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乡村发展路径

乡村发展路径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2 17:09:27

乡村发展路径

乡村发展路径第1篇

关键词:太原市;现代农业;不足;路径

先后两次莅临山西,深入农村农民中间,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精心选择产业项目,确保成功率和可持续发展。”这再次表明了“三农”工作对于山西省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随着山西转型综改事业的深入,太原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

一、太原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与瓶颈

太原作为省会城市,其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虽在区位、技术、人才、政策和经验等方面都具有巨大优势,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城市小农村、大农村小农业、大市场小农户”的发展格局,城市依附性农业特征较为明显。这种农业发展模式是以都市高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为前提,以大都市旺盛的需求为基础,以都市密集的资本、技术、知识和人才等优势为依托而充分发展起来的农业生产模式,且最终要求农业产业发展完全融入于城市的生产生活之中。在太原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中,存在着现代农业为区域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新动能的底力不足的现象。首先,城乡二元体制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存在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城乡二元对立和快速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整体上的挤出效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发展赖以生存的空间、时间、人力等资源不断萎缩,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中相对劣势的地位也被拉大,这种结果直接导致了市场资源向城市而非农村的倾斜,进而影响政府决策,并形成恶性循环。其次,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长期以来,太原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区域发展定位使得第一产业发展空间不足。在城市化进程中第一产业的压缩,使得太原城市和工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并未实现对农业发展的有效反哺。建国以来积累下来的工业基础和所创造的巨大产能也并未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大量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成果在第一产业上转化效果不明显。三大产业在投资结构上的失衡,实际上阻碍了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良性发展,农业发展的积极性未能得到有效释放。最后,农业发展定位不够精准,基础配套设施仍不健全。太原市现代农业发展仍然缺乏精细化的定位和科学可持续的配套支持。作为三大产业中最为基础重要的一环,太原现代农业发展在太原市全局性产业布局中的相对地位、整体功能以及和其他产业的配套联动,缺乏精准细化的发展规划,导致其发展在软硬件配套上呈现出管理分散、界定不清、配套设施不健全等情况。

二、转型综改下太原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太原市现代农业要完成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应将着眼点放在农村而非城市,将着力点放在产业而非品牌。在现有城市化水平的基础上整合城乡资源、政府资源、市场和社会资源,采取有针对性的以退为进的乡村振兴战略。

(一)重新审视太原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定位根据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政策规定,山西转型综改所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现阶段太原市城市发展的基础态势,将现代农业整体划归到城市发展进程之中并形成其对城市的依附关系,对于太原中长期整体发展助益不大,且造成地区综合性资源的再度浪费。其次,应理顺产业发展的城乡二元社会关系,将场域设在乡村不但有利于将现代农业发展更好地归置于其广阔而熟悉的农村环境,真正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良好的切入口。同时对缓解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城市病”及后续问题找到“配方”和“预留地”,真正让农村与城市在良性互补中实现区域和人的可持续发展。

(二)着力促成现代农业发展独立性的获取考虑到现代农业所具有的资本、技术、人才的集约特性,和太原城市化进程中对乡村资源造成的整合重组,在现有城市化基础上着力打造一批高品质的乡村社会是具有可行性的,以此为依托形成的产业发展基础才能牢靠。只有具有独立性的现代乡村农业得到充分发展,才能反过来裨补城市发展所面临的诸多不足,进而充分利用太原及其周边的人文地理条件,实现多层次、多维度、有表里、强互补、融合式的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格局,真正让现代农业发展成为地区发展新的契机。

(三)以“补”为进,固本培元由于农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投资回报预期不明显等特点,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相对劣势,因此农业发展必须在前期加以大力保护,以培固根基。应将着眼点放在养护生态、培厚民力和温育社会等内部建设上来。对外进行选择性、适度性开放,以吸纳精英人才、先进技术、资质企业、良性资本等为主。

乡村发展路径第2篇

关键词: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发展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9-0008-03

1 精准扶贫的涵义

在我国,扶贫的主体是政府。政府通过政策支持、财政援助和其他方面的支持等举措帮助穷人群体,实现贫困群体摆脱贫困的目的。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工作,要求创新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机制,认真落实扶贫政策,加快实现精准扶贫,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力争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以来,中国贫困人口已经从1亿人左右缩减到4000万人左右,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果。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系统思维抓顶层设计,以治本之策抓短板弥补,以改革办法抓难题破解,支持和鼓励全社会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参与扶贫,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精准扶贫是相比以前的扶贫政策而言的。一般来说,精准扶贫是根据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不同类型,使用不同的贫困治理模式,是新阶段扶贫工作的重要措施,是精确的扶贫战略的实施。精准扶贫的本质举措集中在实现4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和脱贫成效精准[1]。同时,应该彻底分析不同对象的贫困原因,施以不同的具体措施,以缓解贫困,实现有针对性的扶贫效果。

2 精准扶贫视角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没有农村的全面脱贫是不可想象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美丽乡村建设是一块硬币的两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为了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长远目标,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长期发展势在必行。

2.1 美乡村建设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渠道 文化遗产是每个国家独特的灵魂依托和精神力量,是重要的文化软实力,载体则是不同地区具有独特风情的魅力乡村小镇。国务院《关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指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根据农村村庄治理特点,当地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进一步保护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古代遗址;要保持区域特性和传统文化的继承。美丽乡村建设应该建立在维护地方特色和农村文化创新的本质基础上,走出一条适合传承创新乡村文化和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道路。

2.2 美丽乡村建设是群众保护乡村文化留住乡愁的迫切愿望 一般来说,生活习惯和自然条件有很强的相关性,传统乡村建筑风格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紧密联系。加强保护和继承传统的村庄和传统文化资源,并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可以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充满地方特色的传统戏剧、民俗活动、传统节日等村落文化,深受当地人喜爱,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使人民受到教育,而且当地人民更容易接受。今天,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给农村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环境污染、人口膨胀、资源破坏、交通拥堵和其他问题,更严重的是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和造成的损失,改变了地区传统的田园风格[2]。

2.3 精准扶贫脱贫有助乡村建设 总之,从整体和长远战略考虑,要有意识地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个整体思考,在现在和未来都应该将之作为农村工作的主旋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美丽乡村建设是当地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人民的心声。在建设的过程中,除了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和现代风格的延续,也需要注重农村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减少乡村千人一面的现象,这样人们在他们住的地方就有更多的归属感和精神依托,从而使美丽乡村建设成为未来“美丽中国”的一个缩影。

3 精准扶贫视角下美丽乡村发展的具体路径

试点先行,逐步推进,是多年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我们在工作中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美丽乡村建设也要借鉴这一经验,总体发展思路是“特色产业强村,现代科技兴村,生态环境建村,村党组织带村”。制定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规划”以及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一地一策,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卓有成效。

3.1 精心组织,打造特色产业型新农村 一是全面推进农业主导产业增产增效。引进优良新品种,调整农产品品种结构。扎实开展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二是全面实施特色农业提升计划。加大扶持力度,通过贷款贴息等方式,培育示范典型,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提高科技服务水平,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推广使用“三膜”覆盖、塑钢大棚、温棚塑膜、喷滴灌、防虫网、秸秆沼气等多项农业“三新”实用技术。通过申报注册系列蔬菜品牌和无公害瓜菜农产品认证等措施,初步建立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形成“协会+农户”、“公司+农户”、“示范园+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三是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实施农业产业化跨越发展计划,把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农业产业化跨越发展的重中之重,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快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实施品牌战略,重点扶持优势产业、优势品牌,促进名牌产品产业化。

