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素质工程

素质工程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6 15:59:53

素质工程

素质工程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在不断提高全体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法律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努力提升文明素质,增强公德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创建文明城市、构建文明和谐美好新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有力的精神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和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工作方法和目标

根据县精神文明建设总体目标和“十二五”规划,把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县创建“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美环境、讲文明、树新风”、“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感恩奋进”主题教育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倡导文明礼仪、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等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和社会的文明程度。

三、组织领导

为促进工作顺利开展,成立县司法局“文明素质工程”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局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具体工作由局政治处负责。

四、任务职责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时代风尚。加强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重点开展一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以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月”和“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我评议、我推荐身边好人”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全局形成崇尚先进、学习模范、争当模范的良好氛围。

2、开展丰富的道德实践活动。要开展丰富的道德实践活动,并将活动中探索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推广。要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自愿精神,广泛开展文明自愿服务活动,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

3、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教育和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深入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鼓励他们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意识、遵守道德规范、提高道德素质。坚持以人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努力成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强大后备军。

4、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为主要内容,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抓手,积极拓展创建思路,拓宽创建领域,使文明单位、文明服务示范窗口、文明家庭等创建的过程成为提高道德修养、弘扬社会新风、提高文明素质的过程。

(二)倡导文明礼仪行为

1、加强教育培训。组织学习《县文明礼仪常识》宣传读本,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大力普及社会礼仪、生活礼仪、涉外礼仪、职业礼仪常识。

2、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美环境、讲文明、树新风”、“建设新家园、倡导新生活、弘扬新风尚”、“感恩奋进”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展示和培育文明礼仪、倡导文明实践活动。

3、组织评议。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开展“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评议活动,引导干部职工自觉遵从社会行为规范,摈弃不文明行为,形成以文明为荣、以陋习为耻的社会氛围。

4、创建学习型组织。继续推进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组织等创建活动。以“争创学习兴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教育,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5、开展传统教育。紧紧围绕中国民间传统习俗,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文化活动,深化春节、元宵、清明、端午和元旦、“五.一”、“七.一”、国庆等传统节日和重大节庆日的文化内涵,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忠贞爱国、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友善和谐、勤廉节俭的良好道德风尚,增进干部职工的情感交流,丰富干部职工的精神生活。

6、深化结对共建活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充分发挥我局文明单位的先进性、示范性,以及在文化方面的资源优势,加大对农村信息、技术、资金的帮扶力度,到结对行政村开展文明志愿者服务活动。

(三)倡导爱护环境行为

1、开展重点治理。以治理“五乱”和“三乱”为重点,全面整治“脏、乱、差”,加快建设“洁、齐、美”,改善全局干部职工办公、居住和生活条件。

2、开展专项行动。深入开展“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治理不文明、不卫生、不安全行为,倡导形成良好的生活习俗和健康文明的行为方式。

五、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1月――3月)

根据县文明办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召开“文明素质工程”活动动员会,营造浓厚的氛围,让全局干部职工熟知此项活动并积极参与进来。

以环境卫生为突破口,以各类活动为载体,全面推动“文明素质工程”的深入开展,使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有较明显的提高。

总结“文明素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下阶段的工作方案。对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干部职工予以批评警示。

六、措施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文明素质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政治处要切实做好“文明素质工程”实施的组织策划工作,落实任务,确定专人负责“文明素质工程”工作,要把“文明素质工程”纳入我局的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二)形成整体合力

要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结合年度工作任务,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扎实推进,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政治处要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县文明办汇报、总结,确保文明素质提高工程深入实施。

(三)强化宣传引导

要采取多种途径大力宣传文明素质提高工程,要充分利用简报、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媒介,大力宣传在文明素质提高工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先进事例,介绍和推广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加强对社会普遍关注的道德热点问题的正确舆论引导。

素质工程第2篇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发[*]16号)、《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35号)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全面改善劳动力素质结构,促进就业,现就大力实施职业素质提升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职业素质提升的重要意义。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市劳动力职业素质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技能人才队伍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我市技能人才总量不足、分布不合理等问题凸显,已不能满足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实施职业素质提升工程是加快我市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的迫切需要,对于振兴老工业基地、推进“一个中心、四个基地”建设、提高就业质量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人才兴市、人才兴业高度,充分认识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实施职业素质提升工程。

二、确立实施职业素质提升工程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以改善劳动者素质结构为出发点,以提高就业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大政府投入,统筹社会资源,加强职业培训体系建设,通过学校教育、企业培训、个人提高等方式,加快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急需的知识技能型人才。以发展中、高等职业培训为重点,带动各级技能人才梯次发展,力争用5年时间培养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急需的中、高级技能人才20万人,使初中高技能人才结构由现在的63:27:10达到40:40:20。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高等院校毕业生“双证率"达到20%,全市企业就业准入工种全面实现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对失业人员全面实施职业素质提升,力争70%以上失业人员参加技能培训,30%有一定基础的劳动者参加中高级培训。

