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写作灵感论文

写作灵感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4-12 17:44:50

写作灵感论文

写作灵感论文第1篇

灵感,是最高级生命刹那间独创性极强的表现,它是在人脑意识层面积聚大量信息并在潜意识中隐信息随时涌出的可能之后,往往在巨大的情绪高涨的推动下,或者在理性约束力大大减少的情况下,由于一个途径不一的关键信息的加入,所有信息迅速沟通形成一种创造性有机体。古今中外,人们对灵感这一神秘现象进行了探究。我国古代称为“兴会”、“机遇”、“感兴”、“灵机”、“神遇”和“顿悟”等。灵感的特点是稍纵即逝。灵感是建立在思维势态和大量信息的必然性上的偶然性,正如梦一般,难以再现。作者必须在灵感出现时,快速地记录下来。

产生灵感的关键信息,途径不一,大致可以分为:

1、外界信息。伟大的古典物理学家牛顿散步中苦苦思索,只因一个苹果的落地,茅塞顿开,豁然贯通,发现了万有引力。列夫·托尔斯泰看到路边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牛蒡,联想到一个民族英雄,于是写出了中篇小说《哈吉·穆拉特》。唐代李商隐的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其中可以看出诗人看到夕阳这一信息后陡然联想到大唐帝国的没落,写出了这首意象雄浑的小诗。

2、思维信息。在苦思冥索中,潜意识的大海里突然跃出一个信息,使已有的多种信息一下子沟通,形成一个创造性整体。大科学家阿基米德绞尽脑汁,苦求多时,在洗澡时却忽然来了灵感,高兴得不顾一切地冲上街道大喊;柯岩一直想写一首怀念周总理的诗,感情十分真挚,却苦于构思平常,“突然,我想到我们的民族有一个为逝者喊魂的习俗……”于是,《周总理,你在哪里?芽》这一反映全国人民心声的绝唱诞生了。论文、哲理诗的写作往往更多地出现这一类信息,造成顿悟型灵感。

3、启迪信息。郭沫若说他创作是“先看大家之作”,目的是得一点“暗示”,促进“兴趣”。他还坦率地说:“我有一个秘诀,就是多看作品,用人家的构思,套自己的生活。”欣赏郭诗,多方比较,明显可以看出他向歌德、泰戈尔和惠特曼借鉴摹仿或者说从中提取启迪信息。许多作者还从别的艺术意象中找启迪信息。诗人白居易从音乐中获得灵感,写出《琵琶行》。杜甫、苏轼等写了很多题画诗。文章摹仿、艺术意象等都能成为启迪信息产生的来源。

写作灵感论文第2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悖论”现象;本质任务;能力培养;价值取向;灵感;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中学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它的成功与否牵动着整个语文教学。然而,在中学作文教学的领域里,却存在着一些“痼疾”。

首先是偏重“表现”,忽视“吸收”写作水平的提高。具体表现为:平时的训练违背写作规律,无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使学生作文时不得不超越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捕风捉影,或无中生有,假话、大话、空话连篇;不少学生写作时搜肠刮肚,作文变成了“挤”文;学生对写作产生厌倦甚至畏惧情绪,有“作文难,难于上青天”之感;更有相当多的学生写作时在结尾处极力升华,“目的是要使文章显出更高的思想境界。但这类升华绝大多数不是文章的自然发展,而是外贴的‘膏药’” [1],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揉造作。

其次是偏重“最佳”,忽略大多数学生,把重点放在有较高写作水平的极少数学生身上。而且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偏重命题,忽视“需求”作文教学,忽视个性作文训练。让学生一味地按考试需求在统一规定中训练,要求他们完全按照命题者的规范去写“填空”式的作文,作文成了同一种规程制约下的技术加工。其结果是: 多数学生没有表达欲望,或拒写、或瞎编、或迫于无奈而抄袭。

再次是偏重语言,忽视思维文章。表现为有的学生在语言上刻意追求华丽辞藻,文章缺乏思想内涵;有的学生为追求“独创”,体现“与众不同”,写作时钻入死胡同,文章思路狭窄,内容单一;有的学生写作时无病、故弄玄虚,文章立意肤浅,缺乏灵气,甚至令人啼笑皆非;有的学生则盲目模仿、人云亦云,文章缺乏新意,内容空洞,读来平淡乏味。

平时老师的写作理论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或津津有味或云遮雾罩,但在实际写作中,学生们的感觉都是:老师的“理论”一点儿都用不上。

为什么会成为“痼疾”?其本质何在?笔者认为其本质在于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悖论”现象。

一、中学生写作教学理论与中学写作教学本质任务之间的“悖论现象”

可以这样说,至少在我们国家,还没能形成一套根植于中学生写作实际的“中学生写作教学理论”。

现行的理论,无论是教材中编写的,还是中学语文教师实际操作中使用的,都是脱胎于大学写作教学中所使用的“写作理论”,这种理论很大一部分是对文学创作现象的总结,而中学写作教学理论正是对这一部分再简化再抽象,如“文体训练体系”、“模仿—创造训练体系”、“三级训练体系” [2]、 “三阶段训练体系” [3]等无不如此。

这种理论体系有一个预设前提:中学生作文是一种文学创作。在此前提下,才有所谓“积累”、“感悟”、“观察”、“内化”、“文体”等一系列概念的产生。

现在“创新教育”、“创造力培养”满天飞,其实对于中学生写作教学来讲,它并不新鲜,中学生写作教学一开始便定位于“创作”的层次上,关键是这种“定位”是否准确。

先来看一看什么叫创造力:“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知识、经验)进行加工处理,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种产品既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理论、新设想,也可以是一种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这是目前比较易于为人们所接受的创造力的定义。

值得注意的是这段话里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这一句,“已知信息”是“创造”的一个前提,今天大家大谈“创新教育”的时候,很少有人提到“已知信息”这个前提。

再来看一看中学教育的任务是什么?中学教育连同小学教育一起被称之为“基础教育”,不需引用资料,我们就知道“基础教育”的本质任务是为中学生今后升入高一级学校或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孩子们今后的“创造”构建起“创造”必须的“已知信息”这个前提条件。我们不否认在中学时候应该培养其“创造力”(“创新教育”的本质),但它不应该是中学教育的本质任务。

因此,“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基础)本质任务不应该是“创作”,而应该是“创作”必须的前提条件——“运用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考力”是“创造力”的前提不必论证,“语言表达能力”同样是“创造”的前提条件,一是思考是凭借语言的,二是思考的结果要靠语言来表达。

文学上的“创作”更离不开这两种能力,超越“语言力”和“思考力”大谈“创造”和“创作”就只能是构建空中楼阁,因此,中学生写作教学的核心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便是中学写作教学的本质任务。

