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综述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23 09:24:13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综述第1篇

论文摘 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党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其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本文通过对我党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统筹城乡发展亟待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阐述,研究了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是凝聚、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总书记指出:“随着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状况,这些矛盾已经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农村思想道德、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不和谐的因素已大量存在。”[1]农村思想道德、政治、经济、文化领域正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求的有效途径,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十七大报告指出:“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是否长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2]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努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对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一、党中央越来越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我党历来高度重视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为解决“三农”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必须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办法来解决“三农”问题。十六大以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做好农村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六届三中全会将统筹城乡放在了“五个统筹”之首;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同志提出了着名的“两个趋向”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指出中国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支撑这一判断的数字有: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达到2.6万亿元(2005年财政收入已突破3万亿元)。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20个字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专门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科学而系统的战略部署。

我党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也包含着高度重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邓小平说:“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道德、法律、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没有精神文明,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3]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了一系列部署和安排。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这是我党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专门作出的第一个决议。决议中特别强调在广大城乡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克服社会风俗习惯中还存在的愚昧落后的东西。1995年10月20日,中办、国办转发了、农业部《关于开展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扎实开展创建文明家庭、文明村镇和文明乡镇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各种共建活动。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对三大群众性创建活动(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以提高农民素质、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

中央还先后召开了五次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座谈会,分别推广了五个不同类型的典型经验。一是1994年7月和国务院办公厅在红旗渠所在地河南林州召开了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研究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路。重点介绍了林州人民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脱贫致富的经验。二是1996年11月在湖北武汉市召开了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重点推广了湖北省竹山县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活动的经验。三是1998年11月、中央文明办在山东省文登市召开了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座谈会,推广文登市立足为农民服务,为农民办实事,引导农民奔小康的经验。四是2000年8月、中央文明办在辽宁省开原市召开了会议,推广了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五是2004年11月、中央文明办在海南省召开会议,推广了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经验。

所以这些表明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并且越来越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二、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加强调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强调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统筹发展。既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又要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既要统筹城乡物质文明发展,又要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强调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是一个综合概念和有机整体,是一个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系统工程,是对新农村的全景式描绘:生产发展是基础,生活宽裕是根本,乡风文明是关键,村容整洁是形象,管理民主是保障,展示了一幅幅现代“桃花源”的愿景。

论文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精神文明建设 城乡发展

论文摘 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党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其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本文通过对我党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统筹城乡发展亟待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阐述,研究了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是凝聚、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总书记指出:“随着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状况,这些矛盾已经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农村思想道德、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不和谐的因素已大量存在。”[1]农村思想道德、政治、经济、文化领域正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求的有效途径,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十七大报告指出:“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是否长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2]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努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对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一、党中央越来越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我党历来高度重视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为解决“三农”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必须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办法来解决“三农”问题。十六大以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做好农村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六届三中全会将统筹城乡放在了“五个统筹”之首;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同志提出了着名的“两个趋向”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指出中国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支撑这一判断的数字有: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达到2.6万亿元(2005年财政收入已突破3万亿元)。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20个字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专门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科学而系统的战略部署。

我党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也包含着高度重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邓小平说:“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道德、法律、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没有精神文明,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3]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了一系列部署和安排。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这是我党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专门作出的第一个决议。决议中特别强调在广大城乡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克服社会风俗习惯中还存在的愚昧落后的东西。1995年10月20日,中办、国办转发了、农业部《关于开展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扎实开展创建文明家庭、文明村镇和文明乡镇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各种共建活动。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对三大群众性创建活动(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以提高农民素质、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

中央还先后召开了五次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座谈会,分别推广了五个不同类型的典型经验。一是1994年7月和国务院办公厅在红旗渠所在地河南林州召开了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研究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路。重点介绍了林州人民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脱贫致富的经验。二是1996年11月在湖北武汉市召开了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重点推广了湖北省竹山县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活动的经验。三是1998年11月、中央文明办在山东省文登市召开了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座谈会,推广文登市立足为农民服务,为农民办实事,引导农民奔小康的经验。四是2000年8月、中央文明办在辽宁省开原市召开了会议,推广了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五是2004年11月、中央文明办在海南省召开会议,推广了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经验。

所以这些表明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并且越来越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综述第2篇

关键词:新农村 精神文明建设 重要性 途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来的,这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对农村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展的重视,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要想构建出整洁的村容、文明的乡风、宽裕的生活以及民主式的管理等,不仅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加大物质文明建设力度,还应当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角度出发加大建设力度。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我国在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基本环节之一。现阶段,我国的农村经济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农民的物质生活有所提高,在现阶段的发展中,迫切要求活动精神生活上的满足,也只有这一,才能够促进新农村的健康发展。

