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劳动教育课标准

劳动教育课标准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27 16:13:54

劳动教育课标准

劳动教育课标准第1篇

关键词:高度教育;麦当劳化;合理化

中图分类号:C9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5—0107—03

麦当劳化是描述现代社会的一个概念工具。乔治·里茨尔在其《社会的麦当劳化——对变化中的当代社会生活特征的研究》中首次提出“麦当劳化”这一概念。麦当劳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其触角不断在更宽层面、更深程度上向社会各个领域延伸。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高等教育也正被越来越深地打上现代工业社会的烙印,麦当劳式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程序化越来越多地渗透进高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麦当劳化趋势。与国外高等教育麦当劳化的趋势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还呈现出“自我麦当劳化”的特征。①这是由于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教育行政化无所不在,行政权力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高校的运作。本文将使用“麦当劳化”这一概念,来探讨与认识高等教育发展理性化中的非理性特征,揭示高等教育麦当劳化发生的深层基础,进而提出超越麦当劳化的具体对策。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麦当劳化趋势的表征社会麦当劳化观点的提出者里茨尔指出:“麦当劳取得成功是因为它为消费者、工人以及经理人员提供了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和控制。”②后来学者在使用麦当劳化这一概念时,一般采用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这四个维度。在我国,有学者认为高校评价和排名给管理者带来巨大压力,而采用麦当劳化的管理特性,即高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可以很快见成效,所以管理者自觉或不自觉都在努力追求麦当劳化的管理方式,从而在高校管理中出现了麦当劳化现象。③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高校管理中,而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在整体上也呈现出一种麦当劳化的趋势。

第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坚持效率至上的取向。效率在麦当劳中是用最适当的方法来满足顾客需求,包括时间、空间以及人员管理。受到追求高效率经营理念的影响,高等教育机构倾向于创造一种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采用快速而有效率的方式处理问题。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当前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已收集各级各类精品课程24717门。作为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使得所有学生都可以接受高质量的教学,提高了课程资源的使用效率。对于高校教师而言,他们也可以便捷地从网上获取授课所需的资源,教学活动成为一种高效率的生产过程。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高校合并以及扩大规模也成为追求效率的一种方式,许多高校招生规模急剧增长,甚至一些高校以类似麦当劳连锁的形式开办分校,高校资源达到最大效率的利用。

第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强调可计算性特征。当前高等教育领域日益强调可量化指标。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程的标准课时数,而很少注意到课程的讲授是否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是否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在人员聘用和职称评定过程中,优先考虑那些成果丰硕的教师。在评估教学质量中,

收稿日期:2012—08—23

作者简介:别荣海,男,郑州大学副校长,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郑州450001)。

教育主管部门也采取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如在教育部颁发的《评估指标体系》中,有一级指标7项和特色项目1项、18项二级指标、38个三级指标。对于高校本科教学中的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以及特色项目等方面,分数成为衡量高校教学的重要标准。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大学排行榜也是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并以分数的形式呈现高校的教育发展状况。

第三,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了可预测性特征。可预测性的前提是事先制定标准,任何人都在标准化过程中遵守这些标准,以相同的方式完成工作。教育领域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地方,由于创造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而也最少可预测性。然而,教育领域目前也呈现出大量的可预测性内容。一些高校在运转中形成了科层化体系,强调纪律、秩序、持续性地运作。在这个领域中人员活动必须依据事先的规定进行,包括师生之间互动、事务处理、工作进度安排等,都具备适度的可预测性。大多数高校在课程表上提供类似的课程,依据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活动。教师通常是从数目有限的书目中挑选教科书,从而使可预测的课本导致可预测的课程。在教学评估与大学排行榜中,由于评价指标事先已明确规定达到什么标准即可评优秀、良好,如果学校想要获得优秀的级别,就必须完成一系列的硬指标,如科研经费、项目获奖、精品课程数量等等。高校往往把这些指标分到各个下属院系,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进行严格考核,这样也就形成可预测的结果。

劳动教育课标准第2篇

关键词: 初中体育;健康教育;整合;思考

一、确立目标新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宗旨,与德、智、美等各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新课程确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明确规定了以下课程总体标准:①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②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③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④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⑤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一目标体系避免了过去所用的套话、空话,显得更加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就教学宗旨来看,体现了以学生运动技能培养为主的价值取向向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多维价值取向的转变。实施这一目标体系,要遵循以下规律:一是目标的权威性。课程目标是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的,不可随意拔高或降低;二是目标的灵活性。新课程目标体现了总体要求的规定性与实施单元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在选定具体项目或内容后,执教者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目标;三是目标的层次性。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将目标纵向分解,形成目标树,使各阶段教育目标具体化;四是目标的针对性。体育与健康课必须关注学生的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在总体目标范围内,根据学生性别和年龄特点确定教育目标;五是目标的全面性。体育与健康课目标既有显形的习惯、技能目标,也有隐形的品质、情感目标,设计目标应综合考虑,不可偏废。

