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16 17:13:43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第1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水平;途径

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多项科学技术全面发展中,过去传统化经济管理模式不能有效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基本要求。相关管理部门要对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原有的经济管理模式以及发展路径进行优化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1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主要任务

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全面开展中,要突出广大农民主体地位,为农民服务,能有效满足广大农民基本发展需求。在农村经济管理中,要注重强化监督管理力度,保障各项监管措施能全面落实。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开展中要经过较长发展时间,对多个环节发展资金合理控制,对劳动力统筹分配。还要建立完善市场经济发展体制,对市场进行全面监管,做好各项审查工作,保障经济管理中涉及到的多项数据真实性更高。农村经济管理中,要对传统服务体系进行优化,提升经济管理成效。在经济管理工作开展中要对现实情况进行分析,拟订完善的规章制度,注重应用相应的奖惩措施,保障经济管理工作能高效化开展,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1]。

2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存有的问题分析

近些年我国开始扩大农村经济扶持力度,陆续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对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具有较大推动作用。从当前区域农村经济管理现状中能得出,在经济管理中仍旧存有较多问题,其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在管理制度设定中时效性以及针对性不足,不能集中对农村经济问题进行控制。此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设定不完善,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大限制。例如土地产权不明晰,管理机制科学性不足。在农村经济建设中投入的技术与资金量有限,资金投入分散化程度较高,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广大农民收入,其次投入资金利用率不高[2]。

3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有效路径探析

3.1强化农民经济管理意识,提高农产品市场组织效率

当前相关管理部门要注重通过多个路径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宣传与教育工作,强化农民群众经济管理意识。全面贯彻落实经济管理相关政策,促使广大农民群众能认识到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相关管理人员要基于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基本现状,整合广大群众意见与需求,针对性选取经济管理措施。目前相关地方政府部门要全面完善经济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经济管理工作全面执行提供稳定的政策环境。其次,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中,农产品商品经济发展能使得各类产品商品化程度全面提升,所以在经济管理中要对各类经济纠纷进行管理。做好各类产业发展管理、资源合理分配、生产流通环节平衡管理,协调农村地区经济稳定发展。在农产品市场化与商业化发展中,还要注重提升农产品市场组织效率,推动各类产品供销企业以及市场化营销组织全面发展,突出经济管理部门市场调节作用[3]。

3.2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效率,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在现阶段农村地区经济信息化管理中要注重全面遵循经济长远可持续发展以及以人为本发展观念,以此类观念为主要方向方向。确立正确的发展目标,才能有效提升农村经济综合管理效率。在农村地区经济增长中,实现管理信息化发展是重要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原有的经济结构一直处于调整状态,切入点不同发展现状也具有较大差异。所以,当前在农业生产中,要注重强化信息化发展水平,对各类发展机制优势与缺点全面整合分析,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不断优化。在经济信息化管理中,管理部门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具有较大影响。针对当前队伍建设不稳定现状,要注重强化人事管理,调节员工基本待遇,做好各项业务培训以及针对性考核。在财务管理人员社会化招聘过程中要坚持公正公开基本原则,择优录取。通过培训考核才能持证上岗。当前还要逐步扩大财务人员各项补贴力度,补充各项福利待遇。做好针对性考核,对于综合表现能力较强的人员及时基于激励与奖励。确保其掌握财务管理信息化技能,对财务人员自律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进行锻炼。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第2篇

农村经济管理是农村整体经济平稳增长与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手段,要求相关管理人员针对农村经济具体发展情况给予必要的政策引导、部署、指导与监督,以带动农村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支农政策的实施,农民收入大幅提升,农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但是,与此同时,农村经济管理中很多问题日益凸显,如资金管理不够规范、部分领导重视不够、专业经管人员缺乏等,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需进一步完善农村经管体制、加强管理人才团队建设、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等。

[关键词]

市场经济;农村经济;管理现状

1农村经济管理主要内容

农村经济的管理指的是管理人员针对于农村社会组织成员从事经济活动的一系列管理手段。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主要内容有:一是对土地管理机制加强完善。构建完善土地管理机制,加大力度宣传落实国家有关土地管理政策,做好土地承转用,用地方面不能局限于某一个点,在基本农田有保障基础上,做好土地增值相关工作,不仅要对近年来用地状况做好规划,还需要有长期规划目标。应让专人负责土地流转,乡镇政府要严格土地使用管理,同时年度考核时也要把土地流转纳入考核内容;二是构建起农村财务与资产管理机制。目前农村财务管理方面问题还是较多的,想要使财务管理明细公开透明,调解村干部与农民间的冲突矛盾,针对财务管理方面应当构建起同市场经济相匹配的监管机制,让农村财务与资产管理系统化、规范化发展,同时对财务管理要落实责任人机制,推行民主化管理,对当前管理模式加以改革,若区域经济条件好,可考虑尝试电算化管理,开展农村经济集体统筹管理,确保资源整合、合理流动,同时确保农村财产可靠性。此外,还要加强监管农村财务,保证审查手续的完整性,对出现问题要严肃对待,进一步构建起完整的财务管理机制;三是加强农村管理队伍建设。将农村经济管理相关工作做好,这就要求要具备一支清廉奉公、素质高、能力强的管理班子。为此,要安排农村干部多参与不同层级的管理培训,学习其它村成功管理经验,并给予适当待遇与奖励,以确保队伍的稳定性;四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近几年来,农村的经济已经取得长足发展,同时经营形式更为多元化,想要确保农村经济靶向发展,制定行而有效的发展目标是非常有必要的。按照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实情与未来发展态势,确立发展总目标与分目标,不仅要顾及到当前发展状况,还要考虑未来发展需要,制定目标不能好高骛远。

