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16 08:31:5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第1篇

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区域性,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正确的评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正确评价能制定正确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方法。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不断向前。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对应的农业自然资源可以得到可持续的开发和利用,保证自然环境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不仅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同时也不损害后代的利益。

1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从全国范围来看,农业发展一直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保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进入21世纪以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我国粮食产量的“十一连增”,不仅有效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同时还开发了一系列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新技术。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在农业的发展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但仍存在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垦殖比较严重,部分植被已经被破坏,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土壤质量变差;东部地区的森林损失率较高,生态功能正在退化;中部地区的农业长期得不到耕作,土壤的肥力正在下降;同时由于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得土壤污染比较严重。

2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可持续发展农业和传统农业不同,农业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视对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合理应用的范围内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的特征: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这四个方面的特征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较大影响。

2.1经济社会的发展

经济的可持续性是整个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一方面其是农业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保证,另一方面是农业生产在经济上的盈利,可以更好地投资到农业生产中,促使投资有更好的产出,在农业技术的选择方面应该实现自我的维持和积累。

2.2资源减量投入

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就是资源减量投入,在进行农业生产时需要在自然界获取对应的耕地等生产资料,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实现资源减量投入是非常重要的。资源的减量投入实际上就是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3资源循环利用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从最大限度上对资源实现循环利用,保证资源得到最佳的优化配置,杜绝浪费资源,对于可循环利用的资源需要进行更加有效的利用,保证资源最大化。

2.4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物质基础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主要目的是维护好农业生态环境,促使农业生产区域的大气、土壤、地表以及地下水等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是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进行的分析,四个方面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需要做到协调统一。

3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相关建议

一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促使各个方面可以达到协调和统一。结合吉林省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计划和目标,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进行积极探索,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是大力?l展乡镇企业,对剩余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分流,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

三是加强污染的治理力度,引进高新技术对传统企业和产业进行改造,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节省资源、降低能耗,不断改善环境。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民对耕地加强保护,增强农民的耕地保护意识,促使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五是做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和规划工作,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在相互协调和沟通的基础上,制定合适的发展规划。依照吉林省的人口规模、环境状况、资源现状、经济发展水平等,做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规划、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第2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农业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实现方式

农业资源是农业经济得以实现的基础,通过对水域、空气、土壤、气候和植被等农业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这是确保农业生产得以提高的重要基础。只有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才能确保农业资源实现永久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农业资源的保护,从而确保子孙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实现土地、水和动物资源的永续利用,在经济、技术和环境上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滞后于工业的发展,而且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经济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由于我国农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农业生产效率较低,投入产出不协调,而且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劳动力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更多的关注,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1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自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我国农业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其不仅使农业机制放活,而且农民生产经营拥有了更多的自,农村的生产力得到解放,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打破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实现了适应,充分的调动起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使农业产值及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使农村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目前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下,由于农业机械化配置程度较低,农业投资比重较小,缺乏健全的基础设施等,从而导致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家庭式的生产模式,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缺乏协作性,而且生产效率低,技术落后,小农经济特点较为突出。目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使用大量高毒及高残留的农药和化肥,这不仅导致农产品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而且造成土壤板结、酸化,土壤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农业受到了严惩的污染。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导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大量耕地被侵占,水土流失严惩,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缺乏,无法有效的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另外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全作社还没有全面进行普及,缺乏健全的农村金融休息,专业化的农业人才缺乏,农业科技知识得不到很好的普及,这都制约了当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步伐,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2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2.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方式

要想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则需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力度,通过对农民科学生产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使农业生产成本得以降低。加快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建立和推广,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农民的收益,而且可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将环境建设有效的结合起来,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在加快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基础,要不断的强化对农业生产的再教育,通过政策引导和鼓励等多种形式,从而充实农业专业队伍,使农业专业人才能够到基层农业部门中对农业生产进行指导,加大对农业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的步伐。国家应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加大对水利设施建设,更好的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性,从而打造绿色农业品牌。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方式上,不仅需要加大生态农业的建设,而且还要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从而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发展开拓资源的技术,开发利用新的资源以进行农业生产,目前海洋、沙漠和某些种类的生物资源比如微生物和太空资源都有待大力开拓。其次是节约资源的技术,这是一个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理,目前农业生产中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高,可见开发节约资源农业技术仍有广阔的空间。再次是保护资源环境的技术,其中包括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物种资源,研究推广低毒低残留化肥和农药,加强工业三废的治理等等。然后还可开发创新效用的技术,包括深加工和农作物废物及牲畜粪便利用技术等。最后还有保护效用的技术,包括粮食仓储技术,果蔬保鲜技术,水产冷冻和腌制储藏技术等等。

2.2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与加强

农业是我们国家的基础产业,需要受到国家法律制度的保护,需要政府从全局统一规划统筹,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来提供农业最基本的保障措施。国家应制定关于农业发展的法律,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法律以及保护农业生产力和农民利益相关的法律,并且要认真贯彻农业法律的实施,使农业在法律保护健康持续地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民打造美丽宜居的生存、生产、生活环境,为农民居民配置优越的教育、卫生资源,吸引农民留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其中采取的重要措施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健全资金投入机制,把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逐步纳入公其财政覆盖范围。此外,还应大力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投入资金并给予足够重视,运用互联网与农业发展相结合的尝试,大力扶持农民自主开展农业经营以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继续研究探讨“农民合作社”和“农超对接”等经营模式,引导农民提高技术、改善经营提高防御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风险。

3结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率处于极低的水平,再加之当前农业信息化和产业化都处于较低的程度水平,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对农业资源的保护意识缺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强对农业资源的保护力度,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加强对农业资源的保护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业生产中科技的含量,加快农业的信息化和产业化建设,确保农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阎元礼 单位: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第3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改善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逐渐由传统的粗放型转变为现代集约型,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但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工业发展的迅猛,生态环境以及农业资源破坏程度的加深,我国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限制[1]。因此,在促进社会整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是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但对于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消费市场、不同适应条件等的农产品生产来说,则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农产品的选取、栽种。本文立足于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期望能够产生一定的指导价值。

1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

1.1结构配置不合理

现阶段,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农业经济的整体结构调整。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过重讲究与社会市场相接轨,而忽视了农作物栽种条件的适应性,因此,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注重生产条件的保护,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否则极易发生丰收不挣钱的现象[2]。