二、构建教育内容新体系

新课程突破了以往以竞技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确立了课程内容框架,从而极大地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因此,选择新课程教学内容,要树立“大体育”观念,既考虑体育与健康课本身的教学内容,又思考体育与健康同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效衔接,从“动育、心育、食育、性育、劳育”等方面整体谋划,科学设计。“动育”,即运动技能教育,包含着对学生运动兴趣、爱好、习惯、体育道德的培养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训练,是体育与健康课的主体内容;“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合是对体育认识的一次飞跃,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学生健康知识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乐观、进取、开朗、豁达的心态的形成等重要任务;“食育”,即饮食科学教育。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必须从关注饮食开始,因此,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和安全意识,培养科学的营养结构知识和饮食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内容。“劳育”,即劳动教育。它既是一门专门的课程,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的重要组成部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劳动或自我服务性劳动,可以达到以劳健体、以劳益心的目的,对于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创新教育途径新体系

新课程改革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施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前提下,加强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与教育诸方面的有机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是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首先,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必须将改革体育课与健康课堂教学作为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中心环节;同时,必须将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作为有益补充,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趣味)体育活动、心理咨询活动、竞赛活动,为培养学生健康知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技能构建有效载体。第二,坚持课标的规定性与内容的选择性的有机结合。新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生身心发展标准,而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学校和教师完全可以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的原则下,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项目或内容。第三,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与教育诸方面内容有机结合。将体育与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既可以增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又有利于以体育德、以体增智、以体强身,以体益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第四,坚持课程选择与课程开发相结合。体育与健康教育涉及了广泛的教育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劳动教育课标准第3篇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已有的劳技课程在形态和名称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是顺应时展潮流,体现课程综合化趋势、与时俱进的一种改革尝试。“劳动与技术”的名称与以前的“劳动技术”名称相比中间加了一个“与”字,这一方面表明了“劳动”与“技术”二者的联系,另一方面又表明“劳动”与“技术”二者的区别,同时,“劳动与技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又体现了综合的特征,是一种课程内部的“小综合”。这种区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有效实施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优秀传统的劳动教育和日益受到世界各国青睐的技术教育。

劳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是素质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对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磨练意志品质,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实践中,有一段时间把学生参加体力劳动当成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方式,只关注它的德育功能和对人的改造作用,忽视了劳动教育所蕴含的丰富的教育价值。《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国家制定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以下简称《指南》)立足于时代的发展,强调劳动教育中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强调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的养成,以关注学生发展为本,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的多方面的功能实现和劳动教育的多途径实施与多学科渗透。

劳动与技术教育中所内含的技术教育,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专科院校所开办的高度专门化的技术教育,它是指普通基础教育阶段进行的技术教育。我们的学生生活在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不断变化的新技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将更加广泛、深刻和迅猛。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技术教育是未来社会成员基本素养的教育,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的教育,是人人都必须接受和经历的教育。它是区别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现代教育具有“现代性”的重要支柱。揭开技术的神秘面纱,我们可以看到,技术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一项完美的技术作品本身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是科学、道德、审美,也就是真善美的统一,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因此,技术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发展有着广泛而又独到的教育价值。

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形成了综合形态的课程设置。过去,小学的劳动课、初中的劳动技术课是独立设置的一门课程。新课程计划中,劳动与技术教育是被列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这是课程形态上的重大变化。劳动与技术教育是跨学科的学习领域,具有内在的综合特征。它综合运用了数学、物理、化学、地理、语文、艺术、社会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融合了经济、法律、伦理、审美、环保等方面的教育视野。对学生来说,劳动与技术教育不仅是已有知识的综合应用,而且也是新的知识与新的能力的综合学习。在目前国际性的课程综合化的趋势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形态的推出,无疑是顺应潮流的改革尝试,它必将使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综合性能和实践品质得到展示。当然,在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困难,还会有一些理念的碰撞,这有待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二)进行了课程内容的结构性重组。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最具开发潜力、最易受科技发展影响、最应该体现时代特征的开放性学习领域。在国际上,作为诸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之一的技术课程已经成为一个包括劳作、手工、设计、家政、农业技术、工业技术、商业、职业准备等科目在内的庞大学科群。考虑到社会发展的进步趋势、现实生活的客观需要、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指南》在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结构上确立了劳动、家政、技术、职业准备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形成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有一定独立性又有一定渗透性的内容结构。同时,根据初中和小学的性质、特点,进行了课程内容的学段定位,如在技术方面,小学确立为“技术初步”,初中确立为“技术基础”;在职业准备方面,小学确定为“职业了解”,初中设计为“职业引导”。这充分反映了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内容上的现代性和开放性。

(三)建构了富有弹性的目标体系。《指南》提出了目标与内容分成基础性和拓展性两部分。基础性内容是完成各阶段劳动与技术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体现了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内容上的结构性,对不同地区也具有条件上的普适性。而拓展性目标和内容是供各地选择的,实施条件相对较高,有些内容体现了技术发展的方向性。不同取向的教育目标的提出,使

得各地方、各学校以及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内容的选择主体成为可能。

(四)拓展了劳动与技术的学习空间。《指南》首次将简易的技术设计、技术产品说明书的阅读、简单的技术作品评价,正式引入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内容,农业技术的学习内容也从传统的作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向品种改良、技术试验、产品贮存与加工、市场调研与营销等方面扩展。劳动与技术教育学习内容在范围上的拓展,必将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改变学生的传统学习方式,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发挥积极作用。

