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常用的经济学理论

常用的经济学理论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8 16:02:19

常用的经济学理论

常用的经济学理论第1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6-0267-02

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一般在大学二年级开设,上学期学习微观部分,下学期学习宏观部分,是学生在大学中首先接触到的专业课程。因为这门课程本身的特点,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学。但是,因为它是学生后续学习课程的基础,因此必须要学好。鉴于此,提升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 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特点可高度概括为:内容丰富、理论常被误读以及对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要求较高[1]。

(一)西方经济学内容丰富

有一个流行的说法――经济学帝国主义,说的是经济学到处攻城略地,大规模分析那些原本不属于经济学领域问题的现象。尽管包含着复杂的褒贬难定的意味,却也真实地道出了经济学包罗万象的事实。因此,作为入门级的教科书,西方经济学即使只包括最基本的主流理论,也难以“瘦身”,只有被分为两部分(两本书或者两册书),才能容纳这些庞杂的内容。更令初学者困惑的是,西方经济学中似乎还“山头林立”,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学派分析的视角不同,给出的结论和政策建议也大相径庭。这对于在中学阶段习惯了唯一正确答案的低年级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接受的。

(二)西方经济学理论常被误读

作为“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经济学有着众多著名的理论。这些理论高频率地亮相于各类媒体,经济学的门外汉也能略知一二。有些理论被很好地诠释与应用,有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但是,大多数理论不是被误解,就是被误用,学生们一开始就有了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以后就比较难以纠正过来。此外,经济学大量借用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概念,固然增加自己的科学成分和分析问题的工具,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初学者带来混乱。这些概念已经跟他们在原来领域有了本质的不同,却拥有同样的名称,如弹性、边际等。不少学生耳濡目染大众媒体,习惯跟他们一样对经济学的概念简单地采用“顾名思义”法对待,岂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教师在西方经济学课堂上不得不经常担起纠偏和澄清的责任。

(三)西方经济学对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有较高要求

尽管是社会科学领域的课程,西方经济学却具备了浓厚的自然科学特色。“边际革命”之后,微积分知识大量引入,许多经济学概念都是借助于数学工具来表达的。各种曲线的平移和旋转,均衡状态的变化及其程度,都需要严密的数学推理和运算。但是,西方经济学毕竟研究的是人的行为,不像数学和物理学那样研究的是客观事物,不能太机械,太具体,因此,常常需要抽象掉那些可以被忽略的因素。正如罗宾逊夫人所说,易于处理的经济理论常常跟现实不能很好拟合,而跟现实拟得好的理论常常难以处理。因此,经济学总是在跟现实拟合与易于处理之间进行权衡。这样就使得西方经济学既要求学生具备处理数学问题那样的逻辑思维,又必须具备处理哲学问题那样的抽象思维。

二、提升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途径

(一)重视案例教学

经济学是一门跟日常生活和社会政治经济热点事件联系紧密的科学,教学案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案例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基本原理, 而且可以起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要取得实效, 关键在于选取恰当的案例,报刊、杂志、电视和网络等媒体能提供富有实效性的资料, 及时将其充实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使他们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培养他们对现实的敏锐观察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过几次之后,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提供教学案例了,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大部分学生都不能成为经济学家,但是学会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可以受益终身,案例教学有助于这种能力的获得。

(二)重视讨论教学

国外经济学教学中常常采用合作学习法,以有效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深度。合作学习法亦称为小组学习法( small group learning) 或小组活动法( small group activities) 。合作学习法之所以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学习方法,是因为它不是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学习经验自觉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而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通过创设合作学习情景,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而提高学习和教学效果的方法[2]。教师给学生指定问题,让学生自主组成团队,在课后搜集资料,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课堂上派代表进行陈述,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互相提问,逐渐消除疑惑,真正掌握所学知识。采用讨论教学法能强化教学体系中“学”的环节和“学”的作用,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质疑问难和探索求解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使探索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协同性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从而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

(三)重视学生课堂参与

教师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参加课堂讨论。多用引疑释疑的方法,制造学生内心中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乐而好学”,并主动学习,在教学中成为主动积极的参与者。如讲到一个流派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另一个流派对此问题的看法,并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这两个流派会产生差异。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难免有疲劳和精神不集中的时候,这时老师的提问能够迅速调动他们的注意力,而且青年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面对问题总希望找到答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引疑的方法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引导学生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老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制造一种类似于抢答竞赛的氛围,吸引每一个学生参与。

(四)重视及时归纳总结

西方经济学内容丰富,理论密集,关于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理论解释,或者是关于同一个理论有一系列相关的概念和曲线,如果不及时归纳总结,初学者很容易陷入茫然无绪的困惑中。而经济理论的连续性比较强,一个环节落下来,之后的内容就跟不上。因此,及时归纳总结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国内外优秀的经济学教科书在每章都有结束语,归纳总结本章的要点和难点。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归纳总结不仅要求教师在每章结束的时候进行,而且在讲课过程中要随时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如讲到效用理论的时候,要将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前提假设,度量效用的方法,以及各自采用的分析方法等进行对比总结;讲到古典学派的供给曲线时,要带领学生回忆凯恩斯学派的供给曲线,寻找导致他们出现差异的原因,并进一步将这种原因与他们各自的政策主张联系起来。

(五)重视经济思想史知识的讲解

加强经济思想史的教学,能让学生把整个经济学的来龙去脉搞清楚[4],避免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茫然境地。经济学的理论纷繁复杂,每一种理论都有存在的理由,但是理论之间却常常是对立的。这种看似悖论的情形在经济学中实属常见,要达到见怪不怪的境界,需要对经济思想史有所了解。每一种经济理论都有历史渊源,许多理论之间有继承性,新的理论是对原有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而每一次“革命”之后,就会出现一些完全不同的理论,然后这些理论就成为更新的理论的源头。每一种经济理论都是应运而生的产物,是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对现实作出反应的结果,当现实环境发生变化时,经济理论也会作出相应的修正。经济思想史就是关于各种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它像一条彩线将各种闪光的经济理论之珠贯穿起来,握住了彩线,就能把握所有的珍珠。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导论部分,一定要讲解经济思想史,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各种经济理论在学说史上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六)重视介绍学术前沿

尽管西方经济学课程是面向初学者的,但适当介绍学术前沿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是因为初级阶段教科书对某些理论作了过于简化的处理,以至于太脱离现实,不能让学生信服,从而对整个经济学体系产生怀疑。为了不给学生留下经济学不科学的印象,教师有必要告诉学生这些简化在较为高级的阶段已经放松,前沿的理论能够很好地跟现实拟合,增强学生对经济学的信心和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只有不断追踪前沿才能保持知识结构常新。将这些课本上没有的最新知识带给学生,不仅令学生耳目一新,而且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阅读最新的文献。当然,对新知识的介绍要适度,如果过于高深,不仅容易打消初学者的积极性,而且也会占用太多课时。

参考文献:

[1] 周敏.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方法研究[J].教法研究,2009,(1):92-93.

[2] 方阳娥.国外经济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法和经验学习法[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29-131.

常用的经济学理论第2篇

案例最早起源于军事学,然后被管理学借用,也被经济学借用;模型起源于天文学,然后成为(变量)数学的一套非常有用的工具,也被经济学借用;故事起源于神学对生活现实的艺术抽象,也被经济学借用。其实,案例、模型、故事是等价的,可以说是从不同角度阐述经济学的的“望远镜”或“显微镜”而已。因此,在经典名言之后,每一次课程都至少展开了一段经济学的故事。故事的目的是铲起一段“疑情”。“疑情”之解一定是从经济学的维度。故事的提问是精心的,但故事本身也许绝非虚构。当然,对故事的提问作了提示。

在宏观经济学部分,轻流派、重机制是讲授的宗旨。正如《三字经》言“经即明,方读子”。“经”即基本原理“,子”即流派。有关不同流派的内容应该在“经济学说史”课中去学,而且在具备了比较完整的经济学知识以后再比较不同流派才可能有所收获。经济学说不断发展,造就了多种流派,几乎每一家学说都源远流长。若在力图把握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同时,再区别诸多不同流派可能更好,若以当年作学生的教训,反其道而行之,会扰乱了对基本经济理论的宏观理解,无法形成一个基本理论框架去理解与解释世界经济中的风云变幻。当然,经济学的流派也是非常有趣的。

实用性

教师可能会发现,本课程涉及的基本理论,其假设条件都应首先被列出,并加以讨论。假设是一种抽象方式,又是从现实到理论、从社会人的实际行为上升到理模式的前提条件,离开对假设条件的描述和理解,既无法深刻理解理论本身,又无法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假设条件是一切理论的必然组成部分,忽视假设条件教不好经济学,也难以学好经济学。

课程应尽力使用生活中“亲身感应”的经济学故事,力求显示经济学是一门实用的科学,完全可以用来解释身边的经济现象。本课程也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加以讨论。总之,本文教学理念是:把抽象的经济理论模型还原为生动、具体的经济现实。

