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30 14:58:28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第1篇

一、农村基础设施的概念

基础设施是为人们生产和生活提供基本条件的物质公共设施,它涉及到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它是社会生产、生活的基础。从不同的角度,基础设施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用途来分,基础设施可以分为经济类基础设施和社会类基础设施。经济类基础设施包括公用事业设施(供水、供电、通信等),社会类基础设施包括文物、教育、医疗、防疫等物质基础设施;从空间分布和收益范围来分,基础设施可分为全国性基础设施、区域性基础设施和局部性基础设施三类;从基础设施的所属部门来分,可以分为城市基础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是为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公共设施。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公共设施,如农业水利灌溉等。农村基础设施包括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乡村交通、通讯、自来水设施、水利设施、电力供应、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农村文化娱乐设施等。

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特点

1 农村基础设施具有非排他性,一个农户从这些设施中获利,并不影响其他农户享受这些设施。

2 农村基础设施的效益十分显著,很难用货币来衡量。比如道路不仅用来运送农产品,也用于非农产品的运送。总的来看,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大、投资周期长、固定成本高。

3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具有广泛的社会正效益性,农村基础设施能够带来有益的外部性,如防风林,会改造和影响农业

生产环境,但同时也会影响其相邻地区的自然环境。

4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效益难以计量,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很明显的外部性,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难以完整计量。

5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农业生产过程中,小农户的分散经营难以形成利益统一的力量,不能对农产品价格形成影响,也不能使市场价格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变,这使得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风险加大。

三、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作用

农村基础设施的作用不可低估。它能够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利于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转型,改变农民的生存状态。

1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能够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创造农民就业机会;降低农民生活成本。

2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能够促进农村社会文明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利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社会文明。利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利于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促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

四、内蒙古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现状调查

内蒙古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国土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60多年来,内蒙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高速增长。但是,与城镇基础设施相比,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相对滞后,这将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

1 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调查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影响农产品产量的一个基础因素,关系到水资源的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问题。本文对农田水利设施中的机井、地面水渠、地下管道、喷灌等项目进行了调查,选择“机井”和“地面水渠”的人数比例分别达到59.75%和47.46%,而选择“地下管道”、“喷灌”等的人数合计占不到被调查者的20%(如图1)。这说明农村仍采用传统的灌溉方式,对于投入高,节水强的喷灌或地下灌溉方式采用较少。

2 对农村交通设施的调查

据调查,约四成乡村之间的道路建设滞后,农村道路交通方面仍需加大投入。另外,在村内道路修建出资问题上,呈多元化态势。

3 对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的调查

在居住条件方面,大部分家庭房屋结构为砖木结构,占57.42%,其次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到32.83%。这两项调查占全部被调查者的90.25%。这表明,农村家庭住房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家庭做饭所采取的方式主要是柴草、煤炭,占35.81%、34.11%。另外,也有一部分家庭采用电器做饭。在生活用水调查中,61.44%的村庄已经用上自来水,还有38.56%的村庄没有用上。

五、内蒙古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现状评价

1 农村基础设施总体投入不足,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无法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小型基础设施投入较少,使得整个农村基础建设发展滞后。

2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发展不平衡(如图2)。通过对城市郊区、一般农村和偏僻地区的建设情况调查,发现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郊区要好于一般农村,一般农村要好于偏僻山区。

3 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问题上,政府财政支出占主导地位,其次是集体出资、企业出资、个人出资。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盈利性差,所以,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市场化的动力不足,也因此,政府和村集体在基础设施投资中的作用巨大。

4 基础设施投资与收入相关,且投资需求存在差异。收入高的郊区基础设施状况要好于其他两类地区,偏僻地区状况最差。同样,每个类型的农村地区对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也不同。

六、政策建议

1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的根本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发挥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中的主导作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2 基础设施的需求不同,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应因地制宜。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消费水平也会对生活基础设施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此,在选择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时,应依据当地生产、生活的具体需求因地制宜地予以安排。

3 改善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决策和资金管理方式,提高效率。减少资金的流通环节,降低运行成本。资金使用要公开化,避免暗箱操作。

参考文献:

[1]戴燕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J],探求,2006,(3):12-17

[2]刘伦武,农业基础设施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J]。财经科学,2006,(10):90-97

[3]郎永建,张尚民,李长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农村经济,2004,(2):81-84

[4]鲁德银,雷海章,“人世”后的中国农业

财政支持政策[J],财经研究,2002,28(2):7-1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第2篇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经济

1当前农村基础设施的现状

农村基础设施与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居住环境、身心健康、文化生活等都具有严重影响。具体而言,主要就是乡村道路、灌溉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网络通信等方面。这些方面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缺一不可,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都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在当前情况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影响农业生产的灌溉设施不完善,农业效益低下

在当前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虽然过去的破旧灌溉设施逐步得到改善,但是仍然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节水农业发展不足,农田灌溉面积有限,水资源开源节流不足,旱作农业分布仍然广泛,这些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不足都对农业的发展有着严重的限制作用。而农业得不到发展,农民的收入就难以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受到限制,这样也就制约了农业经济的进步。

1.2村道建设不足,影响农村经济发展

经过多年的农村道路建设,大部分乡镇的乡道、村道都得到了改善,但是还有一部分地方的乡村道路依然建设不足,未经混凝土铺设的路面依然存在,雨雪天道路泥泞,影响群众出行。在已经建设的乡村道路中,由于建设标准低,监管不到位,道路建成没有多长时间就变的坑坑洼洼,通行困难,影响群众通行和农产品运输,这样就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制约作用。

1.3农村公共卫生、基础教育水平落后

在当前农村建设中,公共卫生建设严重滞后,各个村庄建设的卫生室医疗设施落后,医疗人员严重不足,村民基本的医疗保障难以实现。还有随着城镇的大力建设和小城镇的发展,优质教育资源严重倾斜城镇,乡村教育出现不足甚至不断落后,乡村学校难留人,教学设施落后,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1.4山区群众人畜饮水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

在广大的山区,由于住户居住分散,难以集中供水,因此群众大都采用山泉水或收集降水解决人畜饮水问题,这样的饮用水源不仅不卫生,而且矿化度高,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隐患,一旦致病,村民将脱富致贫,扶贫成果毁于一旦,这样就对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制约作用。

