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3 17:12:07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第1篇

要根据课程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组织教学。课程标准对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分为三个层次要求:(1)凡在课程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2)凡在课程标准的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的,为理解层次要求。(3)凡在课程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为运用层次要求。

第一个环节:学生齐读课程标准,掌握本单元复习目标。(多媒体展示略)

二、依据教材“建”结构

复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点,根据教材单元进行梳理、掌握。要熟记基础知识,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要理解基础知识,不要停留在简单的背诵上;要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整合,形成知识体系,加强理解记忆,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效率。教师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

第二个环节:回顾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小组合作学习)

在本环节中,先让学生分组对照课本复习本单元基础知识点,然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填空内容,逐组检查学生掌握隋况,并作出针对性评价。

例如:小明对“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这一单元线索模糊不清,请你根据提示,把下列历史事件填入方框中相应的位置,帮助他理清大致的线索。(多媒体展示略)

三、指导方法“导”探究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复习重点知识上狠下工夫,要求学生着重掌握好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线索、历史特征等,借助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和教师的帮助,学会把分散的历史史实、概念、阶段特征等纳入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主干知识网络,而且要进行纵横联系、融会贯通。

第三个环节:体验探究,巩固所学。(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活动探究一近代化的探索:中西近代化探索道路的对比

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1)依据15-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阐述西方近代化的历程。(2)回顾有关史实,说明中国近代化的历程。(3)简要归纳导致中西方近代化顺序相反的原因。(4)你认为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的优秀文明成果?

通过探究,让学生学会对中外历史进行横向联系与对比,培养学生的历史归纳能力。

活动探究二体验欧美国家社会巨变

(1)17-18世纪的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共同构成了欧美社会巨变,开启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新时代。想一想,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共同作用是什么?(2)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中都制定了资产阶级法律文献,推动了民主政治过程。①概括《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②概括《人权宣言》与《独立宣言》的共同点。③想一想,政府、法律与人权之间是什么关系?

通过探究,让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横向联系与对比,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

四、总结反馈“验”实效

复习时应进行适度的强化训练,通过做一定量的练习题来检查课堂复习效果,巩固已复习的知识,及时查漏补缺,不断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总结解题技巧与方法。

第四个环节:精讲点拨,归纳总结。

教师归纳:本单元主要讲述了14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欧美国家的社会巨变,其核心是从传统的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主线是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主要包括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等内容。重点是欧美国家如何通过思想解放、拓展市场、积累资本和政权转移来初步完成社会转型任务的。这一历史时期,西欧为近代社会的诞生奠定了两大支柱: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并准备了一个必要的经济条件,即广阔的世界市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欧已率先跨入了近代社会的门槛。但这时的近代社会还是一种不稳固(经常出现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不健全(缺乏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区域性(仅限于欧美)的社会形态,还处于“产生”阶段。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第2篇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10-0063-0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展示了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作出“四个选择”的一门重要课程。怎样把握好这门课程的精髓和课程体系,突出其特点,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着力关注的问题。

一、围绕教学目的任务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目的是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使学生牢记历史的经验,永远不忘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奋起英勇反抗的历史;使学生懂得社会主义事业,就是在打破外国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孤立、封锁和挑衅的过程中巩固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人民从来没有,今后也决不会屈从任何外来压力,从中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的教育;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中国决不能“全盘西化”,走资本主义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教育学生了解我国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这是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做出的正确选择。在中国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替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才能发达昌盛,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讲授中国近代史部分的上编从鸦片战争到时,要紧紧抓住两条线索:

一条线索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讲授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五次侵略战争。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在中国强占租界,划分势力范围,形成瓜分中国的狂潮;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封建统治集团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开始和外国侵略者互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受侵略、受欺侮、任人宰割的痛苦史,认识封建统治者的腐败,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本质。

另一条线索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和探索国家出路的历程。

在讲述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时,通过大量的史实,如鸦片战争中,中国爱国军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斗争;中法战争中,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爱国军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使学生认识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催人泪下、催人奋进的反侵略史,许多仁人志士和广大群众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抵御外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讲述中国仁人志士探索救国图存的道路又相继失败的历史时,通过讲述封建地主阶级的进步代表(林则徐、魏源)的探索和失败;封建农民阶级知识分子(洪秀全)的探索和失败;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的探索和失败;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的探索和失败。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民主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历史的选择。

在讲授中国近代史部分的中编从到新中国成立时,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英勇奋斗,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和第一次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缔造人民军队,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遵义会议拨正革命航船;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打开革命新局面;伸张民族大义,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和全民抗战;八年抗战中起中流砥柱作用,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到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气势磅礴的解放战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程,使学生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对学生进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在讲授中国现代史部分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巨大成就的历史,从粉碎国内外阶级敌人的破坏和颠覆活动,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完成,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完成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超额完成;在的坎坷曲折中,国民经济建设取得重要成就;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和开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的真理,对学生进行热爱党和社会主义祖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溶入课程教学中

党的十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为高校思政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中,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的研究和阐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实质和要求有机地融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内容当中,引导学生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几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凝练和升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包含着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讲述上编综述中的“灿烂的古代文明”这一节的时候,要讲清我们有着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正是因为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的滋养,我们的民族才能生生不息、发展壮大。要教育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中华民族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些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地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在讲述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等内容时应紧紧围绕着爱国主义这一主题,对学生进行深入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让学生讨论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的表现形式,让学生讲述近代史上民族英雄的事迹,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结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组织系列活动等等。总之,就是要通过各种形式使爱国主义在青年一代的头脑中扎根,并转化成发奋读书、立志成才、报效国家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追求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即为之奋斗的社会理想,为了这一理想,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流血牺牲、艰苦奋斗、矢志不渝。在讲述中编和下编各章内容的时候,都应该贯穿这一目标追求,通过讲授,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自觉地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之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国际大局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新要求,在对各种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分析批判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国家文化成果的结果。“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既是中国文化中的固有之义,也是对外来文化的扬弃,吸收了人类文明成果。在讲述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内容时,要讲清,对于外来的文化和价值观,我们向来不是采取一概而论的态度,凡是积极的我们就要学习、借鉴,凡是消极的就要抵制、排斥,这是我们一贯采取的正确态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以上各章,深刻分析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不能独立于世界之外,任何文化文明的发展,都必须借鉴其他国家文化中有益的精华。要求学生视野宽广,胸怀远大。

进入新世纪,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全社会广泛认同的价值共识和价值追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立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凝魂聚力、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思政课教师,能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是无比欣慰和无上光荣的。

三、以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深化教学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课堂活动,应紧紧围绕着课程的目的、任务、教学要求,在总体设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活动,更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能动性,让学生全员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实现教学目标。

为保证课堂活动的质量,需要提前给学生布置作业,以便给学生留出充裕的课后阅读、准备及写作业的时间。对于作业题目的设计,既要能够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又是教材内容的有益补充,同时还能引起学生的足够兴趣。我们从教材中梳理出四十个问题、近八十个人物,布置学生回去查找资料,写出书面作业,之后带到课堂上。基本上学生人手一题,互信不重复,这样做避免了作业的雷同学生讲述内容的重叠,同时体现了我们的初心即珍惜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同样为了珍惜课堂教学时间,我们布置作业都是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不去占用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就交待给了学生写作的侧重点和方向,让学生按照要求去做,保证了作业的质量。

学生带着写好的书面作业进入课堂,有准备、有目的的参与教学活动,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高效有序。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在课程的教学体系中揉和进学生参与活动的内容,把二者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学生的活动就不显突兀和多余,而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而又自然而然的环节,只能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完成,而不会使人感到课堂活动可有可无或者画蛇添足。

四、以高尚的师德和精湛的教法赢得学生

(一)坚定理想信念,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路者

教师要重视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自身修养,要以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崇高责任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工作。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要认真学习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重视提高政治思想水平,用饱满的政治热情,颂扬我们祖国的光辉成就,崇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用坚定的信念,激励学生为实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要自觉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扎扎实实的作风,循循善诱的方法,和满腔热忱的态度,关怀和爱护青年一代,精心培育和全面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要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做出表率,用自己的言行熏陶感染学生,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做出贡献。