在如今的中学生写作教学理论中也有“语言能力培养”和“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理论,但它不是把这两种能力培养作为培养目的而建立起的理论体系,而是为达到“创作”的目的而创设的相关理论。

“创作力”与“语言力”、“思维力”是相关的,关键是谁主谁次,主次不一样,建立的理论体系自然不一样,中学生年龄层次决定了他们是处在为“创造”而蓄积基础的阶段,因此中学生写作教学理论应该围绕“语言力”和“思维力”的培养而建立起一套体系,而不应该像如今这样围绕着“创作力”建立起一套体系。

中学生写作教学的本质任务是培养“语言力”和“思考力”,而现在的中学生写作教学理论却是以培养“创作”作为终级目的的一套理论体系,理论与本质任务构成了一对“悖论”。

二、中学写作教学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与中学生写作实际需求价值取向之间的“悖论现象”

上文已经论述到,中学写作教学理论是脱胎于大学写作学理论而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大学写作学理论是对文学现象的总结与概括,因此构建在这套理论之上的培养目标价值取向便是“文学家”或“准文学家”式的文学人。

中学写作教学在现实中也正是如此,在中学写作教学者中或社会上存在着这样一种“群体无意识”,中学作文成熟的标准应该是:语言上辞藻丰富而飞扬;造句上生动而富有形象感;语言上含蓄而富有韵致;结构上迂回而曲折,圆润而完美;内容上丰富而有情趣,博大而又丰满;主题上深刻而富有哲理,新颖而又独特,等等。在中学写作教学的实际中,无论是教学者平常的作文批改,还是大、中、小型的各种考试;无论是各种作文类刊物编辑们的选编标准,还是多如牛毛的各种作文大赛评委们的取舍标准,无一不使用着这种标准。例如高考作文中的“发展等级”标准[5]。

“发展等级” 标准就是加分标准,它是衡量中学生作文终极目标的一个标准,代表着标准制定者意识里中学生作文的理想境界,而这个标准恰恰正是一个典型的文学标准。

这种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与中学生写作实际需求是大相径庭甚至是背道而驰的,也就形成了“悖论现象”。

现行的授课模式是“班级授课制”,被称为“是目前占压倒性优势的基本的教学形式”。[6]其教学目标的定位原则之一应是面向大多数同学,也就是既不迁就少数达不到这个目标的同学,也不迁就极少数超越这个目标而继续发展的同学。

定位原则之二是面向大多数同学的未来,也就是大多数同学走出中学校园后,他们对“写作能力”的需求是什么。大多数中学生走出中学校园后,对“写作能力”的要求应该是能够运用规范通畅的语言,条理清楚地表达出自己应该表达的和需要表达的信息,而不是什么“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力”只是中学生中极少一部分同学的需要,而我们中学写作教学的培养目标恰恰就定位在这极少数同学的实际需求之上,而忽略或无视大多数同学的需求。其具体表现是:

首先,在作文训练方面,要求过高。

其次,在作文评析方面,教师常作如此“公允”的评价:大多数学生作文平平,一部分学生的作文偏离题意,极少数学生的作文立意新,语言流畅、生动等。

再次,把作文课上成文学创作课,使大多数学生处于虚拟状态。

而大多数同学的需求构成的恰恰正是中学生写作实际需求的价值取向,这样,中学写作教学的培养目标、价值取向与中学生写作实际需求的价值取向之间就构成了一种“悖论现象”。

这种“悖论现象”还体现在中学写作教学的“思维训练”上。在中学生思维训练上,人们极力推崇“独创、发散、反弹、奇异”等思维特性,这种价值取向正与当前的“创新教育”相适应,似乎无可厚非。是的,单纯就学生的“思维训练”来讲,这是没有什么可非议的,但倘若把它定位在写作教学的目标上,则是不符中学生未来需求的。

上文已经论述,中学生将来大多数不是去当文学家,不去进行文学创作,他们的文字工作只是社会交际中一般性的文字工作,而这种一般性的文字工作对思维力的要求正与“发散、奇异”之类相反,而是“规整、严谨、条理”。社会交往中所需求的文字表述中文化性质很强,它强调的是在某种固定格式下把你要说的话有条理地说出来,包括学术论文。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中学生来讲,他们的写作能力中的思维能力是绝对不能定位在“独创、发散、反弹、奇异”等特质之上,而现实中中学生写作思维能力训练正定位在这个标准之上,这又构成了一种“悖论现象”。

三、现行中学写作教学理论的核心——“创作发生(灵感)理论”与中学生写作中的“遵命作文”实际之间的“悖论现象”

以文学创作为重点构建起来的“写作学理论”的核心是“创作欲的产生”,于是围绕这个核心就诞生出了很多学说,其中大家认同的是“灵感说”,于是由“灵感”衍生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的运动,就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写作学学说。现行的中学写作教学理论也就由此而诞生,下面我们通过陆机的一段话来加以剖析。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7]

这段话的第一句说的就是现行中学写作教学理论中的“积累”理论,积累于对万物的细致入微的观察(伫中区以玄览),积累于古书典籍(颐情志于典坟)。引文的第二句是现行的“感悟”理论,感悟于社会生活(遵四时以叹逝);感悟于自然万物(瞻万物而思纷)。引文的第三句是“灵感”的产生,由于积累和感悟做基础,接触到“落叶”与“柔条”便会产生创作的冲动,“灵感”就产生了。

这些理论是绝对没错的,但它与中学生的写作实际是格格不入的。中学生的写作基本上都是“遵命作文”,也就是老师给题或规定话题限时而写作。由上文论述可见,“灵感”的产生主要是主体由客观引发而产生的一种生命体的冲动,这种冲动不可外力强加,也不可给以时间限制,它是“绝对自由”的。因此,中学生写作时,有的学生由于没有表达欲望,或拒写,或瞎编,或迫于无奈而抄袭。中学老师教给学生有关写作的理论,写作时也一点儿都用不上。

有人可能会用这样一个极端的例子来反驳笔者,在中学生遵命写作中不是常常出现达到文学水平的优秀作文吗?这不错,但用个别极端例子去反驳普遍现象是不合逻辑的。极端例子的诞生很有可能是因为老师的命题或规定话题触发了某些学生的灵感,但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暴发“灵感”。

一方面在那里大谈处在“绝对自由”状态的“灵感”,一方面又去命题或规定话题限时让学生写作文,于是,中学写作教学中的另一种“悖论现象”出现了——强调“绝对自由”的“灵感”理论与“绝对不自由”的写作实际构成的“悖论现象”。

也许有人说,我们可以让学生自由写作,什么时间有“灵感”什么时间写,那么我们说,这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倘若有学生说,我这一个学期一学年都没有产生“灵感”(这在作家中也经常产生),那么是不是就一学期一学年也不让其交送作文呢?倘若你让他交,那么就不符合“灵感理论”,这不就成为“悖论”了吗?

