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22 16:32:14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第1篇

在21世纪,我们如何做好父母这一角色?做一个称职而有效能的父母的秘诀在哪里呢?

父母的自我成长最重要

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心理系教授钟思嘉热心于亲职教育工作,从1990年开始,他亲自带领“父母效能系统训练工作坊”,以“在做中学习”的方式,让年轻父母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学习与孩子沟通的新方法。他不仅在台湾地区训练了300位以上的团体领导者,并且也培育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上百位亲职教育工作者,在亲职教育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为此,本刊记者特地采访了他。

钟教授认为:父母自我成长是最重要的,为人父母需要学习与成长,学习是为了改变,更好更快地进入角色,成为一个更称职的父母。

他介绍说:父母的自我成长要从“自我了解”开始,在台湾,我们有一些父母先参加“父母成长工作坊”,然后再参加“父母效能系统训练工作坊”。另外还有“婚姻EQ工作坊”,帮助父母自我成长,更善于处理家庭关系与问题,学习并掌握有关的亲子沟通技巧与情绪管理技能,对家庭的和睦十分有帮助。

父母的自我状态如何,直接影响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的品质,在台湾,也有的父母虐待自己的孩子,这一类的父母往往是因为自己的事情没有处理好,把不良情绪发泄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这样的父母往往缺乏积极的人生态度。

想成为有效能的父母,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花时间。首先年轻父母要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及对人性的基本看法,然后再学习不加评判地倾听孩子说话、真诚地沟通,这种民主的教养态度能使父母与孩子在亲子教育中双方都成为赢家。

比如,孩子不听话,父母就会生气,这是每一个有孩子的家庭都会遭遇的情景。原因是什么呢?如何避免亲子冲突而产生比较好的结果呢?

钟教授说,主要原因是一些“自动化思考”在干扰着父母。就像我们上楼梯时你不会想一想是先迈左脚还是右脚?你可能不知道“自动化思考”的存在,但它确实发生了。

孩子不听话,父母会有哪些自动化的思考呢?

第一种叫做“严重不幸”,父母把孩子不听话的行为看成很严重的事情,进而担心孩子将来会如何如何。

第二种叫做“应该、必须”,认为身为父母者应该或必须纠正孩子的行为,否则孩子不会学好。

第三种叫做“无法、不能”,觉得自己不能放纵孩子,无法忍受孩子犯错。

第四种叫做“自责、内疚”,觉得孩子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错,是自己无能,没面子。

就是这些“自动化思维”像点火器一样,让有些年轻父母失去情绪控制,一不留神就会伤害孩子,对亲子关系有害无益。

与孩子一起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钟教授认为,年轻父母首先要从培养自己的EQ开始,学习并掌握有关与人相处的艺术。我们小时候,往往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有很多的兄弟姐妹,在一起玩的时候,自然会有一些人际关系方面的冲突与摩擦,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学习如何与人相处。

现在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孩子还很孤独,他们很少有机会在生活中学习,只能从书本上学习。父母要创设一定的环境,来提升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情绪管理是一门学问,父母要从头开始“修炼”。

有责任感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在将来的社会中,合作精神比竞争能力更重要。

多年以前,台湾曾有人做过一个小研究,在调查100多位父母亲有关家庭价值观的问卷中,有一个题目问及他们对于自己子女教育的期望,统计的结果以“有责任感”在众多选项中占第一位,其次是“有信心和勇气”,再其次是“有宽恕和包容心”。由此结果显现,当今的父母十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但不少父母根本没有学习过如何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学习如何为人父母的学问,遇到具体问题时往往搬出自己父母的哪一套来教养孩子,既不灵验,有时还有负作用。

钟教授提醒年轻父母:在将来的社会,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才有能力处理好各种关系,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地位,责任感不是教出来的,要靠合理的引导与有效的影响,有些传统的教育方式如反复提醒、威胁、警告、贿赂等,都无法培养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

要培养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父母首先要自问:我了解自己的孩子吗?我了解他行为背后的目的吗?我如何与他沟通才有效?我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吗?我掌握如何鼓励孩子的艺术吗?

比如当孩子有良好的行为表现时,父母总会及时鼓励或赞美孩子,但如不懂得鼓励、赞美孩子的艺术的话,我们常犯的错误是画蛇添足,还有就是表达得笼统,不够具体,效果适得其反。

当孩子画了一幅不错的作品时,有的父母会及时称赞:“画得很棒!”

也有的父母则会说:“你画画画得不错,要是你读书也这么棒就好了。”

第一种父母的称赞太笼统,不具体,如果次数多了,对孩子并不会产生激励的效果。

第二种父母在语言表达上“画蛇添足”,有时会引起孩子反感,也没有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

正确的做法是:表扬要具体、直接,如“你画的恐龙的尾巴很生动,色彩也很好看!”

“你画的这幅画很不错,看来你在这方面很有潜力。”

这些小小的技巧并非人人天生就会,需要当父母的花时间与精力潜心学习。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第2篇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 分享 合作 援助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亲社会行为是其良好个性品德形成的基础,①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②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比较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而忽视了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致使部分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水平偏低,造成一些幼儿有自私、任性、缺少同情心等问题。那么如何来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呢?

二、 亲社会行为的界定

亲社会行为一词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家成斯伯乐于1972年提出,“用来指与侵犯等否定相对立的行为”。据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中定义: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重要指标。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群体的行为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援助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弗洛伊德认为“一个未经社会化过程的个体,是以自我为中心,追求生理满足,属快乐主义倾向”。但幼儿如何将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为具有利他倾向?幼儿可以在各种环境中向他人学习,在游戏中互相学习,学习成人的各种亲社会行为,然后经过思想、行为共同起作用,融入自我。

三、 幼儿亲社会的内容与培养方法

幼儿亲社会行为包括分享、合作援助等。当今的独生子女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合群、自私等表现。幼儿将来能否积极地适应各种环境,能否协调好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否勇敢的担负起社会责任,能否乐观的对待人生,决定于幼儿期的生活的积累和受教育的状况。幼儿阶段的教育比传播知识、训练技能更重要。幼儿阶段更应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品德、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

(一)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

幼儿的分享行为是“幼儿期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一种表现”,指在有他人存在的场合能将物品公正地共同使用。有关研究表明4―6岁的幼儿在分享反应中,做出“均分”的最多,“慷慨”的其次,“自我”的最少。5―6岁分享水平提高,表现为“慷慨”行为增多。分享行为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主要方面,能使幼儿更容易地学到更广阔的知识。鉴于此,如何发展幼儿的分享意识?

