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零售业市场营销论文

零售业市场营销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4-01 10:11:38

零售业市场营销论文

零售业市场营销论文第1篇

关键词:顾客价值;零售业;服务营销

中图分类号:F7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2-0144-01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换,顾客需求逐渐个性化与多元化,我国服务型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零售业内的竞争尤为激烈。一方面,面临外资零售企业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知名企业的强大冲击,另一方面,我国零售业发展呈现业态多元化格局,如百货商店、超市、专卖店、便利店、仓储式商场等。同时,随着网络电商企业的崛起,我国零售业的市场营销观念已逐渐不能适应国际化经济趋势的发展。面对国内外零售业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我国零售业必须改变传统的市场营销观念,树立以提高顾客价值为中心的服务营销理念,通过提高顾客的感知价值,降低顾客的成本付出,赢得顾客的满意以及忠诚,塑造零售业良好的品牌效应,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详细回顾顾客价值理论和服务营销理论,结合零售业的特点,详细分析了我国零售业的服务营销现状,找出零售业服务营销的不足,提出基于顾客价值提高零售业服务营销策略,不断完善零售业服务营销,提高顾客价值和满意度,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1 理论基础

1.1 服务营销理论

自20世纪60~70年代至今,著名的市场营销学者对服务营销领域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对企事业单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服务营销于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西方。1966年,美国著名学者拉斯摩教授首次基于实体产品和无形服务的区别提出了以新的视角分析服务的市场营销问题,并于1974年写了第一本关于服务市场营销的书,从此,学者们开启了研究服务营销的序幕。

“服务营销”是企业在充分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关注顾客,进而提供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最终实现有利的交换的营销方式。服务营销是通过不断满足客户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赢得客户的满意,实现客户的忠诚,并最终实现利润和企业长久的发展。服务市场营销组合包括7个要素,在传统的4 ps的基础上增加了3 p,分别是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和人、服务过程、有形展示,简称7 ps。

1.2 顾客价值理论

对于顾客价值理论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学者对顾客的认知不同,研究角度也不同。美国著名的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顾客价值是顾客从产品或服务中获得收益与获得产品或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之差。他提出了著名的“顾客让渡价值理论”,即顾客让渡价值等于顾客总价值减去顾客总成本。顾客总价值就是顾客从一定的产品或服务中获得利益,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顾客总成本是指顾客为购买产品或服务所付出的成本包括货币支出、时间支出、精神支出和体力支出。顾客希望获得最大的收益,最小的成本,最大的让渡价值,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载瑟摩尔提出了客户感知价值理论,即客户感知价值就是客户所能感知到的利益与其在获取产品或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比较后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总体评价。他强调不同的顾客感知到的价值是不同的,顾客会根据感知到的不同的价值作出购买决定或转换决定。劳特朋提出4 cs理论,即customer、cost、convenience、communication。企业首先应以客户为中心,以顾客可以接受的价格提供给顾客便利,重视与顾客的双向沟通,与顾客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

2 零售业服务营销现状分析

零售业是指通过买卖形式将工农业生产者生产的产品直接售给居民作为生活消费用,或售给社会集团供公共消费用的商品销售行业。

2.1 零售业特点

零售业经营的产品多且杂,产品差异化程度低,同时零售业的顾客数量大、分布广,需求差异大,购买频率高,因此很难展开一对一的个性化营销。另外,零售业分布集中,聚集效应明显,都在最大限度的吸引客流,竞争激烈,常打价格促销大战,零售业的销售成本很高。

2.2 零售业服务营销现状

我国零售业对服务营销的理念理解不够,仍然持有的是传统的市场营销观念,对顾客的服务不细致和深入。同时,没有实现由产品为中心转化为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理念,对顾客需求不了解,没有对客户进行合适的市场细分,定位不准确。最后,我国零售企业不重视内部员工的重要性,不重视一线服务人员服务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训,导致服务人员缺乏良好的服务态度和优秀的服务技能,使员工不重视对顾客的服务,严重影响了顾客的服务质量。

3 以顾客价值为中心实施零售业服务营销

3.1 转变传统的市场营销观念

面对国内外零售业的激烈竞争以及消费者需求日渐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挑战,零售业应转变传统的市场营销观念,转变为以顾客价值为中心的服务营销理念。当前,很多零售企业一味的强调市场占有率,把提高销售额作为企业目标,甚至为了争夺顾客大搞价格战,严重影响了整个行业的良性竞争和顾客利益。现在的消费者已经比较理智,不再是以前完全以价格为唯一取向标准,已经转变成追求良好服务的客户,再加上外资企业的涌入,我国零售业面临外忧内困的状况。因此,我国零售业应根据顾客需求,强化以提高顾客价值为目的的服务营销理念。

3.2 具有全员服务营销意识

服务营销就是全员营销、全程营销。员工在零售业的服务营销活动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热情周到的服务能给顾客良好的感知,能大大增加顾客的感知价值,能影响服务营销的效果。但是服务营销不只是内部员工的事情,而是需要全体员工,从上至下都有服务营销的意识,重视顾客价值,从上至下推行服务营销理念,全员都为顾客而服务,都以提高顾客价值为目标。针对一线员工直接面对不同的顾客,企业的管理层应给内部员工一定的授权,并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重视与员工的沟通,了解员工从顾客那收集到的信息,并不断改善企业服务营销现状。

3.3 识别顾客价值,找准市场定位

基于顾客价值实施服务营销,首先应识别顾客价值。因为顾客感知价值的不同,零售业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营销活动。零售企业的顾客分布较为广泛,差异性也很大,因此,零售业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目标顾客群,了解顾客需求,根据顾客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营销策略。零售业应通过市场调研,与顾客进行双向沟通,定期的收集顾客对零售业服务营销状况的满意度反馈,以便更好地了解顾客的价值偏好和感知价值,找到存在的不足,改善不足,为更好的实施服务营销打下基础。

3.4 提供个性化服务,改进服务质量

现在的消费者普遍比较挑剔,越来越不满足现在零售企业提供的标准化服务,因此,零售企业应提供更多的个性化产品和个性化服务,如提供班车服务、休息座位、免费书籍以及便民服务等特色服务项目,提高顾客的感知价值,降低顾客的成本支出,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同时,零售业还应改进服务质量,认真挑选服务人员,对服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职业素质。零售企业还应定期对现有顾客进行市场调研,收集顾客满意度反馈信息,找到零售业服务营销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的改善,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总之,价格只是影响零售业顾客购买及维持购买的低层次原因,良好的服务以及顾客满意度才是决定零售业顾客购买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零售业应以提高顾客价值为目标,提高顾客的总体感知价值,如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降低顾客总获取成本,如价格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等,提升零售业服务营销水平,塑造零售业良好的口碑,提高零售业的品牌价值,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零售业市场营销论文第2篇

关键词:长尾理论;县域;商业零售企业;经营策略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1-0001-03

Business Strategy Research of the County Commercial Retail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Long Tail

Shen Dongsheng

(Anhui Finance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Hefei 230601,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long tail theory,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unty commercial retail enterprise management status. And finally gives a differentiated market positioning,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ts own brand, innovation and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pioneering online sales channels,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atic price promotion and enhance the shopping environment and service, etc.

Key words:The long tail theory;County;Commercial retail enterprise;Business strategy

1 引言

县域中小型零售企业是指消费群体定位在县、镇(乡)两级市场的零售企业。其经营一般立足四线城市,深耕农村市场。零售企业(如商场)的经营模式一般可分为联营模式和自营模式两类。联营模式是由商、经销商在商场内销售,商场利润来源根据销售额拿扣点,经营费用、经营风险、商品所有权属于商的一种经营方式。这种模式是当前商业零售企业中占主要业态。自营模式是指商场组织资金直接从制造商或省级商处进货,商品所有权归零售企业,盈利依赖于购销差价,企业承担一切经营费用、经营风险的一种经营方式。这种模式一般在中小型商业零售企业应用较为广泛。由于企业规模小,面向的是县级市场及农村市场,所以产品一般以中低档商品为主,企业的品牌影响力较低。在这样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下,县域中小型零售企业相比一些大型零售企业通常采用的“联营”为主的经营而言,一般都采用“自营”方式经营。而在“自营”模式下经营往往会造成一些“不经济”的经营效果。主要表现在:第一,产品零散、品种广泛;第二,资金占用成本大;第三,库存风险大;第四,人力成本高,需要大量的采购人员和管理人员;第五,采购过程中成本比较难控制。所以,县域中小型零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经常存在“难管理、不经济、效益低”等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普及,长尾理论在中小型企业经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也为县域中小型零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指出了一条经营的新思路和新机遇。笔者在介绍长尾理论的基础上,就县域中小型零售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并从长尾理论的角度给出相应对策,以期能给县域中小型零售企业的经营提供借鉴。

