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教育学类论文

教育学类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4-08 11:37:07

教育学类论文

教育学类论文第1篇

现代教育技术使财经类实验教学摆脱了时空限制,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进行自主学习。通过网络技术能够构建交互式教学平台,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能够进行跨时空的交流和互动,进行自由谈论,提高了教学的开放性。在财经类实验教学中课后复习时不可或缺的,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资料完成实验任务、阅读大量教学案例和学习材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开放的教学工具、环境和资源,提高了财经类实验教学的时效性。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财经类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目前,我国大多数财经类实验室以计算机作为教学硬件,以专业应用程序和操作软件以及实验数据库作为教学软件,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具体情况设计教学流程,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课堂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型媒体技术的应用

财经类实验教学中的基本操作实验包括原理类、流程类和验证类,通常教师利用动画、视频、PPT、教学软件和计算机流媒体等进行演示和模拟,例如对企业的实际制造生产、运营管理过程或银行业务进行再现,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传统多媒体,例如视频和课件,具备实用性和直观性,而现代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样化的媒体技术,例如模拟软件、实验软件及其集成软件,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流程的连贯性和整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传统多媒体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讲解层面,而现代教育技术则集中与演示层面,两种方式的有机结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财经类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

2、构建教学情境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虚拟技术对现实的仿真效果良好,教师在财经类实验教学中利用虚拟技术能够进行仿真实验,创建形象的实验情境,让学生在虚拟现实中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会计实验中,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模拟井下集团企业的会计业务,并模拟不同角色分工进行会计分析、决策及预测、审计等实训教学,利用会计仿真软件,构建问题情境,并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认识实际会计业务,并调动他们的知识储备进行思考和分析,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了教学目的。

3、互联网资源的应用

网络教学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形成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将学生视为教学主体,利用开放的网络环境进行开发、研究和综合实验,将教学和科研联系起来,是培养学生能动性的有效措施。例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以项目群为核心,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明确实验目的,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实现文献阅读和专题检索,完成选修课程并充分掌握该领域的技术手段和问题解决方法。此外,学生还可以选择符合自己水平的实验项目,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通过在线课堂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通过在线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总结

教育学类论文第2篇

(一)中小学生品德教育逐渐注意分层递进、有机衔接品德教育分类指导强调品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要适应不同年龄和年级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指导。它是适应学生内在心理的品德教育方法。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发展特征,不能采用统一的培养目标、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模式以及统一的评价方法对其进行整齐划一的教育。“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必须遵循的‘三个序列’是:道德认识要与道德实践相统一;‘上位道德’必须建立在‘下位道德’的基础上,必须把道德教育的重点放在基础道德品质的培养上;‘圣人道德’必须建立在公民道德养成的基础上。”一般来说,小学生品德教育的重心在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道德规则教育上,道德要求直接针对学生的行为;随着青少年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力,中学生品德教育的中心会逐渐转向道德原则教育,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道德规则背后的道德原则。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我省中小学品德教育的政策(课程教学、行为规范、专项教育活动、实施管理与保障落实等四大方面)演进来看,特别是教育部出台《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以后,品德教育更注重从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现实社会的迫切要求出发,注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具体到全面、由感性到理性,逐步呈现分层递进、有机衔接的特点,初步形成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德育内容体系。但是中小学德育目标区分层次大多体现在程度上,对阶段性目标研究和探索还很不够。

(二)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分类指导的研究和探索不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专家开始将分类指导教育理念和方法引入德育领域,但理论研究与探索实践的文献很少的。截至2014年4月,在CNKI中文期刊数据库中以“品德教育分类指导”为关键词的文章总为0篇,以“思想教育分类指导”为关键词的文章总共有4篇。基础教育工作者对品德教育分类指导的认知和理解不足。大部分教育者对分类指导的理解均停留在“分类”和“指导”的简单组合上,并没有在“分类”的合理性和“指导”的科学性上下功夫。部分教育者以教育内容的差异为依据,将分类指导的方法更多运用于智育中。而对品德教育分类指导关注和研究不多,即使有人关注到德育教育中分类指导方法的应用,大多也浅尝辄止。

(三)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首先,应试教育仍然深深影响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创新发展,还存在着教育培养“考生”、“认分不认人”的现象,“以考为本”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未根本扭转,很多教育部门和中小学仍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教育目的。一些学校学生品德教育还存在“两张皮”的现象,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行为养成、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其次,学科德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还远不够,学生基础文明素养教育薄弱,学校“管理主义”的盛行更是阻碍了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教育的管理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第三,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没有完全落实。“由于道德的实践性特别强,伦理学一向被认为是‘实践理性’,因此,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必须以实践为核心,围绕着实践来进行”。有些教育工作者片面认为品德教育过程与教学过程一样,以为考知识就是考德育水平。出于对学生的安全等多种因素的考虑,限制学生活动时空,很多学校不敢让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甚至取消了春游秋游等体验式活动,实践育人效果不够理想。第四,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信息化社会给德育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第五,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增多,孩子缺少关爱,其家庭背景、贫富差距的强烈反差,影响了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发展和良好心理的养成。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需进一步增强。

二、改进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分类指导的思考

(一)加强中小学生品德教育目标分类指导教育引导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我国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中小学要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在生理和心理的成长状况制订相应的德育目标。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学段目标,应各有侧重;年级目标,要具体明确;情意兼顾,知行统一。各类学校都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德育的总目标。各个阶段的具体目标都应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以保证德育要素在各个教育阶段的完整性、连续性和递进性。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的德育目标,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成长规律有所侧重,不可求全。年级的德育目标,一般在小学两个年级合为一段,初中、高中则应每个年级分别制订,表述要具体明确。目标的要求应体现知、情、意、行,必须有认知和行为方面的要求,也要适当考虑情感、意志和信念方面的要求。

(二)加强品德教育内容体系分类指导新时期我国中小学生品德教育重点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实践创造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思想道德教育。要积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生德育内容中,落实落细到各学段教育教学中。小学阶段重点抓基础重养成,以文明礼仪教育为主要抓手;初中阶段重点抓衔接重体验,注意中小学品德教育衔接,抓青春期教育、同伴教育;普通高中阶段重点抓深化重内涵,注意品德教育的深化与提升,重视“三观”形成,以生涯教育为主要抓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品德教育重点抓深化重技能,注意品德教育的深化,重视“三观”形成,强化社会适应,以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教育为主要抓手。要探索形成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三学段各自层次清晰、富有特色的德育活动。

