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简述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

简述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9 18:27:36

简述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

简述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第1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价值互补

20世纪末,中国大地兴起“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潮。由于素质教育的理念极大程度地切近和满足了人们的理想和愿望,并且在理论上有效地弥补了现实教育即“应试教育”的不足,以至于它的出现当即引起了全国上下的一片叫好。一时间,大家对“应试教育”口诛笔伐,素质教育大行其道,颇有取而代之之势。但是,经过了近10年实践的检验和理性的思考,笔者不禁要问: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它想要做什么?它能够做什么?“应试教育”是否真的已经失去了它存在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它的前景如何?的确,需要思考。笔者在此试图用冷峻的思考、中庸的态度和理性的结论来回答上述问题。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取向

素质――基本的含义,应该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些具有本原意义的组成部分。素者,元素、要素也;质者,质地、本质也。一个是有待于组装的零部件,一个是这些零部件抑或零部件实施组装之后器物的成色及其好坏,而素与质又共同组成一个特定社会人的最内在、最起码的,即具有“底线”性质的定在。素质,从词源意义上讲,强调的是人先天的自然属性,但既然人是自然与社会的统一体,以致在实际上自然的属性被摆在了一个人所共知、不说自明的,甚至是带有公理性的位置上,它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和前提条件。失去了它,或者它在某种程度上不健全的话,就会使另外一个方面受到严重的影响。一般来说,因为教育能够起到显著塑造功用的体现往往又集中在后天的社会属性上,所以,素质的社会属性从而显得更加令人瞩目。有鉴于此,所谓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就是围绕着受教育者素质的优化与提高而实施的一系列灌输、传授、影响和塑造的活动。而受教育者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特定素质实实在在的改善,则是整个相关活动的落脚点和关键之所在。根据上述情况,如果把素质教育定位于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以便使之进入社会时从事任何一种工作都具备的公共性、基础性能力培养的话,这是可能、也是可行的,理应受到肯定。人的发展,从基础教育这个阶段性的任务结束之后,就会向不同的方向发散,但不管其朝向何如,毕竟它应有一个现实的基础、应有一个坚实的点,这个点就是“公共教育”、“基础教育”抑或叫素质教育的聚焦之处。无论把这个焦点规定为“德、智、体”三个元素,还是把它分解成“德、智、体、美、劳”五元素,从理论上讲,人们对此都有一个潜在的认识,即作为一个社会人必须具备一定的适应社会的最基本的条件――素质。对于素质的培养和塑造,就是我们基础教育所要完成的任务。面对这样的任务,新的教育思潮――素质教育――没有满足于上述的解释与分析,而是将有关理论作了一系列的发展和升华,在高扬于旗帜上的纲领性宣言里明确地告诉世人:“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它包括“三大要义”,即“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二要义,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第三要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素质教育还从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对自己要做的事情作了阐说,其整个思路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做人、教会求知、教会办事、教会健体、教会审美、教会创造;学生则要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要把‘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统一起来;把包含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在内的适应公民素质发展需要的课程教材体系建立起来;把课内外、校内外沟通起来;把理论与实际、动脑与动手、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把学校、家庭、社会联系起来;把有利于全面发展素质的教育评价制度确立起来;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知、情、意、行和谐统一;最终实现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的。”

一个美好的理想,一幅迷人的图画!

素质教育就是这样带着它的宗旨、要义和预期目标等一揽子方案,满怀着涤荡教育领域里一切污泥浊水的气概来到了现实中间。

二、应试教育的现实性

素质教育,作为试图否定“应试教育”而出现的教育思潮,它所声明和包含的优越性是否足够将“应试教育”淘汰出局呢?这些我们没有必要匆忙地下什么结论,最好是先将其对手――应试教育――进行细致的考察之后,才能作出最后的取舍。

其实,所谓的应试教育,严格地说并不是一种教育理论或思潮,充其量不过是一种目的较为明确的操作方法。它来源于“试”,服务于“试”,其自身也随之在不断地“试”的过程中逐渐展现出了一幅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画卷。不可否认,在这个过程中,它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异化”现象,其副作用在某个既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还表现得相当严重。如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课程难度过大、强调共性、忽视个性、考试的次数过多、考题古怪等等。总之,与素质教育的理想是相差太远,甚至在某些具体的问题上还表现得有些残酷。学生从上幼儿园起,所面临的就是激烈的竞争,远不如素质教育所标榜的那样,在一派轻松愉快、温情脉脉、莺歌燕舞的氛围中就能达到每一个人都“全面发展”的目的。

但是,事实终归是事实,它是严峻的,无法容纳任何的虚幻与想象。学校既不是“桃花源”、也不是“象牙塔”,它不在“天国”而在人间,它是现实社会中一个实实在在、鲜活生动的组成部分。社会实存的一切都会程度不同地辐射和影响到教育领域,社会运行的所有规律也都会在学校这个社会的“微缩景观”里得到实在的体现。

可以这样说,人类生存的空间、生活的资源只要不是无限地宽广和富足,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只要不是完全没有优劣和差别,那么,人类社会广泛存在的竞争就不会停止。

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一定的群体势必会在各个方面充实、壮大和完善自己,在人员方面也会按某种特定的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组成部分”。在选择的过程中,考试可以说是一种简便易行、清晰明了的选择方式(当然,这里所说的考试指的是广义的考试,不仅包括书面的、口头的,而且还包括使用其他方式实施的各种选择)。既然考试已被公认为是人才选择的方式中最简单、明了、公正、准确的模式,那么,考试的盛行和被人推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考试――作为教学过程的一种检验,作为衡量某种“成品”的客观标尺,作为攀上人生某个高度并能得到公认的有效证明,容不得人们对它不予以高度重视。正是由于有了这般的重视,才决定了它得以赢得“指挥棒”和“调节器”的桂冠。现实中,人们主观上重视往往具体地物化并落实为客观上的目的性、针对性十分明确的准备和训练的过程中。而这种为应付特定考试所作的准备和训练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当前在理论上大加鞭笞、指责,然而在实践中又理直气壮、我行我素的应试教育。

要考试就希望顺利过关。要顺利过关就需用考什么学什么。要学好考试的内容就须得排除任何干扰。要排除干扰就得把与考试无关的内容放在一边!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傻瓜才会去下大力气钻研和捣鼓那些与自身的需要不相吻合的玩意儿。“用最小的代价去换取最大的收益”――这是人类社会自觉遵循的最经济的生存和处世的原则。时下,尽管大家讨论的“应试教育”这个概念的涵义所涉及的还远没有如此普遍的层次,它不过仅仅是素质教育相对应、与基础教育相对应,说白了甚至只是以通过高等学校的入学考试为标志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它的存在是一定社会规律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和落实。但是,从一般和普遍的意义上理解客观存在着的那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对于实事求是地抑制和调适当今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的习惯于蜂拥而上、不顾后果的做法,总算是树起了一道理论的栅栏和思考的规范。

三、形上之素质教育与形下之应试教育可价值互补

“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这句揭示事物现象与本质之间辩证关系的至理名言,为我们理解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相互关系指明了一条现实的途径。在人类生产与生产关系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教育适应着不同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 ,教育及其发展的阶段与模式并非是人类选择上的任意,它是社会及其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反映。无论素质教育的思潮还是应试教育的做法的出现与存在,都有它自身存在的条件和存在的可能性,它们是特定本质的外化和体现,它们都是所处时代的产物,它们都是合乎理性的存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抑或向其它什么教育模式的转化,本应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过程。揠苗助长的做法,是没有真正地理解应试教育在一定历史阶段、即理想社会到来之前是不可能被取代的道理。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人类在某个具体领域里的一种理想,这种理想存在和涵盖于更大范围的人类社会的理想之中,不存在脱离整个大环境而单独实现其自身的可能性,小理想要服从大理想、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一位经典作家必须首先解放全人类,然后才能解放自己的教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在应试教育的存续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毛病,我们完全可以顺应客观的社会规律去修补和匡正,而不应该试图消灭和取缔。应试教育的弊端,当年“废科举”时人们已经认识得非常充分;应试教育的不足,亦可谓“前人之述备矣”;然而,令国人所没想到的是,我们的科举废了,西方却把它拿去发展成了保障社会政治稳定的“文官制度”的基础;“”中,考试被取消了,别人却在这难得的时光里大力发展科技文化事业,把我们远远地抛在了身后。取消考试及其相关的教育活动,仅用空洞和想当然的所谓“德才标准”选拔人才的做法,其弊端、其流毒更甚于应试教育不足的千倍、万倍而不止。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我们极力地反对、否定和取消考试以及围绕着考试而展开的一系列训练、培训等应试教育活动,我们的事业就会徘徊,就会落后,就会倒退!这一点已经成了我们全民族交过巨额学费后的体验与共识,以至于谁也不敢公开地反对考试,反对的只是围绕着考试而进行的教育活动。但是,因为这种教育活动是符合规律的、必然的、不可抗拒的,所以尽管反对的声势似乎浩浩荡荡,可实际上则无异于隔靴搔痒。