1.2生产效率低下

虽然我国领土面积广阔,但人均种植面积却非常小,尤其在我国南方,山地丘陵等不利于农作物种植的土地广阔,可用来种植的面积不大,而且,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传统的家庭式手工生产,对先进生产技术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能力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农业生产效率仍然比较低下[3]。

1.3环境质量差,不利于农业生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我国的环境质量较差,主要是由于工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人类无所顾忌的滥砍乱伐、肆无忌惮的毁林开荒等使得我国的种植面积不断缩小,且工业废水、废气等对土地造成水源污染、微颗粒污染等,而且毁林开荒,易导致水土流失,使土地丧失可栽种农作物的能力,从而制约甚至阻碍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许多农用地被征用,用来非农业建设,从而加剧了农用地的锐化,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大降低。而且由于城市化建设的需要,许多农民弃田进城务工,许多农村耕地被长年闲置抛荒,使得我国为数不多的种植土地资源被浪费。环境质量差,土地资源浪费等,不仅导致了生产效率的下降,而且容易引发相应的灾害,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击巨大[4]。

2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赖于农产品附加价值的提升,且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满足全社会消费人群对农产品的认同与需求。

2.1农业经济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环境质量的保证,且优质的环境质量,能够提升农产品的生产效率,保障农产品的质量,满足消费人群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因此,在积极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使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而且,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质量是有效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但环境质量的保证,才能全面促进农产品生产质量的提高,因此,农业经济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对于那些已经遭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我们要及时治理、改善、补救,而对于那些尚未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要做好保护防范措施,使农业经济的发展,处在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之中,这样才能保障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5]。

2.2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生产技术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能够帮助农民更加有效的提升生产效率,节省时间,创造更多的农业经济价值。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根据当地栽种的实际情况以及生产条件,因地制宜的选取恰当的科学生产技术,在保证不破坏农耕地使用性质、无环境污染的情况下,选取高产、抗病虫害能力强、抗自然灾害能力强的农作物进行因地制宜的栽种培养,从而在农作物的选取、科学技术的选取及应用来保证农业生产效率,且要大力推广并应用机械生产,降低生产成本、节约生产时间,从而提升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在各方面正确实施的情况下,便可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加强农业生产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由于我国农业相对落后地区,缺乏专业的农业生产人才,其农业生产效率以及农业经济效益都比较差,因此,需要对这些地区输送一定的农业生产人才,并加大当地农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对当地居民进行农业知识传授,并积极挖掘他们自身潜在的农业生产潜能,激发他们的生产积极性,而且要对当地农民的综合素质进行培训,对当地居民进行文化素质教育,使农民充分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且提高对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力,使传统的农民转变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人才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实现农业生产人才储备,能够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生产力量。

2.4开拓农业经济增长方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繁荣发展,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由传统的单一粗放式农业生产,逐渐转变为集约型生产,且农产品生产的种类也得到了丰富,大量引进了许多国外比较成功的经济性农产品的栽种技术,扩大了栽种品种的同时,也开拓了农产品消费市场的多样性,像现如今的反季节蔬果,已经成为消费市场的主打,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多元化,从而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在生鲜农产品流通中,可以有先进企业起带头模范作用,规范化的形成农业合作社组织,由农业合作社对农户进行关于现代农业生产方面知识培训,提高农户生产技能和现代组织管理意识,使农业合作社能够协调快速发展。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是市场的一只“有形的手”,政府可以针对“农超对接”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关于支持超市和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比如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并免费向农户提供信息平台的使用培训,普及网络在农户之间的应用,从而及时获得市场信息,避免盲目性。基于当前电子商务环境,超市自身也应提高冷藏技术以及其他方面设施,以减少在途或储存的损耗。超市可以向消费者提供新鲜、绿色、安全的产品,还降低了采购成本,消费者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农户又有稳定的销路,这样能实现农户、超市和消费者三方达成共赢的状态。超市再向农户普及现代化农业生产的知识,提高农户现代化生产意识,从而更好地实现“农超对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改善运输方面的基础设施,完善现代各方面物流技术,避免在途损耗。因地制宜,结合各地情况。关于推进“农超对接”方面的工作,应当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比如经济发展水平,物流发展水平,农业发展程度以及居民水平,推进“农超对接”流通模式,让农户有多种选择机会,超市也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合作模式。

2.5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近年来,我国农业产品分为两季,政府采取了相应的调控措施,保证了农产品的顺利出售与消费,使我国农业产品结构更加趋向规范化、科学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下,农民获取了丰厚的农业经济效益,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打开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格局。但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要站在长远的角度看待。且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制定并调整相应的发展措施。虽然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但近年来,国家、政府以及农民都做出相应的调整、解决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问题所导致发展阻碍的可能性。且“三农”政策的不断深化改革,即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的调整、修改。总之,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且发展前景值得期待。例如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以电子网络为商务平台,可以及时、准确的了解双方的生鲜农产品供需需求,可以在电子商务中获取信息,有效调整安排物流配送方案,可以很好地去调节生鲜农产品物流中的季节性、地域性问题,使物流模式更加优质,保证物流经济效益。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调整物流模式,可以增加生鲜农产品在实际销售中的附加值,提高物流配送能力,减少物流损失,优化改进专业的物流运输、包装、存储模式,改进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运输品质。同时,在物流模式中,可以实现第三方物流链配送,可以对大部分生鲜农产品进行必要的分类、包装,确保生鲜农产品保质、保鲜,使其在包装、运输以及产品流通过程中,保证生鲜农产品的品质。同时,基于当前电子商务环境,在生鲜农产品物流中,可以分析生鲜农产品在物流市场中的特点,加强开发物流技术,减少产品在物流链中的流失,使生鲜农产品不需经过深加工就能销售,降低生鲜农产品腐烂率,使其从生产到销售中没有制造商环节,保证提升物流质量。总而言之,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农业经济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步伐一致;在农业生产中,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生产技术;农业人才培养,加强农业生产人才储备以及开拓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生态环境,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3结语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第4篇

一、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问题

(一)什么是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资料显示,对于可持续性发展基本含义的界定即是,从根本上剔除过分关注经济发展速度而忽视绿水青山的保护的发展方式;从对资源肆意浪费到技术发展占主导的转变,从整体上衡量社会、资源以及发展的最终效益;利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积极利用科研技术成果,进行安全生产以及清洁消费,实现资源可持续性利用。降低能源的开采规模,降低废气废物的排放数量,最终平衡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均衡关系,保证当代人的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发展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同时也可以满足后代人的发展需要,协调整个社会经济、资源以及整体环境的均衡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现阶段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理念,其提出了传统意义上消费资源存在差异的生态发展理念,综合衡量经济发展、生态优势、人口环境、技术要求以及文化要素,全面深化了人类对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发展经济不是初衷,其最终目标是提升民众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也是造福人类发展的主要方式,对整个环境发展和资源节约的持续利用有时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使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受到损害。经济发展就意味着人类有能力投入更多的资金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从而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与生态环境现状

