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

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16 08:31:49

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

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第1篇

[关键词]生态 旅游 农业 问题 对策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并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可缓解资源、环境和人口压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收入,同时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关系,使其纳入良性循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可以为游客提供新的旅游资源,有助于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及特点

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内涵。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开发田园旅游资源为重点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它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是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高效农业,把农业生产、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由一产向三产延伸渗透、农游两业交叉融合的新兴产业,并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活于一体,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新的亮点。它既具有生态性、生产性、商品性、观赏娱乐性、参与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又有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生态旅游农业具有与传统农业不同的特点:①以生态农业生产为基础,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为达到农业可待续发展与缓解旅游业压力,为人们提供新的、使人身心愉悦的休闲娱乐场所,必须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整治,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②以旅游经营为重点,重视有效开发旅游资源,按照旅游业发展要求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切实保证在农业发展的同时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体验品尝等服务;③具有高效益、低风险特点,经营生态旅游农业可获得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当由于气候条件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条件的不稳定性造成农业生产减产时,常可通过旅游提高农业附加值而相对减小农业风险,而旅游淡季时农业生产又可弥补旅游收入的下降;④具有娱乐性和参与性。生态旅游农业活动包括农业观光、乡村度假、民俗乡情体验等娱乐性和参与性都很强的活动,让游客通过参与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获得丰富的旅游体验和精神享受;同时农业可为游客提供参观、品尝农产品和体验农事等各种形式的旅游服务。

二、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重复建设严重且开发深度不够。近几年来生态旅游农业景区(点)的数量不断增多,很多景点的投资者就是当地的居民,他们缺乏市场观念和科学的开发理念,按照自己的理解或模仿他人的经营开发模式仓促上马、开山修道,为了降低成本,都会省略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审查评估,没有深入的市场调研、科学的规划和市场定位,造成后期经营、管理以及资金方面的困难。这样就导致高质量的项目相对较少,不少生态旅游农业区功能设计简单、重复,层次较低,缺乏特色和新意,市场竞争力不强;另外是旅游商品不但品种单调、花样少、更新慢,而且多为未经加工或简单加工的初级农产品,缺乏地方特色和生态农业特色。

第二,开发时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严重。目前一些景区的经营人员以及游客生态保护意识淡薄,不少景区也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物质设施和技术装备。随着游客的纷至沓来,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游客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饭店、“农家乐”等服务系统产生的污物没有得以妥善处置,废物到处堆放,污水随地排流,不但影响了景观,而且污染了环境;工具排放的废气、娱乐设施产生的噪声等使景区形成多重污染,降低了旅游地的质量;物种的不合理配置,严重影响了旅游区物种的生长发育和更新,打破了生态平衡。

第三,基础与配套设施落后。在目前的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区)中,仅有少数景区公共汽车可以抵达其附近的城镇、景区或景区内部,多数景区离公共汽车站较远,也没有旅游专车,游客到达景区极不方便。此外,景区内部交通条件通常较差,路面过窄或路况不好,旅游旺季拥挤堵塞,雨天泥泞不堪。这些都成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此外,景点(区)内邮电通讯配套设施落后,还缺少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机构。景点缺乏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开发资金不足,融资问题严重;二是许多景点才刚刚起步,规模较小,游客接待能力有限,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得较少。此外,旅游行业管理不规范、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力度不够以及淡薄的市场意识,都严重制约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健康发展。

三、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对策

第一,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区)规划,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有的农业特色。要根据当地农业旅游资源实际和发展水平,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综合规划,包括客流容量和游览方式规划,旅游区区位选择和范围的划定,区内农林牧渔各旅游小区的布局设置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和交通线路的布局规划等。生态旅游农业的特色和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农业内涵,这是其发展的关键所在。

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第2篇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服务;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

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科技兴国。同时,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也为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树立了新型环保的观念。发展绿色产业是未来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生产效率节约能源资源的重要工作内容。面对当下我国社会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的整体环境,针对农业水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工作展开研究和分析不可避免,也是进步意识的充分体现。在专注发展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工作的过程中,认识到生态水利工程服务的重要性是至关重要的研究新进展。本次研究也针对这项工程的具体操作展开了细致的分析,希望能够促进我国绿色农业更好的发展,并保证合理化应用资源能源。

1 绿色农业中应用生态水利工程服务的操作性分析

纵观当下我国社会发展的整体走向可以了解到,生态绿色的发展模式将是未来的主要工作方向,对于我国社会的各行各业来说,发展绿色产业链条也是进步的重要工作内容势不可挡。关注我国社会的基础行业发展情况,农业生产水平的程度影响着我国整个社会的经济市场,因此,关注绿色农业的发展成为当下的工作重点。在绿色农业的基础要求之下,执行生态水利工程具有发展可行性,在实际的资源使用和配置层面也呈现出良好的状态,促进了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中融合生态理念是当下行业进步的重要目标,实施高配置的技术活动,有助于更好地控制水质,实现高产健康农业发展的需求。

2 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中利用生态水利工程服务困难程度分析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设计相关的生态水利工程必然有困难,实际的绿色生产和水资源配置工作内容都十分复杂和繁琐,需要相对严格地监督和管理具体的生产和应用操作,才能够确保工程实际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成效。针对不同的地区和地质,需要详细地分析和处理才能够确定水利工程建设的根据内容,在掌握水田和旱田区别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生态保护操作,关注生态发展的重点才能够切实有效地构建水利工程体系,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保障绿色农业的良好发展。

3 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与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技术

针对发展绿色农业开展的相关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需要考量到地域的实际环境特征,针对不同的地质和不同的环境采取不同的水资源配置技术,还应该关注水资源的纯净特征,才能够配合绿色生产的重要工作内容,进而达成科技兴国的重要目标得以实现。在绿色农业发展的基础中实施生态体系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理念,需要关注到农业产品是否符合绿色生态的指标,要求水利工程最终服务于绿色农业,确保生产的农副产品无毒无公害。另外,农业的发展绝对不能侵犯到自然环境的循环过程,在构建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考虑到农业生产的需求,还需要关注水资源本身的流转机制,不能随意地改变和干扰水资源的运作。关注土地、自然资源与工程的协调发展,才是绿色发展的关键所在。