2 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The Long Tail)是互联网络时代下发展的一种新理论,是由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在2004年10月最早在《长尾》一文中提出,主要指那些原来不受重视的销量小、种类多的产品或服务由于总量巨大,累积起来的总收益超过主流产品的现象。这种现象叫长尾效应,这种长尾效应在互联网领域,尤为显著[1]。长尾理论是互联网时代兴起的新理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过去企业和组织一般只关注重要的人或重要的事,如果用正态分布曲线来描绘这些人和事,即他们只能关注曲线的“头部”,而将处在曲线“尾部”这个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才能关注到的大多数人或事忽略。但是在网络时代,由于关注的“尾部”的成本大大降低,从而使关注“尾部”产生的总体效益可能会超过“头部”。正是在这一理论的发展下,企业和组织开始利用长尾理论,通过开发和提供分散的个性化、差异化产品来开拓市场、创新经营。县域中小型零售企业的企业规模小,市场需求分散、产品品种多样。长尾理论能很好地切入县域中小型零售企业这种经营特质,使企业更多地关注市场的“尾部”,将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3 县域中小型零售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3.1 产品缺乏品牌,产品质量控制较难 由于面对的消费群体及企业规模等原因,县域中小型零售企业主要以“自营”模式经营。这种模式下经营的企业往往缺少品牌产品,并且产品从采购到销售、售后都由企业自己管理,所以产品的质量控制环节多,难度大。如果管理控制不力,企业会经常造成质量欠缺,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3.2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受地域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县域中小型零售企业工作人员通常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在经营的过程中大多缺乏创新,他们遵循着传统的商店的经营方式进行销售。企业经营往往没有统一的营销策略。尤其是地处偏远地方的一些商业零售企业,信息化系统方面还没有普及,很多企业还停留在人工操作阶段,对于一些便捷的操作控制系统和智能化水平较高的后台和前台处理管理系统不是很完备,这就大大影响了企业内外的信息交流,一方面不便于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使企业的供应链信息不通畅,不能及时采购和补货,从而容易造成供销脱节。

3.3 消费者群体分散 县域的消费市场居民与大中城市场相比,本身的居住就比较分散,流动人口又少,所以,市场分布区域较广,致使县域中小型零售企业的市场区域跨度大,一些产品的配送成本就显得过高,这也是县域中小型零售企业市场开拓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瓶颈。从目前的一些数据显示,在我国,县域中小型零售企业产品的配送率远低于大中型城市商业零售企业的平均配送率,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零售企业相比,更是有天壤之别[2]。过低的配送率,不但制约了企业配送中心的发展,而且增加了产品库存成本。从而导致县域的商业零售企业的资金周转相对较慢,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利润和发展。

4 长尾视角下县域中小型零售企业经营对策

4.1 进行差异化的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是指企业针对其目标顾客的消费心理进行产品和品牌设计,树立企业在目标顾客心目中的某种形象或某种个性特征,从而保留某种深刻的印象和独特的位置,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简而言之,就是创立企业在客户心目中某种独特的形象[3]。县域中小型零售企业发展过程中首先要找到自己在市场中的独特定位。在我国,由于固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以农村市场为主的县域市场的消费特征与城市市场相比有着一定差异性,所以县域中小型零售企业的市场定位一定要符合县域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突出县域市场的经营特色。比如可以定位于价廉物美、耐用实用、方便货真等。尤其是价格的定位,对于县域中小型零售企业而言,价格是影响销售的一个关键因素。由于县域消费者收入水平的限制,一般对价格比较敏感,因此可以考虑简化包装降低成本,在价格上应采取低价策略,让消费者花更少的钱能买到价值相等的商品。

4.2 在产品特色化下发展自有品牌 县域中小型零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在产品特色上、个性上做功夫,注重研究分散的小众市场需求,从而培育出企业产品自身的特质。销售的产品要针对县域的消费群体进行设计,品种要丰富多样化,满足小众需求。可根据自身经营状况与当地农村生产的实际情况,通过加强合作创新,将当地丰富的农副土特产品纳入到企业的销售中,或者对农副土特产品进行再加工后,进行简单的包装后纳入到企业的经营范围。在业态发展上,可适当地丰富企业的更多业态来。如可选择“超市+餐饮+百货”等形式。这些业态的组合模式,主要是为了强化各业态间的协同效应,方便消费者的“一站式”购物需求。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发展,逐步开发企业的自有品牌产品。自有品牌是商业零售企业自己创意并使用于所经营的商品的品牌。经营自有品牌与经营制造商品牌相比,具有无形资产优势、成本优势、特色优势以及领先优势的特点。所以,自有品牌对商业零售企业的自主经营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长远发展非常有帮助。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发展自有品牌是商业零售企业提升利润的新的增长点,销售自有品牌商品也是世界商业的一个总趋势[4]。

4.3 创新人力资源的开发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5]。从县域中小型零售企业整体来看,由于其大多采用自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比联营模式在规模效应上更有后劲,其利润、成本优势与其经营规模的扩大是正比例关系,但这种模式的经营最大的制约因素在于人才的培养与开发。自营模式需要的人才是一种综合型的能独挡一面的的成熟的经营管理人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才。这样的人才短时间很难培养。所以,企业要将人力资源进行动态管理,适时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和人才的储备与选拔。对县域中小型零售企业而言,由于受人才环境的制约,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一般宜从企业内部做起。企业和各级管理人员必须从基层做起,从员工起步,从柜组长开始,必须有这个历练。这是符合自营经营模式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除了给予培训、进修、学习机会外,另外,对有培养前途的骨干,让他们沉到基层,在第一线磨练意志和积累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创造价值。县域中小型零售企业的人才开发坚持从基层筛选,使他们既是销售终端,又参与采购与管理,这样经过长期历练,就会形成一批购销业务的行家能手,成为一支执行力强、熟悉市场的业务管理队伍,这是县域零售企业自营模式得以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证。

4.4 开拓网上销售渠道 根据长尾理论,鉴于县域消费市场需求的分散性和差异性,以及电子商务良好的发展前景,县域中小型零售企业要紧跟形势,大力发展本企业的电子商务经营,使实体店和网络商店两种模式共同推动企业销售和发展。同时,在发展电子网上商城进行销售的过程中,应该协调好实体店与电子网络商店之间的关系。网店的商品价格由于其销售成本较低,其产品的价格一般会比实体店的产品要低,这在实际运营中会对实体店造成一定的冲击,甚至严重影响到实体店的销售。为了使两种销售模式协同发展,企业需要在网店经营的产品品种上慎重选择,首先,针对不同的消费群进行细分,使两种形式的商店错位经营,减少产品的重复配置,尽可能做到网上网下的差异化经营。其次,要注重通过网络渠道与消费者进行沟通,通过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不断地推出消费者满意的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

4.5 适时开展的促销活动 针对县域市场对价格的敏感性,企业可适时开展促销活动,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通常可采用的促销方式有:招徕定价、季节折扣、心理定价等,这些方式可根据企业实际经营单独或综合使用。同时,要重视口碑宣传的效应。因为县域市场消费者存在着一种邻里之间、亲朋之间往来频繁的特点,信息非常开放,口头传播往往成为信息传播的一种主要方式,口碑的力量非常强大,购买经验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很大。所以县域中小型零售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要注重对产品的售后服务,扩大企业产品的口碑效应。另外,作为县域中小型零售企业,由于其消费者和顾客对价格敏感性较强,可借鉴国外商业零售企业采用自动降价来促销产品,以满足域消费者的求廉心理愿望。自动降价不但可以满足他们的这种要求,而且对于企业回笼资金,加强货物流通、提高人气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4.6 提升购物环境和服务水平 当然,随着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县域市场的消费者,他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他们在追求物美价廉的产品的同时,也开始注重购物环境和购物体验了。很多人购物不仅仅是为买东西,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压力宣泄的方式,购物环境越来越被重视,而且一些贴心的服务有时比低价更具有吸引力。所以,作为县域中小型零售企业可借鉴大中城市的零售企业和商场一方面加强购物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可改进卖场的环境,推出一些特殊的服务,如:小孩的“临时托管”的服务、婴幼儿的游乐服务等。

参考文献

[1]沈东生.基于长尾视角下的中小型单体酒店营销策略研究[J].经济论坛,2013(29):142-143.

[2]卜森.农村连锁超市营销竞争力分析及战略选择[J].市场与贸易,2009(7):93-94.

[3]周前.浅谈市场与市场定位策略[J].北方经贸,2013(4):47-48.

零售业市场营销论文第3篇

论文摘要:现阶段,我国零售企业在本土面临的国际化竞争越来越激烈,行业格局变化受到国际零售企业的冲击。市场份额不断被挤占。反思国外大型零售企业无不在国际化营销中,获得新的增长点,我国零售企业亦可仿效而行。根据零售企业国际化营销的内动力和外推力理论,我国零售企业走上国际化之路是必然的,一是国际形势的驱使。二是企业战略发展的长远需要。

国际零售企业开展跨国营销已有二十多年了,早在1985年,零售学家Kaeher提出有关零售企业国际化营销动因理论,他归结于“拉动(pull)”和“推动(push)”要素,这种思路为理解零售企业国际化的动机提供了一个基础框架。还有学者认为零售企业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利用在本国发展起来的竞争优势,例如,经营模式、品牌、专业优势和健全的网络体系等。欧洲电器和DIY零售业务是在市场的集中和规模经济的推动下创建的,它为零售企业跨国营销的动因分析提供了参考。

零售企业跨国营销的动因也可以归纳为:跨国营销的“推动力”和“拉动力”因素。“推动力”是推动我国零售企业跨国营销的潜在内力,包括零售新技术、独特的产品、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国内市场狭小发展空间的限制等等。而“拉动力”主要是从国外市场的吸引力来看,国外众多的市场机会和市场规模、良好商业基础设施等因素,促使国内零售企业扩大经营空间,实现零售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

一、我国大型零售企业跨国营销的“推动力”