1.成人为幼儿营造亲密、信赖、和谐氛围

要形成分享意识,应信任对方、关爱对方。必须在孩子之间、成人之间建立信赖和亲密的感情,这是基础。我认为,作为一名幼儿老师,应该从孩子一入园开始,便注意培养这种氛围,无微不至地关爱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的活动。在各种游戏中贴近孩子,从最简单的游戏《猜猜我是谁》到歌曲表演《好朋友》,让孩子们也会从互相陌生到互相合作,亲密无间,从只关心自己的利益逐步认识到理解他人的困难,为别人做些事情。

2.成人为幼儿树立分享的榜样

成人的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教师之间的关系,会对孩子直接产生影响。如两位老师制作教具、共享一把剪刀、共同使用一份教材时的表现等等。教师之间的亲密、信任、会在无形中为孩子提供积极的行为榜样。反之,教师间的某些独立、独享行为也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孩子树立积极的行为影响。成人应对有分享行为的孩子积极的评价和鼓励。这样,会激发出其他孩子向他们学习的动机。成人也可有意识地让那些分享意识强和分享意识弱的幼儿一起游戏,让他们互相观察、学习,这也是树立榜样的好方法。

3.成人有意识地创造分享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很多,成人可随时抓住孩子生活的教育机会,培养孩子生活的分享意识和行为。如当发现有部分孩子将自己喜爱的玩具悄悄带到幼儿园来时,教师则应抓住这一机会,与孩子共同商量。每周确定一个时间,请大家带玩具到学校来交换玩,给小朋友介绍玩法,同时要教育孩子在玩他人的玩具时要珍惜。这样,会使孩子之间更加亲密,促使孩子分享行为的发展。

4.让幼儿体验分享的乐趣

孩子们之间的分享经常会是积极愉快的结果。活动成功,情绪愉快,彼此都得到了满足,同时增进了友谊,对巩固、强化分享行为进而产生更多的分享行为都是很重要的。如幼儿园可定期让幼儿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来,让小朋友互换玩具,把自己喜欢的图书、故事等讲给小朋友听。通过比较成功的分享与独占、独享行为,更使孩子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与必要。当然,教师要及时的肯定与鼓励,赞许的目光、对孩子亲切的抚摸、微笑,也能使孩子受到极大的鼓舞,进一步强化其分享动机。

5.通过移情引导孩子与他人分享

父母应该充分了解孩子希望获得他人东西的心理特征,通过移情训练,让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引导孩子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父母和孩子看动画片《他为什么哭了》的时候可趁机问孩子:“为什么她会哭?是不是因为小朋友没把好吃的东西分给小红,所以小红才会哭的?”让幼儿进行回忆、想象、以唤起自己在没有分享到别的小朋友好吃的东西时的情感体验。帮助幼儿理解小红不愉快的感受。接着问幼儿:“如果是你,你会把好吃的东西分享给小红吗?”是有而产生与别人共同分享好吃的食物的亲社会行为。

(二) 幼儿援助行为的培养

援助行为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幼儿在从别人的角度考虑(移情)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反应(同情),进而产生援助的行为。时展到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早期经验对人的终身发展的影响,并且强调在幼儿期使孩子学会援助等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幼儿援助行为能否得到良好的发展,关键在于成人的正确引导与树立良好的榜样,那么成人应该如何培养幼儿援助他人的行为?

1.适当的引入一些时事新闻来充实教育内容

幼儿具有天生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对新鲜事物敏感的特点。平时,可以看到幼儿对社会变化、成人行为发议论、做模仿,当幼儿提出一些如“希望工程是什么?”“儿童村”在什么地方这类问题时,我们不能随便应付孩子,要根据情况认真给孩子讲解,激发孩子的感情。可以这样告诉他们:“有的小朋友因为家庭困难,上不了学很伤心,许多叔叔阿姨就主动帮他们,使他们又能回到学校学习、游戏了,看到小朋友们又能念书了,你高不高兴?”幼儿听了当然非常高兴,从而潜意识里也会产生帮助他人,关心他人的想法。

2.经常组织幼儿观察社会活动

陈鹤琴先生说过:“观察的教学不仅能促进教学兴趣,而且人生态度也会得到良好的发展。”例如,教师可带幼儿观察部队内营区内大扫除的劳动场景,战士不怕累,不怕脏用汗水换来院内干净美丽的现实情况,使小朋友爱劳动的思想油然而生。每年的学雷锋活动日教师可组织孩子开展学雷锋活动,从观看雷锋事迹图片到观察成人开展学雷锋的各种活动,让孩子自觉产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思想意识,教师还经常带孩子们观察、形成团结友爱、互相协作的意识。

3.身正为范,用言行影响孩子

成人每天和孩子接触的时间较多,其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孩子。所以,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应尊重他们,主动与他们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这样子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很亲切,也增进了孩子回答问题的自信心。又如成人忘了某一样东西,让孩子去其他地方拿来了之后应对孩子说“谢谢”。我们和孩子一同乘车的时候应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做出榜样,孩子看到成人都主动让座,就会主动给身边的人让座。孩子具有模仿的天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成人就应该处处给孩子好的榜样,用言行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 发展亲社会行为注意的问题

(一) 教师要把握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进行培养

1.年龄特点

幼儿都有各自特点,大中小班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认知能力,不同的认知水平。所以我们教师要遵循从简单到深入,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对小班儿童的培养主要侧重行为习惯的教育和培养;对中大班儿童要侧重在观念上打基础,引导他们逐渐地把行为转化为内在的要求和意识。

2.个性特点

人的个性是存在千差万别的。因此我们在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时,就要全面了解和把握不同的幼儿的个性特点,认真选择有利的教育时机和方法。有的幼儿性格内向,自我封闭,不愿与小朋友交往,更谈不上与别的小朋友分享别的东西,体验合作的乐趣,树立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思想。对这种性格的孩子,硬性的要求和约束是没有多大作用的,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集体中来,为他们创造分享、合作、帮助他人的条件和环境。作为教师本身,还要不断细心的观察,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不断调节自己的教育手段,力求取得好的效果。

