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素质教育与教育考试的关系

素质教育与教育考试的关系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9 18:28:07

素质教育与教育考试的关系

素质教育与教育考试的关系第1篇

所谓“应试教育”,朱开轩同志说,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

现行教育不等于“应试教育”,现行教育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现行教育中也确实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应试教育”,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是对现行教育的改善。不能因为教育总体有很大成绩,就忽视一些弊端的危害性。单纯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和全面素质教育不同,它主要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1.教育目标的短视性

“应试教育”单纯重视暂时的、表面的教育效果,也就是教育成绩。应该说考试成绩与学生素质有关,但考试成绩并不能标志着学生的水平。因为素质教育更为深层次的、长久起作用的人的品质。

2.教育对象的局限性

“应试教育”着眼于选拔能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的学生,而这种选择又以现行学科考试成绩作为主要依据。所以“应试教育”忽视了全体学生的发展,把培养优秀学生和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对立起来,使基础教育实际上成为面向少数人的教育。

3.教育内容的片面性

由于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手段,加上现行考试制度不完善,导致学校教育内容被区分为考试内容和非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被大大强化和扭曲,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在未来社会中非常需要的基础能力不被重视,造成学生素质的缺陷,影响其全面素质水平的提高。

二、全面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教学改革的必然

李岚清同志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总结发言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其实质就是实施素质教育。提倡素质教育的直接原因是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应试教育”的现象。因此,素质教育思想理应成为各门学科的教学指导思想。

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体育教学过程是由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教学关系、教学评价等要素组成的。其中教学指导思想是核心、灵魂。因此,只有把体质目标作为基础、心理目标作为核心,并以此向外辐射,使思想道德品质目标,体育科学文化素质目标,体育审美素养目标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才能体现体育教学的整体功能。

体育教改的目标是使体育教学过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但是,由于决策管理方面,特别是基层学校在教育观念和对现代教学理论、方法的认识及学校教改环境、条件的局限,使体育教改往往呈现两种情况:一是缺乏系统思想,难以体现教改的整体效益;二是教改力不够,往往以标代本。其根本原因在于对由“应试教育”的现象和本质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表现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弄清什么样的体育教学符合素质教育思想,什么样的体育教学带有“应试教育”的本质特征,使体育教改的关键所在。

三、关于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反思

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能否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决定着其他要素在向素质教育轨道过程中的发展水平。要端正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必须明确两个问题:一是体育教学是否等同于素质教育?二是体育教学有无“应试教育”现象?

体育学科没有被列入高考科目,中考体育考试也是近几年才有的做法,似乎不属于“应试教育”范围。因为任何一种教育教学过程不仅存在着方向、目的的问题,而且还存在着效率、效益的问题,存在着各种要素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应试教育”从表面理解是一种以考试为手段,以升学为目的的片面的知识教育。因此,不应以升学考试是否加试体育来判断体育学科有无“应试教育”现象,而应清醒地认识到不仅体育中考考试的现行阶段,体育学科与其他升学考试科目同样把提高体育考试成绩作为体育教学,甚至是课外体育活动的中心任务;有为了应试减压体育课时、教材,甚至停止体育教学计划内容的做法。因此,在片面地追求技能或技能目标中,体育教学的教育、情感、娱乐等职能被弱化了。

四、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体育教学的任务

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体育教学应以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为根本目地,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化、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体魄和人性为根本性特征,以提高体育素养,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习惯、能力和终身体育的基础为目标。这一指导思想要求体育教学过程的每个要求都要力求体现教学对象与教学目标内容的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等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

素质教育与教育考试的关系第2篇

另外一个问题关乎教育评价体系。我的一位朋友所在的城市,今年上半年对中小学生减负并实施素质教育也确乎大张旗鼓地狠抓了一通,但暑期前的期末考试显示,学生成绩普遍下降,于是新学年又恢复了应试教育的那一套。什么原因呢?归根结底是陈旧的评价体系在作怪。可以想见,如果考试、升学等一系列测评选拔的方向、标准、内容仍沿袭应试教育的模式而不能有根本性转变,素质教育势必要在旧的评价体系这根指挥棒下走回头路。道理很简单,因为学生要升学、教师要奖金、学校要声誉、家长企盼孩子能够接受高等教育。

教师是施教的基础,没有能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下的学生。评价体系左右着施教方向,没有科学的破旧立新,素质教育无疑将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显然,教师素质和评价体系之于素质教育,一个是内部条件,一个是外部条件。这关键性的两个方面,如果解决不好,就会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市实施素质教育已有很多年了,但在学校特别是在农村初中具体工作,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推进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一、农村学校发展素质教育的困境

(一)“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当前,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仍习惯于以“应试教育”的观念看待和评判教育成效。比如:学校之间仍存在升学率、考上重点高中学生数等的竞争;学校仍以学生考试成绩、中考成绩作为评价教师业绩的重要指标;家长,也以学生考试成绩(中考成绩)作为评价学校、老师和孩子的主要标准。整个社会的“氛围”仍陷入“应试教育”的“怪圈”。这些现象都表明了整个社会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情结,也道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困难所在。

(二)师资力量薄弱

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等问题也是制约农村学校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一是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学科分布不均衡。农村中学外语、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数学教师普遍短缺。二是教学科研水平偏低,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对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文化冲突普遍感到不适应。

二、对推进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的建议

(一)改革现行中考和招生制度

我国现行的中考和招生制度,实质上就是应试教育的一种体现,它同素质教育的要求、同社会发展的要求存在很大差异,也是素质教育难实施的“罪魁祸首”之一。改革现行中考和招生制度已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关于中考改革,笔者认为,必须力求在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命题应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考查学生对重要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学业考试的成绩应以等级制的方式呈现,取消分数制。二是实行考生综合素质评价,将其分成A、B、C、D或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由学生、教师、学校以及家长代表共同参与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将包括学生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及审美与表现等方面内容,采用开卷、闭卷、口试、竞答式、自评他评等多种形式,对考生初中段学习、生活进行全面评价。三是高中招生录取要坚持全面衡量、综合评价、尊重选择、择优录取的原则,改变以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高中招生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通过制度建设来体现公开、公平、公正,扼制日益严重的“择校”现象。

(二)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兼顾

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改革的重视、支持是推进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的关键。一是彻底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要利用新闻媒体正面宣传和引导,组织公开讨论,形成强大的舆论,动员社会各界和家长都来支持教育改革。二是各有关部门要坚决贯彻中央指示,切实加强对教育改革的领导,统一各方面思想,把素质教育列为重点任务。三是虚心学习外地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和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和激励学校、老师主动向“素质教育”转轨。四是教育行政部门在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时,要以素质教育为前提,并且加强对学校素质教育的指导、检查、监督。

(三)建立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

建立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是将素质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关键,也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要改革现行的考核教育业绩和招生制度等方面的不合理规定,尽快制定出有利于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政策法规,建立目标管理评价制度,并使之朝着法制化的方向发展和完善。只有用素质教育标准评价学校,考核教师,才是对学校和老师最有效的引导,老师的潜能、积极性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四)引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要得到发展,取决于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新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学校应该围绕素质教育主题,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办学质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活动,增强师生之间多维互动。注重学习方式的引导,教学中要刻意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性,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