启发式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必须理解经济学是如何对经济现象进行思维和研究的。经济学研究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在研究经济系统时,首先要把这个系统分成若干子系统,然后将这些子系统组织成一个分析框架。组织分析框架可以有很多种方法,而不同分析框架对经济现象分析的结果有非常大的影响。如对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不同经济学家的观察角度和思维方法是不一样的,至今为止对其爆发的原因还有不同的认识,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分歧就较大。有从生产角度分析,有从消费角度分析,有从金融角度分析,有从分工和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分析等等,很难判断那一种分析绝对正确。

(一)经济分析框架的解释力

不同时代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分析框架,同一时代的经济学家也有不同的分析框架,选择不同的分析框架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力是不一样的。当代新兴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杨小凯(1948~2004)先生认为,一般都是将经济分析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人们做决策前的经济环境。经济学家通常用数学的函数关系来描述。比如用效用函数描述人的嗜好和欲望,用生产函数描述生产条件,用预算约束描述制度环境,或用对策论(或称博弈论)中的游戏规则描述经济制度。第二层次是用数学中的最优决策理论分析个体的自利行为。这个层次的分析结果一般称为决策的比较静态分析,即对环境变化时最优决策所做出反应的分析,这种分析用自然及制度环境解释人的自利行为。第三个层次是用均衡概念分析不同个体的自利行为交互作用产生的结局,这个层次的分析结果一般被称为均衡的比较静态分析。第四个层次是当环境变化时,自利行为交互作用产生的结局会如何变化,这种分析用自然及制度环境解释不同人自利行为交互作用的后果。如果第二、三层次的分析中考虑时间因素,则分别会有动态决策和动态均衡的比较动态分析。

第一、二、三层次的分析都被称为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中,经济学家不问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应该的这类价值判断问题,而只问在什么条件下,什么事会发生这类实证性问题。在这个分析过程中,经济学家一般用所谓思想试验的方法。他们对人的欲求等看不见的因素做一些假设,然后用严格的数学逻辑将这些假设与看得见的人的行为(如购买量)或现象(如价格)联系起来,证明某种关于看不见的人的行为的假设为真时,则某种相应的看得见的现象就会发生。这种思想试验的方法就是制造“假说”或理论的过程:假说(理论)一般要用能观察到的数据和现象来证明其真伪,而有些假说(理论)是既无法证明其真也无法证明其伪的,有些假说则可能被证伪或证实。

用经验数据证明假说(理论)真伪的工作就叫做经验研究,一般属于计量经济学的范畴。一个假说(理论)包括3个组成部分,即假设-逻辑推导过程-结论。从假设到结论的逻辑过程被称为分析框架。对被经验研究证伪的理论而言,只要其中假设与结论之间的数学逻辑严格而无懈可击,则这条逻辑链条就不会被。因此,当一个假说(理论)被证伪时,就可以将逻辑不真的假设排除,集中考虑假设和分析框架的问题。所以说,数学的严格逻辑过程对思想试验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广泛应用虽不能保证分析框架一定正确,但却使理论更容易被证实或证伪,从而大大加速真知的积累过程,这也正是人们预言经济学中数学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很快就将超过物理学的重要原因。经济分析的第四个层次是与价值判断有关的所谓福利分析(或规范分析)。在这个层次上,经济学家会提出什么是对全社会最好的经济状况这类涉及价值判断的问题。通过对第三个层次所分析的自利行为交互作用产生的后果进行福利分析,他们分析这种后果是否对全社会有利。

当今,传统经济学正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巨大挑战,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正处于剧变之中,但迄今为止,对这四层次分析方法还不存在严重挑战。一些研究信息经济学的经济学家认为,第一个层次的分析中应将不确定性和信息问题放到经济环境的描述中去。有些研究对策论的经济学家认为,第一层次所描述的制度环境(游戏规则)不应该只有完全竞争、私有财产,应该考虑其他一些更复杂的制度环境。甚至有些研究对策论的经济学家认为制度应该作为内生变量,不但在第一个层次中出现,而且还会作为自利行为交互作用的后果(均衡)在第三个层次中出现。这就是所谓对游戏规则(制度)自发演进的研究。

可能有些读者对数学比较厌恶,但经济学的四层次分析法是用数学组织起来的。数学所以能在经济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是基于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严格的数学语言能显著提高对经济问题争论的效率,争论的双方都能找到分歧之所在,而在数学广泛应用之前,争论的双方往往对一些概念的定义不严格,同一个概念可做不同解释,使得争论双方搞不清楚分歧的实质。第二个原因同主流经济学形成的过程有关。由于经济学中大量应用数学,使得一代一代的教师可以出答案唯一的试题,学生可以完全重复教师的推理,因而利于主流学派的形成。正是由于不同的领域和不同代际的经济学家共享一个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不仅促进了不同专业领域经济学家之间的分工,而且使不同代际的经济学家也可以分工,从而大大地促进了经济学的发展。

(二)注重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在方法论上,有规范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的区别。前者是演绎推理,后者是归纳推理。规范分析法通常使用的是推演,更多地凭借思辨逻辑、概念演绎来做判断和结论,在此基础上告诉人们“应该怎样”。

根据规范分析方法建立起来的经济学理论,常常被叫做指导性理论,他的理想成分比较多,难以进行充分的事实验证。与规范分析方法不同,实证分析方法则更多地凭借事实材料和数据来做判断和结论,注重概括,重于经验描述,从大量数据和案例中归纳出“是怎样”的看法。根据实证分析方法建立起来的经济学理论,常常被叫做经验性理论,这种理论的实感较强。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规范分析方法用得较多,经济学不需要考虑消费者偏好和投资者意愿,常常告诉政府“应该做什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和家庭消费什么、怎样消费时刻在发生变化,随机因素和不确定性随时在影响经济变量的变化方向,仅仅根据逻辑推演所得的结论来告诉政府“应该做什么”,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不住的。规范分析方法要在与实证分析方法相结合的基础上加以运用。

常用的经济学理论第3篇

关键词:经济学方法论;科学哲学;启示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30年。身处中国纷繁芜杂的经济社会中,各种经济现象光怪陆离、引人入胜。经济工作者如何探明这些复杂经济现象背后所蕴含的一般性经济规律,以及是否能借用对已有经济事实的分析来预测未来经济发展趋势,这都成为我们研究经济学方法论的出发点。

1 经济学方法论内涵及范畴

经济学方法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经济学方法论指论证经济学理论正确的某种原则,广义上则包含着什么是科学的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创新的方法论。具体来讲,西方学者研究经济学方法论主要围绕对一个核心问题的回答,即如何衡量与选择经济理论。换句话讲,有无一套标准来区别开“科学的”与“非科学的”理论?如果有,用什么标准?或者如何从所有理论中鉴别出哪种是“最好”的。现实意义上,这套标准就成为经济学家在建立与发展理论时必须遵守的方法规则。

经济学本质上属于社会科学,是经济学家面对经济理论难以消解的现实,试图提出自己的尝试性解释,也是作者的主观认识对客观现实的一种认识和把握。经济学方法论在其发展过程中深受西方科学哲学的影响。亓学太认为,经济学方法论属于哲学的认识论范畴,主要探讨经济学知识的性质、认识论地位以及获得途径等问题。严格意义上讲,方法论属于哲学的范畴,经济学方法论为经济理论构建提供了方法上的哲学观,即方法论哲学。张五常认为,“经济学方法论”应叫“科学的方法”,“因为科学方法论在经济方面与其他科学是相同的,所以要笼统地说一说,不应该分门别类”,“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因而适用于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均适用于经济学研究。

2 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阶段划分以及主要思想

针对西方经济学方法论阶段划分的问题,国内学者并无统一的看法,傅耀按照科学方法论的内在逻辑将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演进分为四个阶段,即前实证主义阶段、实证主义阶段、证伪主义阶段和历史主义阶段。亓学太则以20世纪70年代为界,将经济学方法论划分为两个时期,即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方法论研究的兴起与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繁荣时期。以下以傅耀的四阶段划分法来了解各时期的主要经济学方法论思想。

2.1 前实证主义阶段

前实证主义阶段的经济学方法论是一种不定型的、朴素的、自发的阶段,还处于朦胧的状态,但这一阶段的经济学方法论启迪了人们思想的火花。例如重商主义和重农学派的现象描述法和科学抽象法已经初露端倪,而在斯密经济学说中抽象演绎法和现象描述法得到了系统化的体现。斯密之后,抽象演绎法在李嘉图和西斯蒙第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使其渐趋精细化。此后,现象描述法又得到了马尔萨斯和萨伊的大力发展。

