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基建档案管理

基建档案管理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24 16:34:07

基建档案管理

基建档案管理第1篇

[关键词]医院基建档案管理;作用;措施

随着医院改革的进行和深入,医疗业务不断的扩大,基建档案也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当务之急是必须高度重视医院基建档案的归档率、完整率、准确率。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杜绝不利于基建档案管理的因素,为子孙后代积累宝贵的历史财富,是我们每个基建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1基建档案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1.1对推动医院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医院基建档案是医院建设活动中形成的第一手材料,档案管理的最基本目的是记载基建在建设、改建、维修、使用过程和结果的技术状态记录。基建档案管理的关键是及时收集基建项目开工前到竣工交付使用后的各种报批文件、合同协议、洽商变更等各种类的资料,由于医院基建项目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环节多、内外协作关系复杂的特点,因而形成的档案有多种载体、档案数量多、保存价值高。这些档案既是医院工程建设的真实记录,也是整个医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为医院的建设、维修、管理、改扩建服务,又为医院的经济建设和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服务。所以,做好工程项目的档案管理工作对推动医院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为医院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供现状和历史依据

基建档案涉及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建设单位以及建设单位的主管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任何基本建设缺少基建档案,就缺少了使用和改造的依据。它不仅反映了该建筑物的变化和发展,为医院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供现状和历史依据,也对医院发展和经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地上地下交叉工程涉及提供周围相互关系相互要求的条件;为历史查找、产权查证、经济纠纷以及科学研究等提供素材,它不仅服务于今天,也有利于未来,所以越来越受到各级建设单位和医院管理者的重视。

1.3基建档案是一种特殊的、不可再生的宝贵的信息资源,是医院的财富

随着医院总体规划的逐步进行,近年来我院的基本建设可以说是接连不断,而且又都是在交叉进行,这就需要办理和查阅许多相关资料。档案是一种特殊的、不可再生的宝贵的信息资源,是医院和社会的财富。收集、管理和保护好这种资源是每个职工的义务和责无旁贷的职责。例如我院基建处的老处长张乃云,他在儿童医院辛辛苦苦工作了几十年,上对医院的每项建筑、下对全院地下的每一根管子都了如指掌,可以说闭着眼睛都能说出它们的位置。为了便于工作,张乃云在医院总平面图上仔细、认真地在每个建筑物旁都标注了建筑年代和面积,这张图纸是非常宝贵的资料,它包含了医院自1955年建院至今所有建筑的年代和面积,它减少了我们许多需要到档案室大量查阅资料的麻烦,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我们将原图保存起来,平时使用复印件,而且还将上面的数字以电子表格的形式摘抄整理出来,这就更加便于查找、保存和计算了,特别是每年向卫生局做报表时,这一表格是我们最可靠的依据。

2医院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缺乏政策性指导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在投资、管理、建设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我们经历了改扩建、代建、改造装修、融资、拆迁征地等建设工程,每一次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次新的尝试、一次学习的过程,但最缺乏的是对工程政策、性质的了解和指导。对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流向提出了新的问题。

2.2档案知识缺乏

由于历史的原因,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所学专业与所从事的工作不一致,对档案的知识特别是对基建档案知识了解得不够,缺乏档案专业知识的学习。

2.3全员档案意识不强

基建档案资料应该力求完整、正确、真实、严谨,在工作中发现与施工单位和相关单位签订的合同、协议日期有的不明确或没有写;工程的名称前后不相吻合;施工单位来函有的编号较乱,有没有编号的、有重复编号的;请示报告之类的函件有的没有标题。这些不仅给档案管理人员归档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在接收上级审查时也很麻烦。

3对医院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3.1建立健全基建档案管理制度是搞好医院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保证

基建档案的科学管理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维修、改造、扩建,健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等系列制度。医院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进行多项改革,随着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日益增多,边建设、边报批、边设计的事情常有发生。这给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带来了诸多不便。所以应制定相应的基建档案工作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做好基建档案前期的收集工作,力求后期档案的完整、真实,使基建档案资料具有真实性,从而确保档案的归档率、完整率和准确率。

3.2加强文件形成者、档案管理者的业务培训

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全员档案意识是发挥档案价值作用的前提。一套完整、准确、系统的档案,必须发挥全体参与人员的档案意识,一起参与档案收集,特别是在项目建设初期,遵循项目建设和档案形成的规律,对项目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树立科学的档案观,让科室内每个工作人员都知道、了解、重视基建档案管理这项工作,各负其责,大家尽量配合把好自己的关口。这是做好基建档案和医院档案工作的有力保证。

3.3提高业务素质和科学知识,不断提高基建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

随着基建档案管理向现代化、科学化、系统化方向迈进,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注意学习新技术,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科学知识,不断提高基建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现代医院管理中基建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熟悉基建专业知识,掌握电子文档管理和网络技术、现代管理理论的技能。以业务素质的提高为着重点,可以争取各种机会参加有关基建政策文件、档案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不能光让马儿跑,不让马儿吃草。

[参考文献]

基建档案管理第2篇

一、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基建管理往往出现重视项目主体设施的建设,而忽略了建设过程中及项目竣工后记载相关信息的档案管理。基建档案的重要性可能在短期内不容易体现,而在项目需要改扩建时,其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建设时的相关数据作为参考,才可以对结构主体进行改造。在项目维修维保时亦是如此。有可靠的数据资料作支撑,建筑才可以得到有有效修缮。

其次,不够重视还体现在基建档案归档质量低。正是对基建档案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档案的质量不高。例如,竣工图纸折叠不规范,缺页少页,竣工图与平时管理用的图纸混装,没有按建筑专业分类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导致日后管理者无法对项目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无法对突发状况采取正确的应急处理办法。