(二) 结合各类教学活动进行培养

在进行各类教学活动与游戏中,要有意识地将培养幼儿的分享、合作、援助他人意识融入其中,使幼儿在学、玩乐中强化分享、合作、援助他人意识。当然,培养幼儿的分享、合作、援助他人的意识,可以有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只要我们在教育中不放过每一个时机,细心培养,持之以恒,就会有效。

(三) 结合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培养

如幼儿来园时,把好玩的玩具带来时,可与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开展游戏时,彼此鼓励,相互合作;午睡时,互相帮忙整理床铺,脱穿衣物等。进而培养他们的分享、合作、援助等行为的意识,这样做也更容易使幼儿在一日活动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 结语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将使他们成为感情高尚、心地善良、充满爱心、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一代新人,对提高人口素质同样有着极其重大意义。幼儿亲社会行为是幼儿终身可持续发展中的必须品质;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所在。孩子迟早要长大,迟早要从家庭走向社会,面对大千世界,孩子应如何慢慢适应外界的风风雨雨,健康快乐地成长与发展,这是家长和老师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我认为,只要家庭、教师、社会共同齐心协力,对幼儿加以正确的引导与帮助,付出爱心、耐心与细心,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将会上升为更高一层次。亲爱的幼儿教师与家长们!让我们共同为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来共同努力与奋斗吧!

注释

① MarjorieLKostdnik.幼儿社会性发展指南:从理论到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509.

②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372.

参考文献

[1] 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会刊[J].现代幼教,2003-4-5.

[2] 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会刊[J].现代幼教,2003-6-25.

[3] 王风野.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8.

[4] 陈帼眉,主编.幼儿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第3篇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角色定位;策略研究

家庭是幼儿出生以后所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微系统”,父母是家庭中与幼儿接触时间最长,关系最为亲密的两个角色,对幼儿的成长发展有着最直接、最深远的影响。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温情滋养与细心呵护,同样也不能缺少父亲的参与。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尔曾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殊的力量。”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中,父亲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三字经》中曰:“养不教,父之过”,可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便肩负着巨大的责任。纵观历史长河,父亲这一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发生着些微变化,从最初作为一家之主的“严父”,到权威逐步瓦解的“慈父”,亲子之间由“上下级的权威”关系慢慢走向“民主平等”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对父亲这一角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父亲的职能也由单纯的“精神领袖”或者“养家糊口”走向了全方位、多功能对子女和伴侣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的角色。如何正确确立父亲这一角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位置,是目前我们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父亲角色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是人一生成长教育的起始阶段,尤其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早期的家庭教育对未来儿童人格塑造、认知发展以及社会性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影响,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父亲能够帮助孩子确定自己的性别角色。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处在幼儿阶段的儿童会产生“恋父情节”和“恋母情节”,基于对父母权威的崇拜,他们逐渐从与自己相同性别的父母身上获得性别的认同,而模仿是幼儿性别认同的主要方式。男孩子可以在父亲身上学习到男性的基本行为模式,有利于培养男孩子坚强刚毅、进取和拼搏之心,女孩子则可以从父亲身上了解到异性的特征,获得与异性交往最基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父亲能够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父亲粗犷的爱,是孩子认识力量的源泉,父亲的男人气质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源泉;父亲的广阔视野、丰富的知识,是孩子认知能力发展的源泉;父亲在言谈举止、举手投足间,含蓄地传递着对子女的关爱和影响。”国内外的不少研究也显示,由男性带大的孩子在智商水平上会更高,在学校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也更容易取得成功。父亲能够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有一项研究显示,父亲跟子女接触的时间越多,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就会越强。五个月大的婴儿跟父亲接触和互动较多,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会表现出更好的适应能力,对陌生人有更多的语音回应。此外,还有研究显示,跟父亲接触比较多的孩子,会有更强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在成人后会表现出更多的同情心,而这些都有利于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

父亲在幼儿的成长教育当中具有独特的贡献,是幼儿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然而当代现实生活中,父亲的角色定位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在角色功能的实现上存在“缺失”

在当代社会的家庭中,父亲角色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会性问题,这种“缺失”主要表现在“身体上的缺失”以及“心理上的缺失”两种情况,前者主要是指由于离婚分居或者死亡而导致的父亲角色在家庭中的缺位,而后者主要是由于父亲工作繁忙或是个人意识的欠缺而未尽到父亲在家庭中应当尽到的职责。无论是哪种情况,父亲角色缺失的家庭孩子会较少或者无法感受到父亲的关爱,而父亲会表现出不参与或者较少参与孩子的教育以及生活照料。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幼儿家庭中父亲参与幼儿的教育程度要远远低于母亲的参与程度,其中有22.2%的家庭,是父亲作为家庭中教育幼儿的主体,而47.5%的家庭是母亲担任教育幼儿的重任,而在生活照料上,父母之间的参与程度悬殊更大,有46.5%的家庭是主要有母亲来照顾,只有6.6%的家庭,孩子主要由父亲照顾。可见无论在子女的教育方面还是在生活照料方面,父亲所承担的比重都比母亲要低很多。在健全的家庭结构中,父亲的家庭教育职能和养育职能存在“缺失”,对于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家庭以及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而言,这种“缺失”就更为明显。近些年,全世界的离婚率呈现上升趋势,欧美国家的离婚率长期居高不下,如今亚洲的离婚率也有接近欧美国家的趋势,中国的离婚率连续七年递增,另一个数据显示,离婚后的子女抚养权,只有10%交由父亲抚养,这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的单亲家庭的幼儿面临着父亲“缺位”的现实。

(二)在角色观念的认知上存在“误区”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父亲对家庭角色的分工存在着认识上的偏见和误区。其一,很多男性家长始终认为教育和抚养子女是母亲应当做的事情,而父亲更应当扮演“养家糊口”“在外挣钱”的角色,这种传统角色分工的观念在广大农村地区就尤为突出,因此不少留守儿童只能常年在母亲或者隔代长辈的陪伴下成长。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传统的男女分工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要求,当更多的女性走出家庭步入职场,也就同时意味着家庭内部的职责包括抚养子女和料理家务应当成为男女双方共同承担的责任。其二,大多数的男性家长对于父亲这一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独特作用缺乏认识,认为父亲的职责就是为家庭提供经济基础,父亲对子女的关爱更多的应当体现在物质上的支持,而不是教育和陪伴。2004年,天津的一项关于父亲角色认知的调查显示,仅有28.3%的父亲知道“父亲带大的孩子更加聪明”,25%的父亲完全不知道自身对于儿童教育的作用,只有23%父亲能够说出自己的言行是儿童的榜样。

