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4 17:29:03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第1篇

关键词:和平 发展 时代 主题 含义 关系 因素 论断

和平与发展能够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并不是偶然的,它们是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归根结底,可以从含义、关系、因素、论断四个方面来表明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

一、含义

(一)“时代主题”含义

“时代”既是一个有丰富内涵的概念,也是一个可以为古今中外广泛使用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诠释,在这里所讲的时代是指能够综合反映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一个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的概念。“主题”是指可以公开化的主要问题,它是每个历史时代的主要的口号,能够左右每个历史时代的主要的声音,综合反映每个历史时代的最实际的主要的呼声。每个历史时代都有它的时代主题,时代主题是历史时代的核心内容,是由每个历史时代的世界各种基本矛盾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它们处在世界各种矛盾的中心和焦点并关系到世界的前途和命运。

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是跨越几个世纪乃是几十个世纪的历史发展过程,因此,随着每个历史时代的世界形势的演变,每个历史时代将出现以不同时代主题为内涵的发展过程。因此,正确的把握每个历史时代的时代主题,是每个历史时代的世界各国政府,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和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正确的认识每个历史时代的时代主题,是每个历史时代的世界各国人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含义

和平与发展两大战略性主题就是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最突出的基本矛盾以及根本主题,是当今世界各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以及根本主题。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并非说和平与发展已经是充分的现实。和平需要维护、发展要靠争取,和平有个质量问题、发展有个程度问题;因此,它们都是摆在当今世界各国人民面前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关系

和平与发展能够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这与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是分不开的。和平与发展能够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它们之间主要存在两个方面关系。

首先,和平与发展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和平是发展的前提以及保证,经济发展必须要有和平的当今世界的环境;和平也离不开发展,经济的发展以及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的密切联系是维护当今世界和平的最深厚的基础。其次,和平与发展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当今世界和平是促进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则是保持当今世界和平的重要的基础;要发展就必须创造和平的当今世界的环境,只有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才能够促进和平的当今世界的环境的实现。

三、因素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时代主题逐渐由战争与革命变化为和平与发展。这是由战后世界形势的变化所引起的,主要体现四个方面因素。

(一)经济和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经济和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力争更快的发展经济和科技。两极格局瓦解之后,大国军事对抗下降,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却上升,因此,为了在全球性的竞争中取得更为有利的立足点和制高点,发展经济和科技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一个新的共同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二)核武器的出现

核武器的出现,使战争的手段已经很难于达到战争的目的。因此,这在客观上成为自发约束大规模战争尤其是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的因素。

冷战结束之后,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俄美两国关系日趋缓和,国际军备控制领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进展:世界无核区范围不断扩大了。1997年6月国际原子能机构通过了旨在加强保障和监督有效性的议定书。

(三)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

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大大的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即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的职能,增强了其应付危机和困难的能力。再加上资产阶级实行了某些改良措施,从而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趋于相对缓和。

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导致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而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集团化的进程正在加速发展。欧洲联盟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北美的自由贸易区最终得以形成。亚太经济合作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世界贸易组织宣告成立。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影响。所有的这一切发展,必将对当今世界形势和未来世界形势产生重大影响。

(四)当今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今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冷战时期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当今世界虽然仍不太平,但是当今世界形势仍然继续朝缓和的方向发展。纵观战后五十多年来世界形势的变化,战后世界和平力量增长的速度远远高于战争力量增长的速度;尽管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国防、文化、社会在内的综合

性国际竞争空前激烈,但是世界性大战没有再发生,局部战争和冲突的数量已经呈现下降趋势,战后世界形势趋于相对缓和。战后世界各国人民都要求和平而反对战争,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阻止战争爆发的重要因素。

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经历了冷战对峙的磨难。当今世界各国人民都不愿看到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区再发生新的热战、冷战、动乱、冲突,都不愿看到南北之间发展的差距以及贫富的鸿沟再扩大下去。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应该从中看到希望,即综合性国际竞争导致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关系日趋增强,逐渐使“双赢”局面成为普遍的现象,而“零和”游戏则越来越被证明是得不偿失的。更进一步来看,和平的希望还在于,主导当今世界形势的大国关系基本上是平稳的,各主要战略力量之间主动的战争诉求几乎为零。与此同时,中小国家的力量在上升,作为一个整体,发展中国家对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事务的影响力在增强。因此,这些因素都形成了和平力量对战争力量的总体制约。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因素,可以看出: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时代主题逐渐由战争与革命变化为和平与发展。

四、论断

(一)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的论断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当今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时代主题开始悄悄兴起。在中国共产党内部,邓小平最早发现了时代主题变化。

在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敏锐的把握时代主题变化并逐渐形成“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新的论断。1984年5月,邓小平在会见当时任巴西总统菲格雷多时指出(“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有两个比较突出。一是和平问题。现在有核武器,一旦发生战争,核武器就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要争取和平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二是南北问题。这个问题在目前十分突出。发达国家越来越富,相对的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南北问题不解决,就会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障碍。”)在这里面,邓小平在实际上已经形成“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思想。1984年10月,邓小平又明确指出(“国际上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但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意义。”)1985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时正式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新的论断。同时,他又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是和平问题,一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这是邓小平在深刻观察和认真分析了当今世界形势变化之后,最终才作出的重要论断。因此,它宣告了一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的来临。

(二)江泽民关于“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的论断

江泽民全面的把握当今世界形势变化,明确的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的论断,他提出了几个重要论断,从而揭示了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变化。江泽民明确指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重要论断,在此基础上他将当今世界形势进一步的概括为“人民要和平,国家要稳定,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同时。江泽民又明确指出(“走向缓和是当前国际形势的主流,世界和平机遇继续扩大。”)江泽民的这些重要论断揭示了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变化,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和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的基础。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第2篇