至此,读者如果认为笔者是素质教育的反对者,那就错了。

从上述素质教育所展示的宗旨、要义和思路看,我们不但没有理由去反对它,而且还要根据教育事业的客观实际,不断地去补充它、完善它、发展它。目前,素质教育虽然还仅仅是一种理念、一个方向、一次探索,尽管它叙述和展示得还不够充分、特别是还没有有效的手段去实现,但是这个“乌托邦”(“乌托邦”本来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字眼,指的是对未来和谐社会的一种理想。这里用的就是本原的含义,并非指什么“空想”的意思)毕竟为人类教育的理想目标描绘出了一幅美好的蓝图,完全可以作为一种现实的镜子,来参照、弥补和纠正其漏洞和不足。从长远和抽象的角度看,素质教育的理想永远是一种昭示和引导,能够使现实的教育活动不至于失去追求的目标和方向。从具体和现实的角度看,素质教育的内涵起码是国家的教育方针在新形势下的又一种新的说法,有利于我们通过新的角度来理解、把握法定教育方针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表述中,素质的含义、全面的思想、实现的途径以及最终目标等等,都通过清晰、简洁的语言得到了强化。从法律权威性的角度理解,完全可以说素质教育的全部思想就是《教育法》精神在社会现实中的自然生发和理论延伸。比较《教育法》的规定与素质教育的理念,大家不难看出一个简练、一个细致,一个经典、一个生动,相互之间可谓是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有趣的是,如果顺着这个逻辑思路继续探索,我们还可以惊奇地发现:曾几何时,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被炒得轰轰烈烈、沸沸扬扬的所谓“论争”,其实只不过是一场“张飞杀岳飞,杀得满天飞”的喜剧而已!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理想,说明了它的存在是以思想性、观念性的形式来把握世界的,属于形而上的范畴,是关于教育现象及其规律“道”的思考。所谓教育思想,就是对教育问题的一般认识,核心总是表现在培养人的问题上。如:为什么培养人,即培养人的方向、性质和出发点;培养什么人,即培养人的目标、规格和标准;如何培养人,即培养人要实行什么样的教育制度、内容、原则、途径、形式和方法等等。素质教育不但就是这样的一种思想,而且还是层次较高的带有指导意义的教育思想,颇具高屋建瓴的哲学味道。而应试教育恰恰相反,它不仅没系统的理论,甚至就连公开打得出来的旗号都没有。虽不排除从事实际教育工作者的同志在日常应试教育的实践中不乏闪光思想的可能性,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它拔高到形而上的层次。这是因为应试教育本来就不是与素质教育旗鼓相当的理念,它只是一种具体、实在的、能够操和的方法和手段。与教育思想务虚的能力相对比,它务实的性质则属于形而下“器”的范畴。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就运用这个具体的手段和方法,把国家的教育思想贯彻落实在课堂的每一节四十五分钟之中的。所以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本是分属于不同层次的社会存在,它们的本质分别通过不同的途径外化为关于教育的思想和行为,它们之间根本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它们虚实结合的共存为我们时代在教育领域里构筑了一道现实的、富有中国特色的风景线。

综上所述,教育界热点问题――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论争,经过考察,我们不难看出具有一定的虚拟性。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事业的理想设计,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和理论形态,它的存在能够对现实的教育活动提供一定的引导和昭示作用。作为教育的目标、规范和准则,它必须实事求是地明确自身的定位,避免那种摆出一副救世主无所不能的样子这也想管、那也想干,但事实上什么也管不好、什么也干不了,甚至还将自身陷入到什么都不是的虚幻境地的状况。应试教育作为具体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只要我们不再对它存有偏见,不再把现实教育中的所有问题都一股脑儿地推到它这个“替罪羊”身上,应试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与其它的方法和手段结合在一起,完全有能力把素质教育的理想一步步地逐渐变为客观现实。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各自都有其自身存在的理论的、逻辑的和现实的基础,两者之间应是理论与实践、规范与行为的相互补充、彼此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应试教育以及现实教育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免会出现一些失范的现象,肯定需要规范,但只有在理想的引导下锲而不舍地对现实进行改良和弥补,教育事业才会在周而复始的“失范――规范――再失范――再规范”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地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吴紫彦.现代教育思想[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

[2]郭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全书[Z].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5.

[3]黄白蓝.盲点――中国教育危机报告[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

[4]陈白玉.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

[5]扎古尔•摩西.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

[6]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简述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第2篇

关键词:教育评价;科学教育;科学探究;测评

Abstract: Scientific inquiry ability assessment has become the focal point of scientific education experts internationally. Three methods have been adopted internationally, that is TIMSS, PISA and NAEP , each of which has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has great enlightenments for science educ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education evaluation; science education; scientific inquiry; assessment

科学探究是科学教育的核心的理念已成为共识,很多国家颁布的科学课程标准都将科学探究作为重要内容之一。美国的第一次科学教育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许多科学教师而言,探究和发现的理念太陌生,他们认为这些程序对一般学生来说太花时间、太困难。对学生实施的标准化测试并未基于新课程的理念,这些测试集中关注大量的科学事实,而没有注意新课程中的过程和探究的维度”。 [1]正因为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测评的重要性,2005年9月21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国际探究式科学教育评估工作会议。 [2]可见科学探究能力测评已经成为世界科学教育专家关注的焦点。

一、国际教育评价项目中的科学探究能力测评简介

(一)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项目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Achievement,简称IEA)是美国教育测试中心的一个组织。从1995年开始,每4年一轮测量国际上学生在数学和科学成绩的状况,了解影响成绩的不同因素。2003年测试(是第三次测试 简称TIMSS)共有46个国家参加,我国香港也参加了这次测评活动。

1.科学测评的框架

2003年的科学测评框架由3个方面构成:即科学内容、认知和科学探究。 [3]科学内容包括生命科学、化学、物理、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科学认知领域为事实知识、概念理解及推理分析。而科学探究能力的测评是学生将通过完成需要在实际情况中应用所掌握的知识、技巧和思维过程的项目或任务来检测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程度和能力,包括能有系统地描述问题以及做法,设计调查方案,收集数据资料并分析、理解,得出结论和形成解释。科学探究占整个测评时间的15%。

2.科学探究测评的理论基础

TIMSS中科学探究测评的目标分类主要是依据克洛普弗的科学课程目标分类, [4]它实际上是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在科学课程上的延伸。根据学生的行为将科学探究能力测评目标分为几个方面: [5]

科学探究过程Ⅰ:观察和测量。(1)观察物理的记录;(2)用简短的语言叙述观察过程;(3)物体或变化的测量;(4)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5)估计测量和了解精确度。

科学探究过程Ⅱ: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1)认识问题;(2)提出工作想法;(3)选择检验的合适手段;(4)设计适当的实验方法。

科学探究过程Ⅲ : 解释数据和系统概括。(1)实际数据的加工;(2)用函数关系的形成来注明数据;(3)实际数据的注明和结果;(4)外推和内推;(5)根据测验中得到的数据评价假设;(6)根据发现的关系概括定型。

科学探究过程Ⅳ:建立、测试和修改理论模型。(1)对理论模型需求的认识;(2)模型的理论化;(3)模型满足关系的注明;(4)从一种理论模型推出新假设;(5)模型检验的说明和评价;(6)纠正、加工和引申模型的公式。

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应用:(1)在相同的领域里用于新的问题;(2)在不同的领域里用于新的问题;(3)应用于科学以外的问题。

