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5 17:14:10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第1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形态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6(C)-0182-01

一、充分认识平面构成教学的重要性

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引进平面构成教学体系,成为各大专艺术学院的必修基础设计课,从而放弃了传统的图案基础课。沿用这种教学方案至今,很多学者都在研究平面构成,以及与专业设计的结合。平面构成是构成艺术设计的一部分,也是现代艺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一门研究艺术设计各专业共通基础要素的理性训练课程。作为设计基础训练的一个方面,平面构成很早就被设计家和设计教育家所重视,并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完善起来。同时,平面构成也是学好视觉传达设计的关键课程。平面构成就是造型基础的训练,无论是平面设计或是主体空间设计都离不开造型设计。构成不能等同于专业设计,它是一种专业的思维方法,把视觉表面的现象还原成最基本的要素,是理性、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构成训练相当于一个作家学习语汇和语法的知识,有时显得单一,枯燥,一个优秀演奏家在表演中挥洒自如的高超水平,也从不忽视基础训练。对一个好的设计师来说,在创作过程中,构成的基础知识会因不同的主题设计,显现出超群不凡的具有一定生命价值的作品。可想而知构成在设计艺术中的重要性。

平面构成教学的创造性有利于创作者的艺术思维。在平面构成的教学中,电脑较之笔具是更易于储存、快速便捷的操作工具,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去开发思维。另外,从教学环节上应该重新调整学生电脑绘图软件课程的时间顺序,可在大学一年级便引入电脑教学,在传授平面构成理论的同时,结合电脑教学示范,诸如基本形的制作、群化以及相关形式法则的范例制作等,使得学生知晓应用便捷的电脑手段即可完成复杂的构成作业。应该声明的是电脑和手绘都只是表达平面构成作业的手段而已,没有必要将二者割裂开来,而应根据不同类型的作业需要,选择表达的手段和工具。当代平面构成“形式法则”中包含着美学原则形式规律和表现手段上的构成手法,笔者将构成形式法则归纳为聚散(密集、发射);变形(渐变、特异、近似、变换);衡韵(对称、重复、共形);数列(比例、分割)等四大部分。

二、加强平面构成教学应注意的几种形态

(一)自然形态。自然形态,指在自然法则下形成的各种可视或可触摸的形态。它不随人的意志改变而存在,自然形态又可分为有机形态与无机形态。有机形态是指可以再生的,有生长机能的形态,它给人舒畅、和谐、自然、古朴的感觉,但需要考虑形本身和外在力的相互关系才能合理存在;无机形态是指相对静止,不具备生长机能的形态。自然形成,非人的意志可以控制结果的形称“偶然形”,偶然形给人特殊,抒情的感觉,但有难以得到和流于轻率的缺点。非秩序性,且故意寻求表现某种情感特征的形称为“不规则形”,不规则形给人活泼多样、轻快而富有变化的感觉,但处理不当会导致混乱无章,七零八落的后果。(二)抽象形态。抽象艺术在二十世纪初期,以抽离与表象世界之关连为诉求,藉非具象的表现形式,揭示事物的本质。这样的诉求,虽提供艺术界新的美感经验,但也加深了观者与创作者之间的距离。然而这种贴近创作者内在情境且深具自我表征的独特创作方式,未必会被后续仍以抽象语汇创作的艺术家们放弃。但随著知识建构的强势趋力,八零年代后现代主义时期的抽象艺术家们,也开始警觉抽象艺术已成为具象的另一个代名词的事实。换句话说,当观者毫不犹豫地针对一张不具形象的作品,以分类的方式,将此作品快速的归属在抽象艺术的范畴,并以过往对抽象艺术的识加以诠释时,他们已视抽象艺术为具象的形式语言。鉴於此,当代抽象艺术创作者试图扩大抽象艺术的定义,关切知识建构体系中具象与非具象的分界点,也关切信念本身的意义。(三)人工形态。工形态,指人类有意识地从事视觉要素之间的组合或构成活动所产生的形态。它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创造的结果。如建筑物、汽车、轮船、桌椅、服装及雕塑等。其中建筑、汽车、轮船等是从实用的功能来设计其形态的,而雕塑则是一种将形态本身作为欣赏对象的纯艺术形态。这就使人工形态根据其使用目的的不同,有了不同的要求。人工形态根据造型特征可分为具象形态与抽象形态。具象形态是依照客观物象的本来面貌构造的写实,其形态与实际形态相近,反映物象的细节真实和典型性的本质真实。抽象形态不直接模仿显示,是根据原形的概念及意义而创造的观念符号,使人无法直接辩清原始的形象及意义,它是以纯粹的几何观念提升的客观意义的形态,如正方体、球体以及由此衍生的具有单纯特点的形体。形是构成形态的必要元素,它不仅指物体外形、相貌,还包括了物体的结构形式。宇宙万物虽然千变万化,但其外形都可以解构成点、线、面、体等基本要素。

总结:本文基于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性质和定位,针对平面构成课程能力培养目标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几点有利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不足之处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作者单位:湖北省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

参考文献:

[1]王忆雯.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上海艺术家,2010年,第5期.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第2篇

关键词:网页;构成概念;平面构成基本特点;平面构成形态要素;平面构成形式

现今,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好帮手,人们从网络中能够获得大量的信息,其中网页对于人们的帮助是不容忽视的;如果说网址是互联网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那么网页就是网址最基本的元素。他们是通过各种链接相互关联,从而描述相关的主题或实现相同的目的。网页是由文本、图象、Flas、声音、视频、超级链接、表格、导航栏、交互式表单等基本元素构成,而这些元素从构成形式上看就是简单的点、线、面等基本元素经过了艺术创造,变得更加的有质感;就拿文本来说,文本作为网页中的基本元素,与平面构成中的点元素有着相同的作用――点睛之笔。再从构成的含义来说,它首先是一种造型的概念。所谓构成就是以数种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然而构成它更多的是哲学和科学的含义:即“对象世界诸要素的分解与组合,使新的功能显现。”构成是创造形态的方法,研究如何创造形象,形与形之间怎样组合,以及形象排列的方法,可以说是一种研究形象构成的科学。