2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资金管理不够规范

由于受农村条件等诸多限制,因而通常农村资金受村干部小组管理,但当前农村资金管理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其一,对村集体的财产资源租赁不规范,导致集体资源收益率有所下滑,使得集体资产无形中增加很多风险隐患;其二,虽说国家已三令五申集体财产需公开透明管理,但公开制度却并未落到实处;其三,因为很多村干部是毛遂自荐选上的,所以专业能力与素质上还或多或少的存在欠缺,对国家有关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也未能实现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农村经济财产。

2.2专业经管人员缺乏

农村经管专业性相对较强,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能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大量的专业人才。但现如今农村经管专业人才大量缺失,造成人才缺失的原因有两点:其一,农村生活条件恶劣,因而很多人选择在城市工作生活;其二,农村待遇差,专业经管人员大多数不愿意留在农村发展。

3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对策

3.1不断完善农村经管体制

农村经管工作应以经济发展大局为核心,加快促进管理手段革新,将深化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作为发展突破口,构建同市场经济与竞争机制相匹配的经管体制,并要不断摸索创新型、可行性大经管方法。乡镇领导应当全面落实党中央提出的“转变、拓展、提升”三大发展战略。首先,应当转变农业发展观,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此带动农业持续发展;其次,要对农业功能、产业链农机产品市场加以拓展,来带动农村产业改革和升级,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增;再次,要努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农业安全保障与农民自主发展方面的综合能力,让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有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3.2加强管理人才团队建设

针对当前农村经管问题一个有效解决办法便是要做好经管人才梯队建设工作,应当综合管理和培训负责农村经管的干部团队,同时应使管理人员责任心和创新管理意识也得到增强。对农村经管人员方面,要求他们务必起到高效指导和表率榜样作用,要培养先进管理思维,不断丰富管理经验。必须建立一支精干的乡镇经管队伍,同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使农村经管持续平衡发展。

3.3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

政府应当构建起群众利益保护机制,主要负责县乡一级政府基层管理工作,形成具备利益保障与诉求表述等功能机制,也只有这样做才可以更好地对农村经管利益冲突与矛盾进行调节,对群众利益不利行为加以纠正或惩处。此外,政府也应当使自身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全面致力于为人民与国家服务。同时,要调动农村居民积极性,发挥民主监督功能,让更多人加入到农村经管工作当中。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而且农业经济又是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将农村经管工作做好是十分有必要的。加强农村经管力度是确保农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虽说当前农村经管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但相信通过不断完善农村经管体制、加强管理人才团队建设、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等举措,势必能够有效提升农村经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者:邹小燕 单位:苍溪县农业局

[参考文献]

[1]周妍.浅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吉林农业,2011(10):22.

[2]刘长库,吴家真.浅谈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4(05):285-286.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第3篇

关键词:新常态;农业经济转型;高效节约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要求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对新道路、新方法的尝试和探索,以有效拉动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明确的是,推进农村经济转型发展是在现有基础上的一种“微转型”,需要在参考和借鉴先进农业经济发展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加强消化与吸收,对于当前已取得一定特色发展成效的农业经济区域应以保持经济稳速发展为前提,从一直以来的单纯追求产量的增加逐渐向追求质量的提升转变。

1新常态概述

所谓常态就是正常的状态,而新常态就是在经历一阶段非正常状态后再次进入正常状态。经济的新常态就是指我国经济在经历一阶段过快发展之后逐渐恢复到正常发展状态。面对经济的新常态,需要对经济增速、质量及方向进行适当调整,还应当注意对经济发展生态性及效率性的微调,以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就农业经济发展而言,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在经历一系列轰轰烈烈地推进之后,逐渐过渡到平稳发展状态,其中,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在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规模和质量,而新的经济常态要求适当调整和改革农业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