1、应用新技术增强竞争能力

零售新技术是推动零售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应用于零售经营,不受时空限制,轻易迅速更新与获取交易信息,从而大大降低商品交换成本。据专家估计,目前互联网上的交易成本约等于传统方式成本的1/10,这使零售企业在跨国发展交易成本上大大降低。随着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我国零售业中广泛应用,使零售业的技术含量陡增,这不仅表现在拥有尖端的科技设备,更包括专业人才的吸纳和使用。迫于外资零售企业的竞争压力,我国大型零售企业加大了技术投入和人才引进,例如,一些大型零售连锁企业相继建立计算机网络,采用条码技术和POS系统,对产品的采购、销售、库存实行单品管理,自动补货,大大降低了库存成本。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企业竞争能力的同时,为零售企业在目标市场上实施跨国经营赢得了比较优势。

我国零售企业意识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供应链的管理,重视物流技术的开发和配送仓库的建设,在2003年我国限额以上的零售企业建配送中心1346个,较2002年增加144个,增长比率为、12.2%。零售企业通过对适销品类的大批量采购,降低进货成本,实现商品的低价定位策略。利用新技术通过与供应商共建联系系统(如信息共享),辅助供应商可以降低产品成本,如对供应商的劳动力成本、生产场所、存货控制及管理工作进行质询和记录,迫使其进行流程再造和提高价格性能比,使供应企业同零售企业站在同样的角度致力于降低产品成本及其供应链成本的运作。

2、具有商品和服务的优势

我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大国,比如,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服装、鞋帽、玩具等产品,由于物美价廉深受各国消费者的喜爱,一些国外知名厂商(如沃尔玛)纷纷在中国设立采购基地,中国的零售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发展出口,如我国的轻工、纺织、日用品、农业机具、家电、小型机械都很适合非洲市场,哈尔滨百货商场就与哈尔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合作经营,将国内市场滞销积压的库存商品运至安哥拉的保税仓库,在安哥拉开展灵活多样的批零业务,生意极为兴隆;另外,中国轻工技术合作公司在马里开设了“新华商店”经营批零业务;福建外贸中心在非洲建立了“西非分拨中心”兼营批、零业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一些具有浓厚民族文化特色的商品,如民族工艺品、古玩、中药等在发达国家也备受青睐,也可以成为主力经营的商品。

现阶段,中国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与相关服务行业的市场化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以及零售设施技术提供者的快速进步,使得零售业在走出去时得到服务和支持,为企业长期、持续地开拓国外市场提供养料。与零售业相关的行业的快速成长提供了支持。零售业相关行业主要有商品的生产者、物流供应链企业和金融、保险、信贷等服务行业以及零售设施技术的提供者。中国的制造业正在世界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成为“世界工厂”,中国的许多产品畅销国外市场,受到各国消费者的欢迎。中国的出口商品会成为零售企业走出去海外办店的主要商品来源,也会因此而成为主要特色之一。

3、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国际零售商业巨头,包括沃尔玛、家乐福和麦德龙等,基本上都已进入我国,目前还加快了在我国扩张的步伐,展开了扩张竞赛。未来在20年内,外资商业网点将遍布中国各地、商业竞争将空前激烈,国内零售企业的市场空间在不断萎缩,严重阻碍了企业规模的扩大而无法实现规模效益。我国零售企业只有实施跨国营销战略开辟新的生存空间,才能稳步发展;也只有实施跨国营销战略,才能更快、更直接地培育和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如果局限于本土作战,将会非常被动,防不胜防,最终节节败退,丧失本地市场这块肥沃的“疆土”。从零售企业的发展规律来看,总是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自国内至国外逐步发展壮大的。零售企业要壮大乃至成为行业巨头,就必须实施跨国营销的战略。

二、我国大型零售企业跨国营销的“拉动力”

1、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经济全球化使零售企业经营诸要素跨国流动的障碍越来越少,而且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最重要内容就是市场全球化,零售企业商品购销、资金筹措等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才能最优地实现“贱买贵卖”,获取最佳效益。一个仅在国内配置经营要素的零售企业,面对许多在全球范围内调配经营要素的竞争对手,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因而,国际化经营成为零售企业优化配置、提高效益的必由之路。也只有在国际市场上摸爬滚打,在与跨国零售商较量的过程中才能学得真本事,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培育和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在广阔的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各国家之间的贸易协议或联盟协定为零售企业的发展扫除了部分障碍。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为促进国际商务和放松管制发挥重要作用,还有欧洲共同市场、东南亚国家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都为零售企业提供了广泛的跨国营销的机会。

作为WTO的成员,中国企业应享受的权利主要有:享有多边的、无条件的和稳定的最惠国待遇与国民待遇;享有“普惠制”待遇及其他给予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照顾,享有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争端的权利,等等。就零售行业而言,它主要体现在世贸组织成员以及整个国际社会对中国零售企业逐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实行国民待遇方面。这就为我国零售企业实施跨国营销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

2、国际市场机会涌现

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就是市场机会所在。同时,各国的文化、产品、服务也存在着差异,而各国国内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的。要求有多样的产品、服务与之相适应,这也为零售企业实施跨国营销提供了盈利的机会。同样的产品、服务在不同国家存在价格差异,较大的利润空间诱使零售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一些发展中国家及落后国家生产水平较低,商业发展滞后,市场供应总量、结构都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些都为我国零售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舞台。

3、需要广阔的市场空间来实现规模经济

零售业市场营销论文第4篇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零售行业已成为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仅仅靠价格竞争和规模化来获取市场份额已经不再是理想的竞争策略。建立文化营销,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文化精神需求,成为零售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成熟,零售行业擅长采取的价格战和规模化等策略的竞争空间越来越小,随之产生的具有较高层次的文化营销竞争已成为一种定势。文化营销战略以鲜明的时代特性、科学的经营理念、有效的实践运用使自己始终处于市场竞争的制高点,从而能够有效地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如何科学、有效的将文化营销嵌入零售行业的竞争当中,是决定每一个零售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 价格战阻碍零售业的发展 

在中国经济市场化的进程中,价格战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为了打开和赢得市场,经营者想尽了各种办法来降低成本,平价商场如雨后春笋,折价销售遍地开花。然而价格大战的最终结果往往是博弈双方的利润极低,构成一个稳定的“纳什均衡”。这个结果可能对消费者是有利的,但对经营者而言却是灾难性的。 

价格竞争策略是市场竞争中最常见的现象或方法。它有利于企业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促进企业提高效率,挤占市场份额。但价格战同时不可避免的引起业内同行之间的互相拼杀和报复,导致行业利润下降,国家税收流失 ,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和长远发展。由此看来,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一味盲 目的追求价格下降所带来的微薄利润。不但不能有效的击败对手。反而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因此,零售企业必须加大营销观念的创新,以创新求生存、求振兴、求发展。 

二、文化营销战略是零售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技术、高价值、高档次的商品不断增加,产品的差别化、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明显。消费者对产品的认识不仅包括质量 、价格等理性层面的理解,而且越来越强调以文化知识、个性、品位等为主要内容的情感因素。企业为了提高产品的认知度及顾客的忠诚度,更好的吸引消费者。必须为产品或品牌注入更多的文化性因素,以显示和竞争对手的不同。而对于竞争激烈的零售企业。更要重视通过对无形资产的软投入形成差别化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文化营销则是在营销过程中充分表达了消费者的价值取向,从而引起价值共鸣,在价值共鸣状态中达成促销,完成文化营销的历程。 

所谓文化营销是基于文化与营销的契合点,有意识地通过发现、甄别、培养或创造某种核心价值观念来达成企业经营目标一种营销方式。文化营销以消费者为中心,但是它强调物质需要背后的文化内涵 ,把文化观念融会到营销活动的全过程,是文化与营销的一种互动与交融。近年来,很多零售企业尝试将文化营销的理念嵌入营销竞争之中,着力提高商业服务的文化档次,把消费者的购物过程变成知识的启迪、艺术的享受、情感的交流过程,相继开展了消费者知识讲座、摄影大奖赛、时装表演等丰富多彩的营销活动 。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企业营销理念的正确与否决定了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成败。企业文化的发掘和提炼不能以自我利益观为中心,必须重视消费者的价值感受,要真正把文化营销作为企业与消费者寻求价值认 同的过程 ,向消费者传递企业的文化信息。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企业所主张的营销理念。 

三、文化营销的应用策略 

(一)产品文化营销 

对于产品的理解菲利普在《营销管理》中提到,产品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核心层、基础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企业首先应满足消费者最基本的核心产品、基础产品、期望产品,然后在附加产品与期望产品上做文章。由于现代经济的发展,一般同类具有竞争力的零售企业都能满足最基本的产品层,要想进一步发掘产品的差异化,企业必须认识到产品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物质的生理的需求,更要给予他们心理上、精神上的满足。 

产品文化营销是文化营销的核心。它具体表现为设计、造型、生产、包装、品牌、使用等各个方面。例如,经过调查发现,2006年春节消费市场的特点之一就是年货市场文化味特浓。一些零售超市独具匠心地将庙会引进店内,推出多种商品一条街等;还有的特意将春联、灯笼、年画、剪纸、爆竹等民俗年货纳为年货街,不再小规模销售;还有的在店堂布置上下足工夫:一串串红灯笼,形形色色的“福”字,大大小小的中国结,身着唐装的收银员和热闹的迎春锣鼓 ,增添了浓浓的年味。这些具有鲜明传统文化色彩的营销措施,使产品的包装体现出了自身的特色,不仅良好地继承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而且创新发展融合了时代文化风貌,巧妙地利用文化差异增添产品的魅力。一方面使消费者赏心悦目,激起他们的共鸣与感动,另一方面商家自身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其实就是文化营销战略的具体体现。 

