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模块化课程体系

模块化课程体系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8 16:01:53

模块化课程体系

模块化课程体系第1篇

关键词:模块化;课程体系;专业教学;基本学科能力;工程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当前,计算机领域是一个发展非常迅速的新兴领域,相应的计算机专业教育也迅速扩展。现在计算机专业教育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包含了从基础理论到应用的各个方面。客观地说,我国目前几乎没有一个学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单纯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大部分的毕业生在产业界与应用部门就业。

因此,本文就如何在新时期更有效地培养具备基本工程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促使专业知识向工程能力、工程素质转化,提出依据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结合市场需求、职业教育和工程素质训练,通过专业课程体系模块化,加强学生基本学科能力,促进学生工程素质的养成。

1基本学科能力与工程素质

合格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应该具备一些基本能力,包括交流、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基本能力、学科基本能力、创新能力、工程实现能力、团队能力等,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要强调的4个方面是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和系统分析、开发与应用能力。而工程素质的培养重点在强化后两种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兼顾其他诸多能力的培养。工程素质的内涵包括工程知识、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成本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符合法治社会要求的法律法规意识和自觉遵守各种工程技术标准与规范的意识;完成大工程所必须具备的全局观念、责任意识、团队精神以及与人沟通合作的技巧;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探索的精神与善于开拓创新的能力;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道德品质、文化修养与审美观主动适应不同工作岗位和自我学习、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等。

工程素质教育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验、实习、综合训练(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以及课外活动等环节,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使学生具备上述知识、能力、意识及其修养所进行的培养活动。

2原有课程体系凸现的问题

原有的课程体系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达到相应的效果,多数学生缺乏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概念,感觉“什么都懂点但无法面对工作”,仿佛带着许多空白要求企业再培训,综合起来,主要表现如下:

(1) 学生学习趋向应试而非面向应用

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没有将工程应用、职业教育的结合点在相应大纲、相应课程的教学目标、手段上明确,没有促使学生放弃从高考延续下来的应试学习习惯,学生没有意识到专业学习过程就是职业身份获取的过程而主动培养工程素质。

(2) 计算机专业教育中学生被动接受实验课程

现有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如何参与构建实验环境和开发环境,如何在实验条件不充足时下提出相应的方案并完成相应实验任务缺乏指导,大多数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实验教学和实验方法,即使“成功”完成也不知其所以然。

(3) 计算机专业教育中教学缺乏整体性,实用性

目前在大多数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基本上就是相关的课程理论和方法的学习,不同课程教师间缺乏沟通,缺乏通过主题式的应用和开发案例来讲述知识点,也缺乏引导学生参与工程认证。同时,课程考核方式趋于简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能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需要对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原有课程体系结合基本工程素质培养要求按模块进行规划,以形成结构合理、内容新颖、教学手段多样化、功能最优的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3课程体系的模块化

为培养学生基本学科能力,对应相应系列课程,如基础理论系列、程序设计与算法系列、软件技术系列、硬件技术系列和实践系列。每类系列课程从时间安排,周期长短都不同,可根据具体目标相同的课程聚类成为相应的教学模块,并且要不断强化关键模块,实现学生能力逐层递增,即:理论基础模块(理解能力)、应用基础模块(实现能力)和设计基础模块(综合创新能力)。

新的课程体系要做到将各个教学环节按基本学科能力、素质培养的视角形成一个连续的模块化过程,具有整体性、连续性,能在这个过程里保质保量完成一个或多个工程案例的学习和训练,使得培养高素质、高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更加理想。

针对工程素质的要求要解决4个方面的问题:(1)各门实验课程模块要形成承上启下的体系,使学生“养成”实际应用项目的系统认识;(2)各门课程的理论模块和实验模块内容与社会需求和实际工作结合,将具体应用贯穿进去,改变学习枯燥的现状,激发学生积极性;(3)模块组合要能体现分层次教学目标定位,重视学生个性发展;(4)开放式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要将实际工程案例源源不断地补充到理论教学模块中,也使得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效果更加理想。

设置模块化课程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

(1) 实用性。以计算机专业职业取向作为参照,将模块的职业属性表现出来。

(2) 通用性。模块能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满足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的需要。

(3) 弹性。应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4) 发展性。应注重知识更新。

(5) 与技能考核挂钩。在模块教学结束后,学生通过参加技能考核,可以获得一些如软考类的证书。

比如,针对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我们根据网络工程的特点,参考网络工程人才的职业需求和国家相关职业资格要求,课程体系可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高级拓展课程四个层次进行构建,专业方向课分为网络管理与安全、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应用系统三大模块,如图1所示。

进一步细化课程体系内知识技能点,形成课程模块,如表1所示。

4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优点和挑战

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优点主要如下:

(1) 模块化课程体系,直接将课程体系按模块与实际专业工作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再是以验证知识为主;而要体会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去理解实际工作或企业背景下知识点的应用,了解专业面临的实际需求,增强工程意识,也提高工程应用能力。

(2) 提高了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要求充分将应用领域的内容充实进来,并让学生能从理解到应用,再到综合设计,必然要求老师要充分做好模块教学的准备工作,并了解相关模块的教学情况。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3) 优化了课程内容。模块教学是课程建设建设的一次大变革,打破了现有的教材体系,加强了专业性。正确地解决了学科体系的系统性与生产实践所需知识综合性的矛盾。

(4) 避免了讲授知识的重复性,节约了课时。采用模块教学,加强了同一结合点上相关科目的协调配合,避免了知识重复讲授。

(5) 强化了实验环节。课程模块的应用性,强调学生不仅是学习了知识而是能力上会做什么,让学习充满成就感,推动学生终身学习的激情。

实施课程模块化面临以下的困难和挑战:

(1) 教学观念的改变,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关注在课程模块中学生的表现。比如,如何参与学习过程,如何理解职业远景目标,如何改进相应的基本素质表现。

(2) 课程模块化对教学方法提出了要求,如何承上启下,与学生已经学习的模块接轨,为下一个模块铺路,在整个过程中要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3) 不同模块间教师间的沟通,教师如何与企业、科研项目结合,充实课程模块的实践内容,保证教学中课程模块与时俱进。

5结束语

工程素质是大学生从业所必备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素质。在新时期下,对现有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改革,并在教学层次、实践方向、模块组织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探索,更好地促进专业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范伟,黄贤英.大学计算机教育中的工程素质培养[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3).

[3] 陈道蓄. 通过计算机专业认证推动教学质量提高[J]. 中国高等教育,2008(18).

[4] 黄贤英,范伟,王森. 以提升学生从业力为导向,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J]. 计算机教育,2007(3).

