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

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16 16:25:27

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

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第1篇

关键词:体育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原则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2-1593-03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评价的对象、评价的内容、评价标准的层次、评价的时间等。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社会科学成果鉴定和评奖的重要环节;是调动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积极性与创造性以保证社会科学人才成长的重要措施;也是社会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科学、客观、公正地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一直是学术界和管理部门思考和探讨而没有很好地解决的问题。体育社会科学有着自身的诸多特点,使得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尤为复杂和困难。不论是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现状还是近几年学术界的观点来看,我国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已成为学术发展的瓶颈,不科学、不合理的评价已催生了一些学术不端现象,同时阻碍了体育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其中的一个症结在于没有合理的方式来评价体育学者的学术水准和学术贡献。因此,构建科学和公正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是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合理的评价原则是整个体系构架的基础之一。

1当前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省市有关部门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上不仅标准不同,规则不一致,而且具体运作过程也不相同,总的状况是存在某些不统一、不规范、不公开、不公平的现象,下面是我国当前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评价标准不统一首先是论文评价标准不统一,什么是部级学术论文,什么是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的结果自然也不可能公平。

1.2评价中的“马太效应”在评审过程中来自名校或名人的文章、课题申请、奖励申报往往受到重视,来自一般学校、一般人的文章、课题申请、奖励申报往往不能得到同样的待遇。

1.3评价中缺乏回避机制在学术评奖、课题评审、职称评定的过程中,有的人自己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1.4评价中的暗箱操作表现在学术评奖、课题评审、职称评定的过程不公开、不透明。评定的标准是什么,评审的过程怎样,评委的权利是什么,评委的责任是什么,评委的召集人是谁,参评者的情况怎样,参评者都是不知道的;更重要的是,目前的评价机制缺乏监督机构、投诉机构和复议机构。

建立起一套科学、公平的评价标准,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一套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机制至关重要,因为科研成果的评价问题,不仅牵动着千万个单位和学者的心,而且影响着社会发展诸多方面。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说,今天的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种劳动产品和物质产品一样需要有评价和鉴定机制,否则,如何确定知识产品或科研成果的价值呢?知识的评价标准或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代表着主流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它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

2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基本概念

作为本文的研究内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要作为一个独立的术语来使用,必须作进一步说明和界定。

2.1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围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难以明确区分,二者都与人类的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行有关。其区别在于人文科学直接研究人的需要、意志、情感和愿望,强调人的主观心理、文化生活等个性方面;社会科学强调人的社会性、关系性、组织性、协作性等共性方面。

在体育科学体系中,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之间虽存在差异,但二者之间有着非常鲜明的、需要强调的一致性和共通性。我们充分肯定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的差异和区别,不过在本研究中,我们更为强调的则是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的相似性、共通性、统一性,强调在人文与社会、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之间保持张力,将之合称体育社会科学。

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为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体育社会现象,其研究主要范围包括:群众体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奥林匹克研究、体育史学、体育新闻传播学、竞技体育学、体育教育学、体育信息学、体育法学、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体育社会心理研究、比较体育、体育文化学、体育哲学、体育伦理学、体育美学、体育人类学等。在现阶段,开展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主要目标是积极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把体育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研究总结出来。

2.2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界定通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方面的文献综述表明,描述和论证社会科学成果特征的文献多集中在国内。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评估的对象是社会科学的成果,但何为“社会科学成果”,却众说不一。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研究者认为成果形式都不足以说明它是“成果”,判断是否“成果”,需要考察成果的实质内容。我们对所涉及到的“成果”的定义内容的资料做了一个初步统计,主要选取了20种相关的资料文献,具体篇目可参见参考文献(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有75%的文献在“成果”的定义中提及了“创造性”,这是一项成果被确定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核心标志,还有的文献将创造性界定为:“新思想、新结论、新观点、新事实、新材料、新信息、新方法、新理论、新概念、新发现”等。研究者进一步强调说:“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界定标准的核心是:创新性――理论不新则要思想新,思想不新则要观点新,观点不新则要资料新,资料不新则要框架新,框架不新则要方法新,方法不新则要视角新”。“那种一无新观念、二无新资料、三无新方法的东西,根本不能算科研成果。界限在于是否有新意”。有的研究者从知识的新旧联系出发,将这种有新意的东西概括为“运用己有的知识,研究创造的新知识”。总之,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中“创造性结果”己经被认为是一个普遍的发展趋势。“具有价值的”、“科学的或正确的”和“广泛占有资料”等因素也被认为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特征被描述为:创造性的认识结果;具有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用科学方法产生的。在借鉴这些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界定为:科研人员运用科学方法,收集、加工、研究与体育社会科学有关的信息而生产出的具有新的价值的认识结果。

3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现状简析

目前,由于还没有建立全国性的学术质量评价体制、机构以及科学的评价方法,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一般都采用自我评价、专家鉴定验收、成果评奖、专家直接评审等方式,以定性分析为主的评价方法。但是由于学科专业的局限、学术观点的制约等因素,在成果评价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受到一些消极的影响。

实践表明,单纯地采取定性分析的方法,容易产生标准难以掌握、浮动的偏离程度大和易于受传统观念、人情关系的影响等弊端。近年来,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者正在积极探索用定量化方法评价研究成果。譬如,将科研成果的创造性、难易复杂程度、成果的“时间效应”、对决策管理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别评分,然后再乘以一定的权数,得出该成果的分值;有的则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种不同类型的科研成果,分别提出了直接或间接评价指标体系,等等。例如,朱唯唯等利用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0―2004年的数据,对我国体育学研究领域里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期刊、学者、学术机构和地区以及各类基金资助项目进行多角度的定量分析研究。该研究完全基于CSSCI客观量化数据,通过量化分析评价。这些定量分析的评价方法,对于改变单纯的依靠定性分析的评价方法,减少专家直接评审产生的消极影响,无疑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还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如,这种方法显然不适宜用于那些不宜公开发表,但已被有关部门采用,而且取得了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

4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原则的提出

评价是主体对客体价值的认识活动。按照价值论观点,价值是客观的,但评价不同于对客体的认识,而是对主体需要及其与客观属性关系的反映。评价原则是一定实践经验的总结,需要转化为利益,主体需要的丰富性就转化为主体利益的丰富性,形成了主体的评价原则。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达到准确、公正的评价目标很不容易,首先需要确定科学可行的评价原则,方可指望奏效。这里根据评价学的基础理论、以往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研究和本人的课题管理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原则,并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4.1社会效益优先体育社会科学的作用是认识体育、创新理论、与服务社会,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社会意义和作用。尽管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具有间接性和滞后性,但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决不能置社会效益于不顾。我们可以通过价值量的大小来衡量研究成果的好坏,对于难以量化且表现复杂的成果,可以通过其影响面、宣传面的大小以及贡献加以评判。

一般说来,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是通过直接评价体现出来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则是通过间接评价体现出来的。因而,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必须坚持直接评价与间接评价标准相结合。

4.2重视创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是由多方面的标准、规则和内容组成的,其对学术成果进行评价、认可、奖励的依据和标准等,对于引导科研人员如何做学问,对于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是至关重要的。必须把创新作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最高理念,将鼓励创新和重视原创性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贯穿于整个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体系之中。这样才能有利地促进整个学术研究沿着鼓励创新、崇尚创新的正确方向前进,才能真正体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意义。

4.3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方法是以评价者的主观判断为基础的一种评价方法,强调的是基于理解的“直接认识”,评价者依据个体的经验与学识水平对评价对象的学术价值、水平给出直接的判断。

而定量方法首先要做的是,找到衡量差别的可操作性定量指标,然后再以该指标的量值来客观表征原来难以量化的“量的差别”。目前常用的定量分析指标包括成果被引证、论文收录转载、获奖和成果发表的刊物级别等,体现为“间接测量”。

由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单纯的定性方法或定量方法都不能准确、客观地评价社科成果。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中,一定要把定性和定量标准相结合,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

4.5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区别体育社会科学中的理论性研究成果是指在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中取得的重大突破性成果。这类成果或者提出了新的观点、思想、理论和学说,或者对传统理论进行质疑、补缺、完善,或者在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创新方面有新的设想和进展,或者选题有特别重大意义,研究难度大,填补了某项专业的空白,在理论上具有开拓性创见等等。这种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学术论文和专著。应用性研究成果指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科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宣传功能以及参考功能,将各学科的基本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进而取得的成果。理论研究常常耗时巨大,其价值也是潜在的;应用研究则常常是立竿见影,效益是显在的。对这两种性质迥然不同的研究,评价标准与方法显然是不同的。

4.6科研管理部门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使用定量指标所进行的客观评价,只牵涉到成果作者和科研管理部门两方,仅仅依靠计算机就可以完成评价工作,适用于对大量的一般成果的评价;同行专家用定性指标进行的主观评价,需要由一定数量的专家组成评价委员会,牵涉人数多,过程复杂,适用于对重大成果的评价。因此,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评价不同的成果。无论是专家评价还是科研管理部门评价,要达到评价的预期目的,前提就是要保证评议的公正性。

建立一个较为全面、完善、公正、科学的体育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从方法论上逐步解决现行体育社会研究成果评价方法所造成的弊端和错误导向,有利于对学术研究者、学术评议人、学术管理者进行有效的监督,推动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力丹.关于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标准的几点意见[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1):56-59.