(三)加强中小学生品德教育途径分类指导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应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遵循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积极创新方法、手段,注重双向互动,使品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多样化、个性化、有效化。一是发挥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各学段德育类课程建设与实施,改革各学段德育课评价办法,加强学科德育,充分课程育人作用。二是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推进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塑造全体师生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开展创建“书香校园”、“绿色学校”和“文明学校”活动,建设以内涵发展为核心的特色校园。三是加强品德实践教育,小学阶段突出生动性、趣味性和动手动脑、丰富情感体验的特点,中学阶段突出知识性强、吸引力大、参与度高和开阔视野、促进思考、增强能力的特点,重点组织开展“中国梦”和“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实施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积极拓展学雷锋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建设社会实践教育大课堂。四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贯彻落实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按照“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协调发展”的工作方针,加强各学段分类指导,积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五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全面整合各方资源,重点建设区域有影响的综合性网站,每个县(市区)至少要依托一所条件好的学校建设成为一个有特色、有个性的资源网(数码社区),积极开展网上教育活动,营造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和网络法制教育,增强学生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自觉抵制网络不法行为。六是加强育人队伍建设,全面推行中小学全员育人机制,加强师德教风建设,提高教师育人的绩效考核权重,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培养和提高,开展班主任专业能力竞赛,定期评选表彰优秀班主任,切实提高广大教职工教书育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七是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配合机制,重点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广泛整合社会资源,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共同形成育人合力。八是加强党组织和团队建设,小学阶段要加强少先队中队建设,初中学校要认真做好团队衔接、推优入团工作和团支部建设,高中阶段要办好学生业余党校、做好“推优入党”工作、积极开展十八岁成人仪式等教育活动。

教育学类论文第3篇

高校环境类专业开设环境法课程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频发的环境污染事件,急需环境类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在环境类专业大学生中开设环境法课程,既可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可促使更多的拥有高层次知识的人参与环境问题的思考与研究,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高校环境类专业开设环境法课程显得尤为必要。

1有利于落实高校环境教育。环境教育不只是单纯地加强公民的环境意识,其中也包括对公民进行环境法的教育,以提高公民环境保护的知识与技能。环境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保护事业的深入发展而提出的。我国环保部、、国家教委于1996年联合印发《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中明确提出:“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环境教育的内容包括: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法规和环境道德伦理知识[3]。我国高校环境教育虽然开展了30余年,但主要偏重于环境知识和环境道德伦理知识方面,基本忽略了环境法教育,这势必会影响环境教育的价值和功能。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要让学生认识到除了具备环境科学知识和技术之外,还必须采取法律方面的管理手段,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为它具有强制性、权威性、规范性、共同性、持续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征。通过环境法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污染和破坏环境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从而培养正确的环境思想,包括“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尊重与善待自然的环境伦理观、环境经济的价值观、环境效益的科学观和富裕繁荣的新消费观[4]。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正确行使环境权利,认真履行环境义务,积极投身于保护生态环境,这也正是环境教育的意义之所在。

2有利于培养环境类复合型人才。过去我国对本科生是“专才教育模式”,注重专门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国家提出本科生教育应转向“通才教育模式”,即拓宽学生知识面,重基础,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化。对于环境类专业学生来说,由于环境问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涉及面广、形式多样,因此在解决时除了从技术角度考虑之外,还要从环境保护和管理的角度考虑,这就涉及到经济、社会、政治、法律、文化、技术等诸多领域。加强环境法课程的学习,注重环境科学的综合性,强调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为社会培养更多环境类复合型人才,采集多方面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3有利于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环境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关于环境法和环境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心理和知识的总称。公众环境意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保护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很多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个人行为失调的结果。因此,能否合理地引导、影响和改变个人的行为,使其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是环保事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环境类的大学生通过环境法课程的学习,形成正确的环境思想,一方面影响他们个人对环境的态度;另一方面,毕业后他们将会进入各个不同的工作岗位和部门,成为我国环境事业建设者和生力军,进而成为不同层次上的决策者、管理者或实行者,利用自身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提高周围及后代人的环境法律意识,提升公众整体环境意识。

4有利于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我们的共同未来》的报告中首次提出。加强环境类大学生的环境法的学习,通过他们有效开展环境法制工作的宣传和普及,带动广大公众积极关注和参与环保事业,自觉行动保护环境,也形成了强大的社会舆论,从而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如2009年广东番禺垃圾焚烧事件,公众广泛参与填埋场、焚烧厂的选址,充分讨论焚烧厂“该不该建、能不能建”的问题,促使政府进行决策时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人为本,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高校环境类专业环境法课程教学的困境

1学生有学习诉求,学校不重视。邹丽莎等以湖北大学为例调查了学生对环境法认知情况,结果表明:98.6%的大学生了解我国的环境现状,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85.0%的学生认为环境法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重要。然而,仅有9.0%的学生了解环境相关法律法规[5]。段秀燕等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他们分别在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和中南民族大学开展了高校环境法制教育的现状问卷调查,有64.7%的学生认为环境法课程设置不能满足需要,有53.5%的学生认为环境法知识是通过课堂以外的其他方式了解的,95.2%的学生表示希望通过课堂或专题讲座学习环境法律知识[6]。学生有学习环境法的诉求但是各高校环境类专业开设环境法课程却不理想。笔者比较了25所“985”工程高校,9所“211”工程高校(既是“985”又是“211”高校除外)和27所普通高校。图1显示,在环境科学专业,有70.5%的高校开设了环境法课程,而对于环境工程专业,仅有37.5%的高校开设了该类课程。如果按照环境类专业考虑,则开课率为54.0%。与环境类专业其他课程相比,如《环境科学概论》《环境化学》和《环境工程学》(开课率基本上为100%),比例偏低。在课程属性方面,有98.0%的高校将环境法课程设置为专业选修课,设置为专业必修课的高校仅占全部调查高校的2.0%。而且绝大多数高校将其安排在第7学期(四年级上学期)开设。