劳动教育课标准第4篇

一年级劳技教学计划 篇【1】

一、学期教学总体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高尚品质。

3、提高学生对劳动生活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4、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创新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册劳动课共15课,内容包括“十字绣”、“种植”、“雕刻”、“饮食制作”,十字绣主要内容是十字绣的基本功和练习绣梅花;种植主要内容包括番茄的育苗、移植、管理保鲜与加工;雕刻主要包括果皮、萝卜、肥皂的雕刻和橡皮印章的雕刻;饮食制作主要让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菜的制作方法。这些内容不仅注意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四年级学生整体素质不错。但思想较浮躁,大多数同学热爱劳动,有部分来自农村,他们有一定的劳动技能,爱劳动,能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手工制作能力比较强。但部分学生劳动积极性不强,劳动技能不高,极个别学生劳动态度不端正,对他们应加强指导和教育。 四、主要措施: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通过了解,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好的思想教育,告诉他们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最光荣的,讲一些热爱劳动的小故事,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2、认真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内容,备好每一节课。

3、积极进行劳动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劳动课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各

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方法,学会总结规律,在学生掌握了简单劳动方法的同时,学会创新,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了技能,陶冶了品德。

4、改革劳动课的评价制度

改变过去单一的理论测试的评价制度。本学期要从三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劳动。①平时的劳动(如值日、义务劳动)②对待劳动课的态度③家务劳动。即:一方面从学生平时的值日,义务劳动等情况,评出等级;第二方面从学生在劳动课各方面的表现评出等级;三从家长反映在家中的劳动情况评出等级,最后进行综合评定,这样全方位地调动了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

5、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

6、经常带领学生参加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大胆创新,勇于竞争的实践能力。

总之,在本学期教学中,要以以上的总体计划来完成劳动课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一年级劳技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初中劳动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劳动技术课程的教学与实施要注重体现基本课程基本理念,体现“全体性、综合性、科学性、实效性”原则。正确认识初中劳动技术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初中劳动技术课程是为与之衔接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打基础的必修课程,是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实施中,要明确初中劳动技术课程具有为高中阶段通用技术打基础的通识教育意义,教学中应努力提高学生的基础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和富有个性的发展。注重技术思想和方法以及符合时代需要并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发展学生技术实践能力。通过技术设计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批判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创造潜能、批判性思维得到有效开发,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和依据

以“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作为劳动技术课程基本目标,以九年义务教育《7~9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指南》为教学依据,以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作为参考。

劳动技术课程课时安排应依据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试行)来安排,满足7到9年级劳动技术课程100课时的要求。以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劳动

技术》作为主要参考进行教学活动,同时在课程实施中要结合各校实际情况,选取适合的教学内容,突出学校特色。

三、教学要求

1. 认真学习研究《7~9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指南》和《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 ,理解初中阶段劳动技术课程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理念。明确初中阶段劳动技术课程是以基础的、宽泛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技术内容为载体,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理解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关系,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注意融合与协调,努力实现三者的统一。注重学生在技术理解、技术实践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学习经历和基础奠定。

2. 认真备课,仔细研究和设计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校特点,选择适合的技术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亲历设计过程,重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指导,重视技术试验的教学。

3. 选择适当教学方法,倡导多元化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技术教学中单纯的技能培训模式,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新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针对不同学习内容,考虑学生差异,选择模仿、合作和研究等不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学中加强与学生互动、谋求共同发展。

4. 遵循发展性评价理念。评价中要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

结合,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评价要体现本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劳动态度与技术实践能力。评价方法注重多样化,将作品评价、访谈评价、书面测试、技术活动报告等多种方式结合,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参与程度,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反思。

5. 增强科研意识,开展课题研究。以“初中劳动技术教师技术素养提升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为契机,引领劳动技术教师从自身专业发展角度出发,寻求提升技术素养的方法;以劳动技术学科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现象研究为核心,推动劳动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有效实施。

6. 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立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通过研讨、听评课、课题研究、专题讲座、技能培训等各种形式,加强本课程教学研究和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加强校际之间劳动技术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分享经验,提高教学能力。

7. 固化教学成果。重视经验、成果、案例等积累,将课堂教学或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提炼,汇总成教学设计、活动案例、论文、研究报告等,同时将学生和教师作品进行整理。

四、教研活动

1. 研读本学期教学计划和要求。

2. 组织教材教法分析、研究课、专题讲座活动。

3. 组织木工、电子传统工艺技能培训。

4. 组织青年教师说课基本功交流与研讨。

5. 开展课题研究,提升劳动技术教师研究意识。

劳动教育课标准第5篇

要贯彻职业教育法,推行“双证制”,必然要解决如何加强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在中职学校的应用,通过鉴定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的实验,收到较好的结果。学生毕业持证上岗,能力与水平受到行业的首肯,就业竞争能力大大加强,又反过来促进了在校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声誉。

关键词:培养目标 国家职业标准 技能 衔接 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订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进一步规定“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及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毕(结)业生,必须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才能到技术工种岗位就业”。因此,推行“双证制”(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这不仅是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的需要,也是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最终面向社会、走向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进一步说是关系职业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

要贯彻职业教育法,推行“国家职业标准”,必然要解决如何加强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培养目标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衔接的问题。对于这方面问题的研究,我们过去很少涉及,但确实是需要我们职教工作者深思并迫切解决的新问题。笔者打算在本文中就如何推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鉴定相融合的问题与同仁探讨。

