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产业发展特征

产业发展特征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07 15:35:12

产业发展特征

产业发展特征第1篇

一、经营规模化

规模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固定成本巨大而边际成本很小。对于美国这样一个成熟的银行卡产业而言,随着业务规模的日趋增大,银行卡产品和服务的边际成本越来越低,新进入者投入大量的固定资产来建立交易及账务处理系统、客户服务中心之后,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培育出大量客户,将面临长期的亏损直到被其他同业竞争者兼并收购。而我国这样的新兴市场由于规模效应尚未明显,整个产业经营成本较高,发卡机构、网络服务商和其他第三方服务机构规模较小,市场进入“门槛”反而较低,意味着新兴银行卡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将远大于成熟市场,但也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二、产业集中化

产业集中化是经营规模化的必然结果。为了达到规模经济,降低平均成本,提高效率,各发卡公司均把壮大发卡规模、扩大市场份额作为重中之重。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竞争结果,使市场份额绝大部分落入前十几家大银行卡公司手中,从而形成了当前美国银行卡产业的集中化。美国前10名的银行卡公司总贷款余额占市场份额的90%以上,高度集中。

三、完善的社会征信、保障体系

健全的法律体系,是保证社会征信体系客观、公正、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越是社会征信、保障体系健全的国家,信用消费需求越是旺盛,银行卡业务的风险相对越小,产业利润越是稳定。反之,信用体系不发达,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国家,对银行卡消费信贷的供求就相对疲软。借款人担心失业、养老等财务风险,发卡银行担心坏账率上升风险。

四、产业竞争以理性竞争为主

由于美国银行卡市场监管规则的因素,以及银行卡发卡机构的资信要求使得美国银行卡行业的竞争一般处于理性状态,发卡机构和收单机构都不会为了增加市场份额而轻易使用价格竞争手段。同时,随着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增长,大多不会继续盲目增加客户量,而是理性地选择客户,留住优质客户,同时把风险比较大的劣质客户淘汰掉。控制风险是发卡机构业务扩张的首要前提。对于发卡机构而言,成熟市场的客户一般拥有不止一张银行卡,持卡人选择用哪一种卡进行交易,和支付卡的广泛接受性、方便程度、积分奖励等整个服务体系密切相关,而且是很容易变化的随机偏好。对于收单机构而言,以“交易量”为标志的市场份额的“高流动性”导致经营者一般不会用倾销的手段来猎取持卡人和商户,而是通过不断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来刺激交易增长。发卡、收单机构和第三方服务商通常是在促进利润增长的前提下拓展市场。客户偏好的流动性造成美国银行卡产业竞争以理性竞争为主要特征。正是由于这种理性竞争,使得美国整个银行卡市场的风险控管机制、客户服务体系、信用分析市场都随着业务的增长而逐步发展,产业的利润也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风险损失率的下降而逐渐增长。

五、专业化分工发展迅速

21世纪以来,美国银行卡产业发生了一个重大变革,即专业分工的发展与专业化服务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兴起,收单市场逐渐形成了专业化、细致化的分工协作体系;一些收单机构为了剔除不具有规模效益的业务,保持其在收单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往往将很多业务进行外包,如将POS布放及维护外包给POS专业化服务公司、商户拓展业务外包给专业化商户拓展机构、收单交易处理业务外包给专业化收单处理商,等等。

收单业务被细分成若干个环节,每个环节都由相应的机构进行专业化的运作,从而不仅大大提高了收单市场运作的效率,也大大降低了市场运作的成本。美国收单市场高度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经营,极大地提高了收单业务的运营效率,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受理环境。这不仅有利于收单机构专著于核心业务,还会起到优化重组银行卡产业价值链、进而提高银行卡产业整体效率的作用。各个参与主体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不再“求全”而是从事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收单业务的各个环节都进行高度专业化的协作经营,共同形成了一股推动美国收单市场发展的巨大合力。

六、启示

产业发展特征第2篇

关键词:茶产业 发展特征 武夷山市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225-02

茶叶是中国的国饮,更是与咖啡、可可被称为当今世界三大非酒精饮料之一,成为“自然、健康、绿色”消费时尚的21世纪健康饮品。如今茶产业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朝阳型产业,市场前景无法估量。我国是茶叶的起源地,具有悠久的产茶历史、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茶叶产量居世界第一。茶的种类也很丰富。著名的茶叶有:西湖龙井、武夷山大红袍、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紫阳毛尖、信阳毛尖、霍山黄大茶等。各个产茶大省都在积极发展当地有特色的茶产业。但近年来由于欧美国家执行更为严格的检测标准和技术壁垒,使我国茶叶在国际上的销量下降。

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享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武夷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红茶的发源地,中国著名的茶乡。武夷山作为福建省的产茶大市,茶叶种植的历史悠久、品种丰富,武夷岩茶随着武夷山风景区知名度的提高也声名远播。通过对武夷山市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进行分析,提出政策、措施、建议,有助于对改善武夷山市茶产业目前的现状产生借鉴作用。另外,研究结果也有利于政府及时、合理的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相关政策,使武夷山市的茶产业健康发展。

一、武夷山茶产业发展特征

1.发展总体规模较大,增速明显。2010年武夷山市茶园总面积8740hm2,茶业总产值13.06亿元,农民茶叶人均纯收入1883.25元。截止2011年,武夷山市现有的具有现代茶产业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总面积8910亩,茶业总产值从2006年的0.95亿元增长到14.06亿元,茶叶税收从2006年不足300万元,增长到3300万元。茶产业在武夷山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且增长速度较快,成为武夷山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2.茶叶种类较多,基本实现多元化发展。近几年,引进推广金观音、黄观音、茗科一号、丹桂等10余个茶叶新品种,改善了南平市过去以菜茶、水仙、福云6号为主的品种单一老化的状况。目前,部级品种有武夷水仙、黄旦、毛蟹、梅占、铁观音、本山、大叶乌龙。福建省级品种有:肉桂、佛手、黄奇、悦茗香、白牙若兰、丹桂、黄观音、九龙袍、春兰、金观音。其中大红袍有84种,水仙有24种,肉桂有24种、茗枞7种、武夷红茶2种、正山小种6种等等。每种茶的价格相差比较大,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价格上不等,可以使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选择不同的产品。产品的多样性进一步促进了茶产业的发展,同时产品的多样性也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3.茶产业集聚明显。到2010年,全市茶叶生产加工企业592家,家庭作坊958个,全市注册商标企业395家,全市现有1个驰名商标(武夷山大红袍),1个中国名牌产品(武夷星),2个福建省名牌产品,13个著名商标,66个知名商标,2个证明商标,756件注册商标,新申请正在办理商,963件,通过QS认证的有127家。