(一)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现状

2014年经过总体统计,内蒙古全省GDP总量为17769.5亿元,经济发展的增速为7.8%。在总体增长中,农业产值增加为1627.2亿元,同比增加3.1%;工业增加总产值为9219.8亿元,同比增加9.1%;服务行业总产值为6922.6亿元,同比增加了6.7%。全省人口平均GDP为71044元,同比增加了7.5%,按照每年平均汇率核算人民币为11565美元。内蒙古地区三个产业总比例为9.1:51.9:39。全省总共财政总预算主要为1843.2亿元,公共全部财政预算总支出为3884.2亿元,同比增长数量为7.1%和5.4%。在全省政状况都捉襟见肘的状况下,依然实现了全省增长目的。各地区的整体财政收入也便显出新情况,整个区域中共有102个旗县(市、区)中,其中100个地区总体公共财政预算大于医院,5亿元以上的有51个。

(二)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现状

近年来,内蒙古正处于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调整时期,未注意对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只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陷入“资源开发陷阱”。为了生存和发展,人们不得不采取毁林种粮、涸泽而渔、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不断提高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不仅关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漫漫历史中人类吸取教训,假如人类毫无节制地开采和肆意掠夺,基本上都会对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从而进一步对生态安全形成困扰,更有严重状况造成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形成代际伤害,给周边地区和子孙后代带来深重灾害。

三、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存在问题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经济结构、工业化、农村农业、反贫困等方面。

1.经济结构问题。任何一个社会的经济结构都是在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结构的协调有着密切的关系,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实现区域内部的平衡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质量,这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路径。

2.工业化问题。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现代化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资源短缺地区工业化问题相对严重,进程滞缓,而资源丰富的地区大部分工业都是资源为发展核心,最终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资源导向发展策略。

3.农村农业问题。农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又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传统农业得不到现代化改造,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同样难以提高,农业剩余就不能有效地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就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就无法得到突破,因而,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改造。

4.反贫困问题。贫困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这些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贫困人口居住相当分散,客观的自然条件给扶贫工作增加了难度,使得贫困问题成为本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四、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具体对策

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转变观念,增强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加强资源环境管理;建立生态补偿制度;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增强生态观念,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发展和环境矛盾突出,必须要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利用功能分区和生态经济区划,为循环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建立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快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保障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就是要处理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实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那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得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只有利用一定自然资源并将其应用于生产才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社会性事业。必须要鼓励全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只有全员共同努力下才能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但蓓.浅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国土经济, 2002, (07)

[2]陈雪莲.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浅析[J].经济师, 2004, (08)

[3]沈耀良.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苏南科技开发, 2005, (06)

[4]王璞琦.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04)

[5]郑易生.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城市科学论集), 2006, (S1)[6]刘一山.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西南造纸, 2004, (0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第5篇

[关键词]土地农地产权制度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农地的可持续利用,农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基础是建立有效的农地产权制度。在我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下,存在着土地保护不力,土地利用效率不高,从业者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等问题,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我国土地利用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并提出若干改革农地产权制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状况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丹博斯宣言和行动纲领”中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采取某种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以确保当代人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中国21世纪议程》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合理利用和充分保护农业资源,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在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土地无疑是最关键的因素。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农地资源的可持续和有效率利用。这要求在农业发展和农地利用上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农地资源的代际分配问题,即农地的可持续利用问题,要求保护耕地,规范和限制农地的非农用途,要求保持耕地肥力,保护农地生产力;二是农地资源的代内配置问题,即农地资源在其各种可选择的利用方式中的配置问题,要求提高农地利用效率,通过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在有限的农地资源基础上满足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三是农业从业者的利益实现问题,要求合理分配土地收益,保障农民利益,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农地利用上,存在着诸多不合理、非效率的状况,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土地保护不力,耕地流失严重。我国农地资源十分紧缺。现有耕地总面积为13.4亿亩,人均仅1亩多,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占有耕地居世界第67位。全国2800多个县中,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提出的警戒线0.8亩的有666个,其中低于0.5亩的有463个。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我国土地的自然承载力为14—15亿人口,现在已经接近极限。在土地供给形势相当严峻的情况下,耕地流失情况一直十分严重。建国以来,我国耕地面积平均每年减少约102.3万亩。近年来,由于城镇建设用地扩张过快、开发区热中违法大量圈地、农民宅基地超标等原因,耕地流失有所加剧。1986——1995年,全国净减耕地面积5万平方公里,超过日本耕地面积的总和。而最近4年中全国共减少耕地3451万亩。从长期看,耕地减少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威胁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2、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单产效率下降,粮食供给面临危机。我国农业生产率不高,是美国的1/40,法国的1/20,日本的1/3,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土地经营规模过小,规模经济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在均田承包的土地制度下,农户经营的土地有细碎化、分散化的特点。80年代中期,农户平均经营规模为9.3亩,每户承包地块分割为9.7块,1990年户均规模下降到8.47亩,每户8.2块。目前我国农民人均耕种面积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l/4,美因的1/230,加拿大的1/3760。二是我国农业有机构成低,技术含量低。1998年我国耕地中只有53.7%采用机耕,17.7%采用机械化播种,9.1%采用机械化收割。三是农户对地力保护缺乏热情,土地生产力下降。承包制后农户追求短期利益,忽视地力的保护和培育。大量化肥、地膜的使用,造成地块板结,土壤有机质明显下降,其结果是土地单产效率下降。地力的下降使农业生产波动频繁,粮食供应越来越缺乏稳定性。

3、农民务农收入降低,负担加重,种田积极性不高,土地抛荒现象严重。由于工农业产品比价不合理,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等原因,近年来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呈现逐年下降之势。2000年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仅为2%,既远低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6.4%的水平,更低于国民经济增长8%的速度。城乡居民收入比1978年是2.56∶1,2000年是2.78∶1。国家统计局调查,2000年52.3%的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79.08%农村家庭人均生活费支出不足2000元。与此同时,各种不合理收费强加到农民头上,加重农民负担。1997年农民承担的“提留”、“统筹”、“以资代劳”及其他费用,全国人均达180多元,相当于现金收入的16%,而中央规定的最高限额是5%。务农比较收益的降低,打击了农民务农的积极性。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造成土地荒芜。据1991-1996年的不完全统计,全国长期闲置的土地为174.74万亩,其中闲置耕地达94.7万亩。