由此可见,提高产品自身的文化含量 ,满足消费者需求和欲望的核心价值,是加强企业文化营销的根本途径。

(二)品牌文化营销 

在市场营销中,品牌不仅仅是便于识别,而且是产品形象和文化的象征。品牌是产品的一种“视觉语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会逐渐转向品牌的竞争。牌文化营销就是要突出品牌个性,丰富品牌的内涵,增强品牌在目标市场上的号召力。 

目前 ,对中国零售企业来讲,在品牌建设方面面临着两条战线作战的问题。一方面需要迅速打造零售商的企业品牌 ,使得 自己能够在即将展开全面“斗争”中占有有利地形;另一方面国内零售企业也要清醒地看到,许多跨国零售企业不仅拥有良好的自身品牌价值,而且努力打造旗下 自有品牌的力度也是惊人的。在美国,著名的西尔斯零售公司 90%的商品都是自己的品牌,以沃尔玛为例,其自有品牌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很高,所开发的samschoice可乐,价格比普通可乐低 10%,利润却高出 10%,在 自己门店中的销量仅次于可口可乐。因此 ,我国的零售企业尤其是大型零售企业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出局 ,也应采取 pb战略(自开发商品战略)进行产品开发,以取得品牌竞争的主动权。 

在商品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品牌”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在“人群”中识别的符号,它更是直接体现着一种差异化、一种价值、一种获得消费忠诚的理由。甚至可以武断一点的讲,品牌缺失的零售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位置,最先被淘汰与消失的就是那些“只卖商品”的零售企业。因此,只有经营名牌产品,并创造出 自己的品牌文化,零售企业才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并逐渐形成市场影响力,从而使品牌所代表的产品被充分认识和认同,也只有这样,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才愿意支付超过实物价值的额外价值,企业才能获得财务、竞争等方面的优势。 

(三)个性文化营销 

消费个性化是时代潮流。今天,消费者的素质空前提高消费者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情感化等特点。市场已经细分到个人,社会呼唤一个人的市场。正如一句广告词所说的:客户需要的不是单一的技术 ,而是完整的解决方案。 

个性文化营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进一步细分化和个性化的必然要求,它强调当今企业须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代表着当今企业营销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趋势。个性文化营销 ,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企业的营销要有自己的个性、用 自己的特色创造出需求以吸引消费者;另一方面是全方位地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全面竞争时代,没有特色就无法胜出;同质营销时代 ,没有特色就无法让消费者记住。特色化首先是基于对目标市场和消费需求的深刻了解和尊重 ,是对竞争环境的深刻了解和把握,是共性营销中的个性文化营销。正如我国一些零售企业定时举办的“vip文化节”。企业通过开展一些有品位、有趣味的文化活动,不但可以利用文化独特的亲和力,把具有相同文化底蕴与文化喜好的消费者聚集在一起,达成有效的沟通,取得价值观的认同。而且可以通过这一系列的个性服务,起到促销的效果使企业的用户和潜在用户获得独特的文化附加值,起到“涧物细无声”的品牌推广效果。 

由此我们认识到,营销绝不仅仅是促销。明确“我是谁”,打破固有思维定势和从众怪圈,走出个性化路线:寻找个性之根、形成个性之树、传播个性之香。求新求变,这才是我国零售业营销突围的必由之路。 

上述几种文化营销策略,在实际营销活动中并不是截然无关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有时在同—个营销活动中也会运用多种文化手段。总的来说,在消费心理13趋成熟,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时代背景下,零售企业必须突破价格竞争的障碍,运用多种文化营销策略,创立品牌,更新与消费者的价值链关系,打开“文化”思路,多层次、多角度、个性化地实施文化营销策略,把文化营销落实为一种营销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l]崔会斌,曾路.文化营销——提高品牌权益的有效途径.现代管理科学,2007(3). 

[2]胡志伟.文化营销 的误 区与超越.商业现代化 ,2007(6). 

[3]张党利,郗芙蓉.文化营销概念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2). 

[4]朴世镇.文化营销的战略及模式探究.商业时代,2007(8). 

[5]吴洁.现代零售业如何开展假日文化营销.商业时代,2006(4). 

零售业市场营销论文第5篇

关键词:直复营销 零售商 发展 问题

直复营销概述

根据美国直复营销协会(ADMA)的定义:直复营销是指一种为了在任何地方产生可度量的反应和(或)达成交易而使用一种或多种广告媒体的互相作用的市场体系。直复营销的主要形式有目录营销、电话营销、网络营销、电视营销等。

直复营销不同于大众营销,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直”与“复”。“直”表现为两层含义:一是直达目标市场,即在直复营销活动中,企业依靠直复营销特有的传播媒介可以将商品信息直接传递给目标市场;二是直接完成销售,即通过直复营销,销售企业可以撇开分销商,独立完成销售活动。“复”也表现为两层含义:一是及时回复,即直复营销媒介为买方提供便捷的信息反馈渠道,以便买方及时响应企业推出的发盘信息;二是双向沟通,即企业可以借助直复营销传播媒介,记录和分析顾客的消费需求,测评直复营销的效果,不断调整经营活动,从而达到以交易为导向的循环往复的良性互动。

直复营销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引入中国。夏俊(2008)认为:今天低估直复营销战略的后果将可能是灾难性的,因为媒体技术、市场和消费者行为的演变都在使营销指向更高层次的互动性、个性化和精准性。信息技术革命和信息化不仅推动了直复营销的战略地位的提升,而且大容量、互动性和低成本在线媒体的发展还同时促成了直复营销的技术可能性和经济可行性。

直复营销零售商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关于直复营销的研究侧重于将其作为一种营销手段,探讨其在企业中的运用。但是直复营销实际上也是零售业的一种业态,对于直复营销零售企业,学者们的研究相当缺乏。直复营销被认为是无店铺零售的一种形式。巴里·伯曼、乔尔·R·埃文斯(2011)认为:当零售商使用不依赖于店铺的零售战略组合来达到接触消费者、完成交易的目的时,我们说他们正在从事无店铺零售,有直复营销、直接销售及自动售货机三种形式。直复营销则是顾客首先通过非人员媒介(如直接邮递、电视、广播、杂志、报纸或计算机)接触一种商品或服务,然后通过邮件、电话、传真以及应用日益广泛的计算机发出订单的零售形态。

目前,无店铺零售已作为零售业态被列入我国的零售业态分类标准。在无店铺零售业中,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和电话购物等以直复营销方式进行零售的业态占据了主要地位,这些零售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拓展性,为整个零售业带来了变革性力量。而国家标准将其作为零售业态的地位确立,也进一步推动了零售业的变革。正是在这股潮流中,以红孩子、麦考林、快乐购、京东商城为代表的一批采用直复营销零售方式的零售商们在我国悄然崛起,并深深地影响着和冲击着传统零售业。这类零售商显著的特征就是通过目录册、电话、电视、网络等直复营销媒介进行商品的售卖活动,本文将这样的零售商称之为直复营销零售商,即用直复营销手段进行商品售卖活动的零售企业,因此,本文所讨论的直复营销零售商不包括淘宝网这样的网络零售中介平台。表1汇总了目前国内较有代表性的直复营销零售商的基本信息。

直复营销零售商的发展特点

(一)形成以网络为核心媒介的多渠道零售模式

尽管直复营销的媒介众多,但是从各家零售企业的发展来看,网络毫无疑问已成为直复营销的核心媒介。例如,作为全国领先的目录销售企业,红孩子已从“目录营销”为核心转向“目录+网络”双轮驱动的经营模式,最终转型成为一家完整的电子商务公司。另外,同样作为目录直邮起家的麦考林也已逐渐完成从传统的目录零售向线上零售转变。橡果国际、中视购物、快乐购等电视购物零售商的发展与其他直复营销零售商略有不同,其电视购物频道依然起到了核心媒介的作用,这是因为购物频道作为一种特有的营销平台,其受众面广,兼顾了网络媒介较少触及的人群,尤其是乡村人群和中老年群体。但是,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电视购物零售商都积极发展网络平台,并将此作为与电视同等重要的传播媒介。

总体上看,我国的直复营销零售商已基本上构建了以网络为核心媒介、多种直复营销手段组合的多渠道零售模式,目录和电话等传统直复营销媒介依然广泛使用,但逐渐淡化了销售功能,而成为商品重点推广的平台和客户沟通的渠道。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直复营销零售商突破原有的直复营销媒介,增加了实体店零售渠道,如麦考林和橡果国际。但是,同样也可以看到,传统的零售商们也正积极发展直复营销媒介,利用目录、网络、电话来完成更多的售卖活动,如联华超市。这种线上、线下组合的零售方式的发展,日益体现出多渠道零售时代的到来。