3.2 坚持村民为主,全力抓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建设 按照“农民积极参与,政府投资引导,政村合力推进”的总体思路,制定建设方案,明确建设内容,确定投资总额。在具体方法措施上,采取“示范引导、典型引路,区巷结合、整体推进”的方法进行。一是建立村干部包巷包户目标责任制,确立阶段性工作任务。落实“双三包”责任(包片、包巷、包户、包宣传发动、包清障、包管理);二是建立标准示范巷。先集中精力狠抓后院整治示范巷建造,通过示范巷带动整个村容村貌建设。三是发挥村务理事会的作用,利用“五老”成员等与村民之间的情感纽带,配合村干部做好工作。四是村干部、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率先响应,带头完成自家的改建任务。五是建立激励扶持政策,政府研究决定对村民自建的宅间道路、下水道、后院整治等项目实施补助。六是加大建设管理力度。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图纸、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的“四统一”管理方法。按此方法,对按标准施工、验收合格的户及时兑现补助资金,对社区住户新建或改建后院厨房的,必须申报批准,按标准施工。对未按批准建设的,下发整改通知书,签订协议,缴纳保证金,限期整改。为解决外出户和经济困难户的房屋整治问题,可由政府先拿出资金垫付,通过签订协议,亲属担保形式,统一施工。

3.3 著力提高村民文明素质和民主管理水平,加强软环境建设 为实现建设与管理的无缝对接,要建立村级组织监督管理,专业公司承包管理,社会力量参与管理,社区农户定责管理的“四位一体”卫生管理模式,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解决卫生管理问题。为提高村民的科技文化水平,村部要建立文化图书馆,购买科技图书,免费供村民借阅,通过协会例会、现场会、培训班、科技下乡、“阳光工程”等多种途径,提高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在基层组织建设、民主管理方面:村两委要建立健全各项民主管理制度,明确村“两委”工作职责,规范民主议事决策程序。同时按照“四规范、一满意”的要求,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村务和党务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着力推进民主化管理进程。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事项,都要征求村民意见,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确定[3]。

3.4 宣传先行,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美丽乡村建设要依据自己的特点,充分调动村民的参与积极性。村里要组建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由一定威望的“五老”人员(即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村民组长、老村民代表)及科技致富能手等组成,下设生产发展、科技示范、文明新风、村容管理、民主管理等组,以协助村委会开展宣传动员和组织实施等工作。集中宣传、教育,使美丽乡村建设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并营造出浓烈的舆论氛围。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村民转变思想观念,纠正“美丽乡村建设是政府的事,与己无关”的错误思想倾向。要加快乡镇文化站、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校舍安全、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建设进度,确保按时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加快实施“城区教育翻番工程”,有序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巩固和完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加快推进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环境保护,扎实开展文明创建和美好家园创建工作[4]。深化人口计划生育“村为主”工作机制,推进人口计生群众自治,全面提高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水平。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强统计、气象、档案等各项工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继续抓好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

参考文献

[1]潘帅.新常态下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2]彭丰.精准扶贫背景下的美丽乡村村域规划研究――以四川省马桑村为例[D].重庆:重庆大学,2016.

乡村发展路径第3篇

关键词: 农村经济;城乡统筹;发展方式转变

城乡统筹发展是一种新的观念、新的理论,旨在使用统筹发展的眼光来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只有做到城乡统筹,才能解决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体制性和结构性的矛盾。实行城乡统筹的发展模式,能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发挥城市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帮助和带动作用。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必然选择。所以,我们必须以城乡统筹发展为契机,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通过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脚步,才能有效保证我国农村经济的平稳、有序、较快发展,“三农”问题才有可能得以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才有可能实现。基于此,我们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建立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并通过转变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

一、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背景

随着乡镇企业的突起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了以“人口就地城市化、迅速扩张小城镇”为主的特点。在这种经济高速增长但是城乡户籍依然分隔的现实背景下,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已经必然成为政府的最佳城市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政策。城乡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五个统筹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政府更加注重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而施行的重要举措。只有坚决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彻底贯彻“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改革方针,才能逐步地缩小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只有实行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协调发展战略方针,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战略举措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规划统筹建设。要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到地方政府的宏观规划中,这样协调城乡发展才能实现共同繁荣。这就包括了统筹城乡的建设发展规划、科学定位规划布局;统筹城乡的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各种类型用地;统筹城乡的基础设施规划、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二)城乡产业统筹发展。除了发展出“以工业化支撑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的战略格局,同时还要促进农村的劳动力积极地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而实现农村人口逐渐地向城镇集聚。

(三)城乡收入统筹分配。依据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情况,从而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并进一步地完善农村的税费改革。加大政策对“三农”财政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快农村的公益事业建设发展。建立起城乡一体的财政支出体制,将农村的交通、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列入到政府财政支出的范围中。

(四)城乡制度统筹管理。要突破以往城乡二元经济的结构,纠正体制和政策上往城市偏离的问题,切实地保护好农民的根本利益,给农村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户籍管理等制度。

二、城乡统筹视角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城乡统筹发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也因此带动了农村经济的极大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仍存在着一些矛盾与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予以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在农村经济发展及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和不均衡,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比较落后,城乡的居民收入差距仍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尽管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农业生产力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产业的经营规模也普遍偏小;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化不强这些问题也都未能根本改变,从而导致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城市居民的差距不断被拉大。

二是农村科技发展水平落后,农业经济发展更加受限。由于农村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还比较滞后,使得我国很多区域的农民都缺乏基础教育,知识水平有限,这就导致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在农村地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农业新技术难以得到有效和全面地推广。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落后,从而造成了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低下,进一步影响了农业农产品的生产效益。此外,一些适合农村发展的经济转型政策也由于农民的知识水平而不能够及时得到吸收和贯彻落实,这也使得农业的生产效率进一步降低。

三是农村的生产条件落后,农业环境的污染严重。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水利、交通、电力和通信条件都比较差,造成了农村的综合生产水平低下,导致生产进度极度落后。此外,许多地区的村镇布局也非常不合理,垃圾处理、生态保护等设施也极度匮乏。尤其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很多污染企业都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地区,加速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农村污染现象更加严重。

四是尚未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全面发展阶段,但是城乡统筹发展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提高。尤其涉及城乡统筹发展相关的深层次改革策略,如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地进行改革。

三、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

农村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反过来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支持和促进。农村的经济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必须加强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和倾斜,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

(一)基本原则

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创新发展:坚持以民主促民生,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来。同时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努力促进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创新和实践。2.以城带乡,全面发展:坚持以新型城市化为中心,以城市带动农村为主导,加快构建大都市网络,做成大城市,做出新农村。3.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把生态经济放在首位,正确处理产业发展、农村建设与生态经济的关系,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农村经济发展。4.分类开拓,特色发展:坚持分类发展,因地制宜,区分特色,走功能发展的道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地缩小城乡差距,有序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路径选择

