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中的统计学

高中的统计学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8 16:02:20

高中的统计学

高中的统计学第1篇

【关键词】教育价值;改革意义;培养统计观念;提高数学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常常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根据所获得的数据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做出合理的决策。统计是研究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学科,它可以为人们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学科,它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统计与概率的基本知识已成为每个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

一、统计与概率的教育价值

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统计学。生物学上有生物统计学,分析生物学中的统计规律性;经济学上有数量经济学,分析市场的发展趋势;就连律师为了提供有力的证据也离不开统计学;在医学上,为了评估有争议的医学报告,也常常少不了利用统计学进行分析与认证;一些新兴研究领域也离不开统计与概率,比如对策论、风险投资、随机模拟技术等。因为利用统计与概率和思想方法进行有效的分类、整理与分析数据,可以保证结论的可靠性。

高中课程及时强化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已成必然。它已成为培养学生以随机的观点来理解世界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具有一些基本的统计与概率的观念、知识和方法,在面对不确定情境或大量数据时,能做出合理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二、统计与概率对数学教育改革的意义

1.使高中数学内容、结构更加合理化

高中数学内容中的代数、几何属于“确定性”数学,学习时主要依赖逻辑思维和演绎的方法,它们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统计与概率属于“不确定性”数学,需寻找随机性中的规律性,学习时主要依靠辨证思维和归纳的方法,它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方面更直接、更有效。统计概率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学生可以更容易地建立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威力,这对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合作交流以及综合实践能力都有很大的作用。

2.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现代化

概率与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一门学科,而要想获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就必须进行大量重复实验,如果离开计算机的帮助,统计实验结果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统计与概率内容中涉及大量复杂数据的计算、分析、整理,在适当的教学内容中,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本质,主动地探索和研究数学。计算器与计算机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数据整理和显示的效果,在建立记录和研究信息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具。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数据,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制统计图表及进行模拟实验等,这些都为丰富统计与概率提供了大量资源。

3.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更加多样化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统计与概率这一领域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充满趣味和吸引力的,动手收集与呈现数据是一个活动性很强且充满挑战和乐趣的过程,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正因为统计与概率教学中的大量活动,丰富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三、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建议

统计与概率所研究的对象具有抽象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学生很难用已获得的解决确定性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去求得“活” 的概率问题的解,这就决定了统计与概率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经历概率模型的构建过程和模型的应用过程,从中获得问题情境的情境体验和感悟,才能迎对“活”的概率问题,实现统计与概率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方面的功能。为此,我们必须做到:

1.强调统计与概率的现实意义,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统计观念

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学习一些最基本的统计分析的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经历数据统计的全过程,体会统计思维与确定性思维的差异,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知识与方法进行推理,做出合理的决策,并进行交流。应着重于对现实问题的探索,引导学生通过对各种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统计与概率的广泛应用以及对制定决策的重要作用。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提供丰富的、反映统计与概率思想方法的探索素材,引导他们把对统计与概率的探索从日常生活发展到现实社会和科学技术中感兴趣的领域。

2.强调统计的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概率与统计知识时,因与实际生活联系很密切,通过开展数学实验课,丰富的实例引入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实验、观察、交流等活动中体会和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及其频率的稳定性等相关内容,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统计实验,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兴趣,而且在反复的统计实验中可以更好地体会和理解统计思想。如在教学概率的统计定义中,可以让学生动手实验,掷硬币的实验与边框中有放回的摸球实验;等可能事件概率中,通过研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加深对等可能性的理解,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效果。还可选择适合学生研究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性课题来开展,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趣味

在概率统计的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尽可能使用科学型计算器、计算机及软件、互联网,以及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使学生有时间与精力来探究事物的统计规律性,对实验结果的随机性和规律性有更深刻的认识,更好地体会统计思想和概率的意义。例如: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收集某运动员在本赛季的成绩、得分、篮板、犯规、抢断等数据,做成超文本文件,放在服务器中,让学生通过浏览这些资料,找出自己的研究主题,通过计算平均值、方差、画频率分布表等,写出相应的评价报告。

4.注重概率统计与其它数学知识的联系,提高学生对数学整体的认识

高中数学课程是以模块和专题的形式呈现的。因此,教学中应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进一步理解数学的本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近几年高考题中,就设计了许多与我们日常生活非常贴近的统计概率综合题,较好的挖掘了传统内容与新增内容的内在联系,体现了其它高中数学知识与概率统计知识非常贴切的自然交汇。这对学生学好概率统计知识与提高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均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此外,还要注意数学与其他学科及现实世界的联系。

参考文献:

高中的统计学第2篇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统计工作;统计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6-0077-01

近年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对会计人员需求量大幅提高,高职会计人才培养解决了会计人员供给不足的问题,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小企业对其需求的会计人员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主要讨论高职高专会计人才培养中的统计学教学问题。

一、背景

中小企业是高职会计人才就业的主渠道,这类企业由于受人员结构不完整的影响,均希望引入的会计人员具有实用性高、一人多用的素质,这与原有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差异。具体来说,多数中小企业财务人员仅有一至两人,统计工作往往也由企业会计人员兼任,而国家对统计从业人员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统计知识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高职会计专业统计学教学中的存在问题