显然,目前的农地利用状况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而这种状况的产生,实际上是目前农地产权制度运行的必然结果。

二、目前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推行的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以均田承包为特征

的农地产权制度,由于将土地经营主体和收益主体结合起来,推动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但是,这一制度在设计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其绩效递减甚至为负,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1、农地产权主体不明确,导致农地缺乏有效保护。作为农业基本生产资料的土地,其供给具有完全的刚性,而且,其使用方式具有不可逆转性,农地一旦转入非农领域,再恢复为耕地的可能性极小。因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耕地是首要任务。在产权经济学的意义上,财产的保护有赖于排他性的产权制度的建立,有赖于明确的产权主体的形成。在我国现行《宪法》和《土地管理法》中,规定农地所有权属于农村集体经济。但是,产权主体究竟是乡集体、村集体还是村民小组,相关法律中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其结果是出现了同一土地的“一权多主”的现象,严重背离了产权的排他性原则。正是农地的“一权多主”导致产权的保护完全散失。这是因为,产权的保护是有成本的,在“一权多主”的情况下,保护成本由保护者单独承担,但利益却由多个主体分享,于是不可避免产生“搭便车”,人人希望他人保护产权,产权就失去了保护。失去保护的产权实际上处于一种无主状态,当国家强制性低价甚至无偿征用农地时,无人出面进行干预;当集体领导贱卖、侵占集体土地时,无人出面制约;既然土地实际上成为免费的午餐,谁也不愿意放弃无偿享用的权利,于是超标准占用宅基地成为潮流。

2、承包权的频繁调整弱化了农户投资的收益预期,刺激了农户的短期行为。产权关系不清是现行农地产权制度的一个严重缺陷。农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权能缺乏清晰的界定,各产权主体间的责、权、利关系也没有明确的规范。表现之一是农户的承包经营权缺乏明确的空间界限,拥有所有权的集体组织可凭借所有权随意干预经营权。表现之二是农户的承包经营权缺乏明确的时间界限,承包期限可以随意调整。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要求不断培养地力,而地力的培养如修建梯田防止水土流失、播种绿肥、施用农家肥增加土壤有机质等,或者是需要长期、大量投资,或者是需要付出较大的机会成本,如短期内施用化肥比农家肥有着更高的产出效率。在农户地权不稳定的情况下,农户对土地投资的长期收益缺乏稳定预期,其结果是造成农户行为的短期化,忽视地力的培养,对土地进行掠夺式经营。

3、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小规模经营格局无法改变,降低农地资源配置效率。现行农地产权制度的产权关系不清还表现在农户承包经营权的不完备,农户对承包土地缺乏实际的转让权。在均田承包格局下,农户占有的土地分散而又细碎,导致单产效率和农户收入的极端低下。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实施规模经营,将分散的土地向种田大户、种田能手集中。但是,由于农户缺乏土地转让权,只能保持小规模经营格局。这是造成目前农业生产中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土地流转机制的不健全同时是加剧耕地抛荒的重要因素。由于务农比较收益低,农民外出打工是一种理性的选择。由于土地转让受到限制,外出打工的农户只能选择放荒土地或者粗放经营。流转机制不健全也是造成农户忽视地力培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户对土地的长期投资实际上增加了土地的价值,由于土地流转机制的不健全,农户对土地投资形成的价值不能得到合理的评估,不可以借助于市场得到补偿,农户自然失去土地投资的积极性。

4、土地收益分配的不合理,加剧农民负担。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下,各产权主体的利益关系缺乏规范,土地收益分配不合理。主要表现是租、税、费关系不清。其结果一是方便乡镇集体组织将各种不合理收费捆绑进承包合同中,随意加重农民负担。二是租、税、费关系的模糊,导致农户因承包土地而承担了太多的社会义务。如在集体提留中,数额最大的是干部和民办教师工资及补贴、五保户和军烈属补贴、行政费用等,这些支出项目都属于社会职能,理应由国家承担,却不恰当地加到农民头上。农民负担的加重,务农比较收益的不断降低,进一步降低了农民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迫使农民离开农村和农业生产。农业劳动力是最重要的农业资源,当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失,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只能成为空中楼阁。

三、改革农地产权制度,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改善农地利用状况,提高农地利用效率,遏止耕地流失、地力下降趋势的关键是建立有效的,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农地产权制度。为此,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农地产权制度进行改革。

(一)所有权——明晰化

关于农地所有权改革,理论界有国有化、私有化、复合所有制和完善集体所有制几种观点。本着尊重历史又照顾现状的原则,笔者倾向于通过明晰产权主体,合理界定产权权能的方式,进一步完善集体所有制。其一,现行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不在于集体所有制本身,而是制度设计上不规范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改善制度设计得到解决,而没有必要改变所有制性质;其二,在我国目前农业生产资源和技术条件下,保持和发展集体所有制有利于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实现;其三,由于土地承载着社会福利的职能,因此,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要考虑农户对土地分配的公平要求,这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其四,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宜采取渐进的方式,这是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成功的基本经验。改革的步子过大,会造成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波动,动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农地所有权改革,关键是塑造明确的土地所有权主体而不是改变集体所有制的性质。

目前农地所有权主体主要是村民委员会(行政村)和村民小组(自然村)。村民委员会是政府机构的派出组织,承担着大量行政职能。在现行土地制度中,村民委员会具有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人格化代表和作为土地行政管理部门的准行政主体的双重身份,是导致农地处于“无主”状态的主要原因。以村民委员会作为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主体,不仅产权主体不能真正落实,而且,由于村民委员会职能的行政性,会导致各种行政费用向农民分摊。同时,通过村民委员会对农地利用进行监督,对农地资源进行配置,也面临着较高的交易费用。可见,村民委员会不适宜作为农地产权主体。将村民小组界定集体土地产权主体是较为合理的。其一,建立在自然村上的村民小组不承担任何行政权,可以保证土地所有权的独立性;其二,通过村民小组监督土地利用,配置土地资源,有着交易费用低廉的优势,而村民小组的行为也较容易得到监督;其三,相对于由村民委员会行使所有权,较小的产权范围可以提高村民对土地的关切度,有利于土地保护和地力培育。

