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行业竞争力论文

行业竞争力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4-03 09:50:49

行业竞争力论文

行业竞争力论文第1篇

竞争是银行业发展的动力。银行业竞争力的体现集中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市场是否发育良好,运作是否国际化和一体化。中国银行业经历了由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银行完全垄断,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众多股份制商业银行兴起的过程,金融市场结构不断演变,竞争程度日渐提高。特别是我国的资本市场近年来的长足发展,以及从业人员的金融风险意识的加强,为提升国内银行业的竞争力奠定了基础。但与世界上的主要银行相比,我国银行业在资本金充足率、盈利能力、不良资产率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银行的综合竞争力总体上还不强.其主要表现为:

1.目前我国银行业纷纷上市,但由于受以往国家所有制的影响,一些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尚未形成完善的独立董事会制度,从而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董事会制度为企业提供长远目标和战略方向;监督公司绩效(包括战略和其实施);和监督公司行政领导的任免,评估管理绩效。这造成了银行的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

2.我国的主要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在省级层面上享有相当大的自,其决策往往带有浓重的省级政府政策而非以市场为主导,而总行亦无法直接掌握它们的日常业务,严重削弱了总行的领导地位,从而不能有效地保证整个银行为一个共同的战略目标及方案而努力。

3.一些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和一些地方性的银行业务易受政府影响。出于维护地方性或国有企业的利益的目的,地方政府往往会对银行的贷款、信贷政策进行干预,使其贷款具有明显的政策性,这也加大了银行的风险。使其不能对贷款风险进行很好的控制。

4.不能有效地管理人力资源,缺乏良好的人才激励和制约机制。许多银行都存在着以下问题:(1)以员工资历(和其他不透明的因素)而不是以能力来确定报酬和事业发展机会的体制;(2)不完善的绩效管理(绩效的评核、奖励措施、和对员工明确的期望和指标)(3)五大人力资源管理程序(业务规划、要求定义、人员招聘、绩效管理和员工发展)相脱节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人才的流失,使我国银行业在的在人力资源方面的竞争力大大下降。

5.不能为客户尤其是一些“黄金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其发展细分服务的能力不强。有效地革新、开发和推广产品的细分服务能力,是提高银行竞争力的又一个关键的因素。有数据显示,在中国10%的大客户提供大约60%的银行利润。而约有10%-20%或更多的银行账户,许多只有不到100元人民币的余额,这就导致了银行资源的浪费和占用。目前我国银行业在这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能根据客户的特点提供相应的产品服务,如为有利可图的客户群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不盈利的客户群提供更合乎经济效益的服务(如把低价值客户转移到电子服务渠道);不能进行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不能通过产品组合优化改善客户群回报率以及不能通过有效的交叉销售,拓展产品使用程度以保留高价值客户。

6.大多数银行未能建立起巩固的风险管理机制和文化。不良资产问题是制约银行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我国银行业与国外银行业相比较,普遍存在不良资产率过高的问题,这也是造成我国银行竞争力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大多数银行中未能建立起有效的风险防范的机制和风险管理的制度,以及未能在银行内部培养起员工对风险回报理解的文化。

7.许多银行存在着运营成本过高的问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均利润或总利润与国外大银行相比差距甚大。要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必须削减成本。我国银行业的分支机构较多,许多营业网点的经营状况不善,从而形成了高额的成本支出。另外,管理人员对成本控制随意偶然的行为也导致了高成本的产生。还有,对一些IT项目如金卡工程的管理不善使得资源大量浪费也造成了大量的成本支出。

8.我国银行普遍存在员工尤其是一些一线服务人员素质较低,服务态度较差的问题。与国外的银行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与我国银行缺乏对员工职业道德的培训和没有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关。

二、提升我国上市银行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根据目前的现状,预计在金融领域开放后的2-5年中,随着各项减让措施的逐步落实,银行的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不断升级,全球的外资银行发展趋势也证明了外资银行对于像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以及薄弱的金融基础极具渗透力。今后的5-10年将是决定中国商业银行市场格局的关键阶段,作为我国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领头羊的上市银行,虽然在某些指标和业务与外资银行还可以抗衡,但在其它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因此上市银行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实现组织创新,提高综合竞争力

费1、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我国上市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资本充足率是银行抵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低于巴塞尔资本率的要求势必会加剧银行的风险,从资本充足率指标连续性来说,我国五家上市银行这几年均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到2005年资本充足比率只有招商银行超过10%,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和浦发银行均在8%的最低限上下,而深发展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小于8%,达不到巴塞尔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主要是因为我国上市银行的业务发展很快,随着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张,资产不断增加,几家上市银行都在补充资本金,来提高资本充足率,但由于上市银行的再融资速度明显跟随不上规模扩张的速度,由此导致了几家上市银行再融资之后资本充足率仍显示不足。

2、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从制度上增强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能力。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既是投资者选择银行的重要依据,也是存款者愿意把资金存于银行的重要因素。继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董事会机制和总经理经营负责。通过强化法人监管职能、及时准确披露信息、提高银行经营管理透明度等途径,充分保护银行投资者、存款者和服务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股东利益与存款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优先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当大股东的利益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先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当股东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碰撞时,要维护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进而,确立“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思想,为提高银行整体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3、率先与国际接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我国上市银行应率先与国际接轨,应加强与外资银行的合作。目前外资银行在外汇存款和国际结算业务领域己经分别占领了21%和35%的市场份额,但是外资银行人民币头寸资金的需求和在地域、机构网点设置的局限,会使得它们发展业务和机构设置的矛盾较为突出。这样,它们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需求必将增加。上市银行可以抓住机会,积极与其开展业务交流与合作,开展金融租赁、票据交易、大额要转让存单、资产证券化等业务创新,可以与外资银行通过在境内、外合资、合作等方式进行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在内的全能银行试点,学习和掌握国际银行业发展情况和金融创新情况,可以同外资合作组织银团贷款等。吸收外国银行资本参与自身经营,对我国上市银行自身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4、大力发展银行中间、表外业务,创新赢利模式。我国上市银行虽然发展很快,但其市场定位仍然模糊,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其它银行是雷同的,盈利模式仍处于单一状况,基本上都靠传统的存贷利差获利。目前存货款利率都降到历史最低,利差空间越来越小,银行的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客观上需要银行进行综合经营,创新盈利模式即要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其他一些新兴业务并提高其贡献度。

5、完善风险控制机制,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商业银行是高风险行业,风险管理工作的失职,将使银行背上沉重的包袱,上市银行与外资银行相比差距最大的就是不良贷款指标,相对于我国上市银行利息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情况来说,不良贷款比率的高居不下对于上市银行来说是致命的。

特别是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的深发展银行,更应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注重经营业务本身的风险控制机制,建立防火墙,提高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可以运用各种风险控制机制,实现内部控制的目的。将内部管理由经验管理转向科学管理,由目标管理转向过程管理。

三、结束语

目前,各上市银行按行员级别或按行政级别来实行工资报酬制度,而这种制度划分造成重资历、行政管理职务,轻专业技能、技术职务,导致了相当一部分水平高、能力强的专业性人才难以得到职务的升迁,为了稳定这些人才,进一步发挥他们的专业潜能,可以为专业型人才设计专门的工资报酬制度,通过制定会计人员等级制度、科技人员等级制度等复合型行员级别划分制度,使这些专业型员工获得不低于管理层职位的工资报酬,使他们为银行的持续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价值。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竞争激烈的今天,我国上市银行要想立足并取得长足发展,只有制定和实施正确而明晰的市场定位,在经营、管理以风险防范和控制等方面不断健全和完善,才能提升自身的整体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行业竞争力论文第2篇

