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地理教育教学叙事

地理教育教学叙事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07 17:19:40

地理教育教学叙事

地理教育教学叙事第1篇

论文摘要:教育叙事研究是作为质的研究方法而进人教育领域并为学者所接受和认可的,厘清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特点,认清教育叙事研究的局限性有利于我们在研究中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需要合理地选择教育研究方法。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

康纳利和克莱丁宁认为,叙事是基于反思并通过个人的经验来制造意义,具有整体主义的品质。国内也有学者提出了相似的看法。莱布里奇等人认为,叙事研究指的是运用或分析叙事材料的研究,叙事材料可以是一些故事,也可以是其他方式收集到的材料,叙事材料可以作为研究对象或研究其他问题的媒介,也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的群体,了解某一社会现象或一段历史时期,或探索个人发展史。教育叙事研究就是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借此来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以更鲜活的形式丰富教育科学理论,促使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更加完善和灵活。也有学者认为,教育叙事研究专指教师叙事研究,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教育叙事就是教师叙说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化的教育“问题解决”和“经验事实”,并在反思的基础上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行为。

目前,研究者广泛使用教育叙事研究去研究教师。而教师或作为研究对象或作为研究者也很乐意接纳这种研究方法,这使得教师叙事研究似乎成为教育叙事研究的代名词。但是,实际上,教育叙事研究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叙事研究,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分析、发现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这不仅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实践,而且能以更鲜活的形式丰富教育科学理论。此外,从更大的范围来考察,教育叙事研究的应用也不仅仅限于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领域,国家及地区间教育文化传统、价值体系的比较研究、具体的学科领域和教学研究等都可作为叙事研究的教育问题。

综上所述,教育叙事研究就是将叙事研究法运用于研究教育问题的研究,即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通过运用或分析叙事材料,用故事的形式呈现研究结果,并对故事现象或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凡是在教育背景中包含任何类型叙事材料的分析研究都可以称为教育叙事研究。叙述不仅仅是为了解释,而是要寻找故事背后的意义。

二、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

目前,教育叙事研究大致分化出两条道路:一条是“叙事的教育行动研究”;另一条是“叙事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前者主要是中小学教师自己展开的研究方式,也可以是中小学教师在校外研究者指导下所使用的研究方式;后者主要是大学研究者以中小学教师为观察和访谈的对象,或者,以中小学教师所提供的“想法”或中小学教师所提供的文本为“解释”的对象。国内外学者一致认同,要看到教育叙事研究作为质的研究的总体特征,不能像规范性的量化研究那样,对其可靠性、有效性及普适性抱以过高的期望,至于具体表述,则各有侧重,这里仅概括其突出的特点。

(一)时间性

时间不仅是叙事文本分析中的技术性需求,而且从根本上来讲叙事的冲动就来自于寻找失去的时间。叙事的本质是对神秘、易逝的时间的凝固与保存,或者说,抽象、不好把握的时间正是通过叙事变得具体可感。教育叙事的视域基是指向过去的。过去和当下的教育经验总是凝结在时间之网中,把握特定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就等于找到了认识经验的途径,叙事文本中的情节就是时间性的体现。

(二)主观性

教育叙事无论是“所叙之事”还是“听用之叙”都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包括对细节的取舍、现场气氛的描述、心理状态的分析等,这本身也反映着参与者的教育信仰、价值观念和理论水平,而这些“弦外之音”也是研究的一部分。当然,对主观性的调控也是最难的,由于过分受到研究意图的影响而出现的“讨好效应”或“完美效应”必须加以克服。

(三)实践性

从质的研究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以质的研究为方法论基础的教育叙事研究无不体现着实践性特征。“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叙事研究强调研究者本人是研究的工具,通过长期深入实地体验生活从事研究,收集资料的方法如开放型访谈、参与型和非参与型观察、实物分析等都离不开研究者本人的实地调查,叙事研究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理解后者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而要做到这一点,除研究者的“文化主位”的方式以外,研究者还需要与被研究者不断地接触、沟通,这样才能做到以被研究者的角度去理解、建构文本的意义。

(四)情境性

首先,叙事研究必须在自然情境下进行,对个人的“生活世界”以及社会组织的日常运作进行研究。研究者本人就是一个研究工具,需要在实地进行长期的观察,与当地人交谈,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该事件与其他事件之间的关系。其次,叙事研究认为,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以及社会组织的运作是与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情境分不开的。如果要了解和理解个人和社会组织,必须把他们放置到丰富、复杂、流动的自然情境中进行考察。

(五)重视意义理解与建构

教育叙事研究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叙事探究并不停留在展示存在者的层面,与建立在客观主义基础上的寻求普适性结论的研究不同,叙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或“领会”,研究者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对被研究者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做出解释。

(六)真实性

胡塞尔的“面向事情本身”的思想,经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的改造,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基础,叙事研究也尊崇胡塞尔提出的“面向事情本身”。叙事研究强调对研究者要进行“深描”。以此揭示社会行为的实际发生过程,以及事物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描述越具体、越“原汁原味”,就越能够显示现象的原本。同时,对叙事研究的评价不追求客观性和有效性,它强调标准的运用必须适用于情境。叙事关键是看叙事者是否清晰、真实地描述了事件及其背后的心理状态以及叙事本身是否注意到经济性和熟悉性。叙事研究工作的价值也不在于研究程序及结论的推广,而在于具体教育问题的解决、教育经验的意义重构和教育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并期望通过其激发共鸣,使倾听者和阅读者获得基于自身的启示。

(七)重归纳而不重逻辑推演

从研究的基本思路看,叙事研究主要采纳的是一种归纳的方法。质的研究的归纳过程通常由如下步骤组成:1)研究者自己投入实地发生的各种事情之中,注意了解各方面的情况;2)寻找当地人使用的本土概念,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孕育自己的研究问题;3)扩大自己对研究问题的理解,在研究思路上获得灵感和顿悟;4)对有关人和事件进行描述和解释;5)创造性地将当地人的生活经历和意义解释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归纳的方法决定了质的研究者在收集和分析资料时走的是自上而下的路线,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分析资料与收资资料同时进行,以便在研究现场及时收集需要的资料。叙事研究的理论建构走的也是归纳的路线,从资料中产生理论假设,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和不断比较逐步得到充实和系统化。

三、对教育叙事研究的反思

近年来叙事研究招致不少批评。如,过于关注自我经验反省的研究旨趣,容易使研究陷入自我中心或唯我论;由于受到研究的规约而在叙事中出现“好莱坞情节”,即通过人为地化解或折中为所谈及事件中的矛盾设计一个完满结局:由倡导情境意义的特殊性而加剧了相对主义的泛滥,尤其是道德的相对主义,招致工具合理性在学术和现实生活中受到过度批判等。

就目前的观点来看,教育叙事研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小样本往往只有一个到几个参与者,因此研究成果的典型性、代表性经常被人质疑,也无法回答普遍性问题。二是时间长。对个案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丰富资料要花费相对多的时间。当教师事务繁忙或精力不足时参与比较困难。三是评定难。对一叙事研究的相对主观性标准目前还在探讨中,借鉴的典型研究较少。此外,教师相对封闭的专业生活习惯和缺乏自觉反思意识也会影响到叙事研究的开展。四是叙事研究对研究者具有很高的要求。教育叙事研究一方面要求研究者深入了解某一个教育实践现象,另一方面又要有足够的理论视角。只有这样,在叙事的过程中,才知道如何组织事件,才知道事件组织起来后能够表达什么样的理论主题。与此同时,“在叙事研究中,研究者必须以对话者、倾听者的身份同时与三种声音(至少)进行交流:叙事者的声音(包括录音带或文本作者的声音)、理论框架(为解释提供概念和思考的工具)以及对解释与阅读的反思性批判(即对材料所作结论的自我评价与反思)。”。教育叙事研究除了要求研究者“贴近”“身处”教育实践这一前提性条件之外,还应有必要的教育理论作为内隐的支撑,否则。教师叙事难以避免“叙事越叙越贫庸”的结局。

教育叙事研究在我国不过经历了短短几年的时间,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都有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对于叙事研究的反思与批评正是叙事研究发展的历史阶段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当前国内外教育叙事研究的总体情况来看,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

第一,教育叙事内涵理解褊狭。国内很多学者简单地把教育叙事等同于教师叙事,认为教育叙事研究仅仅适用于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领域,而且,无论是教师叙事行动研究,还是合作研究,对叙事者与研究者的关系缺乏辩证理解,要么取消研究者指导,要么无视教师自主性。

第二,对研究缺乏跨学科视野。如前所述,叙事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很厚重而广泛的,教育领域的叙事研究必须基于多学科的理论视角和开放的思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如果囿于所谓的学科独立意识,就教育论教育,叙事便很容易成为教育琐事、经验体会甚至牢骚的代名词。

第三,忽视教育叙事的本体价值考察。一方面,很多学者在运用叙事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了解叙事到底是什么,它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基于怎样的研究假设等,造成了叙事一定程度的泛滥;另一方面,更多情况下,学者仅仅把叙事作为研究资料收集的过程与方法,而没有充分认识到叙事其实是教育中人的存在方式,叙事本身也有教育价值,可以作为教师培训项目的一个重要部分。