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在农村,而潜力也在农村。只有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进一步地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加快进行新农村建设,才能提升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提高农民的富裕程度。所以,基于城乡统筹视角,对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转变、加快新农村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实施城市的带动工程,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利用城市的带动作用,通过辐射功能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快促进农村的第二、三产业发展,强化城镇特色工业的相关功能区建设,从而能够促进农村的工业集聚;建立产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较高、并且独具特色、功能清晰的工业功能区;此外还要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建立起完善的城乡统一、公平竞争的劳动力使用市场;建立相关的劳动力保障制度,实现农村劳动保障服务的全面覆盖。二是实施农村的整治工程,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推动城镇的道路、供水以及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进行延伸,同时公共交通和公共服务积极向农村拓展。通过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加大农村自来水的普及率和卫生厕所的普及率,来全面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整治农村的环境工程,重视农村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全面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健全改革农村的卫生体系,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的医疗服务网络。三是实施农业的提升工程,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要优化农业的产业布局,在保护农村粮食生产的综合能力基础上,坚持生态高效的原则,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改善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形成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经济;提升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业,主动抓好市场的主体建设;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推广和普及新型化肥和农药,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加强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农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创新农业的经营机制,完善以家庭承包的经营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四是实施教育的配套工程,促进农村技术进步。保障农村的义务教育,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合理配置城乡的教育资源,促进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努力引导大学毕业生向基层农业部门就业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各种培训,扩充农民的专业技能,提高农民素质和能力。此外还要繁荣农村的文体事业,加强有线电视和广播的覆盖面积,切实提高农村的技术质量。五是实施政策保障工程,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保障。首先要采取优惠政策引导城市的资金投向农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努力完善农村的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的干预;完善新型的农村医疗制度,逐步提高农村新型医疗合作的覆盖率;健全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完善的面向农村劳动力的社保制度;改善教育制度,配套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对相应的贫困家庭进行救助。

参考文献:

[1]季红.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2]姜作培.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探索[J]. 南方经济, 2004(1).

[3]吴向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与途径[J].经济纵横,2008(2).

乡村发展路径第4篇

1对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背景之下,乡村振兴的政策得以进一步的优化,我国对于乡村振兴的政策予以了充分的重视,并且将乡村振兴的政策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示范乡村的诸多产业进行协效的协同性发展,并且使产业发展带动整体农村人口经济收入得到有效的增长,以此实现乡村振兴的目的,在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在优化背景之下,需要进一步地将整体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

充分地应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能够使当前时代我国乡村旅游业所具有的创新性特征得以进一步凸显,并且使乡村旅游市场的规模得以有效的扩张,使整体乡村旅游参与主体所具有的体验感得以有效地增强,使传统乡村旅游服务模式得到有效的转变,使相应的旅游信息化建设路径得以进一步的优化,相应的旅游者可以充分地通过信息化平台对乡村旅游的诸多信息进行综合性的了解,并且以信息化的方式对自身的旅游目的地进行主观性的选择,使相应的旅游企业能够获得更加充实与高效的构建,而具体的旅游信息化构建对于乡村旅游的经营者与管理者而言,能够使从业人员充分地对旅游管理信息的数据进行有效的获取,并以此对相应的旅游管理进行有效的改善,使整体管理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使管理者能够充分地对旅游产品服务进行有效的创新,并且使相应的旅游管理者能够对自身的服务进行有效的改进,使整体旅游管理在发展过程中,其自身的管理模式以及衍生出的乡村旅游产品能够满足旅游者自身所存在的个性化需求。目前,我国网络旅游平台已经能够充分地对各类线上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使游客出行所具有的便利性得以有效的提升,同时,优质的信息化管理能够对我国的乡村旅游行业进行进一步优化整合,使整体乡村旅游的质量得到有效的升级,对于不同旅游管理的模式能够进行更加创新型的解决方案设计,并且充分将云计算等诸多技术予以有效的应用,能够使相应的管理模式对于旅游者进行针对性的筛选,同时进行优质的旅游者全方位画像,使相应的旅游管理及旅游发展能够获得更加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使供给侧所存在的平衡关系得以进一步优化,使供给侧的对接效率得以有效的提升。在满足经营者自身利益要求的前提之下,使整体旅游者自身的体验满意度得以大幅提高。

2目前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所存在的现实性问题

2.1乡村旅游对于信息化的认识有待提升,并且基础知识建设相对落后

在进行乡村信息化旅游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对传统的经营理念进行有效的改进,将具体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应用到乡村旅游的建设过程当中,而充分地将智慧旅游进行有效的融合,需要使乡村旅游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有效的改进。然而,由于我国乡村旅游资源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发展规模化特征较为薄弱,并且各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较为分散的状态,同时,乡村旅游的开发时间相对较短,就其自身发展而言,仍然处于不断探索以及不断完善的优化时期,其自身所具有的信息数据资源的健全性无法得到有效的体现,进而无法对诸多旅游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予以有效地满足。此外,乡村旅游在具体的构建过程中,对诸多部门予以设计,并且各个部门之间所存在的独立性相对明显,使乡村旅游行业在发展中所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相对突出,使整体企业行业在发展中无法得到有效的互联互通,使整体旅游信息化建设工作存在诸多现实性困难。同时,部分乡村地区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继而使其在发展过程中无法对信息化建设予以充分的认识,而体乡村旅游的信息化意识无法得到有效地增强,使当地的旅游经营者无法对信息化技术作用于乡村旅游所带来的冲击予以正确化的认知。因此使整体乡村旅游信息化构建过程当中,其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性相对明显,并且部分政府无法充分地将政策予以有效地引导并进行有效的财政投资,从而加剧了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现实问题。

2.2信息资源处理成本相对较高,并且运用维护的持久性相对较低

智慧旅游在构建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而信息化建设只有将其自身的完整性以及布局性予以有效地增强,才能使整体乡村旅游出行所具有的互联互通特性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从技术角度而言,智慧旅游在发展中所需要的大数据具有较为突出的非系统化特征,自身的数据来源的统一性缺失,使得整体数据处理所存在的困难性特征相对明显,从而使整体数据处理所存在的可靠性相对较低。由此需要对相应的技术与设备进行有效的更新,并且对具有创新意义的设备进行充分的研发,而针对我国各个地区的智慧旅游与信息化建设发展现实情况而言,大部分地区在具体的运营过程中,往往无法对相应的运营手段予以有效的重视,并且无法对具体的信息化构建予以有效的运营支撑,其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以及相应的智慧旅游融合概念往往具有较为突出的炒作性质,并且具有“一次性项目”的现实特征。由此使得整体智慧旅游以及信息化技术的运营维护人员存在的现实性缺失问题,并且使整体信息化构建存在形式化主义严重的现实问题。

3将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及智慧旅游进行有效融合的现实方式

3.1对乡村旅游的信息化设施进行构建,对信息数据平台进行搭建

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对整体信息化技术所具有的创新性予以有效体现,并且使相应的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的完善,并对各类基础平台进行有效的构建。第一,在信息化设施的构建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对移动网络等诸多设施进行有效的构建,相应的政府及运营商需要进行有效的合作,使乡村内部尽早实现5G信号覆盖。并且将诸多智慧终端在旅游区内部进行有效的构建,进而使智慧售票机、智慧监控等诸多设施能够应用于乡村旅游的构建过程当中。使整体智慧旅游在发展过程中能够获得较为优质的发展基础。

第二,我国在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对信息数据平台进行有效的搭建,需要对乡村旅游自身的开发与经营特点进行有效的考量,政府需要起到优质的牵头作用,对网上旅游平台进行有效的构建,并且对旅游企业进行有效的引进,使相应的企业与政府能够充分地对当地的农村旅游信息化数据平台进行有效的建设,使整体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拥有较为优质的基础数据支持,对于传统的由政府单独提供信息化建设的局面进行有效的打破。使社会资源能够充分地进入到乡村旅游的智慧化建设过程当中。