(二)坚持以生为本,既传授知识又注重教育

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教学和思想教育的统一关系,做到寓思想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教师要用科学的观点、鲜明的立场和真挚的情感来进行教学。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正确地使用对比方法加强教育效果,可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补充材料增强教育的说服力。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学习统编教材与指导阅读课外书籍、观看相关影像资料相结合,多途径地进行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借重大节日、纪念日之机,充分利用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对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和国情的教育。

(三)增强教学能力,有效地驾驭课堂教学

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掌握各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特点,指导学生收集资料、阅读课外书籍,引导学生自发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通过自身思考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综合使用研究式、启发式、案例式、专题式、参与式、互动式、讨论式、体验式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有效地驾驭课堂教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还应学会把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的生动性,运用网络技术进一步延伸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互动式教学模式探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8).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第3篇

关键词:现代化史观;高中历史教学;应用

一、什么是现代化史观?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过,新世界需要新史学。一样的客观历史事实,经不同历史观诠释,便形成了“不同的历史”。传统史观有两种:唯物史观、五种社会形态史观。几种新史观:新史观主要有整体(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

现代化:19世纪20年,学者圣西门、韦伯、涂尔干等对现代化已进行了初步研究,1958年美国学者丹尼尔・勒纳《传统社会的消失》一书的出版,才真正标志着现代化理论的创立。①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一种历史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它表现为传统体制、生产方式、心理状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多个方面。现代化在中国近代的发展过程也可以叫近代化,“早期现代化”、或“近代中国的现代化”。

现代化史观:现代化史观又称“一元多线”发展观,认为现代化是近现代史的主题;认为“传统的五种社会形态说所主张的五种社会形态单线依次演进的观点是错误的,同一性质与水平的生产力可与几种不同的生产关系相适应,同一种生产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可以适应不同的社会结构。这就造成了现代化发展的多种道路或模式并存的局面。”②

二、我国对现代化史观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热点且史学界也是现代化问题研究的主力军。研究者集中在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两个领域。我国现代化的研究首先从史观开始。主要代表有先驱罗荣渠、钱乘旦。罗荣渠提出“一元多线”发展观,而且罗荣渠主张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研究,不要一味抄袭外国。钱乘旦继续罗荣渠的研究,也做出了很多贡献。

三、现代化史观在课标和教材中的体现

现代化史观在新课标中体现较多,三个模块分别从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来讲,都能很好的体现现代化史观。但是在课标中,以“现代化”为主题在文化史部分体现较少。内容主要体现在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近代史部分。

现代化在世界近现代史部分的体现:(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科学革命;政治上的重商主义和中央集权。(2)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第一次现代化大浪潮,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思想文化:亚当斯密理论、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3)第二次科技革命,现代化发展的第三次大浪潮。各国探索新制度,寻找现代化之路。十月革命、社会主义的到来。(4)两次世界大战相继爆发,世界经济密切联系。出现三种现代化模式: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土耳其凯末尔模式和罗斯福新政模式。(5)联合国成立、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第三世界崛起、中国社会主义的兴起促进了现代化的发展。

现代化在中国近现代史的体现:1840年至1949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现代化、1949年至1978年的苏式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和1978年至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三个阶段。

四、现代化史观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史观教学,学生在三维目标的进行中锻炼了新思维。同时教学工作中提供了新思路,体现科学发展观精神,有助于更新理念,更好的与社会接轨。比如,组任世江教授编著的《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题》,摒弃了“屈辱史”、痛说历史的激愤方式,而是让学生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去分析、教育学生怎样吸取经验教训,跳出狭隘的爱国主义情怀,正视历史。冯一下老师在《现代化范式与中学历史教学》一文中说:“现代化范式可以为我们认识近现代史提供新的视角;现代化范式为历史评价提供了新的参照坐标和评价体系;现代化范式为近现代史的教与学提供了更多的科学的方法;现代化范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③可见现代化史观教学益处多多。

五、在运用现代化史观教学的时候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重概念的正确理解。概念是对象的语言表述,无概念的研究不是科学的研究,概念所概念的关系研究就是规律的探索,概念的准确程度标志对对象的掌握程度和其研究的理论水平。定义是对概念的表达。在历史中教学中对概念、定义的理解程度也是教学的前提。一个连现代化史观的概念都弄不清楚的人怎么运用它去教学?

2、整合知识,构造完整知识结构。完整的知识架构的建造才能更清晰的认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从而深刻理解现代化发展的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横向、纵向分析,透彻理解现代化发展的意义,从而运用于教学。不管是经济模块、政治模块还是文化模块,也能分析出现代化发展规律。更清晰,更明了,更顺利地教学。

3、把握好度,不要神化现代化史观。学习了现代化史观,很多人多觉得现代化史观的神奇,现代化史观可以大刀阔斧的使用在教学中。而现代化史观不是适用于所有的教学,比如中国古代史。现代化史观可与其它史观相结合,如讲环境史或经济史用生态史观教学就更加彰显了它的合理性。

六、现代化史观在高考题中的体现及分析(举例)

现代化史观在高考中的体现不在少数,从2010年到2013年每年都有。大部分已给出背景材料为主,提问多为具体式和开放式相结合。下面我们举例来分析一下高考题中,关于现代史观的答题思路。

2007年广东省高考文综卷第29题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仅分析史观部分)

⑵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5分)

参考答案:

⑵①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②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④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

分析:一共三个提问,我们对现代化史观作分析。材料二明确提到用现代化的观点回答问题,所以这道题的方向有了。再找关键词:政治、经济、文化。其实也就是考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用现代史观来作答,就涉及到经济、政治和文化因为辛亥革命的影响变化。由此作答。(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续篇》,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注解:

①付玉成:《现代化史观与近现代史教学内容的构建》,《教育探索》2007 年第 12 期。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第4篇

【关键词】中国梦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融合

【Abstract】Based on the fus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Education and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inese dream and the important nodes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which is based on the new situation, and uses 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s to analyze the Chinese dream and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Key words】Chinese dream education; Outline of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Fusion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地区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再次促飞了中国人的中国梦。在新形势下,大学中国梦教育也应更加深入教学实践、深入学生群体

中国梦是中国人对中华民族奋斗历史的的概括总结,也是当前国人对民族未来的期许展望。党的十以来,主席对中国梦做了详细而重要的论述,随即在大学生群体中,中国梦产生了极大的反响,中国梦教育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的梦,是广大大学生的梦,中国梦教育理应渗透到大学教育的相关课程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就是中国梦教育的重要课堂。在“纲要”课教学中应积极整合教学内容,将中国梦教育融入到“纲要”课教学过程中,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推进中国梦教育中发挥主渠道作用。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的中国梦

中国梦贯穿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演进过程中,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内容来看,整个课程内容处处彰显着中国梦的相关思想。

1840年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打碎了清帝的“天朝之梦”,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百年的屈辱与苦难。在苦难中,中华民族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逐渐被唤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被提出。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以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委托魏源于1844年编成《海国图志》,魏源在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维新思想家康有为提出一整套变法维新主张,但是在腐朽的清王朝封建统治下是不可能实行的,最终失败。但它的意义和影响却是深远的,知识分子得到一次思想上的解放。历史的教训告诉中国人,自上而下的改良之路是走不通的。

孙中山先生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辛亥革命是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孙中山在1894年11月《兴中会章程》中,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族意识的觉醒。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实践证明中国通过资产民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也是走不通的,后经袁世凯复辟帝制,中国军阀混战,孙中山先生最终作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正确选择。这是中国历史的必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开展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上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从大革命失败到井冈山的星火燎原,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万里长征胜利会师,从维护国家独立的抗日战争到反击军的全面内战,最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掀开了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的中国梦新篇章。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整整109年,中华民族迈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步。新中国的诞生掀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从此,中国共产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开始了实现中国梦的新探索。