4 完善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与绿色农业水资源配置建议

完善绿色农业发展基础上的水利工程生态建设,需要不断地补充科学化的设计构想,并且在实际的工程建设工作中进行合理的调整。相关的配置建议有很多,比如,在构建水利工程的过程中需要考量生态的理念进行协调性的发展,尊重生态自然平衡,采取绿色设计思维,高度配合生态进行绿色生产,缩减水资源的使用尺度,完善生态生产体系等。

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第3篇

舒尔茨对原始技术与现代技术异质性的论述表明他已敏锐地觉察到从原始技术到现代技术进化中的断裂。随着技术的进化,经历了从原始技术范式到现代技术范式的转换,按照技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同,可以列出3种不同的技术范式:原始技术范式、现代技术范式(末端治理技术范式、线性经济技术范式)和循环技术范式。现代技术范式通过反向增长的自然代价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是其显著特征,是不可持续的发展。循环经济技术范式视生态阈值为客观存在,认为环境的净化能力和承载力是有限的,一旦社会经济发展超越了生态阈值,就可能发生波及整个人类的不可逆的灾难性后果。因而,循环经济技术范式要求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2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理论的形成依据

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理论建立在生态学、系统论和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上,它以技术哲学领域关于“技术范式”及其发展转换的研究成果为生成本源,以生态伦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耦合为支撑体系,以人与自然关系演变及中华传统生态文明为文化渊源,形成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理论基本框架。

2.1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结构分析

循环农业技术范式是生态伦理学与现代技术的耦合体,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思想和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构成了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主体框架。基于循环经济的目标诉求,生态伦理学与现代技术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性。一方面,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应用伦理学,其生命力主要在于把人的生态伦理意识转化为现实的生态伦理实践,使其提倡的生态维护、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道德原则对人类经济活动提供重要的价值引导;另一方面,只有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才能够把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可持续经济思想变成现实。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分析,生态伦理学为现代技术提供了“生态观”的价值导向,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稳固而持久的道德关系;而现代技术则作为生态伦理学的价值观“载体”,为循环经济提供了实践工具,二者交融互动,既推动生态伦理学的不断升华,也促进现代技术的理性发展,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合理而长久的经济社会关系。循环农业作为一种体现生态环境价值要求的经济发展方式,只有将人类技术经济活动建立在生态伦理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实现维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率的双重目标。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试图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道德关系的生态伦理学,与倡导提高经济效率的现代科学技术,就成为互为补充、相互支撑、相得益彰、臻于完善的耦合体,成为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支撑和本源,共同支撑循环农业理念和循环农业实践的深化。

2.2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特征分析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科学生态伦理观是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决定要素,树立了技术范式的“生态哲学”或“生态学世界观”。

2.2.1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技术价值观认知

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技术认知基于科学生态伦理观。它强调“生态价值”的全面回归,主张在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向生态化转向,承认“生态位”的存在和尊重自然权利,摒弃人类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这样的技术价值观指导下,技术创新的实践过程由技术效益化向技术生态化转换,倡导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技术。

2.2.2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技术特征属性

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等关键性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与各种现代技术耦合构成了循环农业技术范式技术“硬核”的理论基础。在其指导下,技术研究者建立基础性的技术类型选择与发展效果的评价体系,使技术创新活动始终实践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要求,使技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像自然界整个生态系统循环一样,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生产率最高。循环农业最主要特征是产业链的延伸和资源节约,因此其技术支撑重点体现在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农业产业链延伸过程中的清洁生产以及农村生活环境建设几个方面。

2.2.3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技术共同体

从生态学角度看,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技术共同体构成已经突破一般性技术范式的技术共同体定义,把范围从“人-技术”关系扩大到了“人-技术-自然(环境与资源)”系统。在微观层次,主要包括技术人员的组成;技术人员与生产人员(技术使用者,包括农户、农业企业等)以及与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人、技术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之间的耦合方式。在宏观层次上,主要指循环农业的组织方式及其运行模式,包括:以生态农业模式的提升和整合为基础的循环农业模式;以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为目标的循环农业模式;以及以循环农业园区为方向的整体循环农业模式。

3循环农业发展与技术范式升级

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农业生产、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农业的发展需要传统技术范式的变革。现代农业发展所依托的传统工业经济技术范式的逆生态性,使之在“改造传统农业”的同时,却导致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而且,这些问题在旧的技术范式下无法得到根本解决,我国循环农业发展将最终依赖于技术范式升级。需要探讨的是,从现代农业技术范式到循环农业技术范式,虽然是一次全新的技术范式选择,但这种变换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经纬,而且也仍然离不开现代工业化技术基础原理的支撑。尚未发生由于技术“硬核”变革导致的技术认知和共同体的嬗变。也就是说,还不足以引发一次技术范式的“革命”。

3.1传统农业技术范式的“理性回归”

中国古代“天人调谐”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和客观规律,要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天人调谐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模式。剔除其包含的信仰成分,不难发现这与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科学生态价值观具有一致的思维原则和价值观。虽然循环经济符合天人调谐的理念,然而中国传统农业技术主要还是依靠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经验积累,靠直观的或表观的观察形成一套技术思想体系。传统农业技术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逐步完善,而且长时期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这种稳定状态一方面维持了传统农业的繁荣和传承,使中国传统农业和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另一方面又阻碍了技术革命和创新,使得近代以后远远落后于西方。因此,引进和结合西方现代农业技术成果对农业传统技术进行彻底的改造和提升,是实现现代循环农业的外部动力。可以认为,现代循环农业是在中国传统农业生态理念延伸基础之上对现实农业生产方式的革新,既不是对传统农业技术范式的“回归”,也不是现代农业技术范式的“革命”。

