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透析护理综述

透析护理综述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29 16:03:22

透析护理综述

透析护理综述第1篇

关键词:血液透析;诱导期;并发症;老年;护理

老年尿毒症患者因肾功能衰竭常需要透析排出体内毒素,但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逐渐减退,对血液透析的耐受性差,尤其是在诱导期更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现将我院2006年4月~2012年12月对78例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的护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老年尿毒症患者78例,男55例,女23例,年龄50~80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30例,高血压肾病25例,糖尿病肾病12例,双肾结石11例。血液透析前血肌酐526.8~1675.2umol/L,尿素氮13.42~46.1 umol/L,血钾3.5~8.1 mmol/L,血浆白蛋白24~46g/L。收缩压98~230mmHg,舒张压40~150 mmHg。

1.2方法 用东丽(TORAY)-7R-8000, 费森尤斯(Fresenius)4008 B/S血液透析机,尼普洛一次性透析器,透析膜面积1.3/1.6m2,透析液流量500ml/min,隔日透析,透析时间为2~3h/次,患者无水肿及心衰情况时脱水不大于0.5kg,否则采用单纯超滤,根据患者有无出血倾向确定肝素用量,必要时采用低分子肝素透析或者无肝素透析等。

2护理

诱导期透析是指患者血液透析的最初的一段时期,患者从明显的尿毒症状态逐渐过渡到平稳的透析阶段,此期老年患者在心理上及生理上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加上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逐渐衰退,尤其是心血管功能稳定性差,因此在诱导期老年患者更易发生并发症;常见并发症主要有失衡综合征、心律失常和低血压。

2.1失衡综合征护理 透析过程中因溶质排出导致血浆渗透压明显下降,而脑脊液、细胞内液及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缓慢,血浆与其他体液之间形成渗透梯度,使体液重新分布,而出现失衡综合征,表现为恶心、呕吐、抽搐、头痛、血压增高、昏迷等症状或急性肺水肿等症状[1]。本组78例中有25例患者出现失衡综合征,其中比较严重4例出现视力模糊,震颤症状,主要是因为透析前尿素氮及肌酐水平太高,尿毒症症状严重。有报道[2]说使用小面积低效透析器、降低血流量、增加血浆渗透压、多次短时透析、减少超滤量可明显降低失衡综合征的发生。因此我们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2.1.1使用低通量透析器 给患者使用面积为1.3m2的空心纤维型透析器。

2.1.2短时多次透析 根据患者血浆渗透压、血浆生化指标和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及年龄等情况进行短时多次透析。

2.1.3增加血浆渗透压 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时,对有糖尿病的患者给予3%氯化钠100 mL或5%碳酸氢钠100 mL快速输注;其他患者给予25%葡萄糖60 mL~80 mL静脉注射以增加血浆渗透压。

2.1.4减慢血液流速 调整血流量为150 mL/min。

经上述护理措施,25例失衡综合征患者均顺利度过诱导期。

2.2低血压护理 低血压是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30 mmHg以上,或收缩压降至90 mmHg以下, 伴冷汗、打哈欠、眼花、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等,发生主要原因为透析开始时体外循环管路的血量约为200 mL,当血泵快速运转时,又没有预充液进入体内,导致血容量短时间内突然减少,使血压下降、心搏出量减少[3]。本组78例患者中有42例出现低血压症状,我们的护理措施如下。

2.2.1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多与患者进行交流,主动介结环境,告知患者在透析中如有不适及时告诉护理人员,以便及时处理。并耐心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血液透析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陌生、恐惧心理,教会患者正确的放松技巧,如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等。

2.2.2充分预冲 透析器和血液管道要预充盐水,防止血容量减少引起不适。

2.2.3维持血浆渗透压 对低蛋白血症者血液透析前输注白蛋白、血浆等以维持血浆渗透压。

2.2.4防止低血压 提高透析液钠浓度到140mmol/L左右,暂停高血压患者当日晨间降压药。诱导期普通患者多不超滤,如患者有肺水肿和心衰,可先行单纯超滤,超滤脱水不超过0.5L,再进行透析。

2.2.5纠正贫血 对严重贫血者透析前进行输血。

2.2.6低血压的紧急处理 患者一旦有低血压表现立即采取头低位,停止超滤,输注生理盐水100 mL(轻者输注100 mL生理盐水后低血压症状很快缓解,若氯化钠输入量超过500 mL血压仍不上升,立即使用升压药,同时回血。),改为旁路或降低跨膜压。

经过上述护理,本组42例低血压患者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顺利完成透析。

2.3心律失常护理 在诱导透析时,该类患者血液中Ca2+、K+、H+、Mg2+等离子水平会迅速波动,而这些离子都对心脏的传导系统会造成影响,低氧血症也常伴随整个透析过程,因此患者常表现为房颤、室性心动过速、频发性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