一、打破传统学科本位教学模式,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新的教学指导思想

国内多数职业中学前身是由普通中学改制发展而来的,其管理体制、管理方式与普通教育模式相一致,带有很深的传统烙印,这种模式下形成的教学指导思想,严重束缚了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重庆某大区有各级各类职业学校15所,电子类专业细分有:电子产品维修、电子设备制造、电子仪器仪表、电子电工、数控机电等,但目前还沿袭普教的统考模式进行雷同的课程设置,体现不了专业特色,这是传统的学科本位教学模式思想影响所致。这些专业虽然与电子相关,但各自课程设置应具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充分适应行业用工的需要。职业教育要适应劳动就业市场和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需要,首先更新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职业中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这一根本点,突出实践性教学和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四大基本要素――即“两类技能”(某一特定岗位需要的专项技能和多种职业都需要的通用技能)和“两个基础”(就业后在一类相关职业内转岗的基础和继续学习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更新观念,解放思想,跳出不适应职业教育特点的传统学科本位教学模式,确立以能力为本的新的教学指导思想。

因此,加强职业中学理论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管理,并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工作有机地相结合,切实落实技能训练与理论知识教学,是提高职业中学教学质量,推行“双证制”,保证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保证。

二、行业的需求,就是职业教育的最大需求

明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培养人才的观念,加强职业教育与就业培训目标密切联系。

1.分析研究修正职业中学学生培养目标,使之既能达到职业中学学历教育要求,又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培养目标有修正的必要,虽然现有的职业中学学历教育培养目标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完善,有很好的可操作性,但结合我国现有较高的市场化程度的就业市场,和日趋国际化的工业体系结构,培养目标的第一步修正就要考虑培养的人才如何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这一紧迫问题。这个目标可否是“具有合格中职学历,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在所从事的职业(工种)中具备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与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并为现代企事业需求的中级应用技术人才”。

2.分析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对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选用编修进行审定

我在组织学生从事国有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培训工作中有所体会,我们现行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上,严重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脱节。比如,“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这个职业,在学校叫“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主要课程设置是局域网组建与管理应用。目前从重庆市职业学校的相关课程设置上来看,就缺失国家法律法规内容这块,学生不了解国家知识产权法、保密法、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法等,甚至于不知道消防安全法,从最近几年国内网吧所发生的几次重大火灾事故原因来看就是一个沉痛的教训。教学大纲中注重了网络操作系统的使用管理,互联网应用。但实际上行业中需要更多的是计算机网络软硬件管理,互联网联网设备使用与管理,安全管理,设备运行维护,通信媒体的连接等技术,因此我们的学生虽然学习了网络应用技术,却不能达到国家对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的职业标准要求。

这样的事例还很多,因此我认为职业教育要与国家职业标准接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很有必要对现行的专业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选用等进行编修审定工作。

3.调研用人单位和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跟踪高新技术发展,调整教学与技能训练内容

随着国际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我国的制造业逐渐摆脱了劳动密集型低技术模式,向自动化,高技术方向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拥有一个简单的劳动技能就能胜任的了。比如我们对电子公司调研后发现,电子专业的学生如不懂得操作自动流水装配线,不会使用智能化虚拟化仪器,不知道数字化设备的原理,是无法适应行业要求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熟悉计算机通信技术知识与通信设备,是使用和管理不好现代计算机网络的,更不能有充分的竞争优势进入IT制造业。因此调研用人单位和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跟踪高新技术发展,调整教学与技能训练内容是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必然要做的功课。

三、重视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标准的衔接工作

在全国职教工作会上,国务院总理在讲话中强调,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把握好几个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从事就业准入制的职业必须取得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加强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标准的衔接,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在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的作用是必要的、迫切的。但实际情况如何呢?统计表明少有学校重视并在研究如何进行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的衔接工作,甚至于有些学校根本不知道劳动部对就业人才准入还有国家职业标准要求一事。

我们知道职业中学推行职业技术学历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初、中、高级技能人才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我国管理体制的不尽合理,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并没有面向劳动力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也没有机会面向用人单位实际需要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有效沟通,基本上是脱离实际闭门造车。因此从某种角度讲职业中学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相配套的教学大纲、教材体系与劳动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有较为严重的脱节和不相适应地方。加上专业师资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以及设备条件尤其是高新技术设备诸方面的限制,在专业教学中还停滞在“从理论到理论”“从课堂到课堂”的陈旧教学模式中,导致学生专业理论与技能水平不能适应所从事专业工作岗位的要求,这种学校教育与行业需求脱节的弊端愈加突出。随着近几年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与思路模式不断传入,激烈冲撞着我国职教观念模式。加之国家一些相关政策的出台,把职业教育的改革又一次推到了风口浪尖。笔者从事职教三十年左右,敏感地意识到:在职业学校中推行“双证制”教育势在必行。为此我们做了这方面的实验工作,结果表明学生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其在校学习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训练内容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有较大的不相适应之处,不能达到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从而切实感到职业学校现行的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由于衔接问题造成的脱节状况,将直接影响着“双证制”的推行。如不立即着手研究解决,将会使学生“出口”受限,不能获取“双证”的学生毕业后既不能适应市场需要,也受到国家就业准入制的限制,反过来影响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这是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的问题,应重视并认真对待解决。

