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生态景观建设

生态景观建设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22 09:31:52

生态景观建设

生态景观建设第1篇

城市化进程中,对于城市水域自然景观要素的漠视、盲目开发,甚至肆意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滨水区的各项自然过程常常受到不合理开发建设的强烈干扰,各种自然形式也未免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种负面影响在我国快速步入城市时代也有诸多表现。

1.过度硬化问题快速无序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飞速膨胀,城市及周边的河流、湖泊、湿地等自然水体大量被建筑物和混凝土地面蚕食或取代。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形成,不仅使绿地减少,而且其排泄污水(包括工业和生活污水)继续污染着仅存的部分水体,使水环境继续恶化,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严重威胁。在城市内部,由于绿地和植被的迅速减少,与市民对自然环境的向往之间矛盾的加剧,政府又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拆除旧建筑建设绿地。

2.景观功能单一城市雨水排除系统的设计保证率基本是按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建议的雨水径流计算方法和公式,排水规模较小,而现在城市中由于屋面和水泥地面面积较之过去占绝对优势,使得降雨后截流系数减小,径流系数增大,雨水的流程和汇流时间短,加大了城市排水系统的流量,因此,城市每遇暴雨就会产生积水。硬质的屋面和路面的增多与陆地(土地、植物等)的减少,使得降雨过程中水体的面源污染机会和强度显著增加。为了提高泄洪能力和人造景观效果,把河道拉直,使得河道景观变得呆板,使得自然景观丧失并降低了河岸植物、土壤的截污作用。

3.水环境污染水和绿地是构成城市生态环境的最主要的要素。城市硬地的增加,将自然降雨完全与地面下部土层及地下水阻断,降雨只好通过城市排水系统管渠排入承泄区等地表水源中,这就造成城市地下水源难以得到及时的补充,严重影响雨水的有效利用。另外,对流经城区的河道,往往采用加深河道、固化河岸的方法,同化的驳岸阻止了河道与河畔植被的水气循环,使很多陆上的植物丧失了生存空间,还使一些水生动物失去了生存环境。

4.掠夺化侵蚀城市建设过高密度的开发严重压迫水滨绿地空间,很多原本自然的滨水区完全变成人工铺装环境,这对于水滨生态系统和生物过程的连续性无疑是毁灭性的破坏。人为侵蚀导致水土严重流失,水土流失带来了严重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问题。包括严重淤塞水库、湖泊、河道、道路、水利工程乃至城市街道,破坏景观,降低土地生产力,导致严重的地质灾害和严重的生态失衡。

5.忽视公共利益城市水景观建设中,城市居民参与的水平较低,公众对于城市水景观价值认识尚未达到一定程度,而城市滨水景观由于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潜在价值,使大量滨水区域被少数单位占用,或在商业利益驱动下人为改变城市水系结构,进行破碎化开发,从而使得普通民众丧失了对于本应该属于公共资源的滨水区享用权,居民公共利益被忽视,以致公众只能望而却步。

二、景观建设应把握的原则

1.坚持生态设计理念西蒙•范•迪•瑞恩(SimVander-Ryn)和斯图亚特•考恩(StuartCown)认为,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景观建设活动日趋频繁,城市水景的建设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让人们逐渐把着眼点从表现景观的艺术性转移到体现景观的生态价值上来。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把眼光从对美与形式及优越文化的陶醉中引向对自然的关注,引向对其他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生态设计思想开始形成并迅速发展,产生了更广泛意义上的生态设计,包括建筑的生态设计、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工业及工艺的生态设计等等。城市水景观的生态设计,对减少城市建设中的资源浪费、改善市民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创造性保护水资源“创造性保护”的水景观建设理念,既要最优组织调配地域内的有限资源,又要保护该地域内美景和生态自然,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它把景观客体和“人”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来设计,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控制,并试图通过格局的改变来维持景观功能流的健康与安全。

3.以人为本的亲水原则人与自然的对象关系决定了人对于自然的亲和性。水生态文明城市景观建设要考虑“以人为本和以可持续发展为本”的基本原则,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水景建设,营造健康优美的生活环境,建设低污染和生态良好的环境,为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人类与生俱来亲水,在城市水景观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的亲水心态与需求,与城市整体景观相协调的水滨公园、亲水平台、亲水广场等,是城市的滨水空间成为最引人入胜的休闲娱乐空间。

4.功能决定尺度原则城市水景观是供居民和外来游客共同休闲、欣赏与使用的。它要以超大尺度空间、超常规的大尺度概念来规划设计,注重设计空间与自然空间的结合。在广袤空间中创造作品,“人在画中以作画”的设计思路,这些都决定了“尺度空间的定量优先于局部”。同时又注重保留传统园林的风格或文化精神,整体上沿用传统布局和格调。景观设计中重视提取城市历史文化精髓融入现代景观设计,在构建现代景观的同时实现对城市历史信息与痕迹的传承。

5.做好立体规划立体规划是指景观规划不应仅仅是平面规划,而应是根据城市空间结构进行全方位的立体规划,注重立体层次的设计。做到干支兼治、线面结合、生态优先,要善于捕捉和把握城市整体信息与文化内涵,在设计中有灵活运用现代景观设计和表现手法的综合技能,充分体现城市传统气息和现代文明活力。

三、景观建设的方法与路径

人们对景观的感受并非是各个景观的简单叠加,而是景观在空间、时间多维交叉状态下的连接展现。水生态文明城市景观建设应更加重视滨水景观巨大的生态功能和娱乐价值。在“设计途径必须适应场地”观念的指导下,要合理开发城市滨水区,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水景资源调查遵循自然生态优先原则,在水生态文明城市景观建设规划与设计中,首先要明确规划区内的自然生态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即规划区内现状水体状况、存在生物物种即栖息生境,列出滨河物种清单,并在地形图上标明其具体的空间位置和界限。如果我们不清楚在城市滨水自然生态系统中存在什么样的生物以及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工程建设中,规划河段的自然生态系统就难免遭到破坏,对滨水自然生态资源的重视是城市滨河绿带的生态规划区别于传统规划方法的重要标志。城市滨水地区是形成城市水景观特色最重要的地段,滨水区景观涉及面包括绿地系统、建筑形式、景观小品、水岸等方面。

