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

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25 16:49:48

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

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第1篇

宁夏农林科学院成立50余年来,汇聚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英才和各大院校的青年才俊。所谓得人才者,得市场。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的载体,是创新的关键,是农业科技进步和发展的根本。而在人才流动频繁的今天,选拔、评价人才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仅凭个人的简历和经验已不能完全适应人才管理的需要。2001年,宁夏农林科学院进行体制改革以后,留才、引才、用才以及激励人才的任务更加艰巨。改革完成后,即启动了“宁夏农林科学院人才队伍建设和制度体系创新”项目。在这一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现,如何有效甄别有潜质的人才,如何构建一套科学的人才评价与管理系统,已成为当前宁夏农林科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亟待破解的难题。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尝试通过分析农业科技人才的特征,查找传统人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胜任特征理论和通用模型,构建适合本研究对象的胜任特征模型,开发适合本单位工作特点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实现在招聘、培养、选拔人才等管理过程中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从而推动宁夏农林科学院人才队伍建设和制度体系的进一步创新。

1农业科技人才的特征

什么是“农业科技人才”,关于这一问题,已有不少学者做过研究。有学者认为,依据农业科技人才所从事的实际工作情况,兼顾其学历状况,可将农业科技人才分为三大类,即农业科技理论研究人才、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和农业科技实用人才[1]。其中,农业科技理论研究人才包括农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及技术创新研究方面的专门人才,这类人才主要集中在农业院校及科研院所,他们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其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工作之上。宁夏农林科学院的大部分科技人员属于这个概念范畴。综合众多学者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定义,本研究采用杨庆先等人阐述的“农业科技人才”定义,即“指在农业科学技术实践中,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以及从事农业科技活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根据农业发展和社会需要迅速调整自己,并利用这些知识与技能进行各种类型创造性劳动,为农业科技进步作出贡献的人”[2]。为了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结合本单位实际工作需要,确定了本研究的三个类别评价对象,即学科带头人(选拔功能)、青年科技骨干(培养功能)、初级科技人员(招聘功能)。农业科技人才是科技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格的农业科技人才普遍具有以下特征。

1.1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科技活动不能凭空想象,而是要借助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来进行。农业科技人才更是如此,没有扎实的农业科技知识,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不可能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正确指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农业科技创新的。

1.2自我实现的需求强烈

农业科技人才不同于普通的劳动者,其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有能力接受各种创新和挑战,更希望有提供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向社会和个人展示自己的才能,满足自我的需求。

1.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农业科技人才丰富的知识内涵激发了他们不断追求进取,由于他们普遍受到过较高的教育,他们学习、领悟知识的能力也普遍较强。

1.4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农业科技人才所涉及的领域与一般的科技工作者不同,他们想要有所成就,有所突破,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要经常亲自到田间地头了解情况,动手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必须具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5工作过程难以监督

和一般科技工作者一样,农业科技人才是在易变和不确定的环境中从事创造性工作,其工作过程往往没有固定的流程和步骤,从而呈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支配性。因此,很难监督和控制农业科技人才的工作过程。

1.6个人工作成果不易直接测量和评价

农业科技人才的工作成果常常以某种思想(论文)、专利发明、标准的形式出现,往往不可直接测量和评价,而一项创新成果通常又需要一个团队合作来完成,因此,个人的成就更加不易于直接测量和评价。以上农业科技人才及其工作的特点给评价工作带来了难度,传统人事管理中“人才评价”这一环节一直是个难点。经过对这一工作资料的分析总结,查找出了传统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传统人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科技人员评价工作的研究起步较晚,21世纪90年代初期高等教育界才开始注重,而且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人员应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上。宁夏农林科学院在人才评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完善了各研究系列的6个门类12类的考核标准。针对所分的三个层次的科技人才已制定了《学科带头人选拔办法》、《青年科技骨干选拔办法》等,经过几年的运行,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随着人才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细化,在分析人才评价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不足:一是评价过程过于重视知识、技能等外显特征与业绩的考察,忽略特质、核心动机等内隐特征和行为的测评,因而对其发展潜能和工作绩效的预测性较差。例如,在“学科带头人”评价选拔过程中,对“主持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争取经费”、“”等业绩成果有明确的量化规定,虽然这为参评“学科带头人”设置了初选的标杆,但没有对农业科技人员的潜能、素质等因素进行综合测评,存在一定缺陷。二是不能切实结合岗位的要求分配科技人员,忽视人与工作的匹配性。“学科带头人”、“青年科技骨干”既是一个荣誉称号,更是一个有着具体胜任能力要求的岗位。要测量一个人是否胜任此岗位,须先明确岗位所要求的胜任特征。人与岗位的契合匹配程度是选拔、聘用最具关注价值的问题。三是评价的方式比较单一,更多依赖领导及评委的感性认识,因而透明度不高,评价结果主观随意性较大。四是评价涉及的测评指标要素不够系统、全面,且没有权重设定。例如,评价“学科带头人”要求具备思想素质、业绩成果等指标,一级评价指标过于粗疏、笼统,缺乏二级指标要素。其中,不能确定各能力、素质的比重程度是最大弊端。五是评价管理过程中消耗的人力成本较高。在人才推荐、选拔过程中,每次要收集整理大量的申报材料、定期年终考核评价材料、期满考核材料等,工作中给工作人员带来纸质材料管理负担,管理成本高,效率低。科技人员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着农业科研机构能否快速发展,构建一套具有农业特征、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正确评价农业科技人员绩效的前提和基础[3]。

3对胜任特征及其模型的理解和认识

3.1胜任特征概念

1973年,哈佛大学的麦克利兰教授著名的研究成果———《测量胜任特征而非智力》,使人们看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新的曙光。他引用大量的实证说明了滥用智力测验来判断个人能力的不合理性,指出学业成绩不能预测职业成功,智力和能力倾向测验也不能有效预测人们的职业成功,生活中的其他重要成就主张通过对岗位优秀人员所具备的个体特征进行实践分析和总结,提炼出胜任特征,作为该岗位人员筛选或评价的标准。这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一种更有效的工具。所谓胜任特征,是指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优异成绩者所具备的可以客观衡量的个人素质[4]。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胜任特征:胜任特征指的是在具体工作岗位上任职者能够做好或胜任的能力,它反映出个体与其工作匹配状态的程度,与任务情景相联系,具有动态性;胜任特征反映的是与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的能力和行为,与员工的工作绩效关系密切,可以预测员工未来的工作绩效;胜任特征是可以通过行为来表现的,它的评估也要以行为识别为基础,以行为表现来测度和开发,能将组织中的绩效优秀者与一般者加以区分。

3.2胜任特征模型的含义

胜任特征模型是指有效完成特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和个性特征的独特组合。公认的胜任特征基本模型,是由麦克利兰提出的冰山模型(见图1)[5]。该模型认为,胜任特征包括六大领域: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其中,浮在“水面上”的知识与技能是基准性胜任能力,属于表层特征、外显要素,主要通过一个人的学历、成果等表现出来,易于发现与评价;而沉在“水面下”的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等其他要素是鉴别性胜任能力,属于深层特征,较难发现和测量,是不易改变的特征,是决定人们行为及表现的关键因素,可测量个人工作上的长期表现。胜任特征模型在我国相关企事业单位中的应用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进入2000年以后,胜任特征模型在我国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国内很多咨询公司也在开展胜任特征模型构建和应用方面的业务,胜任特征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价值日益显现。

4构建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建立一个通用有效的胜任特征模型以及相应的胜任特征测评系统是十分繁杂的。鉴于不同行业人才胜任特征模型的差异,各行业均试图建立起符合自身职业特色和实现各自功能的胜任特征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评价系统。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分类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安鸿章等按照建立思路的不同,将其分为层级式、族型、盒型和锚型[6]。“宁夏农林科学院科技人才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项目通过分析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按照高、中、初三个层级,立足于实现招聘、培养、选拔三大功能构建胜任特征模型,以此为依据开发出了评价系统。

4.1构建方法

本研究的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方法概括起来包括: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小组法、工作任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针对本研究所提出的三个不同层次职位,胜任特征虽然有不同的素质要求,但这种差异更多地体现在程度(量)上而完全非维度指标(质)上。

4.2构建步骤

1)确定基准岗位。基准岗位能体现行业、职系特征,岗位与岗位之间有较大的相关性和可比较性。通过对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及绩效标准的分析,本项目确定了农业初级(招聘功能)、中级(培养功能)、高级(选拔功能)三个基准岗位。

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岗位要求,提炼出农业科技人员的初、中、高级三个层次的胜任特征因素,然后通过聚类分析整理出基本分类,构建起胜任特征模型框架,并对胜任特征模型的各要素进行描述性定义。本研究在通用胜任特征模型的框架下,制定出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并进行了描述性定义。为增强评价的系统性、可比较性,学科带头人、青年科技骨干、初级科技人员在3个一级指标和6个二级指标上保持了一致性。三级指标确定了学科带头人(高级)20个胜任特征因素(评价指标)、青年科技骨干(中级)和初级科技人员各15个胜任特征因素(评价指标)。

3)确定指标所占权重。应当注意的是,为体现组织因素和环境因素对胜任特征的要求,权重系数的设定必须与事业发展战略、核心价值观和主要业务流程保持同步。对于不同岗位,权重系数的设定是不一样的,以此表示不同岗位的不同胜任特征对职位的相对价值或重要性。例如,学科带头人(高级)评价指标中的科研品质、科研能力、综合素质所占权重分别为16%、70%、14%,青年科技骨干(中级)分别为20%、60%、20%,初级科技人员分别为30%、50%、20%。

4)确定各岗位的行为等级。在这一过程中,“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人才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项目从实现招聘、培养及选拔功能的角度出发,确定了符合、不符合两个等级,增强了其可操作性,避免了因锚定过多过细而无法区分和界定的弊端。

4.3构建内容

根据通用的胜任特征模型,“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人才评价系统研究与开发”项目从组织和个人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双重角度出发,全面考察备选人员的个性品质、能力素质和综合素养,科学地预测候选人员将来能否胜任其岗位,提高了甄选人员、选拔聘任、培训人员的质量,最大限度地优化了科研人员队伍结构。根据胜任特征理念包括的六大领域,宁夏农林科学院分别针对农业科技人才三个层次评价对象,设计了一、二、三级评价指标,分配了三大总指标的权重,确定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等级(即锚定)(见表1)。其中,“科研品质”、“综合素质”及其二、三级指标,专家认为“不仅在创造力形成中起决定作用,而且是识别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标志[7]”。同时,了解我国现行的各项科技奖励制度,明晰各种奖励的基本情况,对人才评价工作的开展很有必要[8]。“科研能力”这一指标是农业科技人员评价的核心指标,为了能客观、科学地对这一指标进行评价,本项目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和分析讨论,制定了符合宁夏农林科学院特点的农业科技人员业绩量化评分标准(见表2)。