一、平面构成的发展及其基本特点对于网页设计而言所代表的意义

平面构成是设计中最基本的训练,是在平面上按一定的原理设计、策划多种视觉形式。我们学习构成不是目的,而是形成目的的手段,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分析和实验,最后通过这种思维方式的开发,培养一种创造观念,使我们有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开拓设计思路。那么,对于平面构成的发展,就要从包豪斯及其风格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开始说,1919年,格罗佩斯在德国创办了一所名叫包豪斯的设计学府,是需要具备充分的能力,运用所有科学、技术、知识和美学的资源,创造一个能满足人类精神与物质双重需要的新环境,以“提倡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作为教学理念。平面构成从包豪斯的教学理念中衍生而来,他不是以表现具体的物象为特征,但是它反映了自然现象运动变化的规律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它的基本特点:第一是它以直觉为基础;用最简单的点、线、面进行分解、组合、变化,反映出客观现实所具有的运动规律。第二是它是一种高度强调理性活动的、自觉的、有意识的再创造过程。

二、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在网页中所起的作用。点、线、面是平面构成中的三个形态要素

(一)点表示位置,它既无长度,也无宽度,是最小的单位

它在平面构成中的概念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是在比较中而存在,通过比较而显现;这样说吧,同一个圆,在小的框架里圆显得很大,在大的框架里圆则显得很小,这就是点的相对概念。很多人都认为点是小的,而且还是圆,实际上这种认知是错误的,自然界中的任何形态,只要缩小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能够产生不同的点,点是视觉中心,所以说,在网页中的每个字都可以看作是点,由字排列出的文本就形成了构成中所说的线及面了。

(二)线是点移动的轨迹

从平面构成来讲,线是可以看的到的,它既有长度,也有一定的宽度和厚度,在设计中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只要提到线,大家直接就能够说出线的分类,既直线和曲线。而直线和曲线对于人们来说,是有很强的心理暗示作用,看到直线,人们就会想到静;看到曲线,大家又能联想到动;直线具有男性的特点,而曲线具有女性的特征;在很多网页页面设计上都运用到了线的特性。

(三)面是线的连续移动至终结而形成的

面是有长度、宽度的,只是没有厚度而已。比如说直线平行移动形成长方形;直线旋转则移动而成圆形;自由弧形移动就会构成有机形;如果直线和弧线结合就形成了不规则的形。在网页设计中出现的图像、动画、交互式表单等都是由不同的点、线连续移动形成的面,给网页一个完美的效果。像那些企业网站、购物网站、音乐网站以及游戏网站等,他们的网页界面设计不仅有丰富的色彩吸引大众,还有不同设计风格的构成形式更让大家流连忘返。

三、平面构成形式在网页中的具体运用

平面构成设计是有组织的、有秩序地进行排列、组合、分解,因此它也是必须遵循一种原则和设计形式。平面构成中的形式大量被运用到网页界面中。

(一)重复构成在网页中的艺术魅力

重复在构成中的概念被人们理解为”相同或相近的形态连续地、有规律地反复出现”或者是”把视觉形象秩序化、整齐化,在图形中可以呈现出和谐统一富有整体感的视觉效果”。其实就象复印机复印东西一样,就是我们所理解的重复。在网页界面中,重复其实是被运用的最多的一种形式,比如说像购物网站中的购物、收藏等按钮,就是运用了重复,在购物网站中,不可能只有一种物品,如果要向广大消费者推销更多商品,那么在网页中出现”购买”和”收藏”按钮,就要设计更多,让大众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才能提升该网页的点击率。

(二)对比构成在网页中的表现对浏览者的心理带来的影响

对比是一种很自由的构成形式,它并不是以构成中的骨骼线为限制,而是依据形态自己本身的大小、疏密、虚实、现隐及形状、色彩和肌理等方面的对比而构成的。如果说协调求的是近似的话,那么对比则求的就是差异。在自然界中,白天与黑夜、肮脏与干净、温暖与寒冷都是对立的结合,当图形处于一种相异的状况时,就会发生对比,像大小、长短、黑白等就是明显的对比。在有的被文本占去大面积的网页界面中,为什么会出现图片、flas,甚至还会出现漂浮图片,除了丰富界面以外,还有一种影响浏览者心理的作用,其实网页界面中的文本与图片、动画、漂浮图片形成一种对比,这和浏览者心理有关系吗?当然,而且关联很大,如果在一个网页界面中,只有文本的话,那么这样的网页会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呢?乏味、枯燥、单调,而浏览的人可谓是寥寥无几,加上图片、动画,甚至时不时的冒出漂浮图片,不仅仅让网页界面内容显得丰富多彩,更让大众对网页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万事万物除了遵循他们本应该遵循的规则外,偶尔的对立也能起到一定的催化剂,就如对比构成在网页中给大众心理所带来的影响作用。

四、结束语

因为有了网络,让人类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查询信息;因为有了网站,让人类能够更加懂得如何去获取新的信息;因为有了网页,让人类能够及时获得最新信息。网页界面设计的美观、新颖、时尚,让大众更愿意了解网页!如今,网页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页能够为人们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洪兴宇编著 新编平面构成(M)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9-12;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第3篇

关键词:平面设计;设机构图;构图技巧;技巧分析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071-01

一、平面设计中构图的目的

不管是平实还是宏伟,重大还是普通的设计题材,它都包含着一种视觉美。就和我们在生活中观察人和房、树和花的时候一样,都具有一定的特征,这种特征就是线条、形态、颜色、感光明暗以及立体感的结合体。构图的谜底就是将典型化的人物、景物加以修饰,从中舍去一些表面上繁琐的东西,重新选择环境与陪衬体,将作品表现的价值更高、画面感更强烈、美感更集中的一种艺术手段。简单来说就,就是把一个设计主题的可心思想传递给别人。因为构图和设计的含义是一样的,所以也可以通用。

