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英语课堂论文

英语课堂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4-11 17:18:45

英语课堂论文

英语课堂论文第1篇

关键词:操作技能实训;任务驱动;教学改革

目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到了关键时期。无论生源背景如何不同,无论教学环境怎样,如果不抓住学生这条主线,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习需求和兴趣,点燃并利用学习热情,是很难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科学发展观的。同时,现在的高职英语教学既要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ETC),又要进行教学改革以突出语言工具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和职业特色,英语教学处于两难尴尬境地现象尤为明显。

那么如何彰显高职特色,服从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除了培养方向要与专业需求紧密结合(如引入行业英语内容,使英语教学融入职业培养之中),还要加强课堂内外的实训环节,提升学生未来就业竞争力。

1课堂外的活动形式点燃学习者的学习驱动力

富有成效的语言学习是“浸入式”。仅靠课堂内的有限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多层次、多渠道的第二课堂活动尤为必要。英语角、英语朗诵、演讲比赛、英语征文比赛、唱英语歌、演英语剧、外教讲座、英文电影等等,都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作用在于营造语言学习的氛围、点燃学习热情、培养兴趣、享受快乐、体验成功。第二课堂活动可以用选修课的形式,让社团活动的形式固定下来,因为它直接影响课堂学习的成效。可是,如果不重视这一点,而把高职英语教育局限在仅有的180学时之内,无异于“缘木求鱼”、“本末倒置”。

2课堂内的组织方式造就学习者的职场竞争力

2.1职场素养比职业能力更重要

来自职场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告诉我们,一手漂亮的英文硬笔书法、快捷熟练的英文键盘输入、规范得体的商务信函表达、准确流畅的口语、轻松自信的体态语、抑扬顿挫的音量、礼貌雅致的开场白、公开场合表达的勇气等等,尽管涉及内容不深、范围不广,但是足以赢得潜在雇主的青睐,所谓“够用为度、实用为主”正是这个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规范的英语硬笔书法”、“正确的键盘输入法训练”、“高效的速记策略”等训练手段,可以强化学习动机、端正态度、增强兴趣、提高做事品质,还能对语言的继续深造起正迁移的作用。而且任何一项技能训练到极致,都可以成为谋生手段或者赢得就业竞争优势的砝码。所以,笔者认为,以“职场素养”为方向的技能实训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要任务。

2.2操作技能实训成就职场技能

成功的语言学习者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会问问题、肯尝试错误、愿意听、愿意利用一切机会体验英语、有较好的学习策略。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但更有价值”。因此,英语教师在语言课堂上应当按照成功学习者的标准不断地创设语境、鼓励学习者以不同的互动形式来增强外语学习的动机,通过策略训练来间接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各种“做中学”的课堂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动机、智力、经验、情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潜力,提高用英语“解决问题”(problemssolving)的能力。

英语课堂应该设置大量需要解决的问题,每项问题与文本的学习任务相联系。教师可以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职场急需的学习素材,设置问题和设计教学任务。众所周知,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充盈燃料的火把。点燃火把的是基于文本的学习任务,目标指向特定的操作技能实训。通过技能实训来解决问题,比如,把“听力速记”作为一节课的实训目标,那么听力速记策略输入,涉及某一主题的听力素材速记演练就是活动任务;再如,以“Advertisement”(广告)为主题,则可以把设计相关的“Sologan”(广告词)、“logo”(徽标)、阅读“AdvertisingCampain”(促销活动)文稿作为活动任务,把“促销信函写作”作为该课堂的教学实训项目。

以“主题任务为驱动(途径),操作技能实训项目为导向(目标),基于听、说、读、写、译综合训练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近年来看好的高职英语课堂组织形式。不仅因为它能够体现职业化的特点,越来越成为高职课堂培养“英语应用能力”的主阵地,而且它对传统教学观进行了根本的挑战。一名应聘者,如果进行了必要的公开演讲举止规范的实训,可以从他的体态语、说话的音量大小、目光方向定位、开启英文话题的方法,体察到他的自信程度、公开场合表达的勇气和演讲的有效性;一名工作人员,如果进行了有效的会面技巧实训,他就具备了在英语背景下如何开启会话,怎么说得体、怎么做才符合目的语言文化习俗;一名同学,如果被告之在一张白纸上怎么布局谋篇、怎么设计眉边,他就不会顶格顶边书写作业;一名毕业生,如果被告之标准规范的调查报告写法,被告之商务便条、备忘录、会议纪要、电话记录、总结以及报告等在行文用词方面的要求,他们就不会随意盲目;一名面试者,如果正确使用口语小品词、适当表达“ideas”(内容观点),那么就不至于在职场门口失足。所以,英语课堂的组织方式改变了以往“人才质量观”,直接造就学生未来职场竞争力,这一点毫不夸张。

2.3操作技能实训的核心环节是“做中学”

正确领会操作技能实训的实质,关键是“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用英语中学会英语”,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不乏规范性地操作说明和指导),以达到“输入(input)——处理(proces)——输出(output)”的自然效果。教师应该始终牢记“Teachstudentstousethelanguageinsteadofteachingtheusageofthelanguage”,还要牢记操作技能实训活动要达到“四个真实性”,即语言材料的真实性、语言自身的真实性、语言环境的真实性和学生情感的真实性,使学生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去真实地体验、感受和运用语言。

3操作技能实训的课堂组织理念引发英语教育观的变革

3.1教学观的变革

以“主题任务驱动、操作技能实训项目为导向”的组织形式,要求传统的“词汇讲解、语法分析、篇章翻译”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必须改变为“技能项目定位、主题任务定位、教材内容选择”的“导向型”教学模式。从实践环节上挑战以往“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交际”、“重教学轻学习”、“重结果轻过程”、“重语言轻文化”和“重书本轻实战”教育教学质量观,教师要坚持“一个中心能力、两个基本原则点”,即以“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中心;以“体现优先发展听说能力的教学原则”和“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