四、深化课程结构改革,突出技能训练教学

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职业技能鉴定,它是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它要求被鉴定者掌握什么技术,会做什么,能做什么,而不是你知道什么,会说什么,总之是以技能操作能力为主导的。职业教育还在以系统理论学习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模式中进行教学,与职业技能的主导思想严重脱节。所以我们必须深化课程结构改革,这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而课程结构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新的课程模式,使它更加适应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目标要求,符合紧紧围绕培养学生“两类技能”和“两个基础”的要求,突出技能训练教学。

五、加强教学研究,把理顺“专业”与“工种(岗位)”的关系作为落实技能训练的切入点

职业中学教育是有别于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内容必须符合国家对职业中学培养目标的要求。这就决定了职业中学的专业课程及其教学要求围绕学历教育自成体系,当然这个体系是可以包容和修正的。而国家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求从业者必须通过某一工种(岗位)的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这一工种(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这一职业。这就决定了国家职业资格的认定是以某一具体工种(岗位)在鉴定内容、标准和规范上自成体系,它是国家标准,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这两种体系从本质与目标来讲是一致的,只不过前者要求学生具有职业高中文化素质,及适应宽口径就业的复合型职业人才,后者则是达到某一学历要求的从事某一职业(工种)技能标准的掌握高技能的人才。从狭义的角度来分析两者的共同点,可见其培养或鉴定的对象是具有并达到从事某一职业(工种)知识与技能的高技能人才,只不过说前者负担培养任务,后者负担职业资格鉴定任务,为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甄别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六、职业技能鉴定特点

根据我国的国情,这两种体系还会长期存在下去。我国的职业技能鉴定实行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管理体制,即按照国家法律政策,在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领导下,由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对劳动者技能水平实施鉴定。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知识要求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内容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即考试大纲)和相应教材来确定的,并通过编制试卷来进行鉴定考核。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它是由考试考核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作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要求考试一般采用笔试,技能要求考核一般采用现场操作加工典型工件、生产作业项目、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计分一般采用百分制,两部分成绩都在60分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上为良好,95分以上为优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教学研究,理顺两个体系的区别与内在联系,并以此为落实技能训练的切入点,解决“训练什么”的问题。只有理顺了上述关系,开设的专业才有实际社会价值,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才能正确确定专业技能训练的内容及标准,使之与国家职业资格要求的内容及标准接轨,保证学生参加相应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七、实践体会

今年我校计算机专业为在毕业生中推行“双证制”,统一认识,根据学生将来就业的需要,决定通过参加中级网络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考核鉴定。依据职业高中学生实际情况,我们在教学中使用职业高中教材进行教学,按照行业资格鉴定要求,两者有机结合。实施目标教学法,分阶段训练,完成教学目标,严格要求并考核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情况。首先,在专业教学中各学科按照职业高中教学大纲、目标要求进行教学;完成各单元训练目标,具备相关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考核合格。其次参照资格鉴定标准,强化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力训练,需20课时;学校组织动员学生按照所学学科申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办理相关事宜由学校统一安排,由校方指定专人负责。2008-200年我校10级网络班学生在该学年度上学期学习完成计算机局域网学科课程,合格率75%。学年度下期,该班有50%学生申报参加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核,按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资格鉴定标准要求经严格训练,学生在培训学时内掌握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资格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经信息产业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统一考核,全部通过鉴定,合格率为100%。

职业高中学生在职业高中学制阶段,在获得职业高中的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参加相关“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核,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认证。这样既适应了目前市场经济就业准入制的要求,又为职业高中学生就业造就了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

通过鉴定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的实验,收到较好的结果。原来学生家长认为我们在学生中搞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是变相乱收费,不理解、不支持。现在是主动积极协助学校支持学生参与培训鉴定活动,截至2009年上半年,我们已组织六个批次,200多名学生参加计算机类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取得较好的成绩,学生毕业持证上岗,能力与水平受到行业的首肯,就业竞争能力大大加强,又反过来促进了在校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声誉。

劳动教育课标准第6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方式

20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更加迅速,各个行业生产劳动设备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而进行更新换代。劳动工具的更新,带来对劳动者文化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而要实现劳动者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归根结底是提高教育质量。教育发展由外延扩张、规模扩大逐步转向提升内涵。而在影响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因素中,教师素质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这是因为教师是教育过程的引导着,是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促进者,是课程的研制者、开发者。而要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最根本的就是办好教师教育,深化教师教育教学改革。

一、中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以强调“能力发展为核心”的世界教育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发展。但这次改革普遍加深了教材难度和分量,导致了学生负担过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挫伤了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学习信心;由于过分强调学科的结构性、系统性、理论性,因而忽视了日常生活知识、生活能力的教育及培养,进而产生了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的现象。面对教育实践的种种问题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世界各国在20世纪末都纷纷出台了新的教育改革方案和新的教育改革举措,使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1983年美国发表了《国家处在危急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它既对美国60年代和70年代教育质量直线下降的状况敲响了警钟,又为80年代的教育改革吹响了冲锋号。前苏联于1984年通过了《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改革的基本方针》文件,在该文件指出前苏联教育改革的六项具体措施,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个性发展为目的,在前苏联开展了大规模的教育改革,以“合作的教育学”为代表。继美国前苏联教育改革之后,日本、法国、英国等国都了教育改革文件。自此,教育改革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题词为中国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进行教育改革,1993年又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指明了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和要求。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全国开展了素质教育改革活动。2001年6月,教育部又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使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达到了新高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经历了酝酿期、试点实验期和推广期三个阶段。在总结实验学校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2005年秋季,中小学各阶段起始年级都进入到新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中。目前,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