关键词:银行业国际竞争策略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

竞争是银行业发展的动力。银行业竞争力的体现集中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市场是否发育良好,运作是否国际化和一体化。中国银行业经历了由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银行完全垄断,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众多股份制商业银行兴起的过程,金融市场结构不断演变,竞争程度日渐提高。特别是我国的资本市场近年来的长足发展,以及从业人员的金融风险意识的加强,为提升国内银行业的竞争力奠定了基础。但与世界上的主要银行相比,我国银行业在资本金充足率、盈利能力、不良资产率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银行的综合竞争力总体上还不强.其主要表现为:

1.目前我国银行业纷纷上市,但由于受以往国家所有制的影响,一些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尚未形成完善的独立董事会制度,从而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董事会制度为企业提供长远目标和战略方向;监督公司绩效(包括战略和其实施);和监督公司行政领导的任免,评估管理绩效。这造成了银行的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

2.我国的主要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在省级层面上享有相当大的自,其决策往往带有浓重的省级政府政策而非以市场为主导,而总行亦无法直接掌握它们的日常业务,严重削弱了总行的领导地位,从而不能有效地保证整个银行为一个共同的战略目标及方案而努力。

3.一些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和一些地方性的银行业务易受政府影响。出于维护地方性或国有企业的利益的目的,地方政府往往会对银行的贷款、信贷政策进行干预,使其贷款具有明显的政策性,这也加大了银行的风险。使其不能对贷款风险进行很好的控制。

4.不能有效地管理人力资源,缺乏良好的人才激励和制约机制。许多银行都存在着以下问题:(1)以员工资历(和其他不透明的因素)而不是以能力来确定报酬和事业发展机会的体制;(2)不完善的绩效管理(绩效的评核、奖励措施、和对员工明确的期望和指标)(3)五大人力资源管理程序(业务规划、要求定义、人员招聘、绩效管理和员工发展)相脱节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人才的流失,使我国银行业在的在人力资源方面的竞争力大大下降。

5.不能为客户尤其是一些“黄金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其发展细分服务的能力不强。有效地革新、开发和推广产品的细分服务能力,是提高银行竞争力的又一个关键的因素。有数据显示,在中国10%的大客户提供大约60%的银行利润。而约有10%-20%或更多的银行账户,许多只有不到100元人民币的余额,这就导致了银行资源的浪费和占用。目前我国银行业在这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能根据客户的特点提供相应的产品服务,如为有利可图的客户群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不盈利的客户群提供更合乎经济效益的服务(如把低价值客户转移到电子服务渠道);不能进行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不能通过产品组合优化改善客户群回报率以及不能通过有效的交叉销售,拓展产品使用程度以保留高价值客户。

6.大多数银行未能建立起巩固的风险管理机制和文化。不良资产问题是制约银行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我国银行业与国外银行业相比较,普遍存在不良资产率过高的问题,这也是造成我国银行竞争力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大多数银行中未能建立起有效的风险防范的机制和风险管理的制度,以及未能在银行内部培养起员工对风险回报理解的文化。

7.许多银行存在着运营成本过高的问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均利润或总利润与国外大银行相比差距甚大。要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必须削减成本。我国银行业的分支机构较多,许多营业网点的经营状况不善,从而形成了高额的成本支出。另外,管理人员对成本控制随意偶然的行为也导致了高成本的产生。还有,对一些IT项目如金卡工程的管理不善使得资源大量浪费也造成了大量的成本支出。

8.我国银行普遍存在员工尤其是一些一线服务人员素质较低,服务态度较差的问题。与国外的银行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与我国银行缺乏对员工职业道德的培训和没有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关。

二、提升我国上市银行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根据目前的现状,预计在金融领域开放后的2-5年中,随着各项减让措施的逐步落实,银行的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不断升级,全球的外资银行发展趋势也证明了外资银行对于像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以及薄弱的金融基础极具渗透力。今后的5-10年将是决定中国商业银行市场格局的关键阶段,作为我国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领头羊的上市银行,虽然在某些指标和业务与外资银行还可以抗衡,但在其它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因此上市银行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实现组织创新,提高综合竞争力。

1、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我国上市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资本充足率是银行抵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低于巴塞尔资本率的要求势必会加剧银行的风险,从资本充足率指标连续性来说,我国五家上市银行这几年均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到2005年资本充足比率只有招商银行超过10%,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和浦发银行均在8%的最低限上下,而深发展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小于8%,达不到巴塞尔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主要是因为我国上市银行的业务发展很快,随着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张,资产不断增加,几家上市银行都在补充资本金,来提高资本充足率,但由于上市银行的再融资速度明显跟随不上规模扩张的速度,由此导致了几家上市银行再融资之后资本充足率仍显示不足。

2、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从制度上增强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能力。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既是投资者选择银行的重要依据,也是存款者愿意把资金存于银行的重要因素。继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董事会机制和总经理经营负责。通过强化法人监管职能、及时准确披露信息、提高银行经营管理透明度等途径,充分保护银行投资者、存款者和服务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股东利益与存款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优先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当大股东的利益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先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当股东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碰撞时,要维护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进而,确立“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思想,为提高银行整体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3、率先与国际接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我国上市银行应率先与国际接轨,应加强与外资银行的合作。目前外资银行在外汇存款和国际结算业务领域己经分别占领了21%和35%的市场份额,但是外资银行人民币头寸资金的需求和在地域、机构网点设置的局限,会使得它们发展业务和机构设置的矛盾较为突出。这样,它们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需求必将增加。上市银行可以抓住机会,积极与其开展业务交流与合作,开展金融租赁、票据交易、大额要转让存单、资产证券化等业务创新,可以与外资银行通过在境内、外合资、合作等方式进行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在内的全能银行试点,学习和掌握国际银行业发展情况和金融创新情况,可以同外资合作组织银团贷款等。吸收外国银行资本参与自身经营,对我国上市银行自身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大力发展银行中间、表外业务,创新赢利模式。我国上市银行虽然发展很快,但其市场定位仍然模糊,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其它银行是雷同的,盈利模式仍处于单一状况,基本上都靠传统的存贷利差获利。目前存货款利率都降到历史最低,利差空间越来越小,银行的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客观上需要银行进行综合经营,创新盈利模式即要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其他一些新兴业务并提高其贡献度。

5、完善风险控制机制,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商业银行是高风险行业,风险管理工作的失职,将使银行背上沉重的包袱,上市银行与外资银行相比差距最大的就是不良贷款指标,相对于我国上市银行利息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情况来说,不良贷款比率的高居不下对于上市银行来说是致命的。

特别是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的深发展银行,更应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注重经营业务本身的风险控制机制,建立防火墙,提高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可以运用各种风险控制机制,实现内部控制的目的。将内部管理由经验管理转向科学管理,由目标管理转向过程管理。

行业竞争力论文第3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树型”理论;学术流派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9)02-0063-05

自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发表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理论开展了丰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作为20世纪90年代新兴的企业管理理论,尽管其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仍还存在诸多缺陷,甚至于对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都存在着许多争议。这就需要理论学界结合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继续补充完善这一理论。