三、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职业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加快建立政府统筹、行业指导、市场调节、用人单位自主开展职业培训的运行机制,支持用人单位强化自主培训功能,建立职业培训制度,制定职业培训规划,加强培训与实训基地建设,对职工开展紧缺工种中高级技能培训;鼓励用人单位根据实际需要,依托地方的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培养、培训在职职工和后备职工;鼓励有条件用人单位的培训与实训基地开展面向社会的有偿职业培训活动,对经资质认定的用人单位培训机构,政府可购买其培训成果;在全市开展用人单位职业培训评优活动,对员工职业培训率达到60%以上的用人单位授予牌匾并在媒体表彰宣传;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开展行业人力资源预测,制定行业职业培训发展规划,提供职业教育和培训市场的中介服务,沟通行业内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信息,组织、协助对行业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检查评估工作。

四、加大对就业与再就业培训的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扶持就业和再就业培训。完善市区两级就业培训基地设施与功能,发挥好其示范作用。实施社会职业培训机构资质认定,通过购买其培训成果予以扶持。对定点培训机构开展的城镇各类失业人员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参加的首次就业培训,经鉴定合格,给予补贴。

五、构建布局合理的职业培训体系。充分利用我市高等院校数量多、大型企业基础好、高技能人才相对集中的优势,在各类高等院校、大型企业加快建立一批职业素质提升基地,发挥其技能人才培养主渠道作用;鼓励企业与职业教育机构联合建设共享性实训基地,扶持以支柱产业紧缺工种为重点专业的各类培训机构建设发展,政府通过建立引导性资金、购买培训成果等形式,给予政策扶持;在市本级筹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高级技工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在区市县建立符合当地产业特点的示范培训机构和实训基地。通过政策引导,政策扶持和社会参与,开成以市高级技工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为龙头,以企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为主体、以区市县职业培训机构为示范、以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层次鲜明、形式多样、布局合理的职业培训体系。

六、建立科学有效的资金筹集使用制度。各级政府要多渠道筹集经费,确保职业教育经费需要;加大投入,设立专项资金,以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经费、失业保险基金中的转业训练费要足额落实到位,主要用于建设示范培训机构和公共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奖励、扶持优秀培训机构、开发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购买社会培训成果等;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对不按规定实施职工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责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企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可以收取其应当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

七、营造有利于职业素质提升的社会环境。围绕“一个中心、四个基地”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所涉及重点专业,每年组织1次全市怀的职业技能大赛;各区市县、各行业要组织1次具有本地、本行业特色的职业技能大赛;动员大型企业集团积极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活动。开展年度100名技术状元评选表彰活动,对获选者给予晋升技术等级奖励;建立高技能人才评选奖励制度,根据产业重点,每两年公开评选出50名大连市有杰出贡献高技能人才,5年内每人每月享受80元的政府津贴;主要新闻媒体要开设提升职业素质专栏,宣传职业素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知识,技能培训、技能竞赛、技能人才表彰信息,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学技能、重视技能人才的良好环境。

八、完善职业素质提升的服务平台。建立职业技能开发信息网络,职业培训活动、咨询指导、技能人才供求状况、技能人才工资指导价位等信息;依托培训市场,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机构、技能人才和需求单位的三方交流活动,促进职业培训资源与技能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依托重点企业或培训机构建设高技能人才工作站,帮助组织高技能人才对外提供技能服务,开展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和同业技能交流等活动;通过行业组织加强对职业培训机构的监管与服务,全面建立信用等级评价制度,奖优汰劣整合培训资源;帮助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定单培训,对社会效益突出的单位予以政策扶持;发挥市、区劳动就业培训中心职能作用,优化服务,其人员、办公所必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九、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快在职业院校及普通院校的毕业生中推行“双证书”制度,职业学校毕业生申请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中级以下(含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只进行操作技能的考核;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必须从持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用人招聘广告必须体现职业资格要求;从事执业资格准入行业个体经营的,必须取得执业资格证书方可开业;已实行资格准入岗位的就业(执业)人员,没有证书的要限期考取职(执)业资格证书。劳动保障、人事等部门要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并与行业组织、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联动,全面落实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准入制度,对违反规定录用无职业资格证书人员的用人单位,要限期纠正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素质工程第3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工程素质;机械制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175-02

同志在院士大会上指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重要产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对外依赖程度较高,所有这些问题的关键因素是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即卓越工程师的匮乏所致。同志也提出大力培养高层次卓越人才以适应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因此,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人才,提升我国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是目前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与工程素质培养密切相关,而工程素质的培养必须以企业和行业的需求为基础,以社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为驱动,产学研相结合,在此基础上蓄积能量,开拓创新。卓越工程师中的工程素质主要指工程专业技术人在面向工程实践中和工程理论方法的运用中所体现出的一种内在的潜能和适应性,并能很好地理解和应用,其形成并非是各类知识的简单罗列和叠加,而是一个复杂的形成过程,它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要素融合在工程实践中,使各要素在工程实践活动中能够结合为一个统一体,并能够转化为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和应对策略。卓越工程师优秀工程素质的培养,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并渗透到学习、生活、实践的每一环节,对于不同工程专业所需的工程素质和适应能力,具有不同的素质要求和不同的训练环境。下面结合机械制造领域,探讨卓越工程师工程素质的培养。