(三)在角色行为的扮演上存在“极端”

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的教养方式往往出现两种极端,要么是“漠不关心”要么是“独断专制”,前一类型的父亲更多的沉浸在自己的需要之中,奔波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很少关心子女的情感和心理需求,亲子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对子女也缺乏必要的要求,听之任之,放任不管。而专制型的父亲则常常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去命令和操纵着子女的一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教育子女,态度冷漠,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和认识,期望高,宽容少,限制多,温情少。相关研究显示,父母对子女采用严厉、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增多,其子女越可能多地表现出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等特征。而且由于经常遭到拒绝,子女自我接纳程度减低,易产生自卑、无助、不安全感。相反,在情感温暖的家庭中,如果得到父母的关爱和温情多的子女,成长后会表现出更加稳定的情绪、有较高的安全感、适应能力强,相应的自信心以及自尊感也会比较强,容易形成比较健全的人格。可见父亲极端的角色定位和教养行为直接关系到幼儿日后的人格发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温情民主的父亲形象在家庭生活中并不普遍,究其原因,与整个社会的外部经济和文化大环境有关,同样也与父亲自身的个人素质和教育观以及儿童观息息相关。

三、父亲角色定位存在问题的根源探析

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在现实社会的背景下,随着社会的转型,家庭结构的多元化以及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的颠覆,父亲角色的定位存在着功能实现上的“缺位”,认识观念上的“误区”,以及行为方式上的“极端”等问题,那么这些问题的根源何在呢?笔者试图从社会因素方面,家庭因素方面以及个人因素方面寻找原因。

(一)社会因素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两地家庭、外地务工家庭以及单亲家庭等新型家庭模式产生。激烈的社会竞争,物价上涨,高昂的教育成本和生活压力让父亲这一角色不得不背负着经济的重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养家糊口”当中,此外,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大批的农民改变了以往在家种田的生产模式,进城打工成为了很多农村家庭获得经济入手的重要来源,进城务工这部分人群,在城市虽然拥有了一份工作,但相应的医疗、住房以及子女教育等问题尚未得到相应的解决,巨大的生活压力常常使一家人分居两地,养育子女的责任便更多地由母亲承担,“父亲”已然成为了家庭中的“隐形人”,成为了电话那头一个遥远的“问候者”,成为了一年偶尔回来几次的“远方客人”。然而留守在家中的母亲或者隔代长辈,受文化素质和教育理念方面的局限,也无法很好的意识到自身是父亲和子女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对于城市的家庭而言,由独生子女构成的核心家庭,家庭模式也由亲子关系为轴心向以夫妻关系为轴心转变,也这就意味着,她们在婚姻上更加注重夫妻双方的感情和个人的感受而不再为了孩子或者生存而迁就,因此离婚率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家庭教育缺位也日益普遍。不完整的家庭结构让父亲难以尽到应有的职责,对于完整的家庭而言,社会大众的传统思想和舆论导向也认为父亲应当更多地投入到家庭生计当中,而对于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

(二)家庭因素

费孝通教授曾经说过亲子关系与夫妇关系是相互影响的,“这两种关系不能分别独立,夫妇关系以亲子关系为前提,亲子关系也以夫妇关系为必要条件,这是三角形的三边,不能短缺的[1]”,另有相关研究发现,母亲对父亲的支持,会影响到父亲家庭教育的实现,那些受到妻子鼓励的父亲会觉得自己更能够当一名好父亲,因此,一个家庭中的夫妻关系直接会影响到父亲角色的实现,夫妻关系的质量会影响父亲与孩子直接互动。[2]有研究显示,从儿童出生6个月到18个月,父亲的婚姻满意度呈现下降的趋势,母亲的婚姻满意度也从怀孕到产后两年存在下滑趋势,这也就意味着夫妻间的关系在幼儿刚出生到幼儿出生没多久这段时间处在比较紧张的时期,这与有了孩子之后父母亲所面临的经济压力、照料孩子的压力、新的家庭责任以及父母亲双方所面临的角色转换和角色分工相关。中国目前的幼儿家庭,在角色分工方面,很多母亲喜欢大包大揽,主动承担起家庭教养的责任,对父亲参与幼儿照料和教育子女缺乏信心,,对父亲的育儿行为不能够有耐心有意识的加以引导和鼓励,这种默认的角色分工让父亲不自觉地成为了家里的“甩手掌柜”;另有一部分的家庭,母亲除了担任照顾家庭的责任以外,还忙于职场,奔波于职场和家庭的妇女对父亲在家庭中照料和教育子女方面便有了更高的期待,她们希望无论是在外工作还是在家养育子女都应当是两人所共同承担的事情,如果父亲在家庭职责上无法满足母亲的要求,会直接影响到夫妻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到父亲角色的实现。

(三)个人因素

在幼儿家庭中,初为人父人母的夫妻双方都面临着角色的转换问题,女性除了当好妻子之外开始学习如何做一位好母亲,对男性而言同样面临着要学习如何从一个丈夫的角色转化成一个父亲。如果说十月怀胎和婴幼儿的哺育能够让女性顺利的完成母亲角色的转换,那么对于男性而言,如何当好父亲是需要学习和培养的。在很多的幼儿家庭中,绝大多数的父亲并没有意识到父亲角色对幼儿成长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也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教养观和亲子观。即使有些父亲意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但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也会面临着教育方式不得法等问题,很多父亲采用专制甚至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子女,结果使得父亲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更加疏远,遭受的挫折之后的父亲很难能够继续投入到家庭教育当中,并默认自己并不擅长照料子女,因此父亲面临着难以确定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位置,即便确定的自己的位置也难以实现。

