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

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08 15:54:28

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

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第1篇

关键词:体育立国战略;日本;背景;特点

2010 年 8 月 26 日,日本文部科学省了最新的体育发展政策《スポツ立国略》( 以下简称《战略》) ,作为日本体育发展的十年纲要,指明了未来十年发展的基本方向。预定 2011 年通过国会讨论,制订出新的《体育运动基本法》替换现行的《体育振兴法》。日语中的“スポツ( sport) ”一词并不包含学校体育教育,主要是指学校体育课程以外的体育活动。本文中所使用的“体育”一词均指 sport。“立国”一词在日语的解释是: 能使国家繁荣的事业或产业; 而“战略”一词与中文意义相同,主要在军事领域中使用,一般是指具有较强竞争意味的政治、社会运动及企业竞争的综合性的长期计划。《战略》的引起了日本社会各界激烈的评论,因为仅从标题上看,所具有的强烈冲击力就与以往的体育政策有着很大的不同。

1、 “体育立国论”的由来及背景

在自民党执政时期,设立了“体育立国调查会”,由曾担任文部科学省副大臣的众议院议员远藤利明担任事务局局长。2006 年 12 月,该调查会邀请了日本反兴奋剂委员会事务局长浅川伸、日本奥委会黄金计划专门委员会副委员长胜田隆、奥委会黄金计划专门委员会委员久木留毅、奥委会反兴奋剂委员会会长河野一郎、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副委员长田边阳子、国立体育科学中心和奥委会情报战略部部长和久贵洋召开了“关于体育振兴”的恳谈会,并于2007 年8 月9 日发表了题为“作为国家战略的高水平体育运动”报告书。报告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总论,阐述了将高水平竞技体育作为国家战略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实施论,阐述了作为国策实施的竞技体育发展途径; 最后在结论部分明确提出了“体育立国”方针。报告书始终围绕将体育视为在全球化竞争时代,展示国家实力、维持大国形象及领导力的中心思想展开。

2008 年,由前任首相麻生太郎担任会长的体育立国调查会,在 6 月 10 日的自由政务会上正式发表了名为“体育立国: 作为国家战略的体育”报告书。报告书提出体育是提升国家活力的重要源泉,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应被视为紧急的政策去实行。在高水平竞技体育和国民大众体育两大领域,前者是展现国家威力的必需; 而后者则是需要社会多方协作、支援共同完成的事业。另一方面,进入后工业社会后,知识产业和文化事业的价值和意义日益增加。2001 年,日本政府在《科学技术基本法》中提出“科技立国”方针; 2006 年,由国土交通省观光厅制定的《观光立国推进基本法》。“科技立国”和“观光立国”是基于对国家、省市地区的经济基础及国民生活起支撑作用的科学技术和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制订的具体措施。在科学文化事业纷纷发表“立国论”的影响下,作为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也不甘落后,发表自己的“立国”宣言,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2、 《战略》内容概要

《体育立国战略》主要包括目标、基本思想、重点战略、体制配备与完善四个方面。

2.1《战略》的目标

在当今社会中,体育表现出的多样化价值,使其在个人、团体、社会及国家的建设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战略》基于“新的公共”的理念,作为国民共有的体育意义和价值将得到实现。体育,不仅能促进我们“心灵”和“身体”健全的发育,还是令人生更加充实、为社会带来活力的人类共通的文化之一。让所有的人都能参加体育、感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建立分享感动、相互支撑的美好社会。《战略》所期待的最大目标是: 确定新的体育文化。

2.2《战略》的基本思想

为了实现让所有人参与、分享体育的快乐与感动,建立各体育组织相互支撑的体育文化,《战略》的基本思想从“对人的重视”和“协同推进”两个方面展开。体育活动包含了运动者、观众、支持者以及教育( 培养) 者等多种身份的人,体育的权利从不同的侧面体现在他们身上。保障每一位体育参与者应有的权利,在各自自发性的基础上,确保满足日常需求的安全的、公正的体育环境,体现出国家行政政策对“每一个人”的重视。而“协同推进”主要指国家行政事业与地方行政事业以及民间机构共同协作,从资金、设施、运营等多个方面展开合作,相互配合。使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得到协调发展,并建立起人才及资金良好循环的体系。

2.3重点战略

《战略》的具体措施是表达国家意识的关键所在,该部分内容即是《战略》的核心部分。5 个重点战略的主要内容如下:

2.3.1创造面向生活舞台的体育参与机会

大众体育一直是日本体育发展的重点。在今年的《战略》中,实现全体国民能够广泛参与的生涯体育仍然被列为第一个重点战略。《战略》中提出: 无论是谁,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在适合自己体力、年龄、技术水平、兴趣、目的的范畴中,参与体育活动,努力实现全社会的生涯体育。为了实现生涯体育社会的目标,首要任务是要尽快地提高体育人口。成人每周参加 1 次以上体育活动的实施率争取到达 65%左右,每周参加 3 次以上体育活动的实施率争取到达 30%左右。在人生的基础阶段,特别是青少年时期的体育经验是决定成年后生活样式的关键。因此,必须进一步充实学校体育和学校运动俱乐部活动,以夯实全民体育生活的基础。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为他们提供最方便的运动场所、运动指导人员。在“新的公共”理念指引下,利用高水平竞技选手的魅力,感染大众,激励大众,高水平竞技选手在退役后能够走进大众的身边,担任教练或运动健身指导。

2.3.2培养和强化具有国际竞技水平的运动员

构建从少年时期到最高竞技能力的运动训练强化体制,拥有加入世界强国队伍的竞技水平。力争超过获得最多奖牌的雅典奥运会 37 枚( 夏季) 、长野奥运会 10 枚( 冬季) ,以及获得奖牌运动员人数最多的北京奥运会 52 人、盐湖城奥运会 25 人的数量。不仅是奥运会,各单项的世界杯比赛也要力争更好成绩。从长期性强化培养顶级选手的战略观点出发,要大幅度提高各单项青少年国际比赛的奖牌数量。为了培养更多优秀运动员,必须建立运动员从少年时期到退役后的整个运动生涯安心、专心训练的环境。优秀运动员退役后,为其提供奖学金进入大学学习,步入社会体育指导员或运动队教练员的领域,充分发挥他们的魅力和能力,将他们成果直接传达给大众,回报社会。各省市政府、地方公共团体、奥林匹克委员会、各单项体育联盟等要相互协同,积极申办和举办各类国际竞技比赛。借举办国际比赛之际,吸引更多数量的各国运动员来日,包括运动员赛前集训、观赛的体育旅游活动的丰富展开,从体育产业向观光旅游产业延伸,激发赛事举办地的活力。通过举办国际赛事,实现国际竞技水平的提高和促进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相结合。

2.3.3基于体育界协同,创造“好循环”

“好循环”主要是指体育人才的良性循环。例如,从学校运动俱乐部或地区运动俱乐部中成长起来的优秀运动员,在退役后重新回到俱乐部,为培养下一代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在这样俱乐部参加训练的青少年,可以在亲近明星偶像的愉快时光中,树立体育运动理想,向着优秀选手的水平努力前进。而优秀运动员在退役后可以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成为实现全民生涯体育的积极推动者,也使他们在退役后可以继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实现“好循环”营造良好的环境,需要各体育组织之间良好的、积极的协同工作。在体育科学研究方面,构建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以各大学的体育科学研究机构及国立体育科学中心的协同为主,强化科学研究的机能。研究成果不仅要为提高国际竞技水平服务,还要辐射到中小学校及地区俱乐部,使全民都能享受到最先进的体育科研成果。在体育设施方面,学校体育设施与社会体育团体的设施要相互联系,推进更加有效的利用。进一步促进国际交流,积极开展运动员及教练员的国际交往。无论是高水平竞技还是一般市民体育大会,接受国外的指导者以增强体育界的活力,同时,也派遣国内教练员到海外开展工作。

2.4体制整顿及经费的方向

对法律制度、税收制度、组织、财政来源等体制进行整顿,这是保障《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措施。以综合的体育行政体制为目标,加强各政府机构及体育组织的相互协同。完善独立行政法人体育机构及民间体育组织的体制,提高支援机能。有效管理、使用体育振兴经费,各项体育经费都是支撑《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财源,必须得到高效的管理,精确预算、合理分配、有效使用。在确保财源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开拓社会途径充实体育经费。完善已经实施了半个多世纪的《体育振兴法》,来年制订新的《体育基本法》。

3、《战略》的特征―――竞技体育的回归

这份《战略》从文本上看,堪称完美。从大众体育到竞技体育,从儿童到老人,无所不含,并且面面俱到。虽然《战略》中列举了 5 个重点领域,但留给人们最深刻印象的唯有“提高国际竞技水平”的发展领域。只要浏览下各大媒体关于《战略》的报道,就可以证实这一点。“夺取超过历史最多数量的奥运奖牌为目标”,这是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新闻标题。

