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教师进修笔记

教师进修笔记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28 09:40:13

教师进修笔记

教师进修笔记第1篇

关键词:角色扮演 情景教学法 笔记本电脑维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060-02

中考把初中生划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成绩好,主动性强的学生进入高中继续深造;而另一部分成绩差,主动性弱的学生大部分都进入中专。导致中专学生普通存在成绩差,厌学,缺乏自信。特别是理工类教学因为对学生基础要求高,这种现象就尤为突出,经常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集体睡觉的现象。老师上课变成了一个人的舞台,那么采用什么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老师一个人的舞台变成全班同学的舞台?显然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解为主,学生互动为辅的方式,是不足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通过笔记本维修这门课的教学实践,我认为,采用角色扮演与情景教学法是本门课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1 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角色扮演与情境教学中我们的同学变成了课堂的主角,演的都是他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景,根据上课说讲述的知识,他们自编自导自演,完成教学要求,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授笔记本电脑CUP风扇除尘处理方法,我设计了如下情景模式:“小张接到电话,楼下的MM笔记本电脑坏了,MM说最近笔电脑经常死机,并且测试软件报警说温度过高,报警器在叫,数据显示CUP温度有90 ℃,怎么办?小张初步判断是电脑散热不好,决定亲自上门维修。”

我让三个同学分别扮演“小张、MM、MM的父亲”这三个角色,通过“小张”现场对故障机器进行拆机除尘处理工作,而“MM”和“MM的父亲”则在旁边满腹好奇的提问“为什么电脑会报警?”“电脑报警可能有哪些原因造成?”“为什么拆机前要放电?”“家庭中如何就地取材进行人体放电”“为什么要定期除尘?”“在家庭应该怎样进行正确的电脑除尘?”等等问题,把该节课学习的重点展示给同学们。这些情景和问题都是笔记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贴近于生活贴近于同学,然后通过表演的形式充分的展示出来,使我们课堂教学实实在在落实到生活实践中。

2 带动全班同学参与培养了多种能力

角色扮演与情境教学能够更大的带动全班同学的参与热情,帮助学生提高了他们的理解力、表达力、协作性及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各方面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在讲述笔记本电脑键盘,内存,硬盘的拆卸知识,我设计如下情景:“电视台想请方正笔记本电脑公司做一期关于笔记本电脑更换常用配件的普及小常识。首期节目要求更换键盘、内存、硬盘、无线网卡。作为方正笔记本电脑五星级金牌维修员请你根据要求,更换相应配件,并把每个配件在更换时应注意的事项和更换技巧告诉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

我安排一个同学扮演金牌维修工,一个同学扮演主持人,全班同学扮演观众。通过维修工的演示,主持人的提问,场外热心观众的热线电话,把我们这节课的推向高潮。促使全班每一个同学参与到学习中,使同学们不仅仅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上面得到提高,还帮助学生提高了他们的理解力、表达力、协作性及学习的主动性。整个过程同学们集思广益相互探讨,有效地提高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与巩固。

3 模拟环境有真实感贴近于生活,又有别于真实环境让学生有安全感,充分提高了同学们的自信心

笔记本电脑因为价格高昂元件紧密,对动手操作的要求比台式机高得多,很多同学往往在最开始就望而生畏,害怕拆坏了笔记本电脑而放弃了实践操作部分的学习。而我的情景教学都是采用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环境,能够更快的让同学们融入到教学中的同时,因为是模拟环境,可以有效地排除同学们作为初学者的紧张和畏惧情绪。提高他们自信心,让同学们建立“就算我是中专生,只要努力不放弃没有什么我是做不好的”思想,促进同学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健全。

4 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更好适应从业要求

笔记本电脑维修这门课的角色扮演,因为没有固定的剧情,很多对话都是学生们自己根据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围绕教学内容加以想想发挥的。而他们想出来的很多问题常常超过了回答人的认识范围。通过课堂引导,鼓励学生主动探索这些问题自问自答,从网络,从书本等不同渠道找出答案。角色扮演搞活了课堂气氛,使同学们变得敢说会说想说愿意说,他们由原来被老师点名起来被动式回答问题,变成了同学与同学间的主动式互问互答,整个过程就是学生与学生相互PK的过程。而且通过扮演维修工,销售人员等职位,使同学们提前感受到职场的特点,更好的适应职场要求,同学们的口才、创造力、想象力、自信心、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为将来走入工作岗位从心理和能力上打下夯实基础。