(二)缺乏健全机制

基建项目档案管理机制的缺乏导致档案管理缺乏严谨性,有效的机制可以对管理工作产生一定的约束性,使其规范化。基建档案是从建设项目前期的立项阶段开始产生,再经过工程施工阶段,到最后的项目竣工、决算编制,可以说在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资料文件。但是现在很多高校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每个阶段的文件都由各个分项的负责人保管,目的是方便个人使用。随着项目逐渐结束,资料不免就会丢失。而在建设项目的总体规划中又没有配置基建档案专职管理人员,且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制约,导致工程竣工后档案资料凌乱无序,丢失损坏严重,无法整理成一套有参考价值的档案资料。

(三)缺乏专业人才

档案管理专业人员应该负责档案整理、编目、鉴定、统计、排列和检索工作,使档案具有科学的使用性。而基建档案往往是由非专业人员负责管理,施工单位甚至是由施工工人兼任档案员,随着人员流动性的增加,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非常不稳定,以至于档案资料缺失严重。

档案管理非专业人员的问题较为突出。首先,非专业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规范的教育培训,归档资料质量不高,可参考性及准确性难以把握。其次,人员流动性大,导致管理责任心较差,极易出现敷衍对待的情况。第三,非专业人员对建设项目各阶段的情况不了解,所归档的资料缺乏连续性,再加上不及时跟进项目,没有对资料进行选择筛选,造成基建档案缺乏关联性及系统性。

(四)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很多高校基建档案还采用传统的管理手段及模式,分散、凌乱及缺乏系统性,且以纸质资料为主,不仅占用空间且不容易保管,使档案的参考价值、使用性能大打折扣。

二、高校基建档案管理的特征

(一)同步性

基建档案的同步性在项目的前期决策阶段就开始体现出来,档案伴随建设项目的发展同步存在。

(二)广泛性

由于基建档案涉及建设工程的整个周期,由多类部门多个环节共同产生,具有很强的广泛性。

(三)关联性

从项目的立项决策阶段开始,经过项目概算编制、施工图设计及审核、施工阶段到竣工阶段,期间还涉及与政府机构有关的土地审批、规划审批、消防设计审核、施工许可等多个环节。

(四)应用性

基建档案有广泛的应用性,主要体现在建设项目后期的改建扩建阶段。

三、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提高重视程度

对于高校基建档案管理重点在于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学校中层及以上的领导要对基建档案管理给予广泛支持和提供有效保障,加强日常监督管理。要求基层管理人员按照建筑管理和档案管理“同步走”的方针,做到从项目立项决策开始就编制项目前期专项资料,其中包括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上级主管单位评审意见及立项批复,工程报建手续及相关资料。在项目进行中主动参与,将项目资料分类归档。例如,常规项目可以分为设计单位资料、监理单位资料、施工单位资料、消防资料、审计资料等。

在日常工作中,档案管理员还要注意各方往来信函的管理,信函可以作为日后资金支付的重要依据。在项目竣工后,还要尽快督促施工单位报送竣工图纸,督促四方单位在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上签字盖章后,归档到项目竣工资料中。除此之外,档案管理员还要对项目决算资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相关资料做收集及归档工作。

(二)完善管理机制

首先,学校相关单位应该组织学习档案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国家对于基建档案的最新的指导方针政策,同时向其他兄弟单位学习好的经验,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编制基建档案管理机制。

其次,应该由学校主管业务校长牵头,组建一个由档案管理专业人员组成的小组,同时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做督导,对学校的新建建设项目的档案做规范化管理。同时,应该对已经竣工的基建工程所归档的资料做详细的清查,对于分类不清楚的资料重新规范整理,对于缺失的资料尽最大的努力进行查找和补充。督导组还要对即将开工的工程进行督促,看基建档案管理人员是否已经及时跟进项目,是否已经开始了档案的分类整理及归档工作。

(三)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基建档案管理是一项持续时间长,涉及环节多,非常繁琐的一项工作。首先,要求档案管理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以及细致的工作态度,同时还要求要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对于国家关于档案管理的方针政策要及时熟练掌握。其次,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具备与基础建设工程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掌握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积极地与工程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全过程造价控制单位沟通,明确施工过程中的相关事宜,明确施工流程,明确归档资料的分类。

学校还应定期举行专业人员的培训讲座,交流考察等活动,目的是为了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档案管理的现代手段,促进基建档案资料的归档质量。学校应该把档案人员的培训工作作为一个工作常态来抓紧抓好。

(四)完善信息化数字化的管理

当今社会可以说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各所高校也处于高等学校建设发展的转型期,基建档案不仅记录着学校发展变革的历史,也为未来的规划提供着重要的参考依据。随着基建档案重要性的不断凸显,其数字化信息化的需求也是迫在眉睫。

首先,完善档案数字化信息化管理体现在将纸质版资料转化为电子版资料。由于基建档案涉及多个环节,可以说其数量非常庞大。如果每次查询都翻阅纸质版资料,既浪费时间又不利于资料的保护。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将普通不档案按照要求分类整理,并对其进行信息化管理,将纸质资料转化为数字资料大大提高了档案的使用效率和查找准确率,并且对档案资料也提供了很好的保护。

基建档案管理第3篇

基本建设是一项由多主体参与,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并高度依赖各种专业知识的智力型活动。基建档案是基本建设全生命周期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具有保存价值信息资料总称[1],具有最原始、最真实、最全面的特性,是对相关项目进行进一步改扩建或修缮的基本依据。基建档案除具有一般文书档案原始记录性、信息性、真实性、价值性等特点之外,还具有内容专业性、成套完整性、现实使用性、整理动态性、来源广泛性、

收集滞后性的特点[2][3]。

文献检索以及管理实践表明,我国当前基建档案管理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意识不强、资料不全、整理不规范、硬件投入不

足、人员队伍力量薄弱等问题[4][5],

与欧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基建档案收集与保管,档案资料系统、完整、门类齐全、数量丰富,比如西雅图港务局、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除保存有基建相关照片和文字材料外,甚至连产业主最初用钢笔勾画的建筑物意向草图都装入了镜框,妥善保管。

为夯实我国基建档案管理实务工作基础,提高基建档案管理研究水平,本文结合现阶段我国档案管理研究成果和基建档案管理实践,从业主方[6]角度研究了我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

