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古代汉语文学

古代汉语文学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16 10:36:20

古代汉语文学

古代汉语文学第1篇

关于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多数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着相似的明确的说法,即传承中华传统文明在文学领域的光辉成就,培养学生在文学中陶冶感情的能力、鉴赏和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写作和审美的能力等,从而增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按说这样的目标是符合这门学科自身的特性的,它毕竟不同于理工科等实践性和时效性很强的学科。人文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持久性,它是在长期的接触中潜移默化地感染读者,陶冶读者,提升读者。这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那种追求立竿见影教学效果的理念在这类学科中是行不通的,也是不科学的。但是在现代商品经济的冲击之下,人心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普遍蔓延,受这种思想的干扰,好多院校无形中对人文学科也提出了这些要求,即突出实践性,加大应用性,这实际是一种很不切合实际的做法。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现代教育理念过度强调教育的工具性,已经背离了人类教育的初衷。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其目标在于培育精神、情感、体魄都高大健康的人,而不是为社会‘打造螺丝钉’”、“教育就是育人!所谓育人是说教育要以受教育对象为主体,关注其情感兴发与精神、人格、情趣的提升,而不是以社会需要为本位,一味强调其知识灌输与能力训练”。当然,在重视人文教育的同时,我们也不否认古代文学有工具性的一面,即可以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乃至审美能力。故此,根据专业特点适当突出抑或是延伸古代文学实用性的一面,也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之一。但这种延伸必须以深厚的文学积淀为基础,它其实是在以追求和实现人文素养提升为主要目标的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附加值,二者有本末之分。只有实现了人文素养为本的教学目标,才会相应地有专业实践性应用性的可能。

二、选用合适的教材

现在非汉语文学专业古代文学教材的选用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大多数院校基本照搬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套,即将《中国文学史》作为主讲教材,以文学史的教学为主线,力求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演变的整个过程。可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时数量的相对不足,这条线索往往就不是那么清晰完整。而对这种力求面面俱到的粗线条勾勒学生也是不感兴趣,由此,很自然地形成了教师虽尽心竭力讲授,最后却往往很难达到满意效果,学生更是心不在焉无所事事的现象。其中因素固然很多,但教材选用不当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就又回到我们的教学目标上来了,如前所述,对于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开设古代文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其丰富的人文素养以及阅读、分析、审美的能力和相应的写作能力,而不是让他们系统地了解古代文学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要实现这个目标,最直接的最有效的措施莫过于通过对大量的文学作品的解读分析来启发感染学生,由教师引导到学生主动学习,通过长期的积淀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因此,在选用教材方面,就要选取淡化史的线索,突出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选录并进行详细分析讲解的教材。让学生直接面向作品,老师主要讲解分析作品,通过对优秀作品的解读最终达到像曾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的那样:“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效果。关于这一点,有不少教师也有同感,如西华大学人文学院的喻芳就曾撰文指出“我们应该用这种多向的多维联系的思维方式对古代作家、作品进行全新的审视和诠释,从而激活作品的内在价值,挖掘出中国古代人文精神所倡扬的人生意义、人格修养、精神境界、气节操守、做人原则、审美追求等等宝贵财富,以拉近古代作品与现实人生的距离,使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古代文学对于人的心灵启迪,从而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三、注重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我国最古老然而又是极其富有科学性的教学方法。毕竟受教育对象不同,教育的手段、方式、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对于非汉语文学专业的中文学科学生来说,在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时,一方面要体现学科的性质,突出课程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接受对象所学专业的特点,尽可能有意地搭建学科与专业对接的桥梁,让接受者充分认识到学习古代文学对于自己专业学习及其今后发展的重要作用。如果能实现这一目标,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有重要意义的。就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来说,不妨在教学中加大对学生进行名篇名作朗读的训练,通过朗读一则锻炼了学生的口才,二则使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语言的优美,亦或是意境的美妙,思想的深邃,感情的真挚,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播音和主持艺术专业古代文学教学尤其需要强化识记功能,通过通读和背诵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感悟能力,促进其表达能力的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对于广告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重点是“引导学生从中国古典文学中发现美及培养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比如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音乐美、结构美、语言美等方面的美的特色,可以大力挖掘,借鉴并吸收。广告创意的成功与否,与其内容、形式、情感、理念等多种因素相关,好的广告往往是以美的意蕴来打动大众。如剑南春酒的广告语“唐时宫廷酒,盛世剑南春”就很明显地借鉴了古典诗歌的对仗形式,不但结构整齐一致,语言通俗易懂,而且剑南春酒悠久的历史也让人回味无穷,昔日的尊荣地位和今日的盛世美景往往很容易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古代汉语文学第2篇

以下为求学网为您编辑的:“古代文学论文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课程建设之我见”,敬请关注!!

古代文学论文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课程建设之我见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古代文学论文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课程建设之我见”,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古代汉语文学第3篇

关键词:古代汉语 文化传承 汉字 文史知识

古代汉语是高校中文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涵盖的知识相当广泛,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语言学,还涉及天文、律历、姓氏名号、礼仪风俗、车马宫室、职官地理等相关知识,这些内容本身就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在。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典籍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典籍大多以文言文写成,古代汉语课程的主要讲授对象就是文言文,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把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出来,以实现古汉语教学的文化传承功能。现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一些看法。

一、从汉字入手,注重解析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文化是世界上没有断流的文化,汉语汉字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能利用汉字表意性强的特点,结合字形分析,不仅能让识记古词汇的过程更容易,同时也能让学生从中了解中国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因为对学生来说,从汉字入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最直接的途径。以下略举几例。

1.从汉字入手,了解古代的宫室建筑。

《周易系辞下》(包牺氏之王天下)载:“上古穴居而野,後世}人易之以宫室。”《说文》:“穴,土室也。”字形从“宀”,像房顶,下应为“凵”,组合起来,其实“穴”是一个半穴居的土屋,下“凵”是向下挖掘成口袋状的洞穴,“宀”是在地面上用草扎制的屋顶。段玉裁注:“引申之凡孔窍皆为穴。”《说文》:“宫,室也。”徐复《说文五百四十部首正解》:“据半坡圆形房屋遗址复原,其房屋乃在圆形基础上建立围墙,墙之上部覆以圆锥形屋顶,又于墙中部开门,门与屋顶斜面之气窗孔呈‘吕’形,此种形制房屋,屋顶似穹庐,墙壁又似环形围绕,故名为宫。”

通过字形分析可见,最初人们是选择天然的洞穴居住的,后来发展到半穴居的土屋,后来才有地面式建筑。

《晋灵公不君》载:“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这里有两个动作“登”“下”“趋登”,教材注释:“快步走上堂去。”那为什么要有“登堂”和“下堂”之说呢?“堂”,《说文》:“堂,殿也。从土,尚声。”字形从“土”,意思是堂下有用土夯成的地基,所以“堂”是有屋基的正室,因为地势较庭为高,所以有阶,进入堂就有一个登阶的过程,堂后有室,故而成语有“登堂入室”,文选中也就有“登堂”和“下堂”之说。

2.从汉字入手,了解古代的车战。

《烛之武退秦师》载:“晋军函陵,秦军锬稀!苯滩淖⑹停骸熬,用如动词,屯兵。”《说文》:“军,圜围也。四千人为一军。从车,从包省。”段玉裁注:“包省当作勹,勹,裹也。,勹车,会意也。”“军”是个会意字,从“勹”从“车”。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从》:“字从车,从勹,会意。古者,车战,止则以车自围。”

古代以车战为主,以战车为中心,一辆战车上有甲士三人,有步卒七十二人,合称一乘。军队驻扎时,用兵车作为掩体,围绕在军队驻扎地的周边。所以,“军”可作动词表示“屯兵”,后引申作名词。