角色扮演与情境教学在笔记本电脑维修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笔记本电脑维修是实践性较强的课,如果一味的讲究角色扮演和情景教学,会把这门课变成表演课程,学生容易失去开始的兴趣度和新鲜感。在实施之前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避免在实施过程中因为演员们天马行空的问题造成表演进行不下去。实施的过程,老师要是随时做好救场的准备,以免表演者出现知识盲区而冷场的现象,老师需要通过适当的语言提示,引导表演者的思维把表演进行下去。最后,笔记本维修是比较严谨的课程,在表演过程,经常会遇到表演者异想天开的台词,在表演结束时老师应对表演进行有效地点评,包括正确的观点和错误的观点,拨乱反正以免误导同学,这需要授课教师努力提高自身授课水平和知识面。

参考文献

[1] 睢文龙,冯忠汉,廖时人.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2] 李雁冰.课程评价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 姚建欣,郭玉英.整合与发展-科学课程中概念体系的建构及其学习进阶[J].课程・教材・教法,2013(2):44-49.

教师进修笔记第2篇

Toulmin所提出的完整论证中所必须的组成因子有:资料、主张、理由、支持、修饰和反例[2]。但我们收集到的研究对象的论证记录中没有一个人有关于支持、修饰和反例的记录出现。考虑到在我国,基于论证的小学科学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故对于3-6年级儿童的集体论证能力,笔者认为我们应关注和培养儿童小组进行集体论证时表现出来的几个方面的基本能力:1. 能提出自己的观点;2. 能提出可支持其观点的理由;3. 论证词汇的使用;4. 小组内能形成集体观点;5. 能针对他人或集体的观点进行反驳;6. 能因集体观点或其他人的发言修改或完善自己的观点。笔者认为第5和第6点是最能反映儿童在论证过程中对其他人观点的关注程度和对自己观点的反思能力。同时笔者将第5点能力在分析数据时把它切分成2个程度的能力:较简单的能力是对集体的观点有同意或反对的反馈;第二层较复杂的能力则是在第一层能力的基础上对集体观点或他人观点进行反驳。

在笔者参加的某次深圳市福田区小学科学教师国际化培训课程中,有位来自英语的科学教育专家提供了英国科学课堂上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时填写的记录单,大致形式如图1所示。

只是他们当时提供的记录单就是将一张A4白纸隔成5部分,四个部分由四个学生分别填写,中间部分填写小组讨论的最终结论。笔者在本次研究当中将此表稍作修改后作为集体论证时的一个记录形式,与空白记录纸(没任何表格格式)进行对比研究。在这种记录表中除了加入说明性文字外,特意针对笔者觉得需要重点关注的第5和第6种集体论证能力,在每个人写观点的位置部分加入了当集体观点和集体理由讨论结果出来后,个人要写下对集体观点的反馈,并列举理由。

此对比研究选择了深圳市福田区某小学3-6年级,每个年级2个班各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因为考虑到语文的学习会影响学生的论证能力水平,因此选择参考年级的3次语文考试平均分在年级中排名中等的2个班学生进行对比研究。一个班用空白纸记录他们小组的论证过程,另一个平行班则使用我们提供的记录表格记录小组的论证过程。每个年级选取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下册的一个研究主题进行。三年级:讨论装了冰的杯子杯壁外面的小水珠从哪里来;四年级:观察、鉴别一个未知的矿物;五年级:影响单摆摆动快慢的原因;六年级:月球上环形山形成原因。同时我们也要求参与研究的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尽量避免给学生提供任何帮助,让学生独立思考或集体讨论,不干涉学生的表达或书写,以便研究能更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整个研究都基于学生的纸面记录内容进行。

在对比研究记录形式对集体论证效果的影响时,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点:1. 集体观点的提出;2. 集体理由的形成;3. 能否促进个人对集体观点的反馈包括同意或反对;4. 能否促进对集体观点或他人观点的反驳;5. 对个人观点修正或完善的影响。从表1和表2,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分析结果来看,利用该记录表的形式比用空白纸张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儿童在小组论证时形成集体观点并提出可支撑观点的集体理由,特别是在促进个人对集体观点的反馈上有比较大的效果,但对于集体或他人的观点反驳和修正、完善个人观点上则没有差别性的影响。而表3和表4即五年级和六年级的数据更看出这种差别,用空白纸记录的小组最终都没提出集体观点和集体理由,当然就谈不上个人对集体观点的反馈,对于空白纸记录的儿童,后面的观点修正也没任何意义,此处的0%是因为没有收集到任何数据所致。笔者询问了当时参与研究的4个年级的教师,发现三、四年级的老师在使用空白纸记录的班级,都有跟儿童提起说需要将集体的最终观点和理由记录下来;而五、六年级的老师在对比平行班级都没有跟学生提起这点,这个可能是造成五、六年级两个使用空白纸记录的班级没有一个小组记录集体观点和理由的原因。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没有教师提醒的情况下,使用记录表格的形式的班级仍然能自觉地形成集体观点和理由并记录下来。