高职会计专业开设的统计学课程为专业基础课,讲授内容是社会经济统计,内容主要包括统计基本知识和统计方法。但无论教材方面还是教学方面都存在教学内容不适应差别性需求的问题。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没有结合用人方的需要将学生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他们。

1.缺少指导意义较强的与专业结合的统计学教材

高职专业统计学教材结构基本相同,就是按照统计工作的四个步骤统计来展开,但多数教材没有结合专业特征,学生难以将统计思想与自身专业结合应用,所以教材指导意义不强。现有的高职统计学教材包含太多数理统计中的公式以及推导过程,教材可读性较差,没有体现出社会经济统计的“应用”这一特性。

统计学教材按适用对象不同主要分为统计专业和非统计专业教材,生物、医学、体育等都有大量与专业紧密结合的专业统计学教材,但其他专业的统计教材比较匮乏,造成不能将专业和统计方法相结合,从而导致教材的实用性差,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适用于常规统计工作的知识被弱化或者删除。中小企业对统计工作并不重视,加上工资因素,往往选择会计人员兼任统计工作,其工作对外包括统计报表填制和报送,对内包括统计表格的设计、数据的收集整理。由此看来统计报表内容应是高职会计专业统计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但这些内容只在统计调查的分类、统计整理部分的统计表中用极小的篇幅进行描述。

3.缺少统计从业资格考试中部分内容。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和帮助学生获得上岗资格以及工作能力。我国对于统计从业人员的管理更加规范化,要求统计人员持证上岗。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统计法基础》的内容在教学中均不涉及,降低了学生获得统计从业资格的概率,也削弱了高职会计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4.统计素质不足降低了高职会计学生的综合素质。会计与统计有很多地方具有相似性,如财务管理中的财务分析指标其实就是用统计分析方法中的指标分析法进行企业财务分析,高职会计的统计学教学对此部分的教学重视程度及知识迁移度不够,学生难以形成统计思想,从而降低了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财务综合分析方面的能力。

5.统计应用软件过于专业化。SPSS软件是主流统计分析软件,功能强大,但对于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来说适用性不强。首先,SPSS软件价格昂贵且普及度不高;其次,会计工作使用更多的软件是EXCEL;最后,SPSS软件功能对于财务分析效果不理想。很多高职会计专业的统计学教学越来越专业化,教学软件的介绍也多数使用SPSS,这不利于增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财务管理综合素质。

三、对策分析

高职教育应该体现职业技能的培养,为适应中小企业会计人员兼任统计工作这一现状,就需要在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增强他们未来的竞争力,那么统计学教学目标必须有所调整和侧重。

1.教材建设。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依据,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编写具有高职特点、体现专业特色的大纲和教材,提高教材的可读性,发挥统计学课程的专业基础作用。

2.教学中强化统计报表业务知识。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应强化统计报表知识,为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打下基础。统计报表部分还涉及到统计指标问题,所以统计指标章节的教学也应重点讲解,并联系统计报表内容进行综合运用的实践教学。

3.教学中补充统计法律法规相关知识。统计学教学中,在导论部分补充统计法基础知识,介绍统计法主客体、调整对象、基本规定和违法处理等知识,并为学生提出学习和应对资格考试的学习建议,丰富学生职业技能,满足中小企业需求。

4.教学中突出统计指标内容。教学中,统计指标部分不仅与统计报表密切相关,对学生做好财务分析也有着重要意义。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均是使用统计指标分析法来进行的,是会计与统计结合运用的体现,良好统计思想的形成对学生进行财务分析有重要的作用。

5.教学中强化软件实践。EXCEL功能强大且普及率高,学生具备使用基础,作为高职非统计专业教学,EXCEL足够完成基本的统计分析。教学中,应强化EXCEL软件的实践教学,熟练的EXCEL运用对于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和统计工作有重要意义。

高职会计教育应重视企业具体要求,调整统计学教学内容对满足当前用人企业需求,提高学生自身竞争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满雪东.关于高职非统计专业统计教学改革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0,(19):48-50.

高中的统计学第3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分层教学;统计调查;分析

近年来,教育事业在迅速地发展,高中教育趋于普及,因此,进入高中的学生大大增加,学生基础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性格等相差甚远,而新课程标准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提倡“因材施教”。如果不考虑学生间的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采取“一刀切”,会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面对这种情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采取了分层教学,使因材施教得以落实。在实施分层教学以来,学生的学习成绩、物理学习情趣以及学习物理的能力发成了变化,本人对这些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为高中物理教学提供参考。

一、数据采集

本文以陕西渭南富平县温泉中学高一年级中两个样本为教学实验,实验班为高一年级(2)班,全班52名学生。对照班是高一(3)班,全班53名学生。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分层前各班的成绩相当,都是按入学时的中考成绩均匀分班。另外首次月考的成绩也没有显著差异。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差异不显著。

学校统一月考、期中考试试卷,期末统一考试质检试题。自编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调查问卷。为保证问卷中的题目的代表性,本人按照相关理论设计问卷中的问题,并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最后,设置了20个问题,其中第1~10题反映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第11~20题反映了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采用集中检测的方式,时间规定为20分钟。每个题目中都设A、B、C、D、E五个选项,所有题目均为单选,其中选A得5分;选B得4分;选C得3分;选D得2分;选E得1分;问卷总分为100分,其中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各占50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相应选项前划钩。在问卷上不显示各选项的分数。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数据统计与数据分析