2010 年 8 月 26 日《朝日新闻》发表了对“体育立国战略”的评论文章。文中指出: “虽然新的体育政策从文本上看是以增进国民健康为基磐,以促进地区综

合性运动俱乐部发展和生涯体育的充实为支柱。但实际上却是以‘金牌战略计划’为核心导向的路线转变。也就是说,将强化高水平竞技体育作为国家体育事业

发展的主心骨。”《产经新闻》也相继数次发表了关于《战略》的新闻报道及评论。2 月 29 日,题为“体育7界也唱中国?”的文章中说道: “新的国家体育政策将体育上升到保家卫国的战略性高度,难道是受到在世界竞技体育舞台上大放光彩的邻国影响? 对于今天的日本国民来说,通过竞技体育展示国力的做法显得有些幼稚。”8 月 11 日和 8 月 19 日的评论文章指出: “近年来,政府主导的培养高水平竞技选手计划促使奥林匹克委员会( JOC) 的事业不断扩大。承担着竞技体育选手培养及参加国际赛事的奥委会正成为体育事业的代表者,高水平竞技与大众体育运动的发展开始失去平衡。”

虽然从《战略》的文本上并看不出竞技体育回归的强烈程度,但从近来年体育事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政府对实现《战略》目标制订的具体措施中不难看出,发展高水平竞技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其他领域。如果说在东京奥运会后 30 余年时间里,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已经发展到一个比较高的整体水平,重新将有所下滑的竞技体育成绩恢复到相应高点,实现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展示一个体育强国应有的风采,竞技体育的回归也理所应当。然而现实却不是这样的。据内阁府、总务省统计局等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 每周参加一次以上体育运动和加入运动俱乐部的人数并没有明显改善。2000 年,两项调查的数据分别是 44. 4% 和17. 7% ,2010 年的数据为 45. 3% 和 16. 2% ,这与预期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被寄予厚望的地区综合性运动俱乐部也纷纷出现运营艰难的状况,财政拨款的不足与俱乐部半公益性质的定位,导致许多俱乐部无法获得足够的经营资金,在师资聘请和设施建设方面都捉襟见肘。据日本体育协会调查,从 2008 年起新成立的地区综合性运动俱乐部屈指可数,而关闭或转型的俱乐部却数量客观。另一方面,青少年的体育参与现状也不容乐观。问题最严重的是学校运动部活动大幅萎缩。近 10 年来,全国中小学运动部的数量下降近20% ,参加部活动的学生人数及活动次数也急剧减少。支撑青少年体育发展的三大支柱: 体育课、学校运动部、社区运动俱乐部,除了体育课维持不变以外,其他两大支柱都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在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发展并不理想的现状下,国家体育政策却将重心落在高水平竞技体育上,将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争夺国际比赛金牌上,这难免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不满。

4、小结

在高龄化、少子化和日益增多的国民医疗费用的背景下,日本文部科学省出台了《战略》。《战略》以确立“新体育文化”为目标,将促进体育人才的有效利用和推进体育界合作为基本出发点,制定了5项重点战略措施。5项重点战略措施紧密围绕国民体育环境的改善、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体育业界合作等主题,其实质是通过为国民构筑一个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增进国民健康,构建终身体育社会。但是,此次提出的《战略》与日本前几次制定的体育政策相比,在很多的提法上都比较笼统,并不很清晰。比如围绕“新型公共”社区体育俱乐部的构建,《战略》仅就其功能稍作介绍,并未指出具体的实施措施,如财源情况如何、怎样实现从综合型区域体育俱乐部的过渡等等。但是,总体而言,该《战略》不失为一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政策。“新体育文化”的提出,可以让我们重新思考体育的意义和价值。竞技体育比赛中的追求胜负固然是体育运动的一个方面,但是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增进健康,促进交流,从中获取乐趣,并逐步构建一个健康、和谐和充满活力的社会,这才应该是体育运动更为重要的功能所在。

此外,加强体育业界的合作,使体育人才和体育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也是此次《战略》的一大特点。通过学校、社区俱乐部、优秀运动员、教练员、政府机构、地方公共团体等相关机构的互动与合作,从而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参考文献

[1]スポツ立国略[Z]. 文部科学省,2010 -08 -26.

[2]朝日新[EB/OL]. http: / /www. asahi. com/,2010 - 08 -26

[3]新[EB/OL]. http: / /sankei. jp/,2010 -02 -29/2010- 08 - 11 /2010 - 08 - 19.

[4]清水宏. スポツ振基本画特告[R]. 日本体育学会,2010: 1 -12.

[5]铃村裕辅. スポツ立国略は密な立が必要である[J]. 体育科教育,2010,( 11) : 46 -49.

[6]森川夫.「国策としてのスポツの系と"化策"のと今後の[J]. スポツ社会学研究,2010,( 3) : 27- 42.

[7]文部科学省. スポツ立国略の策定に向けたヒアリングの主な意概要[R]. http: / /www. mext. go. jp/b_menu/houdou /22 /03 /1291345. htm.

[8]邦行. 文部科学省[J]. 体育科教育,2010,11: 26- 29.

[9]桥本和也. 体育: 文化人类学事典( 日本文化人类学编)[M]. 东京: 丸善书房,2009: 366 -367.

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第2篇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发展; 技术创新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各国寻求新的发展动力、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我国各地也纷纷选择符合本地发展实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扶持发展。长沙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会城市,为了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把握机遇、发挥优势、抢占战略制高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成为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加快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一、长沙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实条件

1. 高新产业基础较为扎实

2009年,长沙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1 483亿元,同比增长30%,全市已经形成了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动汽车、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新材料方面,先进储能材料、复合材料的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主要电池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在60%以上,博云新材的飞机刹车盘覆盖了国内67%的市场;生物医药方面,拥有部级生物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现代中药、生物育种、基因药物和生物制造四大产业集群,在酶法制备工业催化剂等技术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新能源方面,中电四十八所拥有世界领先的太阳能光伏装备生产技术,与西班牙索拉日科公司合作建设的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生产基地,投产后年产值可达500亿元以上;电动汽车方面,汽车整车及相关配套生产企业已达120多家。比亚迪推出了F3BM、纯电动E6、电动客车3款新能源汽车车型,电动大巴中心的建成将使电动大巴生产能力达到年均2 000台;电子信息方面,长沙是中部地区唯一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形成了动漫游戏、数字内容、软件外包和电子商务等产业集群。

2. 科技创新能力较为丰富

长沙拥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部分领域的科技水平已跻身全国前列。全市拥有本科以上高等院校13所,部属科研机构18所,部级技术创新平台48家,各类科研院所300余家。拥有院士46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30万人,科技活动人数占全省的40%以上。2006-2008年,长沙取得科技成果841项,申请专利9 449项,获得部级奖励89项。其中,碳/碳复合材料、动力电池材料等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基因工程、基因诊断与治疗、干细胞工程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在杂交水稻、油菜、油茶等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

3. 产业平台体系较为完善

长沙拥有高新区、经开区两个部级开发区,拥有一批部级的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创业服务中心等孵化基地,拥有生物、软件、数字媒体、动漫游戏、软件服务外包等10多个部级特色产业基地,是国家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另外,还组建了数字媒体、汽车及零部件、先进电池材料及电池等技术联盟,创建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创新机制,搭建了完善的产业发展平台。

二、长沙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约因素

1. 优势产业缺乏核心技术支撑

长沙的工程机械、汽车等优势产业存在“技术空心化”问题,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外跨国公司。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大企业,拥有全球80%以上专利,已形成牢固的专利防线和庞大的专利网络,而长沙工程机械企业掌握的核心专利的质量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例如,作为工程机械主导产品的移动式起重机,全球范围内的专利数约16 230项,其中Liebherr、Manitowac和Terex这3家公司的专利数就超过了60%,并且一直垄断着高端市场,而长沙企业的专利数仅占1%。

2. 具有核心技术的产业规模偏小

长沙领先于国内甚至国际的现代中药、碳/碳航空刹车材料、动力电池材料、干细胞、工业微波能应用、酶法制备工业催化剂等产业,规模还偏小。例如,长沙九芝堂制药的销售收入约10亿元,而扬子江药业、哈药集团的销售收入已达100亿元以上;长沙新能源汽车拥有较完整的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体系,但整车的产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具有明显优势的电池材料及电池产业,规模还不到100亿元,仅1家企业达10亿元,而天津力神2009年销售电池1.22亿只,实现销售收入15.5 亿元。由此可见,长沙具有技术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3. 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

长沙的发展经验表明,以袁隆平、黄伯云等顶尖人才为代表的创新团队,使长沙在杂交水稻、碳/碳复合材料等领域占领了科学技术的制高点,、三一重工、山河智能、长丰新能源等企业的成长也得益于拥有领军型的优秀管理人才。随着长沙产业群及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延伸,人才需求不断扩大,而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供需矛盾也日益凸显。聚集国内外高端人才,促进人才结构的转型将成为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和突破口。