结合课堂的实际情况和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在集体论证时,采取一定的记录形式有助于儿童关注集体观点的生成和集体理由的梳理,并自觉思考个体观点与集体或他人观点的不同,从而进一步肯定或修正自己的个体观点。当然,笔者在这里所研究的表格只是作为对比探讨的一种尝试,我们还会试着去寻找更多有效的方式去促进儿童的集体论证。特别是当儿童进行集体论证时,单纯的表格记录因须耗费一定的时间和受到儿童本身书写等各方面客观原因的限制,是无法最大程度激发儿童对他人或集体观点的关注。我们一线的教师要思考采取多种方式如全班证据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模型引导等引导儿童关注他人和集体的观点,促进儿童对自己的个体观点进行反思,从而修正和完善个体观点,这也是我们今后在论证教学研究中的一大课题。

本研究所关注的论证因素都是基于目前研究者所在学校儿童的基本能力水平,无法代表全国广大儿童的论证能力水平。但是也从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我们的儿童,在日常小学科学教学中,最基本的论证能力并没有得到系统化有效性的训练和发展。因此希望此研究能引起我们一线的小学科学教师重视小学科学论证教学,探索适合儿童的集体论证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发展儿童的科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教师进修笔记第3篇

面对当前这种情况,只有抓实生活作文和阅读作文“双轨”教学,才能最终实现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整体提高。

一、进一步研究生活作文的指导方法,确保生活作文训练的高质量

教师应制订每学期的作文计划,有针对性地讲授一定量的写作知识,让学生练习从片段逐步做到准确、具体、通顺地写出有中心、结构完整的作文。要完成这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而且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培养学生作文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呢?

1.立足生活,向生活要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特别是农村孩子,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有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优越条件:一望无际的田野、绿树掩映的沟渠、枣香流溢的枣林、野花点缀的小径……这些美好的自然景物,丰富了孩子们对美的感受。暖春风筝,采挖野菜,盛夏捕蝉,下河捞鱼,金秋摘果,田间收获,隆冬烤火,雪后疯狂……无穷的趣事,使孩子们有着深刻的体验。我们老师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事物、感受生活。

教师不妨尝试引导学生回忆那些生活中有趣的往事,让孩子感到即使一次平凡的经历,其中也有许多值得回忆、充满快乐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就是作文的好素材。在农村,绝大多数孩子比较“野”、贪玩,于是我就来个顺水推舟,亲自带学生去尽情玩耍――跳绳、丢沙包、打雪仗、踢毽子……每次“玩”之后,我就立刻抓住时机和学生进行沟通:“玩得怎么样?你有什么感受?还想不想再玩?把你刚才玩的过程和感受写下来……如果大家写得认真,咱们还有第二次、第三次……”这样一来,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同时为学生提供了现成的写作素材。

2.一吐为快,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

“作文为的就是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要有为而作。”我们老师要放手让学生写自己感触深的事,写自己的心里话,在教材规定的范围内,尽量鼓励、引导学生选材多样化。小学生由于自身的年龄特点,在接触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总要想方设法地表达出来。我们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这个特点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开展类似“我要说一说”这样的课堂形式,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理出说话的脉络,作文也就水到渠成了。比如,去枣园摘枣,教师和学生交流时,可以这样提问:“你什么时候去枣园的?当时天气怎么样?怎么去的?去的路上看到、听到了些什么?到了枣园怎么分的工?你怎么摘的?有什么感觉?别人又是怎么摘的?……”按照事情的发展线索提问,学生在思考与回答中就会说也会写了。

其实,学生感兴趣的事很多,因为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校园里,有他们喜爱的老师和同学,有他们盼望的“六一”儿童节,还有让他们激情振奋的运动会;在家里,有关心疼爱他们的父母,有他们形影不离的小伙伴,还有他们梦里还见面的猫儿、狗儿……如果我们利用好这些,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学生就会展现出极大的写作热情。

3.师生参与,共通修改;学生互写评语,感悟生活,理解生活

“推敲”一词背后的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文章的修改是写作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作文互改一般有四个环节,“自我修改―学生互改―教师批改―学生再改”,这样的流程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在前面两个环节,教师要提出具体修改的依据,比如语句是否通顺,选取的内容是否真实,表达的思想是否正确,文章的条理是否清晰等等。对照这样的标准修改,时间一长,学生的行文也就有了一个基本的标杆。教师的批改也极为重要,不能笼统地说好与坏,点评要到位,多眉批,少总批;重针对性,少套话、空话;多采用商量的语气,少生硬地下结论。此时,学生对作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修改也能到位。

二、规范阅读指导,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确保阅读作文的高质量

要达到作文教学的目标――实现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整体提高,仅仅靠课内辅导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与阅读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获得作文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