为了使实验班和对照班具有可比性,实验前对(2)班和(3)班物理进行了统一考试,具体人数,实验班男生28人,女生24人;对照班男生27人,女生26人。

根据独立大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公式,计算出|Z|=0.373<1.96=Z0.05,所以P>0.05,得出结论:在前测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物理学习成绩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利用调查问卷,测试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学习物理能力。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习兴趣成绩统计见由表中数据得出结论:在前测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物理学习兴趣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且,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平均成绩都不到26,可见学习兴趣均不够浓厚。

由表中数据得出结论:在前测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物理学习能力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数据分析:

考试成绩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比较以及成绩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实验班和对照班平均成绩分别为72.17分和73.00分,差距很小,对照班比实验班仅高0.83分,标准差分别为11.256和11.528,对照班比实验班仅小0.272,无显著性差异。离散程度也无显著差异。实验班和对照班高分人数(85分以上)分别为12和16,低分人数(60分以下)都是11人,差距均不明显。

学习兴趣成绩分析:从实验前测得学生兴趣成绩可以看出:实验班和对照班平均成绩分别为25.72分和25.98分,差距很小,对照班比实验班仅高0.26分,标准差分别为2.24和2.36,对照班比实验班仅大0.12。而且,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学习兴趣平均分数都很低,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显著性差异且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均不够浓厚。

学习能力成绩分析:从实验前测得学生能力成绩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班和对照班平均成绩分别为26.57分和26.01分,差距很小,对照班比实验班仅高0.46分,标准差分别为3.27和3.18,对照班比实验班仅小0.09,无显著性差异。而且,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平均分都很低,可见,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均处于一般水平。

由表中数据得出结论:在本次学习成绩测试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物理学习成绩方面差异显著。

一学期后,利用调查问卷,测试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学习物理能力。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生学习兴趣成绩统计见表五、学习能力成绩统计见表六。

由表中数据得出结论:在一个学期末的学习兴趣测验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物理学习兴趣方面差异非常显著。

由表中数据得出结论:在一个学期末的学习能力后测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物理学习能力方面差异非常显著。

数据分析:

高中物理分层教学进行了一个周期后,从上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物理学习成绩情况发生明显变化:实验班和对照班平均成绩分别为76.59分和73.77分,差距明显增加,实验班比对照班高出2.82分。实验班和对照班标准差分别为6.255和7.750,对照班比实验班大1.495,差异非常显著,对照班成绩的离散程度大,即数据参差不齐,分布范围广。实验班和对照班高分人数(80分以上)分别为12和7,低分人数(60分以下)分别为0和5,差距十分大。

物理学习兴趣成绩发生明显变化:实验班和对照班平均成绩分别为27.96分和26.03分,成绩差距明显增加,实验班比对照班高出1.93分,实验班和对照班标准差分别为3.42和3.61,实验班比对照班大0.19,学生学习兴趣成绩差异非常显而可见,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比对照班浓厚。

学习能力成绩结果发生明显变化:实验班和对照班平均成绩分别为27.98分和26.12分,成绩差距明显增加,实验班比对照班高出1.86分,实验班和对照班标准差分别为3.08和3.22,实验班比对照班大0.14,学生学习能力成绩差异非常显著。可见,实验班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得到了加强。

由表中数据得出结论:在一个学期末的学习能力后测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物理学习成绩差异非常显著。

一学期后,利用调查问卷,测试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学习物理能力。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生学习兴趣成绩统计见表八、学习能力成绩统计见表九。

由表中数据得出结论:在两个学期末的学习兴趣后测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物理学习兴趣方面差异显著。

由表中数据得出结论:在两个学期末的学习能力后测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物理学习能力方面差异显著。

数据分析:

高中物理分层教学进行了两个周期后的2008-200年第二学期末的期末统测,物理学习成绩统测情况:实验班和对照班平均成绩分别为75.45分和71.67分,成绩差距进一步增大,实验班比对照班高出3.78分。实验班和对照班标准差分别为5.500和8.197,对照班比实验班大2.697,说明实验班比对照班离散度更小,即成绩集中、整齐,分布范围小,对于差生有很大的提高,差异非常显著。实验班和对照班高分人数(80分以上)分别为60和1,低分人数(60分以下)分别为2和7。中上人数(70~80分)明显比对照班增加得快。

物理学习兴趣的成绩情况:实验班和对照班平均成绩分别为29.21分和27.15分,且实验班比对照班高出2.06分,实验班和对照班标准差分别为3.21和4.02,对照班比实验班大0.81,差异非常显著。实验班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比对照班浓厚。

物理学习能力的成绩情况:实验班和对照班平均成绩分别为29.23分和27.35分,实验班比对照班高出1.88分,实验班和对照班标准差分别为3.81和4.07,实验班比对照班大0.95,差异十分显著。

四、实验结论

由以上实验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分层教学显著地提高了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物理学习兴趣及物理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苏新元.分层教学促进个性发展[J].成功:教育,2008(5).