2.3.1监测生命体征 对于心功能不稳定的患者专人床边心电监护,15 min~30min监测生命体征1次,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2.3.2心律失常的处理 若心律失常确与透析相关则应终止透析,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本组78例透析诱导期患者发生心律失常者3例,其中1例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首次透析40min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护理人员及时发现病情,停止透析、第一时间给予心肺复苏术,静脉给予50葡萄糖60 ml和生理盐水150 ml,患者转危为安,返回病房继续治疗,其余心律失常患者均得到有效控制,顺利完成透析。

2.4出血倾向的护理 本组2例患者有肝硬化,出血量约1000ml,1例有消化道溃疡,出血量约50ml,1例有痔疮,出血量约20ml。本组4例有出血倾向的患者,2例采用无肝素透析,2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透析,而且透析器凝血发生率也显著降低。

3结果

本组78例透析诱导期患者有25例出现失衡综合征;42例出现低血压症状;3例出现心律失常,其中1例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呼吸心跳骤停,护理人员及时发现病情,停止透析、第一时间给予心肺复苏术,静脉给予50葡萄糖60 ml和生理盐水150 ml,患者转危为安,返回病房继续治疗;4例有出血倾向,患者经过上述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均安全度过诱导期,无1例患者死亡。

4讨论

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尿毒症患者在逐年增加,由于老年患者生理功能的改变,加之疾病的复杂性,对血液透析治疗的耐受性差,血液透析过程中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使老年患者的存活率明显降低。在血液透析时尤其是血液透析诱导期提供良好的护理,严密进行监护,减少诱导期并发症的发生,保证透析安全,对提高此类患者的长期存活率及生活质量显得尤其重要。血液透析期间导致死亡的最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血管意外和感染因素,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心脏代偿功能减退,储备能力下降,心血管功能稳定性差,在血液透析诱导期容易出现心血管并发症[4]。本组78例老年患者透析诱导期有25例出现失衡综合征;42例出现低血压症状; 3例出现心律失常,1例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呼吸心跳骤停。因此重视慢性肾衰老年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并发症的护理,是该类患者能顺利进入维持性透析的重要保障。

5结论

慢性肾衰老年患者在透析诱导期易发各种并发症,在此阶段应遵循早透析、频透析、低流量、低超滤的原则,严防透析诱导期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细致地观察患者透析中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洞察和处理各种并发症,保障该类患者能顺利进入维持性透析阶段,提高透析质量,延长老年透析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1]孙玮.蒋薇薇,甄鹰.循证护理信息资源的获取[J].现代护理.2007,13(9):851-853.

[2]质刚.血液净化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33-135.

透析护理综述第2篇

关键词:血液透析;尿毒症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clinical effect of hemodialysis in uremic patients.Methods 48 cases of uremic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28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hemodi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20 cases) by Niaoduqing particles, Bering capsule, Jinshuibao Capsules with combined therapy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changes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and survival rate.Results The 2 year survival rate was 92.8% in the treatment group of uremic patients treated with hemodialysis. Compared with two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Key words;Hemodialysis; Uremia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48例尿毒症患者均为我院患者,其患者均有透析指征[1]。4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8例,男性20例,女性8例,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40岁。对照组20例,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39~70岁,平均年龄50岁。两组患者病情相似,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与观察 治疗组规律血透2~3次/w,4h/次,同时予以降血压、纠正贫血、纠正钙磷代谢平衡、护心等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尿毒清颗粒、白令胶囊,金水宝胶囊加上述综合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及生存率。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见表1~表3。

3 讨论

肾脏功能包括排泄体内代谢废物功能、调节电解质、体液及酸碱平衡的功能及分泌生物活性物质的功能[2-9]。尿毒症患者是因人体不能通过肾脏产生尿液,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而引起的毒害。血透是指把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然后借助于透析机上的装置,把血液泵人透析器,通过透析器里面的透析膜来进行毒素和水分的转运,把多余毒素和水分排出体外,同时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再把清洁的血液送回自己身体内,达到治疗尿毒症的目的,与此同时伴随肾病恶化而发生的恶心呕吐、贫血乏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甚至昏迷等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的并发症症状也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提高和透析设备不断改进以及透析质控的规范化管理,血液透析质量也不断提高,从而大大增加了患者在透析中安全性。本组28例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加综合治疗,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王质刚,主编.血液净化学[M].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M].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农洪涛.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致皮肤瘙痒的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08,03:31.

[4]曾翠青.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08:880.

[5]包娅.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头孢菌素致尿毒症脑病的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2:2062.

[6]樊伶俐.尿毒症并发左心衰患者在血液透析中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14:1337.

[7]张春换.血液滤过治疗尿毒症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04:79.