在确定所有权主体之后,应进一步明确产权关系。村民小组行使的土地所有权是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能的完全所有权。土地收益属于集体所有,处分权需通过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大会行使。村民小组

依照法律和土地行政管理规定将分离出来的土地经营权让渡给农户,有获取分离出来的土地使用权部分收益的权利。作为独立的所有权主体,村民小组有拒绝违法征用和变相买卖集体土地的权利,有与其他主体交换土地的权利。同时,村民小组有保护集体土地,对国家依法征地提供方便和依法纳税的义务。

(二)承包经营权——物权化:

在实行承包制的情况下,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与农户签定合同,把土地承包经营权交给农户。应该说,在这种土地关系中,承包权本身具有物权的性质。但是,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看,承包权一开始是以债权的形式出现的。正是债权的性质决定了,承包权由于依据契约设立因而其内容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些并非与该权利对等的义务被捆绑进土地合同中;也正是由于债权的性质,决定了作为人的乡村干部可以随意调整土地分配关系,随意向农户摊派,随意调整承包合同,使农户的地权失去稳定性。承包权的债权性质使其不能成为有效的土地市场运作的制度基础,完善承包权,就必须改变其债权性质。

在法律上,与债权相对应的是物权,与债权是按照契约约定而产生不同,物权是依照法定主义原则由法律设定的权利人所享有的直接支配其物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就是指承包权的法定化、固定化、长期化、可继承化和市场化。法定化要求农户的承包权应通过法律手段加以界定和保护,通过完善民法建设,把承包经营权法定为农户对土地的当然权利。固定化要求把土地承包经营权固定在具体的地块上,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对土地不再进行行政性调整。长期化要求农地使用权的期限应符合农地利用和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要求,延长承包期。可继承化指农地使用权可以按照法定程序继承。市场化指内地使用权可以通过市场进行交易。承包权的物权化,实际上赋予了承包者完善的经营权,变单一的土地经营权为占有、收益、使用、处分四权统一的承包经营权。

(三)使用权——流动化

建立规范完整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一种财产权利,应该是可以依法流转的,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其资源效益,保证权利人享有的权利的最终实现;第二,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更多的农户将会放弃土地的耕种,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限制只会导致土地的闲置和浪费;第三,针对我国农户占有土地细碎化的特点,允许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土地的相对集中,实现规模经营。可见,建立完善发达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已迫在眉睫。

土地经营权流转主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继承、出租、抵押等。在现行法律中,土地经营权是可以继承的。但是,对转让、出租、抵押的规定存在诸多问题。关于转让,在现行的法律解释中,土地经营权可以转让,但必须以发包方同意并无偿为条件。这一规定实际上否认了农户的转让权。土地经营权的抵押在现行法律中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允许土地经营权的抵押,既可以使承包农户保留对土地的耕种,又可以融通资金,增加投入发展生产。因此,对法律规范进行调整,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法抵押,具有重要的意义。土地经营权的出租在现行法律中同样是被禁止的。这是加剧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土地是农民主要的社会福利保障工具,由于放弃土地的机会成本太高,当农户因为某种原因无力或不能耕种土地时,他们极有可能选择放荒土地。而允许土地经营权的出租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四)土地收益分配——法制化、规范化

长期以来,农业中租、税、费关系不清,以税代租、以费代税、税费不清的情况比较普遍。其直接结果是加剧农民负担,并强化农民的抗税抗费意识,恶化农村社会关系。为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应明晰租、税、费关系,明确各产权主体的产权边界,以科学合理的租、税、费标准和水平调节土地利用方向,协调土地利用中各产权主体的关系,切实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土地收益分配关系可进行以下调整:其一,用规范的地租取代不规范的“集体提留”。农户承包集体土地,负有交纳地租的义务,为规范这种关系必须签定具有法律效率的租约,明确规定地租收取依据和标准。在承包期满集体土地时,对农户投资增加的土地价值应参照市场情况给予经济补偿;其二,理顺农民和国家的税收关系,将暗税改为明税,并通过制定实施具体的《土地税法》规范地税的征收和使用;其三,要把地税和地租分开,明确其征收依据和使用方向。将原来向农民征收的一切税费明确划分为税、租、费三大块进行征收,然后根据各自的性质分配其用途;其四,各地根据具体情况给向农民征收的税、租、费确定一个上限,以避免农民负担的加重。可以将原来三提五统不能超过上年人均纯收入5%的控制线,改为农村地方对农民收取的一切税租费不能超过某一个绝对额,即由相对量控制变为绝对量控制。

参考文献:

(1)王军:《可持续发展》,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年版

(2)曲福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3)立周:《21世纪的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4)郭熙宝:《农业发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王满船:《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

(6)张淑焕:《中国农业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7)[美]伊利、莫尔豪斯:《土地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8)周诚:《土地经济学》,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

(9)曲福田等:《中国土地制度研究》,1997年版

(10)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

(11)刘燕萍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构建思路》,《中国土地科学》,1998年第7期

(12)张孝直:《中国农村地权的困境》,《土地经济》,2001年第1期

(13)张敦胜:《论建国后我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变革》,《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2期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第6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

自21世纪以来,我国中央各级地方政府对各项扶农助农相关政策进行详细部署与实施,各部门就农村、农业与农民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作为首要任务,严抓经济发展,促使各地区农民的实际收入及生活质量得到飞速的提升,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也相继提高。

一、当前我国农业在可持续发展当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基础理论环节较为薄弱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具有多项学科进行相互交叉的特性,其具体包括农业学科、电子控制、信息技术以及经济管理等。从我国现有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来看,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推行之后,农业耕种及其管理主要由家庭为单位,难以进行统筹管理。同时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现状上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我国仍处于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当中,特别是针对生态农业发展结构上,亟需精通农业科学、经济学以及生物学等多项学科的专业型高端人才,但就我国目前农业经济现状来看,还不具备借鉴基础,其理论体系搭建并不顺利。

(二)农村劳动力不足,剩余劳动力并未得到高效利用

我国农村的留守群体大多为儿童和中老年人,这是当前农村发展的一大普遍现象,给农民种植粮食和务农带来极大的不便,部分村户甚至将自己的土地转给其他人进行种植,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当深入到农村观察研究中发现,农村还有较多的潜在剩余劳动力并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大部分农民在一年的时间里仅用了不到三分之一的时间进行实际务农,多数农民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开始进城打工,在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后便不再回农村劳作,这也是导致农村经济下滑的一大原因。