2忽视学科性质,教学内容设置不科学。根据以上对环境法调整对象的分析,环境法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学科特征集中体现在“法律+科学”。环境法学不仅包括传统法学理论,还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内容。然而,在现实的环境法教学中,往往由纯粹法学背景的教师讲授,把环境法作为一门普通的法学课程讲授。重视其法学性,而对其科学性重视不够,课堂上往往把大量的时间放在法学理论的讲解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分析上,对所涉及和蕴含的环境科学相关知识却讲解得比较肤浅,导致学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即环境法学和传统部门法学大同小异。对环境法学调整对象的特性认识的不足,导致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从而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3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欠佳。环境法是一门特殊的法学课程,其学习对象是属于理工科的环境类学生,其目的是培养法学与环境科学的复合人才,要求学生在掌握环境法理念和原则的基础上,结合环境科学的相关知识,运用法律逻辑思维对社会环境问题及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目前,多数环境法教材中的内容,尤其是分论部分,基本以相关环境法律条例的介绍为主,琐碎枯燥,难以记忆,教学仅仅以传统讲授为主,课堂气氛沉闷乏味,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效果不理想。

高校环境类专业环境法课程教学的出路

1重视环境类专业的环境法教学,培养适应其教学的师资。要改善目前高校环境法师资的被动局面,笔者认为应从3方面着手:①在师资选聘上,应该综合考虑环境法课程的调整对象及其学科特点,选聘具有管理、环境类和法学背景的教师。②在经费许可的情况下,学校应为教师提供更多参与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如参加环境保护的培训课程,环境法教学及学术研讨会、到环境法重点研究基地进修学习,有条件的甚至可以派遣教师出国考察,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环境法教学的成功经验等。只有加强各方面的培训学习,夯实相关理论基础,了解最新前沿知识信息,才能融会贯通、游刃有余地进行教学,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③可以邀请热心环保公益事业的律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保组织、环境行政主管部门人员等作为顾问,以开讲座的形式进行少量相关教学内容的讲解,改善教学效果。

2革新课程设置。“教育实践,就是以课程为轴心展开的”[7]。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教学的重点和关键。从高等教育的角度审视,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并进而决定学生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调整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进行改革调整[8]。因此,对环境类专业环境法的课程设置的探讨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笔者认为,环境类专业环境法课程与法学本科教育中的环境法课程相比,应该多增加1个学分,原因是这些专业的学生虽然有着较好的“科学”素养,但法学基础知识薄弱,并未系统地学习过民法、行政法、刑法和诉讼法等基础学科。因此,在讲授这些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补充讲授某些必须的法学基本理论,如在讲授环境法导论时须补充行政法、诉讼法和民法的某些内容,在讲授自然资源法时补充物权法和行政法的某些内容,在讲授能源法时补充行政法和民法的基本原理。另外,将时间安排在一年级第2个学期,以便实现知识上的承接,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学类论文第4篇

关键词: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民族村寨被认为是中国最大文化遗产和未来10年中国文化最大的问题。2009年,国家民委和财政部联合开展了少数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截至2013年底,中央财政已投入9.1亿元资金。2014年2月国家民委了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湖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仅次于云贵两省。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湖南境内有63个,占湖南8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国保”名录的79%。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下辖的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占全国“国保”名录66%。本项目首次将法人类学、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连接起来研究,国内外没有直接的研究文献,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民族村寨文化保护方面,研究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村寨民族志,典型的有《中国民族村寨研究》(张跃,2004)介绍了包含文化在内的民族村寨13个方面的问题,此类文献为研究者提供了全面而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但整体民族志的浅层建构需要足够的后续性研究。另一类是少数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保护的现实对策,学者们提出了很多可资借鉴的观点。田茂军指出在民俗旅游中文化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保护了,才有可能进一步开发;合理开发也是一种保护,是一种发展性质的保护”。[1]麻三山指出在村寨旅游开发要产业开发和民族遗产保护双赢等[2]。还有人研究了民族村寨文化遗产社区参与式保护模式(林丽,2009)、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规划保护(陈华,2012)等,此类文献大多集中于村寨发展中的经济应对、行政应对,尚欠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最有效的应对手段即法律的介入。

(二)民族村寨文化教育传承方面的研究文献约有10篇,仅有朱祥贵以民族法学视角分析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自治权,指出“我国立法在立法理念、权利体系、权利内容、国家义务、救济程序等方面存在不足,需深化立法的理论基础和重构制度设计”。[3]显然,民族村寨文化教育传承的法学综合研究仍十分滞后。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法律保护方面,现有文献可以分为三种研究视角,一是整体立法研究视角,学者们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立法保护问题、背景、意义、立法框架作了思考,多数人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立法可操作性不强;涵盖文化各个领域的私法不完善,利益保障机制缺失,权属不明;法律保护滞后(高永久、叶盛荣等)。二是权利研究视角,周勇的著作《少数人权利的法理》指出“对这类冲突的调处不可能仅仅凭籍道德上的善意和政治上的方略,还必须依据公平、正义、人权等人类的基本价值理念,通过法律的技术手段来协调和构建和谐的族群关系。”[4]169David W.Elliott论述了加拿大对原住民权利进行保障所采取的各种有力措施及所取得的巨大成效,其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与措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三是文化遗产法视角,国际文件典型的有1982年《关于小聚落再生的Tlarcala宣言》提出了小聚落保护建议。国内学者们研究了文化遗产立法对策、文化遗产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等方面,文献资料十分丰富,但遗憾的是村寨文化遗产形态的立法未及细化。

(四)法律人类学对本项目研究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方式的贡献。法人类学强调田野调查,乃至参与性观察;法人类学注重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提倡文化个体间的比较研究。这些研究方法对本项目研究影响颇大。二是理论观点的影响。法人类学研究是在19 世纪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孟德斯鸠、萨维尼、梅因、马林诺夫斯基、霍贝尔、斯奈德等人的学术成就,引导我们关注“规则应如何去适应人类生活”。[5]97国内研究中苏力研究法与乡下人习惯人情的关系,是应用法人类学分析中国乡村法律社会的经典表述。三是分析思路的启示。澳大利亚法人类学家参与原住民遗址保护权的工作,他们力图把法律规范、概念和社会控制过程置于具体的历史和社会场景之中。国内将法人类学应用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文献不多,王启梁,刘希等运用法人类学对民间文化保护进行了尝试性分析,为研究提供了思路。但正如胡守勇(2008)的批评,“人类学一直以来对文化的研究侧重于对不同文化现象的描述和解释,较少专门针对文化建设出谋划策。” [6]将法人类学应用于新一类文化遗产――村寨的研究,正可谓是人类学的使命所趋。