四、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策略

(一)建立社会父职教育体系

绝大多数的父母在成为父亲母亲之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亲职教育的培训,事实上,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父职教育已经较为成熟并值得我们借鉴,比如美国的全国父亲网络从1985年就逐渐发展起“父方支持方案”,通过“父职课程”的有效实施,来提升父职教育的目标。台湾地区的“爸爸学校”也旨在通过课程的传授教导父亲如何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角色和使命。我国父亲缺失现象非常普遍,但是相应的父职教育体系并不完善,针对我国农村和城市地区的父亲角色缺失现象,政府首先应当在社区街道以及农村留守儿童聚居地建立父职教育培训机构,由专业的亲职教育专家和培训人员进行培训,帮助父母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职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与子女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如何处理亲子之间的关系等等。除此之外社区街道和农村村委会还可以联合当地的幼儿园和小学,多开展亲子活动,增进一家人的感情,定期开展父亲或者母亲交流大会,共同分享育儿经验。尤其对于单亲家庭或者贫困家庭面临的经济和情感上的困境,政府要给予帮助。在法律方面,通过完善相应的法律明确父亲的职责维护父亲的权益,并通过法律的形式来保障亲职教育的有效实施。同时,整个社会要树立起正确的舆论和价值导向,重视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改变以往传统守旧的观念,呼吁全社会参与到亲职教育中。

(二)发展和谐良好的家庭关系

“父亲关系是家庭的根基,亲子关系是家庭的枝叶”,家庭是建立在父亲、母亲和子女三者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最佳作用,父亲的缺失对母亲而言也会造成一定的困扰,对于父亲长期在外的家庭,母亲会相应的承担更多照料子女的责任,对于母亲而言,她不仅要学会如何尽到一个母亲应有的职责,还应当学会如何在父亲缺失的状态下满足子女对父爱的渴望,正确引导子女健康成长,并协调子女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做好两者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对于离异的家庭而言,母亲要帮助子女正确面对离异问题,不要因为夫妻之间的感情而影响到父亲在子女心目中的地位,要帮助子女学习如何与父亲和谐相处。在父亲意识薄弱的家庭中,母亲要从怀孕开始就鼓励父亲参与到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并帮助父亲增强教养子女的自信心,帮助父亲认识到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夫妻双方应当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明确彼此的家庭分工,相互协助,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三)促进父亲角色的自我成长

“所有角色的内涵,都是由特定的时代和具体的生活方式所赋予的”,[3]时代在变,生活方式在变,这也就意味着父亲这一角色也要不断调整来适应社会的要求。促进自身不断成长,从不胜任到胜任,从不成熟到成熟,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化,父亲角色是自我成长“为人父”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外在要求。对于父亲而言,他们要不断的提升自我,在观念上首先要解构原有的守旧思想,对自我的角色认识不能只停留在赚钱养家,还要意识到教育子女不仅仅是母亲的责任,父亲是幼儿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发挥父亲的教育职能,父亲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育儿观,在子女面前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子女形式正确的性别角色意识,父亲要在尊重子女的基础上采用民主温和的教养方式,“自由”而不“放纵”,“威严”而不“专制”,通过与子女的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需求,满足幼儿对父爱的渴望,给予儿童发表自己想法和看法的权利,尊重儿童的意愿并科学的加以引导。即使工作繁忙或是无法与子女一起生活,父亲也要尽自己所能,抽出时间积极投入到亲子活动和亲子互动中,无论是否在子女身边都要与子女保持良好的沟通,给予充足的关爱。

参考文献:

[1]费孝通.生育制度.费孝通文集.第四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60.

[2]李燕.父亲参与及其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5)18—20.

[3]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第4篇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3―0040―01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符合社会行为规范且对社会交际或人际关系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它包括分享、同情、合作、帮助等内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其成年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弗洛伊德认为,一个未经社会化过程的个体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是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为具有利他倾向的过程,不仅能够加快他们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社会化过程,而且是其成年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所以,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不仅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亲社会行为

游戏是幼儿最好的伙伴。在游戏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大量的交往机会,如引导幼儿学习如何参加小组活动,如何为同伴所接受,如何共同商议、互相协作、互相配合,如何公正地解决发生的争吵等。这有利于培养他们更好地考虑别人、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能力。为了能把游戏玩好,幼儿往往乐于抑制自己的愿望,自愿地遵守规则,使自己的行动服从游戏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有效地利用游戏这一教育手段,把分享、谦让、合作、帮助等各项亲社会行为的培养融入到幼儿的游戏中,让幼儿反复练习,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自觉、稳固的亲社会行为习惯。如,在“娃娃家”,幼儿扮演着“爸爸、妈妈”,悉心照顾“宝宝”,热情招待“客人”;在医院,幼儿穿上白大褂,为“病人把脉、看病”;在“点心店”,幼儿制作“点心”、“ 招呼客人”……幼儿在角色扮演中,体验着角色的思想、感受,逐步认识了解了角色的义务、职责,体验着关爱他人、与人合作、帮助他人的游戏乐趣,形成了初步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完成”着社会角色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二、在教育活动中,让幼儿萌发亲社会行为的意识

教师是幼儿每天接触最多的成人之一,教师如何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促使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萌发,对幼儿来说很关键。为此,教师可通过创编故事情景、设计矛盾冲突“现场”、提供真实事迹、创设行为表现场景等多种教育手段,让幼儿通过对他人观点需求的理解,做出相应的亲社会行为。

小班幼儿的“自我中心”意识普遍较强,对玩具、食品有着较为明显的独占独享意向。为了削弱幼儿的“自我中心”意识,帮助幼儿建立起与他人分享的良好愿望,教师可根据小班幼儿容易接受具体形象事物的年龄特点,设计组织“玩具大家玩”、“美味食品车”、“图形食品品尝会”等活动。在活动中通过看看、玩玩、说说、尝尝等手段,让幼儿在尝试交换玩具、分吃食品的具体操作中,学会分享,体验共享玩具、分享食物的愉悦。

三、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是极其不稳定的,无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都需要得到群体的认可。那么,如何使有亲社会行为表现的幼儿继续保持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呢?除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体验、练习外,还需要教师及时的鼓励,以造成良好的氛围,使之成为习惯,逐渐形成幼儿自觉稳固的亲社会行为。如,在午睡前,幼儿一如往日地忙着脱衣服、铺床单、整理衣物,有的幼儿由于衣服的拉链在后,都着急地请老师帮忙。等我一一给每一位幼儿弄好以后,忽然回头看见琪琪正满头大汗地把手朝后,费劲地拉着拉链,我刚想走过去帮她,欣欣走到了琪琪面前说:“琪琪,我来帮助你,好吗?”说着她非常认真地拉着拉链。我马上借机表扬了欣欣的行为,为其他幼儿树立榜样。通过多种方式方法的干预、鼓励和强化,我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表现逐日提高。幼儿从同伴身上获悉了亲社会行为的信息,又从同伴身上体验到了亲社会行为所赋予的快乐。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第5篇

