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乡村旅游论文

乡村旅游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9-14 21:31:10

乡村旅游论文

乡村旅游论文第1篇

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既是奇山秀水、名胜古迹、风情民俗等传统旅游资源的富集地,又是自然生态、田园风光等现代旅游资源的分布地。依托农村地区在旅游资源方面拥有的特殊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大农业”与“大旅游”的互相渗透融合,是加快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农业来说,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发挥农业在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特殊功能,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农业体系;对于农村来说,有利于吸引城市的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促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以旅助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于农民来说,则有利于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实现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近几年旅游业的发展给农村地区带来了很大变化。如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乡村旅游示范点给这些地区带来了新气象。位于西部地区的广西恭城县的红岩村,2005年,80万人次的游客给这个瑶族小山村带来了农户人均增收2000元的效益,一些家庭更是收入突破了10万元;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很高的鱼米之乡江苏常熟市蒋巷村,从2000年以来着手开发农业旅游,2005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1.5万元。据测算,该村经济增长中的15是靠发展旅游业实现的。很多具体事例表明,是乡村旅游将“三农”推向了市场,使其成为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从而与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了全面对接。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来衡量,大多数示范点基本达到了标准。

实践已经证明,发展乡村旅游,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在建设新农村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国家旅游局已确定2008年全国旅游的主题为“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并在年初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期间,召开了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座谈会,要求农业旅游示范点与时俱进,率先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还要求各省区市旅游部门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措施。

2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

2.1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分布地区。目前,我国各地开展的乡村旅游目前主要分布在如下三种类型地区:①景区边缘地区。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均处于乡村的包围中,这里多是我国乡村旅游业开展最早的地区。基本是三个发展方向:其一是,以农民自筹资金承包的山林地为资源兴办旅游业。其二是,在旅游农业(为解决物质供给问题,在景区周边农村围绕旅游市场需求发展起来的特种农业。如特菜种植业,特种禽、畜、鱼类的饲养业,商品花卉种植业,土特产品加工业和生产民族特色装饰物的工艺型农业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观光、学习、教育、参与等功能的乡村旅游。其三是,依托景区开展以家庭接待为主,融入一些乡情活动的乡村旅游。即称之为民俗旅游的“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②老少边贫地区。老少边贫地区的乡村旅游业是继景区周边地区之后,在国家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引下陆续发展起来的。这些地区多为山区,至今还保留着近乎原始而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和淳厚、完美的民族习俗。原始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景观、原始的乡情习俗,构成一个个特色浓郁,带有极强的文化与生态色彩的乡村旅游地。③都市郊区。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来讲,不同性质的城郊在乡村旅游内容的构成上有其相同的部分也有各自的特色。在大都市发达的工业文明的辐射下,郊区已进入现代农业文明阶段。现代农村聚落景观、现代科技农业景观、融入现代美观念的各种观光农园,以及美化了的自然环境构成大都市郊区的农业观光特色等;除此之外,对都市人具有持久吸引力的是一年一度的各类采摘旅游和务农旅游。目前,郊县乡村旅游的开发已初见眉目的如湖北随州市,这里是以我国传统农业文化为特色的农业旅游区2.2我国乡村旅游的现状与问题。乡材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新领域显示出“生命”初始的无限生机,旅游经济的附加改变了农村单一经济的结构,起到了兴一处旅游富一方百姓的目的。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在国内市场上,表现出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的极大依托性。这突出表现在游客对乡村旅游部分活动项目的偏爱上。国内游客参加频率和重游率最高的乡村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采摘旅游;以春节、十五、端午、重阳等民间传统的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俗节庆旅游。

据调查发现,民俗旅游基本上只是提供家庭接待服务,而乡情民俗的意味并不浓。这些农家旅店均分布在旅游景区周围,为周末来郊野景区游玩的旅游者提供

食宿服务。为适应城里人的习惯,农家屋都布置得像城里的小旅店,正餐除传统的农家饭外,也为游客提供包桌及大菜烹调服务,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内容开展得并不多,甚至没有。白天游客在景区里游玩,农家乐本应体现在夜生活中,然而这里的夜生活多数是看电视,有的家庭学着城里人买回VCD机乃至组合音响和激光灯,开辟简陋的迪厅供游客享用。唯一有点农村野外风味的是晚间的篝火晚会。距离景区稍远的村庄便无人光顾,体验乡俗民情的成份很低。

秋季采摘旅游是目前这三项活动中参加人数最多,参加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的构成面最广的。这是观光、参与性均很强的活动。我国开展的采摘旅游不只是为体味收获果实的感受,同时享有所收获的果实,有相当数量的游客在采摘中,对果实的数量和质量的在乎程度远超过参与收获过程的心理感受。因此在各采摘点(特别是果园)均堆放着被旅游者摘下又弃之的水果。从而可以看出,国内旅游者对物质满足的需求多胜于对精神满足的追求。

3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

3.1乡村旅游应沿着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明确这一发展方向是使之规范化、健康、高速发展的根本保证。生态因素、文化因素本来就是乡村旅游得以兴起的根基。乡村旅游开展所依托的资源,不是先人遗留下来的、死气沉沉的、被称作凝固乐章的静景观,不是靠恢复、模仿而再现的历史场景,不是失去原有自然环境的高度浓缩在有限空间中的民俗风情,而是世代伴随人类繁衍、进化,充满生气与兴旺景象的能将游人融于其中的环境、氛围和活动。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只有贴近自然的才是永久属于人类的。同时乡村旅游也是保护原始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正是在人们意识到环境的恶化将使人类失去栖息地,文化一体化将是人类最大的悲剧之后,乡村旅游成为城里人青睐、追求的新方向。我国的乡村旅游不能只停留在观赏、采摘的表象繁荣上,必须走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挖掘民族文化中丰富的营养,才能持久而兴旺地发展下去。

乡村旅游论文第2篇

一、立题依据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和旅游业发达的国家,乡村旅游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青睐,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热衷乡村旅游活动。它不仅是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感受农村生活、体验自然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且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城市和乡村经济繁荣与文化融合。因此,2006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2007年又将全国旅游宣传主题确定为“中国和谐城乡游”,提出“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的口号,同时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为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总的来说,乡村旅游在空间布局上主要分布于都市郊区、远离客源的景区和老少边穷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各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和体验传统生活方式的心理需求。而作为旅游城市的都江堰虽然拥有青城山、都江堰、龙池国家森林公园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市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也日趋完善,但是由于都江堰农村人口众多,占到总人口的71.7%,并且都江堰工业基础薄弱,以至于剩余农村劳动力很难转移,因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带动农民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乡村旅游的学术研究也应运而生,并各有侧重。国外对乡村旅游的研究相对较早,从早期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及开发策略和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逐步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乡村旅游与乡村环境的关系以及社区居民对发展乡村旅游的态度研究等方面转变旅游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旅游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GASSON(1992)等人的研究也表明,乡村旅游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学者认为,乡村旅游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或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作用不大。Fleischer(1997)等以以色列典型的乡村旅游形式—提供住宿和早餐的农庄旅游为例,认为乡村旅游规模很小,旅游季节短,带来的收益较低,对地方经济影响不大。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早期对乡村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意义及背景方面。随着乡村旅游发展深入,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和模式研究一直是个热点问题。并且对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发展战略、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以及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杜江等(1999)从乡村旅游需求和供给、主客互动关系的角度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12〕;过竹(2000)等在对南丹甘河白裤瑶新村的乡村旅游开发的案例中提出了乡村旅游与地河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的结合以及社区参与是维持当地发展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想选择。