2.滨水空间布局城市滨水地带是城市中的公共开敞空间。城市滨水空间开局,应保证视觉上的通透性,充分利用并加强水滨的空气环流过程。城市滨水开发往往反对只顾单体建筑的“视野开阔”,而阻挡城市通向水边的视线走廊。应降低滨水区建筑密度,或架空滨水建筑一、二层,使滨水区空间与城市内部空间通透。可以利用自然地形,结合局部架空的吊脚楼形式引导水陆风,形成良好的自然通风。调整临水空间的建筑、街道的布局方向形成风道引入水滨的水陆风,并根据交通量和盛行风向使街道两侧的建筑上部逐渐后退以扩大风道,降低污染和高温,丰富街道立面空间。保护城市河流沿岸的溪沟、湿地、开放水面和植物群落,构成一个连接建成区与郊野的连续畅通的带状空间,利用它把郊外自然空气和凉风引入市区,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河流开放空间廊道还应与城市内部开放空间系统组成完整的网络。线性公园绿地、林荫大道、步道及自行车道等皆可构成水滨通往城市内部的联系通道,在适当地点还可进行节点的重点处理,放大成广场、公园或地标。

3.硬质改造规划城市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原有的天然植被不断被建筑物及非透水性硬化地面所取代,改变了自然土壤植被及下垫层的天然可渗透属性,城市硬化地面占整个城市区域面积相当的比例,因而,其对于城市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城市道路、广场的硬化地面设计主要关注其耐久性等技术性能指标及视觉美观方面的要求,因而大量使用非透水性材料作为铺装结构。但是非透水性材料存在着明显的生态环境缺陷,生态效益偏低。与非透水性材料相比,透水性材料很好地体现了“与环境共生”的理念,它在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发挥城市绿化、水体及铺装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

4.软质改造设计一是生态驳岸设计。生态驳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除具有护堤、防洪的基本功能外,还有对河流水文过程、生物过程的促进功能。二是人工湿地系统建设。人工湿地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形成了内部良好的循环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投资低、出水水质好、抗冲击力强、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视觉景观优异、操作简单、维护和运行费用低廉等优点。在处理了污水的同时,又能创造水生生物环境,可谓节约资源,一举两得,是人类与水生生物协调发展的自然景观,有利于促进良性生态环境的建设,有显著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生态景观建设第2篇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规划;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随着生存环境的不断被破坏,人们对城市生存环境质量的日益关注和重视,在20世纪80年代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景观领域的研究逐渐兴起,它引起了对描述、解释和规划景观结构的传统方法的重新思考,是研究景观的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对生物活动、人类活动影响的科学, 研究景观和区域尺度上的资源、环境和管理等问题也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传统研究和科学交叉提供了新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景观规划理论原则上的指导,甚至为城市规划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方法论。

二、生态城市的概念及发展

2.1 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也称生态城(Eco-City),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人类建城生态价值取向的结果,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向,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形式。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并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而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使人为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2.2 生态城市的发展

从“易经”、“道德经”到康有为的“大同书”,从“太阳城”、“田园城市”到道萨迪亚斯的“人类环境生态学”,再到“生态城市”的提出,让人类对健康居住的生态城市学理论,从理论落实为实践。生态城市现已超越了保护环境即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持协调的层次,体现为一种广义的生态观。景观生态学理论中对景观中一系列的生态元素进行整合规划的核心提出更为“生态城市”提供了规划设计上的理论指导。

三、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框架

3.1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一门综合的学科,最早由德国学者C.特罗尔(C.Troll)在1939 年提出。它是通过景观的生物组成成分与非生物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综合研究景观的内部功能、空间组织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在《Landscape Ecology》一书中认为:“景观生态学探讨生态紫铜――如林地、草地、灌丛、走廊和村庄――异质性组合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作者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系统研究了景观研究的空间结构,景观动力学,景观的异质性原理。

总之,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将跨学科以及多学科的特征特别适用于集成生态的、地理的、经济的以及人文因素的各个方面,从而能够对复杂的情况给予一定的描述。

3.2 景观生态学的结构要素分析

景观生态学将城市看作是一个由自然和人工景观单元相互叠加而成的非常特殊的景观生态元,把整个“城市一区域“city-reglon”视为一个土地嵌合体(landmosaies).用基质(Matrix)、斑块(Patch )和廊道(Corridor)三种空间元素来描述在区域及景观尺度里空间模式的过程与变迁。

四、景观生态学理论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上的应用。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看,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就对景观中一系列的生态进行整合规划,此种整合是在整体和生态设计观念基础上的创造,整合思想的核心是对现成结构的把握及改良,此种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想不谋而合。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探讨景观生态学理论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上的应用。

4.1景观生态学理论在生态城市规划中的宏观应用

景观生态学充分强调了景观的自然属性,其本质上是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空间配置。有效的景观生态规划对保持城市的景观特色、景观质量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十分有益。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规划设计在其开发范式中把生态保护思想融入开发理念中,而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则是基于城市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之上的一种规划,是运用景观生态学中相关原理,在景观水平层次上对城市的人文景观、环境景观等所进行的一种规划。通过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建构人文生态绿色网络结构,运用不同的功能单元,从景观绿色结构和功能上进行城市群体空间优化。从整体协调和优化利用出发,确定景观单元及组合方式,有利于实现城市群体空间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景观生态学的景观多样性理论与稳定理论,使得在城市规划中为保证多种生态系统共同构成的异质性景观格局形成不同功能的城市空间格局提供了可能。

同时,功能完善、运行健康的景观生态网络构建可保证景观生态流通畅、景观生态平衡和生态良性循环,从而使城市实体内部的绿化体系形成一个内外相连的绿色生态系统,营造出绿在城中、城在绿中的可持续性区域略生态格局,实现生态城市运营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宏观的规划指导。

4.2景观生态学在生态城市规划中的微观应用

景观生态学在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的微观应用主要体现在对景观结构要素斑一廊一基的具体设计应用上。

4.2.1建立城市绿色斑块系统,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考虑,在设置生态绿地的位置时要从景观整体格局出发,注意在关键性的局部和连接点即景观生态战略点开辟绿地斑块,以保证整个城市绿地景观的生态效应。

4.2.2城市景观绿色廊道系统的建立,廊道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几乎所有的景观都会被廊道分割,同时又被廊道联结在一起。廊道是线性的景观单元,具有通道和阻隔的双重作用。斑块内廊道的合理设计组合,其相互交叉的网络结构,形成适宜的绿色廊道景观,为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

4.2.3基质是斑块和廊道所在的环境背景,基质的作用在于以基质为背景进行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构建异质性的城市景观格局,对城市进行景观功能分区和生态区划,以体现多样性决定稳定性的生态原理和城市建设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原理,从而建构城市的可持续性结构性质。

运用景观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原理对城市景观进行综合分析,优化组合原有景观要素或引入新的成分,调整或构建新的城市景观格局,对提高区域整体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环境和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总结

我们现在的城市规划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理想人居”的差距还很大,甚至有时是与这一理念是相违背的。所以应用景观生态学理念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是时展所趋。运用景观生态学,使得城市空间环境合理组织,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有利于营造生态良性循环,结布局合理、景观和谐的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 黄光宇,陈勇. 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6.