其次,只有不断提升新农村的精神文明水平,才有助于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长期以来,在我国不断努力的精神文明建设下,农民日常生活中产生了人心安定、政治稳定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新时期我国在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更应当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利用精神文明建设,更有效的解决各种农村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为农村地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

(一)努力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在我国的总人口中,80%以上都是农村人口,而在积极进行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可以忽视农民这一主体,只有不断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才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因此,新时期,我国相关部门应首先加大理想信念教育力度。综合应用网络、智能手机以及电视等多种媒介,大力宣传我国的国策和新时期的发展思想,有效加强对农民的时代精神教育,培养农民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激发起爱国和民族精神,将自身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来;其次,加大科技文化教育力度。农村政府机关在运行过程中,应大力宣传文化、卫生以及科技等的重要性,将知识、技术主动的传递到农民的思想意识当中。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机关应根据具体农村地区的情况,有针对性的成立专门的科技文化教育机构,针对农村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的农民有针对性的展开可以既教育,努力提升农民的职业技能,促使其提升自身的能力,不断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加大农村细胞工程建设力度

在积极进行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一项活跃、基础的内容就是社会细胞建设。在农村细胞工程中,应当以家庭为单位,鼓励各个家庭积极参与到“文明户”等活动中来,通过各种鼓励措施,激发农民参与此项活动的积极性,并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事业中贡献出自身的力量。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这一活动的过程中,各个地区应从当地的农村建设现状出发,有针对性的制定细胞工程评比活动项目,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奖励获得“文明户”的农村家庭,并享受各种福利待遇,促使农民意识到提升自我的重要性,并更加有效的参与度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中来。

(三)加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现阶段,农民的物质生活质量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这一背景下,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有所上升,e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势在必行。值得注意的是,在积极进行农村文化生活宣传和教育的过程中,相关国家机关必须意识到积极加强阵地建设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应增加资金的投入,努力构建精神文化活动基地,并招揽文化人才,促使其在日常工作中提升农村精神文明活动的活力,更加高效的贯彻落实农村的体育活动、文化活动和卫生活动等。

在积极展开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大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从农民日常生产和生活实际需求的角度出发,构建图书馆和文化馆,文化活动室是各个村落日常运行过程中的基础设施之一。在各个精神文明活动基地建设和运行的过程中,必须将相关领导人员的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政府机关应将农村精神文明活动地运行的预算、发展要求以及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考核工作列为日常工作中的重点内容,积极努力的开展多种形式下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其中包括“万村书库”和捐书等活动。通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够逐渐的提升农村精神文明水平,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速度始终高于农村,然而,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的建设关系到国家整体的建设以及长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新时期我国必须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视,而精神文明建设就是重点内容之一。现阶段,国家相关部门在运行过程中,应努力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大农村细胞工程建设力度并加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我国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爱如.精神文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涵――吉安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理论导报,2016,(05).

[2]王秀红,杨桂华.“农家乐”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以河南“农家乐”为例[J].旅游研究,2014,(04).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综述第3篇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传统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一项重大决策与重要任务,文化建设又是整个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文化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一、传统精神与文化方向

新农村文化建设,自始至终都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精神,就是文化发展的历史基础,这种传统精神的神髓,就是民族精神。弘扬传统的民族精神,必须纳入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让传统的民族精神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爱国主义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的灵魂与核心,从“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传承,到戚继光、林则徐等民族英雄,莫不体现出这一点。要使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必须落实到看得见、摸得着、心中思、手头干的实处。

2.以团结一心为要点。讲合力、重团结,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三人一心,黄土变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团结就是力量”⋯⋯所有这一切,都成为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指导行动的座右铭。为此,要以新农村文化建设为契机,形成磁力场和凝聚力,使广大农民群众发扬团结统一的精神,携手并进、共同致富。

3.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不甘落后、立志争先。当前,要弘扬广大农民群众的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文化精神,要奋发图强,为做新一代农民感到自豪,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进而真正解决“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二、传统道德与文化品格

新农村文化建设,也要注重文化品格。我们要倡导科学、文明,克服封建迷信、愚昧落后,以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著名艺术教育专家彭吉象说:“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又与其他精神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传统道德中有许多文化精华值得弘扬,并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在继承弘扬传统道德文化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重点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1.遵守社会公德。道德具有社会性,它是具有社会性的人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因此首先要使广大农民群众在从事各种社会活动中,遵守社会公德,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从而使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相承接。