素质教育与教育考试的关系第3篇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管理制度;教育评价

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改革面临的主要困难有:素质教育的概念没有界定,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进展;教育理论界关于素质教育改革理论先行还是实践先行的争执直接影响素质教育改革的进程;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一个艰巨的长期过程,社会条件准备的程度从根本上制约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度;树立社会对教育公平的信心,逐步消除社会对改革现行招考制度后能否保证考生升学机会公平的顾虑也是困扰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化解这些困难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目前我国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主要对策包括加快完善素质教育理论和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实践两个方面的内容。

1素质教育理论研究问题

1.1加快素质教育实践是继续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理论发展的关键

近几年我国素质教育理论研究鲜有进展,相关论文和成果数量大幅减少,说明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遇到了难以通过的瓶颈,继续推进素质教育实践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关键。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推动理论发展的前提和动力。素质教育理论的发展毫无疑问地需要素质教育实践提供动力,因为素质教育实践的需要才是是素质教育理论活力的源泉,离开素质教育实践需要的素质教育理论既不可能得到实践的检验,更得不到实践上的推广及进一步的深化发展,这种理论是虚无的空洞理论,当然也是没有活力和前途的理论。加快和深化素质教育实践是完善素质教育理论的基本前提和条件。我国素质教育实践的停滞是造成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停滞的重要原因。

1.2发展素质教育理论的重点和突破口

1.2.1加快制订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践面临很多和很大困难的条件下,我国应把推进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重点和突破口放在完善和推广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上,同时积极实践相关研究成果。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推动理论研究的发展思路,并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平衡发展。

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建设的不足已经事实上成为了制约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进一步发展的直接因素与焦点问题。目前我国素质教育实践和理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几乎所有问题都与教育评价体系的建设与实践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完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重点和难点是保持评价维度与素质教育功能的内在一致性,关键是厘清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评价体系的根本区别。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关注点是学生完善人格的形成、科学精神的培养、良好思维与行为习惯的养成、各种潜质特质的发掘与发展和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等各种素质的发展情况。对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评价只是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中一个一般的评价内容。

为此,还要科学对待实际上国内一直就存在着的全面肯定基础教育和认为素质教育改革将导致学生成绩大幅下滑的言论。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我国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的方面的进步可以说是取得了突破性和历史性的成就。其次,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让我们的孩子付出了巨大代价。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学生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严重滑坡,人格和情感发育不健全,自主意识和独立处理问题能力严重缺乏,自信心、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严重不足,知识和能力结构不完善,学习兴趣低下。这些问题的存在和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评价体系普遍存在的重知识教学轻素质发展有直接联系。因此,全面加快在基础教育阶段推广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极其紧迫的事情。

1.2.2加强有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理论的研究

身体健康发育的重要性是路人皆知,中央政府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体育锻炼问题高度重视,曾先后出台多个相关文件、通知。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此更是高度重视,有的地方甚至对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课时与活动时间数量作出了具体安排。虽然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课内外的锻炼与活动时间,但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仍然不断滑坡。

比学生身体状况滑坡更糟糕的是学生心理发育上存在的问题,这个情况存在于我国教育的各个阶段,当然类似的问题在国外的教育领域也普遍存在。造成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的社会化及个性化过程不及时、不彻底和不协调。

表现为自我意识和社会融人水平低、合作意识与能力差,独立意识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强,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进取心和意志力不强,精神不够专注,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差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可能导致学生成为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一代国家建设者。同时这些问题也会严重抑制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与我们目前大力倡,导的创新教育互相抵触的。

在教育的各个阶段加人心理和人格教育课程已是十分迫切的事情。有研究表明:学生自残、学校暴力事件的发生以及学生违法犯罪的日趋严重,甚至有些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活动都和学校的心理教育与干预不及时有关。现代犯罪心理学也表明及时的心理干预,可以使多数轻微的违法犯罪行为甚至不少严重的恶性犯罪行为得以避免。

可以看出学校科学适时开展人格和心理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人格决定着人们观察、认识、思考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认知起点、基本方式、方法和结果。

素质教育理论必须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指明出路和找到解决办法,把教育实践中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的教育教学行为找出来并加以纠正。同时,素质教育理论还应当包含完整的学生心理和人格教育理论及相关的教学理论与方法体系。

最近,国家成立了与素质教育研究有关的部级的调查研究课题组,目的是就素质教育改革问题展开全面的调查研究,有些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已经相继发表。虽然素质教育改革是庞大的涉及社会各个方面和层次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依靠一两个调查研究成果来完成,但从中可以看出国家继续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心,也说明我国关于素质教育理论的研究工作还大有可为。

2素质教育实践问题

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是一个以管理思想和管理体制改革为基础,以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模式系统改革为主要特征的系统工程。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将是渐进的长期过程,当前我国应积极推进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中小学实施小班化教学和加强农村师资建设、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性恢复和稳步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为素质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提供制度支持。

2.1积极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

首先,各级各类学校都要确保足课时开设体育课和活动课。基础和中等教育阶段必须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不少于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时限制学生在校和课外作业时间。现在的问题是城市学校内学生活动场所严重不足,乡村学校体育课师资和学生活动器材严重匮乏。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奖惩办法,加大对学校执行相关文件情况的监督与引导力度,确保学生在校的体育课和锻炼活动时间另外政府要不断加大相应的财政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扩大学生的活动空间与场地。

其次,我国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都要逐渐设立心理咨询室。通过开设心理课程、讲座等形式把心理学和心理危机自助知识授给学生。要从基础教育阶段起给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和发育状况档案。教育机构还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辅导,及时干预和化解学生的各种心理危机。

再次,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人格教育是伴随人终生的事情,但儿童与青少年阶段的人格教育显得特别重要。人格塑造是我国教育的软肋,我国的学校教育未能充分重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而且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大量存在忽视乃至冒犯学生人格的不良教育教学行为。为此我国应倡导民主的、师生平等互动的和尊重学生情感体验与健康发育的教育教学模式,以丰富学生的人性和培植学生人文精神为重心健全学生人格。

2.2用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评价素质教育

用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评价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素质教育改革试点普遍存在的问题,评价的直接结果是学生学习成绩的急剧下滑。这就是不少人讲的实施素质教育学生就完了,课堂教学也完了的证据,也正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难以推进的重要原因。用应试教育的标准衡量素质教育的成果,其结果当然是不科学的,但以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评价素质教育的情况确实正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的步伐。

也正因如此不少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学校和地方纷纷宣称素质教育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以此换得社会各界对素质教育改革的支持。我们知道,通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成绩不会立竿见影,有的成绩是要跨过一定教育阶段后才能表现出来的。短期的结果反而可能是学生在知识性的测试中成绩有所下滑。可见,推行素质教育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智慧,它要求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推广必须同时进行,真正做到用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评价素质教育效果,否则,改革将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

