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14 17:08:27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第1篇

徐州市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农业产品等优势,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适应和引领农村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培育新动能,在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吸引农民工、大学生返乡创业,激发区域经济活力,成为全国知名的农村电子商务集聚区。

1 政策优势是徐州农村发展电子商务的保证

指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非公经济在新常态下大有作为,决心为非公经济搬山破门。国家的政策大力度倾向县域和农村电商市场。前段时间国务院1400亿支持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扶持农村电商人才、服务、物流。国办发[2015]78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

2015年8月商务部、财政部公布了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徐州市睢宁县、新沂市、丰县名列其中,中央财政将向示范县下拨项目扶持资金上千万元,用于支持发展县域农村电子商务。2016年初徐州市4个镇(街道)同时入选首批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名单,获评的镇将在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和资金上获得省扶持。从2015年起,徐州市财政将连续三年每年安排500万元,扶持建设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编制农村电子商务镇村通试点项目。对农村劳动者、返乡农民工、在校大学生和毕业5年内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人员创办农村电子商务企业的,按规定享受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

2 徐州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2.1 科学引领,成果显著

徐州市大力开展电子商务示范体系建设工作,在去年成功培育3个部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16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2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园区)和3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电子商务示范镇(街道)的培育工作,将睢宁县沙集镇、凌城镇,丰县大沙河镇、沛县大屯街道、敬安镇、魏庙镇,邳州市铁富镇、官湖镇,新沂市高流镇、新安街道、墨河街道,泉山区庞庄街道,铜山区马坡镇等一批电子商务发展基础好、发展后劲足的乡镇(街道)列为重点培育对象。市商务局邀请专家对各重点培育对象的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后向省商务厅推荐,4个镇(街道)成功入选,进一步充实了徐州市电子商务示范体系建设,引领全市电子商务扩容提质。此次入选的4个镇和街道中,睢宁沙集镇是徐州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明星,2014年,全镇共有网商4000余家,电子商务销售额突破26亿元,被称为中国淘宝镇,2015年,全镇网店达10744家、商城1076个、电商实体企业1590家、物流企业67家,网销额突破47亿元,;丰县大沙河镇立足于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果业资源、生态旅游资源与电商产业结合,形成了以个体电商发展为基础,电子商务产业园为集聚,阿里巴巴村淘点为支撑的电子商务发展格局,目前该镇共有个体电商596家,企业电商45家,年销售收入5.8亿元。

2.2 因地制宜,模式多样

农户+网络+公司沙集模式。沙集农户借助互联网,以自制简易家具为载体,在家中直接对接市场,自主经营,构建按需生产的平等的市场主体。形成良性发展态势,并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加速了物流、设计、家具配套、金融等多业态集聚。

合作社+网络的李大楼模式。丰县盛产大沙河等优质果品。其中以李大楼为代表,目前该村共计有5家合作社。通过合作社集体运作,开展多种商业营销模式,大力开拓市场来提高销售收益,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借助优势农产品规模化发展,丰县打通了农产品上下游产业链,开发出观光、采摘等乡村游等项目。

农村传统制造业+网络的马坡镇模式。马坡镇从简单仿制到自主创新,从野生土长到拥有自主品牌,马坡网商探索出了一条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融合发展的新路。

1+N新沂模式。1即主打一个明星产品新沂水蜜桃;N即全面整合花木、水产等特色产业和捆香蹄、绿豆烧酒等土特产资源。新沂市农业主导产业优势明显,随着现代农业园区的提档升级,全面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水蜜桃、花木、水产等产业异军突起。依托新沂市墨河街道新段村、新沂市高流镇耀南村两个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带动了时集镇温墩村等一批一村一品一店先进典型。

3 日新月异的徐州农村电子商务

徐州市经过科学规划,创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前景喜人。睢宁发展目标定位是:到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500亿元、带动20万人就业创业,2016年实现150亿元、带动新增就业2至3万人;创建全国农村电子商务五十强县;要整合资源,强化支持;要加强宣传引导,扩大影响;要优化机制,严格考核,切实树立鲜明的考核导向,倒逼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丰县规划2016年全县要发展5个农业产品网络销售示范村,培养农村网销创业人员1000人,建成1个县级电子商务物流中心。新沂市2016年以5+2产业平台为重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培育发展一批在市区乃至全国具有很高影响力的电商企业。

4 徐州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农村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以点带面发展已呈燎原之势,但是到目前为止徐州农村电商规模仍然偏低,主要有七大因素制约着农村电商快速发展:

4.1.1人才匮乏,农村电商有劲使不出。某互联网上市公司一位副总裁说:目前不少人的电商观念还停留在会上网就能开网店的原始阶段,对于电商经营环节中所需要面临的产品策划、质量标准制定、品牌包装、宣传推广以及销售、物流、售后等各个环节并没有清晰的认识。 农村电商市场逐渐向纵深发展,可现实中徐州农村电商有68%以上还停留在单打独斗层面,所以必须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合力,才能在商海竞争中脱颖而出。但合纵与连横要时机恰当,必须有高技术、专业人才加入农村电商大军中,统筹规划,发挥引导示范作用。徐州地区在网络市场开发、电脑设计和数据统计分析等方面面临巨大人才缺口。

4.1.2水平偏低,农村电商发展乏力。一是羊群效应使农村电商企业大部分处于初创阶段,规模较小,小农意识根深蒂固,资本积累处于原始状态,不懂得资本有一种不断要超出自我的量的界限的欲望。实现价值增值并回到原出发点开始下轮的循环。钱存入银行最保险,缺少创新意识。二是上行业务与下行业务不对称,农村电商普遍存在着下行业务(即消费品下乡)增长迅速、上行业务(农产品进城)增长缓慢的现象,农村电商对于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

4.1.3电商平台建设水平不高,公共服务不完善。因为网上交易主要是减少了传统营销的中间环节,所以它对电商前期上货组织能力提出更高的挑战。收货验货网上销售发货等各个环节必须环环相扣,特别是时鲜的农产品尤为重要。但到目前为止,徐州地区农村电商线上线下合作时常断裂,容易造成意外损失,而且市、县、镇各级政府扶持发展的各种类型合作社,还处于幼生阶段,缺乏规范性、制度性约束。许多分散的农业电商创业者之间的供需信息没有整合,产地与销地之间网络卖家未能强强联合,电商的效率与成本优势难以显现。

4.1.4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网络相对不健全,不能适应农村电商发展需要。徐州市以平原为主,农村人口分布特点是:集中少,分散多。交通运输近几年虽取得很大发展,但对于蓬勃发展的农村电商来说,还相对滞后,农村电商的物流配送基本上只能覆盖到县一级地区。农民生产的产品,无法快捷地经过物流送到客户手中。所以想要大力开拓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就必然要解决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4.1.5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程度低,缺乏具有前瞻性的、有效的产品规划,制约农村电商做大做强。农民单家独户的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表现在:一是对农业产业化认识不高,如土地流转机制与规模经营的矛盾。二是产业化率不高,农产品加工率低。三是大型的龙头企业数量较少,产业链条短,还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四是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没有实现精加工和多次增值。