2.恪守职业道德。要使广大农民群众种好地、生产放心产品,不投机取巧,要靠智慧致富。

3.信守家庭美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要使广大农民群众信守家庭美德:孝敬长辈、尊重同辈、关心晚辈。要严于律己,不偷不赌,不搞邪门歪道,不酗酒闹事等等。

三、传统艺术与文化娱乐

新农村文化建设,不能是干巴巴的标语口号,必须寓教于乐,使广大农民群众在文化娱乐中接受文化教育和文化熏陶,从而提升文化素质。

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艺术,就承担着这方面的重任。当前,弘扬传统艺术并使之在文化娱乐中充分发挥教育功能,重点也应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1.开展广泛的群众性艺术娱乐活动。镇(街、区)文化站(所)要大力组织、精心开展各种群众性艺术活动。就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的那样:“农村文化活动要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原则,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开展送文艺下乡活动。这种活动可以大大促进农村文化建设。2004年,我们到石桥头村举行专场文艺演出,并组织古山镇“首届方山柿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演出与文艺踩街活动;2005年,我馆参加了“象珠镇首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和“‘华溪春潮’走进前仓”大型文艺演出等。这些活动都促进了新农村文化建设,获得一致好评。

3.开展文艺辅导工作。在农民群众的传统艺术活动中,文化馆的辅导工作大有可为,可起到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培养农民艺术骨干、提升文化馆干部自身素质、创作艺术精品等多功能作用,可谓“一箭多雕”。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综述第4篇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传统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一项重大决策与重要任务,文化建设又是整个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文化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一、传统精神与文化方向

新农村文化建设,自始至终都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精神,就是文化发展的历史基础,这种传统精神的神髓,就是民族精神。弘扬传统的民族精神,必须纳入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让传统的民族精神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爱国主义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的灵魂与核心,从“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传承,到戚继光、林则徐等民族英雄,莫不体现出这一点。要使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必须落实到看得见、摸得着、心中思、手头干的实处。

2.以团结一心为要点。讲合力、重团结,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三人一心,黄土变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团结就是力量”⋯⋯所有这一切,都成为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指导行动的座右铭。为此,要以新农村文化建设为契机,形成磁力场和凝聚力,使广大农民群众发扬团结统一的精神,携手并进、共同致富。

3.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不甘落后、立志争先。当前,要弘扬广大农民群众的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文化精神,要奋发图强,为做新一代农民感到自豪,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进而真正解决“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二、传统道德与文化品格

新农村文化建设,也要注重文化品格。我们要倡导科学、文明,克服封建迷信、愚昧落后,以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著名艺术教育专家彭吉象说:“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又与其他精神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传统道德中有许多文化精华值得弘扬,并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在继承弘扬传统道德文化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重点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1.遵守社会公德。道德具有社会性,它是具有社会性的人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因此首先要使广大农民群众在从事各种社会活动中,遵守社会公德,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从而使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相承接。

2.恪守职业道德。要使广大农民群众种好地、生产放心产品,不投机取巧,要靠智慧致富。

3.信守家庭美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要使广大农民群众信守家庭美德:孝敬长辈、尊重同辈、关心晚辈。要严于律己,不偷不赌,不搞邪门歪道,不酗酒闹事等等。

三、传统艺术与文化娱乐

新农村文化建设,不能是干巴巴的标语口号,必须寓教于乐,使广大农民群众在文化娱乐中接受文化教育和文化熏陶,从而提升文化素质。

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艺术,就承担着这方面的重任。当前,弘扬传统艺术并使之在文化娱乐中充分发挥教育功能,重点也应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1.开展广泛的群众性艺术娱乐活动。镇(街、区)文化站(所)要大力组织、精心开展各种群众性艺术活动。就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的那样:“农村文化活动要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原则,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开展送文艺下乡活动。这种活动可以大大促进农村文化建设。2004年,我们到石桥头村举行专场文艺演出,并组织古山镇“首届方山柿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演出与文艺踩街活动;2005年,我馆参加了“象珠镇首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和“‘华溪春潮’走进前仓”大型文艺演出等。这些活动都促进了新农村文化建设,获得一致好评。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综述第5篇

 

根据县委领导班子统一分工,本人分管全县农口、城建、环保工作。现我就任职以来自己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进行述职,请予评议。

 

一、努力加强自身党性修养。一年来,我坚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文选》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新疆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刻苦钻研业务理论知识,不断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和业务水平。