2造成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原因

在当前农村的集体经济中,由于收入来源有限,因此财务困窘,收支入不敷出,在个别村集体,甚至村集体收入微乎其微。而现在由于农民投工投劳和农业税的取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自筹资金基本消失。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靠国家投资,因此农村经济难以发展。另外自从实行农村土地承包后,农户都以自由土地经营和家庭经营为主,虽然对农村公共设施依然依赖,但是保护意识相当淡薄,这样就不仅无法发展农村基础设施,而且会出现倒退现象。

3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措施

3.1做好农村基础设施的规划

农村地域分散,各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不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又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在制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规划时,就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做到有重点、有特色,使基础设施建设在总体安排、科学部署指导下有序开展。加快城市交通、供水、电力、信息、广电、电信、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农村与城市基础设施互联共通,搭建起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

3.2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方略,针对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的现状,参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历程,政府公共财政理应成为农村各项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的投资主体。所以,各级政府要全面建立向三农倾斜的公共财政分配体制,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比例,确保财政支农投入总量和比重逐步增加,确保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不断提高,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第3篇

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首先就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农村基础设施,即农村基础设施的概念。由于学术界已有很多人研究过相同和类似的问题,成果非常丰硕。但是,他们对什么是农村基础设施有不同的回答:世界银行狭义地将“基础设施”定义为“永久性的成套工程建筑、设备、设施和它们所提供的为所有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共同需要的服务”[1]。杨林等认为,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及农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种要素的总和[2]。李锐将农村基础设施划分为农业生产性与农村非生产性公共基础设施。罗恩斯坦•罗丹(1943)认为,它是与“私人资本”(Private Capi-tal—PC)相对应,属于一种“社会先行资本”(Social OverheadCapital—SOC)[3]。总之,我们认为农村基础设施可大致划分为两类:物质性基础设施,如乡村公路、水利灌溉、电话网络、电网、自来水和沼气等;服务性基础设施,包括部分公共服务,如: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社会福利事业等。为研究方便,本文将着重研究前者即物质性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中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状况严重滞后于农业发展,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最近几年国家和政府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逐年加大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巨大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1.交通方面:从上页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中国农村交通设施非常缺乏,2006 年末,只有 95.5%的村和 82.6%的自然村通公路,25.0%的村地域内有车站或码头。进村公路路面以水泥路面居多,村内道路路面以沙石路面居多。

2.电力、通讯:据统计,2006年末,81.9%的乡镇已经 完 成 农 村 电 网 改 造 ,98 . 7 %的 村 通 电 ,98 . 3 %的 自然 村 通 电 ;97.6% 的 村 和 93.7% 的 自 然 村 通 电 话 ;81 . 1 %的乡镇有邮电所。但中西部和东部、东北部的差距仍然明显。

3.文化教育:从统计中的数据可以看出,2006 年末,10.8%的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11.7%的乡镇有公园。71.3%的乡镇有广播、电视站。87.6%的村在 3 公里范围内有小学,69.4%的村在 5 公里范围内有中学。97.6%的村能接收电视节目,57.4%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30.2%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10.7%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13.4%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15.1%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这样的状况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农村文化教育设施缺乏直接导致了农村文化的落后。

4.环境卫生:在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 19 391 个镇中,72.3%的镇实施集中供水,19.4%的镇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36.7%的镇有垃圾处理站。24.5%的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15.8%的村实施垃圾集中处理,33.5%的村有沼气池,20.6%的村完成改厕。

5.医疗和社会福利机构:据统计,2006 年末 98.8%的乡镇有医院、卫生院,66.6%的乡镇有敬老院。50.2%的村距离医院、卫生院在 3 公里以内,74.3%的村有卫生室。76.1%的村有有行医资格证书的医生,16.3%的村有有行医资格证书的接生员。随着新医疗农村社会保障改革的施行,国家加大对农村医疗和福利的投入,在未来的几年里,农村将会有更多的医院、医生、社会福利院,但仍然要注意管理方式,坚决避免类似“黑敬老院”事件的再次发生。

6.市场建设:据统计,2006 年末 68.4%的乡镇有综合市场,28.2%的乡镇有专业市场,23%的乡镇有农产品专业市场, 7.6%的乡镇有年交易额超过 1 000 万元以上的农产品专业市场。88.4%的乡镇有储蓄所。34.4%的村地域内有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0.2%的村在村内可以买到化肥,5.2%的村在村内可以买到彩电。

7.农村基础设施现状总结:从以上六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农村基础设施现状,相比第一次农业普查,可以明显的看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快速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这个发展速度仍然满足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加大投资建设。那么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是怎样的呢,下面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

三、农村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学术界众多研究表明,农村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中国农村的实例也证明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农业生产的作用:以农田水利、农村交通运输、仓储、农产品市场设施等为代表的农业基础设施,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包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储藏成本、销售成本、风险成本在内的农产品总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市场交换能力,而且能够增强农业抵抗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的能力,保障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稳定性,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和一体化发展[4]。

2.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基础设施投资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提高。早在 20世纪 40 年代,张培刚就把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在基本生产函数中,并明确提出它们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处于“先行官”地位。在促进居民收入增长方面,一系列实证研究证明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存在显著正效应。樊胜根等利用1970—1997 年的省级数据,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得到的结果显示:道路密度对农户非农工资收入的产出弹性系数为 0.152[5]。李锐利用1980—2001 年的数据,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得到中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固定资本存量对农户收入的产出弹性系数为 0.465[6]。

3.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农村现代化首先是农村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保健等项目建设,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道路交通和邮电通信项目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农村与外界社会的联系和交流,引入现代文明,促使农村传统观念的转变。而社会福利事业本身就是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范围,其投融资水平直接决定了农村福利事业的发展水平。

4.农村基础设施将成扩需“加速器”: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十项措施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受到重视。会议要求,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水、电、路、气这些项目,落实到每个村的确很小,但是如果把全国的农村加起来,就是很大的需求。”

四、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已经意识到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其投资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