高中的统计学第4篇

一、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根据案例教学法设计要求,在郑州航院信息统计职业学院会统系的统计学教学中运用了该教学方法。包括“郑州市高职生消费行为研究”总项目、五个子项目(调研方案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报告)、15个引导案例,即“1+5+15”的项目案例体系,在36课时内完成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以典型案例的项目学习过程;之后安排36课时的实践,模仿“郑州市高职生消费行为研究”项目完成各项目小组的自选项目。通过项目分解,使统计教学过程流程化;以完成项目任务为目标设计典型案例引导项目学习,分阶段实施,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案例教学主要包括项目学习与项目实践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示范项目学习,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示范项目引入与项目分解。我们设计了“郑州市高职生消费行为研究”统计教学示范项目,根据统计工作流程将项目分解为郑州市高职学生消费行为调研方案设计、郑州市高职学生消费行为调查、郑州市高职学生消费行为资料整理、郑州市高职学生消费行为统计分析、郑州市高职学生消费行为统计分析报告五个子项目。第二步,选取典型案例,引导项目学习。针对每一个项目任务,选取相对应的典型案例进行课堂案例教学,创设各种情景,完成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建构;学生通过课堂案例模仿,课后案例实践开展项目学习。第三步,展示示范项目成果。向学生演示已完成的“郑州市高职生消费行为研究”调研项目,点评示范项目的完成情况,对项目开发中的统计调查与分析方法进行总结,巩固与完善学生的统计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求胜欲和创造激情。WWw.133229.Com第一阶段的教师角色定位是组织者与知识建构的引领者,通过教师设计、组织、实施示范项目与案例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项目学习,帮助学生完成主体性学习参与和知识建构。第二阶段:项目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划分项目实施小组。在统计学开课之初,在遵从学生个人意愿的前提下,按照科学性、异质性与平衡性的分组原则,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均衡搭配,将学生合理地编入各项目组。每组人员为5~8名,共10组。各组推举出“项目经理”(组长),全面负责项目的实施,组织小组的学习讨论。第二步,项目具体实施。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针对本组项目任务开展研究讨论,进行明确的具体分工。第三步,师生共同评定每个学生的实践项目成绩。首先由教师根据项目教学目的与要求,提出各项目完成情况的评价体系,明确各项目具体的测评内容及打分标准。然后根据各项目的完成情况,按学生自评、小组评议、教师评定的程序,客观公正地给出每个学生的实践项目成绩。第二阶段的教师角色定位是学生的导师和顾问。教师以单独或协作的方式,判断学生完成项目方面的学术要求,帮助制定和选择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计划,同时提醒学生所忽略的步骤,了解学生在项目研究进展的情况,及时提供线索、暗示和反馈,对项目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最后做好项目评估。该阶段的学生角色定位是实践者与协作者。通过项目实践,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展开交流、讨论。

二、案例教学法实施效果分析

为了检验以案例为引导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以郑州航院信息统计职业学院会统系会计专业为实验对象,将2011级会计一班设置为实验组,引入案例教学;将会计二班设置为对照组,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我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以评价两种统计学教学方式。问卷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对学习效果、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学习体验四个方面共8问题进行了测量,从非常同意、比较同意、说不准、不太同意、很不同意分别设为5分、4分、3分、2分、1分,计算每个班级的累加得分与平均得分,进行比较分析。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知识理解和记忆、知识融会贯通、技能培训、创新能力、团队协作、学习快乐、学习成就感方面,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实验组得分要明显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案例法教学实验班的学生,统计学成绩大多集中在80~90分之间,平均成绩为81.43分;非项目法教学对照班的学生,统计学成绩大多集中在70~80分之间,平均成绩为73.57分。这表明接受案例教学法学生的统计学成绩明显高于非项目教学班的学生,而且成绩变动的标准差较小,也表明案例教学对于学生协作学习,知识共享,共同提高有明显的效果。

高中的统计学第5篇

关键词:概率;统计;特点;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320-01

一、概率统计的背景和地位

根据最新高中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概率与统计的内容在新课程中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概率部分为必修部分。而选修部分则分为文科和理科两种:文科包括抽样方法,总体期望值和方差的估计等;理科包括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和方差,总体分布的估计,抽样方法,线性回归,正态分布等。这些内容之前都是大学课堂才讲授的内容,现如今在高中的教材中出现,充分体现了其重要性和实用性。虽然所讲授的内容属于简单部分,但是它为高中生提供了一个很好认识数W应用性的平台,为学生以后进入大学阶段学习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过度阶段。

二、内容和特点

在高中阶段概率和统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统计部分

(1)随机抽样 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三块;

(2)变量的相关性 学会利用散点图,认识变量间的相关性;知道最小二乘法的思维,学会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3)用样本估计总体 包括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分布表;知道均值,方差特殊值等;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2、概率部分内容:

(1)随机事件的概念,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2)随机事件的基本事件数和事件发生的概率,了解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独立重复试验(3)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建立简单的几何概型。

3、教材优点分析:(1)教材具有强调经典案例的作用。高中数学课本无论在背景材料、例题和阅读与思考栏目的选材上都注意联系实际,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结合学生的兴趣,活学活用。(2)注重统计思想和计算结果的解释。教科书中突出统计思维的培养和解答过程,如在概率的意义部分,利用概率解释了统计中似然法的思想,解释了遗传机理中的统计规律。统计实验中随机模拟方法的原理就是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3)注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由于概率统身的特点,统计需要分析和处理大量的数据,概率中随机模拟方法需要产生大量的模拟试验结果,并需要分析和综合试验结果,所以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就显得更为必要.