4. 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长沙在优化投资环境、鼓励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有所进展,但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资本市场不活跃,商务环境和政务环境不开放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由于缺乏完善的风险投资、上市培育、财政投入引导等投融资机制,导致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够健全,好产品、好企业、好产业规模难以做大、做强;由于缺乏良好的商务和政务环境,项目的前期审批耗时较长,企业为此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了项目建设与投产效率。

三、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内外借鉴

1. 国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

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各国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前所未有。美国政府累计投入140亿美元,采取一系列补贴、减税、政府担保贷款等措施,重点支持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法国政府建立200亿欧元的战略投资基金,主要用于对新能源、汽车、航空等战略企业的投资和入股。德国政府把重点投向电动汽车研发,计划在2011年实现锂电池的产业化生产。日本政府出台了为期3年的信息技术发展计划,侧重于促进IT技术在医疗、行政等领域的应用。

2. 国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等特点,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资金保障和政策扶持,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是加快出台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家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纳入“十二五”规划进行统筹研究和部署,国家发改委正在起草《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各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将陆续出台专项规划。二是加大对新兴产业的资金支持。中央财政继续安排资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并引导地方财政和各类社会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融资渠道,通过发展股权基金、风险投资等多种方式,引导和带动更多的民间资本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优化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国家正在完善产业、财税、金融、投资、对外经贸合作等扶持政策,加快推进或启动一批有利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的新产品应用重大工程。同时,国家将重点加强与重大科技专项的衔接,加快推进一批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式、规模化发展。

3. 各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

我国各地针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出了一些重要举措。一是注重政府主导,突出政策扶持。各地先后出台了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专项规划。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在全国率先出台, 围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实施209个项目,力争年度投资达到700亿元左右。武汉市出台了一批扶持新兴产业的优惠政策,各部门用于产业发展的基金统筹60%投向新兴产业。二是注重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各地在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中,有效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市场资源,调动企业家、专家的积极性。江苏省重点选择了专用芯片、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生物质能、轨道交通、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领域,设立一批重大专项,加强产业发展关键环节的技术突破,着力推动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宁波市政府投资10多亿元,引进中科院有关研究人员,建立新材料研究所。三是注重配套服务,提供优质发展环境。围绕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各地不断完善配套服务,加快构建公共创新平台体系。安徽省将建设国家(芜湖)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为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技术进步和区域科技创新提供支撑。深圳市建设高新技术公共技术平台,由政府、企业、高校、行业组织等多元主体投入,采取市场化运作,面向社会开放,服务中小企业,研究开发产业共性与关键性技术。四是注重开放合作,引进高端人才。各地探索以开放合作的模式,在重点学科、重大专项、高新技术领域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无锡市将在海外设立10个引才工作站,地点集中在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留学人员和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地,把引才重点定位在传感网、新能源、集成电路设计等新兴产业领域。

四、长沙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随着资源环境约束和要素成本上升的不断加剧,长沙仅仅依靠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等产业的独立支撑,将难以满足下阶段经济高速增长的要求。因此,长沙应审时度势,选择若干个最具自身优势和市场空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替代传统产业主导的新格局。

1. 建立政策支撑体系,加大扶持力度

尽快完善产业、财税、金融、土地、投资等方面的政策支撑体系。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目录,政府投资工程以及其他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重大装备和产品的项目,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采购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目录中的产品和服务。整合科技、技改等各类支持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专项资金,制定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中间试验、平台建设、示范工程、风险投入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建立和完善重点产业“一站式服务”制度。

2. 引导产业合理布局,促进集群发展

综合考虑长沙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技术条件,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空间上合理布局,逐步形成长沙经开区、高新区两个部级园区,以及金洲大道沿线产业带、长浏高速沿线产业带、湘江西岸高新技术产业带的“两区三带”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向东以长沙经开区为核心,协同浏阳生物医药园、隆平高科技园、浏阳现代制造园联动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向西以长沙高新区、宁乡经开区为重点发展新材料、新IT、文化创意产业;向南协调环保科技产业园、天心环保工业园,重点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向北延伸金霞经济开发区、望城科技工业园,重点发展物联网、航空航天产业。

3. 强化资金支持作用,拓宽投融资渠道

加强政府投资引导,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企业及各类社会组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投融资中的主体作用,构建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一是引进战略投资者、金融机构等设立约100亿元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二是尽快设立创业投资、科技投资、风险投资等引导基金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及再担保基金,支持科技型企业进行研发、中试和产业化。三是支持和推动实力强、成长性好的30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或境外上市融资。四是支持金融机构创新信贷品种、改进融资服务,对符合条件的产业化项目、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4. 搭建系列培育平台,优化投资环境

一是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组建产业技术联盟,支持联盟成员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支持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产学研创新基地,加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的建设,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管理评价体系,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尽快形成支撑和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官产学研金用”体系。二是搭建项目建设平台。加快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库,科学谋划一批符合长沙产业发展趋势、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重大项目,争取一批新兴产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的产业规划。每年选择20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对投资在10亿元或者达产后年产值在20亿元以上项目,建立快速审批通道,并给予优先供地、土地出让金分期支付、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贴息、地方税收留成返还等优惠政策。三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整合资源,依托园区、基地、重点企业和科研机构,建设一批以前瞻性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工程(重点)实验室,以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和工程化验证为主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新产品、新工艺研发为主的企业技术中心,与国际领先技术接轨的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为企业提供公共技术平台和产业化服务平台。四是搭建人才支撑平台。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加强公共培训基地建设和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建设。大力实施引进人才创业工程,力争5年内引进200名高端技术人才、高层次管理人才、高级金融人才及精英团队。五是搭建企业培育平台。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在重大项目、创新平台、人才培养、技术标准试点等方面,加大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培育100家拥有核心技术、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新兴企业,培育50家具有行业带动性和自主品牌的创新领头企业,形成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和国际知名品牌。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昌林.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J].宏观经济管理,2010(11):21-23.

[2] 陈文锋,刘薇.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对策[J]. 经济纵横,2010(9):63-66.

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第3篇

精彩导读

安倍声称,日本已做好了在亚洲制衡中国的准备。

日本长期性的大战略,是试图以体系制衡和结构压迫的形式来全面应对中国的崛起。

对日工作已经是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综合性课题,是系统对系统的竞争、运筹对运筹的比拼。

1月下旬,“安倍用2000亿日元拉拢,访问印度得到特殊优待”的消息,引起国际舆论的关注。安倍自2012年12月重新上台以来,以“俯瞰地球仪”视野倾力推动其所谓的“战略外交”,总共到访近30个国家,累计举行了120多场首脑会晤。安倍内阁的重要成员,尤其是副首相麻生、外相岸田和防相小野寺等人的足迹则更是遍及五大洲的数十个国家。很明显,安倍按照自己的外交日程表,出于制衡和对抗中国之需,把有关地区和国家按优先顺序急匆匆拉拢了一遍,而非洲、印度、欧洲、南太国家等,则成为2014年日本重点经营的地区。

安倍战略外交中的对华部分,被外界形象地称之为“围华外交”或“环绕外交”。安倍2013年10月在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的一次专访时声称,日本已做好了在亚洲制衡中国的准备。正如其言,一年多来,安倍内阁的外交活动绕着中国走却始终针对中国,欲借此种外交行为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与中国的较量,增加对华的博弈筹码及战略优势。尤其是在中日关系因争端陷入低谷和僵局的形势下,其目的意在牵制和包围中国,欲以外在压力使中国在双边关系中就范,以接受日本的主张为前提来进行关系转圜与缓和。

安倍“围华外交”花样多

安倍推动“围华外交”的路径,体现在地缘政治上,主要是强化日美同盟、利用日俄关系、拉拢东盟及南亚各国、涉足非洲及中东等。具体而言,又是以下几种方式展开的:

——向中国外交基础较好的地区及国家打“楔子”、搞“对冲”。其推出的大规模对非洲和对东盟合作新举措,安倍和麻生等政要接连访缅,安倍作为日本首脑时隔多年访问蒙、俄等,就属此举。

——拉拢与中国有矛盾和争端的国家。如,拉拢越、菲、印(度)等国家,尤其是对与中国有领土纷争的菲、越更是不惜施以援助,支持其联手对抗中国。

——拉拢在意识形态和全球公域(海天空网等)上与日本容易具有共同语言及利益的国家,例如英、法等西方发达国家。

——进军印度、中东、东南亚(尤其是中南半岛国家)和俄罗斯等重要的能源及市场国家,在确保资源能源供给的同时,以“中国+1”战略减少对中日经济合作的依赖,增加对华外交主动权。