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临风在她的《中学作文困境思索》一文中如是说: “翻开一些报纸杂志,常能看到文采飞扬兼有思想力度的散文、随笔(我猜测,这些有灵气的作品八成可能是小作者的自由投稿),其中一些篇章还让我们这些中文系的高年级学生心生惭愧。这说明我们的中学生并非不会写作,他们只是被僵硬的作文体系套上了枷锁。”[8]她还给传统作文教学提供了解困的思路:“中学作文教学应该采取富于勇气和远见的变革,彻底突破作文题材、体裁的束缚,不设置写作的,散文、随笔、寓言、小说、诗歌甚至戏剧都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写,不拘一格,最大限度地激发中学生的写作激情,发掘他们的写作潜能,让他们独有的灵性和个性得到淋漓尽致地挥洒。没有了命题作文的板滞与僵硬,中学生作起文来自然有话可说,言之有物。这样,困扰中学生的两个作文难题就迎刃而解了:一是对作文的畏惧或厌恶情绪,二是模式化写作的惯性思维”[9]。她的这种提议固然可取,你平时可以不限题不限时,但学生考试时还要限时限题,那又怎么办呢?

另外,教学大纲里对作文的阶段要求经常改变,作为施教者——老师,也感到无所适从。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确实是教学中的一个难题。

因此,我们认为中学生作文当中的很多久治不愈的“痼疾”是有其客观原因的,原因就在于上述种种“悖论现象”的存在。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是彻底打破现行中学写作教学理论体系,重建一套中学写作理论体系(尽管很难),重新定位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目标,重新确立中学生写作的价值取向,“严格区分作文教学与文学创作,让作文教学回归初级性、学习性和技巧性” [10]。正视并承认“命题或规定话题作文”自身规律并重新定位它的作用。

与修正作文的命题相配套,中学作文评价体系也应改持一种开放性的姿态。即不再以脱离中学生年龄、心理、生活特点的说教和宣讲为准绳,而“以写作技能的高低作为评判的最主要标准” [11],“淡化作文的道德评判,淡化教化功能。真正让中小学生写‘放胆文’,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12]还作文的本身面目。

此外,如果中学生的学业负担能得到确实减轻的话,那么,社会、教育机构、学生个人应联手改善中学生的知识结构,使之向多学科开放(不仅包括人文学科,也涵盖自然学科),向自身经验开放和向生活开放。换言之,就是提供开放的学习、生活环境,一方面扩充中学生的阅读范围,提升其阅读层次;另一方面又培养他们对社会现象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从而令他们的写作能基于一个较高的层面,突破作文困境,写出佳作妙文。

作为语文教学重要一环的中学作文教学改革在我国倡导了多年,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争论与探讨一直在继续,社会各界广为关注,人们曾寄予很高的期望,但至今改革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比起其他基础教育学科的迅速崛起仍显得步履蹒跚、困难重重。有人打了个比方:我国基础学科教学像一支登山小分队,理工科攀跃在山顶上,文科综合类悬挂在半山腰,语文中最基础的作文教学始终徘徊在山脚下。比喻虽不完全恰当,却也真实道出了作文教学总体的发展现状。

直面现实需要勇气,改革现状会有阵痛,但如果不这样,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悖论”现象又势必持续下去。因此,是时候拿出勇气放出眼光了。果能如此,我们便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学作文教学必将有一个光明的前景。

近年来,在多种压力和社会的普遍呼吁声中,我国许多省、市、区也进行了多项教学改革试验,如取消命题作文,推广有一定开放性的话题作文,实行自由命题或选择命题,实施自由讨论式的课堂讲评等,收到了一定成效。作为施教者——广大的中学语文教师,为了推进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步伐,也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如广东揭东县曲溪中学林建南老师研究出有利于综合运用语文基础知识、渗透各科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作文活动课,卓有成效。江苏省泰州中学丁翌平老师在高中作文教学中采用了“分组合本”的课外练笔方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当然,作文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会在朝夕之间一蹴而就,但思想理念的转变最为重要。一是作为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重头戏,教育主管部门应对作文教学改革予以高度重视,充分吸取国内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统筹规划,对教学大纲、课堂教学计划中那些已远远不适于国民素质提高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部分作出及时的调整和修订,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加以实施推进,及时解除学校和教师对作文教育改革承担风险、影响升学率等方面的重重顾虑。二是作为教学大纲和课时教学计划的直接执行者的教师,更要有一份紧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放下包袱,抓住契机,切实提升对作文教学改革的认识,这将对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作文教学也才能真正走上一条光明之路。

【注释】

[1]谭海生.写作专题研究,第11页.

[2]全称“作文三级训练体系”,1977年由北京师范大学教师高原、北京景山学校教师刘腓腓夫妇提出并同年开始实验.

[3]由辽宁省鞍山市第十五中学特级教师欧阳黛娜提出.

[4]俞啸云.中学创造性教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7):24.

[5]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有关“发展等级”:

(1)深刻透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③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结果。(2)生动形象:④善于描写;⑤记叙生动,形象丰满;⑥有意境。(3)有创新:⑦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⑨有个性特征。(4)有文采:⑩词语丰富,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引自《高校招生》,2010年第11期,第32页)

[6]刘宝超.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J].现代教育理论,2011(4):78.

[7]陆机.文赋[J].古代文论名篇选读,1998(7):108.

[8]临风.中学作文困境思索[J].兴宁教育(双月刊),2003(6).

[9]临风.中学作文困境思索[J].兴宁教育(双月刊),2003(6).

[10] 谭海生.写作专题研究,第23页.

[11] 谭海生.写作专题研究,第23页.

[12] 谭海生.写作专题研究,第23页.

参考文献

[1]王鹏伟.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

写作灵感论文第3篇

【关键词】随笔 写作 简美 真情 体验 观察

起源于草根的随笔化作文,是一种朴素而简约的写作方法,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因势利导,除旧布新,随笔成习惯,也就会取得一定成效。

一、随笔是一种简美的写作

叶圣陶曾经指出:“中学生应该随时动笔,写日记,写信,写笔记,写自己的种种想要写的,这才可以使写作能力越来越强,所以它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短小活泼,既可以是洋洋洒洒的几千字,也可以是点点滴滴的几十字。”随笔在写作样式上没有什么固定的限制,常见的有借事说理、夹叙夹议、抒情议论等形式,目的在于“排除束缚,排除教条,排除虚假”,让学生自由活泼的书写来反映对社会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感受和认识。所以,随笔化作文的精髓突出一个“随”字,这样就大大解除了人为捆绑在写作上的重重枷锁。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话随意而写,随意而止,我口说我话,我手写我心,易于动笔,更能真实地记录学生的真情实感,而真情实感也正是作文中我们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源泉。当灵感闪现之时、情感涌动之际,均可以挥笔作文,让真情在笔尖涌动,正所谓“文章本是天成,妙手偶得之。”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从学生的随笔中感受到鲜活的思想和跳动的生命。