Modular System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Courses in Cultivation of Engineering Quality

FAN Wei, HUANG Xian-ying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0, China)

模块化课程体系第2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 模块化 课程体系

注:本文为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04066

随着我国外贸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与社会对于大量复合型的外贸人才。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培养优秀外贸人才的前提和基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

一、模块化课程体系简介

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在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要求的前提下,把课程分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选修课及综合技能训练课五大模块。进一步突出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并能根据企业的反馈整合课程,优化结构,符合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

全球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国际贸易领域对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国外在高职教育方面有很多成功先例。例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等。其主要特点是实践环节的加强,由以前的学校办教育转变为企业学校合办教育。

国内各高职院校也在努力探索适应市场和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比如《高职院校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等课题。但是大多没有把综合技能训练课作为单独的模块分离出来,各门课程之间重点不突出、主次不分。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校根据企业反馈对课程进行灵活调整。模块化课程体系既强调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又能有效协调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能有效促进复合型外贸人才的培养。

二、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

根据对外贸行业、企业以及社会调查,了解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同时考虑商务外语专业特点及心理素质的要求。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的内在联系和本专业的成长规律、认识规律,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形成模块化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在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立中可以通过开展校企合作,促进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使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有效结合。因此模块化课程体系包含了如下主要内容。

1.通过对外贸企业以及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学生的调查,分析,总结外贸型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把各种要求与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各模块一一对应,综合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各模块的教学特点,删去没有存在意义的课程,增加新的课程。研究出一套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实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2.分析和总结高职院校现有的商务英语各门课程在模块化课程体系中所处位置,所占比重。重点找出那些与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不协调的课程。

3.研究符合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教学方法、教学规律,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不断总结提高。为商务英语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模块化课程体系按照“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素质为核心,以培养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操作能力为主线,通过课程的合理整合,优化整体结构”的课程体系设计与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形成商务英语专业以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选修课及综合技能训练课五大模块的课程体系。并根据企业学生的反馈,对各模块进行适当调整。公共课、专业选修课突出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专业基础课体现了英语基础的培养;综合技能训练突出了对具体职业技能的培养。

模块化课程体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行性和专业性,高职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育的特色得以凸显。充分体现出人本主义的特征,能充分体现和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

三、模块化课程体系当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各个模板具体课程的设置,不仅要体现各自培养能力的特点,还必须与所招收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紧密结合。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则需要加强专业基础课的比重。不能一味地强调能力培养而忽视英语基础。最后造成学生最基本的英语基础也不具备,那就成了空中楼阁,走向了强调应用能力的极端。

2.将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结合起来,找出毕业生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对课程体系各模块的具体内容及比重进行调整,提高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

3.如何根据就业岗位对商务英语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调整实训课程。使每一门实训课程都能针对某种重要技能进行操练,从而帮助学生有效地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外贸人才。

参考文献:

[1]林添湖.《试论商务英语学科的发展》发表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4期

]吴敏.《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研究》发表于《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第35期

[3]李丽.华《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模块教学现状研究》发表于《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年第3期

模块化课程体系第3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移动通信技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3-0113-03

1 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以职业活动为主线,对接移动通信产业,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特点,确立基站建设与维护、移动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移动客户服务三大核心就业岗位群;引入S.M.A.R.T人才培养模式,依据核心就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需求,融入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岗位认证,分析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人才培养的差异,确立课程内涵,构建“职业岗位与技能认证融合,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交织”的双衔接式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实施MIMPS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一系列真实的工作项目为任务,采用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推动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同时完成任务;以世界大学城为平台,建立网络化、多元化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结合S.M.A.R.T评估系统有效利用课程考核评价结果。

2 S.M.A.R.T高职教育模式内涵

有别于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S.M.A.R.T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前移,根据职业目标科学地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为在校学生创造出与企业相似的模拟职业环境,职业指导贯穿高职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设计、职业学习。

S.M.A.R.T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流程图如图1所示。

第一步,职业定向,在学生入学时基于兴趣、职业倾向等自我评估测评因素与通信行业岗位资源信息进行匹配,明确自己初步的职业定向。

第二步,自我教育设计,包括学习系统的专业课程和岗前培训。自我教育设计阶段是S.M.A.R.T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重点,在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引入企业课程,借助企业的行业背景和专业知识技能,丰富专业教学资源。

第三步,职业决策,结合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情况及S.M.A.R.T评估系统的职业评估报告,明确自己最终的职业定位。

第四步,顶岗实习。根据职业决策结果,学生到企业中去进行顶岗实习,零距离体验真实的工作。

3 “职业岗位―技能认证融合,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交织”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依据S.M.A.R.T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涵,以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为例,构建“职业岗位―技能认证融合,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交织”的双衔接式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伴随着移动通信产业更新升级,结合移动通信产业“全程全网”的特点,移动通信产业职业岗位群主要有移动核心网建设与维护、基站建设与维护、移动核心网规划与优化、移动无线网规划与优化、移动客户服务、手机软件开发等。依托校企合作共同体,结合高职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和专业调研结果,校企双方对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进行深入剖析,确定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核心职业岗位群为基站建设与维护、移动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移动客户服务。根据三个核心就业岗位群的职业目标构建“职业岗位―技能认证融合,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交织”的双衔接式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职业岗位―技能认证融合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校企共同参与下,对接移动通信产业战略转型和4G技术的发展需求,基于岗位职业目标分析每一个核心职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与专业技能,并按入职岗位、晋升岗位、高级岗位进行归类合并,利用校企合作共同体,融合与该职业岗位对应的初级、中级和高级的通信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和企业岗位认证,构建“职业岗位―技能认证融合”的模块化、层次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融合移动通信工程师(NC技能认证)、GSM/3G/4G网络优化工程师(NC技能认证)的初级、中级和高级技能认证点,构建移动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岗位的层次化专业课程模块,包含移动通信技术与系统、GSM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3G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4G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融合移动通信工程师(NC技能认证)、电力机务员(行业技能认证)的初级、中级和高级技能认证点,构建基站建设与维护岗位的层次化专业课程模块,包含基站建设工程、GSM/3G/4G基站运行与维护、通信动力设备操作与维护、电信工程项目实施;融合电信营业员(行业技能认证)、电信业务员(行业技能认证)、移动终端维修员(行业认证)的初级、中级和高级技能认证点,构建移动客户服务岗位的层次化专业课程模块,包含电信业务应用与客户服务、服务礼仪与沟通技巧、电信渠道营销、移动终端维修。