生态景观建设第3篇

关键词:关键词:建筑设计;景观生态;生态补偿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运用便捷的景观设计手段,从而更好的增强建筑及其坏境所起到的缓冲和补偿的生态机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的国内城市发展趋势,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容纳尽可能多的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就需要将城市生态化推进,并修复与重建健康的城市,运用新兴的科学理论方法进行城市景观生态补偿是其关键手段之一。城市化进程使原有自然土地人工化,增加了城市景观中的人工要素,减少了自然要素,这是造成城市生态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城市景观的核心要素即是建筑,在设计建筑中对城市景观进行格局、绿化、生物多样性以及美学等生态补偿,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生态架构,从而有效的加强城市景观自然组成因素的生态机能,改善城市生态质量,更好的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一、修复并补偿景观格局

国内大多数城市的景观格局,基于不断强化的城市化进程,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功能缺损或架构不合理等问题。具有全面性、决定性的景观格局作用,城市生态建设的关键在于修复并补偿城市景观格局。在城市化前提下,利用景观生态学等科学手段,积极干扰城市景观,可引导城市景观积极演进。整体城市景观格局、绿化系统的平面与空间布局、水系与地形等要素的相互关系等,都会对物种及其栖息地造成严重的影响。各异的地理、气候及环境条件,城市均有与之相对应的不同理想景观格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种演变过程总是曲折反复的。不断修复并补偿城市景观,是城市景观格局优化的主要目的,改善城市生态系统运行效率,把城市生态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网络,通过保护、修复和重建景观要素,促进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在设计建筑中对城市景观生态格局的修复并补偿,确定正确的尺度观念是其关键因素之一,利用不同的等级尺度分析、优化与补偿城市景观格局。

1、修复并培育关键性景观组分

针对大多数城市景观的主要影响性因素,不可忽视干扰性的人为活动因素,同时,也是个大城市各种重点生物丧失栖息地以及城市景观退化功能的重要因素,对此,需加强景观保护的理念,实施有效的自然景观保护措施。站在城市景观的角度讲,其多数景观格局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关键性要素,它们对城市生态健康与完整的维持保护至关重要,其生态功能难以用人为的技术手段解决,也是城市景观中不可或缺的空间模式,这些关键因素包含一些较大面积的原生自然斑块、战略点、斑块之间的连通廊道等。它们在城市化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将致使城市景观整体的上台功能衰退。站在生物角度讲,它们对城市景观各要素都具有利用的本能,但城市景观中的这些关键要素对生物生存演替则具有关键性影响,若设计建筑能积极引导生物,让其能占领这些组分并形成一定的势力圈,则可最有效地利用景观从而重建较为安全的城市生态系统。

与此同时,通过恢复并培育城市重要景观组分的具体实施,可有效完善城市景观架构、重建生物栖息地、改善城市小气候、提升城市景观的生态功能。当前,国内城市现有许多原生生态系统绝大部分已被破坏,为使城市走向正确的生态景观演变之路,需适当的对城市中的原生态自然景观进行有效的恢复,或采取恰当的原有生境的模拟重建。

2、破碎化的斑块减少

造成逐步破碎化的城市景观原因,主要有三大方面:原始生境消失、生境斑块缩小及生境斑块孤立化,它使景观要素被分割成众多小斑块,对景观架构和功能都产生不利影响。要减少斑块破碎化,需从建设生态廊道、做好总平面规划和单体设计等多方面入手。与此同时,建筑及其环境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影响,分别占据不同的时空,这种相互作用对于城市生态系统而言,既可能是积极干扰,也会带来不利因素的影响。通过设计建筑对人行为进行引导,正确使用建筑的时间与空间,就能趋利避害,取得人与自然的相对和谐。

二、补偿绿化系统

城市化一般不可避免地增加非生物要素,设计建筑可通过增加绿化面积,进一步优化绿化系统的生态功能,平衡其生物与非生物的比例,提高绿化的生态效率来进行有效补偿。对此,主要有:首先,设计城市中绿化系统的演进需与城市化协同,把握绿化与其它景观要素的关系,既相互限制又相互激发;其次,要区别对待城市植物群落栖息地,引入适宜的自然群落结构机制,自我维持与更新,并产生较大的自然生产力,以协调城市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多种关系。

三、节约并补偿水资源

在建筑全过程中对城市水资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不透水地面面积的大量增加;污水、废水的产生;地表植被减少致使城市水资源涵养量缩减。建筑设计主要通过水的循环利用、雨水搜集、中水生态处理回用等方法来保护、节约和涵养水资源,进行生态补偿。

四、补偿生物多样性

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城市居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是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生物多样性在最近几年急剧下降。设计建筑对城市生物多样化的补偿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建筑设计为生物提高栖息地。另一方面是提高建筑环境绿化整体的栖息地功能。

建筑及其环境可提高面积巨大的屋面和不同标高的台地空间,这些空间不易受到城市人为干扰的影响,通过屋面的生态化建设,结合建筑庭院和城市绿化系统建设,形成适宜于城市物种生存的栖息地,形成城市的空中庭院物种,可适宜于不同城市物种的迁移与定居。

五、补偿景观视觉

当前的建筑设计中,城市景观中建筑等人工要素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对此,需进行详细的视觉补偿设计才能更好的实现生态补偿指标。在生态补偿过程中,适当的添加较多的植物物种,尽情施展较好的群落生态功能,并展示生态美,拉近人与地间的距离,关护环境。同时,通过重新彰显自然,将自然元素及自然过程的显露和引导,来更好的唤醒人们对自然的关怀,让人们感受到自在的大自然内在景美的架构,有利于将使用者的生态意识进一步提升。

结束语:

本文通过全面深入分析生态景观的影响性要素,对此,适当采取了针对性的景观补偿措施,最大限度的恢复了自然生态景观,创造了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1]吴正旺,王富平,栗德祥.建筑设计的景观生态补偿[J].建筑学报,2008(9):84—88.