3.从汉字入手,了解古代的礼仪。

《晋灵公不君》有“稽首”这种礼节,如何行礼?《说文》:“稽,留止也。从,从尤,旨声。”“稽”是“停留”的意思。孔广居《疑疑》:“,木之曲头止不能上者也;尤者,色之美者也;旨,食之美者也。美食、美色皆足以留滞人。此三体会意也。”可见,“稽首”这种礼节在行礼时,头要在地面上停留一段时间以示尊敬,应当是一种比较郑重的礼节。

二、合理补充教材,注重文史知识的讲解,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古代汉语文字繁难,学生很容易有畏难情绪,常常是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若能将生涩的文言文放在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中,不仅能够使学生加深理解,让课程妙趣横生,更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以下略举几例。

1.适当补充相关历史背景的介绍。

《宫之奇谏假道》载:“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复”是“再一次”“又一次”的意思,有学生追问:“第一次借道是什么时候?”教师就需要补充《左传・僖公二年》所载:“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宫之奇存焉。’曰:‘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昵之,虽谏,君将不听。’乃使荀息假道于虞。”从中,学生既了解了第一次借道的经过,也对虞侯的贪婪以及宫之奇劝谏不成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

《齐桓公伐楚》载:“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齐桓公伐楚,为什么要侵蔡呢?补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的有关记述:“蔡女为桓公妻,桓公与之乘舟,夫人荡舟,桓公大惧,禁之不止,怒而出之。乃且复召之,因复更嫁之。桓公大怒,将伐蔡。仲父谏曰:‘夫以寝席之戏,不足以伐人之国,功业不可冀也,请无以此为稽也。’桓公不听。仲父曰:‘必不得已,楚之为菁茅不贡于天子三年矣,君不如举兵为天子伐楚。楚服,因还袭蔡,曰:余为天子伐楚,而蔡不以兵听从。因遂灭之。此义于名而利于实,故必有为天子诛之名,而有报仇之实。’”通过《韩非子》的记述,我们既了解了文选所记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同时对管仲的深谋远虑也有了初步的认知。

2.适当补充相关风俗的讲解。

《郑伯克段于鄢》载:“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郑武公在申地娶女子为妻,为什么要到申地娶妻呢?原因是“同姓不通婚”的风俗。郑国是西周王朝分封的最后一个诸侯国,郑国最早的诸侯是郑桓公,他是周厉王的小儿子,是周宣王的弟弟。所以郑国以“姬”为姓,这就意味着,郑国的诸侯不能从周王室以及其它的姬姓诸侯国娶妻。而申国为姜姓国,符合异姓通婚的风俗习惯。

《触龙说赵太后》载:“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有学生奇怪,为什么要握着脚后跟哭泣呢?据刘向《说苑・修文》的记载,古人亲迎时,男方要带上“屦二两”即鞋两双到女家,出嫁女的母亲要在夫家送来的两双鞋子中取一双给女儿穿上,然后整理女儿的发笄和衣裙。在穿鞋、正笄、整衣的同时,母亲就要作最后的叮嘱,让女儿善待公婆,对丈夫不要生出二心,千万“无敢回也”。然后,出嫁女拜辞母亲,母亲在房门口亲自把女儿交给女婿。接着,女儿在堂上拜辞父母,在大门口拜辞诸母,最后随夫上车。“持其踵为之泣”正是母亲“取一两屦以履女”时一个很自然的动作。因为要亲手给女儿穿鞋,自然要“持其踵”,而“为之泣”就是一边给女儿穿鞋一边叮嘱说:“无敢回也”。

3.适当补充相关礼仪的讲解。

古人的见面礼分为揖、拜、稽首等。这些见面礼在文选中经常出现,如不加区别,对理解文选会有较大的影响。揖,又称揖让,是最普通的见面礼,行礼的时候,左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左掌与右掌背交叉或平叠,掌心向内,左右拇指相扣,两手合抱于胸前,拱手为礼。这种礼节多用于文官。拜,也称拜礼,古人一般拜两次,称为“再拜”,如《齐晋之战》:“韩厥执絷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这种礼节较揖礼更为恭敬,行礼时,下跪后两手拱合,低头至手与心平。稽首则是最为恭敬的见面礼,多用于下级拜见上级,晚辈拜见长辈,臣子拜见君王。行礼时,先拜,然后双手合抱按地,头伏在手前边的地上,头要在地上停留一段时间以示尊敬,整个动作比较缓慢。《齐晋之战》所载“执絷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是春秋战国时期,战胜国的将领俘虏战败国的国君时所施的礼仪,手持绊马索进前,行再拜稽首之礼,恭敬地进献美酒。可结合《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所载:“子展执{而见,再拜稽首,承饮而进献。”子展在俘虏陈侯时以同样的礼仪对待陈侯。

4.适当补充车马制度的相关知识。

《齐晋之战》提及齐军和晋军主帅所在的战车以及车上三人的位置,若不明白他们各自的职责,对下文的理解就会有障碍。所以要补充古代战车中位置的相关规定:古人坐车,以左为尊,所以战车也是一样,一般尊者居左,主射;御者居中,主驭;车右自然在右侧,手持长矛或长戟,除了保护尊者,防止敌人靠近战车以外,还必须在车受到阻碍时,让车子顺利前行,故而车右一般都是孔武有力之人。因为主帅的战车之上有指挥作战的战鼓,所以尊者居中,御者居左,车右仍然在车子的右侧。

《齐晋之战》还有“骖\于木而止”一句,所以要补充说明骈、骖、驷。两匹马拉一辆车称为骈,三匹马拉一辆车称为骖,四匹马拉一辆车为驷。驾车的马是三匹或四匹,就有骖马和服马之分,中间负责驾辕的,为服马,两边的马叫骖马。

三、转变观念,采用多种先进手段和教学方法,完成传统文化的传承

教师应当改变教学观念,古汉语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字、词、句、语法等知识的讲解上,更应当精心选取教学内容,塑造学生的品格,注重弘扬民族精神。如在讲授《论语》《孟子》《礼记》等儒家经典时,要能结合当前的大环境,引导学生理解古代为人处世的准则:《论语・学而》中注重自身道德文化的修养;《论语・微子》中“我行我义”的精神风范;《礼记・教学相长》中通过不断学习来发现不足,发现困惑,然后不断进步;《孟子》:中“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这些内容都反映着我国人民的优秀品质,通过教学能够让学生体悟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师不能一成不变地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运用多样化的先进教学手段,如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用图片、视频再现古代历史、诗词画面,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准确、生动地理解古代文化知识。利用互联网,通过QQ群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通过提供自学参考书和网站的方式,让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自主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真正通过古汉语的教学完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2.

[4]徐复,宋文民.说文五百四十部首正解[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5]张淑琴.谈高师古代汉语教学的文化传承作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古代汉语文学第4篇

关键词:非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改革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是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高校设置此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学习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鉴赏能力,完成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学习,从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爱国情操,提高文学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古代文学是大学中文系的主干课程之一,对于中文系学生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的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史与作品选两部分,早年汉语言专业既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又设置《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然而,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涌现,高校课程改革的推行,《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被截然分开。以笔者所在的院系为例,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新闻专业开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

教师给此类非汉语言文学专业授课,主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遇到了不少棘手的问题。一是庞杂的内容与有限的课时的矛盾。比如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新闻班于大学一年级开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为时两个学期,每学期五十课时,学习内容从先秦文学至清代文学。如此庞杂的内容,如此有限的课时,如何在规定学时内完成教学大纲目顺晌教师授课的难题。二是对于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并非他们的专业课,在学习时,一方面学生存在轻忽之心,不肯尽全力,布置的任务不易落在实处,另一方面新闻专业的学生相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古代文学方面的知识毕竟要薄弱一些。文学史教学的缺失,亦增加了作品选的授课难度。另外,本院为新闻专业选择的教材为韩传达、谢孟、严冰编订,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三册,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的教材之一。教材内包含了大量学生中学已学习过的经典篇目,以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为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蜀道难》《行路难》等皆是学生中学学习过的名篇,如何让这些学生早已熟悉的诗歌焕发生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成为摆在授课教师面前的难题。三是《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属于传统课程,如何让传统与现代结合,如何让古典文学与新闻专业融合,成为值得授课教师思考的问题。结合本课程特点,我们提出融合文学史与作品选、注重新闻专业特色、重视多媒体教学等方案,力图解决以上问题。