安倍“围华外交”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强化日美同盟作为基础。安倍二次上台以来,一直表示强化日美同盟是重建日本外交的基础和第一步,为此他于2013年2月实现访美,以及早确认强化日美同盟的重要性及有关措施。而2013年10月安倍政权成立后的日美首次“2+2”会议则开启了具体的强化进程。会议声言“基于日益严峻的亚太安全环境”来“协商中长期的日美安全合作等议题”,决定2014年年底前完成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修订工作。此次修改的背景,被认为主要是为了应对“中国日益频繁的海上扩张”以及争端等威胁因素。

比起以往,双方在推动安全及防卫合作强化上落实了诸多具体措施:拓展合作,联手应对“新的威胁”及全球问题,尤其是在全球公域(网络和宇宙等)的规则制定和秩序管理方面;深化合作,双方就进一步在联合作战计划精细化、反导、情报、装备技术合作、共同训练等领域合作达成了诸多共识。可以看到,这些措施,很大一部分都是针对中国的。

二是将“价值观外交”作为纽带。安倍及其智囊们都非常重视利用价值观外交来制约中国。安倍等日本政要在政策演说中都高调表示要“立足于自由、民主主义、基本人权和法治等基本价值,展开战略外交”,把价值观外交作为战略外交的基础和重头戏。事实上也是如此,一年来,安倍几乎在所有的双多边首脑会谈中都要提及所谓的“共同价值观”,到处推销其以意识形态划线的“价值观外交”。不但如此,安倍还把这种口号落实到政策行动中,上台后他就公然主张建立包含美日印澳在内的“民主安全菱形”这一准安全同盟来制衡中国。安倍提出的对东南亚外交新“五项原则”的第一条就是要“共同创造相同价值观”。

三是开展经济外交及经贸协力。以经济合作及援助为主的经济外交正是安倍战略外交拉拢各国、制衡中国的重要外交手段。其举措多为以下几种:直接提供政府资金援助,或免除债务;在基础设施领域加强合作,政府提供后援,帮助推销日本的技术、产品、基础设施等;兴建或帮助建设工业园,如援建印度的金奈—班加罗尔工业走廊项目、缅甸的迪洛瓦开发区等。

此外,安倍外交还从长远出发,注重掌握国际经贸规则权问题。最典型的是强势推动“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安倍显然将这一战略举措视为抢夺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权的重要机会,至少也是想以日美引领亚太经济合作,凭此站在经济秩序制高点,有效吸取亚太尤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利益。

四是推动安全及防务合作。安倍在其战略围华外交中加入了各种形式的安全合作内容,在“积极和平主义”幌子下,将保障“国际安全”、“共同安全”、“集体安全”作为新增长点和发力点。其借助的名目有如下几种: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及非传统安全问题做出国际贡献;在全球重要的地缘战略区域维护共同秩序或和平,特别是以海洋安全为议题,如加大对印度洋及南海海上安全投入等;开展“防务合作”,帮助与中国有争端的周边国家菲、越等加强军事能力;构筑双多边安全对话机制,如与俄建立“2+2”机制,与蒙古、柬埔寨、老挝、土耳其、北约以及东欧国家等的安全对话及磋商等。

“围华外交”威胁到中国安全与发展

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历经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力对比逆转之后,围绕意识形态、领土争端、历史认识、安全保障等问题,中日矛盾全面上升并大幅激化,进入一种类似综合并发症的时期。日本对中国的戒备、对抗和防范意识进一步加剧,中国被认为是“日本外交最大的课题”和假想敌。要看到,日本应对中国崛起的长期性的大战略,并非单靠自己的军事发展或日美同盟,而是试图在全球范围内利用一切矛盾、联合广泛力量,以体系制衡和结构压迫的形式来全面应对中国的崛起。这可以说就是安倍外交的“战略要义”之所在。

在这一“顶层设计”的规范下,安倍围华外交对中国的发展及安全利益无疑造成了负能量效应,它具体表现在:

一是总体上加大了中国崛起困难系数。当前安倍对华战略总体上加剧了涉华国际博弈和大国角逐,对中国的内外各方面工作形成很多干扰,成为中国顺利崛起的一大扰乱因素。

二是对冲中国外交布局及基础。安倍“战略外交”的对象,很多是世界重要地区及国家,也是中国外交的重点工作对象,是较为关键和基础的部分。安倍式的合纵连横有可能损害中国与这些国家的传统关系。

三是严重影响中国周边环境安全。安倍紧密配合美国的亚太再平衡和印太战略,发挥组织者或串联者的角色,意图在中国周边编织针对中国的安全联盟和统一战线。安倍还上蹿下跳推动“安全外交”、“防务合作”,插手争端,在周边特别是海洋和空域方面针对中国搞煽风点火,制造麻烦。

四是对中国对外经贸形成竞争和挤压。安倍政府积极推动TPP,目的之一就是将来在对华经济竞争中占领制高点,继续获益得利。安倍上台后大力推动对外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加大对东盟、非洲等国家的经援力度,官民一体推动日对外投资及贸易活动。这些合作项目多是中国优势部门,例如道路、桥梁、高铁、电力工程等。这对于中国企业及外贸走出去开拓市场、发展合作,形成较大的竞争和挤压。

积极运筹,有效应对日本“围华外交”

“日本问题”的处理具有极其重要示范效应和连锁作用,是中国和平发展路线是否具有说服力的试金石。为此,中国在对日战略上应积极运筹,做好应对工作。

一是要继续做好并统筹各项国内基础工作。从当前严峻的中日关系形势来看,对日工作已经是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综合性课题,是系统对系统的竞争、运筹对运筹的比拼。对此,中国首先应做好三项国内工作,这也是根本性的工作:对日外交要做到国内一盘棋,统筹协调,一致对外,如中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适时成立,有望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夯实硬实力基础,这包括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创新,也包括针对性加强国防科技及军力建设工作,有重点地发展先进武器装备等;抓好软实力工作,特别是要做好对外传播,宣示我和平发展方针、争取国际舆论和日本民众。

此外,还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工作,发挥震慑和维权效果。特别是在战备方面,应该加强对日情况的掌握和研究,制定完善的作战预案,调整军事部署,提高后勤应急综合保障能力,深化军事科学研究等。

二是因地因事制宜,有针对性地防范不利影响。中国需密切关注日本围华外交动向,对日方打楔子、挖墙脚、掺沙子等外交举动要有跟踪和关注,不可掉以轻心。对其举动,中国要有针对性地主动巩固和发展中外关系,争取在中外日的三方关系格局中保持战略主动。必要时要针对性地对日本的“小动作”进行反制。例如,在多方势力交织和对峙的重要地区,中国应加强博弈,加大投入,以有效阻滞日美势力的介入和深入;对印度应着眼大局,从战略上拉住和稳住;对非洲应落实好合作举措,保持好强劲合作势头,提升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对俄罗斯要增加合作新领域和新潜力。同时,有些还需要提前布局,完善预案,例如需要统筹中非关系与安理会改革问题、亚太与印太的中日印美关系、东海与南海问题的联动等。

三是以我“全球再平衡”应对其“战略外交”。当前中国周边形势呈现“东急西缓”、“北稳南乱”的局面,中国在西太平洋方向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明显加大。日本及日美军事同盟合作围绕及第一岛链,着力在太平洋方向对中国施压,中国面临其岛链封锁及军事威慑。这种局面对中国国家安全及顺利崛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相比之下,当前,美国面临成堆的国际国内难题,与中国相反是“东缓西急”、“内急外缓”,管理世界时往往有心无力,分身无术。所以,中国应对日本围华外交的全球攻势行为时,可以做如下大棋盘考虑:

稳定并搞好大国关系。例如,保持与美的良好沟通和合作,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增进与俄的良好协作关系;战略上稳住印、澳等国。以此,减少总体外交战略资源的分散和损耗,使日本难有大的战略作为余地。

积极经营周边外交。要经略南海周边,做好东盟工作,增信释疑,拉越压菲,减少日本可乘之机。要落实西进和南下(前出印度洋)战略,建设新陆海丝绸之路和经济回廊,进一步构筑互惠命运共同体,夯实周边战略依托带及对日“防火墙”。要适当借助俄、韩等牵制性力量。中俄传统友谊深厚,日韩处于矛盾尖锐爆发期,而俄、韩与日本都有领土争端。以历史问题和战后秩序为抓手,适当联手俄、韩,可起到牵制日本的作用。

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第4篇

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广东省委常委、珠海市委书记李嘉出席签约仪式。

此次协议的签署是积极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会的精神,加强战略合作,推动科技进步和加快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科技部实施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战略提升行动及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科技服务体系火炬创新工程战略以来,全国第一个由部、省、市三方共同推动高新区“创新发展战略提升”行动的范例。

据介绍,此次合作旨在通过集中部、省、市三方优势创新资源,全面推进改革创新,深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新区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科技创业、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优化政策环境和生态环境,稳步提升珠海高新区的科技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努力将珠海高新区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特色突出的创新型科技园区,成为珠三角地区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典范园区和推进“蓝色珠海、科学崛起”的强大引擎,将珠海高新区打造成为“珠海形象主门户、高新技术产业主战场、科技教育主阵地、文化展示主平台”。