二、随笔是真情的载体

随笔写作中无论是叙述、描写,还是抒情、议论,都要真实地反映自我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它拒绝矫揉造作,摒弃虚情假意,它反对刻意为文,提倡真实再现、真切反映、真纯表达、真率为文。某种意义上,随笔就是作者与自己心灵的真诚对话,就是真挚地向读者袒露自己的灵魂。

曾经偶然的机会,我模仿着上了《残酷的游戏》这堂课,初中的孩子对社会的焦点关注甚少,我想,就从情感着手,用创设的游戏情境去触动学生心中最柔软的情感。课堂上孩子们也真切地体验、动情地讲述,为后面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来没有一节写作课像这样,整整一节课都非常安静,孩子们只是埋头写着,沉浸在各自的习作中,而且大多数当场完成,连平时不爱写作文的同学在模拟的情景中,心中生情,情随境动,最后也忍不住潸然泪下,挥笔疾书,悟出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应在生活中珍惜拥有。通过这堂课,让孩子们做到了以我手写我心,而我也备受启发。所以,真情实感是写作的载体,能将学生的写作兴趣扬帆远航。

三、随笔写作,丰富情感体验

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是我们的习作之源,看似平常,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真切体会,就能为我们打开认知社会生活、认知万物的灵感,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诉求。可以说,生活的舞台有多大,写作的空间就有多大。

要想写出真切感人的文章,除了观察还不够,还得对生活多体会、多感悟、多思考。一个人如果对生活不会细致观察,没有真切的体验,缺乏深层的思考,怎么能写出感情真挚、朴实感人的文章来。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多看美文,多读报纸,多观察生活,体验社会,感悟自然之美、道德之美,比如当下的国际焦点、国内焦点、道德焦点等,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

所以,随笔写作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历,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及价值取向。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我想对学生而言,他们的收获不仅在于作文水平的提高,还在于写作心理和写作态度的良性发展。学生接触到随笔化作文后,不再厌倦写作,绞尽脑汁,视之如畏途,而是有话可说,乐在其中,甚至欲罢不能;对教师而言,写作课不再无章可循随意调节,也不再隔靴搔痒不见效果,老师在课堂上也能感受到寓教于乐。教学相长,老师和学生一样,用随笔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成长历程,抒写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教育收获。

生活海洋中不乏晶莹美丽的浪花,心灵底处也不乏会闪现思想的灵光,倘若我们不及时捕捉,时间一久,曾经趣味横生的事件就会淡出我们的视线和记忆,曾经光芒四射的灵感火花也易熄灭,当你再想动笔的时候,几乎是写不出来的了。所以,只有随心所想,随意所录,写作才会宁静而从容的前行!

【参考文献】

[1]孙玉梅. 随笔,让作文教学返璞归真.

[2]杨裕华. 学生随笔写作的策略与实践研究.

写作灵感论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学科;发展;儿童心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120-02

小学语文教学要立足于发展,这已成为当前大家的共识。但联系教学对象我们要发展儿童的什么?叶圣陶先生早在80年前谈到小学国文教育应当怎样改革时明确提出了“须认定国文是发展儿童的心灵的学科”的著名论断。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发展儿童的心灵。

1 发展儿童心灵的意义

首先需要明确“心灵”是什么?简单讲,“心灵”就是指“人的思想感情”。叶老为什么强调语文是发展儿童的心灵的学科呢?语文教学和发展儿童的心灵有什么关系呢?第一,语文学科发展儿童的心灵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语文是一门表情达意的学科,通过语文教学发展学生的思想情感是义不容辞的任务。正如叶老所说的“文字所以表声音,声音所以达情思,那是人人知道的。没有情思,就没有发出声音的必要,更何需文字?可见情思为声音的泉源,而文字为声音的符号。学童所以需要国文,和我们所以教学童以国文,一方面在磨砺情思,进于丰妙;他方面又在练习表出情思的方法,不至有把捉不住之苦。这两方面,前者为泉源,为根本。”这一段话,既说明语言、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关系,思想情感是产生语言、文字的源泉,也即“言为心声”。又说明了儿童学习语文的目的,一方面在于磨练情思,使情思“进于丰妙”,既善于思考,又善于感悟;一方面还要练习表达情思的方法,在说话、作文中将自己的情思表达出来。也就是说,通过读书、作文提高思想感情,有了丰富的思想感情,才能对所读的文章理解深刻,才能写好文章。第二,思想情感对儿童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有的儿童对人对事都缺乏热情,有些是非常感人的事,他们却无动于衷;无论父母对他有多么好,他也感受不到、体会不到父母的深情,这是非常危险的。情感是儿童思想意识、道德行为形成的基础与动力;儿童的道德行为都是以道德情感为先驱的。儿童有了爱父母、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才能形成爱父母、爱祖国的行动。所以情感教育,即人格教育。第三,思想情感是儿童学习的动力和基础。人们在认识事物时,总是带有情绪和情感的,教学也不例外。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结合就会大大提高认知效果。因为人们所获得的知识只有在情感里保存得最牢固。学生学了许多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但是凡打动儿童心灵的东西,都会在其情感深处留下深刻的记忆,终身难忘。以朗读来说,如果感情不投入,能体会出作者的情思吗?作文更是如此,情感是作文的动力,只有情深,才能文美。凡是名家名篇,读起来琅琅上口,能打动人的情思,就是因为作者心怀深情,而吐露出的情语。恰如近代学者王国维所言:“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语中含蓄情感,情语中映衬着景物。关键在于真景物、真感情。”文学作品表达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学习语文也要情感丰富,才能读好、写好。儿童情思的形成是蕴涵在人文教育之中的。所以《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课程总目标中还提出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都说明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思、发展儿童心灵的重要意义。我看语文应成为发展儿童心灵的摇篮。

2 要为儿童创设发展心灵的境遇

创设学习语文的境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首要方法。境遇的含义是什么?我认为境遇应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广义的境遇,就是指儿童学习语文的环境、设备、氛围等;一是狭义的境遇,也就是现在所讲的教学情境。不论阅读或作文,教师首先要创设一个富于激发儿童情绪、情感和思想的情境,将儿童引到情思的情境之中,当儿童的情思被激发起来,使之产生愿意读书、急于表达的愿望时,读书、作文才能达到好效果。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的情境教学,就非常重视一课开始带有情感的导语激发,她以富于形象,生动、优美的激情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或以具体形象的画面、实物、电脑图像等教学媒体,将学生引入到所要学习的情境之中,以激起学生的情思。就是在全过程中,也很善于引导、激发儿童的想像、思维和情感。这样,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儿童的思维活跃、情绪丰富,情思绵密。她更重视作文前的情感激发,如带孩子们去郊外找春天、看秋收、踏雪景,以唤起儿童的欢乐心情,孩子们的情绪高涨,情思活跃,又怎能写不出好文章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先是以情导入,激感;再师生载情读文,文中悟情,以达到师生情感与文本作者情感的共鸣。