二、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针对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的特殊区位,以法人类学进路研究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打破了传统法学原来刻板的面孔、狭窄的视野,弥补了法律规则与村寨内生规律研究的不足,推动了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实质性法制的系统研究。以法人类学研究进路,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学术热点、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保护的学术难点开展系统研究,具有较强的新颖性。

(二)实践价值

法人类学将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纳入一个“开放的社会科学”之中,为文化遗产管理部门、立法机构、民委提供决策的思路、方法和策略,推动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依法进行。法人类学作为人类学对法学的“闯入者”,不拘泥于静态的法律条文,用动态的观点看待法律,把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置于情理法、法律现代性、法律语境化、民族社会现实、经济发展之中,在传统法律无法满足变迁中的复杂社会的要求时,担当起开拓视野、提供思路、贡献方式方法的作用。

三、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论纲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现状与法人类学进路。主要研究:(1)遗产概念下民族村寨的重新解释和话语建构。以民族村寨的遗产本体及本质属性的高度抽象形成民族村寨的规范概念,分析遗产法体系中民族村寨的准确定位,构造民族村寨法人类学研究的话语体系。(2)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分析。(3)法人类学反思与进路。既存相关立法的主要视点在于遗产文化的表面现象与外部特征,而对其内涵文化的生成规律与文化延续的社会机理缺乏理性深究,法人类学能积极地为村寨遗产的本土化研究提供反思与创造的空间,克服既有法律模式选择存有的功能性缺陷。

2.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人类学分析。主要研究(1)法律理解问题。针对连片特困地区的村寨社会,探讨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的法律意识、法律传播、法治认同。(2)国家权力问题。在国家主导的遗产运动、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战略背景中,研究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的国家义务、权力运行等。(3)遗产主体的权利问题。分析地方性遗产主体的地位、内在结构、利益获取与利益分享及制度需求。(4)维权行动的逻辑解读。分析地方性遗产主体在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支配与反抗的行动过程和方式,阐释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法与人类学的双重控制。(5)个案研讨,围绕武陵山地区田野个案进行研讨,探索多民族、欠发达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实践过程。

3. 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法人类学建构。主要研究:(1)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中的人类学理性。①法制建构中人类学因素考量。从文化与经济互动、传统与现代的有效整合、文化多样性、文化整体生存伦理,探求法律规则与指向客体间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层连接和互融。②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法人类学建构原则。从村寨社会的利益控制与平衡,探讨连片特困地区权力与权利在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平衡与配置。③从法律制度的核心――权力与权利展开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总体架构。(2)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村寨权力规范。继续强化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功能,实现权力设定、行使到违法责任的法律控制。(3)村寨文化主体权利的精细化研究。从多元主体的类型化研究出发,重点分析原住社区、原住民权利的性质、表征、法律保障,以达致法律规制与内生的、自觉的保护行为、教育行为之和谐。(4)法人类学下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具体制度,探讨以公法和私法双向系统展开民族村寨文化保护制度与教育传承制度。

(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基本思路:本研究以问题-理论分析-解答为主线,首先对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基本现状以法人类学反思,检审法律“客位”规则的局限性,分析遗产法体系中民族村寨的法人类学进路。其次就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制核心领域,即法律理解问题、国家权力问题、遗产主体的权利问题、维权行动的逻辑解读展开法人类学分析。最后提出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法人类学建构。

2.方法:(1)田野调查法。针对性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村寨进行调耍深入民族村寨实际生活领域,研究民族村寨的人文环境,获取客观、真实、准确、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进而谙熟民族村寨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实践运作及存在的问题。(2)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民族村寨国内外的相关学术著作、论文及地方文献资料,并对这些文献进行较为细致地归纳、演绎等分析工作,为课题的研究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3)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一方面,充分注意民族村寨法律规律的抽象归纳、总结;另一方面,充分反映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的实践规律,将法律制度应用于实践中检验。

(三)研究确定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人类学分析。法人类学分析是突破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现实法制障碍的前提,又是法人类学法制建构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故为研究重点。

2.难点: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法人类学建构。无论是从人类学角度,还是民族法学角度,学界几乎没有阐述如何将法与人类学联系起来形成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律制度,故提出具有正当性和可操作性的法人类学制度建构为研究难点。

四、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主要观点

1.整体看来,以村落遗产为单位的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相关法律规定,仅仅是以工具化的视角、“ 客位”的立场加以规范,法律保护不尽人意。村寨文化遗产有其生成、延续的社会机理,法律规则应当 “体察” 保护对象的全方位的特征,这正是法人类学应用研究的新领域。

2.伴随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国家权力的强势介入,法律实践形态几乎都不证自明地将国家立于法律保护优位。而权力纵向的绝对支配性,既存在着战略开发的突破性推进,又存在各类权力衍生出的“利益链” 组成的利己主义。

3.在政府主导的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基本上沿用了公权力的背景,村寨保护的主体权呈隐性状态,文化主体的参与、集体性私利、单子式个人利益在整体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中往往被忽视,法律保护缺乏对本土民族私主体生存与文化自主性的关注。

4.村寨主体的维权是围绕权力-权利-利益之网表现出一种弱者的抗争,在隐藏的法律文本下的点状事件容易激发为非理性群体对抗事件,并影响社会稳定。

5.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律保护应置于特定社会的知识谱系中去看待和考察,法律保护应致力于原生土壤上文化主体的认同与支持、文化主体与文化客体的相容共生、民众生存与经济、文化的和谐。

6.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律保护具备公私权融合的公私法域特质,公私权的平行关系决定了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保护的公私法混合式法律选择模式。价值目标上,创设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公私法平位保护秩序。既要跳出公法或私法单点要素的模糊评价,又要转到多要素的多元化调整;内在结构上,建立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私权为目的、公权为基础的公私法合一法律体例。法律选择的权重在于村寨文化主体私权保障的具体法律安排,公法则是以总体性的宏观管控为核心;实现路径上,以利益平衡推进民族村寨公私多层利益的体系之间定位、衡量、评估,以法律配置方式最终使公权利益和私权利益各得其所。

结语

绝大多数民族村寨研究是从非法律领域出发,法学研究鲜有涉及且失之琐碎,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创新之处在于就此类相关论题开展的法学系统研究,是单项式、断裂式、零散式研究范式的重大突破。 运用法人类学的新视野研究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式,具有较强的新颖性和创新性。从文化与经济互动、传统与现代的有效整合、文化多样性、文化整体生存伦理,探求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规则与指向客体间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层连接和互融,既是人类学的拓展,又是传统法学的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田茂军.保护与开发:民俗旅游的文化反思――以湘西民俗旅游为例[J].江西社会

科学,2004(9).