3.2现代技术范式的“技术硬核”尚未突破

拉卡托斯(Lakatos)认为,一个技术范式体系的建构是在技术硬核和外层保护带基础之上的。其演进也有2种类型:一种是技术硬核的变革,称之为技术范式革命;另一种是技术硬核不变,只是外层保护带技术进行了完善和提升,从而改善了技术范式的支配效果。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等关键性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与各种现代技术耦合构成了循环农业技术范式体系的理论基础,在其指导下,技术研究者遵循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质量改善的动态均衡机制,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并据此建立基础性的技术类型选择与发展效果的评价体系,使技术创新活动始终遵从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要求,最终使技术系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像自然界整个生态系统循环一样,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

鉴于从技术形成与发展的本质特性来看,各种现代技术及其基本原理依然是循环农业技术范式“技术硬核”的主要部分,变化只是发生在技术间的组合方式与应用方法,属于完善和提升阶段,因此,尚不能够把这种技术范式的演进称为技术范式的“革命”。综上,从概念的内涵看,“进步”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其内涵相当宽泛,不利于对现象的精确表达;而“创新”虽然是一个比较具体的概念,却又包含了明显的“破坏性”成分,必然会有人要经历痛苦的过程。同时为了避免与“技术创新”混淆,笔者认为把这种技术范式的转换称为“技术范式升级”更为恰当。

4结论

发展循环经济绝不能陷入对技术本身的盲目“崇拜”,而要透过技术表象看到决定技术效应的、最根本的、观念层次的价值和标准。因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首先要求观念层次的变革,从注重技术的社会价值转到兼顾技术的生态价值,从注重技术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到兼顾技术的未来价值。而只有建立起新的生态道德标准和价值理念,才能实现技术效益化向技术生态化的转换。技术哲学领域关于“技术范式”及其发展转换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认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建立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范式升级研究模式,可以看出,现代农业的“弊端”是技术范式的落后,现代农业发展所依托的传统工业经济技术范式的逆生态性导致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这些问题在旧的技术范式下无法得到根本解决,技术范式升级是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循环农业技术范式强调在生态阈值的范围内,从原来的仅对人力生产率的重视转向提高资源生产率。

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第4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技术;技术推广

1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的意义

认识到构建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意义,是树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意识,激发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动机,产生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行为的前提与基础。对此,在发展生态农业、进行相关技术推广时,需要全面了解构建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意义。由生态农业的内涵与特征可知: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在已有农业建设经验基础上,利用先进科学技术与现代化管理方法,能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质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要求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将现代农业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有机结合;将粮食生产与林业、渔业、畜牧业等有机结合;将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有机结合,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实现资源开发、能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因此,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生态农业具备综合性、高效性、持续性、地区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对此,有必要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构建适应于发展生态农业的技术推广体系,改善传统农业技术推广的不足。由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分析可知:相对于生态农业发展速度而言,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存在滞后性,主要表现为推广体系不完善、推广方式单一、推广人才匮乏、推广资源配置不合理、推广体系建设投入力度不够等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我国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发展。对此,有必要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研究指导实践,加快构建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我国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2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的要求

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化高效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差异性决定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具备新要求、新挑战。对此,在构建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时,需要全面了解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要求,从而能够确定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原则与建设方向。基于经验归纳与总结,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要求具体表现如下。

2.1注重地域差异性分析

地域不同,生态农业构成要素不同,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农业技术、农业信息、农业资源也不同。这就需要我国在进行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时,能够立足地域差异,包括区域地形差异、区域土壤差异、区域气候差异、农区种植物差异、区域农民职业素养差异等,针对性地推广农业技术。

2.2强调“授人以渔”

生态农业的综合性、多样性、持续性等特征,决定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心不仅仅在于现代化农业技术、农业生产设备的宣传与推广,更在于让农民知道生态农业的内涵与发展意义,掌握发展生态农业的关键技术。如能够根据生态规律进行农作物种植;能够与农副产品加工商、销售商建立合作关系,自主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能够自觉引入先进生产理论、田间管理技术进行生产模式创新等。

2.3要求政府主导,关注综合效益的提升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公益性决定在技术推广体系构建过程中,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技术推广提供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与此同时,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仅需要具备计划价值,也需要具备市场价值,能够推动农业经济化、市场化、社会化、生态化发展。

3构建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策略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决定着构建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需要从多层面入手落实体系构建策略。首先,根据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要求,结合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实际情况,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由机构专业人员负责生态农业技术的宣传、推广、教育、培训、指导与服务。其次,借助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搭建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数据库,设置信息交互平台,将技术咨询、技术指导、技术宣传、技术服务等有机结合,为农业生产者、销售者、技术研究人员、技术推广人员等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此外,根据地方实际情况,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在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计划,明确技术推广目标、方向、内容、要求、职责和权利等。另外,构建完善的培训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丰富体系内容,完善体系结构,激发工作人员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综合能力。

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生态;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2 ― 0038 ― 02

r业作为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繁荣稳定的根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农业是重要支撑。近些年来,我国的农业投入、农业科技等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正面临着资源短缺、开发过度和污染加重的考验,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等等诸多限制因素,致使农业增产缓慢、农民增收困难,迫切需要加大农业改革创新力度。2015年国务院总理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为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互联网+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创新模式,它实现了互联网与现代农业的有效对接,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它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充分激发农业的新潜力、新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农业的潜在优势。

一、发展“互联网+生态农业”的现实条件

互联网+农业”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创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互联网+生态农业”是建立在发达的互联网基础上,以线上订单线下种植的方式生产和销售,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大规模的生态农业基地和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建立网格式的销售网点,实行产销一体化。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安全性、风险低、专业性的优势,是当前农业发展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为农业现代化积聚了丰厚的物质条件,农业自身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使得发展“互联网+生态农业”,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

(一)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不断扩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化作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近年来,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国家加大了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扶持和引导力度,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有序流转,实现了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生产经营的机械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为实现以信息技术进行田间监测管理提供了可能,为“互联网+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农业基础。

(二)互联网的普及率不断提高

据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1.7%,在全国已过半。随着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互联网在农民生产、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我国“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间推进农业信息化。目前,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生产经营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使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更加丰富多样。 “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渗透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质量水平和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这为发展“互联网+生态农业”提供了技术条件。