二、研究重点

围绕基建档案管理实务要求,本文着重研究基建档案管理机制、范围管理、归档方法等,力图建立一套相对科学、标准的管理体系。

(一)基建档案管理机制研究

从管理层面分析,基建档案管理是一个闭合循环渐进完善的体系。鉴于此,本文运用“PDCA循环法则”,按照统分结合(“业主方制定管理总体计划―各责任主体制定并实施具体管理计划―业主方验查并总结”)的思路,开展基建档案管理机制研究。

1. PDCA循环法则概述

PDCA循环又被称为“戴明环”,是由美国质量统计控制之父休哈特提出的PDS(Plan,Do,See)演化而来,经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改进并加以宣传而获得普及。它是全面质量管理计划制订和组织实现应遵循的科学程序。PDCA循环法是按照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处理)顺序依次开展工作,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一种质量管理基本方法。经过PDCA循环,成功经验应加以肯定并推广,推进管理的标准化;失败教训要加以总结,以应用到下一个循环,实现基建档案管理能力的阶梯式上升。

2.基建档案管理流程分析

基于PDCA循环法则,将基建档案管理流程分解为计划制定、管理实施、对照检查以及经验总结四个阶段。

(1)计划制定。基建档案管理计划包括总体计划和实施计划两类。总体计划由业主方制定,是基建档案管理的总纲。总体计划制定是基建档案全过程管理的起点,始于项目生命周期中“提出项目概念”阶段,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档案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必要组成,要求其他建设相关方[7]必须重视基建档案收集与整理,界定清楚各方管理责任;二是明确其他建设相关方的档案归档范围以及档案移交业主方的时间;三是明确档案管理的组织方式,包括归档程序、移交程序、借阅程序、复印程序等;四是明确档案管理抽检制度、约束制度以及奖惩措施。实施计划是其他建设相关方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的具体工作计划。实施计划必须与总体计划保持一致。其他建设相关方制定的实施计划须报经业主方批准同意后,方能生效。

(2)管理实施。基建档案管理实施遵循“统一计划、分块实施、集中归档”的原则。统一计划是指由业主方制定档案管理总体计划,明确档案管理的统一目标、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分块实施是指其他建设相关方围绕项目建设管理规划大纲以及基建档案管理总体计划,制定具体的档案管理实施计划,履行各自档案管理职责,完成总体计划的各项要求;集中归档是指项目建设完成后,其他建设相关方按要求将各自档案移交业主方,由业主方进行查验、接收,并依据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分类、装订、归档、移交或备案。

(3)检查监督。基建档案特点要求基建档案管理必须要高度重视过程监督。一是业主方监管。业主方是基建档案管理的主体和核心,具有指导、监督其他建设相关方按照总体计划要求做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和义务。项目建设过程中,业主方要将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做好基建档案管理的监督检查。二是其他建设相关方的自查。其他建设相关方要对照经批准认可的实施计划做好档案归档以及经常性自查,健全借阅制度、复印制度,保证档案及时收集、完整归档、管理规范。

(4)经验总结。经验总结既是基建档案管理系统中的承前启后环节,也是业主方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关键程序。对于管理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及时总结提炼,形成制度,进行推广,做到标准化;失败教训更是弥足珍贵,应引起业主方高度重视,组织研究应对措施,以避免在下一个PDCA循环中再出现类似问题,逐步提高基建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

(二)基建档案范围管理研究

借鉴现代项目管理中范围管理理论,定义基建档案范围管理为项目生命周期内所有有价值档案的综合管理和控制,以及完成档案管理总体计划所规定的必须工作,并且只完成那些必须完成的工作。基建档案范围管理包括初始定义、范围确认、范围变更控制等三个环节,基建档案范围管理主体是业主方以及其他建设相关方,其中业主方是最终责任主体。基建档案范围管理研究基础是档案价值鉴定理论。

1.档案价值鉴定理论概述

档案价值鉴定是现代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方法和重点内容,是指鉴定主体基于对档案保存价值和利用意义的合理认识,对档案质量、有用性和管理效益做出判断与估价的智力性工作。根据档案价值鉴定三段论,范围管理是现代档案管理“前端控制”的重要手段。

2.初始定义

基建档案范围管理初始定义是指基建档案管理主体依据国家档案管理相关法规、规章、标准和基建程序,进行基建档案管理内容的初始化定义。基建档案范围管理初始定义是档案价值鉴定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形成基建档案范围管理成果的最终依据,应在基建档案管理总体计划中予以明确。业主方是基建档案范围管理初始定义的管理主体。

3.范围确认及变更控制

基建档案范围管理的范围确认是指其他建设相关方依据初始定义,并结合各自管理职能,对基建档案范围管理内容予以认可的行为过程。范围确认结果是开展基建档案管理的直接依据,应在实施计划中体现。其他建设相关方是基建档案范围管理范围确认的主体。对于基建档案范围管理初始定义有异议的,有关建设相关方须按基建管理程序向业主方提出变更申请,获得批准同意并调整初始定义后,方能生效。

4.范围管理成果

基建档案范围管理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沟通与确认后,最终形成三项成果:一是工作任务书,明确基建档案管理的主要任务;二是工作说明书,详细解释基建档案管理过程中的相关事项;三是工作分解结构(WBS),确定基建档案管理的工作体系与责任体系。工作任务书、工作说明书、分解结构(WBS)是基建档案范围管理的核心要件,也是进行基建档案验收的最终依据。

(三)基建档案归档方法研究

项目竣工后,业主方需按一定原则对基建档案进行归档、编号。结合管理实践,我们认为基建档案归档需充分考虑“现实使用性”的突出特点,遵循“方便查阅,便于使用,完整保存”的原则进行编号归档。

国家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要求档案以“件”为单元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和装盒。我们研究认为,基建档案归档要在满足行业标准基本要求前提下,遵循基建文件自身形成规律,保持文件间有机联系,采用“按基建程序各阶段形成文件作为分‘件’单元;‘件’内文件批复在前,申请在后,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项目结束年作为档案归档年”的方法进行基建档案归档,以保证基建档案连续性、整体性和合规性。