(二)规模化发展趋势快速显现

直复营销零售商们发展之初往往立足于某一专业领域的产品,专业化战略是其创业阶段主要考虑的内容,但是随着其核心业务的不断发展、市场份额的不断巩固以及客户资源的积累,短短几年中,众多直复营销零售商开始转型,其经营的商品品类不断扩展,商品结构不断完善,出现了多元化发展态势。例如,当当网发展之初定位为网上书城,但是近几年来,当当网已蜕变为全球最大的综合性中文网上购物商城;京东商城从3C网购专业平台逐步开始扩展商品品类,目前在线销售11大类数万个品牌百万种商品;红孩子则将其原来的母婴商城拓展为以时尚年轻女性为主的综合商城;而电视购物零售商们的定位则从电视直销向电视百货公司转变。伴随着直复营销零售商从专业化向多元化的转型,直复营销零售商的销售额倍增。例如,在2011年,凡客诚品销售额约为35亿元人民币,快乐购销售额超过40亿元人民币,京东商城的销售额为210亿元人民币。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体现了直复营销零售商们对规模化和巨型化发展之路的追求,也表现出直复营销零售商在整个零售体系中不容忽视的强劲竞争力。

(三)年轻时尚一代成为其主要目标群体

总体上来看,直复营销零售商的目标群体以伴随互联网一起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为主。例如,京东商城的主要顾客为20-35岁之间的人群;麦考林的客户群体以20-30岁的年轻白领阶层为主;红孩子的目标群体则从孕妇和年轻妈妈扩展到时尚女性;快乐购则以家庭主妇、白领人士、时尚青年为目标人群。年轻时尚一代能够成为直复营销零售商的主流目标群体,一方面在于这一群体对新颖零售模式有较高的接受度,另一方面则是他们对交易时间和交易成本更为在乎,直复营销零售模式迎合了其价值诉求和现实需要。但是,确立以年轻时尚一代为主要目标的同时,随着目标群体的年龄增长和新新群体的崛起,直复营销零售商也渐渐关注两端人群,其营销触角开始向两头延伸和渗透。

(四)优化供应链推动服务升级

近两年来,直复营销零售商们日益重视对价值链的梳理和整合,促使了供应链的进一步优化,也不断地提升了自身的服务水平。

从供应链的前端来看,直复营销零售商们比较注重与品牌供应商的合作,构建供应商的准入机制,同时通过引入现代零售技术实现与供应商的无缝对接。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自有品牌在直复营销零售商中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直复营销零售商中,凡客诚品、梦芭莎从创业之初就采用了自有品牌网上零售的商业模式。红孩子、麦考林、橡果国际、麦包包等除了供应商的品牌之外,也打造了人们熟知的自有品牌。2012年4月,当当网战略性地推出了自有家居品牌“当当优品”,而京东商城也紧跟其后布局自有商品的开发。自有品牌的发展,显示了直复营销零售商们对上游供应链控制力的增强,也预示着这一群体在供应链中领导地位的逐步确立。

从供应链的后端来看,红孩子、当当网、京东商城、凡客诚品、快乐购等一批规模迅速扩展的直复营销零售商们将自营物流作为战略重点,解决商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一方面确保达到符合企业要求的物流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则避免了第三方物流带来的回款周期长的问题。除了物流体系的不断改革之外,直复营销零售商在支付手段上也在往多样化、便捷性、安全性的方向不断努力,其推出的在线支付方式、电话支付方式、货到付款方式,都进一步便捷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另外,供应链管理中的基础构件——客户数据库系统不断完善,退换货、质量评价和反馈等售后服务体系也不断提升。

(五)积极融资推动事业发展

直复营销零售商虽然没有店铺,但是其赢得市场仍需要大量的投入,资金成为一个重要的进入壁垒。目前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直复营销零售商大多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或是获得数额不菲的风险投资,或是在海外上市,凭借资本的力量快速发展。表2为国内代表性直复营销零售商的资本背景。

直复营销零售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近年来直复营销零售商的发展特点来看,我国的直复营销零售商们已从对国外先进零售模式的简单模仿转向自我道路的艰苦探索,其商业模式在竞争中不断创新,但突破与成长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重直轻复”现象下如何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重直轻复”的含义是指直复营销零售商们重视通过技术手段克服空间和时间障碍直接与消费者接触,完成商品的售卖活动,但是,在与消费者双向沟通过程中对于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响应还不够重视。早期关于直复营销的研究中,学者们认为“重直轻复”是国内此类企业存在的重要问题(唐兴华,2006;鞠秋云,2008 )。目前来看,直复营销虽然在国内已有了十多年的实践,但是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重直轻复”现象依然是此类零售商们的软肋。

从直复营销零售商的发展来看,前期存在的消费信誉问题正在逐步改善,例如曾经在电视购物和网络购物中存在的不诚信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改进。然而,消费者需求不会仅停留在克服时间和空间的买卖关系基本保证的初级水平。借助直复营销的零售模式,消费者更需要得到传统零售商无法提供的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实现。当当网的联合总裁俞渝认为:最大的压力是客户发展,公司能不能跟上网民的增长……网民增长之后,组成也发生了变化,开始上网的人是网虫,现在已经是新的一批人,这批人需要什么,是值得认真讨论的事情,怎么为这些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才是真正的压力。对于直复营销零售商来说,未来谁拥有了消费者就等于谁拥有了市场。因此,借助传统零售商不具备的营销优势,研究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并整合个性需求,立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来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并在个性化需求与规模化生产中寻求平衡点,这必将成为直复营销零售商发展的重要出路。

(二)多种直复营销媒介共用背景下如何整合传播渠道

直复营销媒介既有渠道价值又有传播价值。直复营销零售商虽然逐步发展为以网络为核心的多渠道零售商,但是目录(包括电子目录)、电视、电话(包括移动通讯工具)等直复营销媒介依然是重要的传播媒介。除此之外,各种视频媒体和平面媒体以及其他的网络平台均成为直复营销零售商展开营销活动的战场。多种直复营销媒介以及其他传播媒介共用的情况下,对零售商协调渠道关系、整合媒体效力是一种考验。例如,在麦考林内部,网购、目录邮购和零售分成不同的事业部,各自独立核算,这决定了各个渠道之间可能会存在利益上的冲突,另外,其多渠道战略原本是希望各个渠道间形成互补,但也有可能演变为左手与右手的互博。

直复营销零售渠道的多样性一方面使得媒介传播变得复杂,另一方面也使得渠道冲突尤为突显。在多种媒介综合运用上凡客诚品的做法值得借鉴,除自己的网站和目录之外,凡客通过网络广告的投放、搜索引擎优化、搜索引擎广告、电子邮件营销、网络媒体推广、网络广告联盟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的网站推广,并取得了奇效(施玉梅,2011)。在渠道冲突的消解上当当网提出许多创新方案,如联合供应商开发某些只在网上销售的款型,或进行多件捆绑销售等。系统性的管理多种媒介并整合媒介力量对直复营销零售商而言显得格外重要。

(三)同质化发展趋势下如何获取竞争优势

品类多元化、向综合购物商城转型已经成为不少直复营销零售商的发展主流,较简单的方式就是增加购物频道,从而形成同质化的发展态势,这将带来彼此之间的激烈竞争。譬如,近两年来当当网与京东商城、卓越亚马逊进行价格大战,其直接结果就是经营亏损,2011当当网全年净亏损人民币2.285亿元人民币,京东商城则亏损近12亿元人民币。短期来看价格战增加了销售额和顾客数量,然而从长期看,价格战破坏的是整个行业的行规和产业的价值链。对于同质化发展的直复营销零售商而言,快乐购的战略转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011-2015年快乐购将实现五个重大跨越:从电视购物全面走向电子商务;从产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从平台战略升级到品牌战略;从媒体零售迈向时尚产业;从国内市场走向海外市场。因此,提升服务品质、实施品牌战略、拓展国际市场、引领消费时尚或许是直复营销零售商需要洞悉的行业风向。

在直复营销零售商中,也有一些零售商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如主营运动鞋的拍鞋网、主营3C产品的新蛋网等,凭借差异化战略迅速打开市场。细分市场并做好差异化,使得中小型直复营销零售商们寻找到了一条可以与垄断寡头相抗衡的发展路径。

(四)资本驱动下如何着眼长远发展

直复营销零售商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资本后盾,构建B2C电子商务网站、制作商品目录、建设呼叫中心、铺设物流体系等均需要大量资金。因此,大多数直复营销零售商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引入风险投资,甚至上市融资。但是,资本驱动下的直复营销零售企业带着更多的急功近利心态,因为与传统行业相比较,这类企业由于其新颖的商业模式和快速发展的态势,更能够激起资本家的欲望,然而,资本的逐利性使得直复营销零售商可能会着眼于短期经营绩效。例如,橡果国际2007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一年后股价就大跌60%;麦考林于201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时发行价11美元,如今股价徘徊在1美元以下,面临被迫退市的风险。上市融资固然对零售商来说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但是,上市必然需要零售商对资本市场进行承诺,而承诺未必容易做到。因此,寻求短期改善业绩的策略就被采用,这显然是不明智的。

另外,太多的热钱涌入这一行业领域,特别是一些风险投资基金投行业内彼此竞争的直复营销零售商,当其拥有一定份额股份时就拥有公司信息知晓权,两家公司核心商业机密均知道,其中的道德底线较难把握。例如老虎基金在我国B2C行业全面撒网,投资的当当、京东、凡客和乐淘等多家在线零售企业,该做法直接导致了同类零售商之间的剧烈竞争。因此,对于风险投资和上市融资,直复营销零售商应持有谨慎的态度,即考虑成长所需,又不能被资本绑架,坚持凭借资本之力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原则。