[2] 卜卫,周海宏,刘晓红.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3] 邓毅.社科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探析[J].现代教育论丛,2004(6):21-26.

[4] 刘劲杨,刘永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2):155-156.

[5] 李志平.高校社会科学成果的一种四维评价方法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04(1):89-91.

[6] 陈力丹.论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制的改革[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87-90

[7] 杨植,方一明.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思路[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8] 张国春.社会科学成果鉴定(评价)初探[J].社会科学管理,1991(3).

[9] 朱唯唯等.体育学学术影响力研究报告:CSSCI体育科学文献分析[J].体育科学,2006(10).

[10] 邓毅.引证分析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

[11] 解飞厚,等.也谈科技评价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J].科学学研究,1998,(3).

[12] 赵振宇.关于社科成果评价问题及改进的思考[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13] 幺大中.建立以同行评议为主,数据库查询为辅的评价机制[J].高校社科管理研究,2002,(5).

[14] 罗晖,刘晓军.科技评价工作兴利除弊做重大改进[N].科技日报,2002-06-06.

[15] 姜春林.社会科学交叉科学定量评价中的引文分析方法[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1).

[16]邱均平,任全娥.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研究进展[J].情报资料工作,2006(4):10-15.

[17] 娄策群.社会科学评价的文献计量理论与方法[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8] 金武刚.社会科学研究现状的综合分析[J].高校社科管理研究,2002,41(4).

[19] 陈广胜,王松茂.必须高度重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范与评价体系建设[J].高校社科管理研究,2002,43 (6).

[20] 孙浩,王海鸥.论建立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指标体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2(2).

[21] 何培忠.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环境及其评价[J].国外社会科学,2002,(6):107-108.

[22] 黄长.学风建设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05,(2):2-31.

[23] 刘碧坚.社会科学成果转换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02, (6):65-68.

[24] 杨家栋, 秦兴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及其指标体系[J].齐鲁学刊,2001(2).

[25] 高燕云, 任世安.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方法探讨[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26] 马俊峰.评价论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J].理论与现代化, 1999(12).

[27] 阎世铎,张岩,刘德佩,等.中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现状与趋势[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202.

[28] 罗书勤,罗加冰. 体育科研成果评价的数学模型[J].体育学刊,1996(3):93-95.

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第2篇

论文摘要: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整个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概念及分类,探讨目前我国高校认可的社科成果评价体系,阐述高职院人文社会成果评价的八项原则。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已成为学术发展的瓶颈,不科学、不合理的评价已催生了大量的学术不端现象甚至学术腐败,严重阻碍了学术的繁荣和发展。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中坚力量, 迫切要求加强建立和完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和机制, 鼓励科研创新, 营造崇尚学术、促进学术进步的良好学术氛围和制度环境。探讨高职学院人文社科成果的评价原则,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高职科研竞争力。 

 

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概念及分类 

 

人文社会科学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运作和社会变革等社会现象作为其研究对象, 其研究成果本身就是以对诸多社会现象、社会规律、社会实践的价值和意义作出判断和评价的形式而存在的, 相比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 表现出其内在的广泛性、复杂性、历史性和社会性。人文社会科学是一个由众多学科组成的庞大学科群,包括:哲学、历史学、文艺学、宗教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军事学、新闻传播学、体育科学、情报与文献学、地理学等25大类。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形式可分为:著作、论文和研究咨询报告三类,按研究的内容分为: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 

 

二、高校认可的社科成果评价体系 

 

目前, 对于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 我国高校比较认同的有:美国加菲尔德创建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sci)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简称a&hci)、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主持完成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cssci)、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持完成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4 年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完成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 等。尤其是cssci 是我国社会科学管理部门和社科专家、学者对于建立科学文献检索系统和评价指标的实践结晶, 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教育部重点社科项目研究成果,作为我国社会人文科学主要文献信息查询与评价的重要工具。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版)共有25类学科528种,扩展版来源期刊24类152种,来源集刊19类?86种。经过十年的实践, cssci 已经发展成为全国高校和其他科研机构以及广大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普遍认同的、科学的、规范的期刊检索系统, 已经成为社科成果评价的一种品牌, 标志着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管理已按照国际标准, 从封闭走向开放,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高职院人文社会成果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首先要有科研理论做指导,使评价指标体系在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抓住科研工作的实质,并具有充分的针对性。同时,还必须客观地反映高职院校科研实践,抓住科研工作中最重要的、最本质的和最有代表性的方面。合理、有效的成果评价不仅包括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而且包括评价者对评价指标的科学、规范的掌握和运用, 即评价体系与评价形式的双重科学性。 

2.创新性原则。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以探索性和创造性为基本特征的,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是不断修正错误的理论和认识、正确把握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指导人们实践的过程。高职社科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创新性,应当是评价科研成果的唯一标准、最高标准。不具创新也就失去了学术意义。 

3.可比性原则。评价体系要能适应在不同时期以及不同评价对象间的比较,既适应于同一对象基期与报告期的纵向比较,又适应于不同评价对象之间的横向比较。同时,高职学院的科研水平与能力是不可能与办学历史较长的本科高校相比拟的,因此,在横向比较时应按同类型、同层次的学校来进行比较和评价。 

4.实用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简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简约性指尽量选取较少的指标反映较全面的情况;可行性指评价指标所需的数据要易于采集,无论是定性评价指标还是定量评价指标,其信息来源渠道必须可靠,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保证,并且容易取得;可操作性指所选取的指标要尽量与评价对象现有数据衔接,必要的新指标应定义明确,便于数据采集。高职学院的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社科成果,必须对高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指导意义,产丰富与充实其它科学的的理论,才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5.实效性原则。一方面重视成果自身“含金量”及对学科理论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另一方面, 有些社科研究成果包涵巨大的潜在效益, 是社会现象历史轨迹的再现, 需要时间和实践的双重检验, 社科成果评价者也必须重视这种潜在性。高职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理论研究不足,因此研究和探索高职教育与院校管理的成果,对促进区域经济建设、更好地实现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功能具有现实意义。 

 6.综合性原则。成果评价不仅是对成果价值的一种认可, 更重要的则是对社会行为的规范发挥潜移默化的主导和辐射作用。由于社科研究的社会性和时代性以及成果价值的多样性, 使得社科研究成果的评价表现出高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复杂性。建立在成果价值多样性和复杂性基础之上的评价准则, 具体评价时必须考虑因地、因时、因人等各种主客观因素, 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整体性。 

7.发展性原则。社会在不断发展,这就要求社科研究成果评价者必须与时俱进, 以科学的发展观去评价具体的研究成果。另外, 评价的标准也要随之不断地发展变化, 以适应社科发展的趋势和规律。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因此,高职社科成果也要不断推陈出新。 

8.同行性原则。从对研究成果的认识和了解程度来看, 除作者之外, 对成果内容、意义理解力、认识力最强的就是高职学院的同行们。另外从学科发展和学术方向培育方面来讲, 社科成果评价也必须高度重视和遵循同行评价原则。 

 

参考文献: 

[1]王晓丽,浅议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有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5.6 

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第3篇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成果评价 评价方法

一、引言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是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提高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标志着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高度重视。因此,对科研成果的评价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相应的也对科研成果的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研成果的评价方法大

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定性评价方法,一类是定量评价方法。

二、定性评价方法

哲学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的诸多特点使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比较复杂和相对困难,就学科性质来说,最传统的定性评价方法比较适合哲学社会科学。

1、专家评价方法。专家评价法是“一种由科学共同体来做出有关科学真理性评价的制度”。其实质就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学术领域,组织该学术领域学者与该学术领域相关的专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涉及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的活动。

(1)专家评价方法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的应用。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专家评价方法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主体地位。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实行同行专家评审制,设立评审专家库,按学科划分为学科评审组,届时抽取一定量的成员参加会议评审,对同行评议专家实施信誉制管理。