三、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开展基建档案管理工作,要着力抓好以下几点。

(一)增强意识,重视基建档案管理工作

一是要转变基本建设“重申报建设,轻资料收集”的观念,特别是单位“一把手”要充分认识到基建档案的重要作用,加强档案重要性宣传,营造并形成“人人重视档案资料收集,人人具备档案管理基本素质”的良好氛围,将基建档案管理与合同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资金管理、安全管理放到同等重要位置。二是重视基建档案管理软实力和硬件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基建档案管理人员激励与考评机制,注重对基建管理人员的档案知识培训,鼓励开展基建档案专题研究,提高基建档案管理的智力支撑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运用新兴科技提高档案设施装备水平,保证档案资料存储安全、使用便捷,实现管理的信息化与现代化。

(二)采取措施,提高基建档案管理要求

基建档案管理面广、涉及主体多,管理难度大。业主方作为最终责任者,要发挥好统筹、协调与指导作用,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细化对其他建设相关方的管理要求。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建档案管理机制,将档案管理计划细化为总体计划、实施计划两个层次,分级制定,分块实施,集中归档;明确基建档案管理的工作任务书、工作说明书以及工作分解结构(WBS),界定清楚各建设相关方的管理责任。二是要将基建档案管理要求形成条款纳入有关合同,以明晰业主方与其他建设相关方的责权关系,强化基建档案管理实施的强制性。三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建档案管理的监督制度、借阅制度,保证项目档案能够及时集中归档,避免零散分散保存,造成遗失。

基建档案管理第4篇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然而,一直以来人们对档案管理意识淡薄,使得档案管理制度得不到健全。档案管理工作关乎社会稳定,因此,需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文章分析了档案管理现状,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 档案 档案管理问题 档案管理措施

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建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理论知识缺乏,管理水平低。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执行标准模糊,收集资料不及时、整理规范不明确。有时也会出现工程验收不科学,结算不准时以及归档时间漫长等现象。没有科学的监管机制,岗位职责就难以被落实下来,一旦出现问题,追究起来就会混乱。目前,很多从事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并非专业人员,兼职及半路改行的现象较多,这现象急需改变,他们缺乏正确的理论知识,这些是很多企业普遍存在的档案管理现状。企业中,系统的分类是实现档案管理专业化,高效化重要举措,企业档案管理专业化水平还不够,档案细化分类还没真正落实。

(二)基建档案管理涉及到的部门比较多,管理难度比较大,而管理档案工作的人数少。档案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一般都会涉及到工程、技术及经营计划等。各部门对档案管理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混乱,这必然阻碍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工作中,同业务部门沟通匮乏,使得归档管理工作出现问题。当下,企业内部横向档案管理工作网络,企业档案管理集约化、管理自动化和存储数字化,借助网络化实现档案高效能力还比较低。同时,企业缺乏软件设计、软件分析等高素质人才,档案信息系统开发缓慢,也导致系统维护工作跟不上国际先进水平。

(三)档案管理手段单一缺乏高科技管理设备。在某些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时,没有健全相应的设备管理工具,档案信息更新速度缓慢,特殊的档案载体需要有特殊的存放地点,如光盘的存放需要有的防磁柜,实物档案根据管理规范也要有专门存放的地点,但是有些企业对小规模特殊档案的存放并不重视,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也致使这类档案管理的缺失。不论是以何种形势存在的档案类型,都是承载了历史的真实性,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档案管理的规范中都需要有同等的重视。

二、档案管理措施

(一)领导树立起科学管理档案理念,动员全体员工明确档案管理重要性,能够科学的去看待档案管理事业。因此,争取获得领导重视和支持,这是提升企业档案管理重要举措之一。当领导层都达成了共识,并且明确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进程中,他们便会积极协调,使得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要严格根据制度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是档案管理工作主要依据,也是硬性指标要求。档案管理部门根据我国制度的《档案法》对单位的档案进行管理,将其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另外,建立起专门负责监督档案管理的机构,分配责任,落实责任制。还需加强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档案人员业务沟通工作,为档案管理开启新道。进行基础档案管理工作,对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做好验收工作文件整合。分类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要将其分门别类的放置好,集中归档,使得单位档案管理形成体系。各项资料实现逐级分管,对档案的归档时间,归档周期以及归档部门都要动态跟进,保障归档工作顺利开展。

(二)坚持每月学习制度,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档案法》和公司制定的《档案管理办法》、《技术档案管理实施细则》、《合同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坚持学习教育活动富有成效,可以全面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档案管理水平。

(三)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在实际工作进程中,要将归档工作落到实处,严格根据国家档案管理标准执行,创新完善档案编目、使用、保护等方面工作。同时,提升档案管理透明度,档案管理使用效率提高,真正做到落实责任。同时,需要加强档案宣传工作。档案宣传工作毋容置疑要跟进,宣传力度落实之后,还需开展多次人员会议工作,集中学习档案管理内容,学习其他企业优秀的档案管理方法,这能获得极大的进步。

三、结束语

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升,人们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档案管理工作却发展缓慢。社会新闻时常报道,各类工程质量出现问题,例如:垮塌、地基下陷、发生裂缝倾斜等等。一旦出现问题需要究其原因,各方便开始推诿责任,工程质量问题没有承担方,无法追究责任。想要确定哪方面的质量问题,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从中可以看出,如果每一步的工程建设资料都是齐全完整准确的,入档验收也是按规守则的完成的,那么在问题发生时就能节省多少不必要花费的时间金钱,由此可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规范是如此的重要,它重要到关乎民生,因此,作为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员我们更是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 冯惠玲.从文献管理到基于信息资源的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创新发展之路[J].情报资料工作,PKU CSSCI-2013.3.