4.4评价方法(工具)的说明

人才评价方法是指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手段对人的基本素质及其绩效进行测量和评定的活动。人才测评方法的具体对象不是抽象的人,而是个体内在素质及其表现出来的绩效。在对人才评价过程中,具体采用的评价方法(工具)视评价的目的、内容而定。本研究主要通过自主开发和选择其他辅助方法,在本评价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工具)。

1)信息化评价管理系统的开发。伴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正在经历着从传统工作方式向信息化管理转变的过程。360度评价方法强调全方位客观地对个体进行考评,它既注重考评的最终结果,又将个体的行为过程和个人努力的程度纳入评价的全部内容,使得评价能客观全面地反映个体的表现和业绩[9]。但传统的360度考评在收集和处理信息时的难度较大,有可能趋于机械化,而通过互联网构建信息化评价管理系统,则大大降低了评价成本,简化了整个评价管理工作。一方面,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可以在系统上进行经常性的交流;另一方面,增强了评价过程的灵活性、适时性和动态性。为了改进传统评价过程中纸质材料成堆、透明度不高、效率低下的缺陷,本研究以360度评价方法为核心手段,开发了信息化评价管理系统,具体功能包括:在“招聘子系统”实行网络报名,扩大了引进人才范围,评价过程实现了应聘人员按照既定的模式提交个人背景履历资料,便于评价部门按照统一标准、要求进行初步审核、筛选;在“青年科技骨干选拔培养子系统”中,实现了培养人员自我监督、管理、评价,导师定期评价指导和同行参与评价竞争的功能,促进了青年科技骨干人员对照胜任特征素质要求改进绩效,完成培养任务;在“学科带头人评价管理子系统”中,运用业绩分析、跟踪法,实现了学科带头人在聘期间业绩、能力水平的公开、透明。在学科带头人期满考核进入新一轮选拔时,可开通网络评价功能,按照胜任特征评价模型,收集获取对学科带头人的360度评价信息,提交选拔会议参考,使选拔评价过程的公正、公开、公平原则落到实处。

2)其他辅助评价方法。人的行为和工作绩效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和形成的,对人的行为、能力、绩效等素质特征的观察与评价,不能脱离一定的环境[10]。所以,要想准确地测评一个人的科研品质、综合素质,应将其纳入一定的环境系统中,观察、分析、评定被评价对象的行为表现。因此,本项目对一级指标“科研品质”和“综合素质”除了采用信息化评价系统工作收集360度评价意见以外,还采用了其他的辅助评价方法,如评价中心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关键事件分析法、结构化面谈法、16PF测试法等,具体可根据评价对象选取其中不超过3种方法进行;对“科研能力”则采用业绩评价分析法进行测评。

5建立评价选拔流程

宁夏农林科学院依据“公开、公平、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已建立了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在依据多年人才评价选拔工作的经验基础上,本项目提出评价选拔流程(见表3)。

6胜任特征模型对人才评价的意义

6.1增强了测评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个体的心理状况和行为模式一般比较稳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具有较高程度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因此,通过构建胜任特征模型,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等,测试个体过去的行为,可以将其看做未来行为表现的最佳预测因子。

6.2形成了选人用人导向

按照传统观念,在招聘、选拔人才中比较重视候选人的知识、技能,但在本研究的评价对象中,人员整体上具有较高的智商水平,核心的动机和个性等处于胜任特征的深层,它是最有评价价值的。所以,对这类岗位按照胜任特征的规律进行评价和选拔人才,可以获得最高的投资回报率。

6.3将岗位分析工作与人才评价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在实践中,人才评价往往存在不知道该测试什么内容,缺乏规范的评价标准体系,缺少对测试岗位深入的量化研究等问题。胜任特征的研究则填补了这一空白,建立了某岗位的胜任特征模型,在评价时就有了设计评价方案所需的测评指标。

6.4提供了量化人事指标

胜任特征模型与人才评价的结合可以提供许多量化人事指标,使人事工作的量化成为可能。例如,“学科带头人”评价分数达到90分及以上,则说明岗位胜任特征要求与个体的胜任特征之间的匹配性好,可以胜任此岗位;达不到这一量化指标,则说明个体的胜任特征不能满足岗位要求,难以胜任此工作。

6.5为选择测试方法(工具)提供依据

人们可以根据胜任特征要求来开发工具或选择测试工具。本项目为实现人力资源的管理功能,开发出了信息化评价管理系统。例如,为测评“成就导向”,评价个体的核心驱动力,则可根据评价条件选择16PF测试法、结构化面谈法等。

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第2篇

关键词:胜任特征;领导干部;评述

中图分类号:C9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012-02

一、胜任特征的起源

胜任特征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管理科学之父泰勒(Taylor)发起的“管理胜任特征运动”[1]。但是由于泰勒研究的缺陷,不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他的观点并未被人广泛接受。直到197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McClelland在为美国政府甄选外交官的过程中,找出了优秀的外交官和一般胜任者的差别,即驻外外交官的胜任特征,并于1973年发表了题为《测验胜任特征而非测验智力》的文章[2]。“胜任特征”的概念被正式提出。

自McClelland之后,全世界对胜任特征的研究就开始盛行,研究主要集中于胜任特征的定义和内涵、胜任特征的研究方法和胜任特征的主要研究成果上。

20世纪80年代,胜任特征的概念被引入我国,引起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对其研究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一是管理领域。以时勘教授和王重鸣教授为代表,时勘教授所率领的课题组,对我国通信业高层管理干部[3]、我国家族企业高层管理干部[4]的胜任特征通用模型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胜任特征模型研究的典范。王重鸣教授领导的课题组通过对我国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调查访问,得出高级管理者的胜任力特征结构[5]。二是军事领域的研究。应首推苗丹民教授,他率领的研究团队对年轻飞行员[6]、陆军学院学员[7]、军事医学学科带头人[8]的胜任特征模型都进行了建立,对我国的军事科学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三是教育领域。李英武、李凤英等综合运用了结构化访谈、问卷调查以及专家评价法,探索了我国中小学教师胜任特征的四个结构维度:道德特征、教学胜任力、动机与调节、管理胜任力[9]。孙远刚等认为,教师的胜任特征有三个结构:知识、能力、人格[10]。四是医疗领域。李燕南对医院护理人员的胜任特征进行研究,认为一般护理人员的胜任特征包括职业特征、成就特征、服务特征、个人效能的4个类别和下属18个胜任特征[11]。

二、我国领导干部胜任特征的研究现状

1.我国领导干部胜任特征的研究对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16条规定,我国领导干部分为部级、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乡科级等级别,目前对我国领导干部胜任特征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乡科级、县处级、厅局级这三个级别的领导干部。

一是对乡科级领导干部胜任特征的研究。我国目前对领导干部胜任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一级别上。程幼昆在其硕士论文中,对昆明市的50多名乡镇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然后通过因子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初步建立了昆明市乡镇领导干部的胜任力模型[12]。张晓辉通过对宁波市数百名乡科级干部进行问卷调查,构建了宁波市乡科级党政干部的胜任力模型,认为主要有情商、领导风格、组织办事能力三大因素会影响到乡科级别党政干部的胜任能力[13]。李雪松通过电子问卷调查,得出乡镇正职领导干部胜任特征的关键因子是素质、修养和能力[14]。还有胡月星教授、王登峰教授等,都对乡科级领导干部的胜任特征做了一定的研究。

二是对县处级领导干部胜任特征的研究。杨鹏自编《宁波市处级党政干部胜任特征问卷》,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得出了宁波市处级领导者的7项胜任特征[15]。郑学宝、孙健敏以广东省为例,得出了我国县处级党政领导人才胜任特征模型,认为县级党政领导干部胜任特征模型包括45个要素[16]。

三是对厅局级领导干部胜任特征的研究。左宪民、王雪梅等通过问卷调查法、专家小组讨论法和文献分析法对北京市局级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现状进行了研究,并为局级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培训提出对策建议[17]。白凯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三百多名党政管理人才进行了调查,并分析得出中高层党政管理人才胜任特征四因素模型[18]。

2.我国领导干部胜任特征的研究方法

从上文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领导干部胜任特征的研究方法主要源于西方,一般较多使用的有: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小组讨论法、职能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等。且考虑到我国领导干部队伍的特殊性质,我国学者一般多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相结合来构建领导干部的胜任特征模型,多数是问卷调查法和行为事件访谈法相结合,如之上提到的程幼昆、王重鸣对昆明市乡镇干部胜任特征的研究,杨鹏对宁波市处级领导干部的胜任特征的研究,都是采用这两种方法的结合。

3.我国领导干部胜任特征的研究应用

目前,我国学者对领导干部胜任特征的研究成果,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领导干部的选拔。如吕继鹏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对我国厅局级领导干部的选拔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厅局级领导干部选拔机制,提出了如何根据胜任特征科学设置厅局级领导干部选拔的笔试内容、面试内容和考察内容,对我国厅局级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9]。田宝、张翠琼也认为,我国领导干部的选拔应从能力取向,转变为胜任特征,认为基于胜任特征的选拔方法可根据岗位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有效的考评方法和内容,不仅能提高选聘的成功率,还能提高“人岗匹配度”[20]。

二是领导干部的培训。左宪民所率领的课题组对北京市局级领导干部胜任力状况进行了剖析,分析出北京市局级领导干部胜任力指标体系和急需加强的能力,从而提出应对北京市局级领导干部胜任力培训明确原则、开发内容、创新方法。俞姝对目前领导干部培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在构建本单位领导干部胜任特征模型的基础上,调研本单位领导干部胜任力的现状和个体对培训的需求,最终得出基于胜任力的培训需求分析结论[21]。

三、我国领导干部胜任特征的研究评述

1.研究对象级别较低。目前我国对领导干部胜任特征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基层乡科级、县处级上,占到了总研究量的90%,只有胡月星、李越恒、胡振华等少数学者做了对厅局级领导干部胜任特征的研究,对省部级领导干部的研究基本空白。而事实上,上层领导干部往往掌握更多社会资源,其执政能力和执政素质影响范围更大、意义更深远,因此对其胜任特征进行研究,提高上层领导干部的岗位匹配度和执政素质,不仅是必要的,更是必需的。

2.研究方法照搬国外。目前我国学者对领导干部胜任特征的研究方法基本照搬国外,但是由于我国独特的文化氛围,造就了领导干部独特的领导风格和行事特点,使这些方法的有效性有所降低,例如行为事件访谈法,我国受儒家文化影响,行事低调,从众心理较强,领导干部又多语言含蓄,因此访谈所得到内容往往不够真实和直接,如不进行细致的鉴别和分析,所得到的信息往往具有欺骗性。

3.研究应用范围较窄。目前,我国对领导干部胜任特征的研究主要是构建模型,而对模型的检验、修正较少,同时对应用的研究内容不多,范围也较窄,主要集中在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和培训上,而在领导干部的管理体制、绩效考核、能力建设、作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较少或基本没有。

参考文献:

[1]Jorgen Sandberg. Understanding Human Competence at Work[J]. An Interpretative Approa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

urnal,2000,43,1,9-25

[2]McClelland D 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for intelligence[M].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3.