(2)专家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传统的专家评价方法有其独特的众多优点:首先,同一学术领域的专家比较了解自身学科的研究现状,能够客观地评价出成果的创新之处;其次,对于无相关文献可供参考的评价对象,可以充分发挥同领域专家的经验智慧开展评价工作,减少或避免了因资料缺乏而带来的局限性、片面性;最后,当评价指标难以量化时,专家评价就显示出了它独特的优越性。

但不可否认专家评价法也存在着自身局限性:首先,马太效应不可避免,专家的名望在增加参与专家评议的机会的同时,也引发由机会不均匀带来的评审不公;其次,专家评价法存在着严重的主观性,当研究成果与个人因素相冲突时就会出现较严重的观念偏差,带来评价结果不客观性;最后,专家评价的最终结果有较大分歧时一般是采用学术民主的方式,原则上是少数服从多数,而这与具有创新性的科学活动的特点是不相符的。

2、公众评价方法。公众评价方法是对专家评价方法的补充,其自身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1)公众评价方法的内容。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公众评价将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果评价的一种必然趋势。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方法,由评审组织部门建立相关评价网站,对参评成果建立网上公众评价,或者设计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信息采集,然后将其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以作为定性分析的补充,同时用来弥补专家评价法的不足之处。

(2)公众评价的必要性。学术研究成果大多以学术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学术论文是否具有创新性、价值性,读者是最有发言权的。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成果并不是为了评价而发表的,是为了得到社会的承认,从而实现其社会价值。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中增加公众评价的内容,可以促进学者们在理论研究上下狠功

夫,从而提升研究成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三、定量评价方法

定量评价方法的出现是为了避免定性评价法的主观性而产生的,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客观性。

1、引文分析法。引文分析法是利用各种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比较、概括、抽象、归纳等的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分析对象的引用和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信息计量的研究方法。目前引文分析法广泛运用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以其客观性著称。

(1)引文分析法的分析指标。一般来说,对科学期刊进行分析时常用的分析指标有五种:自引率、被自引率、影响因子、引证率与即时指标。在对专业和学科结构进行研究时,除用引证率外,还可用引文耦合和同被引等分析指标。

(2)引文分析法的局限性。尽管引文分析法具有客观性强且易量化的优点,但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第一,引文数量随机性导致平等“量”化困难。在实际的论文撰写时,作者所列出的引文在数量上是完全随机的,没有任何比例或限制。另外,引文数量会受其它客观因素的影响,例如外语水平、引文来源等等。第二,受时空的限制新发表的论文的被引率较低,刊物的发行范围也对被引率有较大影响。还有一些观点有明显错误的论文,被他人作为批评的对象而列入参考文献之中,这样的被引用也将影响引文分析数据的准确性。第三,参考文献不够规范,引文著录不规范会对引文分析产生不良的影响。

尽管引文分析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毕竟是客观而科学的国际通用的文献计量评价方法,其客观反馈性和定量分析弥补了人为定性评价的缺陷,成为众多评价研究成果的多种方法中极为重要的评价方法。

2、文摘法。文摘法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专家评价法,也被认为是“优选”。在理论上,文摘被认为可以作为“一种对论文的科学水平进行间接评价的手段”,文摘法在期刊评价中被广泛运用和认可,使得很多学术期刊不得不采取迎合文摘刊物的“文摘战略”。作为评价工具,文摘法的操作性很强,同时权威文摘刊物的评价效力也是为学术界所广泛认可的。

(1)文摘法所采用的主要摘录方式。文摘标识是以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著名的、带有权威性的转录刊物、文摘或者题录刊物收录情况作为衡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价值和质量的重要标识。一般摘录的方式有全文转载、全文摘载、内容摘要和文献题录四种。

全文转载就是从众多哲学社会科学论文中挑选出一些质量高、学术价值大的重点论文,原文不作任何改动,集结成册出版发行,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复印报刊资料》和《中国跨世纪战略文献》等。全文摘载与全文转载性质差不多,在不改变原文的结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压缩后出版发行,如《新华文摘》和《中国经济文库》等。内容摘要即是提炼出文章包含的一些新观点、新理论或者新方法,汇集出版发行。在我国,刊登这类专业性文摘的刊物较多,收入《新华文摘》“论点摘编”中的文献就属于这种。题录就是对论文的外部特征进行描述和揭示,然后汇集出版,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复印报刊资料》中所附的文献题录。

(2)文摘法的局限性。文摘法是以通过专家推荐为基础的方法,因此难免会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一是文摘评价具有瞬时性,推荐与否必须在短时间内决定,一旦形成,无法更改替换,更无法查缺补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次性的评价,因此存在着很大的偶然性。二是有些潜在的新兴学科或者极其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在发表之初可能会乏人问津或知者甚少,进而失去被某些权威文摘期刊选中的机会。三是文摘对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的抵抗力不强。由于文摘的摘编者是固定的机构和人员,而文摘对某些单位、期刊和个人又十分重要,因此就不可避免得会出现“关系文摘”和“人情文摘”。在这种情况下,文摘机构和个人若不能超脱利益和关系的桎梏,就难以做到按质摘发。

3、指标计量评价法。近年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是多指标、多层次综合评估。从管理学的历史角度看,多指标代表着评估方法一种新发展,使评估结果更符合现实况。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一个个的层次,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决策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在应用多准则多指标对科研成果进行综合评价时,层次分析法显示出比较明显的优越性。

(2)模糊综合评判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是利用模糊矩阵对科研成果进行专家评议,通过模糊矩阵复合运算,定量地描绘出科研成果优劣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指标以定性指标为主的评价系统,同时需要同行专家对每个评价指标的内涵有较高认同度。若评价系统是以定量指标居多时,用此方法就失去了其特有的优势。

(3)灰色关联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即“灰色关联度”,作为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对各子系统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概念,力图透过一定的方法,去寻求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因素)之间的数值关系。因此,灰色关联度分析对于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提供了量化的度量,因此,非常适合动态历程分析。而且这种方法对数据要求较低且计算量小,便于广泛应用。此分析方法目的在于揭示因素关系的强弱程度,其操作对象是因素的时间序列,最终的结果表现为以关联度对各比较序列排序,由各样本关联度排出优劣顺序。

四、结束语

对科研成果的评价有助于肯定科研人员的工作成果,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是科研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科研成果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学科的差异性,不能将自然科学领域内的评价办法生搬硬套到哲学社会科学中来,更要注重定性评价方法与定量评价方法相结合,各取所长,综合考量,这样才能获得公正客观的评价结果。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论文,项目编号08JK148。)

【参考文献】

[1] 黄顺基、刘大椿:科学的哲学反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2]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EB/OL].http://npopss-cn.省略/2002sj/newglbf.htm,2002.

[3] 张慧颖、张卫滨、张颖春: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07(1).

[4] 刘建辉: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方法探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5] 邓毅:建立科学评价机制改进成果评奖办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

[6] 胡明玲、王建涛:引文分析的局限性及其改进[J].图书馆,2000(6).

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第4篇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48(2017)03007206

[GK-2!-2]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the achievements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colleg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quality and innovation

LI Lijuan, FAN Jianqiang

(1. School of Military Education, Armed Poli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Xian 710034, Shaanxi, China;

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64, Shaanxi, China)

Abstract: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re are lots of problems in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colleges, such as the administerization of academic evaluation, the fuzzification of evaluation criterion, the absence of evaluation subject, the excessive quantification of evaluation method, the anomie of evaluation procedures, the backwardness of evaluation tools, and so on, which need to be improved urgently.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t the present stage some principles should be insisted on, such as promoting academic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respecting academic discipline and hierarchical classification, emphasizing peer review, and so on.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should be implemented, including cultivating multievaluation subject, taking quality and innovation as the evaluation criterion of, building the index system of hierarchical evaluation, and applying appropriate evaluation method. This paper also put forward the safeguard measures, such as perfecting evaluation system, selecting evaluation subject, improving evaluation technology, and so on.