“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交织”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院校不仅要为社会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也是为社会提供职业培训的主要场所。学历教育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提升,而职业培训又为学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职业培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和内容,都要以学历教育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基于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联系与差异,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上,高职学历教育专业课程不仅要体现职业性、应用性,还要体现高等性。借助于校企一体合作优势,将高职学历教育专业课程与企业职业培训课程内容交织,实现优势互补,构建“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交织”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将移动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移动客户服务两个职业岗位群的学历教育专业课程与职业培训课程进行“拆分交织”,将基站建设与维护职业岗位群的学历教育专业课程与职业培训课程进行“一对一交织”。

MIMPS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对于“职业岗位―技能认证融合,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交织”的双衔接式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嵌入企业的MIMPS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根据MIMPS教学法的六大步骤开展教学:课前评估教学方法选择研究型实训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学习心得。在“教学方法的选择”环节根据专业课程的性质和特征,采取形式多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GSM/3G/4G基站运行与维护等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GSM/3G/4G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移动终端维修等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电信渠道营销、服务礼仪与沟通技巧等课程采用现场教学法;在“研究型实训”环节以一系列真实的工作项目为实训任务,实施职业模拟教学。

课程考核与评价 课程考核与评价注重过程性考核,将考核的重点向实践技能掌握的整体性和专业能力的创新性等方面倾斜。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项目驱动安排考核评价的内容,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利用世界大学城收集并保存“任务单”,学生用“任务单”来申报自己的学习成绩(即学生自评),结合学生互评和教师考核点评,给出最终的课程考核结果。将考核结果录入S.M.A.R.T评估系统,学生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学习反思,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调整学习计划,同时对职业定位进行适当纠正,合理选择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宋燕辉,陈霖.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模块组合、双轨联动”实践教学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

[2]童伟.MIMPS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和培养就业能力的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3(2).

模块化课程体系第4篇

一、相关概念

(一)跨企业培训中心

跨企业培训中心是由学校与企业共建,学校提供办公与生产管理场所,与专业服务面向高度匹配的经济实体或企业提供硬件条件与软件资源的实践教学场所。基于校企利益共同体构建校企合作联盟,使教育资源与企业资源在跨企业培训中心汇聚、有效配置、整合优化,形成合作办学机制――校企共建专业,为学院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学校、企业二元融合式“中间站”(见图1),形成三站协同的良性互动。

(二)模块化课程体系

模块化课程体系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群任职条件,参照行业标准与规范,以使学习者获得从事职业活动的知识、技能、素养以及综合能力为目标,由职业院校、企业和跨企业培训中心三方协同定制职业技术训练与培训模块,使之与职业岗位群技能需求吻合。各模块分别由职业院校、培训中心、企业分阶段实施,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仿真实验技能训练模块对应职业院校,技能强化训练与技术提升训练模块对应跨企业培训中心,岗位技能训练模块对接企业,形成基于模块化的职业技能训练体系。

(三)电子商务技术

电子商务是一门交叉、新兴的综合型学科,内容涉及计算机技术、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门基础学科。新编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对电子商务专业进行了调整,在计算机类增设电子商务技术专业,从信息技术角度定位电子商务专业方向,增设电子商务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网络营销与推广、商务网站运行与管理、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挖掘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时具有扎实的计算机技术和经济管理技能,掌握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规律,专业技术和创新、创业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为专业技术实训、毕业生创业孵化、生产与服务外包等提供模块化训练体系,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跨企业提供合格人才。

二、相关研究综述

针对电子商务的学科交叉性和宽口径特点,《基于中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通过中美两国人才培养差异比较,分别从教育层次和方向阐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其课程体系设置,既要有统一的共性课程,也要有突出自身人才培养层次和方向的特色课程,形成共性与个性兼备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针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新举措》提出“两园区三阶段”的教学组织模式,在校内电子商务实践园区与校外电子商务产业园区进行校企交替式学习与训练,建立校企“实习基地共建、人才共育、教学效果共同评价”的双向运行机制。《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为主旨,通过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实践项目平台,提出“以大学生创新项目为起点、专业竞赛为助力、自主创业为突破”的实践模式。《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提出电子商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4层次13模块”的设计框架。《基于课程群构建电子商务“三创”实验教学体系》从课程群的角度整合实验教学内容,以三创能力 (电子商务运营创意、应用创新和网络商务创业)为核心,构建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群以及基于课程群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对电子商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进行探索实践。

上述研究者多是从人才供给侧研究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对需求侧的利益关切不够,研究者试图缩短职业教育人才输送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距离,提出校企联合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实践方法。但由于电子商务技术的跨学科和跨行业等特点,电商企业能够提供高校学生的实践时间与学校教育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学生的生产性实践停留在订单处理和销售热线等岗位,技术密集程度低,技术含量低,层次水平低。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于2008年开始从人才供给侧探索改革路径,发现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利益平衡点,通过以资源换资源方式,促进校企资源的优化配置,将企业引进校园,嵌入行业内训体系和行业岗位认证体系,构建基于校企利益共同体的跨企业培训中心,实现学校和企业互通,形成学校和企业双元互动、协同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这一研究与实践在国内尚属首次。

三、基于跨企业培训中心的电子商务技术模块化课程体系框架

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有效途径是共建跨企业培训中心,以跨企业中心为平台,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匹配,与职业岗位需求吻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使学校与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与职业技术培训形成良性互动的协作共同体,形成长效的运行机制、协同施教模式,学生兼具学徒和员工的双重身份,既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术,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自身发展能力,而且通过跨企业培训中心的模块化课程培训和职业化技术训练,获得顶岗的本领、工作的经历、创新的意识和实践的能力,毕业后能较快适应岗位要求,真正解决当前职业技术人才的供需矛盾。

(一)跨企业培训中心在电子商务技术人才培养中的运行机制

跨企业培训中心是吸收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精髓,借鉴中德合作人才培养实践经验的创新实践,在电子商务职业教育联盟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发挥区域的产业集聚优势和校企联盟协作优势,基于校企利益共同体组建政、行、企、校协作联盟,政、行、企、校协同创新,实施“岗位确定、合同培养”模式,突出“双主体、双身份”等特征,共同探索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途径,以“跨企业培训中心”为校企合作平台,完善“一董三委”管理体制(见图1),具体负责跨企业培训中心的运行与管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保证企业深度参与和校企双元全程融合,构建基于技能训练贯穿学校、跨企业培训中心、企业三站的人才培养创新路径。“三站互动、阶段轮换”中的中心站是跨企业培训,是校企协作联合体,是学生到学徒再到员工转变的关键环节。

(二)“三站互动、阶段轮换”的运行模式

“三站互动”是指学校站、跨企业培训中心站和企业站相互衔接和关联,即教学内容互相衔接,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训与生产内容相互关联,是技术与技能训练的有机统一体。