三、教学方法和策略

1、掌握统计思维的特点和作用。学习统计,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其思维和题目特点。统计的特征之一是通过部分数据来推测全体数据的性质。由于结果具有随机性,因此统计推断有可能错误,但统计思维又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它由不确定的数据进行推理随机事件的基本事件数和事件发生的概率也同样是有力而普遍的方法。因此使学生体会统计思维的特点和作用,关键是通过教学中注重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为合理的决策提供一些依据,以使学生认识统计的作用。

2、采用案例教学,注重数据的收集。高中阶段统计教学应通过案例为主线,使学生经历较为系统的数据处理全过程来学习一些常用的数据处理的方法,从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具体的案例也容易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和方法的实质,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3、注重对随机现象与概率意义的理解。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的科学, 概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义。由于随机试验结果不确定,导致试验之前无法预料哪一个结果会出现,表面看无规律可循,但当我们大量重复实验时,实验的每一个结果都会出现其频率的稳定性。因此,教学时应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来体会这一点。

4、建立概率模型。学生学习时,首要的是对各种概率模型的理解和应用,教学中应注意使学生经历从多个实例中概括出具体的概率模型的过程,体会这些例子中的共同特点,从而理解各种概率模型,并且在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识别模型的能力.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与其他高中数学知识的结合,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是相通的,激发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兴趣。

5、注重建立正确的概率直觉。学生存在着一些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是学生学习概率的基础,但是其中往往有一些是错误的不科学的。怎样建立正确的概率直觉是概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让学生亲自经历对随机现象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首先猜测结果发生的概率;然后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将所得结果与自己的猜测进行比较;最后可以建立理论的概率模型,并与实际结果联系起来,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将自己的最初猜测、实验结果和理论概率进行比较,这将促进他们修正自己的错误经验,建立正确的概率直觉.

四、高考对概率统计部分的考察

统计的概念及其计算分析是高中新课程概率部分的必修内容,试题设计比较基本,注重考查灵活应用“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互斥事件的概率的加法”或“先求事件的对立事件的概率”等基础知识处理问题,从而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高考在选修部分的命题中,努力体现文理科内容上的不同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文科试卷集中在抽样方法、总体分布的估计、总体期望值和方差的估计。其中随机抽样中,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与分层抽样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是等概率抽样。试题考查数理统计中分层抽样的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简单的计算技能。而理科试卷则集中在离散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计算要求考生能够识别题中提出的随机变量服从什么分布,并应用相关公式,求出其分布列、期望值和方差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高中的统计学第6篇

关键词:预防医学;医学统计学;教学

《预防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1],包括环境卫生、职业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等重要内容,其中医学统计学教学时始终存在“教不得其法,学不得其道”的现象。著名统计学家韦尔斯强调:统计思维总有一天会像读与写一样成为每个公民的必备能力。因此,本文旨在分析教学现状,找到问题所在,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改善统计学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现状及原因

结合教学实际,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一)出勤率不高

大学学风不良是目前的普遍问题。众多调查显示:学生出勤率不高。当然课程性质不同,出勤率也有差异。专业课程以及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相对出勤率较高。而像《预防医学》这种在学生眼里次要的专业基础课,受重视程度较低,出勤率也就受到影响。出勤率低,知识普及度和教学效果就不理想。

(二)上课积极性不高

学生积极性不高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打击教师教学热情的重要因素。课堂上“低头族”较多,师生配合度不佳,导致课堂互动无法实现,老师只能唱“独角戏”。

(三)考试成绩不好

笔者曾连续对多届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基本趋势均表现为:80分以上的学生较少,不及格率高,而及格的同学也都集中在60-70分。成绩分布不呈正态分布。

分析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三点:其一,医学统计学部分相对内容较枯燥,故在学习过程中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气氛沉闷;其二,高职高专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尤其逻辑思维能力,故在理解知识点时有一定难度。如果始终困难得不到解决,积极性也就被磨灭了;其三,不能理解这部分学习的意义,理论与实际脱节。

二、教学措施

(一)改变教学思路

医学统计学让每位学习者觉得比较难的部分在于公式繁多,计算复杂。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往往一个公式都可能需要花上一节课,但枯燥的内容却让同学们不胜其烦。其实,在数字化、软件化时代的今天,计算早已不是难事,掌握准确的统计思想才是重点。尤其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今后运用统计学的机会可能并不多,故应改变教学思路,减少公式、计算的讲解,注重应用的理解,特别是与生活关系密切的知识:如医学参考值范围、概率、总体与样本等。

(二)改变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一般采用讲授法,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这种“填鸭式”的方法弱化了学生的作用,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课堂气氛和效果都是不利的。随着教育界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各种新型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包括: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笔者也尝试将案例式教学运用在教学中。比如讲到统计资料的类型时,引入淘宝网公开数据进行讨论,帮助同学们理解统计资料的含义、统计资料内在本质等重要统计思想。因为所选案例与同学们密切相关,相对兴趣度更高,课堂气氛活跃了些。同时,加深了统计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改变考核策略