第四,我国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传统影响了叙事研究的开展。长久以来,我国教育研究中存在着很强的逻辑推演和量化取向,所以觉得叙事缺乏科学性与推广价值。比如,有学者认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提出理论,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叙事脱离了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加重了教育科研的虚假之风等。对于这些评判,我个人持保留意见。我们姑且不论学者对叙事研究的质疑是来源于我国教育研究对逻辑推演和量化取向的推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以质的研究存在有某种抵触情绪,单就说叙事研究缺乏理论基础、忽视理论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点来说,我个人觉得,这也许是学者对叙事研究缺乏足够了解的前提下而得出的结论。

地理教育教学叙事第2篇

按照热奈特对叙事的定义,叙事分为故事、叙事和叙述行为三个层次。故事指未经任何特定视角和表述歪曲的“客观的”事件结构,由处于时间和因果秩序之中的、尚未被形诸语言的事件构成,是叙事的内容。叙事是指话语或叙事文字本身。而叙述行为则是创造性的叙事动作,涉及说者/作者(叙事的“声音”)与听者/读者的关系。热奈特尤其强调这三个层面的关系,他认为叙事只有在叙述故事时才能成为叙事,只有由人把它讲出来才能成为叙事。[1]即故事的表现形式是叙事,而叙事又是由叙述行为完成的。因此,教育叙事既是指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教改实践活动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又包括教师就这些事件撰写或口述的教学故事、日常故事等各类文本,还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

由此可见,教育叙事包含两层关系:一是生成叙事文本过程中教师与故事的交互关系,即教师如何“我讲我的故事”;二是基于叙事文本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互关系,即受教育者对叙事文本的反馈。目前国内的教育叙事学研究多集中于对第一种关系的研究,忽视对第二种关系的考察。

因此,尽管教育叙事是教育者个人的反思与感悟,但教育叙事研究应体现叙事文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评估教育者开展的教育叙事的切适性与有效性。

二、高校辅导员教育叙事中辅导员与学生的交互关系特点

1.交往频繁

大学生远离父母,与专职教师的接触也仅限于课堂上,当遇到学习、生活问题时易于与辅导员沟通;与辅导员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因此,辅导员与大学生的频繁交往易于产生众多教育事件,其中有大量教育事件值得辅导员记叙、分析。

2.交际关系复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领域随之产生一系列问题,如奖助学金发放、资困助学、学生就业压力、学生心理压力等,这些问题都使辅导员面临着新考验。因此,当代辅导员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充当的角色更多。辅导员的多重角色转换使辅导员与学生的交际关系变得更复杂,教育叙事的焦点更多。

3.交流渠道多元

除传统的师生面对面交流外,QQ、E-mail、博客等通讯渠道为辅导员与学生的交流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辅导员可以通过这些渠道更快、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也可以更及时、更真实地对辅导员的教育叙事作出反馈。

三、高校辅导员教育叙事文本生成

1.辅导员叙事文本视角

在叙事文本中,必定存在叙述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无论所描述的事件与人物如何表现出来,都一定会经由一个特定的“视点”。通过这一特定的视点,叙述者将所看到的一切呈现出来。辅导员的叙事视角是指辅导员从什么角度来叙述教育故事,辅导员与教育故事保持怎样的距离,以什么样的身份来充当故事的叙述者。教育叙事强调以教育者个人的感受经历出发进行叙事,叙事文本的作者自然只有一个――辅导员本人,但叙事视角既可以是辅导员的视角,又可以是教育故事中的人物(通常是大学生)的视角。因此根据辅导员与学生在教育事件中的参与程度及其交互关系可将视角分为:

(1)零视角,即无固定视角的全知叙述。全知视角的叙述者从事件的旁观者立场进行叙述,如同无所不知的上帝,了解过去,预知未来,所掌握的情况多于事件中的任何一个人物。因此,辅导员采用零视角有利于客观地看待某一教育事件,尽可能公平地对待学生、处理矛盾,也有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提前做好教育工作,防患于未然。

(2)内视角,即限知视角。其特点为叙述者仅说出某个人物知道的情况,即采用事件内人物的眼光来叙事,事件的叙述者本身就是事件中的人物,叙述者的观察位置处于故事之内。正由于辅导员与学生都参与了故事,因此叙事文本不但要描述辅导员的所思所想,而且要反映出学生的态度。这样的叙事视角有利于辅导员换位思考,增进对学生的了解,使辅导员的工作更有针对性。

(3)第一人称视角,即从叙述者――辅导员本人的视角出发对教育事件进行讲述。这种视角的叙述更多地反映辅导员的观察与感悟,突出辅导员的自省。用第一人称视角叙事本身就是辅导员解析事件、认识学生的过程。

2.辅导员叙事文本形式及学生反馈

辅导员叙事文本的形式包括面向学生与面向辅导员本人两种。面向学生的辅导员叙事文本是指学生可听、可看、可反馈的辅导员叙事文本,又分为口述与文字两类。面向辅导员本人的叙事文本是指学生不可参与反馈的辅导员叙事文本,此类叙事文本仅供辅导员个人阅看。本文在此仅讨论面向学生的辅导员叙事文本(以下“叙事文本”均指“面向学生的辅导员叙事文本”)。

口述类叙事文本包括辅导员与学生的个别谈话、辅导员在主题班会上的发言等。由于是辅导员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辅导员在做教育叙事时,能及时了解学生对事件的看法,可在叙事过程中不断修正事件全貌;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将事件的教育意义寓于叙事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文字类叙事文本包括教师博客,辅导员与学生的日记、书信交流等。作为一种快捷的网络交流模式,博客以其开放性、交互性、形式多元性、受众身份隐匿性等特点,成为当代辅导员与大学生交流的重要平台。辅导员以博客形式进行教育叙事使得更多的学生了解辅导员的所思所想,并作出反馈。辅导员叙事文本与学生反馈跟帖一并又生成新的叙事文本,因此,辅导员的教师博客实际上拓展了教育叙事的内涵与外延。这有助于辅导员更广泛地了解学生信息,同时借助辅导员这一叙事文本,学生之间也能增进了解。辅导员与学生的日记、书信交流等同样具有扩展辅导员教育叙事文本内容的功能,但因为其一对一的形式,辅导员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个体,使辅导员的工作更有针对性。

综上所述,教育事件的发生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共同参与,教育者个人的教育叙事又需要受教育者的反馈,因此,教育叙事需考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互关系,并利用学生的反馈多渠道地展现教育事件,从而生成有意义的教育叙事文本,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管理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地理教育教学叙事第3篇

【论文摘要】目前对教学案例和教育叙事尚无清晰明确的定义和区分,不利于研究的开展和写作的规范。本文从目的意义、定义内涵、基本要素、共同点和不同之处等方面,对近年来受到教育界推崇的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研究进行了较深入的辨析,对教师在撰写教学案例和教育叙事研究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教育研究者愈来愈强烈地认识到,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既不同于哲学,也不同于自然科学,那种满足于理论思辨,或以经典自然科学为标准的研究方法难于把握复杂的教育现象。在此背景下,质的研究方法逐渐在教育研究中得以提倡,教学案例、教育叙事研究等质的研究方法得到教育研究者的广泛认同,它的最大意义在于真正能使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分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的状况,从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探讨与挖掘那些很难用理论推导或实验数据来概括与抽象的内涵、意义与深层规律。它重视对教育教学过程中人的心理与情感活动的研究,重视行动与反思,反对不切实际的空谈,主张“一例胜千言”,提供“样板”与“范例”,提倡移植与借鉴,强调理论要来自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与修正,只有在真实情境下能够应用的理论才是有价值的。这也就是当前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研究越来越受到推崇的原因。

目前对于教学案例和教育叙事研究都没有十分严格的界定,大多数教师甚至教育技术工作者都不知道两者的准确定义和区别。笔者通过百度搜索检索到含“教育叙事”关键词的网页160,000条,以“教学案例”为关键词的网页919,000条,以“教学案例+教育叙事”为关键词的网页16,900条;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到从1979至2006年,以“教学案例”为关键词的论文1940篇,以“教育叙事”为关键词的论文168篇。通过对内容的初步分析,笔者发现存在三种情况:一种是不加区别、混为一谈;一种是自说自话、大同小异;第三种是有所区别、但未进行系统比较。笔者认为:从本质上来说,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都属于同一类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即质的研究方法,是教育行动研究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但又各有侧重;教学案例与广义的教育叙事中的一种类型——教学叙事比较接近。为写作和研究方便起见,应加以区别和规范。本文将就两者的异同之处进行辨析,以供广大教师参考并就教于方家。

一、什么是教学案例?