同志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顺利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奠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956年以后,鉴于“斯大林”模式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问题,我国开始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实现现代化方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国防和高科技领域中以“两弹一星”为标志取得了重要突破,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全面推进。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1月,第一枚中远程导弹发射成功。同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5年,可回收人造地球卫星试验成功。中国在尖端科技领域的某些方面正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为国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全国人民完整准确地理解和坚持思想科学体系,全面拨乱反正、实事求是地纠正同志晚年错误、汲取 “”沉痛教训,不研究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梦的真正实现。在改革开放的寻梦历程中,我国实现了三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转变,从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温饱到总体小康的转变。改革开放的全部成就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得“中国梦”距离我们越来越近。

党的十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到了一个新时期,一个重要的关节点。从中国近现代以来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可以看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中国长远发展奠定更好的制度基础。

2 高校开展中国梦教育的必要性

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要实现党的十提出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代中国青年重任在肩。大学生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开拓精神的群体,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当代大学生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实现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已经交到当代大学生手上。当代大学生应把个人梦想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使大学生立志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任务。

3 中国梦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策略

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正是一部中国梦孕育而生、逐步实现的历史。将中国梦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过程中, 应围绕追寻中国梦这一主题充分整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感同身受,把家国史、中国梦融入心中, 真正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将个人理想融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以论带史式教学方法、互动参与式教学方法、情感体验式教学方法。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过程中,应具体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首先,在“纲要”课授课过程中要始终抓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条主线,凸显中国梦的时代主题。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苦难,由此开始了百年中国梦的艰难求索和不懈奋斗。从鸦片战争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器物救国到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制度救国,从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的思想文化救国到中国共产党找到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救国之路, 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寻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实践探索。

其次,将中国梦融入“纲要”课中, 应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内涵来整合教学内容,承接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不懈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历史主题。尤其在新形势下,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探讨总结热潮中,中国梦的内涵更容易在教学过程中阐发出来。

再次,将中国梦教育融入“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强化实践教学,多种渠道地扩展大学生实践感知视野,使他们能在实践教学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自觉提升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1)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教学。高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外教学实践活动,如组织大学生进行参观考察、社会调研、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利用红色资源和爱国教育基地,让大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近代以来救亡图存的先进中国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懈探索,对中国梦形成认同感。

(2)广泛开展校园教学实践活动。高校校园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将中国梦教育融入“纲要”课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校园内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资源, 包括课堂、社团、马列读书社、校园刊物、征文比赛、历史剧展演等, 马克思主义学院可以和学校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密切配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纪念日、12.13国家公祭日以及国庆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校园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深刻地理解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必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 使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凝聚到一起,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巨大精神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深深体现了中国人的共同理想,也深深反映了先辈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从历史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守中国人共同的理想信念,通过对教学策略的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思路,将中国梦教育与“纲要”课有机融合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Z].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6.

[2]冷溶.什么是中国梦,怎样理解中国梦[N].人民网/人民日报,2013,4,26.

[3]李捷.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看伟大的中国梦,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讲座第十讲[R].中国人大网,2014,5,13.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第5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下简称中国道路)是什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表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这一条“来之不易”的道路,如何让人民大众对它有科学认知、全面把握、坚决实践,是我们当下必须着力探索解决的问题,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价值功能。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人民大众科学认知“中国道路”内涵提供系统方法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要让马克思主义为人民大众所掌握,更主要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人民大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自觉实践行动。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注重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引导教育人民大众,使他们能够用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方法论来看待、认识、理解把握党的十八大报告所表说的“中国道路”丰富的内涵,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知价值功能,提高人民大众对中国道路整体的系统的理论认知。

1.认清“中国道路”的本质要求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九十多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证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的中国道路探索和实践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二是立足基本国情。准确把握国情并从国情实际出发,来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遵循的基本原则,毛泽东曾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3]当前中国最基本国情是“三个没有变”,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只有立足我国当前基本国情,一切从现有的客观实际出发,才能从根本上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而顺利将中国道路推向前进。三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这是“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4]的基本路线。四是明确根本任务。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基础之上的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根本任务,就必须大力解放、发展生产力,努力破除一切阻碍中国经济社会进步的体制机制障碍。

2.把握“中国道路”的总体布局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当代丰富发展的结果。社会建设总布局从“两个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三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四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有一个初步探索、逐步深化、不断走向完善的认识历程。“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社会建设是条件,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它勾勒了一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美丽蓝图。

3.领会“中国道路”的价值目标

一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大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中国道路实践过程中,人民大众既是实践主体,也是实践成果享受的主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追求的终极目标,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国道路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二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坚持的坚定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4]。三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我们党在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顺应世界现代化发展趋势而制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

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人民大众,提高人民大众理论认知水平,强化系统认知观念,使他们明白中国道路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没有这条道路的开辟,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样,人民大众就会自觉地用中国道路的本质要求、总体布局和价值目标来要求自己,指导自己的实践,努力推动中国道路实践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人民大众全面把握“中国道路”选择提供辩证方法

中国道路有着历史的承续和承载,是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在前赴后继艰难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我们应将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交给人民大众,让他们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中国道路的选择。使人民大众认识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走上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过程的一般逻辑,又要考虑特殊国情的后发外生性质,中国道路是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对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6];深刻理解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开创中国道路的艰辛历程;更深体悟这条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1]。

1.领会“中国道路”探索的艰辛历程

中国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失败以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西方列强野蛮侵略和残酷掠夺,满清政府腐朽没落和软弱无能,致使中国陷于国家战乱不已,人民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在那个内忧外患倍受欺凌的悲惨年代,中国有骨气的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过上百年的上下求索,在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上提出了各种主张。从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到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都未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任务。只是在中国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后,经过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以及后来的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使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为主要目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成功地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后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2.认同“中国道路”的成功开创和坚持发展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了自1840年以来,中国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4]。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根本问题,通过一系列改革探索,开辟了中国道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着“怎样建设党,建设什么样的党”这一党的建设根本问题,提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党的思想,在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过程中,坚定中国道路;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围绕着“怎样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这一发展根本问题,深刻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带领全国人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道路;以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梦想,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大踏步前进。为全面深化拓展实践中国道路,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7]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要使人民大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历史观的过程,人民大众掌握了它,就易理解所说的,中国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的内涵;就能认识为什么中国不能走英美国家现代化道路、中国走不通闭关自守的改良主义道路,为什么苏联模式在中国不管用,欧洲民主社会主义在中国不合适;就坚信唯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开创的中国道路,才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人间正道。就能深刻体悟所说:“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8]。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人民大众坚决实践“中国道路”提供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大众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大众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指导广大人民大众实践的过程。实践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当下中国道路的实践,正是人民大众接受认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并化为自身自觉实际行动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依靠人民大众实现理论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国道路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走向完善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带领人民大众自觉地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全国人民的中国道路实践。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强实践是“中国道路”发展动力意识

人民大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认识到中国道路不是在“论战”中“辩”出来的,更不是在书斋里琢磨出来的,而是在实践探索中干出来的,中国道路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正如邓小平所强调的,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正是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正确判断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明确了我国最大的基本国情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通过“摸着石头过河”,冲破“姓资姓社”的禁锢,并在大胆实践、锐意创新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正是在中国道路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带领中国人民历经九十多年艰苦探索,历经挫折而找到的符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要求的发展之路。改革开放36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 482亿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94 335.8209亿美元(人民币568 84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226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近七千美元(人民币42557元)[9],经济总量2010年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都是在实践中干出来的。没有实践,就没有今天的中国道路。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第6篇

    论文关键词 现代性 超稳定系统 中国模式

    金先生早年毕业于北大化学系,后长期在香港和台湾地区任教,着作也都是在港台完成。因为并不处在中国大陆,所以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看法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土生土长大陆学者的一些局限性,能够更加客观和公正地看待中国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而其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分析也集中体现在《兴盛与危机》和《开放中的变迁》之中。

    金先生作为研究现代性和现代化进程的着名学者,对世界层面上现代性的形成和中国本土现代社会的产生都有较深的研究。其对世界层面上现代性的认识形成了《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这本书,而对后者的认识形成了《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