一、国外学者关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主要论述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划时代的文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TheCore Compo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正式确立了核心竞争力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上的地位。其主要观点“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也被世人广泛接受和传播。该文也成为《哈佛商业评论》历史上所有论文中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文章。当时该文发表的时候,国外的企业战略领域正面临着信心危机。一些企业的战略规划部门被解散或大幅度精简人员,一些管理咨询公司倾向于加强企业的作业改进。一时间企业重组、组织转型、流程再造等充斥企业,而以往被重视的战略规划被弃之不用。因为实际收效甚微,所以战略规划给人一种“听起来激动、做起来没用”的印象。一些公司的领导人往往都会决定宏伟目标,但往往又被“现实的考验”挫掉了锐气。实践中,企业不断会碰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传统的战略与组织理论虽然能对发现问题提供坚实的基础,但不能完全回答和解释这些问题。传统理论虽然能对相对的竞争优势提供追踪比较的工具,但对如何培养和建立企业长期竞争优势却阐述甚少。以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为代表的一批战略管理学家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提出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使得理论与实践能更好地结合,为企业发展长期竞争优势提供强有力理论支持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根据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定义,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是“关于工作的组织和价值的传递”,“核心竞争力是交流、介入和跨越组织边界的深入工作,它涉及许多层次上的人员和所有的职能”。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组织的集体学习,来自于经验规范和价值观的传递。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经历企业内部独特资源、知识和技术的积累与整合的过程。通过这一系列有效积累与整合,使企业具备了独特的持久的竞争力。因此,核心竞争力是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能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核心竞争力是一组技能和技术的集合体,而不是单个分散的技能或技术。例如,摩托罗拉的快速生产周期核心竞争力就是建立在许多基本技能的基础之上的,如同一条生产线的产品规格尽量相同的设计原则、弹性制造、高明的定单系统、库存管理和供应商管理等。联存快递公司在路线规划和投送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是由条码技术、无线通讯、网络管理和线性规划等集合而成的。这种集合正是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核心竞争力是对各种技术学习心得与各个组织知识的总和。

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的基础之上,具体表现为企业的智力、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等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通过学习和核心竞争力的积累,企业就可能尽早地发现产品趋势和市场机会,因而,企业的持续发展是与核心竞争力紧密联系的,企业必须不断地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进一步描述核心竞争力时提出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树型”理论,见图1。将一家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比作一棵大树,核心产品是树干和主枝,业务单位是分枝,树叶和花果则是顾客所需要的最终产品,提供养分、维系生命、稳固树身的根系就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核心产品(核心零部件)里面的知识、技能或它们的集合,尤其是如何协调纷繁复杂的生产技能和融合多种技术潮流。例如Honda的发动机是核心产品,它建立在Honda的设计和开发能力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发动机又是Honda的最终产品汽车和摩托车的核心。总之,企业要获得和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核心竞争力、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三个层面上参与竞争。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最终产品是核心竞争力的市场表现,核心产品是核心竞争力的物质载体。基于上述核心竞争力的认识,企业战略的目标就在于识别和开发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具备了这种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很快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才能在顾客心目中将企业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只有在核心竞争力达到一定水平后,企业才能通过一系列组合和整合形成自己不易被人模仿、替代和占有的独特战略资源,才能获得和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

按照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著述,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延展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通向未来多种市场的潜在通道。核心竞争力犹如一个“技能源”,通过其发散作用,将能量不断扩展到最终产品上,从而为消费者源源不断地提供创新产品。如佳能公司利用其在光学镜片、成像技术和微重量控制技术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使其成功地进入了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照相机、成像扫描仪,传真机等20多个市场领域。

二是价值性。核心竞争力必须特别有助于实现用户看重的价值。那些能够使企业为用户提供根本性好处的技能,才能称得上是核心竞争力。区别核心竞争力与非核心竞争力的标准之一就是它给用户的好处是核心的还是非核心的。本田公司在发动机方面的技能称之为核心竞争力,而它处理与经销商的能力就不是核心竞争力。

三是独特性。核心竞争力就是竞争者难以模仿的,如果它是个别技术及生产技能的复杂组合,它将是不易掌握的。竞争对手可能获得构成核心竞争力

的一部分技术,但它会发现复制或多或少的内部协调及学习的综合模式更加困难。正因如此,传动系统确实是本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在过去的一二十年中却不是福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具有与众不同之处,因此不易被人轻易占有、转移或模仿。任何企业都不能靠简单模仿其他企业而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应靠自身的不断学习、创造乃至在市场竞争中的磨练,才能建立和强化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自从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核心竞争力理论提出后,国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和创造性的学术流派与观点。他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的研究是多角度和全方位的,有学者将之归纳为整合观、网络观、协调观、组合观、知识载体观、元件一构架观、平台观、技术能力观等观点,当然这些观点是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的结果,各有侧重点和优缺点。

国外学者的学术论点相互渗透、相互印证,各自从不同侧面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阐释,每一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似乎每一种观点都难以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给出精确的令人信服的界定。就连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论文中也没有给出一个前后一贯的定义式的说法。他们强调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协调性的整合能力,但在举例过程中却以核心技术指代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他们看来,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超越不同SBUS(战略事业单位)的产品技术能力,是对传统SBUS组织结构的一种反动。他们常常以简单的融合代替必要的逻辑,缺乏规范理论应有的论证严密性,因此只能称为是一种非正规的理论(杨浩、戴月明,2000)。丹麦学者尼古莱・福斯也有针对性地指出,“企业能力理论研究人员甚至在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不能取得一致意见,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与相当成熟的……企业契约相比,仅仅是崭露头脚和刚刚起步。”

二、国内学者关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主要论述

国内学者对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研究较早的应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碚研究员。其著作《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1999年),研究报告《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分析》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99年)。他认为,核心竞争力通常是指企业所具有的不可交易(不可竞争)和不可模仿的独特的优势因素,核心竞争力往往是难以直接比较和难以进行直接计量的。每个企业都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否则就不可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但未必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可以成为企业竞争力中最具长远的和决定性影响的内在因素,通常存在于竞争力的“知识”层面的最里层。核心竞争力的实质是核心理念。企业核心理念是企业领导人做出重大决策、处理重大问题、进行组织沟通所具有的独特观念和技巧,并且能够转化为整个企业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行为,成为企业生命体的核心元素或“全息基因”。也就是说,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仅仅是企业家个人的理念,而且是“企业的核心理念”。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核心,综合企业资源理论、能力理论、知识理论和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方可构建出一个完整的企业竞争力分析框架。见图2。

国内其他学者关于核心竞争力研究的主要成果,参见表2。

三、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的局限及其展望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作为20世纪90年代新兴的企业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虽然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它还存在许多缺陷,甚至于对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都存在着许多争议。

国内学者提出核心竞争力理论至少存在三种局限性:一是企业规模的局限,因为它是以某行业全球前列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二是市场背景的局限性,该理论来自和服务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三是行业的局限。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主要是在分析电子和机械制造行业企业基础之上而提炼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从他们对核心竞争力下的定义和对事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技术与核心产品的偏爱程度。实际上,不同的行业企业对其生产经营的性质有着不同的要求,也表现出不同的市场特征,而且不同的行业企业致力于学习的领域和方向也不尽相同。以机械工程为主的行业可能重视生产与作业流程的改进,生物医学行业注重研发和创新,而金融行业则更加重视业务创新、风险控制。

实事求是地讲,核心竞争力打破了传统的企业“黑箱论”,不仅有效地回答了同行业间不同企业的绩效差异,而且也解释了不同行业间的不同企业绩效差异的主要原因。但这一理论还不够成熟,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1)在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建立一套由概念、命题和定理组成更为严密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在对核心竞争力科学界定的基础上,应该把核心竞争力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思想,应用于更为广阔的管理领域中,如金融企业的管理。

行业竞争力论文第4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渊源局限性研究展望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渊源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它是与经济学研究和企业能力理论研究联系在一起的。在现代经济学中,对企业能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企业内部分工的性质和程度是限制规模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进而决定了企业规模成长的界限。大卫•李嘉图1817年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中指出,组织特定的资产、技巧和能力对分工效率影响很大。在此基础上,1920年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创立了“企业内在成长论”,指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存在着“差异分工”,这种分工与其各自的知识和技能相关,这种知识和技能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的能力。“企业内在成长论”可以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雏形。