 

二、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自身建设。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二是加强自身作风建设。自觉做到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的规定》、《收入申报规定》、《收受礼品实行登记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廉洁从政。

 

三、围绕县委中心工作,认真做好分管的各项工作

 

(一)农口工作。年初,根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与农口各单位签订了责任书。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粮、经、草比列达到52:18:30。加强农村沼气项目建设,完成513户的沼气建设。林业绿化完成7000余亩,继续做大做强特色林果业。同时,做好吉林台电站库区植被恢复工程建设。抓好农机管理工作,农机事故三项指标为零。科技培训和科技推广体系工作得到加强,完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123.14万元。积极做好对农牧业生产的服务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四级网络建设及预警预报工作。做好土地保护和登记工作,保护率达到88,共发放土地使用证373本,集体土地使用权297宗。

 

(二)城建工作。城市建设以“长远规划,区域布局,整体推进,重点建设”的原则,改善了县域投资环境。一是做好城乡规划,完成___县及周边乡镇中心村的编制工作。二是抓好市政建设,完成县城道路硬化、黑化和铺设31公里。同时认真抓好县城供排水改扩建、水源地蓄池、污水厂等项目建设。三是园林绿化工作,县城绿化面积完成207.52公顷。四是进行县城亮化工程,新安装灯具362杆,为城镇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三)环保工作。抓好环境污染整治工作,限定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做好城镇环境脏、乱、差的整治工作,对六家排污不合格的企业下达了整改通知书,努力改善我县的生态环境。

 

(四)劳动力转移工作。今年以来,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力度,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制定优惠政策,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提高务工创收思想意识,劳务输出23680人,创收2872.1万元,农牧民技能培训13679人。

 

乡镇农办主任述职述廉报告二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部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引,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工作全局,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第二季度工作开展情况 

1、圆满完成了201x年度省级考评工作。查缺补漏,强化措施,顺利完成了省新村办对我县的201x年度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考评,得到了考评组的高度肯定,并连续三年荣获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县。同时,以较高得分,顺利完成了省综改办对我县的201x年度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绩效考评工作。 

2、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201x年,全县新农村建设村点共有63个,其中铺面点55个,自建点8个,涉及农户2616户,11037人。各项工作按照年初工作方案及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要求稳步推进,“三改”工作进展顺利,村庄环境整治已全面铺开。目前,村庄初步绿化工作已基本完成,种植各类苗木2万多株;拆迁废旧房屋、栏舍面积万平方米;改水2355户,完成率90%;改厕2093户,完成率80%;清理路基15千米,垫层17千米,硬化道路8千米;清理各类垃圾、污泥、路障130多吨;多数村点已着手进行房相改造。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整体上来看,进度快的乡镇是六市乡、荷塘乡;进度快、效果好的村点有升坊的太岭、良坊的歧下、南岭的长埠、坊楼的甘家、六市的黄桥和垭坞、荷塘的万里等村点。 

3、农村清洁工程深入开展。201x年,我县农村清洁工程村点138个。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卫生清扫、垃圾收集、集中处理等措施,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通过举办清洁工程巡回督查宣讲报告会、业务培训会等形式,营造了工作氛围,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建立健全村规民约、保洁制度、卫生评比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农民群众的文明素质普遍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普遍增强。 

4、一事一议项目稳步实施。按照“规范秩序、群众认可、便捷高效、稳步推进”的原则,积极抓好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精心筛选了78个项目村点向省市申报,并建立了项目储备库。召开了全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会议,认真安排部署201x年度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规范细化了项目验收程序,对工作进度较快的村点进行了项目验收。目前,已验收了21个村点的项目。 

5、综合协调工作有效开展。一是上下联动,积极行动,顺利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实施。二是以“整作风、提效能、优环境”为主题,以进一步提升机关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三是以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和谐稳定繁荣为目标,加强与涉农部门的沟通,做好了对农口部门的各项协调工作。四是深入开展了新农村建设、清洁工程、人饮工程、农业执法等各项涉农工作调研。 

二、存在问题 

1、新农村建设方面:一是部分乡镇村宣传发动工作做得不够深入,工作方法单一,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二是乡镇与乡镇比,村与村比,无论整体效果还是工作进度都存在明显的快慢差异。 

2、农村清洁工程方面:一是部分乡镇重视不够,工作措施不实,部分村点群众对清洁工程的目的意义及垃圾分类常识等掌握不够,参与积极性不高。二是多数村点完全等待、依靠县配套的经费,保洁员工资无法正常保障,导致保洁机制运行不畅。 