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的挑战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其目标是将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转向学生发展本位。这一教育理念的更新,带来全新的教育视界,教师角色发生变化,师生关系有了新的内涵,教学理念有了重大转向,教学方法和方式产生了重大变革。大学教师教育在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常常是捉襟见肘,穷于应付。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教师的职责上看,教师由教育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在我国的传统教学中,其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接受模式,课堂由教师主宰。教师的职责是教育者,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文化科学知识的接受者,忽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鼓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鼓励、了解、鼓舞。”①所以,当代教师由教育者、传授者转向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者。

从教与学的关系看,教师由管理者、主导者转向辅导者、合作者和交往者。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实施过程。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个认识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学生要遵循认识规律,即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教师处于矛盾的主导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新课程改革冲破了这一传统观念,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合作学习的过程。通过师生的交往与合作,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师生之间通过共同活动,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从师生关系上看,教师由传统的中心论者走向“平等中的首席”。在师生关系上,传统教学理论认为师道尊严,教师对于学生是至高无上的。因而在师生的交往活动中,教师总是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后现代主义者主张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对话”关系,“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持续变化,时而作为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时而成为一个与学生一样聆听教诲的求知者。”②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通过对话、交往共同发展,教师充其量是一个“节目主持人”。威廉姆•多尔则认为:“教师是一个领导者,但仅仅是作为学习者团体的一个平等的成员。并把教师角色的界定是‘平等中的首席’(first among equals)。”③

(二)教学理念的更新

课程改革是核心,教学改革是关键。这是因为课程改革是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教学改革是解决“怎样教”“怎样学”的问题。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1.新的教学过程本质观。

传统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当代教学论的发展,对教学过程的本质重新界定,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师生之间的交往过程。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在活动中的交往。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逐步被师生互教互学所替代。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合作体”,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2.新的教学目标观。

传统教学重视对“经”的传授,只重视知识获得的多少,忽视了“人”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教学目标上突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现代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建构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品质。

3.新的教学评价观。在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结果、重视结论,忽视过程,让学生背“标准答案”。事实上,学生的学习过程要经历一个(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的认识过程,忽视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过程,直接得出结论和机械记忆现成的答案,是舍本求末的做法。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给学生提出各种疑问和困难问题,另一方面是给学生一个研究探索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的体验。

4.新的学生观。

传统教学往往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接受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被动的。新课程改革响亮喊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是: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④现代教育“必须是不折不扣的‘完人教育’。所谓完人教育,是指塑造健全的人格,亦即塑造和谐的人格”。⑤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人的培养与动态生成过程,是学生生命潜能中各种素质和能力得以彰显、逐步发展的过程。

(三)教师技能素质的新要求

综合课程的开设与以往课程改革相比,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我国的教师教育多年来沿用学科一一对应的模式培养教师,什么专业毕业的教师,到中小学就教什么学科,结果造成教师素质结构单一。新的课程改革使中小学课程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⑥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是:通过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中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在课程结构上,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高中新课程由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来构成。除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特殊领域外,其余七个学习领域均有若干学科组成,每一科目又包括若干模块,这种三层次的课程结构,体现了学生学习从学习领域到科目再到模块不断细化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横向整合和纵向深化。由于新课程结构的巨大变化,就要求教师改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我们现在培养的准教师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吗?

传统教育中,教师是课程的执行者,课程是国家制定,教师在对待课程的使用中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三级管理模式”,特别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教师是设计者、研究者和开发者。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可进行三部分课程资源开发和研究。一是校内的,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我们的准教师具有这种课程开发和信息整合的能力吗?

(四)教学方式的嬗变

传统教学是以教定学,学法依据教法,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学关系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后面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⑦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考虑更多的是“教”怎样才能促进“学”,“教”怎样更好地为“学”服务。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的转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向主动参与学习;二是学生从个体学习转向合作学习;三是学生由传承学习转向创新学习;四是由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把教学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教学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的准教师掌握这些教学方式吗?能够得心应手的运用这些教学方式吗?

三、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研究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逐步深化,对教师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挑战,大学的教师教育主动出击也好,被动适应也罢,一定要变。只有建立起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才能从整体上保证我国教师教育事业的快速、高效发展。

(一)加强基础教育改革研究,强化教师教育理念

加强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是高校教师教育的永恒课题。这是因为基础教育是教师教育得以存在的基础,也是教师教育服务的对象。高校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经过三到四年的培养,就要回到基础教育的“主战场”,他们是否适应“主战场”的需要,这是衡量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

从目前来看,高校教师教育存在许多问题。一是不能很好地研究基础教育状况。大学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现在高校有许多高等教育研究所,其职责主要是研究高等教育领域的问题,为高校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和服务,这是对的,也无可厚非。但是,作为有教师教育培养任务的高校,又有多少学校设有基础教育研究所(或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总体来看,屈指可数。有的尽管是基础教育研究所(或教育科学研究所),但他们是否真正从事基础教育研究,是否深入到中小学教学改革的实践第一线,每年给学校领导提供多少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报告,对学校的教师教育改革提供多少方案。真是不堪回首!