    一、两本书的共同之处

    这两本书虽然论述的范围不一样,一个是世界角度普遍意义上的现代性起源,一个是中国特定情境下现代性的产生,但其还是有共同之处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两本书都遵循“超稳定系统”假说“超稳定系统”假说最早是金观涛在《兴盛与危机》中提出,用来分析中国古代社会王朝更替的内在历史动因和演化机制。《开放中的变迁》继承了《兴盛与危机》中超稳定结构的分析假说,用该假说来探讨了1840-1956年中国社会宏观结构的变迁,诠释了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现代史,提出超稳定结构在对外开放条件下的行为模式。该假说认为存在意识形态与社会组织的一体化,这是一个超稳定的系统,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传统一体化结构解体——意识形态更替——新一体化结构建立”的过程。中国社会也从最初的“儒家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组织一体化”发展到“毛泽东意识形态与社会组织一体化”。

    如果说《开放中的变迁》是“中国传统社会超稳定系统”假说在中国近现代史分析上的应用,那《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则是该假说在西方历史上的投射。

    (二)两本书都体现了一种系统演化论史观和大历史观系统演化论史观在《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作者运用西方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演变史来论证现代性的产生,认为现代社会是政治、经济和现代价值系统耦合的结果,现代政治共同体在这种耦合中起了关键的作用。而在《开放中的变迁》的分析中,金先生认为意识形态与政治、经济子系统存在着强耦合,意识形态内容的变迁和与它相关的社会组织解构存在着互动关系。

    大历史观是与系统演化论史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基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系统的分析,所形成的只能是一种大历史观。它能使我们超越时代近视和意识形态的屏障,获得一种历史洞察力的解放。研究视野的大小对于一项研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两本书的论述中都有着严密清楚的逻辑分析结构《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中的逻辑结构即为现代社会在两个层面上的建立,民族国家内部和民族国家群。每个层面上都有相对应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价值三个子系统,正是这三个子系统的互相耦合和演化,使得现代社会不仅在单个的民族国家内部得到了建立,还在世界共同体的层面上确立。而《开放中的变迁》的逻辑分析结构则为超稳定系统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被动开放中的变迁过程。金观涛假定这个超稳定系统是始终存在的,只是其中的要素发生了变化。意识形态由最初的儒家意识系统转变为毛泽东思想,意识形态与社会组织的一体化由最初的封建专制主义演变为社会主义。而每个阶段又可分为三个子部分,意识形态、政治结构和经济形态,这三个子系统是相互对应的,比如儒家意识形态所对应的就是封建社会三个等级的政治结构,和地主经济形态;毛泽东思想对应的则是共产党的统治和计划经济。以上是这两本书中所蕴含的逻辑分析结构。

    二、现代性构建的路径分析

    现代性的构建,亦即一个国家社会转型的过程,是指从一个前现代性(传统)社会转变为一个现代性社会。欧美国家大都已经经历了这个社会转型的过程,而中国的社会转型从清朝末年开始,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的历程,但仍处在这个转型之中。回顾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建构现代性的过程,或许能够对我国现代性或现代文明秩序的建立有所启迪。

    欧洲现代新文明形态的构建与启蒙运动是密不可分的,启蒙运动首先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再加上宗教改革、宗教世俗化和教皇革命,理性、法律与基督教精神逐渐结合在一起,促进了欧洲国家现代性的构建。

    美国作为荷兰、英国、法国等的殖民地,接受了来自欧洲的先进思想、民主理念以及科学技术,在政治上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经济上建立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确立了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导地位。

    在地理位置上属于亚洲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等一系列现代化改革,向西方学习先进的制度,率先脱亚入欧,可以说是第一个非西方国家以西方的现代性为范本而成为东方第一个现代化国家。日本的现代性建立虽然是以西方先进国家为范本的,但仍有强烈的日本民族文化性格,所以是不同于西方现代性的现代性。日本民族文化的性格至今仍体现在以丰田、索尼、松下等为代表的日本家族式大企业上,也正是这种文化性格能使日本在二战后,国内一片狼藉的情况下迅速恢复经济,并一度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俄国构建现代性的路径则更为特殊。作为资本主义世界链条上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最先在沙俄得到了检验。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把俄国共产党推上了历史舞台,战时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得俄国举全国之力度过了一战后的艰难时期。“新经济政策”、五年计划、二战、两极格局的对立,社会主义(马列主义)在苏联的实践在资本主义之外提供了另外一条现代性构建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学说认为,社会主义应是“后资本主义”的社会,但在长期的冷战时代,在意识形态上,社会主义却是作为一种更优越的“现代性”(或者“超现代性”)向资本主义挑战的,亦即社会主义所试图建立和维持的是更加优越的制度、更加先进的价值文明。

    以上就是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在近代构建现代性的主要路径和模式,我们看到有内生型的即通过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子系统演化而成;也有学习模仿型的,借鉴别国的制度来进行本国的建设;也有跳跃发展型,直接建立一种“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路径和模式对我国这个经历了漫长封建社会的泱泱大国的现代性转型或多或少都起到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苏联的社会主义路线。

    三、中国语境下的现代性建构——“中国模式”

    《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全书探讨的主要是现代性如何产生、传播、面临何种危机以及如何自我修正,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过程。而目前国际上对现代化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两个模式的争辩上,即“美国模式”或曰“华盛顿共识”,与“中国模式”或曰“北京共识”。“华盛顿共识”所指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它是一种西方式的民主形式;而“中国模式”所指的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通过社会主义路径走向现代化的模式。“中国模式”之所以现在能引起来自学界和政界如此高的关注,主要是基于中国的发展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所起到的引导作用。中国通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政治民主上相比以前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而美国模式的推行却并没有给那些采取它的国家带来足够的进步,中国的迅速崛起使大家开始去认识“中国模式”所蕴含的借鉴意义。在这个层面上,中国模式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发展经验的问题。

    (一)关于是否存在中国模式的争论有的学者认为应该慎用“中国模式”。他们的理由是,中国的体制尚未定型,还需要继续探索。现在提“中国模式”有定型之嫌,容易引起盲目乐观,会转移改革方向,因此要慎提“中国模式”,并主张用“中国特色”。有的学者则认为,中国无意输出“中国模式”,中国一向坚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制定政策和选择发展道路的原则,“中国模式”没有普适性,正像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没有普适性一样,中国模式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案例”。还有的学者认为,提“中国模式”为时尚早;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关于中国特色发展经验和道路,称之为“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比提“中国模式”更加科学、合理,也给未来“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有可能上升为“中国模式”留下余地和空间。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第7篇

关键词:技术合作网络;探索式创新;个体行动者;集群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3)01-0031-06

1.引言

探索式创新是相对已有技术而言,开发新的技术,是具有原创性、突变性的新发明创造。探索式创新有利于企业更好适应市场环境的动态变化和实现技术突破。企业利用技术合作网络内不同知识,可以低成本、低风险地增强探索式技术创新。目前,关于个体行动者(Actor)利用技术合作网络来实现探索式创新正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人们研究重点正从网络结构转向网络内容(网络知识多样化)及焦点企业(Focal Firm)的知识基础与外部伙伴的多样化知识的整合作用。例如,Phelps验证了合作网络多样性知识的整合对探索式创新的积极作用。Srivastava和Gnyawali分析了焦点企业的知识基础会影响对网络多样化知识的整合,从而会影响突变性创新。但是,现有的研究是单向的,主要考虑技术合作网络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而很少关注个体行动者探索式创新行为对网络联结的影响及二者的内在相互联系,从而不能系统地揭示合作网络内企业探索式创新的规律。在社会网络内,受到网络自相关的同类相聚(Homophily Principle)和同化原理(Assimilation Principle)的影响,网络变化与个体行为变化相互联系和影响。另外,网络变化和个体行为变化会受到共同的个体特征及网络内生因素(例如中心性)影响。然而,在技术合作网络内,技术合作网络变化与个体行动者探索式创新行为变化问的联系是否会受到网络自相关、共同的个体与网络内生因素等的影响尚缺乏实证的验证。

与以往研究不同,我们采用动态研究方法,多层次地分析技术合作网络与个体行动者探索式创新行为的内在联系。首先,在对技术合作网络与个体探索式创新行为联系进行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多层次的网络变化效应与个体探索式创新行为变化效应的假设;其次,进行研究设计,并运用网络分析软件STOCNET 1.8的SIENA功能,以宁波江北区仪器仪表产业集群技术合作网络为例进行模拟分析与讨论。

