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推进素质教育论文

推进素质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30 11:29:33

推进素质教育论文

推进素质教育论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语文;素质教育;实施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对素质教育开展了相应的研究。语文作为高职学生学习的公共基础课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注重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通过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劳动、学会审美,为新时代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一、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素质的高低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是实施高职语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当今世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世界,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学生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而当前的大部分语文教师都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他们都处于应试教育的层面,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他们在思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沿袭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他们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没有合格的教师,要想提高高职学生的语文素质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学校就要大力提高语文教师的语文素质,让教师充分的理解到现代教育的深刻内涵,培养语文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进一步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学校要尽可能的为教师创造培训的条件,制定好相应的培训计划,并适时的开展相关培训。同时,语文教师也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要及时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利用各种有利的条件和机会,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水平,提高个人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树立高尚的情操,树立高尚的人格。对于学生的语文素质教育,教师要深刻地理解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语文教学的规律,了解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深刻地理解到语文的内在美,利用好现代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教学,学会运用语文的思维来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善于建立语文和各个学科之间关系,实施综合性教学。只有高职语文教师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二、明确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高职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以人才培养为总原则和总方向的,要明确高职语文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就要做好以下三点:首先要加强对教学计划的管理。教学计划是学校教学中心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学校每一年都要制定自己的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学校的工作计划要为达标创造条件,做好服务的工作;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要为达标做好有序的安排,起到主导的作用。学校的各种计划明确以后,就要求各个部门和班级结合实际,按照计划的内容一步步地实施,一个一个的实现目标,为最终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其次,学校要完善教学制度管理。学校要想各个计划有序的开展,制定和完善制度管理是相当必要的。因此,学校就要针对制定的计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制度管理,规范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行为,让教职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树立起对工作的责任意识。最后是要建立起有效的评价机制。评教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学校在对教学常规和教学目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最终的综合评价,可以提高评价机制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对教师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并且还可以发挥激励的作用。

因此,学校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就要建立起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估以及教学认证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校为了激励教师和学生,每一年或者每一学期设立教学创新优秀奖、优秀课程奖、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充分的调动学校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学校还要运用教学评价、教案评价、单元教学评价等,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进行综合性的考评。评价工作的开展,是对学校计划和教学计划的最终考核,在检查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各个教职工是否有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有没有按照计划进行,这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激励全体教职工全面竞争具有促进作用。总的来说,高职学校要建立起现代教学管理制度,就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其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结合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在语文中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文言文理解能力。充分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观察力以及记忆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学计划的制定,有利于这些目标的逐步实施。

三、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语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可以阅读到大量的文学作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学习,可以了解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语文作为文学的载体,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情结、了解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因此,高职语文教师要利用好这一点,以阅读为教学切入点,让学生通过对语文课文的阅读,结合自己的感受,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自身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高对文学语言的运用能力。高职语文中的教材,都是经过教育部门精挑细选出来的,里边的文章内容,透露出来的都是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也会受到文章中作者健康向上思想的影响,树立起健康的积极的人生价值观,树立崇高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从而促进高职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推进素质教育论文第2篇

在地理(社会)教学中,素质教学应该落实的内容相当丰富,它所涉及的因素也很多,既有硬件方面的因素,如教学设备、学校环境等;也有软件方面的因素,如人的思想观念、学校管理等;但最现实最关键的还是学科教师。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只有高素质的地理教师,才能使地理教学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得到落实。

然而,目前地理(社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以上虞市为例,全市连续三年以上教过相应学科(地理)的教师为23人,仅占总数的30.6%;从学历上看,相应学科大专毕业为14人,仅占18.6%,大专以下学历(最低的为小学毕业)也有21人,占总数的28%。再从任教情况看,全市专职教师为26人,而兼职教师有49人,占总数的65.3%,兼任教师中,有一半以上还是主课兼地理(社会);还有30%左右的是照顾年老体弱的教师在教地理(社会)。因此,地理(社会)素质教育的高要求与师资现状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它已成为能否有效地在地理(社会)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那么,如何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努力提高学科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推进素质教育呢?依据教师队伍的现状,以及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笔者认为需要切实练就地理(社会)教师的综合“素质功”并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力量,来推进地理(社会)学科的素质教育。