4.1.6融资渠道不畅,创业风险投资体系尚未建立。农村电子商务现在仍处在发展初期,电商数量较少、资产规模偏小,商业银行信贷和政策性金融对初创期农村电商信贷融资支持有限。政府扶持机制不健全、不规范,且扶持标准、扶持程度、扶持水平持续性和稳定性较差。三农银行创新的金融产品特别在重点涉农、中小微电商企业提供信贷产品和相关金融服务方面缺少积极主动性。

4.1.7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滞后。徐州农民通过辛勤劳动富裕起来,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各级政府特别是村、镇级部分领导过度追求经济发展,忽视或不重视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像睢宁县搞了舞动乡村活动,但农民居住分散,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广大群众精神生活没有得到与富裕生活相匹配的满足。鲍伯丰的《农村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提出:文化与经济是密切结合的,文化是生产力的重要要素。

4.2 对症下药,发展更上层楼

要破解制约发展的因素,就要在统筹规划、精准扶贫、示范带动、舞动乡村等方面突破,在标准体系、服务体系、文化建设上进行创新:

4.2.1加强电商人才培养,培育农村电商主体。应该由政府牵头,搭建一个集各类涉农专家、电脑人才、数学类、金融类专家等汇聚的平台上,从入门开始,进行综合的培训。与高校建立人才对接机制。通过各地区农村电商的用人标准,在校生利用寒暑假、周末时间针对性地参加实习,提高实践能力。其次,提高待遇,以防人才流失。最后,强化技能培训。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农村电商所需人才结构也会发生变化,要求政府也要与时俱进,随时调整培训内容等。

4.2.2创新发展。技术创新是一个技术的、工艺的和商业化的全过程,其导致新产品的市场实现和新技术工艺与装备的商业化应用。第一,发展农村电商,必须借助县级以上政府的公信力;第二,农产品要卖得更高更远,必须实现专业的品牌化;第三,农产品品质体现,必须借助地域特色找出差异化完善适应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逐步提高农产品品牌竞争力。推动小户、散户向大户迈进,晋升龙头企业。做好企业和市场、企业和农户的连接,加快推进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提高产业聚集,形成规模效应。为农业企业创造良好形象,提高农业企业知名度,打造区域品牌,不断增强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4.2.3大力建设物流配送工程。汇集产品、仓储、销售和运输等信息资源,综合分析各环节作用,大力推进物流配送的社会化、组织化和信息化水平。支持重点电子商务企业建设物流中心,形成与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立电子商务产业园,建立集传统交易、电子交易、展览展示、贸易促进、咨询互动与人才服务于一体的贸易平台。打造电子商务产业生态圈,吸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生产制造、技术服务等企业进驻电子商务产业园,形成线上线下联动发展。形成服务业电子商务中心、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心等核心机构,建立一站式批发、销售平台,形成专业市场集聚效应。

4.2.4加强标准化体系和溯源体系建设,规范农村电商市场秩序。首先要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标准,逐步提高农产品标准化水平。应提高农村电子商务信息、信用服务、网上交易、电子支付、物流配送、收购服务、纠纷处理等服务的规范水平。建立规范完整的农产品标准体系,重点制定完善一批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农产品分等、分级、包装标准,通过市场化手段,逐步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并强化农产品监测体系建设,加大监测力度和覆盖面。防止拿来主义到专利风波重演,鼓励电商在研发上进行资金、知识、技术、人才储备,并提高支出利用率。

4.2.5创新金融体系,加强对农村电商的资金扶持。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付款方式。银行机构要大力拓展银行卡帮助农户取款、贷款服务广度和深度。推动精准扶贫对象的小额贷款。充实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接入机构,降低金融服务对象征信成本。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第2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村经济发展;策略

一、引言

改革开放40年一路走来,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各行各业均发生变革。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在传统经济模式之外,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互联网经济。互联网经济发展模式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电子商务。尤其是近几年,电子商务呈井喷式发展,迅速渗透到农村经济发展体系中。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关乎我国现代化的总体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我们取得的成就斐然,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仍存不足,诸多短板尚需补齐。电子商务的出现,给农村经济发展、生产生活方式注入了新的动能,以电子商务作为跳板,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电子商务模式给人民生活提供了快捷、便利,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农村经济而言,电子商务模式的引入为农户提供了全新的销售方式,打破了传统农村经济规模小、地域性等方面的限制,为推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尽快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二、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农村经济发展都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我国政府围绕解决“三农”问题颁布了一系列相关农业农村政策,旨在实现“惠农富农强农”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一直是稳中有进,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农村经济发展中尚存的一些问题也亟待解决。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城乡差距大。众所周知,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保障。我做目前农村大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甚至落后,无法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第二,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比较落后。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生产力水平较低,表现在:分散型为主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不合理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特色农业不突出;销售途径比较单一,多数依靠自产自销,无法实现市场化运作。第三,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农业生产出现老龄化、女性化现象。近年,农业人口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农民外出务工增加收入情况与日俱增,致使耕地出现闲置,甚至荒废,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四,农村文化建设滞后,农村人才短缺严重。人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现今是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必将淘汰传统的农业模式。但是,我国农村的文化建设形势不容乐观,绝大多数农民群众缺乏使用现代知识、技术改变现状的能力。

三、农村经济发展引入电子商务模式的意义

农村经济发展积极引入电子商务模式,结合现代物流业,颠覆了传统的农村经济模式。一方面,能够推动广大农村地区的科技进步,盘活农村经济活力,增加广大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全方位调整,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另一方面,电子商务模式的引入改变了农村的生活和生产经营方式,为新型城镇化的实现打开了新的通道。

(一)利于有效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信息不畅问题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引入电子商务模式,将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便利条件,也会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传统的农村经济模式以分散为主,自产自销,与现代市场脱节,信息闭塞。电子商务利于农民获取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通过电商平台第一时间获得市场供需情况,合理调整产品种类、价格,提高经济效益。

(二)升级落后生产经营模式

众所周知,传统农村经济以小生产形式为主,小作坊是典型的生产单位,而现代经济是以大市场为核心。农村电子商务则可以很好地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农村电子商务可以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自动化、信息化,现代化的集约型生产模式将取代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效率极大提高之后,农业生产销售成本减少,实现效益增加。

(三)改善民生,缩小城乡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生活水平普遍优于农村,城乡差距呈扩大趋势。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们开始转变思想,学习使用新科技、新技术改变自身落后的状态,提高生活质量,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和瓶颈

当前,随着我国互联网飞速发展,各类电子商务平台日趋完善,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催化剂。农村经济发展搭上电子商务的“顺风车”,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也着实存在问题和瓶颈。

(一)农村电子商务配套政策支持较弱

2015年国务院的《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实施指导意见。随后,商务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针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项举措。可以肯定的是,相关政策的出台促进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但就目前看,政策仍不健全,尤其是与之配套的法规、制度缺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现代电子商务经济对基础设施的要求很高。首先,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是现代电子商务经济的基本保障;其次,交通设施不尽完善,农村地区的铁路、公路运输网尚未形成;最后,广大农村地区的自来水、电力、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缓慢且不均衡,这也成为限制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水平较低