2新常态背景下农业经济转型的策略

2.1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在农产品贸易发展中无论是价格还是农产品质量都有其自身的优势,由于农产品在居民生活中扮演着基本保障性物品供给的角色,更为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目前,农村电子商务已逐步发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将电子商务引入农产品贸易有助于农产品经销成本的降低以及利润的提升。然而,由于电子商务在农村起步较晚,在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将其纳入农村经济转型升级需要解决的范围。当前较为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农村电子商务消费总额较低,较城市消费总额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主要受到农村布局位置的影响较大,大部分快递公司尚未完成农村网点的布局。由于农村经济收入水平偏低,且传统的消费观念比较保守,很大一部分农民还处于无法接受电子商务的阶段,这都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成交总额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农村缺乏开展电子商务的配套管理,相关资金支持也得不到有效保证,使得农村电子商务尚未取得更深层次的发展。商业银行相关金融服务产品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

2.2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较为成功的经验做法就是发展旅游农业和生态农业等特色农业经济。以广西农业发展为例,其通过对当地中药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逐渐成为我国特色农业发展的典范,有效指导了其他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当前,广西已逐步加强了对农业市场布局的构建和完善,成效明显。山西的中草药市场也初具规模,已逐步形成专业市场、边贸市场及民间交易相互协调配合的局面。其中,对于山西中草药而言,很多专业市场是早已经发展成熟的。对于边贸市场而言,山西中草药材的产供销也逐渐实现了相关软硬件的配套建设,出口潜力巨大。山西自古以来采用民间草药对疾病进行防治,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部分已不再是自采自用,而是通过各地的草药销售摊点进行各类中草药的买卖,这对于当地经济也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2.3多渠道争取金融支持和帮助

农村经济转型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离不开大量商业资本的有力支撑,这就要求不断拓宽资金融资的方式和渠道。但受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影响,农民普遍存在资本积累不足的问题。为此,我国出台一系列规定提高农村土地资源流转,提高农村建筑用地转让的灵活性,为农民转行从事商业活动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和支持,有效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商业银行推出一系列金融贷款产品及优惠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第4篇

一、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研究回顾

国内关于农村教育发展的研究,代表作有以下成果:李少元的《农村教育论》、谈松华的《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马戎和龙山主编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24县调查》和《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袁桂林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指标研究》、翁乃群主编的《村落视野下的农村教育:以西南四村为例》等等。可以说国内对农村教育发展的研究成果还是较为丰富的。

1.关于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现状研究的进展农村教育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但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当前农村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任平指出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村教育正徘徊在“有为”与“难为”之间;[2]邓琴等人的研究指出,中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教育的城乡二元化发展格局;[3]李芳云的研究从经费投入、基础设施配置、农村师资配置方面剖析了农村教育存在的不公平现状。[4]

有的学者从功能论的角度对农村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他们认为功能的弱化反映出农村教育现状的不容乐观。如曹晶的研究结果说明当前农村教育对社会流动的作用越来越弱化;[5]谢俊红分析了当前农村教育现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农村落后的教育现状制约着农村经济增长。[6]有部分学者对农村地区特定研究对象的教育状况进行了研究。如董强等人对中国农村教育领域的性别不平等进行了研究;[7]马洪江等人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中存在的师生比偏高、软硬件建设滞后、三低一高现象进行了研究;[8]刘新科专门对中国西部农村教育的现状开展了相关研究。[9]

有的学者在研究农村教育问题时将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结合,如刘小锋等人运用公共物品理论,以福建省40个行政村为例,通过入户调查资料及数据对农村教育的供给状况进行分析,得出农村教育供给陷入短缺困境的结论。[10]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农村教育的要求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秦玉友等人指出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教育的主要矛盾从扩大教育规模实现教育普及转向关注教育质量和有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竞争力。[11]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逐渐成为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此外,当前学术界也越来越重视农村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如邬志辉等人指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处于关键性、战略性的地位,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农村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来评价、监测和指导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是非常必要的。[12]

2.关于当前农村教育发展问题研究的进展

当前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是学界最关注的问题,这是研究农村教育问题的学者所共同关注的。很多学者对当前农村教育中所存在的这些问题的危害性进行了研究,如王文龙等人指出城乡教育差距的长期存在导致农村内部教育的分化,这带来了一系列恶果;[13]孙艳霞等人指出处于困境中的农村教育促进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功能是存在限度的。[14]

此外,也有学者如万运京从各个方面具体罗列了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5]有部分学者对特定的区域、对象的农村教育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如毛书林指出发展西部教育,特别是西部农村教育任重道远,仍存在历史、观念、体制和教师短缺等问题;[16]张西爱等人对海南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进行了研究,指出其农村教育仍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17]对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研究视角是非常广泛的,有学者从教育政策、教育财政、教育管理体制、教育信息化等一些具体的问题着手进行了研究。如胡伶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所遭遇的阻力;[18]张乐天指出,综观农村教育发展支持政策的实施,在看到它的积极影响和良好成效的同时,也须认识到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19]刘惠林探讨了我国农村教育财政面临的主要问题;[20]杨锦兴通过对广西贵港市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的调查,从教育行政的角度对“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21]解月光等人对农村教育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22]