案例一词译自英语“Case”,原意为状态、情形、事例等。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案例应有如下几个特征:案例是一个故事(事例)的讲述;案例要有完整的情境和背景、情节和冲突、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过程;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案例要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情感、态度、动机、需要等;案例要有隐含的思想,案例描述的是实践者的所思所想所为,都是具体的甚至细小的行为,但这些行为的背后都隐含着某种思想、信念和理论,等待读者去解读、品味和分享。案例如果没有这种思想,只是一个平淡而肤浅的故事,就没有教育意义。

根据理查特(Ricahert,A.E.,1991)的定义:“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1]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学案例实际上包含了“教”与“学”两方面实践的记录,它既是“教”的案例,也是“学”的案例。

在教学案例所记录的教学情境故事中,包含了某些教学疑难问题的解决过程与方法。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因此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至关重要。

从Internet网上搜索发现,“教学案例”一词还常常被用作案例教学所采用的案例的统称,案例教学中使用的案例,是指那些符合教学要求、能够引起分析和思考、达到教学目的的故事性材料,如生活中具体的事例、病人的病情介绍、刑事案件的案情等,可以称之为“用于教学的案例”,这与本文所指的专门描写教学过程的“教学案例”是不同的。当然,描写教学过程的教学案例也可以作为案例教学的材料。

二、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

叙事,就是“讲故事”,原本是文学(特别是小说)的要素之一,它所获得的是具体的事实性知识,而不是抽象的真理性知识,因此它长期以来被“科学的研究方法”所排斥。但是,后现代主义对“叙事”给予了新的解释和强调,将之引入到社会科学研究之中。波尔克霍恩(Polkinghorne,1988)将叙事界定为人们从他们的经历中获得意义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的几位课程学者将叙事研究作为教师的研究方法运用于教育领域,从而出现了教育叙事研究。简单地说,教育叙事就是“讲一个教育方面的故事”,教育叙事研究是在“讲教育故事”的基础上,通过对故事进行感悟和反思,来研究教育问题。抽象一点来说,教育叙事研究,就是研究者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2,3]。

目前关于教育叙事的分类很多,也很不统一。比如有将教育叙事分为“真实的教育叙事”和“虚构的教育叙事”的;有将教育叙事分为“教学叙事、生活叙事和自传叙事”的;有分为“调查的教育叙事、行动的教育叙事、虚构的教育叙事”的;还有分为“大叙事、小叙事”的。

三、教学案例的基本要素

1. 教学背景

教学背景包括教学的基础、条件、学情等方面的情况。教学基础指前一个教学活动所完成的教学任务(如前一节课所学的知识及形成的能力),新的教学任务是在怎样的知识、技能、能力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条件主要是指教学设备和教学技术;学情是指学生的基本学习状态,如班级学生的总体状况、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风气等。

2. 教学过程

即教学实录。它忠实地记录整个教学活动的细节,包括显性的教学行为和结果,还包括一些隐性的教学行为,即教师、学生的情感活动以及学生的思维反应等。后者是我们经常忽略的地方,比如,学生对某一教学结果作出会心的微笑反应,这样的面部表情流露是瞬间的,但却包含许多学习信息,可能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课堂教学往往是具有某种结构的,应真实地记录结构以及结构内的内容细节。

3. 教师反思

是指教学活动结束后,任教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作出的自我评价性介绍。可以由教师自由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行为、结果、方法等,也可以由案例设计者提出有关问题,任教教师就这些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反思反映了任教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认识水平,是案例分析的重要对象。一些研究者还主张,教师反思中还应提出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

4. 学生反馈

这是目前大多数教学案例所缺少、而笔者特意强调的内容。它是指教学活动结束后,通过师生交谈、问卷调查、学生学习心得体会等形式,所收集的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认识与评价。从中可以得出大量的反映学习者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的信息,对研究教学过程、改进教学设计、提高学习质量非常必要。

四、教学叙事研究的基本要素

1. 故事背景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但不必面面俱到,关键在于说明故事发生有何特别原因和条件。

2. 情境描述

每个教育叙事都必须有一个鲜明问题或矛盾。不能杜撰,但可以对实际情节进行选择,凸现焦点。要有细节的描写,描写要生动、引人入胜。一般采取叙议结合,即先描述后分析,或夹叙夹议。

3. 问题解决结果或效果

问题或矛盾解决后的情形.可以用一句或几句简单的话进行描述。

4. 反思或评析

反思是指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本身作为研究的对象,多角度地进行审视、深思、探究与评价,对教学教育行为的成功与失败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分析。评析是从观察者的角度对他人的教学叙事进行的分析和思考。

五、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研究的异同

1.相同点

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研究都具有质的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如自然情境性、自身工具性、情节性和反思性等。

(1)自然情境性

教学案例和教育叙事研究都是教师从教育实践出发,从校园生活出发,从真实教学过程出发,从自然教育情境出发所进行的研究,这种研究的显著特征在于“实”,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实事、实情、实境和实际过程所作的记录、观察和探究,从而获得对事实或事件的解释性意见。教师平时要善于捕捉这些教育教学故事的“源文件”,只有“原汁原味”的教育教学事件才有特定的意义。

(2)自身工具性

大多数教学案例和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直接融入并成为主体的研究,研究者本人是研究的工具,他(她)通过自身长期在教育教学的实际生活体验中,在与对象的直接互动与实际交往中,发生了各种生活故事和教育教学事件,对这些事件,教师(或学生、参与者)们通过观察、分析、反思,而获得一些见解或解释性的意见,这就是行动者自身作为主体并直接介入其中的行动研究。 一些描写他人的教育教学故事或与教育教学有关的虚构作品如教育小说、教育电影等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

(3)情节性

案例和叙事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通常有与所叙述的教育教学事件相关的具体人物、冲突和事件发展等情节。每个案例或叙事都包含一个或多个的“意外事件”或冲突,冲突可以是外部的,也可以是内在的。

(4)反思性

教学案例和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反思性研究。教师在叙事中反思,在反思中深化对问题或事件的认识,在反思中提升原有的经验,在反思中修正行动计划,在反思中探寻事件或行为背后所隐含的意义、理念和思想。离开了反思,教学案例和叙事研究就会变成为叙事而叙事,就失去了它的目的和意义。

2.相异点

(1)目的不同

教学案例是一种在先进教育理论与实际教学活动之间的“中间状态”,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样本”和“范例”,它通过对在先进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进行观察与反思,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发挥“桥梁”作用,使专家“倡导的理论”(espoused theories)真正成为教师“采用的理论”(theories-in-use),目的在于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检验和修正理论。而教育叙事研究则不拘泥于某种具体的理论,更强调回归教育教学实践本身,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事件中,通过观察与反思归纳出解释性的见解与结论。

(2)有无主题

姜瑛俐认为:教学案例要有主题,而教育叙事研究可以只有问题没有主题。主题是案例所要反映的核心理念和观点,是案例的灵魂和精髓,问题是案例主题的支脉。写案例首先要考虑这个案例所要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如是说明如何转变后进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学生思维, 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主题像一条主线把案例故事串起来。案例主题要有指导意义,能引起大家对教育教学中带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的关注,并能促使这些问题解决,不能只局限于个别情景或特殊问题[4]。

(3)方法不同

教育叙事研究采用的是“从实践到解释性见解”的自下而上的归纳法,而教学案例既有自下而上的归纳法,又有自上而下的演绎法,采用的是“理论-实践-修正理论”的途径。教育叙事更强调故事的自然情境性,一般没有事先的安排与设计,主要是事后的感悟与反思;而教学案例事先往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安排,事后要有系统的教师反思与学生反馈,带有较浓厚的“研究”的味道,是一种“有血有肉”的理论。

(4)范围不同

教育叙事的内容一般比教学案例要更加宽泛,可以涉及教育教学领域的方方面面。教育叙事所叙之事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教育事件,这些看似平淡的教育故事蕴含了丰富的内涵,教育叙事研究正是要多角度、多维度地去体会、去挖掘这些教育故事的内涵,因而其所获得的信息具有丰富性与情境性,但它不能用作评价标准,不可作为推论的前提或基础。相比之下,教学案例一般局限在具体教学的范围,由于有事先的设计与一定的条件控制,因而更有典型性与代表性。

(5)文体与结构差异

教育叙事研究对文体的要求不太严格,也没有比较明确的格式与规范,只要具有某些基本要素就行了。教学案例虽然目前也没有统一的格式与规范,但相对教育叙事来说,还是要严格一些,结构要求越完整越好。教育叙事更强调可读性、故事性,而教学案例虽也要求有可读性,但更强调逻辑性、规范性。例如,对背景的描述,教育叙事侧重于时间、地点、人物与场景,而教学案例则侧重于描述教学的基础、条件、学情等方面的情况;反思方面,教育叙事研究侧重于感悟,教学案例则强调理性分析,而且还要提出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写作手法上,教育叙事常采取夹叙夹议,教学案例则大多是先叙述再集中分析。

总之,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研究报告虽比较相近,但仍有多方面区别,研究者不可不细加辨析。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邱瑜.“教育科研方法的新取向──教育叙事研究”.中小学管理,2003(9):11-13

地理教育教学叙事第4篇

关键词 教育叙事 人性关怀 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Cause Analysis of Rise of Educational Narrative Research

ZHANG Yiwen

(He'nan College of Finance and Taxation, Zhengzhou, He'nan 451464)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educational narrative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was widely welcomed at home and abroad, the reason. First,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growing out of touch, and narrative research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closely. Second,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utilitarian has been great highlighted, and people demand is growing neglected, it is the narrative of current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 should be "human care" positive response banner.