不可否认,我国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生产方式较落后,生产力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靠天吃饭的传统思想仍存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小农经济占主体,农业优质资源无法得到优化配置,甚至出现浪费现象。一方面,农村地区的民营企业发展缓慢,受制于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起不到引领地区经济的作用。另一方面,农村市场开放程度不高,规模小,不规范,吸引不到外部投资,限制了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四)乡村人才短缺问题

据相关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只有初中以下学历,自身的文化水平较低。在互联网迅速进入农村家庭中后,多数人只是将其作为新的娱乐方式,鲜有将其作为电子商务的交易平台。现代电子商务平台的使用需要一定的门槛,即电脑的基础操作和产品分析能力,这也直接导致了农民倾向于选择更为直接简单的面对面交易模式。同时,由于进城务工创收快,农村大量青年劳力流失,而电子商务涉及的产品定位、包装、宣传、销售、物流等环节缺少人力资源进行学习和运作,致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受阻。

五、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农村经济发展策略

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加快发展涉农电子商务”以来,我国农村电子取得了长足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一些限制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十分严重,如: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仍落后,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人才短缺等。为切实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健康、持续发展,必须着手解决这些相关问题。

(一)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供保障

完善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是实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前提。关于政策支持,主要有两点。第一,针对发展较好的、典型地区进行经验总结和推广。第二,结合本地区自身资源优势和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合理统筹规划,制定事宜本地区的相关制度、规范,为农户提供电子商务经济发展标准,降低农户经营风险。基于此,各地政府需要深入贯彻落实我国关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政策引导,为其发展保驾护航。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完备的基础设施是农村电子商务全面、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为了实现物流业务进村,必须加大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要将县级、村级公路建设列为重点,形成发达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第二,加快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形成完备的网络通信体系,实现网络畅通,确保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顺利运行。

(三)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最终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充分合理开发农村资源,使农村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资源得以充分使用,实现资源变效益。与此同时,在发展经济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发资源不忘环境保护。

(四)鼓励电商人才投身农村电商,培养农村电商人才队伍

专业人才队伍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中坚力量。当前,农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短缺问题亟待解决,可尝试以下途径。第一,加大人才引进的优惠力度,通过当地政府的宣传,出台优惠政策和技术支持,吸引优秀人才扎根农村。第二,搭建电子商务培训平台,邀请相关专家或专业机构对农户进行培训,提高农户自身的电子商务知识。第三,完善人才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以更优的政策吸引青年电商人才,带动农村电商经济发展。

(五)搭建“互联网+”农业信息平台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阻碍农村电商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信息的滞后性。为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各级政府应对搭建“互联网+”农业信息平台给予支持,帮助获得全面、准确的市场信息,实现科学决策。搭建“互联网+”农业信息平台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产需冲突,避免盲目生产,借助相关信息拓宽销售渠道,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六)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品牌对于电子商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农村电子商务切不可忽视品牌的培养,尤其是极具地域风情的特色品牌。因此,充分利用自身特色和优势树立品牌,提升产品网上知名度不仅有利于扩大市场,增加农村企业效益,也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第3篇

【关键词】农村电商;现状;制约因素;对策和新路径

一、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一)农村电商发展潜力巨大

2016年农村电商蓝海市场即将爆发,国家在改善农村电商发展环境、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加大农村电商政策扶持等方面下功夫,农村广阔的消费市场充满吸引力,我国的农村县级行政区划约有2900个,县城人口约9.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从经济总量角度看,全国农村县域经济的GDP总和约占全国GDP的 56%;农村县域经济的社会消费总额大概占全国的50%,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县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网民的增加,推动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驶入了“快速道”

近年来,随着电脑、互联网在我国农村地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开始尝试利用互联网购物、农产品信息。农村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发展、网民的增加,推动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驶入了“快速道”,加之国家政策和市场的激励,未来农村电商将继续升温,继续在“快速道”上加速。

(三)在“互联网+”计划的带动下,我国农村电商呈现爆发式增长

近些年来,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形态快速发展,不断渗透于各个领域,尤其是“互联网+N”计划的带动下,我国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呈现爆发式增长,各类农村网店、网商、微商、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农村电商村等如雨后春笋般发芽、成长。

二、我国农村电商发展制约因素

(一)农村网络、电脑等硬件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我国经济发展呈现“东富西贫”的态势,而且农村不同地区互联网建设情况也不相同,东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有些西部地区的偏远乡村,还停留在“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阶段,互联网普及率极低,加之偏远地区受财力、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滞后,导致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陷入“最后一公里”的困境之中。

(二)农业信息网站不健全,人们总体消费观念相对落后

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统计分析平台(CNZZ)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有近四万个农业网站,而农业信息网站仅占全国网站总数的1.4%,农村市场巨大的信息需求仍然无法满足;同时,农村信息的滞后,使得很多农民接触最新的消费观念较少,对电商跨时空、跨地域交易不易接受,网络交易的虚拟性要想被农民,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和农民接受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新型农村电商专业服务人员匮乏,致使农村电商发展缓慢

农村电商快速发展,需要一支质量高、结构合理、优秀的农村电商人才队伍才能保证其顺利发展。而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储备已无法满足农村电商的发展需要,有些农村电商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专业不扎实,对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把握能力不强,甚至有些农村,出现电商人才空白,或是出现人才严重流失的现象,致使农村电商发展缓慢。

农村地区物流建设发展缓慢,阻碍制约了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

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快捷、高效的物流服务。而农村人口分布广泛及交通相对落后的现实,造就了农村电商的物流配送问题的出现,广泛分布的人口、交通相对落后,无疑增加了物流成本,同时对于鲜活农产品物流提出了更大挑战。

加速农村电商发展的对策和新路径

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推进“一机,两电”下乡活动

电商活动的开展,需要完整的网络配套设施、较高的网络普及率的支撑。因此,搞好农村电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首要任务,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区域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推进“一机,两电”下乡活动,即“手机下乡”、“电视下乡”、“电脑下乡”等形式,同时提高足够的宽带服务水平,降低成本,减少费用,为农村电商的开展,创造有利的、必要的基础条件。

加快农村信息网站的建设,加强农村居民电商的教育培训

农村信息网站的不健全、无法快捷的获取市场动态,因此,应积极构建“互联网+智慧农业”信息平台,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同时还安排专业人员对农民进行形式多样的培训,宣传电商的优越性,通过实际的例子,让农民看到电商的发展趋势,纠正农民对电商的偏见,挖掘农民从事电商的积极性。

(三)加强电商人才的引进、培训,鼓励农村电商人才投身于农村事业

农村电商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电商人才,然而我国目前广大的农村地区,电商人才严重匮乏,为此,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引起来,走出去”两个方面入手:其一,引进来。加大宣传,引进高素质电商人才。其二,走出去。向先进企业、市县学习,实地考察互动,参加各种电子商务研讨会,到名校找名师请教等形式为农村电商输送电商人才。

(四)积极发展农村物流产业,完善物流配送模式

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必须积极发展农村物流产业,首先因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其次,加大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以更加专业和高效的物流服务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同时不断完善物流配送模式,根据农产品的特点,认真研究农产品的配送问题,多方调研、实地考察、高校联合研发等方式,建立健全现代化的、高效的物流配送模式。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农村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条件也日趋成熟,但是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任道而重远。