[3]时勘,王继承,李超平.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评价的研究[J].心理学报,2002,34(3),193-199.

[4]仲理峰,时勘.家族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J].心理学报,2004,36(1):110-116

[5]王重鸣,陈民科.管理胜任力特征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检验[J].心理科学,2002,25(5):513-517

[6]苗丹民,罗正学,刘旭峰,等.年轻飞行员胜任特征评价模型[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4,15(1):30-34.

[7]田建全,苗丹民,罗正学,孙振江,陈静.陆军学院学员胜任特征模型的建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5(5):456-458.

[8]田建全,苗丹民,贡京京.军校学员领导力胜任特征模型的建立[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7):618-622.

[9]李英武,李凤英,张雪红.中小学教师胜任特征的结构维度[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5,04:115-118

[10]孙远刚,杨文军.小学班主任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J].教育科学,2011,27(6):79-82

[11]李燕南.医院护理人员胜任素质模型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08.

[12]程幼昆.乡镇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

[13]张晓辉.宁波市乡科级党政干部核心胜任特征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7.

[14]李雪松.中国乡镇领导正职胜任力模型构建[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3):30-33.

[15]杨鹏.宁波市处级党政领导干部胜任特征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7

[16]郑学宝,孙建敏.建立县处级领导人才胜任力模型[J].苏州: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11:56-61.

[17]左宪民,王雪梅,洪小良,张登文.北京市局级领导干部胜任力状况及培训对策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2):56-60.

[18]白凯.党政管理人才胜任特征模型的实证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10(6):80-83.

[19]吕继鹏.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厅局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机制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9.

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第3篇

关键词: 长距离游泳;专项体能;模型

中图分类号: G 861.1 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4-0359-03 文献标志码: A

专项体能是根据各个运动项目自身特征而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的体能,它具有专项特殊性和个体差异性。发展良好的专项体能对于体能类项目运动员至关重要,而建立专项体能结构模型与指标预测运动成绩的模型对于体能类项目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具有直接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在女子长距离游泳这个潜优势运动项目上的研究还较为薄弱,因而,有必要对其专项体能进行该角度的科研探索。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30名14~17岁优秀女子800 m自由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掌握有关游泳及长距离游泳专项体能评价的研究现状。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本着科学、客观的态度,对我国知名的游泳教练员和体能教练员发放2次调查问卷,以确定我国14~17岁优秀女子800 m自由泳运动员专项体能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2次均100%回收有效问卷。

1.2.3 访谈法

研究者面访了国家队体能训练专家和我国游泳界部分高级教练员,访谈内容为长距离游泳专项体能的评价方法,及其各个运动队专项体能训练现状与方法。

1.2.4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一种结合定性与定量信息相结合的决定相对权重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具备较高的综合性,还具备较强的间接性。本研究经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等步骤来确立该年龄段女子800 m自由泳运动员专项体能指标相对重要性的总排序。

1.2.5 数理统计法

根据体育统计学相关软件对运动员的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确立我国14~17岁优秀女子800 m自由泳运动员专项体能指标并确定其权重

经过第1次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选择了37项相关指标作为研究对象的专项体能指标。第1轮专家问卷调查请他们根据各指标对该项目专项体能的相关程度打出分数(按照相关程度大小依次给出5、4、3、2、1分的分数),然后筛选出每项平均分值≥4的指标13项,见表1。经过第2次问卷调查和相关系数检测,进一步优化了各项研究指标,从而获得了研究对象的专项体能指标,见表2。

通过AHP法,经过构建我国14~17岁女子800 m自由泳运动员专项体能层次结构模型、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等程序得出各个专项体能指标的权重。其中,指标之间比较判断矩阵见表3。对我国14~17岁优秀女子800 m自由泳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指标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证明其判断结果符合规定标准。为能更直接地表述我国14~17岁优秀女子800 m自由泳运动员专项体能指标的权重,我们建立了其指标权重直观图,如图1所示。

2.2 构建我国14~17岁优秀女子800 m自由泳运动员专项体能结构特征模型

“对专项体能结构模型的研究是为了能够找出某专项体能发展的关键因素,精简专项体能系统,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能训练,提高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效果”[1]。对女子800 m自由泳专项体能特征模型的研究不仅是对我国优秀女子800 m自由泳运动员专项体能指标进行优化选择,通过数学描述和理论归纳,深入揭示本项目的专项体能结构特征,而且可以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对运动员体能的整体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总结和概括该年龄段女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结构指标特征,构建了其专项体能结构特征的一般模型,见表4。专项体能结构的一般模型包括内容、指标、基本特征和模型值4部分,其核心内容是指标,指标对应内容,内容决定基本特征,模型值则是其基本特征的数学抽象[2]。

2.3 构建专项体能指标预测我国14~17岁优秀女子800 m自由泳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模型

以上对具有代表性专项体能指标的获取是为了从根本上更好地发展运动员的专项体能,促进运动员运动成绩提高的最终训练目标而对众多指标进行优化的过程。本研究将最终优选出这些既能从整体上代表该年龄段女子运动员的专项体能,又能对运动员运动成绩造成高度相关的8项专项体能指标,通过对它们与运动成绩所作的回归分析,构建了专项体能指标预测该年龄段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模型。

现代体能训练要求具备较高的科学性。教练员在体能训练中不仅要透彻地认识专项特征,找出具有代表性的体能指标,还要根据这些能够充分展示个体专项体能指标的发展程度来及时部署和不断调整体能训练计划、安排和发展方向,并对每名运动员的体能发展状况及其运动成绩进行预测。

女子800 m自由泳项目具有个体独特的体能发展系统,其中的每一项运动素质都对运动员整体体能提供一定的贡献率。单纯的某一个力量、耐力或是速度等方面运动素质的极度发展并不能从整体上提高运动员个体体能水平,而是需要运动员在力量、耐力、速度等各个方面的运动素质协调发展,从而达到个体体能在某一时期中相对较好的状态。

通过多元回归,利用该研究对象所优化出的8项专项体能指标,建立了专项体能指标对运动成绩进行预测的模型。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确立了我国14~17岁优秀女子800 m自由泳运动员专项体能指标及其权重。

2) 构建了我国14~17岁优秀女子800 m自由泳运动员专项体能结构特征的一般模型。

3) 构建了我国14~17岁优秀女子800 m自由泳运动员专项体能指标预测运动成绩的模型。

3.2 建议

在女子长距离游泳的14~17岁年龄段训练中,建议教练员能有效利用该研究获得的专项体能结构特征模型和指标预测运动成绩模型,根据训练实践与运动员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专项体能的相关模型研究,以便更好地为我国女子长距离游泳项目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林琳,曹景伟,曹莉,等.论体能类项目优秀运动员体能模型的理论架构[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1(1):78-81.

[2]曹景伟.面向2008年奥运会我国优秀皮划艇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4.

[3]陆一帆,方子龙,张亚东.游泳运动科学训练与监控[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35-138.

[4]邢文华.体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85:108.

[5]黄光扬.教育测量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7.

[6]许琦.我国竞技游泳运动水平发展特征影响因素及发展规律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4.

[7]陆一帆,方子龙,张亚东.游泳运动科学训练与监控[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35-138.

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第4篇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特征;融资模式;信贷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12-0072-04

引言

科技型企业一般是指以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根据2008年我国出台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本文将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的企业界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第一,职工人数不超过500人、销售收入不超过2亿元,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第二,企业每年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的经费不低于年总收入的3%;第三,直接从事研发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10%以上;第四,技术性收入与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综合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50%。我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一直面临融资难的问题。与此同时,不少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创新力度,并推出多种新型融资模式(如基于“交易”和基于“债权”①)。在此背景下,国内学者开始集中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纵观国内现有研究,存在如下局限:研究对象多以上市科技型企业为主,忽视了未上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多侧重于企业的财务指标而忽视其非财务指标(企业特征和股东特征、融资模式等),注重企业的表内信息而忽视其表外信息(供应链融资、担保方式)而忽视新型融资模式在缓解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和降低企业信贷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本文针对现有研究的局限,以未上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就企业特征、融资模式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全面挖掘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关键因素来探索提升其融资能力、降低其信贷风险的新途径。

1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1.1企业特征与信贷风险

国内外不少学者就企业特征与信贷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这些学者将企业特征归结为企业销售规模、注册资本、经营年限、企业性质、企业组织形式和所处行业等变量,大部分研究结论认为企业销售规模、注册资本、企业经营年限等变量与其信贷风险负相关[1~5]。部分学者认为企业信贷风险与所处行业的景气程度、政策扶持力度密切相关,主张在分析企业信贷风险影响因素时,应该考虑所处行业特征及其政策扶持等因素[3,6]。根据以上文献,提出研究假设:

H1a: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与其信贷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H1b: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营年限与其信贷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H1c:高新技术企业比一般科技型企业的信贷风险小。

1.2股东特征与信贷风险

股东特征包括股东从业经验、个人资信、专业能力以及对企业债务的风险分担(即担保与否、担保程度、连带责任或一般责任)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科技型企业股东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技型企业的成长能力[7],从而间接地影响了企业的信用水平。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有形资产较少,而类似智力资本、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相对较多,往往无法提供符合银行要求的抵押品或质押品,而需要采取包括股东担保在内的第三方担保。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股东特征对其企业的融资过程及其信贷都有重要的影响。尹志超等[8]的研究发现,抵押对贷款违约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在考虑企业的异质性后,抵押对违约的影响是不同的。郭文伟等通过研究发现,创业股东的从业经验与企业信贷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股东担保比例却与信贷风险之间呈正相关关系[5]。从上述学者的研究结论中可知股东特征(如创业股东的从业经验、债务担保程度)对企业信贷风险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结合上述文献,提出假设:

H2a:创业股东从业经验与其企业信贷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H2b:创业股东担保比例与其企业信贷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1.3融资模式与信贷风险

银行贷款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本文的研究范畴只局限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模式。这里将其融资模式分为三大类(基于“客户”、基于“交易”和基于“债权”)。第一类为传统的信贷模式,后面两类为基于供应链的新型融资模式。科技型中小企业采取基于“客户”的融资模式时,往往由于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面临融资难且融资贵的局面。供应链的融资模式(基于“交易”和基于“债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融资模式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种融资模式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在供应链中找到一个较大的核心企业,并由这个企业向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提供一定的金融支持或担保。这不但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也为其信贷提供了担保能力,从而达到增信的目的;由此可见,供应链融资模式相比传统融资模式更能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

国内学者罗齐等[9]较早提出了利用“融通仓”(基于供应链的融资模式)来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认为这种融资模式有助于降低企业信贷风险;张秀萍等[10]、严广乐[11]均认为,供应链金融有助于中小企业扩大融资规模、降低信贷风险。由于融资模式及其具体实施方式往往依附于企业的信贷合约,近年来开始有学者研究合约特征对企业信贷风险的影响。信贷合约特征包括融资产品、期限、定价的安排等内容。任兆璋等[3]、陈泽鹏[4]、郭文伟等[5]通过实证研究后认为,企业信贷风险与合同期限和担保方式显著相关。对此,通过适当的贷款合约安排能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降低其信贷风险。因此,分析融资模式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影响时,需要重点考虑信贷合约特征中的非财务因素。根据上述文献,提出假设:

H3a:供应链融资模式比传统融资模式更能显著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

H3b:基于“债权”的供应链融资占比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H3c:贷款合同期限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H3d:信贷合约中的抵押或质押担保方式能显著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

1.4财务特征与信贷风险

基于财务视角对企业信贷风险进行评价已经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领域,至今该领域的研究已经相对完善,成果也最为丰富。其研究结论主要认为:企业的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盈利能力(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偿债能力(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息税前收益/利息成本、现金流动负债率、净资产应收款比率、现金流负债比率)、发展能力(销售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和资本累积率)与其信贷风险负相关[1,2,4,5]。综合以上文献,本文提出假设:

H4a:科技型中小企业营运能力与其信贷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H4b:科技型中小企业盈利能力与其信贷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H4c:科技型中小企业偿债能力与其信贷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H4d: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能力与其信贷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2实证研究

2.1样本说明

根据前面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本文选取了160家科技型企业。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较短,一般不超过5年,很难获得长期的平衡型面板数据,对此,本文只选取跨度为3年(2008~2010年)的样本数据。样本中,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分别占18.75%、81.25%,股份制和非股份制企业分别占23.13%、76.87%;从地区分布来看,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珠三角)的企业占32.51%,其他经济不发达地区(粤东、粤西和粤北)的企业占67.49%。样本数据来自某国有银行广东省分行的中小企业客户数据库。本文使用的数据分析软件为Spss17.0和Stata11.0。

2.2模型变量说明

2.2.1自变量

采用37个备选的自变量涵盖了企业特征(所处产业、企业规模、经营年限、是否为高新技术企业)、创业股东特征(创业股东控股比例、创业股东担保比例、创业股东从业经验)、融资模式(三种融资模式的融资占比、贷款期限、供应链融资模式)、企业财务特征(偿债能力、赢利能力、运营能力和发展能力)。采取逐步判别分析法对37个备选变量进行筛选(设定变量进入模型的F值显著性水平为0.05,剔除变量的显著性水平为0.10)。经过分析后发现有14个变量先后进入了模型,而且各变量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各组间变量存在显著差异,可以进行判别分析。

2.2.2因变量

目前国内银行对信贷风险采用五级分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本文将正常和关注类归为正常类,将后面三种归为不良类,从而将样本企业的信贷风险等级分为两类:正常类和不良类,则2008年、2009年和2010年160个样本企业中正常类分别占68.13%、66.88%和67.50%,而不良类比例分别为31.88%、33.13%和32.50%。

2.3基于Mixed-logistic的信贷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由于本文研究数据为“截面大、纵向短”的平衡型面板数据,而且被解释变量是离散型的二分类变量,因而需要建立离散面板数据模型。本文采用Mixed-logistic模型进行二分类模式实证研究。

2.5研究假设检验

由表2的估计结果可知:在企业特征方面,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注册资本、销售收入、经营年限、净资产这4个变量的相关系数均在10%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为负;研究假设H1a和H1b成立;这说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规模(注册资本、净资产、销售收入)越大、经营年限越长,其信贷风险越小;从企业地区分布上看,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要明显小于次发达和欠发达地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这说明当地经济越发达,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越低;从产业分布来看,处于工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要显著小于处于其他产业的科技型中小于企业。

本文将获得“广州市级或广东省及以上高新技术型企业”资格认定的样本企业统一归入“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一类,实证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显著小于一般科技型中小企业,假设H1c获得支持。在股东特征方面,创业股东从业经验与企业信贷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假设H2a成立;这说明科技型中小企业股东从业经验越长,其企业信贷风险越小。在融资模式方面,基于“债权”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与企业信贷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此研究假设H3a和H3b获得支持;这说明基于供应链的融资模式(基于“债权”融资)能显著降低企业信贷风险。贷款合同期限与企业信贷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假设H3c成立;这说明科技型企业贷款合约期限越长,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就越大。在贷款担保方式方面,以抵押为主的担保方式最能显著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而以质押为主的担保方式的系数在统计上不显著,研究假设H3d不成立;同样,以信用为主或以保证为主的担保方式也未能起到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作用。在企业财务特征方面,企业的总资产报酬率系数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其信贷风险越小,研究假设H4b获得支持;而衡量企业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方面的指标均未能通过模型变量筛选,没有进入模型,因此,研究假设H4a、H4c和H4d均不成立。

3结论

本文采用Mixed-Logistic方法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征、融资模式与其信贷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企业特征方面,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规模(注册资本、净资产、销售收入)与其信贷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这说明通过提升企业的注册资本、净资产和销售收入规模将能显著降低其信贷风险;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当地经济越发达,其信贷风险越小;处于工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也显著低于其他产业的科技型企业;与此同时,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风险也明显低于其他一般类型的科技型企业。在创业股东特征方面,创业股东从业经验与其企业信贷风险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融资模式方面,相比传统融资模式,基于供应链的融资模式能显著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在担保方式上,以抵押或质押为主的担保方式有助于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而其他担保方式(以保证或信用为主)不起作用。在财务特征方面,相比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总资产报酬率)最能减低自身信贷风险。

参考文献:

[1]Edward I Altman, R Haldeman, P Narayanan. Zeta Analysis: A New Model to Identify Bankruptcy Risk of Corporation[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77(1):29-54.

[2]吴世农,卢贤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研究[J].经济研究,2001(6) :46-56..

[3]任兆璋,杨绍基.商业银行信贷违约风险测度的SBP模型研究[J].金融研究,2006(11):127-134..

[4]陈泽鹏.新创小型企业间接融资的信贷风险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107.

[5]郭文伟,陈泽鹏.基于Mixed-logistic模型的小型企业信贷风险评价研究[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2(3):30-35.

[6]刘方根.商业银行贷款违约风险和追偿风险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45-47.

[7]李映红,黄晓晔.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家成长的多维因素分析:基于对安徽省样本企业家的实证调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1):142-146.

[8]尹志超,甘犁.信息不对称、企业异质性与信贷风险[J].经济研究,2011(9):121-132.

[9]罗齐,朱道立.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融通仓及其运作模式初探[J].中国流通经济,2002(2):11-14.

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第5篇

[关键词]学科建设;学科特征;学科发展;科研平台;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9 ― 0073 ― 02

学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具有鲜明针对性和实践性的独特话语及行动方式,深刻地影响着高校的办学形态与发展走向。高校在同步推进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活动的进程中,有必要基于学科与高校之间的内在联系审视学科及学科体系的基本特征,以便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更好地促进学科建设对学校整体发展所具有的积极影响。

1 学科溯源

1.1 学科的来源

学科是科学知识分类的基本概念,用来特指某个相对独立的、专门化的科学知识体系。随着近代科技发展浪潮,各种专门化的知识体系,如力学、天文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科学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并迅速发展,学科(discipline)概念在知识生产和传播领域出现。学科既是一个知识性范畴,也是一个社会性范畴,某一科学领域的知识体系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并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被认可为某一“学科”。

1.2 学科的涵义

随着科学的社会建制不断发展,学科概念的内涵也得到不断扩展。由于观察分析的角度不同,人们对学科定义及特征的认识也有所不同。人们从经验、事实、形式、结构、功能等众多角度去分析学科的涵义及其特征,归纳出不同的学科观。

在高等教育领域,学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学科方向、科研、人才培养、实验设施以等方面。学科“已不仅仅是一个知识门类或者教学科目, 而是一个组织系统。”根据“discipline”的英文译义,结合知识生产及科学创新的实际情境,国内学者对学科一词的含义作了进一步的凝炼:学科本指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规范化、专门化的知识体系;延指围绕规范化、专门化的知识体系联结而成的,为专门化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提供平台的学术组织;隐指为实现知识的专门化、规范化而对研究对象予以控制和对学者予以训练、塑造的一种权力技术的组合。这是“学科”概念内涵的一个较为全面的概括,兼顾了经验、事实、形式、结构、功能等多个角度。

1.3学科作为高校的基本组成单元

随着科学研究成为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学科因素也就进入了现代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已发展成为高等教育机构的一个理念。高水平的学科成就高水平的大学,世界一流大学之所以有卓越的成就,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它有一批高水准、高质量的学科。高水平的学科需要有高水平的科技支撑,因而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学科建设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的政策导向,这是基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以及面临的任务而形成的具有鲜明针对性和实践性的特别行动方式,深刻地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形态和发展走向。

2学科的实质

2.1 发展而非静止的学科观

一种基于经验和事实分析的学科观点认为,学科对同类问题展开专门研究进而将新旧知识进行更替,所有学科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学科总是处于过渡状态,其发展除了受内在因素的影响外, 同时还受许多变化的外在因素影响,如:政治思想、经济状况、社会传统等。

2.2学科标准

这种基于经验和事实分析的学科观认为,某一学科形成并区别干其他学科的标准主要有:

(1)学科材料域。即学科的研究客体,包括根据常识可以理解的一组研究对象,如人、动物、空气等。

(2)学科题材。即是从一个材料域所提供的可以观察现象的一切可能集合中将其中的某一部分划分出来,以此来构成学科的研究对象。

(3)学科的理论一体化水平。这是衡量一个学科最为重要的标准。所有的实证性学科都试图在理论上揭示某题材的真实面目,解释或预测与题材相关的现象或事件。

(4)学科方法。学科一旦有了自己的方法,也就意味着建立了一个理论体系的独立性。方法的进步能够促进理论的发展,同样反过来说,一个新的理论又同时促进了学科方法的进一步发展。不同学科采用的分析工具或方法会有所不同。

(5)学科的应用。学科知识在实践中一般都可以有所应用,但具体到某一学科在实践中可以应用的程度和已经付诸于实际应用的程度往往会有所不同。

2.3 学科的实质

从学科的内涵及外延可见,学科既是某种知识体系的指称, 又是其实体组织的指称,有其自身的形式、结构和功能,其实质是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专门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有学者根据学科中的科学研究、知识的传授与习得等活动,认为学科是由知识形态、活动形态、组织形态组成的统一体,其中,知识形态是学科的核心,活动形态是学科的基础,组织形态是学科的表现形式。无论从形式、结构、功能任一角度,知识要素始终是学科的核心构件。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学科与科学有所区别,科学研究是学科活动的一个部分。因为学科活动除了开展科学研究,它还包含有其他方面活动。

3学科及其体系的特征

3.1学科的基本特征

基于有关学科的定义、实质、标准的分析,结合当前高校学科建设实践,可将学科的特征概括为:

(1)专门性。不同学科具有各自的研究领域、研究对象和专门的研究方法、分析工具、知识体系、学科传统等学科特质。

(2)系统性。即学科知识理论的体系化。理论体系表达着学科主体对特定研究领域的系统性的主体性认识,学科本质上反映的是关于客观世界诸如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运动规律。