(二)国际学生评价项目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简称PISA)是由经济合作组织(简称OECD)继TIMSS之后,全球范围进行的又一次大型学生学习质量比较项目。自2000年以后,每三年举行一次,2003年举行了第二次,包括所有OECD成员国和至少13个以外成员国(包括中国)都参与了PISA评价。

1.科学测评的框架

PISA在2003年的科学测评框架也包括3个方面:科学概念、科学过程技能和科学情景。 [6]科学概念要求学生理解自然世界的一些现象,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现象的改变;同时也要求学生理解物理、 化学 、生物和空间地球科学中的概念,重点用这些概念解决现实生活的科学问题,而不仅仅是识记这些概念。尤其强调那些学生在现在或在将来的生活中用得着的概念。而科学过程技能主要是有关获得、解释证据和依据证据办事的能力。科学情景主要是选择人们日常生活的情景。

2.科学探究测评的理论基础

PISA认为,科学过程技能是在构思、获取、解释、应用证据或资料,从而得到知识或理解事物的心智动作方式。 [7]过程技能在涉及一些主题时必然要使用,当这些主题来自科学领域或使用这些技能将更加地理解科学,则这些过程技能就是科学过程技能。

转贴于 PISA将科学过程技能测评目标分为5个方面:(1)确定探究的问题,即在一定的情况中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2)确定探究中需要的证据,即确定哪些信息是有效的试验所必需的信息;(3)得出或评估结论:从数据中得出结论或对这些结论进行评价;(4)传播有效的结论,即表达和介绍有效的信息;(5)证明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即将科学的概念在新的情况中的应用。

(三)美国教育进步评价项目

美国教育进步评价项目(The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 Progress,简称NAEP)是美国测试学生学习的权威机构。自1969年以来,通过测试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该组织通过国家教育研究所获得联邦政府的资助。

1.科学测评的框架

在2000年NAEP的科学测评框架中,由科学领域和认知领域两个方面的要素构成。[8]科学领域包括地球科学、物质科学和生命科学。认知要素则分为概念理解、科学探究及推理。科学知识包括科学中多种类事实、事件,以及由于解释、预测自然现象的科学概念、定理和理论。科学探究主要是考查学生使用科学工具的能力,包括拟定计划,使用多种科学工具获得信息、交流探究结果等。推理则考察学生在真实世界中运用科学证明力的能力。其中科学探究能力大约占总分的30%。

2.科学探究测评的理论基础

由以上认知领域的要素,我们不难看出,NAEP测评的目标分类是依据美国科学促进会(简称AAAS)所制定的,以探究学习为核心的(Science──A Process Approach)科学过程技能训练目标。AAAS从科学家对自己科研活动的大体描述中抽取以下13种科学方法或过程技能作为测评的目标。分别为观察、应用时空关系、分类、数字应用、测量、交流、预测、推理、解释数据、控制变量、建立假设、操作定义、实验。其中前8种为基本技能,而后5种技能为综合技能。[9]NAEP还对上述13种过程技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性解释。并将这些科学过程技能的要求以附录形式附在中学理科教科书中,以此作为标准来设计教科书中的习题,还在每一道题目的前面注明本题检测的是何种技能,以使学生能针对自己在某方面技能和某些能力的欠缺,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某种技能的掌握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二、启示

目前,我国科学教育各个学科都出台了相应的课程标准,并都将科学探究作为科学教育的核心内容,提出了科学探究的步骤和程序。但这种描述比较模糊,且教科书中涉及的习题几乎空白。也有不少中学教师撰写的中考科学探究性试题的文章发表,但也都是解题的分析与归类,没有上升到可操作的理论层面。因此借鉴国际教育评价项目中科学探究能力测评的设计无疑对正在进行的科学教育课程改革乃至高考命题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从测评的目标看

规划科学探究能力考查的目标,是试题设计的核心,因为作为考试而言,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考查的目标。上述三种评价项目都有着一定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持,即有着相应的目标分类为基础。尽管三者的目标不同,但是各有特色,如PISA的目标是不受学科的界限,主要考察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具有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从测评的方法看

对于科学探究能力考查的方法,TIMSS和PISA测评采用的是纸笔测验,而NAEP既有纸笔测验也有实验动手操作技能的考查。这对那种认为纸笔测验无法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水平是一个很好的反证。可见只要试题设计的合理,同样可以有效地测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水平。如PISA评估的重点是考查学生能否探究和思考。

(三)从测评的形式看

三者所用的题型既有客观题也有主观题,通过客观题来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通过主观题如开放性试题,以检测较高层次的科学探究能力水平。试题所涉及的材料和情境都是新颖的,且都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行为,使学生感到亲近,同时保证材料和情境的真实性。如PISA强调学生解决的问题是真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四)从测评的内容看

TIMSS和NAEP都是涉及具体科学的内容,通过设计一定的科学问题情景,考查在具体的学科知识内容中运用科学探究能力来解决具体的问题,显然考查的是一种具体问题的分析能力。而PISA涉及的是跨学科的内容,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创造性运用科学探究技能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从测评的层次看

对测评的同一对象而言,TIMSS考查的能力层次比较浅,它一般只是涉及科学探究能力要素中的某个方面;NAEP考查的层次为中等,通常涉及的是科学探究能力要素中的几个因素;而PISA测试的能力层次比较深。由于它是跨学科的组合,以科学探究能力考查为立意,很少涉及具体的学科知识,对问题的解决主要不是依据学科知识,而是依据科学探究能力来解决问题,把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要素隐含在问题情景中,因此所考查的能力要素是全方位的。

(六)从测评的本质看

由于三者在测评的目标上存在着一些差异,导致它们在测评的内容、形式、方法和层次上也有所不同。但它们在科学探究能力考查的本质上是相同的。三者都是设置一定的情景,依据问题的内在联系,从而考查学生提出问题、收集信息、设计实验、评估和论证、作出结论及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能力。它们都是通过解决问题中涉及的科学探究的过程这一本质来考查科学探究能力水平的高低。

参考文献

[1]李雁冰.美国科学教育的第二次革命[J].全球教育展望2005,(9):5558.

[2] 韦珏.国际探究式科学教育评估工作会议综述[EB/OL]. http//blog.handsbrain.com/weiyu/archive/2005/9/26/10544.html.

[3]周琴.TIMSS科学素养检测报告[J].新华社通讯,2005,(30):56.

[4]曹磊.各国物理教学改革剖析[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282283.

[5]〔美〕克洛普弗.中学自然科学学习评价[M].纪明泽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1228.

[6]许明,等.PISA:科学素养的界定与测评[J].上海教育科研 2004, (4):4953.

[7]张和海.PISA研究中科学素养评价的内容[EB/OL].bio.cersp.com/Channel05/gjpjyj/200512/45.html.

简述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第3篇

语文:更注重对理性逻辑思维考查

首先,2019年语文考纲的字词表述有略微调整,在考核目标中,两处提到“根据普通高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这一指导思想,2018年仅表述为“文化素质的要求”,这表明2019年高考将强化“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和对理性逻辑思维的考查。

其次,试卷设题顺序有变化。在考试范围与要求部分,将现代文阅读从2018年的顺序——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调整为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

最后,考纲里题型示例有所变化,有增删,但没有什么较大影响。

2019年语文考试大纲提示,学生备考不要单纯关注审美鉴赏类文章,还需要多关注、训练理性思维,注重对文本整体阅读、篇章结构梳理、内容要点的概括和表达技巧的掌握等。对写作来说,实用类文本的重要性提升,更加强调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关键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

建议考生应广泛阅读,除了文艺随笔外,还应阅读一些小论文、时事评论等,反映当下变化成就类、传统文化类等都要涉猎,还要多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一、强调理性思维的正确性

上述解读以“更注重对理性逻辑思维考查”为标题,突显了2019年语文高考的重心。最近十多年,我们在语文教学领域见得多的是阅读体验、体悟、经验等富有感性色彩的语词,乍一看“理性思维”,中小学语文教师可能会有些不习惯。