一、卓越工程师工程素质的培养必须立足于企业行业发展所需的人才要求

将工程教育以服务于企业行业的人才需求观念作为核心,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人才能力及服务对象的多样性,把握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企业及行业的人才需求,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实际应用能力、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是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积聚产业,积极培养跨领域、跨学科的高端工程人才和后备工程师队伍。机械制造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各种成形方法、零件加工工艺和结构工艺性等基本知识,具有选择毛坯、零件加工方法及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对有关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初步掌握和了解,并为学习其他课程、从事机械设计和制造工作奠定基础。具有较高工程素质人才的要求绝不仅限于上述内容,必须瞄准工程科技前沿,特别针对企业和行业需求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掌握今后一个时期内机械制造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发展方向,占领该领域科技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制高点。

二、卓越工程师工程素质的培养必须有一流的具有较高工程素质的教学人才为支撑

只有具有较高工程素质的教学队伍,才能培养出卓越的工程师。目前,在我国最需要生产实践经验的工科大学教师和教辅队伍中,大约有80%到90%都是高学历出身却没有生产实践经验的知识分子,缺乏和工业界沟通渠道和生产实践体验。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教学的教学老师和实训教师,这不仅要求教学和实训教师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广阔的工程视野,而且要有较好的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而且要根据工程训练和生产实际需要的特点,引领未来的工程师在技术层面培养较高的工程技术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关键问题的掌控能力。

三、卓越工程师工程素质培养必须将工程实践作为培养质量控制中的关键环节

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脱离生产实践,主要体现在理论学习与研究脱离生产实际、实践环节薄弱、产学研脱节等现象,理论研究与生产需求严重不“匹配”,很多情况下是背道而驰,一些目前已严重落伍的“技术”,还在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所谓的“研究”,造成大量的人力资源的浪费。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培养适应新型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工程科技人才,必须加快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步伐,这就要求必须将工程师培养放在一个工程实践环节占有较大比重的教育教学模式中来进行,全面提升学生对工程实践中具体问题的分析能力,在实践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机械行业是一个与实践和积累结合较为紧密的行业和领域,必须在该领域有长时间的积累和领悟,接触面和知识面要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扩充,提升学生运用综合知识的创造力和实战能力。例如,将一些有代表性的工程零部件作为加工对象,让不同的学生去研究其加工工艺和成型方法,并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使其深刻领会各自的优势。因此,工程实践在培养机械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全局中具有引领学生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对机械结构、加工、制造技术的运作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的作用,并在创新工艺开发的知识结构中占有核心地位。另外,在卓越工程师工程素质培养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有代表性的行业企业(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或世界500强企业)深度参与工程师培养过程,充分结合社会资源和高校优势,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途径和方法,将校企合作逐步进入可操作程序和将合作形式引向深入,机械制造企业全程参与课程设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包括请企业安排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老工程师进入高校课堂或聘请创业团队进入高校,开设“创业讲堂”等课程。

四、卓越工程师工程素质的培养必须将工程训练中心作为掌握和提升技术水准的重要平台

目前,大部分的工科院校和综合性高校都有自己的工程训练中心,充分利用工程训练中心,在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工程训练教学,促进理论知识和实际的结合,实现将现有知识集成、拓展并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相关应用技能。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特别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关键,为将来从事集科学研究、新产品和新工艺开发、应用及市场和技术推广于一体的卓越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在工程训练中心基本的技能训练之后,利用项目驱动的方式或拿出科研课题的一部分内容让这些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亲自实践,实现所需要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在这些工作实施过程中,重点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自觉查阅相关资料,分工合作,充分发挥所有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集思广益、精心设计,使其能够独立完成预设的目标和任务。在项目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们建立了自信、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欲望得到激发和培养。另外,在项目推进和完成过程中,这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主动沟通能力、主观能动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均能得到大幅提升,在向卓越工程师要求的水平上又迈进了一大步。

总之,卓越工程师工程素质的培养必须立足于行业和企业的需求,以社会应用为内在驱动,将企业、高校、实训中心相结合,对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成长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培养学生对“工程内涵”的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结合,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素质工程第4篇

[关键词]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素质;敬业精神;坚守诚信;团队精神

[作者简介]韦红霞,广西送变电建设公司,广西 南宁,530031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9)08-0142-0002

一、前 言

电网工程建设中,一个工程项目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因素很多,但是至关重要的因素首属质量因素。可以说质量是工程建设的主题,是工程的第一生命。质量反映了一个工程的素质,质量对于一个工程而言,综合地反映了工程的管理、技术和思想工作水平。工程质量的好坏是通过实施质量管理来实现的。