其中武夷星为当地的龙头企业之一,福建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0月,主要经营乌龙茶、绿茶、花茶、白茶、红茶等茶类,是武夷岩茶的生产、加工、销售、科研及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公司拥有茶园基地7500余亩,通过了瑞士IMO国际有机茶认证及中农质量认证中心有机认证。现有厂房面积5.6万平方米,设有茶叶初制加工厂及相配套的精制加工,拥有茶叶科学研究所、新产品研发中心、农残安全卫生及理化指标检测检验中心。由茶叶栽培经验丰富的茶叶老专家、审评技术精湛的高级茶师、茶学理论知识渊博的茶学教授、加工技能熟练的业务骨干组成企业团队。与相关科研部门级大型企业进行业务合作。改进提升传统手工与炭焙岩茶制作工艺。注册的商标“武夷星”成为福建省入选的首批“中国驰名商标”;同时被国务院三绿工程办公室授予“中国三绿工程十大放心畅销茶品牌”的称号;2006年,武夷山星大红袍还进驻钓鱼台国宾馆成为国宾馆指定用茶。又如正山茶业,正山茶业有限公司是生产出口产品“正山小种”红茶的唯一生产企业,是2002年武夷山市委,市政府重点扶持的12家工业企业之一。公司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德国BSC,日本JONA有机茶认证,2002年3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原产地标志注册企业。拥有茶叶基地5000多亩,年生产加工成品精致茶能力达500吨。再如,福建武夷山古岩农茶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武夷岩茶种植、加工、销售的公司。现有资产300余万,茶叶生产基地160亩,具备年产茶青9万多斤、毛茶2万多斤、精制茶叶约1万多斤的能力。从列举的三个比较有代表性规模的武夷山茶企业和一些数据,可以看出企业的规模大小不一,现在武夷山的茶企业形成以“武夷星”当地龙头企业为核心,其他较小茶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彼此竞争激烈,使茶的价格维持在比较合理的价位上,不会由某个企业抬高。茶的质量也有保障。茶企业必须考虑到自身的销量,努力提高茶质量。

4.政府管理制度较为完善,为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近年来,武夷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把茶产业列为武夷山的农业主导产业。推出了一系列关于推动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了加强对茶产业的管理,2007年成立了茶业局。2011年武夷山人民政府为了规范“武夷山大红袍”这一中国驰名商标,进一步规范证明商标、驰名商标,有效提升“武夷山大红袍”品牌效益。印发了ㄍ“武夷山大红袍”中国驰名商标及地理标志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武夷山市加快茶产业发展若干意见》及《加强武夷山大红袍茶叶品牌推广实施意见》出台后,使武夷山大红袍、正山小种、红茶品牌建设得到有力推动。《武夷市现代茶产业生产发展项目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切实抓好现代茶产业生产发展项目工作,进一步提高茶叶单产、品质和效益,围绕“四促进、两带动”的目标,依靠科技进步和经营创新,推进现代茶园建设,实现茶产业升级、茶叶增值和茶农增收。

二、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茶叶生产和加工技术创新不足,制约了茶产业的发展。武夷山市作为世界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虽然有着悠久的茶历史,制茶的工艺也很久远。但目前武夷茶部分制作工艺仍采用落后的小农生产工艺,跟不上其他一些茶生产地。许多茶叶加工厂房设计不合理,加工设备落后、数量少、不配套,造成加工能力有限、规模偏小、影响了加工数量。

2.劳动力素质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全市茶叶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一方面,据调查武夷山的茶叶大部分由个体户种植,这些种植户大都是一些没怎么受过教育的农民,在种茶方面基本上只是沿袭了父辈祖辈的传统方法,导致茶叶产量低,种茶效益得不到提高,茶园管理粗放。茶园管理应根据茶树不同年龄的生育特点,采用现代化的茶叶科学技术,为茶树生长发良创造优越的条件,达到高产、稳产、优质的目的。但传统的种植方法达不到这种目的。一些优良的茶品种、科学的茶园管理方法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传递给农民,有时甚至给农民造成损失。另一方面茶叶加工企业缺乏加工技术培训,加工茶叶的先进技术推广、普及遇到障碍。大多数茶企业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出色的科研人员。茶企业的经济的效益得不到提高,在茶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还可能面临着破产。

3.缺乏龙头企业,没有形成品牌效应。随着武夷山市茶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几个骨干型企业,但与茶农之间的关系,仍是一种仅以茶叶购销为主的松散型的买卖关系,没有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这些企业的规模在当地虽然发展得比较好,但与其他一些国家知名甚至国际知名的企业差距还很大。武夷茶要走向海内外,必须有更多的企业做强做大。当地的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带动产业发展能力有限、有待进一步做强做大。

4.茶叶生产管理不完善,存在质量安全隐患。有些茶农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没有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质量要求生产和加工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施用了国家有关部门禁用的农药和化肥,加工茶产品时也没有注意卫生状况,一些茶企业没有把握好茶质量关。据2010年质检部门抽查,全市有21家茶企业产品发现稀土等项目超标,这些超标茶样有的是在加工茶青生产中造成超标,有的是当地茶农在生产管理时喷施禁用农药造成的超标。这些质量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武夷茶在消费者心中一贯安全、绿色的良好印象。

三、发展茶产业的对策及研究

1.加大茶产业集聚园区建设,形成集聚效应。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要充分认识到武夷茶产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武夷山市经济的发展,在发展武夷山市经济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各级领导应把现代茶产业生产发展项目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借助武夷山世界双遗产,以大红袍为品牌加大对武夷山茶产业的开发力度。加大资金投入研究新品种、引用新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对于茶农在贷款种植茶叶或企业购买先进的加工茶叶工具等其他与茶产业有关的活动,经申请由政府相关部门同意可无息贷款。设立新品种基地以鼓励茶农种植新品种,对于茶农种植新品种给予相应的补贴。政府积极鼓励外地茶业领域的生产商, 将产品汇集到武夷山来,在这里设立产品批发中心,向义乌学习,借鉴义乌市培育小商品集散地过程中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做好信息建设工作,及时、准确地公布相应信息为企业牵线搭桥,促进企业产品外销。