还有的学者如安晓敏、[23]李军对教育贫困、[24]教育消费等一些特殊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有的学者在研究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时借鉴了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如秦玉友对美国、印度、日本农村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指出对这些问题予以关注和研究对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25]武锐等人根据数据统计分析,对比中日农村教育投资效率现状,梳理出了我国农村教育投资效率的主要问题,他们指出我国的农村教育投资效率总体来说仍处于较低水平。[26]

3.关于当前农村教育发展对策研究的综述

如何有效解决当前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是学者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是较为丰富的。有的学者对现有的对策建议进行了反思,如杨挺等人指出当前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政策和建议大部分是基于帕累托最优理论设计的,所以政策和建议的可操作性效果并不好。[27]很多学者对如何解决当前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这其中既有偏向理论性的建议,也有偏向实践性的建议。如胡俊生等人提出,为了解决当前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顺应城市化潮流和民众意愿,实施农村中学由乡向城的转移;[28]陈旭峰指出农村教育应该在城乡一体化的框架之下适时地开展分流教育;[29]杨志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探讨了我国农村教育的体系创新;[30]梅健等人指出政府在农村教育上的最大责任也是最大作为就是在全社会中进行一种价值引导。[31]有部分学者如毛书林、吴淑娴等人分别对中国西部、中部等相对落后地区如何解决农村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32][33]

在如何有效解决当前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上,很多学者借鉴了中国近代一些教育学家的的思想。如叶凤刚通过研究黄炎培的乡村教育思想得到了一定的启示;[34]刘小红等人指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经验对我国当前的农村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35]刘河燕对当代教育家晏阳初提出的“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的乡村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36]

此外,在研究解决当前农村教育问题的对策时,还有很多学者借鉴了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如冯广兰根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兴办农村教育的经验,提出了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对策;[37]赵丹等人通过对斯里兰卡等发展中国家关于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探索,分析了这些经验对我国中西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启示意义;[38]刘贤伟通过研究马来西亚农村教育资助项目,探讨了其给中国农村教育政策带来的启示;[39]解月光等人通过研究俄罗斯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意义。[40]

二、对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研究的评述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回顾笔者发现以下几点:第一,学界关于农村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讨论,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类,即“留农论”和“离农论”,但主张农村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留农”的研究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主张“离农”的研究,在学界“留农论”占据着上风,这当然与国家的政策导向存在很大的联系。第二,解读国家已有的关于教育的政策,可以看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目标也是定位在“留农”上,农村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热爱农业,从小立志为家乡农业生产服务的学生,就是要培养为农村建设服务的人才。可见政府也表现出了极强的“留农”倾向。第三,已有的研究已经开始从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开放的角度研究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关系。第四,已有的研究更多的是侧重于现象的描述,对农村教育发展问题的症结或原因作了分析与论证,但对于如何解决问题缺乏系统的理论探讨。第五,在已有的研究当中,研究方法重理论研究,少实证分析,大多数文章是解释性,实证性文章比例较低,这也是农村教育研究不能走向深入的原因之一。第六,已有的研究多数是在宏观的层面上来研究农村教育问题,也有少部分是在微观的层面上来研究农村教育问题,但没有很好地结合宏观与微观的视角,降低了研究的说服力。第七,已有的对农村教育问题的研究没有很好地结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这两种方法的有效结合能够更好地说明与解释农村教育问题。

三、对农村教育发展研究的展望

1.今后研究的重点

对于一项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研究,农村教育发展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笔者认为今后研究的重点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更加深入了解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只有在了解农村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对不同区域的农村教育因地制宜地提出对策,从而有效解决农村教育中面临的问题,推动农村教育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第二,农村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素质,积聚人力资本,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是一种投入,而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则是一种产出,研究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可以验证这种投入是否合理有效,从而可以为农村教育的改革提供方向。第三,比较不同农村地区教育发展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通过横向研究达到纵向研究的效果,总结发达地区农村教育的经验,为落后地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梯度推进”的原则推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第四,国外农村教育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通过文献资料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国外农村教育的政策、投资体制、管理体制、教育结构、资源配置等情况,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为当前农村的教育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2.今后研究的难点

对于今后农村教育发展的研究,如果要在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明问题,又要考虑社会变迁因素,难度是很大的。笔者认为最大的难点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教育地区差异较大。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差异较大,即使在各个地区内部的农村教育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一情况决定了对于农村教育很难有统一的模式,要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发展农村教育的对策,这无疑是今后研究的一大难点。第二,农村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复杂。农村教育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很多潜功能,农村教育的作用很多时候是间接的,很难为我们所发现。教育投入的回报周期是很长的,在有些农村地区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还没开始显现,这些情况决定了要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难度很大。第三,不同地区之间农村教育的横向比较很难达到纵向研究的效果。地区之间社会经济状况的差异性决定了要在不同地区之间对农村教育进行横向比较的效果较差,很难达到纵向研究的效果,对落后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的借鉴意义有限。而今后的研究如果想要通过横向比较达到纵向研究的效果,这无疑也是一个难点。第四,借鉴国外农村教育经验要结合中国农村各地的实际情况。国外农村教育的成功经验不能照搬到中国,而是要结合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国外的成功经验也许在中国有些农村地区适用,而在另外一些农村地区则不适用。因此在借鉴国外经验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农村各地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借鉴。这也是今后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面临的一个难点。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第5篇