3 要做到语言和情思统一

语文学科发展儿童的心灵,激思,这是根本。“顺次而训练学童的语言,使其恰当所思,明显有序,最后乃着力于记录写述等形式的方法”,也是不可缺少的。不论阅读还是作文不仅要重视内容的思想情感,也还要注重语言形式和方法,万不能脱离学生的语言实践。阅读教学在感受思想情感之中,还要理解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要理解文章结构、体会文章表达方法。我一直主张阅读教学过程一般是由正逆两个过程构成,一是由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这是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主要经过由具体(语言)到概括(内容)的过程。二是由思想内容到要点到语言表达的过程,从语言表达中,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思和文章表达方法。这是构成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过程,是理解作者写作文章的过程,也是训练学生语言、思维、情感的过程;可以从作者和写作角度探索一些问题,如作者的情思是怎样表达的、文理是怎样阐述的、思路是如何体现的,文章在立意、构思、布局谋篇上有何特点,在遣词造句方面又有何特色等等。学生把这些问题明白了,才能达到“善读”的水平。目前,在阅读教学中有一种现象,大多数是停留在前一过程上。强调朗读是正确的,但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精彩语句不加咀嚼、体会,不去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情思表达的思路,这样的朗读,学生能感悟到思想内涵吗?

写作灵感论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 作文教学 创新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是学生知识、体验、情感外化的一种表现,作文教学过程是学生知识重组、创新的过程。新《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探索精神,即具有创新意识,成功的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沃土。

一、初中生作文写作的制约因素

作文历来是中考的重头戏,随着中考改革步伐的加大,作文的重要性尤其突出。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人们。人们感叹语文教学难,作文教学则更难。教师愁改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完整而系统的训练计划。由于部分教师对语文教材及目标不熟悉,不能从宏观上把握作文教学。同时,又没有认真地调查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有关的作文教学理论,更谈不上制定分阶段、有步骤的训练计划,教师只是凭着自己的一知半解和一时的喜好,随意地盲目地进行作文教学。今天觉得材料重要,便大抓特抓“积累”,明天感到审题也不能轻视,便舍材料而进行审题训练,不断地变换,使学生无所适从,抑制了学生的兴趣。

2、理论指导与写作实践相脱节。在作文教学中,有不少教师是大讲特讲写作理论方法,脱离学生实际,学生获得的只是抽象的理论,难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另外是将作文理论指导作为点缀,只注重写作数量的多和写作的快,讲方法时只做简要的介绍,不管学生是否掌握了这种方法。以上两种教学方法都是违背作文教学规律的。

3、训练形式呆板,缺乏创新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写作水平,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是极为重要的一步。但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陈旧,形式僵化,沉寂呆板。

二、在作文写作中努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中指出:“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 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教师在教学生写作时,要激励学生敢于创新,创作出具有新意的作品来,要有新鲜感、独特感。

(一)、建设作文创新教学环境

1、拓展素材积累时空,提高认知水平。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水平、对素材的占有程度直接影响其作文的丰富性和新颖性。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一个没有丰厚知识的人,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拓展素材积累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作文时才能“厚积薄发”。

2、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则会给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带来障碍。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要把自己作为学生的大朋友,置身于学生主体之中,与学生平等相处,感情上融洽,心理上沟通。师生关系越民主, 越平等,越和谐,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越强烈,作文创新教学的人文环境就越充足,越宽松。

(二)、培养想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命题激活。想象,是作文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善于创新,就必须善于想象。丰富的想象,能使文章生气盎然,光彩夺目。进行想象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想象也是创新的翅膀,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2、情景激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观察体验,既可以激趣,又可以激发想象。如对班里的一台开动时发出“吱吱呀呀”杂声的风扇,如何看?有的同学认为“应多一些宽容”,对“不和谐的声音”,要“理解和谅解”;有的同学认为“应多一点关爱”,主张对有过缺点、犯过错误的同学,不能嫌弃;有的同学认为“应呼唤责任心”,风扇所以会噪声依旧,是因为同学缺乏责任心;还有的同学以“风扇与奉献”命题,认为风扇的精神其实是奉献的精神。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

3.语言激活。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是引导学生开启知识之窗的钥匙。当然,作文指导课,教师讲究语言的感彩,是能够激发学生想象的。用语言激活想象,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培养。

(三)、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进行求异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思维方式,是指沿着不同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问题的多个答案的思维方法。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摆脱传统习惯的禁锢,突破常规的束缚,提出新颖独到的创见。因此,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进行求异性作文训练,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要手段。我们一些学生,由于长期受定向思维的影响,迷信老师,迷信书本,拾人牙慧,提不出或不敢提与之不同的新见解、新思路。教师有必要帮助他们解放思想,培养发散思维,鼓励他们另辟蹊径、独树一帜,从不同角度获得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

(四)、培养感性思维能力,诱发捕捉写作灵感

在写作方面,感性思维表现为写作灵感。灵感需要培养,更需要诱发。我们老师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从学生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出发,尽可能把文题命得巧妙灵活些,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议,从而拨动学生心弦,诱发其作文灵感,刺激其写作欲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展开联想。灵感的出现,往往和丰富的联想、想象密不可分。发挥想象,展开联想,是诱发灵感的一个重要途径。灵感具有敏捷性、非逻辑性的显著特征,需要及时捕捉,在灵感性作文训练方面,随笔、札记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式。

总之,作文教学应积极探索作文创新的新方法、新路子。 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开启青少年想象创新的大门,让他们潜在的智慧因素活跃起来,并使其不断地迸发出耀眼地火花。

参考文献:

写作灵感论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教育教学论文,利益选题方法

1.选择理论空白

所谓理论空白,就是指该选题尚未有人涉及,这方面的研究论述不多,还没有此类,是学科研究的理论空白区。既是理论上的空白,往往容易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只要能够自圆其说,能够有理有据,文章容易被采用。所以,只要有可能,写专业论文就要另辟蹊径寻找空白,一方面容易突破,容易出成果,另一方面也容易在此基础上立稳足跟,循序渐进,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形成一系列成果,从而成为这一方面的专家和权威。这也是做课题研究的重要选择。