Key words educational narrative; human care; education practice

1 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

何为教育叙事研究,我国学者丁钢认为,教育叙事研究就是“从质化研究出发,强调与人类经验的联系,并以叙事来揭示人的经验,行为及作为群体和个体的生活方式”。教育叙事研究强调的不是形式和规律,而是经验的意义,通过研究者对教育生活中富有价值的教育事件和具有意义的现象的描述,来揭示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深层次的教育意义、价值和规律,教育叙事研究展示了真实的教育生活世界,拓宽了教育研究的新领域,丰富了教育经验的表达方式,沟通了教育理论与实践。

1.1 研究过程的真实性

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所体验到的“真实”,其核心是研究者通过自身体验去了解研究对象,通过特定的研究视角,遵循教育叙事研究的一般框架和常见的操作规程,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力图从教育事实中寻找其内在的联系。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教育叙事研究有真实细致的故事性讲述,努力营造一个真实的场景,把研究对象的教育生活详实地呈现出来,研究中的分析与解释均以真实的教育情景为出发点,尽力剖析教育现象背后所隐含的各种内在联系,力图还原每个研究对象真实的面目。

1.2 研究结果的开放性

传统的研究注重倚重普适性的教育规律,重视量化研究,追求一套固定、统一的答案,致使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日益紧张。叙事研究是对教育意义的理解和诠释,不在于需求一成不变的教育规律,追求的不是精确的、唯一的答案,而注重具体教育问题的解决,教育经验的意义重构和教育主体的发展,并期待引发共鸣,教育实践活动的复杂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对教育意义的理解是多元的、不确定的和开放的。①

1.3 研究内容的可读性

教育叙事研究是以讲述真实生动的故事来呈现研究内容的。它不像传统的研究方法那样,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些抽象的理论概念和枯燥无味的数据。在这里,阅读者可以从叙事报告的故事情节中感受教学影像,清楚地把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用内省、比较的方法去解释问题的解决方式。这种影像化的故事情节给阅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于教育者而言,这种感受对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影响会更深入,更具体和更持久。因为我们知道,具体经验对于学习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②

2 教育叙事研究兴起的原因分析

2.1 教育叙事研究的兴起是对人性关怀的呼应

2.1.1 研究过程的人性化

教育叙事研究在其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是平等的、信任合作,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是基于平等交往,彼此在深度有效的对话中展开。而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他们相互理解、彼此信任,研究从多角度、不同程度上接近研究对象,并尽力融洽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现场经验,着重对个体生活意义的阐释和理解,而不是对某种事实进行说明。在教育叙事研究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是一种平等交往的关系,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研究者与叙事者才能达成相互理解,才能对教育叙事做出最合理的解释。

2.1.2 研究结果的人性化

教育叙事研究结果的人性化,它向大家呈现了一个个详尽、真实、典型教育故事,它以叙述教育故事的方式来解释教育的意义,没有直接定义教育的内涵、教育具体的实施过程,仅仅通过讲述研究对象的教育故事,期待读者与研究对象产生共鸣,让读者自己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教育应该怎么做。这种开放性的结果呈现方式,使教育科研有了生活化和平民化的味道。③另外,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直接参与教育生活的研究,它的研究结果接近生活,反映生活,体现了对生命的关注。

2.2 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把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方法

“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用适当的方式去呈现它,寻找符合这门学科自己的话语和理论方式,也许教育叙事是更为合适的方式。”④教育叙事研究以其与人类经验的密切联系,沟通了理论与实践,要求研究者直接参与到教育情境和教育生活中去,用心去感受教育的真实内容。其次,在结果呈现时,研究者也只是把感受到的教育生活原汁原味地拿给读者,并没有经过理论的抽取和升华。读者可以了解到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教育事例,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去阐述它,来解决在教育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教育叙事研究是以现实生活为起点,在教育生活中领悟教育的力量,使教育回归现实、回归生活、回归独特且有生命力的教育实践中。

2.3 教育叙事研究是一个能够普遍推广的方法

传统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和技术性的特点,其应用并不广泛,大多掌握在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学科专家的手中。而教育叙事研究其本身并不对研究者的理论水平要求有多高,也不像一些研究方法那样需要较多的技术手段,它只要求研究者掌握一些教育的基本理论和较强的叙事能力以及对教育事件敏锐的洞察力。

因此,教育叙事研究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欢迎,尤其是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教育叙事研究在教师群体中的广泛应用,尊重研究对象的话语权,力求真实地再现研究对象的声音,并从内部来理解教师文化的途径,改变了传统教育研究权和话语权仅属于理论研究者的局面。一线教育工作者直接参与教育场景,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现在话语权重新回到了这个庞大的群体中,教师不再依赖别人的思想,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教育,使自己的声音能够被听到。使得自己教育经验中的隐性知识有了表达的可能。⑤

总之,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为教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完善了教育研究方法体系,受到了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欢迎。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的不足之处,如研究者可能会伪造数据、讲述一些不真实的教育故事、研究者进行叙事研究的理论素养还有待提高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对教育叙事研究进行反思,总结其经验教训,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叙事研究的完善和发展。

注释

① 徐勤玲.教育叙事研究的哲学基础探析是什么[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6(5):158-159.

② 蒋泽标.试论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及要素[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70-71.

地理教育教学叙事第5篇

法国学者罗兰巴特对于叙事有过一句很明确的描述,认为叙事是与人类历史本身共同产生的,任何地方都不存在、也从来不曾存在没有叙事的民族。因而,叙事作为一种保存人类智慧与经验的基本方式,也一直存在于教育生活中。但是从现有掌握的资料来看,将叙事研究引入到教育领域,则是到了19 世纪70 年代。1968年,杰克逊(P.W.Jackson)首先将其运用于研究学校的现场活动。此后,加拿大的康纳利(F.Connelly)、克兰迪宁(D.Clandinin)等学者在有关教师的研究中也开始尝试叙事研究。而在国内,开始关注叙事研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则是在20 世纪末。国内学者首先是介绍和引述国外有关叙事研究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开始转向叙事研究。其特定的时代需求表现在:

(一)价值取向的转变

所有自然科学的主导思想就是力图通过发现规律把握运动与变化。一直以来,教育研究走的是一条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企图通过对各种事物关系的抽象概括,归纳为普遍、客观的真理,用以描述教育现实,解决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人们逐渐意识到,世界不是一个单一的整体,而是纷繁复杂的各种状态。世界的真实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会有意义。追求同一的、普世的价值本身就是不成立的,价值多元才是世界的本原。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显现的不足需要另外的研究方式来弥补,这就促使从追求普遍的真理转向追求个人化、情境化的意义。教育的世界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标准化、科学化的研究模式无法表述复杂的教育世界,也无法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解决教育中的问题。教育研究需要从外在世界返归内在世界,从公共生活返归个人生活,从工具理性返归价值理性。[3] 而叙事研究的价值取向所关注的就是缤纷多姿的个人经验的意义与表达。

(二)教育现实的需要

教育研究者提供的理论知识很难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相匹配,很有可能出现教师只是表面认同专家学者的理论知识,而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又依赖大量自己先前的教育经验。倘若那些教育理论知识与教师先前成功的教育经验相吻合,教师便欣然接受,并为自己的实践获得理论上的支持变得底气十足。但是当新的教育理论知识冲击了教师先前的教育经验,又不能很好地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教师就会怀疑、踌躇不前、甚至否定,转而返回到自己先前成功的教育行为模式中去。教育理论知识是否真正的发挥作用,最终还是取决于教师在具体教育实践中的自我建构。也就是说,教师的研究即使再系统,它在根本上也只是意味着教师对自己实践的一种省察和反思,它最大的现实意义在于可以让教师理解在他的实践中有着内在联系的各种要素的含义。叙事研究中教师所叙述的事件正是自己所见、所思、所想,教师能够理解自己的行为、情感,因而更便于促进教师接纳教育理念并实现自身行为模式的变革。

二、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现状

教育叙事研究的主题是教育故事。这些教育故事可能来源于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现实遭遇,也可能来源于文献著作、文学作品中所了解到的教育故事。教育叙事研究的主体有以下两种:

其一,专业研究者的教育叙事研究。研究人员对所搜集到的故事文本进行提取、分析,深度诠释其内隐的灵魂和意义。在此,不得不提到陈向明,她不遗余力地倡导质的研究方法,发表专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等,系统地对这一研究方法的理论及具体操作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其《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了》一文便是采用教育叙事的方式进行的探究。陈向明对于质的研究方法的不断介绍和推广,也启发和推动了后来的很多学者采用叙事研究来开展教育研究。丁钢出版《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一书,为教育叙事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基础。此外,他还推出中国教育叙事丛书,积极介绍其他学者有关叙事研究的著作。刘良华也是教育叙事的倡导者,发表了大量有关叙事研究的文章,不仅在学理层面进行了系统阐述,而且在技术层面也进行了解读和指导,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外,还有一些优秀的教育叙事研究作品,如刘云杉《帝国权力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耿涓涓《教育信念:一位初中女教师的叙事探究》等。

专业的研究人员所做研究的特点在于能挖掘到多种教育事件之间的相关性,围绕同一个主题探索内部结构,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意义的表达更加深层次。

其二,教师的教育叙事研究。教师在此具备双重身份,既是教育过程中教育事件的亲身经历者、叙述者,同时又要对自己所叙之事进行探究,这种研究可能是教师自己独立完成的,也可能是在专业研究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的。从一般的方法论角度出发,教师开展叙事研究包含两点,首先是叙事素材的搜集。