Key word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differential evaluation; academic community; representative achievements[GK-2!-2]

成果?u价是科研管理的重要内容。2011年11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提出要“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的特点和规律,充分认识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完善评价标准,健全评价制度,规范评价办法,构建评价体系”。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目前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要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由此可见,从宏观层面上改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机制,提高成果质量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共识。

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关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改进措施。金太军指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存在三大困境,即多元评价标准难以调适引发的评价困境、多元评价主体角色失范引发的评价困境和外部因素干扰引发的评价困境[1]。许海云等分析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质与量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框架[2]。姜春林等认为可将科学计量方法与同行评议相结合对论文进行评价,并构建了人文社会科学代表性论文评价的指标体系[3]。袁清等提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应进一步完善同行评议制度,同时应加大力度推行代表性学术成果制度[4]。李慧认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应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建立全面、客观、公正的科学评价体系[5]。谭春辉针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三个层次,两个系统”的成果评价监督体系框架[6]。杨忠泰提出应遵循差异化的原则,根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同内容性质、教师不同职称和学校不同类型等,实施分类型、分级、分层次评价[7]。尽管目前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但是许多研究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复杂性认识不清,使得相应措施针对性不强、系统性不够。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质量,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应以质量和创新为标准导向,不断探索并改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机制。

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现状

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在探索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机制的改进思路,也推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如复旦大学的“代表性成果”评价,有力地调动了广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与提高成果质量和创新能力的本质要求相比,许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机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术评价行政化

在很多高校,由于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界限未能理顺,行政权力干预学术评价的现象十分普遍,“教授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等学术共同体形同虚设,并没有发挥其在评价中应有的作用。学术评价过程中行政权力扩大化衍生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此,学术评价本身具有决策、激励、导向、规范四大功能,行政权力过大容易导致研究者无法潜心于学术研究,不以努力提高学术成果的质量,为追求而把精力放在如何迎合行政部门的要求,导致学术功利化和浮躁化现象普遍存在,进而扼杀了学术研究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对许多有研究潜力的学术新人造成负面影响,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进程。

(二)评价标准模糊化和异化

所谓评价标准,是评价主体在评价活动中应用于评价对象的价值尺度和界限。评价标准是学术评价结论能否达到客观公正要求的基础和保障。然而在现行评价体制中,到底应依据什么标准来判断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质量高低,尚无统一的标准,或者标准比较模糊。许多评价活动中制定的评价标准包括创新性标准、价值性标准、客观性标准等,表面上看起来评价标准比较明确,但是在实践中,许多评价主体对于如何把握创新程度、价值程度及客观程度的问题显得无所适从。另外,针对不同的评价目的,同一个评价对象的评价标准也应该不尽相同,但是实际操作中显然少有区分。另外,由于成果评价本身的复杂性,导致量化评价标准盛行,“以量取胜”“以刊评文”“以引评文”等成为管理部门钟爱的评价标准和普遍做法。

(三)评价主体失位化

评价主体是评价活动的具体操作者,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主体应是学术共同体中的同行专家。然而在实际评价活动中,往往由于选择标准不明、评审专家库信息不全,选出的评价专家或同行多数不是真正的小同行或同行专家,而是大同行或外领域专家,或是低于被评价者的水平,导致“外行评内行”或“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在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下,即使真正的同行专家作为评价主体,鉴于人情关系、利益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同行专家也难以保证做到完全的公平公正。

(四)评价方法过分量化

学术评价体系中最主要的两种方法是同行评议法和文献计量法。在西方学术界,同行评议始终是最主要的评价方法,而以所谓“核心期刊”发文数、“影响因子”“引用率”等为主要指标的量化评价方法虽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依旧属于辅助手段。然而,综观中国多所高校的学术评价机制,不论是年度考核还是职称晋升,项目数量、经费数量、论文数量、图书数量、获奖层次成为判读学者优劣与否的主要指标,而针对学者所提供研究成果的实质性内容(如创新程度、价值程度等)却很少考虑,即使是对成果进行了实质性评价,往往也流于形式。这种过分的数量化评价方式是当前高校粗放式管理的典型表现,无法发挥学术评价的正向激励作用,反而助长了学术不端行为和学术研究急功近利的趋势[8]。

(五)评价程序失范化

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要靠规范的评价制度来保障。对于人文社??科学成果评价机制来讲,更应该强调评价程序的完备性和规范化[9]。借鉴西方经验,当“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存在矛盾时,总是遵循形式正义的原则。然而,在许多高校的学术评价过程中,评价程序和制度失范成为普遍现象,“朝令夕改”“因人设规”现象时有发生,大大影响了学术评价活动的严肃性。从完整意义上看,评价程序贯穿评价准备、评价实施、评价结论的得出、结果应用和反馈等一系列环节上,评价程序一般涉及成果查新、成果分类、方法选择、指标选取、专家遴选、专家轮换、专家回避、结果公示、意见反馈、异议申诉等。目前,中国大部分高校的学术评价机制,并没有能够依据上述评价环节来制定完整的评价程序和评价制度。

(六)评价工具落后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评价工具的先进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评价效率的高低和评价结果的理想程度。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目前公认的方法是“以同行评议为主、以文献计量为辅”,但是这两种方法,尤其是同行评议法的具体实施措施比较落后,如同行专家的选择往往是评价管理机构根据以往经验人为随机选择,这就容易导致评价专家出现“外行化”“低水平化”现象[10]。再如对于评价结果的得出,往往采取专家打分算术平均法,根本没有考虑不同专家的异质性对于评分的影响,即由于不同专家在学术水平、学术背景、参照体系等方面存在差异性,从而使得他们对评分标准的认识和尺度掌握存在一定差异,对于同一学术成果,评分宽松的专家所打的往往分数相对较高,而较为苛刻的专家打分较低。如此一来,如果直接对评委的主观评分进行简单平均,肯定会引起一定的误差,当前评价管理机构并未找到对评价结果依不同专家而进行调整的评价方法。

二、改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

机制的原则及思路

(一)改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机制的原则

按照“提升质量,推动创新”的指导思想,建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服务学术发展,促进学术繁荣。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目的是以评价促创新,以评价促发展。第二,尊重学术规律,分级分类评价。深刻认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及其评价的复杂性,根据其特点和规律,采取适宜的评价方式实施分类评价,以此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三,注重同行专家评价。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相适应,其评价体系应该突出同行专家评价的主导地位,注重发挥“小同行”的重要作用,保障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第四,克服科研评价功利性取向。充分发挥学术评价的“质量和创新”导向功能,努力克服评价激励的功利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改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机制的思路

1.培育多元化评价主体评价主体多元化能够有效地打破学术评价的行政主导现状,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公正性和公平性。现阶段,构建高等院校多元化评价主体应该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构建完善的学术委员会制度。面对高校学术委员会权威和公信力日趋下降的趋势,应该逐步改进学术委员会的运行机制和效率,增强学术委员会在学术评价中的“话语权”,逐步落实“教授治学”理念;另一方面要培育第三方评价机构。建立学术评价中介组织,开展中介性的学术评价,是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走向社会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第三方评价由于其“旁观者”角

色和“中介性”立场,因而可以较为合理、公正地开展学术评价,理应成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主体之一[11]。

2.建立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评价标准与基于事实判断的自然科学不同,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现为基于一定事实认定基础之上的学术共同体的共识性价值判断,这就使得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具有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双重属性,导致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标准的多样性。因此在对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实施分类评价时,首先要掌握各学科发展的学术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分类评价标准,分门别类地运用学术标准和价值标准、规范性标准和创新性标准、内容评价标准和形式评价标准、本土化标准与国际性标准等,根据不同学科的不同成果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避免一刀切和评价标准简单化。

3.建立有针对性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要坚持“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以成果为对象”,对论文、著作、教材、研究报告、普及读物、非纸质出版物等研究成果按照成果类型和所属学科特点采取有差异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基础性研究成果评价要以理论创新为主,评价指标的设置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应用性成果评价要以解决重大问题为主,评价指标的设置以“定量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为辅”;综合性成果评价要兼顾理论创新和解决重大问题,评价指标设置要以“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并重”;咨询服务性评价要以服务质量为主,评价指标设置以“定量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为参考”;普及性成果评价要以成果普及以及普及效果为主,评价指标的设置以“定量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为参考”。通过上述措施,实现对人文社会科学不同领域多种类型成果采取有差异的标准和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4.综合运用适宜的评价方法要深刻认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充分探究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学术规律和学科特点,根据不同研究成果的特点和所属学科的?律,综合运用同行评议法、文献计量法、科学计量法、代表作评价法、实践检验法等各类方法,坚持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相协调、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衔接、当前评价和长远评价相补充,努力从成果形式、成果内容、成果影响力等角度出发,对科研成果进行全方位学术评价,增强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公信度。考虑到人文社会科学特点,要逐步推广代表作评价方法,并使得代表作评价法与其他评价方法有机结合,形成适宜于人文社会科学特点的研究成果评价方法和评价机制。同时,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应该综合利用定性和定量两种评价方法,即以定量指标作为一种信息工具,与同行评议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比较,为同行评议提供辅助性的评价信息,要特别防止科研管理机构对定量指标作用的盲目拔高和误用[12]。