1.基础薄弱,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就整体水平落后。从图 2 和 3 可以看出,虽然政府逐年增加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但其投资的比重却逐渐减少,这导致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跟不上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而且其规模和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同时期的水平。首先,从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规模来看,1998—2006 年间,尽管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绝对数额在不断增加,但我们可以看到财政农业支出在财政支出的比重却相对下降。1998—2006 年,基本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从1998 年的 10 . 69%下降到 2006 年的 7 .12%,下降了近 4 个百分点。其次,从与农民生产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来看,近几年国家在农村基本建设上的支出虽然有所增加,但是比例仍在下降,占全国人口2/3 的农民享受的基础设施不及全国的 1/5。建国前,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就相当落后,再加上建国后中国为了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战略目标,长期实施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政策,牺牲农业支持工业、牺牲农村支持城市的不均衡发展战略,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陷入投资不足、难以发展的困境。改革开放后,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主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的逐步实施,不仅没有改变“重工轻农”,反而使得“取农补工”的国民收入分配倾向进一步得到强化。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逐步发展,贫富差距、东西差距、城乡差距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凸显,使得人们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农村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滞后的区域,基础设施落后是影响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九五”以来,国家开始认识到农业和农村投入不足的问题,并使农村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落后的局面仍未能得到根本扭转。由于中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方面的“政府缺位”和“政府失灵”与体制外供给,导致财政投入的严重不足。

2.基础设施建设结构失衡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作为一个基本事实,农村改革以前由于内部和外部环境以及历史原因,迫使中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从而导致农村政策发生了择定扭曲。在当时的背景之下,从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出发,政策的择定扭曲并非是不利的,不利的是长期存在的扭曲,即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工农关系上持续存在的失衡和偏差。可以说,20 世纪80 年代初期的改革是一种“帕累托改进”,而进入中期以后的改革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至多是技术上的“卡尔多改进”,而不再是利益关系上的“帕累托改革”,它是对改革以前经济社会二元差序发展格局的“巩固和强化”,而不是“改革”,这种变化的趋势正好与工业化阶段性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使得产生于过去的扭曲,在新的条件下仍被保留和放大,但这种扭曲的性质已与过去迥然不同。农村基础设施相对于城市和工业基础设施而言,原本就远为落后,本应该加大发展力度,现在却逆向运作,反差越来越大。

3.融资与资金管理上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农民收入增幅的减缓,集体经济的弱化,乡镇企业发展的停滞不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户、农村集体经济和企业多已没有能力进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在农民整体收入不高的状况下,有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具有投资实力,但由于国家缺乏明确的鼓励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或法律,造成农村基础设施的产权不明晰,进而影响了这部分农民投资的积极性。至于民间投资,由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具有风险大、投资期长、回报率低等特点,再加之缺乏足够的政策、法律支持,导致利益导向的民间资本一般不愿意向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因此,政府事实上成为唯一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体。

五、加强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1.加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制定一套有的放矢而又切实可行的政策,在更加平衡的宏观经济增长的范围内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给予更大的支持。现在,最为重要和急需的就是要调整宏观政策趋向,应当及时地把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重点调整到农业和农村经济上,加大政府对农民增收的支持。鉴于中国农村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现状,应在政府主导下将社会可供资源最大限度地集中到这一领域。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肩负着最为关键的职能,但必须明确的是,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如果仅仅靠县、乡、村投资,往往力不从心,缺乏必要的资金保障,只能伸手向农民要钱,加重农民负担。因此,需要采取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的办法,将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投资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尽可能地扩大城市和工业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让农村分享城市和工业基础设施,使基础设施成为沟通城乡联系的重要渠道[7]。在金融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中央为扩大内需所投资的4 万亿中,其中就有 1 万亿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2.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从总体上来看,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投资应发挥主导性作用,但在地方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逐步形成政府投资引导的多渠道、多元化投资体系则是必然要求。首先,应该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支持作用;其次,应该开办以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收益权或收费权为质押获取贷款的金融工具;最后,如很多学者提出的那样,施行PPP 融资方式。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第4篇

论文摘要:农村基础谈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目前,由于建设资金短缺,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特经济韵可持续增长。本文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状况出发,分析农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成因,提出了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制度的政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融资制度创新政策建议

目前,由于建设资金短缺,在占全国总人口64%的农村地区,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老化失修,供给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认真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制度,探寻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有效方式,对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状况

我国现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渠道主要是财政、信贷和农村集体。然后,由于种种原因,以上几种渠道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投入乏力,远不能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需求。

1.国家财政资金。据统计,1978~2004年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平均只有13.8%。既便2004年占16.4%,按人均投入量计算,是同年国家财政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的1/7。由此可见,以前我国财政工作的着力点在城市,财政资源配置向工业和城市倾斜,而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额偏低,这与我国农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要求极不相称。

2.信贷资金。现阶段农村信用社是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服务供给主体,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具有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收益率低等特点,因此,农村信用社存在“慎贷”现象。此外,农村信用社改革未到位、资本充足率低、仅吸收一部分农村资金、可贷资金有限,从而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贷资金不足。据统计,1997~2004年间,农业贷款最高额仅占国家信贷总量的2.6%.

3.集体投资。税费改革前,自筹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乡镇预算外收入;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乡镇预算外收入,从而削弱了乡镇提供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的作用。目前,一些乡村推行“一事议”制度筹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体现了在坚持群众自愿、民主决策的前提下,通过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方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当然,由于农民收入的差异性,使不同农民对基础设施需求和其所具有的投资能力之间存在差异性。况且“一事一议”制度既不是一项法律制度也不是一项农民自愿制度安排,实际操作难度大,协调成本高。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成因分析

1.农村基础设施产权不明晰。目前部分农村基础设施如农电资产等存在管理权限不清,产权归属不明的状况。在农村基础设施产权模糊的情况下,承贷主体缺位,金融机构根本无法给予建设资金支持,造成贷款投入难。

2.财政投入乏力。长期以来,我国财政工作的着力点在城市,我国大部分县乡财政目前还属于“吃饭财政”,债务负担沉重,无力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制约了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

3.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上世纪末.各国有商业银行从管理和效率角度出发,逐步收缩农村阵地,农村信用社便成了乡村地区惟一的农村金融机构和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服务供给主体,因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所限,远不能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需求。而每年农村资金通过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等渠道外流达三千亿元以上。

4.农村投资环境不优。农村投资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金融和民间资金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当前我国农村投资环境不容乐观,一是与农村基础设施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二是政府信用缺失,许多案例表明,民间资本经政府特许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项目回报阶段,出于利益纷争,政府难免会出现信用危机,以公共事务管理者身份违反协议而不受约束,影响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三是农村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和征信业发展缓慢,金融机构难以获取客户的真实信用状况以便作出准确的信贷决策;另一方面,农村贷款户逃债、躲债和赖债的现象还比较严重,金融机构对继续加大支持存在着畏惧心理。