1.农村经济管理简述

在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显著,对农村经济管理予以足够的重视十分必要。这就要立足中国的国情,结合当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探索一套合理、高效的发展模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经济管理即以当地的经济条件、市场环境、地理条件等进行宏观与微观双向管理,来确定农村经济的发展目标,对生产资料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调控的活动[1],从而来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经济管理向着法制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2.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2.1 促进农村经济的有序发展

“没有规律,不成方圆”,一套规范而有效的管理体系有利于保证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相反,如果在经济活动中没有规律可循、没有规则制约则会影响到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

在当下农村中,虽然国家十分重视三农的发展,但中央的政策经常在最后一米失去执行效力。一方面,有些官员懒政、怠政;另一方面,中央的政策不一定符合当地的实际,所以上面的政策文件下到基层就失去了执行力。我们经常看到这种现象,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既有地域差异,其发展又忽起忽落,这样的最终结果就将制约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但是,如果根据农村当地的实际,规划一套切合当地实情的经济发展纲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发展计划,这样农村的经济就能有序进行,就不会出现如此大的地域差异以及阶段性的忽起忽落。

2.2 保证当地劳动力的供给

自中共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以来,国家一直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推进农村的城镇化。因为摆在我们当下的窘势是农村的劳动力大量涌入大城市。在我国大部分农村中,多是留守老人和孩子,这不仅不能保证老人受到子女的照顾,安享晚年,也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并且在基层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中,普遍出现老年化现象,青年人群体很少,多是四五十岁的人。

对此进行深层的探究,能够发现这一现状: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不能满足年轻人的发展需要[2]。如果加大对农村经济的管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推进城镇化建设,相信许多父母不会背井离乡去外地,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留在家乡为其添一份贡献。当劳动力市场充足了,相反在另一方面也会带动农村的消费需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更快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3 推进和谐农村的建设

我们国家一直提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农村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也将促进社会的和谐。在当前农村,由于农村经济管理不到位,农村集体山林、水域、土地等集体资源所属产权没能进行有效界定,造成不必要干群矛盾、邻里之间的纠纷,更有甚者会引发群体事件。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依法管理农村的“三资”问题,做到资产透明,资金使用规范,资源合理使用,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相信实现农村的和谐将会指日可待。

2.4 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经济的发展需要靠生产和消费带动,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必然要靠生产和消费。而生产促进消费。在当下的农村,虽然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农村的基础设施以及生活设施仍有待加强。国家目前加大资金建设美好乡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的面貌的改变,如农村道路由土路变为水泥,低矮的土房变成了小洋房,村民健身广场等娱乐设施也渐渐完善。但要彻底改变农村的落后和贫穷,必然要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生活设施,如生活超市、集贸市场、娱乐产所等设施的资金投入与管理,早日实现城镇一体化,农民也和城里人一样享受舒适、便利的生活,提高自身对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满意度。

3.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

3.1 农村基层领导对农村经济管理倾斜力度不够

在继国家提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亿万农民的生活困难,使人民能够过上满意、舒适的生活的伟大战略目标后,基层的工作人员也在响应国家的号召。但就目前农村的经济管理现状来看,其实效不是很明显。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村基层领导的管理方法不当、重视力度不够。如当前农村经常出现“三资”登记台账管理欠完善、财物管理和资产收益管理不规范、村务事务公开不透明化等问题,难免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致使农民对政府工作的不支持,从而引起群众对政府的不满[3]。

3.2 专业经济管理人才的缺乏

当前摆在基层的事实是,基层的管理人员年龄较大,文化水平有限,缺乏现代年轻人的活力及知识储备,他们管理农村的经济模式可能还是借鉴上一辈人的经验,不符合迅速发展现代化今天的需要。他们身上可能有丰富的阅历,但面对当今复杂而又亟待改革的农村经济管理,他们的经验不再是决策的唯一依据,而需更加专业的管理人才运用专业的管理方法,领导农村的经济管理改革,迅速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

3.3 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就目前农村的现状来看,还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管理理念和经济管理体制。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制度中的管理方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不断加快的农村发展结构、多元化的农民群体等局面下,以往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根深蒂固地保持自己的地位。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会相应地阻碍农村的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并且不健全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在协调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满足农民诉求的表达等矛盾的处理上都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4],无形中促进了农村的不和谐因子的产生。

4.有效提高农村经济管理的措施

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面对当前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必须极力打破这种不和谐的局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早日到来。