“阶段轮换”是指专业教学分阶段分别在各站组织实施,依据专业教学计划,不同课程内容分别在不同场所完成教学,有些课程内容将在相关场所分段实施,交替轮换,保证课程内容教学的有效性和实践性。

所谓“三站互动、阶段轮换”实训教学模式,即学校、跨企业培训中心和合作企业三方是协作共同体,三站各具功能又是统一体,是电子商务技术专业教学实施的主要场所。学校站主要进行基础理论教学、验证实验或虚拟仿真实训;跨企业培训中心进行技能强化和技术提升训练,是生产性实训热身训练,为实习和就业提供技术准备;企业站进行生产实训和企业文化教育。

(三)基于跨企业培训中心的电子商务技术专业模块化设计

跨企业培训中心作为连接学校与企业的桥梁与纽带,从学生的技能培养看,是专业理论与方法检验以及校内实验实训技能训练的延伸,为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快速提升的有效途径,也是为学生即将开展实习和就业而进行的技术与心理准备的关键环节,学生在跨企业培训中心便能体验企业文化、积累职场和工作经验。所以,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实训体系承载着学校教育的延伸与接轨企业实践的双重任务。一要有别于学校仿真、验证性实践体系,二要有别于企业生产性工作任务,三要体现电子商务运行规范与管理规程,以及服务质量控制与保证体系。

针对电子商务技术特点与行业服务标准与规范,基于跨企业培训中心的电子商务技术实训体系实行模块化训练课程模块,纵向(学校、跨企业培训中心和企业)内容分段衔接,横向按岗位技能结构模块化设计。纵向课程群模块分别依据教学场所进行设计,如图2所示。按岗位技能结构分别是网络营销与推广模块,电子商务网站运行与管理模块,商务数据分析与挖掘模块。网络营销与推广模块对应专业学习领域的商务营销能力训练,电子商务网站运行与管理对应网络运营平台建设与维护能力训练,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挖掘对应商务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训练。

移动电子商务时代,电子商务活动不是简单的网络商品交易,而是商务信息流、资金流和商品物流的统一体,必将产生大量的商务数据信息,这些数据是商务运行过程中的自然产物,存在着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如商品销售量、销售额、销往区域、交易时间等,还存在大量的隐藏信息,如商品订单、商品包装、商品受众等,这些数据信息有利于商品生产企业的科学决策,制定生产与销售策略,促进产品创新设计,尤其是隐藏信息的数据挖掘信息有助于提高商品销售量。

(四)基于跨企业培训中心的电子商务技术专业实训模式

依据电子商务技术专业实训体系,编制基于“三站互动,阶段轮换”的专业实训教学进程表,实现内容衔接、场所轮换、工学交替,以技术提升为主线,技能训练贯穿各阶段,实训内容体系呈螺旋式进阶,实现三站的良性互动和优势互补。

第1阶段为第1―2学期,教学场所主要在学校与校外实习基地轮换。在校内实验、实训等场所,主要讲授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原理,着力训练学生专业基础技能,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职业岗位认知,让学生提前熟悉职场环境,感知职场文化,体验职场氛围,了解行业发展特征以及未来职业岗位工作标准与规范。

第2阶段为第3―4学期,教学场所主要在学校与跨企业培训中心轮换。校内实训基地主要进行专业核心技能的模拟与仿真训练,通过模拟与仿真,理解电子商务核心技术要领和操作流程,然后进入跨企业培训中心进行核心技能的强化训练,由职业导师按照现代学徒制进行个性化指导与训练,既解决了技能短板问题,又突出了个性化能力培养与训练。

通过模拟与仿真实验使学生感受电子商务知识的商业化应用过程,体验电子商务的商务流程和技术特点,让学生从感性上验证、加深理解所学理论知识,通过“做中学”,学会电子商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通过实验使学生提高动手能力、独立策划能力、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能够综合应用电子商务技术和各种经济管理理论,提出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编制电子商务的商业计划书。

模块化课程体系第5篇

【关键词】能力本位 应用化工技术 课程体系 模块化设计

一、高职课程体系整合的原则

1.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原则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整合主要体现在对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选择、课程模式设计及课程评价等方面。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整合必须在深入了解市场,准确把握市场对高技能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后,从传统的学科式课程模式框架中走出来,真正做到从行业实际需求出发,达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2.课程知识和技术多元整合的原则

高技能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技能,要运用多元整合的策略思想,形成以应用性、技能性为特色的高职课程内容体系。贯彻多元整合的策略思想,要求打破原有课程、学科之间的壁垒和界限,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目标培养的实际需要作为内容取舍和结构组合的标准,分析相关的知识要素和技能要素,对课程内容做纵向和横向的整合,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必需的基础性和课程内容的综合性。

3.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

实现整体优化首先要明确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比例关系。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找到三者之间最佳的结构平衡点,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协调发展。协调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不同的课程对培养目标所起的作用不同,要明确核心课程、支持课程、基础课程、特色课程之间的关系,并体现在课程体系中。

4.理论教学“必须、够用”的原则

高职的理论教学特别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以指导实践,提高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坚持理论教学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有利于学生用科学的技术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操作。因此,课程体系应对理论教学进行大胆改革和重组,取消与专业实际技能培养关系不大、理论性过强的课程,对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课程进行内容的调整与合并,增设反映新技术的技能课程和过程性课程。

5.重视特色课程的原则

高职的人才培养要为区域经济服务,课程体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与区域经济的结合上。区域经济结构不同,产业布局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人才的类型要求、专业要求也不同。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特定要求,创建特色课程,构建产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是值得探索的主要途径。

6.适应职业结构与岗位的变化的原则

高职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的调节机制,能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科技的发展与市场需要做出快速反映,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在内容上吐故纳新、在结构上调整组合、在评价上动态反应。知识经济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和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造成了职业结构和劳动岗位内容的不断变化,而且这种变化的速度愈来愈快。高职课程体系及时反映这种变化,具有自我调整自我更新的能力。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认为“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适合以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岗位技能训练为特色的高职教育要求。“宽基础、活模块”的两段结构,呈现出与其他课程模式不同的结构特征。宽基础部分作为横向的课程集群,其学习内容不针对某一特定工种,而是针对一个职业内的一群相关岗位所必须的学识和能力,将工作性质相通的若干个岗位集合为一个群,着眼于一个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通用知识的获得和通用职业能力的训练及学习能力获得。“宽基础”阶段侧重于全面素质与关键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奠定发展后劲的基础。“宽基础”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活模块部分作为纵向课程集群,强调针对特定的岗位对从业者的具体要求和从业能力,追求教学内容与特定岗位需要的一致性。其任务为:一是岗位专项技能的训练,使学习者具备顶岗能力:二是在专项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兼有提升学习能力的功能。“活模块”阶段注重专项能力、综合能力、适应市场变化的跨岗能力及个性特长的培养,着眼于就业适应性的培养,立足于市场经济和人才的需求。

