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供应商风险评价

供应商风险评价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04 17:18:56

供应商风险评价

供应商风险评价第1篇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风险评估

1引言

供应链金融的概念最早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随着供应链管理与金融学的融合以及实践的发展,供应链金融作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一种方式,聚焦了理论界越来越多的目光。商业银行的风险评估是银行贷款的核心内容,这也预示着供应链金融中风险管理研究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活跃的理论研究前沿。Sunil(2004)从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的角度,提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多元性和复杂性。Diercks(2004)具体分析了资产支持类融资业务风险识别和管理的策略,认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参与风险控制很有必要。Barsky(2005)指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理念应该由传统的考查单个借款者主体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向控制整个供应链交易过程转变,并构建了包含业务流程、宏观环境、信息控制、人力以及基本结构这5类因素在内的风险评价模型。杨晏忠(2007)较为全面地描述了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面临的自然环境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信息传递风险和行为风险等表现形式,对如何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提出了诸如建立社会协调机制、业务外包等具体的方法及应对措施。周纯敏(2009)按照风险管理流程对供应链融资中存在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分析。李毅学(2011)将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分为宏观与行业系统风险和供应链系统风险,将供应链金融的非系统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存货变现风险和操作风险,展示了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评估过程。牛晓健(2012)运用CreditMetrics模型,计算供应链融资的风险转移矩阵,量化测度了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风险,揭示了供应链融资的风险程度。顾振伟(2012)从信用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3个角度出发,对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进行了分析,针对不同风险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白世贞(2013)建立了具有较好一致性和稳定性的风险指标体系,运用matlab的BP神经网络工具构建了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模型。从已有的研究来看,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文献大多从风险识别的角度讨论,且多集中在信用风险评价方面,较少涉及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其他风险。关于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对策方面的讨论也较少,缺乏系统的风险管理研究。本文按照风险管理流程,对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存在的企业文化差异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市场风险和产业风险等供应链层次的风险,以及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确保将风险控制在与商业银行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

2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

根据广泛、持续不断地收集商业银行与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相关的内部和外部信息,按照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全面进行风险评估。

2.1供应链金融风险辨识

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商业银行重要的一项增值业务。供应链条的稳固与顺畅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和供应链企业互利共存、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了解并识别可能存在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因素,对商业银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1.1企业文化差异风险。具有潜伏性和持续性的员工队伍多元化及企业文化变革使得供应链中企业文化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与决策方式不断面临冲击、更新与交替,进而引发多种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可能造成供应链的混乱。2.1.2自然环境风险。自然环境风险近几年赢得了广泛关注。供应链中的某一企业遭受火灾、污染或其他不可抗因素影响,都可能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流畅,使供应链中资金流阻断,生产经营过程无以为继,继而影响商业银行业务目标的实现,将银行暴露在风险中。

2.1.3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是由市场的变化引起的。比如抵质押资产是否缺失、价格是否波动较大、是否存在活跃市场容易变现;或抵质押资产是否因价格或替代品因素发生退货;或抵质押资产因能源、材料充足性和稳定性变化发生虚假交易等。这些市场因素都会给商业银行带来还款风险。

2.1.4产业风险。产业风险主要是特定产业中与经营相关的风险。不同产业的供应链具有不同的特征,比如建筑业、软件业波动性较大。处在不同的产业生命周期具有不同的产业风险。商业银行在选择提供供应链金融业务时会因不同的产业而面临不同程度的还款风险。

2.1.5信用风险。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最大问题就是信用缺失,而供应链金融的本质就是信用———引致型金融创新。商业银行基于核心企业信用对上下游中小企业开展授信业务,因此,核心企业一旦出现信用问题,必然会迅速扩散,影响到整个供应链金融的安全。同时,中小企业自身原因固有的信用风险和供应链背景下的综合风险,都可能导致商业银行不能按期收回账款。

2.1.6法律风险。供应链金融涉及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商业银行。各企业之间关系、产品契约方式存在一定的法律隐患与漏洞,可能对供应链运转产生负面效应,诱发经营风险,危及商业银行权益。

2.1.7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员工、过程、技术、舞弊、外包带来的风险。供应链金融业务操作流程的严密性、规范性和完善性直接关系到还款效力,并可能造成信用风险的位移。并且,银行与第三方物流监管方的信息系统技术也会影响到银行对抵质押物信息的动态了解。总之,从本质上来说,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已经识别出的大多风险都是操作方面的。

2.2供应链金融风险分析

从已识别出的风险来看,企业文化差异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市场风险和产业风险都属于供应链层次的风险,这和供应链本身的风险密切相关。商业银行在选择供应链提供金融业务时就应采取风险承担、风险规避或风险补偿策略。法律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密切相关。一定程度上,操作风险可能导致法律风险和信用风险,同时,法律风险和信用风险也可能转化为操作风险。商业银行可适时采取风险对冲、风险补偿或风险控制等策略。

2.3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

商业银行需要对潜在的已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价,评估风险的价值和风险对银行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可组织有关职能部门或聘请有资质、信誉好、风险管理专业能力强的中介机构协助实施。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统一制定各风险的度量单位和风险度量模型,对供应链、供应链交易状态以及银行操作方面的风险进行度量。分析风险与收益的匹配度,分析各项不同风险,初步确定银行对各项风险的管理优先顺序和策略。

3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策略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银行要对不同的风险选择适宜的风险管理策略。对于供应链层次的企业文化差异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市场风险和产业风险,银行可采用风险承担、风险规避或风险补偿策略。对供应链金融业务中产业链上相关授信主体综合准入和交易质量进行整体性评审,选择优质供应链或在银行风险承受度内的供应链提供服务;建立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对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财务或人力补偿。对于信用风险,银行可采用风险对冲和风险规避策略。对供应链金融中各金融产品进行组合和捆绑销售;对供应链金融业务中不属于银行核心业务的实物流、信息流管理工作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建立包括信用额度稽核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在内的内部控制制度,将风险屏蔽在银行之外。对于操作风险,银行可采用风险控制和风险补偿策略。对供应链金融业务操作流程进行重新设计,明确操作规范要求,细化操作环节要点,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员工有恰当能力并愿意执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确保银行与第三方物流公司之间关于抵质押物的信息技术系统有效。对于法律风险,银行可采用风险控制策略,明确供应链金融业务各参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尽可能完善各种契约合同文本。

4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商业银行应根据已制定好的风险管理策略,在风险事件发生的前、中、后组织人员依据风险解决的具体目标对相关业务流程采取应对措施。

4.1风险管理的组织

建立上下协调、机动灵活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风险 管理工作的首要步骤。制定再好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组织去实施,也是徒劳的。商业银行在全员参与风险管理的基础上,针对风险值较大的单项业务,比如供应链金融业务,应建立一个包括风险管理负责人、一般专业管理人、非专业风险管理人和具体业务操作人等规范化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兼顾成本效益原则,具体业务具体分析。在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建有风险管理部门,同时,结合内部审计部门、法律事务部门和具体业务执行部门,协调运作,共同做好供应链金融这一新兴业务。