二、人员素质对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

现代工程质量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综合素质的和谐管理,所以质量的好坏体现了工程的人员素质。在知识经济、信息化的时代,一个工程建设在激烈的竞争中要靠质量取胜,归根到底是人员素质的提升。所以,工程项目要搞好质量管理,必须加强培育工程人员素质。这是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在电网基建项目日益繁重的要求下,一个电网基建企业要建立起既能保证工程质量、促进工程发展,又能维护企业利益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为工程长期保持良好的经营业绩创造条件。因此,认识、理解、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与工程人员素质的关系,在工程质量管理中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认识、理解、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与工程人员素质的关系,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正确理解工程质量管理与人员素质的关系以及对人员的素质要求

工程质量管理与人员素质的关系。专业知识、技术水平是支撑工程质量管理的核心,与自然资源的物质相比,人力资源的作用更为重要。工程人员专业知识的多少、新旧和优劣决定了工程质量管理的发展水平。只有建立在人员专业知识丰富,高技术水平基础之上的工程质量管理,才能使其管理决策思维正确,工程QC课题的研发、组织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技术创新、技术质量标准制定等方面的起点才会走在前沿,工程产品质量也才具有竞争力。另一方面,在工程人员具有全新知识、高技术水平基础上组织生产的产品,工程质量管理才会在一个高标准、高技术起点的约束下展开,工程质量管理才有现实意义。同时,工程质量管理要求不断提高人员文化程度,使工程人员不断更新知识,为人员学习提高技术水平提供一个超前的平台,打下质量管理的良好基础,推动工程质量管理不断发展。可以说,工程以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去组织生产,就决定了什么样的工程质量管理层次。一切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都将以技术管理工作为依托来开展。

工程质量管理对人员的素质要求。对于一个工程的建设来说,先进的设备机具硬件和完善科学的管理方法固然重要,但高素质的人才更是工程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有这么一句话,说产品品质实际上就是人的品质。人合格,产品绝不会是次品;人不合格,产品绝不会是正品。而人员的品质就是人员的素质。人员的素质包括敬业精神、技术水平、职业道德、时效意识、团队精神,等等。

(二)培养工程建设中人员的敬业精神

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敬业被看作是工作中处理质量管理事务时所具有的专心一致、严肃认真、勤奋努力、谨慎稳妥等态度、精神和行为方式,是可再生的精神资源。这要求在工程建设中形成一种敬业的氛围。工程全体人员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和责任感,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把思想变为自觉行动,全身心投入工作。积极主动工作、按工程质量管理要求完成工作任务,以自身的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这是工程以高质量管理、以优质服务、精益求精、恪尽职守、讲究信用的态度对待业主与电网,从而追求效益的质量管理行为方式。

(三)坚守诚信这一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基本原则

电网基建项目日益繁重的今天,工程靠质量取胜。工程要发展提高,就必须以诚信作基础,以质量来取胜,努力提高产品质量,这样才有竞争力,才能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只有让质量与诚信的理念渗透到工程建设的每位员工心里,让先进的、严格的质量管理融入到工程的各道工序,我们才能不断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工程质量才能持续提高。

(四)建立良好的团队精神

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各道生产工艺一环扣一环,互为质量保证的前提,缺一不可。产品质量的形成凝聚了不同专业学科知识及管理,只有汇集集体智慧才能完成。而生产在工程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前道工序与后道工序之间的关系都是供应链的关系,这种联结关系只有通过相互协作、群策群力才能圆满地完成。一个好的工程或者一个好的部门,需要通过自我调节,把摩擦问题降到最低点。对一些处于边界的问题杜绝“踢皮球”、“守球门”的态度;而要积极地把这些边界问题尽量在自己部门里加以解决,为其他部门、为下级、为下道工序创造好的工作条件,树立主动服务的思想,使工程各方面的工作都能做到领先一步、胜人一筹。这样,工程质量管理才能持续良性循环。

素质工程第5篇

关键词:工程素质;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改革

工程素质是指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在进行工程实践活动时所具有的潜能和适应性,它实质上是一种以正确的思维为导向的实际操作,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工程素质包括广博的工程知识素质、良好的思维素质、工程实践操作能力、灵活运用人文知识的素质、扎实的方法论素质和工程创新素质,它具有如下特征:敏捷的思维、正确的判断和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融会贯通,把构思变为现实的技术能力,综合运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工程建设活动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使其达到预期目的的能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发现推动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科学原理,工程科技则把科学原理变成改造世界的能动力量。要想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就要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工程素质的形成并非知识的简单综合,而是一个复杂的渐进过程,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素质要素融合在工程实践活动中,使素质要素在工程实践活动中综合化、整体化和目标化。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贯穿教育全过程,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不同的工程专业对工程素质有不同的要求,需要不同的工程环境,因而高校要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培养,这也给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环境工程专业的工程素质要求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环境工程专业包括原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农业环境保护、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等专业。新的环境工程专业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备城市和城镇水、气、声、渣等污染防治以及给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不断重视和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环境建设与管理,钢铁、冶金、石化、机械等污染严重的传统企业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需求量明显增多。这就需要高校尽快培养出大批熟悉工程技术和污染治理工艺、设备,懂得法规政策,会管理,关注环保生态、民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素质,要从以下四点做起。