参考文献:

[1] 张振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创新路径[j]对外贸易实务,2015(12)

[2] 樊鹏.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几点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07(9)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第4篇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规模;扶贫战略;观念;扶持政策

一、农村电子商务的现状

相关政策的扶持,互联网的覆盖率、农村等级公路覆盖率、电子商务相关服务网点数量的逐渐提高使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环境日趋向好。

(一)发展基础逐渐完善,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

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2018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37万亿元,同比增长30.4%;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2305亿元,同比增长33.8%,农村电子商务迅猛发展,为农产品上行和农村服务业等业务的发展开拓了新渠道[1]。农村电子商务从无到有,交易规模和覆盖地区面积不断扩大,为农村的产业协调发展、农业转型升级、农民致富增收、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助力农村扶贫战略的实施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加速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控制农业生产成本、补齐农业短板,推动农业实现现代化。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能有效降低农资的采购成本,丰富的农资能够更快更便宜的到达农民手中,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能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农村电子商务借助于线上平台能够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加快农产品的销售,降低库存压力和成本;能缓和时令对农产品生产的影响,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的快速销售,将数据反馈给农业生产者,使其优化农产品生产模式、针对市场需求生产、淘汰落后农业产能,实现“精耕细作”,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能够加速农村金融、农村旅游等服务业进入农村发展,推动农村地区经济更好发展。电子商务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在2018年,由商务部指导,29家单位成立的中国电子商务扶贫联盟,帮扶对象覆盖351个贫困县,推动企业为贫困地区农产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提升品牌化、标准化水平,促进农产品上行方面取得了新进展。阿里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农村网店近1200万家,较2017年的985.6万家大幅增长,全国淘宝村数量达3202个,带动就业人数超过3000万,农村庞大的产业人员规模和交易需求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2]。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企业借助低成本运营的电子商务平台和农村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建立农村电商线下服务站和淘宝村,充分挖掘优势产业潜力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打造农村新型产业,推动电子商务不断深入农村快速发展,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快速增长。

(三)形成了多种运营模式,标准化、绿色化等趋势显现

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各地结合地区优势和政策支持,形成了三种较好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以打造品牌网上超市为核心,通过产地采集将符合平台标准的产品纳入平台,实现网上销售农产品的平台推动模式,例如江苏省睢宁县沙集镇的家具销售产业;以政府为主导,地区机构、服务商协同配合,帮助农民实现政策、商品、信息、物流等全方位一体化服务的政府加服务商模式,例如河南省洛阳市平乐镇的书画销售新模式;以农民自行利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在网上对接市场,利用平台资源和沟通渠道完成网上交易、物流售后等活动的自下而上模式[3]。农村电子商务在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标准化、绿色化、特色化等趋势日益明显,有效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健康快速发展。标准化趋势:伴随着全球化的趋势,农产品国际标准逐渐被引进国内,国家积极参与各项标准的制定,进一步规范农产品标准,推动农产品走向了标准化;绿色化趋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生产、物流、销售、消费全流程,做到节能减排,走向绿色节能化,促进了整个产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色化趋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力,使农村电子商务上行的错位竞争成为可能,开放创新、绿色协调的生态体系的出现,促进了传统电子商务转型升级。

二、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在对目前农村电商现状的研究中,农村电子商务对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国家扶贫战略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一)全国不同区域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不平衡

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明显,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电子商务最活跃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六个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淘宝村95%以上分布在这些地区,这些地区市场规模大、服务体系较完整;西部地区的西藏、青海等地区才刚进入初期发展,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二)思想观念滞后阻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首先是部分地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不够重视,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在知识匮乏,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不足,政府对市场秩序缺乏引导、监管。其次是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和对于电子商务宣传力度不如城市,农村人群对于新的农村电子商务接受能力不足,对于网上销售、网络支付、物流售后等环节不了解,部分农村电子商务从业者缺乏市场营销能力,市场分析能力、服务能力不足。最后是农村电子商务从业者的危机意识、创新能力匮乏,小富即安,对企业发展没有长远的规划,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三)农村电子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不足

农村电子商务对基础设施依赖性较大,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难以健康快速发展。农村网络体系不够健全,网络知识和技能缺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38.4%,较2017年底提升3.0个百分点,农村网民规模2.22亿,占整体网民的26.7%,水平较城市仍有很大差距,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网络设施设备、电子商务网站平台建设仍然有待提升[4];网络知识和网上销售技能的缺乏,多数农民对于生产的产品如何通过网络销售配送、如何跟踪订单和售后服务等环节不够了解,农村电子商务不能顺利进行。配送体系不完善、物流成本偏高。物流是电子商务发展支撑力量,庞大的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对物流配送体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农村地区较为偏远、人口聚集程度低,农村公路质量差、标准化程度较低,物流设施不完善导致物流成本偏高。农产品尤其是生鲜类的产品储存时间很短,易腐败,对冷链物流、保鲜配送体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网络支付方面,农村网上银行使用率较低。农村地区多数销售来源于现金直接交易,受限于认知水平,农民对于网上银行等在线支付手段使用率远低于城镇人群,网上支付能力在一定程度阻碍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

(四)农村电子商务规模小,同质化严重,缺乏品牌

农村电子商务规模小、实力弱。虽然2018年农村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了1.37万亿元,但是大多数农村电子商务企业个体规模和交易额都很小。农村的农产品生产大多数是以单个家庭、小作坊为单位,利用地方自然条件进行生产的模式,产能小且限制较多,难以大规模生产且标准化程度低。随着经营者不断增多,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同类产品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销售难度逐渐加大,产品的成本、产能、品牌知名度都制约着这种模式进一步发展[5]。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品牌。农村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出现了上百家网店产品单一、销售模式僵硬的现象,同质化越发严重。部分网店经营者缺乏品牌价值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网店竞争力不足,多数网店采用的分销模式,没有产品特色,不利于品牌和产品差异化的建设。

(五)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缺乏人才

农村电子商务涉及网络技术、经济管理、法律法规、市场营销等多个学科,需要各类专业人才相互协作,随着农村电子商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才的匮乏阻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目前农村电子商务经营者主要是由农民组成的群体,也有少部分的大学生等创业团队,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很难对市场发展有准确的判断从而维持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同时电子商务的运营不仅需要计算机操作技术,还需要一定的经营管理、服务协调能力,这是大多数农村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具备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较城镇不足,难以吸引电子商务人才在乡村发展。

三、对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

对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问题,从政策法律、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规范、人才引进四大方面提出了建议。

(一)重视政策法律方面的支持

各级政府应当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引起足够重视,出台相关积极的建设意见、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推动政府、金融机构、社会组织,提高电子商务经营者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积极性,宣传先进案例,鼓励农民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要完善国内的电子商务法规,提供法律支持,加强监管力度,营造良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环境,有效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同时还要学习国内外电子商务立法的成功经验,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指导和保障。重视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根据不同地域的特点,因地制宜,政府要配合银行、社会资本,建设多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产业基地和相关的配套设施,扶持农村电子商务做大做强,对于农村电子商务银行等金融机构给予必要的贷款、融资支持。在税收方面,对于农民创办的电子商务企业,在进行买卖时,可以实行增值税优惠政策,消除农村电子商务经营者的顾虑,提高经营积极性。