基建档案管理第5篇

关键词:基建工程 档案管理 方法

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基建工程项目得到大范围的开展,大量的基建档案成为档案管理人员所关注的重点。尽管国家在基建工程的开展中不断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基建档案的管理依然存在一定问题,需要不断优化完善。基建档案作为基础工程建设的重要部分,对于我国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发展基建工程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基建档案的管理。

一、基建档案的作用

基建档案作为档案的一种,其中包括文字、图表、图纸以及相关的音视频文件等,基建档案的出现是在工程项目开始建设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涉及到多个部门的施工管理文件。基建档案作为施工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施工过程记录的重要数据,对于工程项目的施工、检验、竣工验收以及日后的维修等具有重要的价值,更是相关部门管理的重要档案。对于基建工程而言,是社会发展、单位水平提高的重要提现,同时也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在基建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通过档案的形式对建设过程进行规律、系统、规范的记录存储,可以为以后工程项目的发展以及过程中问题及时的解决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系统完善的基建档案作为作为技术人员成果的提现,有助于增强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推动单位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单位自身档案管理以及施工水平的规范化、合理化发展。

对于基建工程而言,项目的开始都是根据统一的建设任务书以及总体设计进行的,整个项目作为几个单体项目的综合,在项目预算上进行统计评估,行政管理上具有独立的组织形式。由于不同的基建项目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相应的基建档案本身的技术水平、技术要求以及档案管理的难度都有区别。基建档案作为工程初期阶段招投标、文件编报、工程施工、竣工检测等不同阶段的最为完整的记录,是工程建设的重要资料依据,更是有关建设单位维权以及相关单位维护合法利益的保障。为了促进基建工程的顺利开展,需要对基建档案进行统一管理,并且定期对其进行收集、分类以及整理,从而有效加强基建档案的实用性,为后续基建工程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服务。在基建项目开建的初期,需要对项目整体情况进行考察审核,在项目前期需要作出符合需求的可行性研究,做好选址以及土地规划等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需要用以往的基建档案作为建设依据。此外,基建档案更是工程后期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和材料凭证。因此,加强基建档案的管理工作,对于基建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上所述,基建档案作为基建工程最为完整详细的记录,对于工程后期的完善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改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基建档案真实有效的体现了基建工程在施工以及管理中的全部过程,加强基建档案的管理和归档,不仅仅有助于后期工程建设,更有助于促进对基建工程的监督。对于工程事故的处理,基建档案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为事故问题的解决提供数据以及技术依据。因此,加大对基建档案的管理力度,是提高基建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以及维护人民财产权益的重要保障。

二、基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为了抓住新时期的发展机遇。国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发展政策,不断完善国家基建工程的管理体制,明确工程建设、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了基建档案的管理标准,这也是对传统基建档案管理的挑战。基建档案本身具有工期长、环节多以及涉及部门较多的特点,因而基建档案也就比一般的档案复杂,只有将基建档案的管理系统化,才能有效完整的做好基建档案的管理工作。在实际档案管理中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以及工程进度,很多单位没有给予基建档案管理足够的重视,进而出现了基建工程建设与基建档案归档不协调,甚至由于工程管理水平不高导致的基建档案的遗失和损坏的情况。

其次,基建档案管理意识有待加强。在对基建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分管领导以及材料管理员的重视程度以及管理意识有待提高,对于基建档案重要性的思想认识不够,在对基建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不固定,从而造成基建档案管理的不连续,档案管理责任没有具体到人,缺乏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同时,需要加强对基建档案重要程度的宣传力度,明确档案管理责任人,提高对基建档案管理责任人专业水平的要求,定期对其进行检查监督,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从而完善基建档案管理程序,做好基建档案的归档工作。因此,提高基建档案的管理意识非常重要。

再次,传统的基建档案管理模式需要优化完善。新时期的基建工程与传统的基建工程存在很大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基建工程的规模,工程建设周期以及相关配套设施也存在很大区别。要满足新时期国家开发建设的需求,就要不断及时的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对基建工程的质量管理。设立专门的基建档案管理工作岗位,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水平,设立专门的档案室,提高对基建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促进档案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建立统一完善的档案工作管理标准,统一有关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要求,提高基建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加大对档案管理的监督指导,制定完善有效的措施,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加强基建档案管理的方法对策

首先,树立科学的档案管理理念,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意识,进而实现现代档案管理的市场化和信息化,加大对《档案法》的宣传力度,保证新时期档案管理人员充分理解基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基建工程建设各级领导以及相关档案管理人员的主动性,有效提高基建档案的管理水平。加强档案管理有关部门之间的平衡、协调,促进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之间的配合。明确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尽快提高有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以及科学管理意识,保证基建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其次,完善基建档案管理体制。对于传统的基建档案管理体制而言,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基建档案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在现代基建档案管理中,需要根据基建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特点,建立合适的工作标准以及管理制度,设计专门的基建档案管理档案,明确基建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立完善基建档案管理网络体系,促进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和配合。根据国情和单位基建工程情况以及国际先进管理模式,实行基建档案现代化专业管理模式,制定基建档案各项规章制度,依法治档,按照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

再次,做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基建档案管理机制。基建档案业务工作是基建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严格按照基建档案管理程序、标准进行档案管理和保管利用工作。加强基建档案的收集工作,基建工程各阶段相互衔接,一个环节连着一个环节,档案资料收集不完整,可能影响其他阶段工作的开展以及日后的维修工作。所以,制定基建档案收集范围、归档质量要求、归档时间等规定的具体分解图表,抓住工程关键阶段进行收集,档案部门要实行全过程跟踪服务,改进工作方法和态度,贯彻落实基建档案工作的规定和措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基建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基建档案工作与工程建设进程同步,建设项目申请立项时,即开始基建文件的收集、整理、审查工作,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完成项目文件的归档、验收工作,从工程建设源头控制基建档案管理质量。

最后,加强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增强档案工作思想、政治、文化等素质。档案人员了解基建工程建设程序和基建专业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充分利用信息化,建立完善新时期的档案管理体系,提高基建档案管理水平。

总之,在新的时代,紧密联系改革、技术、发展的新要求,做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实现基建档案工作自身价值,才能提升单位管理水平和基建工程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梅. 如何做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J]. 咸宁学院学报,2009,02:124-125.