强调语文的理性思维是非常正确的,是对语言及文章本质特征的回归。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没有思维就不可能有清晰明确的语言(包括书面语言)表达;语言和文章是思维活动的外部显现,包括那些极具抒情性的文学作品也都是受制于理性思维的,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交互作用的产物。但是最近十几年来的语文教学,包括语文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等,都特别强调对语言文章的感性体验与积累,贬低、忽视甚至否定语文教学中的理性元素和理性思维。2019年语文高考大纲对“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领会并解读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筛選材料中的信息,分析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整合归纳”等理性思维元素的强调,真让人有久违之感。

事实上,无论是否明确强调,在任何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都不可能没有或者完全避开理性思维,否则,语文教学就必然含混,或天马行空地解析一番,或情绪高昂地朗读几遍,学生却恍恍惚惚,难以理解实质内容。

逻辑思维是在专门指导下,经过长期训练而逐步发展的,让学生在高考前“多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是解决不了燃眉之急的。当下,我们的学生普遍缺乏逻辑思维能力,这不仅表现在语文学习及语文问题的分析解决中,还表现在数学和自然科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这类需要高度理性思维的学科学习中,以及其他人文学科(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的学习中。理性思维缺失带来的恶果是,我们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等理性思维能力不足,缺乏发现真理、探究真理的正确思路乃至兴趣和热情。

2019年语文高考大纲发出了教学改革重视理性思维的信号,这应该是语文教学回归“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和情感共同决定语言文章内涵”这一本质的重要一步。

二、鉴赏评价与理性思维并非是对立的

很遗憾的是,上述解读认为“2019年语文考试大纲提示,学生备考不要单纯关注审美鉴赏类文章,还需要多关注、训练理性思维”。这句话看似没有什么毛病,但其中不恰当的用词会引起理解偏颇和错误传言。

“不要单纯关注”的说法,其背后是将审美与理性思维相对立,这是对审美或鉴赏评价的严重误解,是中国长期以来缺乏美育(现在的音乐、美术课程的目标定位和实施都远远不能完成美育的目标和任务)所带来的后果。这种后果在语文教学中的表现就是重视感性积累和大量阅读。教学中,教师似乎不乏说“美”字,会使用一连串的审美形容词,但事实上,可能对什么是美,什么是语言文学之美,乃至什么是视觉艺术之美(美术之美)、什么是听觉艺术之美(音乐之美)等都不甚了了。于是,教师只会采用当下流行的语文教学思路和方法,并没有真正进行语言文章的审美鉴赏教育,学生也并没有真正学会鉴赏语言文学之美的方法,普遍严重缺乏关于语言文学的审美鉴赏评价能力。师生都不知道什么是美,师生都缺乏审美与人文素养,是因为我们缺乏真正的美育,包括真正的语言文章的审美鉴赏评价教育已经太久。

美是整体中各个部分或要素,内在逻辑与外在形式的有机匹配(关系与结构),且令人感到身心愉悦(美感体验)的那些事物[1]。通常我们会用这样一些词汇来表述美:形象、生动、清新、优雅、壮阔、新颖、自由、经典、时尚、创新等等。这些词汇,既用以表述外在形式的美,也表现内在逻辑的美,例如科学符号及图像的形式形象、生动、新颖,公式及模型的简约,概念和定律精要、内涵丰富等。语言文章知识精准,结构精致,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等,都是对语言文章的内在逻辑性与外在表现形式的审美和鉴赏。

21世纪初,作为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宣言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的提法,后来不知何时起就演变成了要“淡化知识”“不讲概念”等说法,这使得学校教学,尤其小学教学普遍回避知识、回避概念,偏重经验和体验,并使教学出现了形式化倾向。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校是传播知识和真理的场所,不是讲不讲知识的问题,而是如何讲知识的问题。理性思维是伴随严谨的知识教学和学习过程而发展起来的,是人脑的一种独特的信息加工能力。没有认真且透彻的知识学习,根本无从获得理性思维能力,没有知识尤其是系统知识支撑的“理性思维训练”是不可能且不存在的。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普遍不高,与这些年淡化知识、不讲概念的教学不无关系。

正如没有知识和理性思维的高水平教学,包括语文和所有学科的高水平教学,是不存在的;与理性思维对立的所谓审美鉴赏教学,包括语文、音乐、美术和所有学科的审美鉴赏教学,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三、力求理性思维与鉴赏评价的统一

2019年高考大纲有如下内容:

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以促进素质教育发展为基本遵循,科学构建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高考评价体系。(总纲)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

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语文)

语文考查的六种能力,其中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四种能力,都直接与理性思维有关,甚至就是理性思维的完整过程;而鉴赏评价,需要学生有很高的语言文章的审美鉴赏力。鉴赏不同于一般的欣赏。欣赏比较随心随意,只要自己觉得美,有美感体验即可;鉴赏之“鉴”,强调基于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客观标准,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基础上,带有理性色彩的审美、鉴别、判断与表达的活动,而这才是审美活动的本质。美,不仅是外在“花花绿绿”的辞藻,更重要的是内在逻辑形象生动的外显。严谨简明的理性思维,就是理性美,是审美的内在骨力。这是审美鉴赏评价所不可或缺的,我们以前在语文教学中忽视语言文章的内在逻辑美,这是不应该的,应当全力纠正。总之,高考六种语文能力其实就涵盖了理性思维与鉴赏评价两种活动的逻辑统一的精华。

2019年高考大纲“总纲”强调“以德树人”的价值取向,结合语文考纲中注重理性思维和鉴赏评价考查的内容,总的来看,这就是求真、求善、求美的统一。2019年高考大纲更全面的立意是“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最终达成“科学构建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高考评价体系”之目的,我们看到了国家教育方针终于再次回归“德智体美劳”,并力求在高考大纲中实现国家对教育的坚定主张。

四、明确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路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各学科教学的目标指向及内容选择,包括理性思维和审美鉴赏等能力的考核与培养,一方面是高考、中考命题的指挥棒;另一方面,所有这一切都必须落实到学校所有学科的教学之中才能实现;且只有落实到精心、精准、精美的审美化教学中,才能高质量地实现。

其实,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都有几个单元或板块专门讲有关逻辑的知识。遗憾的是,教师并没有将这些逻辑知识的教学与花费了大量力气去做的阅读分析以及群文阅读等之间建立有机联系。笔者听过不少语文教师讲解这部分内容,感觉都似是而非、不得要义。关于逻辑知识的教学本身就严重缺乏逻辑理性思维,这说明教师没有太理解逻辑与语言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甚至对什么是逻辑也深感困惑。当然,这种忽视理性思维,重视感性积累、体验、体悟的语文教学,与真正的审美鉴赏评价,也相去甚远。

简述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第4篇

[关键词]专业学位;建筑与土木工程;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 2015 13-0049-03

[作者简介]张华 1974― ,男,湖北宜昌人,博士,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副教授。

有研究者以水利工程专业学位为例,结合水利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探索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方案。[1]另有学者以车辆工程专业学位为例,介绍了学校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情况,提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开展各培养环节改革。[2]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开展了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探索。[3-6]我校自2010年招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来,结合学校特色和培养经验开展了以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为导向,以实际动手和实践创新培养为重点,以推进校企联合和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一、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各司其责和相关监督的和谐体制,行政上通过校院两级实施过程管理、绩效评估和质量保障,学术上通过校院两级专业学位培养指导委员会 组 落实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学位标准。

学校成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学院按工程领域成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指导组,其中来自行 企 业的委员均不少于3人。

二、招生录取

复试分为面试和笔试两部分,复试成绩=面试成绩×60%+笔试成绩×40%,总分100分。专业课笔试环节重点考查考试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调对公式、理论记忆和推演。面试环节重点考查学生对专业领域的总体认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

三、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掌握职业领域相关理论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门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分设置:总学分由课程学分和实践学分组成,其中课程学分由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分组成,实践学分通过学术活动、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和助教助管获得。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32学分,实践学分不少于6学分。

课程类型:公共学位课,主要是政治英语类、公共知识类,如“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基础学位课,包括数学力学类、职业资格类等;专业学位课,按模块化设计,应包括相应研究方向最新工程技术和方法、研究前沿专题系列讲座等;公共选修课,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促进文理渗透而开设的选修课程,如“实用文体习作”“演讲与口才”等;专业选修课,主要供本学科或跨学科研究生选修;补修课,主要为前期学历非建筑与土木工程相近学科学生设置的2~3门专业基础课。