情商培养的基础是“情绪的培养”,具有高情商的人能够调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能够敏锐地觉察别人的情绪,具有同情心;能够与人愉快地合作,人际关系融洽。而幼儿阶段是情绪能力培养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情绪不稳定,智力活动和行为很容易受情绪的支配和影响。因此,关注孩子的情绪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介绍3款“情绪培养”的游戏,让孩子从小学会情绪管理,成为自我情绪的主人。

心情颜色 (适合年龄:3〜4岁)

主题:在心形白纸上涂上“心情”颜色

此款游戏不在于涂或者画,而在于让孩子分辨不同的情绪感受、给情绪命名、分享情绪的过程,从而让孩子逐渐形成对情绪的识别和表达能力。

游戏步骤

准备:彩笔、各种表情图片(可以是卡通人物,也可以是真实照片)、未涂色的心形白纸多张

步骤:1. 看一看、说一说:问孩子图片上的人是什么情绪,让他说出关于情绪的词语;

2. 涂一涂、画一画:引导孩子根据他说的情绪在白纸上涂颜色,也可以让孩子画出他认为的心的形状和颜色;

3.谈一谈:孩子涂画完了以后,引导孩子说一说,为什么要涂这种颜色?让孩子懂得分辨情绪,体会各种情绪的感受。

亲子小贴士

孩子内心的心情颜色与成人的常规思维方式不一样,或许你认为“蓝色”代表忧郁,“红色”代表开心,但孩子可能正与你相反,建议不要用自己的理解来“纠正”孩子的理解,而应该听孩子解释为什么用这个颜色代表这种心情,记住一定要在这个游戏中充分尊重孩子的理解与心情体验哦。

生气的气球 (适合年龄:3〜4岁)

主题:和孩子一起吹气球,聊“生气”的感受。

此款游戏在于了解孩子为什么生气。多数情况下,孩子在愤怒的情绪中只纯粹是被情绪所环绕,他们自己很难描述和分辨出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让自己有这样的情绪感觉,因此,我们借助这个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了解自己的情绪来源,从而让你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也更加融洽。

游戏步骤

准备:彩色的气球(未充气的)

步骤:1. 将气球充满气,然后对孩子说:“气球气得肚子都鼓起来了,你知道它为什么这么生气吗?”引导孩子思考和回忆他自己生气时的原因;

2. 引导孩子思考如何让气球消气的方法,你可以说:“现在它这么生气,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它消消气呢?”引导孩子说出消气的方法,越多越好;

3.在与孩子一同想出多种消气方法后,松开气球的口子,让气球泄气,并且对孩子说:“谢谢你的方法,气球现在消气啦!”

亲子小贴士

这个游戏的重点是游戏中要协助孩子自己去思考当“生气”的情绪来袭时,可以怎么做,引导孩子思考情绪管理的办法。要注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鼓励孩子倾诉自己的感受。

我来当爸爸/妈妈 (适合年龄:4〜7岁)

主题:家庭成员的角色扮演

此款游戏主要是让孩子认知他人的情绪,同时练习观点采择的能力,并进一步为孩子形成同理心作好铺垫。在角色扮演中,让孩子能懂得替别人着想,体验父母在照顾他的过程中的心情与劳动的辛苦,从而可为培养孩子的感恩心理打下基础。

游戏步骤

1.请孩子暂时担任父亲或者母亲的角色,父母变身成“孩子”,来完成一项日常生活活动,比如吃饭;

2.父母可以撒娇,模仿孩子平时可能出现的一些行为,适当地制造一些小麻烦,比如哭闹,将小碗打翻,增加游戏的难度;

3.游戏结束后,跟孩子分享刚才游戏过程中的感受,可以问孩子觉得哪里最麻烦,当时的心情如何等等。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第6篇

关键词:游戏;安全意识;培养

安全,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首要任务。而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如果能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情境中开展安全教育,引导幼儿边游戏边感受安全规则,会更容易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愉快地习得安全规则,培养自护能力。幼儿园游戏的形式有很多种,教师们应针对不同的游戏形式,结合安全规则教育内容开展教育活动,如何结合游戏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利用角色游戏培养幼儿自护自救能力

角色游戏是指创设情景,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各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将安全规则教育融入角色游戏,有利于幼儿快乐轻松地学习和掌握安全规则,提高自身自护自救能力。比如,大班“谁到我家来做客”的角色游戏中,老师首先创设了温馨的家庭情景,让幼儿分别扮演不同的客人进入“家游戏”中,“妈妈”则叮嘱幼儿:“看看谁来了,问清客人的姓名,陌生人来了不要开门等等”,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学习如何应对陌生客人来家的方法。生动有趣的情节、快乐的角色表演让幼儿在游戏中不但学会了与陌生人相处的安全知识,而且做到了边学边用。教师教授的安全规则不知不觉中已熟练运用,教育效果非常好。

二、通过语言游戏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语言游戏是一种语言练习,只有在幼儿对语言本身感兴趣,而且幼儿了解自己具有操纵语言能力,对语言具有控制感时才可能玩语言游戏。中班的幼儿最喜欢的打电话游戏,电话薄里加入特殊符号“110、120、119、114”。首先让幼儿认识这些电话号码,其次组织幼儿进行练习。例如:下面是幼儿在打电话时的游戏情境:

幼一:拨打“119”电话:“喂,我们这里着火啦,快来吧”!说完就扣电话。

师:“你没有说清楚失火的地址,消防员叔叔不知道到哪儿救火。”

幼一:重新拨打“119”电话:“喂,我们家着火啦,我们家在五生活区11号楼6号,你们快来吧!”

幼二:拨打“120”电话:“喂,我的奶奶晕倒了,快来救救我奶奶”说完就扣电话.

师:“你没有说清楚奶奶在哪儿晕倒,救护员不知道到哪儿救人,会耽误奶奶的病情。

幼二:重新拨打“120”电话:“喂,我的奶奶在安钢丹尼斯门口晕倒了,快来救救我奶奶吧!