二、平面设计中的构图技巧

(一)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构图技巧对称感

对称,是图片中轴线左走或中轴线上下重复的一种相同对比状态。在自然世界中,对称图形随处可见。比如,蝴蝶、蚊子、树叶等。对称的承台在视觉上有典雅、对称、自然等等美感,是最符合视觉习惯的一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对称图形也存在很多,比如各式各样的标志图画、标志照片等等。

1、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构图技巧平衡感

对称图形也有其缺点,就是由于过于完美,缺少变化感,会给人一种呆单调的感觉。所以,人们会在保持画面感平衡的前提下,调节画面中的部分图片元素,使画面产生艺术感。由于运动中的事物往往处于不对称的形态,于是便出现了各种不对称平衡。当画面中的对称感官被破坏时,可调整力的重心使画面达到力的平衡。

2、平面设计中对称和平衡的基本表现形式

画面的平衡和对称可以给予人们视觉上的满足感,所以在现实平面设计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对于画面平衡和对称感的学习,可从对称和平衡的基本形式入手。反射对称平衡是相同形象在左右或上下位置的对应排列,这是对称和平衡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3、回转和扩大

在画面反射或移动的基础上,将基本画面做出一些角度的调整,以便增加画面的形象感。这种构成形式,主要表现为垂直与倾斜或水平的对比。但在总体效果上,必须达到平衡。运用了回转的基本形式,可以使画面的整体形象在统一的基础上又不缺乏变化。同时扩大其部分基本形态,形成具有一定对比的变化,使其形象既有变化,又达到平衡的效果。在平面设计中运用扩大的基本形式,会极大的增加了画面延伸感。使画面效果有层次感更加的丰富且具有变化。画面感对称和平衡的应用,可以说让画面达到自己所想要的效果。

(二)重复构成的构图技巧

1、重复构图技巧是将近似照片连续排列的一种方法。重复构图所形成的画面会给人一种整齐的美感。同时采用更加复杂好看的照片形象运行连续排列,做出的照片效果,会给人一种井然有序的美感。重复构图中,重复骨格是重复构图中十分重要的概念。骨格分为规律性骨格和非规律性骨格。规律性骨格包括重复、近似、渐变等构成技法;非规律性骨格包括密集、对比、变异等构成技法。

2、群化是基本形重复构成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群化指的是以一种基本形态为元素,按需要运行重复排列,具有独立存在的性质。因此,群化可作为标志、符号等设计的一种构成技法。基本形的对称或旋转放射式排列。可采用多个相同基本形,互相交错或放射,形成一种环形旋转对称的图形。

3、重复和群化是表现重复美的方式,在平面设计中,应用最为广泛。重复构图画面所呈现出的一种强烈的重复美感,给人一种带有韵律性的节奏感。作品采用了重复骨格为主要分割形式,选取部分格位运行灵活的处理。画面时刻有变化对比。基本形的平行对称排列。在方向和位置上,可采取反射、移动或回转的形式,构成一种对称图形。有的也可重叠、透叠或交错,形式可灵活多样。

(三)画面色彩

画面色彩是把握人第一视觉的关键所在,也是一个画面表现形式的重点所在,一个具有个性色彩的图画,往往更能抓住人的视线,色彩通过结合具体的形象,运用不同的色调,让人有种不同的反映和心理联想,从而产生悦目的亲切感。

三、结语

平面设计构图除了在提供给人一种美的视觉享受外,也是在转达一种理念,因此在平面设计中,不单单注重表面视觉上的美感,而应该着重考虑平面构图之后的信息传达。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第4篇

关键词:构成;形态

一 内容及其目标

《图形基础》旨在培养学生在二维空间对图形的基本表现与控制能力。图形构成是设计的基础,通过点、线、面在平面上排列组合的训练,来培养设计者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学习、掌握形式美的法则,提高审美能力。在这门课程里面,感性与创意很重要,这两点是构成创造力所不可缺少的要素,也是图形构成的最终目标。同时,材料、工具、技术、智慧、经验这几个方面也是能够创造出优异作品不可缺少的因素。图形构成的目标在于对二维形态的研究,也就是用包豪斯精神发展出来的现代方法来培养创造力。

二 二维空间的图形构成

“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也是现代设计的用语,含有“组合”的意思。它是将构成形态的基本元素经过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视觉组合。图形构成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态在二维空间上组合成新的图形,在二维空间范围内描述形象。图形构成所表现的立体空间并非是实际存在的三维空间,而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所形成的幻觉空间。图形构成是一种理性的创造活动,它探寻二维空间视觉的表现方法,强调形态元素之间的比例、平衡、对比、节奏等规律,研究如何创造形象,怎样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各种元素构成之间规律与规律的突破,如何掌握美的形式规律,从而设计出既严谨又有无穷变化的新图形。

图形构成的设计元素,可以分解为四个方面:1.概念元素:所谓概念元素是那些实际不存在的、不可见的、但能够被人们意念所能感觉到的内容。比如我们会感到方体的角上有点,物体的边缘有线,体的外表有面,而体则存在于空间中等等。概念元素包括:点、线、面。2.视觉元素:把概念元素见之于二维空间,需要通过具体形象的形状、大小、色彩、表面肌理才能体现。而形状、大小、色彩、肌理就是视觉元素,它是设计中最主要的部分。 3.关系元素:视觉元素在画面上的排列组合是由关系元素决定的,关系元素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4.实用元素:实用元素主要指的是设计所表达的涵义、内容、设计的目的及功能。