三、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制度政策建议

1.加快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基础设施产权改革,应按照“谁建设、谁所有、谁投资、谁收益”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采用不同方式明确其产权关系、利益关系和责任主体。对于一些单个农户受益的项目,可实行项目建设所形成的资产归农户个人所有;对一些受益人口相对分散,产权难以分割的工程,如供水工程、农村水电、节水灌溉等,在尽可能明晰工程所有权的前提下,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或组建使用者协会等方式,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也可以将部分所有权移交给受益农户,明确由农户负责工程的保养管护工作,并保证工程的完整性和使用方向;对于一些具有一定收益、适合经营的基础设施,如人口集中地区的农村水电、统一供水等,可通过公开拍卖,转让工程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等方式,由购买者自主经营管理,并由其负责工程的管护,主管部门对其进行监督。

2.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财政是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一方面,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总量,让公共财政覆盖农村。一是财政资源配置适度向农村倾斜,国家要继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占GDP和财政支出的比重。二是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益不低于20%投向农村,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把一定比例的国债资金和基本建设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政府应建立财政贴息和投资补偿制度,把部分财政拨款和财政信贷转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贴息资金或投资补偿资金,既能发挥政府引导社会资金的作用,又能降低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成本,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3.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重新打造多种金融形式并存,形成分工合作、良性竞争的多层次、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一是重新定位农业发展银行职能,调整经营重点,扩大业务空间,政策性金融服务向农村基础设施领域倾斜。二是农业银行经改革后定位国有农村商业银行。三是继续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明晰产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使其真正成为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四是部分国有商业银行退出农村地区之后,国家应放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和允许民间金融、外资金融进入补位,建立数量适宜的农村中小银行。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第5篇

关键词 :农村水利设施 水利设施管理 水利设施维护

1、前言

自古以来我国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作用。农村水利设施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现代化农业的不断发展,农村水利的发展和维护也应该符合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农村水利设施的有效利用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以及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水利设施是否能够充分发挥起作用不仅在硬件设施的选择上多加关注,在农村水利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上也应投入更多的精力。农村水利施舍的建设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如果不加以好好利用反而不利于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

2、农村水利设施管理与维护现状及问题分析

从农村水利设施管理与维护的调查现状来看,现阶段对于农村水利设施的管理与维护都处于盲区,基本上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农村水利设施利用的主体一般是以村为行政单位的居民,理论上农村水利设施属于公共物品,因而对水利设施的管理与维护应是由本村的政府行政单位即村委会负责或者统一由乡镇人民政府单位负责管理与维护,但实际管理状况基本仅限于农村水利设施利用费用的征集方面,对于其真正的管理与维护根本无从谈起。

在农村水利设施的管理与维护上目前阶段最大的问题就是“主体不明,管理缺位,维护空缺”。根据相关法规和条例规定,某一地方行政区的所有基础设施及公共物品理应由该辖区的人民政府负责管理与维护。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农村的各项政治、经济事务都是有相关单位集中统一管理,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与维护则是根据其所述事务种类的不同由不同部门具体负责。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来的管理模式也随之瓦解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忙于自身的农业生产,因而对政府的以来也就逐渐降低了。之后农业经济制度的改革免除了农业税收的缴纳,农民更加没有生产负担,但农村政府部门的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原本用于基础设施维护的费用也随之缩减,农村水利设施作为农业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政府也逐渐疏于对这一方面的管理与维护了。现阶段对于农村水利设施的维护基本上是无人问津的状态,多数水利设施都出现了老化、损坏等现象,破坏现象十分严重。

3、农村水利设施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3.1 水利设施的公共属性

农村水利设施基本上是国家投资建设的公共使用设施,因此农村水利设施具有准公共物品的属性,准公共物品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性的,因此作为准公共物品的农村水利设施就不受到市场的调节和控制,人们可以任意地使用农村水利设施,享受农村水利设施带来的便利,但是对于水利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不负有相关责任,所以人们尽管都在使用着公共的农村水利设施,但关于其使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管理维护却置之不理。农村水利设施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存在和使用就决定了其利用不受到市场的支配,其管理和维护也不能够倚仗市场来进行,只能采取国家干预和管理的方式来进行。

3.2 水利设施管理监督工作的缺失

农村水利设施在建设、利用和管理维护的过程中并没有相关单位或者责任人对项目进行一个系统的监督,因而对于农村水利设施是否有相关单位进行管理和维护、管理到何种程度、管理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也无从知晓。农村水利设施作为国家投资建设的公共利民项目,理应由政府相关部门对其各方面的情况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并对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以达到其应发挥的作用和效果。但是我国目前政府机构的人员比较懒散,制度机制设置不合理,就造成了“无人督促,消极对待”的结果。如果有上一级相关部门或单位对乡镇农村水利设施管理和维护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和监督,并对出现的问题要求政府部门及时进行修正,那么农村水利设施的管理方面可能也就不会出现现在的“主体缺位,无人管理”的状态了。

4、农村水利设施管理与维护对策探究

4.1 明确农村水利设施管理与维护责任机制

农村水利设施理论意义上说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因为不涉及和损害个人利益使得公众对其利用上不加节制,使得农村水利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如果不加以管理和维护,难以满足未来农村发展建设的要求,因而必须对农村水利设施的管理与维护责任机制加以明确,使得每一个设施都能对应到户、对应到人,使得其管理和维护与个人利益关联起来。政府部门可以根据每个水利设施所辐射到的用户范围来划定界限,限定每个水利设施具体由几户居民负责,可以按年或季度拨款用于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并派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对资金去向等进行监督并且定期检查维护效果,已达到管理和维护的效果以提供人们长久利用。

4.2 制定农村水利设施管理与维护规划方案

农村水利设施作为公共物品从其建设之初就决定了其“有人用,无人管”的结局,所以现阶段水利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上问题在所难免。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充分考虑建设、使用以及后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好管理方案。政府部门在建设初考虑到农村水利设施会出现“有人用,无人管”的现象就应事先制定好管理和维护措施,如上文中提到的责任到户,在工程建设开始前就应对所涉及到相关利益的居民表明使用细则及管理维护的具体细节,鼓励使用主体参与到水利设施建设、发展和管理维护的进程当中。