2.加强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政府加大力度,一方面请一些制作茶叶经验丰富的员工对在生产线上加工茶叶的工人进行定期、有计划面对面免费的培训,到企业的茶叶生产加工车间指导工人如何选择精制茶叶。另一方面,鼓励企业高薪聘请高素质的管理、科研人员。加快新技术、新工艺等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系、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合作,积极开展技术交流与培训。利用当地的高校武夷学院培养高素质人才。

3.规范生产,严把质量关,加大茶产品品牌化建设。武夷山执法人员应深入茶园基地查看茶园标准化建设情况,从源头把关,抓好茶叶产品质量。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样进行生产。政府等相关部门加强茶叶经营企业的监管,严厉打击生产经销不合格产品、掺杂掺假等违法违规行为,每年定期开展1—2次茶叶市场专项整治活动,不定期对经营销售企业进行抽检,建立企业不合格产品曝光制度,由质监、茶业、工商等部门定期对经抽检评审不合格产品的茶企业在电视台予以曝光公告。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利用每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暨武夷山茶节平台,多方位、多角度宣传“武夷山大红袍”中国驰名商标品牌,扩大其影响力。重点做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武夷岩茶主销区的茶品牌宣传推广。加强防伪商标和武夷岩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加大财政投入,在中央、省级核心媒体大力宣传武夷山大红袍(武夷岩茶)证明、驰名商标防伪措施,引导消费者正确选择武夷山大红袍(武夷岩茶)。规范“武夷山大红袍”推广中心和会员店管理,制定“武夷山大红袍”推广中心和会员店管理规则,明确责任义务,严格考评管理,进一步提高推广中心和会员店的品质。着力打造更多知名品牌。提高产业化程度,推动茶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4.重视茶文化建设,多渠道促进茶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每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暨武夷山茶节平台,继续开展好茶旅营销活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内外举办的相关茶业活动,在做大展会规模的同时,茶博会组委继续推广与弘扬茶文化,开拓展会专业采购商组织工作,与全国茶业经销商、商、集团采购商等茶业组织机构合作,筹办茶艺大赛、茶王赛、全国茶业经销商大会、茶席设计大赛、高端品鉴会等茶文化活动,延伸产业服务链,丰富参展企业的品牌推广方式,寻找优质的专业买家,推动产业交流与合作。用好“海峡两岸茶博会”这个平台进行营销,积极争取将武夷山作为海峡茶博会的永久性会址,建设一流的展馆,提供一流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曹贤忠.芜湖市生产业发展特征及对策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26)

2.蓝增全,沈晓进,吕才有等.昆明茶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思路[J].云南农业科技,2007(3)

3.范静,刘奉昌,余步云等.连云港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2009(2)

4.张俊锋.福建武夷星大红袍品牌市场推广研究[D].河南大学,2012

5.张锡友.武夷山市茶产业发展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10)

产业发展特征第3篇

关键词:文化旅游;特征;作用;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121-02

文化旅游泛指以鉴赏异地异国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迹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它涵盖范围广泛,包括与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宗教等有关的旅游活动。文化旅游产业关联性高、涉及面广、辐射性强、带动性强,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新世纪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很强的活力。

一、文化旅游产业的特征

根据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可以归纳其基本特征如下:

1.超综合性。旅游产业本身的综合性就极强,而文化旅游产业又将文化这一因素置于旅游产业的链条上,使其综合性更为明显。比如,从产业关联的角度看,文化旅游产业可以说是“无所不包”,它集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休闲娱乐产业、艺术产业等为一体,产业体系庞大,产业边界模糊。

2.延展性。延展性指的是以一项文化旅游产品为核心,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其他产品。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一般来说,文化旅游产业的文化含量较高,通过一些深度的开发与创新,可以挖掘和衍生出一系列的新产品,从而带动文化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二,旅游产品还具有一定的内涵方面的延展功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讲解中,导游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诗词歌赋、精彩的传说、故事、典故,从而有效提升游览的层次,增加旅游产业的附加值。

3.载体性。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必须以一定的历史文化景点、文化艺术场所等为基础和载体。一般来说,这些历史文化景点、文化艺术场所的品质高低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而现阶段随着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其载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文化旅游产业的载体是文化旅游产业链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因素。

4.体验性。与传统的旅游方式强调“静态观赏”不同,现代文化旅游倡导“文化体验与文化参与”。无论是从当代人对文化旅游体验与参与的要求,还是以中青年人群和老年人群为主的文化旅游市场主体,都在不同程度上从主观与客观两个角度要求文化旅游更具体验性,这也将成为文化旅游的本质要求以及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5.创意性。文化旅游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是与历史古迹相联系着的,更多时候也要通过文化创意的实现来达到吸引人的目的。举办各种大型的选秀活动、博览会等也能够带来巨大的产业联动效应,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比如,在旅游资源相对匮乏的迪拜和阿布扎比,就通过一些全新的理念设计出了超豪华的购物中心、七星级的金帆船酒店,还有豪华的文化广场,豪华的清真寺等创意产品,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客。

6.精品性。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旅游产品是人类历史的结晶,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精神与物质行为的精品,具有很高的品位,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与传扬,大量吸收前人遗留下来的优秀文明成果,做到为现代所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必须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这种优秀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

7.民族性和国际性。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化旅游的景点一方面是民族的,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另一方面也是世界的,具有国际性。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而当所有的民族文化汇聚到一起,就具有了国际性。可以说,文化旅游产业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统一。

二、文化旅游产业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我国旅游产业新格局的形成。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产业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旅游产业的发展进入新的调整和提升阶段势在必行。可以说,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结合暂时解决了现阶段单独的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它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强了其发展的活力。总之,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会有利于促进旅游产业新格局的形成,使其结构得到优化与整合。

2.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也可以通过旅游业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载体,从而使旅游从单一的游览观光型向文化体验型转变,实现旅游产业由量到质的转变,推动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

3.有利于旅游产业功能的完善。传统的旅游产业过分强调其经济方面的功能,而对其他功能视而不见,而现代旅游业功能更加多元,比如可以解决劳动者的就业问题,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人们身心的健康、知识的增加、境界的提升等等。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使得公益目的、教育目的、文化传播目的更加凸显。

4.有利于提升我国旅游产业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在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知识和文化的竞争上。文化旅游产业是知识和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扩大旅游中的文化含量,使旅游业更好的承载文化,积极打造属于本国的有特色的文化产品与品牌,增强本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以此树立本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三、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策

1.加强文化创意。文化创意要求我们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原始文物遗存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一番创新和再造,增加文化的附加值,特别是要积极弘扬传统文化中向上的阳光的文化层次,把它作为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内容来抓。加强文化创意的目标不仅是要复活历史,更要推动历史的发展。

2.强化营销的文化内涵。在旅游文化的营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其文化内涵的营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采取不同的文化内涵的说明与宣传。首先可以加大立体广告的宣传力度,并增加广告的文化含量;其次,可以选择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文化旅游的推广活动,对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进行一番详细而又通俗的说明。

四、结语

本文主要从文化旅游这一新型的旅游方式出发,探讨了其特征、作用以及发展对策三个方面的问题,从而对文化旅游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与作用,必须进行很好的引导与鼓励支持,以促进其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邵金萍.再论文化旅游产业的特征、作用及发展对策[J].福建论坛·文社会科学版,2011,5(8):29-32.