20世纪50年代末,菲利普•塞斯内克(P•Selznick,1957年)在《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艺术》一书中指出,一个组织的发展历史造就它具有“特殊的缺陷和能力”,并用独特的竞争力表示企业与其它竞争者相比做得较好之处。随后,林内德和安德鲁也分别得出结论:拥有独特竞争力的组织有望获得更高的经济绩效。

1959年,潘罗斯发表其经典著作《企业增长理论》,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企业内部的资源。潘罗斯将企业定义为“被一个行政管理框架协调并限定边界的资源集合”,并认为企业的增长源泉是企业的内部资源。潘罗斯是西方经济学思想史上第一个强调企业内部的知识创造是企业增长源泉的经济学家。按照她的逻辑,对生产性资源的使用产生生产,生产发挥作用的过程推动知识的增加,而知识的增加又会导致管理能力的增长,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她所说的从经验中产生的知识是独特的,也即后来被概念化的独特的或难以模仿的企业能力的最初理论表述。

受潘罗斯的启发,第一个提出“企业能力”概念的经济学家是理查德森(Richardson,1972)。他在《工业组织》一文中,使用“能力”(capabilities)概念来指企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企业史学家钱德勒对现代大企业诞生、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支持了能力演进的理论(Chandler,1992)。他早期在对美国组织结构演变的研究中(Chandler,1962)提出了与潘罗斯相似的分析框架。而在他后来出版的《规模与范围:工业资本主义的动力》(Chandler,1990)一书中,则使用“组织能力”这一中心概念对现代大企业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他指出,向管理型大企业过渡创造了组织能力的基础,由此发展起来的组织能力是企业、工业甚至国民经济持续竞争优势和持续经济扩张的动力,决定了企业和国家的兴衰。

尼尔森和温特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NelsonandWinter,1982)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关于企业能力和行为的演化理论。为了理解企业的知识存在于什么地方,企业的能力如何发展变化,以及企业怎样改进寻求利润的方法,他们把企业定义为一个由组织惯例所构成的层级结构(ahierarchyoforganizationalroutines)。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核心竞争力理论得到空前的发展。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的发表,标志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正式提出。他们认为,核心能力也称为核心竞争力,就是指“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整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这是一种基于技术观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此外,众多学者从自身的研究角度出发,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形成了关于核心竞争力的不同理论。以巴顿(DorothyLeonardBarton)为代表的基于知识观的核心竞争力,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企业特性的、不易外泄的企业专有知识和信息。以克里斯汀•奥利佛(ChristineOliver)为代表的基于资源观的核心竞争力,强调资源和能力对企业获得高额利润回报和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以库姆斯(Coombs)为代表的基于组织和系统观的核心竞争力,主张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不同的管理系统、目标和价值系统、结构系统、社会心理系统的有机结合。以拉法(Raffa)和佐罗(Zollo)为代表的基于文化观的核心竞争力,指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累蕴藏在企业的文化中,渗透在整个组织中,它是技术核心能力、组织核心能力和文化核心能力的有机结合,不可能在企业里分散开来加以定位。

由此可见,核心竞争力理论尚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集体认同的分析框架,对其基本概念和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该理论还没有形成严密的体系。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局限性

在20世纪90年代中,全球的企业经营环境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也没有发生革命性的政治事件,行业的惯性和渐进性的管理变革应不会在短时期内使之发生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核心竞争力理论自身具有局限性。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隐含技术发展的线性假定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企业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强化,能够保证企业持续地拥有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这一判断显然是建立在技术的线性发展假定之上的。即认为核心技术的发展是渐进的,后面的成果是前面成果的延续和进步,不存在技术的突变和间断。但是纵观技术发展史,技术发展的总体轨迹是非线性的,线性特点仅仅是阶段性和局部性的。

技术的发展只是在其走向完善的过程中是线性的。而那些真正具有创新性的技术,其发展轨迹往往是跳跃性的和间断性的。技术发展的这一特点使得核心竞争力理论所倡导的发展战略难以成立。企业依靠对现有技术上的强化和领先,并不足以保证企业一直领先,新进入某一业务领域的企业,完全有可能利用技术的革命性变化,超越产业内现有的巨人,实现超常规的跨跃式发展。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否定比较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比较竞争优势只是企业活动在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竞争能力,是一种相对的、短期的竞争优势。而核心竞争力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和较高的稳定性,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稳定的超额利润。因而,比较竞争优势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大师凯恩斯就在其经典巨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对这种只重长期、轻视短期的做法给予猛烈抨击,他有一句名言:从长期看,我们都趋向死亡。纵观全球市场可以发现,许多成功企业都是在一个虚拟的长期曲线下做连续的短期最优化经营。可以说,企业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短期竞争。比较优势正是基于这个理论。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在《比较优势也是竞争力》一文中指出,竞争包括“生产要素”和“比较优势”两方面的内容。竞争力发挥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优势的展示过程,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力和资本流动性日益增强,导致这些要素成本在各地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从而使得比较优势的作用更加凸显。从这种意义上讲,如果核心竞争力理论否定比较优势,就相当于否定竞争力本身。(三)核心竞争力理论忽视核心能力培育的外部因素

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其它企业理论相比,更为关注企业自身素质的提升,认为企业的成长不是靠外在的力量,而是靠精心编织“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很少或几乎没有将目光投向企业外部去寻求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外部环境似乎是已知的固定因素因而被舍弃了,甚至有学者认为这正是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力所在。

有代表性的情形通常是,信服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决策者们完全陷于“内省型”的思维模式中,完全依靠自身的核心能力来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而不是追求其他的新事物以抓住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增长机会。因为忽视外部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以产品特征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会引导企业以“完全是理性的,且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的方式自然地做出不利于企业成长的决策。实际上,核心竞争力远非仅仅是做自认为擅长的事情,而是要做消费者看重的事情。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企业竞争基础改变时,要保持竞争优势必然要求企业具有学习新事物的决心和能力,反之,无视外部环境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影响,过分专注于组织内部的精耕细作,会形成“过剩的竞争优势”。

有学者指出,日本企业之所以竞争力衰退,并不是因为背离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倡导的原则,而是过分拘泥于这些原则。例如,20世纪90年代数字技术取代模拟技术,成为了核心技术,所以日本20世纪80年代在模拟技术的领先地位,丝毫无助于它在数字领域的竞争,反而起了阻碍作用,并最终导致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企业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动态地审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这是企业寻求未来利润增长点的关键。

(四)核心竞争力理论缺乏广泛的解释力

根据该理论,核心竞争力不是指单纯的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企业的生产规模,甚至不是指营销渠道、商业模式、物质资源、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等。通常认为应把核心竞争力视为一种合力,它是企业所有资源充分整合的结果,是企业驾驭内外环境的能力体系。其中有某一两项因素比较突出,它们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部分。那么,企业该选择哪方面因素去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呢?选择的标准又是什么?该理论并未对此展开深入的探讨。同时,是不是任何企业都必须具有核心竞争力?该理论对此也未作出回答。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大量的中小企业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但是他们仍然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求得了发展;它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却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独领。在解释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源泉的时候,它没有给出可行的识别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也没有对如何积累和使用核心竞争力进行有效管理提供操作性的途径。概念的不确定性和内涵的模糊性,使得核心竞争力理论缺乏广泛的解释力,从而限制了其对企业管理的指导作用。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展望