《预防医学》考试长久以来都采用“一张试卷”作为考核方式。所以更多同学选择在期末突击,以通过考试。但这对知识的掌握是极为不利的。将考核方式由单一转变为多维化势在必行。例如降低期末考试试卷分值比例,将课堂案例讨论的参与度、准确度纳入期末评分体系,那么既能调动同学们的课堂积极性,也能极大程度提高教学效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组织同学们参与简单的调查研究,尝试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提高同学们的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针对教学现状积极探索改进方法,是每位教师的责任。只有真正找准“病因”,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病因”。以上就是本人根教学经验提出的几点想法。当然,要获得满意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和探索。

高中的统计学第7篇

【关键词】高中学生、学生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系统

一、需求分析

某高中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学籍建档、日常管理、奖惩评定、学分认定、综合素质评定、资助工作、学生综合活动、毕业生工作等方面,并且其中的每项几乎均与每个同学相关;而该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825人,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仅有7人,师生比例约为1:250。由此可见,学生工作管理人员的负担非常重,所要处理的事务性信息内容非常庞杂,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错误。随着信息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无纸化,传统的手工信息处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而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工作管理人员的负担,规范统一各类学生信息,便于对学生各种信息的汇总和统计,提高学生信息管理的效率,并能为学校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根据学生工作管理方面的需要,要求系统要具有以下功能:第一、系统要提供学生基本信息的维护功能,管理人员能够通过此项功能及时添加、修改和删除学生的基本信息,及时掌握学生的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便于动态管理学生;第二、系统要提供每位学生的各学期的成绩,使得班主任或是辅导员能迅速地查询到任意一位学生的成绩,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尽早解决;第三、系统要提供每位家庭经济困难同学的信息,使得班主任及教育处领导能迅速地掌握每位贫困生的情况,有利于每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都能及时享受到相关资助,确保学业的顺利完成;第四、系统要能提供学生在日常管理中的表现、奖惩情况及学生活动情况等,使得管理人员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日常表现,作为学分认定及综合素质评定的依据;第五、系统能提供有关毕业生的相关信息,方便学校及时掌握应往届毕业生的情况,为毕业的学生办理毕业证及提供就业参考;第六、学校每年都要进行评奖评优和表彰工作,这两项工作由于有很多评定细则和综合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工作非常繁杂,这就需要系统能根据相关评定细则进行筛选和统计,帮助学生管理人员做出客观、准确的判断;第七、为了维护数据的安全,系统对不同的用户应赋予不同的权限,并对所有的信息都应具有查询、管理、维护、统计和打印等基本操作功能,确保信息的高效管理和有效应用。

二、系统总体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分为学生基本信息、成绩及学分认定档案、资助档案、奖惩档案、日常管理、综合素质评定档案、毕业生档案等7个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24个数据表,构成了整个系统的基础。系统主要包括用户管理模块、基本信息模块、成绩及学分认定档案模块、资助档案模块、奖惩档案模块、日常管理模块、综合素质评定档案模块、毕业生档案模块、决策分析模块、帮助等10个模块,具有数据维护功能、数据查询功能、数据输出功能等,整个系统数据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系统层次结构如图2所示。同时,为了便于使用和推广,系统的设计还必须满足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易学易用、便于维护和管理等要求,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选用Visual Foxpro 6.0为前台开发工具,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后台数据库,ADO(ActiveX数据对象,ActiveX Data Object,简称ADO)技术为V isual Foxpro 6.0与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接口[1-3]。

三、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库设计

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中待处理的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结构复杂,对数据的存储、检索、分类、统计等处理要求高;因此,设计出合理的数据结构非常重要,其字段项内容必须包括学生管理的所有信息,能够全面反映在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以上的需求分析和系统总体设计,将学生管理信息主要分为学生基本信息、成绩及学分认定档案、资助档案、奖惩档案、日常管理档案、综合素质评定档案、毕业生档案等7部分,存放在24个表中,具体如下:

(1)学生基本信息包括:学生信息表、班级信息表、学生异动情况表;

(2)成绩及学分认定档案包括:学生成绩表、学分登记表;

(3)资助档案包括:贫困生表、勤工助学表、家庭情况统计表;

(4)奖惩管理包括:集体奖惩表、个人奖惩表;

(5)日常管理包括:宿舍分配表、卫生检查情况表、晚归检查情况表、课堂考勤检查情况表、请假情况表、学生活动情况表;

(6)综合素质评定档案包括:学期综合评价表、先进事迹登记表;

(7)毕业生档案包括: 毕业证书办理登记表、毕业证书发放情况表、往届毕业生情况表、应届毕业生情况表;

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数据库字段长度的限制,数据库系统应对每一个字段的含义进行详细解释。同时,在设计字段命名时,要尽量使用户从字段名称中能直观地理解字段的意义。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库结构见图3。

四、系统功能设计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是针对学生工作的实际需要而建立的,需要把有关的基本信息录入到计算机中,存储到指定的数据库内,并能根据需要随时从数据库中调出、修改、查询,能在计算机屏幕上以文字、图表的形式直观地显示出来,以及可以按要求打印查询结果和统计分析结果。据此对整个系统进行了相应的功能分解,以确定系统的结构;通过系统的功能分析,该系统主要有用户管理模块、基本信息模块、成绩管理及学分认定模块、资助模块、奖惩模块、日常管理模块、综合素质评价模块、毕业生信息模块、决策分析模块、帮助等10个模块组成。