3、一事一议建设方面:一是由于上级投资有限,地方财力不足,再加上农民自筹能力较弱,导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存在较大资金缺口。二是部分村点项目资料整理不完善,不齐全,档案管理不规范。 

三、下阶段工作打算 

下阶段,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我办将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统领工作全局,明确目标,开阔思路,强化措施,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新农村建设方面 

1、全力跟进以“六改四普及”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制订倒计时安排,开展“三改”攻坚,力争改水、改厕、改路率均达到100%。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确保改栏、改房、改环境等村庄整治工作全面跟进。给村庄“穿衣戴帽”,对村庄残墙断壁、破旧建筑、破烂园墙进行全面整治、改造、提升。在前期绿化的基础上,抓好后续绿化工作,对新修道路、房前屋后、休闲场所等地见缝插绿,达到房前屋后花果园、村内道路林荫化、村庄周围风景林的效果。 

2、全力打造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新农村建设特色亮点。在均衡推进、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集中人力、集聚物力、汇聚财力,因地制宜,注重特色,从提升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突出文明和谐等方面入手,着力打造一批农业产业发达、田园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乡风民风和谐的新农村建设样板村。力求每个新农村建设村点的人居环境在建设前后都有明显的改变,能辐射、影响、带动周边的村庄,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 

3、全力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工作合力。一是继续按照“统筹协调、各计其功、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整合县发改委、农业、林业、水务、交通、卫生、农业综合开发、人社等部门的涉农资金。将项目和资金向新农村建设村点倾斜,力争有更多的项目,更多的资金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二是整合工作组资源。督促各乡镇村与挂点工作组多联系、多汇报、多沟通,向上争资、争物、争项目。三是整合社会资金。通过政策鼓励、荣誉激励等办法吸引社会各界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尤其要深入发动农民群众,加大投工投劳力度,形成政府加大投入、社会广泛支持、农民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农村清洁工程方面 

1、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垃圾分类常识,抓好垃圾分拣分类,力争垃圾分类工作在农户层面就基本到位。做好塑料薄膜、电池等对环境污染严重废品的回收、存放、处理工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逐步改变农村的陈规陋习,彻底消除村内垃圾乱倒,杂物乱堆,污水乱排等现象,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达到路洁、水清、景美的目标。 

2、加大保洁资金筹措力度。从政府投入、单位帮建、社会支持、群众自筹等方面着手,拓宽融资渠道,稳定资金,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保洁员工资,确保保洁机制长效运行。

3、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围绕清洁工程目标,采取定期督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明访与暗查相结合、阶段性评比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等方式进行督促检查,及时掌握动态,总结经验做法,科学推动工作。 

一事一议建设方面 

1、加强资金监管。进一步规范议事程序,严格资金管理,农民筹资和财政奖补资金。做到“专户管理、专账核算、直接支付、公开公示”,确保专款专用,规范透明,阳光操作。联合财政、审计等部门对财政奖补项目筹资筹劳和奖补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专项检查。 

2、强化督促检查。制订详细的阶段性督查方案,督查实行“三定三包”,即定人员、定范围、定职责,包检查督促、包业务指导、包考核验收。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实行考核验收主动申请制,已完成建设项目的试点村主动向县乡提出完工项目验收申请,未申请验收的项目视为工作未完成。 

3、抓好资金整合。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分别管理,各计其功”的原则,把一事一议与村级公路建设、农村饮水工程、小型水利工程、农村环保、移民搬迁、村级文体活动场所建设等民生工程结合起来,整合资金,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自身建设方面 

1、围绕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综合协调工作水平。以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和谐稳定繁荣为目标,加强协调沟通,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做好与涉农部门的协调工作。 

2、围绕作风建设,进一步提升调查研究工作水平。认真抓好调查研究工作,把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作为转变机关作风、树立创新理念的有效途径,切实搞好调查研究,反馈各项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决策依据。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综述第6篇

关键词:社区体育;现状;作用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031-0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并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这是2004 年以来中国连续第三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了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中国有近9 亿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73 %, 虽然农民体育越来越受人们重视,但农民体育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同社会的期望值还相差甚远。在农村经济建设全面推进,农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农民体育更要加快发展步伐,发挥其独有的魅力,在提高农民身体素质、促进农民经济建设、传播先进文化理念、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民等方面发挥突出作用。