二、通过社会需求分析确定能力本位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结构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从2005年开始筹建,2006年招生。专业设立之初我们对山东省及周边地区多家企业进行调研,发现电池行业由于能源危机的影响焕然一新,它集技术、资金、劳动密集于一身发展迅速。

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放调查表,就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与就业状况的关系进行调查。初步结论是:文化素养和专业基础理论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和自主创业,专业技能的高低和宽窄决定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面。高职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感觉到模块化课程的教学体系能从整体上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并且富有成效。因此,创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培养高职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这也正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各类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我们还重点调查了毕业生的就业层面,它们主要涵盖在这样一些领域:企业的产品生产、质量检测、分析化验、技术开发、技术管理以及产品的营销和售后技术服务等。我们把这两项调查结果与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挂钩,具体做法是:从学生的就业领域和就业岗位出发建立与就业岗位对应的能力模块,再根据能力模块的内涵来决定课程模块的数量和内涵以及每门课程及每个课程模块的培养目标。这样构建课程模块有利于我们集中时间和精力有针对性地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整合方案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的设置与体系的整合问题。因此,我们以高职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依据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构建了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宽基础、活模块”结构的高职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由职业公共课模块、职业能力课模块、集中实践模块、人文选修模块组成。

1.职业公共课模块

主要为大学生提供必备的科学、人文、身心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重视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是职业高校区别职业中专的重要标志之一。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等课程。该模块以“必须、够用”为原则。

2.职业能力课模块

首先针对职业所需,确立核心课程。核心课覆盖该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群需要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识和技术,教学上侧重于技术方法的讲授。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学好这些课程,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知识和技术。围绕着职业能力核心课程,开设专业技术、职业考证、职业方向等课程

(1)专业技术模块

各专业除了核心层以外需要开设的专业技术课。这是对核心技术课程所需专业知识的强化、拓宽和补充,以使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本专业的核心技术课,强化技术操作,以熟练和丰富技术操作经验。

(2)职业考证模块

职业考证模块保证职业资格的获取,落实双证书制度。这一模块重视职业技能的考核,将职业考证的相关课程尽可能融入培养计划之中。该模块课程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从而有利于学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技能的课程,重在职业基本技能。

(3)职业方向模块

职业方向课模块以当前职业岗位的需求为依据,每个专业设立3个左右的专业方向,在第四学期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基础对他们进行分流。此模块侧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以适应多层次岗位的需要。

3.集中实践模块

这一模块的课程强调实训、职训等实用性操作训练,以满足第一线应用技术人才的实际需要。

4.人文选修模块

以人文课程为主,兼有科技、管理、文体类等课程,为学生多方面个性发展提供帮助。

四、“宽基础、活模块”课程体系的特点与应用效果

“宽基础、活模块”结构的课程体系特点是:这种课程结构模式灵活性大、针对性强,可以通过调整不同模块的组合,及时实现专业方向的调整,满足各种教学计划需要,并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与稳定性,灵活地实现教学内容的新陈代谢,使教学要求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基本上保持同步。各模块均紧紧围绕职业技能这个核心,体现出:“职业技术核心”、“动手能力优先”和“注重人文和科技素养”的高职课程的设计原则,贯彻了从高职学生发展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体系是在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按照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技能要求,设计合理的岗位技能或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这一目标由一组相近的专业岗位综合技能课程或若干个相应的岗位证书课程所组成,这些课程包括相应的实训课,以及参与实际生产或社会服务、实际运作的实战训练,从而使学生在毕业后实现与企业零对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歧奖.课程结构与教学模式整合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 2002, (4).

[2]张尧学.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晓明.整体性课程结构观与优化课程结构的新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5).

[4]黄尧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 2005, (5).

[5]郑晓梅.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J].职业技术教育, 2003, (19).

[6]卢学红.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J].职教论坛, 2004, (1).

模块化课程体系第6篇

论文摘要:高职涉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要根据涉外旅游市场的需求来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涉外旅游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通过4个模块、3个阶段、有目的的教学设计明确了教学目的,优化了课程安排,最终达到培养符合涉外旅游市场需求的人才的目标,同时符合涉外旅游专业教育的内在规律和学生个性发展。

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对外开放,涉外旅游市场迅速发展起来,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高职院校在原有的旅游管理专业基础上纷纷开设涉外旅游专业。高职教育具有两个属性,一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属性,一为高等教育的属性。目前,我国高职涉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中没有很好地体现出这两个属性,尤其职业技术教育属性,导致高职涉外旅游专业培养目标不准确,培养方式与就业有差距。课程是教育的核心问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等学校的课程。课程设置指学校为学生所提供的教学科目和教学活动的安排,课程设置的结果就是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性课程体系和实践性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根据一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由相关学科知识及实践环节按一定比例及逻辑顺序排列组合而成的知识系统。”高等教育的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的设置,尤其取决于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发展水平。

1当前高职涉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特点

高职院校的涉外旅游专业从设立之初起,各学校就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但是尚未对此达成共识,一致认为缺陷不少,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1.1课程体系专业定位模糊

目前,高职涉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普遍体现出定位模糊的特点,没有认清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职业中专的区别,出现两个极端,部分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盲目向普通高等院校看齐,使培养出的人才没有明显的高职特色,实践能力达不到要求;部分的高职院校把涉外旅游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满足旅游业大量需要的初级技术职员和一般服务员的层位,为保证高就业率,而不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效指导,学生潜力无法得到可持续的充分发挥。

1.2课程体系与就业脱节

课程体系的制定者对旅游行业和就业市场的了解不够,闭门造车现象突出。教师到行业从业很少,造成课程体系死板僵化,教学内容与学生就业需要严重脱节。教学手法传统单一,不能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学生毕业后还要再一次进行实践学习,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成本。

1.3课程体系带有拼接色彩

高职涉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拼装特色,主要表现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各类课程、外语课程的简单加和现象,导致涉外旅游专业往往成了旅游管理专业的附属专业,没有自己的专业特色。进而造成课程体系的内在联系性差、系统性差、教学内容的重复、外语课程和旅游专业课程分离现象十分明显。还有部分的高职涉外旅游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过多,涉及的知识涵盖了旅游专业相关学科的很多内容,学生普遍感觉到什么都学,但到具体应用时却感觉到了自己掌握的知识的深度不够,不能熟练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使自身的发展陷入被动,这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相违背的。