4.2关键风险管理指标

关键风险管理指标可以管理单项风险的多个关键成因,也可以管理影响企业主要目标的多个主要风险。商业银行对传统业务建有一系列的包括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在内的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对于供应链金融业务来说,商业银行应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评价指标。首先,分析并找出关键风险成因,如前所述,影响商业银行盈利的关键风险,信用风险代表性的风险原因是到期不能还款;操作风险代表性的风险原因是员工操作失误。其次,将关键成因定量化,确定该成因导致风险发生的具体数值,得出信用风险的不良资产率、坏账损失率以及操作风险损失率等,以表现风险信息为目的,得出预警值。然后,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对关键成因指标确定不同风险状态的界限值和预测分析系统。最后,当出现风险预警信息时,由专门风险管理组织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4.3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4.3.1建立风险管理文化。全面风险管理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将风险融合到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一个企业的风险文化将决定企业如何成功地进行风险管理,努力营造风险管理文化,将风险和风险管理看做是商业银行日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业银行内部,从下到上各个层面营造风险管理文化氛围,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加强法律素质教育,培育风险管理氛围。

4.3.2建立风险考评制度。全面风险管理建设将商业银行薪酬制度建设和人事制度建设归纳进来,建立风险薪酬制度,不单纯以业绩为考核指标,兼顾风险,奖励风险意识强的员工。以风险管理成本与效益为原则,防止片面追求业绩、忽视风险行为的发生。聘任有风险意识的员工,尤其是各级管理人员任用制度,要充分考虑风险意识这一指标。

4.3.3建立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相结合的制度。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相结合,对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设计相应的政策、制度和程序,控制影响流程目标的各种风险。建立内控报告和批准制度,明确相关当事人主体以及报告和批准程序;建立内控考核制度,将风险管理执行情况与绩效薪酬、奖励挂钩;建立内控审计制度,按照内控原则和风险管理流程,采用压力测试、穿行测试等对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及时发现缺陷并改进;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大力加强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范制度建设。

5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监督与改进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或者审计部门定期对风险管理工作及其有效性进行监督评价。根据供应链金融业务对银行利润的贡献率将供应链金融业务单独进行风险管理或与其他业务综合进行风险管理。

6总结

供应链金融最大的创新点就是商业银行围绕供应链中资质良好的上下游企业进行产品设计,对供应链整体进行评级准入管理,既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又能切实保证供应链整体资金顺畅。商业银行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时,应对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提高经营效率。

参考文献:

1鲁其辉,曾利飞.供应链金融的研究现状与评述[J].软科学,2014,4.

2DiercksL.A.IdentifyingandManagingTroubledBorrowersinAsset-BasedLendingScenarios[J].CommercialLendingReview,2004,3.

3BarskyN.P.,CatanachA.H.,Evaluationbusinessrisksinthecommerciallendingdecision[J].CommercialLendingReview,2005,3.

4杨晏忠.论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防范[J].金融论坛,2007,10.

5周纯敏.商业银行对供应链融资的风险管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2.

6李毅学.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10.

7牛晓健,郭东博,裘翔,张延.供应链融资的风险测度与管理———基于中国银行交易数据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2,11.

8顾振伟.基于银行视角的供应链金融风险分析[J].商业时代,2012,25.

9白世贞,黎双.基于BP神经网络的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研究[J].商业研究,2013,1.

10杨林.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J].中国金融,2012,19.

11代湘荣.供应链金融企业的风险控制策略[J].经济导刊,2011,8.

12刘士宁.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与风险防范[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7.

13陈才东.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的防范[J].银行家,2012,10.

供应商风险评价第2篇

共同应对市场风险

摘要:石油企业的物资采购,,多年来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仅仅是建立在操作层面上的合作关系,在全球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战略联盟关系作为获取竞争优势的新手段,石油企业也需要这种新的手段。与供应商之间建立战略联盟合作关系,需要建立一系列的评价方法与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地实施战略联盟合作。

各位读者:请您在阅读本文前,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原油价格回落到1999年的11美元1桶,中国油田会面临什么样的困境?

通过对各油田物资供应现将的分析,可以看出,石油企业与物资供应企业之间的合作,没有走向战略联盟式的合作,仅仅是建立在物资采购层面上的基于操作性的合作,这种合作关系已不能有效地满足石油企业的物资供应保障工作,不能适应中国油田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无法应对国际原油价格风险。与供应商建立战友略联盟合作关系,已成为我们必须面临的重要任务,必须采取的管理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推进管理,从源头上控制产品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共同应对国际市场风险,共同应对国际石油价格的起伏。

一、战略联盟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1、目前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

油田物资现在的采购方式,以寻比价采购和招标采购为主,同一家企业的产品,也常常要选择两三家经销商进行谈判比价。同一标准的产品,不同的采购批次,生产厂商不同。以阀门为例,与油田进行阀门交易的厂商多达四五十家,同一种阀门的采购分布到十几家企业中。结果是有实力的阀门厂家,每年在油田的供货业绩并不高,取得的市场份额少,不足以保证其为油田提供高品质服务所需的费用,何谈优质服务?我们的利益与供应商没有任何关系,凭什么与你共担市场风险?发生抢险求急时,为什么不要高价?怎么能不讲条件?

由于同一个产品可以任意选择同类供货商,其结果是,采购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各级领导整天都要面临供应商无孔不入的围追堵截,供应商经常在油田各部门四处游荡,目的就是希望有机会与有关决策人攀谈,争取机会式合作。结果是销售人员的公关素质显得比企业实力重要,为油田带来的后果是供应商赚走了所有的钱,油田承受了所有的风险。

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用户的需求变化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快,导致产品的生命周期短。再加上现在主要是以买方市场为主,供应商的竞争激烈,这两种因素把油田的物资采购推向一个复杂的市场资源环境中;由无约束的需求驱动计划,由项目的规划设计支配采购又把物资采购业务拉向被动采购的现实中,从而使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的合作是基于短期利益而建立在操作层面上的合作,与供应商的合作是一种短期行为,一种以机会主义合作方式为主的合作。为油田带来的不利因素(危害)有:产品质量不稳定,采购价格波动大,服务体系不稳定,后期护维成本高,无法对抗市场风险,人际关系复杂,公正难以保证。

2、战略联盟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在目前的市场资源环境中,油田同其生产商、分销商以及零售商的关系,不应该是基于短期利益而建立在操作层面上的合作关系,应该是结成了利益共享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合作伙伴关系组成的物资供应保障链,构成的是一体化的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合作伙伴使油田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强调直接的、长期的合作,强调共有的计划和共同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在物资采购中减少交易费用,增加油田与供应商之间的沟通,进一步增加相互间的信任,降低各类供应商在交易过程中产生机会主义的可能性,减少交易风险,降低履约风险,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地实施采购与物流管理;供应商能为油田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可与油田共同应对应急抢险事故的处理,共同应对风云变换的市场风险。

以下是战略联盟合作关系与目前供应商合作关系的比较

对比内容

目前的合作关系

战略联盟合作关系

合作的主体

物资

物资、服务、共担市场风险。

供应商选择标准

强调价格

多标准并行考虑(交货的质量和可靠性等,长远合作利益)

供应商稳定性

变化频繁

长期、稳定、紧密合作

合同性质

发生一次业务订一次合同

开放合同(或长期合作协议)

物资供应批量

供应商数量

大量

较少(少而精,可以长期紧密的合作)