[2]张莉. 如何加强基建工程档案管理[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5:20-21.

基建档案管理第6篇

一、我国基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基建档案不仅是一个工程项目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最为真实的记录和反映,也是一个单位建设发展的重要依据和基础。随着我国各个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数量的增多,基建档案管理的越来越复杂,难度越来越大,重要性也得以体现。但是,我国基建档案管理水平较为滞后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基建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一般而言,基建工程项目周期短则几个月,半年,长则几年。但是,对于基建工程管理而言,场所是临时租借、人员是临时抽调、班子是临时组合、机构是临时成立,所以,有些项目管理人员往往过于关注项目施工建设,而对于基建档案材料的搜集整理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甚至片面认为基建档案管理浪费时间精力。在项目施工建设中,只注重施工进度而不注重工程资料;基建档案管理较为混乱,管理人员因为是临时抽调的,所以基建档案资料也是人走楼空;有的项目施工负责人员根本不重视对基建档案的搜集整理,用完即扔;在基建施工过程中,未能做到档案资料的同步搜集整理,造成档案资料的失实遗漏。

第二,基建档案管理缺少规范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建设,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在建设、管理、投资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例如,原有的基建项目建设用地基本上都是由国家划拨而来的,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基建项目更多是通过竞拍才能获得的,而且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也必须要通过招投标程序才能够产生;在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都经历了征地拆迁、融资、改造装修、代建、扩建等建设过程,在这些基建项目建设过程中,都离不开项目运作,这是基建档案管理所面临的一个新的重要变化,直接增加了基建档案管理的内容,使基建档案建设的程序更为复杂化。但是,应该说基建档案管理的每次改革和每个变化都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都是一个新的尝试,而在这个学习尝试的过程中,我国基建档案管理缺乏规范性指导,对于基建档案的使用、归档、整理、搜集都缺少实施标准。

第三,缺少足够胜任新形势下基建档案管理人员。目前,我国基建档案管理在人员素质技能方面存在两类问题:首先,由于大部分基建档案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临时指派的,缺少系统性的档案管理培训,对于档案管理业务不熟悉,缺少档案管理专业知识,难以有效进行档案的搜集整理、归档、开发利用;其次,在基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面临着人手缺少问题,档案管理人员往往也是兼职的,其业务较为繁杂,工作量较大,对于档案工作往往也是出于疲惫应付状态,在档案管理方法和手段方面就更加落后,难以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编目、检索、开发、利用。

二、我国基建档案管理完善对策

第一,要不断增加基建档案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基建档案管理利用不仅是档案管理工作的职责,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中心内容。但是,就基建档案管理的实际现状来看,基建档案的利用率较低,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基建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较为薄弱,直接制约着基建档案的查询利用。因此,基建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要能够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加大对馆藏内容的宣传。大多数员工对于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缺乏清晰了解,认为档案管理是一个非常神秘的部门,不能轻易涉足,

针对基建档案管理存在的这种问题,需要不断加大对基建档案管理利用重要性的宣传,特别是要解决基建档案利用效率低下、利用方式单一、利用范围狭小等方面的问题。在对基建档案宣传的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要能够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不断发挥基建档案作用的同时,促使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二,要为基建档案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想不断提高基建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除了强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以外,还需提高相关部门和领导对此项工作的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只有各个部门和领导充分认识到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够建立一个协调的工作机制,才能够使各个部门主动搜集整理基建档案材料,并及时整理归档。任何一个工作的完成都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只有为档案管理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积极的外部环境,才能不断提高基建档案管理水平和质量。

第三,要不断完善基建档案的各项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各个单位的基建档案管理的依据是建设部的《城建档案管理规定》实施细则,虽然这样做有利于基建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各个基建单位也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工作需要的档案管理制度,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减少基建档案管理工作难度,不断提升基建档案管理水平,提高基建档案利用率。

第四,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为更好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提高高校基建档案管理水平,要不断加强对基建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基建档案管理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技能。为使基建档案管理人员既懂基建档案管理,又要能够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确保基建档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适应现代档案管理载体、方法、手段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新要求,要不断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基建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能够熟练掌握档案保护技术、档案管理学、档案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掌握现代档案管理先进手段,促使基建档案从经验管理向现代化科学管理进行转变。

基建档案管理第7篇

随着各种现代信息化技术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涉及大量的信息数据,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电子文件,档案就是这样产生的。在这种形势下,针对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信息化建设是顺应时展的举措,但是从当前我国基层单位开展的档案管理实际情况来看,信息化建设并不理想,还存在很多制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因素,需要有针对性地去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让基层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得到切实开展,取得更好的建设效果。

1基层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

1.1基层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一直以来,我国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中无论是基本的设备设施还是相关的档案管理设施都处于比较简陋的状态,大多还属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形式,在管理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损坏档案的问题。众所周知,纸质档案对外部管理环境的要求很高,无论是湿度还是在温度上出问题,都会破坏纸质档案,并且还需要大量的空间对纸质档案进行存放,在对档案资料进行查阅时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信息化建设下的档案管理工作借助信息化技术,将传统纸质档案以数字信息的形式进行保存,只需要很小的空间就能完成海量档案信息的存储,在后来进行资料查阅使用时也更加便捷[1]。

1.2基层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档案管理是基层单位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对基层来说,档案是对单位工作过程的记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基层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还能够为后续基层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指导。但是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在实际档案利用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不便之处,无论是档案管理还是档案利用,效率都处于比较低的状态。随着各种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推广与应用,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开始提上日程,越来越多的被提及。从本质上看,档案管理信息化实质上就是对传统的纸质档案进行信息化处理成电子档案后,对电子档案开展的档案服务形式。在对档案信息化处理过程中,对已有的档案资源完成信息再分类与再整理工作,对档案进行整理归档,大大提高了后续档案的利用效率,与此同时,信息化处理后的档案信息无论是在存储的成本还是安全性上都得到了有效提升,是快速提升基层档案管理水平、开展规范化档案管理,提高档案利用效率的重要渠道。