[2]麻三山.对民族文化村旅游开发的思考[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8(4).

[3]朱祥贵.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自治权立法保护的完善[J].社会科学家,

2010(11).

[4]周勇.少数人权利的法理[M].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

[5](英)马凌诺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M].梁永佳,李绍明译.华夏出版社,2001.

[6]胡守勇.文化建设:人类学应用研究的新领域[J].云南社会科学,2009(1).

教育学类论文第5篇

1.发展性教师评价模式的主要特征

学校领导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

强调教师评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注重教师的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和专业价值。

实施同事之间的教师评价。

由评价者和评价对象配对,促进评价对象的未来发展。

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提高全体教师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扩大交流渠道。

制定评价者和评价对象认可的评价计划,由评价双方共同承担实现发展目标的职责。

注重长期的发展目标。

2.管理性教师评价模式的主要特征

加强管理意识。

强调干劲、成就、效率和效果。

控制教师评价制度。

上级频繁使用奖励、表扬、处罚等手段。

确定组织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目标。

建立经常性的教师评价制度。

3.放任性教师评价模式的主要特征

承认自我发展的重要性。

放弃管理的职责。

鼓励下属教师提出问题。

缺乏重点、方向和目的。

相信自我激励的重要性。

4.判决性教师评价模式的主要特征

推行教师评价制度,旨在保持社会稳定。

由学校当局强行实施判决式的教师评价制度。

为评价下属教师收集数据。

评定教师等级。

强调外在动力的必要性。

实施评奖制度和等级工资。

不言而喻,放任性教师评价模式和判决性教师评价模式是最糟糕的教师评价模式。管理性教师评价模式同样暴露出它的缺陷,譬如,过

分注重组织目标,格外突出等级地位,十分强调学校领导的权威,较少承认教师个人的作用。有人批评说,教育改革形势变化迅速,管理部门制定的组织目标不可能一成不变,应该经常得到修改或调整。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教师个人的未来发展目标,否则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80年代以来,管理理论和心理学理论有了重大的发展,进一步认识到个人在组织中的价值,包括个人发展、鋈思だ⒏鋈俗灾巍⒆晕?

实现的价值。作为个人,他们希望并且能够掌握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前途,在组织的目标范围之内评价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决定和实现自己的发展需求。必须承认,假如没有某种"催化剂",没有某种约束机制,没有某种规范的评价程度,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很少人能够全面评价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且决定和实现自己的发展需求。在学校组织里,这种"催化剂"就是同事、朋友或上级,就是学校领导精心组织的评价程度。他们可以促进教师个人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发展。学校领导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充分发挥"催化剂"的作用。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顺应管理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强调教师个人在学校组织中的价值,相信教师个人具有作出正确判断的能

力,同时承认教师个人的发展需求与组织的发展需求。

发展性教师评价模式是在与管理性、判决性、放任性的教师评价模式的比较和斗争过程中产生的。教师评价制度的变化,经历了从原来

以奖惩为目的的教师评价制度转变为以教师未来发展为目标的教师评价制度、从原来的不定期的教师评价制度转变为定期的教师评价制度这样一个过程。

二、学校管理类型

划分学校管理类型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两种分类的方法。

1.四类划分法

a.压迫式的专制管理

权力集中在学校最高层次,领导人非常专制。教师没有任何发言权,领导对教师不信任。

b.家族式的专制管理

权力控制在学校最高层次,领导人也是专制的,但是采取家族式的统治方式,对待教师如同对待仆人一般,可以以恩赐的态度给予信

赖。有时候也可能听取教师的意见,甚至轻轻拍拍他们的肩膀,以表示抚慰。但是,领导与教师讨论问题不自由。

c.参与式的管理

重要问题决定权在学校最高层次,但是领导对教师比较信任和放手,经常听取教师的意见,并且积极地采纳教师的合理意见。教师可以

与领导比较自由地讨论问题。

d.民主式的管理

领导完全信任教师,一般只指出方向,让教师全面参与学校管理,然后学校领导根据多数意见作出最后决策。领导和教师可以自由讨论

问题。

2.五类划分法

a.无所作为的管理

领导对教育质量和教师都不关心。

b.任务式的管理

领导只注意教育质量,不关心教师,依靠职权控制教师,集中力量争取达到最高的教育质量。

c.乡村俱乐部式的管理

领导对教师质量不感兴趣,关心教师却不关心教育质量,主要精力用于增进教师对自己的良好感情。学校气氛友好,但是教育质量马马

虎虎。

d.中游式的管理

领导采用折衷的方式,既保持必要的教育质量,又保持教师有较高的士气,求得两者的平衡。

e.高度统一的管理

领导既关心教育质量又关心教师,把对教育质量的关心和对教师的关心结合在一起,保持在最高的水平线上。

如果把四类划分法、五类划分法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比较一番,我们不难看出,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抛弃了四类划分法和五类划分法

中的糟粕部分和不合理的成分,弘扬了其中的精华部分和合理的成分,具体地说,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借鉴并体现了参与式管理、民主式管理和协作管理的精华部分和合理成分。

四类划分法表明,如果校方仅仅以管理为中心,采用第一和第二种专制式的管理方式,对教师缺乏信任和尊重,教师积极性就低下;如

果校方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第三和第四种民主式的管理方式,信任和尊重教师,教师的积极性就高涨。由此可见,依靠奖惩调动积极性的传统管理方式已经过时了,只有依靠参与式的管理方式和民主式的管理方式,从内心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才能发挥教师蕴藏的潜力,而专制式的管理方式永远达不到民主式管理方式所能达到管理效果。