一练师德修养功。人以德为本。地理(社会)素质教育的首位是思想品德教育,正人先正己,教师首先要成为真正的人。良好的师德则是对学生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如何练就师德功?首要的一点就是热爱祖国。 同时,教师要忠诚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工作,对学生充满爱;要严以律己,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良影响,使自己在学生面前树立起具有高尚情操的形象。通过定期的政治学习、典型介绍、参观取经、专题报告、演讲比赛、短期培训以及开展“师徒结对”、名师评比等活动,教师逐渐练就“四有”、“五心”。“四有”即一有事业心,安心边远艰苦地区,终生从事教育事业;二有雄心,立志创教育大业;三有好胜心,敢创教育名师牌子;四有献身心,像蜡烛一样照亮别人,燃烧自己,为教育事业贡献一切。在对受教育者,更应练就“五心”,即:教师心中有“爱心”,和学生的关系能“贴心”,教育学生有“耐心”加“细心”,对每位同学做工作能“尽心”。真正练就良好的师德功。

二练自学达标功。“教师应具备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是对教师‘才’方面的要求,包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相应的学历层次,三维的知识结构,即教育理论、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引自王素珍的《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古人说:“知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教师有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足够的知识储备,讲课才能游刃有余。要达到此种境界,教师必须苦练自学达标功。通过有计划、分层分批地自学进修、培训函授、师徒结对等多种形式和途径,达到学历上层次、知识上水平、业务过得硬,进而“名师出高徒”。

三练课堂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基本功是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否实现课堂教学“高质量,轻负担”的关键。要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进行素质教育,教师的功夫到家与否至关重要。但目前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现状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距离还甚远。以我市为例,前景不容乐观,亟待提高。如讲普通话,比较差的还占28.6%;“三板教学”中的板图板画,中差的比例达86%;“教学方法手段运用”不够得法的占28.6%等。造成上述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专业对口教师来源极少;教师兼职过多、队伍不够稳定;部分中老年教师教学模式已经定型而难以创新;部分青年教师刚登讲台基本功还相当缺乏等等。

那么,如何练好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呢?笔者认为不仅对其薄弱教师需要定目标、定计划、定措施,而且还要教研室与学校紧密配合,抓好“导、练、检、赛”四个环节进行对口辅导,能者为师,任务到人。在练中求熟,在熟中求巧。纳入考核内容,督促教师按时完成。通过举行教师基本功分项竞赛活动,鼓励教师在业务上专,在教学技能上巧,在运用教学方法上得法,从而达到教学质量上的高目标。

推进素质教育论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Quality Education

FAN Yeying[1], ZHANG Wen[2]

([1]Education Institute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2]Siyang Bilingual Experimental School, Suqian, Jiangsu 223700)

AbstractSince quality education proposed in the 1980s, it has gone through three stages: deliberation and discussion, regional exploration and comprehensively movement. We can learn something from it's development.

Key wordsquality education; development; reflection

素质教育是一种深刻的教育哲学理念,一种进步的教育价值取向。它体现了时展的特征,也顺应了世界文化的整体走势。①让我们来共同回顾一下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

1 素质教育提出的时代背景

“素质教育”一词最早提出来是1987年4月,柳斌在九年义务教育各科教学大纲统稿会上作的“关于制订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几点意见”的讲话中指出:“基础教育不能办成单纯的升学教育,而应当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公民的素质教育”。1988年第8期《上海教育》上发表言实的文章《素质教育是初中教育的新目标》,这是“素质教育”最早见诸于报刊。在此之后,成千上万的文章伽开始讨论素质教育。

素质问题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一开始是被作为应试教育的对立面而提出来的,但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首先它是“科学技术对人提出挑战的产物”,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其次,它是经济转型对人提出的新要求的反映,我国目前处于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型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

2 素质教育发展历程的回顾

追溯素质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我们可以将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2.1 素质教育的酝酿和讨论阶段(1985年-1993年)

1985年5月,第一次全教会上,邓小平的讲话《把教育工作认真地抓起来》中指出:“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同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86年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法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多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1988年5月,国家教委发出《关干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若干规定》,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外作业、考试、学校工作评价、复习练习材料、自习课、假期假日、竞赛、后进生等问题上提出了10项具体要求。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理念逐渐被人们所知晓。

2.2 素质教育的区域探索阶段(1993年-1999年)