同时,在对乡村旅游信息数据平台的建设过程当中,需要充分地对政府的公信力度予以有效的应用,并且需要对相应的信息安全性进行综合性的考量,而使整体乡村旅游信息化过程中所存在的技术障碍能够得到有效的化解。

3.2进一步对智慧旅游产业体系进行有效的构建乡村旅游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能够对整体传统旅游模式进行有效的改变,并且需要充分地对智慧旅游产业体系进行有效的构建,在构建过程中需要通过旅游管理、旅游销售以及信息化服务等诸多角度,对乡村旅游的智慧产业体系进行构建。

其一,从管理角度而言,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充分地使相应的体系能够为具体的旅游管理提供更加高效的管理模式。在管理模式的创建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将相应的智慧旅游管理方式与乡村的实际特征进行有效的联系,从而使相应的管理模式,能够充分地符合乡村的自身特点。

其二,从技术应用角度进行分析,需要使整体乡村旅游管理的应急服务水平及其自身的安全监控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通过具体的智慧旅游体系构建,使整体乡村旅游能够充分地进行旅游数据反馈,对于旅游者的旅游偏好及其决策特点进行综合化的考量,从而使整体智慧旅游所具有的针对性特征给予有效的凸显。

乡村发展路径第5篇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特色旅游

1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进程

1.1休闲农业的发展进程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休闲农业也得到了发展。休闲农业是指依托风景名胜、农村基础设备等相关资源,通过农作物的生产、储存、特殊加工和带有地域色彩的民俗、生活习俗,让游客旅游、观光、体验农民日常生活的旅游生产模式。一方面能让城市居民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使游客心情愉悦;另一方面也能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农民收入,促进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的交流,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保证[1]。

1.2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

改革开放后我国很多地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有些地方仍然保留了当地特色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乡村旅游包含的概念非常广,总的来说,主要是指城市居民到乡村地区进行一系列活动,从而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以及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城市居民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开始向往休闲自在的乡村生活。半个世纪前,我国绝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因此很多城市居民仍然对农村有特殊的感情。同时,中国古代很多文人雅士都追求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远离喧嚣的城市生活。近些年,我国政府非常关注农村发展以及农民生活质量提升,也给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契机[2]。

2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进程分析

2.1休闲农业提高乡村旅游需求

在发展休闲农业前,农村居民往往在农忙季节留在农村务农。由于农业收入较低,无法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农民就会在农闲时节进城务工,以增加额外收入。这时农民就需要往返于城市和农村。同时由于农民只能在农闲时节外出务工,只能找到收入较少的短期工作。在发展休闲农业后,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3]。农民在农忙季节可以留在农村务农,在农闲时可以经营农家乐,进而增加收入。

2.2休闲农业能够增强乡村旅游建设

在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但同时也要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只有保护好当地环境,才能更好地吸引城市居民前来游玩,增加当地的经济效益。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完善,旅游项目也越来越健全,能够吸引更多城市居民前来旅游。

2.3乡村旅游能够加长休闲农业的产业链

城市居民到农村旅游,有居住需求。农村居民可以将自己的房子改造成带有地方特色的民宿,一方面能吸引游客入住,另一方面也能增加收入。在城市居民品尝当地特色美食的时候,农村居民可以向他们讲解当地的美食文化以及美食的制作方式,包括农作物的种植、培养、收割、制作全过程,让城市居民更好地了解农民的传统生活方式,满足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

3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3.1规模较小,旅游项目较少

2008年之前,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主要为大城市附近的乡村。休闲农业的经营方式主要是农家乐、旅游观光,往往只能满足游客对于物质的需求,而不能满足他们探索当地传统文化的精神需求。这一问题在近几年得到了改善,有些地区开始逐步发展文化游、习俗体验等新的旅游项目,但是往往流于形式,没有进行深层次开发。同时,乡村旅游的地理分布存在过于集中以及特色不鲜明的问题。例如长三角地区的古镇旅游很多,但是经营方式基本相似。

3.2商业化气息过重,缺少个性化体验

现阶段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商业化气息过重,缺少个性化体验项目。例如在一些乡村旅游景点,商店卖的纪念品基本相同,而且这些纪念品并没有体现出本地特色,有些甚至在城市也能买到。发展乡村旅游的初衷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过重的商业气息反而会使游客产生厌恶情绪,阻碍了当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转型分析

4.1改变观念,改进认知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经营者需要不断提高思想认知,结合国家的新政策,改变传统认知。党中央已经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和各区域协调发展的政治号召,各级政府和经营者要根据当地的环境特色和文化特色,结合国家政策制定具有特色的经营方式。将旅游经营活动和当地的农业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发展旅游业提高农民收入,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来促进农业发展,使旅游业和农业协调发展。

4.2加强规范化管理

为了使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任何行业要想健康有序发展,都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乡村旅游业也不例外。目前很多地方政府鼓励发展乡村旅游,出台各种鼓励措施,但是相应的管理措施却迟迟没有出台。在出现问题时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往往需要通过媒体曝光引起各方关注后才能得到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会给游客带来非常不好的印象,会降低游客的兴趣,阻碍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管理细则,为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乡村发展路径第6篇

改革开放以后确立的乡政村治模式,对基层乡村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秩序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经济环境的巨大变迁,这种乡政村治的基层政权模式也发生了深刻危机。深化基层政权改革,变革乡村社会治理模式,成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

乡村治理模式面临的困境

如何完善基层政权治理模式,学术界提出了许多改革设想,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也进行了许多尝试。通过对过去几年改革实践的分析,特别是对改革困境的分析,不仅可以矫正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偏差,而且可以为改革提供新的理念和思路,为基层政权建设寻求新的突破点。具体而言,乡村治理模式在改革实践中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三个方面。

目标选择的困境。国家(公共权力)的存在具有双重目标,一是统治者的租金最大化,即政治支持最大化;二是降低交易费用,实现社会总产出的最大化。双重目标之间总是冲突的,国家在供给制度的时候首先会进行预期政治收益与政治成本的计算,并努力兼顾社会总产出最大化的目标,力图在政治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找到平衡点。①

在乡村政权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方面,要实现从传统的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转变。②即基层乡村政权体制建设要逐步实现民主化、法治化、效能化等基本目标。或者说在保障政治收益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收益的增加。但是,在体制改革具体目标选择上,类似的帕累托最优的选择并不存在。广泛的探索和争论是乡村政权体制改革必然面临的一种困境。如村治实践领域,目前基本是全面放开的策略。因此,在现实中出现了依法自治制、组合竞选制、赔偿协议制、支书(部)包办制、“一肩挑”制五种基本类型。③前面三类基本属于依法自治类型,后面两类属于包办代替或支部、村委领导权与管理权混淆不清的类型。乡镇体制改革方面,也出现多元化的目标选择争论。概括而言,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关于乡镇政府去留的争论。部分学者主张取消乡镇政府。如徐勇建议实行“县政、乡派、村治”,撤销乡镇政府,把乡镇政府改革成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于建嵘、沈延生则建议将村民自治向上延伸,实行“乡镇自治”,撤销乡镇政府,“村自治组织直接对县”。李昌平、卢立、潘维等人则认为应该保留乡镇政府。二是乡镇职能是强化还是弱化的争论。主张乡镇职能需要强化的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于规范市场、保护弱者、维护社会稳定等因素,乡镇政府的作用应当逐步增强。主张弱化的认为乡镇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应当实行消极行政。三是乡镇规模是大还是小的争论。一些人基于交通、信息传输能力的提高,建议进一步推进乡镇撤并,扩大乡镇规模。另一些人从便民服务角度出发,建议乡镇规模不宜过大。四是乡镇干部是否应当大幅度精减的争论。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官民比例,由此提出应该产生对乡镇干部精简的争论。五是乡镇干部选任机制上,是否应当加快推进乡镇长直选步伐的争论。虽然目前已经出现乡镇长直选的一些试点,但是对于在现阶段实行直选条件是否成熟,理论界存在许多争议。④实践方面,也出现了各种创新性的尝试,如“温岭模式”、乡镇长直选、撤销乡镇政协、撤并乡镇政府、“乡财县管”等等,各种试点性改革措施在各地逐渐展开,并取得了许多经验成果。但是改革实践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众所公认的改革模式还远没有形成。探索并确立改革的具体目标,依然是基层政权改革面临的首要困境。