(二)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降低农村地区入网门槛和资费,提高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农村电子商务是依托在网络基础上构建的商务平台,良好的农村的网络环境才能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服务商要加强网站建设,在电子商务服务网站上提供网站建设、网店开通、美工设计、店铺装修、营销技巧等教程,让广大农民能够积极主动,无顾虑地参与到电子商务市场中,了解操作流程并自行创办网店,提高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销售中的应用。加强农村物流体系的基础建设。结合农业、农村电子商务企业、物流企业,利用“互联网+”倒逼机制,鼓励农村传统商贸企业建设商贸中心和配送中心。同时各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和物流站点可以共同打造线下展示店,为农产品提供展示和流通平台,帮助农产品进入网上商城销售。完善农村网络支付和农村金融服务。政府和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应当指导农民使用手机银行、支付宝等在线支付手段,消除农民对于网上支付的顾虑,提高在线支付的使用率。建立多元化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形成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功能互补格局,对农民发展电子商务给予现金、贷款等方面的支持。

(三)政府强化引导,规范市场发展

政府应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内容,尽快出台适合当地的农村电子商务的扶持办法,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发展路线,出台农村电子商务服务规范与服务标准,规范市场。发挥电子商务企业、行业协会、社会力量等团队作用,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创业指导,明确方向,避免盲目跟风,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引导农村电子商务经营者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强化网络市场监管,加大对第三方平台的管理,加快农村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坚决打击“假货”、“刷单”、不正当竞争和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在追求发展速度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发展质量。农村电子商务经营者在经营店铺时候,应当充分利用当地电子商务扶持条件和设施,例如创业免息贷款、电子商务产业园和电子商务孵化基地,结合当地的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电子商务产业。农村电子商务经营者还应学习农村电子商务的相关技能,在店铺经营时要注重创新,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提高竞争力;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申请必要的专利、商标,打造品牌,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农村电子商务经营者要正确把握市场发展方向,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保持企业持续发展动力[6]。

(四)引进电子商务人才,加强培训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第5篇

关键词:农业;电子商务;信息化

株洲是湖南省有名的粮食高产区和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在株洲占据着重要位置;株洲农村人口占据总人口的40%(2013年数据)且贫困比例高。发展农业、发展农村、富裕农村是株洲地区的一个重要课题。电子商务作为一种高效、 便捷的交易方式引进农村,不仅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扩大销售范围,而且可以提高分散农户生产经营的组织度,提升与市场对接度,从供需端改革,生产更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农产品。所以对株洲农业电子商务进行研究,探索适合株洲农业特点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对株洲农业的发展、 农民增收乃至农村扶贫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株洲农村电商的现状

株洲电子商务起步于2003年左右,2010年后进入相对快速发展期。据行业统计,目前有30%的企业依托国内各类交易平台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累计开设网上店铺2万余家。2013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约200亿元,其中,B2B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164亿元,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32亿元。2012年阿里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株洲市位列“网商百强城市”。2014年3月,我市获批为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与蓬勃发展的株洲电商相比,株洲农村电商尚处于起步阶段。株洲农产品销售形式仍以传统销售和自产自销为主,而通过电商销售的仅占10%。从调研数据来看,绝大部分农民生产的农村物销售都是两种方式:一是等待收购商上门收获,二是自己到集市进行销售。销售的对象和产品数量事前不确定,也无法根据需求进行生产。

二、株洲发展农村电商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宽带网络使用率不高。株洲光纤宽带传输网络已经覆盖所有乡镇以及75%的行政村,但由于宽带安装成本偏高及农村电脑普及流程低,阻碍了农民对互联网的进户率。株洲农村家庭网络宽带进户率只12%;且未来在整体网民规模增幅逐年收窄、城市化率稳步提高的背景下,农村非网民的转化难度也随之加大,未来将需要进一步的政策和市场激励,推动农村网民规模增长。

(二)农民对网络的应用能力偏低。株洲的农村与全国其他农村一样,存在严重的空巢现象,大部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留在农村的绝大部分是老年人和小孩。而老年农民对网络的应用能力之低已经超越了常人的想象,大部分不会在电脑上打字,手机也只限于打接电话,更别说将自家的农产品放到网上去销售,这些能力短期内难以培养。

(三)农村的物流配送体系比较落后。在株洲东南部的农村仍处于不发达状态,交通状况也不够便利,类似四通一达和顺丰等快递公司根本就鞭长莫及,偏远地区的物流快递主要还是借助中国邮政的快递体系去完成,等待发货的迫切心情也许只能用望穿秋水去描述了。

(四)农产品生产规模化、特色化、标准化不够。株洲大部分农业生产还是以家庭为主,生产的农产品以只给为主,在有余地的情况下才会去销售,由于规模上不去,所以更加增加了种植和销售成本。且由于以家庭生产为主,缺乏标准的农产品控制系统及农产品专业人才,对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安全食品的生产、流通、监管和可追溯体系的影响意识不浓,对现代营销,特别是电商营销方式账务哦不多,缺乏技术能力人才支撑。而在种植的种类上,以传统粮食作物为主,特色农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品牌效益。

三、株洲农村电商的可行对策

(一)培训农民掌握电子商务操作的技能,形成自觉依托电商销售的意识。首先要制定长远的详细的农村居民教育计划,普遍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农业科技水平在此基础上对农民进行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知识培训,教会农民如何使用计算机,如何从网上检索到需要的信息以及在网络上交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农民的信息素质。对于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主要应该是从当地选择一些文化水平和信息素质相对比较高的农进行高层次的电子商务技术培训,而不宜一律从外面聘请或引进。另外一个途径就是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大专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进入农村地区进行“技术扶贫”,采用“传、帮、带”的方式培养当地农民使用网络信息的技术和能力,推动当地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要加强对电子商务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克服恐惧心理,使人们能够认识到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通过这种方式能更方便快捷获得需求信息,以便安排农业生产;能以更实在的价格、更快的速度销售出农产品。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农民通过合作组织尝试农产品电子商务,使农民得到切身的利益,进而改变思想观念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的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基层设施建设。在株洲北部等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应加大对互联网络的发展力度,制定各种优惠措施,鼓励和帮助农民上网,大力宣传网络信息服务带来的便利。在株洲南部地区,在“PC+光纤”普及率难以提高的情况下,重点抓好“智能手机+无线网络”的普及率和使用率,提高无线网络覆盖率,降低无线网络使用费用。

(三)鼓励和发展涉农电商,形成多种电商销售模式。对于粮食、生猪等大宗农产品,鼓励大型电商发展涉农商务,形成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农业发展需要技术、需要形成规模才能降低生产、物流等成本。每个农民都去学习所有知识和技术是不现实的,所以应该鼓励涉农电商的发展。农民可以以土地和劳动力进行参股,公司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规定产品规格、价格、规模,农民按订单进行生产,并享受公司提供的技术和大型生产资料支持。

对于小规模特色农业,如炎陵的高山茶、绿色竹笋等,建立农产品网上直销平台,主要是构建适合农民层次的网上销售平台,比如依托手机终端进行信息上传的网络销售平台;在销售端,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农产品与消费者零距离接触,使“酒香不愁巷子深”。

(四)加强物流配套设计建设,降低物流成本。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落后是株洲地区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之一。在农村地区道路交通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之后,尽快建立起从乡村到城市的集仓储、冷藏、加工、配送以及长短途运输功能为一体的农产品配送体系就成了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选择。

小结:随着株洲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株洲农业必然进一步发展,而农业的发展夯实农村电商基础。两者形成良性循环,最终促进农民富裕。

参考文献:

[1] 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1号.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78号.