(三)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强

国家重视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传统产业结合,在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之后,《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相继出台。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任务和措施,这必将有力地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创立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创新成果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和农村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国家政策的利好为“互联网+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四)消费者的需求理念不断更新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消费需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现在人们不仅要求吃饱,还要吃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近年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态食品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消费需求的变化还体现在个性化的需求形式上,人们在注重健康安全的同时还希望能在消费过程中体验与众不同。这种需求有赖于信息网络的支持,农产品消费者进行网络购物通过扫描二维码等方式,就可以对农产品进行“从田间到餐桌”追踪溯源,获取更丰富更全面的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和价格等信息。这为“互联网+生态农业”的融合提供了需求基础。

二、发展“互联网+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当前,发展“互联网+生态农业”虽然具备了规模经营基础、信息技术条件、宏观政策保障及消费需求等方面的有利条件,但同时它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一)思想观念上的障碍

由于历史上长期的分散经营,农业现代化程度还比较低,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还不够普及,导致有的农民认为互联网只存在于虚拟的空间,不适合应用到实体农业的生产经营之中。由于生态农业的效益往往具有全局性和滞后性,仍有相当部分的领导干部和农民还担心生态农业会打乱原来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会损害当地的经济利益,影响自己的政绩或收入。因而导致对发展“互联网+生态农业”产生一种担忧和恐慌。

(二)资金投入不足

许多农村特别是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许多地方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上历史欠账太多,对农业基础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同时,培育优良品种、购置设备、培训农业科技人才、建设田间物联网、安全追溯体系和电商平台都需要较高投入,资金的缺乏严重影响了互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运作和经营。

(三)基础设施落后

我国部分农村网络基础较差,计算机普及力度不强,水平不高,应用能力较低。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很多地方还没有通宽带,我国乡村长途光纤里数、人均带宽、千人计算机拥有量都远远低于城市。拥有计算机的农民家庭比例不足30%,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只有27.5%,有70%以上的农民没有利用互联网。网络信息体系不连通,成本偏高,上网费用高、网速慢,导致农民用不起、用不上。农村公共信息村级服务站建设和设施设备配置明显滞后。农村的道路质量差,增加了运输农产品的物流成本。农业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对“互联网+农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巨大的障碍。

(四)经营者科技水平低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得绝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处于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水平,对于相当多的农村网民来说,对互联网的使用还停留在满足自身娱乐需要的层次上,还没有真正在农业生产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民科技水平低下使得互联网知识、农业新技术很难得到推广应用,农业数据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农业生产力的任务异常艰巨。

(五)体制机制不健全

当前“互联网+生态农业”还属于起步阶段,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政策,但也要看到,很多方面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比如,农业生产的保险机制还没不健全,产品流通过程还不顺畅,企业投资融资的监管还不到位,电商平台运营还不规范,网络信任机制还没建立起来等等,这些问题必然会阻碍“互联网+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三、以“互联网+”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如何利用互联网加起现代农业,将网络信息技术真正融合到农业生产、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去,需要来自政府、社会、农民、企业、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以此来推动“互联网+生态农业”高效发展。

(一)加强舆论宣传引导

提高干部群众对发展“互联网+生态农业”重要性的认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报刊杂志、广播电视、手机微信等传播媒体的作用,通过编写科普读物、发放指导守则、粉刷标语、发送短信息等方式,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相关知识普及和教育力度,使“互联网+生态农业”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尽快提高农村计算机的普及率,加强农村通信、公路、物流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借助“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加快推进落实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宽带村村通问题,推动电信运营商在农村地区进一步提速降费,让广大农民能够用得起用得上网络。加快智能手机的推广使用,做好信息服务工作,真正实现科技为农业生产服务。进一步加强通乡通村公路的修建、管理和养护工作,保证生产资料农产品运送的畅通。加快农村物流发展,解决好分散性、季节性带来的问题,强化技术装备、降低运作成本,健全物流网络体系。

(三)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依托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发挥“智农通”、“农技宝”作用,加大科技创新能力。开发适合农民使用的低成本智能终端产品,要符合农民特点,简单易懂、方便操作,能进行广泛地推广运用,提高农民运用手机上网发展生产、便利生活和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所的作用,加强各类涉农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

(四)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推进农业现代化离不开人才保障,要加大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力度。发挥农民田间学校、实训基地、基层农广校和农业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作用,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等群体的教育培训,向他们宣传农业发展新理念,讲解农产品质量安全常识,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普及农业政策法规。提高科技创新创业能力水平,发挥科技园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因地制宜,对农民进行实验实训培训。打造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五)建立健全相关保障制度

实现互联网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以“互联网+”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涉及到农业结构调整、土地规模经营、财政金融改革、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既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又需要相关部门出台具体可行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相应制度体系予以保障。

生态农业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抓住时机,补齐短板,妥善解决遇到的问题,才能促进生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 考 文 献〕

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第6篇

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创新机制,逐渐形成成熟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体系是目前的焦点。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形成多途径、多层次、多产业联动发展与融合发展的高效循环农业经济格局,才能实现高效循环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高效循环农业的实施将引领整个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可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高效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各产业的融合发展循环农业以产业链延伸为主线,注重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与能量高效转换,在科学安排系统内部及相关产业间的循环与再利用基础上,实现单程式农业增长模式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的综合模式转变。高效农业循环经济在具有现代农业运作高效性特征的基础上,强化了农业资源的节约性,通过优化组合,实现优势充分叠加而产生集成效应和相互叠加融合的放大效应。大力发展高效循环农业对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障食品安全和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循环不经济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需要从社会、经济与环境等诸多方面全面考虑、整体推进。循环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只注重循环、不注重经济,缺乏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发展的动力,不少循环农业项目取得较高的生态环保效益,但是不经济。二是内部结构不合理与农业集聚水平偏低,循环农业缺乏先进适用技术,难以构建完整的高效循环农业产业链。三是循环农业产业链上各独立经济主体间存在循环经济目标不一致和行为不协调的矛盾,导致先进技术难以推广,发展高效循环农业的积极性不高。四是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监督机制缺乏,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经济主体不多,经济利益高于一切。五是高额投入已远远超出农民的承受能力,国家对循环农业支持力度不够特别是资金投入不足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循环农业建设可带来优良空气、干净水源与优美环境,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作为对农业部门的补偿,各地应在财政、金融上对发展循环农业予以大力支持。