教师进行叙事研究的素材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搜集。

一是教师日常的教育生活经验,发生的场所可能是课堂、学校,或者是其他存在教育的地方。[5] 教师是学校生活的直接经历者,体验着教育生活中的困惑、欢快、苦恼和反抗。这些引发教师喜怒哀乐或者给予教师希望或挫败感的事情就可成为叙事素材,可能是发生在课堂中的故事,如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学方法的运用、效果及自我反思等。可能是发生在课堂之外的故事,如教师对学生管理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包含学生的服从或反抗;教师对班级管理机制的适时调整;学生与学生之间所发生的有关道德、品性、价值观的事件;再或者是对某一位学生言行举止长时间的观察等。

二是教师自己的教育背景和成长经历。生命长河中的点点印记组成的个人生活史与教师自己的教育理念、方法或者思维方式都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其次,进行意义的诠释。教师并不是简单的将搜集的材料罗列或记录下来,关键对于叙事素材的深度描写和诠释。邓金在《解释性交往行动主义》中认为,将故事进行深度描写的重要特征是交代行动是在何种意图与意义的作用下组织起来的以及追踪描述行动的变化和进展。也就是说,单单列出事实是不够的,还要描写出行动的意图和动态化的情境。在深度描写的基础上,对叙事素材进行分析,提取出每个故事的主题,然后再将这些不同的主题串联成一个完整的事件。在进行意义诠释的过程中,教师要带着问题意识去理解叙事素材,包含:所叙之事折射出什么问题;如何通过合理的方式将其有效解决;怎样揭露事件背后有关教育理念、方法、取向深层次的问题;如何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等。

目前教师所做的叙事研究,散见于教师的教育日志、工作日志、发展总结以及成长故事中。追踪一些优秀教师的博客,其中所涉及的大量教育心得、课堂反思、教育故事等,都可以看作是所进行的教育叙事研究的尝试。例如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教师窦桂梅在博客中的博文《用理性、而非仇视的光照耀孩子》等。

三、教育叙事研究的是非之辩

叙事研究在教育领域运用中得到了认同和推广,同时也遭受着批评者的质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育叙事研究中个人化色彩严重,研究文本都是个人或者小范围群体所提供的故事,这些故事是否是真实发生的,还是叙述者主观的想象,信度从何而来?其次,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很有可能会陷于主观主义,研究者该如何对自己进行定位。而且这一个个在具体情境中发生的故事可能脱离了当时的时间、地点、人物之间微妙的关系就不会存在或者完全变了样,因此无法解决普遍的教育问题。最后,当叙事研究的主体是教师时,由于教师自身没有经受过有关研究素质和思维方式的专业训练,个人能力又参差不齐,所做的研究容易肤浅没有深度,或者只是单纯地讲故事,造成只有叙事没有研究的状况。教师应该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可以写出合格的教育叙事研究作品,而不会流于表面或形式。

这些质疑看上去不无道理,似乎教育叙事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倘若真正地体会并理解教育叙事这种研究方法的意味,就不会再纠结于上述问题。

(一)虚拟照进现实:虚拟与真实

艾米娅利布里奇认为,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走入两种极端,既不要认为叙事必须是对现实生活准确无误的描述,也不要把所有的叙事都看成绝对的虚构。这些资料可以作为故事形式,通过访谈或者文学作品提出的故事而收集,或者以另外一种不同的形式(人类学家记录他或她所观察故事的田野日记或者个人信件)而收集。叙述文本中的故事或现象不一定必须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

虚构的叙事文本主要表现为电影作品中的教育故事、戏剧作品中的教育故事、小说中的教育故事等。虚构的叙事研究的经典作品,如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等。我们无法否认这些虚构的叙事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因为这些作品中的故事本身就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出色的文艺作品中的故事同样内含一系列的教育隐喻,研究者可以通过对这些故事文本的研究去体悟和发掘相关的教育问题。但这里的虚构并非是凭空臆想,而是勾绘或者重建一种真实的过去。

教师所提供的叙事文本是真诚、真实的,它来源于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打动内心的真实事件。日常生活是真实的,可以说是我们生活中最基本的东西。但是在叙述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虚构性、文饰性,因为虚饰、美化的动机,同样也是教师自我设定的目标或期望实现的效果,并由反思中的虚拟实现,指向实践中的现实。

(二)唤醒他者:个体性与普遍性

关于教育理论的话语可分为宏大叙述和经验叙述。宏大叙述是思辨形式的,它强调普遍性、完整性。而经验叙述是关于关注个体或群体内在的经验。在西方,宏大叙述追求的同一和规律性面对多样化、多元性的社会实践已变得摇摇欲坠。教育叙事研究的特性在于对自己主观的教育经验进行研究,将经验的材料置于研究的前台。教育叙事研究不解决普遍的教育问题,只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保留教育经验、呈现研究结果。教育生活中的各种人物和事件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叙事研究所关注的就是复杂的教育生活中单个的具体,并以此为视角和切入点进行分析和诠释。通过单个具体化的点必然难以反映群体性的面,也不具有一般性、普遍性的推广意义,用以解决和理解其他的教育问题。叙事研究所关注的就是这一个个活生生的点自身所隐藏的内涵,它的价值在于促进自身的自我建构,同时发掘可以相互认同的潜在的个体,并使这些潜在的个体得到启发。也就是说,教育叙事研究不是通过经验的总结来解决其他个体或者群体的问题,不是生硬地告诉他者应该怎么做,而是一种对他者的唤醒,唤醒他者进行自我反思和察醒,从而走上一条自我建构和自我改变之路。

(三)各取所需:专业研究者的教育叙事与教师的教育叙事

对于同一个教育事件,专业研究者的教育叙事与教师的教育叙事研究会呈现结果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专业研究者所进行的教育叙事理论性更强,更能把握教育事件之间的联系,并将其上升到理论的层面。而教师站在自身的角度上倾听内心的声音,个人化意义的表达更为生动和真实。但决不能因为存在差异而互相批判对方的叙事,相反,教师与学者应该互相学习,互相勉励,争取能一起把教育叙事提升到可以与经典叙事作品相媲美的境界。既然都在做教育叙事,就应该知道叙事没有止境,而不必争论这个不是教育叙事,那个才是教育叙事。那么怎样的教育叙事研究才是合格与成功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不存在固定的教育叙事的写作方式。能否进行成功的叙事研究关键在于对研究问题的理解是否深入,在呈现的研究图景中能否重塑他人或自我。教师不一定要像专业研究者那样写出理论性很强的教育叙事研究的作品。因为作为主体的教师,对其中的每一现象都会形成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又会引发进一步的行动或认识。这些理解与认识,因为其出现过,所以都是真实的认识,都是有意义的存在。教师在教育生活中用心地反思教育中多种因子内隐的联系和意义的过程中,能够促进自身转向积极的自我建构,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这就是教师开展叙事研究的价值。同时,专业的研究者在进行研究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和摒弃那些预设性的框架,要走进教师真实的生活世界,去探索教育中富含生命色彩的个人意义。专业研究者的教育叙事主要在于揭示和研究个别性,教师的教育叙事主要在于表达和呈现个体性。二者各有旨归,互为资源。

地理教育教学叙事第6篇

    因为只是凭感觉讲故事,许多老师并不了解这种教育文体的来龙去脉和本质特征,有的不加选择地记录一切琐事,叙事成了“流水账”式的生活记录;有的叙事缺乏逻辑条理,没有诠释出叙事中的内涵,失去了教育叙事应有的意义;有的老师选择的叙事内容不恰当,既不能提升自己也无法启迪他人。看来,小文章里有大道理,要想写好教育叙事,我们仍需要了解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

    一、什么是教育叙事

    叙事,或称叙述,是人们经常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指通过口头、书面或映像的形式描述所发生的系列事件。通俗的讲,叙事就是“讲故事”。[1]20世纪80年代“叙事研究”被应用到了教育研究领域,于是产生了一种新的教育研究方式:教育叙事研究。因为这种研究方法亲近教师、贴近实践,很快受到教师们的欢迎。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也提出“教师从事实践性研究最好的方法就是说出和不断地说出一个“真实的故事”。[2]

    具体说来,教育叙事,就是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体悟理解。[3]在规范的学术研究中,教育叙事只是教育叙事研究中的一部分,叙事是为了创建一个供专业研究人员研究的文本材料。但对于老师们来说,写作教育叙事的过程,就是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检视自己的教育观念,重新发现和体悟教育教学的意义,进而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的过程。尽管有学者认为教师个人的教育叙事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研究,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教师本人而言,它是一种最易起步的教育科研方式,是一种“草根式”的写作,是促进自我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

    二、教师写作教育叙事的意义

    1.留存精彩的瞬间

    马克斯·范梅南说:“教育学不能从抽象论文或分析系统中去寻找,而应该在生活世界中去寻找。”[4]审视教师每天的工作,我们就会发现,每位教师的生活中,都曾经发生过许多动人的“教育事件”。这些教育事件不管是带给我们创造的惊喜、失败的沮丧,还是悠远的哲思、深切的感动……都蕴含着教师丰富的教育智慧,洋溢着鲜活的生命气息,折射出众多教师各不相同的实践智慧和教育个性。可是如果我们不及时把它们记录和整理出来,这些蕴含智慧和意义的教育事件往往会从我们身边不经意地掠过,再也难觅踪影。反之,如果我们能把那些引起我们深切感受和思考的事件通过叙事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教育记叙文”就能使发生的事件不再随记忆淡忘。所以,教育叙事,能“让我们把生活中偶然的教育事件历史化,把平凡的教育生活意义化,把过去的教育经历永恒化”[5],是我们敞开教师生命意义之门的重要方式。