2.选择学术争论

所谓学术争论,是指对某一学术观点有不同的看法而进行的辩论、阐述或说明。往往是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研究和思考,并有了一定看法,在遇到别人不同的学术观点时,觉得自己有独到的观点需要与之商榷,从而使问题得到进一步澄清。比如对“放羊式”教学的辩论,比如对体育课标的理解与运用偏差的争论等,这种学术争论必须言之有理,持之有故,这是学术范围内的争论,而不是人身攻击,要就事论理,不能恶语中伤,甚至挑起事端。写作学术争论,在推倒对方论题或观点的同时,还要提出自己的独到观点,发表新颖的见解,有破有立,如果仅是反对或推翻对方的观点,而提不出自己的思想,这样的文章是缺乏说服力的,也不可能被发表。有些是人云亦云,根本没有自己的思考,听别人说新课标存在如何问题,自己就跟着呼喊口号般地说如何如何不好,这样是不能写成论文的。

3.选择案例与反思

针对某一个小问题入手,切口小易把握,就教育教学中某一件小事,课堂中某一成功与失误的环节,做成案例进行分析与反思,写成文字,与同行展开讨论,从中总结出经验与教训。从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中找出教育教学的真知与规律,从简单中寻找不简单,这是锻炼青年教师观察思考、辩证分析能力有效途径。大型养路机械网从微观教学起步向宏观教育迈进,这是青年教师快速发展的成功之路,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是弥足珍贵的。选择案例,一定言之有理,表述实在,避免空泛,从案例中你认识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给同行提供了什么借鉴等,编辑老师也会对青年教师抱着爱惜、保护、扶持的态度优先考虑你的稿件。

4.捕捉灵感闪光点

灵感是人的思维形式的特殊表现,是创造性劳动的开始。搞音乐的灵感来了,一曲动听的乐章就出来了;搞科技的灵感来了,一项发明创造出来了;搞体育的也同样有灵感产生:有时在读书(文章)时会立即产生一种写作的冲动,有时与同行交流会突然就某一话题而产生新的观点或新的想法,有时躺在床上就某一个问题会产生许多想法,而且越想越丰富……这些瞬间产生又很快会淡忘消失的信息,权且把它作为灵感,灵感出现的时机是不应该错过的,要马上记录下来,待日后精心思考整理。其实灵感的十分之一是机会,十分之九是信息,只有不断的学习,经常的交流,积极的反思,灵感才会经常显现。灵感也是论文选题的重要途径,灵感来了,思路开阔,下笔如流水。越读书灵感来得越快,越撰写灵感来得越多。

写作灵感论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灵感;生活的积累;外物的触发

灵感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一种常见的思维现象,它客观而又普遍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和思维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神秘的气息。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人提出了灵感概念,并试图对其本质和规律予以说明,认为:灵感由“神”和“气息”两个词复合而成的,意即神的灵气。“灵感”一词在英语里写作inspiration,意思是灵气(spirat)的吸人,它的原始意义也是一种降神术。论文百事通翻阅我国古代众多的关于本体感受的古代文论,可以找到“灵感”这个词,却没有“inspiration”所包含的特定含义。这说明中西关于灵感的理论,虽然有不同的发展轨迹,都有自己独特的概念形态,但大致是相通的。本文试图通过对中西文论中关于“灵感”的言论的比较和分析,浅探“灵感”的产生与获得。

一、西方古典文论视野中的“灵感说”

在古希腊时期,许多人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那他准是接受了“神”的启示。“灵感’,在文艺上的原始意义,指创作时一种神性的着魔,即获得神的启示,写出优秀诗篇”。…(纵观整个西方古典文论视野中的“灵感说”,我们可以将之分为两个阶段,即:在西方文艺复兴以前,主要表现出“神启论”的特征,以柏拉图的“迷狂说”为代表,强调“神灵附体”,神秘不可知;近代“灵感说”则主要表现出“天才论”的倾向,理论建构上以康德、歌德、黑格尔为主,强调人的本质力量,注重后天实践的勤奋、经验的积累。作为人类思想的结晶,他们对西方现代一些非理性主义的文艺思想,如尼采的“酒神精神”、叔本华的“天才”说等学说的提出有巨大启示.但两者都未能对“灵感”的产生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存在着诸多不足。前者以柏拉图为例,他的“灵感说”包括三个方面,即:灵感的源泉主要是“神灵凭附”;“灵感”的表现是“迷狂”;“灵感”的获得过程是在“灵魂回忆”真善美的理式世界。这一“灵感说”的“神”不可见不可知,所赐予的对象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其可遇不可求,不仅充满了唯心主义的神秘色彩,而且无益于创作,否定了人的自由自觉的努力。

黑格尔作为现代“灵感理论”的代表,力图从“外在的机缘”与创造者内在的“自觉要求”相结合的高度去揭示灵感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内在的机制。这是黑格尔较以往的学者高明的地方。但是,黑格尔关于灵感问题的考察,最终还是未能摆脱他的荒谬的“绝对观念”体系的纠缠,因而他在灵感问题上所取得的成就最后还是淹没在他的“绝对观念”的无用的体系之中。

二、中国古代诗学中的“灵感论”

与西方以柏拉图为首的一批灵感理论研究者相反,中国古代的灵感理论研究者更注重研究具体的艺术构思过程。特点之一,就是重主体的能动性和情志的抒发。由此产生的概念形式,自然不是那种“神巫交感”的“灵感”,而是“应感”、“兴会”、“性灵”等文艺心理学术语。可见,从“人物沟通、心灵感应”这个基本论点出发,我国的灵感理论得到了不同于西方的独特发展。在我国文学史上,最早将灵感说与艺术构思联系在一起的是陆机。之后的文论家如皎然、严羽、李贽等也有诸多关于“灵感”的言论,但陆机的观点比较全面而具有代表性。在《文赋》中他详细地描述了灵感现象,即“应感兴会”,指出“灵感”即是刨作时文思最为畅达,感情最为充沛,思维最为活跃,形象最为鲜明的心理状态,说明了激发作家产生灵感的是心与物的相互作用,是物之触动和心之感发的结果。不管从灵感产生的来源(情与境会)、心境(虚静自然),还是从灵感的积蓄过程(勤于思考和读书)来说,中国的“灵感论”都与西方的“神赐天启”说有着本质的不同,我国的文论家将灵感理论与艺术创作实践结合得更紧密,展开得也更充分。但不足之处在于既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甚至只是只言片语的感悟式抒写,也没有对灵感产生的心理作出细致深入的探讨。

三、“灵感”的状态与特征

关于灵感到来时的心理体验,从柏拉图关于灵感的“迷狂说”和我国古代诗论著作中的一些描述中,如刘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严羽“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可以大概知道:

灵感就象梦境一样,作者沉醉其中,却又难以名状,它突如其来又转瞬即逝,它是创作的最佳状态。在这短暂的体验中,作者沉浸在一片纯净而完善的幸福与自在之中,摆脱了一切焦虑、紧张等束缚,与世界融为一体。这种尽善尽美的境界解决了一直作者困扰的问题而有了豁然顿悟的感觉,因而获得了一种喜悦以至狂喜,伴随着不可遏止的激情。由此观之,灵感状态具有孕育的长期性、出现的突然性、形式的模糊性、消失的瞬时性和结果的创造性等基本特征。

四、“灵感”的生成与获得

在了解了“灵感”来临时的状态后,我们尝试着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这一现象的生成与获得。弗洛伊德、荣格的关于无意识理论为之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意识与无意识的区分,“灵感”这种不受自觉意识控制的力量得到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无意识被认为是人的智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灵感出现之前,人们对某一问题已有长时间的思考,虽思而不得其解但已触到问题的实质,这些在大脑皮层留下了痕迹,当有意识的思考中止时,无意识的认知活动却仍然继续进行。当人们处于高度放松的时候,在某一刺激的引发之下,长期沉积在无意识中的信息与意识之间沟通,灵感便跳人人们的大脑。由此看来,灵感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显意识到无意识、再由无意识到显意识的过程。

(一)由显意识到无意识——生活的积累

灵感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积累。柏拉图把灵感现象概括为“灵魂在迷狂状态中对于天国或上界事物的回忆和观照”,这里的“天国或上界的回忆”,正是现代意义上作家个人的记忆、潜意识的显现。这个“积累”是多方面的,我们将之统称为“体验”,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体验”的范畴大于“生活积累”,它是融生活经历和生命情绪为一体的,就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文学是“作家体验的表述”。

从“有意注意”来说,作家可能会为了心中的某一个题材而深入现实生活寻找写作材料,如作家周立波扎根于创作的现实环境体验生活;也可能会为了某一个典型形象而对生活原型进行独特的选择并对其独特的言行举止进行深入的观察,如高晓声笔下的新时期的农民陈焕生,之所以能够成为新旧交替时期的农民典型,就在于作者将当时生活中农民身上的“半新半旧”的思想赋予了这个特殊的角色;而最通常的“有意注意”莫过于阅读积累。

与“有意注意”的目的性和局限性相比,“无意注意”则具有无限的开放性和历史积淀性,“无目的观察比有意观察还有效”在通常情况下,“无意注意”可能会被我们很快遗忘,但有特殊感情参与的无意注意会不受意识控制地积淀到无意识之中。它不仅有利于形象的记忆,而且因了感情的独特会使得这一记忆在唤起时独具特色。如,同是对贵族生活的描写,托尔斯泰的笔下充满了矛盾与辩证,曹雪芹则是看透名利的虚空与嘲讽。

“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界限很多时候是十分模糊的,比如缺失性体验、丰富性体验、孤独体验等,几乎可以说是混合的注意。在实际的文学创作中,更是两者的结合,“有意注意”立竿见影的效果得益于“无意注意”的启发和补充,“无意注意”只有得到“有意注意”的整理、淘汰才能成为形象元素。如韩少功的《暗示》和《马桥词典》所呈现的“知青写作”,即:在苦难的生活中看不到对苦难的抱怨,对人性美的揭示胜过对人性丑的鞭笞,苦涩的记忆里不乏对那~段生活的美好怀想。“知青”体验刻骨铭心,但这种体验在当时绝不是美好的,只是时过境迁,用现今的眼光去回忆,滤去了苦难的外衣,裹上了现今的反思,是作家将“有意注意”融合于曾经的“无意注意”,从而促成了新的体验的生成。新晨

生活的积累当然不只是简单地等于以上所说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它甚至可以是作家所经历所感受的人世万象,比如,随着年龄日益完善的人格,作家平日的练笔,在练笔时激发出的思想火花和在练笔中造就的文从字顺的功力等等。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讨论。

(二)由无意识到显意识——外物的触发

灵感的来源是艺术家大脑中生活和知识积累的突然泛起,是外物诱发所致。这里所说的“外物的触发”包括来自外界的偶然机遇与来自内部的积淀意识。这两类现象,不仅激发信息的来源不同,而且发生机制也不一样。我们将在下面的内容中具体讨论:

由外部机遇引发灵感是最常见、最有成效的,这类灵感的激发大致可以分为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情形:

一、思想点化,如在阅读或交谈中偶然得到某种闪光的思想提示;

二、原型启示,如白杨树之于茅盾的<白杨礼赞》;

三、形象体现,如生活中的阿Q之于鲁迅的《阿Q正传》;

四、情境激发,这里的触发媒介不是某种具体的信息,而只是一种气氛、一种情境。

以上四种类型,归结起原因来,便是作家的生活积累与外物之间有一种“同化”优势,即:作家的美感经验并不仅仅是静止地被动地接受外来信息,而是主动地活跃地与其发生契合,将自己的情态赋予对象,因而即使面对同一事物,作家较他人而言,藉着敏感和积淀,更有一种独特的亲切感和选择的倾向性,从而形成外在物象和内在心象的融合。

来自内部积淀意识的灵感,由于其发生机制深植于人类的潜意识活动中,其表现形态也更为复杂。我们暂时将其分为两类来探讨。一种是由无意遐想产生的思想火花,如作家在散步或郊游等休闲时因沉思或回忆而闪现的灵感,它多是因为心情的放松而使得积淀在无意识中的体验自由涌现,这一类情形还可以是在幻梦中出现,传说作家郭沫若经常从睡梦中跳起,抓来纸和笔记录下梦中偶得的诗句,且都是神来之笔。总之,这种自由的无意想象都是作家在内心宁静时充分调动和依从无意识的结果。与这种轻松心态下产生的灵感相反,我们称之为“潜能的激发”的灵感则是“人脑中平时未发挥作用的那部分潜在的智能在危机状态中的突然激发,如广为人知的曹植作出七步诗的故事等。这种纯粹在无意识中出现的灵感最奇特,也是唯心主义、神秘主义迷雾笼罩最浓的一类,但究其根源,不难发现它仍来源于生活的积累,它沉淀在我们的无意识之中,在放松或情急之下,意识对这些信息进行自由或快速的梳理和筛选,从而使其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

写作灵感论文第8篇

应该说,冰心是中国现当代女性散文的一代宗师,语言艺术的巨匠。早在五四时期,她的散文就以清新明丽、柔婉流畅的笔调、率真的抒写自我情怀,叙述了个人的生活见闻,传达了时代的足音。“像一只高飞的云雀”,穿过历史的硝烟迷雾,以其清凉真挚的歌唱,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她唱出了童心的美妙;唱出了母爱的圣洁;唱出了自然的清新,带着广博的爱心,温馨的柔情,以深厚的意蕴,流畅的语言,形成了一种富有个性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成千上万的读者的喜爱。冰心散文的艺术魅力究竟何在?我认为其作品主要本文由收集整理是以下三个特征:一是情感真,二是文采雅,三是意象新。