[2]张洪军.生态规划——尺度、空间布局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叶敏青,姜立,张雷等.绿色建筑技术中的生态绿化——绿色建筑中的植物配置及计算机模拟[J].2010.

[4]李学伟.生态补偿设计思想的实践——以德国海尔布隆市砖瓦厂公园及北京门头沟区大沙坑环境整治为例[J].中国园林,2008(10):48—52.

生态景观建设第4篇

对于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目前业界内尚且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只存在一些基于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概念演化而来的解释性的概念。比较被业内认可的是《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中提出的生态园林城市概念,该概念指出:生态园林城市指的是一种以人为本、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资源流动为命脉的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社会和谐发展的人类居住形式。从以上的概念中不难看出,生态园林城市的核心在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构建,其强调了自然生态环境建设优先的理念,以环境建设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植物景观在学术界内具有明确的概念,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应用。植物景观主要指的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将植物与水体、山石、建筑以及小品等其他的景观元素通过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法合理配置且发挥园林植物功能的系统所具有的外在表现形式。

2基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植物景观形成机制

基于生态园林城市的植物景观形成机制主要受到该城市在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气候情况、乡土植物以及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这四种因素在园林城市建设中的植物景观形成中相互交织、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以下将对这四种因素进行逐一分析,来阐明基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植物景观的形成机制。

(1)城市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对植物景观形成的影响作用。在生态园林城市植物景观构建设计时,设计者需对城市的整个地理环境进行掌握,充分地利用城市现有的地形、山水以及天然植被等地理因素,因地制宜进行植物景观的设计。

(2)城市所在区域的气候情况对植物景观形成的影响作用。一个城市的气候条件会决定其主要植物群落的生长情况,而一个城市自有植物群落的生长状况会对其植物景观的形成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例如,对于常年光、热持久,雨量充沛的城市,其大高位芽植物的生长会非常茂盛,因此在这样的城市中,其植物景观的特征必然会受到气候的影响,而呈现出亚热带阔叶林地带性植被的特征。

(3)城市所在区域的乡土植物对植物景观形成的影响作用。乡土植物是一个城市中适应性最强、资源最多的植物群落,也是植物景观构建过程中首选的材料。因此不论哪一个城市,其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必然会带有显著的本土植物的特征,也必然会大量的应用本土植物,因此本土植物是影响植物景观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

(4)城市所在区域的地域文化对植物景观形成的影响作用。一座城市的地域文化是历经历史积淀而来,且具有鲜明的特征。地域文化会对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们的喜好、习惯、审美等产生深厚的影响。因此,植物景观设计者在进行景观设计之初,必然会综合考虑这座城市人们的喜好、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因素,从而对植物的种类以及配置形式进行确定。

3基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植物景观优化建议

(1)深入挖掘本土植物资源。在进行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加大对城市所在区域乡土植物资源的应用和开发力度。将当地的本土植物资源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发应用效果好、能够广泛被地方居民认可的景观植物,以此来使当地城市的植物群落结构得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在进行本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要将重点放在植物能否很好的适应城市特殊生态环境的问题上,加大对抗污染、抗虫害、耐干旱、耐寒冷、管理粗放等优良的本土植物品种的开发和引入应用力度。

(2)注重营造植物景观空间。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植物景观构建中,需注重植物景观的空间营造。而在植物景观空间营造的过程中,设计者需将所建设的绿地景观的具体功能和性质作为切入点,在不同空间搭配设计不同的植物景观,与该绿地景观中的其他景观要素共同形成能够给人以不同听觉、视觉、嗅觉,甚至心理感受的植物景观,以此来对其所在绿地景观的主题和意境进行良好的传达和表现。

(3)丰富植物群落生态结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植物景观优化过程中,要注重植物群落生态结构的丰富性。植物群落生态结构的丰富性主要包含垂直空间的层次丰富性、平面空间的层次丰富性以及时间维度上的结构丰富性等三个方面。这就要求,植物景观设计者要根据不同城市的绿地需求功能以及绿地性质,采取不同类型的植物景观群落。例如在城市道路绿地中,不要单纯的设计为单层或双层的植物群落,这样会使得整个绿地的视线效果太过简单。应该在道路绿地中,适当的进行局部分带或者是利用围墙段,引入应用一些开花植物,以此来丰富道路绿地的植物景观群落结构。与此同时,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设计师要注意四季景观的兼顾设计,要以几种具有良好观赏性的植物作为绿地景观的主要基调,然后穿插应用一些能够分别在春夏秋冬四季进行观赏的植物,使其在时间维度上具有丰富的结构性。

生态景观建设第5篇

关键词:农地整理;生态景观建设;对策

一、引言

农地整理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为中心,依据土地利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工程技术等手段,通过调整农地结构、归并零散地块、农田整治及道路沟渠建设、农地改造、复垦废弃地等方面实行综合整治开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居住环境以及生态环境。根据全国第六次环保大会的信息,扣除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两大因素的影响,我国“十五”耕地保有量目标达成度为100.27%。2006年度土地利用调查报告中,全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550.8万亩,比“十五”年均增加29%。其中,整理补充耕地达118.33亩,比“十五”年均增加33.6%。可见,农地整理对补充耕地数量作出了很大贡献。

然而,农地整理不仅要考虑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还要注重景观设计和生态平衡。在目前的农地整理中,往往忽视景观生态保护和建设,过分追求高品位设计,在田间大量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沟渠,片面追求增加耕地数量和农地产出率及农地集约化等“硬指标”,从而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因此,如何合理配置农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做好农地整理中的生态景观建设,保障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是开展农地整理工作面临的迫切问题。

二、农地整理中生态景观建设的必要性

农地整理必须高度重视土地资源利用和生态景观建设问题,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在保护中进行整理,在整理中保护和建设生态景观,注重发展的整体协调性,确保发展的持久、永续和多样性。

注重农地整理中的生态景观建设是坚持农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发展战略,在当今世界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人类享有利用农地资源的权利,在农地整理过程中应坚持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三者的和谐统一,而不是凭借人们手中的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耕地面积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具体而言,加强农地整理中的生态景观建设就是使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地区发展有序推进。因此,重视农地整理中的生态景观建设,根据不同地区土地资源特点和利用要求,调整原有的景观格局,引进新的景观组分,提高物质与能量投入的效率,充分发挥景观生态系统的最大功能效益,构建空间结构和谐、生态稳定和社会经济效益理想的区域农田景观系统,对保证生物的多样性,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耕地质量,有效开发利用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农地整理中的生态景观建设原理和保护思路