透析护理综述第3篇

[摘要]目的:探讨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的原因、机制和护理措施。方法:每小时测1次血压,必要时每15min~30min测血压1次。对于症状性低血压立即给予高渗溶液(50%葡萄糖溶液或1%~3%氯化钠溶液)100ml~200ml泵前输入,同时减慢流速及降低透析液温度。结果:低血压的发生以透析后1.5h~2h发生率高。给予高渗溶液,症状迅速缓解。同时调整透析液钠浓度、温度和血流速度效果佳。结论: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是及时发现低血压的关键。而快速给予高渗溶液,则能迅速纠正低血压,配合高钠、低温透析效果更佳。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护理

低血压是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伴或不伴低血压症状,发生率约为25%~50%[1]。现将我对透析过程中出现的相关性低血压发生原因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20岁~72岁。使用BaxterTINA1000透析机,透析器使用聚砜膜(面积1.3m2),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时间为4h/次~4.5h/次,血流量为200ml/min~220ml/min,2次/周。共进行4378例次透析,有369例次发生低血压。

1.2低血压诊断标准与透析前血压相比平均动脉压下降30mmHg或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2]。

1.3方法

1.3.1低血压观察方法每小时测血压1次,必要时每15min或30min测血压1次;观察患者出现头昏、出冷汗、打哈欠、抽筋、腹痛、嗜睡、肌肉痉挛等症状。

1.3.2低血压处理措施出现无症状性低血压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每15min测血压1次,使患者处于头低臀高位,吸氧,无效者可静脉滴注高渗溶液。出现症状时,除上述有关处理措施外,快速输入高渗溶液,给予泵前输入。如低血压持续时,遵医嘱给予升压药,如多巴胺、间羟胺等药物,必要时立即结束透析。

1.3.3调整透析模式提高透析液钠浓度为150mmol/L~155mmol/L,减慢透析中超滤的速度,降低透析液的温度为35℃~36.5℃。

1.3.4加强卫生宣教嘱低血压患者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幅度,减低每次透析的超滤量及超滤率;透析中不进食;透析前不服用降压药;保证有效循环血容量。

2结果

低血压发生在第1小时有9例次,占2.4%;第2小时有290例次,占78.6%;第3小时有50例次,占13.6%;第4小时有20例次,占5.4%。其中,老年患者有300例次,占81.3%发生率比较高。在369例次中有297例次血压恢复正常,可继续进行透析,72例次伴低血压持续,立即结束血液透析。

3讨论

3.1原因及机制

3.1.1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超滤脱水过多过快是导致透析患者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的常见原因。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所能耐受的血容量下降程度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3]。另外,开始进行透析时,血泵速度过快,大量血液在短时间内进入体外循环,使循环容量减少,引起低血压。

3.1.2透析液钠浓度过低和透析液温度过高血浆钠的浓度是影响血浆晶体渗透压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透析过程中其随透析液钠的浓度不同而发生变化。使用钠浓度过低的透析液进行透析时,血液中的钠离子、肌酐等渗透溶质被清除,有效循环容量减少,引起低血压。过高的透析液温度(超过38℃)可使中心血温升高,静脉内淤血,出现低血压。

3.1.3透析中进餐透析中进餐使迷走神经兴奋,分泌大量消化液,体循环平均充盈压降低,产生低血压。

3.1.4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贫血患者容量减少的应激反应差透析中容量减少时,机体不能有效提高外周血管的阻力,容易产生低血压。

3.2预防低血压的护理措施

3.2.1控制脱水速度和脱水量确定合适的干体重,并嘱患者控制透析间期的体重增加幅度不要超过干体重的5%,是预防低血压的关键。

3.2.2改变透析的模式对老年人、心血管不稳定的、经常发生低血压的患者,采用增加透析次数,序贯超滤透析,高钠透析。设置透析液钠浓度由透析开始时的150mmol/L~155mmol/L逐渐降至透析结束时的140mmol/L。

3.2.3低温透析设置在35℃~36.5℃的低温透析,可防止热应激引起的不良反应,增加心排血量,保证透析顺利进行。

3.2.4做好健康教育制订健康教育计划,提高患者执行医嘱的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综上所述,我们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护士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勤巡视,多观察,准确的做好记录,与医师配合治疗,避免低血压的发生,从而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丁虹.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机制[J].医学综述,2000,6(2):9193.