协议明确,科技部火炬中心和广东省科技厅将在创新型产业集群、科技创业、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以及体制机制先行先试等方面,加强对珠海高新区战略定位、发展方向的宏观指导,帮助珠海高新区制定战略前瞻、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根据协议,科技部火炬中心、广东省科技厅和珠海市政府将建立三方共同推进珠海高新区发展会商制度,定期召开会商会议,实现三方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的有效对接,并将分别指定联络机构和联络员,负责日常联络协调工作。三方将共同开展战略研究,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定位、功能作用以及重点目标任务;共同探索研究推动珠海高新区“创新发展战略提升”的体制机制与发展模式,围绕创新创业共同组织开展一系列重大活动;共同推动重大创新要素向园区集中、重大创新资源向园区配置、重大创新产业向园区聚集;共同研究提出促进珠海高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共同推进珠海高新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

同时,珠海高新区将按照部、省、市三方共建的要求,明确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举措,在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高成长性科技企业、推动科技创新创业、营造创新环境等方面开展“创新发展战略提升”行动。到2017年前后,建成“珠江口西岸”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引擎、优势产业全球价值链的产业龙头和创新高地,基本形成创新文化浓厚、多元文化并存的国际性知识型社区,以及人文历史、生态环境与知识创造三元互动的滨海智慧新城。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赵明鹏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协议的签署标志着科技部、广东省、珠海市在深化合作、协同创新,共同推动珠海高新区提升发展水平方面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协议符合珠海高新区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将会极大地推动珠海高新区的发展。科技部火炬中心作为国家高新区日常工作的指导单位,将与广东省科技厅、珠海市政府一起,通过签署三方协议的方式,集中各方面资源优势,共同支持珠海高新区的建设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科技部火炬中心会继续加强对珠海高新区战略定位、发展方向的宏观指导和服务,并将这一工作模式在全国推广。

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杨跃承表示,科技部火炬中心与珠海市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早在2000年8月,科技部火炬中心就与珠海市政府签署了共同建设珠海高新区1.4平方公里“科技创新海岸”的协议。相信此次通过科技部火炬中心、广东省科技厅和珠海市三方合作,集中各方优势资源,一定能够稳步增强珠海高新区的综合竞争力。

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第5篇

关键词:党的三代领导人,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教育;人才

科教兴国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是在1995年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的,而它的形成却是经过了党的三代领导人的共同奋斗。其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人在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从而为我国科技发展扫清障碍的同时,开始奠定新中国科技教育发展的基础,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各方面论述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我国科技教育的发展,从而构建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体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正式把科教兴国作为我党的治国方略,化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

1 党的第一代领导人的开拓

纵观历史,中国古代科技可谓灿烂辉煌,一度领先于世界,但是到了近代却落伍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独立自主,于是恢复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任务接踵而来,鉴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党对科学技术予以高度重视,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发展科学技术。

首先。组建国家科研机构,制定科学发展远景规划。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党和国家领导人一方面组织经济恢复和经济建设工作,实施工业化发展战略;一方面按苏联模式组建中国科学院,提出科学研究的方针是发挥科学的功能,使之成为思想改革的武器,密切配合实际需要来培养人才,使科学做到能服务于国家的各种建设,并提高中国的学术水平,1956年3月,在国务院直接领导下,成立了我国科学规划委员会,集中了我国优秀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几百名,经过半年多的时间,制定了1956年到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远景规划,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奋斗目标,在中央的号召下,广大知识分子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使我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出现繁荣发展的景象。

第二,改革旧的文化教育制度,旧中国的教育事业,基本上被帝国主义和官僚地主阶级所控制,并为他的利益服务,具有浓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要培养适应新社会的建设人才,必须进行彻底改革,党和毛泽东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改革:①改革旧的学制,形成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新的教育系统,并使全体人民都有通过各种渠道受到教育的机会;②大力发展工农教育,努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③对高等院校进行调整和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奠定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基础,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奠定了基础。

第三,充分重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党和毛泽东对知识分子是十分珍惜和重视的,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作出了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参加革命工作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针对我国文化科学落后的状况,强调要更加重视和充分利用知识分子。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世界范围内以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曾经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党和毛泽东所确定的以实现工业化为目标的赶超型现代化战略,曾经抓住了科学技术的特征,并为此作过宏大的战略筹划。这时党和毛泽东已有了发展科学技术的紧迫感。

总之,经过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共同努力。新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各级科研机构纷纷成立,科技精英集团随着中科院的设立而形成,海外学子纷纷归来报国,国家有条不紊地派遣留学生,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研成果取得重大成果,这既造就了新中国科学事业的良好开端,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

2 党的第二代领导人的创新

1978年,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也标志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形成,此后,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为中国走向世界开启了大门,也迎来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春天,在这个伟大的变革时期,围绕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分子的阶级地位与作用、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等方面,邓小平高瞻远瞩,实事求是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从而为中国迎接新世纪奠定了基础。

首先,邓小平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从根本解决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等方面的问题,使我们摆脱了“左”的意识形态的桎梏,在科学技术发展、人力资源培养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打开的新的局面,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以很长篇幅的讲话重点论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一个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并且最终得出结论:现代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率的提高“最主要的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198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从此,这一论断就成为中国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思想武器。

第二,论述了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提出发展科技教育的一系列指导性原则,从而奠定了科教兴国的基础,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过度到工业社会,目前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一经济形态演进过程中,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若要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唯有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率,即实行科教兴国,为此必须把科技现代化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而要实现科技进步,关键要有一批科学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怎样处理好科技与教育的关系,邓小平也提出了若干指导性原则,①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②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③发展教育要在普及的基础上发展重点,④振兴教育,教师是关键等等。

第三,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关注世界发展变化的大趋势,提出力争使中国在高科技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性要求。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上书邓小平,提出了《关于追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他们意识到了时间的紧迫:如果抓晚了等于自甘落后,而且难于再起。3月4日,邓小平在《建议》上作了重要的批示:此事宜速作出决断,不可拖延,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小平的批示,批准实施了《国家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由国家拨款100个亿,启动了七个领域(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制造过程自动化、能源、航天、激光)的15个主题项目的攻关研究。

邓小平的这些论断包含着意义深远的预见性,即人类必将走向以科技发展为动力或知识为基础的新社会,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才能够提出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科教兴国”战略。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知识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面前,赢得主动,赢得时间。

3 党的第三代领导人的延续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江泽民特别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的一轮世界科学技术的竞争异常激烈,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对生产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强大。在这一形势下,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发表了《世界科学报告》,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为了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1995年5月26日,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代表党中央郑重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这样,通过党的三代领导人的共同努力,科教兴国战略作为一项治国方针,终于成为了全国人民的共识。为了保证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中共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关于科技教育发展的理论体系。把科教兴国作为党和国家的头等大事,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是以政治的稳定、政策的连续性前提的,党的十五大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为主题,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道路,为了加速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中共中央成立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科技领导小组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重申了新一届政府在就职时的郑重承诺: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是大的任务。

(2)加快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提高教育质量以培养适应新时期的高素质人才,为此,中国高等教育正式启动了“211工程”:即到21世纪,优先建立100所国家重点大学,让部分优秀大学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的方向发展。“211工程”无疑是针对我国现阶段改革开放风起云涌和高等院校改革步伐相对迟缓的现实,借发展一批一流大学之机以促进和带动所有高等院校发展的重要举措,1998年7月,国家在先期投入100个亿的基础上又追加56个亿,在“211工程”滚动实施的同时,我国高等院校还注重了面向经济建设的研究开发,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工作。目前,在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突破,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教育科技正在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第6篇

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自主创新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总书记在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把科技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一高度是前所未有的,充分体现了中央对科技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在我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当前,全球正在经历一场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其中科技支撑被摆在突出位置。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决策。依靠科技进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今年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历史经验证明,知识和科技是克服经济困难的根本力量。每一次经济危机都带来科学技术的新突破,孕育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催生新一轮的经济繁荣。近百年来,成功应对重大经济危机国家的重要经验,就是重视科技对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以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举措的核心。我国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解决经济运用的深层次矛盾,从根本上讲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新的社会生产力。越是在面临重大挑战的时候,越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前不久,国务院了《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强调要重视知识和科技的力量,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推进自主创新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六项支撑措施和四项政策保障。我们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推进产业升级,加速转变发展方式,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惠民生做出切实贡献。

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服务企业,是科技支撑重大措施中的关键一项。人是创新要素中最具能动性的核心要素。我国科技界历来有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祖国奉献智慧和力量的优秀品格。在基层和企业发展遇到困难的时期,特别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积极行动起来,发挥专业优势,带着技术和成果,带着知识和经验,带着满腔热诚和奉献之心,帮助基层出谋划策,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这次科技活动周把重心放在了基层和企业,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机遇,在各行各业广泛开展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掀起争先创新的热潮。