实践学分可从学术活动、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科技竞赛和“三助”活动中获得,其中必须参加10次以上校内外学术活动;参与导师科研课题研究累计一年以上或到企事业单位、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进行实践锻炼达3个月以上。

四、课堂教学

课程教学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能力提高为核心,加强案例分析、现场教学和模拟训练。专业学位课和专业选修课原则上理论教学课时不超过总学时的1/2,实例或实验或实习等实践性教学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1/2。原则上公共学位课以考试方式进行考核,其余类型课程以考查方式进行考核。考查方式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选定,可以是试验或实践技能操作,或者综合调研报告、初步设计等。

五、实践基地

依托学科特色,加强与地方和行业的合作,建设好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或研究生工作站。完善实践基地运行管理机制,以项目合作为纽带,校企“双导师”制为保障,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目标,努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六、学位论文标准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论文研究成果要具有工程应用价值,所研究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可以是技术革新,或是理论认识创新,或是技术集成创新。根据全国工程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委员会关于学位论文标准的要求,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但结合学校培养特色,主要分以下四种类型:应用研究论文类、勘测设计类、工程施工类、产品开发类。

一 应用研究论文类

应用研究论文类原则上应该包括绪论、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工程应用与检验、结论和参考文献等,总体上要求数据准确、逻辑严密、结论合理。

绪论主要阐述所研究问题的工程背景、开展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应对该问题的国内外现状做全面的综述,要明确指出该问题当前的主要研究理论、方法、结论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部分应该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理论和方法,采用专业技术手段对所研究的工程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或实验研究,或数值模拟,得出合理的结论或可行的解决问题方案。工程应用及检验部分主要是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与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对比检验,从而验证了研究成果的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等。结论部分概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并明确指出作者主要创新点,包括新的思想、见解、理论、技术或方法等,简要描述研究成果的工程应用价值,并对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提出展望或建议。

二 勘测设计类

勘测设计类原则上应该包括绪论、设计报告、总结和参考文献等,总体上要求数据准确、逻辑严密、结论合理。

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所开展的工程背景、勘测设计的意义和必要性,重点说明勘测设计工程的技术要求和关键问题所在,对设计工程的国内外现状或同类型的工程设计情况应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并简要列出本工程要求开展的主要内容及工作量。设计报告要求详细说明工程勘测设计所依据的各类规范、依据的主要理论、方法和技术原理等;对比分析国内外同类型勘测设计工程的情况;对于重要设计部分要有多套设计方案,并进行设计思想、经济效益、工程技术等比较分析;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设计书应包括计算分析、测试分析、仿真实验分析、技术经济分析、结果验证等内容。总结部分应概括工程勘测设计主要工作及结论,并明确指出作者在勘测设计中的主要创新点,包括新的思想和见解等;简述推荐工程勘测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并对勘测设计中发现的新问题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三 工程施工类

工程施工类原则上应该包括绪论、施工报告、总结和参考文献等,总体上要求数据准确、逻辑严密、结论合理。

绪论部分应阐述所开展的工程背景、工程施工的意义和必要性,重点说明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和关键问题,对施工技术的国内外现状或同类型的工程施工情况应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并简述本工程施工组织及实施的主要内容。施工报告应详细描述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施工组织、施工方法和技术原理等,对比分析国内外同类型施工的特色、技术难点和局限性,提出有针对性的工程施工方案,并进行方案比较;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施工方案应包括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施工管理、施工材料及施工机械等方面。总结部分应概述工程施工的主要工作内容及结论,并明确指出作者提出的新思想或技术革新;简述推荐的工程施工方案的优缺点,并对工程施工中发现的新问题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四 产品研发类

产品研发类原则上应该包括绪论、研发理论及分析、实施与性能测试、总结和参考文献等,总体上要求数据准确、逻辑论证严密、结论合理。

绪论部分应阐述所研发产品的工程背景、必要性和应用前景,重点比较国内外同类产品研发和应用的现状及趋势,并简述研发本产品的主要内容。研发理论及分析应包括研发产品的用户需求分析、需要达到的性能技术指标和总体设计,详细说明设计思路、依据的技术标准和原理、详细设计和校核计算过程,并对产品各项性能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实施与性能测试应包括研发产品的试制、样品性能测试分析和同类型产品设计指标比较等,提出进一步改进性能的意见和建议。总结部分应概述产品研发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并明确指出作者在产品研发中的创新点,包括新思想或新技术;简述所研发产品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对进一步提高产品性能进行展望。

七、“双导师”制

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一方面聘请企事业单位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和授课教师,另一方面选派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拓展专业实践经历。将优秀教学案例、教材编写、行业服务等教学、实践、服务成果纳入专业学位教师和单位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定期表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优秀单位和个人的机制。

八、质量评价监督机制

建立内部全过程质量评价制度,覆盖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和就业质量跟踪等方面。建立外部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引入校外行业专家、教育和管理专家对在校硕士研究生专业素养和学位论文质量进行评价。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建立定期开展自我评估和委托有关专门机构评估机制,以评促建。

完善专业学位质量监督保障体系。在学校和学院两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完善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和学位论文质量保障办法;完善校院两级研究生视导机制,突出专业学位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建立学生评教制度;完善学位论文匿名评阅机制,建立企业专家库和各类型学位论文质量总监;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动态信息平台,全面反映学校、导师、学生培养动态过程,及时进行培养质量分析和。建立培养质量与教育资源分配挂钩机制,对于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约谈整改。

参考文献:

[1] 拾兵,梁丙臣,刘勇.基于“卓越计划”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探索――以水利工程专业学位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2 30 :218-219.

[2] 梁德东,于爱国,陈雪梅,高振海,田文晶.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吉林大学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为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 12 :17-21.

[3] 任刚,余燕.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比――以工程硕士领域为例[J].教育观察,2014 13 :13-16.

[4] 初旭新,乔俊飞,刘赵淼.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的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 1 :72-74.

简述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第5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简约之美;途径

所谓“简约”,《辞源》上的解释就是“简易”“简单”。陶行知早在1919年的《新教育》杂志就撰文指出:“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获最大的效果。”高中政治课堂的简约之美以“减少、减少,再减少”为原则,信奉“简单到极致,就是美丽”,剔除课堂教学喧嚣与华丽,它是一种风格,一种气质,更是一种内涵。塑造高中政治课堂的简约之美,要从教学目标的认真确立、从教学案例的千挑万选、从教学语言的千锤百炼开始。

一、精简教学目标,明方向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是教育活动的“指南针”,也是检验教学成效的直接尺度,具有定向和调控的功能,统率着教学的全过程。无论是国家层面的教育目的还是教师层面的学年目标、学期目标,还是单元目标,我们都要力求简约、准确、不繁琐,而和教师每节课直接相关的是课时目标,笔者曾经在一些公开课上看同行写的课时教学目标,洋洋洒洒几百字,看似内容全面,层次清晰,描述详实,但实在过于繁琐,实际操作上很难做到全部落实。

2014年的11月份,笔者在校内开设了一节高三政治的讲评课,主题是高三期中考试试卷主观题部分的讲评。笔者将教学目标(学习目标)设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巩固考题中涉及的4个基础知识点。知道图表题、一般性主观题的答题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学习找问题,合作探究觅对策,运用答题技巧,提高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自身不足,增强学好政治的信心。

笔者认为,好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国家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上文提到的笔者开设的公开课中,教学目标在学案中表述为学习目标,形式上可以采用行为主义者梅杰关于教学目标的表述系统,即“学习行为+学习条件+检验标准”。如期中试卷的讲评课的教学目标可以最为简洁地表述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重做试卷成绩提高至少20%。

二、精选教学素材,重实效

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课堂教学中精选素材,巧用素材,努力做到一“材”多用,一“材”多变,一“材”多效,不仅可以去除臃肿,走向凝炼,去除繁琐,走向精干,还会腾出更多的时间给师生对话和动态生成,而且相同的情境(题境、语境)既保证了教学的连贯性和课堂的流畅性,又减少无关因素的干扰,凸显教学主题,包含其中的不仅仅是教学技术,更是教学艺术。教学素材的精选、精用,应该成为简约化高中政治课堂成功实施的有效保障。