(一)

冰心散文首要特征是感情真挚。早在五四时期,冰心就主张要创造“真”的文学。她认为,“真挚”是一切创作的灵魂和力量。强调“创作必须从真挚的情感出发,抒真情,写实境,才能得到读者的同感和共鸣”。冰心散文是她那纯真的内心世界流淌出来的心泉,包含着感悟人生的真味,她的散文就是展示其独特人格风貌的心史。

冰心散文大都以纯真的爱心作为灵魂。就像盐溶于水一样,她那深沉浓厚的真挚情感完全消融在散文中的字里行间。她的笔饱蘸着纯真的激情,描写了平凡琐细的社会生活真相,刻画了海之雄浑与山之清丽,抒写了体现着古老文明的历史文物和民间风俗人情,传达出作家深沉而炙热的爱国情思。特别是她抒写家庭生活的挚爱亲情的散文作品,细腻真切,感人肺腑。《往事》、《梦》等深情歌颂了父母亲的至爱与关怀,抒写了眷恋母亲的童心;将母亲的慈祥和蔼与女儿的娇憨活泼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在《南归》里更是真切细致的披露出作家内心世界的曲折变化,抒写出她对母亲的极度依恋。唯恐失去母亲的惶恐,竭力延续母爱的焦虑及失去母亲的无限悲恸。如果说朱自清的《背影》是现代散文中抒写父子情深的不朽名篇的话,那么,冰心的《南归》则堪称现代散文中表现母女至情的杰作。

冰心散文的感情真挚,不但是坦率的写出自我内心的喜怒哀乐,表达出主观的爱憎好恶,而且还表现为情感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美在纯真,妙在自然。“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她自然的抒写自我情感,好似春云浮空,秋水行地,自由流动,显得从容而不紧迫,精细而不粗鲁,柔婉而不轻飘,使读

者宛如面对至交好友,聆听着清谈絮语,分外亲切,娓娓动人。

冰心散文的情真,还融合着理真。她的散文富有哲理,往往从现实生活中某一具体的事物或现象,从某一生活场面和自然景色的变化中受到启发,道尽人世睿智哲理。在《给日本女性》中她写到:“做子女的时候,承受着爱,只觉得爱的伟大;做母亲的时候,赋予着爱,却知道了爱的痛苦!”这是冰心人生感悟的思想火花,是她人生经验与智慧的结晶。这样的睿智哲理往往融化在温馨绵密的深情之中,达到情真与理真交融的境界,理因情而添生动,情因理而增深刻。

(二)

冰心散文的第二个特点是文采清丽,华美优雅。

早在五四时期,冰心就说过:“我想如现在的作家能无形中融会古文和西文,拿来用于新文学,必能为今日中国的文学界,放一异色。”她正是这一文学主张的实践者和成功者。冰心的散文语言,是一种接近口语,选用广言词汇又略含西文句法的白话文;遣词用字,雅而不古,丽而不艳,清新洗练,流利自然,含蓄隽秀,极富韵致。有一种大家闺秀气派,堪称东方才女的典范。

高尔基说过:“语言必须要朴素、明晰、精确,然后才优美和明白易懂。”冰心散文的语言,总是把要表现的生活现象或自然现象确切生动的描写出来,同时注入了主观情思,隐含了自我心态,达到词清意切,本色自然。她写乡愁,“乡愁麻痹到全身,我擦着头发,头发上掠到了乡愁;我捏着指尖,指尖上捏着了乡愁。”这朴素直白的语句,不加任何的修饰,只是选择了这么两个平凡的动作,却道出了令人回味无穷的情思。

冰心的散文,注意选用丰富新鲜,简洁明丽的词藻,驱遣骈散结合,灵活多样的句式,自由的描绘河山美景,人间真情,抒写人世的纷繁驳杂,渲染民俗节庆的欢腾热闹,给读者展示一幅幅色调不同、风光各异的山水风景画和人间世相的民俗画,令人注目动心。冰心凭借清丽的文采,把新颖的创作构思化作优雅隽美的艺术形象,汇成浓淡相宜的生动画面。

冰心散文语言,以口语为基本,注意吸收文言成分,使散文语言既有白话的明白晓畅表现丰富的长处,也具备了文言文那样凝练含蓄,典雅隽丽的特点,语言显得精致清丽。不论是叙述一段往事,还是抒一缕幽思,不论是叙一段佳意,还是状一处景物,笔墨挥洒自如,韵味无穷。她的散文如同一股山间清泉,在草石间流淌,清新活泼,似小河流水,涟漪漫漾,满蕴温柔。作品字里行间荡漾的是作家清隽的笔调,优雅的气韵,洋溢着赤诚真情,流露着她高雅晶莹的人格精神。

(三)

冰心散文的第三个特征是意象鲜明,清新别致。

冰心散文无论是叙事、抒情、绘景、写人,所呈现出来的形象大多生动鲜明,有色彩、有情趣,充满诗情画意,表现出一种意象美,显示出作家对挑选出来的客观事物或生活现象高超的艺术加工,也表现出作家高雅的心理情趣。其散文不论是被眼前之景诱发触动,或是由回忆难忘往事所生出的感悟与兴致。不论是寻找切合自我心态的景象进行艺术表现,或是串联几个感人的生活场景加以描绘,都渗透了自我的某种情愫,融化了主观的理想与追求,烙印了心灵的痕迹。

所谓意象清新,表现在作品里则是画面清新,色彩妍丽,生气蓬勃,情趣盎然。无论是写人,还是记事状物,她总能匠心独运,自由的挥动着生花妙笔,给人以生动真实的感受。她记叙人事活动、描写亲朋好友总是挑选生活琐事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借助几个生活细节展示人物的神情与风采。尤其是她描绘自然景物的散文,不论是写崇山大海,还是花晨月夜,或是写高原黄沙,湖滨雪飘,全都灌注着主观情愫。看起来是不经意的三言两语,却极具情致。她的《山中杂感》中写到山中景象:“夕照里,牛羊下山了,小蚁般缘走在青岩上。绿树丛巅的嫩黄叶子,也衬在红墙边。”斑斓的色彩,散淡的景物,写的生趣盎然。

冰心散文的意象鲜明,还表现在作家能以高超的艺术技巧给所表现的意象着色敷彩,达到和美协调,并在色彩的调谐中暗示作家的主观情感。她的作品画面充满动态,意象绝不呆板停滞,而是清新轻灵,从而引发读者的心灵感应。其散文名篇《笑》,安琪儿的笑、孩子的笑、老妇人的笑在一起,画面清丽,充满灵气,意蕴深厚,是五四时期白语美文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