透析护理综述第4篇

目的:探究对接受血液透析患者予以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64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单一组,各32例。单一组行基础护理干预,综合组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总体满意度以及抑郁(SDS)评分、焦虑(SAS)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综合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单一组,综合组患者的总体满意程度31例(96.88%)显著高于单一组20例(62.50%)。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血液透析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护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情况,可广泛用于临床护理的过程中。

关键词:

优质服务;血透室;应用效果

血液透析是临床上急慢性肾衰竭的一种有效替代治疗方法,患者在接受血透期间将会面对不可预估的应激和挑战,生活模式的转变以及透析带来的经济压力,严重干扰了患者在此期间的心理健康,增加了患者发生焦虑以及抑郁心理等各种不良情况[1]。护理管理工作是医疗机构中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对于促进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健康情况十分重要[2-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血液透析患者均为自愿接受此次研究,并签署同意研究书。择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64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与单一组,各32例。其中,单一组组男性24例,女性8例,年龄24~82岁平均年龄为(60.4±5.8)岁,病程1.5~7.5年,平均病程为(4.03±2.85)年;综合组中男性患者为22例,女性患者为10例,年龄在22岁到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3±5.2)岁,病程时间在1.5年到7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52±3.01)年。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单一组患行常规护理。患者接受入院治疗后,医护人员需要对其患病情况进行实时观察和监测,同时为患者提供最为简单的护理服务。综合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的护理服务。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操作方法为:其一,血透前干预。护理人员采用简单的语言和耐心的态度,详细介绍关于透析的全部过程,耐心为患者解答心中的困惑和疑虑。采取和蔼的语言和温和的态度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交流和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其二,血透过程干预。在患者接受血透过程中,首先需要为患者建立血管路径,并仔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流量以及血糖等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血透的整体操作过程需要遵循无菌、消毒的原则,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其三,透析后干预。患者在行血液期间应该选择头低脚高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患者的回心血流量,避免错误造成低血压病症的发生。在血液透析的情况下,患者将会在此期间出现丢失体内蛋白以及胃粘膜萎缩的情况,进而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针对患者出现上述现象,医护人员需要正确指导患者进行规范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合理搭配各种营养的摄取含量,营养均衡。与此同时,为了避免患者在此期间出现感染情况,应该时刻保持患者病房内的环境卫生。

1.3临床观察指标

使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其问卷调查内容通常包括:护理情况、管理模式、住院环境以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问卷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为分数>90分;满意为分数在70分到90分之间;不满意分数<70分。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并采取抑郁评分表以及焦虑评分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予以评估,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的变化情况,调查总计分数越高则表示抑郁和焦虑情况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此研究使用SPSS11.0的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各项指标和数据,如果结果显示P<0.05,则可以判定本次实验存在十分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

两组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单一组,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如表1所示。

2.2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综合组患者的总体满意程度31例(96.88%)显著高于单一组20例(62.50%)。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如表2所示。

3讨论

血液透析又称血透,临床上称之为洗肾、人工肾。血透的目的是为了清除患者体内多年沉积的大量废物以及多余水分子,帮助患者纠正其自身的水电解质以及酸碱紊乱等现象,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血液透析手段是将患者体内血液予以净化的一种技术,主要的操作原理是将患者血液向外引流,在透析设备内与透析溶液交换,便于排除患者体内废气代谢物,纠正体内酸碱以及电解质的紊乱[4]。经过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综合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单一组,综合组患者的总体满意程度31例(96.88%)显著高于单一组20例(62.50%)。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说明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行综合优质护理干预,将护理工作进一步细化和分类,不仅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受[5]。同时,还能够对于改善患者负性情绪起到十分有效和显著的效果,极大程度改善了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与廖庆萍[6]等人的研究结果相吻合。

参考文献:

[1]韩彦辉,李海霞.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09):837-839.

[2]张红梅.优质护理服务在血透室的应用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04):267-269.

[3]王波,吕东清,张晶.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抢救室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3):222-224.

[4]蒋莉娴.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08):224.

[5]刘晓丽,刘静,王湛,李晓娟,王绍华,栾洁.品管圈在降低中医院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J].中医药导报,2014,20(15):96-98.

透析护理综述第5篇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江苏省南京市 210014

【摘 要】目的:探究对膀胱癌手术患者术后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情况。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 年1 月至12月收治的膀胱癌手术联合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40 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实行综合护理,对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并对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理状态评分,对前后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感评分(42.78±6.26)显著低于对照组(57.69±5.03);观察组不确定感评分(29.65±5.81)显著低于对照组(39.22±4.21),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膀胱癌联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可以大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膀胱癌;血液透析;护理分析

膀胱癌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如不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患者往往出现生存质量的降低,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有研究显示,膀胱癌在MHD 患者中的患病率可达3.8%[1]。本院为探究膀胱癌手术联合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效果,对40 名收治的膀胱癌联合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40 例我院于2012 年1 月至12 月收治的膀胱癌合并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12 名,女性8 名,平均年龄(49.3±7.7)岁,糖尿病肾病7 例,慢性肾炎9 例,其余为病因未明。对照组中男性11 名,女性9 名,平均年龄(50.1±6.9)岁,糖尿病肾病5 例,慢性肾炎8 例,2 例为红斑狼疮肾病,其余为病因不明。所有患者均经膀胱镜活检确诊为膀胱癌,且符合手术切除指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全部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血透过程的护理