供应商生产规模

信息交流

信息为供应商专有

信息共享(生产信息,原材料信息,质量信息)

技术支持

简单提供

长期专业提供

质量控制

无保障

质量有保证(供应商对产品质量负全部责任)

对油田成本的影响

产品多,型号杂,维护成本高,质量风险高

产品标准统一,可替换性强,维护成本低,质量风险低

各级领导

时常应付各种关系,公正难以有效保障,心理没底,担惊受怕。

身正气足,至力于管理推进与生产组织。

采购人员

应付供应商无孔不入的围追堵截,不能系统掌握产品性能与专业知识

可至力于产品的专业知识了解和商务运作能力的提高

紧俏物资

(含抢险物资)

供应无保障,价格无法控制,服务得不到保障

优先保障供应,价格合理,长期提供服务

二、建立战略联盟需要做的几项重要工作。

1、组织机构的保障:应该由油田组织成立供应商评价管理专业委员会。由该专业委员会负责长期战略联盟关系的建立与拆消。该专业委员会应有一部分相应物资的生产,加工,采购、使用、质量方面的专家。该专业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应当是油田公司高层领导,专业处理室与职能管理部门相关领导以及油田负责项目设计规划的部门。

同时,随着战略合作的深入,合作领域的拓宽,会触动越来越多部门、个人的利益,战略合作的阻力也就越大。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对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不仅要加大对各部门员工的战略合作理念的培训,还要对油田内部的规划设计单位、项目建设单位,物资使用部门等相关部门的权利与责任进行重新界定。

2、确定需要建立战略联盟的产品范围:

产品范围应当按以下标准确定:

⑴选择那些采购资金占相对较大,又需要多次采购的产品,例如石油专用管等。

⑵油田的使用量较大,相对供应商来说能形成一定使用规模的产品;例如重晶石等部分化工材料

⑶关系油田生产安全和生产保障的重要产品;

3、建立一套供应商选择和评价体系。在充分考虑影响战略合作伙伴选择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对供应商进行资源配置了解、外部评价分析、业绩评价等一系列的评价,为选择战略联盟提供依据。评价体系应包括供应商综合实力评价,财务能力评价,生产,供应保障能力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评价,客户服务评价,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员工素质、合约执行能力的评价,产品的hse评价,产品的技术水平与生产能力,性能的评价等。各项评价指标必须全部采用可计算的量化评价标准,避免使用任何非量化评价标准。以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4、确立一套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合作就必然有风险,有供应商给油田造成的风险,也有油田给供应商带来的风险,或第三方原因产生成的风险。这些风险的应对策略与解决办法将关系到合作的顺利性,关系到战略联盟的稳定性。必须有一套双方认可的风险应对措施与分担机制,明确各自对抗风险的权利与义务,才能使物资供应保障链提高效率,取得超越相关各部门界限的合作利益,相反,一味把风险转嫁给供应商,只会增加战略联盟的不稳定性,甚至导致战略联盟关系的破产。

5、建立有效的动态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在客观评价合作伙伴对油田物资供应保障整体绩效所作贡献的基础上,把战略合作优化所产生的效益和成本在供应保障体系与油田之间及油田内部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设计部门,使用部门等)。只有使战略合作中各部门都从中受益,它们才能自觉维护战略合作的整体利益,并且要对那些在战略合作中做出较大贡献的部门进行重点激励,整个供应商战略合作体系才能充满活力。在供应商中倡导"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等信用理念,并辅之以建立信用记录,加大对失信者的惩罚力度等措施,增加对绩效评价好的供应商的激励措施,逐步建立起适应于油田与供应商之间有效合作的信用评价体系与动态考核体系。动态考核体系应对战略联盟合作伙伴的供货业绩,产品质量,现场服务等进行长年跟踪实时评价。

6、建立战略联盟合作监测和控制系统。在与供应商合作时,随时可能有市场因素,运输条件,双方内部环境变革等影响合作和变革的不确定因素产生,由油田公司与战略合作伙伴就需要同共建立合作监测和控制系统,跟踪合作与变革的全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确保合作与变革的顺利进行。

油田与供应商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必须从长远的观点、战略的观点来考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需要油田的物资采购部门大力探索与实践,依靠一个长远的有计划的实施步骤来保障其顺利有效地实施。

如果油田与供应商之间能有效实施战略联盟合作,在国际石油价格崩盘时,与我们并肩作战的将不会只是石油人孤独的身影。

参考文献:

供应商风险评价第3篇

关键词:逆向物流;风险;预警系统;模糊评价

中图分类号:U294.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逆向物流是以重新获得产品的使用价值或正确处置废弃产品为目的,将原材料、半成品、制成品等从产品消费点一端返回产品的来源点一端的总体过程。供应链中的逆向物流流动与传统物流活动方向完全相反,是沿着消费者――配送商――制造商――供应商的从下而上的路线流动的。

尽管逆向物流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具体运作逆向物流业务时,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一般认为,风险是指某一事件出现的实际状况与预期状况有所背离时所产生的一种损失,这种损失是以一定的概率随机发生的,而不是事先能够准确预计的。逆向物流虽然能使下游客户减少或规避经营风险,但由于采取宽松的回收策略而加大了自身的风险,即风险由下游往上游转移。另外,供应链也存在需求信息逐级放大效应,即“长鞭”效应,致使上游所获信息严重失真。上述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供应链中逆向物流的风险更加明显。

二、逆向物流风险预警系统指标体系设计

为防范风险的发生,供应链上的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以便对逆向物流的各类风险进行辨析和评估,准确估量逆向物流过程中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带来的损失,为后续风险防范处置措施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1.建立逆向物流风险预警评估指标体系

由分析中可知,供应链涵盖了围绕核心企业从原材料提供商到最终经销商在内的所有企业,这些企业整合为一条网链。在逆向物流过程中,这条网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的波动都会给逆向物流的流动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对供应链中企业存在的逆向物流风险进行识别研究,以规避或减少各种风险给供应链整体带来的损失。

2.指标分析

首先是逆向物流的外部风险,分为以下几种:

(1)环境风险。主要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自然风险指的是由于天气等不可抗力因素所造成的供应链的延时、中断或终止等;而社会环境主要指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及产业市场等影响逆向物流的外部社会因素。

(2)市场风险。发展逆向物流的市场风险主要指的是合作风险和市场竞争的风险两类。合作风险[1]的产生,一是源于合作伙伴间的利益冲突,二是源于合作企业间目标的不一致性。主要包括与客户的合作风险、与分包商的合作风险、与信息系统提供商的合作风险以及物流实施过程中的第三者责任风险。另外,随着物流业的逐步完善,逆向物流服务的好与坏将决定企业物流的战略性发展,因此,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供应链上的企业还具有相当高的竞争风险。

(3)内部风险。逆向物流内部风险研究并不单纯指代单个企业的内部因素,而是基于供应链的角度研究网链上各个节点中可能产生的内部风险。1.能力风险[2]。2.管理风险。3.信息风险。4.信用风险。

三、设立风险预警线

在设置了逆向物流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之后,需要合理地制定系统的风险等级评价分值线。当风险评价分值偏离正常水平并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就能发出预警信号。本文仅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出发,将逆向物流的风险分为高风险e1、较高风险e2、一般风险e3、较低风险e4和低风险e5五个等级,即设E=(e1,e2,…,e5),并将其评价分值及预警阈值列入表2[3]。其中,预警阈值的确定可采用数理统计中的区间估计法,根据各项指标处于不同区域的概率要求(置信度),求出各区域的区间估计值(置信区间),以区间估计值作为各项指标的阈值。