[2]许金如.扬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2,1(64):33-34.

[3]苏卉.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及政府规制改革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1(11):1044-1045.

[4]莉.现代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2,2(4):156-159.

产业发展特征第4篇

在时下的旅游方式中,传统方式依然是主要的选择。但随着体育旅游产业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它能够让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享受到更多的体验。从体育旅游产业所开发出来的产品看来,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并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越来越多地得到人们的认可。

一、新时期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

1、大众性的特征

对于体育旅游来说,想要在竞争中立足,拥有比较好的发展状况,最重要的就是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也就是说,在市场推广过程中,得到大众的认可,才能够很好地体现自身的价值。与其它的一些大众产品进行比较,体育旅游产业拥有一个较好的优势,那就是能够让人们更好地参与进来,得到一个良好的消费体验。体育旅游产业只有坚持走这样的群众路线,刺激大众群体积极参与到产品体验中来,才能够使自身更好地发展,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良好的竞争地位。对于传统的旅游而言,不少游客与其说是在旅游,不如说是在另外一个地方散心而已。当这样的旅游结束以后,留下最多的就是疲倦。在这个方面,体育旅游获得了较大的进展,让旅游在旅游的同时,还会感受到全新的体验。这种体验能够使身体放松,心情变得舒畅。

2、市场适应性强的特征

对于传统的依靠景点来开发的旅游来说,其开发性不够强,但是体育旅游产业在这一点上,占据明显优势。比如,在城市中新建一些体育场馆,为人们提供健身、运动的场所,这能够使游客体验到与传统旅游不一样的感觉,从而提高旅游的质量。同时,在城市中,新建这样的场所作为景点,并提供给游客。既不会形成破坏,也不会影响人们生活,还会丰富当地的文化,使大众群体在选择上有更多的自由和选项。而且体育旅游产业在经济贡献方面,它能够促进服务业极大发展,为经济增长做出重要的贡献。有鉴于此,体育旅游产业在市场中变得越来越重要。针对于体育场所、服务产业等方面的出现,充分体现出了体育旅游产业能够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与变化。

3、经济增长的有力“武器”

时代的发展要求我国改革进一步深化,进而对产业结构也提出了新的需求,要求对其进行调整和优化升级。在这个形势和背景下,体育旅游产的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具备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体育旅游产业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大众消费,为经济增长带来契机,开拓了一片新的市场。而在具体实际中,则出现了跳伞、漂流、滑雪、冲浪等诸多比赛与活动,在是大众群体的生活内容大大地丰富之余,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体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服务行业也借这个机会,使自身获得了很多发展机会,共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4、可持续发展特征

在当今社会,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已经较高。尽管如此,仍旧会不时地出现景点遭破坏的现象。这说明我国的大众群体在保护旅游文化的素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随着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改革的深化,体育旅游业应时而生。结合当今国情,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倡导体育旅游业应当更加贴近绿色环保、运动健康。在这个良好的层面上,大众群体对体育旅游采取的是支持态度。如此一来,在不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保破坏,在体育旅游产业中,将会最大限度地被减少,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二、新时期下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策略

1、进一步加强相关产品的宣传推广

随着我国大众群体生活质量的继续提升,人们对空闲时间的安排也越来越重视,合理地、良好的时间规划,更符合人们如今的需求。体育旅游产业的出现,正好成为大众群体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选项。生活质量提高,使得人们更愿意采用健康休闲的方式来安排时间,运动之风也更加兴盛。在不少体育场和运动健身之地,都为人们提供有各种器材,这些器材能够为人们带来乐趣和新鲜体验。因此,在相关产品的开发方面,需要具有针对性。而在这些产品的宣传与推广方面,除了加大宣传语推广力度以外,同样需要具有针对性。如此一来,人们能够从更多的超品种获得不同的体验和乐趣,将更进一步地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

2、进一步地丰富宣传推广方式

在体育旅游产品面向大众群体的过程中,宣传推广非常重要。它是体育旅游产业同大众群体间的纽带,是该产业在市场竞争中立足的重要手段。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有着不少推广方式,这些推广方式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宣传效果很好。比如手机、电脑、电视、广播电台、报刊杂志等,几乎都是人们每天生活中能见到的。同时,重视客户的到店体验宣传,为客户的亲身体验提供良好的条件。这能使其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喜欢上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将相关产品同该产业有机结合,能够相互促进。并在设计方面下足功夫,使得相关产品在面世时能够得到大众群体的喜爱,达到推广体育旅游的目的。

3、实现中国梦里的强国强民梦

如今,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迅速,早已不是旧社会被人嘲笑的“东亚病夫”了,而是跻身世界体育强国的国家了。强国强民一直都是国人的梦想,也是一直以来努力的目标。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强国强民梦的重要内容,它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里面来。对于传统的旅游来说,不过是在旅游景点散散步、看看风景,或者是吃饭拍照,体验较为单一。并且,这样的方式,只能够在表面缓解人们的压力,而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使人们快乐和健壮起来。强身是强国的重要前提,体育旅游产业将体育和旅游相结合,将强身和休闲相结合,让人们在休闲玩乐的同时,进行适当的锻炼和体验,使自己的身心更加健康。从而,民众通过这种多样化的方式来规划,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好处,最终在强国之路上走下去。

产业发展特征第5篇

李守可在《教育与职业》2015年第12期撰文,指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互动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所在,作者介绍了几个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契合产业发展的历程并就其共性特征进行了总结,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能够有效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契合产业发展的启示。