[论文摘要]冷战的结束终结了存在多年的两极格局,从此世界格局加速走向多极化。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之间的联系不断加深,二者已然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深层关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进入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快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对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人们通过追溯世界经济的历史,直接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经历亚洲金融危机,对其所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的认识不断深化。而对于世界多极化,人们的认识还停留在某个表面,往往把世界多极化趋势与世界多极格局混为一谈,其实现阶段所说的世界多极化并不是指世界多极格局已经形成,而是指世界格局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虽然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一个阶段,但是却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凭借其唯一超级大国的超强实力四面出击、到处干预,企图建立起一超独霸的单极世界。世人摄于美国的超强实力和胡作非为,许多人悲观地认为当今世界就是美国霸权领导下的单极格局。事实上,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并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多极化进程加速进行。这从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到近年的朝核、伊核问题可以清楚看到,科战、伊战时期世界各大国对于美国的单边主义无可奈何,近年的朝核、伊核问题却迫使美国不得不寻求大国合作,回归多边主义。那么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这两者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如果有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一、全球化与多极化的内涵

经济全球化是指由于某些基本力量的推动,世界各国经济活动突破地缘政治的某些范畴,跨越国界,使相互间的经济联系日渐加强,相互融合的一种历史趋势和过程。经济全球化是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发展进一步加深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的国际关系与之相统一的新的发展阶段,表现为在全球市场范围内优化配置各种生产要素,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带动新的国际分工,资本在投资国之间大规模流动,各国政府降低人为壁垒进一步开放本国市场,世界贸易组织主导贸易自由化趋势,国际金融市场把各国金融活动一体化和自由化。这是全球资源从相对集中走向分散化的历史过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这些要素中居于绝对优势地位。世界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均衡化将更为突出。因此,国家要获取的经济权力再也不是由少数强国可以起决定性作用的权力,而是一种多元化的权力和相互制约日益加深的权力。多极化则是对两极格局或单极格局的否定,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客观要求。多极化是一种客观现象,是任何国际势力也阻挡不了的。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需求,其必然导致联合国作用的增强。应该看到多极化趋势是矛盾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客观反映,矛盾发展不平衡规律要求当代大国综合实力对比必然由不平衡走向新的相对平衡。

二、全球化与多极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当今时代,全球化方兴未艾,多极化也在加速发展,两者之间不是不相干的过程。笔者认为,二者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联系。在这种关系中,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主要的方面,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则是次要的方面。一方面,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多极化的发展,多极化的发展反过来又推进了全球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全球化中出现的问题又会影响到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1.美国想要借全球化为其单极霸权服务,结果世界各国却借全球化发展壮大进而抵制美国霸权促进了多极化的发展。美国在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和支配的地位,它在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都拥有绝对优势。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前身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主要国际经济机构也是被它操纵的,国际经济方面的“游戏规则”是由它们制定的。毫无疑问,美国要利用这些优势为自己利益服务,要谋求通过经济全球化来加强和扩大经济霸权,推动建立美国统治下的单极世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所建立的旧国际经济秩序是劫贫济富的秩序,往往把只适合某一群甚至某一个发达国家利益的做法视为普遍规律而强加于全世界。例如,现行的国际规则片面强调商品和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打破国家壁垒,而对同为生产要素的技术和劳动力的跨国界自由流动则听任发达国家设置各种障碍,显然这是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其结果是在相当大的范围里造成了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现象”。但是物极必反,事物常常走向自己的反面。发展中国家卷入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越深,就越发感觉到保障自身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的必要性。冷战以后的发展中国家就已普遍认识到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目标,并且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为这一目标服务。东亚国家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迅速发展,脱颖而出,形成了所谓的“新兴工业经济体”。由于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它们不断坚持自己的利益,不再屈服于美国的压力,再加上欧美之间和美国内部的分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活动中的发言权增加了。这一趋势是有利于多极化而不利于单极化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趋势只会加强不会减弱,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主要大国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力量对比上进一步缩短了与美国的差距。