素质教育的另一个结果是学生各种能力,特别是创新习惯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我十分赞成创新是一种习惯的看法,这种说法虽然未必完全准确,但它明白无误的讲出了创新的心理基础。任何创新都一定是开放的和自由的心理活动的结果,都是以一定的创新心理机制和心理创新过程为前提取得的。素质教育本身就是建立在学生心理自由和不断创新基础上的教育过程,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可以保证这个教育过程的顺利实施。

2.3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主要办法和思路是推进中小学实施小班化教学,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管理体制的变革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恢复等。

2.4几个具体问题

2.4.1知识教学和素质教育的基本关系

素质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必须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当然这些知识技能既包括基本的生产、生活知识与技能,也包括进一步学习的知识、技能,还要包括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开展研究的知识与技能。

与传统教育不同的是,素质教育关注的中心是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培养,知识的传授仅仅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内容。素质教育理论相信,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在基础教育阶段既不必要也不可能进行以完整学科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素质教育模式下基础教育阶段的知识教学是零散和成点式分布的,主要是作为手段为发展学生素质服务的。有些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活动甚至连固定的教材也没有,教师要根据需要和教学情景创造性的发现并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但一些基础的学科知识教学应该是给予保证的,这是我国传统教学的优势。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工作重点和中心要尽快转移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上来,合理安排纯粹知识性的教学活动。

与基础教育不同,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活动还应该加强。原因是:基础和中等教育阶段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教育提供了可能与保证;掌握一定的人文基础知识和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已经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当然,高等教育阶段是以发展性的知识传授和以学生思维训练与技能的形成为中心的,大量陈述性的学科专业知识主要靠学生的自学来完成。高等教育还要通过专业的教育塑造学生崇尚与追求科学和真理的精神,通过严格的训练形成学生科学思维的习惯和规范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2.4.2高考制度改革

目前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已经成为社会各个阶层的热门话题,也是影响我国素质教育的焦点问题之一。事实上,近10年来我国的高考制度一直处于各种改革实验之中,只不过改革没有取得让各方面满意的效果罢了。高考改革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各方面给高考附加的社会功能太多,干涉高考的社会因素太多。

高考是高等学校选拔合适人才来校接受教育的考试,也可以说是学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入学资格考试,高考的基本功能是高等选拔适合本校教育的学生。因此,一般情况下高考是高等学校和学生互相选择的活动,主要是高等学校和学生双方的事情,只要高校的招生行为在合法的范围内,其他单位和个人就不能轻易干涉。高校招生考试的科学做法应该主要由各高等学校组织命题、考试和录取学生。过多的社会功能同高考挂钩和其他因素对高考的过度介入是违背教育基本规律的,结果必然是高考功能被扭曲,整个教育畸形发展,最终影响正常教育功能的顺利实现。

不难看出,目前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主要工作就是恢复高考的主要功能,真正全面赋予各个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真正全面实现高校的自主招生。从我国教育发展和管理模式的实际情况看,我国很难在短时间内真正全面实现高校自主招生。虽然我国高考改革需要一个过程,但高考改革的基本方向一定是逐步淡化全国统一高考和逐步增加各招生学校入学测试的比重。我国改革完成后的具体高考形式难以预见,但大致不外以下几种:一是取消全国统一高招考试,完全由各高等学校自主招生,这就是当前出现的取消高考论;二是设立高中毕业生综合水平或学业水平测试等国家考试,各高校在参考国家考试成绩的基础上,结合高等学校独立组织的有关测试的成绩,并参考学生中学阶段学习和参加社会实践情况,自主录取符合条件的学生;三是分类(分)设立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各高校在组织相关学生参加本校进行的综合素质测试的基础上录取符合条件的学生;四是特殊人才招生等。

2.4.3关于目前高考公平与否等问题

第一,目前高考是形式公平,实际结果严重不公平。可以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例如仅用身高一个标准选拔篮球运动员,在形式上很公平,但结果严重失公。与此类似,仅用对一种素质发展水平的测试成绩为标准选拔多元化发展的人才,根本谈不上什么公平。

第二,实行高校自主招生后,考试费用增加问题可以有多种途径解决。建国前我国高校都是自主招生,费用没有成为问题。更早的封建科举考试的费用也没有阻挡住赶考者赴考的行程。当然现在高校自主招生后的费用也不会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真正障碍。可以考虑由国家财政补贴学校方增加的相关费用;学生考试费用主要由学生负担;国家要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考试费用给予适当补贴,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第三,诚信问题要靠制度创新和法制手段解决。首先要对建设诚信高招充满信心,我们有建国前高校招生的成功经验和发达国家著名高等学府好的招生经验可供借鉴,没有理由搞不好高校公平开展招生的工作。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是用法律和制度建设的办法建立诚信的政府与社会,有效及时地惩处国家工作人员说谎和干涉高招工作的行为。做好这一工作的基础是恢复高校的人事自主权,通过取消职称评定等办法解除知识分子对政府和单位的人身依附关系,恢复知识分子独立的人格与应有的社会地位。做好这一工作的重要条件是加快高等教育的产业化步伐,完善高校产业化运作模式,恢复高校自身造血与吸引优秀人才(包括优秀学生)的能力。还要完善高校的学术组织,提高学术组织在学校治理过程中的地位,真正实行教授治校等。

2.4.4我国的基础教育

素质教育与教育考试的关系第4篇

一、素质教育下的考试必须坚持现代教育观

考试的目的是为了鉴定,还是为了育人?为了选拔,还是为了发展?这反映着两种不同的教育观。从现代教育观看,考试的基本功能是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无论是考试的导向功能、改革功能,还是鉴定功能、激励功能,都是为了实现育人的目标。素质教育不赞成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更不赞成把学生考试分数或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师、校长、学校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考试并不是用升学指挥棒、用分数去限制人、压抑人,不是阻碍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恰恰相反,应是运用科学的质量观、发展观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是把考试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要改革和完善考试的内容和方法,改进和完善教育评价的制度。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发展,教育考试已不能局限于鉴定、选拔功能,而要冲破传统考试思想的束缚,突出和强化考试的教育功能。

二、素质教育下的考试必须坚持整体性观念

教育是一个多因素、多变量、有序列的动态系统,学生也是一个多素质的结合体,学校的考核、评定,则局限于学生的学业与品德,不能完全反映学校工作实际和学生质量的实际。所以,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基础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受教育者,不能单纯面向被高一级学校选拔、继续接受教育的少数学生。这应该是素质教育的基点,也是教育方针的基点。现代考试已从过去单项考核转变为从整体出发,运用多指标的综合,这就要求:首先,确立整体观念,把教育系统看做是一个整体,把学生也看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整体;其次,从整体和部分中研究目标和界定,教育目标的选择、研究、设计和分解等一系列活动都从整体着眼,分解各个要素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规定它们之间的关系,形成指标体系;再次,从整体出发研究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关系,重视社会的评价;最后,对各个指标的结果,按照“整体——部分——整体”步骤进行综合,把握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绝不是否定个体的差异,恰恰相反,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统一,注重因材施教,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整体出发的多指标综合,可以克服过去单项考核把本来是完整的学校或学生对象,分割成孤立的部分所造成的片面性、主观性、随意性的弊端,可以克服传统的封闭性所形成的忽视社会开放性的缺陷,改变几个单项成绩优秀而总体并不一定先进的状况。