[3] 湖南省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14―2020年).湘政办发〔2014〕57号.

[4] 株洲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14―2020年).株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5] 林芳.湖南省农村电子商务新模式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

[6] 张振中.涉农电子商务如何冲关破局[N].农民日报.2014-1-7(003).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第6篇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一、电子商务人才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互联网+农业”成为农业大跨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互联网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也逐渐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网络市场的多元化衍生出新的行业,产业链的延伸以更灵活的方式来捕获市场需求满足消费者。农业市场产业链的延伸,需要更多专业电子商务人才参与,通过变幻莫测的市场动态,及时获取市场需求信息,迅速调整产品线、拓宽销售渠道、制定适宜的促销策略。只有专业电商人才才能实现网络农产品产业链快速发展,实现农业大跨度发展。

(二)农村电商发展的相对滞后亟需大量电商人才

随着国家对农村的重视及惠农政策实施,农村电子商务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从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趋势来看,市场对电商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农村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加强电商人才供给成了促进农村电商发展最关键因素。充足的电商人才是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网络时代的“新农民”实现创业梦想的客观要求

互联网经济下的新商机,为许多人创业提供梦想的平台。电子商务为优质的农产品创造更大市场,“新农民”通过电商渠道,实现低成本的创业梦想,互联网的经营让越来越多的人实现脱贫致富。

二、农村地区电商人才建设现状

(一)农村电商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农村电商观念接受程度低,专业电商人才缺口较大。由于我国农村信息化程度低、传统观念和消费习惯,加上农村普遍教育程度低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电商氛围还不够浓烈,对电子商务的接受普遍还停留在浅表层。电子商务作为一个非常专业化、多学科交融的技能,需要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农村目前缺少实践能力强的专业电子商务人才。2.优秀的农村电商人才引进效果不明显,流失情况严重。农村生活环境落后、缺乏文化氛围,本就难以吸引优秀人才,而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多属于初创型企业,本身技术化程度低,人才管理意识缺乏,对人才能力的发挥有明显的局限性,薪资待遇又无法与大城市相比媲,导致优秀电子商务人才不愿意驻扎农村,更难以留住优秀人才。3.缺乏系统而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支撑,培训效果有限。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互联网技术不断地渗透,农村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地方电子商务发展[1],注重地方电子商务人才技能的培养。各地出台相关政策,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电子商务人才培训。由于人才需求目标不明确,对培训者能力素质缺乏了解,培训内容、形式等随意性较大,又缺乏评估机制,培训效果难以达到预期。4.地方高校在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定位。地方高校应服务于地方企业,为地方企业发展输送合适人才及技术支持。由于传统的落后观念,高校少有将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于服务农村;而农村电子商务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复杂性,高校难以提供完善的教学资源,针对农村市场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难以实现。

(二)农村电子商务对人才需求分析

农村电子商务具体包括农村信息服务、为从事涉农领域的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在网上进行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购买和电子支付等业务交易的过程[2]。因此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电子商务理论知识,还要了解农业生产、农产品种养殖技术,熟悉农产品特性及农产品市场等。具体包括:1.农村电子商务运营人才。农村电子商务是将农产品通过网络平台开拓更大市场,因此技术人员不仅要熟知农产品、懂得相关农业种植技术、农业生产技术,还要掌握互联网技术应用、美工、品牌开发与运营,网络营销、线上客服等能力,通过网络平台的营运,带动农产品销售的线上发展。2.农村电子商务技术人才。技术是电子商务的支撑,技术水平直接影响运营的效果,传统电子商务技术包括美工、网站开发、数据分析等通常由专业人员完成的。农村电商要发展,需要专门的产品素材拍摄、处理等美工及网站管理、页面设计等技术人员。为了更好把握市场,预测产品的生产、销售、产品推广等,还需要数据分析人员。3.农村电子商务战略管理人才。农村电子商务不同于传统的农村发展规划,科学的管理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电子商务使农产品市场的拓展、产品品类的增加,农产品生产、包装、销售、物流等各环节要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管理者掌握品牌管理、农产品管理、营销管理,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及惠农政策等综合素养。

三、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机制体系构建

根据目前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建设的现状,农村电商人才培养需多方力量合作,制定系统而科学的人才引进与培养制度,根据当地人才需求具体情况,明确培训内容,多元化培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其中制度化是根本,贯穿于培养内容、培养方案、培养模式、人才结构培养和培训对象选择过程中,而培训的专业化、培养方案的复合化和结构层次化才能满足人才模式多元化需求,人才本土化是人才能更好服务于当地农村的保证。

(一)人才管理体系制度化

建设高质量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队伍,规范而科学的人才管理与引进制度非常的关键。具体包括优秀人才引入相关政策内容、培训制度、人才激励制度、人才晋升制度等。为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驻村,地方政府需制定合适的人才引入福利政策和发展机会,让引入的人才能安心驻扎下来服务地方电子商务发展;对于新农民再就业培训方面,从培训对象选择、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和培训考核等各方面也要明确制度化以保证培训效果[1];为防止人才流失,明确的激励、晋升制度既有满足引入人才的物质需求,也要制定丰裕的精神需求。完善而科学的人才培养管理制度是建设稳定又科学的电商人才队伍的根本保障。

(二)人才建设专业化

健全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建设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程,人才情况直接影响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人才队伍建设必须专业化。首先,电子商务人才引入制度专业化。农村电子商务起步晚,农村生活、发展机会各方面相对落后,要引入电子商务人才政府需要制定人才引进、薪资待遇政策,创造适宜的生活、工作的物质与人文环境,从而吸引并留住引进的人才;其次,电子商务人才建设团队专业化。电子商务知识的综合性,需要专业师资才能保证培训效果。地方政府制定培训目标,可以委托地方高校、企业培训团队方式,开展各层面人才的培训活动。最后,进行绩效考核,保证培训活动的效果。

(三)培养方案复合化

由于农业领域的复杂性和电子商务技能知识的复合性,高校难以提供各方面知识完整、技能熟练的教学师资,因此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很难培养出懂得农业知识与电子商务技能的有效融合的综合型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高校在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面,首先要改变观念,根据当前市场人才需求,调整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计划,才能为农村输送电商人才。另外,为了能培养出直接适应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的人才,高校需要调动电子商务师资与农业专家的配合,协作培养出能将电子商务技能熟练应用于农业领域的复合实用型人才。