路径选择的困境。中国体制改革走的是一种自下而上、从边缘到核心的渐进式路线。具体而言,中国基层乡村政权改革在纵向上是沿着村―乡镇―县―省的路线逐级展开,在横向上沿着经济与社会―行政体制―政治体制的路线展开,这符合中国政治领导人最初的设想,也基本符合乡村政权改革的实践进程。但是陷入严格的逐级扩展程序的渐进式改革同样容易产生困境。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司长詹成付引用了基层干部的比喻,指出实行村民自治就“相当于把螃蟹的腿砍了”,乡政府成了“无腿的螃蟹”,螃蟹没腿了怎么走?⑤但是如果螃蟹还保留着八条腿,那又意味着村民自治的原则、程序必然受到干扰,甚至名存实亡。同样,在“乡镇―县”关系上,在横向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上,同样存在这样一种困境。因此,如果我们严格遵循自下而上、自边缘到核心的渐进路线,那么乡村政权体制改革必然会受路径依赖效应的影响,从而受制于传统的体制和规则,无法实现改革的突破。

结果变异的困境。基层乡村政权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困境、路径选择困境,又必然会对改革的结果发生影响,导致改革的结果变异。具体而言,就是导致村民自治流于形式,乡镇体制改革难以展开。吴淼对湖南省H镇进行个案调查后指出:在H镇,已经形成了镇政府每月召开一次村主要干部会议和各主管干部会议的制度,如计生干部会议、治保主任会议,在特殊情况下随时都可以召开会议。这些会议的主要内容是镇政府向村里布置任务,并让村干部汇报前段时间布置的工作,由镇政府检查评比总结。村干部忙于完成镇政府布置的任务,以至于从职能和运作上看,很难发现村庄公共权力组织(更别说村委会)的群众自治性。虽然村委会换届选举时规定必须实行“海选”,但镇政府事实上仍在影响甚至控制着村委会干部的任选和去留,尤其在行政村“党政”主要干部(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任用上,镇政府的影响就更大。“村财乡管”或“村账乡管”也是乡镇控制村庄的一个主要手段。⑥河北、山西等省还进而推行了“双代管”(由乡镇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统一代管村级财务,既代管资金又代管账目)和会计制(村会计由县里统一考试录用,在乡里统一办公,一个会计管3至5个村的账)。⑦在传统乡镇体制的束缚之下,村民自治被形式化了。除了正式制度束缚导致村民自治结果发生变异以外,传统的非正式制度的影响也使村民自治不能真正实现。如传统的乡绅精英,在当代社会主要表现为经济精英、文化精英对村民自治的影响。传统的宗族势力、黑社会势力等干扰村民自治的正常操作。此外,村民的积极性以及宗教文化习惯等因素,也对村民自治的结果发生影响。乡镇体制改革也同样面临这种困境,如乡镇长直选的试点实践中,因为县级党委所掌握的干部管理制度的约束,直选官员也不能发挥实质性的作用。⑧

乡村政权改革的困境分析

乡村政权体制改革的实质,是要在传统的体制之内,依靠民间自发的力量和政府的推动,以制度替代的形式,进行一种制度变迁。这种制度变迁试图在不动摇传统体制的基础上,从最基层开始,创造一种民主政治的发展空间,即村民自治制度。通过这种制度的创建,形成一种制度创新的试点,再通过这种新生制度的正反馈效应,逐步向更高、更深的层次渗透,最终建立一个完整的、和谐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但是在制度的路径替代过程中,因为路径依赖效应的存在,原来的制度也在发生一种自我强化并排斥新生制度的作用。正是因为路径依赖的影响,以及新生制度、政府政策选择的综合作用,导致乡村政权改革过程中诸多困境的产生。

旧体制的路径依赖效应是产生政权体制改革困境的根本原因。路径依赖最初是指技术演变过程中的自我增强趋势和技术“锁定”效应。亚瑟(Arthur)通过对新制度的酬递增性质的研究,指出由于某种原因首先发展起来的技术通常可以凭借先占的优势地位,利用规模巨大促成的单位成本降低,普遍流行导致的学习效应提高,许多行为者采取相同技术产生的协调效应,在市场上越是流行就越促使人们产生相信它会进一步流行预期等等,实现自我增强的良性循环,从而在竞争中胜过自己的对手。甚至引起技术“锁定”,阻碍新生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诺斯借鉴了技术演变领域的路径依赖理论,对制度的变迁进行分析,形成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学说。指出制度变迁过程中同样存在着路径依赖现象。所以,“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 ⑨,由于路径依赖效应的存在,最初的制度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沿着最初选择的路径,制度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有可能进入恶性循环状态,导致社会的无效率,甚至引发革命性的激烈制度变迁。

诺斯的路径依赖效应很好地解释了当前乡村政权体制改革面临的许多困境。贺雪峰在分析村民自治时所提的“制度侵权”说,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原有体制路径依赖效应的影响。如村民自治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制度供给短缺,抗衡外界干扰的刚性保障的制度缺乏等现象。因为乡镇行政机关可以使《村组法》形式化,造成《村组法》所规范的村民对村委会的制度决定权落空,因之产生的对抗、冲击和合作的政治秩序往往变得失控。⑩吴淼对湖南省H镇的实践观察,也说明了由于传统体制路径依赖现象的存在,新的制度没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村民自治流于形式化。在乡镇体制改革试点上,同样存在这种现象,因为传统干部管理体制、财政体制的束缚,边缘性的乡镇体制改革很难有所突破。

新制度与旧制度的不相容性,是产生政权体制改革困境的重要原因。以路径替代方式实现制度变迁,是实现制度变革的重要途径。但是新产生的制度与旧制度之间必然会产生冲突。两种制度之间冲突的激烈程度与不相容程度密切相关。这种不相容性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两种制度的特性;二是制度涉及的广度和深度;三是制度推行的时间。

两种制度的特性直接决定了两种制度之间不相容的程度。以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例,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制度冲突带有根本性。因此,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商品经济、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等几个过渡性的制度演变阶段。正是通过这种制度的间接替代的方式,弱化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直接冲突。在基层乡村政权体制改革过程中,也面临新旧制度之间的这种冲突。村民自治和乡镇体制改革的深入展开,也意味着一种新的制度安排的产生,这种制度的核心是建立一种基层民主制度。新的基层民主型体制与传统的集权压力型体制在权力属性、责权归属上,都存在根本性的差异。新旧两种制度的这种特性差异,决定了两种制度之间冲突的不可避免性。