3.2教材观的变革

“填鸭式”向“导向型”模式的转变,自然要求教师“用

教材去教,而非教教材”。在“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观点下,教师对教材的依赖度决定着他的敬业度,进而决定影响教学效度。“一纲多本”的教材观要求我们加强操作技能实训,解决长期困扰高职学生英语基本操作技能不足的问题。

3.3人才观的变革

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正确的态度动机”、“持久的兴趣热情”是点燃语言学习,提升应用能力的“引擎”。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还要从兴趣与动机、情感与态度角度入手,衡量学生行为的品质和做事能力,以此来反观教学实践和实施教学评价。

3.4评价观的变革

操作技能实训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的态度、情感投入、交际策略、自我评估等“表现性评价”指标,重视“发展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因为职场素养和英语技能是无法用终结性的评价得分来衡量的。

目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英语教研室编写的《高职高专英语操作技能实训手册》操作说明书,落实了鲜明的实训主题,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以实训项目为先导、以主题任务的目标内容为出发点,对一项技能的实训,配有评估指标和具体要求,相关的演示要领、关键步骤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学生识别良莠、自我检测,是操作技能考核的依据,对解决语言的“素养不足问题”意义重大。实训的主题内容很灵活,可以就地取材于学生所使用的教科书,也可来源于实训的项目,如:英文硬笔书法实训、键盘打字实训、英文听力速记实训、演讲规范实训、朗读规范实训、有效会面实训、信函格式写作、调查报告实训、口语沟通实训、口译表达实训。每一单元都有4个模块:导入说明Instruction)、图例分析(Illustration)、评估标准(Evaluation)、实战演练(Production)。应该说,这一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对于促进英语教改,提升就业竞争力意义重大。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用)[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詹小丽.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思考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5)

3刘邦祥.试论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职教论坛,2006.1:4~8

4普通高等专科英语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孙元旭.大学英语教改探索[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1):35~38

英语课堂论文第2篇

关键词:英语高效课堂理论建设教学方法意义和前景

每个学校都提出了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在打造英语高效课堂这一环节上孜孜不倦地探索前进。有的在教学方法上找突破口;有的在教学模式上找突破口;有的在学生习惯的培养上找突破口,尽管各自的方式方法不同,但目标却都是一致的,最终的目标是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以学生的角度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从理论方面构建英语高效课堂

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都知道陶行知这位教育家,他的这种教与学同步进行的教学理念,对于我们打造英语高效课堂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我认为英语高效课堂的建设,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学这个概念的理解和实践,很多人只懂得教而不知道还有学,其实教学中,学生的学才是中心,所以我们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学生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明白了学习的最终目的,他就会主动地去学习,去研究问题,如果学生不明白这个道理,那他们就是被动地学习。因此,在这点上当教师的必须明白清楚,否则你的教学就是单方面的行动,从另一方面讲你就是个教书匠,而不是教育家。我们经常看到教学相长这四个字,大家都熟视无睹,不去琢磨它的辩证意义。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学生进步了教师原地踏步不行,教师进步了而学生原地踏步更不行,如果大家明白了这个极其简单的道理,就不会在英语高效课堂的建设上走弯路,一定能有所作为。

二、从教学方法上构建英语高效课堂

(一)从学校层面建立健全制度体系

,保障英语高效课堂全面实施任何一项教学工作的实施,都离不开学校的制度建设,一个科学合理、积极健康向上的制度,可以调动广大教师的无限激情,使他们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也就是说,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方面,制度是保障,制度是指路灯,制度是催化剂。想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打造英语高效课堂,学校必须成立考核领导小组,制定一整套的方案,然后看方案的实施力度,教育教学取得的成效,学生素质的提高,教师积极性的调动等方面来考核,评价制度的优劣存在的不足,以此来修正制度,在这种循环往复的实践检验中,完善制度。制度完善了,那么对于每位教师的量化打分、评先、晋级等都就有章可循有理可据了,不在是桌面一套桌子底下一套,使得教师怨声载道。

(二)从教师层面开展各种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集体备课,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集体备课是传统的教研活动形式之一,随着时代的脚步,这种集体备课的方式,应该旧瓶装新酒,有所建树。这一活动开展好了,可以迅速提升教师业务素质,为英语高效课堂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说确保英语高效课堂能够顺利地开展。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发现有的学校没有将这一活动很好地执行下去,往往是虎头蛇尾。要打造英语高效课堂,就必须把集体备课当作一项制度,长抓不懈。每周应确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来开展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时,教师可以畅所欲言,对教学内容的见解,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在集体的智慧下,教师把握了教学的方向,考试命题的动向,这样教师心中明白了,教学就不是云里雾里自己都搞不清该往哪方面走的问题,做到了心中有数,教学也就有了针对性。除了集体备课外,还有很多的形式,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大家在教学中慢慢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加以运用就可以了。

(三)从学生层面掌握学习的技巧,提高英语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真正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我们才能说教学的目的达到了,否则教师教得再好,都是纸上谈兵,没有用处。在这里我和大家说说经常我们见到的也是我们经常用的几个学习技巧吧,算是老调重弹吧。事先声明,不管采用哪种方法,一定是自己所熟悉的,能够灵活运用的方法,一知半解或者是完全不了解的方法切记使用。就是说所采用的方法务必要和自己的教学风格相一致,这样才能发挥其效应。另外,方法很多适合自己的很少,慢慢找到适合自己情况的方法,反复试验研究,最终确定为自己的方法,这样用起来得心应手,学生也容易学到知识。