2.2 实证主义阶段

实证主义阶段是经济学方法论史上第一个具有较完整理论表现形态的发展阶段。比如这一时期,西尼尔将李嘉图的抽象法发展到当代意义上的假说演绎法的过程中,充当了不可或缺的中介环节。约翰•穆勒把归纳——演绎方法确立为经济学研究唯一合理的方法,他的方法论可以说是标准实证主义的样板,但他并不排除抽象法的功能。凯恩斯发展了演绎法并承认归纳法和演绎法有互补作用,他将西尼尔的抽象演绎法与历史学派的历史归纳法调和起来,但在原则性的问题上,他仍然是一个十足的实证主义者。罗宾斯摈弃了历史归纳主义,他指出了经济学不依赖于伦理上恰如其分的个人评价,他强调抽象在构成特定假设过程中的作用。奥地利学派对特定理论正确性的最终标准归结于经验事实表现了强烈的不满,他们反对方法论的一元性,主张个人主义的方法论,并对将自然科学方法不加批判地运用于社会现象中表现出强烈的愤慨,但是他们自认为是对于西尼尔——穆勒——凯尔恩斯传统的注释。

2.3 证伪主义阶段

波普尔证伪主义在20世纪70-80年代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经济哲学界,引入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形成波普尔证伪主义流派的重要学者是哈奇森、布罗格。布罗格与哈奇森在解读与应用波普尔思想过程中着重吸收了其证伪主义的观点。他们认为,波普尔的理论是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逻辑实证主义强调经验证实是评价选择理论的唯一尺度。但波普尔否认这种理论,强调“休谟归纳问题”使得达到经验证实是不可能的,“我们根本无法证实一个理论,即使它在十万次检验中被证实了,没有人能够保证它在十万零一次会继续被证实。但相反,只要有一次被证伪,我们则完全确信该理论是错误的”。因此,评价选择理论“不应当根据逻辑客观主义所主张的‘证实’而应当根据它能否可被‘证伪’”。

在证伪主义传统中还有部分学者坚持拉卡托斯的科学思想。拉卡托斯是波普尔学说的追随者,但他对杜恒-硅因论题(duhem-quine thesis)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他主张理论检验是比较性的而非绝对性的。当理论遇到经验窘境时,理论家总是试图对其进行修正。科学的修正必须能够产生可检验的引申结论。如果新的理论部分性地被证实了,说明修正是“经验前进的”(empirically progressive),我们就有理由舍弃未修正的理论而利用新理论,而不管新旧理论从普遍意义上讲是否是正确的。也就是说,评价选择理论应当以“经验前进”而不是经验检验的成败为标准。立足于波普尔传统,同时发展了库恩的“范式”学说,拉卡托斯提出“科学研究程序”(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mes)及“硬核”(hard core)等系列概念来解释理论的普遍结构与发展过程。莱切斯引入拉卡托斯的理论来解释新古典经济学。他认为新古典经济学本质上是一个研究程序,其基本前提与假定虽然被质疑但却仍占据主流,这种事实可以用“硬核”来解释(这些基本前提与假定正是新古典研究程序中的“硬核”)。但多数经济哲学家对拉卡托斯的理论持批判态度。他们否认主流经济学研究有什么“硬核”,而且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取得了所谓的“经验前进”也表示怀疑。

2.4 历史主义阶段

历史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经历了从旧历史学派到新历史学派、制度经济学到新制度经济学的变迁。但在主流经济学派眼里,都被视为异端而加以排斥。制度学派与新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在构建他们的理论体系时,尤其是制度经济学,更多地专注于从历史资料的归纳中总结出带有一般性的规律,因为他们对实际历史的看法就持有这样一种归纳主义态度。无论制度经济学派还是新制度经济学派,都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紧密的学派,十分类似于肇始于库恩的科学哲学中的历史主义传统,他们遵循着共同的范式,形成一个稳定的“科学共同体”。这种特点在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中体现的更加明显。正是科斯、威廉姆森、阿尔奇安、德姆塞茨、诺斯以及张五常等学者的共同努力,围绕着“交易费用”、“产权”、“制度变迁”这几个核心概念,尽管他们之间的许多著作存在着很多方面的差异,但它们都有着共同的内在一致性。

3 经济学方法论对经济学研究工作的启示

经济学方法论应该是无地域和国家界限的,并不存在独立于他国的经济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那么西方经济学方法论以及现代经济学的某些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给予我国经济学研究工作者启示在于:

3.1 “常无”心态面对经济现象

林毅夫认为,任何现有的经济学理论都是经济学本体,也就是一个理性的人,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之下所做选择的一种因果关系的描述。对于任何现有的理论,都应该将其视为可能对、可能不对的“前识”。在解释一个现象的时候,要以“常无”的心态,从现象本身出发,去发现谁是决策者,他面临的限制条件和可能有的选择是什么,说明他为何在这些条件下,做了我们观察到的选择。

3.2 理论构建是一个往复循环过程

林毅夫(2001)谈到,我们学习现有的理论,最重要的是要学习有成就的经济学家是如何构建理论的,学习著名的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以及从经济现象中抽象出关键限制条件的能力。关于构建理论方面,他给出了建议:第一,在建立经济学的理论时必须对所研究的问题和给定的条件有明确的定义;第二,方法论规范化的第二个要求是严格检验那些依照这个理论的逻辑推演产生的推论是否与所要解释的经验事实相一致。如果不一致,这个理论就必须受到修正或摈弃。从而更进一步去了解经验现象,再根据经验现象构建一个可以解释这个现象的理论。可以看出,经济学理论的构建过程是一个从“定义提出假设假说借用分析工具验证假说”的往复循环的过程。

3.3 解释现象的理论越简单越好

对于如何构建的问题,张五常也提出了看法,他认为“事实是不能解释事实的”。“当事实不能解释事实时,就要有一点理论,并且加上些条件上去,然后来解释这个事实。可是解释这个事实的理论是有系统的”。他提出“解释现象的理论越简单越好”。从整个科学方法来说,一个极端是套套逻辑,另一个极端就是特殊理论,理论分析应该从一个极端开始或者从另外一个极端往中间走。套套逻辑一般性非常强,但是没有内容;而特殊性是在很特殊的情况下可以用,因为加入的限定性条件太多,其结论是没有可能错的,但也正是其过多的条件限制,使特殊性理论失掉了一般性,这样的理论也就失去了意义(张五常 2002)。理论是信息节约的工具,一个理论应该用越少的假设解释越多的现象(林毅夫 2004)。

3.4 理性使用数学工具

西方经济学理论研究经验表明,数学工具在分析工作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甚至引致了实证主义与规范主义之间的现实鸿沟。但是,我们应正确对待数学这个工具,如果仅仅追求数学模型的复杂和艰深,而忽视了理论是用来解释经验现象的,那么一旦数学模型的推论和经验现象不一致,这样的模型充其量只是数学游戏,不能称为经济理论(林毅夫 2001)。但同时,数学又是个很好的工具,我们应该让数学为我们的经济学研究服务。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对话[j].东岳论丛,2004,25(5).

[2]亓学太.当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演进与评介[j].社会科学战线,2006,(3).

[3]张五常.经济学方法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2,(4).

[4]傅耀.试析经济学方法论演进的四阶段及其内在逻辑[j].当代财经,2002,(5).

常用的经济学理论第4篇

(一)逻辑体系严密

我国高校经济学教学的核心基础课程以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为主干。微观经济学是从个体的公理性假设出发,对所研究的问题和给定的条件有明确的定义,从前提到结论之间的推论合乎严格的形式逻辑规范,以揭示经济个体的行为规律为其核心要义。宏观经济学则侧重于对总体行为进行考察,同样以理性主义的假定为前提,提示总体行为的规律。[1]

(二)数学模型众多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数学模型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经济学问题的分析之中。借助严谨的数学模型,可对经济现象进行更精确细致的数学推理和精确描述,从而有助于分析者更好地理解各经济学变量的内在关系。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常借助数学工具逻辑上的抽象推理特点,运用众多的数学公式和数学模型演绎各种经济行为,如一般均衡论、线性规划、投入产出分析、博弈论、模糊数学和非线性科学领域的诸多模型在经济学研究中均得到了广泛运用。

(三)分析方法多样

在经济学中,分析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主要有: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长期与短期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方法;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方法。借助灵活多样的分析方法,可以更好地把握经济学的相关定义、理论假设和原理。

(四)理论思维抽象

经济学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基于观察大量的经济现象,通过建立假设前提条件,剔除一些可以排除的因素和现象,剩下“内核”,然后建立一个理论分析框架。[2]而要提炼、归纳经济学理论就需要通过抽象的思维。同时,经济理论的提出、分析亦离不开严谨的数学模型,从而使得理论思维抽象成为经济学教学的一大特点。

二、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学课程作为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其重要性已得到普遍认可。然而,经济学课程的概念、原理和特征往往比较抽象,对于学习者而言常常会造成晦涩难懂的印象。鉴于我国高校经济学课程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剖析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