(一)农地整理的生态系统原理

1 时间原理

生态系统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随气候的变动表现为季节间和年度间的规律,又表现为长时间的演替变化规律。人类活动改变着生物群落的组成和营养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进而改变了生态系统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人类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系统的时滞效应,农地利用的结果会使变化了的景观长期存在,很难逆转。因此,在农地整理中,应充分意识到农地整理的行为对生态景观的累积影响并对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的风险进行充分预测和评估。

2 位置原理

生态系统演变的过程和物种的多度与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特性,只有建立与地理空间单元相适应的利用方式和农地利用强度上才是合理的,具有可持续性;反之,农地利用活动也能改变区域的自然地理和生态条件。在特定的物种和气候限制下,水分和养分的增加一旦超越了初级生产者直接利用的水平,生态系统多余的水和养分就可能流到相邻的地区,并通过径流对相邻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因此,合理的农地利用方式必须与区域的水文和地理气候条件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相适应,在农地整理中,应该遵守农地整理方向与区域生态环境背景和社会经济结构相协调的原则。

3 物种原理

不同的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些物种对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其中,关键种(Keystone species)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十分重要,关键种的消失能够彻底改变一个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营养动态。连接种(Link species)可在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间进行的物质和能量传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可以作为关键性节点为复杂食物网内的能量传递过程提供服务。另外,一些濒危物种和对生境敏感的物种也需要特殊保护,否则将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基因的丧失。目前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是农地利用,农地利用变化而产生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可引起生态系统特性的改变,因此,在农地整理中,应特别注意保护重要物种、敏感物种及栖息地或生境。

4 干扰原理

干扰是使生态系统发生混乱、变化甚至演替的事件。干扰可以自然发生,也可以是人为因素所诱发,如道路建设或改变水道等。自然界中干扰具有存在的普遍性,任何农地利用的新变化都是对原有生态系统的干扰,有可能引起物种的多度、分布、群落组成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或者对其它干扰的敏感性也可能被改变。农地整理本身是对原有景观格局的破坏过程,是通过人为干扰促使景观格局发生变化的过程。因此,农地整理是建立在干扰基础之上的,应明确各种干扰所带来的风险,避免或补偿因改变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5 景观原理

生境或生态系统的空间排列组合构成了景观,农地利用政策或过程经常会造成景观的破碎化或农地覆被格局的反方向变化。景观破碎化是对生态功能或生物多样性不必要的破坏,因此合理的农地利用结构或规划应该保留包含有重要生境的大规模连接区域,形成绿色走廊,维持区域内外生态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畅通。

(二)农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思路

1 农地整理对项目区景观格局的变化分析与评价

主要从景观生态角度分析农地整理规划设计、整理过程中微地貌重塑、农地利用结构与用途转变以及项目区景观格局的整体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寻找替代方案和对策措施。

2 农地整理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重点研究农地整理全过程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整理后的农地利用方式对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性。

3 农地整理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将农地整理项目置于区域生态环境背景下,评价项目区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对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以及区域景观生态的协调度等区域资源与环境问题。

四、实证研究(以尚义县七甲乡为例)

(一)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位于尚义县南部,地处河北平原,微地貌为缓坡、浅洼地,土壤为壤质潮土,气候属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耕地多为旱薄地,农业生产条件差,农地风蚀沙化严重。干旱、风沙、霜灾等自然灾害频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定。随着大面积的退耕还林、种草工程的实施,农业用地逐渐趋为紧张,同时,由于经营粗放,农地利用不充分,地块零散,荒草地、闲散地较多,基本农田整理潜力巨大。同时,随着全县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二、三产业和城镇建设对农地的需求量日趋增大,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为保证全县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和农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项目区975.01公顷农地进行整理非常必要。

(二)项目区农地整理已取得的成果

项目实施后,通过整理田坎、沟渠、闲散地和开发荒草地,新增耕地85.4公顷,新增耕地比例为8.76%。通过施肥、轮作等土壤改良措施,增加了土壤肥力,提高了农地质量。打机井68眼,实现每9公顷耕地使用1眼机井,且水电设施配套齐全。修建了4米宽的田间道路15875米,2米宽的生产道路20880米,在道路两侧和项目区边界营造防护林网,共计栽树35336株,田间道路两侧有护路排水沟,排水沟外侧各布置2行防护林。生产道路两侧有护路排水沟,沟外侧各布置1行防护林,项目区建成了田、水、林、路、电综合配套的高标准、高效益的农业生产基地,改善了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和当地财政收入,解决了800多劳动力就业,促进了社会安定。

(三)项目区农地整理中的生态景观问题分析

项目区经过整理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很多忽视、破坏生态景观的问题。首先,该项目区缺乏对农地整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考虑。农地整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应立足于区域的整体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区域景观生态保护和建设。其次,片面追求耕地增量。农地开发整理要改变农地利用或农地覆被状况,而农地利用以及农地覆被状况是自然因素与人类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表现为不同的农地生态景观变化。同时,农地利用影响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变化又反过来影响农地利用,因此,农地利用变化与气候变化、水文变化等自然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关系是人地关系的核心,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也是生态安全的关键,必须协调处理好。不能因为要实现增加耕地数量、提高粮食产量的目标,就必然要以牺牲周边一些景观生态环境为代价。

由于农地整理在内容上对生态的要求不明确或者说很难建立评判的标准,在实践中就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了生态方面的很多内容。但农地整理必然导致自然农地景观甚至人文景观的改变,并对陆地、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植物和动物的种群动态、土壤结构及营养元素的迁移、地表地下水文环境,以及区域大气化学性质及变化过程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农地整理对生态景观的影响。

尚义县七甲乡农地整理中的生态景观建设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农地平整中的生态景观问题分析

项目区地处坝上波状高原地区,地形地势起伏较大,农地平整中以每个方田为基本单元,应用机械(挖掘机、推土机)对田内农地挖高垫低,进行平整。工程动用土方量较大,开挖、运输、回填和平整共需动土方246万立方米。