护士对患者应进行言语的引导,动作轻柔迅速。对即将进行手术的病人在围术期需血液透析充分,以保证患者术中术后生命健康情况的稳定。首先提高透析的频率,将原每周2~3 次,每次4~6h 的血液透析更改为每日透析,严格控制肌酐水平不高于265μmol/L。同时,慢性终末期肾病患者常常具有出凝血障碍的倾向,在血透过程中抗凝药的应用应慎重。

1.2.2 术后护理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严密监测,包括血压,呼吸,脉搏等。对伤口进行检查,因术后12~41 d 是吻合口肠线溶解脱落的时间.所以于此时间予严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尿,有无炎症反应[2]。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需注意确保引流管的通畅,对引流液的状态,量进行观察记录,汇报至上级医师。

1.2.3 预防感染

患者常常有免疫力低下的情况出现,因此有必要对患者进行感染的预防。可将病人送入个人病房进行血透。医护人员应佩戴口罩,家属探视时也应注意隔离,患者及时补充抗生素,杜绝感染的产生。

1.3 观察指标

根据相关文献[3],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状态和不确定感:焦虑状态采用国际通用的焦虑自评量表,满分为l00分,得分越高焦虑状态越重;不确定感使用MUIS 中文量表,满分为125 分,得分越高其不确定感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数± 标准差( )表示并进行t 检验,检验指标设为0.05,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状态评分和不确定感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有相关文献研究显示,血液透析时产生的氧自由基可能会诱发机体内的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的突变,并引起细胞分裂失控,从而产生癌症[4]。常见膀胱癌,肾盂癌等。有研究证实,其产生主要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免疫功能较弱,尿液减少对泌尿系冲洗作用等因素有关[5]。对于膀胱癌合并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需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在本例中,观察组20 名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后,焦虑状态评分和不确定感评分均有明显降低,提示护理干预对膀胱癌联合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蕾, 孙威, 夏京华.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膀胱癌血液透析的护理及干预[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1):89-90.

[2] 张兰珍, 金茹, 叶白如.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膀胱癌手术治疗的护理[J]. 护理学报,2010,17(11B):41-42.

[3] 王红燕,汪玉泉,骆谏英等. 人文关怀在血透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当代医学,2012,14(8):116-117.

[4] 王晴. 血液透析并发恶性肿瘤患者的预防与护理[J]. 医学综述,2015,21(1):173-174.

[5] 李珊珊.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膀胱癌手术治疗的护理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5):221-223.

透析护理综述第6篇

2007年1~8月,我院收治透析病人1 071例次,男572例次,女499例次,年龄25~69岁,平均42岁。其中因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的1060例次,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705例次,多囊肾162例次,糖尿病肾病90例次,高血压肾病103例次,中毒6例次,其他5例次。其并发症主要有高血压、低血压、首次使用综合征、热源反应、透析失衡综合征、头痛、恶心呕吐、出血(皮肤瘀斑)、牙龈出血、血尿、心律失常等,针对这些并发症,我们采取了不同的防治对策及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首次使用综合征

首次使用综合征是一种过敏反应,可在使用新的透析器时发生,其机理是补体被透析膜经过旁路途径激活而产生反应,其他如白细胞介素-1、血管舒缓素、前列腺素等活化和释放及消毒剂氧化乙烯(与蛋白结合形成半抗原)和醋酸盐等可能亦与此过敏反应有关。

表现多在透析开始后5~30分钟发生,轻者胸痛或背痛、皮肤瘙痒,重者呼吸困难、全身烧灼感、胸腹剧痛、血压下降。轻者对症治疗即可缓解,重者应立即停止透析,体外血液不宜再回流,给予吸氧、抗组胺药或类固醇激素等治疗。

2 透析失衡综合征

失衡综合征是透析过程中透析结束后不久出现的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症状轻者仅有焦虑不安、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血压升高,重者出现肌肉阵挛、震颤、失定向、嗜睡,进一步可引起癫痫样大发作、昏迷甚至死亡。当发生失衡综合征时首先应安慰病人,使之平静,卧床休息。其次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静脉滴注葡萄糖、右旋糖酐、新鲜血液等。为了减少这些症状的发生,我们还采取的对策有:(1)首次透析时间缩短至2.5~3小时;(2)超滤脱水不可过多过快;(3)提高透析液渗透浓度,采用高钠透析液(Na 155~160 mmol/L);(4)症状轻者可用50%葡萄糖液40~60 ml静脉注射和应用镇静剂;(5)症状明显者应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 ml,并减少负压流量,严密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和呼吸的变化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

3 透析热源反应

热源反应常始于透析后50~75分钟,病人畏寒、体温升高,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一些病人透析前紧张。除对症处理外还应注意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在刚开始透析时透析时间宜短,逐渐过度,第一次2小时左右,后逐渐延长,经1~2周诱导后可进入规律透析。