1.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要使学生掌握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环境规划与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2.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学生要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和运营管理的能力,制定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的能力,以及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的能力。

3.使学生具备工程师意识和职业迁移能力

工程师意识就是学生在承担具体的工程任务时,具有良好的责任意识、成本意识和市场意识。职业迁移能力则主要是指在职业变化越来越快的时代,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工程师应该具有自我获得知识、迅速转换职业的能力。

4.使学生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接受过工程教育的学生要具有技术决断的能力、处理多学科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动员人力资源能力和与他人协同工作的能力等。

二、对环境工程专业进行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1.课程体系框架的构建

课程改革要着眼于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以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三类基础课构筑平台。培养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工程实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把专业理论与解决工程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际教学中可将课程体系分为三大模块: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独立设置。

通识教育平台课程是传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基础性、通用性和长效性作用的课程,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主要包括《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及程序设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大学物理》《工程化学》《文献检索》《体育军事理论》等,选修课主要包括艺术类、人文科学类、科学技术类、经济管理类、身心健康类等。

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培养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它与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一起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奠定宽厚的基础,也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主要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电工电子学》《机械设计基础》《生物化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等,选修课主要包括《微机原理及应用》《环境科学基础》《化工工艺》《环境生物技术》《环境化学》《环境生态毒理学》《环境地质学》等,其中《生物化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生物技术》《环境化学》《环境生态毒理学》《环境地质学》等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特有的专业基础课程,而《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则替代了原来的《化工原理》课程。

2.环境工程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

专业方向课程是建立在前两个模块基础之上的、培养学生具备适应未来工作环境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同样也设必修课和选修课。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应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特点的学生制定多样化的培养规格,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要。依据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在培养“通才”的基础上,建设污染防治技术课程群、环境管理课程群和专业特色课程群等专业方向课程。污染防治技术课程群由《水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噪声污染控制工程》组成,环境管理课程群由《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法规》《环境经济与资源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组成,专业特色课程群由《环保设备》《绿色氧化技术》《农业环境保护》《排水工程》《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置》组成。这些课程之间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并将近年来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有效减少了课程间的重复,加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课程群的构建充分体现了人才培养改革方案中对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等方面的要求。

在进行课程改革的同时,高校还应根据自身特色加强课程内涵建设。例如:河南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着重于矿产采、选、加工过程及纺织印染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地面塌陷、地面挖损的治理和开发利用,在《水污染控制工程》《绿色氧化技术》等课程中融入纺织印染废水的水质特性、染料成分分析及降解机理等内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置》课程则结合煤矿安全工程专业的重大危险源管理理论,介绍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置技术,使得新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提升内涵、强化特色”的战略指导思想。

3.实践环节教学改革

大多数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都会走向生产企业污染治理第一线,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这种从业特征决定了环境工程专业的教育必须紧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实验教学内容太少,教学方法呆板,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认识实习的收效甚小。环境工程专业主要涉及与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工程等相关的公司或企业,认识实习时间一般为1至2周,只能安排学生一天参观一个企业,这种认识实习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

生产实习安排不够合理,通常是将学生重复安排在认识实习单位,并且很少安排学生进行具体操作,只是让学生随意参观。

毕业设计环节需要进行科学的设置和安排。目前的毕业设计环节以实验为主,注重毕业论文的撰写,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

因此,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1)强化课程独立实验教学内容和工程设计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科学素质,引导学生树立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精神。例如:适当减少实验的约束条件,教师只给出大体的方向,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独立撰写实验报告,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2)科学安排实习环节

实习环节包括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二者的目的不同。认识实习是“感知”实习,生产实习则是“实践”实习。环境工程专业实习单位主要有设计院(环境影响评价和工程类设计)、水务集团、环保公司和垃圾处理公司等。学校在认识实习的安排和设置上应该起主导作用,积极寻求校企合作伙伴,在兼顾全面的同时突出重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的岗位进行生产实习。此外,生产实习的时间也应适当延长,以便于让学生对企业的管理、运行和实际操作有较为详细深入的了解。

(3)确保毕业设计质量

毕业设计环节是学生走出校门、踏上社会前的最后一步,因此学校必须严格把关,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量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课题。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毕业设计与在用人单位的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较好地完成毕业设计;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尽快适应将来的工作。为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设计类课题不得少于75%。此外,教师还要进一步规范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使毕业设计的质量得到可靠保证。

环境工程专业肩负着为国家环境保护事业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使命,环境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决定着未来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进步速度。为此,在大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工程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增加学生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从而培养更多环境保护事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高峰.面向21世纪的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1).