三、英语高效课堂的意义和前景

英语课堂论文第3篇

关键词:合作学习英语教学教师

合作学习与个人独立学习、竞争性学习成为当今社会流行的三种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方式是以学习者组成学习小组,大家为实现全组的共同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而共同努力,彼此相互帮助、团结合作,即使学习方法达到最优化、学习效果达到最大化,又使全组成员取得共同的进步和提高。经过几年来的外语教学改革实践,我们发现这不仅能促进学习更为积极、主动、自觉、愉快的学习,而且能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促进、相互帮助,做到共同进步,提高学业成绩,同时还能使学生习得合作技能,增进同学友谊,学会关心、理解、帮助他人。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富有创新意义的学习方式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改革了课堂教学方式,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引进以小组活动为合作学习形式的教学活动,超越和革新了传统课堂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实现了师生间、生生间的广泛而充分的平等对话与交流,从而大大地增加了学生语言交流、使用的机会和时间,合作学习、小组活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习得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学间的合作学习互启互导,互帮互学,平等对话交流,能使生生间的优势互补,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从而克服学生对老师的敬畏心理和因教学时间有限而不能使师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交流的局限,使优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提高,使差生在别人的帮助下得以进步,使中等生得以长足发展,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其次,合作学习重在生生间的学习合作,这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与合作精神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在以小组活动为合作学习形式的活动中,大家为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任务而相互研究、探讨,相互讨论、切磋,相互启发、引导,相互激励、帮助,相互影响、带动,形成师生、生生间的学习互动与双赢的喜人局面,从中锻炼合作与交往能力,在“知识共享”的情境中增强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进而提高学生合作参与的兴趣与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教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地指导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呢?

一、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团队精神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与指南。老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意识、精神的灌输和培养,使学生认识到,21世纪是竞争与合作的世纪,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合作,才能参与社会立足、生存与发展,更要使广大学生懂得,合作学习不仅能使差生得以明显地提高,而且能使优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以更大的进步(即教学相长)的道理,同时还能密切同学之间的关系,培养和提高社会交际能力等,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促进合作学习的顺利与深入开展。

二、精心组织合作学习小组、搞好分组是合作学习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要以让师生、生生、组组之间开展有效的交流、互帮互学为目标,在学生自愿组织或以座位安排、居住地址等形式为条件,精心考虑小组人员的多少,组间人员的搭配,应使成绩、性别、学习能力方面存在差异的学生组成一个个合作学习小组,每组通常为4~6人,这样可实现组员之间优势互补,各组间能力、水平相对平衡,既便于组间成员的交流、讨论、切磋、帮助,也有利于组际间的团队竞争与合作,进而实现全体同学的共同进步与全面提高。三、选择适宜合作学习的知识内容

选择适宜的内容是搞好合作学习的关键。这是因为并非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用来作合作学习的内容,如新课文有关文化背景与历史知识,新的语法、句法知识等方面的内容,而应该将适宜小组学习的语言交流、回答、讨论、背诵、检查、复习等内容由合作学习小组来进行,才能使学生的合作学习得以高效、深入地开展,即使是一些研究、讨论性的题目也要符合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英语水平、认知规律等,唯此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四、把准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

把准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是实现合作学习目标的重要条件。最佳的合作时机一般是:其中一部分人已经理解掌握,一部分人只是一知半解,一部分人难以理解的情况下较为适合进行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二是当某一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法、途径出现的时候,这时可以让学生的各种思维进行碰撞,以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比较中相互启发、促进,做到优势互补,集思广益,使学生思维趋向科学化、最优化;三是在大多数学生对疑难问题难以解决时,可通过合作学习方式来解决,即通过小组间成员之间相互讨论、研究、切磋,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找准了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就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与同学的讨论、研究中来,增强合作学习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之进入到一种双向、多向的积极互动的学习活动中来。

五、合理分配合作学习时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精神是社会的要求,时代的呼唤。教师要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鼓励学生以一种合作者的眼光分析人、观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合作精神。此外,教师还应让学生明白合作是一种资源共享。合作小组的同伴不是竞争对手,而是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同伴看作可利用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和同伴分享观点,向同伴请教问题,甚至和同伴共同冒险。在合作实践中,学生只有亲身感受到这些观点,才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要将合作学习与班级授课、个人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分配各部分的学习时间。在什么情况下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只有根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才能较好地发挥其作用。

六、老师要加强引导和监控

英语课堂论文第4篇

多媒体把教学内容以最直观的形式有声有色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如今,多媒体成为各学科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我英语课堂中必不可少的得力助手。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谓是“三个一”。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所有知识只能由黑板白字呈现,缺少直观性。教学模式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而现在的多媒体解决了教学模式单一乏味等教学问题。

一、我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也不例外。创设一个既符合本课主题又吸引学生兴趣的情境是这节课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我乐于在我的英语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达到创设一个良好情境的目的。如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5?第四课时时,我模仿金鹰卡通卫视的麦咭,利用多媒体手段制作了教师---Mickey。带着麦克风的我充当配音演员,而Mickey则是今天的主角兼老师。Mickey通过和学生打招呼,学生兴奋不已,大部分同学举手表示要和Mickey交朋友。然后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Mickey的自我介绍。再以How much?do?you know me?创设问题情境,开始导入新课。学生们有强烈的兴趣想继续了解Mickey 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 运用多媒体,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教学环境、模式、资源的限制。往往重点知识不易吸收消化,难点不易解决。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极大的丰富了教学手段和内容。优化了课堂教学的结构和过程。现在的多媒体不仅具有文字处理系统,还有图像、视频处理系统。它给黑白穿上彩色的服饰,把抽象变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古板为灵动。逻辑思维被灵动的多媒体带动,抽象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障碍在多媒体的帮助下被化解了。让学生在彩色动感的课堂中,享受并轻松学习。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学习积极性增加。重点突出,难点也不攻自破了。

三 运用多媒体,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

在提倡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渗透在各科教学理念中。我常在我的英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播放各类视频,电影让学生在这些片段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同时,通过视频的播放将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实际相容。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当然,让学生与时俱进了解中国、走近世界、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也是我的重要教学理念。并以此开拓学生视野,打造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英语课堂。

四、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实行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又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的利用多媒体,不仅可以辅助英语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一定的创新意识。初中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他们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则可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推波助澜的作用。我的理念志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将这种创新意识融入他们的学习生活中。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同时给学生的学习锦上添花。我的具体教学表现如下:

1、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人教版新教材八年级上册,Unit 4 What’s the best theater?本单元在教授比较级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最高级单元。而实际上对于农村学生而言,进电影院的次数少之又少。如何将教学内容拉近实际,让学生有兴趣去学,有内容可讲呢?这时,多媒体便发挥了它直观便捷的优势。首先,我以两人flas进行对话情境创设。围绕周末该去哪儿度过为引子,引出“go to the theater”.紧接着,针对学生对电影院了解甚少的情况展示了四所各具特色的电影院。最后,围绕How do you choose which movie theater to go to ?Why?来展开讨论,进行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7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整个单元围绕“世界之最”设计教学材料。这种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在多媒体的辅助下能呈现更新颖、更开放的教学效果。

2、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6,一个学生感兴趣的童话单元。在写作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以图片视频片段的呈现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突破传统写作教学模式。首先化解重难点,再以提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然后我设计了给Hansel Gretel 配音环节。训练学生英语句子的构思和表达。在学习了《Hansel and Gretel》阅读部分的基础上,续写故事。从作文反馈中,我发现学生学会积累并运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词汇,句子的表达也还不错。因为我没有规定写作模式,所以学生的表达方式各不相同,具有趣味性,尤其富有想象力。

多媒体不断适应着新世纪下教育的需求。使教学手段多样化,让原本单一乏味的教学模式添色不少。虽然多媒体教学有诸多优点,但完全依赖多媒体进行教学也是不可取的。我认为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PPT制作应精益求精。 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应该是经过精心设计,富有艺术性的。制作课件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将教学理念、教学结构、优质的教学资源整合融入课件中。而不是简单的文字、图片的堆积。一个精致的课件,对于课堂而言应该是如虎添翼的,相反一个未经精心设计的劣质课件则会让一堂课,毁于一旦。

2、运用多媒体应适宜,适量。自从多媒体教学风靡教育界后,越来越多的教师学习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很大一部分,也确实达到了超越传统教学的显着效果。但也有一部分教师只是机械式的使用多媒体,而不会灵活操作。有

些知识点用几句简洁的话便可以分析透彻的,但因为一味追求多媒体效果,结果导致问题复杂化。这种舍本求末的方式实在是没有必要。我认为每一张PPT的设计都应该有其教学目标性。正如每一个教学环节,它的设计都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某种目的,并不断为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而更改修正。

英语课堂论文第5篇

一、理论基础

人文教育旨在促进人性境界提升、塑造理想人格以及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教育。它本质上是人性的教育,是对人的精神创造。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传导、营造文化氛围、实践体验等途径,培养学习者热爱生命、关注人生、关注社会,追求真、善、美的人文情怀;它强调以人为本,启迪人的心智,净化人的灵魂,实现自我,完善人格[11]。人文教育家文辅相(2004)认为,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其主要内涵包括人文主义教育、人文学科教育、“成人”的教育[12]。大学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课程具有鲜明的人文特色,应肩负起人文学科教育的重任,向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揭示人性,思考人的精神和本质,培养其开阔的眼界和灵活的头脑,学会批判、审美,是大学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基础。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发展应是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是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李森的教学动力论认为,教学动力来源于教学主体自身、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学本身以及社会系统。其中,教学本身是教学动力的主要来源,且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起了重要作用[13]。教学互动,不仅存在于教师对知识讲授、答疑、技能训练等教学活动中,也存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需求、兴趣、态度、人生理想、价值观、信念等的关切和引导中。因此,教学互动不仅是知识的互动,也是精神的对话,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至关重要,有利于激发非智力因素,充分发展个性和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学习者能独自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制定学习计划,选定恰当的学习途径,监控学习过程,合理评价学习效果并及时作出调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受到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尤其是元认知策略使用的影响。因此,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应从培养学习动机和信心、训练策略的使用着手。而大学英语以英语语言独特的魅力和视角,从哲学、宗教、政治、经济、科学、文学、教育、人文风俗等方面,生动展现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和高贵的人文精神,开阔学生视野。通过指导学生课外自主查阅相关信息,师生互动共同发掘课程内部各种人文信息的丰富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对自身、社会以及世界的认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1.研究设计。本研究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为导向,以人文教育理论、现代教学论、自主学习理论等为指导,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为平台,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全新版)(1~2册)教材为依托,以教师主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在2012级四个普通平行本科班(共122人,实验组60人,对照组62人)中分别设一个实验组和对照组,从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对其实施为期一学年的大学英语人文教育教学。2.研究实施。为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和选料的权威性,在实验前对两组学生实施前测,材料都用学生未做过的CET-4全真试题。实验前,用2011年6月的真题对两组学生进行前测,并按比例以100分计算成绩,对错误较多的题目进行访谈,了解错误的原因以及两组学生的英文及文化知识水平,测试成绩作为前测数据。分析前测数据及访谈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可进行对照实验。实验后,两组学生于2013年6月参加后测,此次用的是2011年12月的真题,操作方式与目的与前测一样。然后,在两组学生中各随机抽取20人进行访谈,了解人文教育对学生英语学习效果、英语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人文精神发展的影响。最后分析整理收集的数据,评估实验成效。实验中,在实验组大学英语课堂中实施人文教育,对照组则按常规教学,不刻意对其进行人文教育。教学中借助教材的人文知识内容,通过课堂文化导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图书等多渠道资源查阅与该知识点相关的信息,并作纵横拓展。在随后的课堂中分享探讨、辩论、比较,后期不定时回放、检测,督促学生对教材内涉及的人文信息进行课外自主学习,拓展其文学、艺术、科学、政治、经济、教育、历史等领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价值观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后测成绩统计按100分计算,并将得分划分为五个段:80分及以上,70~79分,60~69分,50~59分和50分以下,其中70分以上为高分段,60分以下为低分段,60~69分为中分段。然后,统计各分数段得分人数与比率,并进行分析对比。实验组60人中80分及以上有17人,占28.33%;70~79分有22人,占36.67%;60~69分有13人,占21.67%;50~59分有5人,占8.33%;50分以下3人,占5.00%。对照组62人中80分及以上有12人,占19.35%;70~79分有16人,占25.81%;60~69分有14人,占22.58%;50~59分有11人,占17.74%;50分以下9人,占14.52%。分析以上数据可知,两组得分人数在高分段和低分段差异显著,而在中分段很接近。高分段中实验组得分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其中80分及以上段高出近9个百分点,70~79分段高达11个百分点;而在低分段,情况则相反,对照组在两个分数段都高于实验组近10个百分点。这表明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对英语学习效果有显著影响。