5、结语

新型农村的建设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要相应配套的基础设施进行支撑,农村水利设施是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设施,对于促进农村、农业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现阶段农村水利设施的利用、管理和维护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若想实现农村水利设施的长久利用,更好地发挥其功用和效能就必须要做好农村水利设施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为新型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孔喜梅.农村水利设施管理和维护的困境与对策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第6篇

一、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

由于长期以来推行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我国的财政支出城市建设占了大部分比重,农村基础设施远远落后于城市。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开始将财政政策由原来的积极政策转变为文件政策。鼓励退耕还林,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发展。但是,部分农村的基础设施仍存在很多问题。

1、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等公共基础设施也亟待加强。由于农村居住地分散,农村教育基础设施不能完全满足农村教育的需求,由于学校较远,很多孩子上学远,有些孩子甚至只能住在亲戚家,容易影响孩子学习成绩。农村的卫生调教难以达到相关要求,卫生室的设置也科学,部分贫困农村甚至没有设立卫生室,加之卫生服务人员的素质较低,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就医。

2、农村的公路建设虽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几乎实现了村村通车的目标,但是,已经建好的农村的公路缺乏后期的养护资金,加之本身道路的质量差,建造技术低等等因素,导致农村公路遇到灾害天气难以通行。能源建设是农村基础建设的重要部分,农村的电力、燃气和环保事业都急需发展。农村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紧张,尤其夏季用电高峰,一半都是靠牺牲农村电力来接触供应的瓶颈问题。燃气对于农村普及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缺乏运输线路,没有专用的运输设备,现在农村大多数还是依靠摩托车或者说是人力车来运输燃气储蓄罐,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另外,农村的整体环境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用水和厕所的认识不足导致农村的卫生环境较差。

3、农村的水利设施也是非常贫困的。水利是农业生产生活的命脉,近年来,我国的农村水利事业虽然得到了极大的保障,但是排水灌溉的设施以及农村饮水安全设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灌溉的梗阻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水资源严重浪费,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另外,农村安全饮水基础设施缺乏有效地管理,部分地区甚至还没有完善安全饮水设施。

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原因

1、农业部门的产品数量和价格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导致农业部门难以吸收社会资金。再加上,农业部门的直接经济效益小,短期内难以获得相应的回报,必须通过加工和流通部门才能获得经济效益。农业部门投资大、回报低、见效慢,自然风险大,市场信息滞后等等导致投资人不愿投资农业部门。

2、历史遗留问题导致我国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为城市不断地提供农产品和工业原料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收入,随着国家的政策倾斜,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加重,逐渐忽视了农村的重要地位。虽然近年来投放到农村建设上的资金不少,但农村人口多、面积广,人均投资量和地均投入量与城市相比存在着巨大反差,教育、卫生、文化基础设施等环节差距更明显。而且,单项工程建设投入量不足。对于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来说,只能靠降低建设标准来完成工程投资。

3、大部分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续建翻修任务较重。人口流量的增大,供水设备日益不能适应用水需求。加上设施渠道标准低,倒塌、淤积和堵塞现象严重,病险水库尚未治理,大部分水利设施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

三、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

1、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关系。要明确划分中央、地方政府和农村组织的责任。统一财政来源的渠道,避免重复或推卸责任的情况。建立自上而下的资金管理体系,做到资金的统一性和管理的统一性,避免个部门各自为政的弊端。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来提供基础设施,最大限度的利用地方政府的优势,控制资金成本的外溢。

2、“城乡一体化”,是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农村建设的关系最佳战略。政策上要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支出,采取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产业化,为农业产品的供给提供畅通的运输渠道。缩小农村与城市生活水平上的差异,刺激农民的需求,消化过剩的生产力,更新农民的观念,提高农民素质,使经济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其次,要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机制,根据农村基础设施的特点选择投资模式。

3、建立资金的效绩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监督和确认资金的来源和走向,实行抽查和监督制,提高财政农用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总结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第7篇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摘要】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从永州市地区农村体育活动开展和场地设施建设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综合整理分析新型城镇背景下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中影响主要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归纳了农村场地设施建设中存在经济基础薄弱、政策法规管理机制不健全、农民体育意识缺乏等诸多因素。依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具有较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健全的政策法规管理机制的完善、提高农民健身意识等方面的对策与建议,为农村建设体育场地设施发展作出一些建设性的参考。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永州市;农村;体育场地

自从国家中央启动新型城镇化农村建设以来,全国地方政府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加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建设,是城乡共同繁荣发展一个重要课题。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主要放在农村,进一步推进新农村的建设,认真彻底抓好农村建设的筹备发展工作。永州市在农村建设上做出一次飞跃性的尝试,认真抓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路线,同时注重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体育是构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永州市农村的必要条件。而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是开展体育锻炼活动重要的基础条件之首。

1 永州市农村体育组织活动的开展与场地状况

1.1 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组织的主要形式

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对于体育活动的开展极其重要。我市农村体育主要形式的开展有:(1)个人自主锻炼;(2)与家人和朋友一起锻炼;(3)参加村委会组织的体育活动;(4)参加体育部门组织的体育活动。从调查来而看农村并没有配备专业体育锻炼指导人员配备和成立健全的体育指导站,村民自身缺少体育相关专业指导,无法健康的进行体育健身活动。其中只有极少数村子村民想了解体育知识是从其相关负责体育领导干部和体育老师进行咨询和学习,农民自身获取体育锻炼知识的途径非常狭窄,即使干部和体育老师愿意进行悉心指导,但是农村整理全民健身体育发展处于滞后阶段。

1.2 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组织的主要项目

永州市农民在参与体育活动经常性运动项目分为慢跑或散步、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广场舞、健身器材活动等。慢跑和散步是农民健身活动的首选项目,因为这两项运动对运动场地和技术含量无过高要求易开展。其他有着较高难度的体育项目,如体操、武术等体育项目是农民遥不可及的,更是在现代化城市中有些新型的体育项目如攀岩、滑雪、跳伞等项目基本不可能有机会接触和亲自体验。其他体育项目由于体育项目的场地和经费欠缺,像排球、足球、网球、保龄球等,多数农民经济条件无法接受。但篮球比赛是农村农民比较擅长和喜爱的体育项目运动之一。以各乡镇为例,各个乡镇在工作上需要交流时,经常进行篮球比赛联谊,更是促进乡镇之间和谐发展与进步。各村之间也经常会组织篮球比赛,而农村篮球赛是农民朋友和村民参与积极性较高的项目,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村民之间可以相互交流感情的一种方式,尤其在经济条件较好的村不仅组有篮球队和建有篮球场,甚至还修建灯光球场,这无疑为促进开展篮球运动奠定的基础。