现代职业教育自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发展迅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国、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德国以工业立国,德国的职业教育主要以“双元制”为主,近年来“双元制”的范围已延伸至高等教育,形成双元制大学。德国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定向性和专业性,专深型职业教育与中高端产业对接。澳大利亚的产业结构是传统重点产业和新兴重点产业相结合的,其职业教育既要兼顾传统产业,又要重点服务新兴产业。其中,与产业联系最紧密,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最多、质量最高的是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TAFE是以应用和技术为本,是一种集就业导向、行业参与、市场调节、学校配合一体的办学机制。澳大利亚实用型职业教育完全契合产业结构的变革与调整。美国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科技、信息、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当前,美国的职业教育主要包括中等职业教育、中等后教育、继续教育,不单纯强调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更加注重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社会适应性,人才培养主要围绕“五种能力、三种素质”来组织。美国多能型职业教育与主要产业对接紧密。英国的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职业教育也主要是面向第三产业。英国并没有单列的职业教育类别,职业教育主要在继续教育体系内中实施。英国的职业教育以需求为导向,主要通过行业技能委员会与雇主的参与来保证,宽径型职业教育与产业调整对接紧密。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契合产业发展的共性特征有:1.顶层设计合理。职业教育的定位是为产业发展与调整服务的,并从政策、法律、经费投入、行业参与等诸方面给予硬性规定,尤其强调行业、企业、雇主参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2.定位主次分明。职业教育的发展主要围绕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产业发展的需求是摆在第一位的。3.办学灵活多元。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根据产业人才需求的轻、重、缓、急,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包括培训目标多样性、学习形式多样化和教学场所的多样性。4.改革持续深入。各国都注重持续的改革,且改革的方向、力度、广度都紧贴产业发展实际。

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时期,职业教育该如何与产业发展互动达到充分契合,需要做到:1.建构宏观指导与产业深度介入结合职教体系。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职能部门作为主要推动部门进行宏观指导与建构,包括立法、制度、体系、保障等,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与契合产业发展的最根本保证。2.建构产业发展变动与职业教育信息对接平台。从根本上来说,产业发展变动与职业教育信息对接其实是供需关系的对接。信息对接平台的建构,为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提供依据。3.建立公立职业教育与营利职业教育多元体系。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应调整政府及其他权益者在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作用,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培训需要。4.改革职业教育管理制度并下放办学的自。多元、灵活、开放的职业教育管理方式能够改变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比较僵化,与产业的对接也不够灵活的现状。

产业发展特征第6篇

一、关于内涵与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战略”和“新兴”是其质的规定,“战略”是对国家层面和全局发展而言;“新兴”是对传统产业和成长阶段而言。从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发展先导性

作为着眼未来、超越传统的新经济形态,其深度融合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一是引领发展趋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能源为动力,以新材料为原料,应用智能技术或生物技术,更加注重循环利用和生态环保,为绿色、低碳、智能、普惠发展提供物质技术条件,能有效破解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瓶颈制约,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二是代表科技前沿。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源于当代最新科学发现和技术进展,又为科技创新成果的深度应用和产业化提供平台,其竞争空间一定是全球范围,核心技术一定是世界前沿。当今世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纳米、生命、信息、环境和认知科学相融合为特征,集中在能源、环境、健康等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领域,代表了未来科技创新方向。三是引导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产业中能够成长为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那一部分,具有强烈的信号指示作用,反映未来的发展重心和政策走向,引导资本关注、研发投入、人才集聚,推动淘汰落后产能、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存量升级、增量上档,重塑产业格局,提升经济发展层次和水平。

(二)全局带动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现了国家战略需要,不是一般的产业概念,而是为了解决重大紧迫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而科学选择的特殊产业,“正外部效应”明显,超越经济意义,带动全局、影响社会。关联度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突破现有技术体系,交叉融合多种科技要素,与上下游产业关联度高,具有很强的前向效应和后向效应。其产业链条长,带动系数大,不仅包括由重大技术发展形成的最终产品,也包括围绕重大技术而形成的产业链条体系,对相关产业发展具有巨大带动作用。渗透性强。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进入市场,内化其中的新知识和新技术随之溢出和扩散,往往会引发诸多产业的技术更新。既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整体效率,又促进相关产业共同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社会消费水平,渗透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辐射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张力强、辐射面广,关系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促进消费升级和民生改善,带动生产体系的变革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影响思维方式和伦理道德,甚至改变整个社会面貌。

(三)创新依赖性

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源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没有定型设备和标准体系,也缺乏显性需求和配套政策,无论技术工艺还是产品市场,都需要从头做起、“无中生有”,特别依赖创新驱动。

一是依靠重大技术突破。与需求拉动、资源供给和区域转移等形成的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由核心技术的突破诱发产生,是从“凝聚物质资源”到“凝聚知识技术”的根本性转变。其核心技术占据产业链的高端、控制价值链构成,决定着产业发展的方向、水平和效益。二是需要体制机制变革。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的生产力,需要新的生产关系与之适应、新的体制机制与之匹配,有赖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作保障,完善经济、科技、法律等相关制度,健全人才、市场、金融和考核评价等体系。否则,技术创新的种子难以破土成长。三是要求商业模式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供给创造需求的特点,能否走过技术发明、成果转化、产业兴起的发展阶段,最终取决于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市场的接受程度。这就要求从研发、设计、管理和营销等各个环节加强创新,发展有利于扩大需求的商业模式,积极引导大众体验和消费,努力培育和占领市场。同时要看到,“创新”常常伴随“风险”,“新兴”往往比较“脆弱”,战略性新兴产业集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于一体,发展中可能面临较大的技术选择风险、成果转化风险和市场竞争风险等,需要以科学审慎的态度来对待。

(四)较高成长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和长远盈利特征,产业成长性强,在市场需求、增长速度、经济效益等方面大大超出行业平均水平,发展前景远大。

一是市场空间大。战略性新兴产品科技含量高、应用范围广,随着营销渠道臻于成熟、营销方式不断完善、产品的公众认知度提高,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市场空间十分广阔。二是发展速度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有以创新为动力的良好基因,又有较大利润空间的吸引,还有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具有快速成长的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其投资规模、产出份额、产业增长率等均高于一般性产业,呈现出非线性发展态势。三是综合效益好。战略性新兴产业既可在技术垄断和供给不足情况下,通过控制生产要素和产品流向、掌握产品标准和商务规则,又可通过不断技术创新、缩短产品更新周期、始终占据高端领先地位,保持较高利润水平。同时,还能够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关于方向与路径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既遵循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具有自身成长的特殊要求,应坚持高端化、特色化、集聚化、国际化的基本方向。高端化是核心驱动,特色化是竞争优势,集聚化是重要依托,国际化是必要条件。实践中应紧扣“主题” “主线”,把握国家政策指向,坚持提升长远竞争力与服务阶段发展相结合,注重与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绿色制造业、形成现代服务业相结合,进一步把准方向,明晰路径,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