1.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积累写作材料

阅读要做到四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手到”就是要写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而读书笔记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写读书笔记的过程实际上是积累知识的过程,将已接触过的知识加以梳理、归纳、分类、贮存,不仅能加深记忆和理解,而且便于日后查阅,为己所用。古今中外,凡在学问上有所建树的,大都有勤于笔记的好习惯。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从基本的圈点、摘抄开始,逐步过渡到列提纲、加评注、写心得,从一两句到一两段,心得字数越来越多,长期坚持下去,将获益匪浅。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就注意对学生进行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我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时,不仅要摘抄、写感受,还要进行美化,定期评选。我在这方面的要求有三个:

(1)每人备一个读书笔记本,随身携带,对于文中的精彩片段、妙词佳句、成语格言等分别整理记录。

(2)要求背诵精彩片段和警策语句。背得多了,作者的语言就成了学生自己的语言,运用时就得心应手了。

(3)读完文章后要求学生将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记录没有格式,随心所欲,但必须是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也没有规定,可长可短,依据实际内容和个人具体情况来定。

2.教会方法,培养写作兴趣

笔记和作文不同,在开始时老师加以指导,尽量放手让学生去写,让他们自己把身边的事写真切、写生动,把自己的感想写具体、写丰富,让学生有感而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教学生不要一味仿写、套用或者说些假话、空话。写读书笔记也要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反映了文章中多彩的生活和学生内心丰富的世界,这是激励学生写作兴趣的有利条件,还可以采取其他方式,激发学生的长久兴趣。

(1)创设展示机会。学生的读书笔记,许多都是黑板报稿、广播稿的好内容。我开辟了黑板报“读书笔记”专栏,并组织他们向校广播站投稿。每次指导写大作文时,翻阅一下“笔记”,只要有与大作文相符合的题材,“拿”来即可“用”。

(2)开展评选、欣赏活动。将读书心得、摘录的优美词句、诗歌笑话加以精心美化,使之成为一页页赏心悦目的“录抄板”。每周组织评选,前五名各挂于“优秀作文栏”,每两周进行一次相互交换欣赏朗读。

读书笔记形式灵活,内容广泛,对小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提高作文水平都有很多好处。

教师进修笔记第4篇

根据高中英语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培养六种学习习惯: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要学习好,首先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为有计划就不会打乱仗,就可以合理安排时间,恰当分配精力;有计划就有了学习目标,也就有了学习动力和努力方向。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一个“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长远目标,还要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课型确定每节课或每一个单元的认知小目标,让学生不断受到目标的激励,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养成良好的自学学习能力

(1)关于课程设置问题

想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必须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应该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等三种类型。必修课留给学生自主的空间最小,选修课则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活动课则是给予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空间。虽然《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已经提出“高中英语课程采用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并制定了高中课程结构,但事实上,普通高中由于师资和物质条件的限制,根本就无法开设英语选修课,英语活动课也很少开设,或者流于形式。

(2)关于学生课前自学

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如果不搞好课前自学,上新课时就会心中无数、不得要领;反之如果做好了课前自学,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主要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课前自学可以发现疑难、引起思考,减少听课的盲目性,增强听课效果。在学会学习的前提下,课前自学应改变仍停留在单词识记及课文阅读的程度上,我们要求学生自己查词典,自己记例句,自己用新词造句,自己找漂亮的句型、典型的表达法进行模仿,自己找句子进行诠解,自己找出课文中的难点,在充分利用课本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英语,保证学生的课前自学程度,特别注意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自学的方法,并进行有目的的指导。在具体的操作中,我通常都会在课堂上通过提问或是其他的方式对同学们的自学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测试,来引起同学们对课前自学的重视。

三、专心上课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上课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认识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要求学生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思维,尽量做到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积极培养有意注意,在课内有意识地识记该课生词、短语、句型、重点句子,力争在课内就把这节课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记住,当堂消化。

四、勤记笔记

十八世纪著名作家塞谬尔·约翰逊称做笔记为“必要的痛苦”。做笔记是比较痛苦的事情,但非常有必要,因为笔记是一种永久性的系统性的记录,对于复习已学过的知识非常重要。对于克服头脑记忆储存知识的局限性非常重要,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对信息筛选、浓缩的过程,有利于锻炼思维,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提高浓缩信息的加工能力。要做好听课笔记,学生的思想进程与教师的思想进程必须一致,必须抛开与听课无关的杂念,思想不能溜号,笔记内容要注意重点、难点、疑点、新观点,可用自己的话,用关键词和线索性语句、提纲挈领地记录。在具体的操作中,通常我每个星期都会对同学们所做的笔记进行一次检查。检查的目的有二:一是督促其勤做笔记的习惯;二是规范记笔记的方法。与此同时,在每周一次的听写中,我通常会让同学们默写一些重点的句型和短语以及课堂上所列举过的例句,以此来促进同学们对记笔记的认识。