1.3 农民参与体育组织锻炼活动的场所和时间

在体育活动场的选择上,多数锻炼者以自家庭院、街道边、住宅空地、场院等非正规体育场所锻炼身体。对学校、企业等的体育场所开放情况进行调查,农村单位、学校体育设施严重缺少专业人士管理归咎于主要原因,目前体育场地设施极少数对外开放,原因是怕体育设施体育器材没有得到合理妥善管理被损坏。如今现阶段,农村体育健身设施已成为农民锻炼的重要场所。从村民参与活动组织的时间上看,基本上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在家为主,极少中年人留家务农,由于农村外出男女青年劳动力较多,一般老人和中年人活动时间主要以晚饭过后时间为主,儿童在学校进行体育锻炼占主要。比如江华瑶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地区在春节期间外出打工、经商回乡的人群基本比较多,民族体育活动自然比平常开展的比较频繁。

1.4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情况

从调查来看,永州市的体育基础场地设施主要集中在县城区,县城区又大多数主要集中公园、广场、机关单位和企业等,致使永州市周边乡镇和农村体育场地严重缺乏,现阶段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育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难以得到满足。通过走访调查永州市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现有的情况来看,抽查一小部分村镇进行考察,如黄田铺村、百美田村、普利桥村、双江桥村、岚角村、伊塘村、秦岩洞村、球华村、鹧鸪岭村等村镇,只有极少几个村镇有体育锻炼场地设施,其他村镇几乎没有专门的体育锻炼场地设施,导致平常难以顺利的开展体育活动。如今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处于严重紧缺现状,尤其江华瑶族自治县特别贫穷的农村,体育场地紧缺现状不能满足农村体育发展的需要。合理建设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将成为新城镇背景下永州市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点之一。

2 影响永州市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的因素分析

2.1 农村经济基础因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群众体育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民体育事业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水平,经济对农民体育事业发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对投入体育事业经费、建设体育场地设施以及当地农民的体育消费水平等几个因素。通常,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政府和社会投入体育经费成正比,反之亦然。其次,经济制约着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水平,体育场地设施尤其是体育场馆(室内体育场所)建设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对经济发展水平的依赖性很大。目前,永州市农村的整个经济基础处于薄弱地位。

2.2 政策法律法规、制度监督机制因素

永州市农村的体育场地设施法制程度较低,当地地方政府没有重视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导致农村政策法规各个制度建设不完善,没有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制度提供保障性作用。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严重匮乏,一些乡镇、村即使有体育场地设施也是较单一化,形成无人管理模式。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监督机制,不能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随之农村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发展也不可能得到保障。现阶段,永州市新农村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政策法律发挥、制度监督机制存在许多问题。

2.3 农民体育意识因素

发展农村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没有把体育事业作为一方面纳入,各地方党委、政府注重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效益,然而忽视农村体育建设工发展。另外,体育锻炼欲望因文化程度所决定,目前农民文化素质整体偏低,体育锻炼意识相对落后。尤其女性人口受教育程度更低,再加上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力度不强,导致对体育知识和锻炼认识不足,没有形成健康体育锻炼积极向上的氛围。至今,农村生产中机械化、自动化农村事业没有普及到位,这使许多农民认为自己在生活中已经劳动没有必要进行健身锻炼。形成了农民自认为“劳动就等同于体育锻炼”、“体育健身锻炼是城里人的事,是有钱、有地位的人事”等有偏颇的思想。农民对体育活动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使农民尚未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严重缺乏农民对体育场地建设的意识,这直接影响了农村体育建设顺利的开展。

3 永州市农村体育场地建设发展的对策

3.1 政府加大公共财政投入

政府必须大力发展经济落后的农村体育场地建设,承担起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加强对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投资,对农村村民实现社会公共资源公平、公正、科学地配置原则。公共财政投入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既是落实政府提供新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的政策要求, 也是解决农村体育设施建设资金储备不足、体育设施资源缺乏,又是推进快速发展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必然之路。公共财政的投入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及体育公益用于重点投向农村全民健身事业,为农民健身配置必要的体育场所和设施,因此更好完善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调查发现,建有体育基础设施场地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村子与其他经济较落后的村子村民身体素质相差甚大,有体育健身场所的当地村民休闲的都喜欢去跳跳广场舞、交谊舞或者在健身器材上运动下,村民通过一段时间有规律的锻炼,村民体质有明显的增强,这现象使政府投入体育基础设施更加有意义,更是促进农村农民的全民健身发展。

3.2 加强地方立法、依法行政、完善监督机制

当前永州市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法制程度、地方政法规处于滞后阶段,各种监督制度机制不完善,没有有效地为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提供保障性制度。地方政府行政部门立法律法规,推动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发展的可持续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经费、人口、文化素质等多方面的问题,政策和法制性强,协调程度大,因此,制定健全的体育设施建设管理制度,推进在依法行政、依法治体。应探索制定《永州市体育事业捐赠管理办法》、《永州市体育设施保护条例》、《永州市体育公共服务与管理办法》、《永州市全面健身发展纲要》等专项法规,培育体育服务和规范体育市场,为建立和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法律性保障。

3.3 提高农民体育意识

如今有知识、有文化的农村群众能才能促进新型城镇背景下农村体育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农民文化素质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农民群众对全民健身的认识程度。思想文化道德建设工程的实施,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行政村为重点,以村民为对象,建设发展各级文化活动设施场所,邀请体育相关专家进行有关知识的讲座,使村民自身丰富体育知识、拥有健康锻炼的心态,推动农村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利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发展乡镇综合文化站和行政村文化活动室职能,大力宣传有关体育健康知识,努力实施“农村书屋”工程。农村文化生活载体和手段的创新,有效采取广大农民群众丰富多彩形式和内容,满足农民朋友们体育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农民的体育意识和参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沈建华.上海市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J].体育科研,2008(2):37-41.

[2]张传义,任保国.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建设的社会价值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0,31(3):56-59,68.

[3]于晨.2007年上海市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报告[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33-34,75-78.

[4]杨驰,陈刚,章仪.加快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39):2.