1.4课程体系受教材制约

当前市场上适合高职用的教材很少,受教材制约,导致外语教学与旅游专业知识教学脱节。比如现在在市场上就很难找到适合高职涉外旅游(韩语方向)专业用的教材,现有的大部分都是纯语言而没有结合专业的教材。由于在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考虑教材的问题,导致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只能把语言课和专业课分开开设,能进行双语教学的专业课很少。

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的涉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有旅游管理和外语两个专业的简单叠加,只是简单地在旅游专业教学中多设置几节外语课,或者是在外语教学中加入简单的专业知识;另外一种是完全就搬本科院校的设置方式,基本不考虑高职院校本身的特点。根据高职涉外旅游专业的定位,结合旅游市场的情况和用人单位用人的情况,涉外旅游教学有必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构建具有高职涉外旅游专业教学特色、突职业教育、多学科结合的课程体系。

2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

模块化教学法(mes),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一种教学模式。“所谓模块,就是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将相关的知识组织在一起的结构。”模块课程体系,是指整个课程结构以模块化的形式进行构建,根据每一阶段的培养目标,将几门课程组成一个大的模块,几个大的模块组成某一专业的课程计划,也有人将之称为板块。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是根据市场需求先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根据该目标将课程分解为若干模块,同时,根据各个职业方向的不同要求,设计出职业方向课程模块,并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应。模块课程体系以其灵活性与开放性受到高职院校的欢迎。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如下。

2.1就业导向确定课程体系的目标和内容

就业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考虑到了就业市场的需求,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瞄准职业方向并落实到具体岗位,就业方向在课程体系中清晰体现;课程设置指向工作需要,即根据职业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来确定课程内容,每个课程模块都有明确的就业指导目标,同时兼顾到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性。

2.2用模块化确定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

建设课程体系首先对行业就业岗位的能力进行分解,根据岗位的能力要求将课程进行模块的划分,将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课程设计为文化素质模块;再将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课程设计为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应用模块,以上两个模块为专业通用的课程;最后将职业范围内适用于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设计为满足就业需要的职业方向课程模块及职业技术模块,职业方向模块易于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衔接。学生潜力培养模块、专业素养培养模块和多个职业方向技能模块合成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

2.3模块化课程体系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模块化课程体系强调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所以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给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机会。在课程体系设计中通过选修课程模块和预实习选择专业方向的设计来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确定好的模块有的放矢,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所选的模块上,不断地钻研直到精通,强调专项技能的强化。教师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内容模块,做出相应的教学要求、指导和评价,让学生也能负责控制和管理好自己的学习活动,主动地学习。

2.4模块化课程体系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灵活性

模块化课程体系有很强的灵活性。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专门针对市场上对涉外旅游人才的需求来确定一些模块的学习,这一部分在设置的初期留出一定的时间,到需要的时候灵活设置,适时调整,可以通过选修课程和专业讲座等来实现。

3就业导向的涉外旅游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计

构建就业导向的涉外旅游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要根据该课程体系的特点,并结合涉外旅游专业的特殊性,采取一些措施来进行。

3.1对涉外旅游市场进行调研

作为面向职业和岗位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一定要与市场紧紧相扣。构建课程体系之前必须认真分析问题,有计划的到涉外的旅游市场和企业中去进行调研,确信将要开设的课程是目前企业需要和正在使用的。

首先,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编制过程一定要与企业相联系进行。组成由校内、校外人士(主要是企业的专家或管理人员相结合的专业委员会进行课程体系的开发。

其次,对涉外旅游企业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涉外旅游专业对应的职业方向,确定职业方向所需知识、能力与态度的教育模块;分析每个职业方向模块应具备的专门技能和知识;得出相应的调研结论。

再次,调研人才市场和涉外旅游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分析每个方向的人才需求情况;根据调研情况对学生选修人数做调整,有必要的时候要通过竞争来达到合理的学生学习人数控制。

最后,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确定课程体系目标。设置高职涉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要有利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实施,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体系改革必须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服务,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进行。

另外,教师也应该增加到行业就业的经验。教师如果没有到行业锻炼的实践经验,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的建立就不会符合市场的需要,教学活动也会与就业实际脱节。

3.2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实施

在市场调研和学科特点分析的基础上设计课程体系。设计课程体系首先以旅游市场就业需要为目标,分解目标,逐步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所以,涉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要考虑涉外旅游市场的需要、教学时问和学科特点几个要素来进行设计,并且与实践教学联系。根据以上这些要素,构建高职高专涉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框架如图1。

该课程体系的创新体现在4个方面。

(1)充分体现了“理论+实践”的高职教学原则。此体系中,实践课程不再是学生学习周期结束后的最后一项学习,而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整个过程始终贯穿着实践训练。第一阶段是通过学生到企业预实习的方式进行;第二阶段通过周末顶岗实习进行;第三阶段通过最后的毕业实习进行。3种实践方式的成绩最终都纳入学生学习的总学分中,在学习中,如果学生没有这3项的学分就无法拿到毕业证书。

(2)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原则。根据涉外旅游市场就业情况的分析确定学习目标,同时兼顾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基本素质的培养确定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把从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潜在能力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分3阶段完成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能3个方面的培养。根据“基本素质一职业能力一岗位技能”的培养方向,确定每个阶段的具体培养目标,然后在目标的指导下确定课程培养模块,最后分析这一模块中包含的课程内容,确定具体的课程体系。再根据市场的变化需求,灵活的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对于所有学生都必需掌握的核心内容,采用必修课形式,对于非核心性课程则采用选修课形式,以适应学生之间的差异,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学习时间上,适当的把暑假时间纳入课程体系中。暑假自主学习的时间,由学生自由安排,但是要求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对学生的暑假学习制定评价体系纳入学分中。现阶段高校学生有两种来源,一类是参加工作后再参加高考的,还有一类是高中文理科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再考入高职涉外旅游专业来学习的,学生的目的性很强,其工作期间的实践可以算入学分中。高中毕业的学生由于没有实践经验,因而入学第一阶段学习结束后,要求学生自己寻找与所申请专业一致的企业进行为期2~6月的预实习,学校通过带班师傅的鉴定对学生进行考核并且纳入学生毕业学分中。通过预实习的过程,让学生对行业有感性的认识,以后的学习就更加有针对性,可避免学习的盲目性。

(4)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同步进行。课程体系设置中加强了外语的学习,但是不是单纯的加多外语课程的课时,而是在原有专业课上采用双语教学,形成外语教学的外语基础课程到专业外语基础课程再到双语教学专业课程的渐进培养方式,旅游专业知识学习与外语学习从原来的分开进行到同步进行转变。