二、融合文学史与作品选

《中国古代文学史》系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评析各时期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作家作品,重视古代文学史的梳理与理论的归纳。《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则重视作家,汇集经典文学作品,详加注释,对《中国古代文学史》予以配合与辅佐。前者宏观,后者精微;前者史论结合,后者则鉴赏擅场。笔者认为在教学中须将文学史与作品选融合,以便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深入学习。比如初唐文学部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选择了初唐四杰、宋之问、张若虚、陈子昂等人的经典名作。倘若脱离了文学史空讲作品,教学容易浮在表面,不利于学生的深入学习。因此,在进入初唐诗人作品之前,笔者主要为学生讲解唐代诗歌的繁荣、唐诗史的分期、初唐诗坛概况三部分内容。在唐代诗歌的繁荣方面,笔者特别引用闻一多先生的“一般人爱说唐诗,我却要讲‘诗唐’。诗唐者,诗的唐朝也,懂得了诗的唐朝,才能欣赏唐朝的诗。”[1](P255)引发学生兴趣,并顺势将《唐诗杂论》推荐给学生。在唐诗繁荣的原因方面,笔者特别介绍了科举考试对唐诗的影响。举朱庆余《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为例。此诗如一副精美的双面绣,善用比体,以“洞房花烛夜”对“金榜题名时”。全诗以新娘自比,新郎比张籍,舅姑比主考官。整首诗委婉含蓄,一方面涉及唐代婚俗。新娘必须要在次日清晨在丈夫的陪伴下拜见公婆。如《新婚别》“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另一方面涉及唐代的行卷。举子及第,不仅看卷面文章,还会考虑名流推荐。朱庆余以所作之诗询于张籍,含蓄巧妙,韵味无穷。学生亦加深了对唐诗繁荣,诗赋取士的感性认识。在唐诗史的分期方面,笔者引明代高《唐诗品汇・总序》将唐诗的发展分成初、盛、中、晚四个阶段,并梳理各段代表诗人及作品,使学生能俯瞰唐诗,掌握大局。在初唐诗坛概况方面,笔者提醒学生读唐诗不止应关注盛唐诗歌,还应明白盛唐诗歌的繁荣实有初唐百年的铺垫。初唐的前五十年,是宫廷诗的时代,以李世民为代表,包括魏征、上官仪等人在内的宫廷作家群。初唐的后五十年是逐步突破旧的诗风,建立唐诗风范的时期,使得学生了解唐诗之来龙去脉。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不少篇目是学生中学学习过的篇目,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品出旧诗篇中的新含义,值得授课老师深思。笔者认为在作品选解析之时,融入文学史相关知识,亦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如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篇经典之作学生可谓耳熟能详,特别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为名言警句,其中究竟是 “见”还是“望”更是令人琢磨思量。笔者讲解此诗时,立足于对陶诗平淡玄远境界的开掘。“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为东晋开国功臣,外祖父为风吹落帽之名士孟嘉,贵胄之家的“穷”实与平民的“穷”大有差别,因此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现状值得玩味,“心远地自偏”则让疑问豁然开解。“远”不仅是魏晋玄学中的普遍概念,魏晋风度的重要表现,而且此句亦影响了宋代苏轼的词作。《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为远谪岭南的王巩与柔奴所作,特别赞美了柔奴的恬淡与静美。“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实与陶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关于“东篱菊”,笔者引导学生思考文学史中最早描写的作品。屈原《楚辞・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并拓展开去,唐代黄巢《咏菊》“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宋代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南宋郑思肖《寒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甚至《红楼梦》中的“诗社”、《聊斋志异》之《黄英》。张潮《幽梦影》评价“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一与之订,千秋不移。”[2](P5)自陶渊明之后,“东篱菊”成为了隐士之花,代表着士人疏野淡泊、清高傲世的情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作为尾联,很容易让人忽视。笔者引入《庄子・知北游》,知北游而求玄,问于黄帝,不能得道,问于无为,无为不答,非不答,不知答也,知又问于狂屈,狂屈则欲言而忘其所欲言,细细品来,陶诗之“欲辨已忘言”实滥觞于《庄子》。作品选与文学史的融合,拓宽了作品选的容量,加深了作品选的深度。又如在学习陈子昂的作品之前,笔者了解到学生对陈子昂的认识主要在于其《登幽州台歌》。笔者在课堂上板书杜甫《陈拾遗故宅》“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韩愈《推士》“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并进一步提问,诗圣宽容,但韩子严谨,为何他们同时把陈子昂推到盛唐诗歌启蒙的地位?难道仅仅在于这首《登幽州台歌》吗?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学习陈子昂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领会陈子昂反对齐梁诗风,推崇汉魏风骨,呼唤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盛唐诗风,在唐代诗歌坐标上给予陈子昂恰当的定位,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和思路。

三、注重新闻专业本色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活动、新闻事业的特点和客观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包括研究人类新闻活动的历史、现状以及反映其本质特点的规律,研究包括报纸、通讯社、电台、电视台等在内的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作用和普遍规律,以及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等。”[3](P11)新闻工作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实践性。笔者给新闻专业学生授课,努力将古代文学作品选与新闻专业特点相融合。

一是立足作品选,联系当下。新闻之“新”在于时效,时效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人须密切关注现实,联系现实。笔者在给新闻班授课时,努力将作品选的专业性与新闻专业的时效性结合起来。比如在讲唐诗繁荣的时候,笔者向学生介绍《全唐诗》,有意避开一系列艰深而专业的论文,而是挑选了自媒体红人六神磊磊的《今天能读到唐诗,你知有多幸运吗》。在梳理了胡震亨、钱谦益、季振宜、康熙皇帝对《全唐诗》的搜集和编订后,请所有同学一起读文章的结尾“因为他们,我们今天才能看到唐朝的伟大诗人们朝辞白帝、夜泊牛渚、暮投石壕、晓汲清湘;看诗人们记录下千里莺啼、万里云罗、百尺危楼、一雨;看他们漫卷诗书、永忆江湖、哭呼昭王、笑问客来。这是何等的享受,又是何等的幸运。”[4]学生反响良好,一方面对于唐诗繁荣有了诗意感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同行六神磊磊的例证也使得学生颇有亲切感。又如学习《世说新语》时,笔者讲到了《世说新语・品藻》中一则,“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桓温英武善战,权倾朝野,事业上如日中天,婚姻上尚南康公主,可谓人生赢家。殷浩则因北伐失利,被贬为平民。对话就是在这样鲜明的背景下展开,桓温的疑问也是我们的疑问,无权无势,落魄潦倒的殷浩{什么与人生赢家桓温争锋?最喜欢的是殷浩那句缓缓的答语“我和我做了这么久的朋友,我觉得还是宁愿做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原来人可以跳出功名权势、金银富贵,甚至儒家三立的期许,如此纯粹地欣赏自己。笔者扩展开去,联系当下,引入澎湃新闻《当读书人遭遇土豪饭局》,“读书和经商,并不矛盾,求知和求财也并不对立。两者不可通约,我们没必要将它们预先捆在同一根价值链条上比个高低胜负。”结合古今,与学生共勉,欣赏自己,自信从容。