    2.俯瞰熟悉的风景

    教育叙事虽然“叙”的是教育生活中看似平淡无奇的点滴琐事,但教师叙事不是为了保存记忆中的往事,而是为了在故事中重温教育经验、体验教育过程,对教育生活作出意义的梳理与提炼,将原初的教育经验提升成为知识性经验的过程。因而,展现故事是次要的,在展现故事的过程中发现前所未有的教育意义才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故事虽然谈的是旧事,但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获得的应是新的启示。此时的回眸和叙述,不是简单的“回头看”,而是使自己能站在一个制高点上,来俯瞰熟悉的教学实践。要“把真实的教育生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又能“解析现象背后所隐蔽的真实,从而使教育生活故事焕发出理性的光辉和智慧的魅力。”[6]

    3.展现“缄默的知识”

    教师知识有着不同层面,如同一座冰山,外显于水面的是认知性知识(理论性知识),它决定着教师“知道什么”,隐藏于水面下的是实践性知识,它镶嵌于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和教育情境中,决定着教师“如何做”。这种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长期实践中的智慧积淀,通常是内隐的、缄默的,但却是教师理解和解释教育教学事件的最直接的知识来源,它影响着教师对理论性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支配着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因此,如何洞悉和把握自己缄默的个人实践性知识也就变得格外重要。

    撰写和描述故事是探究、洞悉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最佳方法。叙事本身是一个意义澄清的过程,我们在故事中表达出来的东西,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一些内在的、自己所不能看到的东西。教师对故事的撰写与分析不仅记录了自己的经验和体验,包括“如何做事,何时何地做这些事情”这些认知性的技能,更表述了自己“如何看待和诠释与教学行为相关的事件”这些价值观念的问题,展现和剖析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教育观念,将原本隐藏在教育行为背后的“缄默知识”表达了出来,从而更好地发现自我在认识、行为等方面的不足,发掘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的惯性行为的深层意义,教育叙事因此成为促进我们增长实践性知识、提升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方式。

    4.超越日常的自我

    教育叙事,叙述我们自己教育生活中的故事,每一次叙述都能促使我们沉静思考,质疑自己习惯化的教学行为,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促使我们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对自己的言行给出合理的解释,追问教育的终极意义。因此,讲故事的过程是一个品味、体验、发现、评价、判断的过程,是我们对自我教育生活不断发现的过程。它让我们发现自己平常教育生活中蕴涵的丰富意义,也在不断地让我们驻足沉思,走出“惯性”,改进我们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促进我们提升日常教育生活的质量。教育叙事,让我们在“接近自我”的同时“超越自我”,真正获得我们作为教师生命个体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5.生长“草根理论”

    “叙事既是一种推理模式,也是一种表达模式。我们可以通过叙事“理解”世界,也可以通过叙事“讲述”世界。”[7]教育叙事让教师亲历的教育生活自己说话,让我们在与自己的教育生活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产生基于自身教育生活的、带有自身生命体温的教育理念、教育思考。这种教育的理念或思考来源于我们自身教育生活的知识,是我们自身的教育生活经验的结晶。它“不仅为教师已经历的事情提供有意义的保留形式,而且还提供一扇向前看的窗户,帮助教师在遇到类似情况之前就有所准备。”[8]正是在这个探索实践——叙述记录——反思整理——追问提升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自己的“草根理论”,从一个教书匠转化为一个教育家。

    6.创建开放的文化

    叙事,是人类表达、交流的方式,讲故事的人在讲述中不断整理自己的思路,驻足反观自己的经历,听故事的人获取故事经验的启示意义,因此叙事具有教育意义。教育叙事创建了一种叙事者与其他人沟通交流的开放的文化。一方面,作者把自己对教育教学的所识、所感、所困和所悟通过写教育故事表述出来,为教育同行、专家、学者等众多不同角色的人创建了一个可以评说、讨论教育问题的平台。另一方面,阅读和倾听教育故事的人“可以设身处地的把自己置身于故事所描绘的教育情境之中,把这个故事作为一个教育案例认真地加以分析、梳理,认清其中所蕴含的哲理、规律或原则,在阅读和倾听中,把别人经过探索、努力得到的经验转变为自己的某种知识,为我所用,从而促进自身的提高和发展。”[9]因此,教育叙事创造了一种分享思想,共享知识的有效方式,无论对叙事者还是读者,这种沟通和交流都会给自己带来不同的惊喜和进步,这种多向、开放的教育文化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学习、交流方式变革的必然趋势。

    三、教育叙事的文体特点

    1.寻找熟悉中的“陌生”与“冲突”

    教育叙事可以是记录自己一次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发掘亮点”;可以叙述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呈现矛盾和问题,“展现机智”;可以讲述自己与学生交往中的一个故事,“追忆难忘”;可以呈现自己在教育事件中的困惑与遗憾,“反思缘由”……一个好的教育叙事,不仅是教师自己心路历程的真实反映,也是其他老师借以反思自身的基础和对照学习的镜子。因此,要想让自己的教育叙事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灵,引发读者的共鸣和反思,教师要学会“寻找”自己“熟悉风景”中的“陌生”。要搜寻那些看似平淡无奇却对自己产生深层影响的故事,要在看似无问题的地方中发现问题,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发掘与选择题材,让自己讲述的故事具有“陌生化”效果,从而让自己和读者都有新的发现。

    2.追问故事“背后的意义”

    叙事是一种表达的方式,其背后的研究,并不如讲故事那样简单。其实,“鲜活的故事只不过是教育意义披在身上的一件漂亮外衣,叙事研究的价值不在于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在于发现和阐释故事背后的意义。”[10]如果纯粹是讲故事,没有专业的视角,教育叙事就和一个文学报道没有区别。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把鲜活的故事讲述出来,还要对自己的教育故事进行解释,必须穿透这些故事和叙述,透视其背后的意义。让故事体现你对该教育事件的思考和理解,反映出你的教育价值观和教学哲学。只有这样,才能发展自己对教育的洞察力,促进自身发展。对于阅读者、倾听者来说,才能够从这些思考阐释中产生联想,得到启发,你的教育叙事才具有学习和借鉴的意义。

    3.在叙事中把自己“摆进去”

    作为一种研究,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仅仅用事实说话是不够的,在故事中要融入自己的思考和反思,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自己“摆进去”,意味着你要有直面自我的勇气和胆识,能够敞开自我,直面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将自己的自信与成功讲述出来,而且能将自己的失误与遗憾显现出来。把自己“摆进去”,意味着自己要对这些问题追问和反思,在思考反省中重新建构自己对这些教育教学问题的理解。把自己“摆进去”,还意味着自己不是一个“旁观者”,也不是一个“评论家”,而是要在反思和追问中对教育问题有新的理解和发现,有新的行动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此,叙事才能成为你提升自我,改进实践的有效专业发展方式,照亮你未来的教育生活。

    四、如何写好教育叙事

    1.学会观察与积累——“从今天起,每一天都仔仔细细地过”

    写教育叙事离不开大量鲜活的素材,这些素材要靠平时点滴的积累。老师们应该学会“戴着教育的眼镜看世界”,做个教育的有心人。例如常看报刊杂志时政新闻,时刻关注专业期刊的教育动态,学会从日常纷繁的教育现象和事件中发现值得我们研究和分析的案例,学会通过写教育日记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生活中发生的点滴感受、产生的问题、与同事的讨论甚至是身边同事对某一教育现象的抱怨。我们要不断培养自己对教育的敏感性,提高自己教育研究的眼光、理解力和判断力,事事处处留意身边的问题,关注身边的事情,“慧眼识冲突”,从平淡中发现精彩,找到蕴含丰富意义和价值的写作素材。

    2.唤醒自己的教育意识——“故事,使我们成为自己想做的人”

    对教师来说,素材的积累只是一个基础,要真正开展研究,还需要对经验和故事进行“发酵”,体会其中蕴含的教育问题,并结合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提炼,深入理解该故事中蕴含的问题。教师在叙事中要学会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反思和挖掘自我,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叙述和发现中主动发掘和提升自我,让自己走出庸常的状态,成为自主的发现者和创造者,成为我们自己想做的人。

    3.不断尝试和创造——“有行动才有故事”

    如果说作家用自己想象创作,那么教师就是用自己教育行动创作。“所谓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实际上是教师改变自己的教育行动。

[11]教师叙述、解释自己教育生活的前提,在于他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中的生活要有思考和行动。为了更好地积累素材,老师需要积极对日常教育实践进行变革,不断尝试用新的行动去完成教育的过程,在探索和变革中,你会经历常规教学中所不曾经历的故事,而这些在变革中发生的故事,往往更具有研究的价值。反之,很多教师之所以无法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主要是因为没有用心思考的习惯,没有学习和改进的动力,所以自己的教育生活永远是“平平淡淡、一如既往、习以为常”,只有当教师创造了自己的教育实践,他才可能创造出自己的教育故事。

