震后乡村改造的浪潮之中。

“阿尼那建造生活”参与了四川省绵竹市民乐村重建项目。震后重建要求建筑师设计简单、便宜、结构牢固抗震的农村房屋,并有扩大空间的可能性,要有新农村建筑风格,体现农民生活,就地取材。“阿尼那建造生活”决定将现代结构方法与手工再生建筑方法相结合,提交了“小猪吃奶”和“二龙戏珠”两个村舍单体及林盘组团设计方案。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许义兴解释说,当时与村民的沟通并不透彻。村民在进行房屋重建时,思考焦点是资金,并不在乎空间和邻里关系,重要的是在短时间内用最少的资金盖起房子。而建筑师设计的房子,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成本往往高于预期。而且震后建筑材料紧缺,人工费不断上涨,硬性成本更是抬高不少。另外,在重建中也存在各种利益团体的博弈,各种包工队涌至灾区。最终,村民怎么省钱怎么来,根本无暇考虑房屋质量,更谈不上考虑建筑与生活、文化的关系。

许义兴觉得很遗憾,大部分震区并没有利用这次机会好好地改造房屋,很多地方甚至使用非标准建筑材料,比如不够粗的钢筋、质量无法保障的黑心砖。

一心重建乡村的建筑师们集体受挫。

震区双村记

但乡村仍然成为许义兴实践建筑自然之道的地方。2009年春天,心有不甘的许义兴和合伙人到民乐村调查,他们曾注意到当地的老年人在原活动中心的废墟上搭了简易的房子,老人们在初一、十五的时候聚集在这里,念佛吃斋。农民的农舍都陆续建起来了,老年活动中心却无人理睬。许义兴想,能否帮助民乐村把老年活动中心建起来?

他们找到老年协会的会长马大爷,聊起老年中心重建的事情。“马大爷抽那种特别熏人的烟叶,剧烈地咳嗽着,和我们神侃。”

之后,许义兴以“震后造家”的名义,和民乐村签订了一纸协议,协议上说明,由“阿尼那建造生活”帮助寻找资金并设计重建方案。许义兴还请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所副所长王明贤老师代表“震后造家”在协议上签字。之后,中国扶贫基金会募集了资金,计划与村委会合作,将老年活动中心和村公共空间统一建设。因为村委会部分的建设资金没有到位,资金投入受到很大的限制,“所有的门、瓦都是从震后的房子上拆下来的”。重建项目请来本村的施工队,由于预算资金不多,施工队伍尽可能地节省,导致很多想法非但未能实现。

基金会并没有发动村民一起动手重建,在许义兴看来,这也与当地文化有关系。历史上,四川人大抵是外地迁来的自由农民,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纽带较为松散。这也形成了四川人乐天、吃苦、安逸、坚强、实际而又叛逆的多面性。

村民们也将基金会当成“政府的人”,认为政府帮忙盖房子是理所应当的,只要村干部协调就好了。“公益活动本身不能带来人和人的聚集的话,价值就会弱很多。基金会、企业、个人也好,能把人重新聚集起来,传承乡土的精神,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压缩规模的情况下,2010年5月,活动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许义兴还是感到欣慰:虽然设计的完整性没有实现,但现在农家书屋、网络、乒乓球、农家女刺绣培训班、学生活动、村委会会议、老年人活动都在这个公共空间进行,真正发挥了村中心的作用。

“当老人们举办佛事活动,摆了满院子的饭桌集体素斋的时候,这个公共空间洋溢着浓郁的人间烟火气息,这也是我们一开始就强烈地感受到并试图呈现的四川特有的人文风景,是彻底回归乡土的内心感动。”

茶园村的建造智慧

有了“震后造家”的经验,及至茶园小学重建时,“阿尼那建造生活”便可举重若轻。

2009年9月5日,许义兴和薛珊珊随袁鸿来到茶园村,为乡亲们讲解初步的设计方案,并和捐资人及村干部确立了发动村民义务劳动共建,由当地工匠负责施工的策略。建筑事件成为集聚人们的行为。从此,有大半年的时间,许义兴奔波于四川绵竹和甘肃文县两个村子之间。在茶园村,他让工作室的两个学生各去当地住两三个月,自己也和当地的工匠学习。“工匠学习我们的图纸语言,我们学习把概念转化成实体和具体的手工工艺。”