(三)应寻求高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循环农业是一个开放系统,只要关联产业含有不可循环的元素,就能导致农业本身的不循环。大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基于生态学、系统论、共生论理念,用工业化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推动高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实现循环农业产业链上各独立经济主体间的协同发展。大农业循环不仅是第一产业内部的循环,而且是第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循环,实现各产业间的良性循环和联动发展。各产业有各自的循环,又有相互间的大循环。在发展大农业循环过程中,将会不断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不断有所创新,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农业循环强调运用现代科学新技术,在循环产业链各环节发挥作用,实现环境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物质能量循环利用最优化、环境社会经济危害最小化。

二、应在发展模式上探索新思路、寻求新突破

高效循环农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包括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涉及的行业包括工、农、商等开放式系统。需要从社会、经济与环境等方面综合考量,明确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目标,构建高效循环农业发展支撑体系和长效机制。

(一)努力探寻有特色的高效循环农业适用模式选择正确、适宜的模式,将使农村在循环经济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顺畅,为农业循环经济创新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一是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应建立真正意义的种养加生态循环系统示范区,集成应用数字化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生态种植技术、生态养殖技术、立体种养技术、沼气发电技术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构建生态农业产业体系。二是区域大农业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寻求区域内部最佳生态、环境、经济效果。区域内多个子系统或多个单元产业群互相融合、协同发展,可形成紧密结合的有机循环整体,实现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转化和循环,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三是工农业复合型模式。这是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循环经济联合体模式,是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的趋势。主要特点是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基础上,实现污染排放减量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从而有效缓解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四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市场化、商品化和规模化模式。农业废弃物利用面临的主要矛盾表面上看是集中在收集储藏和持续均衡需求的矛盾,实质是经济社会效益的矛盾,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经济价值难以实现,重要的是体制机制问题,农业持续发展、农业废弃物利用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基于大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应从一定区域农村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的大循环中,寻求农工商各产业系统集成和资源整合,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基于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和多产业融合的集聚作用,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程。

(二)构建高效循环农业发展长效机制发展循环农业存在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矛盾。短期见效慢、成本高、风险大,仅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实现高效循环农业经济发展面临很多难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影响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的因素越来越多。同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高额投入已远远超出农民的承受范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政策调控是化解长期效益与短期利益矛盾的重要方法。一是需要扶持及顶层设计,促进高效循环农业的推广。在明确和突出政府对高效循环农业发展主导责任的基础上,强化高效循环农业发展主要由市场化途径解决,以市场化理念认识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的资源价值,看待其发展前景,以工业化手段推进高效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拓宽其开发利用的途径。二是建立促进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逐步形成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在搞好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循环农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建立相关保障机制,扶持循环农业经营实体。通过建立循环农业开发专项基金,用经济手段规范农业经营主体行为,激励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的农户和企业。通过征收环境治理费、生态重建费等措施,促进农业经营主体积极从事高效循环农业开发。

(三)产业集群与园区建设是高效农业循环经济开发的有效载体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实现产业价值链集聚,形成集群效应。园区产业链是一个四维概念,指处于研究、生产、销售、消费各相关生产环节中的不同功能企业或产业,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基于园区供需链、企业链、空间链、价值链四维有机融合构建立体网状链条架构。价值链是引导园区产业链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一环。价值的实现不断引导园区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最终实现园区产业链价值的最大化。一是农业循环经济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对农业循环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园区中各产业集群形成一种新的空间经济模式,在实现基础设施共享、资源高效利用与优化布局的基础上,深化产业合作,建立不同产业基于物质流的循环经济联合体,实现资源低成本、规模化和高效率循环利用,在保护农业资源基础上,带动其他产业及商业活动,为经济交流提供重要平台。二是现代循环农业园区与农业产业集群互相促进、协同发展。农业产业集群作为区域性新型生产组织形式,是由政府主导或依托市场形成的。农业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彼此间长期保持合作与竞争关系,基于巨大信息流的充分利用,满足区域内市场需求,推进园区农产品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拓展园区农产品市场空间和农业发展领域,发挥园区产业集群的辐射与带动功能。三是循环农业园区内企业可获得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双重效益。各经营主体在竞争与合作中获得竞争优势,共同创造效益并促进产业发展,进而拓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带动产业的整体发展。

三、促进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发展高效循环农业要以大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基于工业化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在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基础上,着力发展区域大农业循环模式,加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创新。在整体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分阶段推进。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形成多途径、多层次、多产业联动发展与融合发展的高效循环农业发展新格局,实现高效循环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构建大农业循环产业链,实现产业价值链的顺畅连接发展高效循环农业的关键是构建循环农业产业链的网络体系。针对农业生产规模水平偏低、结构不合理问题,构建完整的高效循环农业产业链。循环农业产业链有别于传统的工业产业链,是一条通过物质循环与产业链延伸和反馈,基于农业生态系统以食物链为基础的特殊产业链。农业循环产业链基于农业产业间融合发展与经济主体空间布局,在高效循环中实现产业链的多次价值增值,促进网络系统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结构日益合理。一是在明确和突出政府对高效循环农业发展主导责任的基础上,强化市场作用,努力完善产业链网络体系动力机制,实现循环农业产业价值链的连接。动力机制包括通过市场发挥作用的内源动力与基于宏观调控的外源动力,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循环农业产业链运行及持续运转。二是依靠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在物质流和能量流逐级逐层次流动中获得最大限度利用的基础上,使废弃物再利用,实现循环农业价值链有效连接。循环农业产业链组成结构及网络形式直接受价格变动影响。有效利用价格杠杆刺激各相关产业部门基于纵向主导与横向耦合的方式,通过竞争机制优化产业链资源配置,有效协调循环农业产业链各独立经济主体间存在的循环经济目标不一致和行为不协调的矛盾。