2.世界各国通过区域经济联合或经济区域化方式壮大了自身实力,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据有关资料,目前全世界各种区域性、次区域性集团化组织已达110个,其中1/ 3是90年代之后成立的。西欧区域内的贸易已占欧盟各国对外贸易的七成。北美地区、亚洲地区、中东地区及前苏联地区的区内贸易在其外贸总额中的比重亦有上升之势。据估算,近年全球区域内部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已达一半左右。可以认为,区域经济联合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或者环节。在经济全球化大潮冲击之下,许多国家和地区感到难以独力支撑,难于依靠单干应付新的挑战,因而希望通过加强区域合作作为依托提高自己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从而在日趋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建立起自己的比较优势,以便更好地趋利避害。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会不断上升。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以地区为联盟的国家集团在区域协调合作中、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作用正日益得到发挥。如今没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世界上许多问题就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东南亚联盟所发挥的作用就很说明问题。东盟各国过去几乎全面依附美国。现在形势大变,东盟由原来一个松散的政治合作组织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唯一在政治、经济和安全三方面全面合作的强大联盟,其独立自主性显著加强,国际地位迅速提高。各大国更加重视它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一方面,推动了区域内各国经济的发展与联合;另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同性,也就是说,削弱了占有优势地位的国家在经济领域强制推行单极秩序的能力。近来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东亚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成型,可以预见,建立在中日韩三国加快联合的基础上东亚一体化必然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3.全球化的发展缩小了各国间的经济、科技差距,有利于促进各国的发展和平衡综合国力的对比,推进多极化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相伴而来的高科技的发展,有助于缩小各国间的经济差距,有利于落后国家的加速发展。据世贸组织相关统计,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英国用了58年才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一倍,美国则用了47年,德国用了43年,日本用了34年。但1966年后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各个新兴工业体为达成这一目标所用的时间皆大为缩短,韩国用了11年,智利用了10年,中国仅用了6年。并且这些时间间隔还在随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而在继续缩小。占世界人口1/3的10个发展中国家在1980-1995年间人均收入翻了一番。另据世行一份收集了80个国家过去40年的数据的研究报告,显示开放促进了经济增长,穷人的收入随着经济的总体发展而同步增长。在全球生产总值中,发展中国家所占的比重已从1960年占13.4%上升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23%。发展中国家通过自身的发展成为多极化世界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虽然目前美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占有很大优势,但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美国经济“一枝独秀”的局面正在迅速改变。最近一些权威经济机构纷纷预测美国的gdp占世界经济gdp的比重已经达到顶点,下一步将盛极而衰,预计10年后,即2015年,美国经济占世界gdp的比重将由28.5 %降至24.8 %,有的预计甚至更低。目前亚、欧、美在gdp上三分天下。现在的欧盟所以还没有成为世界真正的一极,原因主要已不在经济而在政治与军事。日本经济已经走出低谷,俄罗斯经济也恢复了增长并初步建立起了以能源和军事工业为核心的新工业体系。全球化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各主要力量的分散化和均衡化。基辛格、布热津斯基、亨廷顿等美国著名战略家均已预测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只能持续15至25年时间。随着美国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和影响力相对下降,美、欧、日、中、俄“五大力量中心”的综合国力对比大致趋于相对均衡化,形成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牵制的力量结构、从而构成未来世界多极格局的基础。

4.由于世界主要国家的利益诉求,多极化的发展又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展开。一般而言,能成为多极化中的一极的国家除了本身实力强大之外,也都是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和较大程度的受益者。即使是发展程度比较滞后的国家也会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随着国家利益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拓展而要求不仅“引进来”还要“走出去”,这又会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和印度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新世纪以前两国都偏重引进外资,待到经济实力加强之后又都不约而同的强化了在世界各地的投资,在能源及原材料领域尤其如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全球化和多极化是互相促进的。很难想象一个置身于全球化过程之外的闭关自守的国家能够成为多极化中的一极。因此,多极化的主体国家往往也是国际经济贸易大国,它们互为贸易伙伴。例如,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中国逐渐成了“世界工厂”,其进出口贸易总额在世界各国的位次也由1990年的第九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三位。全球化愈发展,它们之间经济上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程度就会愈加深,因而在保持地区和全球安全和稳定上的共同利益也会扩大。

[参 考 文 献]

〔1〕孙建设.多极化、全球化多样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3).

〔2〕马小军.当代世界多极化与国际社会新秩序〔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2).

〔3〕吴嘉蓉.世界多极化是21世纪国际关系发展的大趋势〔j〕.社会科学研究,2002,(1).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第3篇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在世界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逆转。但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环境越发复杂多变,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因此世界上也出现了一种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准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成为当前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如下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1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经济全球化起步于15世纪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欧洲商人通过殖民掠夺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到了18世纪中叶,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工I生产从工厂手工业转变为大机器工业,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资本家为了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更是广阔地开拓海外殖民以获取生产原料,一个全球化的经济市场初步形成。到了19世纪末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进一步加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技革命的到来及一系列国际贸易金融体系的建立,经济全球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并一直发展至今。

2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1 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随着国际金融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和国际分工的发展,各国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在这一世界经济体系中,任何国家都不能完全独立地发展本国经济。并且,在这一世界经济体系中,任何一环发生问题,就会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连锁反应。例如最近几年中东地区的政局动荡给全球石油市场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不少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由此带来的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长期低迷。

2.2 民族主义运动兴起

“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是民族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全球化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反应。”由于新世纪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劣势,经济上的弱势地位必然引起这些国家的不满,民族主义情绪由此爆发。再加上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上的强势输出对他国文化的独立性造成的挑战严重刺激了这些国家的危机意识,这无疑助长了民族主义情绪。2010年前后在中东爆发的“布拉格之春”就是最好的例证。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当今时代是一个既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相互融合,又是在民族主义浪潮下相互撕扯的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

2.3 影响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建设

经济全球化在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政治制度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新的形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新一轮扩张,因此它也必然追求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的新一轮的全球化。当前,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方面最重要的对手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西方学者希望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通过“和平演变”的方法,用“非意识形态化”作掩护消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因此,从本质上说“冷战”的结束并未结束意识形态方面的争论,反而使其以更加隐蔽、激烈的方式渗透于当代人的生活中。

3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前途

3.1 发达国家的主导地位逐渐削弱

当前,虽然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在总体上仍十分强劲,但其发展已经逐渐进入瓶颈期,发展势头逐渐削弱。而广大发展中国家最近几年来发展势头较为良好,经济上仍有很强的上升空间。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上升也会同时带动其政治地位的上升,在国际事务中拥有更多的发言权,例如金砖五国。这对削弱世界霸权主义国家的影响,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3.2 中国的国际影响不断上升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由于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很好地应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影响,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不少国家都希望能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顺风车”,这对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最近几年来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着全球治理改革的方向,中国已经在世界上树立起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所有这一切都昭示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