    4.让常识与专业对话——建构自己的文化工具箱

    “出色的教育故事总是悄悄地把教育道理隐藏在教育冲突和教育矛盾中。”[2]教育叙事不仅是描述一个现象,讲述一个故事,而且是要求老师要把对事件的考察、描述与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联系起来,从理性的角度来审视教育事件。要写好教育叙事,要有足够的理论视角,只有这样,在叙事的过程中,才知道如何组织事件,才知道事件组织起来后能表达什么样的理论主题。如果仅仅是用事实说话,缺乏对体验感受的反思,那么即使你总结了自己的经验,这“经验”也会显得单薄、缺乏深度。

    “对教育现象的深刻理解应该来自“常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对话。[13]师要学会建立自己的“文化工具箱”(布鲁纳bruner, j.),即努力使自己拥有丰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了解国内外人文学科的前沿进展;拥有丰富的、深刻的理论洞察力;不断吸收外来的教育知识、教育思想资源,不断触动自己对教育实践的思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发现有价值的叙事题材,并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事件的描述和分析,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和观念,从自己的故事中“解读”出内在的理论“意义”,使人们从故事中体验、思考和理解教育的真谛与价值。

    5.学会深描——让故事引人入胜

    教育论文的基本形式是用“论证”的方式“讲道理”,教育叙事的基本形式是用“描写”的方式“讲故事”。教育叙事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讲故事的是否保持了描写和分析的“深度”。“深描”能够让你将日常教育事件制作成引人入胜的教育故事。

    (1)深度描写细节

    在叙述时,你要把自己当做一个作家或是画家,充分关注故事所发生的特定背景,要对当时的情境做细致的描述和分析,通过对一些细节的描述,运用一定的叙述手段和技巧,如倒叙、深描等文学手法,把读者带入现场,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描写事件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那些能引起老师们共鸣、难于调控、意蕴深刻、值得反思的细节,尽量具体地描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反思和阐释拥有扎实的“根据地”,同时要注意用词鲜活、行文活泼,叙述有吸引力。

    (2)深度揭示故事中深藏的教育意义

    “深度描写”并不意味着描写词语丰富或华丽句子的堆积。描写的“深度”其实取决于所描写的故事背后是否隐含了相关的教育道理或教育理论。教育叙事并不直接论述教育道理,但是,教育叙事又需要讲故事的人有自己的“个人化的教育理论”,然后再把这些教育道理巧妙地隐藏在自己的“描写”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故事都具有多重意义,每个读者对故事或经历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光讲故事或事件的经过是不够的。还要把你对这件事情的理解表达出来。只有在叙述的过程中对事情进行解释,你对事件的理解和故事中的内在意义才能被别人领会。因此,在叙述事件时,不仅要叙述故事情节,还要尽可能地描写自己在事件中的心理状态,在其中夹杂些对细节的感悟及反思,做到夹叙夹议,使故事中的教育意义外显。但要注意事例和理论不是两张皮,而是融于一体、水乳交融的。理论蕴含在故事字里行间的叙述中,体现在基于故事内容的适时而巧妙的议论、抒情中。

    (3)围绕主题描写和阐释,形散神不散

地理教育教学叙事第7篇

关键词:教育叙事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 研究范式

近年来,在教育的领域开展 “叙事研究 ”成为中国中学教师学习教育处理模式的重要方式。在远古时代,人类试图在研究教育工作的各种叙事材料经验的基础上,取得专业领域的进展。近代,在探究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实践中,人们开始进行分析、归纳、演绎叙事材料的重要性,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专业经验,也可应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促进从事现代教育的教师能够在组内分享教育经验,从而提升教师群体蓬勃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现代社会,专业性的叙事研究的研究范式以人为本,越来越多的教育和研究活动看重它的经验、感知和行动,是中学教师促进自己的跳跃,运用各种方法融合到领域中去,形成空前壮观的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1教育叙事研究方法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实践智慧或隐性知识,是自下而上的教育研究方法的一个反映,其最大的意义在于让教师真正成为研究的主体,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分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从复杂的教育和教学实践中挖掘那些艰深的理论或实验数据来概括抽象的含义和深层规律。重视研究人的心理和情绪活动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体现,注重行动与反思,对不切实际的说辞,倡导“一个典型,胜千言万语”,以促进移植和参考,强调理论来自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和校正,可以应用在实际情况中的才是有价值理论。这是当前教育叙事研究逐渐受到尊重的问题。

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讲述案例时,整理自己的思维,反思自己的困惑,并验证自己的经验,体验到成功的过程。具体来说,教育叙事研究可以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态度和行为的突破,可以通过记录自己的教育实践提升教育感悟,可以鼓励教师改进教育实践,可以唤醒教师的情感,体验教育价值,成为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沟通的有效途径。

2开展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

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实际的工作,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深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地在总结自身的实践经验,加强教育和教学反思,积累材料,善于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同时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最终达到专业成熟的地步。

2.1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要使自己的思想,及时跟进教育形势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学习,自我提升理论水平和科学素养,提高理论和实践的水平,可以按照教育规律办事,从容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从每一个问题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

每个教师都是要读书学习的,研究工作的基础是提高理论素养。开展教育叙事研究,虽然不需要高深的理论,但我们不能忽视理论的价值。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可以开发思维,启迪智慧,提高洞察力和分析力,升华思想。

2.2学会关爱,怀有一颗善良的心

只要心中有爱,再去接触学生的童心,在不断撞击,才会产生火花并能够交融,才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鼓励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美丽动人的教育故事才会生动传神,自然真切。只看到缺点和不足,对学生百般挑剔的所谓的严格要求,只会削弱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的成才是有害的,教育叙事研究也就无从谈起。

2.3善于发现,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纯真的学生世界是千变万化的万花筒,是一首首优美意境的散文诗,是一本本意义深邃的书籍。教育叙事研究必须有一双锐利的眼睛,找到并读取学生学习生活中迷人的火花,捕获精彩细节,及时从理性的角度洞察分析,体会深刻内涵,着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是教育的真谛所在。人常说,处处留心皆学问。教师要在事事处处关注身边事,留意身边问题,便能找到探讨的话题,比如,学生成长中的典型个案、教师教育生活中的故事、师生共同成长的记录、有关教学的对话、案例反思等等。叙事研究的话题来自我们日常的观察,日常的思考。

网络的普及,有越来越丰富的信息资源,信息沟通更加简单和快捷。思想保守,只能固步自封,影响和限制发展。教育叙事研究,同样需要有这种资源共享和开放的心态。教学情感,困惑和见解,教育和评价,教学实践写于教育叙事,读者就会有不言自明的惊喜和进步。沟通和交流,在校本培训和教育叙事研究中是很好的策略,等待我们去挖掘和实践。

2.4教育叙事研究贵在得法

教师的工作有多少种,叙事研究就有多少类型,教师的工作有多么广阔,叙事研究的主题就有多么广阔。这样看来,叙事研究似乎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格式,统一要求。叙事研究有更多的弹性, 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教师叙事研究要反映现实,富有创造性,为教师掌握和运用。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要有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要有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要有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反思,要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和背景。教师叙事研究掌握一些基本要求,就能进一步实现叙事自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促进研究工作。

3结论

教育叙事是教师综合运用知识、教学话语的实践。教育叙事努力恢复的科学话语所遗忘和压制“教育案例”,“教育事件”, 重申教师的知识和教学话语对理论教育研究的意义。教育叙事鼓励教师对教学实践进行总结,质疑教育的终极意义,从而不断结合自己的实际知识,对发展教育做出独特理解。在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知识和教育叙事建设,体现了师者的实践智慧和手段。教育叙事研究是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丁钢:像范梅南那样做叙事研究【J】。上海教育,2005,(08A):18-20

[2] 朱治国:网络教育叙事与教师专业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地理教育教学叙事第8篇

[关键词]德育;叙事;道德叙事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1-0014-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道德叙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3030101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静潇(1980―),女,山西运城人,博士,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德育。

许多高校的德育工作者都把变革德育方法作为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因此方法的有效性越来越成为大家探讨的焦点。道德叙事作为叙事研究与德育研究的交叉学科产物,在德育实践中逐渐显现其风采。个体通过道德叙事的过程,可以在对话双方的交流与影响中构建其道德认知,体会来自个体内心的声音,使个体得以在真实的世界中找寻自我,完善其身,实现真正的道德自由。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者们都乐此不疲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使用这种“讲故事”的方法以期达到教育目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面对多彩的社会,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这个我们自古以来都在使用的方法。随着叙事的主客体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我们应该如何更加有效地将叙事用在德育过程中,以切实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一、道德自由的价值取向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让绝大多数人当然最好是所有的人,通过受教育而成为品行端正的有道德的社会人。但是,在现实的世界里,德育却呈现出一种工具化的价值取向和客体化的价值倾向。高校变成了产业式的商品制造工厂,受教育者在设定好的流水线上被生产,然后推向社会。人们更加在乎教育能够给社会带来多少实际的收益,能够为人类做出多少看得见的显性的贡献,而逐渐忽视了隐含在背后的更重要的人的本真的需求。德育到底应追求怎样的目标?