教育学类论文第6篇

    1.1教育研究意识现状

    师范生的科研意识主要指的是他们在主观上有没有开展教育研究的愿望,包括对教育教学中问题的发现与探究,其主要体现在学生论文的选题上,教育研究类论文的数量,往往体现出该院(系)整体师范生的教育科研意识。但近几年来,毕业论文质量逐年下滑的同时,在选题上,一边倒的全是学科专业研究类课题,严重缺乏学科教育研究类课题。师范生的教育研究能力、素质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严重偏离培养“教育研究型”师范人才的目标。以韩山师范学院生物学系为例,本文对近三届(2010届-2012届)师范类学生毕业论文撰写的情况作了简单统计:近三届的师范类毕业生总共有340人,在论文选题上选取教育研究类的共有25人,占三届师范生比例的7.35%。因此,从整体而言,其学生的教育研究意识还是相当薄弱,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不善于发现与探究,缺乏对教育研究的兴趣与愿望。

    1.2教育研究素质现状

    良好的教育研究素质不但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具有及时发现、科学分析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必须具有收集资料和信息处理的能力、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创新精神等等[5]。但目前很多师范生,缺乏作为一名未来教师所必应具备的教育研究素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写作基本功不够扎实。表现在有的论文中心论题不突出,论文结构不合理,缺乏基本的逻辑层次,思路不清;遣字造句的能力差;二是,收集和整理各种文献资料以及信息处理能力不强。具体表现在缺少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造成缺乏第一手资料,没有宽阔的资料收集来源,且引用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科学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薄弱。

    2提高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加强教育研究类论文指导

    尽管不少高师院校十分强调要提高师范毕业生的教育研究能力,鼓励并加强师范毕业生对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撰写,但是并没有落实到实处,以致在选题上,一边倒的全是学科专业研究类课题,严重缺乏学科教育研究类课题。其主要原因有:1)学院政策上偏差,每年每位毕业生的毕业论文研究经费只有区区几十元(有的院系甚至没有),要对师范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全方位训练,的确有点困难;2)传统的高等师范院校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上存在着重基础知识教学、轻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现象;3)在校师范生缺少教学实践经验,盲目地进行教学研究,容易出现脱离实际,流于资料堆砌的现象,而进行学科专业类毕业论文,他们都有模可仿,有的甚至做做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再将同类例文的数据修改并将其注释略作改动,即可成为自己的毕业论文;4)在高师院校中,老师缺少面对中学的专业教育研究类课题,大多数的教学改革课题都是针对高校课程,学生参与度不高;5)许多老师带学生做毕业论文,所给的课题基本都是该教师的专业研究方向,甚至是其所持有研究项目中的子课题,学生所做的研究有利于他们的课题研究,故而大多数老师不愿带学生做教育研究类的毕业论文。显然,传统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及培养目标已无法满足基础教育对“教育研究型”师范人才的需求,高等师范学院应以培养“教育研究型”教师为目标,及时地调整培养模式,特别是在毕业论文上,应加入、加强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指导,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努力培养学生教育研究的能力及素养,为其从教后的教育教学科研打下良好基础,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

    3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

    针对毕业论文是对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培养途径。接下来本文探讨如何对毕业论文进行改革,以达到提高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目的。以生物学系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3.1毕业论文方向内容改革

    扩大师范生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加强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在鼓励学生做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同时,予以一定的要求。对有能力带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老师做出硬性规定,规定其至少带4位学生做教育研究类课题,而对每届师范毕业生硬规定至少要有50%的学生做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有的学生要考研,因此其毕业论文方向可选学科专业类的)。鼓励师范生积极参与面对中学的教育研究类课题,自主发现问题并作出选题方向,尽可能满足自身作为一名未来教师的需要。

    3.2毕业论文方式方法改革

    以往的毕业论文绝大多数是学科专业类论文,因此其论文形式比较单一。但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这种单一的毕业论文形式已无法满足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应拓展毕业论文方式方法。师范生在撰写毕业期间,应积极地走出实验室,到教学一线去开展毕业论文,学校为此应该多与中小学合作,建立长久的见习实习联系,让学生能在做毕业论文时,有学校可去、有对象可研究,学生也可以回到自己的母校开展研究。鼓励学生在教育见习和实习中开展毕业论文,实习中或见习的学生就是师范生完成教育研究最好的研究对象(在我们从业之前)。在见习、实习等教学实践环节中,将课堂所学的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以此作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成果形式也应该多样化,除了撰写论文之外,还可以将制作的优秀课件、优秀教案、优秀教具作为毕业论文的成果,但必需附上一定字数的说明。优秀的课件、教案或教具,不仅展示出作品本身的内涵,更是学生对课程深入了解与剖析的体现,只有具有较好较强教育研究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想象,展开思维,制作出新课标改革下适用于面向新时代学生中学课程教学的课件、教案、教具。因此,应鼓励学生针对中学课程教学,进一步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制作相关优秀课件、教案、教具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的成果。对毕业论文成果是课件、教案形式的,应以一定章节的课程量制作。而教具应是以某一知识框架内的所有相关可行可用教具或模型。在质的要求下,对量进行一定要求,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教育研究,而不是给学生逃避进行其他繁难毕业论文提供便利或途径。

    3.3毕业论文考核方式改革

    针对毕业论文方式方法的多样化,毕业论文考核方式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学生完成初步的毕业论文初稿后,经指导老师审查,再进行相应的修改。而以非论文形式作为成果的毕业论文,也由指导老师审查,以及有经验的教师或相关人员给予意见后,做出完善和修改。对于学科专业的毕业论文应由学科的资深教授组织团队进行审核,再给予评价;而教育研究类的论文应由从事教育研究的专业教师进行审核并给予评价。从而确定优秀毕业论文的选取与确立。除此之外,在答辩方面,对每种形式毕业论文的答辩,应由相应资深教授主持并当任答辩审核员,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毕业论文做出审核考察并给予建议和补充,尤其是教育研究类的毕业论文,更应如此,学生可通过老师们所提的问题和所给的建议作进一步的探究,不至于因为毕业论文的完成而停止了对教育研究的进行。