二、新时期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形式,建立生态农业体系

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理论研究要站在其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上,其理论基础决定着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高度及走向,需要把理论基础放在实践前面,严厉杜绝先发展再治理这一本末倒置的现象发生。另外农业经济体系构建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前提,从当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上可以看出,我国生态农业体系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构建:其一,以自然生态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为视角,积极利用法律手段,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督及治理,促进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其二,加强农业经济管理技术的全面推广。基于农业经济技术接受者为农民,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必须优化推广途径,解决当地农业经济转型中的资金问题;其三,在农业市场方面需要规范市场价格,保障农业市场经济的稳定,建立健全的农业市场波动保障机制,从而最大限度的确保农民利益。

(二)加大力度进行农业科技创新

各地区政府部门应该积极鼓励企业建立以农业科技为首的研发试验地,以此来完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结合各地农村实际情况来实施以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结合农业生产的迫切需求,加快农作物、畜禽良种繁育、动植物疫病防控以及防治污染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坚持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及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与此同时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及建设力度,建立健全的农技推广社会化服务机制,加强重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转项补贴规模;完善气象农业服务,保障农业生产及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切实的提升重要农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及粮食生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三)深化农村土地资本化发展

在我国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主打以土地为公、一家一户经营为主。生产资料同土地公有制相结合,充分的调动起农民生产积极性。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承包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于农村人民的生活需要,很多年轻人开始纷纷进城打工,留下缺乏劳动能力的儿童及年迈老人。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有效解决:第一,农村土地资本化可交由各级政府来相应指导,将现有土地可以转给需要耕种人手中或是在开采前将不能使用的沟渠等土地交由政府处置,这样不仅可以将土地资源更好的利用,更为重要的是维护了农民的切实利益,从根本上帮助农村现有剩余劳动力更好的发挥所长,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二,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吸引一些有经济实力的企业进驻农村,特别是一些具有农产品生产加工实力等方面的企业公司。企业可以根据当地农村特色,将农产品加工打造成为富有浓厚地域特点的产品出产,并对一些易于腐烂的农产品进行及时处理,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运输费用,同时也为农村节约大量的可用资源。第三,当地政府部们要大力宣传并指导农民开拓农村消费市场,试着放手让农民自主经营。农村消费市场影响面一旦打响,就会从根本上打破村民以往的生活圈子,带动我国内需政策的提升,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市场的开拓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所在。结束语总而言之,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发展中存在的意义在于确保农业食品及制品的卫生安全能够符合国家检验、实现农业产值的快速提升及效益增长。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带动下,切实保护周边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继而充分调动起群众的积极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红英.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新农村:黑龙江,2013(12):51-51.

[2]赵玉芳.浅谈现代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6(28).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第7篇

[关键词] 土地 农地产权制度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农地的可持续利用,农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基础是建立有效的农地产权制度。在我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下,存在着土地保护不力,土地利用效率不高,从业者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等 问题 ,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我国土地利用的现状出发, 分析 了目前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并提出若干改革农地产权制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状况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可持续农业和 农村 发展的丹博斯宣言和行动纲领”中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采取某种管理和保护 自然 资源基础的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以确保当代人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 《 中国 21世纪议程》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 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合理利用和充分保护农业资源,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在 影响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土地无疑是最关键的因素。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农地资源的可持续和有效率利用。这要求在农业发展和农地利用上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农地资源的代际分配问题,即农地的可持续利用问题,要求保护耕地,规范和限制农地的非农用途,要求保持耕地肥力,保护农地生产力;二是农地资源的代内配置问题,即农地资源在其各种可选择的利用方式中的配置问题,要求提高农地利用效率,通过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在有限的农地资源基础上满足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三是农业从业者的利益实现问题,要求合理分配土地收益,保障农民利益,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农地利用上,存在着诸多不合理、非效率的状况,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单产效率下降,粮食供给面临危机。我国农业生产率不高,是美国的1/40,法国的1/20,日本的1/3,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土地经营规模过小,规模经济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在均田承包的土地制度下,农户经营的土地有细碎化、分散化的特点。80年代中期,农户平均经营规模为9.3亩,每户承包地块分割为9.7块,1990年户均规模下降到8.47亩,每户8.2块。目前我国农民人均耕种面积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l/4,美因的1/230,加拿大的1/3760。二是我国农业有机构成低,技术含量低。1998年我国耕地中只有53.7%采用机耕,17.7%采用机械化播种,9.1%采用机械化收割。三是农户对地力保护缺乏热情,土地生产力下降。承包制后农户追求短期利益,忽视地力的保护和培育。大量化肥、地膜的使用,造成地块板结,土壤有机质明显下降,其结果是土地单产效率下降。地力的下降使农业生产波动频繁,粮食供应越来越缺乏稳定性。 显然,目前的农地利用状况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而这种状况的产生,实际上是目前农地产权制度运行的必然结果。

二、 目前 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可持续 发展 的制约

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推行的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以均田承包为特征的农地产权制度,由于将土地经营主体和收益主体结合起来,推动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但是,这一制度在设计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随着市场 经济 体制的逐步建立和 农村 经济的发展,其绩效递减甚至为负,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1、农地产权主体不明确,导致农地缺乏有效保护。作为农业基本生产资料的土地,其供给具有完全的刚性,而且,其使用方式具有不可逆转性,农地一旦转入非农领域,再恢复为耕地的可能性极小。因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耕地是首要任务。在产权经济学的意义上,财产的保护有赖于排他性的产权制度的建立,有赖于明确的产权主体的形成。在我国现行《宪法》和《土地管理法》中,规定农地所有权属于农村集体经济。但是,产权主体究竟是乡集体、村集体还是村民小组,相关 法律 中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其结果是出现了同一土地的“一权多主”的现象,严重背离了产权的排他性原则。正是农地的“一权多主”导致产权的保护性功能完全散失。这是因为,产权的保护是有成本的,在“一权多主”的情况下,保护成本由保护者单独承担,但利益却由多个主体分享,于是不可避免产生“搭便车”,人人希望他人保护产权,产权就失去了保护。失去保护的产权实际上处于一种无主状态,当国家强制性低价甚至无偿征用农地时,无人出面进行干预;当集体领导贱卖、侵占集体土地时,无人出面制约;既然土地实际上成为免费的午餐,谁也不愿意放弃无偿享用的权利,于是超标准占用宅基地成为潮流。