无论是康德的理性主义还是后来萨特的存在主义,虽然各派的观点大相径庭,但是他们都将道德自由作为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因为道德主体的意志自由才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前提,也是我们人类活动所追求的目的。道德教育追求的道德自由首先必须是道德主体在道德认识上的自觉。通过道德教育,人可以自觉认识到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道德原则与规范是自己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进而可以指导自己做出理性道德的行为。此外,道德自由还应达到个体做出各种道德行为是处于自主自愿的选择,而非强迫使然。我们的目的是要培养能负责任的道德主体,使道德成为一种内在的自觉意识,让道德主体清楚自己的道德观念,自主选择道德行为,承担道德责任,我选择我承担。

前述的那种社会本位的德育已经让我们偏离了自由的航向,在宏大叙事充斥的课堂里,学生对道德望而却步,慨叹伟人的伟大,自愧自身的渺小。道德教育逐渐演变为知识教育,教师单向地向学生灌输各种道德准则,课堂教学逐渐与社会生活实际脱离,学生在课堂上受到的道德教育难以契合现实的社会。

二、保持张力的叙事内容

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基本上都采用“宏大叙事”的模式来向学生灌输一些“绝对真理”或者“绝对价值观”的内容。教育者以雄壮豪迈的口吻讲述着革命领袖、时代英雄、历史名人以及各类群众们平凡中的“伟大”。这种带有空洞的政治功能的宏大叙事最终使受教育者们望而兴叹,学生一边为他们的英勇事迹所感动,一边又慨叹自己无法达到那样的高度转而放弃对自我的约束。最终,道德成了知行不统一的两张皮,学生已经习惯了拥有高尚的道德认知,而在日常生活中却不顾一切地践踏着道德的底线。

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意识到现实社会带来的人性的变化不容忽视,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应更多地关注人的意义。于是,人们开始反思道德教育的理念、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等。大家开始强调关注学生的生活,确立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从生活中发掘道德教育的内容,使道德教育贴近生活。生活叙事所关注的不再是抽象的、高远的道德规范,转而变成现实的、具体的、平凡的生活。[1]琐碎而又鲜活的生活叙事使道德开始容易被学生所接收,也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了隐含于这些事件和行为背后的道德思想和价值观念,但这也使得宏大叙事的道德教育方式渐行渐远,逐渐退出了舞台。

一般来讲,道德教育主要关注人们的现实生活以及个体的主观感受,我们常通过一些生活叙事来消解宏大叙事,这自然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也会发现生活叙事本身所具有的一些肤浅与世俗、细小与琐碎的东西也会随之而来,于是在削减宏大叙事的震撼性的同时,道德教育也显得有点苍白无力。因此笔者认为,宏大叙事仍然不可或缺,道德教育仍然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宏大叙事”,需要教师在深层次上为我们“树典型”,在心灵上带给受教育者震撼和触动。只有这样“高精尖的东西在文化的建构中能起到引导和召唤的作用,能为民众提供模仿的范本,让我们觉得向那个方位努力是件值得骄傲的事,一种文化才能建构起来。只有文化上确认一种权威、一种模范,道德秩序的建立才有根据,道德修养才有根据,道德修养才有依托。”[2]而宏大的精神也要依靠日常生活的叙事来展开,因此,我们应该在宏大叙事与生活叙事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道德教育理应关注人的心灵,关注人们的精神内涵,在叙事的过程中丰富我们的气质、让我们的人格逐渐完美,不断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使受教育者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地超越自我,创造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在我们选择叙事内容时应当注意两点:首先是叙事内容的价值导向。当道德教育者是叙事主体时,在叙事过程中应注意价值判断的相对明显性。如果叙事主体是受教育者,那么我们应注意对受教育者叙事的交流与引导。由于受教育者在叙事过程中往往具有逸散性和多元性,因此教育者需要在互动交流中去引导受教育者发现事物背后所隐含的问题,引导受教育者通过主流价值取向来分析问题,从事实中找寻道德的内在本质,从而构建个体的核心价值观。

其次是叙事蓝本的真实性。叙事的蓝本应当为叙事者所亲身经历或直接收集的内容,不可凭借想象、揣测来篡改事实。叙事研究要求叙事本身必须真实,这也是叙事与其他教学方式所不同的地方。教育者或受教育者必须真实地描述道德生活的实际情况,使听者与被听者回到生活的现场,在现场重新唤起最初的体验,找到真实的自我。

三、对话开放的叙事呈现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讨论关于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的问题。教授什么样的内容,用什么方式呈现,到底是形式大于内容还是内容大于形式,众说纷纭。

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叙事的呈现,取决于受教育者的层次。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受教育者已经是有一定抽象思维能力的青年,对外部世界已经初步形成了看法,并能够做一定程度上的深入思考。那么这个阶段的道德叙事方式相对内容来讲就处在了比较弱化的地位。教育者就不一定非得用形象的角色扮演法来叙事,而应该多考虑叙事的内容是否能够引发学生更深刻的道德问题探究。当然,这样不是说教师就可以完全不顾教学手段。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是应该借助图片、音乐、视频、幻灯片等将整个要讲述的内容完全呈现给学生,这样才能保证顺畅地进入下一个叙事环节。[3]

这就是本文想要表明的立场,我们应该把内容开放性地、自由地呈现给受教育者,不是要给我们提供问题解决的标准方案,而是将答案的可能性展现出来,让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生命体验,经验常识,得出自己的认识和感受,让受教育者从中得到情感的认同、观念的契合,产生沟通和交流的愿望。这时无论叙事主体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他们都是在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下进行叙述和对话。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知识的传递和认同就不是靠逻辑推理或科学论证,而是通过认知和体验各种道德生活,将个体的生命与道德认知完美融合,最终内化为个体自觉的道德认同。

这种对话叙事的方式让所有对话者都平等地参与到道德选择的过程中。因为整个叙事并不是针对某个个体进行的,因此面对这些道德话题,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的道德意见和道德选择的自由和权利,教师与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在这里,教师一定要避免自己成为道德的捍卫者或者代表着道德的至高无上,而应当是真理的追求者,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带领学生一起寻求真和善。因此,教师必须放弃自己德育权威的身份,平等地参与到师生对话中来,并且不能随便用自觉的权威性来压制那些自己认为不好的观点。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评判道德现象的标准是自由与道德合理性,让学生既能懂得什么是善,如何坚持善,又能懂得如何去衡量社会中的各种道德现象和道德舆论。而这对教育者来讲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四、舒展流畅的叙事过程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德育过程中的叙事已经不仅仅是讲一个道德故事这么简单。而是教师根据道德教育的需要,通过叙事的方式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引发学生的道德探索,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叙事,互相沟通和交流道德认知与体验,共同探讨道德内容,最终达到至善的道德目的的过程。[4]因此,整个叙事过程就需要教师不仅是一个引导者、参与者,而且要具有从旁观察的能力,组织和控制整个叙事的全过程,包括前期的叙事引导、学生的叙事参与、师生的叙事沟通与理解等,使整个过程在自由平等、相互尊重的氛围中顺畅地进行。为保证这一目的的实现,教师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随时随地发现学生的道德需要。教师在设计叙事环节的时候必须首先考虑学生的需要,只有发现了学生的道德需要点,才会真正引起学生的兴趣,才会引发他们进行道德思考。这样,学生对相应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才会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讨论。而大学生往往会将自己的道德需要隐藏得很好,所以,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复杂的道德情境来使学生的道德需要逐渐明晰,寻找学生道德认知中的矛盾点,诱发学生深层次的道德对话,使道德教育内容更加深刻。

第二,让学生自由地表述道德观念。道德叙事的过程中,学生的言行通常会呈现出松散性的特点。[5]有时候教师会觉得学生“跑题”了而加以干涉。在这里,教师应明白这些学生的言行是符合其自身的思维方式的,并且也表达了他们的道德观点和道德思维。教师不能武断地批判或否定,而应适时引导,这样不仅会有利于个体道德的发展也有利于集体道德水平的提高。叙事应以学生的道德自由为前提。

第三,重构师生关系,实现互动互助。高校中的道德叙事更多的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师生关系也就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中得到了重构。也正是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叙事对话过程中,道德教育对受教育者产生了有力持久的影响,教师也在倾听学生的叙事,在关注学生叙事的过程中得到了学习。因此,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叙事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师生之间建立了一个学习共同体,叙事者既是言说者,又是倾听者。尤其是当班级中有学生有着相似生活经历的时候,这种道德叙事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道德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道德经验。[6]我们应当鼓励每一个言说者都真正融进所讲述的故事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师生共同获得对道德智慧的理解和把握,真正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这里的道德叙事强调的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互动交流,只有在彼此尊重,相互理解的前提下,在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中,受教育者才能够真正在叙事教育的过程中反思自我,挖掘自我,感悟人生,回归本真,才能真正蜕变为道德自由的个体。

参考文献:

[1] 潘丽,王翔.道德叙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和运用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10-12.

[2] 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8.

[3] 丁锦宏.道德叙事――当代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的一种走向[J].中国教育学刊,2003(11):1-4.

[4] 潘晴雯.从说理走向叙事:思政话语的转换及其意义[J].探索与争鸣,2012(8):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