    3.4毕业论文管理制度改革

    改进传统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从院到系再到导师,再由导师到学生,建立“院-系-导师-学生”四者于一体的管理模式,相邻两者相互监督,导师应定期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指导和指正,学生应多向导师请教与探讨。每篇毕业论文,导师应不低于10次指导次数,做毕业论文期间师生见面不低于10次。学院(系)应对参与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学生给予经费,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给予发挥,为学生联系中学以便开展研究。对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在政策上也应有所倾斜,放宽学生教育研究的方向,提供更多的优秀毕业论文名额和奖励,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育研究,选择教育研究类课题作为毕业论文,为其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作铺垫。

教育学类论文第7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308-02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肩负着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能否实现这一目标,应该说不同的院校、不同的师资状况,对贯彻该目标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就体育类院校而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发展,体育类院校已突破单科院校的培养模式,发展成为以体为主、多学科交融的综合性院校。面对专业增多,学生来源复杂,学生综合能力差异大、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等情况,怎样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传播给他们,并内化为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每一个从事体育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同仁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基于这一考虑,并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就该类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分层立体化教学模式做一简单探讨。

一、体育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行分层立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分层立体化教学模式理论来源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和俄国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之所以将这一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引入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并进行相应地创新,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的。

首先,从体育类院校的专业和生源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多层次性。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院校的专业已经发展为既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竞技体育等体育术科专业,又有健康科学、体育经济、体育管理、体育人文等学科专业。专业大类不同的生源他们在学科背景、体育技能、文化基础、理论素养、性格特征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即使在体育术科专业类别中,还有通过高考统招的文化素质相对较高、体育技能低于专业运动员的体育教育专业,和通过单招进校的文化基础较差、体育技能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以上的运动训练、体育艺术等专业的差别。不同专业之间文化水平差距较大。

其次,从体育院校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学习态度来看,不同专业的学生差别很大。“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非常普遍。体育类专业的学生专业情节浓厚,竞技体育在市场经济下的爆发效应影响到体育院校学生的思想认识,对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往往带有功利色彩。在思考问题上比普通大学生更感性、更现实,偏向于生理心理需要甚至物质利益的满足。由于看不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人需要满足、个人自我发展完善的关系,学生容易把思想政治教育视为党和国家的强制要求,使他们心理上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抵触情绪,疏远甚至拒绝思想政治教育。反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课堂上,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体育类学生往往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组织纪律观念差。而学科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好,很多学生对理论课学习有明确的态度,课堂纪律好,能积极参与教学,对学科理论有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要求。

最后,从体育院校体育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理论课和体育专项训练课程没有合理分开。在体育院校,大量消耗体能的体育专项训练课程是它区别于其他高校最显著的特点。在课程安排上,理论课和专项课往往会安排在一起,一般来说,对于那些刚刚消耗大量体能的学生而言,在理论课上往往表现为身体疲惫不堪难以集中注意力,短期内由动入静地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课学习,学生的体力和脑力难以迅速调整恢复到所需要的最佳状态,在教学中,面临这种情况,很多学生都自然选择在课堂上睡觉来调整体力。从而影响整堂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二、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分层教学实践探析

基于上述思考,近年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立体化的分层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第一个环节:学生分层。分层教学是基于对学生之间的认知差异的考虑而提出的,因此,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分层主要从学生的生源、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个性特征等因素作为依据。先进行横向分层,体育院校的学生一般可分为体育类单招学生、体育类学生和学科专业类学生三大类。现阶段体育院校单招生源主要包括各个专业队、体校(或武校的)运动员和普通中学的运动员,这类学生相关运动专业水平很高,都要达到国家二级水平以上,但文化水平却普遍低。体育类学生是高考达到录取分数,并且体育专项技能考试合格。体育类学生文化基础相对好一些;非体育类学生主要是通过高考选拔进入学校,他们的文化基础比较好。

在体育院校横向分层的基础上,再把各层学生纵向分成三层或四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自主设计,把握分层依据。在每学期教学前,对学生做一次调研,内容涉及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背景知识、学习兴趣和认知态度等相关重要因素,并结合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分层。这种做法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化发展,这种纵向分层是隐性的,是教师的内部行为。这种分层的长处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对个别学生可以进行层次调整。

第二个环节:教学目标分层。依据体育院校学生的层级特点,对教学目标有所区分,对于学科专业类学生,可以适当提高理论的深度和广度,更加注重大学生的理论运用和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对于体育类学生要求掌握基本理论和知识点,并运用理论和知识分析社会当前形势。而对于单招类学生,掌握国家大政方针。更多依靠史料、社会事件加深印象,适当初步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但是要求不能太高。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纵向分层中,从层次来讲是依次提高的,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从基础入手,循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第一个层次:塑造学生良好形象。针对体育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让学生明白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与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第二个层次: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只有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才能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扫清障碍打下基础。第三个层次: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四个层次:培养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第三个环节:教学方式、方法分层。由于体育院校学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方式上应该有所不同,对于学科类学生,围绕课程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以专题教学为主,引导学生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反思、提出问题并互相解答,所以应根据学生素质状况采取课堂辩论、讨论等等学生参与性较强的方式。而对于术科类学生,由于知识层次和结构有所缺乏,因此更多时候还是采用课堂讲授为主,利用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上课兴趣,通过多媒体提供的事件回顾,了解基本事件史实,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加深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印象,在此基础上适当提升和扩展知识点和教学深度。

三、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分层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

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分层立体化教学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科背景和文化知识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构建以课堂理论教学为基础,以网络教学为补充,以社会实践教学为延伸的分层立体化教学活动。

1.以课堂理论教学为基础,掌握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树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本”理念,在体育院校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更新教育方法观念,转变教育方法体系,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实现各个层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通过教育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紧密相连,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形成思想共识,不断消除他们的思想困惑,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2.以网络教学为补充,深化理论

在课堂教学以外,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把现代化传播手段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中,在学校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网站,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以学生中心,在网络上开设“多媒体课堂”、“在线答疑”模块,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通过“影视观摩”、“专题讲座”模块,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通过“热点问题分析”模块,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家,满足不同层级同学的学习需求。

3.以社会实践教学为延伸,丰富理论

体育专业学生的业余的主要活动也和体育相关,任课教师可充分利用教育力量和教学资源,依托学生处,院团委,学生会开展各类主题鲜明的文体活动,配合相关部门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融入第二课堂的实践中。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层内特点,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凝练成教育主题,指导学生利用假期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促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解和内化,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对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认识,进一步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还可以依托专业实习进行社会实践,体育院校的专业实习基地主要是教育机构,比较稳定,可以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吴小华,陈彦平.建立多层次教学模式完善本、专科英语教学[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7).