三 图形间的组合方式与系列构成

造型行为,首先应备齐了造型要素,然后把这些要素巧妙地组合起来,构成愉快而具有紧张感的画面。这就涉及到造型要素的构成方法问题。也就是形与形之间的关系问题。关于形与形的关系问题,包括了:1)分离2)接触3)覆叠4)透叠5)联合6)剪缺7)差叠8)重合。

重叠组合和连接组合、分离组合是最基本的集中方式。每一个小的单元形态组成的图形经过系列重复组合之后的造型变化更加丰富;连接组合是指图形的轮廓具有重复的部分,恰如这部分的两图形的界线消失一样,即图形已经融合成为一体。图形连接组合的同时,如果考虑到背景的巧妙处理,以“图”与“地”的错综视觉趣味为背景的同时把图形融合、省略、间隙空间的紧张感等综合到一个画面之中,可以形成图与地浑然一体的画面。

3.1 单元图形的繁殖构成

单元图形的繁殖构成训练是基本的图形构成练习之一。首先确定单元基本形态,为了使繁殖构成变化丰富,单元形态以简单的几何形态为好。然后根据要求的数量及不同的繁殖方式进行单元图形的组合练习。

3.2 分割构成

在平面造型中能够表现的空间并非无限大,只是限于例如绘图纸张,画布等。平常都是在有限的形与面积之中,因此,有关空间的分割或区划整理的研究非常重要。从而对学生布置了图形分割的构成练习,即等形分割和等量分割。等形分割要求分割之后的形态形状要完全相同,等量分割则要求分割之后的图形在形状上可以有所不同,但是各自的面积则必须相等。渐变分割的分割线的间隔采用依次增大或减少级数的分割。这是按规则井然有序地增大或减少,在变化中具有统一性,这是具有动感与统一感的分割构成。在图形构成中蕴含了数学的秩序。等差级数变化的程度较小,等比级数的变化率较大,具有加速度量的变化的。

3.3 限定条件下的变形

在造型设计中,由于工艺条件的制约、要求形态要服从制作的要求、有的制作限制形体,有的限制色彩,这不仅决定了形态变化的趋向、还能给形态变化设计以启示。即同一形象在各种不同的工艺条件下会产生多种变形。这里无论是纸面还是空隙,都要作为有意义的图形或面积来使用、不允许有丝毫的重叠或者浪费。于是,新形象成为许多几何形的正形与负形的组合。切割线不限于直线,可以结合弧线和自由曲线。组合时各部分之间必须相互接触,至少要有一点相连。再次分割线应尽可能少、形象则要求明确和肯定。这使我们对造型的思路从单一对图形的思考转入对“图形和背景”的双向乃至多向思考,拓宽思维空间。而且由于充分利用了实与虚、正与负的巧妙结合,从而产生了奇妙的视觉效果.极大地增强了画面空间层次性和意义。

3.4 矛盾形态的创造

矛盾形态指的是在二维的画面上虽然有表现的可能,但是要在三维空间中形成具体的立体形态则是不可能的图形。这种形态在二维画面上具有特殊的立体感觉。在造型领域中,矛盾的形态经常表现出某种深邃的思想或出现不可思议的形象、它作用并胁迫人们的视知觉。具有强大的震撼力。立体图形本来是静止不动的,但可以通过胁迫视线运动或创造幻象来促成运动感,从而扩大视觉空间和增强视觉趣味。具体技法是反转性远近错视的利用,用加减视平线或灭点数量的方法造型.并移动形置造成两个不同视点的形体,以一个共用面或一共用线联结起来。利用直线、曲线或折线在二维空间中方向的不确定性,使形体作矛盾组合。

参考文献

[1]朝仓直巳.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2]刘宝岳.平面构成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第5篇

关键词:平面构成 园林设计 应用

平面构成是以轮廓塑形象,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其重点研究形在二维虚拟空间上的组织方式及其视觉效果,运用点、线、面和律动组成结构严谨,富有极强的抽象性和形式感的一种构图。而从构成基础的角度来看,平面构成甚至还可以延伸到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立体空间中。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出景色如画、环境舒适、健康文明的游憩境域。园林设计这门学科所设计的知识面较广,它包含文学、艺术、生物、生态、工程、建筑等诸多领域,同时,又要求综合各学科的知识统一于园林艺术之中。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是点、线、面。它是一切形态的基础,一切造型的根本。自然界所有的物体都离不开点、线、面,所有的形态也可以归结于点、线、面。而其构成原理是把这些基本要素按照形式美的法则进行创造性的组合。平面构成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就是要把点、线、面等概念性的基本要素物化,置换成具体的园林设计要素。我们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可以把现代园林景观中的景点、路线、区域抽象成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

一、点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点是造型领域中最小的视觉单位,点没有大小,没有形态,没有方向,只有位置。在园林景观中,点通常是以“景点”的形式存在。

点具有相对性,景点在整个园林景观范围内,就是一个点的概念。园林设计中的点是我们从美学角度出发抽象出来的元素,严格地说园林设计中的点没有大小,但可以在空间中标定位置。例如在园林景观中,一个湖面相对于整个园林景观它就是一个点,而湖面上的小岛相对于湖面来说,它又是一个点,而湖面则又是上升为一个面。

点所处的位置不同造成的感受也不同。在园林设计中,为了突出设计的主题或者丰富景观的内容,人为创造的一些景点也可以抽象为点。例如园林中的入口节点、雕塑、喷泉或者中心广场等等,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带给人的心理感受也不尽相同。这些节点由于空间位置特殊,通常是视觉的焦点和构图的重点,容易引起人的注意,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整个园林风格和主题的体现。

点的靠近会形成线的感觉。点与点之间连的越紧密,延伸距离越远,形象也越是趋向于线。点的线化应用比实线更有丰富的层次感和韵律感。例如,园林景观中的绿篱植株排列、行道树植株排列,在满足其园林功能分区的同时,还具备景观的点景作用。

二、线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线有长度、有宽度、有方向感、有位置。对于园林设计,线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在园林中线的应用主要有园路、水体、景观轮廓线等。