[5]赵克,郑旭旭,兰自力,等.城建居民小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立法研究[J].体育科学,2001(21):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第8篇

关键词:村庄布局;空间结构;中心村;重构

中图分类号:F1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6-0134-04

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根本目的在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的内容主要是在一定县域范围内,综合分析评价各村庄的发展和建设条件,分析各村生产生活条件,综合考虑自然因素和社会历史因素,针对各村庄具体情况,提出迁、并、整治的具体措施,并统筹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西部农村地区由于受自然、历史、区位、结构、信息、观念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缺乏工业带动,各项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经济落后和历史习俗的影响,导致西部农村地区社会问题较为突出,等。种种因素都给西部地区县域村庄布局规划中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本文以陕西省凤翔县村庄布局规划为例,对凤翔县域村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合理进行产业布局,提出村庄空间结构重构重点,调整村庄体系,确定重点发展村落,提出村庄迁并整治策略。

1 凤翔县域村庄分布特征

凤翔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地区,共有233个行政村,740个自然村,其中大型行政村(大于1000人)占到90%以上,存在众多人口只有数十户的小型村庄。县域村庄绝大多数集中于南部塬区,仅少部分位于北部山区,且随着移民搬迁工程的进展,山区型村庄逐渐减少。县域农村工业化水平较低,以农业为主,收人来源主要为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整个县域村庄等级分为三级,即建制镇(乡)一行政村一自然村。

根据村庄布局形态,结合其用地条件、设施配套状况,县域内村庄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1 带状延伸

此类村庄多沿主要交通线路或河流两侧分布,并沿其延伸发展。同时,村庄聚集度较低,管理不便,已有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利用率不高,且修配完善较困难。

1.2 块状聚集

此类村庄多呈块状分布在空间开阔、地势平坦的地区。村庄人口和用地规模较大且集聚度较高;交通发达,与周围村庄联系紧密;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布置集中,使用效率高。

1.3 点状分散

此类村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种:耕地分散,住宅多围绕耕地进行建设;在山区等用地条件较差的地区,住宅选择在山间平地等用地条件较好的地点进行建设。总体而言,该类村庄规模小,管理不便,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且已有设施利用率低,不利于村庄发展。

2 村庄空间结构分析

2.1 县域村庄结构特征

对一个区域系统发展的分析,首先可以从资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三方面的特征来进行分析,在不同等级的区域,结构呈现出不同的组合。作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凤翔县域农村经济在资源、产业和空间分布上具有以下特征。

资源结构:以土地资源为本,农副产品加工程度较浅,人力资源以体能使用为主。

经济结构:农业占绝对的比重,农村工业加工和工商业都很薄弱,服务业服务半径较小,通常具有针对性。具有为整个县域服务的医疗、商贸、运输、金融服务等基本职能的中心。

空间结构:由于农田的存在,村庄经济活动呈现面状形态,且活动较为分散。由于交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区域联系网络,节点基本由自然集聚而成。受行政区划和历史习惯的影响,某一范围人们的经济活动联系比较频繁,超出范围的联系较少。从整个县域来看,有若干中心点,各种设施和机构比较集中,服务范围基本能够覆盖整个县域。

2.2 村庄空间结构影响因素

村庄空间分布结构是指村庄地域空间上的组合形式和相互的分布位置以及相互之间联系的网络状况。村庄在等级规模和职能上的空间分布以及组合可以综合反映县域内自然经济因素空间上的分布和产生的效应。

事物的存在与布局总是会在空间上最先反映出来,并体现出一定规律性和条理性。村庄空间布局包含两个尺度,一是个体的空间布局,另外一个是村庄群体的空间布局。个体村庄与群体之间的空间关系构成了区域村庄空间布局形态。村庄是社会存在的一种形式,其结构具有社会经济的大背景。从村庄空间布局的深层结构上来看,村庄布局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如图1。

3 县域农村产业布局

3.1 产业发展布局模式

县域农村产业发展的选择宜发挥地区优势。根据地域分工理论,各地区只要将区域内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参加区际交换,在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选择劣势最小的,可获得相对利益,即发挥地区优势。县域区际分工中,不具备任何绝对优势的地区宜发挥其比较优势,对劣势较小的产业予以扶持,使其拥有绝对成本优势,实现产业规模化,品牌化。

根据王顺克对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二元一体化”发展内在机理分析,县域农村产业发展模式基本有以下几种:以农产品加工园区为支撑的发展模式,以特色资源开发为优势依托的发展模式,以历史文化积淀和民俗文化为依托的旅游或生产发展模式。

3.2 凤翔县农村产业布局

综合分析凤翔县域农村社会经济条件,凤翔县域农村产业发展布局,要实现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在有利的地区基础上,发展一批主要为区外提品和服务的专业化部门,特别是要形成能发挥聚集经济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专门化部门。县域各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模式:

3.2.1 以农产品加工为支撑的发展模式。

主要分布在县域北部汉封、董家河、范家寨、糜杆桥、姚家沟等乡镇。该区域土地辽阔,林草资源丰富,发展林果和畜牧业前景广阔;县域东部横水、彪角、郭店、虢王四个乡镇,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有一定辣椒、苹果和畜牧加工基础,宜以农产品加工为龙头,带动整个地区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扩展省内市场,形成区域品牌。

3.2.2 以大型企业为龙头的工业园区为优势依托的发展模式。

主要分布在县域西部的长青、陈村、柳林、尹家务四个乡镇。该区域现有产业基础较好,分布有长青工业园、陈村工业园、酒业工业园三个园区,主要发展电力能源、电子和制酒业。以发展园区为重点,以工业园区经济带动农村的发展。

3.2.3 以特色自然资源开发为优势的发展模式。

主要分布在田家庄和姚家沟、糜杆桥的低山地区。该区域石灰石资源比较丰富,现有化工厂、花炮厂以及水泥厂多个。宜发展建材、化工原料工业。

3.2.4 以历史文化积淀和民俗文化为依托的旅游或生产

发展模式。

分布在中部城关镇、南指挥镇以及唐村乡的部分。该区域食品加工业和传统手工业基础雄厚。依托六营民俗工业园,发展传统手工业和工艺品。同时,宜大力挖掘县域丰厚的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有规模有体系的旅游空间系统,为乡村开拓旅游经济。