(一)用户管理模块

此模块主要是为了维护系统的安全,由管理员根据需要添加用户和用户类型信息,从而使其具有相应的权限,由修改密码、用户信息和用户类型信息3个子模块组成。修改密码子模块的功能为:登录用户能根据自己的需要修改密码,但非管理员用户仅能修改自己的密码;只有管理员才具有访问用户信息子模块和用户类型信息子模块的权限,管理员进行添加、编辑、删除、清除等操作;亦是管理员才有权访问,管理员可以在此模块中对用户类型进行添加、编辑、删除、清除等操作,但对于在用户表中正在使用的用户类型仅能修改备注内容,不能进行其他操作。

(二)基本信息管理模块

此模块包括学生信息子模块、班级信息子模块、学生异动信息子模块,每个子模块均具有添加、修改、保存、查询、打印的功能。学生信息子模块统计了全校学生基本情况,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为违纪学生的核查,毕业后学生档案的查找等提供了保障;班级信息子模块记录了班级及班主任的基本信息,有利于学校的管理;学生异动信息子模块登记了每学期学生的退学,休学,复学情况,便于对全校学生的异动情况做统计。

(三)成绩管理及学分认定模块

此模块包括课程信息子模块、班级成绩子模块、补考信息子模块及学分认定模块,每个子模块均具有添加、修改、保存、查询、打印的功能。课程信息子模块统计了每个学期各个专业开设的课程情况;班级成绩子模块可以查询并打印班级学期成绩表,同时还可以打印每个同学的成绩;补考信息子模块主要记录补考学生的相关信息,便于学生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学生的课程通过情况,学分认定子模块可以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在籍学生进行学分认定、登记和查询并根据需要打印每个学生的各学期各科所获得学分信息。

(四)资助模块

此模块包括贫困生信息库子模块、勤工助学子模块、资助子模块,每个子模块均具有编辑、查询、打印的功能。贫困生信息库子模块记录了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相关信息,贫困生库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资助工作的开展,只有录入资料库的学生才能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才能享有勤工助学、公益助学金、励志奖学金等面向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勤工助学子模块记录了勤工岗位的分配及岗位工作人员的表现;资助子模块记录了全校申请资助学生审批情况、受资助学生的名单及资助贷项的各批次发放情况。

(五)奖惩档案模块

此模块主要包括学生个人奖惩子模块和集体奖惩子模块,具有编辑、查询、打印的功能,为学生的评优、推荐提供参考数据。

(六)日常管理模块

此模块包括学生住宿、卫生检查、晚归检查、课堂考勤、请假、学生活动、综合查询等7个子模块,其主要记录了学生住宿分配情况,卫生、晚归、考勤等日常检查的结果,每个学生的请假情况,学生活动的开展情况等;同时能够根据需要进行综合查询,了解学生在校的日常表现。每个子模块

(七) 综合素质评价模块

此模块包括学期评价、学期评语、综合评价、综合评语等4个子模块,每个子模块均具有编辑、查询、打印的功能。其主要功能记录了每个学生各个学期的表现等级及各学期班主任所给出的总结性评语、毕业时学生在校的综合表现及学校给出的综合评价,为高校的录取提供参考数据。

(八)毕业生管理模块

此模块包括毕业证书发放情况、往届毕业生情况、应届毕业生情况等3个子模块。证书发放情况子模块主要记录每位毕业生的毕业证、结业证的办理和发放情况,便于证书的管理;往届毕业生情况子模块主要记录往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的任职情况、奖惩情况、升学情况,方便他人了解其在校情况,并为应届毕业生的升学、报考指明方向;应届毕业生情况子模块主要记录应届学生的毕业情况及升学情况,方便学校实时掌握学生信息,三个子模块均具有编辑、查询、打印的功能。

(九)决策分析模块

每学期的评奖、表模工作繁琐、麻烦,每一项都涉及到了许多评定细节。决策分析模块可以帮助学生管理人员做出客观、准确的决策;主要包括成绩分析、评奖评优、推荐升学三个子模块。成绩分析子模块主要是对每个同学或整个班级的成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奖评优子模块和推荐升学子模块主要是针对相应的评定细则,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同学。

(十)帮助模块

此模块的主要功能是为系统的使用提供帮助信息,为使用者提供。

五、系统开发、调试与应用

在全面比较分析了现有的程序开发语言和数据库接口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选择Visual Foxpro 6.0高级程序语言为程序开发语言,ADO技术作为Visual Foxpro 6.0与SQLServer 2000的数据接口,Windows XP为平台,进行软件的开发。系统界面简洁美观,屏幕提示均采用中文,即便是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只需根据中文提示,便可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系统功能、掌握操作方法和步骤。系统总的操作流程图如图4。该系统开发后进行了调试,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方便快捷,为改进学生管理模式,提高学生工作的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有实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六、结语

结合某高中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依托计算机平台建立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解决了传统的学生信息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为学生管理、学生信息处理提供了一条方便、快捷的途径,有利于高中学生信息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学生信息的综合利用和长期跟综;但目前该系统还只是单机版本,只便于某个学校对本校的学生信息进行管理。为了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正进行改进,以期开发出基于网络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 赵建敏/郭庆.Visual Foxpro6.0使用指南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9.