在信息技术和媒体技术的推动下,直复营销零售商的发展标志着我国零售业的进一步升级。正如托马斯·K·麦格劳(1999)所言,新型商业业态的消费空间和消费行为都具有符号意义和文化意义,而每一次商业业态革命带来的都是消费模式的创新和消费文化的进一步丰厚。

参考文献:

1.巴里·伯曼,乔尔·R·埃文斯.零售管理(第11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唐兴华.中国直复营销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6(12)

3.鞠秋云.我国直复营销的现状及其发展障碍[J].中国市场,2008(2)

零售业市场营销论文第6篇

关键词:精耕市场;市场细分;卷烟营销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12日

一、引言

近年来,面对烟草行业发展新形势,国家烟草专卖局多次强调市场开拓的重要性。在全年工作会议上,国家烟草专卖局凌成兴提出“十三五”期间行业改革发展要“把握五个基本定位”,其中“开拓市场稳定销路是根本”摆在首位。可见,卷烟虽然仍为一种垄断商品,但其营销模式正逐步向市场化转型,如何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成为当前卷烟营销工作的重点。

在烟草行业的市场细分方面,翟维丽(2006)在进行国产烟参与国际市场策略研究的过程中,提出要结合不同市场的不同需求,针对目标国进行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对目标市场进行准确定位。唐奎、李钊文(2007)指出烟草商业企业的市场细分面临的问题,一是针对消费者而言,商业企业在营销中除必须从消费者的购买力、吸味特点等方面对消费群体进行细分外,还必须对其消费行为、购买方式进行细分;二是为了使合适的卷烟能方便及时地到达消费者手中,烟草商业企业必须对零售客户进行细分;三是要根据“大流通”的要求建立现代物流,就必须通过对区域内不同地区、线路、货量的零售客户进行划分,制定优化的配送方式。谢平槐(2008)运用市场细分理论,按照两个维度对郴州卷烟市场进行了细分:一种是按照消费者市场的地理、人文、心理和行为四个因素进行细分;另一种是按照零售客户的行政区域、经营规模、地理位置和业态四个特征进行细分,根据细分的市场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上述学者就卷烟市场的细分做了深入的研究,但是目前烟草商业企业大多是直接针对目标市场开展具体市场开发工作,没有进行系统的市场分析和细分,缺乏针对整体卷烟市场的切分和深层剖析研究,在各项营销工作中也尚未建立基于卷烟市场细分研究结果的应用模式。因此,有必要结合企业实际,对卷烟市场细分、精耕挖潜的应用做深入研究,建立符合烟草商业企业的精耕市场工作模式,以促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取向改革进程。本文将就这个问题展开研究。

二、卷烟市场的细分

卷烟市场的细分包括基础信息收集、精耕市场分析两个步骤,本文基于基础信息对卷烟市场进行切分和深层剖析,查找市场短板,以实现对卷烟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

(一)基础信息的收集。按照地理位置属性,从县域市场、镇级市场、村级市场和消费市场四层对青岛卷烟市场进行市场细分,掌握切分市场的行政区划边界、人口信息以及客户信息,以此作为精耕市场分析的基础。首先,按照行政区划进行市场切分,全市共分为138个镇级市场、6,399个村级市场;其次,采集人口信息,通过政府口径准确收集村级市场(社区/村)人口信息,并通过汇总总体及县域市场的人口,进行数据校对核验,确保镇级市场、村级市场的人口数据准确无误;最后,采集客户信息,将三年以来的零售客户信息一一对应维护至相应的村级市场,确保客户订单数据与卷烟市场信息相匹配,同时建立新增零售客户实时更新机制。

(二)精耕市场的分析。本文按照在数据分析中发现问题的思路开展卷烟市场精耕分析。结合烟草行业营销实际,建立“三级三维四层”分析机制,由市局(公司)、基层单位、客户服务站和专卖中队三个层级,从人均条数、客户数、违法信息三个维度,对全市的细分网格市场进行综合分析,深入查找存在的短板和瓶颈,为市场开拓提供依据。其中,市公司层面重点开展全市镇级市场的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县公司重点开展镇级市场及村级市场的专项分析,客户服务站重点开展零售户、消费商圈及消费者的调研分析。通过对卷烟市场层层深挖剖析,最终查找出市场的短板。

本文以2016年1月到8月份基础数据为基础,开展“县级-镇级-村级-客户-品牌”为主线的精耕市场实例分析。青岛10个县级单位中,莱西县是人均条数降幅最大的县域市场,同比下降5.4%。分析莱西县的12个乡镇市场(街道办),水集街办、经济开发区、院上镇和马连庄镇降幅高于莱西县平均水平,其中水集街道办人口占比最大、客户数最多、人均条数降幅也最大,同比下降了12.1%。进一步分析水集街道办,其下辖80个社区,商业街社区(-31.3%)、文化路社区(-24.9%)、颐和花苑社区(-31.1%)三个社区绝对减量最大,占街办减量的44%。再进一步分析村级市场(社区),以减量最大的商业街社区为例,销量同比下降31.3%,人均条数由14.9条降至10.2条,该社区共有42名零售客户,其中12户销量同比降幅超过35%,12名客户的减量占本社区绝对减量的77%。最后分析客户主销规格销售情况,影响卷烟销量的主要是一类烟、三类低端以及四类烟,具体规格主要是中华(硬)、玉溪(软)、红塔山(软经典)、泰山(硬红八喜)、哈德门(纯香)等规格。

三、精耕市场具体应用

本文通过精耕市场分析,针对存在问题的短板市场,从优化零售户布局、细分市场开拓等方面开展精耕市场应用研究。

(一)优化零售户布局。为充分满足消费者购买卷烟的便利性需求,增加潜在的卷烟消费量,结合市场短板,针对空白村、零售户万人较低的村级市场开展零售户布局研究,优化零售户分布。卷烟零售户的分布合理与否目前尚无一个科学的界定,然而零售户合理布局的问题既深切关乎市场秩序,又与零售户盈利水平密切相连,是我们开展零售终端市场研究的第一步。一个饱和的商圈,其卷烟零售户的数目和规模应该恰好满足商圈内人口对卷烟的需求;若零售终端数量过少,可能导致渠道外卷烟的流入或是区域内卷烟消费的流失;零售终端数量过多,则会导致客户间的过度甚至恶意竞争,扰乱市场价格。为稳定市场秩序,保证零售户的盈利水平,本文开展了零售户布局的研究,不断优化卷烟销售网络分布。商圈内零售终端的分布密度可利用饱和理论来反映。饱和指数可由公式求得:IRS=C×RE/RF。其中,IRS表示商圈的卷烟零售终端饱和指数;C表示商圈内的潜在卷烟消费者数目;RE表示商圈内消费者人均卷烟消费支出;RF表示商圈内零售终端的营业面积。

C、RE、RF三个变量的值均能够在客户信息收集、商圈普查或者卷烟消费者调查的环节得出,每个商圈的饱和指数也就可以计算出来。例如,一个商圈内有10,000名卷烟消费者,每月用于卷烟的消费支出为300元,商圈内共有20个卷烟零售店、营业面积共计为1,500平方米。则该商圈的卷烟零售终端饱和指数为:IRS=10000×300/1500=2000。

商圈的卷烟零售终端饱和指数越大,意味着商圈内的饱和度越低;该指数越小,则意味着商圈内的饱和度越高。将上述饱和理论引入零售户布局研究,会对零售客户分布现状有更为客观的判断和评价,同时将有助于探索出最佳的零售户分布模式,从而有力推动零售市场研究的水平。

(二)细分市场开拓。本文在精耕市场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开展婚庆、旅游、商会、渔业四个特色市场开拓,把握市场需求,深挖市场潜力。

婚庆市场重点打造婚庆终端,在终端展示上突出“心”型、“帧毙统铝校订制“烟+糖”包装礼盒、喜袋,营造婚庆氛围,同时与工业公司协同开展婚庆用烟的消费者回馈活动,并在主城区开展婚宴回礼用烟的习俗引导。旅游市场重点加强鲁产卷烟宣传,制作发放环保烟袋,同时与地产烟所在工业公司协作为青岛市场定制泰山(十景)卷烟及四盒装、十盒装旅游纪念礼盒,将青岛当地的特色食品与卷烟搭配,定制旅游纪念“大礼包”。商会市场建立“两级”沟通机制,青岛市公司重点针对会员企业300家以上的省外商会进行需求调研,县公司与其他商会对接,根据不同商会消费特点开展针对性消费引导。渔业市场为青岛市沿海消费特色市场,重点引导渔业终端收集渔船出海时间、人员数量以及渔民消费品牌、数量、频次等信息,为渔船建立了“一船一档”,并单独划分渔业客户群,开通绿色订货平台。

四、结语

随着控烟形势日益严峻,烟草行业如何适应市场化改革新形势,更好地挖掘和满足市场真实需求,已成为制约行业平稳发展的因素之一。目前,卷烟市场精耕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但这种从数据分析中发现问题、深入市场调研中找到原因、解决问题中深挖市场潜力的市场精耕模式,为下一步卷烟市场营销提供了新的尝试,精耕市场的具体应用也为当前卷烟营销提供了思路。

主要参考文献:

[1]翟维丽.国产烟参与国际市场的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3.

零售业市场营销论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药品营销;藏药;战略.