园林中的线的表现分为两种:一种是通道,也就是园林景观内的道路,它的作用主要是为园林的结构导引脉络,同时也具备交通功能。另一种是边界,包括同介质面域之间由于高差方向不同形成的边界和不同介质面域的边界或交界线。各种线条在造型表现中变化万千,运用不同的线性设计,可以使园林产生各种风格不同的样式。如运用直线的设计,园林显得强劲有力;运用曲线的设计,园林显得柔美、优雅的效果,我国苏州古典园林就是很好的体现,讲就的是峰回路转,曲折迂回;运用斜线的设计,园林可以产生活泼和动感的视觉效果。在园林设计中,线的运用是大量的,而且十分重要。线的主要形式有直线和曲线,曲线又可以分为规律性曲线和非规律性曲线,它所表达出的视觉效果也不尽相同,用明·计成的话形容就是“虽由人作,宛如天开。”

三、面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面是线移动的轨迹,具有两度空间,有明显、完整的轮廓。园林设计中的面,是为了便于我们理解和分析景观格局,从美学角度抽象出来的元素,它没有厚度,只有长度和宽度。就园林景观而言,地面铺装可以看作是平面,水景中静止的水面也可看作是面,紧密成行的植物也可以看作是面。在园林设计中,平面可以被理解成一种媒介,用于颜色的应用或空间围合的手段等处理。

面的形状分为好多种,有几何形的面、自由形的面、偶然形的面等。几何形的面最容易复制,它是有规律的鲜明的形态,在规整式园林设计中应用较多。自由形的面形态优美,富有形象力,它是自然描绘出的形态,在自然式园林中运用较多,由于其具有洒脱性和随意性,深受人们的喜爱。

四、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设计中的点是整个园林设计中的精彩所在,点、线、面使得园林景观的空间变得有序,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应该更注重点、线、面三者的结合,营造出空间景观层次丰富、健康生态的景观环境。

平面构成的历史是百年来几何抽象的历史,它对园林景观设计有着直接的影响。从平面构成的美学角度去理解园林设计,其理论有利于园林的设计、组织。平面构成理论中的点、线、面是抽象造型的基础,这些抽象元素都可以在园林设计中找到原型。平面构成的各种基本形式,如重复、渐变、肌理等在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可以拓展设计者的设计思路和激发其创作灵感,对园林景观的组织安排有着积极地作用,可以丰富园林景观的效果,对园林景观设计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在园林设计中,平面构成中的各个基本形式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我们在实际的设计应用中,要结合设计需求将各个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相互配合,进而创造出优秀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王新军.现代设计理论及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2]郑永莉.平面构成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第6篇

【关键词】设计 平面构成 形态

艺术设计是一种创造活动,设计师必须具备创造能力。相应地构成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途径,是很多美术设计院校基础教学课程,更值得我们重视。平面构成是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设计类院校广泛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目的在于通过此课程来研究点、线、面等形态的构成规律,使其在二维平面上按照一定的构成美学原理进行创造性组合,也就是研究平面上构成形态的学问。从这个意义上说,形态是平面构成教学中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21世纪是设计的世纪,设计已经在方方面面渗入到了现代人的生活之中。我们所居住的房屋建筑,室内外装潢装饰、产品造型、媒体广告、书籍报刊,甚至于生活普通之极的生活日用品都离不开设计。而这些设计的核心除去功能设计之外,就是造型与结构设计,也就是教学中的构成。而构成则是由形态来实现的,几乎在所有的设计构成中均可以还原到最基本的形态。

一、关于形态

形态是一切造型艺术及设计借以表达思想感情、传递信息以及满足人们视觉评价、使用需要的重要媒介之一。一个人、一条线、一块面以及某一空间,甚至存在空间中某一物象,都具有形态性。

形态是由造型元素组合起来,造型元素所探讨的是存在于环境中任何有形态的现象。例如室外楼下所种的树木、天上的云层、街边小贩所售的水果蔬菜等,外形千姿百态,互不重复,这些都是形态的表现。从种类繁多的物质的现实性来讲,形态可以分为自然形态和人造形态。自然形态是在客观自然环境中因自然的力量成就的形态,如星球、高山、冰川、巨石等天然现象存在。人造形态是指人类根据自身的生存需要而创造的物质形态,如建筑、工具、生活用品等。无论是自然形态还是人造形态,都可以概括为点、线、面,从而进一步认识、理解和研究所有形态。

二、构成中的点形态

几何学中的点没有大小及形状,它的存在只是具有位置的抽象概念。而平面构成当中点形态则具有丰富的内容。首先,平面构成中的点形态可以具有任何外形,可以是规矩的几何形态:例如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等,几何外形的点形态,具有明快、理性、秩序性的性格特征,有时过于复杂的结合,反而可能会失去原有的明快与锐利的表现;还有一些偶然形成的不规则点形态,例如车走过水坑瞬间溅起的水点、写字时无意滴在宣纸上的墨滴、下雨时雨珠溅在玻璃上的水痕等,不规则的自由点形态具有淳朴的偶然感和惊喜感。

正是点形态这种多变的外形,就能够给予人们非常丰富的视觉感受。正圆形的点形态半径基本相等,外形圆润,体现畅感,带给人充盈、完美、简洁和挺拔等感觉。长方形的点形态外形具有强烈的规则感以及明显的等量感。尖角的点形态具有醒目、稳定、跳跃及锐利的性格。

最后,点形态还可以具有面积的大小。点形态的大小是由环境而决定的,即产生原因是与周围环境相对而言的。我们去机场时,停在眼前的飞机是庞然大物,而抬头所见空中的飞机就是所谓的一个点。飞机的这种“大”“小”转变就是由于天空足够大。空间的环境决定了形态点感的产生。因此,形态在与周围其他造型要素比较时,只要它在整体空间中被认为具有凝聚性,而成为最小视觉单位时,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小面积的点形态。而且点形态在视觉感受中具有凝聚视线的特性,其可以集中我们的视线。比如黑夜中的萤火虫,服装上有美丽的扣子等,都会吸引我们的视线。这正是点形态的特有功能表现。