(三)研究目的

都江堰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发展前景好,但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理论和实践经验都不足,难免存在产品雷同,整体接待水平低等问题。比如,都江堰乡村旅游多是以农家乐、乡村饭店为主,旅游活动以就餐、钓鱼、采摘和打牌为主,大都停留在“住农家屋、吃农家饭、享农家乐”层面上。震后在都江堰乡村旅游恢复的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理论的指导。

二、研究内容

针对乡村旅游对目的地影响的不断复杂化、多元化以及对农村和农民影响的不断加大,本文在国内外对乡村旅游研究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的产生、发展现状以及主要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和总结。主要探讨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探讨和分析乡村旅游的基础概念。本文首先在乡村旅游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乡村旅游的内涵及特点、产生与发展等方面对乡村旅游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界定了乡村旅游的概念。

(2)评述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通过查找资料,对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主要发展模式进行了整体性的分析,由此得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趋势。

(3)本文的重点内容是对都江堰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研究探讨。主要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分析都江堰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现状,走访考察部分乡村,了解乡村旅游对农村地区的影响程度。第二部分通过市场调查及分析,对都江堰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旅游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

找出都江堰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提出建议和措施。以新农村建设思想为指导,提出都江堰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和保障措施。

(5)结论。总结和回顾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今后的研究趋势和发展前景。

三、论文框架

1、绪论

(1)选题依据

(2)结构框架和研究方法

2、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及特点和模式

(1)乡村旅游的内涵、特点

(2)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3)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3、都江堰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分析

(1)都江堰乡村旅游的产生

(2)都江堰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①效益分析

②条件分析

(3)都江堰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乡村旅游论文第3篇

1.1内涵伴随着乡村旅游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对其概念的阐释也不尽相同。在布拉维尔和雷恩的相关研究中,乡村旅游不仅仅是农场旅游,而是指在乡村里所进行的包括农场农庄、自然风光、户外探险、体育运动、康体疗养、教育培养、艺术熏陶、遗产欣赏等诸多方面的多层次、多对象的旅游活动[12]。1996年,佩德福特进一步扩展了乡村旅游的概念,将诸如风土人情、家族传统、价值信仰以及人类共同遗产等一系列源自乡村的鲜活历史也囊括其中[13]。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遗迹、农业生产、民俗风情、乡土生活及整体的乡村环境作为旅游吸引物,将广大城市居民纳为服务对象,满足旅游者多种需求的旅游活动。

1.2现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农村地域内的旅游活动在全世界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客观上对社会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的迅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领域,尽管中国相对来说还是一个后起者,但中国政府出于促进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摆脱农村贫困的迫切需要,其发展热情和推进速度堪称后来居上。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曾指出[14]: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共建立了20000多处旅游景区,其一半以上均位于我国农村的广大地区,在全国31个省与自治区中,共计有359处国家旅游局认定的乡村旅游示范景区,涵盖众多农业业态。全国乡村旅游景区每年共接待游客3亿人次,合计创造旅游收入高达400亿元人民币。每年“五一”(2008年前)、“十一”和“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大约有70%的城市居民将乡村旅游列为出行方案,其市场规模高达6000万人次。《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提出“到2015年力争实现乡村旅游接待人数7.71亿人次,收入1145亿元,直接就业989万人,间接就业3680万人,旅游从业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5%”。自1998年以来,中国国家旅游局相继推出了“华夏城乡游”(1998年)、“生态环境游”(1999年)、“百姓生活游”(2004年)等一系列旨在宣传推广乡村旅游的主题年活动,这类活动既体现了经济激励和政策扶持,又便于开展以旅游业为导向的农业多元化经营。上述数字充分说明乡村旅游在中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究其原因,是因为以农业人口而言,中国无疑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社会,而中国经济现代化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成败,可以说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一向是中国各届政府首当其冲亟待解决的紧要问题。而乡村旅游恰恰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经济状况、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完善城乡一体化中的农民生计替代以及加快农村社区建设等诸多方面作用突出。不难理解,无论从政府、农民还是旅游者的角度来说,乡村旅游都不失为一个上佳之选,因此其蓬勃的发展态势也可谓“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了。

2低碳理念与乡村旅游融通并存的理论依据

2.1乡村旅游的低碳化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同时强调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一项基本国策。而对低碳理念的广泛认可和贯彻实施恰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旅游业虽曾一度被视为“无烟工业”,然而随着其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旅游业也会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利用产生负面效应,我国台湾地区学者郭乃文等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CA)理论,通过对出入澎湖岛的旅游者进行长期跟踪调研,从资源损耗及环境污染方面,对于旅游者给目的地造成的不良影响做出了量化分析。从上表不难看出,若从低碳理念的角度来审视旅游业,其对环境的负面效应显而易见,改善空间颇为巨大。同样,从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乡村旅游在项目开发、资源利用、环境保护、设施建设、产品设计等方面也呈现出明显的“高碳化”倾向。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在生态文明层面尚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背景下,将低碳旅游的理念贯彻到乡村旅游发展的每一个环节,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绿色”本质,努力坚持乡村旅游低碳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最终实现乡村旅游的生态文明。

2.2乡村旅游的低碳化具备固有的构建优势

2.2.1区位环境优势乡村旅游的开发本意在于让广大旅游者远离喧嚣嘈杂的城市环境,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感受别具一格的乡野意趣。其主要吸引力体现在清新怡人、不加雕饰的自然风光以及简单质朴、恬淡安逸的乡间生活之中。正因为如此,乡村旅游景区多处农村或城郊,往往空气质量很高,而且由于远离城市工业带,鲜有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未遭人为破坏,多以自然原貌呈现。显然,这种独特的区位条件和绿色的自然环境为低碳旅游的发展奠定了无出其右的环境优势。

2.2.2产品开发优势乡村旅游的核心产品都是与乡村生活密切相关的,常见的乡村旅游项目包括水上漂流、鱼塘垂钓、中药疗养、民俗表演、水果采摘、美食品尝等。显而易见,围绕在这些项目背后的产品载体,其本身就是不失为低碳的化身,而且其开发过程中在资源投入、温室气体排放、土地替代使用、生态环境负荷以及碳汇机制推行等低碳经济指标方面,相较于城市旅游资源开发更具优势。