随着村民自治的广泛推行和乡镇体制改革试点的展开,新的制度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对原有的体制构成了更普遍更深刻的冲击。而且随着时间的延续,新生制度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同,合法性基础日益巩固。或者说,在新的制度形成以后,它也在不断发生正反馈效应。在这种背景下,特别是当旧体制也是体系庞大,既得利益集团力量强大的情况下,新旧制度之间的冲突就会变得更为普遍、激烈,体制改革也很容易陷入困境。

政府的政策选择与困境的产生、困境的表现形式密切相关。奥菲(claus offe)、约翰逊(juliet Johnson)等人从路径偶然角度出发分析一个国家的制度变迁。他们认为,新的制度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四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政策选择、制度遗产、国家能力、政策顺序。???诺斯的路径依赖理论认为制度遗产是决定制度变迁的决定性力量。但是路径偶然理论认为,制度遗产与国家能力、政策顺序三个因素,都属于影响制度变迁的一个干预力量,而政府的政策选择是影响制度变迁的自变量。特别是在传统制度发生中断(如苏联、东欧的和平演变)等情况下,政府的政策选择是新生制度形成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在中国的制度变迁过程中,制度传统和社会环境都是客观的因素,而政府的政策选择属于主观因素。不同的政府决策,可以引起完全不同的社会反馈。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在客观干预力量既定的前提下,政府决策是否适当就成为制度变迁是否成功的唯一可以把握的力量。政府对改革目标、改革路径的选择,对社会秩序是否稳定、改革进程能否顺利推进,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具体到乡村基层政权改革,政府有多种路径选择,如撤并或保留乡镇政府、强化还是弱化相关的乡镇职能,等等。政府的这些政策选择,对乡村基层政权改革会遭遇什么样的困境,基层政权改革的目标能否实现等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乡村政权体制改革的对策选择

因为路径依赖的影响,以及新生制度与传统制度之间的广泛冲突、政府政策选择对新生制度的作用,现行的乡村政权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众多的阻碍和困境。乡村政权体制改革要突破现在所面临的困境,实现由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型体制的转变,最根本的是要弱化传统制度路径依赖效应的影响,为新生制度提供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减少新生制度在实践中发生异化的情况。具体而言,乡村政权体制改革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对策选择:

突破严格的自下而上的渐进改革路线,提高乡村体制改革试点的层级。如上所述,严格遵循自下而上的渐进改革路线,可能导致渐进改革陷入困境。村民自治在现有体制下发生结果变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体制的路径依赖的影响。要弱化传统体制的路径依赖效应,给新生制度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尝试提高乡镇体制改革试点的层级。一般而言,在现在的行政层级体制中,制度的创新空间与制度的层级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即制度层级越高,制度的创新空间越大。社会上常常将村行政和乡镇行政工作形容为“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这形象地揭示出在村行政和乡镇行政层级,存在大量的制度约束,制度的创新空间很小。因此,在村、乡镇层级进行体制改革试点,其受到传统制度制约的力量很大,结果发生变异的可能性也大。现行村民自治与乡镇体制改革试点之所以发生大量的不正常现象,是由于传统制度路径依赖效应的影响,还是由于其他因素的干扰,在没有社会比较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很难得出确切的结论。因此,可以尝试进行提高体制改革试点层级的办法,如在部分地区尝试从县级开始自上而下进行体制改革的试点。不管是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还是现今的制度结构,县级政府都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政治实体。因此,在县级政府进行试点改革,虽然也可能发生前面几种困境,但制度创新空间相比而言大了许多,结果发生变异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小。而且可以通过县级改革的推进,分析在弱化传统制度路径依赖效应的影响下,现行的村民自治与乡镇改革是否也会发生同样的结果变异现象,从而对基层政权改革有更为清晰的把握。

突破严格的从边缘到核心的体制改革路线,深化体制改革的内容。现行的基层政权改革,如乡镇体制改革试点,以及更高层次上的改革尝试,基本上都是属于边缘性的改革,即改革主要集中在政府的非核心部门、非核心职能,却很少触及制度安排、权力结构等层面。这种由边缘向核心过渡的体制改革,与严格的自下而上的改革面临同样的困境。即在核心体制没有作出变革之前,边缘性体制改革有可能发生变异,不仅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甚至可能否定这种改革的尝试。如在四川的乡镇长直选试点中,虽然乡镇长由民选产生,但是相应的干部晋升机制、考核机制、提拔机制、流转机制以及直选岗位的开放程度等,都没有进行转变和调整。传统制度规则的广泛约束,导致直选产生的乡镇官员很难真正代表民意行事。直选官员许多时候变为传统体制的一种点缀,而不具有实质性的效果。类似的经济、社会体制改革,如政企关系问题、官员任用问题、监督问题、廉政建设问题等,都与这种改革路径的选择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在乡村政权体制改革过程中,尝试在一些乡镇或县级单位进行比较全面、深刻的体制性变革,也是减少现行体制改革困境的一种可以参考的路径模式。

重视政策选择和政策顺序的影响,鼓励乡村政权进行多元化的体制改革尝试。路径偶然理论是对路径依赖理论的一种修正和补充。在制度传统既定的条件下,政府的政策选择可能在制度变迁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而采取什么样的政策顺序,对一个国家的制度设计也可能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国际经验看,先采取被动性制度设计,在一定时候再采取主动性制度设计的国家,多数都取得了比较好的制度设计效果(如波兰、匈牙利、捷克)。而先采取主动性政策设计,到一定时候再采取被动性制度设计的国家,在制度转型中多遭受了比较大的挫折(如俄罗斯、两德合并后的东德地区)。???总体而言,中国的体制改革首先进行的是被动性的制度设计,在一定时候,会在一定领域、一定层级尝试进行主动性的设计。但是,如何把握被动性制度设计与主动性制度设计之间的政策顺序,以及什么时候采取主动性制度设计,采取什么样的制度设计,都需要政策制定者的智慧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在基层乡村政权体制改革领域,中国目前采取的基本上是被动性的制度设计。如对村民自治的确认和推广,对乡镇长直选的试点,都体现出政府在制度设计上的政策顺序。但是,如何突破现行的体制改革困境?政府可以尝试在一些地区进行多元化的体制改革尝试,如目前在各地施行的撤并乡镇政府试点、“乡财县管”试点等。在被动性制度设计陷入困境,或被动性制度设计取得一定成就需要进一步突破瓶颈的地区,尝试进行主动性的制度设计,把主动性制度设计与被动性制度设计相结合,是创新制度设计、完善乡村治理的重要手段。(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注释

①[美]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革》,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25页。

②荣敬本,崔之元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③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网:《村党支部领导的村民自治五类模式分析》,省略/readbook.省略rs.省略/article_view.asp?ID=1960

⑤谢湘,王亦君:“村民自治历经风雨 草根民主曲折前行”,《中国青年报》,2005年4月8日。

⑥吴淼:“选择性控制:行政视角下的乡村关系-对湖南省H镇政府与村关系的各案阐释”,《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2001年12月。

⑦参见1997年9月1日《报刊文摘》,摘自《农村工作通讯》,1997年第7期;《中国经济时报》,1998年5月26日。

⑧赖海榕:“竞争性选举在四川乡镇一级的发展”,何增科等编:《基层民主和地方治理创新》,2004年10月,第101~104页。

⑨[美]道格拉斯・诺斯著:《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1~2页。

⑩贺雪峰:“村级组织制度安排: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及其原因”,《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4月。