(二)加强区域性循环农业企业共生平台建设,促进高效循环农业发展区域性企业共生平台作为新型管理模式,成为支持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构建区域性企业共生平台,可为经济主体提供技术支持与信息化综合服务。区域性企业共生平台采用政产学研的组织模式,集成区域内优势资源,构建区域性网络化综合服务平台,为经济主体发展循环农业提供系统、权威、高效的融资支持、技术支持、人才培训、项目规划及论证等。区域性企业共生平台最大的优势就是整合集聚多方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经济主体的相互配合基础上,达到辅助区域内经济主体发展的目的。一是政府在区域性企业共生平台建设中应处于主导地位。政府主导是平台建设发展的外驱动力。区域性企业共生平台是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据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思路,处理好公益与经营的关系,强化和细化政府财力投入与规范化管理的同时,通过政府政策支持和组织引导,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平台建设,加快区域性循环农业企业共生平台建设进程。二是通过企业化与市场化运作,保持平台发展活力和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完善平台的制度框架,推动平台规范运作的制度建设,提升平台的服务能力和功能。

(三)建设高效循环农业示范区,推动高效循环农业发展高效循环农业示范区与经济园区类似,是集约化程度较高的一种经济形态,也是推进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示范区的主要特征是区域代表性强、产业特色突出,对其他区域起示范和引领作用。一是理顺示范区发展思路,促进区域资源高效循环。发展高效循环农业示范区,要立足大农业循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示范园区多种功能,在充分利用园区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的基础上,共同组成大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系统,探索并推广新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二是创新工作做法,在突出特色基础上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强化对示范区的政策扶持和指导,改变因资金不足和政策空缺阻碍运行的状况,努力实现示范区有害污染物的内部循环,形成集聚效应。如,发展高效农作物种植示范区、现代奶牛养殖基地示范区、农村休闲观光示范区、生态果园示范区与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等,为提高食品保障能力奠定基础,带动周边农户致富,对现代农业发展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第7篇

1.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

相对而言,我国水资源十分缺乏,总量明显不足,分布不均,区域性、季节性缺水极为严重,人口与水资源呈现严重不平衡,而且有加剧的趋势,尤其是在水资源与土地整理开发中,出现极度的不协调。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降水分布十分不均,必须加强对水利设施进行调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必须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不断地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提高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大以农田l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

2.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水利灌溉等设施功能退化

农田水利设施最基本的任务就是防旱、排涝与储水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与生态环境。但是由于我国的大部分农田设施都是上世纪打造的,因此在先进工艺与工作状态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农田水利设施投入不足。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具有跨区域特点,目前镇村一级经济薄弱,资金匮乏与农业生产最为密切的灌溉渠道,硬化建设无力投入,政府的投入也是有限的,由此造成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滞后,灌溉设施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功能退化。农民群众最密切关注的焦点就是这一问题,也是基层干部最操心、最难搞的“心病”。

2.2管理力度不够,运行困难

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一直存在着产权不明确,责任不清,运行困难。农田水利基本上是依赖乡镇水利服务站进行管理,随着改革的深入,这一形式被撤销,导致管理问题重重,工程无法正常运转,影响工程效益。

2.3经济与水利发展的不协调

在一些地区,政府过于注重发展经济而忽略了农田水利建设,尤其是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化,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的投入逐渐减少,实施改革后,农村小型水利建设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3.农田水利建设对现代农业的重要性

3.1避免自然灾害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成灾类型多,大部分地区处于地质构造活跃带上,地震活动随处可见,加上我国又是一个受季风影响十分强烈的国家,受季风影响,干湿度变幅很大;年内降水分配不均干旱发生的频率高,范围广、强度大、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必须建立健全农田水利设施,避免自然灾害对其造成的影响与损失。农田水利设施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随着全球气温变暖,抗干旱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农田水利设施对农业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3.2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各行各业发展的标尺,农业的发展同样如此,必须合理的配置水利、交通等资源,形成良性循环,水利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一环,其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以功能齐全,协调运转的水利基本设施为基础,仅仅依赖农田水利建设是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

3.3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农业生态环境的发展对于现代农业的影响力十分巨大,如果没有健全的农田水利设施,,必然导致农业工作无法开展,导致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干旱缺水及洪涝灾害问题,才能彻底扭转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态势,实现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增加投入,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力度。

3.4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保障

农业是立国之本,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加强农业的发展,才能提高生产生活的需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粮食的产量,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4.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有效对策

4.1政府加大投入,调动农民积极性

农业与农村在当代工业建设与城镇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形势下,是要注意发挥政府的支持作用,从政策到资金支持农业建设,调动农民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建立良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认真贯彻落实“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政策原则,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保证农村集体将一定比例的积累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激发他们自觉投资投劳参加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和社会各界增加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广泛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办水利,努力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2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发挥工程效益

结合农村不同的水利状况,采用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管理手段,尊重农民的意愿,依靠农民的力量,使其在合理的前提下,获得较好的工程效益。加大人力、物力做到专人负责,采用“村管片,组管线,人管点”的模式,落实管护责任。

4.3普及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

将农田水利建设与节水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推广应用喷灌带,发挥喷灌带投资少、使用方便、水压要求低。便于管理的优势,逐步在果园和已成片开发建发的农田中推广。积极发展大棚滴灌,实现大棚膜下滴灌化。搞好渠道、河道浆砌防治工程,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4.4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人才是管理的基础,要想提高管理质量,必须注重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搞好人才的基础教育,加强人才的培训,适应岗位的需求,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明确分工,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各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

结束语

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第8篇

关键词:农村贫困;农村人口素质;农村扶贫资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F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1)04-0073-07

一、引言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第一个列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国土面积5.12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30%,人口占江西省的50%,经济总量占江西省的60%。但是,长期以来鄱阳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综合经济实力不强,是江西省农村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之一。其中鄱阳和余干两个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都昌、余干、鄱阳、乐平、德安、新干、万年等七个县(市)享受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区内共有江西省省定扶贫重点乡镇126个,占全省的22.4%,扶贫重点村973个,占全省的22.8%。《规划》的出台,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深入了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扶贫政策和措施,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必将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夯实经济发展基础,提升经济发展速度,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现有文献都是对全国或某个具体省份的农村贫困问题进行研究,或者对农户贫困问题进行研究,对某个区域农村贫困问题进行研究的很少。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该区域农村贫困人口的现状、致贫的原因,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扶贫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现状分析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人口整体变化情况