2、承包权的频繁调整弱化了农户投资的收益预期,刺激了农户的短期行为。产权关系不清是现行农地产权制度的一个严重缺陷。农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权能缺乏清晰的界定,各产权主体间的责、权、利关系也没有明确的规范。表现之一是农户的承包经营权缺乏明确的空间界限,拥有所有权的集体组织可凭借所有权随意干预经营权。表现之二是农户的承包经营权缺乏明确的时间界限,承包期限可以随意调整。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要求不断培养地力,而地力的培养如修建梯田防止水土流失、播种绿肥、施用农家肥增加土壤有机质等,或者是需要长期、大量投资,或者是需要付出较大的机会成本,如短期内施用化肥比农家肥有着更高的产出效率。在农户地权不稳定的情况下,农户对土地投资的长期收益缺乏稳定预期,其结果是造成农户行为的短期化,忽视地力的培养,对土地进行掠夺式经营。

3、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小规模经营格局无法改变,降低农地资源配置效率。现行农地产权制度的产权关系不清还表现在农户承包经营权的不完备,农户对承包土地缺乏实际的转让权。在均田承包格局下,农户占有的土地分散而又细碎,导致单产效率和农户收入的极端低下。解决 问题 的方式是实施规模经营,将分散的土地向种田大户、种田能手集中。但是,由于农户缺乏土地转让权,只能保持小规模经营格局。这是造成目前农业生产中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土地流转机制的不健全同时是加剧耕地抛荒的重要因素。由于务农比较收益低,农民外出打工是一种理性的选择。由于土地转让受到限制,外出打工的农户只能选择放荒土地或者粗放经营。流转机制不健全也是造成农户忽视地力培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户对土地的长期投资实际上增加了土地的价值,由于土地流转机制的不健全,农户对土地投资形成的价值不能得到合理的评估,不可以借助于市场得到补偿,农户 自然 失去土地投资的积极性。

4、土地收益分配的不合理,加剧农民负担。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下,各产权主体的利益关系缺乏规范,土地收益分配不合理。主要表现是租、税、费关系不清。其结果一是方便乡镇集体组织将各种不合理收费捆绑进承包合同中,随意加重农民负担。二是租、税、费关系的模糊,导致农户因承包土地而承担了太多的 社会 义务。如在集体提留中,数额最大的是干部和民办教师工资及补贴、五保户和军烈属补贴、行政费用等,这些支出项目都属于社会职能,理应由国家承担,却不恰当地加到农民头上。农民负担的加重,务农比较收益的不断降低,进一步降低了农民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迫使农民离开农村和农业生产。农业劳动力是最重要的农业资源,当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失,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只能成为空中楼阁。 三、改革农地产权制度,实现农业可持续 发展

改善农地利用状况,提高农地利用效率,遏止耕地流失、地力下降趋势的关键是建立有效的,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农地产权制度。为此,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农地产权制度进行改革。

(一)所有权——明晰化

关于农地所有权改革, 理论 界有国有化、私有化、复合所有制和完善集体所有制几种观点。本着尊重 历史 又照顾现状的原则,笔者倾向于通过明晰产权主体,合理界定产权权能的方式,进一步完善集体所有制。其一,现行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 问题 ,不在于集体所有制本身,而是制度设计上不规范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改善制度设计得到解决,而没有必要改变所有制性质;其二,在我国 目前 农业生产资源和技术条件下,保持和发展集体所有制有利于提高 农村 经济 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实现;其三,由于土地承载着 社会 福利的职能,因此,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要考虑农户对土地分配的公平要求,这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其四,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宜采取渐进的方式,这是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成功的基本经验。改革的步子过大,会造成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波动,动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农地所有权改革,关键是塑造明确的土地所有权主体而不是改变集体所有制的性质。

目前农地所有权主体主要是村民委员会(行政村)和村民小组( 自然 村)。村民委员会是政府机构的派出组织,承担着大量行政职能。在现行土地制度中,村民委员会具有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人格化代表和作为土地行政管理部门的准行政主体的双重身份,是导致农地处于“无主”状态的主要原因。以村民委员会作为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主体,不仅产权主体不能真正落实,而且,由于村民委员会职能的行政性,会导致各种行政费用向农民分摊。同时,通过村民委员会对农地利用进行监督,对农地资源进行配置,也面临着较高的交易费用。可见,村民委员会不适宜作为农地产权主体。将村民小组界定集体土地产权主体是较为合理的。其一,建立在自然村上的村民小组不承担任何行政权,可以保证土地所有权的独立性;其二,通过村民小组监督土地利用,配置土地资源,有着交易费用低廉的优势,而村民小组的行为也较容易得到监督;其三,相对于由村民委员会行使所有权,较小的产权范围可以提高村民对土地的关切度,有利于土地保护和地力培育。

在确定所有权主体之后,应进一步明确产权关系。村民小组行使的土地所有权是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能的完全所有权。土地收益属于集体所有,处分权需通过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大会行使。村民小组依照 法律 和土地行政管理规定将分离出来的土地经营权让渡给农户,有获取分离出来的土地使用权部分收益的权利。作为独立的所有权主体,村民小组有拒绝违法征用和变相买卖集体土地的权利,有与其他主体交换土地的权利。同时,村民小组有保护集体土地,对国家依法征地提供方便和依法纳税的义务。

(二)承包经营权——物权化:

在实行承包制的情况下,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与农户签定合同,把土地承包经营权交给农户。应该说,在这种土地关系中,承包权本身具有物权的性质。但是,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看,承包权一开始是以债权的形式出现的。正是债权的性质决定了,承包权由于依据契约设立因而其 内容 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些并非与该权利对等的义务被捆绑进土地合同中;也正是由于债权的性质,决定了作为人的乡村干部可以随意调整土地分配关系,随意向农户摊派,随意调整承包合同,使农户的地权失去稳定性。承包权的债权性质使其不能成为有效的土地市场运作的制度基础,完善承包权,就必须改变其债权性质。

在法律上,与债权相对应的是物权,与债权是按照契约约定而产生不同,物权是依照法定主义原则由法律设定的权利人所享有的直接支配其物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就是指承包权的法定化、固定化、长期化、可继承化和市场化。法定化要求农户的承包权应通过法律手段加以界定和保护,通过完善民法建设,把承包经营权法定为农户对土地的当然权利。固定化要求把土地承包经营权固定在具体的地块上,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对土地不再进行行政性调整。长期化要求农地使用权的期限应符合农地利用和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要求,延长承包期。可继承化指农地使用权可以按照法定程序继承。市场化指内地使用权可以通过市场进行交易。承包权的物权化,实际上赋予了承包者完善的经营权,变单一的土地经营权为占有、收益、使用、处分四权统一的承包经营权。