4.1 加强基层领导对经济管理倾斜的力度

为了加强新农村中经济管理,各地的基层领导应该积极从思想上重视农村经济管理,以激进的思想指导管理工作。一方面,要努力学习、贯彻党中央对农村经济管理的文件精神,不折不扣地紧跟党的脚步走;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摸索切实有效的经济管理方法,向优秀的其他乡镇学习经验,或是定期开展专家座谈会,听取专家的建议,有效提高农村现有的经济管理的执行力,整体推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和谐之风在农村荡漾。

4.2 积极引入管理人才,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培训

在当前的农村,基层农村劳动力缺乏,许多人才流向大城市,农村的经济管理任务不到位。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管理的队伍,当地政府应该大力留住当地的人才,促进当地经济管理队伍的壮大。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基层干部管理知识的更新,加大管理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培训基层干部的管理能力等。

4.3建立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第6篇

关键词:农业教育;经济;共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094-02

教育是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为从事社会生活奠定基础。同时教育也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活动。教育最首要的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因为人的心智的全面发展是以社会的发展水平为条件,并进一步推动和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是社会和个人相互联系的纽带,教育目标体现社会和个人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和制约。

一、教育影响农村经济的增长

经济增长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村生活水平较低,经济一直落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人口多,出生率高,效益低。这些因素归根结底都是受教育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我国大量企业职工下岗实现再就业十分困难,就充分暴露出我国劳动力素质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问题。社会以人为本,确立人的社会主体地位、人的核心价值,造就科学发展的人才,以人的创造、发展带动社会的科学发展,这样就势必导致全新的社会教育观并涉及到新的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教育是对人类文化的继承、创造与发展。创造是教育的灵魂,师生平等共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社会生产的大系统中,教育是人才生产的、占主导地位的产业。人的平等、自由、创造与发展从学生开始,然后影响带动社会,使社会具有创造、发展的活力,这也就是当前教育革命的目标、实质和内涵。

二、目前我国农村教育面临的主要难题

1.农村教育结构与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应。近几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落后的农村教育结构严重影响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目前的农村学校中,缺乏美术音乐等老师。如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老师充足,但是音乐、美术、体育等美育老师,师资严重不足。造成农村无法全面开设学生应有的教学课堂,不能做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2)农村教育教师团队现状颇令人担忧。目前,农村教育中许多教师一人兼任数职,例如,语文老师兼任体育老师或者是美术老师等等课堂教学,造成基础知识教学与艺术教学,缺乏系统专业的教师做指导,形成农村教育分流困难,无法落实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

2.对教育的不重视和教育经费的缺乏。据我国教育权威部门统计,一个学生从接受学前教育开始到完成高中素质教育,平均每年的最低投入约为2千元左右,而大学阶段的教育投资约为1万元左右。而接近50%的农村家庭拥有两个孩子,一般家庭对这种规模的教育经费已经难以承受,要支付两个孩子教育经费的农村家庭,更是难以承担,对于这种规模的开支,早已超出他们的最大承受能力。就造成农村家庭无力送他们的儿女去接受高等教育,部分学生也存在中途退学的现象。

现在,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随之为农村的家庭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农村家庭生活好了,但是对教育的观念仍旧未改变。虽然农村父母可以负担起教育所花费的费用,但是很多父母都不愿为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部分农村父母认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是靠天吃饭,靠地赚钱,经济收入增多了和教育无关。对于个人经济的增长属于更多劳动力的在地工作的结构。正是因为农村父母对教育意识的单薄,不肯为农村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条件,也造成农村教育往往不能符合农村的经济发展的需求,长久以往势必遏制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与我国政府对农村教育的发展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三、加强农村教育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近些年来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在我国领导、政府的大力促进之下,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遏制教育发展的成因,给农村经济的深入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瓶颈,解决工作刻不容缓。我认为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1.重新定位农村教育结构。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的现状,为农村建立良好的经济结构、良性循环机制,势必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保障手段之一。因此,针对农村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工作,也势在必行。在农村教育改革中,应该重新构建农村教育提醒,将农村教育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从农民对自己教育的实际需求上入手。对学校的教育机构开展灵活式、开放式教学和对学生的跟踪式服务。

2.加强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师资力量。针对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普遍存在教育经费不足,农村家庭无力承当教育支出的情况。我国政府,应该发挥政府教育的宏观调控,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做好教育保障工作,以政府强制手段,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对有困难的家庭,免收学生的杂费,提供住宿伙食费,帮助其完成学业。同时,加大教育重要性的宣传,让农民正确认识到农村教育对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农业科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有所长,以学致富,从而有效地做到农村教育的大力推广。同时,提高农村教师团队的师资力量,完善农村教育体系的各个专业的教师,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以此吸引更多专业、合格的优秀教师支教到农村中来。在完善各个学科专业教师的同时,也完善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为农村区域经济的深入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资源。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与农村教育改革有着至关重要的内在联系。农村教育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引导力,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又是农村教育改革赖以生存的基础支撑力。因此,加强农村教育改革,以此强化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国农村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前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知识经济与国家创新体系[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胡铁城.知识经济全书[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1998.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第7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 现状 改善 对策