(四)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

针对我国现阶段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现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做到多元化。一是政校合作模式。高校依据自己专业的师资力量和配套设施,开展企业相关人员电子商务理论提升培训;地方政府制定相关定向招生的人才培养政策,高校为农村地区提供精准的“智力扶贫”;地方行业协会与高校联合,组织电子商务职业技能竞赛,通过短期培训与实践操作,以赛促训,提高企业员工的电子商务业务技能;二是培训形式多元化,开展各种“线上+线下”内容的培训内容,培训对象根据自己所需来学习,从而提高培训者的积极性和效果。

(五)人才结构层次化

企业发展需要不同教育程度和岗位的人才,人才培训既要满足企业需求又不能资源浪费,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开展不同内容的培训。基层的电子商务操作人员注重信息化方法和工具的应用,培训要让其了解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电子商务技术及方法的培训;基层干部强化电子商务基本理论、行业发展及作用、对社会活动影响的培训,为农村后期宣传提供理论支撑;中层管理人员工作职责是企业电子商务规划与决策层,因此培训重点放在系统的理论知识上,同时注重与电子商务示范区交流学习和取经,对以后开展电子商务的工作规划和指导工作有借鉴作用。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第7篇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 “村淘” 网络营销

一、河南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价值分析

(一)解决农产品流通不畅

我国农产品的流通体系功能不够完善,尽管农民根据市场的要求不断地改进,仍往往被动地由市场牵引着前行。而电子商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现状,提高了农民在市场环境中的主人翁地位,尤其是在农产品的流转及售卖活动中,农民可以通过电子技术将农产品置于网络上销售,既解决了流通问题又节省了流通成本,有利于开拓农产品市场。

(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农民的高效就业奠定了基础。以往农村的经济发展条件差,农产品的价格也比较低,农民为生计多数进城务工,以致村里产生大量孤独老人和留守儿童。而农村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有利于增加农民工作机会,缓解农村孤独的老人和孩子独守家园的问题,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中国农业的发展模式是分散经营的发展模式,这种经营的分散性使农业生产缺乏技术支持,农民的收益受其影响而降低。众所周知,农产品的收成对气候依赖极大,个体农民难以获取农业自然灾害的预警信息,不能提前做好防御工作,收入极不稳定。而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农民可以依靠电子商务建立网络体系,实时展现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御工作,更好地生产农产品;另一方面,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可以帮助农民利用信息技术管理农产品生长需要的条件,及时提醒管理者应对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二、河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

(一)政府支持

虽然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和使用率都比较低,但经调查,在农村地区75.3%的居民都在使用互联网,农民像城市居民一样自由行走在网络环境里。面对这一形势,我国政府也开始密切关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主动将自身服务对接到农村电子商务的交易,且实施监管与服务,以支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在2016年10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速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需要规范的电子商务环境、流畅的物流运输体系、专业的电子商务服务、大量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等。我国政府投入大量经费,建立农业信息网站,以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进程。

(二)企业重视

2005年电子商务的进步为农村的经济营造了一种新模式,“淘宝村”应势出现,它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也为农村居民找工作难的状况开拓出新的途径。农村淘宝是阿里巴巴集团2014年在美国上市后提出的以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的未来重点发展的业务。2016年农村网购市场规模达6475亿元,农村淘宝迅速发展,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代表的各类企业对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三)农民积极响应

在农村互联网经济的不断进步中,网购发展势头持续上升,农村网购发展更是十分惊人,尤其是“双十一”“双十二”等网购大节,网民的购物疯狂程度难以想象,2016年天猫“双十一”狂购节日成交额达到1207亿元,参与“双十一”狂购节的交易国家和地区共253个,相比2015年增加了32.3%,网上交易市场发展空间惊人。农民也积极参与其中,农村消费占了不少份额,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河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落后

近年来,国家的资金在城市和农村的使用上分布不均匀,导致农村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村淘”的模式体系不完善,店内设施比较简陋。农村多年前建立的大型数据库大多数只是一个摆设,现有的网络通信设备很难适应正在高速发展的农村电子商务的要求,尤其是网络技术、网络信息内容、资费水平、通讯速度、安全和保障条件等方面,对农民使用网络造成极大障碍,农村电子商务的l展受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农民缺乏对电子商务的认识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思想比较陈旧,文化水平不高,且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及农村干部对网络经济缺乏信任,对电子商务这类新事物的接受度还较低。且移动互联网还没有普及到偏远地区,会上网的农民也只是网络聊天或娱乐,这些都阻挡了农村电子商务的进步发展。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数据显示,农村上网人数少且农村网民文化水平低,更加趋于年轻化和学生化,截至2016年12月,农村网民占相应农村人口的30.1%,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只是城市网民数量的1/3,使得农村电子商务难以深入发展。

(三)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匮乏

农村绝大部分居民文化程度较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较弱,学习电子商务的进度也较慢,实际的操作能力不强;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居民不愿意在农村工作,多选择到大城市打工。相应的,城市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地区工作。这些导致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实用型人才严重短缺。在“村淘”的运营过程中,“村淘”的经营者技术不够娴熟,促使“村淘”合伙人的收入波动较大,农民对其缺乏信任,也使得“村淘”不能很好地运行,影响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四)地区分布不均衡

CNNIC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涉农网站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非常少,地区分布不均衡。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农村地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比其他地区快很多;而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对提高经济发展又更加渴望。例如在“村淘”的运营中,对于电子商务发展较快的一些农村地区,“村淘”效用甚微;但在贫困的农村地区,“村淘”发展相对较好,“淘宝村”应运而生。许多农村地区的经济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在不断的上升,而一些地区发展却不尽人意,电子商务在不同农村地区的发展程度差别较大。

(五)平台服务效率低

许多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服务效率比较低,甚至有的实质上只是个摆设,没有实际效用。而这些平台提供的服务主要是科学及政策性信息,这些解释性信息比较枯燥,很难让广大农民对其产生兴趣,这样他们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发展相对较好的农村中,经过政府的支持和辅助,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较好,但电子商务平台中的工作人员所起的效用比较低。

四、促进河南省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

一方面,政府要扩大投资,政策性鼓励农民上网,多引进电脑网络设备,加强农村互联网的普及,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引导农民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同时与有关部门协调采取实质性的措施以改善农民上网难、上网费用高的问题。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交通道路的建设,在政策上支持和鼓励第三方物流公司,以完善农村道路的基础性设施。积极搭建多种形式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让平台为农民服务,而且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农业中的大中型企业,协助这些企业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以先富带后富”,加快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加强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宣传与推广

政府要定期开展传播电子商务知识的活动,为农民提供免费的、高水平的电子商务知识教学,指导互联网技术学习,也可以请在农村电子商务方面发展比较好的企业领导人开展相关讲座,让更多的农民认识计算机,了解电子商务,感受到切实的好处,从而提高农电子商务接受度。

(三)大力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

政府要大力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针对农村各地区不同的情况开展培训活动,增强农村居民的互联网文化水平。同时,要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吸引大学生进入农村,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去教更多的人学习电子商务或从事相关工作,壮大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队伍。

(四)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均衡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中部和西部的支持,以较发达地区的农村电子商务带动中部和西部的发展,重视落后农村地区的发展,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协调发展。