1.一例连续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在2014年10月份浙江省湖州、绍兴联合教研活动上,吴兴高级中学的沈老师开设了《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一课,朱老师选择将“桑塔纳”这一素材贯穿全课,素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PPT设计简单大方,没有华丽的辞藻,还原最本真的生活,娓娓道来,课程连贯、顺畅、自然、完整。

2.一例变式用。在上述教学活动中,双林中学的丁老师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课中,选择“丁谓修建皇宫”这一传统经典素材,将材料细化、深化和拓展,配上娓娓道来、简洁而富有亲和力的教学语言,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分为“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和“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两个层面,将这一原本单调的教学重难点轻而易举地突破了。正如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说“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如果举例过多,课堂看上去“丰富多彩”,实则浮光掠影,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也不利于学生思考力的培养。

3.一例反复用。高一、高二以新授课为主,教师为确保课堂的简约和完整,多采用一节课一个案例,而在高三的复习过程中,常见的是复习课和讲评课。笔者尝试将一个事例贯穿全书,甚至贯穿高中必修的四个不同的模块。例如,在复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一框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该部分知识点和哲学模块的“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相似性。同时在复习这两部分知识的时候,笔者都会选择同样的事例:赵本山的历年小品集合。再比如,旧题新做也是不错的方法。如下面这道图表题在笔者所教的班级已经做过两次,但每次都有所遗憾,学生难以拿到高分。笔者觉得已经足够典型,所以笔者在期中试卷讲评课中将这道题在讲评课中重新做,以它为例,系统介绍图表题的答题方法技巧,学生反映说,相比初次做题有新的感受和更大的收获。

(2014・浙江卷)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2013年末以来,浙江全面展开“五水共治”。

材料一: 表 2006――2012年浙江省生产总值(亿元)

图2006――2012年浙江省废水排放情况

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

三、精练教学语言,重启发

教学语言是教师教授知识、启迪智慧、塑造心灵的最基本工具,也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能。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科特点及教学阶段,力争做到教学语言的规范科学、精练准确、生动幽默、激发思维,成为学生语言学习的示范,且能够启迪学生思维,促使学生深度思考,并产生新的思维点,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做到“学术功底语言艺术”。二者必须有机整合,缺一不可。“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针对特定的学生对象,使用规定的教材,采用一定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为达到某一预想的效果而使用的语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劳动效率。”可见,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如,上文提到丁老师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文中,将丁谓建宫分为挖沟取土、运输建材、建造宫殿和处理废墟四个部分,将整个工程、整个工程历时一年多视为一个整体。问:

1.整体和部分是一回事吗?

2.它们的地位、作用一样吗?

简述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第6篇

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类社会的人才观已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此应运而生的素质教育也已在社会层面和教育层面中全面展开,但由于人们的固有观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激烈的升学竞争等问题,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育评价指导思想仍未从“升学选优”的尺度上完全转变过来,“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为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而评价”还没真正成为大多数人的实践活动。

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方法及技术对教学过程及预期的一切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以提供信息改进教学和对被评价对象作出某种资格的证明。纵观目前的学校教育,虽然“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就实际的教育状况而言,仍然是以知识和智能教育为核心、为主体、为主要的内容;人们仍然是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为衡量和评价学生甚至是衡量和评价学校的主要标尺。

一、改变传统评价观念

笔者认为,如果考试、升学等一系列测评选拔的方法、标准、内容仍沿袭应试教育的模式,素质教育势必要在旧的评价体系这根指挥棒下走回头路。因此,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必须改革,要从素质教育出发,从根本上转变考试、升学等一系列测评选拔的方法、标准、内容;要转变质量评价观,纠正以考分、升学率高低论“英雄”的片面思想观念,勇于破旧立新,把学生从被动受教育的困境中解放出来, 树立全面发展的新人才质量观;当前,在实施素质教育,力倡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中,要着眼于学生群体和长远发展要求,强化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建立一个较为完整、较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全面性的、发展性的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获得学习上的自信,获得更大的学习动力。

二、建立和健全新教学评价体系

在应试教育中,评价大多采用单一的定量的方法,严重影响了教学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因此,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新评价体系主张把各种评价内容综合起来,把各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把各种评价主体联系起来,既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又可以互相弥补缺陷和不足,从而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1.综合评价内容,变单一评价为全面的、多角度的评价。

一位老教育家讲得很对,人无全才,人人有才,因材施教,人人成材。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建立新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应是全方位的、多角度的,既有静态的笔试,又有动态的操作和口试,充分体现出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态度水平,即实现知识与技能、学习与合作、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重目标相结合的评价;既注重基础知识,又注重基本技能,既注重课内的教与学,又注重课外的辅与练,体现教育评价的教育性和发展。

2.改进评价形式,实现“过程+结果”的评价。

(1)课堂过程评价。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能力的过程,是师生在共同活动的生命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过程。为把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我们引入激励机制,在一年级着手设计学生成长记录手册,即《幼苗成长记录袋》,以送“智慧星、认真星、进步星、表现星、合作星”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

(2)阶段考核评价。我们将学生的学习时间划分每个月份为一个阶段,展开阶段考核评价,通过设计表格,在表格中体现自评、互评与教师简短的评语,尽可能在内容和形式上,除反映学生的阶段特征外,还能反映学生的连续特征,即既能记录学生的阶段发展情况,又能记录学生整个受教育过程中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使《幼苗成长记录袋》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教学评价职能,使教学评价落实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我们认为这本手册是确认一学期或一学年教学成果的总括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对学生的努力作出肯定,也指明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同时,它还担负着密切学校家庭的职能。

3.扩大评价主体,体现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相结合。

在教学评价的具体实施中,评价主体范围的扩大有助于教学评价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在总体安排上,可提出教师――学生――家长评价的相互结合,充分依靠这些评价主体的力量,使评价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评价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我们应尽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力图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担负起评价的责任。我们通过设计表格,采取让学生参与评价的方式,激励学生自主评价与相互评价,充分体现他们在教育评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强调学生在自评与互评中,也应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发现别人的优点,这样不仅变单纯的学生复习应考过程为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公正心理,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教育活动和学习活动进行反思,不断地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修正,促进自我教育,从而不断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2)教师与家长的评价: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它执行着一种特殊的反馈机制,从而克服教学活动对目标的偏差,使教学活动保持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认为,一个简单的分数,如58分或94分,其作为反馈信息的质量是不高的。因此,我们除分数之外,进一步发挥了教师评语的作用,通过一种综合性的、激励的语言进行适当的描述,以孩子的语言、朋友的口吻、长辈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鼓励进步。

同时,我们动员家长也来参与整个评价过程,设法使家长及学生本人能够对评价的观点、标准、记载内容的含义等有较正确的理解。

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评价

在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因为评价的标准从知识转向了学习能力,还包括了学习动机,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因此,体现学生情况的数据,很难用数字精确地表示出来,而多用自然语言加以描述。在自然语言中,大量的陈述语句存在模糊性,对评价标准的描述也不例外,具有模糊性,如学习能力很强,学习兴趣浓厚,学习动机差,不能很好地与他人协作等。这些评价是明白的、具体的,但具有模糊性。那么对于评价标准的语言描述,能不能用定量评价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作法是将模糊性语言描述加以数量化,从而可利用传统的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处理。

教学评价体系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盘,左右着教学思路走向和教学质量标准以及社会人才观取向,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首要关键必要前提,只有制定一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评价体系,素质教育才能在全社会中名符其实地开展与实施。

参考文献

[1]《教育评价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陈玉琨

[2]《评价方法论》《教育学文集・教育评价》

简述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第7篇

第一部分(第1章)阐述了与微观政治相关的学科背景,例如心理学从个人的角度,探讨个性类型、个人需求以及个人在群体与组织中的作用含义,管理学和跨文化交际学关注社会和文化影响对语言教育政治学所起的作用。该部分还分析了宏观政治与微观政治的区别,并探讨了在商业和准商业机构中政治的本质与作用,以及在教育背景下微观政治的本质。