在平整工程中,由于项目区的地形地势问题,工程动土方量特别大,应用机械和人工对方田大面积挖高垫低,浪费了很多机械和劳动力,更重要的是原来农地的耕作层或者被移走,或者添新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不利于农作物及蔬菜的生长,进而造成农田生态系统的单一性和不稳定性。同时,机械化的挖填容易造成土壤板结,破坏表土熟化层,从而影响土壤理化性状,影响土壤养分循环效益。机械化平整和农地整理后农作物的单一连片种植会使杂草日益减少,增强雨水对土壤的淋洗,也会使土壤养分失衡,导致土壤连作障碍,不利于土壤结构的保持。由于对土壤表层的扰动,短期内会增加土壤流失的速率。

2 农田水利工程中的生态景观问题分析

低压输水管道工程采用低压输水技术,即以管代渠,这种技术虽然使灌溉水利系数提高到90%以上,减少占地2%左右。但是此农田水利工程缺乏对生态环境的综合考虑,以增加耕地面积、保障通行方便和水流的顺畅、提高输水和排水功能为目的,把原有的沟渠整理为耕地,而使低压输水管代替原有沟渠,这使得生物栖息和藏匿困难,而多变的河流、渠道可以造成水流多样的变化,提供多样化的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

对沟塘、湿地和低洼地区进行填埋,以达到连片、平整、增加耕地面积的目的,沟塘和低洼地区生产力虽然不高,但却是野生动植物良好的栖息生长场所,可净化环境,减少旱涝,使生态永续发展。而机械化填埋不但造成土壤板结,使土壤团聚体变差,破坏了表土熟化层,使有机质含量减少,容易发生结构退化;而且更是对整个农田生态系统的彻底干扰,沟塘、低洼地、高地消失;地表及地表下层动植物彻底摧毁。

3 田间道路工程中的生态景观问题分析

项目区内新建9条田间路,总长度15875米,路面宽4米。新建生产路16条,总长度20880米,路面宽2米。田间路主要是小型机械运输,为水泥路面,路面厚15厘米,路面高出地面30厘米;生产路为沙砾石材料;各条田间路均与项目区内保留的道路相连,或延伸至项目区外与邻近道路相连。

项目区的道路达到了四通八达的格局,运输较以前更加方便快捷。但是多一片混凝土就少一片天然绿地,多一片水泥地就失去一块野生动植物栖息之地,对生态系统就增加一份侵扰,不但降低了景观的多样性,也使得区域农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化,不利于系统功能的稳定与提高。而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农田物种的扩散,使嵌块体栖息地未能连接,造成群体趋向不稳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同时也使物种间多样性和种内异质性降低,系统的适应能力下降,造成农业生态系统依赖于能源和人工控制过度化,在某种程度上将增加生产的风险性。

4 其它工程中的生态景观问题分析

其它工程主要指农田防护林网及水土保持工程。在该农地整理过程中,田间路两侧各栽2行树,株行距3×2米,行与行交错布置。生产路两侧各栽1行树,株距3米。

由于本项目区风蚀沙化严重,生态环境差,单纯依靠植树来改善生态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再加上防护林组成结构单纯、层次单一、外来物种的引入将导致病虫害的侵袭、景观多样性降低;生物污染致使生物多样性丧失。而且因农地整理造成的破坏进行补偿或

重建无从谈起,再加上缺乏生态规划,重建的农田生态系统将更单一,更脆弱。单一的植被不仅会影响了土壤养分的循环效益,而且还会引起表土层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的减少,打破了项目区内的生态平衡。

五、对策

农地整理必须以不破坏农地生态系统为基本前提,充分考虑农地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相互关系,在农地生态环境允许限度之内进行农地整理,避免对本区及其周围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在实施过程中,要将农地整理项目与区域整体发展规划,特别是生态建设规划相结合,根据农地实际情况和区域规划的要求,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草则草。同时,一定要统筹规划,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适宜性,把景观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为农地整理的一部分,保持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将激光平地技术运用到农地整理中,提高平整精度,改造适合本项目区特色的田块格局

激光平地感应系统的灵敏度至少比人工视觉判断和平地机上操作人员的手动液压调节系统精确10—50倍。激光平地作业效率较高,适宜在常规粗平的基础上完成农田田面精平,从而大幅度提高田面平整精度。

近10年来,我国开展了激光平地技术的应用实践,引进了光谱精仪、拓普康等激光平地设备,通过规模化生产农场推广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可节水30%-50%,作物产量提高20%~30%,灌水效率提高30%,同时减少了田间杂草及肥料流失。农地整理作为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社会经济活动,不仅需要科学规划、正确决策、资金投入等,还需要现代农业工程高新技术的支撑,使得规划、决策得以顺利执行。

激光平地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将来的农业生产构筑一个能够进行精细地面灌溉的耕作平台,采用激光平地技术平整后的农地不仅能够节省农田灌溉水,而且可以改善种植条件,有利于控制杂草和虫害,降低化肥施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农田土壤的精细管理。对农地进行精细平整,还可以消除盐斑,有利于盐碱地改良,因而更有利于进行生态景观建设。

项目区的土壤有栗钙土、草甸土、盐土3个大类,在农地整理中利用激光平地技术可以有效调节不同土层厚度的盐碱度,从而有利于改善土壤有机质,适宜种植更多种类的农作物。

根据项目区特有的地形地势,利用激光平地技术,将土层比较薄的地方在平整时剥离表土,待平整达到要求后回填表土,可以保持土壤肥力。以各方田内平均高程作为平整后的高程,按照高程近似的原则,将坡面统一推平、覆土、填平,填挖方尽可能限制在本单元区内部,朝向田块大小一致、基本统一的标准田块方向进行,形成随地形地势走向的有层次的梯田式方田格局。这样大大减少了土方工程量,节约了人力成本,最重要的是有效保护了每一方田的耕作层,保证土壤肥力不减小,从而可以增加种植农作物的种类,保证正常生长,维护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项目区的路、沟、渠的整理

项目区的农地整理应尽量“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充分考虑农地整理对农村景观生态的影响,利用天然材料作为沟渠、田间道路的铺面,尽量减少混凝土的使用。

在田问道路布置上,应尽量与研究区内田块配套,构成互通网络,提高景观的连通性和连接度。一方面便于农业生产,另外一方面在动物栖息地之间建立了廊道,动物可以利用廊道进行流通,以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根据有关标准,设计田间道路宽4m,边坡采用1:1,高出地面40cm;生产路宽1.8m,边坡采l:1,高出地面20cm,泥结碎石路面,以利于各种动植物的生长繁衍。

研究区可在原有渠道的基础上,对渠灌条件较为成熟的田块采用渠道灌溉,有效利用修复后的支渠、建设蓄水池、从干渠提水进入支渠等方式进行渠道水源控制,进行灌溉。对旧有沟渠修复时尽量少用水泥混凝土以便于水生动、植物的生存。