四、运用模糊分析法评价企业逆向物流风险

1.确定企业逆向物流评价指标权重

为方便表示,本文设用Di表示评价主因素层中各指标的权重,用Dij表示子因素层中各指标的权重(注:i=1,2,…,6;j=1,2),则有D=(D1,D2,D3,D4,D5,D6);Di=(Di1,Di2)。由于本文中是拟定的某一零售企业,无法采集历年数据,故在此采用德尔菲法分别对各及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配。则结果如下:

2.采用专家调查法定义评价矩阵

评分时专家应充分进行审核和分析,以衡量逆向物流项目在该指标上的表现及因此而可能引起的相关风险的大小,则构成评价等级集合为E=(e1,e2,e3,e4,e5)。

本例中用Ri=(ri1,ri2,…,rik) (注:i=1,2,3,4,5,6;k=1,2,3,4,5)来表示对子因素层风险指标的评判矩阵。其中,rik表示子因素层中各指标属于不同风险等级的概率。设有20位专家对参与风险评价的各项指标打分,给出每项指标的评价登记,由此得各子因素级评价矩阵分别为:

3.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1)对子因素层进行一次模糊综合评判

对子因素层应用一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可得主因素层各指标的评判矩阵为Bi=DiRi,(其中,i=1,2,3,4,5,6):

具体运算结果如下:

(2)对主因素层进行二次模糊综合评判

由3.3.1可得主因素层的评判矩阵为R=(B1,B2,B3,B4,B5,B6)T,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模糊综合评价可得目标层的评判矩阵:

4.评判指标处理

五、结论

构建逆向物流风险预警体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通过对企业逆向物流风险进行识别,并据此建立风险指标体系和对其风险进行模糊综合评估,是建立逆向物流风险防范机制的关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逆向物流的不确定性和分散性的影响,对逆向物流风险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检验,因此,本文还有待于继续完善。

作者单位:大庆石油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本笑,成祖好.论物流企业风险防范[J].商业时代.2003(18).16-17

[2]朱倩,李杰.从风险角度看供应链企业合作伙伴关系[J].现代管理科学.2002(12).20-21

供应商风险评价第4篇

关键词:招标采购 风险 对策 分析 效果

随着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法的制定实施,招标采购工作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招标工作也有了相应的法律保障,实施招标采购可以有效地减少采购方的采购成本,提升经费的使用效率,同时通过提升采购工作的透明度,竞争对手可以在相对公平、公开、公正的招标环境中获得较为正当的竞争,从而减少腐败行为。但是,由于招标工作并不是尽善尽美,其中的人为因素也较大,如果操作不当,在招标采购中也有相应的一些风险,从而对招标造成负面的影响。笔者结合最近几年招标工作的实践,探讨招标采购中容易出现的风险和规避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的单位有所帮助。

一、招标采购风险的种类及内容

在招标采购过程中,随时可能会出现的意外情况都会导致招标采购的实际结果和预期有所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招标采购中的风险。根据笔者的实践,笔者将主要的风险概括为招标采购前的风险、评标过程中的风险和中标后的风险。

(一)招标采购前的风险主要是计划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大多数的招标工作都是招标部门自己负责组织或者由招标机构进行,各种不同产品的招标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较多,招标方需要自行进行采购计划的编制,这就容易导致计划风险。这个风险主要是指招标方的采购计划不够明确或者不够科学,主要是体现在采购标准、采购种类、采购的数量、采购的技术要求、交货期等制定不合理,这不利于采购和合同的管理工作,也同时不利于招投标方对采购进行控制和管理。实践中容易出现的计划风险主要是对招标程序所需要的时间估计不足、对采购的交货期考虑欠佳等。另外,在招标之前也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风险,由于招标方在信息技术和专业水平等方面和供应商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对市场的信息掌握程度也不如供应商全面,这种专业受限容易导致招标方在采购过程中处于明显的信息劣势,无法顺利达成有利于招标方的谈判,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这种信息劣势还会导致招标方无法及时发现供应商虚报价格、以次充好的问题。

(二)评标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是围标、串标和腐败风险

由于招标工作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招标工作并不够完善,很多的招标方也没有足够的经验,在招标的标准选择上也没有进行实际考量,容易造成招标标准不符合的问题,同时一些招标工作并没有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招标的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也不够,这就容易给一些不法分子可趁之机。在评标过程中就表现为围标、串标和腐败行为。在招标过程中,有些投标者私下进行了约定,通过一致行为以故意抬高和压低报价,同时通过不正当竞争排挤其他的投标方,最终达到某个特定的投标方中标,这些违法的投标方就可以从中谋取利益。另外,有些投标方为了获取中标而互相串通,利用和发标人、机构相互串通,损害招标方和其他参与者的利益,这种也就是串标行为。当前的招标市场竞争激烈,有些投标方铤而走险,通过串通招标主体或者其他投标方,甚至以多个身份进行投标,以低价获得标的,对市场造成不利的影响。有些招标方内部也出现了泄漏标底的现象,其中肯定涉及到腐败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市场的正当竞争。

(三)中标后采购中的质量风险、合同欺诈风险、到货率风险

根据财政部的价格评审管理的通知,同时结合实践的特点,招标方在科学选择评审方法的时候,一般会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优先考虑价低原则,这也是政府和其他招标方保护采购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同时提升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的一个重要方法。这个方法本身无可厚非,在实际审核中由于投标方其他的因素难以考量,因此一般都是会采用价格优先的评标方法。但是在中标后,很多的投标方都会出现了合同履约的风险。投标方经常会出现延迟交货、到货率无法满足招标方要求等违约行为,而在合同中虽然会还有相应的处罚条款,但是很多的招标方缺乏对违约行为的处理经验,或者没有相应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处理,影响了合同的正常履行和采购的顺利进行。投标方为了保证其较高的利润,只能通过选择质量较次的产品进行供货,将一些无利润的产品进行压单或退单,从而影响了招标方的工作进展,对招标方的社会形象和声誉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招标采购风险的应对措施和策略

招标采购工作的风险监控需要从招标的全过程进行监控,让招标方自觉控制招标采购中的风险,招标方一方面需要对招标工作本身的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另外还需要重点关注采购过程中的配套服务可能存在的风险。

(一)提升招标计划的有序性和科学性,降低招标采购中的计划风险

招标方需要认真贯彻落实招投标法和其他相关的法律规定等,结合自身的特点,提前规划好产品的采购招标工作。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招标的时候还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预算特点,因为这些单位经费是年初拨款,而且这些款项需要当年使用完毕,因此可供采购进行招标的时间并不多,需要相关的单位事前做好完整的规划,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单位在进行招标的工作前需要结合自身的计划进行统一管理,提升招标的有序性和科学性。在招标前,招标方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发展需要,结合自己的经费范围确定采购的金额和采购的类目,根据资金使用的期限和到账的时间确定合适的供货期,及时编制采购的计划。在完成招标计划工作后,要严格按照需求计划表,在保证供应商有合理的采购和加工周期前提下,保证产品的质量,让供应商可以按时保质完成采购的计划。