4 县域村庄空间布局

4.1 县域村庄空间布局模式

对于还没有发展到工业化阶段的凤翔县域村庄体系来说,要实现整个区域的经济进步,可以采取“多核心”增长极模式。空间上不同强度分布的点状增长通过各种不同的路径对各自的辐射范围内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其手段是将有限资金、资源集中投入到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效益明显的村镇,并形成规模效益,强化增长极的经济实力。增长核心的培育以及成长首先对周围村庄产生极化效应,即将周围的资金、资源以及劳动力吸引到增长核心上来,从而实现自身的快速成长。在增长极成长、扩大的同时,不仅吸引资金、资源和劳动力到自身的产业上来,而且还会在其周围吸引产生相关联的其他生产部门以及服务部门。实现增长极范围的扩大,即增长点到增长区的转变。

4.2 村庄布局引导思路

各村庄空间布局以及调整主要以村庄空间集聚的思路进行规划。村庄空间集聚是指农村用地、人口以及各种经济、社会活动在地理空间上趋于集中的现象。农村空间集聚一可以提高村民的生活便利性,二可以带来经济效果。

村庄空间集聚带来的规模扩大使得人口和建设面积达到各种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的门槛,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同时还可以带来经济的节约。首先空间集聚带来村庄成本的节约。集聚有利于提高公用设施和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避免了公用设施和基础设施大面积滥建,节约村内财政支出,提高经济投资资金储备量;其次,由于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的扩大,达到部分行业部门产生的门槛值,促使新行业部门的产生和发展,再次,由于产业活动以及集聚本身具有外部性,经济、社会活动在某一空间的集聚必定会产生在这一空间的消费集中,从而产生为这一集中产业或者人动提供服务的新行业。

4.3 村庄体系调整

区域空间结构是与一定经济发展阶段相对应的,区域村镇体系的组织结构宜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进行重组。由于凤翔县县域农村仍处于农业向工业化转变的阶段,即工业化前期阶段,整个县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对其村镇体系空间发展模式的选择采取集中模式,在项目建设上引导区域投资、社会投资以及民间投资向比较优势明显的局部村庄,尤其是向中心村集中,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和聚集经济效益,形成区域发展极核。

凤翔县现状村庄体系结构将其按建制镇(乡)一行政村一自然村进行划分。由于缺少中心村,只能由镇(乡)区直接带动各行政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一些行政村远离镇(乡)区,辐射半径太大,致使无法接受足够的辐射带动作用。

根据县域村庄现状体系结构、职能和规模等特征,以及村庄发展需求:将县域内村庄分为四个等级:

建制镇――中心村――一般行政村――自然村,或集镇(乡政府驻地)――中心村――一般行政村――自然村。

建制镇:指按行政建制设立的镇。建制乡镇应能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乡镇企业集聚、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集镇: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集镇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可以成为建制镇。

中心村:指镇(乡)域范围内区位条件好、人口相对集中、经济实力较强、基础设施配套较齐全,并设有兼为周围村庄服务的公共设施的新型农村社区中心。

行政村:指依照行政建制依法设立村民委员会的村庄,具有一定规模,对其所辖自然村有辐射能力。

自然村:指由村民经过长时间聚居而自然形成的村落,其分布和规模受到地理条件、耕作需要、生活方式等的影响。

4.4 中心村设置

中心村建设是农村空间重构和促进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比较适合城镇化程度低,村庄规模小、数量多、布局分散的欠发达地区。在村庄体系中,中心村介于乡镇和行政村庄之间,能起到乡镇副中心的作用。

中心村是以区域位置和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居民点为中心,聚集周围若干相对弱势村庄形成,应该具有一定规模和聚集潜力。因此中心村选择根据对各行政村进行分析,选取与周围相互作用力强,基础设施较完善,用地条件好的具有有发展潜力村庄为中心村,作为镇区内的副中心,通过空间相互作用,增强各要素的流动程度,为经济发展以及村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

根据凤翔县村庄发展具体条件,全县选取32个行政村作为中心村,其中北部山区村庄数量少,距离较远,中心村设置较少。而中部和南部村庄数量多,规模大,村庄联系较为紧密,发展条件好,设置中心村较多。

4.5 村庄迁并整治

按照村庄空间集聚的思路,针对凤翔县域各种布局形态的村庄采取相应的迁并策略。

4.5.1带状延伸形态。

建设用地沿公路和河川呈带状布置的村庄,应向分段集中式发展,以便分段进行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同时加强各分段之间道路设施的规划建设,方便各分段间联系。

4.5.2 块状聚集形态。

建设用地呈块状聚集形态的村庄,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扩张建设,对于符合中心村设置要求的村庄,可按需要将其设为中心村,并配套相应的设施。

4.5.3 点状分散形态。

北部山区受自然条件限制成点状布置的村庄,要针对自然村规模小、交通不便、受自然灾害影响严重等问题,应进行适当的迁建、合并,迁建、合并一般不打破行政村的界限,以利操作、减少矛盾。

5 村庄布局重点任务――空间重构

空间发展模式的确定,村庄拆、迁、并等措施的确定,使得生产生活要素投入的空间位置发生转移,必然引起县域产业以及村落的空间结构重组,因此村庄布局规划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促进发展的目标下对村庄空间结构进行重组。一般来说,区域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包括:节点、通道、流、网络和体系。由于五种要素中,只有“流”表现为动态要素,而在村庄布局中主要研究对象是农村空间的问题,因此,其余四种要素就组成为空间重构的主要素。从对凤翔县村庄布局规划的实践来看,处于由农业向工业化发展初级阶段的县域,村庄布局空间重构的重点如下。

地域空间结构的重组应在正确判断村庄体系发展阶段的基础上着重通过对节点(企业、村落)、通道(道路)、流(资金、物质等资源)、网络和体系的重组来进行。一般情况下,应首先在县域范围内确定具有发展条件和潜力的地带。如基础设施良好或重要道路经过的地区,作为村庄体系发展的轴或“廊道”,予以重点开发;其次,选择发展轴上比较优势较大的村落作为重点开发对象,作为增长核心,并确定其性质和空间发展方向;最后,构建村庄空间以及经济发展“体系”,并规划完善支撑系统。

职能空间结构重组的主要内容是划分职能片区。为了更有效地调控其空间集聚行为,根据村庄联系紧密度与发展水平相似性的原则,凡联系(尤其是以经济联系为主的横向联系)紧密的村庄,发展水平相似的村庄,宜把他们划人同一个片区,以利于他们朝共同的经济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