二是融入体验式教学,注重实践。新闻专业具有高度的实践性,涉及到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等方面工作,对于新闻人自然提出了能说会写、敏锐大胆的要求。笔者采用体验式教学,尽力将新闻专业的实践性与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结合起来。在课堂上,笔者多采用吟诵式体验教学与话题式体验教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收录了大量的诗、词、曲,它们既具有文学性,又具有音乐性,特别适合吟诵。吟诵关涉到旋律、节奏、音律,是对诗词曲最美的呈现,更可以加深对古典文学作品的理解。王力《诗词格律十讲》就说:“诗写下来不是为了看的,而是为了‘吟’的”[5](P1)在教学时,笔者有意播放叶嘉莹、霍松林等大家的吟诵,希冀学生在吟诵声中获得对诗词亲切的体会,在润物细无声中领略古典诗词的美好。在课堂上,笔者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比如在讲到李白的《将进酒》、高适的《封丘作》时,特别邀请班上个性豪迈、嗓音雄浑的男生起来吟诵,并请其他同学点评,同学们气氛热烈,在不知不觉中既提高了吟诵水平,又加深了对古典诗词的意境的感悟。除了吟诵式体验教学,笔者还有意识地引入话题式体验教学,启发学生思考,点燃学生辩论的热情。比如在讲到“三曹”中曹丕、曹植的作品时,笔者将兄弟两人的诗歌对比鉴赏,并特别引用了王夫之的评语激起论辩。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云:“曹子建之于子桓,有仙凡之隔。而人称子建,不知有子桓,俗论大抵如此。”学生对才高八斗的曹植非常熟悉,因此此论一发,引起大家浓烈的兴趣,笔者把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力挺曹植,一组支持曹丕,在阅读原典,查阅资料后予以论辩。在论辩中,学生一方面了解到王夫之的评价有其特定的时代与审美背景,但也有一些偏颇之处,另一方面学生对曹植、曹丕的诗歌成就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笔者另外补充了曹丕的《与吴质书》“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舆轮徐动,宾从无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乐往哀来,凄然伤怀。”曹丕出身富贵,与曹植相争,终得帝王之位,并得以迎娶甄后,事业和婚姻皆可谓圆满,但曹丕个性中有一种特别的“锐感”,能于尘俗的圆满中感受到人生的终极悲哀,禀之气质,不可复制,难怪王夫之目之为仙。比如此书怀念与吴质一起的南皮乐游,妙思六经,弹棋博弈,食瓜品李,何其乐也,但曹丕却听悲笳微吟,顿感乐往哀来。另外,笔者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每位同学必须得上讲台鉴赏作品,至少一次,作为平时成绩,不拘形式,或一人主讲,或两人合作,或多人访谈。比如有学生讲解《古诗十九首》之《西北有高楼》,两人搭档,一人播放PPT主讲,一人则在黑板作画,给予大家耳目一新的感受。

四、重视多媒体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学的传统模式为“一块黑板、一支笔、一张嘴”。此种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实与新闻专业的活泼、生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努力将多媒体引入教学,希望利用多媒体的光影声色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课件处理方面,笔者坚持用PPT授课,在制作课件时,既囊括教学要点,又考虑课件美观,并尝试与学生合作,将学生新颖活泼的创意吸纳进来,使得课件尽善尽美。在图片的运用方面,笔者在教学中,引入大量直观图片,使得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比如在讲解高岑为代表的边塞诗派时,学生大部分为南方人,见惯了杏花春雨江南,但对于大漠孤雁塞北实有隔膜。为了让学生领略到边塞诗歌的真意,笔者特别放出了几张敦煌鸣沙山的照片,有一望无际的沙漠,有秀雅清澈的月牙泉,有沉默强健的骆驼,笔者一边放照片,一边和学生分享自己游览敦煌的感受。学生表示,看完图片,他们引发了很多联想,既有“平沙莽莽黄入天”的豪迈,又有“大漠穷秋塞草腓”的苍凉。图说古典文学,使学生受到了文学与艺术的双重陶冶。在音频的运用方面,笔者在教学中,重视音频材料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最早文学的形态即是诗乐舞一体、文史哲不分。乐府能歌,曲子能唱,诗词能吟。比如学习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笔者为学生播放《甄执》插曲《菩萨蛮》,并向学生提问,这首词安置在这部描写深宫后妃的电视剧中合适吗?学生反响热烈,从词中女子形象、心境、艺术形式等方面予以探讨分析,对温庭筠词的温深密丽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另外,笔者多次播放叶嘉莹先生、霍松林先生等大家的吟诵,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诗词的境界。在视频应用方面,笔者积极插播视频文件,以此传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细致精微。比如在学习《西厢记》时,笔者在课前播放茅威涛、何英主演的越剧版《西厢记》,在悠扬婉转的声腔中,在精彩绝伦的表演中,营造婉约缠绵的艺术氛围,帮助学生们提前进入《西厢记》的世界。又如讲解王勃的《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笔者特别播放了刘小锋主演的《王勃之死》中王勃创作《滕王阁序》、吟诵《滕王阁诗》的片段,美轮美奂的画面,一波三折的剧情,慷慨激昂的吟诵使得学生兴趣大增,不仅站在同行的角度高度评价这部影视作品,而且加深了对王勃作品的认识。笔者也以剧情做结,与学生共勉。也许我们缺乏天才,做不了王勃,但我们可以做剧中的那位童子,初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居然跑掉了鞋子,希望我们在生活中永远保持着那种对美的既惊且喜,亦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要之,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教学存在传统与现代脱节等问题,笔者试着从融合文学史与作品选、注重新闻专业本色、重视多媒体教学三方面予以探讨,希冀有益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

注释:

[1]闻一多著,蒙木编:《闻一多说唐诗》,北京:北京出版社,2015年版。

[2][清]张潮著:《幽梦影》,青岛:青岛出版社,2010年版。

[3]新华社北京分社主编:《中外新闻知识概览》,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

古代汉语文学第5篇

关键词:汉语方言 古代汉语 教学

无论是在现代学校教育中还是在日常言语交际中,我们一贯强调“要讲普通话”,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更是如此,这是为了工作需要、交流方便。然而,古代汉语教学则不同,我们提倡学生讲普通话的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关注方言,分析、研究方言,联系方言学习、理解古代汉语。这是因为“古与今异言,古语未尽废也”(李恭,1988)。“古语未尽废”,是说“古语”存于汉语方言中,语音、词汇、语法诸要素均有保留。那么,如何在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发挥汉语方言的作用,提高古代汉语教学的效果呢?

古代汉语是高校文科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重要性自不待言,但大家普遍认为这是一门“死语言”课,教学效果都不太理想。为了改变这种尴尬的教学局面,很多学者、古代汉语教师做了多方面的探索与研究。纵观这些探究,个人遇到的情况不同,所以教学改革的方法、手段、内容也不尽相同,因而效果也千差万别。有的古代汉语教师从教学内容入手进行改革,有的教师则从教学方法进行探索,还有的教师提倡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进行尝试性改革。尽管改革的侧重点有异,但殊途同归,都希望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取得好的教学成绩,培养优秀的古代汉语教学与科研人才,传授我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笔者长期工作在古代汉语教学战线上,做了相应的教学改革,自然也饱尝了古代汉语教学的艰辛,并先后撰文《实现古代汉语教学功能多元化的一些思考》《论古代汉语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当前的古代汉语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当前古代汉语教学,不应将这门课单纯地作为工具课程,应该结合社会文化发展大背景,开发古代汉语课程文化传承与传播、人文教育、审美情趣培养等多方面的功能;试图通过穿插、讲授一些传统文化,如中国古代的礼制、职官、人文精神等内容,来提升古代汉语的教学效果。实际上,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但新的问题是,我们发现讲到古代汉语音韵、语法的发展规律时,很多现象都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所没有的,因此,尽管教师讲得精彩,但学生依然听得一头雾水,不能很好地理解。通过不断摸索,我们欣喜地发现古代汉语中的有些问题,可以通过汉语方言得到印证。于是尝试将汉语方言引入到古代汉语教学中,以“活化石”印证“古语”,同学们顿时茅塞顿开,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汉语方言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和我们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汉语方言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通过研究和应用实践,我们认为,汉语方言在古代汉语音韵、语法、词汇诸方面教学中都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一)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汉语音韵发展变化的规律