三、健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

机制的制度保障

(一)进一步完善现有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管理制度

目前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制度中已经建立了代表作制度、答辩制度、回避制度、公示制度、反馈制度、申诉制度、举报制度和回溯评价制度等。除此之外,还应健全以随机、回避、轮换为基本原则的专家遴选制度,大力推行匿名评审、署名评价;建立健全评价专家信誉制度、问责制度,规范评价主体的评价行为;建立评价结果的公布和共享制度。同时,积极探索“非共识”研究项目和成果的评价等制度,形成完备的评价制度体系。

(二)逐步建立有制约的同行评议制度

突出专家与同行在人文社会科学分类评价中的主导地位,注重发挥“小同行”的重要作用。要着重解决同行专家缺位和失位问题,逐步从宽泛的同行评价制度转变为有制约的同行评议制度,不仅要进一步完善随机专家遴选制度,而且要扩大备选专家规模,增加同行专家与被评价对象之间的相关度,同时要建立健全同行专家评价结果的“后评估制度”和“惩戒制度”,从而有效规避个别同行专家评价的随意性。

(三)积极推动学术单位体向学术共同体转变

在人文社会科学分类评价过程中,应积极推动学术单位体向学术共同体的转变。改变目前学术评价中“以政代学”的弊端,进一步彰显大学作为学术共同体的独特价值,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学术为志业”的核心理念,完善大学内部治理机构,尊重学术发展的自身规律,努力构建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监督权力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格局。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评审结果的公示制度,接受社会对评审结果的监督。建立学术评审申诉制度,设立专门机构受理对评价结果的质疑和投诉。加强对学术评价机构、评审专家的监督,建立评审专家的信誉制度,促进评价制度的不断完善,杜绝在学术评价中徇私舞弊。逐步提高学术共同体评价的透明度,确保科研评价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倡导学术争鸣,百花齐放。要明确学术不端的判定标准和处理程序,科学划分各类评价主体在处理学术不端方面的权责范围。

(五)逐步建立并完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工具系统

为了适应“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要求,应该逐步建立并完善各项评价工具系统。第一,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发展的最新技术,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适宜于进行“精细化学术评价”的专家评审信息系统,彻底改变目前同行专家缺位和失位现状。专家评审信息系统从专家入库、专家遴选、成果评价、评价结论公示、同行评论、专家信誉动态化、专家奖惩制度、被评人申诉制度等角度建立和不断完善,从而确保专家在维护自身信誉的情况下,主动开展诚信公正的评价。第二,还应建立健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查新系统、文献计量分析系统、期刊等级系统等。第三,借鉴国外经验,针对传统同行评议存在缺乏交流、时滞明显等缺点,试行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发表的“开放存取期刊”制度及开发相应的开放同行评议系统。

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第5篇

Abstract: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research findings is our country stratagem,but it's evaluation factor is not adapted to subject development which is cor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aper adopted fuzzy decision evaluation method,which is based on subject development, introduces appropriate factor,and finally verifies the evaluation method.It can provide a relative balanced appraisal and guide practical work.

关键词: 学科发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糊决策;评价方法

Key words: subject development;commercialization of research finding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fuzzy decision;evaluation methodology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1-0210-03

0 引言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已作为国家战略大力开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而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中,高等院校要成为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加大为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服务的力度。在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方面,研究人员采用了不同方法开展了相关研究,柴国荣等运用Delphi法和相关分析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1];刘威等运用ANP方法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评价研究[2];尹航等采用熵值法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后评价模型[3];石善冲等采用综合分析法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方法研究[4]。而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特点,评价因素多,不确定多,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同时存在,具备显著的模糊性,这使得一些学者开始采用模糊评价方法研究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如阎为民等建立“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模糊评价指标体系”[5],白利娟等以陕西高校为例开展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研究[6]。但是这些方面的研究中评价因素仍然局限于科技成果转化本身,并没有从学科发展这一大学建设的核心的视角开展研究,使得评价因素不全面,无法使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真正与高校自身发展完全融合,形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形成内生动力,从而

持续促进高校科技与国家、区域经济及行业发展协同发展。本文根据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运用模糊决策方法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开展综合评价研究,基于学科发展的视角开展分析研究,合理选取评价因素,为形成具有实效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供重要的借鉴。

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模糊性

事物形态和类属的模糊性是现实世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特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负责的系统工程,建立在对多个相对独立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评价。这些影响因素有的以具体量化标准实现比较,但也有很多以好、较好、一般或高、中、低等类似的定性方式进行评价,很难进行具体而准确的量化,我们称之为具有模糊和非定量化特征的因素,研究的对象正是由于概念的外延的模糊而造成的不确定性,我们称之为模糊性。而模糊数学就是研究和处理模糊现象的方法,经过数学处理,使其具有量化的表达形式,从而为决策提供可以进行比较和判别的依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对于各高校具体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用模糊综合评判发发所得出的结果,即可直接用于决策,也可作为重要依据,供最终的决策者参考[7-10]。

2 基于学科发展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因素

学科是大学承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基本单元,学科发展是大学建设的核心,是构筑和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大学学科三大功能对立统一,从不同角度彰显大学学科的价值。人才培养可以为学科培育和储备学科新人;科学研究成果是学科成熟和发展的支点,是目前我国大学学科建设中最受关照之处;服务社会是学科价值的最直接体现,是学科得以持续发展的动力[11]。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要取得持续性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在有利于学科发展的基础之上,也就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高校学科发展必须实现融合发展,而融合发展的基础是其评价体系与高校学科发展核心要素吻合。因此,高校对各技术团队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评价与目前社会对成果转化唯经济效益的单一评价方式有所区别,高校更关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也就是说,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产生经济社会效益,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行业技术进步、区域经济发展,同时,科技成果转化还要形成深远的学科影响,具备较高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水平,有利于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自身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基于上述研究,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应当从一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2.1 产业化成效(U1)

科技成果转化最终将要形成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得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高校学科持续发展具有直接的益处。产业化成效中应当分两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评价:①经济效益。由于团队的直接成果转化或者技术开发形成的成果在企业中产生的经济增量。②社会效益。产业化成果与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的契合度,以及产业化后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贡献度。

2.2 获得重大项目支持(U2)

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有很多应用类项目直接面向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获得政府项目支持本身就是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评价方式之一,同时对项目的发展,对产学研的延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评价体系中应当考虑高校的成果转化项目所获得的计划类重大项目支持情况:①国家类项目支持情况。包括产学研共同合作的应用类项目和成果转化项目等。②省部级项目支持情况。包括省部级的产学研和成果转化项目支持情况。

2.3 人才培养(U3)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的首要保障是人才保障。高校开展科技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支撑和保障。因此,在对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时必须考虑在高校科技转化的同时,对于学校人才培养的贡献度:①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包括领军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团队的培养。②学生培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应当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过程注重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③社会人才培养。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合作单位提升各类专业和管理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体现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

2.4 重要科研产出(U4)

科研产出包括科研获奖、科技论文、专利等方面,这是现行高校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指标,是判断高校学科强弱的量化指标。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是否能促进这些方面的产出,将决定科技成果转化是否对学校学科发展具有实质性贡献,使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同于一般的科技成果转化,在形成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促进大学科研水平提升,学科实力增强,回归大学的本质。目前体制下,科研产出主要包括:①科研获奖。主要包括国家三大类奖项和省部级一等奖等高水平科研获奖。这是大学学科特别是科研方面获得认可的集中标志性体现。②。工科领域主要包括三大检索论文,特别高分区的论文,同时也需要关注被引频次。③专利申请和授权。专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信息源,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形成创新型的成果对于学科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专利是一个重要体现。

2.5 反哺基础研究(U5)

对于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而言,科技成果转化的延续是要去反哺基础研究,瞄准世界科学的前沿,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全面提升学科实力,进而成为今后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对基础研究的反哺。相关内容是否形成了新的基础研究的延续[12,13]。

3 运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设定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五个评分段。所考虑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有部分评价因素有量化的指标和参考,可设定模糊评价的量化区间。例如重大项目和科研产出中,可设定每个评分段的具体数量。

例如,某高校群体的科技成果转化评价因素的数据评语集为:

U1={较好,很好}

U2={很好,很好}

U3={较好,很好,较好}

U4={较好,很好,较好}

U5={较好}

各分数段评分的隶属度[14]:

权重分配:

q1={0.5,0.5}

q2={0.5,0.5}

q3={0.3,0.4,0.3}

q4={0.3,0.4,0.3}

q5=1

总体权重分配:

q0={0.2,0.2,0.2,0.2,0.2}

得单因素评价结果:

x1=q1·R1

=(0.5 0.5)■

=(0 0 0.25 0.5 0.25)

x2=q2·R2

=(0.5 0.5)■

=(0 0 0 0.25 0.75)

x3=q3·R3

=(0.3 0.4 0.3)■

=(0 0 0.15 0.4 0.45)

x4=q4·R4

=(0.3 0.4 0.3)■

=(0 0 0.15 0.4 0.45)

x5=q5·R5

=(0 0 0.25 0.5 0.25)

x0=q0·R0

=(0.2 0.2 0.2 0.2 0.2)■

=(0 0 0.16 0.41 0.43)

最终得到该群体的测评结果:

F=(0 0 0.16 0.41 0.43)20406080100=85.4分

4 结论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要实现与高校学科融合发展,必须使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与学科发展要素相适应。从学科发展的视角,运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模糊决策,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方法,这对高校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速成果转化工作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效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柴国荣,许崇美,闵宗陶.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J].软科学,2010,24(2):1-5.