(一)基于顾客价值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无论从哪个角度界定核心竞争力,首先必须明确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什么?从其根源着手,确定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的研究对核心竞争力形成机制的认识是不明确的,对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普遍具有明显的事后追溯的特性。凯恩斯曾经说过“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消费的主体是顾客,可见顾客的需求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源泉,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更多的顾客价值。基于顾客价值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就是要以顾客为中心,通过考察向顾客传递价值的过程和环节,来寻求企业的竞争优势。顾客价值的研究视角,包括五个基本方面:研究顾客需求、分析和评价自身的能力、确定提供给顾客的价值包、选择高效迅捷的渠道传递价值包、信息的回收反馈。只有基于顾客价值,企业的思维模式才能从关注自身的“内省”型转向关注竞争对手和消费需求的“外审”型,才能避免由于忽视外部因素而陷入“竞争优势过剩”的误区,也才能抓住市场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二)基于相对优势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相对优势是指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的,具有超越竞争对手且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竞争优势。基于相对优势的核心竞争力研究有两方面特征:一是相对优势的立足点是顾客价值和市场环境,其参照系是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二是相对优势认为,有效益、有市场的竞争力才是企业所需要的竞争力,因而更加重视考察企业成本。相对竞争优势的分析框架是从市场需求入手,通过对自身和对手竞争优势的评估及成本考察,寻求企业相对竞争优势的领域,抓住研发、设计、生产、营销、服务等企业价值链中的一个或几个突出环节,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培育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和战胜竞争对手。从追求绝对优势转移到追求相对优势,企业才能从关注自身转向关注竞争对手和顾客,才能使核心竞争力满足企业最大化的利益要求,企业也才能够通过培育核心竞争力发展和完善自己。

(三)基于量化分析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由于学术界和企业界对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所以核心竞争力的评估、构建和应用,至今为止缺乏一种微观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的实证基础。在核心竞争力理论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抽象的理论的研究太多,而操作层面的研究太少,造成大量企业在实践上无所适从。长久的经济绩效能够量化企业的竞争优势,它是论证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可见单纯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何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片面的,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有必要进行方法上的创新,可以借鉴新的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在定性的同时引入定量的模型分析;同时,这种量化的研究方法还可以为企业的战略管理开发工具提供新的思维。

(四)基于学科综合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国内有学者指出,如果对核心竞争力追根求源,就会一直追溯到能力、知识、创新、学习等心理和文化的因素,而在现有的分析框架中,这些因素是很难纳入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的,因此,在回答是什么因素最终决定了企业的持久竞争力这个问题上,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解释力是有限的。

经济学的前提是理性人假设,但人在经济学上的理性主义行为是以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所观察和研究的非理为条件的,所以企业行为实际上也是有限理性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企业核心理念的认识和描述,必然涉及对企业以及构成企业实体的个人实际行为的研究和分析,这样对竞争力的研究就具有超经济学的跨学科性质。因此,今后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一定会出现学科综合的趋势,会涉及到更多学科的理论,比如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使其他学科与经济学相融合,探寻理念、价值、文化、伦理等心理层面的因素。

参考文献:

1.虞群娥,蒙宇.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评述及展望[J].财经论丛,2004(7)

行业竞争力论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竞争优势;动态能力;知识创新能力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生产社会化不断的加深,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大公司间的竞争显得尤为突出。美国《财富》杂志数据显示,美国大概有60% 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只有2%的企业能存活50年,中小企业的寿命不超过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世界500年企业平均寿命为40-42年。2005年我国商务部公开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7.3年, 品牌的生命力平均不足两年。什么才是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一直是经济学家和管理大师在不断探讨和研究的历史性课题。

一、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1985年,迈克•波特把“结构-行为-绩效(梅森-贝恩范式)”产业组织理论引入到企业战略管理领域中,提出企业的竞争优势源于企业的外部和竞争关系。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是协调、配置、整合、使用各种技术和知识的学识。提出企业的本质是能力的特殊集合体,企业真正的竞争优势源于企业的核心能力。

1991年,巴尼在《管理学杂志》发表《企业资源和持续竞争》一文,把企业资源定义为:“一个企业所控制的并使其能够制定和执行改进效率和效能的战略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过程、企业特征、信息、知识等”(Barney,1991)。探讨了企业资源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陈述了资源的有价值性、稀缺性、不能完全模仿性、难以代替性、从而建立了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资源模型。

1992年,巴顿提出核心能力存在刚性问题,无法适应内外环境的快速变化。1994年,提斯等人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把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整合、建立以及重构企业内外能力以便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

2002年温特将动态能力分为两个关键方面:“动态”是指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具有不断更新自身能力的能力;“能力”是指战略管理在更新企业自身能力(整合、重构内外部组织技能或资源)以满足环境变化的要求方面具有关键的作用。动态能力理论把企业的内外环境变化结合起来,深层次的认识到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企业能力不断的更新。

有人称21世纪是知识信息的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和信息在企业竞争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一批专家学者在动态能力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知识能力理论,代表人物有格兰特、斯宾德、野中郁次郎等,认为企业在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和更新自身能力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知识和收集、配置、整合、使用信息的过程,不断地进行学习性的创新才是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之所在,才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二、企业竞争优势的知识动态能力理论

(1)企业知识进化论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21世纪是知识创新的时代,本文认为基于企业动态能力下具有学习性的知识创新能力才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本文称为知识动态能力理论。企业的本质是知识的特殊集合体,企业知识不断创新的过程就是企业不断获得竞争优势的过程,企业知识的创新就像人类基因进化的过程要经历四个阶段:知识的变异,知识的选择,知识的传播,知识的记忆。企业知识创新演化图如下:

(1) 知识的变异

由于受到内外环境不协调因素的影响,企业的旧知识已不能适应新环境的要求,这就必然导致企业进行知识的革新,提出新的思想和惯例。

(2) 知识的选择

新思想和新惯例不一定都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所以企业必须进行筛选,选择合适的,去除不合适的。

(3) 知识的传播

筛选后留下的新思想和新惯例必须在企业里实施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就要进行知识的共享和传播,使每个员工都能享受到新思想和新惯例带来的实效性。

(4) 知识的记忆

当企业新思想和新惯例已被员工接受,他们就会潜移默化形成在这种新思想和新惯例下的组织行为,从而进行对知识的保持和延续。

企业知识创新本质是旧知识不断的消亡和新知识不断的产生,正是企业知识消亡和产生的不断交替才使企业不断的进步发展。

(2)企业动态性和学习性

动态性(知识的柔性)和学习性(知识的创新)是知识动态能力理论的两个重要内容。动态性指企业能根据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而有预测的快速的有效的调整企业的竞争战略。动态性使企业保持一定的柔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随机应变,游刃有余。学习性指根据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不断更新自我,学习新知识,新能力。学习性能力给企业不断地注入新的生命力和活力,使企业保持着常青的姿态在市场竞争的海洋中劈浪斩荆,勇往直前。

企业好比一艘远航的轮船,动态性就是轮船的导航仪,不断调整前进的方向,而学习性则是轮船的动力装置,持续的补给动力。根据动态性与学习性的内在联系,构建企业动态性能力和学习性能力的模型入下:

“L-L”型的企业属于“闭门造车型”,不愿与外部进行沟通与学习,结果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H-L”型的企业属于“形式型”企业注重内外环境的变化,但没有根据这些变化做出针对性的学习和改进。企业的竞争优势仍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

“L-H”型企业属于“盲目型”,企业不愿关注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只是漫无目的瞎学习,没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浪费了时间和经历,也没获得多大的竞争优势。

“H-H”型的企业属于“黄金型”这样的企业根据内外部环境不断地的改变而做出有针对性的学习和调整,保持企业竞争战略的不断创新与优化。

企业的动态性能力和学习性能力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只有二者珠联璧合才能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未来趋势