(二)制定合理科学的评标方法,加大对供应商服务、声誉等因素的评审

招标方一般都是采用综合评标法,这套评价方法主要是会根据供应商的资质、服务和报价等进行综合考虑制定最终的分数,从理论而言,这套系统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为评标的过程中,招标方难以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审查,限于信息收集的成本,招标方无法获得准确完整的信息,在所有因素均无法分辨出差别后,投标方的主要对比因素也主要是报价。这样的因素造成综合评标法形同虚设,无法达到净化招投标市场的目的,为了更好地减少恶意中标的现象,在招标过程中要着重思考供应商的服务和信誉。在实际工作中,招标方需要增加评标标准中的服务分等的权重,降低价格分的权重,同时需要制定合理科学的价格分计算方法,减少恶意低价中标的情况。每个招标方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科学的评标标准,保证效果。同时,招标方也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本次招标的对象和产品等,对考核指标进行针对性的提升,利用公开收集信息和与特定对象的沟通,完善考评体系。

(三)制定合适的供应商选择和考核体系,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和规范

对一些重要的产品进行招标的时候应该在评标前做好供应商的考察和评价工作,通过现场考察、专业人员审核和同行评价等方法,掌握投标方的真实信息,这些信息也应该在评标系统占较大的权重。在中标后,对供应商的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及时对产品的供应进行跟踪监督,及时发现供应商在供应环节和制作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开展对供应商的考评,及时处理供应商在供应等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例如,要积极收集并对供应商的供货质量、供货率、合作态度、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量化相应的指标,对供应商的质量进行备案记录,以供后期的招标参考。同时,对当期供应商出现的重大违约问题,要积极利用法律的手段,寻求替代方案,减少对某个供应商的依赖。

(四)加强对招标人员的培训,加强招标过程的规范性

招标采购工作的专业性较强,不能够仅仅依靠一些职能部门兼职从事该事项,这样无法保证招标的质量。对于一些重要的产品招标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些专业的招标采购机构,配置相应的专职工作人员,对这些人员需要实行招标师的职业水平考试,以达到持证上岗,同时,后期要加强对这些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展开多种相关专业的招标规定的宣传教育,不断提升这些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法制意识。如果单位实在没有相应的招标能力,可以委托机构进行服务,提升招标程序的科学性。同时,为了要达到权责利的明确,招标人员需要编制科学合法的招标文件,招标文件要达到内容齐全,对于程序性条款、技术条款和商务条款等内容要明确具体,将合同文件的内容量化,减少后期不必要的纠纷,保证双方的利益。

(五)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检查,做好产品的验收工作

招标工作的目的在于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为招标方提供合适的产品,提升产品的质量。如果招标单位在招标的过程中,过分注重价格就会导致一些优良的产品无法得到运用,供应商是有利必图,如果无法保证必要的利润供应商将会提供较差质量的产品,因此招标方需要协调好双方的利益,对供应商的产品种类和质量要着重检查。采购人员是招标采购工作中的重要防线,他们主要负责产品的质量,他们需要及时对产品进行查验和核对,并拥有退货的权力等。采购人员和验收人员的验收是保证采购质量的重要一环,它的有效执行将会提升产品的质量,减少采购风险。因此,招标方需要加强对自身采购人员和验收人员的教育,提升他们对产品的熟悉及判断能力,同时通过考核和培训的方式,加强对采购人员和纪律人员的纪律廉政检查,减少采购人员的腐败行为导致质量较差的产品得以顺利入库,对一些放任质量差的产品入库的人员加以惩戒,提升相关人员的违规机会成本,减少职务犯罪。

在现在的市场经济形势下,招标采购活动将会越来越盛行,目前的招标采购还有非常多的问题,招标工作整体上非常混乱,这就会导致招标采购风险日益增加。我们需要不断认真面对现实,采用合适的方法用以防范风险,减少招标采购的问题,积极推动招标采购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刘瑾琦,侯文海. 高校招标采购风险分析及其对策探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年5期.

[2] 李瑞波. 高校图书馆图书招标采购工作策略研究[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年5期.

[3] 张顺成,李海梅. 浅谈电网工程项目施工招标与风险管理[J] 青海电力,2009年A01期.

供应商风险评价第5篇

【关键词】供应链风险;风险数据;数据挖掘;数据处理

1.引言

供应链中的数据信息对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意义重大,应该把信息看成是战略性的资源加以利用,减少信息曲解。将供应链看成是一个系统,但是由于供应链的节点企业多,并且涉及到企业各个层次、部门的数据,数据类型多种多样,对数据进行处理成为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数据挖掘是从数据集合中自动抽取隐藏在数据中的那些有用信息的非平凡过程。这些信息的表现形式为:规则、概念、规律及模式等,可帮助决策者分析历史数据及当前数据,从中发现隐藏的关系和模式,进而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行为。怎样对供应链系统风险数据进行处理是一个难题。本文将借助数据挖掘技术中的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供应链系统风险数据进行处理。

2.数据收集

在不考虑外部风险的情况下,供应链数据包括需求信息、供应信息、生产制造数据、配送数据和质量数据等等。首先识别风险数据,收集供应链系统风险数据并进行分类,本文将供应链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在不考虑外部环境的情况下,将供应链风险数据分类如表1。

3.数据挖掘

3.1 数据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用于对原始数据的采样、收集、整理,由于不同途径获取到的数据不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信息,所以数据的预处理是非常必要的。预处理主要是针对原始数据汇总不完整、喊噪声、冗余的或不一致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补充的过程。可以根据数据本身的特征与重要性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

3.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数据挖掘模型

(1)首先需要建立识别评价指标集

根据风险数据评估体系,将因素集。

(2)根据评估的要求划分等级

根据评估的要求,将供应链风险数据指标划分等级,对每一个分别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设评价等级域为:本文中,分别代表{高风险,较高风险,一般风险,较低风险,安全}五个等级。

(3)指标矩阵

设第i类单因素评判矩阵为:

其中:。

(4)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本文采用的是无量纲化法,一般情况下,数据可以分为成本型和效益型。

通过变换,所有数据均为正向指标,最优值为1最差为0,得到标准化后的特征矩阵。

(5)分级评判并进行归一化处理

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得到第i类因素的模糊评判为:

4.实例研究

下面就一个简单的供应链系统进行数据处理,某烟草行业供应链有2家供应商,1家烟草加工厂,3家销售商,分销商若干等等。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专家打分尽可能的收集所有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用户的风险数据,从中选取关键数据并对其进行预处理。

以该供应链成员协作风险数据处理为例,首先根据供应链的现有数据和情况,经过筛选从风险数据库里选取对供应链风险有影响的指标,建立因素集,第一层可表示为:

={供应链节点合作水平,战略决策风险,供应链整体运营风险}

第二层从属于第一层可表示为:

={信息沟通能力,信誉水平,技术管理水平,物流,供应链成员变动率,响应速度}

{战略计划,经营决策,战略投资}

{资金,成本,产销(需)率}

根据风险评估的相关文献及该企业供应链的实际经验,可以把企业供应链的风险程度划分为建立5个评估结果组成的评估集并确定分值,对相应分值设计了风险等级信号表(见表2)。

将上述数据分为效益型指标数据和成本性指标数据,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后的评价指标矩阵R1,R2,R3:

由公式得到供应链节点企业合作水平风险的熵和熵权值为:

最终得到综合权重:

根据公式:

从最后的打分来看,对该供应链成员协作风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供应链节点合作水平,且风险最大,基本符合该烟草供应链的现状,说明该模型对处理风险数据的有一定有效性。

5.结论

供应链风险数据的处理是供应链风险智能维护系统中的一个首要步骤,是进行后续工作的基础,能够帮助识别供应链产生各类风险的可能性。在供应链风险管理快速发展的今天,把数据挖掘技术用于供应链风险智能维护中,从海量数据中发现隐藏的形式、趋势和关系,有助于供应链企业利用得到的知识提高决策质量和风险管理效率,建立供应链的竞争优势。但是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

参考文献:

[1]马士华.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刘同明.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9).