语音的特点是一发即逝,古人的说话、读书声音我们已无从得知。音韵学是一门难懂的学问,古代汉语学习中,音韵是重要的内容,也是难点之一。凡是涉及音韵,学生大多会感到头疼。如古今语音的异同问题即如此,韵律问题也不例外。如果我们以方音对照讲解,则可以有效地化解这一危机。我们读古诗时,发现有些诗歌用现代普通话来读是不押韵的,但从我国诗歌的特点来说不押韵是不可能的。如唐代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按照诗律来说,本诗韵脚是“斜”“家”“花”。可是用现代语音来读,则“斜”并不入韵,这让学生很困惑。有的教师根据诗韵特点,改读“斜”为xiá,押韵倒是押韵了,可字典中却查不到“斜”还有xiá的读音(《现代汉语词典》第1版中上注明“旧读xiá”,修订版中取消了这一说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王力先生教我们一招,就是从方言中去印证,王先生经过考证,认为在唐代“斜”读作siá(s读浊音),和现代上海“斜”字的读音一样,在当时是谐和的(王力,2000)。意思是说这首诗如果用上海话来读,大概是押韵的。这给我们很大启发。

又如,讲到古今声母的不同时,会涉及到舌面音j、q、x的来源问题。我们知道,现代语音中的声母j、q、x有两个来源,一个来自于古代的“见”母,一个来源于古代的“精”母。但到底是怎么演变的呢?除非是研究需要,如专门研究音韵学的研究生,否则就没有说明演变过程的必要;另外,由于课时所限,课堂上要补充大量的音韵学知识是不太现实的。我们认为对这一音变规律的解读也可以从方言入手,可以说这是一条快捷之路。如考察川、陕、甘等地方言,我们发现这些方言中至今还保留有很多读古音的现象。如“街”读为gāi,“鞋”读为hái,“巷”读为hàng,“解”读为gǎi等;甘肃白银等地方言中“鸡”的声母为z,而有一些“精”母字声母却演化为j。这不正是j、q、x来源的最好例证吗?

再如,《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孔安国注:“阳货者,阳虎也。”刘宝楠《论语正义》认为:“货虎一声之转,疑货是名,虎是字也。”据李恭先生考证,渭水流域将巡行乡间、兜售杂货的人(货郎)称为“呼郎儿”,认为“呼”就是“货”,读为“虎”,是一声之转的一个例证。今由陇方言的实际情况可证李先生之言不虚。

教学实践证明,以上方言例证在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是明显的。将方言语音渗透到古汉语音韵教学中,使学生备感方言之亲切,又了解了语音的演变。

(二)可以解释并印证古代汉语的某些语法现象

将汉语方言引入古代汉语教学,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语法问题。虽说语法是语言中最稳定的因素,但并不意味着古今亘古不变。古代汉语的语法教学难点主要有词类活用现象、语气词、特殊句型等,前两个问题都可以通过汉语方言佐证来解决。

首先说词类活用问题。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教学中让人煞费苦心的难点问题,因为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加之现代汉语用字越来越规范,所以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罕有词类活用现象,那么我们就可以借助于成语来解释这一问题。因为成语中保留了这类语法现象,如“不可名状”中的“名”用作动词,“闭月羞花”中的“闭”和“羞”为使动用法,“不远千里”中的“远”为意动用法,“星罗棋布”中的“星”和“棋”则是名词作状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于汉语方言来解释,因为这类现象也存在于一些方言中。如“饮”字,一般字典中只有一个读音yǐn ,意思是“喝、喝水”。其他时候都只作为“饮用、饮料”等词的构词词素。当我们读《左传・晋灵公不君》“晋侯饮赵盾酒”一句时,才知道“饮”的用法和平时不同,并不是晋侯喝赵盾的酒,而是晋侯请赵盾饮酒,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其实这种用法还保留在陕、甘、青等西北方言中,如“饮牛、饮马、饮羊”,意思是赶牛、马、羊去饮水,要读作yìn,这和古代汉语一致。

再说说语气词的问题。古代汉语中的语气词比较丰富,又和现代汉语不同。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没有句首、句中语气词,所以我们无法对应理解古代汉语句首、句中语气词所表达的语气。如《诗经・小雅・小明》“嗟尔君子,无恒安息”中的“嗟”就是一个句首语气词。李恭先生也从甘肃方言来找理据。他说:“皋兰一带人常用‘嗟’为发声辞,如云‘嗟尔来呀’”(李恭,1988)。这里的发声辞就是句首语气词,也叫发语词。现在的甘肃永登、靖远等地还这样用,“嗟”表示一种请求、提示的语气,和古代汉语的情况一致。在甘肃定西一带方言中,“嗟”则音变为jià。又如话本、杂剧中多用句中语气词“咱”,这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没有的。《董西厢》二:“你咱说谎,我着甚痴心没去就。”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解释为:“你咱,即你也”(长相,1955)。甘肃定西一带表示感慨,即用此法。往往还在句首加上表感叹的语气词“”,如“!你咱叫人没法说。”意思是:“你啊!让人没法说!”这种用法常表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叹语气。

总之,将汉语方言应用到古代汉语课堂,对照汉语方言,可以解决古代汉语语法教学中的许多问题。

(三)可以说明古代汉语某些词汇的意义

汉语方言在古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虽不像语音、语法那么直观,但我们也做了尝试,效果令人欣喜。其实,关于汉语方言在古代汉语教学方面的作用,前人多有论述,如郭芹纳先生就对方言与词语训诂颇多心得。他还举陕西方言说明《庄子・天运篇》“蚊虻肤,则通昔不寐”中“”就是“咬、叮”的意思,苏轼《六月二十六日望湖楼醉书》诗“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中的“白雨”就是“暴雨”。下面再举两例来说明。

(1)《荀子・劝学篇》:“端而言。”杨《荀子注》注为:“端读为喘。喘,微言也。”按:杨注为是。今陕甘方言中犹谓“言说”为“喘”。如“你言喘”“问不喘”可证。

(2)《老子》:“埏埴以为器。”“埏”,应玄《一切经音义》、陆德明《释文》均引作“”。《说文》:“从手延,延亦声。”《释文》训为“和也”,“柔也”。又一曰“柔”。按:“柔”当为 “揉”,“揉”“”同义,都是用手揉搓之义。陇右一带将“”读为yán,指用手揉捏、揉搓。如“一下就不疼了”即此用法。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用方言解释古汉语语词,既生动,又亲切,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将汉语方言应用到古代汉语教学中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将汉语方言引入古代汉语课堂,固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师生互动,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毕竟这是古代汉语课,而不是方言课,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教师要有丰富的汉语方言知识。要用汉语方言印证古代汉语,这就要求古代汉语教师不仅熟悉古代汉语知识,还应熟悉汉语方言的有关知识。如讲到《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中“夫颛臾固而近于费”时,教材上说“费”古音bì。如果教师不懂得“古无轻唇音”的道理,是讲不清楚“费”何以读为bì的;反过来,如果教师不懂现代有些方言中这类字声母还是b而不是f时,同样是讲不清楚的,学生又怎么会明白呢?当然“缤纷”在古代何以是“双声”这类问题也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其次,引导、鼓励学生关注汉语方言。将汉语方言引入古代汉语教学课堂,只有老师懂方言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引导鼓励学生关注方言,观察、感受方言的读音、词义、语法等。当学生有了这种体会,我们再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的做法是,先培养学生关注方言的意识,阅读有关方言的资料,再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选择性地布置一些作业,辅导学生进行方言考察。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相信问题会迎刃而解。

再次,正确、合理地使用汉语方言辅助教学。古代汉语教师必须明白,将汉语方言引入古代汉语教学,只是一种为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而采取的辅手段,不能完全上成汉语方言课,否则会带来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的后果。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将汉语方言引入古代汉语教学,适当而合理地发挥方言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作用,“死课活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古代汉语课的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方言研究能力,可谓一举三得。

(本文系2011年甘肃联合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1106。)

参考文献:

[1]李恭.陇右方言发微[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

[2]王金娥.实现古代汉语教学功能多元化的一些思考[J].语文学刊,

2009,(12).

