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新兴经济市场前景

新兴经济市场前景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6 17:58:26

新兴经济市场前景

新兴经济市场前景第1篇

表面上看,这两件事关联性不大,一个是入不敷出的小型经济体的债务违约事件,一个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资本市场价格波动,但一方面其可能引发的震荡具有相同程度的震撼效应,比如假设希腊退出欧元体系,其给整个欧盟带来的冲击非同小可;另一方面从深层次来看,发生在希腊和中国的事件表明,全球经济复苏遇到了来自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双重动力不足的问题,全球经济正在向一个不确定的新常态迈进,这是令人忧虑的。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发达国家靠福利体系支撑进口新兴市场国家产能的国际大循环告一段落,从而使自上世纪70年代启动的上一轮全球化面临难以为继的局面。自这场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和新兴市场国家纷纷改弦易辙,前者进入去杠杠和削福利阶段,力争通过再实业化和贸易再平衡改变产业空心化和寅吃卯粮的赤字化生存局面,后者则进入加杠杆和增福利阶段,力争通过拉动内需和提升国民消费能力来摆脱外需过度依赖症。

实践表明,改弦易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新兴国家的大规模投资一段时间内对冲了外需不景气的负面影响,相关经济体的逆势增长也一时成为全球不景气大格局下一道难得的亮丽风景线,发达和新兴市场增长“脱钩”论和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增长“新引擎”论也此起彼伏成为全球媒体封面标题。

然而好景不长,新兴经济体的扩张计划很快陷入通胀加产能过剩的双重尴尬,从脱钩和新引擎很快又回到独木难支的局面。事实证明,长期靠外需消化产能和引领产业升级,并长期依赖低福利低工资等特殊“人口红利”的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动力转型挑战,要比想象中艰巨许多。内需并非一抓就灵,而去产能也非一蹴而就。

中国股市此涨暴跌的风波,可以被视为中国在并不完善的市场体制下,试图借助资本市场提升实体经济资源配置效率努力的阶段性遇挫,这反过来也说明,从倚重银行体系选择战略性产业进行扶持的传统赶超战略,向依靠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过渡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发达市场经济体也面临或持续的复苏乏力,或无就业复苏困局,以及由此伴生的民粹主义勃兴。如果说新兴市场国家的去产能非一日之功,发达市场国家的削福利则更难上加难,希腊民意的情绪化表达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发达市场经济体的复苏乏力,在加剧新兴经济体的产能过剩的同时压低了大宗商品的价格,从而令依靠原材料出口的巴西、俄罗斯、南非等“金砖国家”的含金量大为折损,进而也令“金砖国家”抱团取暖甚至一度欲重组国际经济体系的雄心打了折扣。

为了维系全球化的溢出效应和势能,防止全球化出现逆转,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相继推出了“金砖国家峰会”和“一带一路”等设置和计划,并相继推出了双边和多边的自由贸易协定以及自贸区建设计划,希望实现资本、消费和产能进一步的优化配置。不过这些计划和进程也面临很多挑战,主要在于各参与主体的发展阶段的不同、复苏的不同步以及落实所需的长时段和当下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的紧迫感之间并不匹配,因此不能指望这些计划会顺利推进。

为了扭转各自面临的不利局面,发达市场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彼此之间也在谋求抱团取暖,推出了种种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动议,甚至局部出现了新兴市场经济体增加对发达市场经济体投资,并加大从后者市场进口力度的情形,一改长期以来发达国家输出投资,发展中国家输出初级工业品的局面。不过,这虽然有助于提升双方的投资和贸易的互补性,但暂时还无法给疲惫的全球化添加强劲的助力。

新兴经济市场前景第2篇

在这一轮由美国次贷问题所引爆的全球信贷危机中,强大的美国经济可能出现衰退,而包括欧美和亚太等在内的全球大部分股市亦出现大幅下跌。但是,一些传统上被认为是风险较高的资产类别,比如新兴市场债券,却在波动市况中表现相对平稳,与大起大落的全球股市形成鲜明对照,因此甚至被部分投资机构形容为“暴风雨中的平静”。

根据晨星(亚洲)对香港市场上各基金表现的统计数据,截至今年7月18日,股票类基金是信贷危机中的重灾区。以各基金组别的一年平均收益来看,亚太区股票组别基金大跌17.9%,欧元区大型股票组别跌幅也达16%,美国大型价值型股票组别更是重挫23.1%,新兴市场股票组别表现稍强,但回报仍只录得负数。反而是在此前牛市中表现落后的新兴市场债券,今年以来表现相对平稳,该组别基金一年的平均收益为3.6%,今年至今的回报也为正数。(见表1)

新兴市场债券过去常与“风险”“亏损”“金融危机”等词语相关联,但为何会在今年的波动市况中,成为相对安全的资产类别呢?这主要有三大原因:在基本面因素上,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健康,风险降低,加上商品价格造好,因此信用评级得到提高;在技术层面上,当地货币持续升值,国内流动性良好,政府收支情况改善,外债也有减少趋势;在结构层面上,新兴市场占全球经济的比例不断扩大,投资者基础更加广泛,也都令该资产类别表现更加平稳。