(三)建立森林生态系统,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植物是创造良好小气候环境的最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景观构成要素。在农地整理中除了成行营造防风林之外,可以尽量保留原有田间独立树木。在开发整理宜农荒地时可以考虑异地重植野生植物群落,以保持动植物的多样性。在村庄合并整理时,可以对村内的树木异地迁移或原地保留,并在沟渠四周、新建村庄村前屋后种植各种乡土树木。在追求树木整齐划一的效果同时,可以保留自己的一些特色,创造出独具地方特色的绿化环境,营造出具有强烈地方气息的农村景观。刘伯温在改造俞源村时,就把村口的直溪流改成曲溪,使得原本旱涝频繁的小村变得风调雨顺。在农地整理中应尽可能保留原有天然渠道的风貌,项目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天然气候。(1)在田间路两侧栽种北京杨和垂柳,一方面可以减少风沙速度,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调节周边气候。(2)将项目区划分为两个区域,在其中一个区域的生产路两侧栽种冬青,间插月季花,在另一区域田间路两侧栽种适合这一带的果树等。(3)为了进一步防止水土流失,可以培植草皮。(4)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对新开垦出的耕地也要布设防护林带。

建立这样的林带生态系统,不仅可以增加农地面积,提高农地利用率;而且通过种树培草,既起到了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地方气候环境的作用,又可以利用丰富的草原资源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增加经济效益。

(四)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与监测体系

建立以农地整理的生态环境评价与监测为主要内容的预警系统,主要包括:整理前区域生态环境条件评价、农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农地整理活动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整理后的环境效果评价与监测。

(五)促进生物措施在农地整理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

以植被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物措施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是居于关键地位的,只有恢复、建设好植被,才能使生态环境中的各个方面协调起来,进入良性循环,因此在农地整理过程中要强调生物措施的运用。

生态景观建设第6篇

一、建设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美丽为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建设乔、灌、花、草相结合,常绿与落叶相搭配,针叶与阔叶相混交,集生态与观赏于一体、色彩多变的生态景观林带,进一步优化高速沿线生态环境,提升形象品位,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生态景观攻坚试点,为展现形象增绿添彩。

二、建设标准

林带设计为每侧宽50米,其中内侧20米为景观林带,外侧30米为生态防护林带。

(一)生态景观林带。乔、灌、花、草相结合,注重层次丰富、色彩多变,在过村口、道路互通等重点路段进行微地形处理,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效果。树种主要选择雪松、油松、五角枫、黄栌、黄金槐、金丝柳、碧桃、合欢、松柏,海棠、紫薇、大叶女贞、迎春、连翘、月季、紫荆、木槿、丁香等适宜品种,要求全部带土球,乔木树种苗木高度2-4米,胸径3-5厘米,花灌木苗高1.5米、冠幅0.6-1.0米。

(二)生态防护林带。林带设计要多树种搭配,块状混交。树种主要选择槐树、杨树、柳树、栾树、白蜡等常见本地适生乔木树种。苗木胸径4厘米以上,品字型栽树,密度55株/亩,整地规格为60厘米х60厘米х60厘米,营造返璞归真的森林景观。

(三)确认林带地界。按照林带宽度要求,在林带外侧设置边沟或护网,与农户耕作分清地界。

三、建设任务

(一)邯大高速。生态景观林带段全长25.5公里,每侧宽50米,占地3825亩,其中内侧20米区域面积为1530亩,外侧30米区域面积为2295亩。

(二)环城高速(东南环)。生态景观林带段全长14公里,占地2100亩,其中内侧20米区域面积为840亩,外侧30米区域面积为1260亩。

四、时限要求

(一)2014年8月25日前,林业局按照本方案要求,完成景观建设规划设计、预算,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二)2014年9月30日前,各有关乡镇要完成占地清查、合同签订、补偿资金拨付及林地清理等造林前准备工作。

(三)2015年4月30日前,完成全部林木栽植任务。

(四)2015年5月30日前,进行竣工验收。

五、推进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成立由政府县长为指挥长的工程建设指挥部,统一协调,积极筹措资金,组织专业造林队伍,迅速推进工程建设工作。

(二)严格程序,规范管理。按照本实施方案进行施工设计,按程序报批后组织施工。工程建设实行市场化运作机制,并聘请具备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全程质量监督。工程结束后,由各造林公司进行竣工自查,报林业局备案,申请验收。由林业局组织竣工验收,确保造林整地、挖坑、苗木、栽植、管理等环节质量,确保出精品、见成效。

生态景观建设第7篇

关键词:城市防洪 生态景观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对城市的水利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确保防洪安全情况下,城市水利建设要加强景观生态环境建设。

1合理的堤防走向

在城市防洪规划中,最常见的工程措施是将河道拓宽、清淤整治、裁弯取直、修筑堤防,以便减少河道糙率,增加河道泄洪能力,减少水流对凹岸的冲刷,从而达到抵御洪水的目的。从防洪方面看,综合采取以上措施,可以达到减少防洪工程占地、减少工程投资等目的。然而,从景观方面看,以上措施的采用或多或少都会损害河道的景观价值。曲折、自然的河道代表着富有生命和变化,给人以良好的视觉感受。为了保留河道的景观价值,在河道防洪规划时,除河道瓶颈外,河道走向应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弯曲,不必强求平直;沿河应尽可能布置一些蓄水湖池,在河道拐弯急刷的河段,将凸岸段堤防后移,洪水期形成湖泊,不强求等宽;或利用水流的分与合,形成河心小岛,做到河流水系曲折变化,有聚有散;堤防的布置也应灵活多样,在保证城市主要地段的防洪安全前提下,允许局部淹没,做到有防有放。考虑河道景观后,河道的占地可能增加,但河道的占地综合利用价值提高,并不会造成土地资源浪费;而且,避免了河道大面积的土方开挖,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降低了工程投资。

2利用防护堤发展地面的景观建设

地面的排水系统建设虽然扩大了城市的排水能力,加大了暴雨排入河流的速度,可是,这样的改造工程也应注意和谐共建。对于城区原有的河道整治要保证其河道的直通和宽广,对其河道的行洪断面进行加固,保证洪水来临时的输水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其调蓄能力,使其排洪的压力减少。同时,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也要兼顾防护建设和景观安排。堤背的景观利用十分重要,防护堤的作用虽然是要避免城市遭到洪水的侵害,可是高高的堤背确实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居民的视野,对城市的整体布局造成了影响。针对这一矛盾,在堤身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将堤顶加宽成城市道路,使路堤结合,既方便城市交通,又利于汛期防汛。具体来讲.可以将堤背坡采用缓于l:5的坡道与原地面相连,背面种植草皮,这样既美观又有防护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3对防洪堤断面形态及护岸的景观处理