四、访谈与分析

1.英语学习兴趣。访谈表明,两组学生普遍对英语和英语传承的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但实验组表示课程学习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且学习后兴趣更浓。另外,从受访者英语基础及四级成绩来看,基础较好的学生对英语课程及英语文化的兴趣更强。这也折射出英语课程对英语水平的要求,英语基础不好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语言传达的人文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英语及其传承的文化的兴趣。

2.自主学习能力。本研究对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因素———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进行了访谈。对照组绝大多数受访者认同在英语学习中带有考试合格、便于找工作等功利性动机;实验组受访者也承认在开始课程学习时,动机与对照组相似,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加上教师的指导,他们逐渐产生了对英语的热爱,用英语交流会话等内部学习动机,并认为只要持之以恒,“通过考试”等不过是英语学习的副产品而已[14]。可以推断,实验组实施的人文教育能促进学生对语言本身的喜爱,进一步认识英语的价值,激发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内部学习动机,进而推动学习者长期、自主的学习。在学习策略的使用方面,当问及“你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的频率?如看英文图书、浏览英文网页等”时,实验组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对照组,这表明他们有更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我计划能力;同样,在自主学习途径的选择上,实验组的选择更多样,且大多数受访者承认能从英文阅读材料中获取需要的信息;在自我监控方面,对“你是否能坚持完成自己计划的任务?”的回答,实验组有5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通常能”,这高出对照组25个百分点,而认为“开始可以,后来放弃”的为15%,比对照组低20个百分点,这表明实验组有更强的自我监控能力,更能坚持自己的学习计划;在自我调整方面,实验组对“如果不能完成自己的计划任务,你如何调整?”的回答也更全面,且自我调整形式更灵活主动,能有意识地从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状态和学习环境多方面进行调整;在自我评价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多数受试者均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其评价结果与四级考试成绩、课堂表现相符。总体来看,实施人文教育能促进学生元认知策略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更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跨文化交际能力。本研究参考付永钢(2003)等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15],对学生在时间观念、会话原则、非语言交际行为等中西文化差异较大、容易出现交际失误的问题进行访谈,检测实验组人文教育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影响。在回答“上课、工作或开会迟到几分钟,你心里的感觉?”时,实验组受访学生回答“十分不安”的比例高出对照组15个百分点,可见,实验组的时间观念更趋近英美人士的时间观念,但对于接触英语及跨文化的大学生而言,这样的时间观念仍过于保守。在会话原则方面,当问及“英语人士请你吃饭,你的饭量太大,当主人问你要不要时,你会”时,实验组回答“想吃多少就要多少”的学生明显多于对照组。在非语言交际方面,实验组学生对“当你坐着与英语人士谈话时,该不该跷二郎腿?”的回答,更接近于英美国家原则,虽然好于对照组,但正确率仍较低,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是比较复杂和隐蔽的。在教学中应进一步重视英语语言使用者的非语言交际信息,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丰富跨文化交际知识。

4.人文精神的培养。这一问题的访谈从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感受开始,实验组受访者普遍认同这样的课堂教学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因而学习更加“自主”、“有趣”,有学生甚至提到“英语课程很享受”、“学习英语很快乐”、“文化差异很有趣”等。在人文精神提升方面,实验组80%的受访者体验到了“人文关怀”和“精神鼓舞”,而对照组仅有30%有此感受。这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能使学生感受到优秀文化对生命的关照和启迪,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帮助学生心灵成长。同时,实验组对课程及跨文化交际理解更为准确细致,如有学生提到在大学英语课程学习中,“能够学习国外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和国内不一样的生活理念”,“感受到英语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英国的文化特别之处,以及外国与中国不同的法律、生活方式,人们的习惯”等。此外,实验组还表现出更强的独立批判思维能力,有受访者对课程的开设提出了如下意见,“没必要大众学习,作为全校性小班开课,无学分,全自愿,全英文式会话课堂。”相比之下,对照组对课程开设的理解则较肤浅,如有人提到“为考试而学”,“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喜欢英语交际”,“英语应用广泛,能够提升知识技能”等。可见,实施人文教育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其情感和精神品格的成长,开拓视野,促进思维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五、启示

英语课堂论文第6篇

在英语专业中,听力课程既是基础课也是技能课,更是我们中国学生眼中的难点课程之一。在同其他学者、老师进行研究和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目前的高职高专英语听力课堂教学的难点和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1.学生来源广、层次多、基础差,积极性低,自信心不足。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自身的特殊性,学校的生源一般较为广泛,学生的层次水平基本上是高低不齐,英语基础总体来看也非常薄弱,这是目前此类院校大多存在的现实状况。中学时期,英语听力仅占15分(满分100分),学生基本上都是以考试为目的的学习,甚至有的学生因不想学习或学习困难而放弃听力这一部分,致使学生的听力基础知识非常差,对于相关听力技巧的掌握和课堂习惯的培养也是一片空白。现阶段,对于高职高专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听力是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更是将来步入社会寻求工作必备的一项技能。可见,从以考试为目的到以能力为目的,从根本不重视到高度重视,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缺乏自信等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而学生的此类表现给正常的英语听力课堂教学开展带来了较大阻碍。