高中的统计学第8篇

1 在新课引入时使用多媒体课件,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皮亚杰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因而,使它看起来容易做,而且减少疲劳。”兴趣的作用是巨大的,如果学生感兴趣,则思维的大门能有效地被打开,从而铺设一节课成功的基石;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教师的一切教学设想都可能会落空。所以,教师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以便激励他们更好地去学习、去探索。在新课讲解时,把原来死板的数学知识和静止的图形,运用生动形象直观的课件形式变成动态的图形,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表现力,用美妙的声音和精彩的动画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生动直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刺激了学生的需求,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在多媒体课件的感染下进行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对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更主动、更长久地去学习。

如在讲解空间几何的三视图时,由于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要求比较高,单凭教师简单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于是笔者用Flash做了一个动态的动画,一个立体的星状多面体从远到近的旋转过程,以及动态地展示现实中的汽车、飞机、坦克。学生原本以为空间几何体是既抽象又很难理解的,而在这里通过接触现实中的实例,就会觉得很熟悉,很有趣。这样在课前教学引入时就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会觉得原来枯燥抽象的知识也很丰富、很有趣,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变成了“我要学”“我想学”。这种对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使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增强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2 在知识的迁移中使用多媒体课件,使新旧知识系统化

在教学中经常要把新旧的知识进行迁移,以旧知来学习新知,这种方法能很好地将不同时期的学习内容建立联系,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思想方法。这种新旧知识的迁移方法,既巩固旧知,又利于新知的学习,找准新旧知识的联接点,促进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从而使新旧知识系统化。

过去在复习旧知识时,传统的方式是抄在小黑板上或是板书,这种形式知识容量小,并且浪费时间。相对于以前的传统方式,多媒体课件有很多的优势,教师可以进行多种形式新旧知识的迁移,如概念知识迁移、练习题形式迁移,可以进行练习等多种形式知识点的迁移学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进行学习,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这样既发展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巩固新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使数学教学就变得更加轻松有效。

如在讲解“异面直线成角”时,可以利用课件把空间的两条直线通过平移转化成平面中的直线,配上声音和动画相结合,通过这种动态的演示,将“异面直线成角”这一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平面内容,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使学生易于接受。这样,新旧知识进行了迁移,使知识系统化。

再如在讲解指数函数y=logax、幂函数y=xa、对数函数y=ax三者性质的对比时,如果单纯地在黑板上用粉笔进行书写,学生很难进行对比掌握。笔者用课件动态地展示三种函数,学生能够很好地进行对比掌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同时期的知识要点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可以极大地节约课堂时间,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这样学生在进行对比学习时能更好地使所学知识系统化,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在突破难点时使用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抽象性很强的知识,如空间几何及动态变化类等抽象问题,这些都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难点,如果采用直接讲授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并且很难理解。而多媒体课件有较强的形象性和直观性,能化静为动,再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不仅有静态画面展示,以及配合声音和动态演示,可使原来死板的数学知识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直观认识事物的变化及内在联系,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能有效地突破难点,增强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课件还可以呈现数学教学中“分割”“旋转”“折叠”“提取”等动态过程,使抽象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习效果也得到了很好的优化。

如在讲解抛物线时,单纯地讲授“平面内与一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学生很难理解。而笔者用几何画板做了一个动态的效果,这样通过动态的演示,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抛物线的内涵。在讲解曲线上切线的定义时,笔者通过用课件做出从割线到切线的动态过程,让学生理解割线与切线的区别以及切线的定义。这样生动形象的设计使深奥的数学概念简单化,易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优化教学效果。

4 在课堂小结中使用多媒体课件,把零散的知识结构化

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板书、展示、示范等行为,需要很多时间,知识也比较零散。而多媒体课件最明显的优势是只需教师轻击鼠标或敲键盘,通过这些简单的操作就可以来展示零散的知识,使教师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沟通,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一堂好课开头的引入固然重要,设计余味无穷的结尾也很有必要,设计得合理恰当,能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当然在课堂小结时,多媒体课件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采用概括式、对比式或是问题式的形式,在展示知识结构方面,都能产生画龙点睛、启迪智慧的效果,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脉络。

如在讲解二分法求解方程的近似解这一节课时,由于知识点较零散,学习完本节知识后为了让学生对 本节知识点有个总体的认识,笔者用课件展示本课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本节的零散知识点。

5 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数学教学时的注意事项

通过以上综述可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教学效率,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显而易见,但在教学中应合理利用,否则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应杜绝“穿新鞋走老路”,把多媒体课件变成数学书与练习题的翻版,仅仅是将教材搬到了屏幕上,课件内容没有突出重难点,以致影响学生学习。教师应提高课件教学质量,使之与教学内容相符。

其次,多媒体课件要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对于有些教学内容,传统教学方法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如内容板书、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这些和多媒体课件一起使用,能发挥各自所长,使课堂效果更有效。

再次,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仅仅用课件展示教学内容,缺少学生的选择与互动,会扼杀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现活泼生动的数学课堂。

因此,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有选择地用好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优势,切忌成为多媒体的“奴仆”;要让传统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使它们能够相互补充,发挥各自的优势,真正做到丰富课堂内容,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让数学教学更精彩。

参考文献

[1]王晓燕.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突出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4):125.

[2]姚文平.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尝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1):36.

[3]陈俊.多媒体辅助教学让数学课堂散发魄力[J].基础教育论坛,2011(1):46.

[4]惠晓娟,张艳艳.多媒体课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0(4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