(3)高深性。基于高校职能的定位,学科是高校传授知识、发展知识的基本单元,其内核是高深的、系统化的科学知识,高等学校的学科既要开展科学研究,也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因而有学者认为教育阶梯的高等教育与中等、初等教育的主要差别在于教材的不同,高等教育所关注的是深奥的知识,研究前沿性高深的学问。

(4)组织性。学科总是把相同领域的专家汇集在一起,研究同一学科领域的各种问题,形成某种形式的共同体。学科专家的汇集往往是跨区域性的,有无形组织形式的共同体,也有实体组织形式的共同体。

(5)发展性。学科发展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入,学科知识的增加意味着学科知识的分化、整合和重组。学科发展主要呈现出三种发展模式:单一学科多极延伸的纵向发展模式、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横向发展模式、多学科的学科基本要素向同一目标延伸而汇聚的综合集群发展模式。

3.2学科体系的特征

(1)层次性。通常高校在学科建设实践中根据实际需求按照国家的学科目录设置学科门类,在某一学科门类中一级学科下面设置二级学科或专业,开展学科建设和专业课程建设,实施人才培养活动。而且,高校的学科组织在申报科研项目,开展科学研究时同样需要在一定的学科目录框架内实施。

(2)结构性。学科结构是指学科组成及其相互关联方式。尽管各门学科特质各异,但它们的知识结构体系通常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它们的研究方法也具有一定的互通性,这使得学科组织与学科组织之间的协作成为可能。因此,基于学校外部的实际需求和学校自身学科发展要求,高校依据学科的各种关联方式建立起了自身独特的学科结构。

(3)集群性。由于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高校的学科大都以集群的形式存在。“学科群”通常用来指称围绕一个具体的目标和任务,由若干个相同门类或不同门类的学科集合而成的学科集群。学科群是高校在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和学科管理三维取向下形成的一种常态化的知识体系组合样态,其中的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融合和相互促进,而不是随意组合或拼凑。

(4)约束性。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高校需要多个学科之间的互相协作,在彼此协作的过程中每个学科或者学科群都会受到其他学科或学科群的影响。学科或学科群之间的相互制约现象类似于资源投入的“外部性”表现,围绕着特定目标从而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跨学科的约束性。

4小结

学科作为高等学校的基本组织单元,围绕着知识要素,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体现着各自的诸多特征。高校在推进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具体进程中,有必要在学科及学科体系共性特征的基础上梳理自身学科及学科体系的个性特征。学科建设需要基于学科与学校、学科与科研活动之间的内在关联来审视学科和学科体系的特征,以及学科对学校发展所具有的特殊意义,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科发展,促进学校更好地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以及传承创新文化等活动。

〔参 考 文 献〕

〔1〕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外国高等教育史(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胡建华,王建华,王全林等.大学制度改革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孙绵涛,朱晓黎.关于学科本质的再认识〔J〕.教育研究,2007, (12):31.

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第6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4)05-0070-06

系统科学哲学的研究是系统科学相关研究的思想基础。系统科学哲学不同于贝塔朗菲、拉兹洛等人提出的系统哲学,从学科定位看,前者属于具体科学哲学问题的探讨,后者属于自然哲学的探讨,也有学者把二者等同对待。[1]论纲可以成为系统科学哲学展开研究的重要框架,苗东升曾经做过相关研究[2]1820,从国际视阈看尚显不足。随着近些年来系统科学的高速发展,系统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将在国内外系统科学研究差异比较[3]的基础上,从一般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方面系统阐述系统科学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尝试为系统科学哲学的研究提供研究纲领。

一、系统科学哲学之本体论

系统科学哲学本体论的研究是以一般哲学的本体论研究为基础的。“本体论”这一范畴最早是由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首先提出来的,他将其解释为“形而上学的同义语”[4]35。简单来讲,本体论是“研究存在的理论”[5]6667,“是对是、存在和实在的最一般的学科或研究。 这个术语的一个非正式含义是指,……即哲学家思考世界由什么构成。……但是,更正式的含义,本体论是通过确定所有本质范畴和阐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表征实在的形而上学方面。”[6]2122 “本体论的首要任务是提供范畴的详细目录,即实在的最一般分支。”[6]23

系统科学哲学之本体论研究比一般哲学本体论研究要具体一个层次,或低一个层次。系统科学哲学本体论研究从系统科学基本范畴开始,涉及系统及其系统的关系性存在本身的问题、系统演化与生成问题,以及对系统科学的元研究等问题。以哲学上的本体论范畴为基础,本文把系统科学哲学之本体论的研究内容总结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系统科学基本范畴或“语词系统”。吴彤在复杂性科学研究中,提出学术研究应该从基本概念开始的思路,他认为对于复杂性科学或非线性科学的研究应该从复杂性、非线性的概念或含义开始。[7]系统科学涉及范畴很多,尤其是在不同学科中又存在不同含义。库恩后期试图在某种程度上用“语词系统”代替其有重要创建但富有争议的“范式”范畴,对系统科学语词系统的研究,是作为范式的系统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库恩意义上的科学革命就是用一套新的语词系统代替原来旧的语词系统。[8]金吾伦对库恩语词系统的主要性质进行过总结,总体上说就是“由一套具有结构和内容的术语构成;诸术语构成一个互相联系的网络。一本辞典就是具有一套特定结构的词汇”[9]。系统科学范式已经逐渐形成[10],一种新的语词系统将逐渐代替经典科学的语词系统,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诸多系统科学范式下的术语或范畴开始出现并逐渐代替经典科学的诸多范畴。Flood和Carson在系统科学研究中,简要介绍了61个系统科学范式内的术语和概念,如组织整体、关系、反馈、输入、输出、环境、开放系统、内稳态、熵、适应性、控制论、黑箱、正反馈、负反馈、整体论、系统方法论等。[11]521Ackoff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认识到了“系统”这一概念在当今科学中的重要地位,他试图建立起一个系统概念的系统,在他的体系中,主要介绍了11种系统类型、4种系统变化、11种系统行为类别,另外,他还对系统及其元素之间的关系、适应性和学习、组织等涉及的共32个范畴或术语进行了系统探讨。[12]吴彤也对系统科学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1314]语词系统的研究是伴随着系统科学发展而发展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术语或范畴的扩展;二是术语或范畴之间组成的网络关系的发展。

第二,系统的存在状态及其特征。这里的系统包括贝塔朗菲提到的“实在系统和概念系统两类”。[15]460国外诸多学者都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贝塔朗菲对系统的界定以及对系统特征的研究[16]、拉兹洛《系统哲学引论》中第一部分“一般系统论”的探讨[17]、邦格的科学唯物主义以及系统本体论的探讨[1819]等都属于这方面的研究。国内也有诸多学者对系统进行了研究,如陈忠等人的《现代系统科学学》的第一部分“基础系统论”基本上都属于这方面的研究[20]3165;苗东升在《系统科学大学讲稿》中对系统的概念、系统的结构、系统的环境、系统的功能、系统的属性、系统的形态与状态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说明,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存在的系统的状态及其特征。[21]系统的演化也是系统的重要存在状态,所谓系统的演化,“包括系统的孕育、发生、成长、完善、转化、消亡等”[22]42。演化特征是系统科学区别于经典科学的重要特征,因此,对系统演化特征的研究也是系统科学本体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对系统的存在状态及其特征的研究为系统科学哲学的探讨提供了现实材料,同时它也是系统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逻辑前提。

第三,系统科学的元研究。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系统科学的学科定位、系统科学的存在状态、系统科学的发展演化、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等。诸多国内外系统科学研究的学者几乎都涉及了这方面研究,只是研究视角、问题不同。几乎每本系统科学著作在开篇或第一章都会直接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自钱学森以来,诸多国内外学者都构建了自己的系统科学理论体系,这些研究都属于该方面内容。Gigch在20世纪80年代初做的系统科学分类学研究也是这方面研究的重要代表,他以系统科学主要关注的问题为出发点,依据两个不同的标准对系统科学进行了分类学研究,把系统科学分为理论本体型、应用本体型、理论概念型和应用概念型四种不同类别,并对应着不同的系统理论类型。[23]179191当然,在这个方面,对系统科学各论,如一般系统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混沌学等相关学科存在状况的研究,也属于系统科学哲学本体论研究的范围。

二、系统科学哲学之认识论

认识论是由“苏格兰哲学家J.F.费利尔在《形而上学原理》(1854年)一书中首先使用的”。[4]719在《剑桥哲学辞典》中对认识论进行了明确阐述:“认识论:知识和辩护的本质的研究;具体说,是对知识和辩护的(1)定义特征、(2)存在的条件和来源、和(3)限制的研究。这三个范畴代表了传统哲学三个方面的争论:知识和辩护的分析、知识和辩护的来源(如唯理论和经验论)和关于知识和辩护的怀疑论的生存能力。”[24]273“认识论试图解释知识和理性信仰的本质和范围。它的范围也包括阐述和评价各种怀疑论结论的论据。”[6]270徐向东把传统认识论的研究归结为五个问题:分析问题、划界问题、方法问题、怀疑论和认知辩护问题以及价值问题。[25]简单总结为一句话:认识论回答认识或知识如何可能,主要探讨作为存在的认识的本质及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对认识的辩护等。

系统科学哲学之认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系统科学知识如何可能的问题。这里的知识主要指系统科学科学学科(钱学森等人称之为系统学)的知识,也包括技术学科和工程学科。系统科学哲学认识论的建构论转向使其在研究内容方面明显区别于经典科学。系统科学的认识论研究在学科内部具有重要地位,甚至Gigch直接把系统科学称之为认识论领域的学科。[26]对于该问题的探讨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

第一,系统如何可能。系统的存在是系统科学知识可能的基础,因此对于该问题的探讨是系统科学之认识论研究的首要内容。和经典科学的研究类似,国内外对于该问题的研究也主要存在两个对立的观点:实在论与建构论,部分观点处于二者之间。实在论观点认为,系统客观存在于现实世界,系统科学是对现存的系统进行研究的科学。部分国内外学者坚持实在论观点,国外较有代表性的是加拿大系统哲学家邦格,他认为:“每个事物都是系统或系统的成分。这一原理对具体事物和观念都同样适用。原子、人、社会以及他们的成分和由它们所组成的事物都是这样。”在他看来没有孤立的事物,“世界是系统的世界”[18]1120。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观也是典型的实在论观点。国内学者中,大多数都持实在论观点。如苗东升认为:“现实世界中系统是绝对的、普遍的,非系统是相对的、非普遍的……一切事物都以系统方式存在”[22]22;许国志等人编辑的《系统科学》也持这样的观点,认为“系统是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之一”[27];另外,李曙华[28]、陈忠[20]、邹珊刚[29]等人的著作也都是建立在实在论基础之上。持建构论观点的代表人物是Klir,他认为:“所有系统都是人工抽象物。它们不是自然呈现给我们被我们发现的,而是我们通过我们的感知和精神能力在经验领域内的建构。要求与真实世界对应的系统概念是虚幻的,因为没有办法核实如此的对应。除了通过经验以外,我们没有机会接近真实世界。”[30]88,[31]Bhola同样认为系统“边界”不是先验存在,而是被系统思考者在主观内容上为了专门的需要建构起来的。[32]Boulding认为:“系统没有必要与我们周围的真实世界相联系。它研究所有从任何具体情景和经验知识中抽象出来的可以想象到的关系。”[33]当然,除了坚持这两种观点的学者以外,还存在大量学者像哲学认识论研究一样行走在实在论与建构论之间,本文不再多述。总之可以说,对该问题的回答,两种观点并行,国内实在论观点占优,国外建构论观点占优。