3.3 经济全球化最终会被取代

虽然经济全球化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但它为未来共产主义的实现创造了坚实强大的物质基础。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必然会随着资本主义自身在全球的扩张而传播,其结果无疑是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更加接近共产主义,因此经济全球化趋势最终必定会被共产主义趋势所取代。

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一把“双刃剑”,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只有在正确认识自身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因势利导、抓住机遇,才能实现综合国力的极大提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第4篇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出现了通货膨胀率持续显著下降的趋势,除石油外各类产品价格都不同程度地下降。据世界银行统计,以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  deflator)计算,世界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年代为,9.0%,80年代和90年代持续降低到5.8%和3.7%,而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2.3%和1.7%。其中,美、欧、日等工业化国家的通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8.7%、4.6%和2.0%,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1.5%和1.1%;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9.5%、4.7%和2.4%,2001和2002年甚至降为-2.0%和-1.2%;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下跌趋势。即使按消费价格指数计算,同期上述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呈现出大致相同的下降趋势。

从近两年的情况看,在世界经济增长陷入低谷、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全球各类商品价格下跌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信息电子类产品的价格普遍大幅下跌,严重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复苏。美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在2001年仅上升了1.0%,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2002年美国各类商品价格继续走低,其中企业设备投资价格下跌了1.0%,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价格下跌了2.4%,服装类产品价格下跌了2.2%,个人电脑价格降幅高达20.9%。而且,价格下趺趋势还从制造业蔓延到美国具有优势的服务业,其中酒店价格下跌了2.1%,飞机机票价格下跌了3.8%,电话服务业的价格指数下趺了4.0%。通货紧缩正成为美国经济面临的新挑战。日本的通货紧缩趋势更加严峻,消费价格指数在1999年以来已经连续4年下跌,跌幅依次为-0.3%、-0.8%、-0.7%和-1.0%。其间,虽然日本采取了实施零利率政策、诱导日元贬值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旨在导入通货膨胀的措施,但通货紧缩趋势至今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虽然由于能源和食品类价格上涨而略高于欧洲中央银行规定的2%的上限,但许多商品和服务价格由于需求不足而面临下跌压力。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以消费价格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也降至2%以下,在2000-2002年分别仅为1.1%、1.9%和1.1%,并且至今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目前,只有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发生金融动荡的土耳其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但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趋于稳定和下降。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全球价格指数虽然呈现出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但一般价格水平仍维持一定的涨幅,说明至今尚未发生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日本的价格水平近两三年来呈下跌态势,美、欧、东亚及其他地区的价格水平仍在温和上涨。但是,由于全球通货膨胀率已经持续下降到不足2%的很低水平,许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近来普遍呈下跌态势,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已处于战后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几乎不存在任何明显通货膨胀征兆,因此世界经济确实正面临着日益增大的通货紧缩风险,发生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在增大。

二、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甚至通货紧缩现象的原因不尽相同,从全球范围来看,以下因素是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首先,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产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产出供给的同时,必然导致产品的相对价格不断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各国产业构成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由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和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特点,使其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还迅速向其他产业推广普及。传统制造业由于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其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使厂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服务业在采用信息、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以后,能够以比以往相对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服务价格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出现新的变化,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生产能力的扩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许多产品的价格难以上涨。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发达国家企业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传统产业以腾出空间发展新经济的同时,还将许多高新技术产品的不同生产制造环节,按照成本最低原则尽可能地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自身则专注于技术开发、品牌经营和营销网络建设,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赢利水平的目的。发展中国家为适应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的新变化,充分发挥劳动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大量引进跨国公司投资,不断提高加工制造技术水平和扩充生产能力,力争加入跨国公司的生产营销网络而分享部分利益。其结果是造成全球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

再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全球贫富差距扩大,加剧了总需求不足的矛盾,是造成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和所分享的利益是截然不同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由于控制着产品的核心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因此能够获得产品生产销售利润的绝大部分,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只能赚取少量的产品加工费。不仅如此,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制造工序或采用外包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普通就业岗位的竞争,从而压低了普通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其结果是制约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普通劳动者购买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日趋尖锐,一般价格水平涨势放缓,以致形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压力。

最后,许多国家长期奉行以反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有效地降低了全球通货膨胀率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目前全球一般价格水平走势低迷的局面。在20世纪70、80年代,美、欧主要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是滞胀,以致90年代的宏观经济政策普遍以抑制和预防通货膨胀为主。在克林顿政府长达8年的执政时期,美国的财政预算政策始终以减少政府开支、削减预算赤字和最终实现财政盈余为目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把重点放在预防经济过热和防止通货膨胀死灰复燃上,只要出现经济过热苗头而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时就采取预防措施提高利率。欧盟在向单一货币过渡的近10年时间里,规定了严格的经济趋同标准,要求成员国实行以稳定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力争实现低通胀甚至是无通胀条件下的持续经济增长。其中,财政政策以减少政府开支和削减财政赤字为主基凋,最终将财政赤字降至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并力争在中期实现预算平衡和略有盈余;货币政策也以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和降低通货膨胀率为主,促进成员国之间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和趋同;工资政策则要求名义工资增长不得导致通货膨胀上升,实际工资增长不得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后,在欧元区实施以稳定价格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定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2%的上限,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应保持在45%左右。