三、构成中的线形态

线形态在我们的视觉感受和思维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生活中,人们用线条来确定固体物的边缘界限和物体表面的连接处,这也是远古文明中用以交流视觉信息的最初手段。岩石上的手绘、器皿上的纹饰、兽骨上的象形文字等都是以线形态出现。

线形态的形成与点形态是密切相关的,具有一定密度的点进行有秩序的排列就会有线的感觉,点的特征就会慢慢失去。随着点形态排列的疏密变化,线形态也会随之有着虚与实的变化。另一方面,任何形态的长宽比较大时,也都可以视作线形态,例如街道电线杆之间穿插的电线、花园里植物的枝蔓,田径运动场上的跨栏等。这些物体由于宽度比较小,以至于在视觉上完全可以把它们看作线条。有些形状和它的长度相比,显得十分纤细,所以也可以看作是线形态。除此以外,生活中还有各种形状的边缘也有线的存在,比如地面地砖之间的衔接处、衣服的一些褶皱等。只要用心观察,就可以发现在我们身边存在着很多类似的形态。

线形态也同样具有丰富的情感表现。沉着、安静、理性、稳重的直线;体现在生长力、对抗地心引力、挺拔向上、坚定和崇高的垂直线;意味运动、具有方向感和引导性的斜线;意味着冲突、具有破坏性效果的折线。而曲线则可以带给人们舒展、优雅的感觉。

四、构成中的面形态

线形态的密集排列就会产生面形态。面是二度空间的形态,是依靠轮廓去把握的。将点形态扩大到一定程度,点感减弱,也就成了面形态。相对点形态而言,面形态的外形性格特征更突出。饱满的圆形面、坚固的矩形面、尖锐突出的角形面。面形态除了圆形、三角形或是矩形等这些规矩的有机形态之外,还有一些自由形态,也就是一些随意而成的面形态。其实这些有机形态还可以称为自由面形态。自由面比几何形态的面更为抽象。自由面有一种可以自由流动的特性,其可以传达一种随意儿童时的感觉。实际运用时,它们可以代表某个产品、人的手势或者某种有组织的涂鸦。

由于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世界里,空间中面的形态还可以用来表现各式各样的立体感觉。我们也已经学会了依靠视觉线索,对于视线中的各种面形态进行丰富的情感联想,比如幸福、热情、寂寞、空旷等。除此之外,数学中的几何面在设计业内,也具有独特的表情特征,例如规整四方的正方形、三角形的稳定坚固、圆形的圆润丰满等其他有机形态。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第7篇

【论文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视觉传达动态设计组织形式规律的总结,在格式塔视觉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动态构成的内涵,梳理其中形式要素,以期进一步发展完善构成理论,为动态设计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传达意义的媒介。各种艺术乃至行为都有各自的语言表达方式,如哲学语言,机器语言、艺术语言与视觉语言等,同时语言又具有独特的表现价值。任何作品都离不开语言这一传达媒介,文学、建筑、音乐、舞蹈等领域都有各自的语言作为其表达方式;设计也不例外,有其独特的语言系统。而所谓形式则既是思维的表达手段,又是一个完整的用于传播某种含义或思想的系统,即语言的要素所体现出来的组织构成方式或者表现方式。视觉语言的表达形式借助语言学的方法,可以分为语素、语汇与语法三个层面,语素是视觉世界中最基本的元素;语汇是语素的组合方式与表达方法;语法是造句的规则。视觉的语素、语汇和语法构成了视觉的语言系统。

就视觉语言的表达系统而言,点、线、面、体、空间、色彩、光影、肌理等只是从复杂而丰富的视觉形象中归纳概括出来的单纯的视觉语言要素。而这些要素只有经过一定的编织整合才能成为某种特定的视觉表达方式,只有以约定的关系联结才能构成具有整体意义的视觉形态,也只有将上述要素归纳为某种样式体系,才能产生看的“形式”。这些编织关系和形式系统称为视觉语言的语汇,它既是元素的综合与交叉,又是构成更为完整的视觉法则的基础。视觉的语汇包括有散点与线性、平面与纵深、线描与图绘、时间与空间、静态与动态、黑白与色彩等几种主要关系。

阿恩海姆的视觉思维理论在本质上是偏重“形式”的,“形式”、“式样”、“空间”、“色彩”、“光线”等与视知觉的关系,在他看来都是属于“形式”的范畴。实际上,阿恩海姆的所谓“形式”,即完形“格式塔”,它本身强调完整性是视知觉经验中的一种组织或结构。“形式”是一种更为纯粹的视觉语言,它具有承载与传达、传播特定思维信息的媒质功能。格式塔心理学发现,人们对“形”的关照与创造本身便是一种形式化的过程,一种完形过程。