2.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2.1技术合作网络与个体探索式创新行为的相互依存

在社会网络内,个体行动者为了能够对网络结构与网络内的其它行动者的行为做出反应,既可以通过改变行为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改变网络联结的方式。因此,个体行动者在网络内需要做出两类决策:一是与外部建立联结(伙伴选择),另一是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决策。个体行动者对外联结的选择或变化,本质上是网络结构的变化或网络联结的变化,也称为网络变化。在技术合作网络中,网络变化与个体探索式创新行为变化的相互依存是因为二者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相互联系。第一,直接联系足受到网络自相关(双边层面因素)的影响,即社会联系更容易发生在人口统计特征相似和行为相似的个体行动者之间。关于网络自相关因素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同类相聚原理的影响,指的是相似的个体间比不相似的个体间更容易建立联结关系。另一是同化原理,其指的是个体行动者会改变个人的特征(包括行为特征)以实现与其社会邻居特征的匹配。因此,网络变化与个体探索式创新行为变化是互为条件和影响的,网络变化(联结选择)在同类相聚原理的作用下受到个体探索式创新行为相似的影响,而个体探索式创新行为变化在同化原理的作用下受到合作伙伴行为的影响。第二,间接联系是受到共同的个体层面因素和网络层面因素的影响。例如,个体行动者的一定程度的知识专门化,可能有利于增强探索式创新,同时。可能越容易吸引外部伙伴的合作。占据有利的网络中心位置,具有信息优势与控制优势,不仅有利于促进外部知识的获取,而且可以识别潜在的合作伙伴。网络变化效应常被称为选择效应,而个体行为变化效应常被称为社会影响效应。接下来,我们分别从技术合作网络变化的选择效应与个体探索式创新行为变化的社会影响效应提出假设。

2.2技术合作网络变化的选择效应

(1)网络内生因素效应

外向中心性效应。外向中心性是双边联结的程度的总体趋势,是个体行动者对外联结的数量总和。网络外向中心性体现了个体在网络中的权利和地位。具有更好的网络位置的企业可能更有利于选择合作伙伴。越处于中心位置的企业,掌握的信息越多,越能够识别企业间合作的机会,同时,相互联系的企业也越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可以选择最合适的合作伙伴。依据中心地位的影响,企业更容易在双边关系中达成对自己有利的合作条款。另外,可以获得更多的合作伙伴的相关信息,有利于降低合作风险。因此,我们假设:

H1 在合作网络中,个体行动者网络外向中心性越大越有利于其与外部建立合作(联结)。

(2)个体因素效应

其一,知识专门化的自我效应(Ego Effects)。正的知识专门化的自我效应显示,个体行动者知识专门化程度越大,越倾向于与更多的外部企业合作,体现了对外活动程度。依据资源基础观,知识专门化体现了企业的资源具有专用的性质,并会影响其寻求外部的资源。企业对知识的探究具有在本领域发展的倾向。因此,具有专门知识的企业更喜欢选择在其所熟悉知识邻近领域内从事研究。虽然企业可能具有获取外部潜在知识的愿望,但是由于具有从事自身技术领域研究的习惯,限制了其与外部的合作。另外,专门知识具有专用性和隐性,在合作中很难采用正式的合同来规定、监督与执行,容易被合作伙伴盗窃并遭受损失,因此,具有专门知识的企业会因为合作中潜在风险选择不合作。那么,我们假设:

H2 在合作网络内,知识专门化的自我效应为显著负的,即企业知识专门化程度越大,其与外部建立合作的倾向会降低。

其二,知识专门化的伙伴效应(Alter Effects)。正的知识专门化的伙伴效应显示,个体行动者知识专门化越大,越多外部企业倾向于与其合作,体现了受欢迎程度。企业参与合作网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网络内的资源与知识。具有很强专门知识的企业更容易在集群内被看作是技术领先者。相比技术落后的企业,作为技术领先的企业常成为集群内其它企业咨询的对象。技术相对落后的企业,希望通过与知识专门化程度大的企业合作来获得技术帮助和学习先进技术,因此,倾向于与知识专门化程度大的企业建立合作。那么,我们假设:

H3 在合作网络内,知识专门化的伙伴效应为显著正的,即企业知识专门化程度越大,外部企业越倾向于与其建立合作。

(3)双边因素效应

其一,类型相同。在合作网络内,网络个体行动者包括企业与科研机构(包含学校),因此,技术合作伙伴的类型一般来说有三类: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科研机构、科研机构与科研机构。依据同类相聚的原理,我们假设:

H4 在合作网络内,企业与企业和科研机构与科研机构比企业与科研机构更容易建立合作。

其二,知识专门化相似(选择)与探索式创新相似(选择)。知识专门化相似性的选择效应指的是,网络内的个体倾向于与具有相同程度的知识专门化的组织建立合作关系。类似地,探索式创新相似性的选择效应指的是,企业倾向于与具有相似的探索式创新绩效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依据同类相聚的原则,那些具有相似特征或行为的企业,一般来说,可能具有相似的组织惯例、价值观或企业文化,因此,不仅容易相互接触并形成合作关系,而且容易通过协调来解决合作中的冲突问题。因此,我们假设:

H5 在合作网络内,企业倾向于与具有相似知识专门化程度的组织建立合作。

H6 在合作网络内,企业倾向于与同样从事探索式创新的组织建立合作。

2.3个体探索式创新行为的社会影响效应

(1)网络内生因素效应

外向中心性效应。网络外向中心性还体现了企业与外部建立合作关系的倾向。企业的探索式创新强调了不同知识来源在知识创造中的作用,如果一个企业与外部的合作关系越多,获取外部差异知识也越多,企业所能实现的知识组合也越多,从而有利于发明新的技术,即实现探索式创新。处于高度中心位置的企业,越有利于从事探索式技术创新。中心性代表关键资源可获得性和信息聚集,更容易获得创新相关的信息和影响力,有助于企业降低获取信息和潜在资源的成本。另外,网络位置越接近中心位置,越不会模仿普遍的做法或者那些追随者已经在使用的做法,而是倾向于采取探索式创新。因此,我们假设:

H7 在合作网络内,个体行动者在网络中心性越大,越有利于促进探索式创新。

(2)个体因素效应

知识专门化效应。正的知识专门化效应指的是,知识专门化程度越大,企业越倾向于探索式创新。技术创新的本质是知识创造,而知识创造依赖于知识的吸收、转移与整合。影响企业知识吸收与自身知识基础相关。一般来说,企业知识基础包括三个维度:知识宽度、知识深度和知识集中度。企业知识专门化程度越大,意味着企业在某类知识领域的钻研越深,相关知识的积累越多,从而整合知识的能力也越强,越有可能实现技术突破,探索式创新绩效通常也就越高。知识专门化程度越大,知识集中程度越高,更有利于把握技术创新的机会,提升探索式技术创新绩效。因此,我们假设:

H8 在合作网络内,个体行动者的知识专门化程度越大,越有利于促进探索式创新。

(3)双边因素效应

探索式创新相似(影响)效应。该效应指的是,一个企业的探索式创新行为会影响合作伙伴的探索式创新行为,体现了同化原理。在集群技术合作网络内,那些地理位置邻近的企业间合作,有利于促进相互接触与互动,增强相互了解,容易获得合作伙伴的信息。当合作一方了解或者观察到合作伙伴的探索式创新有利于提升绩效时,会积极模仿合作伙伴的探索式创新行为。因此,我们假设:

H9 在合作网络内,地理位置邻近的合作伙伴的探索式创新行为会影响伙伴实施相似的探索式创新行为。

3.研究设计

3.1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我们选择知识密集型的宁波江北区仪器仪表产业集群为调研对象。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技术与产品更新快,企业具有较高从事探索式创新的积极性。目前,宁波江北区仪器仪表集群有约40多家制造型企业、7家关联科研单位(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中国兵科院宁波分院、宁波大学等)和40多家相关联企业,这些组织间的合作关系构成了宁波江北区仪器仪表产业集群技术合作网络。整个集群在2010年产值约20亿,产品主要属于通用仪器仪表与专用仪器仪表,涉及水表、流量表、传感器、温度控制器等。我们采取问卷调研的方法,以2005~2010年为观测期,同时,考虑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选择3个观测时间点,即2005年、2008年和2010年,把观测时间分为金融危机前与危机后两个阶段。在宁波江北区发改局帮助下,我们先确定集群内有从事研发或已经成功申请专利的单位名册,该名册包含39家单位,然后对集群内制造企业与研发单位进行问卷发放,问卷由总经理或技术经理填写。在问卷调查中,组织间的合作关系数据收集通过名册回想法(Roster Recall)。我们要求被调研的单位在2005年到2010年期间必须满足有至少1个的技术合作伙伴。被调研的单位需要回答与合作相关的问题,即贵单位在遇到技术上的问题时向名册中哪个单位咨询或寻求帮助吗?此外,我们从中国专利数据库网站收集专利数据。

我们总共发放了89份问卷,具有技术合作伙伴的制造企业与研发单位有27个。我们以这27个样本建立3个观测点的合作网络(整体网)邻接矩阵。合作网络邻接矩阵是有向的,若i主动向j寻求技术帮助,则xij=1,但是并不意味着xji=1,除非j主动向i寻求技术帮助。由于我们设立了3个观测点,我们需要建立3个合作网络邻接矩阵。对于在某个观测点中没有出现的企业,其与网络内其它个体行动者的合作关系为0,这样我们确保了3个观测点的合作网络邻接矩阵具有相同数量的行与列。

3.2测量

(1)知识专门化。专利作为企业知识资源的基础已被人们所认同。虽然不是所有的知识可以专利化,但是专利与非专利的知识存在正相关。因此,本部分采用专利来测度知识专门化。由于外观设计仅是外观的改进,不涉及技术与功能的变化,因此本研究中的集群企业的专利仅包括发明与实用新型,不包括外观设计。国际专利分类号IPC前3位数字代表某一类技术领域。那么,知识专门化程度的测度,可以用具有专利数量最多的某一专利分类号中的专利数量与企业所有专利数量的比例来表示,比值越大意味着越专业。本研究对2005~2010年的5年间的宁波江北仪器仪表产业集群中的仪器仪表相关的专利(以成功申请日计算)进行归类,具体包含的专利分类号有A01、A47、B01、B23、B29、B60、B61、B65、E01、E03、E04、E05、F04、F05、F16、F17、F23、F24、F25、F41、G01、G05、G06、H0l、H02、H03、H04、H05等28种,选择比例最大的值来代表知识专门化程度。

(2)探索式创新行为绩效。该构念参考了Lubatkin等人,王凤彬和陈建勋等的探索式创新绩效量表,我们选择3个问题项,分别是:贵单位能打破常规寻找新的技术/产品的创意;贵单位经常研发有价值的新产品或服务;贵单位尝试以新方式来满足顾客需求。该构念以利克特五点来测评,其Cronbach’s a系数是0.73,表明该构念具有较好的信度。我们分别测度2005年、2008年和2010年的个体探索式创新行为绩效。

(3)技术合作网络变化的选择效应与个体探索式创新行为变化的社会影响效应。本文参考了Snijders等人的SIENA手册中的网络变化效应与个体行为变化效应的概念与统计表达式。技术合作网络变化的选择效应涉及网络内生因素效应(外向中心性),个体因素效应(包含知识专门化的自我效应与知识专门化的伙伴效应),双边因素效应(包含知识专门化相似、探索式创新行为相似和类型相同)。探索式创新行为变化的社会影响效应涉及网络内生因素效应(外向中心性),个体因素效应(知识专门化效应)和双边因素效应(探索式创新行为相似)。

3.3分析的工具

网络变化和个体行为变化都可以看作是马尔科夫过程,二者的共同演化可以用SIENA中的行动者导向模型进行模拟。SIENA是网络分析软件STOCNET 1.8的内容,可从网站上免费下载相关软件程序和手册,也可以到SIENA主页阅读相应参考资料。对于网络与行为变化的各效应的参数估计,SIENA通过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方法进行迭代模拟。

4.分析与讨论

我们运用STOCNET 1.8软件的SIENA功能分析集群技术合作网络与个体行动者探索式创新行为相互联系的模型。在模型中,参数估计经历了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MCMC)的2675次迭代,结果见表1。从表1看,各个效应的T比率(与参数估计的T值不同)接近于0,小于0.10,显示了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收敛度,因此技术合作网络变化与个体探索式创新行为变化是相互状态依存的。由于网络密度、平均外向度、网络联结在2005年分别是0.050、1.346和35,在2010年分别是0.140、3.769和98,说明2005~2010年期间网络规模不大,网络节点少,组织间的合作不多,联结较少,因此,集群技术合作网络尚处于初级阶段。

4.1基于伙伴选择的网络变化效应

表1显示,集群技术合作网络变化效应的结果如下:(1)外向中心性的参数估计并不显著,为-1.102(p>0.1),因此,假设H1不成立。这说明了,在2005~2010年间,个体的网络中心位置还不足以对其外部合作关系建立产生显著影响。(2)个体知识专门化的自我效应的参数估计不显著,为0.904(p>0.1),而知识专门化的伙伴效应的参数估计显著,为1.069(P0.1),因此,假设H5和假设H6不成立。这说明,知识专门化相似和探索式创新行为相似,不利于合作关系建立。原因可能是,具有专门知识的企业或者从事探索式创新的企业一般具有核心技术,出于技术外泄的担心,会选择不与具有相似知识或者相似探索式创新行为的企业合作。

4.2基于社会影响的个体探索式创新行为变化效应

表1显示,个体探索式创新行为变化效应的结果如下:(1)外向度效应的参数估计不显著,为0.078(p>0.1),表示个体行动者的网络地位高低与其从事探索式创新并不显著相关,即假设H7不成立。这是因为,探索式创新需要对不同来源知识整合,是一个知识创造过程。探索式创新所需知识不仅存在于组织内,而且存在于组织外部和组织间。虽然,个体处于网络中心位置,具有信息优势与控制优势,有利于接触到不同知识,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实现隐性知识的有效转移,即不一定能实现不同来源知识的整合和促进探索式创新。原因是,隐性知识获取更需要依赖私人间基于信任的交流与互动,而很难通过地位、权力来获得。(2)知识专门化效应的参数估计显著,为1.302(p0.1),表示个体行动者并没有采取与合作伙伴相似的探索式创新行为,因此,假设H9不成立。虽然这与同化原理不相符合,但是说明了探索式创新需要原创性,需要组织自身具有一定知识基础和吸收能力,不容易通过模仿合作伙伴的探索式创新行为来实现。

5.总结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第8篇

索引是利用文献的工具,与文献流通形式的变化息息相关。10年来在索引编制理论研究方面发生了波动,说明我们关于索引编制的理念正随着文献整理现代化进步而发生深刻地变化。以往文献以纸质载体为主,索引编制靠人工,编排技术百多年没有发生多大改变,理论研究相对稳定。自从计算机及其相关电子技术应用于文献领域并成为新流通载体后,索引编制手段及索引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传统理念产生很大冲击,这是造成索引研究波动的根本原因。本文就10年(1993-2002)来索引研究的状况进行剖析,以求得一二看法,为索引研究深入发展筹谋。

1索引理论研究低落,相关研究发展强劲

我国很早就有索引的编撰和理论研究。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索引编制理论和方法传到我国,曾掀起索引编制和研究的高潮,成果辉煌。新中国建立后,安定的社会环境,先进的政治制度,为学术研究提供了良好氛围,索引的理论研究和编制才真正掀起高潮。虽然影响了索引事业的发展,但拨乱反正后,索引研究与编制又蓬勃兴起。尤其是80年代末期中国索引学会成立,领导索引研究,组织索引开发,开展学术交流,使我国索引事业走向规范化道路。

20世纪90年代初,是我国学术界研究索引理论的高峰期,1996年以后研究数量相对减少。《全国报刊索引(哲社版)》报道的信息显示了这种趋势(见表1)。但这种滑动并不表明我国索引研究衰退,而只能说明传统理论研究在减少,这是索引研究走向成熟的转折。能说明问题的是与索引研究相关学科或索引应用理论研究走向强劲。