科研人员要走出高等院校和大院大所,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与企业和基层一线的工作人员紧密合作。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在基层和企业涌现出大量创新班组、技术标兵和岗位能手,推动我国企业和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千百万科技大军直接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必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广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性工程。总书记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普及科学技术、促进广大人民群众深入了解科技知识作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总理也指出,国民的科学素质是自主创新的土壤,要广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用科学思想战胜愚昧落后。这些都深刻阐述了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央对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要解放思想,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总体部署,不断创新群众性科技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传播适用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让科技创新惠及亿万群众。要用科学技术武装群众头脑,引导群众尊重科学、相信科学、运用科学,提高群众的科学素养,使一切不科学的思想行为没有生存空间。要加强科普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密切科技工作者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交流,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增进公众对科技的了解,不断提高运用科学技术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使科技进步更有效地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人民美好生活。

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第7篇

关键词:英国分子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研机构 管理

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时期,科学和技术肩负着支持和引领未来经济增长的历史重任。正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提出的我国科技工作今后15年的指导方针所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再次明确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是今年工作重点之一。然而,中国科研工作的现状不甚乐观。随着科研经费的大力投入,不少科研机构硬环境甚至比发达国家一流实验室先进, 但是科研软环境对于吸引和培养人才、科研课题的原创、科研技术平台的开发利用、科研成果的转化等等没有起到应有的积极推动作用。所以,中国科研机构管理工作作为科研工作进步的推动力迫切需要改进和提高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众所周知,利用他山之石是改进和提高的捷径。纵观全球一流的科研机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RC:Medicine Research Council)分子生物研究所(LMB: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堪称一枝独秀。它在科学上的创新发明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使得学术理论有了重大突破,进而创立了新兴学科---分子生物学;新的模式生物和医学生物技术(单克隆抗体)的建立为基础和临床提供了新的研究平台和治疗手段。并且,LMB作为英国知识经济的重要支柱为英国的国家竞争力持续不断地注入新的能量。美国HHMI(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中心)和欧洲仿效LMB的模式先后建立了Janllia Farm 和 FMBL(欧洲分子生物研究所)。中国的科研机构管理工作者很有必要学习如LMB等一流科研所的管理经验,从而为我国科研一线工作提供有利的环境和有效的服务,最终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增强。

因此,本文调查了LMB的管理历史和现状,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总结了对中国科研机构管理的启示,旨在为中国科研机构管理工作者的战略选择和实施提供借鉴。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的研究策略;利用文献法,便利访谈法,以及实地考察法搜集相关数据;通过回答以下三个具体问题实现了上述研究目的。

(1) 构建LMB成功模式的具体因素是什么?

(2)为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LMB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3)LMB的成功模式和发展举措对中国科研机构管理有哪些启示?

一、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研究所(LMB)介绍

1947年,MRC(Medical Research Council,医学研究委员会)在卡文迪什实验室物理所建立了生物系统的分子结构研究室(Unit for Research on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Biological Systems).最初的目的就是让Max Perutz和John Kendrew (两位196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更好地进行他们的研究:使用X射线衍射研究蛋白质。分子结构研究室迅速地发展并且拓展到更多的研究领域,包括DNA结构,肌肉收缩机理和病毒结构,成为了现代分子生物的诞生之地。MRC很快意识到上述研究的医学应用前景,于是专门为分子研究室在爱登布鲁克医院旁边提供了一栋全新的建筑,LMB就此成立。之后,创新的科研思路源源不断地在这里造就新的发现和发明。建所仅仅60多年,这里就诞生了14位诺贝尔奖得主,所以LMB也被人们戏称为诺贝尔奖工厂。[1]

LMB属于医学行业。英国医学行业是医学科研系统和国民医疗保健系统(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的整合[2]。这个行业不仅努力探索生命的奥秘和促进人类的健康,同时也对制药,仪器和生物工程行业做出直接的贡献。这些行业构建了对英国很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之一的知识经济产业。医学科研系统可简单分为三类:基础研究,转化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在没有任何实践应用的原始驱动下提出关于健康与疾病的研究问题。在英国,基础研究工作一般在大学和研究所开展。LMB就是这样一个基础研究基地。它所需的科研经费由MRC提供。MRC是英国医学科学研究一个主要的基金会,接受由英国国会每年通过商业-创新-技能部(BIS:the Department for Business,Innovation and Skills)下拨的财政补贴。[2]MRC是一个使用政府的经费,但不受政府管制地行使政府某些职能的半官方机构(QuANGOs:quansi-autonomous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3]。尽管受惠于英国政府提供的基金,MRC却享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去选择科研经费支持项目,作为下属机构的LMB享有极大的科研自由和保障的科研经费。

二、构建LMB成功模式的具体因素

LMB自成立起就是一个卓越的研究所。但是,它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基于来自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中的许多因素。来自于LMB内部的组织管理和组织文化是造就它成功的内因,具体包括:专注于创新的发展战略;有机的组织结构;丰富的经验;天才的人力资源;赋予科学灵感的领导力。正如麦肯锡的‘7S’理论所强调的,成就有效组织的内因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4]。而且,LMB的成功是不能和它的所在地,剑桥,和它的国家,英国分开来看的。Porter在《国家竞争力》一书中声明有些国家和有些国家的某些行业比别的国家更有竞争力是因为一些来自于这些国家的国民,文化和传统的外在的固有原因[5]。它的三个成功外因就是:英国的优势产业、剑桥的充足资源以及剑桥周边互助的相关行业。这些内外因素缺一不可,它们共同构建了LMB成为行业领军人的竞争力,其中,专注于创新的发展战略是LMB立于其他因素之上的核心竞争力。

(一)成功的内因

1.专注于创新的发展战略

战略就是一个组织的定位、取舍、和配置,对组织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LMB的使命宣言是:‘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研究方法真正的革新发展,在分子水平上解读生物机理’。[1]显然,这个宣言定位了分子生物作为LMB主要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强调了研究问题的原创性建立在研究方法的先进性上。确实,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分子和细胞生物迅速发展的核心就是新技术的发展。研究所为此设立了一个特殊的部门:电子和机械工程车间。车间的专家们在设计和制造科研辅助设备上有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例如,过去成功解读蛋白结构,蛋白和DNA排序等等就是凭借同形置换方法的技术发展;现在电子显微镜的技术提高使得结构生物项目的困难度下降。

所以说专注于创新成为全球基础医学研究的领军人物的发展战略已然是LMB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战略思想的指导下,LMB的组织内部一切工作都在为科研工作的不断创新服务,使它一直走在世界前列。[6]

2.有机的组织结构

一个有机的组织具有这样的特点: 所有的员工都朝着组织的共同工作任务奋斗; 通过团队的协同工作调整和改进工作任务; 较少的权力等级管制与规章制度; 有关工作任务的知识和调控分布在整个组织内部; 员工之间平行交流.[7]LMB从建所开始就具有上述特点。整个所在行政上根据科研研究方向分为四个部门:细胞生物,神经生物,蛋白和核酸化学,和结构研究。四个部门共有61个研究小组,每组4到8人,最多不超过12人,在一个资深的科学家的领导下开展具体的研究工作。[1]消除僵化的组织结构和森严的权力等级去保证在LMB所有员工共享知识和经验。更值得一提的是,MRC提供的预算是根据全所共同的成就,每个人的成绩是与大家分享的。这孕育了LMB合作,互助和不求回报相互支持的组织文化,使得每个员工随时都能得到各类学科专家的指导,从生物,基因到物理,化学,生化,数学,以及工艺技术。当前,很多管理专家推荐有机的组织结构是组织未来发展的模式。60多年前,分子生物所就选择了这样的组织结构,而且,今天依旧如此。

3.丰富的经验

LMB是分子生物的诞生之地。60年的历史沉淀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包括研究问题的选择、新技术的利用、研究成果的运用、学科的整合、实验室的管理、科研经费的申请、博士生和博士后的训练等等。这些丰富经验保障了科研问题的原创性和科研方法先进性,使得它令全世界的同行们叹为观止。

4.天才的人力资源

自成立之时,LMB就具有这样的特色,它的员工是来自全球的天才。也就是说,早在“全球化”这个名词出现前,LMB就已经是一个由来自全世界的天才组成的国际团队了。1947,LMB的前身是为两个天才,Max Perutz和John Kendrew成立的。今天,它已有400个员工,其中300个在60余个科研小组中直接参与科研工作。科研小组的组长都是在生物,基因,生化,化学,物理等学科的领袖人物,而组员们都是博士后和博士生。现在,50%的博士生,75%的博士后,40%的组长来自其他国家。[1]这些天才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倾注于基础医学科研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LMB对于人类进步所作的贡献就在情理之中了。