素质教育从理论探索进入了实践的领域,从法规的层面规定了要实施素质教育,中国的素质教育进入了区域探索阶段。1993年2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七条规定:“中小学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这一句是对素质教育的经典性表述。1994年6月14日,总理在国务院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下决心纠正长期存在的单纯应考试的倾向。这种不良倾向使学和学生忽视德育、体育,脱离实际,离社会,不注重素质的全面提高而注重应付考试。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势必误人子弟,造成严重后果。”会上李岚清副总理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同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概念。自此素质教育被政府认可,成为政府行为。

这以后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逐步深入地展开,1996年2月,《人民教育》刊载了两万余字的湖南汨罗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报道,在全国引起强大反响,全国数万教育工作者来到汨罗参观学习,有力地推进了全国素质教育的实施。这是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使改革试验从学校试点扩展为区域改革。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批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 科教兴国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4月10日颁发的《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中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7年9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在烟台召开了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李岚清在讲话别强调在贯彻教育方针过程中存在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面向少数学生,还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片面发展,还是全面发展”。朱开轩在讲话中指出,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就是“使每一个人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进一步推动了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10月29日,国家教委印发制定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 其中提出的16条意见将对全国各地推进素质教育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1997年9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会上强调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8年朱F基同志在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90年代,从全局上看,在克服“片面”、减轻“负担过重”、扼制“片面发展”、扭转“小面积提高”方面,比任何时候都有显著的进展,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3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阶段(1999年-至今)

1999年国务院批转实施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该计划明确提出要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素质教育政策的重大创新是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员令,素质教育开始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会议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要求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2000年2月1日,发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指出要加强学生文明素养素质教育和传统美德素质教育。之后提出“以德治国”。2001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国家“十五计划”明确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着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001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进行了部署,并于6月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决定》要求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2002年11月,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2003年3月,朱F基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继续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4年2月10日《2004-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注重以整体改革的方式推进素质教育。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确立了教育发展目标,为素质教育政策注入了活力,要求我们不断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2005年1月,教育部公布了2005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六项重点工作,其中之一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素质教育写入了国家法律,这标志着素质教育开始步入依法推进的轨道,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意志的体现。新法第一次将实施素质教育明确写入法律,这意味着人们多年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已作为国家意志在更广大范围实施。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教育系统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并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2008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创新”,进一步阐明了实施素质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主题,激励教育界及全社会紧紧抓住素质教育的核心,深化教育改革,为祖国和民族的未来造就亿万高素质人才。

3 素质教育发展历程的反思

从素质教育的历史进程来看,目前整个素质教育的实施正处在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过程之中,教育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变化,这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素质教育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分不开,但我国素质教育目前仍处在探索和构建的初期,素质教育在实践中陷入了困境,这主要受政府、学校、家长以及社会等几方面因素制约:各级政府部门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了教育发展规律,也没有建立严格的监督体制,阻碍了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学校中,广大校长和教师对素质教育仍处于困惑状态,不知如何实行素质教育,外部又面临着升学率的压力,如2004年,南京市推行素质教育结果以失败告终;家长们对“成材”观念落后,把分数看成学业成功的唯一标准,不能理解素质教育;社会用“升学率”高低来衡量学校的教育是否成功,对人才的评价和选拔上重学历轻能力,这就加剧了素质教育的阻碍。素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政府、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个性的人”。

注释

推进素质教育论文第4篇

一、政治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导

政治教育就内容而言,就是思想、品德和国情教育,就其目标任务而言,则是做人的理论教育,即不仅要向学生灌输思想理论,而且更重要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我党我国的教育方针早就规定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这三方面,则以“德”为首。作为合格、优秀教师均把“师德”作为“师魂”,社会上的各行各业无不把职业道德放在首位。因而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教育更应把政治教育放在第一位,故政治教育应为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先导。

二、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助推器

鲁迅先生当年弃医从文的举动证实,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必先改变其精神,就是要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的教育。那么,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必须彻底改变学生空读书、读死书、高分低能的不良倾向。要培养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而且又能使知识实践化、技能化,还要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当今世界风云多变形势莫测,这就特别需要学生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时刻把握时展潮流,驾驭自我。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生时刻牢记历史使命,牢记肩上的重任,努力奋斗,开拓进取,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向前发展,把自己造就成为“四有”时代新人。由此可见,中学政治教育在推动素质教育过程则起着助推器的巨大作用。