打报警电话是有一定的模式的,幼儿对特殊电话缺乏已有经验,打电话时过于简单和随意,但经过教师的提示和帮助他们大多数会用正确的语言来准确表达,培养了幼儿的安全意识。

三、利用亲子游戏帮助幼儿掌握安全规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园的安全工作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和支持,为此,可结合安全教育内容设计每月一次的亲子游戏:超市安全、交通安全、游泳安全、郊游安全、参观消防队等。半年来,亲子游戏受到家长和幼儿的喜爱,我们惊喜地发现,亲子游戏一方面提升了幼儿与家长的亲密度,另一方面也让户外安全的规则,在亲子互动的快乐气氛中印刻在幼儿的脑海中。如:在消防日@一天,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加消防栓灭火游戏,游戏中以家庭为活动小组,小组成员互相配合比赛灭火,以最先将火扑灭的小组为胜。在活动中,幼儿争先恐后地边跑边拖着软管奔向爸爸所在的位置,将软管递给爸爸,爸爸快速地将管子拧到消防栓上,打开水龙头,水迅速的流入管内,妈妈拿着水龙头直接对着火的物体,迅速将火扑灭。活动中,幼儿亲身体验了灭火的全部过程,感受到突发事件中,沉着、冷静地配合父母完成任务的重要性,掌握了使用消防灭火的方法。爬山时由于家长的引领示范,幼儿都学会了上山和下山的安全规则。通过这些亲子游戏幼儿一方面获得了安全自护知识,另一方面体验了游戏的快乐增进亲子关系,更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结语

总之,为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我们积极地采用多种游戏的方式来进行,目的是让幼儿得到更多的安全保护常识,让幼儿知道哪有危险,更知道如何面对危险,在活动中有效保护自己,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健康成长有保障。

参考文献:

[1]邬家瑶.利用游戏活动渗透幼儿安全意识和自保能力教育[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年10期.

[2]何良英.建立家园合作模式,培养幼儿安全意识[J].新课程(上)2016年06期.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第7篇

关键词:爸爸 培养孩子 家庭教育

随着一系列父子亲情秀《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热播,屏幕中,“爸爸”的身影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眼前,一时风头无两,甚至有人感叹道:“做了10年爸爸了,好像今天才懂得,孩子是这么需要我,孩子到底在想什么。”而节目中几个爸爸和孩子单独相处遭遇的困境,以及他们的教育方式也在家长中引发热议和讨论。

一、现状:爸爸都去哪儿了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在幼儿园开家长会、亲子运动会的时候一般是妈妈占多数,其次是爷爷奶奶,出勤率最低是爸爸们。郑州一所幼儿园也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幼儿教育中,妈妈的参与程度远远超过了爸爸,有近七成爸爸基本淡出幼儿教育。而在孩子们遇到困难时,69%的孩子会选择找妈妈,30%的孩子会找爸爸。从网络上这段数据,我们不难看出,似乎爸爸这个角色,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渐行渐远。

二、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天才常由父亲一手造就”这句话我不完全赞成。但从父母的心理差异和育儿特点看,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家庭教育中,父亲或母亲往往会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对子女施加不同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参与到孩子生活中的父亲使孩子在陌生环境下更为自信,能够更好地应付沮丧;在父子关系外,更能获得独立感和身份感;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具有同情心的成年人;具有更改的自尊和学习成绩;更为社会化。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发现:父亲比母亲更理解孩子,对孩子培养目标更明确,更实际,要求更严格,方法更适宜,更有利孩子的发展。父亲是孩子重要的游戏伙伴;是积极情绪满足的重要源泉;是幼儿的依恋对象;是孩子社交满足、社交技能提高的重要源泉;是孩子性别角色正常发展的重要源泉;是孩子认知发展的重要源泉……在父亲与孩子游戏时,尤其是触觉的、肢体运动的游戏总是刺激孩子,提高其兴奋,逗得幼儿“咯咯”大笑。我们可以看到在幼儿时期,父亲的角色对幼儿成长来讲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如何做一名称职的父亲

做为父亲,能使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是每一位父亲执着的追求,那么如何做一个好父亲?在此,我虽不能很清楚地说出一个好父亲的标准是什么,对于现在的父亲来讲,他除了要具有传统的父亲所具有的一切之外,还应该把教养子女当成是一种乐趣,而非仅仅是义务。

(一)俯下身去,做孩子的好朋友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而现实生活中很多父亲总是以长者自居,采用的口气也是命令式的,如“你不许这样”,“你马上就得怎么样”等等。孩子永远是处于被教育的地位,父亲不管孩子是否能接受或者是否喜欢接受,这时父亲就是传授者,孩子就是被接受者。其实,这样做对于孩子是很不公平的。因为,虽然孩子年龄小,但他们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他们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见解,也需要父亲能够平等对待他们,孩子他们也懂得尊重,他们也希望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见解能够被父亲理解。虽然有时他们的想法和见解在父亲眼中看来是那么的幼稚和滑稽。其实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更需要的是那种“朋友型”的父亲,能够与自己一起探讨和商量很多未知东西的“伙伴”。他们需要的是一个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非是一个结果。这就是很多孩子在你明明已告诉他明确答案后,还要来问你“为什么”的原因。因此,如果你想成为孩子的老师,首先得放低身段,做孩子的朋友。也只有在成为孩子的朋友以后才能做好孩子的老师。我们熟悉的伟人马克思的夫人燕妮曾说过“希望您能成为可爱孩子们的忠实而不需要受过分尊重的伙伴”。

(二)严慈并济,成孩子的领路人

孩子常常对父亲敬畏有余,亲近不足,父亲与子女的真诚交流甚少,而对母亲则依恋较多,母子情深,这些在一个家庭当中是不利于幼儿个性发展的。其实父亲的角色不能“严”字当头,严中也应该有慈,刚中也应该有柔。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去强迫孩子接受你的意愿,要学会把自己的想法向孩子“分享”,让他懂得你的内心,理解你的教育,做到真正的心服口服。同时,也应该让家中成员育观点,不简单地分“红脸”,“黑脸”,会让孩子更亲近父亲,有利于孩子和父亲的交流。