前五个月净流入66亿

新兴市场债券最早是以本地货币结算的形式出现在金融市场上,但一直未能引起国际投资者的留意。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元结算的新兴市场债券才开始兴起。最初主要由拉丁美洲国家发行,如墨西哥、巴西等,后来发行的范围陆续扩大到印尼、菲律宾等亚洲国家,以及波兰、俄罗斯等东欧国家。

不过,从历史表现来看,这些新兴市场国家,无论政治还是经济,全都一度千疮百孔,因此违约率居高不下。1994年墨西哥货币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1998年俄罗斯债务风波、2000年乌克兰经济危机、2001年土耳其里拉崩溃以及阿根廷债券拖欠事件,麻烦接二连三。也正因为如此,和美债等成熟市场债券相比,新兴市场债券因为风险较高,所以要提供更高收益率去吸引投资者。

不过,近年来情况却发生很大改变。随着新兴市场经济起飞,各项基本面因素得到改善,新兴市场债券的吸引力,已愈益来自其升值潜力。尤其是进入今年以来,环球经济前景混沌不明,各地股市大幅波动且跌多升少,新兴市场股票也未能完全幸免。相对而言,新兴市场债券的表现就较为平稳。今年前六个月,全球、美国、亚太、新兴市场和中国A股的回报全都为负,跌幅一成至四成半不等,但新兴市场债券却录得正数回报。摩根大通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以美元计上涨4%,如果以一年计更已上涨13.7%,因此成为较引起投资者兴趣的资产类别。(见表2)

期内部分股票市场出现资金撤离的迹象,但新兴市场债券却保持资金净流入。根据摩根大通和美国基金研究机构EPFR的数据显示,今年截至5月底,在全球各类股票型基金中,国际型、美国股票、全球新兴市场、亚洲(不含日本)股票基金都为资金净流出,惟有拉丁美洲和新型欧非中东的股票型基金仍录得净流入。而新兴市场债券却从年初以来一直保持净流入,截至5月底净流入额已达66亿美元。(见图1)

摩根大通的统计显示,在这66亿美元中,战略配置部分约为50亿美元,其中外债部分增长16亿美元,本地部分增长33亿美元;基金零售部分则约有16亿美元,其中本地部分增长47亿美元,但外债部分却减少30亿美元。

过半数国家达“投资”评级

对于新兴市场债券的投资者来说,今年以来最大的利好消息,莫过于作为最重要新兴市场之一的巴西被提升为“投资”等级。在国际三大主要评级机构中,标准普尔和惠誉两家都把对巴西的信用评级作出上述提升。惠誉表示,巴西的宏观经济形势稳定,中期经济增长前景看好,国际收支形势和公共部门财政状况不断改善,抵御外来风险的能力也有提高。不过,第三家评级机构穆迪给巴西的评级仍低于“投资”级别,并表示年内都不太可能提升。

事实上,自从去年美国次贷危机初露端倪开始,已有包括中国、智利、墨西哥、捷克、哥斯达黎加、印尼等多个新兴市场国家的评级被提升。截至5月,在摩根大通新兴市场债券指数所覆盖的国家中,54%为“投资”评级,这是该资产类别在历史上首次有超过半数达到“投资”评级,而在十年以前仅有10%的新兴市场被认为质量较高。

从进入本世纪以来的回报来看,新兴市场债券并不逊色于其他资产类别。2001年1月31日至2008年6月30日期间,摩根大通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累计上涨160.7%,年化回报率为15.9%,高于上证A股、摩根士丹利世界指数和摩根士丹利美国指数,仅逊色于摩根士丹利新兴市场指数和摩根士丹利亚太(日本除外)指数。

从基本面因素来看,主要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均保持健康。出口畅旺是一个重要因素,大部分新兴经济体在过去十年一直都维持贸易顺差。虽然近期美国需求走软,但新兴市场之间的贸易活动仍然活跃,令其出口得以继续增长(见图2)。国际商品价格飙升,更令资源丰富的新兴市场受惠。即使不算中东地区,其余新兴市场的已探明石油和天然气储备也都分别占全球的30%和53%。

今年料减债220亿

新兴市场的经常账近30年以来首次实现盈余。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比1999年的峰值下降近25个百分点,目前仅占40%不到。外债不断减少,新兴市场日益通过本地市场来实现融资,新发债券正从美元转为以本地货币计价。外汇储备增长迅速,不计中国在内,新兴市场的外汇储备在过去一年内的增幅已轻易超过2万亿美元,使得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变为净债权国。

新兴市场国内的流动性良好,对外债务也有减少趋势。根据摩根大通的预测,今年新兴市场政府的发债总额大约为280亿美元(2009年的先融资不计算在内),但外部还款和票息支付却将达到500亿美元,因此总体外债预计将减少220亿美元。事实上,该减债趋势在新兴市场中已持续数年,对其国际收支情况形成正面支持。

此外,虽然短线而言,美元兑新兴市场货币可能出现反弹,但从中长线来看,随着新兴市场经济走强,其货币兑美元的升值趋势依然不变。因此投资以本地货币计价的新兴市场债券,亦有机会可分享新兴市场的货币升值主题。