乡村发展路径第7篇

1“三化”途径

1.1优势农业集群化

保罗•克鲁格曼与迈克尔•波特等国际著名经济管理学者一致认为,世界经济是由专业化生产区域拼合而成,具有地理集征,发展包括农业的专业化产业区是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关键[8-9]。波特所首倡的产业集群与国家(区域)竞争力概念,是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演化范式出现的第4次浪潮[10]。波特[11]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行业协会等)所组成。波特自20世纪末以来,多次用他创立的产业集群钻石模型来研究专业化农区,多次在其著作中将美国加州葡萄酒农业产业集群作为一个经典案例来解释区域的竞争优势源泉[9,12]。而且,自2004年以来,波特运用他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理论开展美国农村区域的竞争力研究[13]。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学者、政府与国际组织纷纷将专业化农业区域的集群现象作为研究热点、政策与行动议程,而印尼、韩国和尼加拉瓜等一些小国也勾勒出优势农业的集群图谱与行动计划。因此,农业可以产生集聚经济,农业产业集群是农村区域的特色效益现代农业的普遍现象,它提高了农民收入和促进了农村繁荣。发展优势农业集群,已经成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组织创新,作为联系城乡和3次产业互动发展的载体与桥梁,又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以增强“内力”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是农村区域的新生长空间。

推进优势农业集群,需要用工业化与产业集群的手段来促进农业工业化,延长优势农产品加工链条,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集聚与进入园区[14];需要扶持企业龙头,形成企业与农民个体相互合作的利益联结机制;需要加大农用地流转,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推进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基地化;需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旅游集群,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形成特色农业集群与旅游集群相互促进的机制,鼓励政府、公司与农户积极合作开展农业节事旅游;需要大力发展涉农服务业等农业集群的支持与相关产业,扶持农产品物流、专业化市场,支持农合组织、农协、农技推广、农村“经纪人”等中介组织建设,提高政府为现代农业的服务水平等一系列涉农服务业来推动优势农业集群化。

1.2农村产权市场化

农村土地是“三农”发展的最重要生产要素之一。使农村土地资源通过市场化配置,让农民成为农村的真正主体,成为市场的主体,让他们能够自主地支配属于自己的生产要素[15]。这是保障农民最大权益、增加土地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和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农村土地受到快速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蚕食,已日益变得宝贵。而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世界著名的大都市连绵带里,以及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城郊,农村土地已经寸土寸金。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农村的政策效应基本上消失殆尽,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盘活农民的土地资源,让农民成为市场经济中自由支配自己土地的“真正主人”?成都市城乡统筹的经验告诉人们,明晰农村土地产权的制度改革是开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一把“金钥匙”[16]。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确权到户,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农村土地要素自由流动打下基础[16]。同时,需要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与土地整理、整治项目等,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促进土地资本化、土地股份合作、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农地流转,鼓励农业专业化与规模化经营。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土地产权交易中心,形成农村土地资源增值收益的共享与分配机制,给农民带来可持续的财产性收益,增强三农的“造血”功能。

1.3农民新型城市化

新型城市化就是城乡统筹,大中小城市、建制镇、集镇、中心村、自然村相协调发展,和谐共荣的多元城市化。这不是城乡一样化,更不是消灭农村,将农村区域按“城市化”标准进行开发与建设。统筹协调推进农民新型城市化,既要让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到各级城市和城镇,从生产生活方式上真正成为“城里人”,享受到城市的各种公共设施与社会化服务,又要让留在农村、具备条件的人口集中居住到现代农村新型社区,享受延伸到农村的现代城市文明。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适合集中居住的农村区域,要因地制宜,延续地方文明,不断改善其生产生活设施与条件。

中国当前的新型城市化需要基于城乡统筹的总目标,形成以发展各级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地方级中心城市(镇)、小城镇、新型农村集中居住区为目标的多元协同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需要有选择的大力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提升和优化服务业的水平与结构;需要大力推进大都市“郊区化”和“乡村城市化”2个过程在郊区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融合;需要以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和再循环(recycling)),发展城乡循环经济,推进新型城市化健康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需要城镇间的整体协调发展,实施区域空间管制,形成良好的城乡生活空间,防止城镇建设无序蔓延和沿公路镇镇相接;需要把新型城市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走城乡统筹的城市化道路,把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把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推进农村工业化、农业企业化,提高乡村城市化水平,促进大城市、中小城市、镇、村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市化由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人口迁移向综合配套转变,形成新型的城乡共生共荣的和谐形态[17-20]。

2“三农问题”新“三化”在淮北市的实践[21]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苏、豫、皖3省交界处,辖1县3区,人口218万人,面积2741km2。2009年,笔者参与了淮北市编制实施的《淮北市城乡一体化模式与制度创新研究》和《淮北市城乡一体化空间布局规划》。该规划全面应用了“优势农业集群化、农村产权市场化、农民新型城市化”理念,提出了优势农业集群化空间发展、农村建设用地资本化和多元新型城市化等解决“三农问题”的新“三化”战略及实施路径。

2.1优势农业集群化空间发展

2.1.1优势农业空间布局优化

根据淮北市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把淮北市优势农业的空间布局进行优化,形成“点、环、面”的空间结构:(1)“点”——段园农业园区。积极围绕徐州,充分发挥农业的优势,建成徐州的“菜篮子”,打造徐州的“后花园”。(2)“环”——环淮北市区郊区农业。在淮北市周围地区形成了城郊农业圈,主要为城区人民提供大量的蔬菜、肉蛋奶等副食品。(3)“面”——濉溪县域农业区。把淮北南部农业区打造为优质小麦基地、优质高蛋白大豆基地、优质玉米基地、优质棉基地,良种肉鸡生产基地、肉牛、肉羊产业基地;建设四铺心、铁佛无籽西瓜、孙疃大葱等特色果蔬生产区,以及矿山集、五沟镇水生果蔬生产区。

2.1.2建设淮北市优势农业集群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优势农业集群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主要包括:淮北市中部地区的渠沟镇、刘桥镇、铁佛镇、百善镇、四铺乡以及古饶镇,通过重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优势农业集群,以增强“内力”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战略路径包括:(1)推进现代农业基地化、园区化、集群化发展。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进本地优势农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驻园区;大力推广百善镇的“食品龙头企业+食品工业园区+食品物流+粮食基地”的优势农业集群模式;大力开展优势农业基地与园区的建设工作,提高园区的环境、设施与服务质量,引导示范区的优势农业基地化,农产品加工企业园区化、集群化;(2)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加大农用地流转,促进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优势农业的基地化建设;通过扶持企业龙头,形成企业与个体农民相互合作的发展模式,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专业化与集群化;建立农用地流转审查、担保制度,维护农民合法权益;(3)大力发展涉农服务业。大力扶持百善镇和市区农产品物流,建设濉溪县农产品专业化市场;(4)发展现代农业休闲观光业。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和食品加工园区,将旅游业与农业充分结合起来,发展现代农业休闲观光,从而形成3次产业联动、融合、复合发展的态势。