5.赋予科学灵感的领导力

在LMB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坐在实验室里的板凳上忙碌地做实验的科学家可能是部门主任,甚至可能就是所长。管理者即科研人员,旨在为科研服务。LMB的第一任所长,Max Perutz,“90%以上的工作时间是花在实验室的工作上,虽然他也希望其他人也是如此,但对其他的工作方式他也是尊重和理解的。”[8]2009,当Tom Steize 得知他获诺贝尔奖时,这个副所长正在实验室工作。除了以身作则,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尽心的培养引导年轻一代的科学家们。不仅为他们创造自由的环境,不受繁文缛节的限制,从而个人聪明才智得以发挥;还和他们平等地探讨问题,给予他们灵感,鼓励他们前进。[9]赋予科学灵感的领导力已然是LMB成功的支柱。

(二)成功的外因

1.英国的优势产业

对于促进英国卫生健康和经济收入的医学研究和发展 (R&D)从来就是英国的竞争优势。英国的国家科学战略就是要保证源源不断地输送第一流的基础科学。[2]在这个国家,首创性的科学研究有着卓越而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医学研究和发展是英国国民和政府的骄傲,同时也寄予了极大的期望。Porter指出一个国家和它的人民对某个行业的骄傲和期望值是压力也是动力,奠定并能促进这个行业在国际上更富竞争优势。[5]尽管盎格鲁撒克逊风格的政治体系一直被认为是导致不稳定性的短期主义,但对于一个给国家带来巨大利益的优势产业,英国政府给予的政策和经济支持从来都很稳定。[6]在这样的条件下,不难想象为什么英国的医学科研行业在全世界有着如此傲然的成绩和优势。

2.剑桥的充足资源

剑桥是全世界最高学术殿堂的代名词。对于许多科学家而言,这个城市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而且,剑桥大学800年的历史为科学研究积淀了丰富的资源,包括有形的人才和设备,以及无形的思维和技能。LMB有幸坐落在这个城市,在享受着剑桥赋与的种种好处的同时也为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互助的相关行业

整合英国国民医疗保健系统的高质量医学科研体系吸引了来自制药,设备,和生物工程这些行业的研发投资。因为,LMB的一些科学发现就是英国许多生物工程公司的基础,例如:Domantis,Cambridge Antibody Technology,Ribotargets,Protein Design Labs, Celltech,Biogen这样一些公司。[1]它们不仅是英国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高新产业的先锋。[10]贡献并获益其中,LMB自然比来自他国的竞争对手更胜一筹。

三、LMB可持续发展举措

一般而言,任何一个组织都是被它特定的环境所包绕的,而且组织环境是多样复杂的和以不同的速度变化着。组织只有融合到它特定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处在今天这样的时代,LMB的外部环境不是静止不动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行业环境没有一样不在变化。变化自然给科学研究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了应对这些变化,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LMB采取了种种举措去实现它的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组织外部环境的变迁和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动荡的经济环境

当下,英国经济正处于困难时期,正如英国下议院在2010的秋季报告中声明的那样,英国面临着和平时期最大的财政赤字和二战后最大的银行危机,所以英国政府从2010年起之后的四年内要消减政府开支81亿英镑.[11] 作为给英国带来巨大利益的优势产业,LMB的科研经费将仍将增加。[12]不过,虽然没有受到直接影响,间接影响是不可避免的。首先,由于经济不景气,MRC要求LMB三年内不能增加新的工作位置;其次,来自相关产业的经费支持受到影响;第三,实验成本的提升;最后,因英国生活成本不断通胀可能导致员工流失.

2.不断加快的全球化趋势

今天,全球化趋势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普遍,国界线已然是被淡化。这不仅带来了新的研究领域和国际间的合作机会,也促成了人才的流动。人才的自由流动给科学家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也促进了不同国家间科学的传播和交流,从而促进人类的共同进步。但是,LMB在享受着这些好处的同时也面临挑战。首先,它不得不面临全球的竞争对手和愈演愈烈的行业竞争,不仅来自欧洲,也来自亚洲,比如,中国、印度、新加坡、日本和南韩。这些国家不断地提升进行医学科研所需的技术和基础设施平台, 并逐渐为全球科研的发展和进步做出实质性贡献。其次,人力资源正面临着威胁。人力资源在各个国家各个研究所间的流动只是科学家自己的选择而不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3.持续革新的技术平台

医学研究一直得益于技术的发展进步、如今,技术发展的步伐前所未有的更快更全面,这给医学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众所周知,是显微镜的发展使得生物时代进入了分子生物时代;测序方法的改进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的基因图在两周内就能完成。现在和未来,LMB研究方法的创新得益于持续革新的技术平台技术,学习和应用每天都在升级的技术也是对科学家们学习能力,学习动力,学习愿望的挑战。

4.日益沉重的社会压力

今天,医学科研承受着日益沉重的社会压力。例如,由于对疾病的恐惧和对健康的渴望,病人和社会对医学研究赋予了过高的期望值。事实上,过高的社会期望值与基础科研工作的本质特征,耗时长,投资大,结果不确定有着很大的冲突。虽然,研究问题的卓越和研究结果的迅速应用得益于社会期望值,但是科学家们也面临着两难选择: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而且,道德问题,比如来自动物保护组织的抗议和关于基因研究的伦理问题的争议,也让科学家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医学研究发展的利与弊。这些同样影响着科研课题和科研方法的选择,以及科研团队的管理。

(二)可持续发展举措

从LMB的组织内外环境可以看到它有着种种的竞争优势。但是,它也不是完美的。比如说: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组织结构和管理风格必然受到影响,因为管理可能滋生,从而扼杀科学家们享有的科研自由。还有, 对科学家的绩效考核已过于依耐于科学家发表的文章数量以及发表于的期刊,这对于科学研究的本质有着攻击性的干扰。面临着时代赋予的机遇和挑战,LMB管理部门采取了种种措施去克服自身劣势,利用自身优势,规避威胁和抓住机遇,从而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主要的具体举措归纳于表1。

四、LMB的成功模式和发展举措对中国科研机构管理的启示

当今世界的快速变化,使得组织环境的复杂性以及组织未来的不确定性与日俱增。中国的科研机构急切的想要从这样的局势中崛起完成国家赋予的使命,学习如LMB这样世界一流的研究所势在必行。

如前所述,LMB的成功一半来自组织内部文化和管理,而另一半来自于它有幸坐落在英国剑桥。这些使它的成功内外因素构建了其独特的成功模式。完全复制这样的模式不太可能,但是对于我们想建立一个新的研究所和管理现有的科研机构,这个模式有很多启示。第一,科研机构的选址。名牌大学附近或有强烈的科研氛围的地方应是建立新的科研机构的首选。第二,组织机构有机化。尽管有机的组织文化是历史的沉淀,很难复制,但是组织结构可以按有机的形式搭建。一旦有机的组织结构能提供自由的科研气氛,创新就有了天地。这也是吸引和培养一流的科学家的有利环境。第三,支持发展科研领导力。许多管理专家相信领导力是可以学习发展的。科研小组组长,部门领导,研究所长可以学习LMB赋予科学灵感的领导力的有效性。不过在运用时一定要小心,因为对象和场景都不是完全一样的。

更重要的是,中国科研管理工作者当前的战略选择和实施可直接借鉴来自于LMB的可持续发展举措。第一, LMB的一切措施都在保障LMB成功的核心关键:原创的科研工作。它集中所有优势在分子生物领域内领导世界同行为人类知识的进步做出最大的贡献。今天的中国科研机构有一种趋势:做大,而且认为做大就能做强。我们不能下这样的论断:做大不能做强。但是,我们知道做专能集中所有优势做强,做大可能会浪费资源在不必要的地方。所以,无论是现有的科研机构还有准备建立的,都应该在考量组织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之后,再做战略决策。第二,中国的科研机构应该看清现在正是机遇降临的时刻。当下,政治环境的改善优化了科研扶持政策,经济环境的提高大幅度增加了科研经费,社会环境的期望给予了强烈的科研动力,技术环境的升级配备了必须的科研平台,全球化的趋势促进了科研思想交流,科研人才的流动,以及向世界学习的机会。这样的环境就是采取具体举措组建有机的科研组织,孕育自由的科研氛围,吸引一流的科研人才的时刻。第三,中国的医学科研机构还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知道自身劣势和面临的威胁。科研机构还缺乏科学家渴望的自由;教育机制对于科研所需的创造性人才培养被严重质疑;科研管理,比如科研工作控制体系和科研成绩考核体系,受制于利益集团,改革阻力空前巨大;科研经费使用不当,造成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基础研究与应用的衔接还有缺口;加入WTO后,面对产品贸易的自由化以及WTO严格的专利保护条例,中国研究科研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等等。存在这些劣势和面临如此威胁,我们的科研机构成为如LMB这样的吸引全世界人才,引领全世界同行的国际化公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中国科研机构的当务之急应是思辨性学习同行管理经验,改善不足之处去规避威胁,然后利用自身优势去抓住机遇,始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为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Starkey,M.A.,Hastings,M.MRC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S], Cambridge:The MRC LMB,2007.