2.2.3节能降耗优势乡村旅游由于其资源禀赋的特殊性,在旅游活动的具体环节上具备天然的节能降耗优势。传统的以乡间小筑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乡村建筑处处能见到别具匠心的低碳理念。天井的设计极好地提升了房屋的自然采光性能,屋顶与墙体的用料造就了冬暖夏凉的温控效应,就地取材的建筑原料最大程度节约了额外的资源浪费。在能源利用方面,部分乡村景区充分利用其专有的沼气资源进行小范围的发电及供能,有效减少了对煤炭等高碳排量能源的依赖。乡村果蔬、畜产、水产等美食在生产、采摘、捕捞以及加工等过程中的能耗也比在城市中的进行要小得多。此外,由于乡村景区的参与性特征和道路条件所限,大型景区一般配备电动游览车,小型景区则只需徒步漫游或以畜力车、竹筏等代步,极少使用城市旅游中常见的大型交通工具,其交通方面的能耗自然少得多。

3乡村旅游低碳化的推进构想

3.1政府主导,顶层规划低碳化中国的旅游业的发展一向具有政府主导和市场驱动的双重特征。在低碳经济理念渐成主流的今天,我国相关政府部门有必要完善其主导作用,在政策、法律、资金、技术等层面为我国乡村旅游的低碳化做出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

3.1.1政策层面政府主管部门应把发展低碳旅游作为首要任务,并将其与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共同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基本方针中。同时以渐进的方式积极完善和推进“碳税制度”,并将其税收收入用于低碳领域的技术研发,实现“排放、税收、科研”三者的良性循环。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作用贯彻节能减排,如推进碳交易平台的建立和运行,实施碳补偿机制、绿色信贷、税务减免、财政补贴、政府购买等多样化的激励政策,促进广大企业自觉参与节能减排,确保其长效机制。

3.1.2法律法规层面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健全低碳乡村旅游的相关法律法规,从而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促进低碳乡村旅游的标准化和制度化,同时政府部门应制定一系列更加严格的针对于旅游景点、旅游交通和旅游饭店的低碳标准,并强化乡村旅游相关行业的低碳评价考核体制。在执法领域,政府既要规范自己的执法行为,同时对违法行为绝不姑息养奸,一视同仁,一惩到底。

3.1.3资金层面国家除了一方面要继续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总体投入力度外,尤其需对其中的薄弱环节,如水利、排污设施等进行重点倾斜。此外,政府还须努力将乡村旅游纳入低碳金融市场,从而充分利用其本身得天独厚的低碳优势进行超额碳排放金融交易,拓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资金渠道。

3.1.4技术层面必须大力提升乡村旅游业的低碳技术应用率,进一步改善其资源依赖强、科技含量低的固有面貌,坚持乡村旅游业的集约式发展。此外,由于我国在节能减排领域发展晚、水平低,在当前阶段,我国政府必须积极开展国际———特别是与美国、欧盟———合作,通过气候谈判等一系列国际对话机制,加强政府、企业和其他相关团体在低碳领域的技术共享和经验交流。此外,政府在推进节能技术应用和实施节能惠民工程时,应贯彻应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乡村的资源禀赋,相应地推广太阳能、水能、沼气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以避免因盲目因跟风而产生的“以节能之名,行浪费之实”的不良现象。

3.2企业参与,产品设计低碳化如前所述,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旅游业并非零污染,相反,其中某些环节还可能消耗大量能源、产生严重污染,给当地生态造成巨大破坏。因此,开发低碳化乡村旅游,企业责无旁贷,必须坚持树立低碳价值理念,将产品设计低碳化作为重要的经营目标融入到企业的方方面面。

3.2.1旅行社层面旅行社作为旅游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低碳旅游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旅游产业学的观点来看,旅行社应该承担低碳旅游宣讲者的角色,积极宣扬低碳旅游思想,着力研发低碳旅游产品和路线,以满足广大旅游者对于低碳旅游的需要。举例而言,旅行社可以适当设计徒步和单车旅行路线,引领旅游者们回归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进而降低碳排放,维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2.2旅游酒店层面首先,旅游酒店应该建立、实施和推广一套包括节能、减少原材料消耗、环保、绿色采购和绿色营销等内容在内的绿色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大幅度提升低碳管理的水平,例如,在餐饮方面,乡村酒店应尽可能就地取材,本色加工,既让广大游客品尝到风味独特的农家美食,也能将餐饮制作能耗大大降低,在用餐中杜绝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形式上应以自助餐为主。其次,我国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比重达28%[15],因此乡村旅游酒店建筑需要在设施建造、供暖、空调、采光、水电供应等方面积极运用低碳技术、新材料和智能控制系统,同时还需充分发挥太阳能、生物能、有机能以及其他绿色能源的优势。具体而言,建筑材料尽量使用本土纯天然、可循环的材料,装修避免奢华,力求实用。客房不提供一次性用品,生活基本物品提倡游客自带,床单、被套、窗帘等物品建议使用环保材料。此外可以在客房设计上充分利用乡村地区独特的环境优势,尽量运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积极开发晚间集体性娱乐活动,以减少照明、电视、空调等高能耗电器的使用。

3.2.3旅游交通旅游交通历来是耗能排污的主力军,因此也自然成为乡村旅游低碳化的重点领域。同时,出于成本因素的考虑,乡村旅游交通的相关企业通常对降耗减排有很强的适应性,这也给旅游交通的低碳化奠定了很好的实施基础。在现实中,低碳乡村旅游交通需要我们积极研发清洁的生物燃料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停车场,并且基于耗能和碳排放量的考虑(见表3),应大力倡导使用公交车、电动车、自行车以及其他低碳甚至无碳的交通方式,对私家车需根据发动机排量和乘客数量征收相应碳税,以便显著降低温室气体、一氧化碳和颗粒污染物的排放。有条件的地区可引入所谓“碳补偿”机制,即旅游者可以用其交通里程积分换取树苗(或者其他可吸收碳排放的物品),以补偿由于自己出行所造成的碳排放。

3.3循环高效,景区开发低碳化作为旅游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旅游景区是进行节能减排的重要区域。为此,旅游景区必须从景点规划伊始以至其后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在开发规划、旅游吸引物、设施配置等方面始终谨记并贯彻低碳理念,全面打造低碳旅游景区。

3.3.1开发规划旅游景区在项目选址、基础建设、设施配套、吸引物营造等一系列开发规划过程中应充分遵循循环经济规律和生态学原则,始终坚持“减排放、再利用、再循环”的思路,努力构建以乡村沼气资源为核心的“资源、产品、可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循环模式(见图1),最终实现农村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及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远景目标。

3.3.2旅游吸引物乡村旅游吸引物的营造必须以土韵乡趣为标准,避免过度商业化,杜绝城市化倾向,坚持低碳化原则。具体而言,在自然吸引物方面,各地乡村景区可充分开发其固有的高碳汇旅游资源,像“竹林氧吧”、“平湖垂钓”、“花海漫步”、“精舍品茗”等均为上佳范例。同时,应积极挖掘人文类,如民俗表演、传统工艺、节庆仪式、生产再现等低碳排放旅游资源,从而在吸引物层面引导旅游者开展低碳旅游活动。