另有两个趋势也十分重要。一方面,新兴市场国家拥有大批年轻的劳动人口,养老金规模发展迅速,令投资者基础日趋宽广、深化和稳定;另一方面,各国中央银行希望投资策略能更加分散化,把所持资金投到多元化的资产类别中。这两种趋势,令新兴市场债券的投资者基础更加广泛,有助其表现更趋平稳。

信贷危机或引三大风险

在对新兴市场中长线前景保持正面乐观态度的同时,也要看到其目前可能存在的风险。在环境中,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股市都大受影响,欧美各国的实体经济亦面临巨大困难。与此同时,油价飙升和通胀高涨,又令各国央行在制定经济决策时,面临两难境地,人们因此担心欧美可能进入滞胀,而新兴市场经济亦有可能被不断上升的通胀率拖垮。近期发生在越南和印度等地的股市暴跌,说明人们的担忧并非全无道理。

事实上,自从5月底6月初巴西被提升评级之后,新兴市场的评级开始出现参差不齐的趋势。哥伦比亚的评级获穆迪提升,但乌克兰却因政局持续不稳,被标普降级。在前景展望方面,穆迪将南非提高到“正面”展望,但将受通胀困扰的埃及降至“负面”。越南在爆发国内金融危机之后,评级展望被三大机构悉数向下修正到“负面”。

对于新兴市场债券而言,目前所要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就是投资者的避险心态。虽然新兴市场债券今年至今仍保持资金净流入,但截至5月底的66亿美元净流入,比2007年同期的132亿美元和2006年的166亿美元已经大幅减少,而且在整个5月中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展望新兴市场经济的未来发展,如果欧美经济的衰退形势进一步加剧,则新兴市场至少将面临以下三大风险。

首先,出口受到影响,尤其是那些仍高度依赖出口欧美的经济体恐难以幸免,而以内需为主或者参与新兴市场内部贸易较多的经济体将相对安全。

其次,全球信贷进一步紧张,则新兴市场的融资需求可能会有上升趋势,东欧等经常账赤字较大的国家就可能会受损害。

再次,假如能源和食品价格保持上升势头,令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胀情况进一步恶化,则将使各国央行继续提高政策利率。从中期来看,实质利率较高的国家应有能力控制通胀压力,但实质利率较低或者为负的国家明年将面对十分困难的局面。而假如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向下调整,亦会伤害到那些大量出口能源和原材料的国家。

低相关度有助稳健组合

从目前来看,人们还很难预测美国的次贷危机何时能够到底,全球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依然模糊不清。所以,我们在此时讨论关于新兴市场债券的话题,并非是要判断它有机会跑赢其他资产类别。我们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新兴市场债券的确拥有良好的成长前景。但当前的重要意义在于,新兴市场债券和其他资产类别之间存在较低的相关度,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投资组合降低风险,而这正是投资者在波动市况下,应当优先考虑的问题。

不同市场和资产类别,往往拥有不同的驱动因素,因此表现出不一致的走势和景气循环。如果把资产分散到不同市场和资产类别中,碰到个别市场波动或进入景气低谷的情况,就能利用其他市场和资产类别中表现较好的投资来减少损失。

从相关系数来看,2002年1月31日至2008年6月30日,摩根大通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与摩根士丹利世界、美国、亚太(日本除外)、新兴市场指数以及上证A股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7、0.27、0.33、0.48和0.16。(见表3)由此可见,新兴市场债券与其他主要股市之间存在较低的相关性,而这正是我们应当在当前波动市况中善加利用的一点。

让我们建立三个模拟组合,来检验低相关系数资产类别可以发挥的作用。截至今年6月底,如果在之前一年的时间里,将全部投资集中在上证A股,则跌幅达到20.5%;如果只放七成在A股,其余部分平分到成熟市场股票(摩根士丹利世界指数)和新兴市场股票(摩根士丹利新兴市场指数),下跌幅度就只有14.4%;但如果把A股配置比例降到五成,在成熟市场股票、新兴市场股票和新兴市场债券(摩根大通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分别投资20%、15%和15%,那么跌幅进一步缩小到只有8.5%(见表4)。

再从这些组合的夏普比率来看,截至今年6月底,上述三种模拟组合在过去三年的夏普比率,分别为1.11、1.18和1.22,可见配置最为分散的第三种模拟组合,也就是包含成熟市场股票、新兴市场股票以及新兴市场债券在内的组合,是其中风险调整业绩最佳的一个。

近几年来,国际金融界的投资产品设计越来越复杂,所采用的投资手法也越来越五花八门,有些投资者因此遗忘了一些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投资法则,比如分散投资。在牛市环境中,这些投资者更愿意将所有投资集中在单一的地方,以追求最佳的绝对回报。但今年的市场情况却不同于以往,不仅牛市不再,而且几乎所有的市场都高度波动,如果继续使用“孤注一掷”式的投资方法,那么极有可能出现“满盘皆输”的结局。因此,在此时提醒大家重新想起“分散投资”等基本法则,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为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投资服务总监