2.英语听力课程的专业教材选用困难,课时安排稍显不足。

按照高职高专师范类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我校在考察学生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先后选用了《英语听力》《听力教程》等听力教材。经过不断调试,我们最终选定了适合我校的两本教材,即:A类学生采用《致用英语》;B类学生采用《新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尽管我校选用了这两本教材,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教材内容缺少针对性、真实性和实用性,无法体现新的语言现象和变化,而且目前还没有可供高职高专英语听力课堂教学选用的专门教材。另外,课时安排太少,时间太短,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例如我校根据入学时不同的学习水平,按层次将学生分为A类(初中毕业起点)和B类(高中毕业起点),A类学生在校5年,听力课程设置为9个学期,每周2课时;B类学生在校3年,听力课程设置为5个学期,每周2课时。按照现阶段的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基础,培养学生的听力习惯和学习方法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所以每周2个课时的安排会稍显不足。

3.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

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层次差异较大,能够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较少,对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全新教学模式接触也较少,因而教师们仍旧采用固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只会死板地接受教师设定好的各项学习内容,不会自我安排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通常情况下,在几个学期的听力课教学之后,会有部分学生达不到《教学大纲》所提出的要求,教学效果不够明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讲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缺乏,也不能够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学习交流,致使学生在课堂上时常是不愿意听课、昏昏欲睡,这些不良现象充分说明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对于听力学习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积极性都非常低,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十分明显。

二、高职高专院校英语专业听力课堂教学改革的相关建议

在英语专业的基础学习阶段,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凭借听觉获取语言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如今,课堂教学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改革,我校的听力教师也一直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结合近年来高职高专英语听力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成果,笔者认为新时期我们应彻底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转向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为阵地、交际为目的的全新的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模式。

1.重视培养学生标准规范的语音面貌,加强对英美文化的深度了解。

我们常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而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恰恰就是英语听力这座高楼建起之前的那片平地。教学实践中,语音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对于近音词的辨别非常困难,而且是时常混淆,对于语句中的语音变化也不能够正确辨别,想要听懂整篇文章也就无从谈起。有句话说得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学生入学的初始阶段,我校严格要求全体英语教师,首先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然后再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词汇、句型、句法等英语语言知识,特别是注重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掌握音标,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形成规范的语音面貌。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除了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足够的、专业的语言基础知识,还需要帮助学生提高英美文化知识储备数量和能力。在日常的听力教学过程中,我校教师通过文化短片、英文小故事等方式,逐步向学生渗透一些英美国家的文化教育思想和背景知识,主要包括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的风俗习惯等等,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英美文化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听力的兴趣,随着学生文化知识积累的增加和学习兴趣的增强,听力课堂的学习氛围会越来越好,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会越来越高,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动力也会越来越强,最终形成教师和学生听力理解能力双提高的良好局面。

2.努力转变听力课堂教学理念,切实加强听力策略与技巧培养。

现阶段,要努力转变听力课堂教学理念,必须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认真学习与听力课程改革、听力课堂教学改革等相关的课改理论知识,并加以理解运用;二是坚持准确把握所教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状态、学习水平及学习能力,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和上课;三是坚持注重听力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衔接,在运用听力理论知识指导语言实践活动的同时,通过语言实践活动认真检验听力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实现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四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载体的听力课堂教学,让学生以参与者、体验者、交流者、合作者的身份去学习,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目标任务,积极地与师生进行交流,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从而营造轻松、愉快的良好课堂教学氛围。在加强学生听力技巧培养方面,着重于四种能力:一是培养学生的快速定位能力,引导学生根据材料中的一些重要线索,快速找准听力材料所要表达的主旨大意。二是培养学生的捕捉信息能力,在听力过程中引导学生尽力排除各种多余信息的干扰,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与信息点,提高听力理解效率。三是培养学生的联想预测能力,引导学生根据已获取材料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信息点进行联想,逐步预测出听力材料内容的下文。四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鉴于英语听力课堂教学的特殊性,可以引导学生模仿材料中讲话者的语气语调进行讲话,从中感受和体会材料中讲话者的态度,结合已捕捉的关键词和重要信息点,把握材料整体的主旨大意,并在此基础上推断出听力材料描述的主要事情、发生原因、发展过程、最终过程及讲话者的身份等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准确地、快速地把握整篇听力材料的全部内容。

3.合理选用听力题材与教学手段,增强听力教学的丰富性、真实性与实用性。

(1)选用丰富、真实且具有普遍性的听力题材,既要贴近学生生活,又能紧跟时代步伐。如选用与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影视时尚和社会热点等相关的听力材料,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现实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丰富课外知识,积累听力素材,消除听力过程中对听力题材和听力内容的陌生感,便于学生快速进入良好的听力状态。

(2)坚持课上与课下、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理论学习与语言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少部分时间对听力策略与技巧等相关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其余时间交予学生,由学生对已讲授的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吸收,或者自主学习,或者小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如若遇到难点与问题,教师可以当堂解答,并通过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对该难点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加强学习、深入理解。在课堂外,要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类似于英文讲座、英文演讲比赛、英文辩论赛等各种活动,不断培养学生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的竞争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对于听力课程及其他与英语相关课程的浓厚兴趣。

(3)采用生动活泼、声像并茂的多媒体开展教学,要做到“两个注重”:一是注重语言点与学生兴趣、所学专业、就业方向相结合,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应用听力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注重音乐、诗歌等艺术的调节作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能够适应风格各异的语言表达形式,也能够得到全方位、多层面的英语听力技能训练。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自我技能测试,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听力学习资源,拓宽学生听力学习的渠道。

4.帮助学生突破听力学习障碍,树立自信,提高听力水平。

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需要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英语听力的学习也不例外。据了解,有很多学生在刚开始面对听力材料的时候,就给予自身一些消极不利的心理暗示,总是认为自己对眼前的听力材料没有把握,只能让自己处于缺乏信心、过度紧张的状态,想听懂的欲望很强烈,但是听不懂的挫败感更为强烈,结果就是处于得过且过、永远落后的状态。面对此种情况,我们的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稳定心态,告诉学生材料的细节部分固然重要,但并不是每个细节都重要,因此没有必要过分注意每一个语言和细节,而是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材料所要表达的主旨大意和主要内容两个方面。在听力过程中,有些过于执着的学生总是将注意力集中于已听过的那部分材料,却忽视了正在播放的这部分材料,教师应该及时提醒学生注意正在播放的材料内容。另外,要注意选择一些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身边环境、未来就业等密切相关且难易适当的听力题材,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听力课程简单易学,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听力课程的学习欲望,逐步帮助学生克服听力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障碍。