美、欧发达国家实行的这种以反通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中东欧国家面对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现象,也大多采取了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提高利率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东亚和拉美发生金融危机国家提供援助贷款时,也要求这些国家采取类似的宏观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盛行的以降低通货膨胀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当前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从以上导致全球性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因素以及当前世界经济的走势看,造成目前全球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不必然会导致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很小,也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首先,由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生产营销方式改变,以及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竞争加剧等结构性因素所引起的,建立在生产成本下降基础上的产品价格下降,不仅不会必然导致通货紧缩而妨碍世界经济增长,而且具有积极意义,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的必然表现。从历史上看,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因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成本下降而出现价格水平长期下降的阶段,但并未妨碍经济的持续增长。例如,西欧主要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曾经在1874-1895年长达21年的时间内价格水平持续下降,但经济仍在持续增长。美国在1917-1922年间也出现了价格水平持续下跌趋势,同样没有妨碍其经济增长。从当前的情况看,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虽然导致生产成本和价格水平再度出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并未因此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也不是导致个别国家和地区出现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日本的通货紧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后,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模式不适应新形势而出现内需长期低迷不振,以及金融系统不良债权激增、信贷收缩等原因所引起的。美国经济的衰退则与新经济泡沫破灭、信息技术产业投资过度,以及恐怖主义袭击等因素有关,东亚和拉美地区近年来出现的经济衰退主要是由于金融体系不健全和金融市场动荡所引起的。

其次,因有效需求不足和部分产业生产能力过剩造成的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全球价格水平走低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不会必然演变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可以通过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以改变。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所引起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衡是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下降和经济衰退的直接原因。如果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而不加干预,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就有可能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然而无论是在当代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都拥有很强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手段,国际上也已出现各种形式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因此,在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有可能引发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时,各国政府往往会相应地采取各种形式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和扩大需求,避免经济因有效需求不足而陷入衰退或通货紧缩的困境。在产业层次上,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加快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和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产能力过剩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持久的不利影响。

事实上,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企业大多采取类似的积极措施来预防和减缓可能发生的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例如,布什政府上台后,面对美国经济增速下降和有可能滑向周期性衰退,采取了一系列以大规模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为特征的财政政策来应对经济下滑,美联储在确认经济面临的主要威胁是需求不足后,同样毫不犹豫地连续12次大幅度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对减缓美国经济的衰退程度和促使经济迅速走向复苏发挥了巨大作用。东亚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则大多采取了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增强了经济增长的自主性。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都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通过淘汰、压缩落后的过剩生产能力和不断发展新兴产业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有效地防止了世界经济进一步滑向衰退或通货紧缩,使得世界经济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

再次,现代货币制度是建立在不可兑换的纸币的基础上的,中央银行从理论上说具有创造货币和信用供给的无限能力。因此,中央银行完全有能力对经济运行中所需货币流通量进行调控。战后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践表明,主要采取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这种以扩张性为主的货币政策往往容易引发通货膨胀;而以反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货币主义货币政策则以抬高利率水平和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要手段,这种以收缩性为主的货币政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第5篇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出现了通货膨胀率持续显著下降的趋势,除石油外各类产品价格都不同程度地下降。据世界银行统计,以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 deflator)计算,世界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年代为,9.0%,80年代和90年代持续降低到5.8%和3.7%,而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2.3%和1.7%。其中,美、欧、日等工业化国家的通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8.7%、4.6%和2.0%,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1.5%和1.1%;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9.5%、4.7%和2.4%,2001和2002年甚至降为-2.0%和-1.2%;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下跌趋势。即使按消费价格指数计算,同期上述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呈现出大致相同的下降趋势。

从近两年的情况看,在世界经济增长陷入低谷、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全球各类商品价格下跌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信息电子类产品的价格普遍大幅下跌,严重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复苏。美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在2001年仅上升了1.0%,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2002年美国各类商品价格继续走低,其中企业设备投资价格下跌了1.0%,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价格下跌了2.4%,服装类产品价格下跌了2.2%,个人电脑价格降幅高达20.9%。而且,价格下趺趋势还从制造业蔓延到美国具有优势的服务业,其中酒店价格下跌了2.1%,飞机机票价格下跌了3.8%,电话服务业的价格指数下趺了4.0%。通货紧缩正成为美国经济面临的新挑战。日本的通货紧缩趋势更加严峻,消费价格指数在1999年以来已经连续4年下跌,跌幅依次为-0.3%、-0.8%、-0.7%和-1.0%。其间,虽然日本采取了实施零利率政策、诱导日元贬值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旨在导入通货膨胀的措施,但通货紧缩趋势至今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虽然由于能源和食品类价格上涨而略高于欧洲中央银行规定的2%的上限,但许多商品和服务价格由于需求不足而面临下跌压力。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以消费价格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也降至2%以下,在2000-2002年分别仅为1.1%、1.9%和1.1%,并且至今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目前,只有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发生金融动荡的土耳其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但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趋于稳定和下降。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全球价格指数虽然呈现出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但一般价格水平仍维持一定的涨幅,说明至今尚未发生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日本的价格水平近两三年来呈下跌态势,美、欧、东亚及其他地区的价格水平仍在温和上涨。但是,由于全球通货膨胀率已经持续下降到不足2%的很低水平,许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近来普遍呈下跌态势,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已处于战后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几乎不存在任何明显通货膨胀征兆,因此世界经济确实正面临着日益增大的通货紧缩风险,发生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在增大。