从企业的资源理论、企业的能力理论,企业的知识理论,企业的竞争优势理论在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深入。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的内外环境的变化越来越越难以预测,知识更新的脚步越来越来迅速。如何才能把握市场竞争的脉搏,是关系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在于知识能力的创新,知识能力的创新就要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地准确地分析,找出哪里是企业的机会和威胁,优势和劣势,根据分析的结果迅速地调整企业在市场竞争战略。企业未来竞争优势曲线如右图所示,企业的竞争优势随着企业动态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而增强。

21世纪企业竞争本质是企业动态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竞争。企业只有树立危机意识,进行不断地自我创造与更新,才能在将来激烈的市场竞争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1.新疆财经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00;2.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454000)

参考文献:

[1] 《企业理论:能力理论》 王国顺

行业竞争力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并购重组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选择和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分析企业资源基础论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出发,提出了拥有关键性资源是实现企业并购重组的前提,企业通过资源整合能实现企业价值创造的最大化的观点,并阐述了企业并购重组与资源基础论的相互促进作用。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运行、发展的动力源。企业资源基础论认为:企业的资源包括通常所说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以及有助于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各种“能力”,如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务资源、技术信息资源、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企业商誉资源、社会资源等都是企业的资源,也是决定企业竞争能力的基础。企业资源基础论认为,企业间并购重组的必要性之一就是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获得不完全流动、不可替代、难以模仿的独特资源。

本文从探讨企业资源基础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出发,深入地分析和评价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并解释了跨国企业市场并购重组的战略行为,为参与跨国经营的企业提供了现实可行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指导我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并购重组活动及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企业资源基础论与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资源基础论及其基本内容1984年,wemtefelt发表((企业资源基础论》一文,标志着资源基础论的诞生。此后,barney, petelaf等人也为此做出7重要的贡献。barney(1991)在《企业资源与持续竞争优势))一文中阐述,一个企业的资源要能够为企业获得并维持竞争优势,必须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基础上:一是资源的异质性,即不同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是不完全相同的;二是企业所拥有的这些资源和能力是不完全可流动的。在这两个假设的基础上,产生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还必须具备四个条件: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完全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

在传统的资源学派看来,企业的效益与企业所占有的可利用的有形物质资源成正比。大量企业实践证明,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无形的资源组织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强化企业的组织创新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当务之急。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是各种资源的集合体。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企业拥有的资源各不相同,具有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概括地讲,资源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特殊的异质资源,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在资源方面的差异是企业获利能力不同的重要原因,也是拥有优势资源的企业能够获取经济租金的原因。

资源的不可模仿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根源于企业的特殊资源,这种特殊资源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租金。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没有获得经济租金的企业肯定会模仿优势企业,其结果则是企业趋同,租金消散。因此,企业竞争优势及经济租金的存在说明优势企业的特殊资源肯定能被其他企业模仿。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者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认为至少有两大因素阻碍了企业之间的互相模仿:

一是模仿成本。企业的模仿行为存在成本,模仿成本主要包括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如果企业的模仿行为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在这段时间内完全可能因为环境的变化而使优势资源丧失价值,使企业的模仿行为毫无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选择放弃模仿。即使模仿时间较短,优势资源不会丧失价值,企业的模仿行为也会耗费大量的资金,且资金的消耗量具有不确定性,如果模仿行为带来的收益不足以补偿成本,企业也不会选择模仿行为。

二是路径依赖性。企业因某种原因拥有某种特殊资源,而具有某种竞争力,但这种资源的价值在事前或当时并不被大家所认识,也没有人去模仿。但随着时问的推移,这种资源的价值和竞争力优势显现出来,成为企业追逐的对象。然而,由于时过境迁,其他企业再也不可能获得那种资源或优势,或者再也不可能以那么低的成本获得那种资源或优势,拥有那种资源或优势的企业则可稳定地获得租金。

特殊资源的获取与管理。资源基础论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培育、获取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特殊资源。由于企业决策总是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资源基础论不可能给企业提供一套获取特殊资源的具体操作方法,仅能提供一些方向性的建议。具体来说,就是组织学习、知识管理、建立外部网络。

(二)企业资源基础论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1990年,prahalad和g.aryhan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核心能力》一文,将资源基础理论向工商实践方向推进了一大步。资源基础论在资源异质性和非完全流动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

资源基础论认为,企业的本质就是一个资源和能力的有机结合体,企业内部所拥有的独特资源和能力是企业获得持续性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资源基础论从企业内部所拥有的资源角度论述了企业如何取得和维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

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在外部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只要企业的某些资源具备了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完全可移动性、不完全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企业就可以凭借这些特殊的资源获得持续性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如果仅仅从静态的资源基础论的角度分析,企业是如何获得这些特殊的资源的?又是什么使得企业的这些特殊资源和普通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创造出持续性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呢?这些需要从动态的角度进行解释。

在动态环境下,企业必须具备能够应对环境变化而适时革新、整合企业资源的动态能力,适时创新,通过获得一系列短暂竞争优势而拥有持续竞争优势。然而,动态能力怎么建立、如何构思创新并将其付诸实施都离不开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作用。

基于资源基础论的企业并购重组观

(一)拥有关键性资源是实现企业并购重组的前提

资源基础论认为,拥有关键性资源是实现企业并购及组建企业集团的前提。而并购重组的必要性在于不完全流动、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可以通过并购来获得。一般看来,企业资源的不完全流动性是指从资源的所有者获得资源的壁垒。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是指难以从其他地方获得类似的资源。当一个企业实行的价值创造战略无法被其他现有的或潜在的竞争者实施时,该企业就拥有了竞争力优势。竞争者无法实行这种战略是因为他们不拥有相关的资源。在资源基础论看来,资源与竞争力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有价值的企业资源往往是稀缺的,难以模仿而且缺少直接的替代品。因此,资源的积累和交易是战略上的需要。当资源的市场交易是可能的和有效率的时,企业更可能独自行事并依赖市场。如果所有的资源可以在要素市场以合理的价格获得,那么企业也就不需要进行并购重组,因为并购重组往往招致较高的管理成本,而且会牺牲一些组织控制权。对企业而言,成功的战略是那种能够利用各种相关资源和能力并形成优势的战略。

(二)资源整合能使企业实现企业价值创造的最大化

资源基础论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强调通过整合和利用有价值的资源,来实现企业价值创造的最大化。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的资源具有异质性和非完全流动性特征,因此不同企业之间会存在很大差异性,也就是说,企业资源的异质性导致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由于资源是不完全自由流动的,使得企业之问的异质性可能会长期存在。如果一个企业拥有稀缺的、能够创造价值的资源,并且这些资源既不能够被其竞争对手所模仿,也不能被其他资源所替代,那么这个企业就具有垄断的地位,并成为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的必要条件。因此,资源基础理论把对企业竞争能力和绩效的分析与企业资源密切联系起来。

资源基础论认为,当资源不能有效地通过市场交易或联盟获得的时候,企业才进行并购重组;实现企业一体化可以使其他企业原有的资源,甚至是与自己相竞争的资源纳入到统一的企业经营管理当中。也就是说,企业可以利用其现有的资源与其他企业的资源进行融合,从而创造更大的资源价值体。资源基础论强调并购的直接原因是能为新的企业带来有价值的资源。在当今竞争空前激烈的环境下,仅仅依靠某一类型的资源并不足于使一个企业建立起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通过并购重组建立企业集团可以获取不同的资源。