一、农村社区体育及发展现状

“农村社区体育”是一个特指的概念,就目前状况而言,我们对“农村社区体育”的界定是:居民以自然行政村落为主要体育健身范围的区域社会,是村落地域内共同生活的人群自发的或偶有组织进行的体育健身娱乐活动,带有一定的地方色彩与民间色彩。农村乡镇体育作为农村生活的基础内容和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村群众体育意识和身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充分认识。没有农民的强身健体,就没有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提高农民体质与健康水平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中国毕竟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全民健身工程倡导的今天,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这项工程还没有完全深入地开展开来。通过调查,部分农村乡镇社区体育普遍存在以下几大特点:(1)农村居民休闲时间、生活状况、健身观念行为。闲暇时间是体育锻炼形成的必要条件。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区差异和文化发展有较大差距,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闲暇时间、人均收入相对较低,他们为生活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精神生活的享受。但居民健身锻炼的需求意识较高,已经认识到体育锻炼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大多数居民认为有必要开展体育活动。(2)农村乡镇社区体育的组织。部分乡镇领导在群众体育锻炼的发展中没有起主导作用,没有把全民健身工程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中,对社区体育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还跟不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不少人对体育锻炼的重视仍停留在口头和文字上,真正采取积极措施的不多或甚少。体育设施的配套工程还不能满足最基本的需求,还有的乡镇或社区没有商业性的体育健身或休闲活动场所。(3)农村学校体育需要关怀。农村学校体育本可以承担起推动农村群众体育活动、增加体育人口的功能,但是,各种原因制约着学校的发展,也削弱了学校在促进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方面的功能。体育经费、体育场地、体育师资严重不足是农村学校目前面临的窘境。村级小学几乎没有像样的体育场地,乡镇级中学体育器材严重不足,体育师范生毕业不愿去农村,众多民办学校连教师的工资都无法按时发放,更不要说保证场地器材了。另外,农村乡镇社区体育活动中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没有体育健身指导员为居民提供相关的服务,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农村社区体育的顺利开展。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社区体育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五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既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并推广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这就决定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对此,党和国家一贯高度重视,把发展农业、建设农村、改善农村生活作为安邦定国的大事来抓。中国农村的进步、发展、繁荣和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十六大提出的21世纪前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是指从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满足社会成员生存、娱乐、享受各方面发展的需要,让农民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农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明显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升高,农村卫生、文化设施比较完备,农民享有较好的卫生保健和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农村居民真正过上食必常美、衣必常丽、居必常乐、身心常健的太平生活。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同志进一步指出:“没有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三、农村乡镇社区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农村乡镇社区体育是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的身心健康、体格健美与快乐幸福生活。农村人是中国居民中的中流砥柱,其身心健美快乐幸福的生活与健康长寿,又直接关系到国家或民族的社会稳定和繁荣昌盛,因此深入持久地开展中国农村乡镇社区体育,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积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影响。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提高包括健康素质在内的国民整体素质。没有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现代化建设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做好群众体育工作,培养和造就体魄强健的高素质劳动者及全面发展的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首先,体育属于文化范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体育是居民喜闻乐见、休闲为主的社会活动,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是一种健康文化;体育活动中讲求平等、互助、公正等行为规范,具有高尚的文化品位,丰富健康的体育活动是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另外,体育活动作为生活活动内容的一个部分,使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提高了生活质量,对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积极的促进。

3.社区体育为居民提供了社交机会和场合,促进了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络,建立了友谊,增进了团结,改善了社区人际关系,提高了人们的综合素质,使人与人之间形成轻松愉快、平等自由、团结友爱的局面。现代生活的紧张节奏给人们造成了较大的压力,需要通过某些活动来加以解除,社区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对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消除紧张跑,转换心情,带来无情乐趣都具有重要作用。另外,现代独门、独户、独子的生活方式,使邻里关系变得淡薄,而社区体育为居民提供了社交机会和场合,同时体育活动轻松愉快,平等自由,尤其适合社交活动。通过社区体育活动,加深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使社区体育活动形成团结友爱的局面,对改善社区人际关心有积极的作用。

4.综上所述,农村社区体育作为群众体育的一种新的活动模式,正在成为大众健身娱乐的重要基地,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可靠的保证,对农村居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诸方面会产生良好的效应,无疑对促进中国小康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作为农村体育重要组成部分和两个文明建设重要内容的乡镇体育,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随着城镇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展农村社区体育,促进乡镇居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是推动中国全民健身计划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动员全体人民和整个社会积极参与和支持群众性体育活动,努力提高全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对于中国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2]徐午,等.社会性别分析:贫困与农村发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3]邓壁娟.论新形势下中国社区体育的地位和作用[J].福建体育科技,2002,(3).