[2]刘威,陈艾菊.基于ANP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8,6:192-194.

[3]尹航,孙希波,傅毓维.基于熵值法确权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后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0:20-25.

[4]石善冲,韩款.基区域(行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方法研究[J].科研管理,2000,21(2):75-81.

[5]阎为民,周飞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模糊评价方法[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6):129-133.

[6]白利娟,汪小梅.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陕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分析,2006,7:46-48.

[7]汪培庄.模糊集合论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社,1983.

[8]吴望名.应用模糊集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9]肖位枢.模糊数学基础及应用[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2.

[10]叶茂林.科技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1]翟亚军.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12]王晓红,陈浩.1999-2006年我国各省市高校科研效率的实证研究——基于科技成果指标变化的对比分析科[J].科研管理,2011,32(4):94-101.

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第6篇

1.1科研观念上重纵向课题、轻横向项目对于高校而言,横向项目、科研论文、奖励和经费等容易统计,是显性指标,且这些指标直接关系着学校的排名、地位和声誉,是学校的业绩和荣耀;即使直接面向民生的经费较多的横向项目,也常被认为是科技水平不高、技术含金量有限的项目,难以纳入学校的成果范畴。在教师层面,尽管国家多次强调高校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但是,由于价值取向上的偏差,加上时间和精力的限制,部分教师依旧缺乏对社会实际需求的关注和主动服务社会的意识,且没有充分认识到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没能将关注民生、立足民生作为自身的科研方向,没能将服务民生、惠及百姓作为自身的科研重心。多数教师乐于承担纵向课题,并只将获得纵向课题、经费作为自己的学术成就,而推广横向课题和科研成果的意识淡薄;在选题时,往往只追求学术层次和学术效果,忽视了生产上的可行性和应用上的经济性,只满足于“发论文、提职称和分房子”,不愿意做对个人晋升作用不大、“不显眼”的研究工作,对科研成果的转化不积极。

1.2评价取向上重学术价值、轻社会效益目前,高校的科研绩效评价中往往侧重于论文、著作、项目和经费,而对知识产权、专利实施、成果推广、科技开发和经济效益等不太关注;过分注重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而轻视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只重研究前期的理论成果,不重成果的社会效益;在评价科研成果时,将所谓的“技术水平”(发表文章的级别)作为重要依据或唯一指标,而对于直接面向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的科研项目而言,尽管其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常被定义为水平不高、意义不大。在科研评价体系中,横向项目的权重价值往往明显低于纵向项目,科研成果主要靠相关专业人士鉴定,而不是按照成果的转化前景和转化可能评价。在职称评审中,仍然将“是否承担国家和省科技项目,是否发表过论文作”为主要指标;在评价科技成果时,仍然将“技术水平”作为重要依据。因学术评价异化,导致相当多的教师侧重于方案的理论分析和评价,而不注重工程技术方面的论证,研究成果仅限于做鉴定、写论文和报奖,轻视成果的实用价值,没有顾及科研工作与生产力的联系,更没有考虑科技成果的惠民性。

1.3运行模式上重闭门研究、轻成果转化目前,高校的科学研究基本上还是“躲进小楼成一统”,是在“象牙塔”里的内部循环,为研究而研究、为职称而研究、为待遇而研究是比较普遍的科研现状。许多高校在制订科研成果转化相关条例时,都存在重研究、轻转化的问题,在高校科技管理奖励条例中也存在对民生科技激励不足的问题。多数科研管理者不直接参与研究,不了解研究成果本身,不熟悉成果产出的流程,无市场运行和商业管理的经验,没有有效推广研究成果;作为开发研制者的教师,多数不了解整个生产和商业环节,这极易导致科研成果在转化中难产。研究者、生产者和市场之间没有沟通和融合,高校科学研究和生产推广缺乏理解和沟通,二者形成了相互脱节的“两张皮”:一方面,高校每年推出大量的科研成果无人问津;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技术和产品,导致高校科研成果难以民生化。即使有部分做到了产学研相结合,但其组织形式较为松散,行为具有零散性和短期性,缺乏整体性和持续性。

2改进高校科研管理的措施

在科技惠民重要性日益突显的时代,高等学校必须有与此相适应的科研管理体制、观念取向、评价体系和运行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制约科技惠民有效开展的瓶颈,落实科技惠民政策,提高科技产品的惠民效果。

2.1改革科研管理体制,主导科技惠民现行的直线型科层制组织体制与学科交叉、融合的网状结构相互矛盾,需要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建立有利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资源统筹管理、有利于整合科研队伍、有利于促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惠民的管理体制。具体可从以下3方面改革:①效仿教育部、财政部组织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建立科技惠民(或民生科技)中心,突破高校内部和外部的体制壁垒,改变“分散、封闭和低效”的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增强科研成果的惠民性。要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大学科技园,放宽条件设置,使教师能到企业兼职或以技术入股,科学地规定利益参与者的参与责任和利益分成,加强民生科技产品的合作开发和转化,将停留在论文层面的科技成果转变成惠民型的现实生产力。②设立高校科研成果信息化平台,以促进科研成果的交流和共享。当今社会知识传播的手段越来越现代化和多样化,以互联网为技术支撑的信息化平台是目前较理想、较实用的传播工具。高校科研成果信息化平台能够为高校科研成果持有方、科研成果购买方和其他参与者提供详尽的信息服务,可有效提高技术信息供求双方的交流效率。③建立专门的科研成果转化机构或科研成果转化中介机构,以提供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积极推介高校科研成果,为企业等买方市场提供准确、到位的技术信息咨询服务,疏通产学研结合的通道,从而提高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和惠民程度。

2.2革新科研管理理念,关注科技惠民高校的科研管理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管理部门对科技惠民的认识以及在此引导下高校科研人员的科研民生观和科技成果的惠民性。因此,要树立以下3种理念:①树立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理念。高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研究科学的基地,还担负着服务社会的重任。产业发展促进了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反过来也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也是培养人的过程,我国部分高校通过科技产业培养了一批工程硕士和经营型人才。在科学研究方面,既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技术前沿,也不能忽视科学技术直接面向民生、服务百姓,要“接地气”,多关注具有应用性、实用性的技术,积极开展民生科技的研究、转移和扩散,使科技真正地服务于社会。②树立纵向与横向同等重要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横向项目能有的放矢地解决民生中的实际问题,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做好、做优横向项目可反映一所高校的科研水平。应把“是否满足实际需求、是否解决实际问题和是否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作为衡量科研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③树立只有将科研成果成功转化,才能使科学技术成为现实生产力的理念。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科技成果的转化数量、质量和速度上。因此,只有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广泛运用科技成果,才能将科学技术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正力量,潜在的生产力才能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加强宣传工作,努力营造科研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浓郁氛围,引导教师树立科技惠民意识,积极承担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研任务。

2.3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引导科技惠民有学者认为,现今将纵向项目、课题作为评价学术成就指标的做法,就像“种田不比收成,而比谁的肥料多”一样。该评价体系导致大量的学术经费被浪费,学术氛围极为功利、浮躁,学术变为“课题学术”和“经费学术”。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教技〔2012〕14号)中指出,要“改革评价体制,推行分类评价和开放评价的新体制,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项目考核、评价和奖励制度。”在高校的科研管理中,必须改变以往简单地通过项目、论文评价科研成果的做法,建立多元的科研业绩评价考核指标,调动广大教师关注民生科技创新、关注科技成果转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公益科研活动以满足公众需求和产生的社会效益为评价重点;基础研究和前沿科学探索以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为评价重点。”对于基础研究成果,可着重于学术价值的考核,比如可考核其和引用情况。对于关注民生应用研究成果,应侧重于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的考核,多用市场、社会需求和应用情况评价,具体包括社情参数和民意参数。关注社情是指反映民生科技发展的数量、质量、程度、状态和等级等的指数,进而可反映出哪些项目与科技惠民相关和项目自身的发展状况如何等;民意参数是指反映社会成员对民生科技发展状况的认知、感受、评价、态度等的指数,进而可反映出人们对民生科技发展的认可程度,充分发挥用户在项目实施、验收和绩效评价中的作用。