素质工程第6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 职工 素质工程

一、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学校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作为一个职业培训学校,善于发现人才、合理培养人才、有效使用人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学校中,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学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学校持续发展、稳定发展的根本所在,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可以说,职工是将新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

二、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应把握“三确保”

1、确保素质工程建设活动常态化。

提升素质,是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体现;构建学校文化,是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就是要在提升职工素质和构建学校文化之间搭建通道,相互促进。

当前,如何通过提升职工技能素质来更好地体现职工的价值,是学校亟待创新的一个课题。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最根本、最彻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增强职工求知欲望,激发职工斗志,在挑战和超越中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人生价值。这是有效开展职工队伍素质建设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学校应统一认识,把握需求,确保素质建设活动常态化。

2、确保素质建设活动长期化。

素质工程建设最终是为学校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和人才支撑,这就决定了素质工程建设必须要以职业学校的教学为指引,围绕职业教学的具体步骤和各项目标依次有序开展。

素质工程建设要始终贯穿于职业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始终服务于职业教育的每一个难点,用实践来检验其效果,用实践来校正其方向。要积极搭建平台,让职工有机会用理论联系实际,并通过实践彰显素质工程建设的功效,吸引更多的职工参与,向更深的领域挺进,并及时反馈总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要把素质工程建设打造成品牌工程,就要善于借势,努力造势,引导职工在素质建设过程中形成“学、练、比、赶、超”的浓郁氛围。在一定程度上,素质建设的形式决定了素质建设的效果。因此,要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广泛深入地号召动员,强力营造“学有榜样,练有平台,比有对手,超有动力”的活动特色。

3、确保素质建设活动常效化

是否有利于提升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是检验素质工程建设成功与否的试金石。要时刻把握活动的可行性和实效性,紧密围绕学校教育的大方向,做实做细,带领职工有效发挥主力军作用。实践中要以业务能手为标杆,坚持始终如一地通过提升职工整体教学水平和业务操作技能加强内部优化,提高培训质量,增强竞争能力;要以创新达标为中心,坚持始终如一地通过素质工程建设激发职工创新意识,锤炼职工创新能力,促进职业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时期,学校调整专业结构、职工创新技能水平迫在眉睫。素质工程建设就是要通过提升职工整体技能素质来开阔其视野和见地,振奋其信心和斗志。同时,要适时扩展素质建设的内涵,多方收集职工关注的热点,就行业整体状况、学校竞争态势及自身优、劣势等内容,与职工及时沟通,达成共识,进而促进其提升素质建设的动力,以更高的标准和水平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铺平道路。

三、职业学校如何做好职工素质工程建设

1、不断加大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力度

职业学校结合年轻人才的专业素养、潜能等各方面的条件,分别制定年轻人才的培养目标,并组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各类培训,同时加强针对性培养,提高培训的个性化,对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按照各自的发展类型分类安排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如煤矿安全培训师资班、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等,不断提高其知识水平、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2、以“老带新”的形式重点培养新进学校的大学生

对于新进大学毕业生的锻炼培养,学校更要高度重视,采取“老带新”的形式重点培养。利用每年的寒暑假,安排他们到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这样做既可以使他们熟悉本专业的生产流程,消化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又可以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重要的实践基础,通过与多年实践经验的生产一线技术人员的交流和老教师的“传道”,有重点地“传帮带”和转岗培训,使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拓宽了工作视野,掌握了更多方面技能,学校也建立了一支技术过硬、各有特长的师资队伍。

3、建立公平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

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学校要建立竞争上岗制度,坚持对重要岗位实行竞争上岗,重点考察德、能、勤、绩、廉五方面及口头表达能力与应变能力,择优录取,达到选好人用好人的目的。对于管理能力强、沟通能力好,素质高的管理人员,及时把其调整到管理岗位,并安排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引导,让他们在压力和磨练中快速成长,条件成熟时再赋予重任;对于专业技术水平突出,创新能力强,但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的管理人员,安排担任技术负责人,鼓励他们向技术方向发展,并享受同等待遇。

4、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创造和谐的成才环境

健康、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是学校能否留住人才的关键。正是这一点,我们应努力为人才营造一个“学校是我家”的大环境,从根本上稳定人心、留住人才。

5、关爱职工,以人为本,凝聚人心

对生病或困难的职工要及时探望和慰问,在条件允许时组织职工旅游,节日探望驻外职工家属,组织一系列文体活动,改善工作环境,为职工提供切实保障等一系列措施,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安心从事教学、管理工作。

总之,抓好职业学校职工素质工程建设,激发职工岗位成材的积极性,促进高技能人才的成长,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改善职工的生存环境,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只有通过无情管理和精神文化的有情沟通,才能使职工与学校融为一体,保持一致,和谐发展,共铸辉煌。要努力为所培训地区、企业服务好,职业学校才会更加科学地发展,才会更加强大。

素质工程第7篇

关键词:保障房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问题;有效措施

现阶段保障房项目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对改善民众生活状况和居住条件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还能够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完善,所以当前阶段研究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是非常有必要的。尽管当前阶段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情况良好,还得到了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使得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但是受到传统建筑观念和落后管理模式的限制,使得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发展陷入困境,甚至会影响社会建设的其他方面,产生不必要的风险和伤害。所以,本文就从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入手,对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问题以及有效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