在茶园小学的设计中,他最初提出了榫卯加钢夹板的构造,这是民乐村项目使用的方法。当地木匠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不结实。最终许义兴采纳了木匠的意见。事实证明,木匠所代表的传统和经验是正确的。“真正的建造智慧在民间。民间工艺是中国建筑的生命所在,我非常反对把建筑做成技术,技术不仅仅不能战胜一切,反而会把我们带到一个死胡同。”

在许义兴看来,发展作为一个观念,被奉为现代化的真理。但发展的同时意味着牺牲,环境、文化和人类的生存领域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威胁。他认为积极地继承民间高度适应其地理气候和文化传统的建造手段,发展乡村特有的文化和生态价值,并以此建立反哺城市的机制,而不是让城市以侵略的姿态掠夺乡村,在都市和乡村之间,让两者的性质相互融合而达到平衡,才能形成最好的城乡关系。

许义兴很庆幸民间的手艺并没有完全失传。在茶园村,上了年纪的男人都会点木匠活儿,民间工艺的土壤非常肥沃。只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村里的年轻人相继出去打工,民间工艺的传承才开始出现断裂。很多人受城市影响,喜欢钢筋混凝土的房子,但仍有很多人对榫卯木结构的老房子情有独钟。

他常常想,传统思想到了今天应如何应对现代化的冲击,如何挖掘传统文化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当我们面对乡村,面对的是数千年农耕文明所留存的深厚积淀和不可衡量的伟大遗产。通过对地域传统的研究、发展和改良,乡村将是可以建造地域性的、非标准化的、美妙独创建筑的场地。乡村是建造技艺、手工艺不断传承的大学校,赤脚建筑师在这里找到建筑本真的动机,摆脱职业身份的枷锁回到天真的状态。乡村是一片默默耕耘的土地,在当代背景下的真诚努力无疑能够在保护地域的独特性和丰富知识的同时,发展出有意义的创造性的当代建筑。”

茶园小学重建方案

两条轴线:

与前廊结合的教室-宿舍和办公室-服务设施沿着用地边界的两个方向依次伸展,最终在中空的服务平台交会。被教室、办公室、宿舍围和的服务空间成为了重要的空间转换平台。

三个院子:

用地被建筑轴线自然分成东西北三个主次院落——操场、植物园和茶园。操场是学生活动的主要露天空间;植物园既是学生的课外活动园地,又是教师的生活庭院;茶园是学生与教师相对安静的休憩场所和观景所在。

两个剧场:

南侧被设计成略高出基地的仪式性舞台,升降国旗仪式在这里举行。使整个院落成为它的观众席,同时,它又是面向球场的观众席,院落成为充满互动的露天剧场。茶亭是喝茶纳凉的地方,也是面对操场、有顶的舞台空间,对原校园舞台的复原。

所有人的校园:

从体育活动设施、卫生设施,到教室、图书室、舞台、院子都能够在不同的时间服务于不同的人们。敞开校门,它便是这里的社区公共活动中心。新的校园由村民亲手共建,建成后的校园能够服务于更多的乡人,同时能够得到更久更好的维护。

民乐村公共空间的重建设计

在对民乐村公共空间的重建设计中,他们提出:作为川西平原地区最显著也最有成就的居住空间方式,应尽力保留和发展“林盘”。

“地震让乡村的建筑监管体制问题凸显出来,因为时间短暂和新的监管体制的滞后,直接将城市的建筑体系用到乡村去,造成了体系和现实的矛盾,同时意味着将乡村建筑改变为城市建筑的操作问题。如何用可持续的和适合此时此地的方式建造,而又能够突破一些现行体系的限制从而使其改变以更适应当下乡村的方式,并为将来引入发展的机制,是我们思考的出发点。”在重建基地上,一条村路南北贯穿。路西被设计为村委会及合作社所在,路东则是文化活动中心和卫生站。为了尽可能地解放开敞的公共空间,两组建筑都被放置在场地的,强有力地定义一种公共的围合,同时保持环境的视线贯穿和开放的边界,从而在既有框架内将村庄新的城市肌理和自然特性融为一体。

七问

建筑师

Q_什么是好的建筑设计作品?