[2]王林,徐元玉.最近发展区思想与研究性教学[J].内蒙古教育,2009,(4).

[3]陈秀丽,杨海艳.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分层教学模式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2).

教育学类论文第8篇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给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学科教育类课程提出了新要求,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学科教育类课程必须在课程结构、教材建设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深化改革。

关键词:学科教育类课程;课程结构;教材建设;实践教学

学科教育类课程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主流课程,传授语文学科教育知识、培养语文学科教育技能是它的两大基本目标,这两大基本目标之间的关系常常被表述为语文学科教育知识是基础,语文学科教育技能的培养要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但实际的情况是“语文学科教育知识是基础”这一地位被无形中当作为“重点”,需要在这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语文学科教育技能”往往成了陪衬。综上所述,学科教育类课程的改革与结构重建,目前可以紧紧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即课程结构(内部学科构成)改革、教材建设改革和实践教育改革。

一、课程结构改革

课程层次提升和学科结构领域扩充,指的是要提升课程的内涵,丰富学科教育类课程涵盖的具体学科范围。以往构成学科教育类课程的主干学科往往是小学语文教学法或者是小学语文教材概说和小学语文教学概论,外加教育见实习作为实践教育课程,培养出的小学语文教师能够轻松驾驭静态的语文课程。适应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现有的以小学语文教材概说和小学语文教学概论为主干课程的学科教育类课程必须提高研究与训练的规格层次,本着各有侧重、区分能级、明确阵地的原则,建设好着眼于宏观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小学语文课程论、教学设计和创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论和协调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语文课程资源和教育力量的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的学科体系。以课程层次提升和学科领域扩充为基础,按照上述原则建构的学科教育类课程新格局,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四个方向和三块阵地”。

“三个层次”是指包含与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结合紧密的语文学科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学科,以中观研究和探索小学语文教育的一般规律为主的课程论、教学论等学科,以及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案的设计与研究的教材分析、教学设计等学科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按照从一般到具体的次序,越来越贴近小学语文教育实践,将课程开发、教育研究、教学技术、实践方法、课程评价等内容整合其中。“四个方向”是指具体课程设置主要围绕课程开发与研究、教育技术(主要指软性技术)、教育研究与设计、教育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而又突出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专业知识能力的传授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影响。“三块阵地”是指课堂教育与训练阵地(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课外活动教育与训练阵地和教育实践阵地(包括到小学进行的见实习和参加社会语文教育活动等)。各个阵地学生和教师承担的角色任务各不相同。这样的课程格局既符合一般课程建设的理论模型,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造等多方兼顾,又体现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训练。

二、教材建设改革

,按照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重新解读小学语文教材,诠释小学语文教育的规律,研究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趋势,开发设计小学语文课程,尽快建设紧扣小学语文教育实际、紧跟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步伐的教材体系,已经是当务之急。针对我国目前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专业建设实际和各地初等教育存在的地域性差异,新教材的编写和体系建设需要考虑如下因素:

一是教材应该由对一般教育理论、教育规律和对小学语文教育实践和教育规律具有深入研究和深厚修养的人员编写,理想的人员构成是高等学校研究初等教育专家和小学教育界的名师的组合。这样,既可以站在宏观的、理论的角度审视小学语文教育全貌,又可以站在微观的、实践的角度深入小学语文教育内部,编写出的教材则容易体现出一般学科教育理论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指导作用,又能够体现出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二是教材要有鲜明的开放性,兼顾小学语文教育的普遍性和地方性差异,将反映小学语文教育一般规律、研究小学语文教育普遍现象作为必修课的主要内容,而将具体细部的问题诸如教学设计、活动创设等放在课外阵地或者教育实践阵地去完成,把广阔的课程开发空间留给不同地区、不同学校。

三是新教材要融会贯穿新课程标准精神,而不是对学生进行抽象的课程标准阐释与教育,通过足够量的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活动创设等具体方案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在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的融会与体现。之所以提出这样的教材建设构想,是因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有着切身的体会和感受。?

三、义务教育

《语文教学标准》把小学语文教育当作师生不断探索、不断展开、不断体验的过程,客观上要求教师具有热爱语文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崭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具有比较强的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具有从事语文教育的综合能力。适应这些客观需要,学科教育类课程也要转变课程理念,应对挑战。致力于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特别是热爱语文教育的职业兴趣和情感,是小学教育专业特别是语文方向学科教育类课程的重要任务。

通过系统的语文教育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语文教育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语文教育素养和具备语文教育探索改革的潜力,是学科教育类课程的核心任务。《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把握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实践性等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和努力建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些理念落实到对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上,用简要的话说,就是要尽全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教育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以教师为指导和顾问,以学生为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和承担者,以师生双方为评价者,由一系列语文教育实践活动构成,是复杂而且有创造力的活动。故而,学科教育类课程应树立重视和强化实践教学的新理念,将其作为专业特色教学。立足于系统的实践教学观,实践教学的活动形式,大致可以分为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大领域。课堂实践教学是指根据需要安排在课内进行的由学生为活动的设计者、操作者参与的语文教育活动,包括教学影像观摩、模拟教学、说课、评课和教学片断设计等活动类型。课外实践教学是指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安排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生独立完成的语文教育活动,包括教具制作与设计、教育调查、试讲与实习、教育方案设计、教学软件制作、友好班级活动、教学及研究信息收集整理、家教等活动类型。这些活动类型多样,基本模式是一致的,那就是定向与激励(提出目标并设法使学生自觉追求目标)、同化与图式(将新经验纳入自己的能力结构框架中,并且能够形成稳定的程序模式,产生正迁移作用)、反馈与评价(师生都能全面了解活动全程,并就活动的过程、方法、效果做出客观的评价)和强化与创新(通过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巩固能力,并且能创造性独立开展语文教育实践活动)。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