表1显示,2000年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人口的变化情况明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0至2007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人口持续下降,由314750人下降到190823人,累计减少123927人,下降幅度达39.4%。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人口占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的比率由35.2%下降到28.9%,下降了6.3个百分点。第二阶段是2008年和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人口明显增加,2008年开始,国家将农村贫困标准从2007年的785元提高到了1196元,提高幅度高达52.4%,再加上2008年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人口迅速上升到377071人,比2007年增加了176248人,上升幅度高达97.6%,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人口占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的比率继续下降了0.4个百分点。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人口快速回落到247558人,占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的比率为28.6%,在2008年的基础上增加了0.1个百分点。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部级贫困县农村贫困人口变化情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鄱阳县和余干县是两个部级贫困县。表2显示,2000年以来,这两个部级贫困县农村贫困人口的变化情况明显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0至2007年,两个部级贫困县农村贫困人口持续下降,由111529人下降到74828人,累计减少36701人,下降幅度达32,9%。第二阶段是2008年和2009年,两个部级贫困县农村贫困人口明显增加,其中2008年农村贫困人口迅速上升到151465人,比2007年增加了76637人,上升幅度高达102.4%。2009年,农村贫困人口快速回落到99352人,下降了52113人,下降幅度达34.4%。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县农村贫困人口变化情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都昌、余干、鄱阳、乐平、德安、新干、万年等七个县(市)享受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的县(市)。表3显示,2000年以来,七个享受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的县(市)农村贫困人口的变化情况明显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0至2007年,农村贫困人口持续下降,由169032人下降到107245人,累计减少61787人,下降幅度达36.6%。第二阶段是2008年和2009年,农村贫困人口明显增加,其中2008年农村贫困人口迅速上升到204920人,比2007年增加了97675人,上升幅度高达91.1%。2009年,农村贫困人口快速回落到136051人,下降了68869人,下降幅度达33.6%。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的原因及其特点

根据资料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有:

1、生态破坏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导致贫困。贫困的形成与诸多的自然、社会、历史因素有关。由于上个世纪人口政策的失误导致鄱阳湖区人口激增,随着人口持续、无序的增长,迫于生存压力,许多贫困人口开始从事与维护生态平衡背道而驰的短期行为。如围湖造田、滥砍乱伐、竭泽而渔等。由于围湖造田,河道越来越窄,面积越来越小,导致鄱阳湖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由于滥砍乱伐,沿湖区的森林资源遭到毁灭性打击,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由于涸泽而渔,导致鄱阳湖鱼类资源越来越缺乏,许多渔民无鱼可捕。整个鄱阳湖区的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制约了鄱阳湖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从而导致农村贫困的产生。

2、资源匮乏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导致贫困。资源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煤炭、石油等资源匮乏;可利用的矿产资源很少,且规模普遍偏小。风力资源虽然丰富,但风能的利用才刚刚起步;水资源虽然丰富,但季节变化极端明显,夏季多,冬季少,利用起来不稳定;渔业资源应该是鄱阳湖区最大的资源,但近年来,由于采砂、环境污染和各种破坏湿地的行为,导致鄱阳湖渔业资源急剧减少,鄱阳湖数万名专业渔民由此陷入生产、生活的困境。资源相对匮乏,导致经济发展的动力明显不足,制约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导致农村贫困的产生。

3、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导致贫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省传统的农区,因此,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善。这些年来,由于在农村农田

水利设施上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年久失修,严重老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多数还是上个世纪50、60年代修建的,经过几十年的运转,这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防洪灌溉能力大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导致农业生产条件日渐恶化。第二,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导致交通不畅,生产资料难以买进,农副产品难以卖出,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的乡村,由于地势险要,路途遥远,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困难。另外,根据《江西统计年鉴》(2010年)的统计数据,截止2009年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来水受益村仅28.36%,通有线电视的村仅69.30%。这些都严重制约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导致农村贫困的发生。

4、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导致贫困。文化素质低下是产生贫困的重要因素。由于文化素质偏低,导致人们创造经济和社会财富的能力下降。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农村人口受教育相对偏低,根据笔者的一项调查,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从事种植业的农民92.8%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含)。第二,农村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在交通、信息、市场、文化、观念等方面交流相对较少,整体而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人口在素质和能力方面比其他地区要弱一些,导致家庭收入增长难度加大。三是婚育思想陈旧。长期以来,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民的婚育观念中,占主导地位的不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而是早婚早育、多子多福,导致越生越贫困。

5、其他原因导致贫困。其他原因主要有疾病、残疾、自然灾害、小孩上学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许多残疾人由于部分或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导致生活贫困。也有许多农户本身并不贫困,但是由于疾病的原因导致家庭陷入贫困境地。同时,鄱阳湖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自然灾害较多的区域,主要有水、旱、蝗、雪、雹、冻、疫七种,这些自然灾害均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贫困的发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种新的贫困原因,即小孩上学致贫。在目前教育体制下,小孩上学(特别是大学)各种显性和隐性的开支已经让农村一般的家庭无法承受,因此,只有依靠借债供小孩上学,导致越读越穷。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状况与全国农村贫困状况相比,既有共同性,也有其特殊性。共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处于下降的趋势;(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全国农村贫困的原因基本一致,即由于农村贫困人口普遍文化程度低,缺少人力资本,或处于较差的自然和地理条件下,或农村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和收入结构单一,或疾病等;(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全国农村贫困发生的重点区域基本一致,虽然各个县(市、区)都会有农村贫困人口,但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扶贫工作重点县、重点乡镇和重点村。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状况又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鄱阳湖地区历史上就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区域,特别是洪涝灾害比较频繁,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的长期存在;(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意识不强。由于鄱阳湖区域历来都是江西省传统的农区,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农产品比较丰富,老百姓挨饿受冻的情况比较少见,而脱贫致富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相比之下,老百姓习惯于过悠闲、安稳的日子,脱贫意愿并不是十分强烈;(3)“整村推进”的扶贫方式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扶贫工作注入了活力。