五、问题不过夜,当天就解决

过来人都理解高中学生的难处,每天需要处理的内容过多,导致经常忘东忘西。卡片是一种有效防止遗漏问题的方法,但是时效性还是很重要的。有些同学喜欢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向老师求助,一问问到老师吐血。这样不仅不利于同学和老师的身心健康,更不符合高中学习的规律和节奏。高中阶段,基本上每个新内容都建立在之前的基础上,先前的问题如果没有得到解决,疑问就会扩大,新内容也就学不透彻,而且会出现更多的问题。这些都会导致后期有些同学出现的所谓看似懂了又好像没懂的云里雾里的飘渺现象。其实,只要不把问题积压,及时迅速抓住老师询问,当时就问透彻,高中所有的知识点都是可以学的彻彻底底明白的。

同学们还可以利用现代高科技来与老师取得联系。飞信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既有利于及时向老师提问,又方便老师和学生的即时沟通。当然,传统的打电话,或者亲自到办公室去找老师都是必备功底。

六、加强实践性,反复练习

教师进修笔记第5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选修课程;有效教学;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8-0025-02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称《课程要求》)明确指出: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1]

一、开展英语选修课的必要性

(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

《课程要求》规定,大学英语要“尽量保证在本科总学分中占10%(16学分左右)”。但最近几年, “高校给大学英语必修课所分配的学分数明显减少,这一趋势在高水平院校尤其明显”[2]。有些大学,学生只要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就可免修部分学分。在此背景下,为了确保英语水平不下降、学习不断线,开设一系列的选修课就势在必行。

(二)满足不同学生对多元化课程的需求

大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目标迥异。有些以通过考试为目标,如CET-4,CET-6, PETS等;有些为了出国旅游或深造,想了解西方国家风土人情、社交礼仪等;有些希望能查阅外文文献,开展学术研究;还有些想去海外工作。按照《课程要求》指示,“课程设置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多模块的选修课就成为最佳选择。

(三)大学英语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契机

单一的大学英语教学并不能完全发挥教师的优势。开设选修课则可以发挥教师的特长,点燃教学热情,更新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拓宽专业知识和教学视野。反之选修课的多寡,课程结构是否合理,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度等恰恰提供了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的机会。教学相长,促进教师自身的持续发展。

二、选修课的现状分析

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英语选修课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但其开设仍处于探索阶段,教与学、选与修都不是很尽如人意。为了了解学生对英语选修课的真实看法,笔者对甘肃农业大学的30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发放了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86份,经过统计发现以下六大问题。

(一)动机单一,冷热失调

大部分学生选修英语课是为了修学分(54.9%),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学生比率达到22.4%,基于兴趣和拓宽知识面的学生比例分别为4.9%和8%,部分学生选课依据是教师管理是否严格,如是否点名,是否布置作业,考试是否容易通过等。还会有学生将教师的长相作为选课标准,实属荒谬。绝大部分学生反映,选课时对备选课程了解甚少,只是“望文生义”,这就导致了选修课程“冷热失调”的现象,有些课程爆满,多达两三百人,有些课程却无人问津。

(二)选而不修

笔者从出勤率、上课所做事情、是否记笔记、是否有课本四个维度考察了学生对选修课的态度。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实际到课人数是衡量高校选修课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由调查可知:只有64%的学生能保证60%―80%的出勤率;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只占23%,玩手机电脑的学生比例竟高达46%;50%的学生上课都不记笔记, 经常记笔记的只占到11%;65%的学生都没有课本或任何与课程相关的资料。这均说明大多数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到选修课的重要性,信奉“只选不修,蒙混过关”的原则。

(三)考核流于形式

目前,选修课主要采用考试或者考查(开卷考试、撰写论文、评价体会、课堂展示等)两种考核方式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对某学期开设的15门英语选修课的考核方式予以调查, 结果发现:只有13%的课程采用闭卷考试,其他87%均为不同形式的考查课。这样的考核方式都流于形式,完全无视学习过程,不能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收效甚微

教学总是要有所收获的,笔者对问卷中与教学效果相关的题目数据进行整理,最后发现:19%的学生认为通过课程学习,相关技能略有提高,如写作能力;14%的学生通过教师所述开阔了视野; 55%的学生认为所修课程没有带来任何收获,甚至有学生都不记得所修课程名称和任课教师姓名。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财力支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之后,得到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是没有理由依然乐观的。