格式塔心理学通过对人的视知觉进行实验,提出了一系列知觉组织的法则,被称为“完形组织法则”(gestalt laws of organization),为平面构成研究二维空间中的视觉元素的组织规律提供了基本法则。格式塔具有两种涵义:一指形状或形式,即物体的性质。形状是眼睛所能把握的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涉及的是处理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和方向等性质之外的那种外部形象,构成形状的因素是点、线、面、方向、大小、轮廓、色彩、明暗等。在许多绘画中,即使是形状不同的图形,也往往能够被自发地知觉为是同一样式在不同位置上的呈现。二指一个具体的实体和它具有一种特殊形状或形式的特征,它涉及物体本身,而不是物体的特殊形式,形式只是物体的属性之一。在这个意义上讲格式塔即任何分离的整体。格式塔的理论认为,知觉是有组织、结构和内在意义的一个整体,当人看到某事物时,无须对组成这一事物的各个部分进行分别的分析然后再组织合成整体的判断,而是能够直接整体把握事物的知觉结构。“形”是格式塔研究的最基本的出发点,格式塔心理学所说的形是经由知觉活动组织成经验中的整体。一个“形”即一个格式塔,是知觉对视觉式样精心积极组织或整体建构的结果,是知觉的功能所致,而非客观固有。视觉所感受到静态或者动态也是知觉功能所致,所以动态是视觉组织形式中的很重要的一重关系,是视觉语言中很重要的一种形式。如果说作为传统视觉传达的平面设计的形式基础是建立在三维时空观念上的静态前提下的视觉元素的平面构成的话,那么在新媒介条件下的动态设计的形式基础则是建立在四维观念上的动态构成。格式塔是视觉的完形单位,平面构成探讨的则是平面的视觉完形单位的建构关系。平面构成基于二维平面中各视觉元素,以研究元素间隔着组合关系及规律为重心,重在分析和探求形态见到组合关系及组合规律,重在研究和分析视觉语言的形态、空间、比例因素的对比和形式,它的实质是用分解组合的观念来观察和创造形态。构成主义的代表人物康定斯基在他的论著中对于抽象形式(几何形状)与精神情感的关系作了比较充分的论述,对绘画中的形、色等要素与心灵的关系作了独到的解释,在符号与精神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但是对于动态的形式要素及其与精神之间的关系还鲜有论及。

我们知道,格式塔具有“变调性”。一个格式塔在其各个组成部分等因素变化时,仍然存在。人的知觉中包含一种叫做“形质”的成分,它是感觉所不具备的,它能使人在感觉信号的基础上做出知觉判断,如人在看到立方体的各个面就能产生“立方体”的知觉;人听音乐时听到的是不同的音符,但仍把它们作为乐曲整体把握;同理,人在知觉物体运动的时候,也是把运动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的,而不是把运动看成是物体不同位置的综合。某些现代派画家——尤其是毕加索——的创作证明了,由位移或过渡所产生的运动效果,并不是取决于观赏者对于这些形象的各种成分所应具有的正确的空间位置的知识,而是取决于对式样本身结构的知觉。

阿恩海姆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着重论述的在静态视觉条件下的视觉思维与组织法则,在动态视知觉中如何适用?既然动态也是视觉语言中的一种抽象的形式,那么在动态视知觉中,视觉思维是按照怎样的组织原则来进行的呢?与平面的、静态的形式相比,动态形式与精神的对应关系如何?动态条件下的格式塔和构成包含哪些要素?我们仍然可以用格式塔的理论来解析四维空间中形态构成的基本要素。

格式塔是视觉的完形单位,视觉完形单位的运动变化形成了动态的、变化的格式塔。动态的格式塔是以包括空间、速度、轨迹、方向、节奏、形态以及光效等运动形式因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动态视觉单位,其中任何因素的改变都会影响到动态格式塔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对于这些因素的解析可以使我们明了动态构成所包含的主要因素:

1、空间与位置

运动能否被看见和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看见,主要取决于被观看物体在空间和时间的总关系结构中的位置。同理,运动的某些比较具体的性质——方向和速度——也是由空间和时间的总的关系结构决定的。

在某些情况下,运动的客观方向与它的知觉方向正好相反。例如,云朵在客观上也许是向东方移动的,但是当它与月亮在一起时,就好像是在向西方运动;这就是一种动态视错觉,是由于动态格式塔的对比造成的。

2、速度与时间

阿恩海姆的视知觉理论认为,对于运动速度的感知是带有主观感受的,“人体内的化学反应速度似乎也能影响人对速度的感觉”,对速度的感受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速度是通过比较而存在的。通过对自然世界运动加速的方式,尤其能使我们看到有机世界的丰富表情与情感。通过改变我们习惯的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方向,能够使我们对速度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当我们运用电影手段把一天缩短为一分钟,建筑物投射在地面的影子看上去以一种飞快的速度移动着,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就会强烈的感受到,光线是一种事件,它是我们日常见到的种种运动行为之一,而格式塔本身就是一个视觉上的单位事件。通过对速度的改变能够改变我们对于时间的感受,同时也能改变对于动态格式塔的认知。

3、轨迹和方向

在单页宣传单、海报、户外广告等就能够他的单幅版面中,受众的视线有先后关系,那么,在原本就有时间顺延关系的动态视觉传达设计中,出来每个单幅画面或静帧本身需要考虑视觉流程,按观看时间先后排列的各个画面或静帧之间就更需要考虑视觉流程的问题了。如何合理构图,如何安排整体的画面节奏和前后的协调对比等都是决定能够带给受众何种视觉感受和最终传达效果的重要问题。

4、形态与空间的转换

形态与空间的转换方式包括变形、分解、组合、融合、叠加等等,形态与空间的转换也可以形成不同的视觉单位。

5、节奏

视觉与听觉艺术一直保持紧密联系与一致性,视觉与听觉在物理性质与相应的心理机制都非常相似,具有某种通感,一次视听常紧密联系,相互作用。视觉的感受与听觉的感受可以相互转换。“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因而,音乐与动态有更为紧密的联系。音乐是听觉的运动形式,动态是视觉的运动形式。在人视觉中,除了色彩对于人的情绪有很直接的影响外,运动对于人的情绪也有很直接的影响。激烈的运动必然引起人心情紧张,而舒缓的运动则会让人心情放松。

6、光线

光是最富有变化性和运动性的视觉元素,也是造型的重要手段。20世纪的光动艺术把光作为视觉元素,将运动与光引入造型,从幻象与错觉走向真实的运动与光的表现。在包豪斯时期,纳吉就提出关于光、空间、运动的造型思想,并创作了《光与空间的调节器》。当作品开始转动,物体投影中的点、线、面不断产生新的组合变化,构成了对视觉极大的刺激与满足。光可以闪烁与变化,具有瞬时性,当光影变化的瞬时性与连续性组合出现便具有类似剧本的叙事功能,人们可以设计光在时空中运动的结构与顺序,并利用光的这种结构性运动配合戏剧性的艺术效果。光效的改变对于动态格式塔的影响不容忽略。

通过对动态格式塔的阐释和探讨动态形式中的主要因素,我们可以看出,动态作为一种抽象的形式如同音乐的形式一样,也是一种能够独立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是视觉思维的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有着自身的语法结构和组织法则。通过空间、时间、速度、方向、节奏、光线等因素的变化造成不同的动态感受从而传达含有某种特定思想或者意义的视觉信息。

【参考文献】

[1] 曹方. 视觉传达设计原理[M]. 南京: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5.