养老基金推动另类资产的增长

华信惠悦咨询公司与《全球投资者》杂志(Global Investor)新近合作完成的“全球另类资产99”(Global Alternatives 99)研究显示,2007年世界上最大的99家另类资产投资管理人代表养老基金管理的另类资产,从前一年的5860亿美元增加到8220亿美元,增幅达到了40%。

由于全球养老金追求组合多元化、并且采取绝对回报策略来获得超额回报(alpha),因此对另类资产有持续的需求,这是另类投资资产规模显著增长的主要原因。

研究发现,这最大的99家管理人中有超过一半在美国,超过三分之一在欧洲。不动产投资管理人高踞排行榜前列,将前9席尽数囊入怀中,占上述另类资产总规模的62%。

新兴经济市场前景第3篇

新兴产业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面对后危机时期,世界各国都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把科技创新投资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投资。这预示着全球科技将进入新一轮的密集创新时代,新兴产业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崛起时,一定会伴随着革命性的技术、产业的出现,比如英国的蒸汽机和纺织业:德国的化学工业,美国的汽车、电子通讯、1T业,这些当时的新兴产业改变了经济格局,从而改变了世界。历史也同样表明,在危机中善于抓住机遇的国家,往往会率先复苏并占据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而下一轮经济的爆发点和制高点,也一如历史一样会在新兴产业中产生。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是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大任务和主攻方向。显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未来政策将更加倾斜于相关产业。温总理代表中央提出“要用科技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选择若干重点领域作为突破口,力争较短时间内见效,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尽早成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现阶段是我国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新兴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总体竞争能力。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巩固和发展我国经济回升势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投资比例的变化,未来房地产投资和地方项目投资增速可能继续下滑,2010年投资增速放缓将是大概率事件。另外,在房地产调控政策频出的背景下,未来地产投资环比大幅增长的可能性不大,2010年地产投资增速将在低位运行。而地产投资与地方项目投资增速的减慢,将使得2010年投资增速要超越2009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在传统周期性行业产能受限的情况下,未来投资的增长将更多地依赖于新兴产业,而新兴产业中的新能源电子电信,信息设备、等有望成为拉动今年投资增长的主动力。

中央政府对于战略新兴产业的高度重视和过去一年中推出的一系列政策都让我们对未来可能出台的扶持政策充满期待。东方证券认为未来对于新兴产业的扶持可能将集中在产业政策的规划出台、财政直接与间接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科技投入的增加和公共服务的改善几个方面。

2010年,新兴产业将在政策、资金两方面受到全力支持,必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

高成长孕育长期投资机会

新兴产业是一个涵盖范围很广的概念,此类产业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创新密集的特点,往往体现在生产率随着技术创新快速提升,而在产出规模上依然具有规模效益递增的特性。这类企业越处在创新前沿,就越具有竞争优势。而中央极为重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则主要包括新能源、新材料、信息通信、新医药、生物育种、节能环保、电动汽车等七大领域,七大领域都处于朝阳产业,行业成长性突出,涉及产品市场空间广阔。

以信息通信为例,全球互联网正在向下一代升级,传感网和物联网方兴未艾。我国已启动传感网方面的研究。国联证券指出,物联网市场空间远大于当前互联网。以国内家庭固网通信消费市场为例,假设未来每户一部固话+一条宽带+两台电脑,各自每个月固话和宽带总消费是100元,那么固话存量是4.5亿部、电脑9亿台,每个月产生的通信费是450亿元――这仅仅是家庭通信消费市场,如果扩大到个人手机范畴,市场总规模大约是1500亿元左右。而继续扩张到物联网范畴,汽车、各式家用电器,甚至住房和宠物等等都包含在里面,总量与人口数相比可能是十倍数的关系。

新材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石。目前全球新材料市场规模已超过8000亿美元,由新材料带动而产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则是更大的市场。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日渐受到各国的重视,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纷纷制订完善的发展计划,搭建研发产一体的新材料发展平台;伴随着全球资源的减少,新材料产业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协调性也倍受重视。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成为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经济强劲复苏和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拉动下,未来中国新材料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300亿元,如果再获得政策方面的大力扶持,将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其它如新能源,新医药,生物育种、节能环保、电动汽车等行业也面临巨大的市场需求,甚至全部渗透到居民生活的每个环节,加上政策的大力扶持,成长性突出不容置疑。

国家财政资金正式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其带动的民间投资将难以估量,相关上市公司势必将从中受益。如果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实质投入阶段,资本市场上的投资策略需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所倾斜。因此,鉴于其高成长性和政策的大力扶持,我们非常看好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期投资机会。

“两会”点燃“新兴”之火

新兴产业的长期投资机会已被大家认同,目前最关键的是要知晓何时才是我们介入的良机。日前,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新的一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结构调整谋篇布局。笔者认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乎中国未来的发展,在本周召开的两会中,将不可或缺一地成为焦点,从而为相关产业带来机遇,因此,“两会”点燃的“新兴”之火或成燎原之势。