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教师授课的时候,常常是注重若干重要的理论的讲解,而忽视如何促进学生利用经济理论去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教学内容常常滞后于经济现实,往往停留在理论本身,学院气息很浓,易于造成与现实世界的隔膜,缺乏足够的实用性和现实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教学实际效果。[1]经济学教材中的理论主要是以西方国家为研究对象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与我国国情和历史背景差别较大,如何与我国现实情形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发展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这是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关键性问题。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对人文知识较为熟悉,对定性分析比较感兴趣,偏重于感性认识。在学习经济学课程时,对于经济学家的生平、渊源等项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但对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等内容则难以接受。对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而言,如遇教师在授课时强调理论模型的数学推导过程,则往往如坠入云里雾里,对于所学的知识难以理解和掌握,进而对经济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更不用提用经济学思想去分析和解读现实中的经济问题了。

(二)教学方法

传统的经济学教学模式是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这样很容易造成教师为完成课时任务,采用满堂灌式教学方式。老师作为“演讲者”,处于中心位置,讲课时间居多;学生只能被动听讲,记笔记,处于被动、机械式的学习状态,难以形成师生互动的课堂气氛,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另外,经济学课程本身与严谨的数学模型联系紧密,定量分析相对较多,这种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容易造成课堂教学沉闷枯燥,使学生失去兴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知识点和数学模型,孤立掌握一些经济学原理,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观察归纳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考核方式

目前经济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一般是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平时成绩一般是由课堂出勤率和平时作业成绩组成,所占比重较低。占较高比重的期末考试成绩一般采用标准试卷闭卷考试的方式,侧重考核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忽视学生分析、解释现实经济问题能力的考察,这样很容易造成“考前突击”的现象。一些学生平时不上课或者不做作业,考前临时抱佛脚,突击看书、看课件、甚至背习题,只要及格就行,从而易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薄弱,“高分低能”的现象较为普遍。

三、公共管理专业经济学本科教学的创新思路

公共管理专业本科经济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学思想和理论观察、分析乃至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提升学生知识积累、运用的综合能力。鉴于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在教学内容上应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公共管理的特点;教学方法可采用提问式教学、案例教学和互动式教学;考核方式可以灵活多样,科学准确地评价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的理想目标。

(一)教学内容创新

教师在课堂上要结合经济发展现实有重点地补充介绍当前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前沿问题,如实验经济学、博弈论的最新进展等。在各部分理论的讲授过程中,要侧重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3]如讲到经济政策中的货币政策部分时,可以结合我国近期对于银行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调整加以解释,使课堂上的理论讲解更为贴近现实。对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而言,经济学课程的内容设置应该在保持其基本内容体系的基础上,体现公共管理的特色,适当增加公共政策分析、政府规制、公共产品供给、公共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侧重于阐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如何,以及如何更好地理解政府所出台的财政、税收、货币、金融、产业等各类经济政策,加大对价格理论、效用理论以及国有资产管理与区域经济政策理论等的解释力度,促进学生深刻理解其内涵和原理,能运用其灵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和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也有利于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时在设置课程内容体系时,要考虑到公共管理类学生大多人文知识丰富、数学基础较弱的特点,在授课时可以对模型较多的章节有针对性地加以合理调整,尽可能采用文字和图形对理论内容加以辅助讲解,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学习内容。

(二)教学方法创新

1.提问式教学

可以采用提问式方法来教授经济学课程,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参与到授课过程之中,而非机械地被动式学习。课前提问,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复习上次课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更为牢靠地掌握相关知识点;课中提问,对新知识内容进行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在讲授过程中可适当注重语言的生动性,如在讲解信息不对称理论之前,可以通过“从南京到北京,买者没有卖者精(明)”等诙谐语言的运用,引导学生思考信息不对称发生的原因,体会其包含的经济涵义。

2.案例教学

通过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认识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可以采用以教师为主的案例教学,先讲解理论知识,然后再举出实际案例进行分析,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也可以在讲解新知识点的过程中穿插、结合案例,让学生明白知识点的运用。[4]另一方面,可以采用以学生为主的案例讨论教学,通过分组讨论、组间辩论等形式,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在案例讨论结束后,可作适当总结。总结时可指出学生的优点和其讨论过程及所得结论的可圈点之处,同时亦应着重剖析其欠深入、不够确切的地方。案例要进行精选,有时代性,分析过程及拟实现的目标要有系统方案,案例要反映最新的理论发展和实际应用,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突出经济学的学科实用价值。[5]可以让学生讨论经典的经济学案例,如效用论涉及的“钻石和水”、外部性涉及的“蜜蜂和果园”等。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案例,如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所折射出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凯恩斯学派对我国经济政策制订的影响、大学生就业与我国就业及社会保障政策的关系、新制度经济学及产权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等。

3.互动式教学

传统的教学采用的是“满堂灌”方式,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机会少。互动式教学方法,则是在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的前提下,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与进步的目的。[6]教师可以在每次课结束时,提前告知学生下次课要学习的内容,留下相应的问题让同学们预习。在下次课课堂上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针对学生预习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授课时进行讲解。如讲到需求弹性的时候,可以问学生“谷贱伤农”的经济含义。

(三)考核方式创新

常用的经济学理论第5篇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体会;教学方法

中国分类号:F016

一、引言

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是经济类课程的基础学科和入门学科。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对本科生学习经济学类课程的理论知识非常关键,而且对本科生考研、参加银行等招聘考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普通高等学校里,一般的课程设置是在本科生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开设微观经济学课程,在大二的上半学期接着开设宏观经济学。由于微观经济学处于先设先讲的位置,因此,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初临经济学大门的学生能否对经济学产生兴趣、愿不愿意或能不能学好宏观经济学。本人从事微观经济学教学已有八年时间,在这期间,既有点燃学生强烈求知欲和传授经济学知识后的喜悦,也有目睹他们感叹微观经济学难学和学习兴趣消退后的沉思。

二、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体会

(一)微观经济学有一定的学习难度

相比于形势政策或历史、文学课程,微观经济学对初学者有着较高的理论难度和学习门坎,既涉及到求导、积分等数学知识需要一定的数学计算能力,又涉及到边际效用递减、规模报酬、机会成本等理论知识需要有较好的感悟和理解能力;既需要区别不同学派经济思想的差异,又需要把握这些学派间思想的共同点和传承;既需要掌握理经济学的概念和理论体系,又需要把这些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用理论解释人类社会现象并指导实践。比如,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定义不难理解,但是他们的计算就需要用到积分的知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生活中非常普遍,但学生要想将“吃包子”的例子推向一般就需要深入思考、举一反三。再比如,规模报酬有三种情况,规模报酬递增、递减和不变,但这三种情况在现实中对应哪些例子、适用条件是什么,可能有许多同学在理解时存在困难。亚当斯密关于“一只看不见的手”原理和不要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已经耳熟能详,但是深刻理解亚当斯密提出这一理论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以及提出与重商主义学派相左的政策主张的原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对亚当斯密所处时代背景、社会地位和阅历有深入了解,并全面阅读《国富论》的内容。

(二)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学习范式至关重要

最大化和均衡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两大研究范式,贯穿经济学研究的始终,掌握经济学研究的范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个体经济单位主要有消费者和生产者。从理性人假设出发,微观经济学假设单个消费者是在收入和产品价格既定下,追求效用的最大化;生产者是在生产成本的约束下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也就是说,经济学认为理性人的决策实质上是一个最优化或最大化的问题。无论对于垄断厂商还是完全竞争厂商,生产者在决策时都是如此,因此要遵循的生产原则就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学生在掌握了这一研究范式后,就不必死记硬背消费者均衡时的条件以及各种厂商生产决策的原则,在学习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与最大化类似,均衡是微观经济学中的另一研究范式。取自牛顿力学的均衡概念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影响极深。正如霍奇逊(1993)所说:“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的观点,及对均衡机制的理论描述,主宰了新古典主义理论”。刁伟涛(2005)指出,均衡已成为库恩意义上的新古典经济学范式。均衡范式的理念是把经济的均衡状态作为参照系, 倾向于认为经济过程会自动收敛于均衡状态或围绕均衡状态上下波动。无论在产品市场还是在生产要素市场,无论是局部均衡还是一般均衡,均衡都是学习者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学会比较和融会贯通能够事半功倍

微观经济学中有许多类似的概念和公式,学会比较和融会贯通非常重要。例如,在学习第四章等产量线、边际产量、生产者均衡条件、边际技术替代率的时候,我们要复习和对照第三章效用论中无差异曲线、边际效用、消费者均衡的条件、边际替代率等概念,因为它们是非常类似的概念。比较后,我们可以弄清楚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理解得更深记忆得更牢。即使一段时间后忘记了生产者均衡的条件,我们只要回想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就不难推出生产者均衡的条件。再比如市场论这一章,只要我们学会比较,就不难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的区别,以及这四种市场类型分别在厂商数目、产品是否有差异、进入障碍、是否对价格有控制力四个方面的差异。