国际药品业现今的发展趋势:一是药品的数量和种类都越来越多,我们可以将此称为药品浪潮;二是药品的目标消费群更为细分,形成了专类药品的趋势。药品浪潮和专类药品对药品的营销战略的影响,尽管在每个国家的情况各不相同,但对于每个药业公司来说,这个影响是一致的。

1药品营销概述

在药品生产前,药品公司竭尽全力设计出一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之后,要将它推向市场,势必通过销售渠道。销售的核心作用就在于按照患者需求将产品送到患者手.中。所有参与销售的人都是以消费者来买产品,甚至是尽可能多地买产品来生存和盈利的。成功的厂家已经认识到,在今时今日,各种不同的药品都必须准确地按照他们的目标消费群体定位。

在产品销售中有两种途径是至关重要的,即零售与批发。通常,我们又将零售分为两个销售环节,“经销曲”和“零售商”。经销商要拥有将来,只有深入分析所有可得到的数据和信息,找出哪些药品适合在哪里销售,把这些药品按适当的数量分发给零售商;并且,在消费者无法买到喜爱的药品的地方,必须充分了解他的患者,主动地销售,为顾客提供建议,并将销售的产品作最佳的陈列。为了促进公平有效的销售,今天,药业公司在国内各协会的促进下通力合作。

2药品销售的基本原则

为了达成公平有效的贸易,世界贸易组织为协调销售而制定了各种原则:①数量分配权,即产品销售权由谁决定;②退返权,即未销售的产品是否可以退回;③定价约束,即在定价与折扣分配上所达成的一致;④范围约束,即销售和药批的范围应泾渭分明;⑤独家经销权,即在各自的销售区域内经销商独家的权;⑥中立性,即没有一种药品会受到优先考虑或不公平对待。

根据这些原则,我们才能够判断产品销售的结构和当今趋势,是否有利于公平有效的贸易,还是存在一定的阻碍和成本负担。

3药品营销的结构模式

比较美国、法国、英国、德车的药品销售模式,看究竟有何不同。图2美、法、英、德4国药品销售模式图:

美国的药品公司受约于四大经销商,这四大经销商集中了约90%的产品销售额。经销连锁网具有退货权、定价约束、范围约束、中立性,但没有独家发送权。零售连锁网具有实际的数量分配权、退货权、定价约束、范围约束。其经销结构的缺点是:零售网点的密度太小;药品公司难以进入市场(因为零售连锁网只订购最畅销的药品)。

法国的生产厂家介入经销商(联盟),经销商生产厂家为导向,具有实际数量的分配权、退货权、定价约束、范围约束、独家发送权和保持中立的义务。中等的零售结构,具有退货权、定价约束和范围约束。其结构的优点和缺点为:按照市场需求作准确的数量调控(经销商决定销售量);小品种几乎无机会接触患者(因为小品种只被送到少量的零售点,而且很快就会停产)。

英国的生产厂家在全国销售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小品种才有销售机会)。连锁经销商具有实际的数量分配权、退货权、定价约束、范围约束、独家发送权及保持中立的义务。以连锁零售为主,他们具有退货权、定价约束和范围约束。其结构的优点和缺点为:发送成本低(一个地区、一个经销商);生产厂很难进入市场(经销商只订购畅销的产品)。德国的生产厂家拥有数量分配权,经销商以厂家的意愿出发,具有退货权、定价约束、范围约束、独家发送权和保持中立的义务。中等的零售结构,具有退货权、定价约束和范围约束。其结构的优点和缺点是:市场向所有厂家敞开的(厂家决定销售量);零售业务不尽人意,因为市场上有太多的饮品种类和数量(退货率高,完全销售的零售点比较低)。

再对零售密度做一个比较:在德国,平均700人就有1个零售点(德国共8千万人口,l1万5干个零售点)。美国平均1670人才有1个零售点(美国有2.15亿人口,15万个零售点)。

分析了这几个国家的销售结构之后,我们知道还有很多事情有待完善。我国的药业公司应该避免这些负面的发展,及早地建立有利于消费者和自身利益的现代、高效、分工合作的结构。

4药品销售的业绩参数

在零售点,消费者总是会认真考虑和决策是否购买? 购买哪一种药品?每次决策都取决于药品的疗效和安全、购买力,以及药品在零售点摆放的位置。购买的决定常常是理性的选择和随机的选择并重。通常,消费者带着固定的购买意向到来,然后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进行购买。

零售点反映着药品的多样性——理想的状况是,所提供的产品恰好能满足前来购买的患者的愿望。经销商向零售商提供的产品必须满足患者的需求,提供的产品数量必须适当,使产品能够完全销售出去。经销商是厂家与零售商之间的中间环节。也就是说,面对厂家,经销商会根据实际的市场需求来调整厂家往往夸大的期望销售量。而面对零售商,经销商必须涮动他们的积极性,提升要数。

例如:一种药品3天后将售完。零售商经常会只感到高兴,而没有意识到,其实这里尚存更大的潜在销售可能。经销商的中介作用,在新品上货架初期,尤其重要。

批发是另一销售途径,在零售市场尚未开拓前,是很难在这方面有所建树的。一种药品的成功往往是从零售点(商)开始的。

    有鉴于此,每个药业公司都会对合作经销商的销售能力提出这样的问题:作为药品公司,如何判断其业绩参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药品是否准时上架?药品是否在所有的地方都在同一天之内上架。如果零售点收到药品比邻近区域(城市)的销售点要晚,零售商会感到非常不满。尤其是涉及到某段时间内的活动,广告商要知道,他们的广告何时才能配合。

第二,是否准时付款?重要的是要认识各销售环节的结算情况,即零售商何时付款给他们的经销商,经销商又何时付款给药品公司。

第三,市场的潜力是否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销售区域内的零售点密度(即每个零售点分摊到的人口),它的地域差异是否很大?零售点的营业时间是否一致?

第四,是否按市场需求分配产品?药品怎样在零售点做陈列?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退货率:按照国际趋势,近年来,退货率日益上升,日前药品的退货率已达35%~45%。由于每种药品的周期频率、销售量不同,使得它们的退货率也有所不同。

二是完全销售的零售点比率:即在药品所分销的所有零售点中,该种药品完全售完的零售点占百分之多少。完全销售的零售点比率有所降低,日前经常低于10%。

三是零售点上陈列的药品数量:按照国际趋势,到目前为止,零售点上陈列的药品已增加了2s%,药品泛滥的后果就是零售点上有太多的药品,现在已出现了清理零售点药品的趋向。

在研究了销售途径中的业绩参数后,所提出的问题就是要花多少钱来完成?零售方面,将按照产品的固定零售价制定出各销售环节的折扣。其折扣是根据上面的业绩参数,在已形成的整体销售结构内协商确定。国际上给出的折扣为30%一50%,其中经销商得10%~30%,零售商获得15%~25%。

5药品营销的广告

除了销售,应当有这样全新的认识理念:广告也是厂商另一大收入的来源。广告是产品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最理想的是,广告能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广告在以上两个方面都很重要。那么,我们就会自然而然的想到:怎样才能成功地将广告(产品)卖出去?这涉及到一门广泛的学问,包括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在此,本研究只作一些最基本的说明,来问答上述的问题。

众多的广告媒体,以期获得尽可能大的广告份额,而厂商选择优秀的广告载体,也是为了获得尽可能大的市场份额,如何将两者都能获取更人的市场利益,在市场中使两者有效地连为一体,并会在市场中荣损与共。不能跟在别的广告载体后面说声“脱too!(我也是!)”而是“theifrst(我是第一选择!)”选择广告媒体,需要一些能够论证如下述观点的论据:媒体的广告效果以及与其他媒体相比的优势;媒体的市场定位以及与其他媒体的区别;明确的、具体的目标读者群;发行量;传阅人数。而且,需要可信度。所采用的每一论据都必须是有据可查、经得起推敲的。有一种相当简单的逻辑:若论据或说明不够有力或错误,那么这种载体广告价格肯定偏高!怎样才能获得经得起推敲的数据呢?

如果相信那些由市场调查机构本身或由第三方委托进行的研究中获得的数据,显然是颇为天真的!不请专业调查公司作调查,这和中国没有一个中立权威的销售、广告审查机构一样属于中国国情范畴。一般认为刊物的调查不会在研究上走得太远。

广告媒体和广告客户共同进行研究,这种方法最为可信,因为所有对数据制定感兴趣的各方都参与了研究过程。在这里,介绍两种已得到国际认可并采用的方法:发行最核实和媒体分析。

核实发行量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通过分析一些行为广告载体传播力的又有可比性的并由客观调查所得到的资料,可以保证真正意义上的能力竞争。在发行量核实中将得出媒体的发行量和发行数据并对其进行核实和公布。所有媒体都参加发行量核实,并遵守由他们自己共同制定的核实规则。受到核实的有:印刷量,将根据印刷发票来核实;零传达,将根据开给经销商的发票和退货凭证来核实:订阅量,将根据开给邮局或订阅者的发票来核实;其余的销售量,将根据发票来核实;赠阋报刊,将根据发送清单来核实。在结果中,广告客户(同时,其他的媒体)不仅能得到发行量的分布(零售与订阅的比例),尤其有说服力的是每天得到和的数据。如果只提供每季度的平均数,其说服力已经大大降低。

媒体分析将由广告客户(直接客户和广告商)、出版社和电子媒体(电台、电视台、网络)完成。进行媒体分析是为了比较有利证实人们的媒体使用行为,用以支配已获得的普遍承认的有关媒体使用的数据。这一数据可以对发行量(收视、收听率)进行补充。如果有充分的论据,而这些论据也十分可信,那么就没理由偏离广告价格。成功的广告推销和广告销售必经同时遵守价格一致性的原则。广告价格是广告效应的公平价格,如果偏离这一价格,就意味着原来的广告价格太高了,而且,新的广告价格可能仍然很高。这样,就会使可信度受到怀疑,也低估了广告客户之问互相交换信息的能力。

广告不可能作为一种赌注,可能惹恼了消费者,同时也会惹恼同一类产品的客户,将冒着失去同类产品潜在客户的危险。药品种类的剧增和内容的更加细分,更加要求必经坚持以上提及的原则!否则,这些重要收入来源就会遭受严重的损失!