[3]王金娥.论古代汉语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4).

[4]王力.诗词格律[M].北京:中华书局,2000.

[5]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下)[M].北京:中华书局,1955.

古代汉语文学第6篇

[关键词\]高职;古代汉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5-0069-04

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基础课、工具课,也是高职院校师范教育类语文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在整个专业知识结构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近年来,高职院校古代汉语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职古代汉语的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改革质量,我们必须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

一、高职院校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

高职院校的古代汉语课是为师范教育类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是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一门主干课程。对于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早在1991年,国家教委师范司就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大纲》中明确指出:“古代汉语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掌握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古籍的能力,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并运用有关知识进行文言文教学,提高中学文言文的教学水平。”这项规定对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的进行了详细说明。但相对于高等本科院校的古代汉语来说,高职院校古代汉语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相对要低一些,这和学生的基础、课程类型、课时数,教学方法等有所差异有关。正是因为存在这些差异,本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古代汉语常用的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同时为学习中文专业其他学科扫除语言文字障碍,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文化素养,并借此来了解和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高职院校古代汉语的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由于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枯燥、历时久远,具有一定的难度,其实用价值不能在短期内体现出来,因此,在高等专科院校中,尤其是高职院校中,普遍不重视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大量压缩课时,这一现象给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也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使从事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的教师面临诸多困惑。为此,我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高职院校古代汉语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这些调查结论可以为新时期高职院校新课程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参考。

通过各种方式对高职古代汉语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我们发现目前的教学现状堪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

尽管古代汉语是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但大多数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积极性不高,态度不够明确。在我们调查的所有问卷中,只有18%的学生喜欢古代汉语,有的学生则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学习古代汉语。这一调查数据充分说明高职院的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态度自然也就不端正,课堂教学气氛沉闷,课堂上甚至出现一些学生看课外书玩手机等现象。

据调查分析,之所以出现大量学生不愿意学习该课程,是因为,一方面,学生认为古代汉语是中文专业中最枯燥、艰涩难懂的一门课程。因为古代汉语的学习内容为古代的语言,特别是上古时代的语言更难懂,即使学习作品也是以古代的文字、词汇、语法等为基础的,再加上有的教材是繁体版,语言时代的差异使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有困难,一谈到学习古代汉语就觉得难学、难懂,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排斥。另一方面,学校对师范教育古代汉语课程的认识存在偏差。受就业压力等社会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偏重于培养学生的实操技能,而轻视人文素养的教育。作为学习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课程之一的古代汉语,从实用性的角度就被大多数高等学校忽略,似乎古代汉语在就业中根本派不上用场,由此使学生产生了学习古代汉语并不重要,学不学无所谓的态度。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认为,将来他们从事的中小学基础教育很少用到古代汉语,用中学接触到的那些古文知识就足够了。其实不然,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将加大基础教育语文知识的学习,古代汉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自然要受到重视,如果当代大学生不好好学习古代汉语,将来很难胜任中小学的语文基础教育工作,对基础教育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二)对古代汉语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从我们调查的问卷统计结果来看,高职院校对古代汉语的重视程度也令人担忧,学校对此课程的课时安排逐年缩减,基本上不能够完成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本来就是中文专业中最难教也最难学的一门课程,课时量又少,根本无法达到本课程教学计划的目的。据分析,一方面是近年来打着就业旗号的各种考证现象的升温,使得学生为了就业而参加各种考试,学校也为此提供各种考证的培训。另一方面,学校为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开设五花八门的选修课,使得学生真正学习本专业的基础课程时间大大减少,更不用说学生自学专业知识了,很少有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去买一些跟古代汉语有关的书籍,来拓展古代汉语的学习能力。由此可见,学校和学生对古代汉语的重视程度都比较弱。

(三)缺少高职院校使用的古代汉语教材

我们对目前高职院校使用的古代汉语教材进行了调查,大部分院校所选教材与本科院校使用的教材相同。教材内容多而复杂,专科阶段的学生基础比较差,接受这些教材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并且高职高专学生学习专业课的时间又有一定的限制,再加上较少的授课时数,远远达不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调查学生是否喜欢目前使用教材的结果显示,有81%的学生不喜欢。之所以出现这样大的比例,最主要的原因是跟我们选取使用的教材有关。目前使用的教材,包罗万象,知识内容广而博,但难度大,缺乏实用性,与高职院校注重实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脱节,所以不太受高职院校学生青睐,教师使用起来也费劲,这也是导致大量学生对古代汉语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四)传统的古代汉语教学模式单一

古代汉语教学内容繁多,理解难度大,在教学时数不足的情况下,许多从事古代汉语教学的教师主要采用传统的“满堂灌”式的讲授法,知识内容讲完就了事,虽然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但忽略了学生接受知识的主体地位。正如钱毅所说,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养成了“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的学习习惯,这种现象在高职院校表现得更为突出。\[1\]高职院校的学生有自己的优势,动手能力强,我们教师完全忽略了学生的特点。同时,传统的古代汉语教学手段缺乏直观性、丰富性,有些教师,只是运用现代语言表述,很难直观地传授给学生,特别是一些教师,对多媒体运用不太熟练,往往还是用粉笔在黑板上不停板书,讲得沉沉欲醉,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对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人才培养也极为不利。

我们对古代汉语的教学现状初步分析,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转变,侧重于实践技能的教学培养目标,注重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轻视人文素质教育;另一方面是高职师范生在寻找就业岗位时往往因缺乏实践能力而被拒之门外,并且与师范院校的本科生相比处于弱势地位,使得高职院校师范生面临就业的严峻压力,从而让学生形成了古汉语学习不重要,学不学无所谓,学不好也无所谓的态度。更为严峻的是部分高职院校对该课程有偏见,认为古代汉语只不过是“故纸堆”“老古董”,既与现代生活脱轨,又与市场经济缺乏直接联系。于是,学校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增加了许多所谓的实践技能课,大量压缩汉语课程的教学时数,尤其是古代汉语的教学时数被大幅度削减,远远不能完成该课程的教学任务。本来古代汉语的专业性就很强,教学内容涉及面广、难度较大,又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基础薄弱,这门汉语学科自身又枯燥乏味,再加上教学模式的陈旧,使得大多数学生对该课程不感兴趣,让从事古代汉语教学的教师处于尴尬的境地,面临着诸多的矛盾与困惑。为改变目前高职师范教育古代汉语的这种教学现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对该课程进行大胆改革探索。

三、高职院校古代汉语的教学改革探索

我们从高职古代汉语教学内容与目的及目前教学现状出发,并参考兄弟院校同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主要从课程设置、教材选取、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提出以下改革建议:

首先,从课程设置上,适当增加与古代汉语相关的选修课。从我校近三年古代汉语教学时数的削减来看,古代汉语的教学陷入巨大困境,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在大量削减课时上做文章,其实这样未必有效。高职院校学生由于专业知识的欠缺,谈何培养实践能力?学生对此也苦不堪言。因此,我们必须科学对待教学课程设置,如果确实需要削减,为其他课程让时间,可以变相增加一些选修课程的时数,例如可以围绕本课程知识,适当增加一些古代传统文化的内容,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量,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其次,对于教材,最好要精心编写适合高职院校学生使用的教材。教材改革,也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选取什么样的教材适合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徐小兵指出,目前几乎没有专门的高职古代汉语教材,师专古代汉语教材也很少,很多高职高专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所选教材均是通用教材。\[2\]针对高职师范教育的教材更是欠缺,多数选用传统的师范本科院校教材,而且选定一本教材连用数年,作为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知识得不到更新,不能了解本专业课程的最新研究动态,在给学生传授知识时视野不够开阔,应对教师和学生都不利。因此,我们应大胆尝试从教材上下功夫,编写出适合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使用的教材,教材的编写应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并非都要面面俱到,目前我们高职院校的一些教师正准备着手解决这一重要课题。

再次,构建以“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实践能力”并进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课程教学内容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目标的直接体现。我们应该选取适合高职院校学生需要的教学内容传授给他们,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熏陶的同时,通过实践提高各方面的能力。针对高职古代汉语课程内容,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压缩一些传统的教学内容,增加补充一些新颖且紧跟时展需的教学内容,从而增加学生的求知欲望,扩大学生的视野,使其及时捕捉语言学界的最新信息。这也是培养高质量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我们已经注意到这一点,近两年在教学中也一直在尝试,学生反响较好。

最后,积极探索一套适合高职院校学生需要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在多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知识信息也在飞速传播,作为高职院校教师,我们更应该紧跟科技时展的步伐,不断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张志梅在师范专科院校古代汉语教学中就提出,古代汉语教学应引入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如“深入浅出”式、“身体力行”式、“手舞足蹈”式等,此类形式,张志梅称之为“佐料”法。古代汉语就像待烹的山珍野味,而灵活多样的教学表现形式则是“佐料”,“佐料”用得好,“山珍野味”才显得美妙。\[3\]古代汉语教学手段多样,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例如我们让学生更换角色,承担文选课部分篇目的讲读实践训练,一个班分为几个组,每个组承担不同的篇目,集体备课,分组训练。这样让学生当教师实践训练,一方面对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加以巩固,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有,提前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资料解决问题,以及结合地域文化寻找生活中的语言问题,帮助他们理解古汉语知识等,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既培养了兴趣,又扩充了知识,实践能力也逐步提高。

综上所述,从古代汉语教学目的与内容出发,结合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调查了高职语言课程古代汉语的教学现状,并进行了分析,发现高职古代汉语的教学方法单调,教学内容陈旧,重理论,轻实践;课堂上学生感觉教师传授的语言知识枯燥乏味,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等。为了摆脱目前所面临的教学困境,笔者结合自己所在学校特点及近年来从事古代汉语教学的深刻体会,尝试对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进行以上改革探索,重新审视课程定位,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寻找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当代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体制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钱毅.古代汉语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建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

古代汉语文学第7篇

【关键词】文言文 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语法结构 语法分析

文言文是指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古代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写成的文章。这种文章在高中阶段所占比例较大,教学大纲中也明确规定了文言文学习的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遇到课外的就有的束手无策,只能瞎蒙乱猜,明显知识迁移能力不足,这是为什么呢?用学生的话说:“有的字词不认识,没学过。”其根本原因在于文言文教学中强调字词句积累是零散的,有限的,没有系统的方法和理论来作为依据。

一、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学好文言文必须了解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不同点。与现代汉语相比较古代汉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⑴古代汉语大多数以单音节词为主,即一字一词

⑵古代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普遍

⑶古代汉语中有通假字

⑷古代汉语中某些实词能够活用

⑸古代汉语中有一些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

二、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联系

古代汉语又与现代汉语有着相同的地方。从二者的关系上看,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其语法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二者语法的基础变化不大或可以说相对稳定,都可以用现代汉语语法中关于句子结构成分来描述,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都存在,其性质没有变化。现代语法句子结构成分一般形式为:“(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利用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句子的构成成分相同来分析古代汉语,理解也就相对比较容易了,并且可操作性强。

1、一般句子

与现代汉语句法相同的句子,即由“(定)+主+[状]谓+(定)宾”构成。(“====”表主语,“——”表谓语,“~~~~”表宾语,“( )”表定语,“[ ]”表状语)。如现代汉语中:(小明)的爸爸[昨天]钓(一条)(大)鱼。在古代汉语中,也有相同的语法结构,翻译较方便,如:“晋侯、秦伯围郑。”(《左传》)主谓宾清楚,可译成:“晋侯、秦伯围攻郑国。”可以对应直译,这在古代汉语中也比较常见,不是难点。

2、特殊句子

上文中提到了古代汉语殊句式,其亦可用现代汉语语法结构来分析。

⑴判断句:其特点是表示判断,可用“……者,……也”及其变体,用副词“乃、则、即、皆”和助词“耳”等表示判断,其表判断的谓语动词形式多样,但其语法结构中主语、谓语明显。如:“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刘备天下枭雄”,翻译时加上判断的谓语动词即可。

⑵被动句:表示主谓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在古代汉语中其常见形式有“于、见、为、被”等标志词表被动,如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两句,

⑶省略句:在古代汉语中句子中常省略某词或某些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的现象,其中不少省略在现代汉语中是不允许的,翻译成现代汉语要相应补出。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分析来补出所省略成分,这也需要联系上下文语境来判断。例如:①“女婉贞,年十九,(婉贞)自幼好武术,(婉贞)习无不精。”②“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③“屠惧,投(之)[以骨]。”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可发现①句缺主语,②句缺谓语,③句缺宾语。

⑷变式句:这是比照现代汉语说的。古代汉语中的语序多有变化:大致可分为:

A、宾语前置句:宾语本应在谓语之后,但在古代汉语中却又有放在谓语之前。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宾语应当放在谓语后翻译,那么我们只要找出宾语,判断是否宾语前置句,就能准确理解了。如: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B、定语后置句:现代汉语中定语本应当在所修饰词前,在古代汉语中也有放在所修饰词后的情况,这种句式为定语后置,根据句子结构成分语法分析,划出句子成分。如: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C、介词结构后置句: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短语一般位于谓语前作状语,古代汉语中常置于谓语动词后作补语了,根据句子结构构成分语法分析,找出其成分,翻成现代汉语时还原到谓语前。例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得双石[于潭上]。”(《石钟山记》)。

古代汉语词类大致可分为实词和虚词。虚词的判断也可用这种语法判读。

文言文中虚词相对较少,但用法灵活,各种资料中已对高中阶段常用虚词作了详细分类、举例,但不易理解,难以识记,本文从语法分析角度归类举例,不求全备,只求理解简单明了。先从高中阶段常见的虚词中排出两类作分析:

⑴介词:

在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乎、为、以、固、于、与”等。介词一般用

在名词、代词和名词性词组前,构成介词短语表方向、对象等的词,在文言文中一样充当状语,翻译很灵活。

例:①不足[为外人]道也(表对象)“向”

②请[以剑]舞 (表工具)“用”

⑵连词:

文言文中连词有“而、且、以、与”等。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

词,可表示多种关系,依据句子结构成分划分,可判断分析连词的位置、关系,进而准确翻译。

例:①蟹六跪而二螯 (表并列)

②夫夷以近,则至者众 (表并列)

虚词的译法灵活,只要依据语法分析,把握虚词特点,不难判断词性,

推断词义,学好虚词。

综上所诉,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有明显区别,但二者又有着共同点,只

要我们针对古代汉语特点,把握二者共同点,运用现代汉语语法分析,在学习文言文时就不会无据可依,完全凭感觉那么尴尬了。但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和学生在字词句的积累和熟读背诵为前提,具备一定的现代汉语语法结构知识,这些经过训练都可以做到。语法分析在高中阶段文言文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希望对于处于高中阶段的老师和学生有一点启发,不足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年6月第2版.钱威 徐越化主编.