(四)善于画图在平时学习和应试中都有很大益处

在平时学习中,借助图形进行答题可以比较直观地呈现知识和理论本身,加深我们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比如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等概念。图形画出来后,消费者剩余就非常直观地被看出来了,它就是市场需求曲线以下市场价格线以上的部分。而且,在应试考试中,如果考生仅答消费者剩余的文字定义而不画图,那么就不会得到满分。如果在研究生考试中,你明明知道它的定义,但由于没想到以为不用或不会画图,那么就得不到满分,非常可惜。

三、微观经济学教学方法创新

基于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体会,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从个方面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先对微观经济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梳理,通过人物传记介绍、课前演讲、精彩视频解读等多种其他手段充实课程教学,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

(二)培养学生学习经济学的思维和范式

经济学思维和范式非常重要,远远比记忆某一条具体的理论和概念重要。因此,在微观经济学的导论部分,要有重点地有意识地先给学生介绍这方面的知识。比如,可以通过“三个经济学家和三个数学家的故事”给学生介绍经济思维,即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

(三)课堂教学中要经常回顾和比较

在教学中讲授新知识时,要经常回顾以往类似的概念和与新知识容易混淆的内容。回顾和比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整个知识体系,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这一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强调画图在课后作业及考试中的重要性

在课后作业和试卷的批改中,明确画图的分值,并及时告诉学生没有画图的扣分情况,在平时培养学生画图的习惯和意识。

参考文献:

常用的经济学理论第6篇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 交易费用 企业理论 产权理论 制度变迁理论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发源于罗纳德・科斯(Ronald・Cosas)的两篇巨著,1937年的《企业的性质》和1960年的《社会成本问题》,之后在哈耶克、布坎南、斯蒂格利茨等人的努力下发扬光大,逐步形成了包括交易费用理论、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的完整理论体系。

二、新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

(一)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的定义是什么?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对此并无统一的说法。科斯认为交易费用是“使用市场价格机制的成本”。德姆塞斯把交易费用定义为“交换所有权的成本”。阿罗则把交易费用说成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威廉姆斯把交易费用分为事前的交易费用和事后的交易费用。诺斯将交易费用定义为“规定和实施构成交易基础的契约的成本因而包含了那些经济从贸易中获取的政治和经济组织的所有成本。”而张五常认为交易成本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是在“鲁滨逊”经济中不存在的所有成本。

深入分析交易费用的产生原因和决定因素是交易费用理论的核心问题,对此,新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斯和诺斯都做过分析。

威廉姆斯认为发生在市场间和企业内的资源转移意义上的交易费用主要包括两种,即合约签订之前的“事前”交易费用和签订合同的之后的“事后”交易费用。关于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威廉姆斯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即是人的因素、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以及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

诺斯是从广义上理解交易费用的。即是说,在他看来,交易费用主要由市场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以及政治型交易费用。而针对市场型的交易费用的影响因素,诺斯是从商品的多维属性和特征、信息不对称与人的机会主义动机、交易的人格化特征等来方面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两位学者对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认识不尽相同,可以说,这里并没有什么根本上的不一致,他们的分析实际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有助于人们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交易费用产生的原因和决定因素。

(二)企业理论

一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论文《企业的性质》通常被认为是现代企业理论基石,主要是这篇论文解释了关于企业的起源以及最终决定企业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他的企业理论着重点是把企业当做是一种资源配置。对于企业组织出现和存在的原因是什么?科斯给出的解释是:“建立企业有利可图的主要原因似乎是,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通过价格机制生产的最明显的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工作・・・・・・・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也必须考虑在内・・・・・・。”科斯在此所说的“价格机制的成本”实际上是一种交易费用。科斯认为,企业为什么会出现,其原因是由于企业在协调生产时所花费的成本相比之下,比通过市场交易所花费的成本低。他认为企业的替代市场机制,主要是因为有市场交易的成本的存在,同样因为企业组织交易也是有成本导致企业也不能无限扩大为一个大企业所以,根据经济学的边际原理,企业规模是有边界的。

威廉姆斯的企业理论是对科斯企业理论的细化和发展,使后者具有可操作性。威廉姆斯的企业理论是一交易费用为基础的,在威廉姆斯理论中,交易是通过某种明确或不明确的合约进行的,经济组织问题就是一个合约问题企业为什么会产生就是交易者为什么要定立合约的问题。威廉姆斯常常将交易费用比喻为经济世界的摩擦力。

张五常的企业理论是对科斯企业理论的重新解释和发挥。张五常对于企业理论的一个主要观点是:“企业”只是简述在不同于普通产品市场,其所提供的合约安排下这样的组织活动的一种行为。张五常关于企业理论的另一个主要思想,是他认为企业与社会的边界是很难确定的,这是由于企业规模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张五常认为,由于企业从其本质来看,也是一种合约,因此,企业的内部交易与市场交易之间的区别也就没有那么明确的界定了。

(三)产权理论

科斯是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的创始人,在科斯看来,产权是资产所有者行使一定的权利,而对于这种权利,科斯认为是一定的而不是无限的;而且,产权的使用不仅,使用者不仅可以获得收益可,而且也会面临使用过程中痴线的成本和损失。阿尔奇安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物品的使用的权利。德姆塞斯给产权下的定义:“产权包括一个人或者其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

科斯是通过他的两篇论文阐述产权理论的。即《联邦通讯委员会》、《社会成本问题》。以“交易费用为零”作为假设前提的。由交易费用为零得出的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思路被称为“科斯第一定理”。而现实世界交易过程总是有摩擦的有障碍的。于是,由交易费用大于零又得出“科斯第二定理”。其内容是:“一旦考虑到进行市场交易的成本・・・・・・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对经济制度运行的效率产生影响。”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1972年发表的《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该文分析了古典业主制企业剩余索取权,监督权和经营决策权安排给企业主,为什么是最优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解决企业内部的监督者激励问题,提高企业绩效。所谓的合伙制企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投资并分享剩余收入共同监督和管理的企业。

张五常对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是他的《佃农理论》以及与该理论相关联的合约理论。张五常认为:“不管是什么合约安排・・・・・・只要产权是排他的和可以转让的,这些安排就不存在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私有产权制度“是按照生产资源本身的某些特点来规定权利的”,因而交易费用最低,配置效率最高。张五常认为,就私有财产来说,其使用权是根据财产本身固有的特性或者特征来划定的。张五常进一步认为:私有产权制度与共产主义国家的共有财产制度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按照生产资源的某些特点来规定权利的。后者是按照被剥夺了生产性人力资本的人们的一个特征(即地位)来规定权利的。

(四)制度变迁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是要说明制度变迁的原因、机制和过程。这里所说的“制度变迁”指的是一段时间内制度的建立、变革或者破坏,制度选择和制度创新。

舒尔茨分析制度变迁的切入点是农业中的制度变迁。他对制度变迁的分析所使用的方法是供求均衡分析法。这种分析方法建立在两个关键概念的基础上面:一个是制度功能的经济价值,另一个是经济均衡或者制度均衡。舒尔茨认为,导致制度由供求均衡走向非均衡主要是一些改变了对制度服务的需求因素。

1971年,戴维斯和诺斯合著的《制度变迁与美国的经济增长》书中通过对美国经济史的研究,为制度的产生、成长、成熟和衰亡提供了一个粗略的理论框架,为制度变迁提供理论上的解释。戴维斯和诺斯主要分析了促成利润增加从而诱致制度创新的四种因素:①规模经济;②外在性;③风险;④交易费用。戴维斯和诺斯说:“当在现有的制度结构下,由外在性、规模经济、风险、和交易费用所引起的收入的潜在增加不能内在化时,一种新制度的创新可能会允许获取这些潜在收入的增加。”

拉坦认为制度变迁是由一系列因素诱导出来的,对制度变迁需求的诱因又不同于对制度变迁供给的诱导因素。在制度变迁的需求理论方面,拉坦主要继承和肯定了诺斯和托马斯、舒尔茨等人的研究成果。拉坦在制度变迁理论上的主要成果是提出制度变迁的供给理论。拉坦认为制度变迁的供给与技术变迁的供给有类似之处。但是,拉坦强调,制度变迁的供给是由社会科学和有相关专业知识进步诱致的,并不表明制度变迁完全依赖于社会科学和相关专业的新知识的研究成果。

三、结语

新制度经济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本文所述的范围非常有限,所参考的文献也很有限。该论文仅仅就所阅读很参考过的论文进行分析和归纳。

新制度经济学以交易费用为核心,当交易费用大于零的时候,权利的界定是重要的,制度对资源配置会产生很大影响。科斯理论的另一个重要逻辑是,当交易费用大于零时,一般情况下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的资源配置效率是不同的,所以关于制度的合适选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范围不管是对于单个合同制度,还是对于制度,以及企业和市场的制度,另外,还有制度变迁的过程。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更接近现实更符合现实的经济发展状况,它从批判新古典理论过于抽象的理论入手,加入一些不确定的影响。新制度经济学应用于企业中形成的理论对企业改革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方福前.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袁庆明.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3]简兆权,刘益.企业理论的演进与最新前沿[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0.