(五)课程设置随意

大部分教师在开设选修课时主要基于自己的兴趣,未对学生需求进行深入调查,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所在学校在2010―2014年曾开设25门选修课程,如新闻英语视听说、歌曲翻译赏析、大学英语写作、莎士比亚作品与电影、中国文化外宣、跨文化交际技巧、旅游英语、英语演讲艺术、英文圣经故事赏析等。笔者以《课程要求》为依据,对课程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发现,语言文化类课程所占比重最高,达到44%,这或许是受到“外语教学的本质是文化教学”理念的影响,语言技能类课程排在第二,占到36%,语言应用类和专业英语类课程分别占4%和16%。另外,所有选修课对学生年级和水平都未做出要求,因此课程设置缺乏多样性、层次性和针对性。

(六)教学模式单一

所有英语选修课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方式,但无论班级大小,课堂形式均局限于“教师一言堂,学生沉睡听”的状态,这种封闭的、僵化的满堂灌输的教学范式无法满足学生锻炼和提升自己能力的需求。

上述诸种问题成为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绊脚石。因此,提高大学英语选修课的教学有效性就成为当务之急。

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以美国的默塞尔(Mursell)和英国学者基里亚科(Kyriacou)为代表的西方学者认为有效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准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3]。国内学者对有效教学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1.学者陈晓端等借用效果、效率和效益等经济学概念阐释有效教学,即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投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4]。2.崔允t等学者从“有效”和“教学”两个方面来分析,前者主要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后者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5]。

3.宋秋前、高慎英等以学生发展为取向来界定有效教

学。他们认为,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6-7]。4.龙宝新等从概念重构角度对有效教学进行结构化剖析,认为,表层上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形态,兼具了一切“好教学”的外在特征;中层上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思维,为逼近“有效”的目标而对教学进行的科学控制与情感调适,集中体现为教师对教学进程的全面干预和主动调适;深层上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想、境界,体现着教学主体对教学的执著追求和永恒超越,显示着教学的开放性和时代性[8]。

学者对有效教学的界定莫衷一是,笔者借鉴宋秋前学者的观点,认为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率和效益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教学活动。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规范教学管理。学校可以给予相关政策的支持,鼓励优秀的、有余力的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增设有趣的、实用的选修课程,如实用英语口语、口译、商务英语、法律英语、文秘英语、学术英语、考研英语等,尽可能丰富课程设置, 激发学生选课兴趣。选课前,相关部门可以公布任课教师的资历、教学特色、课程介绍、课程大纲以及考核方式,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照自己的水平、需求或者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课程,而非“被选”。

2.提升教师素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升教师素质可从根本上改善高校英语选修课的现状。学校需通过多途径提高师资水平,如提供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以开阔教师视野, 拓宽教学思路。鼓励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努力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活动。学校管理部门可制定比较详细的、公平合理的奖惩制度,较大程度地激发教师教学的热情和提高自身素质的动机,让教师素质、人格魅力此类隐形课程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3.健全考核方式。严格考试制度, 采用终结性和形成性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手段,尤其加强过程性评估。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如演讲辩论、小组展示、经验分享、模仿、小型比赛等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斗志。健全的考核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4.端正学习态度。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制定合理的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的;分析自身兴趣,结合就业需求和终身发展需求理性地选修课程。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意识到选修课的重要性,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最大限度实现学习的效益。

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是与时俱进、顺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产物,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结果。规范的教学管理可以端正学习态度,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增强人才竞争;不断优化的多模块多层次课程体系可以促进大学英语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大学英语教学的“百花齐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

[2]王海啸.大学英语教师与教学情况调查分析[J],外语

界,2009,(4).

[3]Kyriacou C.Effective Teaching in School[M].

Basil Blackwell Ltd,1986.

[4]陈晓端等.当代西方有效教学研究的系统考察与启示

[J].比较教育研究,2005,(8).

[5]崔允t.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上)[J].人民教育,

2001,(6).

[6]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

2007,(1).

[7]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

社,2004:13.

教师进修笔记第6篇

语文大纲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这也是广大语文教师经过实践所得到的科学总结,同时,它也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小学生作文发展规律,这也正是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所能接受的范围。因此,教师要注意让学生走近生活,帮助学生从生活中积累丰富的素材,使学生初步解决在作文中无话可说的局面。丰富学生生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1.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开展一系列相关活动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根据课程需要,利用课外时间,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展一些相关活动,丰富学生生活。比如,在植树节,可以围绕保护环境为主题,开展植树活动,并使学生更深刻地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学生不但能从心理上知道要保护环境,还能从行动上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使学生们在课堂上了解知识,然后可以布置有趣有益的课后作业,使学生去深入了解保护环境的各种方法及环境污染的害处等。这样的活动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还开拓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增进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为学生写作文打下素材基础。