第二,系统科学知识如何可能。知识如何可能的问题是哲学认识论的核心问题,当然在系统科学哲学这里也必然是一个重要的需要探讨的问题。哲学认识论对于知识如何可能的探讨是不区分经典科学与系统科学的,但是以前哲学探讨所针对的或主要使用的基础性资料都属于经典科学知识。无论是从知识本身的特征还是从知识的获得途径看,系统科学知识相对于经典科学知识都发生了重要变革,这必然为系统科学知识如何可能的问题提供新的材料。系统科学知识的出现和发展必将改变传统认识论中的某些观点,同时,也使新的认识论观点成为可能。国内外对该问题的具体研究现在还比较少,日后有待研究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入。对于该问题的回答,同样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实在论或建构论,以及行走在二者之间。在经典科学界,实在论观点明显占据主体,但是,在系统科学界则明显不同,建构论已经逐渐成为了系统科学界的主流观点。[30]对系统持实在论或建构论观点的人基本上对系统科学知识持相同的观点。在系统如何可能问题的探讨中已经对主要代表人物进行了说明,不再重复。国内系统科学界大多数学者都坚持实在论观点。对于系统科学知识如何可能持建构论观点的人除了上文提到的Klir以外,Vmos也是系统科学建构论的重要代表。[34]总之,对于该问题的回答构成了系统科学哲学之认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

第三,系统科学的认识如何可能。认识如何可能是对系统科学认识本身的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主要研究认识自身,认识的本质、结构、过程等。系统科学哲学认识论的这部分研究内容即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基础上对系统科学认识进行哲学探讨。苗东升系统科学哲学论纲中的认识论即是在这个方面的研究。[2]1820系统科学的认识过程相对于经典科学的认识过程而言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它不再依托传统的获取知识的模式――“观察―归纳”或“假说―演绎”。系统科学认识模式逐渐转化为哲学思辨、系统仿真建模等方式,如一般系统论就是通过哲学思辨获取系统的相似性或同型性,从而建立系统的一般理论;控制论也是通过思考动物与机器的结构同型性或相似性而创立的理论。正是由于系统科学认识方式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因此必然要求对系统科学的认识进行专门探讨,通过对认识的结构、认识的过程、认识的方法等的深入研究洞悉系统科学认识的本质。这种研究不仅可以推进系统科学认识方法的发展,进而推进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的进步,还可以反过来影响哲学认识论的发展。系统科学认识论相对于一般哲学认识论而言,更加接近具体科学,必然为更一般层次的哲学认识论的发展提供重要例证,推进哲学认识论的发展。国内外系统科学界对这个方面的研究都不是太多,且有待深入。国外系统哲学界基本上不在这个视角上进行探讨,但是他们在系统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中渗透着诸多这方面的内容。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也不是太多,李建中对系统认识论的研究属于这个方面,他在比较了黑格尔、马克思的认识论基础上对系统认识论进行了一定探讨。[35]苗东升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初步探讨。[2]1820,[36]在这一角度上,系统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研究存在诸多交叉之处,某种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对认识过程的研究事实上就是对认识方法的研究。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可以成为沟通系统科学哲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桥梁。

从系统科学哲学认识论的发展和研究内容、问题来看,它并没有带来认识论领域的根本变化,只是为认识论的研究增加了新材料、提出了新问题。或者说它并没有带来认识论模式的变革,只是改变了不同观点在认识论中的地位。系统科学认识论的研究会伴随着哲学认识论的研究永远进行下去,也许人类理性永远无法得出确定性的结论,正像哲学也许正在做一件注定失败的事情一样。[37]

三、系统科学哲学之方法论

一般来讲,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学说和理论”[5]8。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科学哲学界关于方法论的研究出现了一股新趋势,主要表现在冲破对科学理论静态的逻辑分析,从而把对方法论的研究同科学发展史联系起来,如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和费耶阿本德都试图从方法论角度说明科学理论的革命和发展。[4]205在《剑桥哲学辞典》中给出了一个兼容以上但更偏重于后者的论述:“方法论是科学哲学的一个分支,它与知识论密切相关,探究科学达到关于世界的预置真理的方法和批判性地探究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在科学中理论被承认的问题,证据和假说之间确证关系的本质,科学断言能被观察数据证伪的程度等这些问题都是方法论所关注的问题。”[24]700总之,在当今科学哲学界,方法论在两种含义上被使用:一是论“科学研究的方法”,即对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二是科学的规范性研究。从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到培根的《新工具》,以及国内李志才等的《方法论全书》、吴彤的《自组织方法论研究》、黄欣荣的《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研究》等都是在第一种含义上使用方法论的。第二种含义是知识如何获取或为获取的知识进行逻辑辩护。从波普尔、库恩,到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等都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的。

系统科学哲学之方法论即是以系统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获取系统科学知识的路径及其特征。“系统科学首先具有科学方法论的意义”[2]1820,进一步讲,系统科学就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学科。[20]13,[23],[29]1,[3840]Klir把系统科学方法论看作通常意义上一门学科三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41],Flood等人也提到“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通过方法论把它的概念应用到当今的解决问题、计划和决策当中”[11]5。国外系统科学界探讨的系统科学方法论主要涉及硬系统方法论、软系统方法论、批判系统方法论等,但主要是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非对方法进行系统的哲学研究;国内相关研究刚刚展开。本文把系统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内容总结为以下四方面:

第一,系统科学方法的具体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方法论的核心内容是论方法,因此,对系统科学方法具体内容的探讨就成为了系统科学方法论的首要也是基础性内容。从时间顺序来看,系统科学方法的内容可分为三个阶段,传统系统科学方法(一般称老三论时期的系统方法)[42]、自组织系统科学方法[43]和各种系统思考方法。系统科学方法之间的关系、方法体系即分类学探讨是该部分的第二个研究内容,即以具体方法的研究为基础系统梳理系统科学各种方法之间的关系,并尽可能建立起系统科学方法体系。国内外对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方法相互关系的研究相对比较深入,但是对于所有的系统科学方法而言,这方面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国内外少有系统研究。陈忠把系统科学方法论内部方法的相互关系进行过初步分析,划分了三个层次:“系统科学方法论原则”;“以各种理论为出发点的各种认识系统规律性的方法,处理系统一般问题的方法”;“针对某类具体的系统问题的方法”。[20]613614对系统科学具体方法的分类学研究为方法论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体系化的研究对象。

第二,系统科学方法的性质、特征及其原则。系统科学各方法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构成一个有机体系。对这些方法的性质、特征以及原则的探讨有利于更全面地认识系统科学方法的整体特征,有利于系统科学方法的普遍运用,也使得系统科学方法自身更加系统。魏宏森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就对“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系统科学方法论具有的八大特征[42]6470,但是笔者认为,作者所谓的特征应该是系统科学方法的特征而非方法论的特征。当前学界诸多对系统科学方法论性质、特征和原则等的研究事实上都是对系统科学方法的相关研究,对方法的研究恰恰是方法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吴彤在具体阐述自组织方法的基本内容基础上研究了自组织方法论的几个重要特性[43],朴昌根对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进行了简要总结[44],Laszlo对系统哲学方法论的原则以列表的形式进行了说明[45]。对系统科学诸多性质、特征等的研究对于方法的实践应用以及方法论研究都能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第三,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元研究,即系统科学的学科地位、特征及其哲学意义。这部分内容属于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元研究,即对系统科学方法论自身进行的研究。系统科学方法论是以哲学上的方法论为基础,区别于经典科学方法论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系统科学方法论学科地位的研究涉及其与系统科学哲学、系统科学的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认清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系统科学的整体发展大有益处。所谓系统科学方法论的特征是指与经典科学方法论的差异,深入理解两者的差异才能从根本上弄清系统科学方法论相对于经典科学方法论所引起的革命性变革所在。对这种变革的探讨是系统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系统科学方法论学科性质的认识反过来会促进系统科学方法的发展和完善。总之,对方法论的元研究至关重要,Warfield认为,科学由两部分组成,“主体”和“方法论”,他认为:“没有方法论的主体就像没有身体的脑袋;没有主体的方法论就像没有脑袋的小鸡,在血腥的牲畜棚里戴着枷锁扑腾。”[46]

第四,系统科学知识是如何获取的。以系统科学知识为对象的方法论研究在学术界尚未引起重视。传统科学哲学主要就是探讨方法论问题,从孔德等人的实证主义到波普的证伪主义,再到库恩的范式理论、费耶阿本德的反对方法等都是为知识如何获取提供理论辩护,但是他们的理论主要针对的是以实在论为认识论基础的经典科学知识。对于部分坚信实在论的系统科学家而言,传统科学哲学的方法论虽然存有诸多争议但依然适用。系统科学认识论方面的建构论转向必将引起方法论的重要变革。以建构论为基础的系统科学知识如何获取,或者说是否存在获取这种类型知识的原则或方法就成为了系统科学方法论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笔者认为,由于系统科学知识及领域的特殊性,相关的方法论研究前景广阔,甚至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复苏传统科学哲学,笔者将另文专门探讨该问题。

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第7篇

Conceptandelementsofnursecompetency

【Abstract】AIM:Toexploretheconceptandelementsofthenursecompetencyforguidingtheselectionandtrainingofexcellentnurses.METHODS:Theconceptandelementsofnursecompetencywerestudiedthroughgroundedtheorymethods(technicalliterature,opencoding,axialcoding)andquantitativemeth(inventoryinvestigationandcorrelateanalysis,etc)andbehavioreventinterview(BEI)etc.RESULTS:①Competencyofnursesreferstothelatent,developingandlastingcomprehensivecharacteristicsdistinguishingtheoutstandingnursesfromaveragenurses,whichareshapedonthebasisofmentalconditionandbyinternalizingtheacquiredideasandexperiencesanddisplayedinvocationalbehaviorsofnurses.Itincludes3dimensions(16elements):Ability,characterandmotivedimensions.②Nosignificantdifferencewasfoundintheprotocollengthbeweenoutstandingandaveragenurses(P>0.05).Thefrequenciesincodingofmostcompetencieswerenotcorrelatedtotheprotocollength,indicatingthatusingfrequencyincodingwasmoresuitable;categoryagreement(CA)was80.05%,Whichshowedthatthetwocoderscodingwereconsistent.CONCLUSION:Cultivationofnursesshouldfocusonthecomprehensivetrainingwithregardtoability,personality,mentalmotivationandbehaviorleading.