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第7篇

[关键词]卓越描绘科学评价文献计量

[分类号]G311

1 背景

随着科学评价对象的综合化和复杂化,为确保科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科学评价方法逐渐由单纯使用定性或定量评价向定性定量结合发展,各种研究和应用不断展开。

由于缺乏完备的评价体系,欧洲科研在2000年以前存在投资少、成果封闭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欧洲委员会于2000年确立了科学与技术卓越描绘(mapping 0f excel,lence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项目。该项目结合同行评议和文献计量、专利分析、声誉评价等方法,从投入、科研成果、声望、知识转移等多个角度评价科研领域的卓越机构和各机构热点研究,为制定科技政策、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吸收科研投资等方面提供支持。

ME这套跨国家地域的科学评价体系指标丰富,方法灵活,可为扩展传统的基于文献的科学评价提供理论参考,也可为网络科技信息评价提供借鉴,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ME评价指标和模式的特点。

2 ME总体思路

ME对卓越中心的定义是“A structure where research&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s performed 0f world standard,interms 0f measurable scientific production(including training)and/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具体而言,卓越中心需要:有一定数量高水平的科学家和技术开发人员;有独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有整合临近领域和吸纳相关技术的能力;编制内科研人员流动性强;立足实现知识增值;具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产学研紧密结合;有合理稳定的科研基金支持和运作条件;有独立于公共基金的科研经费来源。

为从不同地域级别(世界、欧盟、国家等)评价各领域卓越中心,ME除采用调查问卷和统计相关科技文献方法外,还突出专利、社会声誉、玛丽居里奖学金和机构数据(structuraldata)等产出在评价中的作用。针对不同领域,ME可灵活调整指标。下文将重点从评价指标、评价数据和评价实施三方面分析此“a modulated indicators-based approach”(基于调整指标的方法)的评价体系。

3 ME的评价指标

由于不同领域、国家、科研实体在科研体制等方面差异较大,ME综合各类产出特点,基于投入产出,设计出适用于不同领域和国家的指标。

3.1 充分考虑科研体制等因素,基于投入产出划分指标来源

ME指标来源相当丰富,主要包括:①投入:包括研究人员、研究经费、基础设施等;②产出一:科研成果和社会声望,包括期刊、会议、站点、奖学金、同行评议、国际科研项目等;③产出二:创新能力、技术转移能力和社会经济效用,包括发明专利、与公司企业交换科研人员的数量、产学研合作数量等;④产出三:教育,包括PhD教育、学术项目是否有专门的经费等;⑤产出四:支持社会发展,包括产业服务能力和标准成果等。

3.2 以文献计量为核心,针对领域灵活调整评价指标,形成三类评价指标组合

实际评价中,ME根据产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将整个科学领域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社会科学三个领域,针对领域特点构建了不同的指标组合:①针对基础研究领域,选用文献计量和同行评议。这里文献计量指标包括数P、每篇论文的被引数与领域内论文平均引用数的比值CPP/FCSm等11类指标。②针对应用研究领域,选用文献计量、专利分析和同行评议。专利分析通过考察专利申请数、平均专利与出版物的比例等指标,从应用研究维度发现被文献计量方法忽略的科研实体,减小专利和科技文献绝对数量对评价结果产生的负面影响。③针对社会科学领域,选用文献计量和声誉评价。ME声誉评价充分量化各评价指标,从社会声誉、玛丽居里奖学金、参与欧洲框架项目的情况、机构结构数据(如研究经费、人员)等方面人手,提高社会科学评价的客观性。

4 ME的评价数据

针对完备灵活的指标,ME设计相应数据收集方法,并构建评价数据库,降低评价成本:①文献计量方面,ME主要利用SCI和SSCI获取相应数据。为保障数据质量,降低连续评价成本,ME利用Web of Science等不断丰富自己的文献计量数据库――CWTS-WoS。该库覆盖了各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文献。②专利分析方面,ME主要借助国际专利分类、国际专利索引、欧盟自身的专利库和SCI,获得分析所需的专利发明者、申请者等相关信息。③声誉评价主要包括社会声誉、玛丽居里奖学金等。针对社会声誉,ME主要向领域内重要研究者发放问卷,调查他们认为在本国、欧洲、世界处于前十位的卓越研究者。玛丽居里奖学金数据主要由欧洲委员会提供,机构结构数据则由各成员国提供或从各机构网站获取。

5 ME评价过程

评价中,ME可针对不同领域和科研实体,调整评价指标和方法。其实施过程主要包括构建领域专家组、出版物分析、声誉评价、交叉检查评价结果以及评估小组评估等。

5.1 重视组建专家组,及时反馈各国科研发展信息

ME实施之初,由欧盟各国代表组成的高级工作组(High-Level Group,HLG)负责组建独立领域专家组。评价过程中,专家组根据其领域知识提供检索意见,并提供各国研究机构的变动情况和发展状况。此外,要求他们在不了解文献计量结果的情况下,提供各自认为的国内外相关学术或产业领域的10个卓越小组,并结合文献计量结果开展评估工作,完善评价结果。

5.2合理划分子领域,根据不同科研实体规模设置不同阂值

划分科研子领域时,ME以权威期刊目录(如IsI目录等)等为起点,结合专家组意见,选择适当科学文献,抽取出有科学描绘意义的关键词,并针对不同领域实施不同层级的聚类,利用类中最频繁的四个关键词标识研究分支。

基于确定的子领域进行文献计量时,考虑到机构的规模,ME提供两类阈值,分别采用不同的文献库分析。根据子领域和其对应的出版物信息,ME可生成高度结构化的领域知识图,增强文献计量结构的可视化程度,描述子领域之间

的亲疏关系以及各自的活跃程度等。聚类产生的研究分支还可进行出版物共现处理,获得领域的层级式主题结构。

5.3 重点关注专利发明指标,利用SCI获取发明者机构相关信息

ME专利分析着重专利发明和申请数据,尤其是专利发明,借此考察科研实体的应用研发能力及学术界与产业界的联系程度。在专利分析过程中,区分专利发明和申请可更实际地反映非盈利研究机构在专利发明方面的产出,描绘其在技术转移、社会效用方面的卓越贡献,从而吸引更多产业投资。

5.4充分量化声誉评价指标,考虑相应指标的动态变化

实际评价中一些指标有易变性。分析数据时,ME会采用相应方法尽量减少其影响。

・利用卓越研究人员的社会声誉判定机构社会声誉。根据问卷回收数据,ME建立两个数据库:一个存放受调查者推荐的所有卓越科研者信息;另一个存放国际卓越研究者信息。比对这两个数据库,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推荐过程中受调查者偏见带来的影响。

・重视从相关项目、科研奖励中发掘评价指标,实现科学评价和项目的互动。受欧洲框架计划(Framework Pro―gramme)的启示,ME使用了玛丽居里奖学金和参加框架项目情况这两个指标。玛丽居里奖学金主要面向年轻科研人员,通过该指标可了解机构对年轻科研人员的吸引力,分析科研人员流动的原因。分析参加欧洲框架计划的情况,可考察机构对外合作意愿和研究能力,从而判断机构的卓越程度。

・关注人力资源、科研经费等易变性定量指标,并随着科学发展开展动态评价。ME中机构数据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它包括人力资源、科研经费等,可利用已有的科学评价数据构建有评价意义的机构数据库。分析指标时,需充分考虑科研人员的流动性等因素,将科学评价纳入科学发展过程中。

5.5 公开透明评价过程和方法,充分调动科研活动的利益相关者

ME通过公开评价过程和方法,征集调整方案等措施调动科技界同行、产业个体及社会科学领域科学家参与其中。HLG根据阶段结果,及时开展专家问卷调查,调整评价指标或分析方法。评价结束后,由科技界同行、产业个体组成评估小组,结合评测实施者的建议以及评估小组和HLG的决定,最终确定公开的卓越中心名单和各中心在特定领域的学科知识图。