2.勤观察,勤记录

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善于观察,为写作打基础。观察是写作的基础,观察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观察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作文的细节。因此,教师一定让学生在观察方面多下工夫,指导学生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在观察的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比如,对比法、顺序法等。此外,要让学生养成记录观察笔记的好习惯,为写作积累第一手的素材。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学生一定要及时整理、分析,把观察笔记越做越好,在积累素材的同时也起到练笔的作用。

只有学生养成爱观察的好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在写作时下笔如有神,写出新奇而有意味的作文。

3.多阅读,多积累

课堂中的阅读量显然是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的,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拓展眼界。当然,有很多阅读材料可以直接来自于生活,比如,报纸、广播、影视等等。另外,教师需要有目的、有意识地为学生推荐有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阅读材料,如各类学习报、杂志等,既要有趣有益,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这样,在开拓学生眼界的同时,也为学生写作打下素材基础,使学生多多积累,提高学生能力。

二、指导学生多交流、多练习

解决了作文内容的问题,就可以开始让学生进行练习,练习分为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

在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时,共同交流是非常不错的手段,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在交流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有次序、有条理、分层次地进行讲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便可以更加理性、有逻辑地回忆自己所要表述的事件,从而在进行加工、分析时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练笔则是学生进行写作前必不可少的步骤,练笔可以分为命题和自由发挥两方面。命题作文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有着其相对应的缺点,如果长期只写命题作文,会束缚学生思维,限制学生表达能力,使学生思维僵化、手法僵化,写不出具有自己特点的文章。因此,除了命题,教师更要多让学生进行多体裁的写作练习、使学生的表达手法丰富多样,用多样的训练方法,使学生保持灵活的思维、活跃的灵感,教师要尽量使学生练笔贴合学生生活,让学生掌握主动权,放飞自己的思想,去想,去写,去表达。

教师还可以用一些补充式命题、范围式命题、示意式命题、图像式命题、即兴式命题等来训练学生,还可以通过给教师写信谈心、写读书笔记、观后感、写日记、周记让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训练学生,这样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有利于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三、指导学生多修改、多反思

俗话说得好:“文章不厌百回改。”虽然学生习作不会有这样夸张,但没人否认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一事实,每位语文教师都深知这个道理。因此,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修改作文的重要性并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技巧。作文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不能指望学生一口吃个胖子,对于刚完成的作文,小学生根本无法再次进行更好的修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教会学生几种简单的修改方法。

1.冷却

在作文写完后,搁置一段时间,再让学生进行修改。这一段时间内,学生的思维会有所变化,而且,学生还有可能会知道更多有关此作文的新东西,所以,再次修改的时候,会有新的发现,从而就会作出一些修改和补充。

2.互批

我们都知道批评与自我批评,作文也一样可以自己修改和互相修改。在与同学进行互相修改的时候,由于视角的不同,及心理特点,学生的注意力会比较集中,而且会比较认真,而且同学的想法往往会给自己启发,其实在互批的过程也是无声的交流。

教师进修笔记第7篇

【关键词】小学习作教学做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一直是语文教师探讨的焦点和热点,广大的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的课堂实践中,探索出了很多值得借鉴和参考的方法经验和操作模式,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笔者也是一位一线的语文教师,在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中,也有一些体会和感想,现将本人的一些几点做法与大家交流。

一、给学生参与习作评改的主动权

人们常说,好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三分文章七分修改”就是阐释的这个道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多作文内容、文章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自改和互改,扬长避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但是,在习作教学中,传统的习作教学方式是“老师教作文,学生写作文,老师改作文”,老师垄断了习作的评改权,这种高耗低效的习作评改方式容易误导学生的习作意识和习作习惯。有的教育专家认为,对学生作文的评改不应是作文教学的最后一道程序,而应是学生再次作文或三次作文的加油站,为学生二次作文或三次作文更好地服务。所以,教师必须把习作评改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评改的主体,让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习作进行评改,在亲自体验和鉴赏中,达成自我判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标。

把评改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并非老师不评改学生作文,而是老师起到引路搭桥的作用,把习作评改过程变成师生共同参与、学生自主参与、主动反思提高的一个平台。习作评改的方法也很多,全程评改、师生面批、独立自改、学生互改等都是常见的凑效的方法。

二、把握读写结合的基本规律

从说到写,从读学写,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读是吸收,写是倾吐,读是手段,写是目的。读什么?写什么?怎样读?怎样写?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所以,教师课前必须有一个清晰的教学思路,一定选准读写结合的最佳结合点,切入到字词句篇的立体训练过程中。毋容置疑,好文章之所以好,其首要条件就是语言文字的美。语言是文章这座房子的砖瓦,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的积累语言,语言文字的训练从什么地方抓起,应该切入到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和段落中去,让学生模仿典型句式,学会遣词造句;模仿精美语段,学会精巧构思;模仿精彩篇章,学会布局谋篇。教师要训练学生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读书看报,碰到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就记录下来;听广播看电视,甚至听别人说话,听到的美妙言语,也要记下来。平时碰到的成语、歇后语、名言警句等等,只要自认为生动美妙的,就要积累。这样,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从而逐步建立自己的语言词典。