第二部分(第2至4章)描述了不同国家地区语言教育项目中的微观政治学。第2章尝试从微观政治的角度介绍在尼泊尔与西非实施的两个语言教育项目,并通过这两个案例来论述在语言教育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专业人士与政治权威之间的冲突。同时,作者认为语言教育专家对于语言政策的理解也必须考虑到决策者个人与利益集团的作用。因为语言教育项目往往是在政治背景下实施,如果专家不能学会适当妥协的话,他们的专业建议很有可能会遭到拒绝。因此,作者指出解决这种冲突的办法是语言教育专家应认识到语言政策决策者的重要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平衡好政治约束与专业建议。专家应该学会考虑到非专业的利益相关者的想法,因为虽然政治权威愿意听取专家的建议,但最终会面临艰难的政治抉择。第3章通过对孟加拉的援助发展英语教学项目(PELT)讲述政治与个性如何共同影响语言教育项目的实施。本章首先定义了援助发展项目,描述了在援助发展的背景下,英语语言国外语教学项目化(projectization)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探究了PELT项目实施过程中专家的作用。其次,作者阐述了政治心理学,分析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人员的个性如何影响其政治行为。此外,本章还描述了专家对于项目的作用以及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既得利益对项目实施产生的作用。对于政治与个性相互作用的分析是本章的重点,教学实例也充分说明了情感因素既对决策产生影响,又是对任何变化进行抵制的原因。作者认为政治心理学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利益相关者的种种行为。第4章讲述了在处于变革时代的中国,其英语教学项目中的政治学以及宏观政治决策对项目决策者和参与者的影响;本章也描述了经过个人和机构的意愿(agendas)和抱负(ambitions)过滤的英国政府政策如何影响语言教学机构的政策制定。而且,作者通过该项目成员、管理者与主办机构之间的微观政治互动实例来说明语言教学专家必须学会如何应对这种政治现象。

第三部分(第5至7章)阐述在特定的宏观政治背景下,微观政治对语言教育项目的影响。第5章以有大量难民和移民涌入的爱尔兰为例,阐述了语言教育政策如何受移民政策的影响。同时,教育政策和移民政策又对微观政治产生影响,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爱尔兰需要建立专业的难民语言支持中心;二是专业原则与政治考量之间需要调和。作者探讨了当政策被视为应对变化的紧急措施而不具有持续性时可能出现的后果。从爱尔兰实例来看,由于严重的微观政治问题,例如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利之争等,导致当权者不愿改变现状,或对语言教育专家确认的学习需求提供极少量的资助,这使专家倍感困惑和挫折。第6章分析了受到政治及经济因素的影响,英国大学日趋商业化的现象。本章首先描述了英国高等教育中的语言教育现状和英语教学情况。其次,作者报告了来自104个英语教学机构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结果显示随着英国大学外语院系学生数量日益减少,大学把对国际学生的英语教学当成补贴外语院系的“摇钱树”,而“纯语言”教学又因为其学术弱势受到外语院系的轻视。因此,英语教学已沦为学术政治与学术势利的牺牲品。作者提出对现有的英国高等教育的英语教学应予以重视和关注。此外,作者认为成功的英语教学应存在于学术院系中,这样既能为学生提供优质、完整的教学模块,又能使教师把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的各个方面。

第7章以波兰为例阐述了在跨国、高风险语言评估系统中微观政治的作用。作者首先描述了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及其语言政策背景下宏观与微观政治的相互作用,分析了在国际背景下推行连贯的语言教育政策的困难。其次,作者阐述了在宏观政治发展的背景下,北约组织的成员国开发标准化语言水平考试的尝试,以及个人动机与政治动机如何交互影响考试的开发。作者特别关注的是,在国际背景下,微观政治如何影响教育政策的推行。作者认为,宏观与微观政治的相互作用决定教育政策的成败,在不利的宏观政治背景下,微观政治可能成为教育政策实施中的决定因素。

第四部分(第8至10章)探讨了宏观和微观政治对语言测试开发、改革和考试项目实施的影响。第8章探讨了语言测试开发过程中的挑战与约束。语言测试开发者的专业标准与现实约束之间存在矛盾,而对专业标准的关注往往妥协于语言教育组织的需求或组织内各部门与个人的需求。同时,语言教育专家必须认识到语言教育或考试开发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与微观政治层面之间的妥协。因为相比组织需求,语言教育组织内的个人行为更可能基于个体的偏好、态度和意愿。因此,微观政治对考试开发过程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开发新的考试或考试体系就意味着变化,但它是一个政治过程,常常牵扯到语言教育组织内的个人和部门;其次,个人往往具有复杂的不同层次的需求,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做出一些不利于项目的行为。作者认为,现实中考试开发都是在复杂的背景下进行,而这种背景又会对考试开发者的各方面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虽然每个项目各有不同,但成功的考试开发者应能够适应各个项目的要求,并在项目的各种约束下开发出高质量的语言考试。

第9章以中欧的斯洛文尼亚与匈牙利为例,讨论了语言考试改革中的政治学。在这两个国家,由宏观政策的改革和语言评估专业化引起的变革遭到了个人与机构的抵制。作者探讨了个人和机构微观政治的作用,指出应充分重视项目决策者的权利。考试开发和实施的成功与否与决策者的意愿密不可分,也与项目执行者的个人观点和偏好紧密相关。可见,微观政治可能影响整个项目的革新与变化。测试是社会以及教育的产物,但最终还是政治的产物。因此,考试设计者在坚持自己专业标准的同时,应尽力说服决策者从专业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做出决策,以避免决策者因为缺少专业知识而误导考试的开发,并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考试设计者。由此可见,不考虑政治因素与决策者的个性因素,任何重大的考试改革都有可能最终走向失败。

第10章作者通过3个考试项目(DIALANG,CEFTRAIN,Speakeasy)探讨了欧盟与欧洲委员会的语言政策。作者指出,缺少具体规划和透明度的政策使语言教育专家对许多项目的目标和本质产生困惑与不解。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语言教育资源,语言教育专家应使自己成为局内人,并熟悉当权者的行话。此外,决策者的职业、意愿、兴趣等个性特征也对欧洲语言教育政策产生影响,这进一步说明语言教育中微观政治的重要性。作者认为,微观政治虽然可能导致不作为,影响项目进程,使教育政策最终失败;但它并不总是消极的,它也可能成为达到目标的主要推动力。因此,教育决策者应该重视微观政治。无论是整个欧盟还是各成员国,都应该推动积极的微观政治,并尽可能将其负面效应降至最低。第五部分(第11章)阐述了研究微观政治并发表相关论著对语言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作者介绍了其尝试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有关微观政治的案例研究但被拒的经历。但是,作者坚信微观政治的研究和发表对语言教育各个方面的影响极其重要,因为它有助于理解影响语言教育发展的因素,而这些因素也决定了语言教育的政策、项目、活动及其效果。作者指出,在语言教育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权力不均衡被视为理所当然,那么权力就很可能会沦为符合当权者利益的工具。

2简要评论

《语言教育中的政治学——个人与机构》是第一本关注语言教育中微观政治的专业著作。综观全书,该书呈现出以下几大特色。首先,该书从微观政治角度来阐述语言教育项目的开发与实施,这在语言教育领域实属首创。虽然语言教育项目中一直有微观政治的存在,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著作系统地对微观政治进行理论探讨和实例分析。语言教育相关文献虽有专门论述教育中的宏观政治,如Phillipson(1996)和Pennycook(1994);在语言测试领域,Shohamy(2000)和McNamara(2001)也曾提到语言测试是统治阶级增强和巩固权力和影响力的工具。但是,本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并非关注国家、跨国乃至全球的宏观政治,而是侧重对微观政治,即个人或机构的意愿和动机的系统论述。因此,该书的出版填补了语言教育中微观政治这一领域的空白,为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同时,对理解决定语言项目成功与否的各个因素也有所突破。由此可见,该书将有助于广大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从业者在实际工作中增强微观政治的意识。