(五)提升农村电子商掌教ǚ务效率

政府要提高对服务体系的标准化要求,积极培育服务商,加强服务人才的培训,促进其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效率,使农民更好地得到帮助。调整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内容,更加侧重农民关心的产品销售与流通问题,辅之以政府的政策等信息。

参考文献:

[1]黄立群.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瞿万军.“互联网+”背景下十堰市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研究[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

[3]杜万顷,杨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与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7,(3).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第8篇

P键词:电子商务 农村物流 人才培养

一、研究背景

1、农村电商物流人才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农业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农村地区信息化基础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农村地区信息化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基本上实现了“村村能通电话”和“乡乡能上网”,为农村电商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农村电商发展迅速,人才能力欠缺。从2012年至2014年,淘宝农村消费占比不断提升,从2012年第二季度的7.11%上升到了2014年第一季度的9.11%。2016年达到4600亿左右。可见,具有6亿人口的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受到国家高度重视,而且具有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然而,农村电商发展在信息基础设施、物流体系和专业队伍方面依然面临很多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是农村电商人才培养。

(2)现阶段农村电商人的培训较为简单,系统的培训微乎其微。大量的农特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利用电子商务组织生产和开拓市场的积极性。现有涉农电商平台规模小,层次低,功能简单,产品单一,势力薄弱。大部分的企业培训仅留于形式,很多并未“对症下药”,而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基本为摆设,有些仅限于教会农民如何开网店或者做微商,而如何经营和推广却未系统的进行培训,更不可能组建专业、高效的电子商务团队来共同销售家乡农产品。

2、培养农村电商物流人才的意义

(1)农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大势所需。因此,农村电子商务的落后必须尽快培养电商人才。当前农村人口结构、规模的参差不齐,农村物流建设的滞后,以及电子商务平台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农村信息网络不够完善,电子商务下乡后的服务难以保障等方面的不足,无疑会给广大农民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商业活动带来诸多障碍。

(2)农村电商快速布局、高速增长的同时,电商人才的缺口在不断增大,并已对农村电商的发展产生了日益凸显的桎梏作用。很多地区农村电商发展正因人才缺乏面临着“有劲使不出”的尴尬局面。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人才至关重要,“引进”和“培养”是唯一路子。然而在现有的农村条件,引进电商人才非常艰难。当务之急,加大力度对农村地区进行电商专业化人才培训,尽快弥补短板,成为必然选择。

(3)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急需人才。农村电商不仅让农产品走出去,还能将城市优惠工业品引进和推广至农村,通过与城市资源互换促进农产品销售,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如何快速的培养全能型农业电商人才,打造一批具有商业头脑的“新农民”,能根据市场所需,准确掌握市场动态,拓宽销售渠道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增加农产品种类,上到国家,下到企业,都急需这类农村电商人才。

综上所述,新农村电商人的培训是时展的必然,非常值得我们讨论和摸索。

二、存在的问题研究

1、从物流业的角度上来看

我国的物流水平虽然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农村这一块来说,还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少。我们都知道,包邮江浙沪,从快递费用上来说,农村及偏远地区,不但要承受配送时间的折磨,还要付出经济发达地区额外的快递费,这对本来经济就欠发达的农村人口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就网购服务体验来说,由于路途时间等的原因,物品可能受损或丢失,顾客不满意就会投诉跟给差评,这对电子商务公司跟物流公司来说也是不能接受的。我国物流业较发达国家来说起步慢,农村物流业起步更慢,导致很多农村地区要么没有配送网点,农村人口要到镇上去取快递,要么是在特地时间取消对这些地方的物流配送如春节前后,甚至是不配送。物流水平的痛点也制约着农村电商物流水平的发展。

2、从农村自身基础角度上来看

我国农村的电子商务建设还是处于摸索前进的初级阶段,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除了要借助可靠的信息技术及通信技术支持之外,更需要农村基础主体农民的大力支持。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低,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差距较大。2016年有关于我国互联网在农村发展的状况报告显示,城镇互联网普及率为73.1%,在我国农村只有36.9%。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农业部的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的平均年限仅为7.8年,在大部分农村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就占了7%,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占了25.8%,49.4%的是初中程度的,拥有大专及以上的文化教育程度的人口仅为1.1%。甚至很多人对计算机的认识与使用等都不会,而对于电商物流更是一无所知。所以这就严重制约着电子商务在农村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利。我国某些地方的农村,出于被地形地势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着的原因,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利,甚至快递收发站点都没有,不但延长了物流配送的时间,还大大的增加了购物成本。

3、从电商物流人才的角度上来看

近年来,受互联网热潮的影响,全国各地都在围绕电子商务进行人才培养,电子商务也成为了各大高校的热门专业,然而市场调查,这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反映,自己很难在市场上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匹配的工作,而招聘电子商务人才的企业却反映,他们更难招到与自己企业符合的人才。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高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大部分毕业的学生空有书本的理论,而缺少真正的实践能力。就算是在电商物流有所建树人才,也选择在大城市与经济发达的地区发展,不愿意投身于农村物流,此外,入驻农村的电商企业即使招聘到一些优秀员工到农村电商市场,都是也可能因为薪资环境等原因产生流失,最终导致电商人才在农村的缺乏。

三、解决方法的探索即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对策

1、大力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普及率,缩小城乡差距

在农村发展电子商务是需要条件的,网络方面的配套设施是这种发展必须的,也是提高农村电子商务普及效率的最实在的支撑。因此政府要把农村基础的网络设施做好规划与建设,要全面普及并提高电话、电视等电器的使用,提高电脑宽带业务在农村的服务水平,并实惠地降低成本,减少农民费用,为进一步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创造必须且便利的基本条件。

2、与农村地区建立适合的对接机制,并不断完善

电子商务人才在农村产生的情况,都必须要从培养这个最初源头开始着手,与各个层级的高校,一足要建立紧密的合作方式,要了解农村电子商务需要的人才标准以及要求达到什么样技能水平、还有需要在农村的最低工作期限等方面的条款才能和高校就业协议搭上挂钩。而在校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假期的时间去参加一些社会实习,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其次,企业需要全面提高农村电商人才的薪资待遇,提供较大的晋升空间,足期进行奖励,用以激发电商员工的积极性。最后,要适时的进行电商员工的技能培训。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农村地域电商所需要人才也是在快速地发生着变化,政相关单位能够足期组织技能挑鹋嘌等,一方面可以提高员工的技能,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出更多适合在农村工作的电子商务人才。

3、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程度,提高其专业水平

学校可以要安排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深入农村给农民做现场培训,使更多的农民可以认识理解计算机、学习网络相关知识。然后将这些情况反映到学校,针对这些现象对学生加强教育。在农村很多人不了解电脑,这就是抑制了农村电商的发展,所以老师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包括了简单的网上搜寻信息、把传统交易放到互联网平台上等诸多方面。在人才发展模式中,一足要纠正学生的偏见,引导积极正面的思想,使其将被动接收变为主动学习。

四、结束语

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可以极大地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可以提高农村人口电商的使用率,农村地区也可以利用电子商务这样的平台来推进我国互联网的现代化的发展,并能更好地去服务于我国农村生产者,实现我国综合国力的上升。所以高校应当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培养更多的农村电商人才,为我国各地区农村电商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