二、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甚至通货紧缩现象的原因不尽相同,从全球范围来看,以下因素是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首先,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产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产出供给的同时,必然导致产品的相对价格不断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各国产业构成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由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和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特点,使其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还迅速向其他产业推广普及。传统制造业由于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其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使厂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服务业在采用信息、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以后,能够以比以往相对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服务价格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出现新的变化,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生产能力的扩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许多产品的价格难以上涨。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发达国家企业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传统产业以腾出空间发展新经济的同时,还将许多高新技术产品的不同生产制造环节,按照成本最低原则尽可能地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自身则专注于技术开发、品牌经营和营销网络建设,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赢利水平的目的。发展中国家为适应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的新变化,充分发挥劳动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大量引进跨国公司投资,不断提高加工制造技术水平和扩充生产能力,力争加入跨国公司的生产营销网络而分享部分利益。其结果是造成全球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

再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全球贫富差距扩大,加剧了总需求不足的矛盾,是造成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和所分享的利益是截然不同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由于控制着产品的核心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因此能够获得产品生产销售利润的绝大部分,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只能赚取少量的产品加工费。不仅如此,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制造工序或采用外包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普通就业岗位的竞争,从而压低了普通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其结果是制约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普通劳动者购买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日趋尖锐,一般价格水平涨势放缓,以致形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压力。

最后,许多国家长期奉行以反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有效地降低了全球通货膨胀率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目前全球一般价格水平走势低迷的局面。在20世纪70、80年代,美、欧主要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是滞胀,以致90年代的宏观经济政策普遍以抑制和预防通货膨胀为主。在克林顿政府长达8年的执政时期,美国的财政预算政策始终以减少政府开支、削减预算赤字和最终实现财政盈余为目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把重点放在预防经济过热和防止通货膨胀死灰复燃上,只要出现经济过热苗头而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时就采取预防措施提高利率。欧盟在向单一货币过渡的近10年时间里,规定了严格的经济趋同标准,要求成员国实行以稳定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力争实现低通胀甚至是无通胀条件下的持续经济增长。其中,财政政策以减少政府开支和削减财政赤字为主基凋,最终将财政赤字降至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并力争在中期实现预算平衡和略有盈余;货币政策也以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和降低通货膨胀率为主,促进成员国之间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和趋同;工资政策则要求名义工资增长不得导致通货膨胀上升,实际工资增长不得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后,在欧元区实施以稳定价格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定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2%的上限,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应保持在45%左右。

美、欧发达国家实行的这种以反通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中东欧国家面对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现象,也大多采取了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提高利率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东亚和拉美发生金融危机国家提供援助贷款时,也要求这些国家采取类似的宏观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盛行的以降低通货膨胀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当前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从以上导致全球性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因素以及当前世界经济的走势看,造成目前全球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不必然会导致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很小,也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首先,由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生产营销方式改变,以及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竞争加剧等结构性因素所引起的,建立在生产成本下降基础上的产品价格下降,不仅不会必然导致通货紧缩而妨碍世界经济增长,而且具有积极意义,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的必然表现。从历史上看,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因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成本下降而出现价格水平长期下降的阶段,但并未妨碍经济的持续增长。例如,西欧主要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曾经在1874-1895年长达21年的时间内价格水平持续下降,但经济仍在持续增长。美国在1917-1922年间也出现了价格水平持续下跌趋势,同样没有妨碍其经济增长。从当前的情况看,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虽然导致生产成本和价格水平再度出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并未因此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也不是导致个别国家和地区出现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日本的通货紧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后,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模式不适应新形势而出现内需长期低迷不振,以及金融系统不良债权激增、信贷收缩等原因所引起的。美国经济的衰退则与新经济泡沫破灭、信息技术产业投资过度,以及恐怖主义袭击等因素有关,东亚和拉美地区近年来出现的经济衰退主要是由于金融体系不健全和金融市场动荡所引起的。

其次,因有效需求不足和部分产业生产能力过剩造成的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全球价格水平走低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不会必然演变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可以通过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以改变。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所引起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衡是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下降和经济衰退的直接原因。如果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而不加干预,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就有可能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然而无论是在当代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都拥有很强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手段,国际上也已出现各种形式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因此,在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有可能引发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时,各国政府往往会相应地采取各种形式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和扩大需求,避免经济因有效需求不足而陷入衰退或通货紧缩的困境。在产业层次上,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加快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和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产能力过剩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持久的不利影响。

事实上,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企业大多采取类似的积极措施来预防和减缓可能发生的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例如,布什政府上台后,面对美国经济增速下降和有可能滑向周期性衰退,采取了一系列以大规模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为特征的财政政策来应对经济下滑,美联储在确认经济面临的主要威胁是需求不足后,同样毫不犹豫地连续12次大幅度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对减缓美国经济的衰退程度和促使经济迅速走向复苏发挥了巨大作用。东亚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则大多采取了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增强了经济增长的自主性。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都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通过淘汰、压缩落后的过剩生产能力和不断发展新兴产业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有效地防止了世界经济进一步滑向衰退或通货紧缩,使得世界经济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

再次,现代货币制度是建立在不可兑换的纸币的基础上的,中央银行从理论上说具有创造货币和信用供给的无限能力。因此,中央银行完全有能力对经济运行中所需货币流通量进行调控。战后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践表明,主要采取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这种以扩张性为主的货币政策往往容易引发通货膨胀;而以反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货币主义货币政策则以抬高利率水平和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要手段,这种以收缩性为主的货币政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第6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现状 新趋势

一、国际贸易现状

(一)金融危机对国际贸易的不利影响日益凸显,发达国家仍为贸易格局中心

以浙江义乌为例,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商品批发市场,义乌的发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甚至是世界的国际贸易发展的最新动向。据统计数据分析,在我国外贸形势恶化的近两年期间,小商品城的景气指数从2008年2月的1168.38下降到2009年8月的1042.47,下降幅度达到了10.8%,直至2010年才略有回升。这里,义乌小商品市场指数所反映的问题,正是目前外贸形势和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的真实写照。与此同时,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GDP总量比重较大。可以看出,在当今的国际贸易发展中。美国、欧盟和日本仍占据了世界经济发展总量的大多数并在交易过程中处于领先位置。