古代汉语文学第8篇

讲汉语史,不能不讲汉语史的分期。“如果不解决分期问题,那就意味着我们对汉语的历史发展始终还停留在浮面,我们实际上没有看清汉语是怎样发展的。”(注:见王力(1958:P32)。)中古汉语上承上古汉语,下启近代汉语,是汉语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随着对中古汉语研究的日益深入,中古汉语的分期提到了日程上来。“在吕叔湘关于‘近代汉语’(上限从晚唐五代起)的说法受到学术界普遍重视之后,研究者也逐渐认识到,从‘古代汉语’(主要指先秦汉语)到‘近代汉语’不是突然的飞跃,因此提出了把东汉—六朝作为‘中古汉语’加以研究的设想。”(注:蒋绍愚(2000)。)中古汉语跟上古汉语和近代汉语鼎足而分,已成为共识,但怎样分期,其上限和下限如何,学者们的看法并不一致。(注:首届中古汉语研讨会(北大,2000年10月)集中讨论了中古汉语分期问题,与会者各抒己见,提交的论文有:张万起的《中古汉语特点和汉语史分期》,徐时仪的《古白话及其分期管窥》,何亚南的《从选择问句的历史发展看中古汉语的时限》,王魁伟的《略谈中古汉语的上下限与语料问题》等。此外,魏培泉最近发表的《东汉魏晋南北朝在语法史上的地位》(《汉学研究》第18卷特刊,台北,2000年)也探讨了中古汉语分期问题。)

中古音是中古汉语的组成部分。相对于中古汉语语法和词汇而言,中古音研究的历史更为悠久,成果也更为丰硕。因此,中古音展示的中古汉语的发展脉络,比语法和词汇的更清晰、更有条理。中古汉语的分期,建立在中古汉语语音、语法和词汇分期的基础之上。解决中古音分期的问题,是解决中古汉语分期问题的一个前提。时至今日,还没有人对中古音分期及其存在的问题,来一个彻底的梳理,讨论问题时难免各说各话。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清代以来的有影响、有代表性的中古音分期意见进行评述和总结,希望能把中古音分期的讨论引向深入。

介绍诸家的意见,以发表时间的先后为序。同一家在不同时间发表的不同看法,按时间先后排列。不同学者在不同时间发表的相同看法,罗列在一起。中古期的上限和下限分别联系着上古期和近代期,因此不能不谈上古期和近代期的分期意见。

二 诸家分期概说

1.段玉裁的分期

清儒已有古音分期的观念,段玉裁最有代表性。段氏根据古诗文用韵的情况,把《切韵》以前的语音分作三期。他说:“音韵之不同,必论其世,约而言之,唐虞夏商周秦汉初为一时,汉武后洎汉末为一时,魏晋宋齐梁陈隋为一时,古人之文具在,凡音转、音变、四声,其迁移之时代皆可寻究。”(注:《六书音均表·音韵随时代迁移说》,段玉裁(1775:P816)。)

段氏没有专门研究两汉音,但是他敏锐地觉察到两汉音既不同于《诗经》音,又不同于魏晋宋齐梁陈隋音,他分出的魏晋宋齐梁陈隋时期即相当于中古期。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发现先秦声调系统不同于魏晋声调系统:“考周秦汉初之文,有平上入而无去,洎乎魏晋,上入声多转而为去声,平声多转为仄声,于是乎四声大备,而与古不侔。……上声备于《三百篇》,去声备于魏晋。”(注:《六书音均表·古四声说》,段玉裁(1775:P815)。)

去声的有无,清以来各家看法不同。去声的变化,是上古音转变为中古音的一个本质特征。段氏据此把上古音和中古音的分水岭定在魏晋,实在是清儒古音分期最有价值的贡献。

2.钱玄同、林尹等的分期

1918年北京大学出版组出版的《文字学音篇》,是钱玄同在北大讲授音韵学的讲义,也是中国高等学校最早的音韵学教科书,首次提出完整的汉语语音史分期方案:(注:钱玄同(1918:P6-9)。)

第一期:纪元前11世纪——前3世纪(周秦);

第二期:前2世纪——2世纪(两汉);

第三期:3世纪——6世纪(魏晋南北期);

第四期:7世纪——13世纪(隋唐宋);

第五期:14世纪——19世纪(元明清);

第六期:20世纪初年(现代)。

六期又可总括为三期,以韵书为准,第三期韵书初期和第四期韵书全盛时期合为一期,相当于后来的中古音期。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钱氏分期处于语音史研究的初始阶段,当时真正的两汉音研究还没有开展;魏晋南北朝音,知之更少;元明清语音的研究刚刚起步,(注:钱玄同在《文字学音篇·再版序》(1921)中,称这部书是“千疮百孔的着作”,检举书中最不好的几点,其中一点就是:“元明时代底音,竟没有说到!”)已经开始认识到北音着作的重要性。

这个分期在当时的高等学府有很大的影响,影响了一代音韵学家。林尹(1937:P11-12)将历代字音变迁的历史分为六期,跟钱氏相同。罗常培(1956)是根据1924年起他在西北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讲义八易其稿、精炼而成的高水平的音韵学教科书,语音史分期的起讫年代一仍钱氏之旧,只是给各期添加一个新的称谓:一期、二期称作古音时期,三期、四期称为韵书时期,五期称为北音时期,六期称作音标时期。

3.马伯乐、高本汉等的分期

马伯乐(1920)提出了汉语语音史分期的看法:

上古音 前期 上古期

后期 汉三国期

中古音 前期 六朝唐代

后期 唐末宋代

现代音(官话) 前期 金元明初

后期 明末清

马氏的分期很有见地,他看到了《切韵》所代表的六朝以来的长安音跟唐末宋代语音的不同特点,将中古音分为两期。把中古音以后的语音看作官话,金元明初为官话前期,也就是后来有些学者所分的近代音或早期官话。

高本汉(1915-1926)的中古汉语及其相关分期如下:

上古汉语:《诗经》以后到东汉;

中古汉语:六朝到唐;

近古汉语:宋代;

老官话:元明。

高氏的中古期,相当于马氏的中古前期,不同的是高氏分出近古期。高氏利用《切韵指掌图》等较晚的韵图构拟《切韵》音系,他的中古音“基本上是韵图的音类”,(注:罗杰瑞说:“《切韵》本身可作为中古音的主要资料,是其他各种资料的核心。尽管有人不同意,我想高氏的构拟基本上是韵图的音类。”见罗杰瑞(1995:P37)。)但是他的分期却表明,韵图时代的音系跟《切韵》有差异。

马氏和高氏的分期在西方和日本的影响很大。日本学者藤堂明保(1967:P32)分汉语史为五期,他的中古汉语(后6C—后10C)跟马氏中古前期相同,他分出的“中世汉语”(后11C—后16C),相当于高本汉的近古汉语加上老官话。

平山久雄先生(1967:P112)认为,广义的中古音,指六朝后期至唐末宋初的语音的总称,这个分期在日本学界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

蒲立本(1970-71)修正了高本汉的分期,他注意到2、3世纪至11世纪汉语标准音的变化,分出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的早期中古汉语和七、八世纪形成的以长安标准音为代表的晚期中古汉语。

白一平(1992:P14-15)采纳高氏、蒲氏和司徒

修(1966)的意见,对汉语史分期有较明确的表述:

(1)上古汉语:即高本汉的上古汉语;

(2)早期中古汉语:《切韵》时代的语言;

(3)晚期中古汉语:晚唐宋初的语言;

(4)早期官话:《中原音韵》的语音。

以上各家都没有给魏晋音一个独立的地位。

4.魏建功的分期

魏建功(1935:P3-6)提出两种分期法。一种是细分为七个时期,中古音及其相关的分期如下:

第二时期:约当公元前2世纪——2世纪(两汉);

第三时期:约当公元3世纪——6世纪(魏晋南北朝);

第四时期:约当公元7世纪——10世纪(隋唐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