【Keywords】competency;nurses;behavioreventinterview;qualitativestudy;quantitativestudy

【摘要】目的:界定护士胜任特征的概念和成分,进而为选拔和培训出未来业绩优秀护士.方法:运用技术性文献分析、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等质性理论研究方法,结合问卷调查和相关分析等量性研究手段,以及行为事件访谈技术对护士胜任特征概念和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①护士胜任特征是以心理条件为基础的,受护士职业环境的影响,通过个体对外在事物的内化,在护士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区别绩效优秀与一般护士的潜在的、发展的、持久的综合特征,包含有3个维度,16个成分.②优秀组与普通组在访谈字数的长度上无明显差异(P>0.05),大多数胜任特征编码的频次与访谈长度不相关,说明编码指标采用胜任特征频数分析有较好稳定性,胜任特征归类一致性系数为80.05%,说明胜任特征评价法的编码者一致性相当高,所用的胜任特征编码程序的客观性、操作性是较高的.结论:培养优秀护士应将能力培养、品格塑造、心理动力激发以及行为表现的引导统一起来全面实施.

【关键词】胜任特征;护士;行为事件访谈;质性研究;量性研究

0引言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提高、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有必要采取更进一步的行动加强护理工作[1],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是保证护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护理人员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合格者比比皆是,怎样从这些相同的知识、技能条件者中间选拔和培训出未来业绩优秀护士的技术显得较单一,缺乏科学系统的措施.而胜任特征的建立,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础和保障.

但是,目前对胜任特征的研究存在着一些不足:①研究领域多在企业,缺乏对不同性质单位的研究;②研究对象多集中于企业高级管理层,缺乏对不同职位类别、不同工作性质人员的研究;③对胜任特征的界定尚未达成共识,缺少系统的质性研究;④国内胜任特征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而护士胜任特征的研究在国内外尚不多见.因此,有必要梳理有关胜任特征的界定,并尝试对护士胜任特征从个体水平进行科学界定,进而对护士胜任特征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以利于护士的

选拔和针对性的培训.

护士胜任特征概念的研究

对护士胜任特征概念进行界定,是进行护士胜任特征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起点,应体现护士胜任特征的因果关联、中介条件、脉络和形成过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心理学专家、护理管理者、护理教师、护士、医生和患者各10人.

1.2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运用较广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2],对收集资料进行技术性文献分析、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以期较好地定义护士胜任特征概念.

2结果

2.1技术性文献分析技术性文献是指符合专业和各学术领域写法的研究报告及理论和哲学性文章.技术性文献分析,指用技术性文献作为背景资料,进行比较、归纳,发现一些新取向和概念范畴.

胜任特征其英文单词“Competency”在不同的领域均用于定义在个人具有某一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在某一特定任务或活动中有成功表现(业绩).其中最常见的胜任特征定义有:①一个人所拥有的导致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取得出色业绩的潜在的特征(它可能是动机、特质、技能、自我形象或社会角色或他所使用的知识实体等等)(Boyatzis,1982)[3];②与有效的或出色的工作绩效相关的个人潜在的特征,包括五个层面: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4];③能将高绩效者与一般绩效者区分开来的可以通过可信的方式度量出来的动机、特性、自我概念、态度、价值观、知识、可识别的行为技能和个人特质[5],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该概念.从胜任特征的属性来看理查德(Richard)认为“胜任特征是个体的相关行为的类别(clustersofrelatedbehaviors)―人做什么”[6].

关于国外护士胜任特征的研究文献是:①皮尔森Pearson)认为:“职业人员的胜任特征至少应该包含两个维度:范围(scope)和质量(quality)”[7].范围指人员胜任的领域,所需要面对的任务和情境;而质量维度则是指工作的质量在连续体中所处的位置;②沿用了Boyatzis1982年的胜任特征定义.

2.2开放性译码和主轴译码开放性译码就是将资料分解、检视、比较、概念化和范畴化的过程.主轴译码就是在做完开放性译码之后,研究者分析现象的条件、脉络、互动的策略和结果,把各范畴间联系起来,于是资料又被组合到一起的过程.因此,我们对心理学专家、护理管理者、护理教师、护士、医生和患者进行护士胜任特征开放式问卷调查,并进行逐句比较、分析.根据问卷中表达的中心议题取名字或范畴,对所取的名字进行描述性统计,取其中一类调查对象中赞成率≥50%,结果见表1.这为定义护士胜任特征提供了有力的注释.

表1护士胜任特征概念内涵的开放性译码结果统计(略)

主轴译码的分析发现,护士胜任特征形成的条件是护士的心理基础,中介条件是职业环境,形成过程的互动策略是个人内化,其因果联系是职业活动中表现的绩效.

通过以上研究形成了护士胜任特征的概念为:以心理条件为基础,受护士职业环境的影响,在护士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区别绩效优秀与一般护士的潜在的、发展的、持久的综合特征.

护士胜任特征成分的研究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心理学专家12人、护理管理专家20人、护理教师10人、护士170人、医生70人、患者80人以及重庆市2003年市级优秀护士10名.市级优秀护士来自重庆市7所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年龄24~54(平均35.0±2.1)岁.所在科室为内科、外科和专科.

1.2方法采用开放式问卷、半开半闭式问卷、行为事件访谈和编码技术调查,研究护士胜任特征成分,所有的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差异检验均在SPSS11.0上完成.胜任特征编码采用Nvivo1.2软件进行编码并对编码进行管理和统计.

2结果

2.1开放式问卷调查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护士胜任特征的概念和成分,获得护士胜任特征成分46个.

2.2半开半闭式问卷调查参阅国内外护理、心理研究文献资料,结合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结果和我们的理论思考,设置104个护士胜任特征成分,编制成半开半闭式问卷进行调查.接受调查的12名专家有10名完成了问卷,20名护理管理者15人完成问卷,护理教师8名完成,护士140人完成,医生50人完成,患者60人完成问卷.取赞成率为70%以上的成分,舍去赞成率低于70%的成分,获得了48个成分.

2.3胜任特征编码

2.3.1长度(字数)与频次分析优秀组的访谈长度平均为8147字,一般组的访谈长度平均为5245字,在访谈长度上两组无显著差异(表2).如表2所示,胜任特征发生的总频次在两组之间有差异,在每一个所编码的胜任特征上,优秀组与一般组在总频次上达到差异显著性水平.也就是说,不同绩效组在访谈长度上无显著差异,但是,在各胜任特征的出现频次上有显著的差异.

表2优秀组与普通组访谈长度及胜任特征发生频次(略)

研究访谈得到的18个文本中,采用频次指标分析只有1个胜任特征与访谈长度(字数)显著相关.也就是说,频次不受访谈长度的影响(表3).

表3胜任特征发生频次与访谈长度的关系(略)

a:0.05水平上显著相关.

2.3.2归类一致性归类一致性(categoryagreement,CA)是指评分者之间对相同访谈资料的编码归类相同的个数占编码总个数的百分比.计算公式是参照Winter(1992)的动机编码手册,若用T1表示评分者甲的编码个数,T2表示评分者乙的编码个数,T1∩T2表示评分者编码归类相同的个数,T1∪T2表示评分者甲乙各自编码个数的和,则计算公式为:

CA=2×T1∩T2〖〗T1∪T2

根据统计,T1=332,T2=319,T1∩T2=264,CA=80.05%.

2.3.3两组差异t检验为检验本研究所确定的胜任特征,能否在护士效标样本中的优秀组与一般组之间显示出差异,我们对优秀组与一般组编码的胜任特征频次的差异进行了检验.如表4所示,优秀组与一般组的16个胜任特征都有显著差异(表4),说明绩效优秀组与一般组之间有区别.

表4优秀组与一般组各胜任特征的差异检验(略)

a:0.05水平上差异显著;b:0.01水平上差异显著;c:0.001水平上差异显著.

3讨论

通过对所搜集的胜任特征材料的各层面、多角度的科学质性分析,得出了护士胜任特征的概念,其内涵体现了护士胜任特征的因果条件、脉络、中介条件和护士职业的特点,突出了胜任特征在工作岗位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内隐的、较为稳定的特点.

应用行为事件访谈技术进行胜任特征成分的研究表明:①由于访谈对象的工作特殊性和条件的限制,虽然我们没有达到行为事件访谈时间范围为1.5~2h,录音整理成中文文本的长度应大于10000字的要求[8],但对优秀组和一般组的访谈长度的差异检验结果表明,优秀组与一般组在访谈长度上没有显著差异.因此,优秀组与一般组在胜任特征表现的频次差异并不是访谈长度造成的,但优秀组与一般组在各特征编码频次上有显著差异,这说明,胜任特征的表现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胜任者会经常表现得胜任,而不胜任者会经常表现得不胜任[9].有研究结果表明,频次不受访谈长度的影响[4].本研究与此结果是一致的,说明编码指标采用频次具有较好的稳定性.②以往的研究表明,使用归类一致性方法得到的信度系数一般较高,通常为0.80~0.85[8].我们得到的结果是CA=80.05%,这说明,胜任特征评价法的编码者一致性较高.本研究所用的胜任特征编码程序的客观性、操作性是较高的.③差异性t检验表明,优秀组和普通组在20项胜任特征的平均分数上存在差异.这些有差异的特征具有鉴定优秀和一般护士的作用.④胜任特征编码得到16个护士胜任特征成分根据.

根据《心理学大词典》中个性结构划分的方法,护士胜任特征成分结构可划分为能力维度,性格维度和动力维度.能力维度界定在护士所应具备的内在心理能力范围,包括创新能力、适应能力、临床判断力、敏锐观察力、人际协调能力、管理能力6个成分;具体表现在护士能够观察患者的需要以及患者存在的或潜在的生理和心理问题,找到患者问题的原因,决定哪种干预措施对现阶段患者存在的问题最有效,准确对患者实施护理,对护理效果有良好的评估能力等.护士心理能力的强弱又反作用于护士胜任特征的其他方面,并直接制约行为表现.例如一个有很好人际协调能力的护士,更易形成开朗的性格和愉快的心境,从而产生积极的内部动力,引发适当的行为表现.

性格维度界定在护士工作的态度、情感特征以及行为方式的特征范围,包括同理心、情绪稳定、主动、自信、责任心、德行重范6个成分.不同的性格特征在对自己和现实的态度以及行为方式上存在质的差异,将直接或间接制约其他方面.例如,一个护士是自卑还是自信,这一性格特征直接制约着心理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动力的激发,影响心理健康及行为表现.但同时它的形成又是在心理能力的训练中,在心理动力的推动下,在行为结果的反馈中逐步强化、积淀而成的[10].