4就业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支持体系面临的挑战

4.1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就业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实施,必将对传统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模式产生较大的影响,有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变革。

首先,学校学分制度面临挑战。由于预实习、周末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实践教学加人到学生学分统计中,对学校学分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次,现行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模式面临挑战。该体系实施后,由于学生选修与选专业方向的影响导致班级设置会受到影响,班级管理、学生评优等出现新问题。因此,必须建立信息化的学生选课和成绩管理系统,排课方式将进行大的调整,选修、重修等也将遇到新问题。

4.2教材

目前,尽管开展高职院校涉外旅游专业的学校为数不少,但教材编写工作并没有能很好地满足高职涉外旅游专业实践的需要。

首先,专门教材较少。当前高职高专涉外旅游专业教材很大部分是本科院校教材的压缩版,针对高职高专涉外专业的教材很少,这些教材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偏难、偏深,课程内容不同程度交叉重叠。更有一些专业方向,尚没有相应的专门教材,比如韩语、日语方向等很难找到专业与外语结合得很好的教材,这为课程体系中双语教学的开展提出了难题。

其次,教材的更新较慢。涉外旅游专业的教材的老化问题严重,最新的行业信息难以很快反映到教材中来。教材跟不上课程体系的需要,导致最终出现课程体系向教材“妥协”的局面。限制了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

再次,技能性的教材较少。目前大部分教材普遍强调理论基础,技术应用性知识少。

4.3师资

课程是靠教师来实施的,合格的高职师资对于课程实施的效果至关重要。目前要实施这一课程体系,师资水平是一个很大的制约。

高职涉外旅游课程体系是应用性的课程体系,教学中也强调应用性,同时它强调外语的应用。它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有旅游理论水平,还要有旅游行业实践的背景,另外还要有专业外语能力。在专业课教学方面,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应用知识的途径与方法,同时要能进行双语教学。不但要懂理论,还要懂实践,能灵活应用双语的“双师型”教师是涉外旅游专业的基本要求,所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能够进行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质量达不到要求。由于旅游业发展快,知识更新换代迅速,专业教师都比较年轻,因此,专业教师队伍不稳定,高学历、高职称和“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绝大多数教师未能及时得到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和提高。

模块化课程体系第7篇

[关键词]模块化 课程体系 岗位能力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337-0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职业教育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希望通过课程、教材、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的创新,推进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的改革发展。随着汽车产量的不断升级,汽车行业已经进入后市场时代,造成社会对汽修人才的需求量急剧扩大。另外,各种新款车型不断推出、配置越来越先进,加上汽车配件、汽车用品的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汽车行业对维修人员的维修水平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以培养市场需要的高技术应用人才为目标的中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以岗位技能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成为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现有传统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㈠课程模式陈旧,毕业生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课程模式的陈旧,造成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市场的联系不够紧密,与企业的标准有较大差距,与生产实际脱离;也造成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学生抱怨教学内容“难”学的两难局面。

㈡课程与职业之间的匹配程度较低。

所谓课程与职业的匹配程度指的是课程内容与相应的职业要求之间吻合的程度。由于历史的原因,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主,但是对用什么模式的课程体系才能更好的适应以培养学生技术和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的中职教育特性认知不足。虽然有些中职学校已经对现代职教课程模式、实践教学体系、项目课程等方面都进行了探索,但是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实践中,还难以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实践要求直接对应,无法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现代职教课程模式及学校人才培养整体课程设计直接结合起来,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无法从根本上克服知识技能的“迁移性”困难,难以将“课堂教学”“做中学”“做中教”和在岗学习进行有效地整合,以缩小教育、培训与实际职业活动之问的差距。

㈢教学方式呆板,教学内容滞后。

传统的学科式教学模式,各门课程自成体系,专业课程没有一个明确和集中的总教学目标。传统的教材也决定了教师教授内容和讲授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专业课教学与实习课教学形成了“你教你的,我练我的”的局面,不能合理地调配使用教师,更不利于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

㈣教材建设滞后。

传统的教材在教学内容上不能反映当今专业主流技术和科技最新成果,教材编写仍旧按照学科体系进行编写,教材形式单一,可读性、可自学性较差。模块化教材少,教材之间的衔接不好,未能形成体系,影响了学生认知程度和能力的提高。

㈤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现行的课程体系以学年、学期等为基本的学习时间单位,虽便于课程的编制及组织教学,但所有学生学习知识内容一致,进度一致,忽略了不同背景入校学生的个人潜能的差异、个性化发展需求,偏离了职业教育要追求的个性化发展的人才观。

二、以岗位技能为核心,构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㈠以岗位技能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内涵

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模块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同时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

㈡以岗位技能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

以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针对汽车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变化,通过岗位需求论证、工作任务分析、教学内容研究、确定所需课程、编写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方案六个环节,对原有课程进行调整和优化,初步形成以学生的基础为出发点,以学生能真正得到收益为落脚点,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贴近生产实际的四大教学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专业实践课程模块,构建一个相互支持的“宽口径、活模块”的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不仅可以满足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还可以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通过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采用模块化教学体系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感受成功。

三、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成效

结合“做、学、教”的教学模式,通过构建“宽口径,模块化”课程体系,彻底改造传统意义上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相对分割的课程思维,改变学、用分离的教学组织形式,密切了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成长。充分利用虚实融合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在工作中学习知识技能,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好学、勤学。由于“宽口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源于企业,既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养又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通过课程体系改革我们将学习专业技术能力、养成职业操作规范、体验工作快乐、享受团队合作、提升创新能力固化到教学中,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能直接为企业所用,达到了“上岗既顶岗、顶岗既顶用、顶用也好用的”目标,就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在业内行程良好口碑。我们先后与8家4S店签约选派毕业生,与天津一汽华利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为其选派毕业生,今年落户天津的唯一一家宝马5S店又从我校招聘7名应届毕业生。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到了85%以上。课程体系改革教师先行我们制订了专业教师企业锻炼制制度,开展了优秀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活动,中青年教师企业拜师活动,通过这些举措使教师专业知识更新常态化,专业岗位能力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为提升教学效果起到了保障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成效。2013年天津市中职职业技能大赛中,我校汽修专业学生荣获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2013年在全国汽车行业文化促进会举办的教师教学竞赛中,我校4名教师分获二、三等奖,1名教师成为赛项评委,学校同时获得团体优胜奖。成绩是显著的,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解决,在视察天津海河职教园时对学生讲:万贯家财不如薄技在身,我们将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不断完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把最新的实用技术传授给学生,为实现中等职业教育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的目标,不断探索课程改革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模块化课程体系第8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4-001-04