4 症状性低血压

症状性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理主要有血容量不足、血浆渗透压下降、醋酸盐的扩血管作用、自主神经病变等。发生低血压时,即取平卧位,降低负压以防继续超滤,血容量不足者一般经补充生理盐水或右旋糖酐即可迅速纠正,无效时给予甘露醇、白蛋白以及血浆,必要时加用升压药[1]。若经上述处理低血压仍未纠正,应停止透析。若透析时经常出现低血压,可采用透析前饮用盐水,停用降压药,适当提高透析液钠浓度、减慢放血速度、减少负压等措施。对心血管不稳定和老年病人,改变血液净化方法,用序贯透析或血液滤过也可防止血压下降。

5 高血压

要是因水钠潴留容量负荷过重,肾素活性过高所致,病人在透析过程中常有血压在短时间内升高,并有头痛、烦躁、胸闷、多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或潮红、视力模糊等征象。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在血液透析的中、后期常出现血压升高,少数可发生高血压危象,需紧急处理。这类病人要严格控制液体的入量,须低钠饮食,按医嘱合理使用降压药物,或采取超滤脱水、镇静等紧急治疗及相应的护理。

6 心律失常

我院收治的血透病人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约21%,常见原因有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心衰、严重贫血、低氧血症、低血压等,常见的心律失常有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性心律失常。其发生率与超滤脱水量成正比, 低血压是其主要诱因,血钾异常、过敏或致热原反应也可引起心律失常发生。当心律失常发生时,要寻找诱因,根据诱发原因采取防治对策。其中需注意纠正病人的营养不良及贫血。

7 出血

透析中出血可分为体内出血及体外循环管道漏血,体内出血大多发生在血透导入期的病人,发生此症状应减少肝素用量,加强透析,改善尿毒症,透析结束时静脉注射等量的对抗药物,严重者使用无肝素抗凝血透析法,须注意增加血流量运行速度,或间歇性以生理盐水冲洗管道,避免在透析中进行输血或静脉营养输入。及时观察血路运行状况、透析器及血路管道血液有否变黑等。

通过对透析病人的临床观察及防治,我们体会,为了避免和减少在透析中出现并发症,应注意以下方面:准确掌握透析时间及脱水量,合理选择透析器,并注意加强清洗和消毒,加强对水处理装置的管理,妥善处理病人的用药,随时监控出、凝血状态及病人的血压、心律、心率,仔细观察透析病人的生命体征,在血液透析全过程严格无菌操作。而且在进入规律性透析治疗后,需要增加营养,补充和调节体内由代谢紊乱和分泌不足所引起的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透析护理综述第7篇

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在我科血液透析室进行透析的患者,均为病情相对稳定的持续性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在45~76岁,平均58岁;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上,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应用降压药物及降糖药物。在治疗期间患者有2例因脑血管意外死亡,心肌梗死死亡2例,肺栓塞死亡1例,消化道大出血死亡1例,目前在院透析患者20例,透析时间为5~36个月,共透析5460例次。

1.2方法全部使用德国费森尤斯4008S血液透析机,一次性F6HPS透析器,每周透析2~3次,每次时间为4~5h,使用碳酸氢钠透析液,其中钠浓度为135~145mmol/L,温度为36~37℃,200~280ml/min的血流速,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抗凝采用全身肝素化,有出血倾向者为无肝素化透析。患者透析前停用降压及降糖药物,调整超滤速度,使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每小时每公斤体重脱水量相同,记录透析0h、1h、2h、3h、4h时前臂血压,判断透析低血压标准为,透析过程中患者收缩压较透析前降低20mmHg或降低至100mmHg以下,伴或不伴有低血压症状均称为症状性低血压。

2结果

26例患者均采用上述方法进行透析,定时测量血压,同时观察患者有无头疼、头晕、眩晕、出冷汗、眼花、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低血压症状,结果5460例次透析共发生低血压1552例次,低血压发生率为28.4%。

3护理

虽然血液净化技术不断提高,但是低血压的发生率仍然比较高,反复发生的低血压患者容易并发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6]。本组资料显示低血压发生率为28.4%,与文献报道[5]相似。

3.1糖尿病肾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1)超滤量和超滤率过大(透析间期患者体重增加大于5%),使组织间液对血管不能及时再充盈,致使短时间内血容量下降[7],因糖尿病肾病患者多伴有广泛的血管病变及植物神经变性,使血管顺应性降低,神经调节功能下降,进而血压调节反射功能降低[9],故易发生低血压。(2)糖尿病肾病患者有一部分(本组8例)使用胰岛素治疗,而这些外源性胰岛素在透析时不能有效清除,但是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易丢失葡萄糖或使用无糖透析液,透析后使胰岛素受体活性增强,导致低血糖,使得低血压发生率增高。(3)透析液温度过高使得患者静脉及小动脉扩张,导致患者机体血压下降。(4)使用低钠透析液,当血清钠浓度高于透析液钠浓度时,外周的组织内液体相对于经过透析器返回机体的血液是高张的,为了保持渗透压的平衡,水分就会从血管内转移至组织间隙,造成机体的血容量在短期内急剧下降,从而导致低血压。(5)透析后期患者进食,可兴奋胃肠道迷走神经,使胃肠道分泌大量消化液,腹腔脏器血管扩张,血液在消化系统再分布,导致血管容量与循环血量的比例失调,从而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导致低血压[10]。(6)患者严重贫血或低蛋白血症等营养不良。