(二)经济合作将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向

受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影响,在当今的国际贸易中,以地理位置为主要联合方式的经济合作逐渐加强,各主要贸易大国都在积极追求区域内贸易的主导权。

从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数据上看,截至2010年6月,全球已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已有187个。其中,大多数亚太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覆盖甚至均在50%以上,全球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十分迅猛。

(三)各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层出不穷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贸易的不利影响的逐步凸显,各国为保护本国产业纷纷采取了不同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而另一方面,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TBT)更是对国际贸易产生了许多的不利影响。如2003年,我国各行业受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的限制比例均达60%以上,损失高达170亿元。而在这些TBT中,又以受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的限制最多。

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正逐步发展、显示出下列三个特点:与知识产权相联系、保护环境的绿色壁垒和影响渐渐由单个企业转向整个行业。这样的贸易壁垒使阻碍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发展,并将使各国间的贸易陷入更加严峻的形势。

二、国际贸易发展新趋势

(一)“金砖五国”将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新生力量

发展中国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正在不断的加深参与国际贸易竞争,其中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新兴的经济体更是保持了稳定和快速的发展,这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繁荣注入了强大的新鲜血液。其中“金砖五国”(Brics: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则更是目前世界贸易增长的主力军。据国外相关统计机构推测,至2016年,金砖五国的经济总量将赶超美国,成为世界上最有活力的经济体,并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新生力量。

(二)电子贸易的新生与成长

电子商务的交易方式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同时电子商务也将替代传统的贸易方式,在国际贸易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这样的网络贸易将整个交易过程包括交易磋商、签约、货物交付、货款收付等环节的交易地点都放在了网络上进行,对国际贸易的买卖双方而言,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正是由于网络贸易具有如此便利和生命力,所以引起世界各国和国际经济组织的关注,于是纷纷制订各种政策、采取各种措施来促进网络贸易的发展。在1996年,世界网上交易额仅有23亿美元,而到了2002年网上交易额就突破3490亿美元。显然,网络贸易将会得到迅猛的发展,并将在21世纪的国际贸易领域中一枝独秀。

(三)跨过公司对世界贸易的积极作用

据统计,世界上4万家的跨国公司共控制着全球生产总值的40%、国际贸易的50%~60%、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研究开发的80%~90%以及国际投资的90%。由这些数字可以看出,跨国公司为全国经济的复苏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坚实的力量。

三、结束语

参与国际贸易对我国的各方面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意义深刻,因而必须了解国际贸易发展的现状、深入分析和把握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特点和新趋势。这样,不但有助于外贸企业掌握国际贸易的新动态,研究国际贸易政策变化,从而能及时采取正确的对策,维护企业的自身权益,以在国际贸易中保持良好的地位,处于不败之地;同时,可以促使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出最佳水平,在国际竞争中获得良性的、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龚瑾.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发展国际贸易的启示[J].管理观察,2009

[2]王兆密.新形势下的国际贸易与环境[J].中国商界,2010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第7篇

世界经济上升趋势依旧

众所周知,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两大发动机,一个是美国,另外一个则是中国,两国的经济状况对世界经济的走势有重要的影响,而目前经济的先行指标表明,两个经济均处于稳步的复苏之中。

其次,从两国的实体经济运行情况来看,也都处于稳步上升的阶段,美国作为一个以消费拉动经济的国家,2010年10月零售销售月率达到了1.2%,高于经济学家预期的0.7%,也超过了2010年9月份的0.7%,并达到了7个月以来的新高,而成屋签约销售量也从2010年三季度以来开始触底反弹并稳步上升,这表明,美国经济依然处于良好的复苏进程之中。从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虽然2010年中国出台了一些紧缩流动性的措施,但是并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复苏的总体趋势,从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来看,依然呈稳步增长走势,这表明中国经济持续向好,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0月我国的投资、消费和贸易顺差分别为21686亿元、14285亿元和27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3.69%、18.6%和13%。

2010年10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了最新一期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全球经济复苏持续推进,报告指出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仍将是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复苏速度继续领先于发达国家。根据IMF的最新预测,2010年和2011年,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分别达到4.8%和4.2%,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产出在2010年和2011年将分别增长7.1%和6.4%,其中,中国2010年和2011年两年的经济增长预计将维持其10.5%和9.6%的领头羊位置不变。发达经济体2010年、2011年的增长率则为2.7%和2.2%。IMF的预测也进一步表明,世界经济依然处于复苏趋势当中,不太可能陷入二次衰退。

世界性通货膨胀不可避免

除了世界经济复苏拉动大宗商品的需求,从而推动其价格上涨之外,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世界各国维持低利率导致的全球性流动性过剩,引发的商品价格上涨。

虽然2010年中国采取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一系列紧缩政策,但这些政策的背后是管理当局也意识到未来通货膨胀将会发生,历史分析也表明,历来的加息周期也是资本市场的上涨周期,政府紧缩政策作用的发挥需要一个过程,早期的政策效应都会被市场“封存”起来,等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爆发。而2011年新增信贷初步预计为6.5-7万亿元,也相当于正常年份的两倍之多,目前市场上的货币依然非常充裕,过量的货币发行无疑会使得市场上流动性泛滥。