[2]Cooksey,D.A review of UK health research funding[R].Norwich:HM Treasury,2006.

[3]Campbell,D.,Craig,anizations and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M]. Burlington:Elsevier Butterworth-Heinemann,2005:83.

[4]Have,S.et al.Key management models: the management tools and practices that will improve your business[M].Harlow: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3:138.

[5]Johnson,G.,Scholes,K.Exploring corporate strategy[M].Essex: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1999:109-111.

[6]Chadarevian,S.Designs for life:Molecular Biology after world war Ⅱ[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7]Mullins,L.J.Management and organisational behaviour[M].Essex: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7.

[8]Thomas,J.M.The scientific and humane legacy of Max Perutz(1914-2002) [J].Essay,2002(41):.3155-3166.

[9]Finch,J.A Nobel fellow on every floor:a history of the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Laboratory of Molecualr Biology[M].Cambridge:MRC LMB,2008.

[10]Quested,T.Cambridge research key to UK economy,says Minister[N], [EB/OL].www2.mrc-lmb.cam.ac.uk/news-and-events/lmb-in-the-news/400

[11]Webb,D.The 2010 Autumn statement[R][EB/OL].

parliament.uk/briefingpapers/commons/lib/research/briefings/snep-05776.pdf

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第8篇

新兴产业,是指伴随信息、生物、医疗、新能源、环保、海洋和空间等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系列新兴的产业部门,具有成长性好、带动能力强、市场空间大等特点,它们代表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发展新兴产业是扩内需稳外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理性选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提高竞争力的重大举措。纵观500年来世界大国崛起的历程,没有哪一个国家不是在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科技教育、民族统一等各个方面的条件都充分具备后才开始稳定、快速发展的。而具体到产业方面,几乎是每个国家都是从先进的技术和发明开始,发展出世界领先的、规模庞大、带动效应明显的龙头产业,进而实现国家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和对世界经济的重大影响甚至是主导(表1)。

当前,全球经济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新一轮经济复苏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积极选择培育新兴产业成为各国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二、国外新兴产业发展举措

(一)政府主导新兴产业发展

美国政府通过“科技新政”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总统奥巴马于2009年2月17日在美国西部城市丹佛签署了《2009年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ARRA),美国政府将在未来十年内投入7870亿美元刺激经济,其中可再生能源及节能项目、医疗信息化、环境保护等均为投资的重点,航天、海洋与大气等领域也受到特别关注;如韩国政府推行的“绿色新政”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在2010年中期以前,通过政府研究与开发资金,向26个商业项目共投资1550亿韩元,以支持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欧盟在一揽子能源计划中提出了“3个20%”的战略目标,制定了“战略能源技术计划”、“欧盟能源技术战略计划”等,以支撑欧盟发展世界一流的洁净、高效的低碳技术。通过碳排放权、交易规则、竞争机制、实施机制、监督机制等进行保障,制定了更严格的环保标准,加大了低碳项目的投资;日本政府提出“环境能源技术创新计划”、“低碳社会行动计划”、“新经济成长战略”、“为扩大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行动计划”、“海洋基本计划”,制定了《能源合理利用法》、《石油替代能源促进法》等,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巴西政府通过Proinfa立法(对可替代资源发电项目的鼓励计划),制定了管理风电场发展的政策,助推新兴产业发展。

国外政府对新兴产业的发展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各项政策措施之间互相配合和协调,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撑体系。如美国对具有国家战略价值的新兴产业投入巨资,除了政府财政直接投资,还通过税收补贴等手段撬动社会资本,鼓励民间的科技计划;欧盟和日本在发展低碳产业的同时,不仅重视科研计划的制定,还注重机制、法律等的保障作用;巴西政府在把生物能源开发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后,综合运用金融、法律、经济、科技等多种手段,在每个环节上扎实推进,形成了国家发展战略――科技研发――市场应用的完整链条,从而实现了预期目标。

(二)以科技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发展

技术创新和应用是新兴产业的驱动力。新兴产业作为技术产业,其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引领作用。一般来讲,科学革命导致技术革命,然后才出现产业革命。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有不少国家将科技创新作为“救市”的主要措施,不仅没有减少研发的投入,反而有所增加。美国提出,将研发投入提高到GDP的3%这一最高水平力图在新能源、基础科学、干细胞研究、节能环保、智慧地球和航天等领域取得突破;美国国会批准了奥巴马政府2010年财政预算,使2009年和2010年联邦科技投入比2008年财政实际增长了8.91%,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科技投入,同时在创新技术的研究方面加大投入,这一方面体现在美国在与创新技术研究密切相关的科研、教育、医疗信息技术等领域分别投入1200亿美元(含基建)、1059亿美元和190亿美元;另一方面体现在在可再生能源、医疗、环保等21世纪具有国家战略价值的新兴产业投入巨资,以保证美国在这些新兴产业领域尽快建立全球技术优势。欧盟宣布到2013年以前,将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2009年财政预算加大了对科技创新、就业和区域发展的支持力度;2009年,日本的科技投入基本保持了稳定,核心经费和重点领域的投入有所增加;韩国2010年政府财政预算中,用于研发的经费13.7兆韩元,同比增加11%。

(三)立足本国实际,确定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

新兴产业毕竟不同于传统产业,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等特征,需要遵循特定的发展规律。科学选择其中最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非常重要,选对了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否则就可能贻误良机。从国际上来看,虽然各国都重视发展新兴产业,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表2)。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改变了主要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对于经济服务化和金融化的一些基本立场,更加关注实体经济,希望通过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下一轮经济增长。

国外新兴产业发展的现实表明:技术创新和应用是新兴产业的驱动力。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相应领域的重大科技突破的基础之上。有效的市场需求和产业基础设施对新兴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新兴产业一般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萌芽期,它在基础科学和应用成熟度之间有较大差异,市场上存在许多相互竞争的技术,产品创新速度快,技术风险高,如何形成有效的市场需求,建设完善产业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是这些战略新兴产业最终能否发展壮大的必备条件。政府强有力的扶持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新兴产业在其发展初期,大多为缺少竞争优势的弱势产业,对这些产业进行必要的培育和扶持,是促使它们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借鉴国外经验,加快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一)充分认识我国发展新兴产业的紧迫性

我国资源短缺,环境约束加剧。中国人均淡水仅为世界的1/4,人均耕地不到世界的1/2,人均煤炭探明可采储量为世界人均的62%,人均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为世界人均的7%。资源消耗多,利用效率低。每吨能耗实现GDP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环境污染严重,空气、河流、湖泊、农田、海洋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地区污水横流,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沙尘暴肆虐,物种减少,怪病流行,气候变暖,生态失衡。发展新兴产业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正是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提供新的增长引擎,使经济重新恢复平衡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率先复苏并走向繁荣。我国已痛失了历史上几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新一轮经济恢复,产业创新发展的浪潮中,中国决不能再次缺席。

(二)科学定位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

考虑国外新兴产业发展态势。立足我国产业技术的基础和新兴产业的特征,遵循新兴产业成长规律,准确定位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科学选择新兴产业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核心技术原则。新兴战略性产业要真正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否则就会受制于人。二是新兴化原则。新兴产业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特征。三是技术创新原则。要充分利用现有和潜在的优势,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促进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结合。四是协调发展,择优突破的原则,选择新兴战略性产业,要兼顾一、二、三产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规划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发展规模和建设时序,在最有基础、最优条件的领域率先突破。

(三)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国外新兴产业发展表明:尽管各国的政治经济体制不同,但无论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欧美国家,还是以政府主导型经济为主的东亚国家和地区,政府大多都对未来需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给予了必要的培育和扶持,而且支持力度空前。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支持培育新兴产业发展。

1.推进新兴产业投资。多元化格局由于对新兴产业的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产业发展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必须由政府出面,加大支持力度,引导整个社会投入新兴产业领域,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社会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格局。一是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划出一定比例,支持新兴产业基地内的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科研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能力建设。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对新兴产业上市企业给予奖励。地方商业银行在总贷款规模中,划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在符合信贷政策的前提下,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对新兴产业项目优先给予信贷支持。三是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用于新兴产业发展。

2.加强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培养,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结合起来。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设立新学科和新专业,成立重点实验室和研发机构,培养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国家、省市人才引进计划要向新兴产业倾斜,在重点学科、重大专项、高新技术和金融管理领域加快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在重大专项实施过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要大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给那些勇于创新创业的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3.构建新兴产业发展的综合政策支持体系。一是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综合运用财政拨款、基金、贴息、担保、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撬动社会资金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推动创业风险投资事业发展,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政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力度。二是促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新政策。加强对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管理,限制盲目、重复引进,对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给予政策支持,对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政府给予引导性资金支持,对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的先进装备和产品,纳入政府优先采购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