3.2护理干预针对上述因素,我们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低血压的发生。(1)准确评估患者整体状况,确定理想的干体重,干体重是排出机体多余水分的理想体重,透析间期患者体重增加不超过干体重的5%,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要根据患者在透析前、中、后的机体状况及临床表现,确定干体重。在调整患者干体重时不要过快,避免短时间调整干体重引起低血压。选择合适的超滤量和超滤率是防止低血压的关键[12]。(2)采用序贯钠透析,避免使用低钠透析液,由高到低依次递减透析液浓度,透析开始时钠浓度为145mmol/L,以提高血浆渗透压,有效维持患者血压,透析2h后可将透析液钠浓度降到135~140mmol/L,在此期间若患者口渴,可嘱患者漱口,减轻此症状,要避免患者口渴饮水而致体重增多。(3)采用个体化透析治疗,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选择低温透析治疗,我们将透析液温度调节为35~36℃,这样可使透析液与血液进行交换时,体外血液温度下降,血液回流到体内时使血管内的血液温度降低,刺激机体分泌儿茶酚胺,使周围血管收缩而升压。(4)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由于采用的是无糖透析液,同时在透析中会丢失20~30g葡萄糖,从而容易引起低血糖、低血压的发生,在本组资料中,我们给予个性化指导,一般建议患者在透析开始2h后进食少许或少量糖果,一般以干食为主,可有效避免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低血糖,从而降低血压的发生率,同时进餐后还有2h透析,在此时间内,不仅使进餐的部分水分和毒素及时清除,同时进餐后的水分和营养物质还可以有效地补充血容量,从而稳定患者血压。如果患者出现疲乏、无力、头晕、出冷汗等反应时,应立即给予50%葡萄糖液缓慢静滴以缓解症状。(5)对于糖尿病肾病基础血压偏低者,我们在进行血液透析开始时,先控制动脉血的引出速度,缓慢引血一般以80ml/min的速度,同时严密观察患者血压的变化,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逐渐增加血流量。(6)饮食干预,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可使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使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良好的维持或改善,一般饮食要依患者的体重、血糖及活动情况综合考虑,摄入的优质蛋白质要依患者的肾功能及透析状况为依据,摄入适量的钠盐,减少食物中钾、磷的摄入。同时糖尿病肾病患者,要及时补充B族维生素、铁、锌等,对于血红蛋白低于8g/L,可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3000U,每周2~3次,血红蛋白达到10g/L,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给予维持量。同时及时补充肉毒碱,对于缺乏肉毒碱糖尿病肾病患者,一般在血液透析结束前10min时给予左旋卡尼1g,静脉推注,疗程一般3个月,这样不仅可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增加患者的抵抗力,同时也可有效降低低血压的发生。(7)对透析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因为糖尿病肾病患者长期受疾病的折磨,生理、心理上都受到很大的伤害,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作为我们护理人员不仅要在生活上尽可能给予点点滴滴的帮助,给予相关护理指导,而且要在心理上关爱患者,使患者能感受到血液净化技术的进步,感受到医护人员、亲人对他们的关心与支持,从而使患者在感情及情绪上获得保持良好的寄托及支持,使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增强,处于一种愉快的心理状态,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治疗、护理和健康方式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我们治疗,避免各种因素的影响,使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

透析护理综述第8篇

论文摘要: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之一,血液透析仪的工作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透析质量的好坏。综述了血液透析机几项重要参数的检测与维护方法。

血液透析仪是集中有透析液加热设施、透析液除气装置、透析液酸碱度的精密配置、定容量脱水封闭系统以及蠕动式血泵和化学或热消毒装置等多部分的综合系统。在医疗设备中,血液透析仪工作时间长,极易受热力和化学腐蚀的影响,造成部件的磨损,影响到整个透析系统的性能指标,直接关系到病人的血液透析质量和生命安全。对血液透析仪的日常维护和校正是一个质量控制过程,绝不能忽视。据调查,我国目前在临床使用的血液透析装置中,有不少机器的个别性能指标达不到合格标准,有些是带故障运行,造成透析质量下降,透析安全得不到保障,需引起高度重视。