[4]顾渊彦,等.21世纪中国社区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1).

[5]李卫平,等.山东群众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1.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综述第7篇

一、认真听取了××镇人民政府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汇报

(一)经济实现良性增长。20**年全镇实现gdp34650万元,同比增长31%;人均gdp8360元,同比增长26.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8600万元,同比增长164.8%;财政税收收入实现了稳步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52万元,同比增长30%;农民人均收入4200元,同比增加500元。

(二)三农基础夯实。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了中央、省、市、县的相关文件精神,尤其在政策性农业保险、粮食直补资金等各项涉农资金一卡制发放确保了农民利益。二是实现了粮食稳定增收。三是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了××、万年庙、花朝门、凉风垭等新村建设步伐。四是加大农产品基地建设力度。全年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3个,特色产品基地3个,面积4000亩,生猪养殖大户30户,出栏商品猪20000头。发展专业养猪小区1个。五是注重劳务开发。阳光工程培训2期120人次;农村经果林、蔬菜、粮食作物等实用技术培训5000人次,向外输出富余劳动力15000多人,实现劳务总收入22500万元。

(三)工业发展有所加强。全镇新引进项目2个,引进外资1000万元,新上项目和技改投入3400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7680万元。

(四)城镇建设展现新姿。20**年,新建街道17条,场镇道路“黑化”、人行道“彩化”、道路边“绿化”,“三化”建设成效显著。

(五)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欣欣向荣。20**年全镇无一例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无一例群体性闹事事件和重特大刑事案件;防灾、救灾、减灾工作卓有成效,特别是“5.12”地震后重建,全镇新建房屋95户(一般群众户40户,低保户含敬老院55户),已有50户竣工,维修加固21户,过度性安置67户,困难群众193人得到了生活救助;计划生育率达84.16%;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等福利事业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视察了××村市级新农村建设

该村9个村民小组,681户,2480人,在新农村建设中,一是硬化村级道路1.1公里,硬化便民路2887米,渠道清淤、维修500米;整治山坪塘3口;新建户用沼气30口;购置耕耘机20台,灌溉机具10台。水土保障持工程全面完工,经济林桃、菩提树等已定植完毕,长势良好。市级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最佳成果。

三、视察了通村公路建设

全镇通村公路在去年修建23.65公里的基础上,今年已修建了16.5公里,由于狠抓了通村路硬化,改善了镇内交通状况,融洽了干群关系,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视察了场镇综合整治情况

××镇党委、政府根据本镇实际情况,对场镇“五大秩序”集中时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整治“脏、乱、差”现象,运用了100人分段负责整治,收缴不按规定摆放的商品、广告牌等500余件,车辆10辆,投入200余万元维修了下水道,特别是盘活了小型综合农贸市场,做到座商归店、行商归区,严禁撑杆搭棚、占道经营,使“乱搭、乱建、乱摆、乱停、乱挂、乱倒”等违规行为得到了有效控制,市场市容面貌焕然一新。

五、视察了××火车站开发区建设情况

××火车站开发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按照现代化城市规划建设,总投资3.2亿元,已投资1.3亿元,垫付征地款500万元,已建商品房面积达6万平方米,建公益设施3500余米,已置花坛、路灯、已种风景树、花草、竹木等品种优良,绿茵入趣,引人入胜。

六、视察评议

这次视察在镇人大主席团主席陈明军、副主席谭奇彩的带领之下,12名县人大代表认真视察了上述单位,与会代表通过“走、看、听、评”,代表们对××镇人民政府镇长吴昌波所作的《××镇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情况汇报》翔实,于怀明对通村公路、谢续俊对××村市级新农村建设、甄洪江对场镇综合整治、邓力对康力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火车站开发建设的情况表示满意。

七、存在的问题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综述第8篇

关键词: 音乐文化 “天人合一” “寓教于乐” “主客统一”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文化建设又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文化建设本身,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其中的重中之重,是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同样也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

具体而言,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又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理论层面进行系统化的研究与解读。

一、弘扬传统的“天人合一”的音乐文化精神

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第一个层面,是弘扬传统的“天人合一”的音乐文化精神。

“天人合一”不仅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精神,而且也是整个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它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它不仅是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而且也是一种关于人生理想、人生价值的学说。”[1]中国文化精神与西方文化精神最根本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前者强调“天人合一”,后者强调天人分立,这正如张贷年、程宜山二位先生所言:“中西文化基本差异的表现之一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2]