(一)突破核心技术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常常呈现出低端技术市场化与高端技术政治化并存的现象。关键核心技术引不来、买不到,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就现实而言,各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热情高、规模冲动强,但多处于高端制造的低端环节,关键核心技术“空心化”是致命弱点。在宏观层面,没有关键核心技术作支撑的产业扩张,可能造成新一轮的技术重复引进、雷同式布局和低层次恶性竞争;在微观层面,缺乏核心技术的企业,规模越大风险越大,巨量投资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变为不良资产。“要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就不能总是跟踪模仿别人,也不能坐等技术转移”,必须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上下功夫。

第一,围绕产品攻关是当务之急。依托关键产品攻关,重大技术突破才能抓得上手、落实到位。应以更广的眼界和更大的魄力,坚持内源式和外源式创新相结合,立足现有基础,围绕产品集中优势力量,锁定目标实施联合攻坚,重点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力求在具有相对优势的重大关键产品上率先取得突破。

第二,完善创新链条是关键所在。事实表明,以政府为主的单向科技投资体制,难以有效形成从投资到受益、将受益再投资的创新链循环。应坚持市场化导向,加强利益联结,允许并鼓励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在高科技企业兼职兼薪,支持合格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等,构建企业主导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的体制机制。建立产学研创新联盟,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布点建设软件园、大学科技园等孵化器,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和产业化示范工程,促进科技研发的最前端与市场应用的最后端融为一体。

第三,攻克共性技术是重要基础。共性技术研究是技术开发的基础阶段,有助于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的瓶颈,形成技术优势。由于其具有准公共性,单靠市场机制很难实现,需要政府加大投入、组织攻关。应把握好科技超前部署的规律,结合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知识创新工程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的实施,构建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实现技术标准、科技信息、基础数据、重大仪器设备等资源共享,提高基础性、前沿性技术研究水平,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供支撑。

(二)培育重点企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尤其需要发挥重点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形成龙头牵引、整体推进的发展态势。要着力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重点优势企业,促进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一是坚持主体多元。打破所有制壁垒,放宽准入领域,既依靠国有企业支撑引领,在一些企业不愿干、干不好而国家战略又需要的领域中着力;又重视发挥民营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力军作用,与大型企业形成配套,在大项目上分工协作;同时,还应注重发挥军工企业的技术优势,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形成充满活力、富有弹性的多元主体结构。二是着力扶优做强。扶优,就是选择基础较好、带动力强、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加以重点扶持;做强,就是整合集成各类资源,动态调整激励政策,推动重点企业做强做大。尤其应引导企业通过创业板股票发行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提升企业素质和发展水平。三是塑造竞争品牌。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实质是产品和品牌的竞争,关键要拿出优质产品、创出自主品牌。应引导重点企业围绕终端产品加强研发设计,不断改进和提升产品性能,形成相互比较、相互追赶的产品竞争格局,以产品和品牌优势抢占市场。

(三)建设特色基地

基地是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特色是产业基地的灵魂所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走集约集聚之路,以特色基地建设为依托,推动技术突破向产业化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水平,强化要素集聚和技术集成,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一是优化重点布局。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空间格局,是遵循科技规律、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的必然要求。应结合部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既“深耕”存量、改造提升,又强化创新、重点推进,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向产业依托条件好、基础设施完善、生态承载能力强、科技资源富集的区域集聚,防止布局分散、资源浪费。二是突出产业特色。没有以“专”为基础的特色打造,就会缺乏参与竞争的制胜“法宝”。应立足区域特点,发挥自身优势,以专业园区为依托,彰显特色、打造亮点,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度高、专业特色鲜明的产业化基地。三是配置优质资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指向是高端领域,关键在配置和集聚优质资源。应把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结合起来,积极推动平台向基地集中、人才向基地集聚、政策向基地倾斜,吸引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项目和大型研发机构、营销中心进入,推动产业向高端、高效、高辐射方向发展。

(四)深化国际合作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在产业链上共同投资、合作开发等新的特点和趋势,谁能优化利用国际科技与人才资源,谁就能拥有更大的创新能力。必须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开阔的视野,推进智力、资本和市场的深度合作。

一是善于合作竞争。坚持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善于利用自己的竞争优势与国外大企业合作,开展产业招商和“补链式”招商,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亟需的新技术及其配套项目,做好整体性、差异性、互补性产业承接,努力提升自己的技术、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二是提高利用水平。更加注重技术的学习、消化和吸收,把主要投入用到自身技术能力的培养上,实现引进一批技术、催生一批创新、发展一批产业,避免“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三是拓展发展空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质上是“一种资源”、“一个市场”,既应“引进来”利用、又应“走出去”发展。在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分工格局尚未完全形成的情况下,应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点产品、关键技术和产业服务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在更高起点、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进行技术创新和交流合作。

三、关于要素与保障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突破重大技术、转化关键成果和创造消费需求的快速发展过程,既离不开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的综合作用,也离不开市场、项目、政策、环境等条件的重点保障。聚合了这些要素就抓住了关键,落实了这些重点就提供了支撑。

(一)培育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是决定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因。只有经济系统中存在一定市场容量,新兴产业才会被系统接纳,产业发展的程度和速度才有保证。要把握战略性新兴产品科技创新起点推动与市场需求末端拉动共同作用的特点,加强培育、积极拓展,变隐性市场为显性市场、潜在市场为现实市场。

一是预测市场空间。总体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潜力巨大,但具体产品千差万别,必须加强评估、科学预测。既应立足国内需求,也应放眼国外市场;既应对接国家战略,也应满足多样需要;既应考虑现有需求程度,也应适应将来需求层次。二是培育初期市场。初期市场对消费者具有“首因效应”。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在市场导入期往往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应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国产首台首套装备风险补偿、消费品购买者补贴等措施,利用规划、政策等手段创造市场。从全球来看,政府采购被作为提振高新技术产业的第一推力。政府采购跑好了第一棒,社会购买就会跟进,自主研发才有信心,初期市场才得以培育。三是扩大国内需求。“母国市场效应”表明,“本土的预期型需求可能催生产业的国家竞争力,而市场规模和成长模式则有强化竞争力的效果”。应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通过国内市场实现规模经济,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国际竞争优势。四是重视专利和标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标准、规制等具有先入为主和“路径依赖”的特征,抢先一步就会占领制高点。应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在重大技术结点抢先突破并注册专利,技术可行性一旦确立,及早遴选、制定行业或国家标准,抢占国际标准,掌握市场话语权,摆脱“被牵着走”的困境。