世界主要经济体均继续延续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未来世界性的通货膨胀不可避免,而高通货膨胀则会与高经济增长相伴而来,目前世界经济还未达到高速增长的时期,因此目前只是出现了通货膨胀的苗头,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好,世界性的通胀必然会到来,从而推高大宗商品的价格。

新经济周期依然处于扩张期

根据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运行规律,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一般要持续7年左右的时间,而且扩张期持续时间要长于收缩期,比如美国,根据其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统计,其历次的经济周期,扩张期平均59个月,收缩期平均10个月,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运行规律也表明,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一般会持续7-8年的时间,且扩张期持续时间往往要大于收缩期持续时间。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各国普遍进入衰退,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各国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政策。在这些政策的刺激下,2009年世界经济开始走出衰退,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期,逐步复苏。而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则在2010年9月20日宣布,最近一轮经济衰退已于2009年6月底结束。如果根据本轮衰退开始时间2007年12月来计算,本轮经济衰退持续了18个月的时间,已经是二战以来美国最长经济衰退时间。当然,由于这次金融危机各国联手救市,其力度之大,超出以往,因此,本轮经济从衰退到复苏走出了V型反转态势,这是之前的历次经济危机所不曾遇到的。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走势可能会非常复杂,是之前所没有见过的,因此才会经常出现关于经济未来走势的不同争论。但是,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复苏期是毫无疑问的,只不过复苏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目前的情况还远没有达到繁荣高胀阶段,更不可能出现二次探底,根据经济周期固有的运行规律,未来的2-3年内将都会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期,而大宗商品也会呈现一个震荡上行的走势。

发展中国家和后发展中国家存在长期需求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第8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政策;新趋势;经济全球化;贸易壁垒;服务贸易

以贸易全球化为首要内容的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和商务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深入分析和把握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对于我们科学决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把握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可以把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归纳为六个方面:

1、国际贸易步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加明显;

2、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贸易格局保持不变,中国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新生力量;

3、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新的挑战,全球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势头高涨;

4、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发展方兴未艾;

5、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明显,跨国公司对全球贸易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

6、贸易自由化和保护主义的斗争愈演愈烈,各种贸易壁垒花样迭出。

(一)国际贸易步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加明显

伴随世界经济较快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当前国际贸易增长明显加速,已经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2004年,全球货物贸易名义增长21%,创下25年来的历史新高。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国际市场对能源原材料商品需求旺盛以及美元贬值因素的影响下,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全球贸易的高速增长既是科技进步、生产力提高、国际分工深化的共同结果,同时它又促进了世界生产。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的增长率连续超过世界生产的增长率,导致世界各国的外贸依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二)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贸易格局保持不变,中国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新生力量

美、欧、日三大经济体既是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在国际贸易中也居于主导地位。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占据世界货物出口70%以上的份额和服务贸易90%以上的份额,更为重要的是,发达国家通过开展区域贸易合作和控制多边贸易体制来主宰国际贸易秩序,并在国际交换中获得了大部分贸易利益。

中国是近年来国际贸易增长中显眼的“亮点”,表现为中国不仅在全球贸易总量中的份额和排名不断攀升,而且对全球贸易增量的贡献也更为显著。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达到11548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的第三大贸易国,占全球货物贸易总额和增量的比重分别达6.4%和20%。

(三)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新的挑战,全球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势头高涨

2004年8月1日,世贸组织147个成员就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框架达成了协议,但协议的内容较为原则和笼统,各成员在农业、非农市场准入等问题上仍存在很大分歧。2005年是多哈回合谈判的关键一年,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将在12月香港部长会议上就主要议题的实质内容进行谈判。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种区域贸易协定纷繁多样、成员交叉重叠,一些贸易协定已超出传统的降低贸易和投资壁垒的范围,这对多边贸易体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同时,以区域贸易安排为主要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加速发展,并呈现出不少新的趋势:一是区域贸易安排迅猛发展。二是主要贸易大国都在追求区域贸易安排的主导权。三是区域贸易安排成员间的贸易比重进一步上升。2004年,区域内贸易总量占国际贸易总量的比重已超过50%。四是国家之间的竞争正在向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转变。区域贸易安排已经成为各国争取市场资源、扩大发展空间、提升国际地位的战略手段。

(四)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发展方兴未艾

国际贸易结构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互为依托,其变化趋势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伴随着各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迅猛。近20多年来,国际服务贸易规模已经从1980年的3600亿美元扩大到目前的2.1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的19%。在行业结构上,服务贸易日益向金融、保险、电信、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倾斜,传统的运输业、旅游业所占份额持续下降;在地区分布上,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所占份额继续扩大,东亚地区的增长尤其显著。二是高技术产品在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尤以信息通讯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最快。同时,由于跨国公司纷纷把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近年来发展中国家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占全球的比重快速上升。

(五)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明显,跨国公司对全球贸易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更加自由地流动,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生产和营销网络,推动了贸易投资日益一体化,并对国际经济贸易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是跨国公司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的核心力量。目前世界上的跨国公司已达6.2万家,它们不仅掌握着全球13的生产和70%的技术转让,更掌握着全球23的国际贸易和90%的外国直接投资。二是国际贸易竞争从以比较优势为主,转变为以跨国公司数量和在国际范围内整合资源的能力为主。这就意味着,一个国家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越多,就越可以在国际分工中更多地整合别国的资源。三是国际贸易格局由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为主。主要表现为,中间产品、零部件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增加。四是跨国公司产业转移不断加快,加工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持续提高,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增长点。

(六)贸易自由化和保护主义的斗争愈演愈烈,各种贸易壁垒花样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