一、引言

“三农”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发展状态和现代化建设,农村金融作为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支柱,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中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金融市场竞争激烈,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正规的和非正规的金融机构,互相争夺农村金融市场。为适应新时期农村金融发展的要求,要积极创新体制、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农业保险服务水平、完善信贷机制以及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等来改善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的不良现状,发挥农村金融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当前农村金融现状

(一)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

农村经济基础和资金明显薄弱于城市,严重制约了农村金融的长远发展。首先是四大国有银行的网点逐渐从农村市场撤离,农村金融网点出现断层,缺乏完善的金融服务机构;其次金融产品不如城市,且农村资金外流。农村金融服务与城市差距逐渐拉大,农村贷款融资渠道减少,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的信贷能力和贷款服务水平不高,只有少部分资金用于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村金融稳定性较差

由于农村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加剧了农村金融的风险和不稳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和管理体制存在缺陷导致非正式金融机构,即民间借贷的出现。这种二元金融体系造成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秩序性和规范性,虽然民间借贷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但是它的隐蔽性较好但风险很高,对它的监管还不到位,这也导致了农村金融的不稳定性。

(三)边缘化及资金缺口增大

目前,很多国有大型银行已经逐渐淡农村金融市场,但是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不断扩大的资金需求导致很多农村信用社经营困难,而农业发展银行或邮政储蓄银行这些主要农村金融机构则缺少新型产品且服务能力有限,它们的农业贷款率正在下降,而且资金正在流向城市,这些都导致了农村金融的边缘化。日益增加的农村金融需求导致资金缺口不断增加。

(四)农村金融信贷支持力度不够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出现持续发展态势,种养殖业发展迅速、运输业、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产品出口等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他们对金融服务及信贷产品的需求正在提高。但是,农村金融机构缺乏品种齐全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对农村小额贷款的开发和监管力度不够。而且贷款比较难,因为担保能力不足,但农村地区缺乏有实力的担保人、抵押物,而且贷款手续很多审批时间也很长。而且农村金融机构对农业信贷的积极性并不高,因为农户的贷款额度很小、期限短但风险大,银行并不能获得可观的效益,而且还要进行一定的金融服务,这些都导致农村金融机构对农业信贷提不起兴趣。

三、改善当前农村金融现状的几点对策

(一)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对农村地区的主要金融机构进行体制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首先,加快农村信用社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及其产权改革,并加强对农信社的政策性支持和资金支持;其次是对中国农业银行进行战略转移,支持乡镇企业、龙头企业、涉农企业的发展,并处理好与农信社的市场交叉问题;再次,农业发展银行要保持其政策性金融优势,健全政策性金融体系,建立政府主导下的民间借贷参与的金融服务体系;最后,邮政储蓄银行要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设置专门的金融服务部门,整合农村金融资源面向农民和企业开展“三农”服务。所有这些金融机构都要积极完善消费信贷和小额贷款业务或商业银行及金融机构的相关业务,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

(二)规范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只是农村非正式金融的一个代表,对这些组织要积极规范并整合,促进其合法化和正规化,同时加大对民间借贷的整治力度,为其搭建合法运行平台。另一方面就是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并建立弹性的监管机制和加强司法监管力度。积极建立存款保险和担保补偿制度,对农村地下金融组织更是要加强法律监管,以规范民间金融的发展,为农村金融提供后备力量并维护农村金融的稳定。

(三)大力发展合作金融

新形势下的农村金融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增加、产品及服务需求也不断增加,根据农村地区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发展合作金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恢复农村合作社的本质,建立互利互助的合作性的资金融通机构;规范合作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包括农户、集镇、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而且重点放在种养殖业贷款业务上;对已经形成的农村合作金融进行监管和规范,它可以促进现有金融机构积极进行调整和改革。

(四)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协调、监督和应急处理机制

合理的协调、监督和应急处理机制可以保障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主要内容是:①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结合金融生态环境、产业政策和信用环境来检测农村金融的运行状况;②监督民间借贷的数量、价格、信用评价等并进行引导和规范;③当地政府要发挥金融协调、监督和应急处置的作用。

在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农村金融的作用功不可没,但是在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农村金融出现后劲不足的现象。而且,在农村信贷需求及金融服务需求增加的今天农村金融已经满足不了农村市场的需求了。针对这些现状要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民间借贷、开展合作金融以及提高其信贷能力等方面着手进行改善,以稳定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洋.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基于日本模式的启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6(12).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第8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措施

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较大改善,相比之前,大量的人员返乡创业,大量的优惠政策出台实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面对经济快速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活动的开展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实施,才能真正提升农村的现代化水平。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相应的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首先,我国当前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相对滞后的管理模式运用,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现代农村经济。比如在当下的农村经济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以老人、妇女和孩子为主的经济主体,这部分人群存在技术水平低等特点,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活动的高质量开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其次,在现有的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着金融管理体系水平不高的现象。随着新农村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家推行了更多的优惠政策扶持农村经济发展,但是部分地区存在着农村经济金融管理制度落后的现象,对一些政策的落实不到位,不能更好地助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影响了农村经济从密集型向技术型转化。