[3]毛国君.数据挖掘原理与算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2).

供应商风险评价第6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综合评价 分层管理

供应商评价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也是供应链风险控制的重点。在现代企业中,对供应商的管理不仅仅是与物料、服务采购有关的交易,还应包括供应商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及时的动态评价。对供应商进行评价的目的在于站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动态地、适时地依据评价体系确定的指标和分配分值对供应商进行考核、分级、奖惩等等,确定其是否实现预期绩效。通过评价,形成相应的文件,为管理者提供必要的供应商决策依据。

一、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核心企业的供应商进行评价, 必然要通过研究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产生的问题来建立评价指标, 因此,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可以利用因果分析图工具。将“影响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关系的原因”定义为需要研究的问题,然后召集核心企业的相关人员成立评价小组, 针对此问题进行讨论,运用因果分析图,可以找到以下相关因素:

1.质量问题。供货质量存在缺陷对核心企业有着严重的威胁,主要考察供应商以往供货的质量、质量体系、对质量重要性的认知、发生质量问题时的反应和处理速度等。

2.价格问题。供应商的产品价格决定了消费品的价格和整条供应链的投入产出比, 对核心企业和销售商的利润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3.经营信誉问题。如果供应商的信用意识薄弱,将造成:(1)所提品的采购提前期不确定, 带有随意性;(2)提品的质量稳定性差;(3)承诺的服务不到位等。这将严重影响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关系。

4.技术能力问题。顾客需求的日益多样化, 使得产品的寿命周期越来越短, 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核心企业只有能够及时地为顾客提供在价格、质量、性能上均有创新的产品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5.生产能力问题。对核心企业来说,供应商生产能力不足,不能提供稳定、可靠的供货周期,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需求商的生产运作。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将质量、价格、经营信誉、供应商的技术能力、生产能力作为我们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分类筛选的评价指标。

二、供应商综合评价

1.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通过对评价指标两两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之比, 确定评价指标质量B1、价格B2、经营信誉B3、技术能力B4和生产能力B5两两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我们采用九分位法, 构建判断矩阵如下:B1 =(1,3,5,5,9),B2 =(1/3,1,3,3,7),B3 =(1/5,1/3,1,1/2,3),B4=(1/5,1/3,2,1,3),B5 =(1/9,1/7,1/3,1/3,1)。由, 同理可得W2=1.838,W3=0.631,W4=0.833,W5=0.281,W=(W1+W2+W3+W4+W5) =7.263。因此可以计算出权重(相对权重),P1=W1/W=0.507,同理, P2=0.253,P3=0.087,P4=0.115,P5=0.038。可知,质量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其次是价格、技术能力、经营信誉、生产能力,这与实际情况是相符的。

2.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基于供应商级别划分的评价指标难以有现成的数据, 通常根据以往的经验采用对供应商打分的形式给评价指标赋予分值, 本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有关评价指标赋值依据的基础上, 制定了如下的评分标准。

(1)质量(P1):批次合格率≥95%,得85分~100分;批次合格率≥85%,得75分~85分;批次合格率≥75%,得60分~75分;批次合格率<75%,得60分以下。

(2)价格(P2):低于竞争对手,得80分~100分;和竞争对手相当,得60分~80分;高于竞争对手,得60分以下。

(3)经营信誉(P3):好,得80分~100分;中,得60分~80分;差,得60分以下。

(4)技术能力(P4):强,得80分~100分;中,得60分~80分;弱,得60分以下。

(5)生产能力(P5):强,得80分~100分;中,得60分~80分;弱,得60分以下。

根据以上评分标准, 可以对核心企业的供应商进行综合评判。设对供应商的综合评判为S,Pi为各项评价指标权重,Ci为对供应商各项指标的评分,则。

三、分层管理

根据供应商的综合评价得分S对供应商进行级别划分,将供应商划分为“风险共担供应商、合格供应商和问题供应商”三个级别, 并根据所划分的级别及时改进核心企业与供应商的合作策略, 解决市场变化带来的问题,避免损失及规避风险。

1.综合分大于85分的为风险共担供应商, 应继续加强与之合作关系, 实现双赢。

2.综合分位于70分~85分之间的为合格供应商,应逐步改进优化合作关系, 向风险共担供应商方向努力。

3.综合分小于70分的为问题供应商, 应视情况调整与其合作策略。若该级别供应商为垄断性质供应商,核心企业应改善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努力向合格供应商或风险共担供应商转变;若该级别供应商为非垄断性质供应商, 则应根据其合作情况有无改善决定舍弃与否,并积极引入第二方供应商。

四、结束语

供应商作为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和节点企业,对核心企业的产品质量、产品价格、产品创新和市场响应能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有效的划分供应商级别, 构建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并改进与之合作关系,不仅能使企业迅速取得生存发展的市场空间, 同时也改变了企业的组织形式, 进而对企业的行为模式、目标取向等各方面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查先进: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供应商风险评价第7篇

Abstract: Supply chain risk assess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 This paper has established a supply chain risk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and used FMEA approach for supply chain risk assessment. This method was used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high risk factors in a manufacturing company and provide a solution to prevent the supply chain risk. It is proved that FMEA is feasible for supply chain risk assessment.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供应链风险;评估

Key words: FMEA;supply chain risk;assessment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5-0066-02

0 引言

世界各国的公司把进军全球市场作为其最突出的企业发展战略。全球化能够使企业获得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更好的融资机会,更大的产品市场,东道国政府提供的吸引外资的优惠条件等。然而全球化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也使得企业暴漏在各种不确定情况下,增加了供应链风险出现的可能性。由于对供应链风险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风险防范不足等给企业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供应链风险评估进行研究,制定企业防范供应链风险的措施。

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国内外对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成果,但是大部分停留在定性的研究上。主要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情景分析法、流程图法、事故树法等。定量化的研究也取得一些成果,基于CVAR的供应链风险分析方法,基于支持向量机[1]和基于OWA算子的供应链风险评估方法等。每个方法各自有优缺点,就目前复杂的供应链风险体系来说,应该着重于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符合企业实际运作情况的供应链风险分析方法,从而识别出企业最大的风险因素。

1 供应链风险

1.1 供应链管理

D. Simchi-Levi[2]把供应链管理(SCM)定义为一组用于连接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客户的方法。通过供应链管理能使商品以正确的数量,及时的时间,在合适的地点进行生产和分配,同时最小化全球系统成本和提高客户服务水平。风险管理一直备受全球组织的关注,每个组织的风险管理实践都受到风险等级的影响。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框架如图1所示。