三、素质教育下的考试必须坚持主体观念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象的主体性,重视被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自我,使被教育者成为主体。教育改革的实践证明,如果没有被教育者的自觉参与和主体作用,教育的目的和功能就难以实现。在学校里离开校长、教师和学生的主动合作,要取得真实可靠的结果,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还必须把握住创新的素质的核心与灵魂。影响创新的因素很多,但通过对大量科技史料的分析和有关理论的梳理,人们发现在这诸多因素中,有一个因素是居于核心与灵魂地位的,那就是人的自主性,因而自主性是创新素质的灵魂。歌德说:“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个奴隶。”如果教师无视这一点,那么他所从事的将是没有灵魂的育人的事业,是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的。

四、素质教育不能忽视生活中的考试

素质教育与教育考试的关系第5篇

关 键 词 :素质 应试 美术教育 情操 价值取向

素质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全面发展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在21世纪的教育发展中,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以生动活泼的面貌全面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自觉坚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在不同地区还应体现其区域特点,少数民族地区更应保持其语言、服饰、风俗等特色。

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强调:一是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二是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三是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

应试教育的唯分数论,以及“一考定终身”,不是素质教育的初衷,从片面追求升学率发展到应试教育,使教育受到产业化思想的影响是值得深刻反省的。有人则是这样评价应试教育的:“着眼于分数和选拔,以考取高分获得升学资格为目的,属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应试教育重视高分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和差生。更确切地说,是重视高分。这就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宗旨,违背了‘教育机会人人均等’的原则”;“应试教育只注重应试的功利,不关心人的全面发展”;“不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是塑造适合‘教育’的学生”;“应试教育在教育对象上的局限性,在教育内容上的片面性,在教育过程上的表面性,在教育成果上的虚假性,对基础教育危害甚深,对广大中小学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健康成长影响极大,必须通过切实的努力动摇它、瓦解它、改造它,把它转化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这些年来,人们大都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就是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看成是矛盾的对立面,要倡导素质教育就必须排斥应试教育。认为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着重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与知识的传授相比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它的着眼点是未来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这个长期目标。而应试教育则把考试成绩作为选拔和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巧、应试能力的培养,急功近利地把目标锁定在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这个短期需求上,而不在乎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真正符合社会的需要。从表象看,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相互对立、排斥的,但如果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就不难发现:教育的长期目标和短期需求并不一定是矛盾的,完全有可能同时兼顾两者,把它们统一在一个教育体制中。“素质教育”的对立面不是“应试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是教育的目标,而考试是检验教育效果的手段,不能把“手段”作为“目标”的对立面。恰好相反,在竞争机制建立后的现代社会,“应试”也是素质培养的一部分;由于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认识上产生了偏差,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偏差。

一些学校认为搞音体美活动,开设兴趣班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由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相互对立、排斥的,就不再需要考试。甚至认为改革与素质教育是同一的,可以画上等号,因而把任何一项改革都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泛化和更加模糊了素质教育。考试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一种常用手段,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要纠正以分数代替一切的做法。现行教育尽管存在一些弊端,但并不是说现行教育必须全面否定。事实上,现行教育仍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就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二者应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如果只看到二者对立的一面,而忽视统一的一面,就会曲解素质教育的本意。对于学校教育而言,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与素质教育是统一的整体,素质教育不能单列知识的传授之外而独立成为教育体系,素质本身也是知识、技能、能力、修养的整合。不能说学习了音乐、美术、体育,就等于进行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多维的,一个人的素质教育单靠学校教育是不全面的,素质教育只有全社会共同协调进行才能完成。

人与人之间差异性是普遍的、绝对的,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实行因材施教的办法。这就要求在教学组织中把分班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中的地位

当前学习美术和有志于将来从事美术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其中有部分文化课成绩不太理想的考生往往也想走这条捷径。然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艺术类高考中,美术类高考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很高,选拔也越来越严格,在众多参加美术高考的考生中能够被美术类院校录取的考生比例较低。如北京的各大重点美术院校相关专业的每年高考,预估录取比均低于15比1,个别甚至可能达到25比1。其他地区如山东省2006年艺术类考生接近16万,其中大部分为美术类考生。根据估算,连同其他艺术类考生在内,每年大约有三至四万名考生可以被录取。美术高考热原因之一,是美术专业涉及的面宽。美术专业的学生能掌握绘画艺术、雕塑艺术、电影美术、美术教育、装饰艺术、环境艺术、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等方面的专业能力,能够从事珠宝首饰设计、广告设计、产品包装、橱窗店面设计以及相关的研究工作,其工作适应面十分广阔。原因之二,是美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乐观。近几年来,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量猛增。如专业画家、美术教师、工艺美术设计师、电脑美术专业工程师、服装设计师、家具设计师、工业设计师、家装设计师等。这是近年来艺术类高考持续升温现象的原因。

探讨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结合中怎样发展当下的美术教育,美术教育尤其是“美术高考”类的专业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什么是美术教育呢?“美术教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它适应于人们延续美术文化、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需求的愿望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渐趋成熟。作为一种教育门类,美术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发展和完善了人的精神和身体,促进了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同时,其自身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发展和完善。美术教育与人类及其社会形成了彼此助益、双向建构的关系。”尹少淳教授在他的著作《美术及其教育》中,对美术教育的含义作了这样的诠释:“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为轴心和基点,而它又是由美术和教育合二为一的,因此,美术教育的含义可以通过美术和教育两方面体现出来。”根据两者倚重的不同,尹少淳教授将美术教育分成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和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美术不一定总是有意识地教育人,但它对人有着某种影响作用,而美术教育则是有意识的教育活动,无论从目的还是方法都体现出狭义教育的特征”;“美术是以终极姿态(完成的作品)作用于人,而美术教育则以过程(作品的学习与制作)和终极姿态一并发生作用”。美国美术教育家加德纳将人的艺术素质分为制作(making)、知觉(perceiving)和感觉(feeling)三个系统,美术教育正是作用于这三个系统,使之协调发展。

三、美术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在美术教育中美术是一个基础性因素,离开了美术不可能存在美术教育,但就对人的影响而言,美术教育比美术更深刻,更广泛,更具明确的目的性。在美术教育的分类中,从年龄上可分为学前美术教育、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美术教育和大学美术教育。我们就从中学美术和大学美术教育方面来谈。