6 ME实施情况

2002年完成的ME实现了对各领域卓越中心的描绘。以生命科学领域免疫学为例,通过ME,用户可获得卓越中心的基本信息,浏览科研领域知识图,查看相应机构在免疫学各研究分支的具体研究情况,获得领域重点主题、交叉学科发展趋势。表1与图1分别显示了丹麦按CPP排名的免疫学领域卓越研究中心以及丹麦癌症研究中心在免疫学领域的部分知识图谱。图中圆圈大小表示主题当前受关注的程度,圆圈距离则反映主题之间关系的亲疏程度。

此外,ME对许多国家、学科领域的评价活动起到了促进作用,而针对这套评价体系本身的研究也方兴未艾。近年来相关科技文献层出不穷,如Michel Zitt等以纳米科技为例,探索了综合利用词典和文献引用情况描绘复杂科学领域的方法。

7 ME的不足和对我国的启示

评价中,ME充分考虑科研院所、高校、产业部门等研究实体,针对不同领域、国家和科研实体扩展评价指标,设计灵活的评价模型。借鉴ME丰富的评价指标和灵活的评价方法,并充分认识它的不足之处,可为我国设计有效的科技评价模型提供参考。

7.1 ME存在的不足

尽管ME将各类定性和定量指标有效结合起来,但其评价指标、数据来源和技术实施路线等方面还存在着以下问题:①ME评价指标多样,实施过程复杂,不仅需要庞大的评价数据库,还需要足够的专家支持,高成本的投入是ME的缺陷之一;②多维度量化评价指标加大了数据获取、分析的难度;③在评价过程中,专家的全程监控虽为评价结果的质量提供了保证,但评价效率相对低下。如何协调效率和评价质量之间的矛盾值得思考。

7.2 ME对我国科学评价的启示

虽然ME尚存在一些问题,但其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实施过程给我们以下启示:

・明确开展科学评价的目的,将其作为吸引投资、促进竞争、促进人才流动的一种手段,融入科研发展的过程中,动态监测科研进展和科研分布;同时将科学评价作为促进科研成果社会效益的一种手段,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推动科学和社会的有效结合。

・充分考虑不同领域的各类科研产出。除传统的科技文献外,还可以利用社会声誉、创新能力、技术转移和社会经济效用、教育等各种科研产出,设计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灵活客观地评价各学科领域和科研实体,确保科学评价指标能够应用于不同地域级别的评价中,保证指标的弹性。

・多方搜集评价数据,构建评价数据库。评价数据库可为各类评价指标提供数据保障,降低连续评价成本,提高评价质量。同时,利用不同来源数据为数据清洗提供有力支撑。

・重视声誉评价,将多维量化评价指标作为传统同行评议的有益补充,从而更客观地评价社会科学。在获取社会声誉、机构结构数据等指标数据时,要重视网络数据的收集,关注重要的科技媒体、机构网站、基金网站等,从中获取有用的科学评价数据。

・关注评价过程,公开评价指标和评价阶段结果,广泛征求各领域专家或社会科研人员的建议,及时调整评价指标和方法,提高评价的真实性和实时有效性。

・重视领域专家的作用,借助他们调整评价体系,提高评价质量。建立专家数据库,便于随时组织专家组参与到科学评价的各个阶段。

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第8篇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22-02

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是以保障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为目标,依靠必要的组织机构,把各个组成要素的质量评价活动严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1]。与容易使用定量的评价方式对其成果进行评估的自然科学硕士论文相比,人文社会硕士论文科学成果因广泛、复杂则较难评价。这不但使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也会影响到研究生教育规模与质量的整体发展。所以,构建和完善科学合理的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评价指标体系已经成为我们亟须完成的任务。

一、对21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进行调查分析

(一)调查方法

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层次结构分析法、文献计量法、个别访谈法和专家评审等方法。理论研究部分,充分利用图书资料和网络文献数据库,搜集21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相关资料,深入理解和综合分析文献内容,一方面详尽地了解目前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特点,另一方面明确国内外人文科学成果评价已取得的成果和不足。实证研究部分,主要运用层次结构分析法、个别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确立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形成相应的论文类成果和应用对策类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获取实证研究样本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以验证指标体系的信度、效度和不足,以明确该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方向。另外,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加强与论文指导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创新,将理论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弥补认识上的不足。

(二)样本收集

确定研究对象:具备研究生培养的石油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国内顶级院校、地域差异的院校、省内有代表性的院校。收集数据方法:通过电话访谈,相关大学网站收集相关资料以及通过相关的期刊或研究报告等资料获取相关数据。除此之外,我们重点选取了二十余位学术评价领域的理论学者和科研管理部门的实践专家,以面访、邮件、电话方式进行了访谈和书面反馈。

(三)21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统计分析

通过选取,最终有21所高校被列为研究的对象。一方面研究这些高校研究生学位评价体系的细化分类,另一方面探析各类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内部的权重分配,各个指标之间相互关系,从而发现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分配的规律。

以中国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三所石油院校的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为蓝本,结合其他18所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的分类方法,将21所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统计结果:一级评价指标的论文选题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要求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的学校统计数量21个;要求选题前沿性的学校统计数量13个;要求选题新颖性的学校统计数量3个。一级指标论文水平主要包括七个二级指标:要求研究方法的学校统计数量19个;要求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水平的学校统计数量16个,要求文献综述的客观性与全面性的学校统计数量15个,要求写作的逻辑性的学校统计数量12个,要求论文研究难度与工作量的学校统计数量8个,要求材料的充分性与可靠性的学校统计数量7个,要求观点鲜明、立论正确的学校统计数量2个。一级指标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要求新观点与新见解的学校统计数量19个;要求潜在的社会效益的学校统计数量9个;要求获奖或的学校统计数量4个。一级指标写作能力主要包括五个二级指标:要求文字表达能力的学校统计数量16个;要求书写的规范化的学校统计数量10个;要求设计图形、图表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学校统计数量9个;要求学风严谨性的学校统计数量5个;要求摘要表述简洁规范反应核心内容的学校统计数量2个。一级指标答辩情况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要求回答问题水平的学校统计数量9个,要求报告重点及阐述情的学校统计数量7个,要求着装及态度情况的学校统计数量3个。

(四)制定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的原则

从评价需求、评价过程、评价结果和评价持续等维度看,应关注以下六项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即分类方案在评价过程中要具有可操作性。分类不能过于复杂,分类颗粒度切分要恰当,以保证分类框架清晰简明,并在最大程度上能够与评价主体的常识判断保持基本一致,使评价主体较容易把握,从而提高评价操作的效率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可比性原则,即分类方案的评价结果要具有可比性。只有同类比较才可以实现同一指标下的度量,评价结果也才具可比性、可信度,这就要求分类标准明确和界线清晰。可扩展性原则,即分类方案要具有一定的扩展张力。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日益交融和加速推进,专业学科也随之细分、交叉、融合。因此,保持评价分类体系具有较广的范围适应性和较强的功能扩展性,有利于评价结果的持续性比较和评价工作的一致性开展。可靠性原则。评价指标的设计不仅要考虑评估对象的特征,同时也要考虑指标的实际可操作性,指标的内容应明确,数量需适当,同时,同一参评项目中不同研究成果的各项指标间应具有一定的内在一致性,相互之间不会产生矛盾。客观性原则。保证评价指标的客观性,使评价指标及其评价结果符合研究成果的实际质量和水平,所设计的评价指标才具有现实意义。独立性原则。当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某一指标被修改或调整时,其他指标应具有适当的独立性,不会因某一指标的修改和调整而使评价指标或评价结果之间相互矛盾。

二、确立人文社会科学(法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

着重选取了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代表和科研管理者开展问卷调查,共形成有效问卷200份。为保证问卷调查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人文社科各学科领域的实际情况,发放问卷时还对受访对象进行了学科比例控制。

重新选取了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代表和科研管理者开展问卷调查,共形成有效问卷200份。为保证问卷调查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人文社科各学科领域的实际情况,发放问卷时还对受访对象进行了学科比例控制。

人文社会科学(法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答辩用)

三、评价体系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该评价体系针对科研管理者、专家和2013年毕业的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进行了实际应用,该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一经使用即得到了学生、相关科研管理人员及指导教师的一致好评,一致认为该评价体系的主要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客观科学:在全面探析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基础上,能够客观科学地反映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实际水平。严密可靠:该评价体系所采用的评价项目和权重比例之间的关系是严密的,选择的应用对象具有代表性,评价结论具有可比性,因而能够对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进行可靠评价。操作简单:与其他评价体系相比,该操作步骤简单明确。答辩之前学生可以通过该体系判断是否符合答辩标准,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该评价体系衡量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完成情况并督促学生。答辩时各答辩评委可以准确科学的评定学生学位论文的综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