三、政治教育的成功与否是素质教育成败的检验标准

中学政治教育的好坏,已成为了素质教育成败的检验标准。近些年来,学生中的偏科、弃科、厌学、弃学现象,屡见不鲜,并且愈演愈烈,这已经成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的共同大问题。尤其是近几年中学生的违法犯罪率呈上升趋势,且向低龄化和集团化的发展走向,不能不引起社会的关注,同时,也不能不说于初中阶段的政治科教育不无关系。初中阶段一味强调分数教育,即为考而教,为考而学,而忽视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学生在校根本没有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更不懂怎样做人。结果是头脑简单,盲目蛮干,最终导致成为素质低下的甚至社会的罪人,这可称得上是目前政治教育的莫大失败。因此,今后高中生阶段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加强政治科的教学,而且要把政治教育的好坏作为衡量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检验标准。

四、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营养源

推进素质教育论文第5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选拔录用体制 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大举措,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党和国家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可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却“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如何解决素质教育实施“难”的症结?改革国家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是有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和当务之急。

一、国家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是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的存在和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性,即内部诸要素以及与其它事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素质教育的体制、理念、内容、方法、考试、评价、人事、物质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中起着主导、决定作用的是人事制度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人才的选拔录用与人才的教育培养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人才的选拔录用决定着人才的教育培养,有什么样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就必须有其相应的人才教育培养的目标、内容、方式;人才的教育培养必须为人才选拔录用服务,学校教育必须培养国家所需要的选拔任用的各类人才。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是国家各行各业所需人才挑选录取任用的组织制度,它包括学校选拔性的招生和社会用人的人员选拔录用的国家制度规定。目前,我国不论是学校高中、大学、研究生等就学,还是社会公务员等岗位从业,人员选拔录用都得通过“文化考试”,按其考试成绩择高录取,单一的文化理论知识“考试成绩”成为其升学、就业的先决条件,甚至成为唯一标准,人才选拔录用中片面强化了文化理论素质,而忽视人的思想道德、实践能力和身体心理等素质。人才选拔录用导向人才的教育培养,选拔录用人才的“考分”如同“货币拜物教”般产生了神奇的魔力,“考分”决定着人们的升学和就业,决定着人们的前途和命运,于是人们拼命地去追求与选拔录用人才有关的决定自己前途命运的“考分”,去追求与“考分”直接有关的文化知识,而不去顾及其他素质要素。不仅学校招生的“唯分数论”使人们的片面追求、片面发展形成汹涌澎湃的潮流,而且社会用人的“唯学历论”也为人们的片面追求、片面发展推波助澜,人们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就业观”、“成就观”、“荣耀观”等价值取向和教育行为都无不倾向于“高分数”、“高学历”,人们的追求无不倾向于能够取得“高分数”、“高学历”的知识素养,而淡化或放弃了人全面发展的道德、身体、审美、技能等其他素养。作为对社会、国家培养人才的学校教育在“一考定终身”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中只能在狂热追求“考分”的旋涡中竞争拼搏,从小学、初中、高中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是在片面追求智育“考分”的主体轨道中运行,甚至连有的学前教育也不例外。考分就是“就学”,考分就是“就业”,考分就是“教育质量”,考分就是“生命线”,不论是“片追”、“偏智”还是“加负”、“择校”都是为了取得“高分数”、“高学历”,以便在升学、就业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一席之位,取得在社会中生存、生活、发展的有利地位。国家人才选拔录用体制与素质教育要求的相悖,导致了学校教育外在与内在的“两张皮”,一方面表面高谈国家要求的素质教育,一方面实际大干国家人才选拔考试的应试教育,使得素质教育“口头化”、“虚无化”、“雷声大,雨点小”,甚至“只打雷,不下雨”。“一考定终身”、“分数论成败”、“学历定职业”单一片面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把人们的一切努力都驱聚到追求“考分”的热潮中,而素质教育陷入了冷遇虚浮的困境。国家选拔录用人才的片面化导致了人才教育培养的片面化,人才培养、选用的片面化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建设发展。国家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单纯追求文化知识“考分”、“学历”的片面性弊端,致使社会、学校和家庭只顾追求智育的片面性教育,使得人才素质的思想道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身体心理等素养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学校人才的培养与社会人才的需用难以紧密联结,国家、社会需求的人才难以得力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型人才严重缺乏,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突出。国家建设所需人才与所选人才任职素质矛盾突出,“高分低能”、“学不致用”的现象普遍严重存在,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用人就业的矛盾日趋增大,国家建设所需人才紧缺,而学校培养的“人才”却难以就业,长此以往,不仅严重影响国家建设,而且更要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素质型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动力机制。社会需要是素质教育运行的动力源泉。提高人的素质既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又是社会、国家以及整个人类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提高人的素质能有效满足个人、社会发展各种需求,符合人们的根本利益,这是实施素质教育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如果提高素质像“考分”一样能够直接解决升学、就业等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根本的利益问题,“素质第一”的观念和“重素质”的氛围则会自然形成,人们便会千方百计地追求“素质”。要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建立素质教育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动力机制,把“素质”作为人才选拔的重要标准,激发人们对素质发展的内在需求,特别是引导人们将单纯片面的“考分”、“学历”追求变为着重对“素质”的追求。目前,实施素质教育“难”的症结是缺乏素质教育应有的动力体制机制,即缺失素质型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机制,没有把“素质”纳入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机制选用“素质型”人才,而是以“考分”为标准选用“应试型”人才,提高“素质”不能直接解决人们升学、就业等现实生计需求,只有提高“考分”才是最有用、最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就学从业,能够改变人的前途命运。素质型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是实施素质教育客观的、现实的、根本的动力源泉,对素质教育具有巨大的内在驱动和导向作用。国家选用什么人才,就推动什么人才的教育发展,选用“应试型”人才,则推动应试教育的发展,选用“素质型”人才,就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不改革国家现行的不适合素质教育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就无法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只有建立起适合素质教育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机制,才能真正保证和推动素质教育的蓬勃发展。