一个合格的美术人才应该具有良好的整体素质,这些素质应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等多方面因素,当然这与各种层次的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分不开。几十年来的应试教育机制使人们将目光锁定于升学率、考试分数上,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使得学生们竞技高考独木桥,的确是出了不少“文科状元”“理科状元”,也确实成就了许多人才。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学生往往沉溺于背诵理论知识,很会“考试”,但缺乏独立思考和钻研实践的能力。笔者认为学习美术的学生专业素质应是绘画基本功扎实,基础理论知识深厚,熟悉中外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关注当代美术发展状况,继承传统,勇于创新,视野开阔,文采博学,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发展,一专多能。

在现今的美术教育中,许多普通高中甚至小学都设有艺术特色班,招收艺术特长生,这样的特色班确实可以为美术院校提供生源,也可以提高自己学校的升学率和普及学生素质教育。但事物都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在高升学率的背后,在这样一些特色班中,其中有许多是热爱美术和具有美术天分的学生,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文化成绩不好,才转而学习美术的。这些学生通过学习美术基础知识考上美术院校,却很难真正重视专业,更不用说在美术方面有所发展。

通常人们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意行为,指行为的目的与行为的过程基本一致,或者说过程不被目的过分约束,这种行为在过程中给人的是轻松、愉悦和舒适。另一种是意志行为,这种行为的过程极大地受到目的之左右,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愿望的实现,必须运用强大的意志力来强迫自己完成一些行为过程,即使这是一种使人在过程中感到极其无聊和枯燥的行为。所以,意志行为通常给人带来的是紧张、艰涩和痛苦,但一旦目的达到后却能给人带来比情意行为更大的愉悦。就人的本性而言,当然都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即情意行为。但在很多情况下又不得不做自己不情愿的事,即进行一些意志行为。因为人毕竟是拥有智慧和意志力的高等生物。人的一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不同层次的目的以及完成这些目的的行为所构成的。那么美术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意志的行为。换句话说,我们刚才提到的由于文化成绩不好但又对美术不是很感兴趣的学生来说,要学好美术,不运用自己的意志恐怕是不行的。但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了,在一个科学理性的社会中,中小学生尤其是普通高中学生的学习态度都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即他们的所学都与将来的生活、升学、谋职有直接的关系。这样,与高考有关的学科教育就显示了自己的优势。学生不管是否有兴趣,都必须用意志克制自己去努力学习,这就是学习活动的外在诱因。学生要运用强大的意志力迫使自己努力去学习美术,除非是那些天生对美术就有着极大兴趣的学生。因此,美术学科的教育要在这些学生的心目中由意志行为转变为情意行为,就应该注意使学生与之发生兴趣关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一个合格的美术人才应该具有良好的整体素质,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全面发展”概念的时候,中国教育学者就指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马克思提出的命题。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命题,因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智育、体育、技术教育,都是要把人的培养贯穿始终。我们讲智育,不只是一个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承,而是要把培养人贯穿始终,也就是传授知识的同时实施德育,发展体育时实施德育,发展技术教育时也要实施德育。

学科教育的目标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知识目标;二是人的目标。这两个目标体现为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知识目标的实现标志着一个人所具有的相应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程度,而人的目标的实现是通过所有学科教育共同培养出来的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这其中每一个学科都能为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反过来说,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也有助于他更有成效地把握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可以发现知识目标的地位十分独特,它既是一种目标,但相对人的目标而言又是一种手段。也就是说,必须在实现知识目标的过程中获得人的一般素质和能力。

人的目标与知识目标相比,具有终极的意义。但目前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较多重视的是知识目标,而忽视人的目标。而且,由于不适当地强调知识目标的难度,以至于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其实,就整个基础教育而言,恐怕人的目标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更应着力考虑的。应该将人的目标与知识目标更好地结合起来,并将人的目标放在首位。这也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表现,人的目标相当于素质教育,而知识目标的考察需要通过考试来进行验证、评审。即前文中所述:教育的长期目标和短期需求并不一定是矛盾的,完全有可能同时兼顾两者,把它们统一在一个教育体制中。“素质教育”的对立面不是“应试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而考试是检验教育效果的手段,现在还没有哪一种手段可以更好地取代考试,因此我们不能把“手段”作为“目标”的对立面;恰好相反,在竞争机制建立后的现代社会,“应试”也是素质培养的一部分。

转贴于 21世纪是一个以信息流动、资源流动和人才流动为特征的大流动的社会,这种社会特征要求人具有更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之相适应。所以,在这个时代的人应该是更为主动的,可持续发展的,对自己和社会高度负责的,具有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培养具有这些素质和能力的人是各个学科教育必须承担的共同责任,那么,美术学科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呢?在当下的美术教育中,怎样才能够达到知识目标和人的目标,也就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相对统一呢?

《美术教育发展趋势的把握与美术课程构建的对策》一文中是这样表示的:“现代美术学科的目标不应只是狭义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实现,而应与人的目标结合起来,在考虑本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考虑它对人的目标的实现所承担的责任。”因此,我们可以糅合两者来设定美术的学科目标。培养美术兴趣,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法,在运用美术媒体的过程中体会表现的乐趣。培养感受能力、操作能力和创造意识,发展个性,完善人格。了解人类美术遗产,扩大文化视野,培养美术鉴赏力和审美情趣。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提高生活质量。

四、培养学生爱好美术的执著兴趣是美术教育成功的基础

我们特意将培养美术兴趣列入美术学科目标中,旨在与美术教育的情意性动势相谐,体现对平衡的追求。这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的确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目标。如果一个学生在美术学习之后不是对美术充满兴趣,而是越来越厌恶美术,我们的美术教育能说是成功的吗?如果,学生通过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能够培养起对美术的终身兴趣,那将是美术教育的一个莫大成功。将培养美术兴趣设定为一个目标,会使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去实现这一目标。而且,国外的一些美术课程目标也已将培养美术兴趣列入其中。美术学科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是越来越丰富,所以,对美术的学科知识我们必须慎加选择。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美术课程中,分类是不同的,大体上有这么几种方式。

(一)美术创作、美术史、美术评论和美学(美国)。

(二)表现和欣赏(日本)。

(三)美术知识、美术创作和美术与生活(我国香港)。

(四)表现、鉴赏和实践(我国台湾)。

(五)绘画、工艺和欣赏(我国内地)。

尽管这些分类的方式不同,但所涵盖的学科知识大同小异。相同的包括绘画、印刷、工艺、设计、雕塑、建筑和欣赏等,相异的有的还包括书法、摄影等。此外,我们说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而考试是检验教育效果的手段,现在也还没有哪一种手段可以更好地取代考试,用这样的方式来选拔人才。那么我们从应试教育的角度,来谈谈美术教育应当注意的问题。前文中我们提到近年来艺术类高考持续升温的现象,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普通高中成立艺术特色班有利于提高升学率和普及素质教育。在这种热潮的推动下,美术高考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提高美术教育的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就成了各个特色学校要认真对待的问题。目前某些学校采用的是班级包干的方法,制定升学人数比例,刺激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某些学校由于师资不足或其他原因,多数采用基础课程在本校由自己的老师教授,临近高考时组织学生进考前辅导班强化学习,但由于考前班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加之一些学生放任自流,效果并不显著。而且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容易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强调短期的画面效果和考试成绩而不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同时有些学生认为,学习美术仅只是需要短期培训就可以达到预期目的,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为了实现美术教育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结合,也就是长期目标(人的目标)和短期目标(知识目标)的相对统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针对学生的数量、基础和教师的专业情况进行调查、分组,研究制定阶段目标和教学计划;