A_有趣,好玩,好用,舒服,合适等等。它不是一个单一的标准,而是一系列的相关评价围绕产生的综合质量。

Q_建筑师的作用是什么?

A_通过自己的工作让人们有更好的环境。设计房子、倡导文化价值、传统价值、人本身的价值。

Q_对投资方如何选择?

A_对投资方没有特别强的倾向性,但对工作方法有选择。

Q_目前的生活状态:

A_能做有意思的事情;自由和天真的状态最好。

Q_如何传承民间的建造工艺:

A_工艺的传承最重要的是人的传承,让当代人找到继承传统的理由。

Q_最喜欢的建筑师?

A_藤森照信。

第6篇

一、积极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合本乡实际,充分依托各村体育活动场地和文体活动中心等诸多宣传文化阵地广泛开展各种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共举行各类文化汇演5场次,举办腰鼓比赛2场次,参加人数达到上千人。同时积极参加市级组织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一是组队参加富阳市万人排舞大赛,获得银奖;二是组队参加富阳市第“税务杯”登山比赛,我乡获得乡镇组团体总分第六名;三是组织乡机关妇女参加富阳市“三八”女子跳绳比赛和市体育局和妇联联合举办的健身走活动。今年还在窈口村进行了“十七大”精神宣讲活动及文化三下乡文艺汇演,同时也进行了送图书和送电影下乡活动;

二、加强文化体育硬件设施建设,为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提供硬件保证。在市体育局的支持下及乡党委政府的努力下,今年共有5个村新建了体育健身设施,其中有两个村新建了篮球场,三个村新建了健身活动点,至此,我乡基本达到了村村有健身点的要求,为我乡今后开展体育创强创造了条件。

 

三、加强文化队伍建设,积极倡导一村一品,全力打造文化示范乡镇。我乡现有2支女子腰鼓队、25支农民篮球队、20支老年梅花锣鼓队、1个越剧团,共有各类文艺骨干200多人,今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学习班、培训班共10多场次,培训人员300多人,基本达到了村村有文化队伍的现状。通过培训,文化队伍人员不断增多,素质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增强,成为活跃在农村田间地头的流动演员,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四、以文化示范村为抓手,引领全乡文化事业发展。窈口村在近几年多次被评为富阳市文化示范村、双整治、双建设先进村等荣誉称号,主要是得益于该村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该村现有村文化公园、灯光篮球场、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天然游泳池等硬件设施,为村里的文化事业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同时,该村的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异彩纷呈。现在,这个只有农户268户,868人口的窈口村不仅有业余越剧团,还成立了村歌舞团,组建了老年梅花锣鼓队,女子腰鼓队,健美操队,竹板舞队等多支农民业余文化团队,业余文艺骨干达数十人。市政协艺术团、市文化馆等文艺团体还经常送戏到窈口,指导、帮助村里的业余文艺骨干提高表演水平。据统计,今年到目前为止,该村利用村文化公园这个载体共开展各类文艺活动共10多次,吸引观众近XX余人,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五、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活动,做好调查统计工作。

根据市文化局的统一部署,我们在去年就已经着手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并从各村收集线索2700多条,今年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筛选出的线索进行录像、拍照、录音等工作,共编制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函概十八大类中14大类,102个项目达2万多文字。其中民间文学、传统医药居多。我乡的窈口村女子板龙已进入了富阳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努力挖掘有科学价值的重要项目。

六、积极开展创建“富阳市卫生强乡镇”及“学前教育”创强工作。

根据上级的部署以及乡党委政府目标责任制,我们决定今年开展创建“富阳市卫生强乡”及“学前教育强乡”,今年以来,我们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认真按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大力组织实施开展创建“富阳市卫生强乡”工作及“学前教育强乡”工作,各个功能组切实履行职责,狠抓落实,通过大家半年多时间的共同努力,我乡创卫及学前教育创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七、实施“清洁城乡”活动,打造生态文明乡镇。

2009年是实施“清洁城乡”活动的启动之年,更是全面推进“清洁城乡”活动的关键之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清洁城乡”活动以来,积极开展工作,全民总动员,花大力气彻底改变农村环境卫生面貌,营造整洁、优美的村居环境,打造生态文明乡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明年工作思路:

一、继续抓好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参加市级各类活动,同时,注重节日文体活动的开展。

二、根据本乡实际,继续抓好各村文化体育活动硬件设施建设。

三、开展文物普查,不少于200条线索,同时做好挖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拜访民间艺人,收集民间艺术。

四、抓“清洁城乡工程”示范样版建设,创建一个示范村。通过开展“示范样板”活动带动全乡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7篇

宝溪乡位于浙江省最南端龙泉市西陲,乡总面积148平方公里,区域内竹木茂盛、山高涧深,是瓯江、钱塘江和闽江的源头。走进它的历史深处,龙泉青瓷文化脉络由此而绵延,11座古龙窑安卧于山峦溪水之间。

国际竹建筑双年展经过三年的建设,已在宝溪乡溪头村初具规模。参加双年展的建筑师来自世界各国,其中包括国广乔治(George Kunihiro,美国)、李晓东(中国)、杨旭(中国)、Simon Velez(哥伦比亚)、Anna Heringer(德国)、马儒骁(Mauricio Cardenas Laverde,意大利)、隈研吾(KengoKuma,日本)、前田圭介(Keisuke Maeda,日本)、Wise Architecture(韩国)、Madhura Prematilleke(斯里兰卡)、VO Trong Nghia(越南)。通过11位建筑师的创意,构筑起了一个以竹为载体,以乡村文化发展为基石,以绿色环保为驱动力的可持续乡村。

宝溪一条环绕山村的溪流,溪的最宽处约50米,桥的一端是村落,另一端就是竹建筑社区,因为竹建筑,它成为了宝溪乡链接世界的桥梁。因为竹建筑,宝溪乡成为全球“竹”文化互鉴互融的“交通枢纽”。也因为竹建筑,宝溪乡逐渐形成了国际聚焦,今天宝溪正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一一向世人传递了“竹文化”的认同感与感召力,并将竹所兼具的特有精神、物理、美学,以乡村为蓝图,构筑起我们共同的理想家园。

场所精神乡土建设

“场所精神,乡土建设”是本届国际竹建筑双年展的主题,其理念以建筑艺术的形式,探索未来中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在这个由竹建筑构成的乡村社区,我们希望它带着新生命走向未来,也因为“双年展”的“在地”创新与实践,为中国乡土建设提供更多选择性。

“场所精神”就是“地灵人杰”,“灵”即“灵性”。每个地方,每个场所,都有它特定的气氛、语境。它不仅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可以用非常具象的方法表达出来。比如:一堵墙的质感、颜色,房屋的错落有致,山的形状,水的声音,风的味道,光的投影,这一切构成了“场所”特质的综合精神元素。

“场所”的另一个特质是它的内容性。所谓内容性,并不一定指建筑物的内部或室内。它意味着“大地之上,苍穹之下”的空间。这个空间包含了自然界中的地景,这是一种具有延伸性和包容性,有弹性的场所。而自然的场所常常与人为场所的创造和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棵老榕树的位置可以影响一座房子的位置,一条河流的分岔和宽窄,也同样可以激活建筑师的灵感与想象,如隈研吾的青瓷艺术馆即叠架于溪流之上,由此,这个建筑产生了灵性,其灵性在于水与青瓷,青瓷与建筑的文化互交。在这点上,“场所”又与风水观念异曲同工。建筑师杨旭在艺术酒店设计中选用了匣钵做建筑的外墙,匣钵,在当地人眼中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器物,通过他的设计以及施工方的再创造,如排序组合,色泽的搭配,匣钵的立体构成独特肌理已转换成一件“艺术装置”。它带着龙窑“温度”,散发着历史光泽,唤醒了人们对这个村的文化记忆,同时,承载的是“场所精神”。通过创意使其产生了新的生命,它所承载的“场所精神”是这个村永恒的文化印痕。

在”地球愈来愈小“的信息化时代下,如何保持村落的文化独特性或是多样性,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双年展的“场所精神”正是探索了其中的一种可能性。宝溪乡虽然地处偏远,但却保留了非常鲜明的乡村文化,自古以来的龙窑文化、为保护生态自发遵守的村规民约。对家乡文化建设的自觉、通过众筹建设的八棵树公园以及活水进村。