2基层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对基层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在追求信息化水平,在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中,信息化建设是未来工作的主要发展趋势,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但是在传统档案管理理念的影响下,很多基层单位从领导到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都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重资料收集、轻资料利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将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放到其他工作之后的情形经常出现[2]。

2.2基层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

无论是档案管理中采用的管理模式与方法还是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素质,都会影响到基层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在基层单位中真正能够投入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当前基层档案管理中采用的设备大都存在老化、简陋等问题,能否满足基本的档案管理要求都存在问题,更不要说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部分基层单位采用的还是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形式,部分已经将纸质档案转化成电子档案的单位也没有对档案信息系统进行科学的管理,无法有效利用档案资源,离信息化建设还存在很远的距离。同时,从事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大都不是专业的人员,也很少接受相关的岗位培训,不能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在思想意识与职业技能上的要求。

2.3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

在我国普遍存在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这种投入不足不仅仅表现在基本的硬件设备投入上,在对管理人才以及管理软件方面的投入也存在很大的缺口,这直接制约了基层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开展。在基层单位中,整体的工作经费都比较紧张,能够投入到档案管理中的经费更是在总经费中只占据了很小的比例,加上在经费的实际运用中还常常出现被挪用或者被占用的现象,能够真正用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上的经费只能说少得可怜。有部分基层单位并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单位机构设置中没有针对档案管理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以及人员编制,更不要说针对档案管理制订经费预算了,仅仅只安排个别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后收集档案材料,并没有系统地开展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开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更是缘木求鱼[3]。

3基层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和提升对策

3.1提高基层档案管理信息化意识

很多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具体工作开展中依然依赖于人力,对信息化的认识还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从意识上对基层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改变,让广大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将信息化建设意识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去,针对已有的档案管理制度建立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切实指导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

3.2增加信息化建设档案的资金投入

档案管理工作本来就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针对基层档案管理开展信息化建设更需要在资金上增加投入。资金的投入主要分为两个方向,其一是做好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的投入,信息化建设对设备要求很高,需要基层单位根据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标准配备计算机、复印机等多种设备,对已经老旧的设备要及时换新,同时为了确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序开展,有条件的单位可以积极引进档案管理相关的软件,推动档案管理智能化发展,让基层单位档案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其二是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专业人才的引进,现代化的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水平,而且要求对计算机有较高的信息化素养,才能够有效推动基层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3.3加强基层档案管理流程的搭建与完善

之所以要开展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基层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指导,但是在实际档案管理过程中却存在着有档案却很难使用甚至没有档案使用的囧境。针对这种情况,基层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对已有的档案管理流程不断进行完善,加强不同部门内部之间的横向沟通,打好配合战,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处理档案相关工作,明确各自的档案记录与整理的分工,避免因为分工混乱引起工作重复,降低工作效率。理清档案管理流程,搭建一个完备的档案管理网络,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进行优化,这对推动基层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

3.4提升基层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思想意识决定行为水平,要在基层档案管理中开展信息化建设,需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具备信息化建设意识,改变旧有的档案管理理念,从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总结有用的管理经验,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档案管理,对已经不适应信息化管理的传统模式要及时舍弃。与此同时,要积极开展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工作,想方设法提高基层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与能力,充分发挥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对已有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从年龄、学历、专业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为基层单位配备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并且专业性强的档案管理人员,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打破传统的基层档案管理模式。做好在职人员的职业培训工作,不仅要针对现代档案管理知识开展培训,还要加强工作人员对计算机等信息化管理设备的灵活运用,为基层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做好人才信息素质准备工作。基层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对档案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受到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基层档案管理过程中,信息化建设发展速度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切实提高基层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小莉.探析新形势下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思路[J].办公室业务,2014(03).

基建档案管理第8篇

【关键词】 高校;基建会计;档案管理

高校的基建会计档案,是会计档案和基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者又有所区别,基建档案是指记录和反映高校在基建活动过程中形成的重要历史资料和证据,包括基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经济合同和协议、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是高校档案卷宗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建会计档案由于具有信息量大、时效性强、查阅频繁等的特点,利用传统的会计档案管理手段和方法很难满足所有高校基建财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加上电子档案的出现也给基建会计档案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高校基建会计档案收集范围

一是基建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等。二是基建会计账簿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辅助账簿,其它会计账簿。三是财务报告类: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告,包括资金平衡表、待摊投资明细表、基建借款情况表、基建投资表和交付使用资产明细表等。四是其它类: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账单,其它应当保存的会计核算专业资料,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等。

二、高校基建财务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高校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只注重学校文书档案管理而不重视会计档案保管

会计档案的使用和查阅往往只是局限于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档案管理人员以不熟悉会计业务为由,认为会计档案保管就是会计人员的工作,会计档案移交后,虽然集中于高校档案管理部门集中保管,但却置之一旁,无人问津,时有散落现象。会计档案不同于普通文书档案保管,高校在文书档案管理制度上已相对完善,会计档案在移交时,虽然有移交清单,基建财务人员也按正常要求装订会计凭证,但是不可能清点凭证张数,档案盒没有封条,出现档案遗失问题后,会计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责任相互推诿,加大了会计档案管理的难度,这也是专职档案管理人员不愿接手会计档案原因之一。

(二)高校基本建设周期长,难以即时移交基建会计档案

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会计年度终了后一年内将基建会计档案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由于目前高校基建单独建账,与高校事业账实行的是不同的财务制度,事业和基建会计人员按照岗位设置分工,相互独立,基建项目没有竣工结算进行资产移交前,一般不进行合账处理。再者,由于供应商往来、项目费用查询、工程预决算审计、项目审计等原因经常需要调阅基建会计档案,事业档案会计人员不愿接手基建会计档案进行编号入档,增加了中间移交环节,导致基建会计档案移交不及时。