1.2 供应链风险的定义

风险是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Christopher[3]把供应链风险定义为:从最初的供应商到最终的产品交付过程中所有的信息流,原材料流,产品流等所产生的任何风险。Chopra and Meindl指出,全球供应网络暴露在各种风险中,包括供应中断,供应延误,需求的波动,价格波动和汇率波动。Jiang[4]中描述的供应商的劳工问题产生了三种类型的业务风险:成本风险,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在这个意义上说,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目标(SCRM)是“快速反应,以确保连续性的能力。”

1.3 供应链风险的识别

本文基于一家中等规模的电子制造企业,建立了如图2所示的企业供应链系统。

根据企业的供应链实际运作状况以及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本文建立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

2 供应链风险评估方法FMEA

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是质量管理中连续改进产品或工艺的设计通用的技术之一。FMEA是一种利用人们的技术和经验识别产品或过程的可预见的故障模式,并计划予以消除这些故障分析技术。它被广泛用于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制造业,现在越来越多地发现在服务行业中使用。通过运用FMEA方法,确定风险优先级的数字,这表明潜在问题的风险水平,是对应用的成功至关重要。这些数字通常是从过去的经验和工程判断实现。

FMEA[5]利用风险优先数(RPN)评价一个部件或过程的风险水平。RPN由三个因素组成,分别是:O故障发生的概率/可能性,S故障发生影响的严重程度,D故障不能被检测的出来的概率,由三者的乘积得到风险优先数。数学公式为:RPN=O×S×D。

FMEA使用五个规模R、L、M、H、VH分别表示风险发生的极低、低、中等、高、很高。其分值是1-10(见表2)来衡量故障或者风险的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以及不能检测到的概率。

3 FMEA在供应链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本文通过企业专家打分法,获得了企业供应链风险的评估的数据,如表3所示。

分析:

①供应商方面:风险优先数(RPN)最高的是160,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不高,从中可以看出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不高对企业的影响最大,因为质量低劣容易造成企业顾客的流失以及产品制造成本的增加,因此企业有必要注重这方面的风险,做好风险防范措施。

②出厂和入厂物流方面:风险优先数(RPN)得分都比较低,对于企业来说风险不是很重要。

③制造商方面:技术、机器问题的风险优先数(RPN)140比较高,因此企业要重视自身的制造技术以及制造机器的发生故障的风险,紧跟时展的需要,创新制造技术,制造机械的更新维护要到位。

④顾客方面:顾客需求变化的风险优先数(RPN)96比较高,这类风险应该引起企业的重视,制造的产品要符合顾客的需求,否则,企业会流失市场份额,失去竞争优势。

4 结论

供应链风险评估是供应链风险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基于一家中型制造企业,通过对企业资深的专家调研,获得了企业存在的各种供应链风险因素。通过运用FMEA找出企业运作中风险比较高的因素,从而对高风险因素提出风险防范的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质量管理中的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的方法运用到供应链风险评估当中,为FMEA方法的应用开拓了思路。本文的不足是关于风险因素的识别要因企业而异,专家对风险的评价主观性较大,有待后续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舒彤,葛佳丽,陈收.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供应链风险评估研究[J].经济经纬,2014(1):130-135.

[2]Simchi-Levi D, Kaminsky P, Simchi-Levi E. Designing and Managing the Supply Chain, McGraw-Hill[J]. Diesel & Gas Turbine Worldwide, 2000(36):10-18.

[3]Christopher M, Peck H. Building the Resilient Supply Chai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2004, volume 15(2):1-13.

供应商风险评价第8篇

从美国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海啸的爆发,不仅使很多中小商业银行破产倒闭,一些大型商业银行也面临破产危机。除了经营失败之外,声誉风险的积聚也已成为主要原因。因此,国际大型商业银行已将声誉风险管理上升为风险管理的核心之一,2009年8月25日中国银监会印发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以期引导商业银行有效管理声誉风险,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管理学中,声誉是指关键利益者对公司个体所发出的总体信息在认知层面的价值判断。它是一个公司行为对不同的相关利益者传达的信息,这些信息再次传达到社会公众,形成了一定的声誉,声誉再返回到公司行为,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这就是一个声誉形成的模型。建立长期正向公司声誉具有长期性、艰难性的特性,但公司声誉毁损的损失性却是一瞬间的,是短暂的,时间上具有不对称性。

金融机构声誉风险和我们所熟知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是一样的,不管经营好坏,在市场当中都面临着利益相关者对其的正向评价、负向评价,所以是常态风险。这种常态风险如果受到某一类内部的纠纷或外部事件的冲击就会演变成声誉风险事件,声誉风险事件就是声誉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的爆发。声誉风险事件如果不能有效地处置就会引起声誉危机,甚至可能引起金融机构破产倒闭,从而传播到社会,银行业的资本市场的相应股价大幅波动,影响社会经济稳定。

总之,声誉-声誉风险-声誉风险事件-声誉危机是一个逐次传递的过程。我们要树立起公司声誉风险是一个常态的风险的意识,一方面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构筑良好的经营管理基础,另一方面应通过加强声誉风险管理,善用各种渠道,将自身的良好信用适时客观地展现于公众,并在问题发生时,及时消除公众的猜疑和不满,避免负面报道或传闻对业务和经营管理产生不利影响。

二、国际商业银行声誉管理的基本做法

(一)具有声誉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是企业沉着应对声誉风险的必要条件。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一般包括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部门。董事会的职能是最终承担财务或股东权益减少等责任,防范、控制和处理银行所面临的风险;风险管理委员会隶属于董事会,其成员由银行内部和外部的经济金融专家构成,一般负责制定并修正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以指导银行的各项业务活动稳健进行和规范所有员工的行为;风险管理部门隶属于管理委员会,行使日常的监督、衡量和评价量化风险的职责。稽核委员会通过内部稽核人员来保证已获批准的风险管理政策和规程得到有效执行,同时确保在银行的日常运营中内部控制也未被忽视,并向董事会和执行委员会报告,以便于执行委员会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风险经理是风险管理与控制的一线人员,其职责是确保业务部门贯彻风险管理政策,并向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提供日常报告,使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与各个部门之间保持联系。

(二)规范声誉风险管理流程

dr.laureen regan总结出声誉风险管理流程,他指出,声誉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一个静态体系,包括:

第一步,进行声誉风险管理策略规划。声誉风险管理策略是指企业规定声誉风险管理目标,其中包括:用什么衡量声誉风险及如何衡量;企业如何将声誉风险管理融入现有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谁作为声誉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人;有哪些利益相关者及利益相关者的期望等。

第二步,识别可能引起声誉风险的事件。声誉风险通常是由于银行内部营运发生的,而声誉风险的发生则是一种间接结果。

第三步,评估风险并衡量其严重性。目前,国外进行声誉评价的方法主要是美国《财富》杂志使用的“财富法”,该法采用创新、财务表现、员工素养、公司资产使用、长期投资价值、社会与环境责任、管理水平以及产品与服务等8项指标对企业声誉进行排序。