3.3.3设施配置低碳化的乡村旅游要求我们无论是对于基础设施还是配套设施的建设都应最大程度使用低碳化材料或者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有效的低碳化改良。积极完善或改造景区内的污水处理装置,广泛修建生态厕所和生态垃圾桶,严格执行垃圾运输和处理环节的分类制度,坚持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及无害化处理,提倡广大游客参与碳中和、碳捕获活动,以尽可能减轻环境负荷,维持生态平衡。

3.4同心协力,将社区构建低碳化社区通常是指人们居住和生活的主要场所。而所谓低碳社区则是指在社区中一方面将各种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尽可能降到最低,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吸收已经产生的碳排放,从源头和过程双管齐下,最终达到零碳排放的目标。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社区是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构建乡村低碳社区对乡村旅游低碳化的实现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必须要指出的是,低碳乡村社区的构建是一项周期长、涵盖广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产生碳排放的生产、加工、经营、消费等各个乡村旅游环节加以严格控制。显然,这既非个别部门能够独立完成,也绝难短时间即见成效,而需要乡村旅游的众多利益相关者如各级政府、当地居民、社会组织等理念一致,广泛参与,通力合作方可完成。目前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地区的低碳社区建设,而有关乡村旅游地区的低碳社区建设则基本处于起步阶段,笔者建议拟以“低碳社区构建核心能力”的角度,从文化能力、组织能力、基础设施能力和个人能力四个方面着力打造乡村旅游低碳社区。从上图中,我们可以解读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低碳社区构建的总体思路。首先要以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为载体,通过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组织提供的各种基础设施来营造或改善当地的旅游环境,充分发挥社区内现有从事低碳生产或服务的各种组织的示范作用,让广大社区居民切身体会到低碳生活的种种益处,并在相关企业和专家的指导和亲身实践下,逐步加深对低碳理念的理解,树立低碳化的核心价值观,掌握低碳技术的运用,激发低碳社区建设的热情,最终实现乡村旅游低碳化的可持续发展。

4结论

乡村旅游论文第4篇

关键词:乡村文化旅游住宿品牌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不仅成为了人们精神生活消费的一种形式,也成为各地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时代的产物,以乡村文化风俗体验为主体,在传统的农村休闲游的基础上,拓展其项目,打造成自然、文化、建筑为一体的新型旅游模式。贵州省要充分利用本省丰富的旅游资源,不断开发旅游住宿项目,以旅游和住宿的相互促进共同提升贵州的旅游市场形象。

一、乡村文化旅游住宿品牌化的现状

1.1 缺少品牌经营管理,与地方环境不协调

当今时代,同质化现象已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而品牌经营、特色服务营销已经越来越成为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乡村住宿业在特色服务营销方面理念保守,缺乏立足地区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住宿服务业的长远眼光。地区分散经营,没有形成建设地方特色住宿产业、共同打造乡村文化旅游住宿品牌的长期、合理规划,只是地区性的分散管理和各自建设,难以树立统一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旅游住宿品牌。贵州住宿业在的品牌建设和特色服务营销上需要加大投入,努力建设自身行业品牌,以良好的特色形象促进住宿、旅游的协调发展。此外,开展生态旅游对旅游区周边环境的要求很高,而其中良好的旅游住宿环境有助于让游客体会到原始、自然的美丽风光,获得原生态自然环境带来的身心满足。

1.2缺乏地方发展重点,难以区别地区特点

在众多旅游景区中无论是旅馆的建筑外形还是内部的管理系统,内容服务同质化现象严重,无法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贵州旅游区的旅游住宿没有形成个性与层次差异,难以满足生态旅游游客高品位、多样化的需求。除了部分村寨还保留久远而古老的特色建筑外,有些旅游景区建筑更出现了抄袭或模仿现象,文化同化现象严重,例如镇远古镇,虽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如山地间的四合院,但同时也出现了与徽派建筑相似的建筑群落,而国外成功的生态旅馆都是各有特点:如洪都拉斯首都伯利兹城的黑石旅馆、斯里兰卡的泥屋、澳大利亚生态SPA村、印度水上船屋以及莫桑比克的沙滩旅馆等等,这些都切合了生态的观念,构建不同主题的旅馆,使游客能够在于自然和环境的融合中得到释放和满足。与其相比,贵州的旅游住宿缺乏地区特色的有效利用,没有形成地区特点。

1.3缺乏特色服务内容,没有地方风情

国外成功的生态旅馆,大都是极力突出自身特色来吸引游客。例如西奈半岛的天窗小屋、中美洲岛屿打造的茅草屋等等,都是紧密结合当地自然生态特点,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题旅馆,让游客在浓郁的地方风情中获得身心的放松。贵州在发展乡村旅游地方住宿时,没有有效利用当地的民俗文化、本土资源,形成地方特色的规范推广。贵州乡村旅游区的旅游住宿几乎看不到任何个性与层次,无论是旅馆的外形特征、装潢设计还是内部的服务设施,都向现代城市的宾馆住宿看起。没有充分利用贵州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住宿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也与邻近的云南省相比基本雷同,缺少地方差异,体现不出地方特色内容,因此也无法给客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乡村文化旅游住宿的品牌化构建

2.1 增强品牌经营理念,避免服务同质化

当今时代,同质化现象已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而品牌经营、特色服务营销已经越来越成为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乡村住宿业在特色服务营销方面理念保守,缺乏立足地区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住宿服务业的长远眼光。地区分散经营,没有形成建设地方特色住宿产业、共同打造乡村文化旅游住宿品牌的长期、合理规划,只是地区性的分散管理和各自建设,难以树立统一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旅游住宿品牌。贵州住宿业在的品牌建设和特色服务营销上需要加大投入,努力建设自身行业品牌,以良好的特色形象促进住宿、旅游的协调发展。

2.2合理规划住宿,构建原生态特色

统一规范的行业品牌建设和管理,一方面可以协调住宿旅馆的建造运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服务风格,从而建立地区生态住宿品牌,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制止民居住宿的混乱搭建,保护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地区民俗特点,例如,黎平县的地扪村,作为一个拥有7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至今保持着侗族原生态风貌,无论是老木屋的建筑形态,还是侗族人民的风俗文化,都一直被延续下来,这也使之成为当之不愧的国际侗族生态博物馆,来这里游玩的游客,都居住在当地居民家中,体验不一样的民族乡村风情;再如,中国最后一支部落――岜沙苗寨,这里的旅游住宿都以苗族特有的木板房居多,分布在村头区域,房屋里的床单坐垫展现了苗族人民精湛的刺绣工艺,墙壁上挂满了枪支,不仅保存了千年来岜沙的原生态面貌,还体现了这里所特有的地域性特色。只有对旅游住宿行业进行规范化的地区品牌经营,才能将分散经营的居民旅馆集中起来,树立统一协调的地区民俗风格。对外可以形成良好的地区住宿品牌形象,对内有利于进行行业的集中整治和规范管理。