1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虽然当前阶段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的发展状况良好,其研究成果和具体表现还得到了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认可和重视,但是大部分施工企业和单位的领导层并不了解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的重要性,使得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保证,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其他方面,无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首先要了解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特别是需要分析影响因素产生的原因,具体特点,施工流程和产品特点,为相关问题分析与有效措施落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1影响因素产生的原因和具体特点

为了更好地提高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就需要对影响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对其产生原因和具体特点进行深入研究。第一,技术因素,主要包括图纸设计技术,施工材料技术,土建施工技术等;第二,管理因素,如何协调各部门工作和优化管理制度是工作的重点;第三,天气因素,季节性施工频次多并且施工时间长;第四,社会因素,比如质量要求高和检查力度大等。

1.2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的流程以及产品特点

现阶段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的项目周期包括项目的决策,实施和使用阶段,其工作的流程包括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地基基础施工;主体工程施工;安装工程施工等。如果把上述工作流程划分为不同的小的阶段,就可以通过完成分项和工序来保证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另外,目前建筑产品还有固定性,单间性,投资高,周期长的特点,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措施上的调整和改进。

2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的表现,可以得知房屋工程建设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其他方面有密切联系,所以需要了解其中出现的问题,再利用有效措施加以妥善处理和解决。基于对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了解,可以从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与管理的主体不到位,施工管理手段落后和缺乏先进技术经验等方面的进行分析,对其中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进行研究,才能积累好经验和教训,为相关措施的落实做好铺垫。由此可见,现阶段研究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时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2.1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的主体不到位目

前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素质不高,直接影响了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管理效率。首先,管理从业人员的收入和报酬较低,使得保障房工程施工管理队伍的人才也不多,还存在文化水平低,施工管理经验少和不了解管理知识的现象,无法有效解决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其次,施工管理主体不到位问题也比较严重,无法对施工的价格,进度和质量进行监控和管理。最后,部分施工企业管理者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而忽视材料质量,同时管理者认识不到保障房的重要性,存在偷工减料现象,从而影响其施工质量。

2.2施工管理手段落后,缺乏先进技术经验

施工管理手段比较落后是另一个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主要原因是缺乏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作为支撑。现阶段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带来了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人们对于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出现了管理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漏洞多,决策不及时等问题,所以目前进行相关管理体系的建设和有效措施的落实等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3提高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目前,大部分保障房建筑设计档次降低,房屋使用中舒适性、布局合理性有偏差,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尽可能与日益发展的社会品质相适应,避免出现新建房屋落后时展需求的问题出现。基于对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和问题的了解,可以得知相关措施需要从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落实,才能有效提高保障房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此可见,可以从建立健全保障房工程施工管理的体系,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不断创新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措施的分析,总结出有用的经验和教训,再把有效措施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保证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才能弥补其中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笔者结合已有的研究和自身的经验,选取其中典型有效的内容进行分析,从而可以为同行业人员的研究提供科学合理的借鉴。

3.1建立健全保障房工程施工管理的体系

因为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现状不容乐观,所以就需要采用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其中建立健全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色。首先要制定质量控制理念,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制定出相关的规章制度;其次,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公共资源管理,机械设备管理等内容;最后,对业务流程和过程进行监控,使得设计,施工,交付等环节顺利完成。

3.2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不断创新管理手段

一方面,定期组织相关技能和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聘用掌握先进技术或者经验的专业人员,对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进行管理和监督,保证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创新管理手段也是有效措施,可以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构建自动化系统并实现资源共享,使得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管理。

4总结

综上所述,保障性住房属于国家限价房,利润方面不能与商品房相比较,而且保障性住房的居住群体主要以社会低收入人群为主。因此,研究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切实有效的,既能在分析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概况的过程中发现其中出现的问题,又可以利用有效措施弥补和改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了解到影响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为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了迎合当前阶段保障房建筑工程越来越重要的趋势,满足人们对于房屋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就需要针对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且利用有利条件和可靠环境进行施工质量问题的解决,才能在现有水平基础上不断提高房屋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保证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为社会建设中建筑行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讨论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不仅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还为保障房建筑工程未来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秦金凤.浅谈影响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J].科学与财富,2015(11):494.

[2]高戈,薛勇.浅析土木工程房建工程质量保障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9):3498-3499.