2.2多元新型城市化

2.2.1确立多元新型城市化的示范村镇

淮北市实施多元新型城市化道路,确定了不同类型示范村镇的多元城市化发展路径:(1)“城中村”改造示范镇——烈山镇、高岳办事处。主要路径包括:以城市标准进行“城中村”改造;推行“村改居”、“镇改街道”;实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全覆盖与无缝对接;鼓励企业、社会资本参与改造;(2)矿镇协调型示范镇——五沟镇。主要路径包括:城镇聚人与生活服务,矿区基础设施延伸与共享;引导塌陷区灾民向移民新居集中居住;大力发展煤产业关联服务业;(3)优势农业集群示范镇——百善镇。主要路径包括:推进优势农业集群化发展;发展粮食与食品物流业、现代农业休闲观光业;(4)近郊现代农业型示范镇——渠沟镇。主要路径包括:建设城市新鲜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大力发展农业园区休闲观光旅游;(5)5种类型的示范村(40个)。包括:完全市民化型——乡村居民点整体转化为城市居民点;乡村城镇化型——依托小城镇的发展,减少村庄布点;聚集发展型——乡村居民点聚集发展,扩大建设规模;迁建型——乡村居民点整体搬迁,新建农村居民点;保留型——保留现状规模,延续村庄风格。

2.2.2推进农民变市民的户籍制度改革和“村改居”工程

淮北市提出了农民变市民的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相同的保障制度;户籍与土地挂钩、土地与社保挂钩的新型户籍管理体制;健全完善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实行农民有条件置换城镇新型社区住房等。同时,市政府成立专门的社区改制工作机构,推进“村改居”工程,针对不同社区的特点,按照先易后难和先试点后推开的方法,确保“村改居”社区集体资产改制的稳步进行。

2.3农村建设用地资本化

淮北市借鉴成都、重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经验,探索农村建设用地资本化。一方面,淮北市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确权管理,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变更调查数据,摸清农村各类建设用地的类型、权属、分布与数量,建立相应的空间与属性数据库;另一方面,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实物和用地指标的流转与交易的平台,初期制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基准价格和流转的最低保护价,成立专门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储备中心评估收购农村建设用地指标,然后计划逐步建设农村建设用地市场交易平台,加大市场化交易份额,逐步形成反映建设用地市场供求的价格体系,促进农村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交易,农民按市场规则获取土地租金收益。此外,还通过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农民宅基地整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公司与农户合作建房等,引导农民集中居住,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土地,促进城乡用地统筹、农用地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

乡村发展路径第8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发展模式 发展路径

1、新型城镇化道路内涵的界定:

自党的十提出“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之后,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纷纷展开讨论,提出了有关新型城镇化内涵不同的看法[1]。

一是以人为本的视角。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质量为主导的城镇化。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实质,增进人的幸福是新型城镇化的精髓,不仅市民要更幸福,而且农村转移人口也能获得同样的幸福感受。其基本特征是全面协调、集约高效、人文活力和公平共享。代表有,吴江(2009)指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新型产业以及信息化为推动力 ,追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二是城乡建设的视角。认为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等于老城区 + 新城区 + 农村新社区。老城区重点是对棚户区、工厂外迁区等进行改造和环境治理,使之成为适合人居住的商业区和服务区;新城区是指开发区、实验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新社区就是新农村建设。主要代表有:刘海平(2012)[2]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以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为引擎,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城乡两个系统在经济、科技、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空间等诸多基本要素协调发展优化组合的过程;

三是农民市民化的视角。众多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人的城镇化,必须要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目的,更关注城镇化进程中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不再是不单纯追求城镇化速度。城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让更多的农民转入城市,并融入到城市的正常生活之中。

四是农村发展的视角。有人认为,新型城镇化绝不是强迫农民离开土地,强制搬迁上楼,远距离地涌入大城市,而是农民自主式的城镇化,就地融入城镇。也有人认为,新型城镇化既要鼓励和支持异地转移就业,更着眼于积极发展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还有人认为,新型城镇化“新”在不抛弃和遗弃农村,反而以农村繁荣为前提条件,农村人口也能享受城镇均等的公共服务。

五是综合的视角。新型城镇化是采用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高度关注农民市民化,着力解决城乡和城市内部“双二元结构”,以人为本、次序协调、城乡一体、融合共享的城镇化。代表有,单卓然(2013)将其定义为是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的城镇化过程。彭江碧(2010)认为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发展集约化和生态化模式,增强多元的城镇功能,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综上所述,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是十分丰富的,不同的学者研究的方向不同,对于其概念的理解也就因人而异,但总得来说,以城乡统筹为主线 ,突出以人为本 ,彰显人文关怀 ;以全面协调为标准 ,推动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的协调发展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保障城镇发展的后续动力 ;五是因地因时制宜 ,探索适应不同区域特点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2、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在学术界,由南京大学教授吴友仁先生发表的《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研究》掀起了了研究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浪潮。他指出关于中国当走何种城镇化道路,应当优先发展哪一种城镇化模式是发展城镇化的重要议题。对此,倪鹏飞(2013),仇保兴(2012)等一批学者认为我国城镇化主要分四种模式,即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模式、中小城市模式、小城镇模式、综合城镇发展模式。

以北上广为主的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模式。大城市以及超大城市具有模范带头作用,其能力范围可以辐射周边的小城市与小城镇,大城市以及超大城市可以疏散和承担由中心城市原来承担的部分功能和职责,同时,也能更有效的促进中间区域的经济发展,带动周边小城镇的发展,从而促进国民经济整体发展。

以省会城市为主的中等城市模式。中等城市一般定义是人口数目在50―100万规模的城市。中等城市不但可以在社区和工业生产上能够发挥其应有的集聚效应,又可避免出现北上广这样的超大城市出现的人口过度密集、功能过于集中的超大城市病。发展中等城市模式对于推动其所在地区的全面区域城镇化发展具有显著作用。以中等城市发展带动小城镇发展,也是我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一个路径选择。

以发达小城市为主的小城镇模式。由于大中型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并且存在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一系列资源有限的城市病。小城镇模式的发展可以使城市与乡村之间和谐发展,逐步加强城市与乡村的城乡联系,进而消除当今日益突出的城乡二元差别问题。发展小城镇模式是解决中国大量农村闲置劳动力和实现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的不二选择。

以综合实力较强的城市为主的综合发展模式。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上,中国应努力避免西方国家在城镇化发展中曾经出现的“先集中发展后又疏散,最后再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这些巨大的资源浪费现象。结合我国国情,统筹规划区域发展,实施城乡一体化,实施分散型和集中型结合发展的道路,以小城镇模式为发展基石,中小城市发展模式为主要渠道,将大城市发展居于核心地位,构建布局合理,比例协调,多层次多功能的城镇化体系。

3、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国内研究述评:

对于新型城镇化的路径研究没有一个统一的策略,纵观文献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类:全局性的战略规划,二类:针对某地域的路径研究;三类是:针对某一侧面的发展规划

(1)全局的战略规划,以单卓然(2013),楚爱丽(2011),仇保兴(2012)[6]等学者为代表

(2)针对某地域的路径研究 ,以雷凡、魏玉翠、付渊博等人的硕士论文为代表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内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求一条适合区域发展的路径。

(3)针对某一领域的路径研究,徐光平(2011),将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相结合,通过寻找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分析在新城镇化进程中新农村建设出现的障碍,从而寻求一条解决的路径。吴江(2009),通过对地方政府在传统城镇化进程中的行为偏差的分析,从而对地方政府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进行重新定位,设计出一条地方政府行为优化的路径[5]。(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02)

[2]刘海平.新型城镇化内涵探析[J].决策探索.2012(07)

[3]魏后凯.党的十以来社会各界关于城镇化的主要观点[J].经济研究参考.2013(14)

[4]陈晓春.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内涵与实现路径[J].学术论坛.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