常用的经济学理论第7篇

计量经济学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入中国之后,其发展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从“推广普及”阶段到“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提高阶段和应用研究的推广阶段”,再!到“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阶段”[1(]李子奈,2008),其经历了与传统经济学内容的不断磨合,直到完全融入经济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中。计算机技术、网络以及学术交流的国际化都为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计量经济学方法的普及和不断创新又为提高我国经济学教学和研究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纵观国内外应用经济学研究成果,其中采用计量经济方法作为主要分析工具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目前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主要经济管理类期刊中,以计量经济学模型作为主要分析方法的论文占比已超过50%。计量经济方法在应用经济学及管理学科学研究中应用的增加和普及,使得计量经济学已成为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它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一起构成了中国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和研究生必修的三门经济学核心理论课程[(2]洪永淼,2007)。计量经济学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还是在使用广度上在国内都已经得到极大的发展,且其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已得到普遍的认同,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或认识上的误区,尤其是在部分非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写作中,这些问题可能直接导致结论的错误,进而使一些学者开始怀疑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很多讲授和传播计量经济学知识的学者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并试图从本质上改变这一现象[3](李子奈,2009等)。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多年教学和科研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当前研究生(尤其是非数量经济学专业)在学习和使用计量经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并给出相应的建议。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本文研究的背景;第二部分将归纳目前部分学生,尤其是非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甚至一些博士研究生在计量方法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三部分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最后给出本文的结论。

二、计量经济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无论是在经济理论的科学研究中,还是在经济问题的实际分析中,采用计量经济方法解决问题已成为一种趋势。很多学生为了赶上这趟“潮流”,在分析问题过程中积极地开发和使用各种前沿的计量方法,而忽略了模型需要满足的一些外部条件,例如模型设定的假定、模型对数据的依赖、模型的经济意义等。本部分将主要归纳几个在计量经济学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现象:

第一,计量软件的多样化,弱化了学生对很多基础计量方法的探究。随着计量经济方法在经济分析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很多学生开始注重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使用计量方法,尤其是前沿的方法。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量方法的相关软件也越来越丰富,促使其应用变得更加普及。然后正是这种软件的多样化和智能化,弱化了很多学生对计量经济方法理论基础的探究,如模型估计前一些必要的检验等。很多研究生在使用计量方法时,只是简单地将搜集到的数据输入到一个类似“黑箱子”的软件包中,然后就可以直接得到结果。

第二,过分强调计量方法,而忽略了经济理论。与第一个问题不同的是,还有部分学生也许对计量方法使用得很好,但是他们却忘记了自己更应该是一名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他们在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问题时,缺少必要的经济理论支撑和分析。众所周知,目前在国内一些经济类核心期刊中,超过50%的文章采用计量经济模型作为主要的分析方法,这种现象使得更多的研究生喜欢在论文写作中加入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当很多学生陶醉于学习和应用各种先进的计量方法分析问题时,在另一方面他们却忽略了也需要阅读大量经济学、金融学或财政学等与本专业理论相关的文献或教科书,进而缺乏对实际经济现象深入的观察。因此也许他们可以采用计量方法得到非常合理的结果,但他们根本无法对结果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这一现象并不是个例,而是可以在大部分硕士生的写作中看到———很多的结果图表,文字却很少,看上去更像一个经济学的实验报告,而不像一个学术论文。这正是由于很多学生片面追求计量方法的前沿性和复杂性,而忘记了计量经济学本身是一门经济学课程。如果计量模型的使用和结果分析离开经济理论的支撑,则变成一堆枯燥的数学符号和漂亮的图表,而无法体现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科中的真正地位。

第三,学习过程中不重视计量经济学的规范分析。在科学研究中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常见的两种分析方式,实证分析用来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规范分析主要解决“应该怎么样”的问题。在应用经济学的实证分析中经常将计量经济模型作为主要手段,然而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分析过程也要满足一定的规范性。然而,很多学生在应用计量方法分析问题方面不够规范,缺少必要的检验或分析步骤。很多教科书和文献都对现代应用经济学研究应遵循的步骤给予了充分的介绍[2][4][5(]洪永淼,2007;杰弗里?M?伍德里奇,2010;达摩达尔?N?古扎拉蒂,2011等),而且实际教学中,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建模的基本步骤通常在课程开始时会介绍(一般会在前几次课),对于刚接触计量经济学的学生而言,他们对很多专业术语和概念并不熟悉,故而忽略了或不能完全领悟分析方法的规范性。

三、提高对计量经济学方法认识的建议

常用的经济学理论第8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范式;产业集聚;主流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8-0024-07

一、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及其研究意义

1、库恩的科学范式理论

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是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学家,他在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科学发展的范式理论,对许多学科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库恩定义的范式(Paradigm)包括符号概括、模型和范例,是研究者基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承诺所共同接受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它们在心理上形成某一学科领域科学家的共同信念。

库恩认为类似哥白尼地心说、牛顿力学、达尔文进化论、爱因斯坦相对论这样的重大科学成就的出现是范式确立的标志。范式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1)这些成就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2)这些成就又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这两个特征又决定了范式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1)范式的确立标志着学科进入了常规研究阶段,即该领域的研究者根据构成范式的公认理论,遵循范式所指引的方向进行常规性的研究,不断增强该学科对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并拓展其应用领域;(2)范式构成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向和知识选择的基础。人们把范式理论当作一种分析科学及其发展演变的犀利工具。西方经济哲学界普遍用范式的观点考察经济学,这种做法在以马克,布劳格(Mark Blaug)为代表的经济哲学家们的作品中随处可见。

斯密(Smith,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1776)为经济学建立了公认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基础。李嘉图、西蒙第斯、萨伊、穆勒等成为斯密的追随者,他们有的进一步完善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李嘉图),有的将经济学条理化、模型化(穆勒),有的则引入新的分析模式(瓦尔拉斯),逐渐构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科学的发展也是范式转换的过程。在常规研究中,总会遇到用现有理论无法解释的“例外现象”,一般来说,研究者开始是采用忽略它们的办法来回避问题,库恩将这种现象称为“知识选择”,即研究者认为反常现象不属于他们研究的范畴。当反常现象日益积累以后,现有理论会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研究者们就不得不对范式进行调整,例如新古典主义学派完成了经济学在近代最重要的范式转换。

2、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的特征

从本体论角度来看,区域经济学将经济活动的空间因素作为研究对象。杜能的模型包括了个体动机与地理区位的关系,受到主流经济学家的推崇,后来的区域经济研究脱离了这种研究范式。主流经济学的本体论强调个体动机,它首先建立了物品稀缺性假设和理性人假设,然后通过消费者均衡和厂商均衡分析来获得最终的市场均衡状态。近代以来,主流经济学,无论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还是后来的新兴古典主义经济学,在构建其理论体系时,都十分重视对经济现象的微观均衡分析。

在认识论方面,区域经济学强调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忽视规范主义的哲学思想。区域经济学起初没有将理论体系的构建作为研究的重点,而是将对经济活动的空间特征描述作为观察的重点。例如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一开始就是为了解决企业选址问题,具有以问题为导向的实用主义特点。区位论和区域科学利用经验研究的结论作为城市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的主要工具,这与区域经济学的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哲学基础有密切的关系。

在方法论方面,区域经济学倚重描述性的研究和经验验证,其研究成果主要是对空间经济特征的描述性结论,在研究方法上依靠建立在计量分析和统计学基础上的归纳法。区域经济学关注经济总量指标与空间区位的相关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区域政策建议。区域经济学观察到产业在特定空间上的集聚,通过经验研究来寻找产业集聚与空间变量的相关性,但不去解释这种集聚的个体动机与总体趋势间的内在联系。主流经济学认为必需解释这种联系,并且认为这是区域政策能否获得预期效果的基础。主流经济学重视理论的演绎,强调以精炼的模型来揭示经济运行整体现象背后的个体理性动机,在理论演绎的基础上进行计量分析,即计量研究是对理论假设的验证,但理论假设并不直接来自计量研究。艾萨德注意到了这种区别,指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要提出一些有待验证的假设和理论。克鲁格曼认为经济地理学未能“成功地”汇入主流经济学的原因是没有用一种适于当时已有的建模技术的方法表达他们的思想。在政策供给方面,区域经济学从产业集聚与空间变量的历史相关性出发,而主流经济学从经济个体对空间资源的需求动机出发。

就对市场经济系统的整体认识而言,主流经济学将经济系统看成一个有很多不同部分,但又相互联系和依赖的、能自我调节的体系。即在主流经济学的视角中,市场经济具有自组织的特征,所以强调个体选择。区域经济学在传统上更倾向于将区域经济系统看做是可以运筹的他组织系统,所以强调整体的最优布局与结构,但是其运筹的结果有时与个体理性选择相悖。