动力维度界定在护士的工作动机、理想和信念等活动倾向,包括成就导向、求知欲、职业角色意识、职业道德4个成分.动力维度是护士性格优化、能力强化、心态健化、行为良化的内在力量源泉,它对于性格的塑造、心理能力的训练、心理的健康及行为的积极性可起到促进作用.例如,有为护理事业做出成就的护士,能积极地对人对事,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促进自我心理能力的发展,从而引发积极的行为表现.与此同时,胜任特征的其他方面也会对心理动力的大小产生强化或弱化的影响[11].

综上所述,护士胜任特征的三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互为基础和条件的,其中性格维度是护士胜任特征中最基本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和相对稳定的因素,反应了人与人之间稳定差异的特征;能力维度是护士胜任特征的直接体现,是主干成分;动力维度是护士胜任特征中最活跃、影响最直接、最全面的因素.因此,护士胜任特征的研究可以开发基于胜任特征的选拔标准,通过评价中心对于动力、性格特征和心理能力等因素的评价,更有利于从在职者、求职者中选拔出优秀者来.还可以设计以培训对象所需的关键胜任特征为依据的培训大纲,开发出更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和更能吸引护士的参与,特别是在增强受训者适应未来环境的能力和发展潜能方面,既节约了成本,还受到广泛的赞赏.

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待改进之处:首先,增加胜任特征的等级研究就更具科学性.其次,本研究的样本量还需要扩大一些,这可以避免因录音不清楚而不能进行编码的情况;在将来的研究中,我们将适当增加其他地区的样本,使样本更有代表性.再次,在行为事件访谈结果的编码上,应增加编码者,这样,可以选择编码结果一致性更高者进行正式编码,最后,还需加强对编码者进行有关胜任特征编码的培训,以进一步提高编码一致性.

【参考文献】

[1]Brien0,PallasL,HirschfeldM,etal.AnevaluationofWHAresolution:Healthhumanresourceimplications[J].NurseRes,1999,3:51-67.

[2]StrsussA,CorbinJ.徐宗国译.质性研究概论[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8:109-112.

[3]RichardE,BoyatzisJ.Clusteringcompetenceinemotionalintelligence:Insightsfromtheemotionalcompetenceinventory(ECI).HandbookofEmotionalIntelligence[M].SanFrancisco:InternationalThomsonbusinesspress,1982:104-105.

[4]SpencerLM,petenceatwork:Modelsforsuperiorperformance[M].NewYork:JohnWiley&SonsInc,1993:222-226.

[5]SpencerLM,McClellandDC,Petencyassessmentmethods:Historyandstateoftheart[M].Boston:HayMcBerResearchPress,1994:85-90.

[6]RichardJ,MirabileA.Everythingyouwanttoknowaboutcompetencymodeling[J].Training&Development,1997,3:75-76.

[7]PearsonW.AstudaytoIdentifytheIndicatorsofContinuingcompetenceinNursing[M].Adelaide:AustralianNursingcouncilInc,1997:38-41.

[8]仲理峰,时勘.家族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评价研究[J].心理学报,2004,36(1):110-115.

[9]王继承,林泽炎.人事测评技术[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56-59.

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第8篇

关键词:Felder-Silverman学习风格;策略性特征;群体差异;适应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 2015) 06-0102-06【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5.06.016

引言

近年来,学习科学与认知科学领域的一系列研究表明适应性学习是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研究的必然趋势,学习者模型(Leamer Model)是构建网络环境下适应性学习系统的核心要素。与传统学习相比,尽管网络学习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差异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适应性学习是难以实现的。鉴于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以学习风格为突破口,对完善学习者模型,实现网络环境下适应性学习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对已有研究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发现有关网络学习风格与学习者策略性特征之间关系的研究较为罕见。策略性特征是学习者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获取信息、将其内化为知识、进而在实践中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关键作用,且具有可教性。这就意味着构建网络环境下动态的策略性特征数据库,对完善学习者模型、实现网络环境下适应性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研究以学习风格为基础,从群体差异分析的视角对学习风格与策略性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以期为学习者模型的完善及基于学习风格的适应性教与学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一 研究参数界定

1 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完成学习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学习者感知、理解、加工信息的个体技巧与特殊偏好的集合。通过对已有学习风格模型及其应用的比较分析,本研究认为Felder-Silverman学习风格模型(FSLM)对学习风格的描述最为详细,且内部结构设计的独特性与完整性有利于对学习群体进行聚类,进而实现群体意义上适应性学习系统的构建。此外,该模型在适应性网络学习的研究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也就是说开展基于FSLM的研究能够增强研究结论的应用与参考价值。鉴于此,本研究选取FSLSM作为学习群体划分的依据。

2 策略性特征

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结合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型,对网络学习策略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网络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实现网络学习系统的平衡,依据相关学习环境,结合自身特征,在对网络学习系统进行不断调节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切可行的程序、规则、方法和技巧。其中,网络学习系统的平衡包括主客体间平衡和主体内部平衡一一主客体间平衡是指学习者与学习环境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内部平衡是指学习者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所谓策略性特征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而使用各种学习策略的意识水平,是衡量学习者网络学习能力、影响网络学习效果的重要特征之一。目前,有关学习策略类型的划分存在诸多不同的见解。本研究以王迎等对远程学习者学习策略的研究和温斯坦对网络学习策略的研究为理论基础,结合网络学习的新特点,将策略性特征划分为信息素养策略、反思总结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合作交流策略与自我调节策略。

二 研究方法

l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为依托,选取2013年上学期参与该课程学习的2936学习者为研究对象,涵盖16个学院、19个专业,涉及文科、理工科以及艺术类三大学科类别,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采取电子问卷的形式通过网络课程对所有学习者予以发放,最终回收问卷2762份,回收率94.05%;经筛选,共保留有效问卷2639份,有效率95.55%。其中,从学历层面来看,该研究对象以在校本科生为主(93.5%),在职硕士和4+2+1硕士所占比例分别为5.6%、0.9%;从性别层面来看,该研究对象以女生为主(71%);从学科类别来看,该研究对象以理工类学习群体为主(52.4%),文科类与艺术类学习群体所占比例分别为34.5%、13.1%。

2 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网络学习风格量表、网络学习策略性特征量表为获取研究数据的主要工具。网络学习风格量表是在FSLM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实际进行改编,包括信息感知风格、信息输入风格、信息理解风格与信息加工风格四个维度;网络学习策略量表主要以王迎等构建的远程学习者特征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大学生网络学习的新特征,对温斯坦网络学习策略量表和王迎等编写的远程学习者学习策略量表进行改编和自编,最终该量表整体及各维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46、0775、0.814、0.828、0.787、0.791,且内部一致性能够满足研究要求。

网络学习策略量表结构效度的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吴明隆的研究结果:当样本观察数足够大时,整体模型适配度的判断不应仅以卡方值或卡方与自由度的比值作为判断准则,其他适配度指标的作用将愈显重要。因此,网络学习策略量表的结构效度亦能满足研究要求。

三 群体差异分析

网络学习风格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信息感知维度,直觉型、均衡型、感悟型学习群体所占比例分别为27.4%、57. 1%、l5.5%;信息输入维度,言语型、均衡型、视觉型学习群体所占比例分别是12.7%、19.2%、68.1%;信息理解维度,综合型、均衡型、序列型学习群体所占比例分别是36.4%、47.g%、15.7%;信息加工维度,沉思型、均衡型、活跃型学习群体所占比例分别是3l.9%、38.6%、29.5%。各维度中的“均衡型”为计算值处于其他两种学习风格之间灰色过渡区域的学习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未形成明确的学习风格或兼具另外两种学习风格的特点。

1 信息感知维度

方差齐性检验的结果显示该部分研究数据方差齐性检验假设不成立,单因素方差分析之后宜采用Dunnett's T3(3)法进行事后多重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信息感知维度,资源管理策略、反思总结策略、信息素养策略以及自我调节策略在直觉型、均衡型、感悟型学习群体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合作交流策略在直觉型、均衡型、感悟型学习群体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事后多重比较分析的结果显示:感悟型学习群体合作交流策略水平均显著高于直觉型与均衡型学习群体。

2 信息输入维度

方差齐性检验的结果显示该部分研究数据资源管理策略、反思总结策略、信息素养策略单因素方差分析之后宜采用Scheffe(C)方法进行事后多重比较分析;合作交流策略、自我调节策略的方差齐性假设不成立,单因素方差分析后宜采用Dunnett's T3(3)方法进行事后多重比较。在此基础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知:各项策略性特征在言语型、均衡型、视觉型学习群体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事后多重比较分析的结果显示:均衡型、视觉型学习群体的资源管理策略、反思总结策略、信息素养策略、自我调节策略水平均显著高于言语型学习群体;均衡型学习群体合作交流策略的水平显著高于言语型学习群体。

3 信息理解维度

方差齐性检验的结果显示资源管理策略、反思总结策略、信息素养策略、合作交流策略、自我调节策略的方差齐性假设不成立,单因素方差分析之后宜采用Dunnett's T3(3)法进行事后多重比较。在此基础上,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知:信息理解维度,除信息素养策略以外,其他策略性特征在综合型、均衡型、序列型学习群体间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事后多重比较分析的结果显示:序列型学习群体在资源管理策略、反思总结策略、合作交流策略、自我调节策略显著强于均衡型学习群体,序列型学习群体在合作交流策略、自我调节策略方面均显著高于综合型学习群体。

4 信息加工维度

方差齐性检验的结果显示所有策略性特征方差齐性的假设成立,单因素方差分析之后宜采用Scheffe(C)进行事后多重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可知:所有策略性特征在活跃型、均衡型、沉思型学习群体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事后多重比较分析的结果显示:活跃型学习群体的所有策略性特征均值均显著高于沉思型、均衡型学习群体,均衡型学习群体均值显著高于沉思型学习群体。

四 研究结论

在对各部分研究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的基础上,结合上述数据分析的结果,本研究从群体差异性特征与群体相似性特征两方面着手对上述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归纳结果分别如表6和图1所示。注:n.s表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从表6可知:信息感知维度,感悟型学习群体合作交流策略水平显著高于直觉型与均衡型学习群体,其他各项策略性特征间未发现显著性差异,均值近似相等;信息输入维度,言语型学习群体策略性特征的各方面均值普遍较低,其资源管理策略、反思总结策略、信息素养策略以及自我调节策略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均衡型与视觉型学习群体,而该学习群体合作交流策略的水平也显著低于均衡型学习群体;信息理解维度,序列型学习群各项策略性特征均值普遍较高,其资源管理策略、反思总结策略、合作交流策略、自我调节策略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均衡型学习群体,而合作交流策略、自我调节策略的水平也显著高于综合型学习群体;信息加工维度,各项策略性特征水平由高到低依序为活跃型学习群体、均衡型学习群体、沉思型学习群体,且彼此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从图1可知,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群体间策略性特征的相似特征主要集中表现为各项策略性特征的水平强弱次序一致,即学习风格各维度的学习群体策略性特征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信息素养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反思总结策略、自我调节策略和合作交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