血液透析仪分水路和血路两大部分,影响透析效果的主要因素有:透析液配比、透析液温度、超滤量和血流量。

1 透析液配比

透析液的成分和浓度由医师依照临床需要设定。透析液成分和浓度的稳定性是患者达到充分透析的保证,任何一项偏离出一定范围,都将引起患者不适,引起并发症,甚至可能导致死亡。通常,透析液配比系统由测试电导的电极和A液泵、B液泵组成。造成配比误差的可能性也集中于这两个原因:一是A液泵或B液泵的堵塞或泄漏,造成配比不全;二是由于化学物质对电极的腐蚀和沉淀,造成浓度监测的不准确。

维护要点:

(1)坚持每日、每次透析完毕后,按标准操作程序进行脱钙和消毒清洗过程,要保证脱钙液和消毒液的浓度和清洗消毒的时间。

(2)建议每月一次将配比完成的透析液送电解质检测。

(3)若有误差,一定要找出原因,进行修正。

2 透析液温度

透析液的温度保持恒定是维持血液在体外循环透析时充分透析的基本条件。温度过低或过高均会引起病人的不适,温度超过41℃会引起溶血损害。虽然,目前的血液透析仪内部设有精密的数字温度控制方法,但由于进水水温的改变以及透析液需输送到机外和透析器内的血液相交换,远端的温度受外界影响较大,不易控制。尤其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由于室内外温度有很大差别,将直接影响到透析液温度的控制。

维护要点:

(1)需经常对透析器进水处的水温用外接温度计进行检测。注意血液透析仪必须正常运转1小时后测量温度,这时的温度值是比较正确的。

(2)当天热转向天寒或天寒转向天热时,必须进行水温监测和调试。

3 除气装置

水中含有一定的气体,当水加温时会有大量的气泡从水中逸出。一旦小气泡进入透析器,会依附在透析膜上。这些气泡虽然小,但占据了大量空间,挤占了血液和透析液交换时接触的面积,造成透析效果的下降。因此,除气装置是血液透析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维护要点:

(1)在透析过程中,仔细观察透析管路以及透析器中有没有微小的气泡存在,寻找气泡的来源。

(2)当这些气泡排除后很快又产生时,应该怀疑除气装置效果不良,要求及时进行排查。

(3)参考维修手册,检查水路中各点的压力数值,有偏离的要及时校正到位。当校正不了时,应考虑压力泵的效率,必要时得进行更新。

4 超滤量

超滤量是指患者的脱水量,临床要求相当高,必须准确。一旦透析完成后,发现体重未达到预计目标,将导致该次脱水的失败,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维护要点:

(1)在模拟状态下,用1000毫升标准量杯盛满1000毫升反渗水串接于血路中。

(2)设定超滤值,工作1~2小时,观察量筒中水的减少量,计算超滤量,与设定值相比较,误差应≤5%。

(3)在上述操作中,超滤值设定从小到大,包括常用的量,应多测几次。

5 血泵

血泵是维持血液体外循环的动力系统。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中渗透交换的数量大小,直接关系到透析效果。衡量的标准除血流量达标外,还需防止泵管过度挤压,造成对血球的破坏。

维护要点:

(1)血泵管路要标准化,调换血液管路品种后需作流量测量与调整。

(2)将血泵转子的空隙调至(泵管壁厚毫米数×2减0.4)毫米,或在血液回路中注入氯化钠盐水,将血泵在恰当位置停住,垂直抬高血管路,在血路管液平面高于血泵出口0.75米处停住,为恰当间隙。

6 漏血检测

在透析过程中,只允许血液中成分流向透析液,绝对禁止反方向流动。透析器的质量不可能保证个个优良,一旦有缺陷存在则容易造成破膜,形成水路与血路的直接沟通,这是相当危险的。漏血检测装置专为该目的而设,通常由光电检测器串接于水路中组成。

维护要点:

(1)定期检测漏血报警的灵敏度,常规设置以说明书为准。以相对灵敏、不乱报警影响使用为恰当。

(2)具体方法:将功能开关置于透析准备位或连接透析器,不接血路(封闭),当透析液电导度和温度都正常时,将灵敏度旋钮旋至最灵敏处,此时应该漏血报警,然后将灵敏度旋钮向反方向旋至报警讯号熄灭,再旋过一点即为比较灵敏点。

(3)每隔半年要清洗光电检测装置,消除沉积物,提高检测灵敏度。

(4)每次清洗完毕后,要重复上述第2项调整工作。

(5)当灵敏度调整不到报警时,要检查原因,必要时调换光源或光敏探测器。

7 结束语

血液透析仪的维护十分重要,是保证血液透析质量的关键。除了做好上述维护保养工作,还必须做好每一台设备的技术档案记录工作,对每一项维护和调整以及更换过的零部件都一一记录在案,方便查找故障,寻找原因,尽快修复。提高血液透析设备的完好率,给患者创造舒适的透析环境,是临床工程师奋斗的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 吴凤华,金克华.血液透析治疗中的管理问题与维护保养的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05(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