2.定期召开研讨会,统一教学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商讨解决方案,总结成功经验;

3.定期进行学生模拟考试,教师总结分析。

美术高考因高校不同,在造型、画面装饰性、实用性、色彩等多方面标准都是不一样的。针对的学生群体不同,课程要求和课程设置也不同,绘画风格、流派不一。因此指导教师应熟悉美术高考的教学要求、深谙不同院校的考试风格,能够让考生了解不同院校的画法、画风、考试特点等信息。严格遵循小班教学、分层授课的原则,在基础课共性指导后,进行针对不同学生的单独教学指导,为学生设计适合个人的教学方案,力求学生在最短时间内绘画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

现在学习美术的众多考生中,有些考生在班上通常是很少得到过表扬的,如果当他们在绘画中表现出比其他同学更好的潜质时,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和同学的羡慕,这使他们由此获得极大的自信,从而更加努力学习绘画,作品一次比一次画得好。老师的正确引导加上学生自己持之以恒的练习,最后能够考上美术院校甚至是美术名校的学生是为数不少的。学美术的考生应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不断地勉励自己,坚持不懈地学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美术类高考竞争如此激烈,那么要怎样才能在美术高考的众多考生中取得骄人的成绩呢?美术类的专业考试是相当注意表现技巧的一门考试。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笔者通过在近几年美术高考培训辅导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总结了下面几点经验,供美术爱好者以及有意于向美术方面发展的考生参考。在心理素质方面:

1.要具备“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心理素质。

2.要相信自己的绘画方法。在不同的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到的绘画技法,必然是有一定区别的;即便是同一个老师指导的学生,在学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每个人都会体现出对观察对象不同的表现手法。而有些考生在美术专业考试中,看到别人与自己不同的某种画法,就觉得自己的不如别人的好,甚至在考试中会改变自己习惯的画法,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发挥。每一个美术类考生都应该坚信:无论哪种画法都具有自己的优势,只要熟练掌握,就能画出好成绩。

3.要善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在考试过程中,当考生感觉自己把握不住,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或者画不好时,千万不要着急,更不要盯着一个地方死画,应当把眼界放宽,多进行整体观察,从对象相对容易入手的部位开始动笔,在绘画的过程中逐渐深入。

4.要善于忙里偷闲,减轻疲劳感。每一个美术类考生,在准备考试尤其是应考的过程中,当感觉到疲劳时,不妨停下来削尖铅笔,或者换换洗笔水,或者观察一下别的考生,欣赏一下别人的画,或退开几步观察自己的画作,从中寻找灵感。要知道高考尤其是美术类考试,不但是考绘画技法和创作思维,更是考验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考生自己要想到,你很疲劳,那么和你一起的考生也很疲劳;你很紧张,那么和你一起的考生也很紧张。怎样减轻疲劳感,让自己在紧张的环境中适当放松,这在美术考试中能否取得好的成绩至关重要。

5.要认真思考,考生在应考中要坚持“少画多想”,对所描绘对象进行仔细观察,从整体出发,构思好画面布局、构图,注重结构、色彩等再下笔作画。有些考生在考试中因为怕时间不够,找好位置后急于要完成,于是匆匆忙忙作画,在画面的构图、对象的结构方面考虑欠佳,有些完成画面后才发现其实时间还有剩余,这时再想调整,却是木已成舟;有些即便匆忙完成了,调子层次还可以,但殊不知画面的构图不佳已经犯下大大的失误。因此考生在考场上不但不能过于紧张,更要学会张弛有度。

另外,考生应当注意以下问题,以免在考试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最终影响考试情绪。

1.合理安排考试时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考试前将绘画用的工具备妥,不要在进入考场才手忙脚乱地准备,那个时候紧张的气氛会让自己先乱了阵脚而影响考试的发挥。

通常美术考试的时间是3个小时,将3个小时的考试时间进行合理的划分,首先拿到考卷,看到试题,花上5到10分钟进行观察。这一小段观察的时间非常重要,做得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有些考生因为沉不住气,一开始就动笔,往往效果不佳,而事倍功半。在最后画面基本完成的情况下,一定要留出15到20分钟时间对画面进行最后的调整和矫正。这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画面灰、层次不明朗,效果不强烈甚至画面关系乱,以及画面刻画琐碎不整体的毛病。通过调整画面,应当尽量使之成为关系明朗、层次分明、干净利索、明暗清楚和色调准确的作品。仅仅在这一个环节,考生的作品之间就可以拉开10到20分的差距。

2.色彩考试要强调画面构图。

色彩考试除了要注重色彩把握外,还要强调画面构图。许多考生认为考色彩就是考察对色彩的把握和表现,而忽略画面构图甚至不进行组织,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从前几年的美术类专业考试的情况来看,或者是给考生一张静物照片,或者是摆放一堆静物,考生可以根据静物来组织画面,任意构图,因此构图好与不好就极为重要。另外,在考色彩时,也应当从整体色调上来确定整个画面使用的颜色。即便同一种红色,由于环境色和静物本身固有色,加上光线的影响,也会产生好几种颜色的变化,考生要能够在把握住整体色调的基础上,使画面色调准确,色彩丰富。

3.画好速写是拉开分数差距的关键。

在近几年的美术类考试中,速写部分的考试一直是考生的弱项。因此,将速写考好,会成为拉开考生彼此间差距的关键。怎样才能考好速写呢?速写时应当注意:一是在速写中,速度可以适当放慢,在考试时间内将“速写”处理成“慢写”;二是速写人物时要有一些明暗部分的体现;三是要画出人物特征和面部神态;四是要画出细节如手部的关节结构,运用线条时要注意前后关系;五是要突出画面形体,注意转折面,不要画成一个平面(如全部正面或全部侧面)。

五、素质教育的真谛就是全面发展

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可以振奋人心,激励人的崇高情感,发挥创作想象,使人善于辨别社会的美丑现象,提高人的情操并扩大处世态度的境界。在今年的两会中,全国人大常委柳斌①和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②谈到教育时提到:“高考改革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本,如果从教育改革本身来讲,我们应该更加侧重于考试和评价制度的改革,我们不是要取消考试,我们是要优化这个考试,使考试科学化、合理化;我们不是要取消考试分数作为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评价制度,它不仅仅是考试分数,还应该包括道德、责任感、敬业精神等方面。”“当我们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配套改革能够推进的时候,教育就可以以育人为本了。评价那就是要以德智体美综合发展,全面衡量为准,到这个时候,老师和学生就可以以发展为本。”从代表们的发言中不难看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是相互促进、不断发展的。我们的美术教育同样需要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等多方面来进行教学,使其相互促进、不断发展。美术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了美的熏陶、创造性思维、丰富的审美感受、高雅的生活情趣;素质教育则为美术教育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和展现的舞台。考试作为检验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以及人才选拔的一种常用手段;同时,在竞争机制建立后的现代社会,“应试”也是素质培养的一部分,在美术类高考中必须受到重视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在中小学尤其是普通高中的特色班里,既要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提高,更要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人的目标与知识目标相比,具有终极的意义。不能只重视知识目标,而忽视人的目标。要达到培养人的目标,需要不断地积累知识目标来完成。