三、乡村文化旅游住宿的品牌化传播

3.1保持乡土风情,彰显地方特色

欧洲乡村旅游注重以展会、节庆、体育赛事为载体,开展联合促销,扩大旅游消费。欧洲节日众多,乡村旅游正是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事件来组织开展,利用当地资源制造节庆来吸引旅游者。例如,在西班牙巴伦西亚地区的布尼奥尔小镇,每年八月最后一个星期三举行传统的西红柿节,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节庆事件的品牌效应使越来越多的地区重视利用节庆事件等开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法国乡村旅游注重保证乡村旅游的本土化和原真性,给游客提供的餐饮原料都由农庄自己生产、加工、制作,以保证庄园产品各具特色; 为了体现本土原生态特点,游客在庄园品尝葡萄美酒的同时,还可以参观整个葡萄酒的酿制过程,由乡村旅馆的主人亲自介绍农庄的历史发展等知识,让游客体验不一样的绿色农业旅游。这类活动有助于让旅游者获得独特的旅游体验和亲切的归宿感,促进了乡村旅游回头客的增长。

然而国内游客出游不断增多,游客追求个性化服务和独特体验的意识也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内地游客更趋向于选择另一种旅游方式,他们逐渐远离都市,深入乡村,感受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和风俗习惯,因此,民居住宿旅馆应富有乡土特色和地方风情,不仅可体现出主人的情趣,而且给游客带来不同的身心体验。例如:贵州省少数民族众多,不同民族的节日、宗教、装饰等都各具风情,而且同一民族不同地区的风格也存在差别。善于刺绣的居民可将床单、被罩都绣上民俗图案;精于蜡染的农家则可在居室展示作品。

乡村旅游论文第5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

新农村建设正在我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越来越多的经验表明,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有效模式之一。目前中国的旅游业形势的发展迅速,从旅游业产生的对经济与社会效益强劲推动作用来看,旅游产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效益、改变城乡的二元结和为农村增添活力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着重探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建设策略。

一、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建设的良性互动关系

1。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①乡村旅游建设获得了政策和资金扶持。新农村建设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宗旨,国家鼓励更多的企业在农村地区投资兴业。乡村旅游以投资小、见效快,成为众多企业青睐的项目。政府部门为了促进乡村旅游建设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而且也使农村地区得到更多社会资本。同时,政府还增加了对农村经济的总体投入,乡村旅游也得到部分款项建设资金。

②乡村旅游建设获得了科学技术和智力支持。新农村建设重视对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产业经营模式的改变,这给农村旅游业建设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而农村教育水平的改善,不仅提升了农村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同时也为乡村旅游重点培养了经营管理人才。

③加强乡村旅游设施建设能力。新农村建设成果具体体现在极大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状况,尤其是交通、通讯、环境卫生基础设备的改善。这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为乡村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大大提高了旅游接待能力。

④乡村旅游建设注入了充实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的发掘与保护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例如,原始古老的乡村庆典节日、喜庆的婚嫁活动、文化艺术节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艺术戏剧舞蹈、民间文学和其他文化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将成为乡村旅游的新资源,以满足游客的多层面的需求。充实的文化内涵使游客的旅游活动不仅仅停留在游山玩水视觉享受,更带来丰富的心理体会。

2。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①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当地商业、餐饮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断扩大的旅游需求同时直接增加了对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②可以提供农民就业岗位。乡村旅游所幅射的行业十分广泛,涉及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方面。这些服务性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富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久居都市的人们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让农民提供在服务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回报,而农民从收入增长中体会到新农村建设的带来的实惠。

③可以提升农民文化素质。随着游客的大量涌入将带来先进的文化、道德观念、思维方式、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通过农村旅游,可以缩小城乡之间距离,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特别是在偏远山区,能够打开一扇了解外界的窗口,促进人们观念的转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④可以促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了打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各级政府将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乡村则以集体或个人出资的方式,不断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旧村改造步伐。通过这些人们的共同努力,使农村进出的公路、通讯条件、公用设施、垃圾处理等设施明显改善。

二、乡村旅游鲜明的时代特征

1。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与创新新农村发展战略是我们党在深入分析当前局势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本身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由于新农村建设产生的背景特殊,必须承载了当前这个时代要求的许多重任,并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状况现状提出新的解决方法。乡村旅游建设正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立足农村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一种崭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与创新。

2。生态和谐共存乡村旅游以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城镇居民前往消费,既实现了农民增收,又让游客得到了满足,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建设农村旅游中,必将更加重视生态保护和环境的可持续性,这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3。乡土文化丰富乡土文化一种围绕农业为主题的文化,有一个明显的区域差异,体现了历史、经济、科技、民俗、文学和其他文化丰富的内容。乡土文化不仅包含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包含了自然生态文化,这正是乡村旅游的突出特色。

4。农家休闲体验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渴望回归自然放松心情,乡村旅游中的农家休闲体验正给了人们一个这样的机会。在乡村旅游活动中,游客采摘果实、垂钓网鱼,体会简单淳朴的农家生活方式。而这种独一无二的农村地区的魅力,让游客流连忘返

三、乡村旅游建设的基本条件

1。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反之,旅游资源是否丰富决定了在乡村旅游建设能否成功。乡村旅游是以自然资源为基本条件,辅以一定的旅游活动内容的一种新的旅游模式。因此,建设乡村旅游只有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才可能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共同进步。

2。有利的政府政策如前所述,乡村旅游业与商业、餐饮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发展息息相关。这就需要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旅游发展相关的旅游、环保、教育、商业、卫生等各个部门通力协作。要重点解决一些乡村旅游建设中的迫切问题,如基础设施改善、人力资源储备等,给予乡村旅游建设有利的政府政策。同时,在旅游开发项目时应享有必要的优惠倾斜,为刚刚起步的乡村旅游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3。完善的基础设施政府在制定农村基础设施规划时,除了满足村民的一般日常生活需要外,还要以发展的眼光充分考虑到发展旅游业的需要。

只有配备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才有能力满足游客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和其他方面的需要。同时,这些基础设施应有机结合农村的传统特色和一定的时尚设计元素。

四、乡村旅游建设具体措施

1。科学规划建设,做到全面发展在旅游开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与农村的其他建设项目相结合,通过科学规划,全面整合资源,策划好旅游项目,帮助乡村旅游平稳有序的发展。当地政府要在深入调研本地农村旅游资源后进行科学论证,制定出符合本地农村实际的旅游发展规划。政府部门之间需要通力合作来为乡村旅游构建科学的政策环境,做到全面发展。

2。打造知名品牌,推广自身的特色乡村旅游能够让那些久居都市的旅游者远离那些喧嚣的环境,在农村的自然环境中得到身心的放松。因为乡村旅游的亮点与特色就是乡土气息和田园氛围,能够让旅游者体会农村湖光山色和传统习俗文化。当地政府要将各个景点统一包装,积极宣传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主动出击寻找客源。不断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和具有强烈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满足旅游者需要,打造并推广自己的旅游品牌。