二是现在的大学在办教师教育时,有“游离”教师教育主题的嫌疑。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的高校经历了一个合并、整合的大发展时期。目前独立的教师教育(师范教育)体系基本不存在。新组建的综合性大学由于一些师范院校参与合并,并保留了教师教育专业,设有教育学院(或教师教育学院),但这些学校主要精力不在教师教育上,在追逐综合性大学的目标下,教师教育被“边缘化”。原先以独立师范大学为校名的大学,也在向综合性大学发展,不断扩充非教师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的优良传统也不能得到传承和发展。针对这些现象,大学的教师教育要改革,建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有教师教育专业的学校要强化管理,提高学校领导对举办教师教育的认识,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教师教育的培养质量。

(二)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要改革。就目前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而言,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课程设置标准不明确,增设课程的随意性较大;师范性课程与学术性课程融合不够;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研究性课程缺乏通盘考虑;特色课程(或称专业化课程)重视不够,学科教学知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职前教育课程与职后培训课程设置不能一体化;教育实践课程课时少,实践流于形式,教师的教学智慧没有得到应有的生成和发展。

构建教师教育新课程体系的思路是:找准逻辑起点,依托教师职业劳动的性质和任务,目标对准教师教育专业化。

关于教师的素质结构,可能存在三种层面的知识技能。即“实际上需要什么知识技能”“可能需要哪些知识技能”和“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实际需要什么知识技能”是事实层面分析的结果;“可能需要哪些知识技能”是逻辑层面分析的结果;“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知识技能”是价值层面的要求。当然,三者的完美结合是最理想的,但又是不易实现的。基于此种认识,笔者认为最根本的问题是事实层面――教师“实际上需要什么知识技能”,这是建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教师实际上需要什么知识技能,只能从教师的职业劳动性质和任务来确定。教师的劳动是一种“以育人为核心”的复杂性的脑力劳动。从劳动过程构成要素来看,必备要素是劳动者(教师)、劳动对象(学生)、劳动材料(教育内容)和劳动手段与方法。教师的劳动过程就是借助一定手段与方法,把劳动材料的内容转化为劳动对象(学生)占有的过程。由此可见,教师适应职业劳动需要的素质结构应包括教师自身素养知识、劳动材料知识、劳动对象知识和劳动过程中需要的手段与方法知识。这是最基本的知识,缺少其一,其劳动过程便无法进行。所以,教师教育新课程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内容。

教师自身知识。主要包括:职业意识、职业态度、心理素质、行为准则、政治思想品质等。这种模块的知识,主要是通过开设学习政治理论课、职业素养课等来实现的。

劳动对象知识。主要是“学生学知识”(对应教师学,也应建立学生学)。具体包括学习理论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和学习辅导知识与技能等。这些知识与技能要靠“学生学”课程的开设与学习来完成。

劳动材料知识。主要是完成工作任务、落实教学内容、达到教育目的的知识与技能。此部分模块知识包涵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有学科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与技术知识。在今天强化“厚基础、宽口径”的通识教育时代,这部分知识如何通过整合,合理开设综合课程是非常重要的。

劳动手段与方法的知识。主要包括课程论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教学技能、教学艺术、教育科学研究技能、课堂教学管理与组织策略知识技能、现代教学媒体使用与开发的知识技能等。此种模块知识技能主要是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课程知识,这些课程的有效实施,是教师职业劳动的“工具”知识,是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特色课程。

(三)加强教学改革,提高准教师的素质与技能

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合格的教师,合格教师是“能教学”“会教学”。为此,加强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素质和教学技能是当代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首先,要重新审视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打破“学科知识本位”的思想,培养“教学能力型”教师是我们的新任务。其次,强化教学方法的变革。要彻底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主动适应新课程教学方式的需要,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逐步培养师范生的现代教学能力和现代教学技能。积极开展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研究;进行合作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实验;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基础,从事情境体验式的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在各种教学方法的探讨中,积累经验,进行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这些新的教学方法使用,不断提高师范生的教师素养和教学基本功,为将来“入职”做好准备。

(四)强化教学实践,与中小学建立互动机制

长期以来,我们是大学关起门来办教师教育,很少关注中小学的实际。教师教育教学改革与中小学教育改革相互促进的互动机制没能遵循生态学上的“协调稳定”律,教师教育改革尚未完全走上同基础教育改革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的轨道。应对新课程改革,大学的教师教育要主动“下嫁”,经常深入到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建立两者的良性互动机制,在这方面,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教学实践环节。

长期以来,教师教育的教学实践为4~6周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学年的第一学期。但从教师教育培养规律来看,这种短时间、集中式的实践锻炼是不够的,再加上这些年高校的扩招,每年实习的学生特别多,许多大学的教育实习基地不够用,或者不稳固,造成学生的教学实践流于形式,应该得到锻炼的内容没有落实,做教师的基本功缺乏锻炼,毕业后走向讲台不能尽快胜任工作。在这里笔者特别强调教学实习对教师教育的价值,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教师教育专业化,就要像医科大学培养医生那样,实践环节要加强。教师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教师“能教学”“会教学”,这是与教学实践分不开的。否则,无异于缘木求鱼。

注释:

劳动教育课标准第7篇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应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明确指出:“教材要注意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注意学生劳动观点、劳动习惯的养成,注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开拓创新意识。”由此看来,《品德与社会》和《劳动与技术》这两门课程的课程目标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是传统的劳动与技术教学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层面上的传授,忽略了如何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劳动与技术教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而不能真正达到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的。鉴于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把品德教育和劳技教学这两门课程进行了整合,在劳技教学中经常不失时机地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通过适时渗透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是品德学科的专利,在劳技教学中同样也可以适时进行渗透。例如在学生学习掌握了三股、四股、五股、多股平辫编织方法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中国结――“鞭炮结”》的教学。课始,我并不急于讲解中国结基本结的编结方法,而是先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幅悬挂着中国结的场景,有悬挂于美国“唐人街”摊头上琳琅满目的中国结,有悬挂于海外华人豪华客厅中央的中国结,有悬挂于结婚殿堂醒目位置的中国结……看完画面,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我们中华儿女对中国结有着如此深厚的情缘。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中国结代表了中华儿女“同根生”与“心连心”凝聚的浓情,代表着祥和,代表着中国人对未来的憧憬。这样既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也为编结中国结操作活动创设了意境。

二、通过系列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生活习惯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行为习惯,这个品德课程目标的实现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开展了《家政・洗涤》《家政・烹饪》等单元活动后,为了把在学校中学到的家政劳动技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我发动学生在家庭中开展“我有一双勤劳的手”系列劳动实践活动,我首先和学生一起讨论制定出一学期参与家政劳动的进度计划,动员家长配合学校关心子女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由家长填写调查表,我每两个星期作一次反馈统计,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每学期结束时,我还对学生的劳动情况进行考核,包括劳动态度、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等,采用等级制的形式进行评定,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参与评价、老师总评等形式,让学生互相促进,树立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观念,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

三、通过合作竞赛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要求学生能够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会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考虑到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受家长百般宠爱于一身,做事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的个人感受,很少为别人着想,这样发展下去势必会影响他将来的人际关系,伤害他人感情,也常给自己带来烦闷、苦恼,不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发展。鉴于此,我在上劳技课时,经常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要求组内成员发扬团队合作精神,互帮互助,共同想办法克服操作过程中的困难,共享作品完成时的喜悦。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我还经常发动学生进行同桌之间或组际之间的竞赛活动。一次又一次比赛下来当然没有常胜将军,我告诉学生,竞争本来是残酷的,胜利了别得意忘形,失败了别自暴自弃,无论哪种结果我们都要坦然接受,只有永远保持一颗乐观进取之心,成功才会最终属于我们。

四、通过二度开发教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课程目标,我在劳技课堂教学中,能根据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积累,不拘一格地灵活处理教材,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与设计。如在教学《什么是新材料》《什么是高新技术》时,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到高新技术有多种多样的分类,这时学生们表现出了对“高新技术”强烈的探究欲望,我顺势利导,根据兴趣爱好把学生分成了十个小组,有探究“电子与信息”类的,有探究“IC及元件”类的,有探究“新材料”类的,有探究“新能源、高效节能”类的,有探究“农业”类的等。通过这些探究实践活动,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被空前激发,这样就较好地辅助品德教学达成了课程目标。

劳动教育课标准第8篇

思想品德课要做到一课一得。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吃透大纲和教材,明确大纲对不同年级所提出的不同层次要求,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为目的,系统地理解每册、每单元、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学生做到每一节课都能有所收获。根据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大纲,以及当前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以下教学基本内容:热爱祖国教育、热爱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爱人民爱劳动教育、爱学习爱科学教育、纪律与法制教育、道德规范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健康和心理品质教育。大纲对小学生爱劳动的教育目标已按年段明确规定:在低年级只要求学生知道从小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学校当好值日生,在家里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如课文《自己的事自己做》。中年级则要求学生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要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和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如《学会做饭菜》。高年级要求学生懂得幸福生活要靠劳动创造,勤劳守法、劳动致富光荣;损人利己、投机取巧可耻;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学习劳动人民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参加简单的生产劳动,如《从小学创造》。如果教师把握不准各年段的教材,对小学生进行“爱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层次就很可能提得过高或降低要求,达不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应通读全套教材,明确大纲对各年级的教学要求,以便各就各位,瞄准目标,搞好教学。

广泛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能力较差,思想品德课教师如果凭书讲书,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我们根据教学任务和教材特点及师生实际精心选择教法,采用了故事、游戏、小品表演、儿歌等形式,运用幻灯、挂图、摄影、录音、录相等教学媒体。如教低年级《爱护花草树木》一课时,先让学生学儿歌,再让学生看摄影。孩子们看到的是只有亭、桥和光秃秃的公园,然后教师用复片为公园种上花、草、树,这样整个公园变得有生气了,以景激情,让学生懂得爱护花草树木、美化环境的道理。对中年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选择摄影、歌曲、幻灯、录相等手段。教学《林则徐虎门销烟》,先让学生在看书、听录音后,带着课后的问题看录相《林则徐》片断,学生从心中油然升起对林则徐这位杰出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的无限崇敬之情。到了高年级,事理型的课文增多了,可用摄影、录相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来辨明事理。如教学《祖国河山多壮丽》,让学生讲讲自己所知道的祖国名山和风景区,然后用幻灯片介绍泰山、华山、黄山、武夷山、喜马拉雅山、长江、黄河、西双版纳、大兴安岭等,让他们领会名山之秀,景色之奇,引发对祖国美丽河山的热爱,从而激发学生为保护名山、建设风景区作贡献的情感。

由于改革了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大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听其形”、“观其声”、“动其情”、“悟其理”,从而强化了感知理解,丰富了想象思维和情感,深化了道德观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