注释 :

素质教育与教育考试的关系第6篇

关键词: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健全的人格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高速发展的转型期,社会对毕业生提出了更多样化、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大环境下,国家积极推行一系列教育改革的政策和措施。素质教育被提升到了教育发展的战略层面,国内教育界掀起了各种改革思潮。在这些思潮中,有一种现象十分值得广大学者、教育者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这就是在加强素质教育的同时,出现了全面否定应试教育、轻视知识的思潮。这是一种狭隘的教育发展观,应该得到及时的纠正,即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应肯定应试教育中的基础作用。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都是以传授知识为导向,差别仅在于两者的知识类型不同、知识范围不同等。而传授知识并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提升学生的幸福感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以传授知识为导向的教育

正因为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都是以传授知识为导向,所以,才会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轻视知识”的思潮以及对该思潮的反思。

(1)应试教育以各类考试为导向,传授应付考试所需要的知识,这些知识被限定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缺乏灵活性,不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等,和学生发展及社会需要脱节。评价应试教育的最主要标准就是考试成绩的好坏,这样过于单一的评价体系造成的结果就是:①学生学得很累、很枯燥,为了应对考试而忽略对个人兴趣的培养。②教师教得很累。一方面,要按照上级部门和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教授;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学生的发展,不能为了教而教。而且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绩效、教学质量和收入水平等都和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挂钩,这样就限制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自由发挥。③教育体系长期处于严格的行政监控之下,将知识传授、知识掌握错当成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忽视学生本身的发展。

(2)素质教育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但当前的教育政策环境没有发生改变,导致素质教育的推行举步维艰,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同时,素质教育可以看做是应试教育的进化版,仍然是以传授知识为导向,但相对于应试教育,它具备以下优势:①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更多地对知识的范围和内容进行了扩充,除了考试大纲所要求的知识,还增加了诸如艺术、绘画等兴趣课程,丰富了知识体系。②推行更加生动、灵活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所谓“轻视知识”的思潮是个伪命题。因为应试教育在向素质教育过渡的过程中,知识的传授没有被轻视,反而是更被重视;所传授知识的内容和范围还进一步得到了扩充和发展;知识传授的方式也更加灵活、多样。

二、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导向的教育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都是以知识传授为导向的教育,重心都在“知识传授”,而不是关注学生本身。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人为本理念要求教育及教育活动应该以学生本身为导向,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不断提高学生的幸福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提出:“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这样的人不是单一向度发展的人,而是灵与肉协调、情与理均衡、言与行统一的人,是人格健全、个性丰满、全面发展的个人,也是能恰当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社会人,所以以塑造人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活动必须自觉地把塑造健全的人格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

(1)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点,进行差别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每个学生由于生物性的差异、成长环境的差异等,因此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特点。而怎样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来进行课程开发和设计,才能够更好地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教育者必须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2)根据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密切关注与其生理发展阶段相应的心理健康及发展问题,进行分阶段式的教育。学生在校期间,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生理各方面都在经历从儿童向成人发展的成熟过程,这必然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各种不适应,如果这些不良情绪不能很好地解决,将会以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表现出来,造成学生出现心理和精神困扰,阻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学校教育中应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设计和开展教育活动,从而做到有的放矢;通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预防其中出现一些心理和行为问题,应及时发现已经存在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并进行心理干预等。

(3)不断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专业素养,教师通过良好的师德和教学活动来影响学生。学校教育活动的实施主体是教师,教师通过教育活动,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等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传授给学生,并通过以身作则来进一步影响学生,全面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最终获得完善的人格。

(4)在学校内部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配备足够的心理健康教师和咨询专家。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已经引起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重视。如各级各类学校都开设心理健康课、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人力物力资源,很多心理健康老师都是由其他代课教师兼任,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没有配备应有的心理学专家等,造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有名无实。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数量,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体系,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制度的建立、师资的配备、场地及设施的配置、课程的设计及开设等,全面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

(5)促进学校形成健康、文明、有序的校园文化和沟通体系,从学校管理层面来促进学生完善人格的形成。校园文化对学校师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校应该从上而下地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部形成健康、文明、有序的校园文化,从学校管理层面来对学生施以优良的影响。在校园文化中,学校沟通体系的建立尤其值得重视,顺畅、有效的沟通体系对学校教学、学生发展,都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种以“知识传授”为导向的教育方式进行分析,进一步引出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导向,从学生本身出发,进行学校管理、教学体系建设、课程设置等,最终培养出具备健康健全人格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3).

素质教育与教育考试的关系第7篇

关键词 中考体育考试 初中体育 课标水平教学 负面影响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1中考体育考试对初中体育课标水平教学的负面影响

1.1中考体育考试项目固定单一

中考体育考试经多年的改革和实践,逐渐形成一套固定的考试体系,考试项目固定、单一,并不能较好且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由于中考体育考试的特殊影响,部分学校在设置体育教学内容时,直接将考试内容作为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以考试内容作为教学导向,初中体育仅针对几项考试项目进行教学,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

1.2“应试教育”特征明显

中学升学考试是每一个初中学生都需经历的过程,考试的初衷是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评价,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但部分学校为追求高升学率、提高学生整体考试成绩,不仅随意修改初中体育教学内容,还通过制定硬性教学指标的方式,向初中体育教学施压。并且部分体育教师,出于个人利益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灌输“分数至上”的错误思想,过于强调考试技巧教学内容,将体育课程变成了“应考专项训练课程”。初中体育教学“应试教育”化,直接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训练式的教学方式,易使学生产生无趣、疲惫感,甚至厌烦感,不仅学生身体素质提升有限,而且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1.3不利于初中体育课标水平教学

加强学生体育锻炼、优化体育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身体综合素质、完成科学的体育评价;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上几点是中考体育考试的宗旨。简单来说,中考体育考试需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坚持激励和发展性原则,对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但现阶段体育考试而言,其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侧重于考试可操作性以及素质测试相关内容,忽略了体育考试的科学性、指导性、以及学生能力培养的正向促进作用。

就初中体育课标水平教学而言,身体素质包含多项内容,其中运动素质和健康素质,是初中体育教学重点内容。运动素质代表学生的运动能力,与速度、耐久力、爆发力等因素联系紧密,也是现阶段中考体育考试的重点内容,可以通过成绩判断;健康素质代表运动员在运动中收获的身体、心理收益。具体包括运动习惯、体育意识等内容的训练和培养,也是中考考试内容欠缺的内容。