[2] [美]阿恩海姆. 艺术与视知觉[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第8篇

关键词:动画专业;形态构成;动画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262-1

一、引言

形态构成学是指在理论上能够深入研究并分析事物的形态构成,动画专业的学生进行形态构成课程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造型创造力,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的基础训练课程。形态构成课程教学应用在动画专业教学中,不仅是提高学生自身对构成原理的准确把握,更是锻炼其熟练运用知识到设计中去的能力。构成形态主要涉及二维、三维以及色彩等视觉要素,三者是形成现代动画设计基础的主要方面。

二、动画专业形态构成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造型与影视等技术结合的综合体就是动画艺术,从动画的起源上来看,早在19世纪20年代就已经出现过这样的概念。从动画艺术中的符号形态,可以追溯到古人的图形记载上,因此可以看出,动画的发展时间还是相对有一定的历史的。而动画教学其实在我国的发展与成为课程还不是一件很久远的事情,形态构成更是动画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近几年来,关于动画课程的发展,逐渐推广开来,各式各样的教学软件都开始进行整合,也就导致形态构成课程教学要沿用其他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与定式思维来进行。

三、从形态构成学的特征上进行分析。

(一)平面阶段

从平面方面来说,平面本身就是二维或者立体的、或者说是空间形态在视觉面上的投影。不论是三维的动画还是二维的动画,都是可以通过屏幕以画面的形式展现出来的。也就是说画面就是由不同的平面构成的,在实际的动画教学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画面多层次的表现力上,进一步研究信息的传达如何来打动人。动画专业的平面部分训练的目标就是,要突破图案的变化与简单的组织发展,突破传统的设计专业对平面构成纯理性的几何形式局限,将具象性的创造与抽象的创造相互融合,注入一些理性成分在具象性的创造里,而抽象中加入一些感性因素,两者互相融合,相辅相成,通过一定的理念,达到设计目标。另外,在动画创造中,太过写实的画面就越平淡,而过于抽象的形态反倒可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因此,在动画创造的平面设计中,应注重写生的归纳训练,注重宏观、微观上的自然形态观察,以及图案纹样等的搜集,以便于后期的其他创作。

(二)色彩阶段

色彩的构成就是色彩之间相互作用的效果,其实色彩并不是一种艺术,而是在色彩科学体系的基础上,研究出符合人们直觉与心理原则的配色。意思是将相对复杂的视觉表面通过一定的手段还原为最基本的画面要素,充分运用心理物理学等原理去发掘色彩中的量与质以及空间上的可变化性,并按照一定的色彩规律来创新。色彩教学中,必须从开始就对色彩的训练与几何形态的统一训练进行强调,对色彩的属性与对比、调和以及心理形成一种比较严谨的科学系统理论。而在构成训练中,必须对色彩理论知识进行全面且深刻的认识与掌握,要从生理上研究色彩的视觉规律,从心理学上研究色彩表达的感情与象征,从美学的角度研究色彩配置、协调。另外,命题设计还可以利用色彩采集作引导,模仿配色不仅能得到更多的配色效果,还可以摆脱习惯的拘泥,创造出更多的配色。

(三)三维立体阶段

利用抽象的材料与模拟构造,从形态要素出发,研究三维形体创造规律,并创造三维造型活动。而立体构成中,需要特别注意思维的转换,从平面至立体,要形成一种独有的空间形态。一般来说,动画专业在培养三维立体感时总是特别注重纯粹立体与空间形态,强调的是对材料的认知和工艺的理解、熟悉,虽然并不是在基础上过于训练,但在技术上也同样希望完成拓展与提升的目标。这样一来,对于学习动画的人来说,对于材料和工艺就缺少关注,更多的目光是放在了对立体形态的意象表达上。例如,在分析一个比较复杂的形态时,首先要从周围进行连续的观看,从产生的不同层次感的立体透视感来分析,即在不同的角度下,画框的显现。就拿体块构成来说明,在介绍体块构成时,利用添加法、消减法以及形态近似变形法等方式,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形态创意的方式,更容易掌握形态近似变形在轮廓到细节的这种形态创意。

除此之外,在进行形态构成教学时,还可以通过进行头脑风暴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达到思维扩展与互动学习的目的。在进行命题设计教学时,可以通过适当的学生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的方式,这有利于学生互相启发,进一步加深对命题设计的认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平面构成教学,可以通过点线面三元素的命题设计来作引导,对传统的自然界面视觉元素进行提炼,很容易造成死板、拼凑的现象。而如果将命题设计改为用点线面三元素来表达自己的性格与心情,这种方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讨论等方式进行初步的草图构思。这种方式是直接从生活实际中引用的,使得学生立刻产生兴趣,并用准确抽象的形态来表现,进一步提升了教学效果。

四、结语

总之,在动画专业形态构成教学过程中,要清楚地认识到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关联,明确教学任务与目标,在形态构成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深入的理解,把握命题设计,结合平面、立体与三位阶段教学,从实际出发才能真正提高动画教学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玲.动画专业形态构成课程教学的探索[J].大众文艺,2010,(14).

[2]倪娜.形态构成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文教资料,20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