三、以单元主题为背景强化习作指导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者将不同的文章按一定的主题组合到了一起,就是力图突出读写的重点。教学中,有的语文教师往往忽略了单元主题对习作教学的影响,他们主要关注学生了解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而忽视了作者是怎样写的,文中渗透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更是轻描淡写。这种重读轻写的教学现象应该改革。因此,我们提倡语文老师实行单元备课,抓住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设计好单元的读写目标,不仅要指导学生了解本单元的主题、主要内容、学习重点,还要了解本单元要写的习作内容,让学生在学习单元内容时要格外关注写作方法,同时,安排学生围绕习作内容进行读书,积累语言,为单元习作提前做好知识储备。

四、指导学生“小练笔”

“小练笔”是传统的而又是经典的作文训练方法。“小练笔”虽小,却是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和促进读写结合的有效措施之一。新版程标明确指出,习作教学要加强学生平时练笔的指导。可见,练笔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崔峦老师说:“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习的机会有限,所得肯定有限,要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这句话强调了练笔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训练。指导学生“小练笔”教学策略大致归纳如下:一是随文小练笔。以文本资源为练笔内容,把语言形式的运用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可抄写、可仿写、可续写、可创写。二是随事小练笔。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和认真观察身边的事情,把印象深刻的、生动有趣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或发人深省的事情记录下来,并加上一个小标题。这种训练方法类似写日记或周记。三是随时小练笔。随时小练笔就是指教师引导学生随时间的变化(比如一天中的早、中、晚,一年中的四季变化等)观察自然现象的变化,观察动、植物的变化进行练笔。四是随心小练笔。随心小练笔就是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一旦有灵感就及时记录下来,否则,灵感稍纵即逝。

以上是我个人对小学习作教学的观点和做法,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总之,学生习作的质量提高并非一蹴而就,作文教学的改革之路并不平坦而且漫长,需要我们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和长途爬涉的意志去探索和实践,只要我们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去思维习作教学,用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引领作文课堂,作文教学必将成为语文教学的奇葩。

参考文献

教师进修笔记第8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作文修改;学生互改

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多年来,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就是作文修改。一个语文老师,一周上十几节课,要备课、听课、开会、写政治笔记、写业务笔记、写听课笔记、周考、月考,负担已经超重,再加上修改作文,简直暗无天日。两周一次作文,修改一本作文费时10分钟,修改100多本作文需耗时1000多分钟,二十几个小时,三个工作日。老师累得灰头土脸,呕心吐肝,可学生并不买账,草草一翻作文本了事。这是普遍的现象,毋庸置疑。

乘着课改的春风,现在的理念是学生是主体,要让他们多思,多说、多动、多做。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而不是一个代劳者。能让学生自己完成的,尽量让他们完成。本着这个宗旨,我觉得让学生互改作文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既解放了教师,又锻炼了学生。

经我尝试,具体步骤如下:

一、向学生讲明学生互改作文的必要性

这是课改的需要,是减轻教师负担、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的需要,是提高学生阅读、分析、鉴赏、修改、点评的能力的需要。另外,还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二、分组

一个班分为7~9组,每组4~6人为宜,随机发放作文,人手一本。

三、要求

1.用红笔修改;

2.必须充分尊重被修改作文,用心良善,用语文雅;

3.修改出文章的错别字、病句,在思想、结构、修辞等方面指出优缺点,工整誊写出评语,注明姓名和日期,以期郑重,也便于作者课后与修改者交流;

4.被修改者一定要心胸开阔,修改者指出的缺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5.每人用20分钟修改自己手中的作文,再用20分钟互换作文,讨论交流,推选出本组最佳作文,让本组朗读较好的学生上讲台朗读,并读出评语。

四、讲评

1.教师对每组学生推荐朗读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作文及修改的优缺点,与学生讨论;

2.听完所有推荐朗读的作文后,教师对这次学生互改活动作出整体评价。

五、课后反思总结

找出这次活动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以便下次改进。其实学生互改作文的活动,很多教师都有尝试,只是在过去,很多人对这种方法有误解,认为教师在设法偷懒。实际上,这种活动可以做到一箭三雕,既顺应了课改潮流,又提高了学生多项能力,还减轻了教师负担,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学习充电,钻研业务,上好课,育好人,何乐不为呢?

有句笑话说,当教师的上辈子是杀猪的,当语文教师的上辈子是杀人的。我希望我们语文老师,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锐意改革,逐渐做回到杀猪的,然而这个希望是渺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