表1索引编制理论研究情况(按《全国报刊索引》报道时间统计)

年代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共计

总共38443625203129012226

传统编制37423225202928012216

自动化编制124002100010

1.1书目的编制研究

书目编制在我国历史悠久,从汉代刘向著《七略》麇集众书始,书目便成为人们查检文献的重要工具。其六分群书并以此编排的方法,虽然有些幼稚,但已开索引先河。书目对保存文献并提供文献利用的功能,在两千多年历史中影响巨大。书目功能虽然主要不是用于文献查检,可在漫长岁月中人们主要靠书目来检索文献,以至许多学者将索引理论在中国的不完善归咎于书目的影响。直到现在关于书目编制的研究一直不衰。论述书目编制和数据库的文献就非常之多(不包括目录学理论、各种目录研究、图书馆编目及目录组织等文章,见表2)。尤其是运用自动化手段编制书目的研究逐渐增强。

表2书目编制理论及数据库研究状况(按《全国报刊索引》报道时间统计)

年代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共计

总共25173210275149365651374

书目编制11611251649121288

传统编制11510248468664

自动化编制011018034624

数据库研究35106174941183227208

1.2书目数据库建设研究

数据库是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文献存储后的文献形态,大多数数据库就是电子版的书目。其多种检索途径又使它成为一部多功能索引。对它的研究90年代初期较少,而末期达到高峰,至今不减(见表2)。

1.3文献标引研究

文献标引是揭示文献的途径,书目和索引的编制都离不开它。书目标引在于揭示群书篇目,索引标引所揭示的包括文献提名在内的各种知识点。在标引技术上没有本质区别,对它的研究一直是常见的选题。10年来研究文章比较多(见表3,不包括图书馆分类、编目所涉及的标引问题)。计算机技术大规模运用书目和索引编制以来,讨论自动化标引技术的文章越来越多,说明我国文献处理技术的研究已跟上世界发展的趋势。

表3文献标引研究情况(按《全国报刊索引》报道时间统计)

年代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

0020012002共计

总共28393426466448285039402

传统理论22362921424936163329313

自动化标引63554151212171089

1.4文献检索语言研究

检索语言是人与文献对话的媒介,没有这种语言就无法做到文献规范化处理,就无法与文献沟通。特别是计算机技术运用以后,检索语言成为人机对话的途径。检索语言是具有一定规范标准的人工语言。例如《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汉语主题词表》、以及各种形式的“关键词表”、“著者号码表”等。如今人们又提出用自然语言标引和检索计算机整理的文献,研讨热烈,有许多文章颇有见地,代表了检索语言的方向。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文献检索的探讨日益见多(见表4,数据不包括图书馆日常使用的分类法、主题法等)。

表4文献检索语言研究状况(按《全国报刊索引》报道时间统计)

年代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共计

总共15372516412925353719279

传统理论15352415382521272911240

自动化语言021134488839

相关学科研究的强劲势头,是索引研究和编制的必然结果,是索引研究实用化的反映,也是索引科学与各学科交叉和融合的结果。它告示我们对应用科学理论的探讨更应注重于实践。

2索引研究发展曲线描述了电子技术应用文献流通领域的历程

10年中,关于索引编制、书目编制、书目数据库、文献标引、检索语言等研究,都经历了低高低的波动。驼峰从1995年开始至1999年,峰顶在1997-1998年。这正是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现代电子技术在文献出版、存储、流通各环节普遍应用时期。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人们实际使用的文献形式。其功能齐全、传播速度快、存储量大、收藏丰富、检索方便,准确率高,都是纸质文献所不及,有替代书本式文献之趋势。在人们心理(接受新生事物)、生理(适应并掌握操作技术)上产生了解、掌握、运用的欲望,因此关于新技术运用的研究探讨是必然现象。这种研究的热化,势必对传统理论形成冲击。但也要经历由浅入深、由一般介绍到深刻研究的进程。随着新技术的普及和运转稳定后,该方面研究就会减少,因而形成曲线。这个曲线记录着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在文献流通领域应用的历程。

2.1计算机技术应用对传统索引理论研究的冲击

1994年研究索引理论的文章最多,随之逐渐减少(见表1)。与研究数据库建设、文献标引技术和检索语言的文章从1997年逐渐增多形成反差。形成这种反差的原因,就是学术界对计算机技术在文献流通领域普遍应用的反映与研究探讨。1994-1996年是这类研究的酝酿、写作、发表周期。传统理论逐渐减少合乎学术研究发展趋势,但“0”发展不正常,重视一种研究而忽视其他研究的倾向不可取。传统索引编制理论是一切新索引编制和索引形式的理论基础,对其研究不可轻视。

2.2书目数据库研究的发展曲线(见图1),明显表明计算机及其网络在图书馆和其他文献传播行业中运用的过程

关于数据库研究的文章始见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主要以介绍其功能作用为主。随着计算机在文献流通领域普及速度加快,文章数量开始增多,探讨数据库编制、检索以及制作技术等方面内容。1995年以后研究文章开始骤增,标志着计算机在以图书馆为主体的文献流通领域大规模应用。之后的三四年是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普及应用的高峰,至90年代末基本稳定,于是研究的文章相对减少。

附图

图1文献标引、检索语言、书目数据库研究情况示意图

2.3文献标引的研究与检索语言的研究相依共存,都是揭示文献的方式和手段

检索语言是人与文献载体(印刷体、电子形式等)沟通的语言,通过这种语言或代表这种语言的标识符号,把文献主体概念及其他有检索意义的特征表示出来,作为文献存储和检索的依据。没有检索语言,标引无法做到。不进行标引,检索语言便毫无用处。这是索引编制的重要途径。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文献整理后,这两方面的研究尤为需要。从图1可以看出,研究的高峰恰恰也在计算机技术普遍应用时期,表明了学术界对文献标引及其检索语言编制的重视,同时也反映出这些学者与时俱进的学风和进取精神。计算机应用是索引理论研究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它不仅随着文献载体转变而变换其形态,而且关系到编制方法、操作过程等环节的改革与创新,更重要是索引编制的观念必须改变。这是索引编制史上一场重大的革命。

3索引理论研究步伐不大但视野开阔

索引研究在众学科中是小字辈,成果相对较少。研究内容大都属于功能介绍、编制方法等探讨。随着科学研究深入发展,人们对文献需求广泛,索引理论研究便向着多元化、专深化发展。特别是新型文献载体的出现,开阔了索引理论研究的眼界。人们从多角度多方面探求揭示文献的途径,10年来总体研究步伐迈得不大,但研究视野比以前开阔了许多,这本身就是索引理论研究的进步。

3.1总体趋势是传统理论研究在减少,但反映的是对新形势下索引研究的呼唤

索引理论研究在90年代还很稳定。表1中1993-1999年间研究文章数量起伏不大,而且较多。说明我国学术界中有一批学者在关心索引事业的发展。在这较好的氛围中,中国索引学会功不可没,组织学术研究,与国内外学界交流互通,做了许多工作。在90年代中期,中国索引学会编辑了《索引研究论从》丛书,包括《索引的昨天与明天》、《索引技术和索引标准》、《论索引和索引方法》、《报纸索引和新闻数据库》、《索引编制自动化》5个分册,共收论文114篇,聘请相关专家撰写了有关索引编制原理及自动化编制技术、文献标引及自动化标引技术、检索语言编制及计算机语言识别技术、书目数据库技术等方面的论文,论及问题之深,引用资料之多,学术见解之新,是索引理论研究多年未曾有过的,为中国索引理论发展起了导航作用。但近几年研究文章骤减的状况应该引起学术界注意,反思以往的研究是否适于新形势、新局面的需要,如何尽快改变传统观念,建立起新技术研究体系等,为网络环境下索引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3.2索引研究视野逐步扩大,适应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