资源基础论对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启示

(一)理论与实践意义

以往,资源基础论主要被用于研究企业合作性竞争、合作伙伴问的相互依赖性和结构稳定性等问题。资源基础论将企业组织作为一种社会资源来加以研究,从而使其可以将组织内部及组织问的交换理论置于一个开放系统中去分析。资源基础论在分析不平衡的“强权”合作结构和企业合作的稳定性方面,也有其独特之处。企业间通过并购重组创造出由技术和劳动力成本以及将各地资源加以互补整合而带来的竞争优势,这是跨国公司追求全球生产成本最低化、利润最大化的必然选择,是跨国公司纷纷转向复合一体化战略的根本原因。运用资源基础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问题。

(二)企业并购重组与资源基础论相互促进

在当今的国际竞争中,一个公司的竞争地位不再完全取决于公司内部所拥有的能力和资源,而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与世界范围内其他公司或企业所结成的战略联盟网络的广度和深度或通过并购组成的经济体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经营战略不断进行调整,技术创新的加快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增加了企业经营的成本和风险。通过企业并购重组组成企业集团可以降低单个企业的成本和风险,因此,并购和联盟成为全球化时代企业竞争的新范式。从科技的角度看,并购重组企业技术的互补和协同必然超过单个企业的技术能力,新的经济体内企业之间互补性技术的开放和共享使企业较之以前的各企业具有更大的优势。

(三)并购重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外部获取的重要途径

通过并购重组获得专业技术。企业通过收购兼并从企业外部获取构成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一方面,对拥有某种企业所必需的专长的其他企业,能够直接通过收购兼并为我所用;另一方面,这种方式相对于内部开发而言,所需的时问最短,可操作性强。同时,这种旨在形成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目标的战略模式,可以克服内部开发所需资源和能力不足的矛盾。

行业竞争力论文第7篇

内容摘要:国内学者对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理论分析模型等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从产业的概念出发,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产业竞争力的来源、发展以及内涵,并比较分析了几种比较流行的理论分析模型,最后提出了新的分析模型。

关键词:产业 产业竞争力 钻石模型

经济全球化进程促进了各国和各地区对竞争力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扩大了竞争力理论应用的范围。这些研究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宏观层面上的国家竞争力研究;二是中观层面上的产业竞争力研究;三是微观层面上的企业竞争力研究。从而竞争力被分为了国家(国际、区域)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中,虽然有各自的要素组合与功能发挥的特点,但产业竞争力无疑处于中枢地位。

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一)产业

产业的概念是随着18世纪机器大工业的出现而产生的。现代产业经济学一般将其定义为一个集合:它是指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和经营上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这是一个中观的概念,微观企业的集合构成产业,产业的集合与消费者和政府的经济活动构成国民经济(简新华,巍珊;2005)。从这个定义里我们能看出社会分工可以促进产业的发展和细化,它们是相伴发展的。

(二)产业竞争力

通过对目前文献资料的研究,可以发现对于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是却已经形成了几个主要派别。现将其归纳如下:

1.生产的角度。迈克尔• 波特(2002)从产业和企业开始研究国家竞争力。他认为国家的财富主要取决于本国的生产率(即单位工作日所创造的新价值,或者是单位投入资本所得到的报酬)和一国所能利用的单位物质资源。国际竞争环境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国际竞争力水平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汪莹,2008)将其概括为“国际环境学说”。金碚(1997)定义产业竞争力为: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或排除了贸易壁垒因素的假设条件下),一国特定产业以相对于他国更高的生产力,向国际市场提供符合消费者或购买者需求的更多的产品,并持续获利的能力。刘小铁(2003)将其总结为“市场力+生产力”。后来金碚在《竞争力经济学》中对这一概念做了进一步解释:“产业竞争力的实质是一国特定产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的生产力”。

2.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裴长洪(2002)从产业“集合”的属性出发认为产业竞争力首先体现为不同区域或不同国家不同产业(或产品)的各自相对竞争优势,即比较优势。这时竞争力将取决于它们各自的绝对竞争优势,即质量、成本、价格等一般市场比较因素。蔡等(2003)持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竞争力的来源之一是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选择遵循比较优势原则,能否识别和遵循国家的比较优势,是产业获得和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3.综合能力的角度。郭京福(2004)从市场的角度出发更强调生产差异化产品的能力。他认为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一产业或整体产业通过对生产要素和资源高效配置及转换,稳定持续地生产出比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表现在市场上如产品价格、成本、质量、服务、品牌和差异化等方面比竞争对手所具有的差异化能力。盛世豪(1999)给出了一个更加综合的概念: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一产业在区域之间的竞争中,在合理、公正的市场条件下,能够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它是产业的供给能力、价格能力、投资盈利能力的综合。张超(2002)以生产效率为核心将其定义为:产业竞争力是指属于不同国家的同类产业之间生产效率、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比较,以及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各国同类产业最终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并因此提出了产业组织效率理论。

不难看出以上几种论述主要包含了三层意思:生产效率。生产效率决定着产出水平,即在质量等因素既定的前提下决定产品的数量方面;竞争环境。有利的竞争环境可以带来外部经济;生产能力和生产优势。质量、价格、成本技术等优势最终体现为赢利能力。本文更倾向于综合能力的观点,认为它是以提高生产率为动力,以实现市场占有为目标,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的的竞争能力的实现。

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来源

20世纪70年代以来,竞争力问题就成为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这一概念最初源于国际贸易理论:一个国家、一类产业或一个企业的产品能够出口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即意味着这个国家、产业或企业具有某种优势或竞争力。竞争力的研究从此走向多角度化。

(一)古典贸易理论

该理论体系从各国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禀赋差异的角度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必然和根源,这两种差异也正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直接来源。

亚当斯密(1776)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绝对成本优势是国际贸易的动力,也是竞争力的所在。大卫•李嘉图(1871)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商品的相对价格差异即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的基础;特定国家应专注于生产率相对较高的领域的生产,以交换低生产率领域的商品。后来,赫克歇尔与俄林发现相对成本产生于要素禀赋的差异,提出了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论,简称H-O理论。他们认为各个国家最终将出口能密集地利用其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以换取需要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的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

(二)新贸易理论

1953年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里昂惕夫发现要素禀赋理论与美国的实际贸易情况相矛盾,提出了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从此,有关竞争力的研究出现了多角度多因素的分析理论,主要有技术差距论、产品生命周期论和规模经济理论。

波斯纳(Michael Posner)1961年在《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中将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认为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凭着技术领先优势向国外出口这种新产品,但贸易也同时促进技术落后的“模仿国”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生产技术,最后贸易随着技术差距的消失而消失。1966年Raymoud Vernon在该理论的基础上于《产品贸易》一书中首次提出五阶段论,后又经由威尔斯(Louis TWells)和赫希(Hirsoh)等人加以发展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新产品阶段、产品成长阶段、产品成熟阶段、与其他发达国家参与新产品出口竞争阶段,最后技术创新国成为该产品的进口国。1980年开始,以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观察到产业内贸易的出现,并据此分析发现规模经济带来了产业内分工的细致化和产品异质性的提高,规模经济可以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价格。

(三)竞争优势理论

该理论是从波特1980年发表的《竞争战略》开始的,其后1985年的《竞争优势》一书具体论证了价值链理论。1990年《国家竞争优势》在大量实证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这是他的理论的一个集合和凝结。另外他的产业竞争力“四阶段理论”: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对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也做出了很大贡献。

(四)国际竞争优势理论

世界经济论坛(WEF)和洛桑国际开发研究院(IMD)《1994年国际竞争力报告》(1994)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国或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并以此得出国际竞争力是竞争力资产与竞争力过程的统一。公式表述为:国际竞争力=竞争力资产×竞争力过程。所谓资产是指固有的(如自然资源)或创造的(如基础设施);所谓过程是指将资产转化为经济结果,如先制造, 然后通过国际化所产生出来的竞争力。