三、结语

英语课堂论文第7篇

关键词:主动探究;课堂阅读;教学特征

1探究式课堂阅读教学中阅读材料选定的原则性

1.1符合性原则

国家出版的权威大英阅读教材是首选。几种权威版本的阅读教材是依据大纲指导编写而成,有先进的阅读理论和教学理论支撑,有系统的语言基础框架,有广泛的材料来源,且材料难易程度选择经过科学的论证,体裁丰富,题材也照顾到多样化。阅读内容、呈现方式考虑了课堂、课外配合使用,适度向课外延伸,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原则。

1.2目的性原则

AlanCunningsworth(2002)提出,阅读课教材通常会有以下目的:发展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呈现语法项目;扩大词汇量;提供写作模式;提供学生感兴趣的信息;提高口语水平。蔡基刚(2004)在《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史上的两个新的突破》中提到:与1985年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1999年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相比,《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在内容方面有两个新突破,即:(1)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主转变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2)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他同时提出,在培养目标中把第二位的听说挪到第一位,或与读并列是合理的。由此推论,现行的课堂阅读教学的目的应该在继续巩固基础语言知识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以满足阅读促进听说的需要,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1.3针对性原则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阅读教材要有针对性,需要对教材进行有针对性的二次开发:(1)考虑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2)考虑语篇的长度;(3)语篇材料的真实性;(4)考虑语法及语篇中句子结构的复杂程度,词汇涉及的范围;(5)考虑学生个性化的需要,思考学生的背景知识和语篇涉及的图式相关度;(6)考虑材料是否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兴趣。

1.4探究性原则

大学英语课堂阅读教学是以大纲为指导,为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有计划的教学形式,它不同于教授文学作品,学生要完成的篇章并不都具备文学作品的特点,这不意味阅读材料不考虑学生的需求、探究兴趣。也不意味大学英语的阅读课就失去了自主探究的成分。与学生的认知冲突相一致的情景时,也会诱发学生研读的动机或兴趣,激励学生进行课堂阅读探究。课堂探究的过程包含琢磨课文、推敲语言的自能读书的过程,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是群体合作互动的过程。

2文化语境特征

阅读教学中的自主探究离不开语篇的文化语境,特定的语篇类型是在一定的文化模式中长期积淀的结果,因而总是与一定的文化联系在一起的。Malinowski认为:文化语境指“作为语言基本渊源的文化现实和人们的生活与习惯”。Halliday和Hansan(1985)发展了他的定义,认为:文化语境指赋予篇章价值并限制其解释的习惯和观念等。胡壮麟(1994)又根据Halliday的定义,把文化语境总结为,即说话人或作者所在的语言社团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哈孟德(Harmmondetal.,1992:2)认为,文化语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生活在同一文化中的任何群体的态度、价值观和共有的经历;(2)在文化中形成的对行为方式的期待;(3)在文化中形成的做事或达到共同目标的方式。

对我国的大学生而言,文化语境也指背景、知识,即读者理解某一个语篇所必须具备的该语篇所涉及的态度、价值观和共有的经历、对行为方式的期待、做事或达到共同目标的方式等外部世界知识。背景知识是英语文化的部分,对操母语的人来说,阅读那些源于相同文化背景的著作要相对容易一些。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语篇的理解中会存在文化语境空白,要想深刻理解以英语文化为背景的语篇,就得具有相关国家的文化语境图式,使语篇与学生的相关文化背景图式相吻合。

教师在备课时注意以下几点:精心准备教材,吃透课堂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文化语境空白,精选材料,或给学生提供具体的线索,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渠道了解要处理语篇的文化语境知识,在自主探究式课堂阅读教学有限的时间内,学生不可能在课堂上解决自己遇到的不熟悉的有关语篇涉及的社会机构和思想意识方面的背景知识和其中的文化内涵,此时需要教师充当建立新文化语境的工具。教师需不断的了解和研究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会遇到什么问题,帮助学生顺利的理解所呈现的材料。

3阶段性特征

大学英语探究式课堂阅读教学也要以大纲为指导,按照阶段性的目标,分阶段、系统性地进行,语言并非是杂乱无章的词句,而是一些意义相关的句子为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并通过一定的连接手段而实现的有机结合,是以连贯的篇章形式表现出来的。其中各个成分之间在形式上是衔接的,在语义上是连贯的。

《实用英语》一到四册,每册8个单元,第一册主题涉及“大学体验”、“摇滚乐”、“国际贸易”、“西方一般礼仪”、“社区服务”、“人口流动”、“工作”、“体育”、“人生经历”等,题材涉及面广,主题鲜明,学生熟悉主题方面的内容,体裁多为记叙文和介绍型的说明文,篇幅在600-900词之间,并逐渐过渡,学生熟悉此类语篇的连贯和衔接手段,符合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心理,语言知识基础和语篇的相关背景知识等需求。随着学习的进步,各种知识的积累,阅读能力的增强,第三册主题逐渐涉及“情感经历”、“污染”、“核能”、“人口危机”、“学费”、“科学与真理”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主题范围加深,文章体裁多为议论文或夹叙夹议文,篇幅增长,长句、难句增多。

英语语篇常见的结构模式有三种:(1)问题——解决模式。在这种语篇中,作者常按照“矛盾——激化(或发展)——解决”、“问题——分析-对策(或结论)”、“现象——后果——建议”等模式来谋篇布局。(2)一般——特殊模式。在这种语篇中,作者常按照“现象——分析——结论”、“理论——定义——例证”等模式来谋篇布局。(3)类比——对比模式。在这种语篇中,作者常按照“事物——优缺点——结论”、“现象——他人观点——作者观点”等模式来谋篇布局。英语语篇的体裁一般包含叙事文(narration)、描写文(description)、议论文(argumentation)、说明文(exposition)。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语篇的常见结构模式,针对不同体裁精讲特点,分阶段的进行训练,充分利用现在的立体教材的特点,鼓励学生参与自主选材,启发学生自主找出不同语篇的组织特点,积极参与阅读探究,在阅读中主动地进行预测——推理——验证地循环反复,直到完成语篇的探究性意义建构。