其次,该书结合不同专家、学者对微观政治的定义,论述了在不同语言教育背景下对微观政治的理解。Alderson(第3页)指出政治不但包括机构政治(institutionalpolitics),也应该包括个人政治(personalpolitics),即语言教育项目的参与者的动机和意愿。因此,相比宏观政治,微观政治更注重个人因素,其包括个人的意愿、个性、偏好、抱负、态度等特征。Blasé(第42页)指出微观政治指的是在组织内部个人或群体使用正式或非正式的权利来达到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政治行为是由于个人与群体之间的显著差异所引起,同时伴随着希望使用权利来施加影响或进行保护的动机。虽然这些政治行为是有意识的,但任何行为,无论有意识或无意识,都可能在某个特定情况下具有政治“意义”。合作与冲突的行为与过程都属于微观政治领域。Pizorn&Nagy(第185页)把微观政治定义为个人的抱负和意愿,对变化的接受度以及对专业主义的态度。

Figueras(第203页)认为微观政治指由个人或机构采取的行为。可以看出,相比宏观政治,微观政治更强调语言教育项目中个人对整个项目的影响。此外,该书论述了与微观政治相关的学科背景理论,如心理学、管理学、跨文化交际学等,使读者能够从不同角度更好地理解微观政治的内涵。再次,由于该书特邀12位经验丰富的语言教育或语言测试领域的专家及学者撰稿,因此可信度高、具有权威性。同时,针对每一个语言教育与政治的主题,该书的作者提供了不同语言教育背景下的翔实案例,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微观政治如何在不同的教育背景下对语言教育项目产生影响。同时,该书通过微观政治对语言教育项目影响的实例分析,提出了微观政治是一把双刃剑的重要观点。正如NeusFigueras在该书的第10章中所指出,微观政治可能成为项目实施的主要推动因素,也可能阻碍项目的顺利进行(第203页)。因此,如何在语言教学或考试开发过程中将微观政治的消极影响降至最低,并利用其积极的影响来推动项目的进行,这值得引起语言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深入思考。同时,对于出版商来说,出版该书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作者在书中提到曾经尝试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有关个人及机构微观政治的案例研究,但被出版商拒绝合作的经历。相信该书的出版必定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该领域从业者以及利益相关者对微观政治的思考与探讨。最后,全书的编排脉络清晰、逻辑性强。

第1章阐述了与微观政治相关的学科背景理论,如心理学、管理学、跨文化交际学等,为之后对于微观政治的讨论奠定理论基础。第2章至第10章根据三个不同的主题,每章探讨一个与政治和语言教育相关的具体问题。最后一章讨论在微观政治领域的理论、方法、伦理等问题以及与语言教育政策相关的研究与出版问题。这样的结构布局使读者从不同角度逐步加深对微观政治的认识与理解,受益匪浅。该书虽然有诸多特色和优点,但笔者认为还是有以下一些缺憾。首先,从教学实例分布上看,虽然涵盖了不同国家或地区,但大多集中于亚洲和欧洲。相比较而言,非洲只有西非一个实例,但非洲也是英语语言教学的主要地区之一,如能增加这一地区的教学实例,本书的内容将更加丰富。其次,第二部分的各个章节虽然都与语言教育和微观政治的主题相关,并提出了在不同教育背景下由微观政治所引起的各类问题,但一些作者并没有就这些问题提出令人信服的建议或解决方法,如能结合教学实例的成败,深入分析并进一步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独到见解,相信会给读者更多启发。

3结语

综上所述,此书确实是语言教育中的微观政治领域一次重要的创新和尝试,它的出版必然会引起读者对该领域的重视和思考。结合我国的外语教育现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导下,外语教育应该怎样发展是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应认真探讨的新课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语在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显。因此,外语教育政策和规划的重要性已被充分认识。如何科学规划外语教育,优化外语教学环境,促进外语教育的整体性、全局性、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戴炜栋,2011)。因此,该书将有助于中国外语教育专家提高对微观政治的重要性的认识。岑海兵(2011)指出,在国际语言教育政策对我国外语教育政策产生影响的过程中,教育传统、社会语言环境和教学实践三者构成了重要的制约因素。而这三者恰恰都涉及微观政治范畴。

简述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第8篇

1、教材内容陈旧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统计学教材种类繁多,但内容陈旧,多年不变,其特点可概括为“理论抽象、内容繁多,案例分析少、缺乏应用价值”。使用这种教材,一是不便于学生自学,二是增加了教师教学难度。因此,编写以案例教学为主要内容的统计学实务教材,迫在眉睫。

2、学生数理基础知识薄弱

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大部分是文科学生,数理知识普遍薄弱。由于统计学教材有一定难度,学生学习中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其中的抽象理论和繁琐的计算,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往往不能正确运用所学统计理论知识处理相关专业问题。这就要求统计学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能够运用教学技巧解决此类问题。

3、教学方法单调、手段落后

目前高职院校统计学课程授课教师的专业素质大都不能适应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使用现代教学媒体、利用工具软件开发学科课件和教育软件等能力较差,多是采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枯燥的课堂讲解,导致学生兴趣下降,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二、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针对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笔者认为在讲授统计学课程时,应把握好如下几个问题。

1、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理论教学是以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为主,实现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之目的。通过讨论、对话、答疑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学习统计学起码应该掌握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技能:即设计调查方案、收集调查资料、整理调查资料、撰写分析报告。在讲授有关统计理论知识时可让学生在课外做一些相关的统计活动,在学期结束前可让学生做一次完整的统计工作。

2、将统计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统计是对经济社会现象中的大量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从而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活动的过程。真实可靠的统计数据是各级领导分析判断形势进行决策和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保证统计工作质量,得出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为各级领导的决策和管理,乃至国家宏观调控提供正确的依据。否则就会对各级领导的决策和管理产生误导,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每个统计工作者都必须遵守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严格按《统计法》办事,充分发挥统计的服务、咨询和监督的整体功能。

3、掌握教材内容的基本体系

从内容上看,统计学主要包括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显示、描述、判断和分析。本课程的内容大体包括四大部分。(1)描述统计。包括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重点讲述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常用测度方法。(2)推断统计。包括概率与概率分布、抽样与抽样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重点介绍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3)经济管理中常用的一些统计方法。包括相关与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统计指数,统计决策等。(4)国民经济统计基础知识,介绍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统计指标。上述教学内容均可由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其与不同专业开设的相关课程内容的关系,灵活地进行取舍及简繁、轻重等选择。

4、运用联系比较方式教学

统计学教材中公式繁多,且一般不能相互推导,同时统计学中一些指标数值的计算,必须要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每一个计算公式都有特定的运用条件和运用场合,这对数学基础相对较差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困难较大。而对公式的运用条件和运用场合的理解,除了需要数学知识外,还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经济知识。

归分析统计学中的基本计算题包括:平均指标、变异指标、统计指数、一元线性回和一元线性统计预测。对于上述基本计算题,如果整理成对,采用比较的方法按对讲解,则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5、改革考试方式和内容

对于统计学的考试,多年来一直沿用试卷笔试的方式。这种考试方式离素质教育,特别是应有利于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目的相差较远,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统计课程的过程中,为应付考试把精力过多的花在了概念、公式的死记硬背上。这与高职教育的目标不符。因此,我们应对统计课程考试进行改革,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对统计课程考试改革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考试内容与要求不仅要体现统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能力,还要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创新能力。二是考试模式不具一格,除可以普遍采用的闭卷考试外,还可以在教学中用讨论课的参与程度、调查报告的方式进行考核,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组织形式。所以统计课程考核可以凭学生所作的统计调查问卷质量、各项实验结果、报告的质量情况、平时课堂参与得分和讨论得分等来评价。这种做法提高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6、提高统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师资问题是制约统计课程建设的一个瓶颈,为改变当前统计教师的现状,一是统计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既要掌握更精湛的专业知识、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又要掌握外语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懂得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并积极投入社会实践;二是学校需要重视对现有统计教师的继续再教育,建立保障制度、激励制度,输送老师参加全国高职高专等师资培训,使多名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派出老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参加统计学会组织的各种活动,不仅有利于开阔眼界、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而且还有利于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尽量做到以知识为载体,从中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以求达到“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尹瑞凤,杨发岭.从统计学的发展趋势谈教育改革[J].中国统计,2005.

[2]肖婷婷.时事中的统计学[J].中国统计,2003.(5).

[3]贺铿.关于统计学的性质与发展问题[J].中国统计,2001.

作者简介:裘敬忠,男,河北省河间县人,1971-10,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级统计师;

刘娟,女,陕西省西安市人,1976-10,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助理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