营建中的“竹建筑双年展”社区,在分析、论证、过滤宝溪文脉的基础上,传承与创新成为了社区(场所)的内在逻辑,也演绎成了丰富的场所精神,它通过地貌、地形、地理、物种、空间形态,经过系统的梳理组织成今天正在变革中的,具有时代精神的宝溪乡村文化的地景。

三年来建筑师多次“在地”考察,以开放自由的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各自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地制宜,取材于当地盛产的竹、深涧中的鹅卵石、山上泥土、瓷片、匣钵(在烧制陶瓷器过程中,为防止气体及有害物质对坯体、釉面的破坏及污损,将陶瓷器和坯体放置在耐火材料制成的容器中焙烧,这种容器即称匣钵,亦称钵匣)就地采集物种和材质,以建筑的形式弹性地表现了各自对“在地”双年展的积极参与,双年展向世界传递了这样一种理念,这些产自于当地的物材,通过合理的创意与设计,持续的“在地”的践行(科学地处理和加工)完全可以创造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造法则,进而根据其不同场所在乡村进行广泛的运用,宝溪乡通过双年展的“场所精神”变得生动而鲜活。在此驻留并”生活着“的人们,在享受宝溪独特生态自然的同时,用一种开放的心态,感受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区域文化,从而分享乡土建设成果,激发更多有智慧和有能力的人参与到自己家乡的”乡土建设“中。

“在地性”双年展的探索

国际竹建筑双年展――这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双年展,从本质上探索了中国乡土建设新的路径,因其“在地性”的乡土实践,我们可以通过竹建筑在自然界中的变化,感受其生命的演变过程,并在乡土践行中建立起一种动态的学术观念,总结、探索、提升“低技术”在乡土建设中的各种可能,创新乡土建设作为一种个案的文化选择,以此,开启民智重新认识身边美好的事物,如:竹、夯土、垒石、匣钵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以西方为主导的建筑双年展为例,展出形式基本上是模型或小型的实验建筑,一般不会做成真正投入使用的实用建筑。威尼斯双年展也是放在“盒子”里,以模型和学术型的文本设计稿为主,在小空间里做的建筑实验,但竹建筑双年展是一个建筑实践,在地的竹建筑双年展从规划到营造,都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公众参与为原则,建筑作品自建成之日起,便融入了山村,它已经成为村庄的一部分,“在地性”双年展,从本质上探索了中国乡土建设新的路径。

建造中还能看到材料不断地动态发展,包括竹子作为建筑材料的防腐处理,夯土的方式能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2年后,10年后呢?这个过程的学术性超越一般意义上的学术性,因为这是一个在地的学术,无论研究夯土还是研究竹的学者,都能在动态中看到它们的未来。这个的未来,对中国乡建而言就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方法。

而在双年展中“在地”的原住民文化和土地成为了主角,建筑师以大自然为载体发挥创造力,结合本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传统产业,如龙窑烧制文化、炼泥、香菇、灵芝、高山蔬菜、形成集文化、游学、体验、驻村为一体的产业链,让地方参与成为永续的经营模式,成为乡村建设永远进行时。在保护乡村文化的同时,保护了乡村的生态,并使老宅旧居产生新的生命力,同时,也激活了乡村创业的激情。

探索“低技术”在乡土建设中的各种可能

竹建筑双年展所使用的方法是低技术的,如:竹的加工、夯土、垒石等,基本上是当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但它是“升级版”的低技术。从设计构想到落地实施的过程非常艰难。面对十一位建筑师天马行空的创造力,我们用了将近八个月的时间,对各类加工的工艺,进行数据的采集与实验,在没有任何参照与借鉴的前提下,面对这个充满未知数的项目,只能一边学习,一边研发,一边施工,施工方必须对设计的实施具备二度创作的能力,践行过程好比翻山越岭,到目前为止,需要深化的设计方案、工艺研发、建筑实践依然都是同步展开,今天我们只能说:基本上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低技术”工法和各项工艺指标。假如将双年展的竹建筑形容为艺术建筑或精神建筑,我想它是名符其实的。