4疏通语言障碍

大学生阅读中缺乏对生词、词组、短语、习语的意义结合不同的语境进行理解的方法,对不同语篇的的语法特点缺乏了解,都会不同程度的成为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的障碍,影响语篇的理解。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疏通学生在课堂阅读探究中的障碍,了解不同篇章中的衔接和连贯时手段有助于自主探究的顺利进行,并在探究中逐渐获得满足感。

参考文献

英语课堂论文第8篇

关键词:航海英语教学课堂活动优化探索

1概述

在现代社会,教育学家不再一味地寻求单一的、模式化的课堂教学方法,语言教学也没有僵硬的和固定的规则。在传纺的教学中,教师是主动者,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给他们的知识,而成功的语言课堂应是以学生为中心,创造各种语言环境和交际环境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并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在教师的监督、指导和鼓励下,学生进行思考并进行语言的实际运用。因此,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尤其是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的航海英语,探索一条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方法,一直是许多教育者的努力目标。

2优化航海英语课堂教学的对策

2.1交际法教学

航海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个分支,是一种高度社会化、交际化和文化内涵丰富的语言,应该采用交际式语言测试和教学。用交际教学法进行航海英语教学模式的设想,是目前整个世界航海英语教学的趋势,也是国际海事组织(IMO)的要求。此教学法一改传统的翻译教学法,能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促进师生间互动。好的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一堂优秀的英语课是一种交流,对英语教师来说,为学生创造一种较愉快的交际氛围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须设计和组织丰富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例如:pairwork(一对一活动),groupwork(小组活动),discus—sion(讨论),brainstorm(头脑风暴),roleplay(角色表演),debates(辩论),presentation(陈述表演)等。

这一系列活动有利于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的形成,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航海英语的热情,并乐于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在有意或无意中直接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新知识得到巩固。交际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促使学生在航海英语语言能力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

鉴于航海英语教材的课文内容比较枯燥,缺乏生活气息,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体验,如果在教学中单就课本进行语言教学,会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可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给学生增加一些趣味而又有助于理解记忆的教学内容和知识。学生好奇心强,使用情景法可引导学生参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如有关气象中各种云的词汇(cirrostratus卷层云;ahocumulus高积云;cumulo-nimbus积雨云;stratocumulus层积云;nimbostratus乱层云)很难记忆,如果利用图片、图像或录像,将所有能够直观表达的单词尽可能直观表达,枯燥无味的单词就会教得生动有趣。

2.2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

针对传统教学法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弊端,应平衡教师讲话时间和学生讲话时间,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教育他们怎样学习和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对班级学习和课堂活动负责任。教师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既提供系统的语言规则,又设计充分的真实情景。真正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鼓励学生努力地学习,引导他们根据所学的内容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独立自主性。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责任心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和极大的提高,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有了学习的自主意识,学生就能最有效地利用教师在课堂中提供的师生交际,与组员交际、与同桌交际的机会,主动地质疑、讨论,展开课堂活动,更好地融

入课堂教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往往自信心不强,课堂参与度低,需要教师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教师要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并肯定他们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要求学生对比自己的现在和过去,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消除心理障碍,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人都有自我实现、取得成功、获得认可的愿望和需要,成功后的快乐和体验是学生学习力量的重要来源和内在动力。

2.3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

宽松和谐的氛围和师生情感的投入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外部条件,是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的良好土壤。融洽的师生感情有利于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在教学中,教师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情感上尊重每一位同学,充分肯定他们,体谅他们,给予其安全感、信任感,创造没有恐惧的轻松环境。教师上课时,应保持和蔼可亲的面容,这样学生才会大胆地参与课堂活动,而不怕犯错误。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发现优点,克服缺点,开发潜能。

经常鼓励、表扬学生,尤其是善待班内学习困难的学生,尽可能让学生感到每一节课是师生共同打造,而不是教师在孤独地教、学生在被迫地学。在教学中,忽视情感层次和心理教育,只求教书,不管引导,置学生的心理需要于不顾,会使课堂黯然失色,枯燥无味,也不能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师应从各方面了解学生,关心他们,尽力给予帮助和指导,真正做他们的良师益友。这是教学中的必要铺垫。

2.4利用多媒体,寓教于乐

在航海英语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软件中形象生动的实时动画、严谨准确的授课和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图文并茂、栩栩如生,使学生因此由被动学习者变成了始终保持高度学习兴趣的主动参与者,寓教于乐得以落到实处,学习的成功也成为自然而然的事。而且让学生投入当时的情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创造思维及分析判断能力。也可以把多媒体计算机作为学习英语甚至其它各科知识的工具,配备辅助教学和多媒体光盘软件,让学生通过人机交互,在完全自主的情况下进行个别化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及动手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选择适当的学习进度和方法,并且不断调整,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也能培养思维的敏捷,使多种感官得以协调发展。

多媒体航海英语教学还能节省宝贵的课堂时间,增加课堂信息量,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在拥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课室,教师通过计算机幻灯、实物投影等手段代替传统的板书,既节省了时间,又加大了单位时间的授课信息。实践证明,多媒体英语教学不仅能保证教学大纲的贯彻实施,而且带动了教育思想的改革和教学观念的更新。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特别是在听力和阅读课堂,能使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接受实现声音、文字、图像等方面的多通道、多元化。教师可以自行编辑制作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及学生具体情况的其他视听材料,这种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比单一化的书本教材更能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纯正的语音更易为学生所喜欢并模仿。多媒体英语教学通过潜移默化来提高学生运用航海英语的实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