业内人士均表示,“两会”主要议题可能出台的政策都有望成为主力资金挖掘机会的方向,并提前布局相关“两会”板块。招商证券分析指出,两会前夕,沿着产业振兴政策的线索,汇总31个省市自治区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不少产业被多数省市都列为未来需要重点振兴和发展的主导产业,如现代农业、节能减排、电子信息、旅游、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智能电网、新材料、装备制造业都被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所提及,也必将成为两会热议的焦点。因此,上述行业在全国性各地都会受到地方政策的支持,具备行业整体性的发展机遇,因而在股市中也有望出现板块式的投资机会。

同时媒体也报道,在春节前召

开的地方两会中,北京、上海、重庆、江苏等省市均将因地制宜,大力扶植与发展本地低碳产业与新兴能源产业作为未来工作重点。地方热情必将在3月初召开的两会中集中汇总,两会后产业政策的陆续落实将成为行业热度的延续性推动力。

中信证券认为,中国经济原有的高碳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经济将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目前尚在萌芽之中,为克服原有模式的巨大惯性,在转型初期,强有力的政策推动将是确保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预计我国近期仍将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在各项政策规划中加大力度推动发展模式向低碳转型。国泰君安分析师表示,最近的国务院工作会议重申将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节能减排与新兴能源产业的战略地位将愈加突出。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成主力

新兴产业涉及的行业众多,目前,国家层面对选择战略新兴产业提出了三条重要依据: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业内人士认为,与其他技术领域相比,新能源最符合以上要求。齐鲁证券也指出,对于证券市场来说,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更符合战略新兴产业的三个条件。国泰君安表示,在经历2009年全年市场的重点关注后,新能源作为方向明确、成长可期的新兴战略支柱产业已经深入人心。2010年是政策密集之年,也将是新能源的起步提速之年。因此我们认为,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将成为新兴产业的主力率,先走出强势。

同时,在经历年前因流动性收紧触发的市场调整后,低碳与新能源板块估值大幅回落,也有望首先走出泥沼,再次超越大盘行情。而从近几日走势来看,低碳与新能源板块已经开始反弹,光伏、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子行业涨幅领先。

另外,有消息称,业界期待的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将在两会有所明确,并在两会之后出台。这也或将成为新能源强势崛起的重要因素。中信证券分析,预计中的《新能源产业规划》对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的装机发展目标进行了大幅度的调高,2020年的装机目标分别从中长期规划的3000万千瓦、180万千瓦、4000万千瓦调高至1亿千瓦、2000万千瓦、7000万千瓦,这将对新能源行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说,核电设备需求快速增长,未来十年市场空间将达4000亿元,国产厂商将分享投资盛宴;光伏发电已经见底复苏,远景广阔,风电设备平稳增长,行业面临整合,长期来看龙头企业将受益。

新兴经济市场前景第4篇

在很长时期内,西方作为全球消费者经济的主体,通过进口极大地促进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但如今西方的形势却非常不妙。由于在西方之外的新兴市场依然有比较高的经济增速,这将推高能源和大宗商品的价格。同时金融市场依然惊魂未定,前景依然不明朗,融资渠道依然不顺畅。上述所有这一切就是新常态经济的特征:较慢的经济增长,市场前景模糊,融资渠道不畅。这和以前的世界截然不同。从上世纪80年代直到2007年,全球流动性过剩,找钱和信贷都很容易,债务高速累积。如今银行都很谨慎了,巴塞尔协议Ⅲ对银行的资产负债率有很高的要求,这都显著推高了融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消费者经济很难恢复到2007年之前的状态了,像中国这样倚重出口的国家可以放弃对它们的指望了。

除了金融市场的根本变化,高昂的能源价格对全球经济也极为不利。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直到2000年,石油价格都非常低廉,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得以生产出大量物美价廉的消费品,营造出了一个低通胀的消费环境,极大地提高了西方国家的生活水准。然而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成熟,情形开始起了变化。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已经能够对全球施加通胀影响,比如金融海啸前几年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牛市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热火朝天的建筑业,中国也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这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国际能源价格,而且近些年中国的人工成本也在不断攀升,这意味着价廉物美的世界工厂时代的终结,西方消费者被亚洲低廉劳动补贴的日子将一去不返了。

有很多人指望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能够再次跌下来,消费者大享实惠的好日子可以昔日重来,然而从今往后情况只会越来越朝反方向发展。眼下亚太地区GDP最大的10个国家已经占到了全球GDP的将近30%,超过了美国或者欧盟的占比。在本世纪的头50年,亚洲对全球GDP的占比可能要上升到50%。随着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的生活水平不断向西方靠拢,并且人口不断增长,这将不断推高能源和大宗商品的价格,价廉物美的好日子注定一去不返了。

除了上述挑战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政府和央行巩固市场和消费者信心的能力遭到了严重地侵蚀。在金融海啸之前,政府和央行能够游刃有余地在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金融安全之间踩好平衡木,投资者和消费者都信心满满。但是金融海啸摧毁了这个黄金增长期的三个基础――充沛的货币流动性、价廉物美的商品价格和坚固的信心。欧美国家靠消费驱动的高增长之路似乎走到了尽头,全球过剩的产能只有寄望于新兴市场的消费者来买单,也就是说哪个国家的产品在新兴市场卖得越好,哪个国家就越可能在这种新常态下脱颖而出。这就是为什么在整个西欧,表现最好的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德国和瑞典,这也是为什么全世界的大企业都注视着中国消费者的钱袋子。