(二)信息化管理技术运用不全面首先,在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信息化技术运用不全面的现状。比如在农村经济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大多数还依靠传统的经济方式,线下实体店的经济模式,大大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大范围开展。在全球购的趋势下,农村经济活动还不能及时地从线下走到线上,结合相应的电商平台发展,是限制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其次,农村经济活动的开展存在创新不足的现状。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不高、数量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眼前利益一旦消耗殆尽,将严重限制其长远健康发展。比如在某些资源型地区,资源开发结束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下降,甚至出现倒退现象。最后,政府相应的政策支持力度有待提升。政府部门在相应的政策上进行了优惠,但是并没有进行政策落实开展的培训,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稳现象发生。

(三)专业的人才管理队伍不到位首先,在当前的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专业的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农村经济管理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化的分析和研究,制定长远的健康发展规划,这些实际活动的开展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技能知识,但是在实际的活动开展中,往往农村经济管理的人员存在年龄较大、素质较低的现状,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工作要求。其次,在当前农村地区,大量的青壮年外出,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居多,他们对农村经济活动的开展认识不足,能力有限,不能开展高质量的经济活动,更不能开展有效的管理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最后,现有的管理人员对新农村建设的概念存在不清楚的现象,不能正确地进行能力提升、素质提升,还依靠人情、面子进行管理,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管理活动水平的提升。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创新管理监督体系建设首先,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要结合新农村的整体发展思路与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一套完全适用于农村发展的经济管理体系。从农村地区的特色农业发展、区位优势体现到展现当地的人文历史、地理条件等各种实际情况,实行符合当地农村发展的一套管理体系,服务于当地农村经济活动的开展,并对农村经济活动的开展进行各种制度的约束和规范。其次,要对农村金融管理体系的完善进行建设。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大量资金涌入农村,带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因此需要对农村经济活动进行金融制度的完善,对资金的投入、使用进行规范的管理和监督,保证在农村经济活动中资金投放到位、使用合理,全面推动农村经济活动的高质量开展。最后,在进行农村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要健全相关的监督制度。对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对农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各种管理事实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一旦发现问题严肃处理,保障规章制度的落实,也增加农村经济管理活动的廉洁、高效,真正服务于农村、农业和农民。

(二)不断更新管理方法在进行管理方法更新的过程中,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以及当地农村经济活动的特色进行创新性思考,助力农村经济发展。首先,要对当地的农业经济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国家相应的政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保障机制,制订符合农村经济活动的管理方法。比如有些地区农产品销售占据一定的优势,当地政府就要对销售渠道大力开发,扩大销售规模,结合市场发展的需要,进行竞争力的有效提升,全力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打造出一个完整的销售链条,对市场上的机会进行有效的预测,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其次,要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管理方法的创新进行全面突破。比如针对某些农村地区农产品质量优但销售难的现状,要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将线下的销售转化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模式,进行有效的管理。结合大型电商平台或者流行的直播平台,进行农产品的直播销售、线上销售,扩宽农村经济活动的实施渠道,推动农村经济综合发展。

(三)保障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在进行人才队伍保障建设过程中,要对农村现有的人才队伍进行全面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并相应地加以解决。如果当地的人才队伍中存在专业人才缺乏现象,可以进行专业人才的引进;如果当前队伍建设中存在素质不高的现象,要不断进行培训和教育,提升其队伍整体素质。总之,要根据队伍的建设现状,进行全面的素质能力提升。其次,要对人才福利保障制度进行必要的改善。农村地区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和工作压力不同于城市地区,要结合当地人才的实际情况和整体收入情况,对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福利加以改善,才能留下人才、引进人才,提升农村地区专业人才队伍水平。最后,要对人才的培养制度进行职业化发展体系的建设,从职业提升的角度不断培养新人才,对农村经济管理的人才制订职业化发展规划,使其能够自愿留下来,补充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真正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水平。

(四)实现产业化新发展在农村经济活动开展过程中,要不断与其他产业结合发展,提升农业的经济价值。比如,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与工业生产进行结合,实现地区的产业化发展。某地区最开始种植的水果口感较好,广受市场欢迎,在长期的种植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种植技术,并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实现了大面积的广泛种植,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在这种形势下,该地区将水果的深加工企业进行引进,结合相应的政策支持,进行农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真正打造了属于该地区的农产品品牌,实现了农村经济价值的翻倍突破。又比如,在农业经济活动发展过程中,与服务业进行结合,实现地区的产业化发展。某地区结合当地景色优美、山水资源优势进行旅游开发,结合当地资源优势打造出一个完整的旅游链条,实现了农业与旅游服务业的完美结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突飞猛进,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