10年间报刊上共发表研究索引编制理论的文章203篇(这个数字是按原始文献发表时间统计),内容包括索引编制的一般理论、自动化编制、国外索引编制、各种类型索引研究、索引史研究、对著名索引学者和编制机构研究、索引专著研究、各种检索工具索引编制、古籍和现代著作索引编制等(见表5)。一般理论研究只占31.5%,其他专门研究占2/3还强。在64篇理论文章中谈功能作用类27篇,编制原理类26篇,论索引事业发展8篇,对中外索引编制理论进行比较研究的3篇。从各种角度来研究索引编制,反映出索引研究的生命力,能够适应科学技术进步而发展。

表51993-2002索引理论研究分类状况(按原始文献发表时间统计)

项一般自动国外索引学者索引索引检索古籍现代总

目研究化索引类型机构史专著工具索引著作共

数量6412136267221034203

3.3索引类型的研究数量较多,表明了索引学仍是一门实用科学

只要社会需要文献就有使用索引的要求。不论什么时候索引都是使用文献最便捷的途径。研究各种类型索引编制的文章62篇,几乎占1/3,论述了10多种索引的编制(见表6)。虽然平均文章不多,但反映出学术界给予的关注。这些索引功用不同,但都是人们所需要的。

表6类型索引研究情况(按原始文献发表时间统计)

附图

3.4计算机技术趋于稳定后,自动化方面的研究会减少,而研究索引类型、为学术著作编制索引会增多

新文献载体出现,文献利用形式发生变化,对这方面的研究必然要出现,但一旦普及并趋于稳定后,介绍或说明性文章就会减少,而逐渐转向深层次探讨,文章数量就要下落。研讨数据库文章逐渐减少就是例证。而在书目编制、文献标引、文献编排、检索语言等领域自动化研究逐渐增多则表明人们正在摆脱一般理论的研究,转向实用理论、专门编制方法的探讨。这也是计算机技术从应用到理论研究进展的过程。因此研究计算机应用于具体领域的文章会逐渐增多,逐步加深。

3.5对索引史、索引研究与编制方面有贡献的学者或机构的研究逐渐减少,而对索引著作和检索工具索引编制研究的增多,反映出学术界更重视索引应用理论的研究,重视索引检索功能的探讨

虽然近3年这方面研究出现空白,但是暂时现象,是由于文献载体变换中出现的调整期。当计算机技术运行稳定后,由于机编速度快、抽词准确、编排规范等优点,节省大量编制成本和人工,势必会出现编撰索引的高潮。包括为古今中外各种学术研究而编制索引。索引成果不一定是印刷型,但功能一样。

只要文献功能没有消失,索引作用就不会消亡。从索引功利性能上讲,计算机在文献领域里广泛运用,为索引编制开辟了无限光明的前景,以往可望不可及的鸿篇巨著的索引编制,如今可能在俄倾之间,轻松愉快之中成就。文献使用步入了崭新的时代。

4走出“理论”的困惑,建立大索引观,放眼于索引的实际应用

索引是“完备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备文献”应该是既有原始文献又兼有检索工具,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索引就是检索工具,依附于文献而存在。如今文献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索引研究也要洗心革面,使其适应新形势下人们对文献的需求。就索引研究的现状有几方面应引起我们重视。

4.1应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创新思维

深刻研究当今人们利用文献的特点,研究计算机及其网络发展对文献传播的影响,网络环境下人们对文献使用的需求,以使索引编制适应人们未来利用文献的需要。索引理论研究既要适应文献形式变化,也应符合人们对所用文献的了解认知、心理适应和使用习惯。不能固守传统理论不放,理论与实用脱节,而失去指导实践的意义。建立创新思维,不能指望在短时间建立一套完备的新理论,应该树立新的思维方式方法,敢于创新,敢于超前,以社会需求为研究目的,充分发挥索引在揭示文献上的作用,为文献利用提供快车道。

4.2冲破“太平研究”的藩篱,增强其理性探索

现在许多研究是以发表文章为第一需要,所以在理论探讨上,都愿说“套话”,打“贯腔”,生怕新东西叫不准,新提法不被编辑认同,因此众云亦云,以求太平。还有个倾向,不论什么样内容都把它写成“理论”型,带有“理论”味,把特征、规律、功能等大谈一番。这实不可取。理论研究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不要拘于一定的形式,内容深浅皆可,只要论述明白一个问题就是好文章。索引是一门实用科学,应注重编撰技术的研究与探讨。可在10年中关于书目、索引编排技术(不包括图书馆目录组织)的研究只有44篇(见表7),这个数量是讨论索引编制和书目编制理论314篇文章(见表1、2)的14%,占这次在《全国报刊索引》查阅1247条信息的3.5%,表明对编制技术方面的忽视。重“理论”,轻技术,是理性不足的显现。反映出业界习惯于约定俗成的运作,不善于开发与创新。

表7关于书目索引编排技术研究(按《全国报刊索引》报道时间统计)

年代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共计

总共425536262944

传统323423041224

自动化102113221720

4.3相当研究人员对先进技术了解不足,对索引未来发展认识模糊

表1中研究传统理念数量与研究自动化编制之比为216:10,不能不说明学术界对新技术反映生疏。许多选题和论述,都不谈计算机运用于文献整理后产生的影响,而谈那些已被许多人谈过的问题。这是因为对新技术运用不甚了解,自然就不会对未来发展有清醒认识。90年代初期计算机在我国应用较少,而西方先进国家已大规模使用,这时理论界就应有个介绍的高潮,可实际上这种文

章很少。说明我国索引界对新技术应用反映不够,学术研究相对滞后。这种局面必须改变,不然的话我们索引研究与编制就会落伍,就会影响国家和民族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4.4首先要深刻了解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带来的挑战,需要我们不时地更新、探索、追求,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为文献充分服务于社会保驾护航

要根据新形势下社会对文献的需要,开发出实用性强的索引产品,为社会服务。索引研究和编制要因时、因书、因人、因社会需求而宜,真能如此,社会怎不认同。

4.5理论研究要与时俱进,与实践相结合,以社会实际需要为前提

对于原理的讨论是必须的,而专门编撰理论的研究更为重要。索引编制不顺应时代,脱离实际需求,就分文不值。要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建立需求研究新需求新研究的机制,研究有针对性也就有了生命力。编制方法有了科学性,索引成果就会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

4.6树立大索引观,开阔研究领域,为振兴国家的科学、技术、文化及经济建设服务

一不能把眼光局限于印刷型文献,虽然电子型文献目前人们不常见,但它终会成为文献主流载体,所以要加强数据库检索方式方法研究的力度,使电子文献更科学的为人们服务。二不能只重视社会科学方面文献的索引编制,要把眼界扩展为流通于整个社会的文献,比如经济建设、工业生产、商业服务业等方面,凡是能通过整序而流通于社会的文献,或者说通过整序后有利于社会流通的文献,都应该纳入我们的视野。比如产业名录、商品名录等。三要注重与索引研究交叉学科的研究,这些学科间研究目的相近,技术相关,功能相连。诸如文献的分类、编目、标引、校仇、考证以及数据库制作技术等。虽然整理目的不同,但许多技术相近,可以相互利用,共同完成文献的揭示与整理。

4.7中国索引学会应加强力量引导学术研究

除组织学术活动外,更应该在索引理论研究方向上起导向作用,介绍世界上先进的编制技术和索引研究动态,引进成果,翻译有影响的学术著作,加强学术交流,使社会各界了解索引的新发展。学会也应吸收工商界有关技术人员参加,使索引研究更加实用化,直接与工农业生产和国家的经济建设挂钩,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

总之,10年来索引研究有喜也有忧,忧中也有喜。喜,研究成果颇丰。忧,后几年传统研究滑坡。滑坡的原因是社会对新技术广泛应用的关注,人们要有个了解熟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对传统技术进行重新审视、评价、借鉴并与新技术融会。后几年传统研究减少就是新旧技术融会调整的时期。今后定会出现个新理论蓬勃发展期,因此忧中又有喜。让我们做好理论准备,迎接新索引编制高潮的到来。

【参考文献】

1《全国报刊索引(哲社版)》,1993-2002年

2侯汉清主编.索引技术和索引标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3葛永庆主编.索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中国索引学会出版.1994

4葛永庆主编.论索引和索引法.中国索引学会出版,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