新兴经济市场前景第5篇

国家统计局10月15日的数据显示,9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9%,较8月下降0.1个百分点;而先期亮相的9月PMI和外贸数据也双双显现向好趋势。虽然已公布的数据中不乏亮点,但对于投资人而言更为关注的是,利好数据营造出的趋暖环境能否让低迷已久的投资市场“由阴转晴”?对此,国投瑞银基金推出的业内首个一站式基金投资解决方案——“投基气象站”日前指出,10月份股债两市仍以多云为主,其中股市方面,刺激性经济政策表明政策维稳的意图强烈,随着宏观经济出现企稳迹象,基建为代表的投资将显著上升,建议关注业绩持续高增长的TMT、医药板块以及周期股阶段性估值修复的机会;债市方面,经济整体下行幅度已有所缩减,央行预计会持续通过逆回购、下调存准乃至降息保持资金面宽松局面,建议投资者提高中高评级信用债持仓比重。

基于以上投资环境,国投瑞银基金“投基气象站”推出了三类不同风险偏好的资产配置方案。以积极型投资者为例,在A股市场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一次性或组合形式配置今年以来表现突出的国投瑞银新兴市场基金,并可在组合中适当配置国投瑞银中证下游消费与服务指数基金,以期发挥下游行业的防御特征和补涨潜能。

三季度海外市场股指持续走高,QDII基金业绩亦表现亮眼。据Wind数据显示,51只QDII基金(不包括今年新成立基金)三季度平均收益达6%,其中国投瑞银新兴市场涨幅达8.95%。该基金经理汤海波表示,短期来看,一方面,新兴市场国家宏观经济探底的过程仍在继续,上市公司的赢利预期仍存在下调压力;但另一方面,9月份以来欧洲央行以及美联储的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力度均超过市场预期,可能导致资金回流到新兴市场股市等风险资产,助推股市的表现,因此我们对新兴市场未来走势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对于稳健型投资者而言,国投瑞银基金10月“投基气象站”主打星和定投推荐,分别为择时择股能力较强的国投瑞银稳健增长和今年以来业绩持续领先的国投瑞银新兴产业这两大混合双星。据晨星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国投瑞银新兴产业混合基金今年以来累计净值增长率达11.10%,在87只标准混合型基金中业绩排名第一;另据海通证券的超额收益排行榜显示,该基金过去6个月和3个月的超额收益率分别为13.13%和6.25%,均位列同类基金之首,而同期沪指跌幅分别为7.81%和6.26%,尤其在当前经济增速减缓、传统产业难寻亮点的背景下,该基金凭借对行业景气度的前瞻判断及新兴产业成长股的深入挖掘,在弱市中逆势突围。

新兴经济市场前景第6篇

A股“两底”已经形成

今年上半年,受到经济增速下滑、房产调控政策、股市恶化等多重因素的打击,A股市场一度下跌到2319点;进入7月,A股市场迎来了久违的上涨,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反转行情已经出现;但8月以来,市场再度陷入震荡阴霾。市场底部究竟在何处?A股能否迎来新一轮的趋势性行情?

“市场的底部有三种类型――价值底、政策底和经济底。现在看来,价值底和政策底已经形成,可以判断A股市场的阶段性底部出现。但真正出现大的趋势性行情,还要等经济底出现,因此,下半年市场还是震荡向上的格局。”李宇家认为。

李宇家从三个角度分析目前市场处于一个相对安全投资区域,他认为,首先,从市盈率角度来看,2005年和2008年股市进入底部时,A股市场平均市盈率差不多在12、13倍左右,今年6月份的时候,实际上A股市盈率也跌落到这么一个水平。所以从估值水平的角度来看,是一个相对较低的区域。

其次,从产业资本消极定价角度来看。随着大小非解禁,产业资本在二级市场定价权逐步提升。2007年市场持续上涨时,大小非的减持较为集中。而到了2008年市场接近底部区域时,就出现了大小非增持的情况。今年5、6月份,产业资本再次出现净增持,金额虽然不多,但说明目前的股价水平,对产业资本已有一定吸引力。

最后,从投资者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历史上,重点公司股息收益率超越国债收益率都意味着重要底部的来临,2008年这种情况就比较明显,而在今年5、6月份的时候再次出现。

重点关注四大投资领域

李宇家认为: “后金融危机时代,在外部全球再平衡和内部人口结构变化等深层次矛盾集中显现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步入转型期。”

业内人士认为,在这种大背景下,A股市场将呈现出反复震荡的态势。混合型基金可通过调整仓位来控制风险,尤其在波动性大、震荡不断的市场中,混合型基金灵活的资产配置策略无疑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展望后市,李宇家认为,在外部全球再平衡和内部人口结构变化等深层次矛盾集中显现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步入转型期。未来,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将是一个大的整体趋势。而宏观经济的热点也将涵盖三个方面,即外需向内需回归,投资让位消费,区域经济由东向西“雁阵模式”平衡发展。