3、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的研究意义

由于主流经济学缺乏分析空间问题的建模工具,区域经济理论又不能以主流经济学的范式来解释空间布局与市场结构和规模报酬递增的关系,随着经济学变得越来越严谨,对区位理论的研究就被推到了学术的。区域经济学利用实证手段发现了空间经济的重要特征,例如哈里斯(Harris,1954)利用市场潜力模型绘制了美国的市场潜力地图,证明高市场潜力与产业集聚有显著的相关性,但因为对产业集聚的内生力量缺乏模型化分析,所以这些研究无法被纳入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直至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学对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现象都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这造成了区域经济学应用的困境――区域经济理论的政策主张往往基于经验公式,在微观动机和市场结构转移的经济机理方面的分析却是空白,而数量众多的没有统一逻辑内核的经验公式,有时是彼此矛盾的。主流经济学强调个体理性选择的均衡结果,但是没有将理性选择置于特定的区域之中,这是基于其理论范式的“知识选择”;而区域经济学则在分析特定的区域经济问题时对个体理性选择的结果加以忽略,这也是基于其理论范式的“知识选择”。只有将两种理论范式统一起来,才能做出真正有意义的区域经济分析。

二、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的演进

1、杜能的开创性贡献

杜能(Thunen,孤立国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1826)设想了一个位于匀质平原上的孤立国,位于中心的城市供给制造品,城市的食品由四周的土地供给;孤立国内各地自然条件和运输条件相同。杜能认为农场利润最大化的主导因素是生产地与市场的距离。农业经营规模也与距离密切相关,追加的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必须能偿付成本与运费。当耕作成本一定时,离城市越近,追加的运费越低,边际产量需偿付的越少,生产规模扩大的可能性就越大。杜能创建了农业圈层理论,推论出决定各地区农业布局最佳类型的是级差地租。杜能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加以理论化和体系化,这一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被推广到了其他的研究领域。

由于空间既被看作是一个经济物品,又被看作是经济活动的基础,杜能的分析对区域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性便是双重的,这使得他的著作比后来的几位贡献者更具有相关性和普遍性。尽管杜能对经济思想的贡献是里程碑式的,他的思想却被冷落了一个多世纪,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萨缪尔森(Samuelson,1952)的空间市场均衡模型以杜能的理论作为基础。在艾萨德努力将区域经济学带入主流经济学的时候,他尝试将杜能的理论与均衡分析相结合。

当人们对杜能的假设前提做认真的分析时,一种逻辑追溯却遇到了难题:在匀质的平原上,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为什么不是分散交错地分布着,成为分散的“后院资本主义”形态,而是将工业集中在城市里面?显然,杜能认为工业生产的集聚有其“天然”的理由,因此从杜能的理论出发,也就无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2、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发散

杜能回答了生产是如何扩散的,但是人们还需要知道生产是如何集中起来的,所以杜能的区位论只发挥了“一半的作用”。这样,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就不足以支持区域经济学整个领域的发展,所以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呈现出发散状态。除新经济地理学以外,区域经济学有6种理论范式(如表1所示)。杜能研究了地租和土地利用问题;地理几何分析形成了工业区位理论,分析企业及产业区位选择过程中的运输费用问题;区域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生产要素的区位差别;当地外部经济理论揭示了聚集经济效应;积累因果分析发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路径依赖现象;社会物理学的研究进一步为上述研究结论提供了实证。

(1)基于地理几何分析的工业区位论和市场区位论

19世纪德国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产业布局和产业迁徙问题开始为学者们所关注,劳恩哈特(Launhardt,确定工商业的合理区位,1882)提出了在资源供给和产品销售约束下,使运输成本最小化的厂商最优定位问题及其尝试性的解法。

韦伯(Weber,工业区位理论,1909)系统地表述了工业区位理论: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采用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以成本最小为目标,从运输指向、劳动力指向和集聚指向三个方面研究了产业合理布局的过程。

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地提高了生产率,许多产业出现了规模报酬递增,企业规模不断扩张,市场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学开始研究市场中的非竞争因素带来的问题,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市场区域划分问题。

费特(Fetter,市场区域的经济规律,1924)提出贸易区边界理论,他假定有两个生产地,根据两地的成本和运输费用的不同,利用等费用线方法,得出两个生产地贸易范围。如果两个生产地各自的生产费用和运输费用以及其他条件均相同,则两地的贸易区分界线是一条位于中央的垂直线;若两地的生产费用不同而其他条件相同,则两个市场的边界线是一条弯向生产费用较高贸易区的曲线;如果两个生产地运输费用不同而其他条件相同,则两个市场的边界线是一条弯向运输费用较高贸易区的曲线。

克里斯泰勒(Chfistaller,德国南部的中心地,1933)假定地域具有同质性,一定的生产地必将产生一个适当的城镇,这个城镇是周围地区的中心,它向周围地区提供所需的商品和服务。服务中心的理想服务区是圆形的。当一区域内存在多个同级中心地时,圆形之间会出现间隙,要弥补间隙,圆形服务区就会局部地重叠,圆形服务区就转变为六边形的。这样,每个次一级中心地则成为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各级中心地组成一个有规律的递减的多级六边形图形。

廖什(Losch,区位经济学,1939)把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来研究,探讨了市场区位体系和工业企业最大利润的区位,形成了市场区位理论。廖什认为,企业产品销售范围最初是以产地为圆心,最大销售距离为半径的圆形,而产品价格又是需求量的递减函数,所以企业的产品总销售额是需求曲线在销售区旋转形成的圆锥体。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销售范围,企业之间形成了空档,圆外有消费者不能得到供给,在竞争中每个企业都想扩大自己的市场范围,因此圆与圆之间的空档被新的竞争者覆盖,圆形市场被挤成了六边形的市场网络。

(2)基于区域生产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论

俄林(Ohlin,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1933)认为一个区域内所有的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都由它们各自的供求关系决定。需求方面有两个主导因素:一是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二是生产要素所有权的分配状况,分配影响收入,从而影响到需求。供给方面也有两个主导因素:一是要素的供给,即要素禀赋状况;二是生产物质条件,这些物质条件决定了商品生产中生产要素的结合比例,决定要素密集的性质。这造成了国内外各地区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

俄林的理论有很大影响,以至于许多区域发展规划事实上都是以生产要素禀赋为基础制定的。这一理论还认为区域发展的路径依赖是由生产要素禀赋决定的。俄林的理论不能解释技术手段对生产要素利用方式的创新,例如,依照传统的判断,以色列并不是一个适宜进行农业生产的地区,但是现代设施农业技术却造就了以高附加值农产品为主的现代农业在以色列的集聚。也不能解释为什么一些拥有相似要素禀赋的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却相去甚远。

(3)积累因果关系理论

缪尔达尔(Myrdel,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1957)的“累积因果论”指出市场力的作用在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间的差别,一个地区的发展速度一旦超过了平均发展速度,与那些发展缓慢的地区相比,它就可以获得累积的竞争优势,遏制困难地区的发展,使不发达地区不利于发展的因素越积累越多。

赫希曼(Hirsehman,经济发展战略,1958)的“涓滴效应”与“极化效应”与缪达尔的理论相似,赫希曼提出了“核心与边缘区理论”。根据“核心与边缘区理论”,在市场机制自发作用下,极化效应的作用是主要的。要改变这种情

况,就要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下,有目的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普里德(Pred,1966)把缪达尔一赫希曼模型应用于地区增长问题的分析。

缪达尔一赫希曼模型关注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但是依旧难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地区即使政府加大投入,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却依旧不能吸引投资,而有些企业却将原材料运输到遥远的地方进行生产。

(4)基于社会物理学的实证研究

社会物理学是指利用数据分析方法,将社会经济中存在的实证规律性进行模型描述的一系列成果。1920年,瑞典人Pallin使用重力模型预测城市交通流量。1954年,J.D.Carroll采用重力模型研究了城市中心与周边地区间的相互影响;奥尔巴赫(Auerbach,1913)构建了城市规模的位次一规模法则。社会物理学的典型应用是运输网的规划――由于对产业集聚的机制无法做出模型化的分析,自然也就无法把握运输需求的生成特征,于是重力模型、市场引力模型等在运输网络规划中有用武之地。运输基础设施的供给常常面临尴尬的局面――要么是运输供给严重短缺,要么是运输供给明显过剩,对运输量的预测似乎从来没有准确过。社会物理学为产业集聚和规模报酬递增提供了实证。将社会系统看作是物理系统,有时会产生严重的偏差。例如重力模型就隐含了城市间作用的对等性假设,但是区域或国家间的贸易和运输常常是不对称的。

(5)以区域外部性为基础的研究

马歇尔(Marshall,经济学原理,1890)把产业集聚归结为三个要素:一是劳动力市场共享;二是提供工具、材料等的附属行业在附近成长起来,即中间产品投入;三是技术外溢。马歇尔认为,外部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规模经济使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企业通过合作获得规模经济;外部范围经济一方面指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时,企业可以通过垂直关联实现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业务沟通;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水平关联控制二级单位的产品质量等。由专门人才、专门机械、原材料提供、运输便利以及技术扩散等“一般发达的经济”所造成的“外部经济”驱动,形成了企业的地理集中和相互依赖。