(三)基建会计档案保管人员缺乏相应的长期档案管理经验,严重影响会计档案保管质量和寿命

财务人员虽然熟悉账务处理,但是缺乏会计档案管理常识,加上有些高校领导意识不到财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不重视财务人员档案管理的培训。很多单位的会计档案都没有专门的存放地点。由于保管环境不当,造成基建会计档案霉变、毁坏甚至遗失,加大高校财务管理风险。档案借出不履行相关手续,不经单位负责人批准,随意查阅或者复印,致使基建会计档案可能被涂画、拆封和抽换。

(四)基建会计人员不熟悉基建业务和会计档案的分类,致使基建会计档案查找困难,甚至会造成工程款超付现象

《会计法》规定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有些会计人员却不清楚附哪些原始凭证,由于施工合同、验收报告、工程变更单等原始凭证较厚,难以订本包装,会计人员不对这些凭证进行单独装订保管,在封面上注明记账凭证日期、编号、种类,同时在记账凭证上注明“附件另订”和原始凭证名称及编号。不便于工程付款记录的查对和竣工结算审计等。会计档案有不同的保管期限,一味笼统将基建财务管理档案全部作为原始凭证放之于记账凭证后装订,后继人员因不了解经济事项的来龙去脉,增加后继工作量。

(五)会计电算化高校基建财务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许多高校基建账务处理采用电算化形式,有些会计人员用电算化上网,在防火墙有漏洞的情况下,易遭黑客攻击,导致系统瘫痪,数据泄露和丢失。日常工作中,不做好电子备份工作;银行存款日记账和现金日记账不采用订本式账簿,不当日打印核对,只是年末一次性打印装订。档案移交时不注重电子档案移交和保管,只将纸质档案移交,不利于高校信息化发展。

三、加强高校基建会计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在财务部门配置临时档案库房,指定非出纳人员管理基建会计档案

财务部门档案库房门窗要坚固,配备相应的设施做到防盗、防火、防虫、防尘、防潮、防光、防腐蚀、防失密。财务部门每年形成的基建会计档案,统一由会计档案管理员按照归档要求,负责整理立卷,装订成册,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当年形成的基建会计档案,会计年度终了后,在财务部门保管不超过一年。期满之后,统一由会计档案管理员编制移交清册,移交学校综合档案室统一保管。移交学校档案室保管的会计档案,原则上应当保持原卷册的封装,如需要拆封重新整理的,学校综合档案室应当会同基建会计档案经办人员共同拆封整理,以分清责任。见表1:会计档案资料移交清册。

(二)加强基建会计人员岗位培训,提高基建会计档案的案卷质量

高校领导和相关人员应提高对基建会计档案管理的认识,加强和组织基建会计人员认真学习《会计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和《高校档案工作规范》,制定会计档案管理标准,对会计档案进行规范管理,将会计档案管理及操作技能的培训,纳入基建会计人员岗位培训中,要求从会计档案整理的基础业务学起,使其熟练掌握会计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进而从源头上做好会计档案的整理规范工作,为单位领导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同时要求会计人员对基建会计档案在工程的不同阶段进行整理分类,与会计核算同步,可以方便会计人员和审计监督部门人员的频繁利用,达到了基建财务档案立卷整理科学和有效利用的目的。另外基建财会人员不仅要熟悉财务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基本建设知识, 通过多渠道多层次提高素质和业务水平,使基建会计工作逐步转向对基本建设投资全过程的决策、控制、核算、反映和监督。基建会计人员熟悉基本建设过程和建设工程方面的知识,便于搜集基建原始凭证和完善基建会计档案建设。

(三)完善基建会计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基建会计档案的安全与完整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根据高校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基建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制定基建会计档案的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分类大纲、保管期限表、移交时间等,确保会计档案收集的齐全完整。基建会计档案原则上不得外借,如有特殊需要,必须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查询和复制,并履行登记手续,基建会计人员和借阅人员对基建会计档案内容除单位负责人同意和司法需要不得对外泄露,否则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高校电算化的电脑杜绝上外网,防止档案泄密和被篡改。对基建会计档案的销毁严格履行程序,向单位负责人申请,同意后方可由档案管理部门和会计人员共同参与,销毁档案期满、不存在未了事项和正在建设的项目的基建会计档案,并认真填写基建会计档案销毁清册。见表2:档案借阅(复印)登记表和表3:会计档案销毁申请表。

(四)加强基建会计档案管理的考核和监管力度,促进高校基建会计档案优化科学发展

学校财务部门和档案部门应建立检查、考核和评估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不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到其他高校财务部门和档案部门参观学习,对会计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得力措施进行经验交流。将基建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纳入会计常规业务检查中,对基建会计工作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的检查与监督。对基建会计档案人员,成绩突出的应给予表奖;对不合格的人员应给予批评,限期改进或进行撤换。并对考核的结果记入个人业务档案,与会计人员的职位和职称晋升挂钩,提高基建会计档案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感,以保证高校基建档案建设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五)建立高校内部职能部门网络平台,实现基建会计档案管理现代化

在基建会计档案归档和移交时,利用现代化手段将同一份档案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同时归档和移交,这也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保管软盘、硬盘和光盘的常识。在高校各职能部门之间按照权限建立内部网络平台,将电子基建会计档案上网,通过网络交流,满足各职能部门日常查询、数据分析和编制报表的需要,达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无纸化查阅和方便快捷的目的,避免原始档案由于频繁翻阅而带来的磨损,还有利于档案资源的统一整合,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高校领导决策层及时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提供信息支持。

(六)加强基建会计档案管理的宣传力度,获取各方支持

基建会计档案的管理不仅是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和基建会计人员的常规工作,还涉及其他各职能部门和施工承建单位,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复杂工作,平时财务和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外部门的基建会计档案管理宣传力度,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以便及时、系统地收集到所需的基建会计原始资料。

总之,高校基建会计档案是记录高校基本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详细历史资料,是具有参考价值和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基建会计档案工作的管理,建立基建会计档案的立卷、归纳、保管、查阅和销毁等管理制度,实现高校会计档案的信息化,保证基建会计档案安全、完整、方便查阅,更好地为高校可持续健康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钟敏.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 (7).

[2] 王燕燕.规范会计档案管理的重要举措[J].财会通讯,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