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反映在股市中,未来的牛股将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带来的机会而出现。李宇家预计,在调结构背景下,未来股市中表现突出的行业将集中在:大消费、新兴产业、传统制造业的升级和区域振兴这四大领域,一批新牛股或从中脱颖而出。

新兴经济市场前景第7篇

一、2009年2月份纺织品外贸景气指数小幅回升。

1.退税率上调送暖春,振兴规划利好初显。继2月4日国务院通过纺织业振兴规划后,2月5日财政部和国税总局明确,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到15%的新政策出台,从2月1日起实施。振兴规划出台,绍兴规模型纺企外贸营销逆势推升。绍兴县2100家纺织品出口企业因此受惠,绍兴纺织直接受惠4.5亿元,其中中国轻纺城贸易公司总受惠约为2亿元。在全球订单缩水的大环境下,部分绍兴规模型纺企外贸营销逆势推升,这些企业已不单单靠低成本的加工盈利,他们通过采用新技术生产专利面料来获取固定客源,同时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和新兴国际市场营销份额,扩大销售渠道为客户提货带来便利,并与客户共同研发新品种分享共同利润等方式占有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这些企业通过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从而提高了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部分绍兴规模型纺企已初步完成了产业升级的任务。

2.不少绍兴纺企积极开拓国际新兴市场营销份额。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欧美市场纺织服装订单明显萎缩。为规避外贸风险,不少绍兴纺企销售方向已由欧美市场转向拉丁美洲、非洲等新兴市场,不少绍兴纺企积极把对口产品销往拉丁美洲、非洲等新兴市场,并呈现出加速增长走势。有些绍兴纺企还积极参加巴西面料展会,出口南美市场业绩小幅增长;部份绍兴纺企和轻纺城贸易公司还积极开拓东盟、中东等国际市场营销份额。

3.拥有自己的品牌,增加国际市场竞争力。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出口企业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拥有自己的品牌,可增加产品附加值这也是企业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有些绍兴纺企在已获得市级著名商标的基础上,又把人造丝等产品在埃及、伊朗、叙利亚等国家通过了国际商标的注册,为公司实现“多元拓展、放眼世界”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基础。有些绍兴纺企业则已成功在新加坡、新西兰、芬兰等10个国家注册国际商标。

4.通过出口品牌建设,构建国际市场营销网络。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海外订单大幅萎缩。在困难面前,有些绍兴纺企积极应对挑战,通过品牌建设构建国际市场营销网络,并在新加坡、越南、澳大利亚、美国等诸多国家成功注册了国际商标,有效提高了国际市场知名度,棉布、麻布已成为不少外商的指定产品,质量及信誉度比大路货产品明显提升,从而赢得国际市场对口客商的信任,出口业绩逆势推升。

二、2009年2月份纺织品出口价格指数小幅下滑。

1.绍兴纺企出口美国市场竞争加剧。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一直是美国在纺织、服装、制鞋方面的最大供应国,一直扮演着非常称职的供货商角色。但至目前,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逐渐增加,绍兴企业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价格竞争力正在逐渐减弱,因此,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在积极寻找新的供货市场。虽有些绍兴纺企部分品种单价呈下滑走势,但出于减少成本考虑,美国很多采购商及采购企业都把眼光放在世界新兴的纺织服装市场,越南更具有价格竞争优势。2007年1月11日,越南这个东南亚国家在加入WTO后,越南纺织服装企业迅速剧增。至今,越南已经取代墨西哥成为美国的第二大纺织服装供应国。据2008年底调查显示,越南本年度向美国输出了大约价值53亿美元的服装纺织类产品,比2007年同期增长26%。受价格竞争冲击,绍兴纺企出口美国市场的业绩已呈下滑趋势。

2.美国采购商服装进口已转向东南亚周边国家。国际金融风暴愈演愈烈,正在演变成经济危机,全球经济形势呈现下滑趋势。美国经济持续低迷,消费者削减支出,任何层级的消费品都面临着滞销的危险,美国零售业店的业绩都是一片惨淡。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美国自中国成衣进口已陷入衰退期,低成本的优势的减弱使得中国服装对美国市场的占有力明显下降,但中国仍然是美国服装的最大供应国。由于价格竞争力的逐步减弱,部分美国进口商继续放弃从中国进口,不少服装订单转移至东南亚周边国家,印度、越南等新兴纺织工业区的低成本优势继续获得美国采购商所垂青,受此影响,绍兴部分纺织服装企业输美订单继续不足,有些企业取消配额后却接不到订单;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部分绍兴纺企只得降低单价承接外单。

3.应对竞争,大众出口产品单价呈下跌趋势。意大利一家百货公司亦将款式简单的童装20%至30%的订单由中国转移到孟加拉国、印度等采购价格更低的国家,而对面料款式及手工艺要求非常高的女装订单放在中国。至目前,东南亚地区工厂所接的订单都是从中国流出来的。在中国,一些欧盟采购商也把目光投向正在开发的中西部等成本较低的工厂。应对竞争,部分绍兴纺企为接到订单,大众出口产品单价呈下跌趋势。纺织业振兴规划已于2月初获国务院原则审议通过,同时要加快沿海服装纺织巨头向中西部转移。因此,绍兴规模型以上纺企去正在开发的中西部设厂是可行之策,以减轻劳动力成本压力,应对国际市场挑战。