(二)强化项目支撑

项目聚集要素、整合资源,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平台。应着力搭建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的运行平台,发挥项目承载聚合、拓展创新、带动示范的功能作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一是选准项目。突出前瞻,跟踪现代科技前沿,选择相对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产品;发挥优势,对接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有关政策,坚持优势优先,根据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区位优势、人才基础等,选择能带动一批产业兴起的发展项目;加强论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听取专家和企业家等各方意见,开展决策咨询,瞄准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优选项目。二是促进“落地”。项目落地,要素才会跟进、规划才不悬空。应既发挥大项目的支撑带动作用,又发挥小项目的配套补充作用,保证足够的要素配置和工作力度,加快项目进度和设施配套,把投资的货币形态和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实物形态。三是动态管理。随着不同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的产业领域也会发生变化。应建立动态管理、梯次推进的项目库,不断优化、完善要素配置,形成开工建设一批、储备论证一批的良性循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适应需求、走在前沿。

(三)加强政策扶持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着眼全局的战略考量,同时又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需要政府适度介入和积极推动。目前,我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略显滞后,需要与时俱进、探索创新,形成综合配套、协同一致的政策支持体系,防止政策碎片化、执行分割化。现阶段的重点是:创新人才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根本取决于人才集聚度和创新活跃度。应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和投入,着力全球融智,以项目和事业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着力引导各类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向产业发展一线聚集;着力高端培养,依托重大科技项目、重点科研基地等,培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创新财税政策。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税收政策的激励作用,采取起步时补供方、发展中补需方、产业化靠市场的策略,既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又结合税制改革方向和税种特征,形成普惠性激励社会资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措施。同时,深化资源环境等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加快传统产业外部成本内部化等制度创新,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依靠市场提高竞争力。创新金融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技术密集,研发和产业化投入高,需要良好的金融制度和成熟的金融产品作保障。发展中存在巨量资本需求与融资渠道狭窄的现实矛盾。应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完善风险投资体系,解决企业研发负担过重、银行贷款风险过大的难题,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和创业投资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四)优化发展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汇聚优质资源的“洼地”。要采取可行措施,推进环境优化,促进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汇集,促其破茧化蝶。

一是提升行政服务。政务环境是发展环境的风向标。必须强化“减少干预就是服务”,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提供“一站式”服务,用硬措施打造软环境。提升行政服务最根本的是要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企业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等,纳入班子和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考评内容。二是规范市场秩序。完善的市场机制和有序的市场竞争与产业的健康发展呈正相关。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的利益分配,明确专利发明人以技术或设备入股等规则;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惩罚力度,保护企业和个体的创新成果;健全中介服务体系,维护市场秩序,营造公平公正、开放有序的竞争环境。三是营造创新氛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但受到技术、经济和信息的制约,也深受社会文化、舆论环境的影响。应大力培育创新文化,提高公民科学素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让科技工作者更加自由地讨论、更加专心地研究、更加自主地探索”,“让创新火花竞相迸发、创新思想不断涌流、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促进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实践、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

参考文献:

①陈清泰,新兴产业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人民网,2010-08-03

②彭升庭、姜晓川,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试探,光明日报,2011-04-01

③贾品荣,新兴产业对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意义,中国经济时报,2010-09-17

④(美)小理查德・埃尔克斯,大国的命脉,程海荣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

产业发展特征第7篇

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规定,我省从一九起,扩大了农林特产农业税(以下简称农林特产税)征收范围,调整了税率,开始全面征收农林特产税。一年来,在各地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农林特产的生产、销售情况,采取随购,查帐、查实计征或评产计税、源头征收等多种方法,努力抓好征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一九度全省共征收入库农林特产税款二千五百八十二万元,比一九八八年增收一千二百三十八万元。增收的税款留给地方按规定大部分用于建立农业发展基金,增加对农业和农林特产生产的投入,为农业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去年是我省全面开征农林特产税的第一年,除征管经验不足,工作部署较迟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有的地方对征收工作不够重视,没有认真去抓,以致征收数额很小,个别地方甚至分文未征,有的地方虚报农林特产的生产成绩,造成税源不落实,或者工作简单化,为了完成任务而不顾税收政策,搞硬性摊派税款;有些农林特产生产企业或单位单纯强调扶持发展农林特产,不愿意积极纳税;有些征税品种受成本和市场情况影响,收入下降,税负偏高;也有少数贫困山区纳税确实存在困难。对此,为了进一步做好农林特产税征收工作,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特作如下通知:

一、要充分认识征收农林特产税的重要意义。征收农林特产税,不仅对调节种植业与养殖业、种植业内部不同作物的收入,合理协调农业内部比较利益关系,指导农业内部结构的合理调整,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农林特产税收入又是农业发展基金的一个重要来源。各级人民政府要重视和抓好这项工作。请农、林、水产等主管部门,督促所属企业和单位积极缴税;商业供销等农副产品收购部门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认真履行随购农林特产税款的义务;其他有关部门也要积极配合,支持财政部门依法征税。

二、对水果、水产品、果用瓜、原木等税负偏高的征税品种,按照规定税率实行临时减征农林特产税的办法。为了支持农林特产生产的发展,根据财政部“一九和一九九0年农林特产税的减免审批权临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掌握,从严审批”的规定,结合我省情况,决定自文到之日起,对果类、淡水养殖减征四成(其中苹果、柑桔、珠蚌、珍珠减征六成),果用瓜、原木减征三成。其他品种仍按规定的税率全额征收。实行评定实际收入计税、源头征收办法的,要实事求是地核定计税收入,使税负基本适应纳税人的纳税能力。

三、要进一步做好农林特产税的征管工作。省政府决定对部分品种临时减征农林特产税,将会减轻工作阻力,有利于征收工作的开展,但各地切不可因此放松农林特产税的征收。各市、县要通过调查,确实掌握农林特产税的税源情况,合理分配征收任务。对生产稳定的应税品种,要逐村逐户造册登记,据以征税、各地要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措施,把应征税款及时足额征上来,不得自行再开减免口子。凡是省规定的农林特产税征税品种,都要全面开征,应征而不征的,必须向省政府作出专题报告。对违背税收政策,按人或按亩摊派税款的做法,一定要通过检查,坚决纠正。

四、要管好用好以新增农林特产税收入建立的农发基金。新增的农林特产税收入全部留给市、县,除按规定提取百分之二十作为农林特产发展周转金外,大部分要用于建立农业发展基金。各地财政部门不但要足额完成农林特产税征收工作,而且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管好用好这笔资金,为农林特产生产的发展和农业再上新台阶作出努力。