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扶贫的政策思路

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全国农村贫困状况的共性和特殊性,并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内容,本文从政策、制度、个人等方面提出减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人口数量,降低农村贫困发生率的政策思路。

(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立良好的农村反贫困外部环境

1、努力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是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的基础,只有经济较快发展才能为农村反贫困提供较充足的经济支持,才能有利于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增加贫困人群的收入。要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反贫困的能力,就要提高经济区内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建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级政府紧紧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契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着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创业就业和经济发展的软硬件环境;采取措施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促进重点产业基地的建设,提高区域内的工业化水平;大力推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各项政策措施,推动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统筹经济发展,实现区域平衡发展,减少地区之间、人口之间的贫富差距。

2、建设并完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农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由于经济和自然方面的原因,农村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状况要远远差于非贫困地区。农民脱贫根本问题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只有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的收入提高,才能为经济区内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奠定基础。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依赖于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级政府大力抓好农村地区的交通道路建设,改善农村特别是山区的交通条件,促进农村地区与外界的信息、商品的交流;完善农村水利设施,改善排灌条件和防洪抗洪能力,大力抓好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对农田的综合治理和低产田的改造。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抗自然风险能力,为农村反贫困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

(二)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构建有利于农村反贫困的制度机制

1、建立稳定的扶贫财政投入机制。农村贫困地区作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最薄弱的区域,农村贫困人口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最弱势的群体,支持农村贫困地区和农村贫困人口的发展是公共财政义不容辞的责任。建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级政府将农村扶贫资金纳入每年市县财政预算,并建立农村扶贫资金随市县财政收入增长而稳定增长的机制。财政扶贫资金重点用于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贫困地区基本农田、人畜饮水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少数生存和发展条件特别困难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开发式移民,支持农村贫困人口、反贫困干部科技培训,增加农村贫困工作经费等。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特殊类型地区给予更多的扶贫政策和资金。

2、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已经成为制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贫困农户开展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实现脱贫的瓶颈之一。建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级政府出台措施,鼓励金融机构以小额信贷为重点,加大农村扶贫的金融扶持力度。按照“小额流动、有效使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全面建立健全扶贫小额信贷制度,为贫困农户发展特色种养业、来料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和下山搬迁等提供小额信贷,并给予贴息支持。同时,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来料加工经纪人的

信贷支持力度,促使他们带动更多的贫困农户发展生产。

3、尽快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长期以来,受地理位置以及其他政策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建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级政府进一步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取消农村人口、尤其是农村贫困人口在接受社会保障服务上的受歧视地位。在农村贫困地区,加大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采用对农村贫困人口补贴的措施,使其能参加到按市场机制运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体系中。同时,加强对社会保障体系的管理,提高社会保障体系运行的效率,使其能真正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平等、及时的服务,在保障对象上,坚持“应保尽保”的原则。

(三)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其反贫困的能力

1、加大农村贫困人口的文化教育与技能培训。文化水平低是导致农村贫困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低文化水平不仅限制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决定了农民的思想素质低下,无法摆脱传统落后的观念。另一方面,低文化水平导致农民无法通过观念更新、技术创新脱贫致富。因此,建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级政府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普及义务教育,保证贫困农户子女就学,从源头上堵住新的文盲产生,逐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整体科技文化素质,培育其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建立和健全贫困地区科技培训网络,定期对贫困地区的乡村干部、贫困农户进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科技素质和务农技能,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服务,以便更好地提高贫困农民的脱贫致富能力。

2、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在反贫困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推进,扶贫项目、扶贫资金会越来越多,建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级政府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在反贫困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首先在扶贫措施的制定、扶贫项目的投向和管理运行等环节上让贫困人口充分参与,增加农村贫困人群的发言权和决策权。这样,不仅可以使贫困农户脱贫态度和行为变得更为主动,还可以使扶贫帮困工作更具针对性,并且通过贫困者的参与和监督,能够提高扶贫项目的执行质量,提高反贫困效能。其次动员贫困人口积极参与村内技术、经济合作组织,及参与村民自治的政治活动,增加其社会活动能力、主体感觉和赢得丰富的社会人际关系资源。

(四)以整村推进为突破口,确立有效的农村反贫困途径

所谓“整村推进”就是以扶贫开发工作重点贫困村为单元,以参与式村级扶贫开发规划为依据,利用政府和社会各方面支持,集中进行综合治理、整体推进,通过2年一3年的努力,使全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整村推进规划的设计目标基本实现,为重点贫困村的新农村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和打下坚实基础。实施“整村推进”式的扶贫开发,努力改善农村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既是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的重点,也是新时期农村扶贫方式的新要求,得到了农村贫困群众的拥护和欢迎。为了进一步推动“整村推进”战略的顺利实施,建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级政府有针对性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搞好规划。按照“五通三站一产业”的重点建设内容,做好一村一规划,一户一摸底工作,根据农村贫困户的意愿,从最迫切的问题人手,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村为单位,一村一策,明确目标、任务、建设内容和进度,制定发展规划;(2)突出重点。以“整村推进”为主要手段,扶一个村变化一个村,扶一个村富一个村。突出重点,不搞一刀切,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整村推进”与农牧业产业化相结合、与各类支农项目相结合;(3)选准主导产业。根据贫困村的资源条件和生产力水平,围绕主导产业,努力实现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

(五)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探索扶贫开发工作新模式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设立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扶贫开发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扶贫开发力度,制定和完善扶贫政策及措施,积极探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扶贫开发新模式,必将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夯实经济发展基础,提升经济发展速度,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建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级政府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全面实施扶贫政策。继续实施整村推进、以工代赈和移民扶贫搬迁工程。对贫困人口集中、资源条件较好的贫困地区,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对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地区,实行易地扶贫;对缺乏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人口,加大救济和救助力度,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扶贫,鼓励自主创业和劳务输出;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实施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