今年贸易摩擦之严峻及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壁垒围堵或将是近年之最。进入2009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尚未见底,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可能陷入深度衰退,这对于外贸依存度较高的纺织服装企业而言,出口前景并不十分乐观。预计全球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短期内难以复苏的背景下,我国连续几年出口快速增长的局面将发生逆转。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随着全球贸易形势的恶化,今年贸易摩擦之严峻及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壁垒围堵或将是近年之最,反映在纺织品服装出口上尤为明显,预计3月份外贸景气指数升幅仍相对趋缓。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绍兴纺企要好好地考虑如何转型升级,在延伸产业链、创建知名品牌、扩大内需、提质增效上做文章,以便更好地承接订单,更好地参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和挑战。随着目前国际市场绿色贸易壁垒的增多,绍兴纺织服装企业和轻纺城贸易公司应加强练好内功,从提高产品质量着手,使产品的各种技术环保指标积极向国际标准靠近,以提高抗风险能力,开拓新兴国际中高端市场营销份额,扩大内需,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经济大气候下,化危机为机遇。当前,绍兴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更应警惕美国“购买国货”条款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在我国政府对外不断争取良好的贸易环境的同时,企业自身也还要积极转变观念,尽快适应新的国际市场形势,有序安排2009年3月份的出口计划,着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积极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和新兴国际市场营销份额,积极扩大内需,实行内外销市场并重两条腿走路,走多元化发展道路,规避外贸经营风险,促进整个轻纺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新兴经济市场前景第8篇

2011年对于全球化学工业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先扬后抑的总体趋向,加之充满变化与危机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多?因素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世界化学工业发展的整体格局,同时也为2012年的发展前景埋下了伏笔。

在欧债危机尚未解决,美国经济依然疲软的情况下,世界化学工业在2012年的发展走向并不乐观。

美国化工理事会首席经济学家凯文?斯威夫特做出预测,相比2011年全球化学品4.8%增长的预计,2012年全球化学品产量增长将继续走低,为3.6%。而这个增速预测的前提是欧债危机进一步好转和中国经济持续稳健增长(不发生硬着陆),然而除以上因素外,叙利亚与伊朗形势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将直接影响全球原油供应局面,进而导致化学品市场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在经过2010年阶段性反弹后,2011年主要发达国家化工行业增速开始处于相对平稳且回落的状态,预计2012年增速将降至年均2%。

在全球经济发展不景气的情况下,2012年化工行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了变数,在未来如何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和在疲软形势下寻找发展的突破口,严峻形势不言而喻。

在国际化工协会理事会公布的2012年世界化工行业发展总体纲要中,对国际化工业前景持谨慎而乐观的态度,指出全球化工行业发展必须实现自身产品供应链条的持续稳定,在此基础上形成良性循环。

2012年虽然面对诸多挑战,然而新兴市场化学品需求依旧旺盛。2011年,新兴市场需求总体增速为5.4%,而2012年其增速将会继续提高,成为低迷市场中的亮点。美国化工协会理事会数据预测显示,2012年新兴市场化学品需求将增长6.2%,其中专业化学品增速将继续扩大。

近期,sri咨询公司公布的最新数据中,按市场价值计算,到2014年全球专用化学品市场年均增速约为4%,中国将以年均7.3%的增速独领。在世界地区划分中,亚洲其他地区(不包括日本)的增速为5%;中东和非洲地区增速为4.3%;中南美洲增速为4.2%;中东欧地区的增速为4.1%。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增速将放慢,日本增速为3.3%,北美增速为2%,西欧地区增速为1.3%。新兴市场化学品需求快速增长在全球经济走低的大背景下,不失为一股强劲的助推力量。

国际化工协会理事会在的对于201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目标建议中,明确指出了化学工业发展的方向与建议。首先,形成可持续、安全的化工循环发展链条。其次,步入具有相对弹性、客户化

转贴于

的绿色经济发展道路。再次,化学工业的技术与科技创新是绿色经济的前提,国家政策的有效引导和鼓励是支持创新产品与技术的保障,而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政府是创造绿色经济发展和提高绿色增长的必要条件。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全球化学工业发展趋向将进一步向着可持续、创新、绿色及注重效率的时代挺进。

虽然新兴市场的需求增长良好,处于相对优势的发展状态,但在化学工业的科学发展创新上仍旧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创新发展的不平衡性在2012年将继续扩大。这主要体现在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将通过高效的节能技术大幅削减碳排放量,以及通过巨大的创新投资发展新型技术。

今年1月19日,在日本举行的以“支持现在,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化工研讨会上,日本提出了集中力量关注材料创新,将产品竞争转化为材料竞争的宏观策略,并将加大能源、资源的节约,创造可持续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回馈社会型模式。对于世界新兴市场来说,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如何实现产业的升级改造,由单纯注重规模转化为以效率先导的发展模型上,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同样也是2012年全球化工行业发展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