“天人合一”的传统音乐文化精神,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统一。因此,又由“天人合一”的传统音乐文化精神,派生出“中正平和”、“含蓄婉曲”、“亲切真挚”等等传统音乐文化精神,并派生出“形神兼备”、“刚柔相济”、“气韵生动”、“情理结合”、“情景交融”等诸多的传统音乐文化特质。

总而言之,“天人合一”的传统音乐文化精神,强调的是“和谐”二字。显而易见,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首先就要弘扬这种“天人合一”的音乐文化精神,为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提供正能量与软实力,从而为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雄厚的文化支撑与智力之源。

二、弘扬传统的“寓教于乐”的音乐文化精神

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第二个层面,是弘扬传统的“寓教于乐”的音乐文化精神。

“寓教于乐”,指的是寓教育于娱乐之中,这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重要特征。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乐感文化”,即娱乐论。在汉字中,“音乐”的“乐”与“娱乐”的“乐”是同一个字,二者密切相关,也就是说,音乐即娱乐,娱乐即音乐。

在整个音乐文化建设中,音乐艺术虽然具有普及音乐基本知识、提高人的音乐修养、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美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完美人格等多种文化作用,但是这些文化作用又都要通过娱乐才能得以发挥。可见,“寓教于乐”的重要性之所在。

娱乐又与游戏紧密相连,早在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在他所著的《美育书简》一书中就指出: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必须通过“游戏冲动”才能有机统一在一起。人在现实中既受自然力量与物质需要的强迫,又受理性法则的约束与强迫,是不自由的。人只有在娱乐游戏时,才能摆脱自然的强迫与理性的强迫,获得真正的自由,才能实现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所以,人的这种乐游戏的本能,便成为艺术(包括音乐艺术)创作的动机,在这种自由活动中,才的过剩精力才得到了发泄,并从中获得美的愉悦。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又发展了席勒的这一学说,他明确指出:人的审美活动与艺术活动,实质上都是一种游戏,美感则是从“游戏”中获得发泄过剩精力的愉悦。他们创造的这一学说被后来的艺术史家合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中国传统的“寓教于乐”的音乐文化精神,则与“席勒-斯宾塞理论”有本质上的区别:中国传统的“寓教于乐”的音乐文化精神,是以娱乐为路径与手段,而以教育为宗旨与目的;“席勒-斯宾塞理论”则以娱乐游戏为本质与目的。

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就必须弘扬传统的“寓教于乐”的音乐文化(下转87页)(上接61页)精神,要在农村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欣赏的全程中,贯彻“寓教于乐”的精神,让所有的音乐艺术活动的主体,都能自娱自乐、娱人乐人、快乐分享、快乐尽享。让音乐真正成为“娱乐制造”和“制造娱乐”的利器,使其在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中,发挥它独有的重要作用。

三、弘扬传统的“主客统一”的音乐文化精神

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第三个层面,是弘扬传统的“主客统一”的音乐文化精神。

所谓“主客统一”,指的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亦即音乐艺术活动的主体(创作主体、表演主体、欣赏主体)与音乐艺术客体(音乐作品)的统一。这种“主客统一”的音乐文化精神,决定了人品与艺品、人格与艺格的密切关系。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乐如其人”、“要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从艺”、“德艺双馨”、“德高艺劭”等等,都是“主客统一”音乐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这与西方传统音乐文化精神中的“主客分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翻开中国音乐史,记载德艺双馨的音乐人的动人故事比比皆是,它们都是“主客统一”音乐文化精神的光辉篇章。例如战国时期古琴演奏家俞伯牙与樵夫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命若江河!“后来钟子期死,伯牙为了谢知音,摔碎古琴,从此不再弹琴,这是音乐人与音乐作品完善统一的范例。又如唐代宫廷乐师雷海青,在安史之乱时被安禄山掠,命期奏乐,雷将乐器琵琶掷地痛哭,以示抗拒,命其奏乐,雷将乐器琵琶掷地痛哭,以示抗拒,被安支解示众,宁死不屈。这也是“主客统一”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光辉典范。

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也必须弘扬传统的“主客统一”的音乐文化精神,使人民群众做到音乐美与自身的心灵美、行为美的有机统一,从而大大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综合文化素质。

综上所述,可见黑龙江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要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神,就要从弘扬传统的“天人合一”音乐文化精神、弘扬传统的“寓教于乐”音乐文化精神、弘扬传统的“主客统一”音乐文化精神三大层面入手,并力求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