3。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以期能够高水准的发展我国的农民所接受的文化教育普遍有限,而他们的素质对乡村旅游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在急需对乡村旅游就业人员开展专门培训,让农民增加对游客的接待能力。对于高层次旅游管理人才,可以向外引进或者挑选接受能力较强的人员前往专业院校进修。

4。加强环境生态的保护,达到持续发展的目的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基础,空气和环境如果遭到污染破坏,也就无法吸引游客。因此我们需要对资源合理规划,避免资源的破坏性利用,这样不但能够使得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渠道,也可以推进农村的环境保护,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五、结语

乡村旅游建设是富有时代性和创新性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科学的结合了旅游业尤其是乡村旅游业与新农村建设,使二者得以和谐互动发展。虽然乡村旅游建设还在探索阶段,但它所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和前景是无可争议的。在乡村旅游的建设过程中,要结合当地自身特色,在全力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依靠科学规划的指导,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社会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庆雷,马继刚,杨帆。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及实现路径探讨[J]。乡镇经济,2007,(10)。

乡村旅游论文第6篇

(一)湖南乡村旅游的发展概况湖南省由于受地理优势和文化底蕴等因素的影响,其乡村旅游资源的数量和级别一直名列前茅。近年来,随着市委、市政府对乡村旅游的高度重视,使乡村旅游产业逐步成为了市域经济发展潜在的重要支柱之一。尤其,随着乡村旅游建设“3521”工程在湖南省全省范围内的贯彻实施,即从2010年起,在全省创建30个旅游强县、50个特色旅游名镇、200个特色旅游名村、10000个乡村旅游区(点),使得全省范围内的旅游资源得到了优化整合,为乡村旅游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和优化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湖南乡村旅游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以2014年春节小长假为例,据湖南省旅游局相关部门统计数字显示:春节黄金周期间,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增长双双超过了25%,创下了历史新高。全省共接待旅游者约1220.29万人次,除了张家界、常德和邵阳之外,长沙、衡阳、湘潭等11个市州接待的游客均超过了50万人次,其中,长沙接待的旅游者达到了224.51万人次,接待旅游者数量同比增长25.71%。随着旅游者大批量的进入景区,也带动了景区及当地的消费,7天时间里,旅游收入约69.49亿元人民币,每天进账高达近10亿元,同比增长了29.32%。此外,湖南省著名的“三记”,即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名山名水以及近代史所产生的红色旅游景点,如:伟人故里韶山等,更使湖南省的乡村旅游颇具特色,极大程度地提升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层次。

(二)湖南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乡村旅游是指利用乡村风貌、乡村生产生活场景、乡村自然及人文社会环境等农、林、牧、渔业资源,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拥有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土地资源为特色来开发旅游项目,为旅游者提供具有乡村情趣、农村文化和农家特色的餐饮住宿、休闲度假、娱乐观光以及农事体验等服务项目的旅游业态。其具有如下三个基本特征:首先,旅游活动需发生在乡村地域;其次,旅游内容应当以乡村独有的人文自然景观和乡村生产生活为主;最后,应当属于休闲度假游。而湖南省由于受区位条件、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使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其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第一,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南部,土地总面积211829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21%,其东以幕阜、武功诸山系与江西交界,西以云贵高原东缘连贵州,西北以武陵山脉毗邻重庆,南枕南岭与广东、广西相邻,北以滨湖平原与湖北接壤,地处我国中心地区,不仅方便接待东南沿海及港澳台地区旅游者休闲度假,而且也是内地游客到沿海和境外旅游的重要通道之一。独特的区位条件为湖南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提供了广阔的乡村性休闲场地和潜在的休闲旅游市场。第二,湖南省境内气候属于带有大陆性特征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形主要以低山丘陵为主,省内山川秀美、土地肥沃、降水充足、光照充沛,不仅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自然条件,使湖南素有“鱼米之乡”之称,而且也使森林、溶洞、气候等资源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开发潜力。优越的自然环境在为湖南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提供丰富景观资源的同时,也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第三,湖南省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浓重,不仅有屈原、蔡伦、朱熹等一大批历史名人以及炎帝陵、舜帝陵、马王堆西汉古墓、凤凰古城以及岳麓书院等文物景观,而且也是、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历史写下光辉革命篇章的革命地。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极大的增强了湖南发展乡村旅游的影响力和感染性。总之,湖南省独特的优势条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基于乡村特殊条件下旅游模式的需求,这不仅有效地改变了乡村剩余劳动力“春种秋收、夏锄冬储”的生活方式,为他们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而且能够为传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增加当地经济收入,让“乡村野趣”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金钥匙。

2湖南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策划与设计的具体方略

(一)构建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策划资讯平台在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策划过程中,构建资讯平台是做好网络广告策划工作的首要步骤,它将为网络广告后期的创意、表现、制作,甚至网站的选择、信息的等战略奠定基础。一般而言,在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策划过程中,资讯平台的构建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应当根据湖南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建立明确的网络广告目标资讯,从而使相应的受众人群能够来访问站点,并对旅游目的地及相关产品进行了解,进而做出是否进行消费行为的决策。其次,应当针对各个旅游场地的不同特色,透析旅游者的年龄层次、知识水平、经济状况等情况,建立准确的网络广告对象资讯,从而针对广告对象的特征来选择相应的旅游网络广告表现形式、内容、具体站点等,达到提升网络广告效果的目的。再次,必要的资金支持是构建旅游网络广告策划资讯平台的基础,没有相应的资金支持任何广告策划创意都将是空中楼阁,这就要求在网络广告策划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广告成本与广告预算问题,看广告制作和投放费用是否超出广告主的接受范围,从而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广告投放网站。最后,旅游网络广告作为一项高技术含量的工作,技术问题也是影响和制约网络广告制作和设计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包括制作与设计技术、网络传输技术以及终端接受技术等诸多方面,这就要求在网络广告策划过程中,应当注重吸纳既懂旅游广告又有信息技术的综合性人才,从而提高旅游网络广告的技术含量,为乡村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确定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的宣传策略网络广告更新速度快、信息容载量大等特点,在提升网络广告宣传效果的同时,也使网络广告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因此,这就要求乡村旅游网络广告工作者在网络广告策划过程中,应当从广告媒体选择、广告时段安排、广告形式确定以及广告创意四个方面来确定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的宣传策略。首先,网络广告媒体选择就是根据受众者的个性特征、广告目标所要达到的效果以及资金支持力度等情况,综合考虑并确定信息的站点,一般旅游网络广告经常通过全国性站点、地方性站点或建立专有网站等方式来广告信息。其次,广告时段的安排对网络广告是否能实现实时传播有重大影响,对于乡村旅游广告而言,应当根据旅游目的地旅游时段进行相应的广告宣传,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持续式、间断式或实时式等广告形式。再次,由于当前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的受众人群主要以青年人居多,在确定网络广告形式时,应当选择尽可能多的宣传形式,如:条幅广告、游戏式广告、电子邮件广告、弹出式广告、交流式广告、旗帜式广告等,从而达到吸引受众者、增加浏览量的目的。最后,广告创意是旅游网络广告中最能体现广告水平的部分,它通过广告内容、广告形式、广告诉求、广告表现等方面的创意或技术上的创意,如:在旅游网络广告中采用感人故事搭配美丽风景的创意旅游广告,来打动受众者,从而使受众者消除情感上的顾虑,进而产生消费念头。