第四步,缓减声誉风险带来的损失。knight和pretty发现,与直接损失相比,利益相关者们更关心的是经理人对于风险发生的反应。因此,事前拥有策略性的部署是管理和应对声誉风险的最佳方式。

(三)建立声誉风险评级指标

在国外学者提出的关于声誉的定量分析技术中较具代表性的是harris-fombrun(哈里斯-丰布兰)声誉指数模型,其理论基础是利益相关者理论。harris和fombrun两位学者总结出20项声誉风险因子,并制成评估表,通过调查者对这些题项的打分,综合出各种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评价结果即声誉指数,从而进行相互比较。但此声誉指数模型能否为多数银行接受尚需进一步观察。总的来说,定性分析在声誉风险的评估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对媒体报道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媒体报道直接影响利益相关者的感受和期望。

(四)设计严格的审计制度

严格的审计制度包括内部审计制度和外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主要包括充足的审计人员、适当级别的领导以及与其职能相对应的受重视程度。外部审计重点评估银行是否对其外部审计方案进行了适当监督,是否对审计所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充分和及时的处理;此外,还要评估除了为银行提供法定的财务报表审计和相关服务之外,外部审计机构与银行间还存在哪些关系,包括外部审计机构是否向银行提供了非审计方面的服务。

(五)注重与媒体的适时沟通

根据the conference board对148名公司风险管理者的调查报告显示,社会媒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大多数公司并未充分认识到媒体的作用。以东亚银行应对声誉风险为例,2009年9月22日,几则短信在东亚银行的客户间流传起来,其内容皆指出东亚银行因持有大量雷曼兄弟债券出现财务困难,甚至提到东亚银行被政府接管。在事件发生的48小时内,东亚银行凭借其公关手腕平息了此次风波;然后,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也公开出面力挺东亚银行,他表示东亚银行的资产充足率为14%,远高于法定要求的8%,而资金流动比率也高达40%,从而稳定了客户的信心。

三、对我国商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启示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和媒体的曝光度越来越高,声誉的重要性已经日益凸显。金融业本身又区别于实体经济,更注重声誉和品牌。因此,加强声誉风险管理关系着商业银行的发展。

(一)切实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缺少预防机制、没有预先的应急机制,更缺乏有效的解决机制,从而可能导致声誉风险转化为声誉危机。声誉风险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及被动性,其发生和影响是难以预测和不可估量的。因此,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系统,实现专业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专业化管理是做好声誉风险管理的保障。专业化管理的关键是建立声誉风险管理的内部组织架构,声誉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无可置疑的是银行的最高管理者即董事会。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将声誉风险纳入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由公共关系部门牵头,董事会办公室、投资者关系管理部门以及各事业部、各分支机构均应设立相应的专职或兼职的声誉风险经理,建立层层负责、纵横交错的声誉风险管理网络。明确风险报告路线以及风险处理团队、指挥中心、新闻发言人等有关人员及其职责。这样,一旦声誉风险发生时,银行能够迅速组织训练有素的相关人员,协调各方力量来正确应对声誉危机。

(二)加强文化品牌建设,培育声誉企业文化

第一,加强银行品牌形象建设,提高客户的品牌忠诚度和社会公众的好感。良好的信誉可以给银行提供持久有效的保护,有助于在危机来临时将损失降至最低点。一是采用以企业品牌为主、产品品牌为辅的品牌策略,集中使用资源塑造良好的企业品牌,从而在产品危机发生时利用企业品牌的良好信誉渡过危机。二是应特别重视日常的品牌投入。在经营过程中,为客户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组织或参与有价值的品牌活动,赞助公益事业等,避免危机时临时抱佛脚。

第二,处理好公共关系,搞好与媒体的沟通交流。主动与媒体进行沟通,了解媒体需求,寻求合作机会。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召开各种新闻通气会、会,或通过非正式的交流,积极向媒体提供各类新闻稿、公关图片、音像制品、内部刊物等。主动向媒体信息或澄清事实真相,对一些观点偏激、报道失实的媒体,主动约见,以适当方式指出问题、澄清事实、阐明观点,力求使舆论导向符合机构新闻宣传的方向。这样可以最低限度地减少因媒体误解而产生的声誉危机和恶意竞争所产生的危机。

第三,加强对全行员工的培训,培养以声誉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商业银行应制定及实施声誉风险员工培训计划,树立员工声誉风险意识,主动维护银行的良好声誉,培养以声誉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向所有员工逐步灌输恪守高度的公平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精神;应强化声誉风险的监督和制约,将声誉风险管理内容纳入各部门、各分支机构的考核评价中,从而以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规范声誉风险管理;采用物质激励和道德激励并用的激励机制对所提倡的价值和文化进行表彰和奖励。

(三)改进声誉风险监测流程

商业银行应建立全面的预警机制,采用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相结合、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声誉风险考核指标体系,从不同的方面考核声誉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管理规程或实施细则至少应包括以下几项制度:

第一,舆情工作制度。商业银行应建立舆情监测、处置、报告的工作制度,明确舆情监测范围,实现舆情分级、分类管理,明晰不同类型、级别的负面舆情报告路径,有效处置各类负面舆情。

第二,声誉风险排查制度。商业银行应定期对各业务部门、各重点岗位、各业务环节上可能存在的声誉风险隐患进行排查,识别、提炼出其中可能导致声誉风险的因素,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第三,声誉事件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商业银行应将发现的声誉事件,按照涉及的业务种类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类、分级,可分为轻度关注、中度关注、警惕类、高度关注等,做到将“大风险早发现早防范、小风险早处理早消除”,并根据类别和级别的不同,明确相应的管理权限和报告路径,从而根据不同类别和级别的声誉事件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管理。

(四)预备声誉风险应急方案

虽然声誉风险发生具有不可测性,但是危机处理方式有其共性和固定的模式,商业银行应尽快建立健全应急处置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明晰处置流程,实现对重大声誉事件处置的流程化管理。对于原有的应急方案还应定期进行升级管理,及时增加新的处理方案;对于应急方案数据库也可以进行不定期的升级,同级分行之间可以进行数据库共享,以应对同类事件不同地点发生的情况。

(五)建立声誉风险后评价机制

声誉风险管理后评价就是在声誉风险发生并处理完后的一定时刻,对声誉风险的处理效果进行的全面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相关决策和管理部门。声誉风险管理后评价为今后提升类似声誉风险管理和处置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建立声誉风险后评价机制,必须设立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后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声誉风险管理决策后评价。声誉风险管理决策后评价是评价现时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状况和风险管理决策执行的实际情况,验证风险管理前作出的风险预测以及对声誉风险抵御能力分析是否正确,并重新评价声誉风险管理决策是否符合商业银行发展的需要。

第二,声誉风险管理方案实施情况后评价。声誉风险管理方案实施情况后评价主要是评价声誉风险管理各环节工作实际成绩,总结各环节的经验教训,找出每个阶段的工作对实际声誉风险管理效益和预计声誉风险管理效益的偏差程度。

第三,声誉风险处理技术后评价。声誉风险处理技术后评价是通过声誉风险处理方案实际执行后的经济技术参数与执行前预测的数据对照比较,使银行进一步了解声誉风险处理方案的实际情况,找出存在的差距,检验声誉风险处理方案设计的正确程度,为新声誉风险处理方案的评审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