20世纪70年代,亨德森(Henderson,1974)沿着马歇尔的外部性的思路解释城市经济问题而受到城市经济学界的重视。亨德森认为,人口之所以集聚以及城市之所以存在原因在于:它能产生生产或者消费方面的技术规模经济。在城市中,存在贸易品和住房两种商品,贸易品在城市商业中心(CBD)生产,住房在城市其他地区生产,工人往来于郊区与中心商业区;这样,随着城市工业在一个城市内的集中所产生的外部经济,将与大城市的交通难、往来成本等不经济之间产生冲突,城市规模由此给定。亨德森的模型具有杜能理论的某些特征,表面上看起来是非常有希望将区域经济学带入主流经济学的,但是洛杉矶这样的多核心城市的出现以及在世界各地发展起来的具有产业协作关系的城市群对这一理论提出了质疑。

3、统一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努力

艾萨德(Isard,区位和空间经济学,1956)注意到了区域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发散性,基于古典区位理论,他将杜能、韦伯、克里斯塔勒、勒施等人的模型进行整合,把区位理论研究的问题归结为:厂商可以被看作是在权衡运输成本与生产成本可替代性。由于未能建立一般区位均衡分析模型,缺乏对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分析中,艾萨德的工作结果被称为区域科学。区域科学从未胜任过艾萨德所设想的角色。新城市经济学(Jacbos,城市经济,1969)把空间分析纳入经济学的努力也没有获得成功。

4、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范式的确立

研究范式的发散使区域经济学研究在步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处于停滞状态。20世纪90年代,以克鲁格曼、藤田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将不完全竞争模型引入区域经济的分析中,尝试利用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对区域经济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统一,这是区域经济学30年以来的最大突破。克鲁格曼认为主流经济学对空间问题的分析必需解决三个问题:规模收益递增、竞争的非完全性和对运输成本的处理。规模收益递增是古老的经济学命题,马歇尔曾经论述过规模报酬与产业集聚的关系。主流经济学对非完全竞争市场的研究有很长历史,迪克西特一斯蒂格勒的垄断竞争模型成为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另外一个基础。运输成本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直到现在,经济学对运输业的许多问题都难以做出解释。所以克鲁格曼假设运输成本以萨缪尔森的“冰山成本”的形式存在,即假设只有制成品有运输成本,任何制成品的价值在运输中都有一部分丢失了,而不是引入一个单独的运输业。

1991年以来,克鲁格曼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经济聚集和产业集群的论文和著作,他的研究建立在对上述三个问题的解决上,并且他认为以往的区域经济分析恰恰是因为没有处理这三个问题的手段,所以对产业的聚集与发展规律缺乏解释力;新经济地理学派设计出了区域经济的“中心一模型”,将产业集聚的个体理性动机归结为规模收益递增,而后又将规模收益递增的原因归结于外部性所带来的技术外溢和交易费用的降低。

克鲁格曼和藤田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的确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将以往那些发散的区域经济理论聚合起来加以解释。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更接近主流经济学的模型,杜能的研究涉及了一些主流经济学必需考虑的关键因素――运输费用与边际产量的比较、生产规模扩大的可能性、级差地租等,这些或多或少地隐含了边际成本、规模收益和空间资源的稀缺性等概念,在这个意义上,杜能的模型在经济理论上有更大的影响和被挖掘的潜力。

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劳动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的斯密定理,并注意到交通运输对市场范围的影响,因此他得出了在“一切改良中,以交通改良为最有实效”的结论。但是长期以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很少涉及空间问题,库恩将这种情况解释为“知识选择”,因为自斯密起,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范式中就缺乏对空间因素加以分析的基本手段。

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不同区域生产要素供给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不同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差别。但是依旧不能解释产业集聚的微观原因,为什么生产不是分散在具有相似资源禀赋的区域,而是会积聚到某个或某些区域呢?积累因果关系理论描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用极化效应来解释区域发展的差别。后来以区域比较和积累因果关系为基础的研究日益具有规范经济学的特征,进而成为区域经济政策供给的重要理论基础,从而使区域经济学在整体上带有显著的政府干预特征。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认为区域经济理论、方法和政策是区域经济学的三大支柱。

1995年,克鲁格曼在《发展、地理学与经

济地理》一书中从主流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学无法解释的区域发展问题。1999年,藤田昌久、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发表了《空间经济: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一书,系统地论述了产业集群和聚集经济的形成因素,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解释和分析了经济集聚,这部著作获得了多项经济学奖项。

在艾萨德的努力没有获得预期成果以后,区域经济学自20世纪70年代起似乎不再为人们所重视。克鲁格曼等将空间因素纳入到新古典经济学模型,强调相互交换产品和劳务的企业和家庭的分散决策与地理空间的关系,第一次真正能够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中,将需求、供给等市场参数表现为空间因素的显函数。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地理学是一个使用较为混乱的术语,在传统上,它是指关于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描述,属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随着地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这一术语有时和区域经济学相混淆了。

在新经济地理学逐步确立的同时,其他的经济学家也在对区域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的趋同做出努力。巴罗(Barro)为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建立了微观基础,在和沙拉马丁(Sala.I.Martin)合作的研究中建立了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增长模型。在巴罗的模型中,制度的因素超过了区位的作用,他比较不同国家经济增长的差别,研究范式是古典主义的,对产业集聚的解释归结于交易费用理论。

波特(Porter)的成就主要集中在企业战略管理领域,1980年出版了《竞争战略》一书,建立了他的企业竞争力理论。1990年出版《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提出了钻石模型。波特在理论范式上可以认为是产业经济学的成功应用。

三、区域经济学应用的拓展

1、主流经济学赋予区域经济学更强的解释能力

主流经济学推进了区域经济学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主要进展,这表明区域经济、经济地理、经济发展理论等学科的研究范式开始趋于集中,这很可能是区域经济学今后发展的趋势。比较优势、区域经济禀赋、运输条件、地理几何分析等都是区域经济学经常使用的理论工具,但是在理论范式呈现发散状态的时候,这些理论也是发散的。由于不能将这些理论工具归结到一个共同的理论支点上,整个区域经济学更像一个“工具箱”,而不是一部精巧的仪器。当一国的经济中出现“问题区域”的时候,基于空间分析的区域经济学并不能给出正确的解释,当人们不得不重新回到主流经济学的“零维”空间去寻找答案的时候,区域经济学的发展也就出现了停滞。主流经济学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结论进行的整合导致了区域经济学的范式转换,使其能够依据一个具有整体性的理论框架对区域差异、产业集聚做出解释。

在本质上,经济是全部社会成员个体决策的结果。区域经济学以往的研究具有显著的规划性,即从规范经济学的视角先行定义最优模型,然后确定区域发展目标,并主张利用政府干预来确定经济发展的途径。但是个体理性选择的总和往往和政府规划相去甚远,对这种情况不能做出解释,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学逐渐沉寂的主要原因。

2、区域经济学对经济政策的供给产生新的影响

区域经济学具有“政府干预经济学”的特征,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区域经济学的重要应用领域,国内区域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有向“问题区域”倾斜的趋势。

在对问题缺乏根源性解释的情况下,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或者区域问题诊断都具有盲目性。源自区域经济学的政策建议也就会处于被质疑的地位,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许多的政策性建议带有计划经济的特征,将政府置于对经济实施“强干预”的位置。这往往是由于规划模型缺乏企业理性选择动机的要素引起的,由于对政府干预后形成的市场结构变化、规模报酬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导致的区域经济均衡状态的迁移缺乏准确的预见性,政府的干预常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就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而言,主流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有明显的区别。区域经济学通常主张对区域经济,特别是基于区域经济禀赋对产业结构的全面规划,但是并没有明确的系统化的政策手段。主流经济学则是在微观层面通过对市场参数的调整来限制企业的决策,这已经属于经济规制的范畴。由此可见,一旦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纳入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范式,产业组织理论、经济规制理论等主流经济学的诸多分支学科便与区域经济学在逻辑上具有了一致性,在政策供给层面上就有了更多的理论选择。

3、与主流经济学范式趋同的启示

区域经济学被纳入主流经济学理论范式的结果是对经济问题的分析会更加全面。区域经济学不再仅仅简单用于区域经济问题的对策性研究,而是能够基于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范式从制度机制、市场竞争机制、要素共享机制、社会运行效率等多个层面对区域经济进行全方位的解释与规划。将过去的片面的运输费用和比较优势分析转化为一种对区域经济的全方位的“扫描”。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已经形成严整的理论体系,正如库恩所说的,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主干和诸多分支学科由于具有统一的理论范式,因此具有逻辑的一致性。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这一理论体系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包容性,区域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范式的趋同,意味着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区域经济学所用,使这一学科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