副主席在2010年12月14日第十九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当前要认真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适应高校改革发展建立健全高校党的各级组织,进一步明确党组织职责任务,丰富党组织活动内容,健全党组织工作制度,实现高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他指出,“当前正在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高校党组织要紧紧围绕高校的中心任务,努力创科学发展之先、争校园和谐之优,在高校党组织和党员中进一步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创先进的浓厚氛围,使创先争优活动真正成为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在高校中加强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能够切实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从而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1 我国高校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现状

以前的高校学生党员活动存在偏于程式化、党支部的活动很少能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很少能紧密联系党员标准与学生党员个人的党性修养的现象,很难触及个人的思想灵魂,这样的政治学习和党日活动效果自然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教育基地,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集中相当发达的教育和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并在文化,经济、生产、技术上对国家或一个大地区起主导或基地作用。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基地是对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开展党性教育、先进性教育、纪律教育和能力教育的重要平台。它是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学习党的知识,得到实践锻炼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开阔眼界、增强党性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近年来,高校党务工作者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对大学生党员的实践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中,党员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就是一种有益探索。开展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的主要做法有积极拓展教育空间,使实践教育基地化;纳入党建工作体系,使实践教育制度化;完善教育机制,使实践教育长效化。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就是加强高校学生党建的重要载体,更是创新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创新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模式,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先争优”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取得更为显著的实效。

2 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对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相对于其他单位来讲,党员特别是学生党员数量众多,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庞大。新形势下,特别是面对市场经济和多元价值取向的冲击,如何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我们认为学生党员教育仅停留在书本中、校园里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走向社会,走向实践,在实践中锤炼党性、增长才干、增加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永葆党的先进性,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创先争优活动是巩固和拓展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3]。建立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基地,是加强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的新举措,也是学生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有效载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第一,有利于学生党员自觉将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学生党员进行实践教育,可以使其在实践中接受锻炼,有利于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稳定,实现党的基层组织教育党员的目的,这也是“创先争优”活动对先进党组织的基本要求。

第二,有利于学生党员真正做到从思想上入党。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使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和奉献意愿完全体现于行动之中,有利于党组织对党员的考察,及时强化教育措施,使“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

第三,有利于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实践活动中使党员受教育,受鼓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这也是“创先争优”活动对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

第四,有利于高校党建工作者整体素质的提升。党建工作者是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这就要求其要紧随时代脉搏,与时俱进,这样才能触动学生党员的心灵,使其思想上有质的提高,这也是“创先争优”活动对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第五,有利于党员实践基地自身的发展。通过党员的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把高校的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带进实践基地,达到高校党建工作和实践基地自身发展的双赢。

3 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基地的类型及组织形式

在学生党建工作和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中,应重视从社会贡献、对第一课堂的促进作用、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以的提高以及榜样作用的发挥等多种维度进行考察和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并努力促进社会实践的效果连锁化。如:挖掘社会实践在学生党建、就业、心理辅导、科研等多方面的作用和价值,引导学生全面的进行自我教育。建立校级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基地,使全校各支部共享党员社会实践基地的资源,打破原有的一家联系一家受益的格局。探索建立起“创先争优”活动体系,使“创先争优”活动在学生党建工作中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学生党建科学化。党员实践教育基地具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3.1 调研学习类

深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或参加红色之旅,将党建理论从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延伸,使社会实践与国家方针政策的学习相关联,引导学生全面、深刻理解党的理论知识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措施,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

3.2 公益服务类

深入街道、社区、敬老院、特殊教育学校和儿童福利院等单位,使学生党员积极踊跃地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将社会实践与感恩教育结合起来,增强大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在基地的运行中, 可以让党员定位观测该基地的发展变化, 切身感受和体会创先争优在党的基层中所体现的实际效果,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实践认识水平;

3.3 科技服务类

加强社会实践与专业课题或成果研究结合程度,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业技能等,将党建与大学生的政治学习、专业学习、就业实习等结合起来,开拓思路,深化学生党建工作。

4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原则

4.1 坚持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主体性原则

实践主体性是主体性最根本的、基础的表现,它集中体现在实践活动中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中。在全面加强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中,共产党员的实践主体性则表现为自决、自主、自控的三个功能特征。自决指共产党员作为决策主体对于加强党的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之目的及行为方式的认识、选择、预见和决策;自主指共产党员作为活动主体而主动地开展党内的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并积极地排除干扰将其推向前进;自控直接表现为共产党员对于全面加强党的实践教育建设结果的关注。因此,在全面加强党的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共产党员作为自觉的活动主体,必须不断地强化自已的自决、自主和自控的能力,使得整个加强学生党员的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过程显示出其特有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显示出共产党员的自觉意识在加强党的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4.2 坚持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在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中,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要与学生党员思想道德建设总目标相一致,要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规范、政策和法律法规中规定的教育目标、德育目标等相一致。方向性原则还要求在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具有导向作用,通过在基地的学习和实践,把学生党员的思想道德活动和学生党员思想道德行为引导到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目标上来。方向性原则在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基本原则。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促进学生党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沿着思想道德建设的总目标方向发展,才能保证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正确方向,才能引导学生党员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在正确轨道上前进,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党员思想道德水平。

4.3 坚持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经常性原则

古有“滴水穿石”,“铁杵磨成针”,可见做好一件事,贵在坚持,保持细水长流,源源不断,坚持而不间断。党员实践基地活动的经常性是加强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经常性教育,对于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创先争优活动成果、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经常性原则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有三点,第一,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第二,增强党员工作能力。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做好本职工作和带领其他群众共同进步的能力。第三,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生学习、工作和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成为自觉学习的模范,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勇于创新、创造一流业绩的模范,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模范。

4.4 坚持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互补性原则

凡事都有两面性,学生党员的实践活动与实践教育基地就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实践教育基地使学生党员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参与实践的学生党员为基地带来生机、活力、先进的生活和发展理念。这样的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能够实现双方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最终达到共同进步。

总之,通过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基地的运行,能够让全体学生党员在各项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也能为学生党员提供锻炼自我的平台,使学生党员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都有所提高,切实推进学生党员创先争优,促进“创先争优”活动形成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中直党建,2011(1).

2 王长恒.学生党支部中开展“创先争优”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10(8):10-11.

3 周邵生.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活动载体探析——以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9(11):87-89.

4 张箭.论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3):105-106.

5 赵乐天.大学生党支部员实践教育模式的探索[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19(5).

6 王永萍.在党课教学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2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