国际竹建筑双年展的设计和建造是在尊重原住民的地域文化的基础上来实施的,双年展在营造过程中,遵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原住民、各类工匠都可参与到家乡建设中,通过建筑实践,村民了解并掌握升级版的“低技术”;透过双年展的建筑群,村民可以了解天然建筑的过去和美好未来,本土文化的渊源和未来走向,村民开始从中分享家乡经济发展成果,重新认识身边的美好事物,加深对家乡的认同感、自豪感、产生文化上的觉醒与自觉进行可持续的乡村建设。

文化游学之旅的国际乡村

竹建筑双年展是一个“在地”的教育基地,它让当地的孩子、村民、参观者透过这些建筑,认识天然材料的应用,本土文化的传播和乡土建设。它摒弃了模仿传统、制造“假古董”、“复制”古镇村落方式,创造性地提供了一种面向未来的思考方法。双年展建造的不仅仅是一个乡村的文化社区,而是重塑人们对乡村未来的信心。

随着“双年展”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延,国际建筑界的文化交流、讲座,策划中的国际陶艺家的驻村计划、龙窑祭的节庆、高山运动季以及乡村发展论坛,这一系列年度活动都将逐一展开,宝溪乡与外部世界的接触将日益增多,宝溪乡愿景也将定位于国际文化交流、文化体验、以及游学、度假、感受乡村“慢生活”。游客可以近距离地接触炼泥和青瓷的制作,亲自感受陶土带来的创作快乐并感受七座古龙窑文化传承的魅力;设计酒店、艺术酒店、低能耗示范竹屋和青年旅社可供不同游客的居住要求,游客可感受这些天然建筑所带来的原生态生活。

双年展营造一个既传承本土文化,又面向未来的国际乡村,它根植于宝溪乡的历史文化肌理,中国文化,国际表达创新了乡村建设作为一种个案的文化选择。它并非乌托邦式,也非静态的,它以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融入乡村,并以一种新颖的社区形态,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开创了乡村的社群文化与社交生活,村民们在耕作之余,有了更为广泛的文化选择,社区中的当代青瓷艺术馆、公共陶艺工作坊、新产品设计研发中心,都将成为村民的公共空间和社交“广场”。

第8篇

(一)办好各项节庆活动。在节俭办活动的基础上,重点做好2015年元旦、春节、元宵、“三月三”、五一、七一、中秋、国庆等节庆活动。重点办好“三月三”等文化搭台,打造品牌,力求将我县优秀的传统文化向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

(二)实施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好文化下乡活动,达到文艺下乡40场以上、图书下乡30次以上、琼剧下乡10场以上、电影下乡1200场以上、全县各类演出100场以上的目标。继续举办每季度东西南北片区乡镇文艺演出专场,启动“县黎苗文化示范村优秀节目巡回演出”工程,组织第七届全县黎苗文化示范村文艺汇演活动。

(三)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完成少数民族文体演艺中心的主体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正式投入使用。二是预计投入550万元开工建设乒乓球馆,力争在年底前完成主体建设并投入使用。三是完成足球学校(湾岭中学)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在6月底前开工建设。四是启动武术馆建设工程,预计投入700万元。

(四)加大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深入实施乡村大舞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创建工作,建设乡村大舞台12座,争取资金,建设乡村文化室10间、篮球场10个,配套20套户外健身器材,投入农村的文体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600万以上,使文化室、舞台、篮球场、户外健身器材等文体基础设施在各行政村、村小组普及,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争创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五)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挖掘和传承黎苗文化。继续做好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各项工作,摸清我县文物底数,登记收集好我县文物,丰富大保水上市村和万众村博物室馆藏,加强保护。重视文化传承人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继续做好乡村文艺人才、黎苗文化传承人的培训工作,培训达12期以上,创建新的文化示范村,组织人员对我县传统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挖掘,创作更多代表我县文化的优秀作品,启动一批文化传承人的专题宣传片拍摄和制作,使黎苗文化成为我县文化旅游的一大亮点。

(六)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进一步提升文化市场执法人员整体素质,提高执法准确性以及力度,继续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督检查,做好节假日期间文化市场监管工作,确保文化市场不发生违法、违规事件以及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