(三)优化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的设计表达乡村旅游网络广告要达到其宣传效果,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促使消费者形成偏爱,最终做出购买行为,就要不断优化其设计表达。一般而言,消费者一旦对旅游目的地及相关产品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和了解后,心理上容易产生倾向性,从而形成购买意念,并最终转化为购买行为。而网络旅游广告的设计表达对消费者的心理情感有重大的影响,据相关研究表明,大多数旅游者在面对乡村旅游网络广告之初,往往是抱有好奇、怀疑等负面情感倾向,这不仅是因为当前网络广告信息鱼龙混杂,具有太多虚假信息,而且也因为乡村旅游网络广告是一种新兴的广告形式,容易使消费者产生较强的设防心理。因此,这就要求相关乡村旅游网络广告工作者,应当优化乡村旅游网络广告的设计表达,在广告制作过程中应当真实再现旅游目的地及相关旅游产品的信息,如:地址、联系电话、周边环境、旅游价格等,使消费者产生心理上的信赖感。此外,应当充分把握消费者从认知到实际行动间心理的变化情况,全面分析消费者的各种心理需求,从而针对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确定相应的旅游广告的主题,并充分利用网络广告便捷的信息链接功能,提供一些图文并茂的旅游资料及其他顾客的真实反馈信息,增加广告的真实性和实用性,从而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坚定其购买意愿。

3结束语

乡村旅游论文第7篇

为了解暑场乡村生态旅游开展的情况及社区居民的服务和管理能力等信息,云南云龙天池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云南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中心(CRDS)合作,针对暑场村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的社区组织、管理能力,旅游发展前景,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等进行了调查。笔者采用文献阅读法收集二手资料,采用半结构访谈、座谈与访谈的方法对暑场村村民及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游客进行调查,采用实地勘察法对暑场乡村生态旅游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查。

2结果分析

2.1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理念

为确保暑场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旅游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开展乡村生态旅游时,将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作为重要的提升旅游品质的手段,不仅有利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区发展,缓解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压力,而且另一个重要的功能体现在对游客和村民的环境教育方面。游客可以直接参与到署场村民的农耕生活中,深度体验农作物种植与采摘,了解暑场居民与大自然的相处状态。

2.2暑场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现状

根据云南大学农村发展中心监测团队的实地调查发现,暑场的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现状令人担忧。(1)暑场乡村生态旅游才刚起步,许多基础设施跟不上旅游发展的步伐。目前,暑场乡村生态旅游管理委员会组织增添了一些生态座椅,生态卫生间和生态垃圾篓等。但是,环境设计不太理想。生态卫生间离水源地较近,且无排污系统,可能会影响整个村庄的饮水安全问题。(2)游客管理松散。暑场对游客的管理较松散,CRDS监测团队在实地探勘发现仍有许多游客随地乱扔垃圾,不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示任意停车等。(3)暑场村民的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意识差,能力弱,需要外界力量的支持。暑场在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只是由于暑场村民文化水平不高,在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存在意识差和能力弱的特点,所以暑场需要外界力量的支持。通过外界力量的支持,可以对暑场村民进行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能力培训,或是对暑场提供决策与资金支持。

2.3暑场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方式

2.3.1严格控制环境容量

任何一个旅游点都有其相对应的环境容量,并不是游客越多越好。为了避免蜂拥而至式的开发模式,暑场应严格控制游客数量,减轻生态环境荷载,走“中高端”乡村生态旅游路线。与一般的大众旅游相比,暑场的中高端乡村生态旅游首先保证给游客提供的是高品质的观光体验和旅游服务;其次,要求游客严格遵守相应的游客守则,做到对生态环境和资源无破坏;然后,严格控制每天的游客数量,尤其是在草场生长恢复期和森林防火期等特殊时期。

2.3.2对游客加强管理,特殊时期加强戒备

对游客加强管理,严禁乱扔垃圾,污染水源,不规范用火和随意采摘等一切有违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行为。因为暑场与天池自然保护区毗邻,所以暑场在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必须把森林防火纳入到日常的管理和经营中。针对森林防火期,严格禁止游客携带火种、使用明火等,防火等级较高的时段禁止游客入内。

3措施和建议

3.1具体措施(1)合理设置关卡,控制游客数量,并对游客进行环境保护和旅游服务的介绍。在进入暑场的必经公路上的合理位置设置关卡,严格控制进入暑场的游客数量,同时对游客进行环境保护宣传和旅游服务介绍。(2)向游客分发循环利用的环保袋,让游客以捡垃圾换取门票或优惠券。工作人员在关卡处为每一批游客提供相应数量的环保袋,并以垃圾回收换取门票或优惠券的优惠政策激励游客不乱扔垃圾,注重环境卫生。(3)对暑场进行合理规划,尤其是停车场规划。划定合理的宿营区、烧烤区、旅游服务区、农产品采购区、餐饮区等区域。为了保护好暑场的关键旅游资源———大浪坝草场,避免游客随意将车辆开到大浪坝草地上,应合理规划停车场的位置,将停车场规划为沿路停车场和宿营区停车场。做到既方便游客出行,又不影响暑场整体的生态环境和游客的旅游体验。

3.2建议分析

3.2.1适当宣传,强调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对暑场的乡村生态旅游进行适当的宣传,把握整体定位。建立暑场乡村生态旅游网站,一方面为游客提供方便的渠道了解暑场的相关信息,一方面全面地介绍暑场乡村生态旅游情况,强调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同时避免因宣传不到位而引起纠纷。