综上所述:建议厂商在药品浪潮和各类药品的趋势下,在销售上,与经销商加强合作,对药品做按需分配的数量调节,拓展零售网络;在广告方面,准备有据可查的媒体资料,遵守价格~致性的原则,并将产品广告明显的标识出来。药品浪潮和各类保健品的趋势由成功的厂商引发。如果能在销售和广告上灵活应用提出的各种方式,就能在市场上始终处于领导地位。

6药品营销的队伍建设

营销战略的队伍建设是创造财富之本。

第一,编写企业营销策划教材(初、中、高级版)。

第二,有步骤地培养各级市场不同层面的营销策划干部,分成高、中、初级班,分级分批分期培训,形成一个制度。人才的投资是最廉价的投资。

第三,在充分涮研的基础上,制定全方位的营销策划方案,针对不同的市场和对象,制订适时营销方案。

第四,稳定队伍,按市场经济办事,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工资奖励制度。队伍建设是一门综合性大课题,由队伍来创造财富。队伍建设又是众多企业长时期注意的根本性的核心问题。成熟和成功的企业在队伍建设上都处理得很好,应当作为发展企业的工作借鉴。

7藏药发展的营销战略思路

7.1在充分利用藏药资源的基础上,经过科学论证其可持续性发展的规模,进行有计划的适度市场拓展,切不可实行耗竭性的开发。

7.2针对藏药进行有选择性的科学开发,精选一批在临床上确实行之有效的药品,本着“高效、安全、工艺和剂型创新”的原则,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

7.3由于销售成本过高,特别针对藏药市场来说仍处于幼年阶段,其销售成本还会更高些,让其企业很难持久支撑下去,所以,必然要有一套独特的营销办法:①网上推广销售;②建立全球性和全国性及地区性的民族医疗网络。在这些专病专科的医疗网点中进行藏药的应用性销售。

7.4在建立民族医疗机构中推行:“非常病,非常医,非常医用非常药”的原则,逐年积累发展,对促进藏医药的发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零售业市场营销论文第8篇

关键词:零售企业;跨国营销;动因

中图分类号:F7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3-0093-02

国际零售企业开展跨国营销已有二十多年了,早在1985年,零售学家Kaeher提出有关零售企业国际化营销动因理论,他归结于“拉动(pull)”和“推动(push)”要素,这种思路为理解零售企业国际化的动机提供了一个基础框架。还有学者认为零售企业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利用在本国发展起来的竞争优势,例如,经营模式、品牌、专业优势和健全的网络体系等。欧洲电器和DIY零售业务是在市场的集中和规模经济的推动下创建的,它为零售企业跨国营销的动因分析提供了参考。

零售企业跨国营销的动因也可以归纳为:跨国营销的“推动力”和“拉动力”因素。“推动力”是推动我国零售企业跨国营销的潜在内力,包括零售新技术、独特的产品、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国内市场狭小发展空间的限制等等。而“拉动力”主要是从国外市场的吸引力来看,国外众多的市场机会和市场规模、良好商业基础设施等因素,促使国内零售企业扩大经营空间,实现零售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

一、我国大型零售企业跨国营销的“推动力”

1、应用新技术增强竞争能力

零售新技术是推动零售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应用于零售经营,不受时空限制,轻易迅速更新与获取交易信息,从而大大降低商品交换成本。据专家估计,目前互联网上的交易成本约等于传统方式成本的1/10,这使零售企业在跨国发展交易成本上大大降低。随着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我国零售业中广泛应用,使零售业的技术含量陡增,这不仅表现在拥有尖端的科技设备,更包括专业人才的吸纳和使用。迫于外资零售企业的竞争压力,我国大型零售企业加大了技术投入和人才引进,例如,一些大型零售连锁企业相继建立计算机网络,采用条码技术和POS系统,对产品的采购、销售、库存实行单品管理,自动补货,大大降低了库存成本。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企业竞争能力的同时,为零售企业在目标市场上实施跨国经营赢得了比较优势。

我国零售企业意识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供应链的管理,重视物流技术的开发和配送仓库的建设,在2003年我国限额以上的零售企业建配送中心1346个,较2002年增加144个,增长比率为、12.2%。零售企业通过对适销品类的大批量采购,降低进货成本,实现商品的低价定位策略。利用新技术通过与供应商共建联系系统(如信息共享),辅助供应商可以降低产品成本,如对供应商的劳动力成本、生产场所、存货控制及管理工作进行质询和记录,迫使其进行流程再造和提高价格性能比,使供应企业同零售企业站在同样的角度致力于降低产品成本及其供应链成本的运作。

2、具有商品和服务的优势

我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大国,比如,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服装、鞋帽、玩具等产品,由于物美价廉深受各国消费者的喜爱,一些国外知名厂商(如沃尔玛)纷纷在中国设立采购基地,中国的零售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发展出口,如我国的轻工、纺织、日用品、农业机具、家电、小型机械都很适合非洲市场,哈尔滨百货商场就与哈尔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合作经营,将国内市场滞销积压的库存商品运至安哥拉的保税仓库,在安哥拉开展灵活多样的批零业务,生意极为兴隆;另外,中国轻工技术合作公司在马里开设了“新华商店”经营批零业务;福建外贸中心在非洲建立了“西非分拨中心”兼营批、零业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一些具有浓厚民族文化特色的商品,如民族工艺品、古玩、中药等在发达国家也备受青睐,也可以成为主力经营的商品。

现阶段,中国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与相关服务行业的市场化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以及零售设施技术提供者的快速进步,使得零售业在走出去时得到服务和支持,为企业长期、持续地开拓国外市场提供养料。与零售业相关的行业的快速成长提供了支持。零售业相关行业主要有商品的生产者、物流供应链企业和金融、保险、信贷等服务行业以及零售设施技术的提供者。中国的制造业正在世界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成为“世界工厂”,中国的许多产品畅销国外市场,受到各国消费者的欢迎。中国的出口商品会成为零售企业走出去海外办店的主要商品来源,也会因此而成为主要特色之一。

3、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国际零售商业巨头,包括沃尔玛、家乐福和麦德龙等,基本上都已进入我国,目前还加快了在我国扩张的步伐,展开了扩张竞赛。未来在20年内,外资商业网点将遍布中国各地、商业竞争将空前激烈,国内零售企业的市场空间在不断萎缩,严重阻碍了企业规模的扩大而无法实现规模效益。我国零售企业只有实施跨国营销战略开辟新的生存空间,才能稳步发展;也只有实施跨国营销战略,才能更快、更直接地培育和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如果局限于本土作战,将会非常被动,防不胜防,最终节节败退,丧失本地市场这块肥沃的“疆土”。从零售企业的发展规律来看,总是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自国内至国外逐步发展壮大的。零售企业要壮大乃至成为行业巨头,就必须实施跨国营销的战略。

二、我国大型零售企业跨国营销的“拉动力”

1、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经济全球化使零售企业经营诸要素跨国流动的障碍越来越少,而且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最重要内容就是市场全球化,零售企业商品购销、资金筹措等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才能最优地实现“贱买贵卖”,获取最佳效益。一个仅在国内配置经营要素的零售企业,面对许多在全球范围内调配经营要素的竞争对手,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因而,国际化经营成为零售企业优化配置、提高效益的必由之路。也只有在国际市场上摸爬滚打,在与跨国零售商较量的过程中才能学得真本事,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培育和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在广阔的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各国家之间的贸易协议或联盟协定为零售企业的发展扫除了部分障碍。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为促进国际商务和放松管制发挥重要作用,还有欧洲共同市场、东南亚国家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都为零售企业提供了广泛的跨国营销的机会。

作为WTO的成员,中国企业应享受的权利主要有:享有多边的、无条件的和稳定的最惠国待遇与国民待遇;享有“普惠制”待遇及其他给予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照顾,享有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争端的权利,等等。就

零售行业而言,它主要体现在世贸组织成员以及整个国际社会对中国零售企业逐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实行国民待遇方面。这就为我国零售企业实施跨国营销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

2、国际市场机会涌现

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就是市场机会所在。同时,各国的文化、产品、服务也存在着差异,而各国国内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的。要求有多样的产品、服务与之相适应,这也为零售企业实施跨国营销提供了盈利的机会。同样的产品、服务在不同国家存在价格差异,较大的利润空间诱使零售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一些发展中国家及落后国家生产水平较低,商业发展滞后,市场供应总量、结构都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些都为我国零售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舞台。

3、需要广阔的市场空间来实现规模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