(三)使用权——流动化

建立规范完整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一种财产权利,应该是可以依法流转的,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其资源效益,保证权利人享有的权利的最终实现;第二,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更多的农户将会放弃土地的耕种,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限制只会导致土地的闲置和浪费;第三,针对我国农户占有土地细碎化的特点,允许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土地的相对集中,实现规模经营。可见,建立完善发达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已迫在眉睫。

土地经营权流转主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继承、出租、抵押等。在现行法律中,土地经营权是可以继承的。但是,对转让、出租、抵押的规定存在诸多问题。关于转让,在现行的法律解释中,土地经营权可以转让,但必须以发包方同意并无偿为条件。这一规定实际上否认了农户的转让权。土地经营权的抵押在现行法律中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允许土地经营权的抵押,既可以使承包农户保留对土地的耕种,又可以融通资金,增加投入发展生产。因此,对法律规范进行调整,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法抵押,具有重要的意义。土地经营权的出租在现行法律中同样是被禁止的。这是加剧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土地是农民主要的社会福利保障工具,由于放弃土地的机会成本太高,当农户因为某种原因无力或不能耕种土地时,他们极有可能选择放荒土地。而允许土地经营权的出租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四)土地收益分配——法制化、规范化

长期以来,农业中租、税、费关系不清,以税代租、以费代税、税费不清的情况比较普遍。其直接结果是加剧农民负担,并强化农民的抗税抗费意识,恶化农村社会关系。为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应明晰租、税、费关系,明确各产权主体的产权边界,以 科学 合理的租、税、费标准和水平调节土地利用方向,协调土地利用中各产权主体的关系,切实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土地收益分配关系可进行以下调整:其一,用规范的地租取代不规范的“集体提留”。农户承包集体土地,负有交纳地租的义务,为规范这种关系必须签定具有法律效率的租约,明确规定地租收取依据和标准。在承包期满集体土地时,对农户投资增加的土地价值应参照市场情况给予经济补偿;其二,理顺农民和国家的税收关系,将暗税改为明税,并通过制定实施具体的《土地税法》规范地税的征收和使用;其三,要把地税和地租分开,明确其征收依据和使用方向。将原来向农民征收的一切税费明确划分为税、租、费三大块进行征收,然后根据各自的性质分配其用途;其四,各地根据具体情况给向农民征收的税、租、费确定一个上限,以避免农民负担的加重。可以将原来三提五统不能超过上年人均纯收入5%的控制线,改为农村地方对农民收取的一切税租费不能超过某一个绝对额,即由相对量控制变为绝对量控制。 参考 文献 :

(1) 王军:《可持续 发展 》, 中国 发展出版社,1997年版

(2) 曲福田:《可持续发展的 理论 与政策选择》,中国 经济 出版社,2000年版 (4) 郭熙宝:《农业发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 王满船:《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

(6) 张淑焕:《中国农业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8) 周诚:《土地经济学》,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

(9) 曲福田等:《中国土地制度 研究 》,1997年版

(10)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

(11) 刘燕萍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构建思路》,《中国土地科学》,1998年第7期 (13) 张敦胜:《论建国后我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变革》,《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2期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第8篇

复合农林业,又可称为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才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与探索,认为:复合农林业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复合农林业倍受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日益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为促进各国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交流,推动复合农林业的发展,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提出:林业的发展.应与农业、牧业结合起来,与解决贫困化结合起来。

二、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

复合农林业的定义,是由国际复合农林业研究中心(ICRAF)经过几十年的日臻完善才最后确定,且目前仍在不断地提炼和升华。ICRAF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于1982年推荐了第二任主席Lundgren和Raintree(1982)的共同定义: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1982的共同定义:LundgrenRaintreeAgroforestry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法或短期相间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林业在不同的组合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一体化的相互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学科、领域内的渗透,Lundgren于1990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复合农林业做了更深刻的解释:Agroforestry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将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中,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和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优势,同时借助于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力,并逐步形成农业和林业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维和新理论。

尽管世界各地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复合农林业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其内涵可以概述为:复合农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合理搭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的人工复合经营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是复合农林业的重要标志。对比其它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经营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三、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点

1.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2.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既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具有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等主要特点。21世纪,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农业将面临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环境负荷不断加重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还将继续的三重压力。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即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具体地说:(1)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人均农业资源紧缺,已严重地制约农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资源的永续利用。长期以来,我国以相对紧缺的资源承担着巨大数量人口生存所需食物的生产。(2)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质量下降的现状,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为此必须努力提高林木覆盖率。(3)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农业投入的不足,要求在重视生态效益的同时,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以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建国以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已逐步形成了对农业持续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财力和物力的来源。而在不少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的地区,由于农民收入较低,农业投入的不足,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加重了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四、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依据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以及复合农林业的发展背景和基本内涵,可以认为,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表现如下:(1)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多产业的有机组合,在同一地块上,将“一维”的农业生态系统转为“多维”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增加了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样性,充分地挖掘生物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和气候等资源的利用率。(2)鉴于我国人口不断增长、资源和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以牺牲林业用地来满足粮食需求,或依靠减少耕地面积,大幅度地提高林木覆盖率、改善环境,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土地利用制度,在粮食不减产的同时,实现了林木覆盖率的提高,解决了长期以来未能很好解决的“农林争地”的矛盾,为协调粮食增产、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思路。(3)复合农林业是一项以生物措施为手段的资源管理系统,它充分利用树木的生理、生态功能,调节系统内小气候环境,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创造有利的外在条件。(4)复合农林业利用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实现了种群在不同生态位上的“共生互补”、“相互依存”,增加了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5)复合农林业,将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系统转变为依靠系统自给、生物自肥的人工复合系统,加快了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摘要]本文介绍复合农林业的崛起的历史背景,阐述了复合农林业的内涵,并在广泛了解各方资料的情况下提出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上述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复合农林业的关系。

[关键词]复合农林业可持续农业农业生产率

参考文献:

[1]李文华等.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卢良恕.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培训班教材,1995.

[3]王青.黄土高原可持续农业开发模式研究—以陕西黄土高原区为例.干旱区研究,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