3.2.2走可持续生态旅游发展路线

摒弃以经济利益为驱动的旅游发展模式,坚持走可持续生态旅游发展路线。做到生态环境最优,游客满意度最高,乡村生活依旧宁静,收益分配最适用等。

3.2.3积极寻求各界力量的支持

乡村旅游论文第8篇

戴斌以国内、国外乡村旅游成长发展模式为出发点,按照乡村旅游成长的协调机制把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划分为3种类型:政府推动型、市场驱动型、混合成长型,并指出在乡村旅游发展初期,政府力量的推动是非常必要的,初具规模后应适时向混合型转变,弱化政府职能。郑群明、钟林生对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认为参与式乡村旅游形式的核心是社区全面参与旅游开发,并总结出了“公司+农户”模式及演化的“公司+社区+农户”模式、“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股份制模式、“农户+农户”模式———示范带动作用和个体农庄模式。彭敏、付华提出了“公司+(社区)+农户”模式、“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农户+农户”模式、“股份制”模式、个体农庄模式、“企业+政府+旅行社+农户”模式、“上级农村社区联合行动委员会+当地社区旅游发展规划委员会+当地社区居民”模式和“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农户”模式。罗明义基于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特点和模式,总结出了景区带动型模式、乡村组织型模式、“公司+农户”型模式和综合开发型模式。其中景区带动型模式只是把乡村作为景区的分散服务区,并没有指明其经营管理模式,综合开发型则是偏重于以政府为主导进行一系列乡村旅游开发的模式。李德明、程久苗从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的角度列出了6种发展模式:政府主导发展驱动模式、以乡村旅游业为龙头的旅-农-工-贸联动发展模式、农旅结合模式、股份合作制、“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资源环境-社区参与-经济发展-管理监控持续调控模式。王静、方旭红基于村民自治的角度提出了在乡村旅游发展的不同时期村民自治的经营模式,指出乡村旅游在村民自治的条件下可广泛引入企业制度,如独资、合伙、合作和公司制度,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如租赁、承包、外聘等方式。程增建、王金叶提出对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内生式发展模式的探讨,认为实现内生式发展的关键是社区组织、社区经营者、社区居民、乡村旅游者与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旅游媒介、投资商等战略利益群的合作协同,强调通过内部整合,建立多方协同平台,最终形成依靠本地发展能力、当地主导的利益相关者的内生式发展模式。乡村旅游的开发需要多方利益体的共同参与,通过对上述学者研究成果的总结,可以归纳出3种主导的经营发展模式:政府主导型模式、社区居民主导参与型模式和多利益主体参与型模式。

2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的实证归纳

2.1政府主导型模式

政府主导型模式是把政府作为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主要力量,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经济调节、提供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广西南宁扬美古镇风景区、钦州灵山大芦村民族风情旅游区主要依托政府主导发展模式,其中南宁市政府先后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扬美旅游圈”开发建设,辖区政府也积极利用各种贷款和资金加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引导和支持旅游部门开展树立“扬美古镇”旅游品牌的活动。魏薇、王金叶以四川省“五朵金花”(5个村子)为例,总结出以政府主导,“产业趋动、公司运作、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赵云在对云南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中指出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地区以及乡村旅游未开发或初始开发的地区,如怒江州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应采用政府主导发展驱动模式。在开发乡村旅游过程中,要在政府主导下构建稳定、公正的农民利益分配机制和科学的土地补偿机制,才能实现经济学原理中政府、开发商和农民的利益均衡。实践表明,在乡村旅游发展初期阶段或是经济落后的较贫穷地区,政府主导优势明显,但是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应不断调整和优化,政府要重新做好自身定位,实现由主导、引导角色到协调、服务角色的转换,以促进乡村旅游更好地发展。

2.2社区居民主导参与型模式

2.2.1村民自主开发型模式

村民自主开发型模式是村民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自主开发或是在当地成功案例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开发、经营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个体农庄”模式、“农户+农户”合作模式和“示范户带领”模式。广西柳州融水县香粉乡雨卜东兴旅游村、桂林恭城红岩生态旅游新村由于受旅游大环境的影响,部分农户自发投资乡村旅游,开展自主经营,慢慢带动更多农户合作开发。杜忠潮等对关中地区乡村旅游进行调查时发现,“农户+农户”发展模式占到50.0%,且调查对象71.3%的居民参与服务接待,参与管理决策的居民占10.9%,进行投资、设施维护的居民不足10.0%,缺乏必要的政策指导和统一的规划。村民自主开发型模式主要依靠自身的经验,资金成本投入少,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能最真实地保留当地的民俗文化和景观,但是在这种模式下游客接待量往往有限且对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缺乏关注,经营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利于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

2.2.2乡村组织型模式

乡村组织型模式是乡政府、办事处或村民为促进当地旅游发展而自发组织的协会或部门,有组织地引导农民经营户,按照统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提供旅游接待设施及相关配套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罗永常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朗德村为例,该村的旅游活动安排和效益分配由村干部组成的旅游接待小组负责,村民则负责游客食宿游接待和表演,村委为鼓励群众参与旅游接待,总结出社区参与和利益分配机制———“工分制”,这种机制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居民的利益,但总体来看激励机制不足,不能从长远带动朗德村乡村旅游的发展。贾跃千在分析黄山市乡村旅游经营模式中提出呈坎、西溪南、郑村适合“以组织换发展”的内生式发展模式,因其农村基层组织有较高的权威性,呈坎的雕刻协会、西溪南的养蜂协会和郑村的强烈宗族观念分别能够承担起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池静以杭州龙邬茶村的管理为例,分3个发展阶段剖析了农村集体组织主导型制度的利与弊,指出这种模式虽然有较强的激励性,但是也有很强的假设条件,并指出从目前国情看,该模式的使用仍有挑战性。乡村组织型模式以当地居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但是在市场化运作、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单纯依靠自身拥有的资源并不能完全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而且村民组织对于资源的开发、运营、管理等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村民自身的素质也需要进一步培训和提高。

2.3多利益主体参与型模式

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要涉及众多的利益分享者,如何协同发展,做到合理的利责分配,则是乡村旅游实现有序有效发展的关键,多利益主体模式是外生因素作用的结果,是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的一种趋势。陈志永等学者以贵州天龙屯堡为例,总结了该村“政府+旅游公司+农民旅游协会+旅行社”四位一体的参与式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其中当地政府作为行政管理机构负责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旅行社等旅游公司负责旅游活动策划、营销及服务接待;农民旅游协会则代表村民参与旅游事务的管理、监督,负责各种旅游活动、提供基本旅游服务等,各项利益团体各司其职,形成了有效的经营模式。邹再进从欠发达地区乡村特点着手,指出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应采取边远地区型发展模式,需要通过强有力的外力作用高位“切入”,适宜采取“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农户”的综合开发模式,指出多主体参与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能达到相互促进和形成“合力”的效果。广西桂林蝴蝶谷瑶寨生态旅游景区、龙胜龙脊梯田风景区有较好的市场条件和区位条件,但是该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比较落后,缺乏开发旅游的条件,需要公司运作来求得自身的发展,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取得较好的发展。句容的茅山镇采用“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发展模式,各个利益团体协同配合,发挥了旅游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优势,通过合理分配利益,成功地避免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过度商业化,保护本土文化,增强了当地居民的自豪感。魏薇提出了企业庄园创新模式,即大型工业企业依托自身规模优势和资金优势,根据企业业务发展的需要,选择环境和资源条件较好的乡村,投资建设企业基地,并与当地村委联合建立旅游公司进行旅游开发的模式。多利益主体参与型模式能使各方利益主体得到较好的协同合作,在市场体制激励下,提高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但是在多方利益的发展下要充分考虑村民的利益,避免过度商业化,要注重对于生态环境、原始风俗文化的保护,避免过度开发,保持乡村旅游最核心的“乡村性”。

3乡村旅游经营模式评述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