(五)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双重理论

金碚(1997)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在具体的贸易中互相联系:一旦发生对外经济关系,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就会同时发生作用;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易于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产业的比较优势通过竞争优势来体现;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本质都是生产力的国际比较,不同的是前者强调各国不同产业之间生产率的比较,而后者强调各国相同产业之间生产率的比较。

除了以上理论,微观经济学也从数量方面定义了竞争优势: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用价格成本之比来衡量,即价格/成本(value/Cost,简称V/C)。其中V=Sc+π+C,Sc为消费者剩余,π为经济利润。产业组织经济学从产业生命周期、市场结构、厂商策略行为、厂商博弈行为等方面对竞争力进行了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古典贸易理论重在对于价格、要素等“差异”的描述;新古典理论着重“差异”的解释,现代竞争力理论更注重竞争力的创造和计量分析。

产业竞争力理论分析模型

竞争力理论的形成为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细化分析提供了基础,后来的学者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更便于定性比较和定量分析的模型。目前比较流行的是波特的“钻石模型”,其后的学者们又做了进一步的延伸和丰富。比如鲁格曼和克鲁兹(1993)在分析加拿大的国家竞争优势时形成的“双钻石模型”;韩国汉城大学教授赵东成(1994)在分析韩国的产业竞争力时提出的“九因素模型” 等,他们根据实际的侧重点不同对钻石模型做了变形和修改。针对我国现实,张金昌(2002)提出的“九因素分析法”以及刘小铁(2004) 提出的“五要素论” 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实际操作性。

金碚等(1997,1998)提出的工业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们认为一国的产业竞争力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产业的组织问题,应该从原因和结果两个方面来体现,从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状况及其直接和间接决定因素的“原因”入手逐渐深入到对竞争力的实现―竞争结果的分析 (见图1)。

波特的“钻石模型”:该模型主要解决产业或企业如何长期赢利的问题。它通过对复杂数据和资料的比较分析和提炼,总结出决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六大因素的菱形图(见图2)。他认为产业竞争优势最大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有四项: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及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机会和政府这两个重要变量可能对产业竞争优势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其影响不是决定性的。能否利用机会以及如何利用机会还要取决于四种基本因素。政府对产业竞争优势的作用在于对四个关键因素的引导和促进上。

新模型的提出

通过以上几种理论模型的学习以及经济学和和管理学的知识,本文认为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钻石模型”应该加入一些国际化的元素;世界分工的精细化以及产业内交换的频繁,产业竞争还应关注产业内的合作互利行为;对于某一产业,竞争力的体现应该是一个不断循环和改进的动态过程。据此,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循环分析模型(见图3):

宏观客体。宏观客体是企业生存、发展,产业赖以生存的母体,更是竞争力产生的土壤。结合“钻石模型”,本文认为宏观环境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企业外部环境。除了包括相关支持性产业、竞争对手的状况外,也应该看到 跨国公司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际竞争形势的变化对于一个产业的竞争趋势产生重要影响,宽松的环境可以给予产业更大的发展空间,相反紧张的国际态势则会产生消极甚至抑制的作用。第二,机遇。机遇在一个产业的扩张发展中有时起着关键作用,这一点要求企业决策者有着与时俱进的眼光。第三,国家政策。国家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体现全民利益取向的最高决策机构,它的经济政策起着导向作用,我国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微观主体。一个产业的微观主体主要包括:消费者行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民族文化;产品是一个产业的灵魂;企业内部环境:如企业战略尤其是品牌策略已经发挥着产品识别的作用,企业结构等从组织形式上决定着某个产业的运行模式和效率。

实现手段和途径。技术决定着生产效率;广告和包装决定着产品推广度;售后使产业链得到延伸;创新是一个产业和企业长久生存和实现规模经济的保障。品牌在现代社会里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直至一个产业的代言人,有着巨大的无形价值。

竞争力的实现结果。竞争力的结果一定是可以量化的,本文认为可以从市场的实现―市场占有率以及利润的实现―利润率来检测一个产业的竞争力的大小,并且这个结果可以将信息重新返回到宏观客体及微观主体上,以便实现竞争力不断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简新华,巍珊.产业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3.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4.裴长洪,王镭.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2(4)

行业竞争力论文第8篇

战略管理理论的学派差异与发展趋势

伴随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与全球化,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会对环境的各项要素及未来的投入产出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因此战略管理变得愈发的重要。该文通过对战略管理理论各学派的梳理,以寻找各学派理论间的研究重点与差异。

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会对环境的各项要素及未来的投入产出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因此战略管理变得愈发的重要。本文将讨论、对比各学派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寻找各学派间的理论差异。

一、“5p”与学习型战略管理理论

明茨伯格对企业战略进行定义,提出企业战略是由五种规范的定义阐述的,即计划、计策、模式、定位和观念。同时,作为学习学派的代表人物明茨伯格认为,由于战略的核心是处理未知的未来,它涉及的因素太多因而无法准确预测,只有从明确的较大范围的目标与意图逐步转向具体的战略,才是合理的。因此,战略的形成与发展就是思想与行动、控制与学习、稳定与改变相结合的艺术性过程。明茨伯格在《战略规划的兴衰》中对传统的战略规划理论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战略构思和形成过程中计划、计划者和计划的不同作用与角色。他指出,传统的战略规划的错误是认为分析包含综合,因而战略规划就是战略制定,它建立在三个错误的假设上:一是认为预言是可能的;二是照例制定可以脱离其对象;三是战略制定可以公式化。实际上,计划者的作用应包括战略分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析、催化剂、构思战略、发现和检查战略;规划工作的任务是整理、细化战略和战略转化;计划本身则起到内外部的沟通和控制、一种模拟等作用。这些看法深化了人们对战略形成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二、竞争优势观与核心竞争力理论

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竞争战略理论认为,企业战略的核心是获取竞争优势,而影响竞争优势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企业所处产业的盈利能力,即产业的吸引力;二是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竞争地位。但随着经营环境中不确定性的增大,产业边界日益模糊,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日益下降,以企业恰当定位获得竞争优势变得越来越难以持续,相反却可能在产业竞争力量突变或产业转型的过程中落伍。在这种严重的挑战面前,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出现了两大新趋势:一是竞争优势理论重点开始转向以资源为基础的竞争优势观;二是强调战略形成中的学习观,并认为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就是比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进而由哈梅尔与普拉哈拉德提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与新事业发展的源泉,它们应成为公司的战略的焦点,企业只有把自己看作是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和市场导向的事业这样的层次结构时,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取得持久的领先地位。

三、 超越竞争理论

随着产业环境的日益动态化,技术创新的加快,市场竞争的全球化和顾客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企业逐渐认识到,如果想要发展,无论是增强自己的能力,还是拓展新的市场,都得与其它公司共同创造消费者感兴趣的新价值。企业必须培养以发展为导向的协作性经济群体。在此背景下,穆尔以生物学中的生态系统这一独特的视角来描述当今市场中的企业活动,但又不同于将生物学的原理运用于商业研究的狭隘观念。穆尔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这一全新的概念,打破了传统的以行业划分为前提的战略理论的限制,力求“共同进化”。穆尔站在企业生态系统均衡演化的层面上,把商业活动分为开拓、扩展、领导和更新四个阶段。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43期2014年第11期-----转载须注名来源超越竞争理论客服了大部分战略管理理论偏重竞争而忽视合作的缺陷,给出了在产业融合环境下企业经营的整体画面与企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框架, 以及企业如何在其中发展并取得领导地位的战略管理方法,这是企业生态系统合作演化理论的一个贡献。

四、各理论学派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