素质工程第8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因素

中图分类号: TV5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现代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汽车普及率日益提高。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脚步不断加快。为了满足汽车保有量增加对公路的需求、满足现代汽车载重量增大以及行车速度对公路质量的需求,我国提高了对公路建设的设计标准。针对现代公路施工质量要求,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加快自身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同时针对针对影响公路施工质量的各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通过对影响公路施工质量各因素的控制与管理,实现预防质量问题发生的目的、实现降低质量通病治理费用的目的。通过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为公路施工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奠定基础、为施工企业市场口碑的建立奠定基础、为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的构建奠定基础。

1、 影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各因素分析的意义

在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是管理工作的重点。虽然,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对施工质量控制有着较丰富的经验和重视,但是施工质量通病仍时有发生。质量通病的发生需要施工企业进行相应的治理,其不仅增加了工程施工综合成本,同时还影响了工期。严重时还将使得施工企业因工期等问题造成工程赔付。因此,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同时,针对影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各因素进行分析。以具有针对性的控制与管理预防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实现预防性质量管理目的。

2、 影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各因素及相应对策的分析

公路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技术、经济活动,具有流动性强、协作性高、周期长、受外界干扰及自然因素影响大等特点,同时涉及到众多的社会主体和多变的自然因素,当前影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2.1 公路工程施工用材料分析

在对影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各因素资料收集与分析中可以看出,施工材料是影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路基材料配合比、路面材料配合比等都将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另外,基础材料的质量也对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材料对施工质量的影响。现代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应提高对材料控制与管理重视。以严格符合设计文件要求的基础材料进行配比,同时针对路基回填中含水量对路基施工质量的影响进行相关控制工作。在进场前、存放中以及使用前进行检验与管理。以科学的材料管理保障公路施工所用材料符合设计要求,为预防施工质量问题奠定基础。

2.2 公路工程施工地域、季节、气候因素分析

在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工程所在地地域条件、气候条件以及施工季节对施工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决定了路基施工技术要求,同时也对公路工程施工有着极大的影响。而气候因素、施工季节等常会造成工期的延误。许多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而加快个工序的施工,进而造成了施工质量隐患。例如:我国在夏季施工中,南方多雨对施工进度以及相应的防范要求较高。北方降水较少,对施工影响较小。针对这一问题,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在工程中标后对工程所在地的地域条件、气候以及施工进度计划所涉及的季节特点进行调研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策略,以此避免施工过程中气候、季节等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2.3 施工质量管理因素

分析我国施工企业的粗放型管理方式对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虽然近年来国家相关政策对施工过程的监管更加完善、施工企业也认识到了施工质量管理精细化的重要性,但是传统的管理习惯仍然造成了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困难。质量管理体系照搬照抄、施工过程质量责任不明确等造成了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问题频发的现状。针对这样的问题,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的经营者、项目经理等管理层人员应提高对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认识及重视。从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科学建立入手,促进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针对企业管理架构以及管理流程进行施工管理质量基础架构的构建。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具体要求等对基础架构进行完善。以此形成具有针对性及实用性的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完善的同时,施工企业还应根据质量管理目标对各部门、岗位的质量职责进行明确。以施工质量责任制为基础促进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针对施工质量目标进行各部门及岗位的分解。通过目标分解工作使各岗位人员了解自身工作内容与施工质量管理目标,为保障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2.4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因素分析

在现代公路施工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不同用途的公路技术要求也存在差异。施工企业技术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将严重影响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严重时还将导致返工等情况的发生。针对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针对我国公路施工企业技术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应从自身技术力量的强化入手。以技术力量强化为基础、以技术管理为重点保障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过企业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使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得到更新,促进企业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在技术交底阶段组织结束人员进行分析与探讨,对于不明确的技术要点、参数等及时与招标单位沟通。在此基础上,施工企业还应对技术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并通过施工前全员技术培训与讲解为技术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实现技术控制管理目标、为保障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2.5 机械设备因素分析

在现代机械化施工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质量与机械设备操作、设备状况以及设备管理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设备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未能遵守、设备状况不佳、设备管理与养护工作不到位都将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例如:沥青路面碾压过程中,压路机急停急起将导致波浪的出现、沥青路面摊铺中熨平板水平仪故障导致平整度收到影响、设备管理养护不到位影响施工进度等都说明了机械设备因素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性。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设备养护与管理的规划,保障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同时以现场技术人员及质量人员监督设备的操作以及相关技术要求的执行。以机械设备管理保障施工质量。

2.6针对人为因素进行强化管理

人为因素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点。无论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执行,还是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都是以人为基础的工作。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施工企业应通过全员质量责任制、全员质量意识的树立确保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1) 选择优秀的施工队伍选择优秀的施工队伍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有效控制的关键因素之一,应把握好两方面的工作: 要对管理人员的资质进行审查,保证工作人员的资质符合要求。 选择施工经验丰富的监理单位。监理人员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核心因素。

(2) 强化过程质量监控建立奖罚制度,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是做好协调管理工作的关键,对于工程的整体性和细节处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各部门的认真检查,可以把问题减少到最小。各部门的责任要明晰、清楚,组织协调要避免扯皮推委。可以由施工中的甲方和项目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定期组织举行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在监督实施过程中,要避免形式主义的出现--无论会签、会审还是隐蔽验收,必须实实在在,所有的技术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签名应承担相关责任。

结论:综上所述,影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有管理体系制度、材料、施工技术、机械设备以及人为因素构成。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必须针对影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相关管理工作的强化。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为基础,保障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过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确保影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各因素得到有效的控制,预防施工质量通病及质量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