1.4限制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中考体育考试内容相对固定,相同的考试项目及公开的评分标准,促使部分学校及教师进行针对性教学,以满足学生升学率需求。在这样的思想引导下,教师很难全面发挥自身才能,,教师和学生间也很难形成有效的教学互动,不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良性发展,从而导致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缓慢。

2中考体育考试下初中体育课标水平教学提升策略

2.1积极改变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决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初中学校领导及体育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认真研究以考试作为教学导向的不足,建立正确的中考体育考试认识,突出考试的积极促进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初中体育教学“应试教育”化的问题。只有学校做到教学观念的改变,才能真正发挥体育教学的实际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体育素质的提升。

2.2强化教师培训

教师在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起到教学体育知识与技巧、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重要作用。因此,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一方面,通过教学思想教育,帮助教师树立以终身体育教育为根本的教育思想;另一方面,通过业务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2.3优化教学课程安排

初中体育教学课程应以终身体育教学为导向,将体育课程放到提升学校教学效益的高度,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合理规划体育课程相关内容。课程内容方面,应以初中体育课程标准作为主要标准,以中考考试内容作为参考标准,将二者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丰富初中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以满足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教学模式方面,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灵活设计不同阶段学生的教学模式,增加学生自主活动时间,通过相应的运动游戏,促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3结语

中考体育考试对于学生升学影响巨大,初中课程作为提升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主要渠道,除保障学生考试通过率外,还需加强对学生体育意识、运动习惯等内容的训练和培养,以消除单一体育项目训练,对学生综合体育能力发展的不良影响,促进学生运动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升,从而达到推动初中体育课程良性发展的目的。此外,我们也应期待中考考试内容的优化改革,以促进初中体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宗君.浅谈中考体育考试对初中体育课标水平教学的负面影响[J].科学咨询,2015(20).

[2] 李志鹏.简析中考体育考试与初中体育课程之间的联系[J].亚太教育,2016(01).

[3] 章文恒.青岛市区体育中考对初中体育教学影响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素质教育与教育考试的关系第8篇

1.高校素质教育的内涵及意义。对高等教育而言,素质教育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综合为核心,以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全面健康成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培养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素质教育的内涵和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高校素质教育本身反对淘汰遴选。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的是教育公平,需要的是“有教无类”。其次,高校素质教育要求尊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很多大学在教育教学中不尊重学生的个性,扼杀了人的创造性。再次,高校素质教育应避免形式主义和急功近利。在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形式主义,大而化之,重科技轻人文,重应用轻基础,重教书轻育人,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等各种短视行为仍屡见不鲜。高校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它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贯彻落实我国教育方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2.目前大学考试存在的弊端及要求。目前我国大学的考试制度,同高校素质教育的要求仍存在很大的不适应性。特别是我国目前高校的考试制度,还不能适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但究其实际,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大学考试本身,而是大学考试的非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一是考试目的不明确。许多高校把考试作为决定学生是否升级、毕业和评选先进的唯一手段;大多数教师也认为考试就是给学生学习的课程评定一个数字结论;对不少学生而言,考试就是为了得到分数,获得学分,最终是为了谋取文凭。二是考试内容不全面。考试内容大都局限于课本和教材,考前教师也多会给学生定重点、划范围,致使部分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助长了部分学生的惰性思想,考前投机取巧,临时报佛脚,背答案、抄笔记、学重点,不利于高校良好学风的形成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三是考试形式不丰富。主要表现为存在“四多四少”的弊端:笔试形式多,答辩方式少;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理论考试多,操作应用能力考试少;一次考试定结论多,数次考试综合评价少。这种单一、缺乏弹性的考试方法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并且使其动手操作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养成受到限制。四是考试题型不合理。多数高校受标准化考试方式影响,考试的题型多是填空、判断、选择、简答等客观性试题,而分析论述、综合性思考、创新应用等主观性试题少。同时,试题答案也多是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思维、分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当前,高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增加了一些新课程和教学内容。大学生不仅要学好应掌握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必要的政治、哲学、历史、文学、法律、科技等多方面的知识,各个院系、专业之间考试的内容也要求不一、难易不当。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必然要负担更多的学习压力。因此,大学考试必须适应多元化和多层次人才评价的要求,使考试的形式、内容和评价等更加科学规范。

二、高校素质教育与大学考试的关系探析

20世纪9O年代以来,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实验和推广,高校素质教育也取得了很多骄人的成绩。但是,由于人们在大学素质教育与大学考试的关系上仍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有些人甚至把素质教育与大学考试完全对立起来,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否定大学考试。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主要是依靠大学的教育教学,而教育教学离不开教育评价。大学考试是大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客观检测评价自己受教育成效的手段。科学的大学考试无疑会在素质教育中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对促进高校素质教育必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考试可以帮助教师诊断自己教学的成败得失,以便改进提高。考试虽然不是高校目前最理想和最完美的评价方法,但目前仍是一种比较公平和有效的方法。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以科学的形式和方法进行考试,反对单纯以学生的课程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唯一手段和途径,反对单纯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唯一标准。

总之,高校素质教育与考试并不是对立的,素质教育不仅需要考试去检验其教育的成效,也需要通过考试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素质教育也对大学考试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制约高校素质教育的关键是那种以学生考试分数为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强化考试的选拔功能,及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唯一标准的教学质量检测和评价机制。所以,深化素质教育不是废除考试而是改革考试制度。

三、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考试改革

素质教育的考试是教育的手段而不是教育的目的。大学考试可以促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只要我们根据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不断改革和完善现行的考试制度,正确运用这一重要的教育检测手段,充分发挥其评价、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就能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

1,考试理念科学化。科学的考试理念是大学考试制度改革的前提,科学的考试观是从“人”出发的,考试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让大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强调通过考试让大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和实践创新的能力,而且要求考试增加对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考查,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体现考试的教育功能。为此,大学考试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客观性原则。大学考试要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教学目标,在给学生评分时能做到客观公正、科学合理。二是教育性原则。大学考试的目的不仅是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更要注重考试本身对学生的教育性。考试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把教书放在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上,体现在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和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上。三是指导性原则。考试内容要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教师能在考试分析的基础上对学生下一步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四是发展性原则。大学考试能促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杜绝用片面、静止的观点评价学生。

2.考试内容综合化。高校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考试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的客观真实评价,必须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综合考查。考试的命题应要以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能够全面反映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不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遗憾的是,目前高校考试的内容大多停留在考核学生认知、理解和记忆的层面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也没有放到分析判断、实践体验、创新应用的应用层面上。大学教育必须改革考试内容,从考公式、定义、原理和课本上的基本知识转化到重点考核学生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上来,特别是要尽可能减少考试内容中死记硬背的记忆成分,加大对学生的分析理解、综合判断及操作技巧等的考核内容,使考试既能第3期(总第715期)全面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又能正确体现学生的各种能力和水平。此外,大学考试也必须坚持对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综合考查,在内容上要尽可能进行扩展和丰富,不仅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还要考查其哲学思维、文化素质和道德品质等,从而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