(三)忙里偷闲,当孩子的陪伴者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记得北京卫视热播的《音乐大师课》中,从小远离父母,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吴子安,在被主持人问道你对家长有什么要求时,他只是含着泪说了句:“多陪陪我!”全场观众泪奔。许多父亲总是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与孩子共处,他们总认为孩子身体好好的,就不用花更多时间浪费在孩子身上。但他们内心却又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好。其实,培养孩子,没有比与孩子共处更好的方法了。

但现在的父亲工作忙,要让他们在进入孩子的世界,同时还要将一切的时间给予孩子,看似天方夜谭。其实,这并非是让你改变自己的生活规律,而是要灵活地掌握时间。比如可以利用早晚接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这一过程,和孩子聊一些他们喜欢的话题。问一问孩子幼儿园发生的事情以及周围的一些事情。这不仅可以增加父子间的情感,还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等;还可以在每天晚餐时全家人围在一起讨论一些话题并让孩子参与讨论;或者晚饭过后,你可以与孩子一起看动画片,增加与孩子共处的时间。

(四)同心协力,筑孩子的避风港

当然,孩子的培养离不开母亲的帮助,我们知道大多数的母亲慈爱有余而威严不足,因此父亲有责任帮助母亲建立起权威。父亲必须充分尊重母亲的意见,以自己榜样的力量帮助孩子学会尊重母亲。凡是母亲决定的事,父亲尽量尊重并要以诚恳、合作的态度对待母亲。这对孩子以何种态度对待母亲有着直接的关系。夫妻之间如有意见不一致时,也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而大声指责对方,而应在孩子不在时互相商讨。

做好父亲,一天不难,难在坚持,当孩子还处在幼儿时期,任何的习惯需要的是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的培养教育才能形成的。一切不可断断续续,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有成效。

在母亲参与教育的同时,我们呼唤爸爸们的加入,正是你们两个的差异教育,才能让孩子更好地对男女的作用和特点产生理解,使孩子顺利地形成健康的性别意识和完美的个人性格。愿天下父母能共筑爱的小屋,愿天下的孩子都能在爱的小屋中健康、幸福地成长。

(江苏省丹阳市行宫中心幼儿园)

【参考文献】

亲子关系如何培养第8篇

关键词:亲子教育;亲子产品;亲子空间;教育综合体

一、亲子教育

1、亲子教育的兴起

1907年1月6日,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论著作问世,她创立了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在意大利罗马的圣洛伦佐区创办了一所“儿童之家”,这是亲子教育的开端。

孩子出生后前七年的经历和体验对其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亲子教育是以爱护婴幼儿身心健康,激发婴幼儿潜能以及培养婴幼儿良好个性为目标,以不断提高新生人口的整体素质为宗旨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早期教育,重在促进家庭成员的互动交流与情感责任。

亲子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区别,在于它不仅是对子女的教育,同时也是对父母的教育。美国亲子教育倡导者Thomas Gordon曾指出:这个时代大部分父母并没有获得足够的机会和条件来接受如何教养子女的训练。只有预先实施父母教育,提供一系列合理有效并具有针对性的引导方法,才能预防和减少孩子适应问题的发生。在很多国家掌握亲子教育知识和参加亲子教育训练,是成人领取结婚证时的必修课程。

2、亲子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在出生时就开始了心智的成长,科学研究证明:孩子一出生,脑重量400g,达到成人智力的25%,六个月迅速达到50%,1岁达到66%,3岁达到80%,所以日常中我们有“三岁定终生”的说法,因此亲子教育在这段期间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父母,与孩子最重要的互动关系深刻地影响到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理论、人本主义理论都强调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早期社会化和情绪发展的中心部分。

美国学者戴维・刘易斯总结了教育孩子四十条,其中的第二十一条说:“每天都抽出时间和孩子单独在一起”。父母的陪伴和正确的引导互动是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前提,父母是孩子接触到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影响时间最长的老师。如果能掌握好亲子教育的知识,根据自身孩子的特点合理的引导,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亲子产品

亲子教育中,亲子产品成为增加父母与孩子之间交流,拉近彼此距离,建立良好亲子关系不可或缺的广受欢迎的物件。亲子产品是注重亲子关系双方感受的产品,是父母和孩子共同使用的对象,将父母转变为与孩子一起互动学习玩乐的参与者,并共同提高的产品。可以是一种快乐情绪的体验,也可以培养孩子健康的心智。

1、责任心

孩子喜欢模仿大人,1岁半到3岁,开始经常抓握东西,打开又合上,是一种动作的探索,乐此不疲。父母要善于利用孩子爱模仿的特点,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引导孩子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美国SAMSONITE利用儿童这种心理,做了一次亲子旅行箱设计大赛,设计师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根据孩子的需求和个性,设计出适合孩子尺寸的箱子、背包。让小朋友从小就有属于自己生动活泼的小动物箱包,不仅可以让小朋友看起来更可爱,还可以培养他们自觉管理自己东西的责任心!大拉链头的细节设计让孩子很容易打开和关闭他们的行李,产品功能性贴心,符合孩子的需求。

2、自信心

孩子在早期阶段树立自信是至关重要的。孩子出生到4岁之间,这段时间中,孩子喜欢活动而且其动作逐渐完美。如果这一时期缺乏运动,就会导致孩子对运动缺乏自信、性格上缺乏协调性,精神上不满足。小时候我们喜欢踩在爸爸的脚上随歌起舞,设计师Aamu Song & Johan Olin为女宝贝设计了一款"Dance Shoes"鞋履,爸爸的鞋面上反向设计了一双小鞋,宝贝穿上去,可以牢牢的站在爸爸的脚上,随着节拍欢快恣意的一起跳起来。在爸爸的保护下,激发孩子爱的表达,增强她的自信心,这种其乐融融的体验不失为一种快乐的亲子行为。

三、亲子空间

亲子空间环境的营造,是儿童心里发展的必要条件。

孩童都有敏感期,蒙台梭利论述过:“敏感期是一种与成长密切相关的现象,并和一定的年龄相适应,而且只会持续一段短暂的时期,只要消失就永远不可能重现。”这个宝贵的时期,孩子有着强烈的智力渴求,是培养孩子了解音乐,懂得艺术,善于社交,有判断力等完全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任凭成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营造一个充满设计感,梦想感的亲子空间,将幼年时期置身于一个这样准备完善的环境中,有利于孩子获得一个完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