由于雨量在时空上的不均匀分布,同一河道在设计洪水标准下的洪水流量可能是枯水期流量的几十或几百倍。从景观方面看,在枯水期河道应有一定的水匝宽度和水流深度。为了满足洪水期泄洪要求.河道必须有较大的行洪断面:而为了保持枯水期河道景观,河道断面不宜太大。解决该矛盾的最好方法是河道采用复式断面。主河槽采用较小的宽度。保证枯水期有一定的水深,能够为鱼类、昆虫、两栖动物的生存提供基本条件,同时又能满足防洪要求。主河槽两岸的滩地在洪水期间行洪,平时则成为城市中理想的开敞空间,具有很好的亲水性和临水性,适合居民自由休闲游憩。

4滨水区城市绿地系统

影响滨水绿化带的宽度控制的因素很多,水体沿岸陆域开敞空间控制主要为了滨水绿化带建设,滨水绿化带要体现主题性。滨水绿化带应以树林布置和草地布置相结合,一味模仿国外以大片草地而无遮荫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水与绿的结合是环境景观的基础。自然美是滨水地段的主要美学特征,应该设法营造自然环境和自然景观,保持岸线的纯自然性,从而给人以回归大自然原始美的感觉,这是滨水地段绿化的首要意义。滨水地段的绿化布置相对于水的位置关系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从近水的滩地到堤岸护坡、堤顶,再到水岸空间的,从水中到岸上,从堤内到堤外,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4.1近水的滩地上种植地方性耐水植物

这样的滩地在丰水期被淹没,但大部分时间露出水面。要依据水生植物适应水深的情况,配植选种多样水生植物,使其与两侧河滨绿地的乔木、灌木景观形成呼应,重构水生植物、鱼类、昆虫类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营造丰富水景景观,形成类似天然的湿地生态环境。

4.2在护坡上种草

在现有的护坡上砌筑混凝土框架,在框架内填土、种草,是结合堤岸防洪、并在现有条件下进行改造的较好办法。对于比较适宜种植的护坡,可进行多种植物的组合搭配,可达到丰富的视觉效果。在堤岸上面及堤岸以外的步行空间应以高大乔木为主,为步行和活动提供足够的硬地面积,同时也提供足够的树荫面积,又能保证视线的通透。

4.3 远离水岸的空间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处理成大面积的绿地但要避免一览无余的绿地,也要避免过密的树木遮挡视线。沿水绿化带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净化水体,在沿江栽植大面积绿化有助于提高自然的渗滤净化能力,减缓污染土壤对水体的威胁。大范围连续的、多层次的河道水系绿化和水系水质的提高也为鸟类和水生动物提供必要的活动空间和容量,从而更加提高滨水地段的自然活力和生机,使水环境更具吸引力,也增强了不同滨水地段的地方特色和景观个性,而同一地区恰当的物种选择又可分明地展示出不同季节的景色变化。

5保持河道的曲直美感

河道的堤防取向要尽量与河道特点相融合,最常见的工程是将河道拓宽,清淤整治,裁弯取直,以便增加河道的泄洪能力,减少水流对凹岸的冲刷,从而达到抵御洪水的目的。然而,从与城市景观融合的角度来看,这些措施无论设计的多么完美,总是会过多过少的影响河道的观赏价值。为了保留河道的观赏价值,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上应尽可能保证河道的曲直美感。例如:沿河应尽可能布置一些蓄水湖、池,在河道拐弯急刷的河段,将凸岸段堤防后移,不必强求等宽,或利用水流的分与合,形成河心小岛,做到河流水系曲折变化,有聚有散。堤防的布置也应灵活多样,在保证城市主要地段的防洪安全前提下,允许局部淹没。做到有防有放。

6结束语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的水利建设应该有着更高的追求目标,应在确保防洪安全情况下,加强景观生态环境建设。在建设中,要从河道建设,防护堤建设、行洪断面建设人手。一方面做好滩地绿化、堤岸照明等措施,来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另一方面,要以城区现有的防洪工程为基础.综合加固.提高河堤防洪标准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生态景观建设第8篇

  关键词:城市生态建设;植物景观;城市规划

    城市生态基础是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持续获得自然生态服务的保障。面对中国未来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前景,城市生态园林景观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1 植物景观规划的相关概念与内涵

    植物是园林景观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特征的园林景观要素,能使城市景观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时的变化。景~(1andseape)一词的使用最早见于“圣经”旧约全书,泛指陆地上的自然风光。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与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是一种精神的展示。景观规划是将不同植物材料组成一个有机体的过程,是以植物为媒介的外在艺术表达,是在发挥基本功能要求,满足植物生态习性及符合园林艺术审美要求的基础上,合理搭配,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创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的过程。

    景观是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的景物,作为一个整体,需要协调人与环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2 城市绿化与自然景观的关系

    城市绿化是人类精神和理想在物质环境与自然环境中的具体体现。随着时展,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对环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环境绿化美化已成为大众追求的新目标。18世纪Olmsted调整了英国田园式园林,以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占地8.6 km,以种植大型乔术为主,草地只占l,5左右)为代表,开创了在城市中刨造人与自然充分融合的新纪元。这里的水体、阳光、植被、动物都给人以自然野趣的感受,而且对城市环境也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此后,欧美各城市相继掀起了一场城市环境美化运动,对于改善城市形象。尤其是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素质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国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也非常重视,各城市都在花大力气改善环境,如在太原就可看到一系列街道、广场、公园、居住区绿化环境的改变。久居都市的人们大都向往自然,希望让城市的阳光、空气、水体、树木都披上自然的色彩。

    3 城市植物景观的规划

    3.1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木的设计理念,注重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优先考虑城市整体环境,立足科学,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土地、人文、自然资源。

    (3)保护、恢复和再造城市自然环境,在人工环境中努力显现自然。

    (4)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满足植物生态要求。提高单位绿地面积和城市绿地景观整体的生态效益。增加植物生态多样性。

    (5)环境管理与生态工程相结合。

    3.2 利用植物景观体现城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