产业发展特征第8篇

一、正确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特征,科学确定税收激励范围

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和当前经常提到的高新技术产业,它有其独特的内涵特征,正确认识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特征,是保证贯彻实施中央部署,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建立税收支持政策建立的基础。2009年11月,总理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概括为三点:一是具备重大科技创新特征;二是有稳定和有前景的市场需求;三是产业关联度大,能带动产业结构变革,是未来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从产业本身特征看,新兴产业是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是伴随科技发展和生产力水平提高而出现的新产业,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某产业在一定时期属于新兴产业,但当该产业应用技术进入成熟期而不再出现大的突破或被其它技术更新替代后,它就不再属于新兴产业范畴。新兴产业具有全局性、创新性、不确定性、正外部性和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以及规模经济等几个方面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央基于抢占新一轮经济科技发展制高点而提出的国家层面的产业发展概念,是为解决一系列重大、紧迫的经济社会需求而科学选择的特殊产业,是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如“十二五”规划纲要列举的七大新兴产业,都是围绕当前国民经济发展遇到的焦点、难点问题而提出来的。正确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特征,也为我们科学确定税收激励范围提供了完整思路。从现行税收制度和政策分析看,我国目前没有专门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其税收优惠主要体现在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上,以及配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限制类)而实施的各项产业税收政策。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引领经济发展和科技突破创新的基础性作用看,基于整体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目标的税收优惠政策,缺乏凸显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性、明确激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导向的政策体系。现行的高新技术税收优惠和产业税收优惠没有完全涵盖或替代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特别扶持要求,并且激励政策相对比较零散,针对性不强,政策力度有待加大。按照中央提出的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精力发展真正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遵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增强税收优惠集中度和针对性,提高政策实效性。税收优惠政策作用范围选择必须紧紧围绕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七大类创新工程,以现行国家支持软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发展为范例,在现有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的低税负的基础上,增强突破重点领域、研发核心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引导科技风险投资、增加科技人力资本,以及扩大消费需求等方面的税收政策的支持力度。

二、突出税收激励重点,加大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力度

我国高度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运用税收优惠促进高科技研发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主要通过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优惠、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和摊销、企业工资总额税前加计扣除等形式,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展,通过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企业进行技术成果转让减征企业所得税等形式,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成果应用。支持低碳、环保和循环经济发展方面,主要通过免征增值税、不同程度的增值税即征即退和先征后退、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形式,鼓励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通过减征、免征企业所得税,对国家鼓励的专用设备投资额在应纳税额中进行抵免,引导企业进行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根据国家产业发展需要,以及新兴产业某项具体产业发展的特殊性,实施系统性促进行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如进一步促进软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鼓励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应用方面都采取了积极鼓励措施并取得很好效果。今后,应在现有税收制度和优惠政策框架基础上,本着集中资源,扶优扶强,多点实施原则,统筹协调税收政策,形成统一的税收制度和税收优惠目标机制。创新税收政策的激励方式,增强政策系统性和针对性,促进科技、产业、税收政策紧密融合。集合各税种特点和优势,完善相关税收制度,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延长产业链相关企业税收优惠。从顺应产业发展要求和扶持产业快速发展的目标出发,扩大优惠覆盖面,延伸优惠政策,将其扩大到产业链相关上下游企业,提高产业关联效应,增强对整个产业的发展促进作用。提高税收优惠政策针对性和灵活性。注重政策在研发、产业化、市场化不同阶段的衔接与配合,对于不同的产业重点,应有所区别和侧重。细化税收优惠政策与新兴产业规划和项目对接,围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专项产业规划、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项目顺序,有重点地在某些环节加以特别扶持。完善税收制度,增强各税种专项配套调节作用。从以下几个税种来看:

(一)增值税方面。一是扩大享受增值税优惠的产业范围。按照国家鼓励软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思路,进一步扩大该项优惠政策的覆盖范围,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全部纳入政策范围。二是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充分考虑自主创新企业研发投入巨大而原材料消耗少的行业特点,允许增值税抵扣外购的专利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同时考虑将企业无形资产投入纳入增值税的课征范围,使企业无形资产投入可以进行抵扣。三是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产品增值税出口退税率,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鼓励其开拓国际市场,对允许出口的科技产品实行全额退税。

(二)营业税方面。为鼓励科研成果转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对外转让技术或非专利科技成果、特许权使用权等取得的收入,比照对科研单位实行的优惠政策,内销免征营业税,出口实行零税率。

(三)企业所得税方面。一是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开发投资大、风险高的状况,在积极构建各类风险投资体系的同时,给予风险投资税收优惠支持,允许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一定比例的技术开发投资风险准备金。对发生的研发费用进行收益化处理时,可提高加计扣除数额和放宽摊销年限。二是虽然高新技术企业允许加速折旧,但高科技发展变化较快,用于科研开发的机器设备更新频繁且设备贬值速度远高于普通科技开发和一般制造业。针对这种特殊情况,应大幅度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机器设备加速折旧幅度,减少因固定资产的无形磨损带来的资金损耗,增强机器设备更新改造能力。

(四)个人所得税方面。在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课征制度下,可以细化对高科技人员的税收优惠政策。一是为鼓励技术创新,激励高科技人员科技开发积极性,对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研究开发人员以技术入股取得的股权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按股权获得的股息和红利,可减征一定额度个人所得税。二是对高科技方面知识产权转让收入或技术服务收入,可以享受与稿酬类似标准的税收优惠。三是对企业和院校科研人员从事研究开发取得特殊成绩获得的各类省市级以下的奖励或补贴,在计征个人所得税时,给予适当扣除。

(五)其他税种方面。出于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目前各地在针对列入本地发展的优势产业,普遍给予了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等地方性税收直接或间接的减征或免征照顾。如何规范,需要中央与地方进一步协调。既要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层面政策支持作用,又要避免任意肢解税收优惠政策,造成税收优惠政策相互重叠、重复优惠政策泛化问题。

三、加强税收优惠政策的效能分析,做好政策落实的后续管理

(一)建立科技税收优惠量化监控机制为提高税收优惠政策的实际效率,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政策产生最佳效应,防止优惠政策实施方向失控或泛化,应建立有效的税收优惠量化监控机制。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契机,探索相关扶持政策税式支出制度,将税收优惠纳入预算管理,不断加强政策应用与效果量化管理,逐步提高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