二、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客观必然性

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教育客观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和必然结果。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内部以及其它事物之间的一种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目前,我国学校人才选拔录用的普遍方式是文化理论知识考试,决定性的标准是“考试成绩”。教育活动中,教学与考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教学是考试的前提和基础,考试必须适合教学的性质、水平和发展,按照教学的目的、目标、要求、内容来确定考试的内容、形式和范围。同时,考试是教学的测评和导向,对教学具有巨大的反作用,适合教学状况的考试促进教学的发展,对教学起着合理测评、积极激励和正确引导等作用。反之,不适教学状况的考试,就会阻碍教学的正确发展,使教学偏离正确的方向。教学与考试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教学活动本身固有的客观存在,是由教育特殊的本质所决定的必然联系。教育本身固有的本质属性是有意识地影响人、培养人,它主要解决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能否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和实现的矛盾,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必须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方法对教育对象施加各种教育影响,实现其教育目的,使受教育者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考试是影响教育对象接受和实现教育目的的有效手段,它是教学的“杠杆”和“指挥棒”。在教学中,为什么从学校领导、教师到学生及其家长,普遍重视升学考试的科目,而大抓特抓,却忽视升学不考试的科目,而敷衍应付?为什么好多学校对非升学考试的科目开不齐,课时开不足,对考试的科目却增时加负?为什么升学考试科目的社会家教、办班辅导门庭若市,非升学考试的科目却无人问津?为什么从上至下口上喊的是“德育为首,全面育人”,却实际做的是“智育第一,片面追求”?为什么普遍难以引起重视的“劳技”课,却曾在湖南汩罗教育中理论、实践双丰收?“有的劳技课教师连续三天到街上修车点悉心请教,学了手艺好教学生。汩罗恰当地用考试来指挥素质教育,也将德、音、体、美、劳列为中小学必考科目,而每次大型的劳技课考试,都是市教育局长亲自抓。考试有力的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发展,使德、智、体、美、劳‘五子登科’,形成了‘汩罗教育现象’,即‘全面发展现象’、‘素质教育现象’”。为什么“”中取消升学考试,而极大影响了教育质量,严重耽误了人才培养?这都是考试必须适合教学性质的客观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和结果。考什么,教师就注重教什么,学生也就注重学什么,怎样考,教师就注重怎样教,学生也就注重怎样学,强化了什么考试,什么教育就迅速发展,取消什么考试,什么教育就自然淡化,这种“考试效应”,已成为普遍而必然的教育现象和不依主观意志转移的客观现实。

人才选拔录用考试制度对素质教育发展的影响是教学与考试相互作用的必然联系,是教育规律的固有作用,是客观必然的,我们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运用教育规律,科学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必须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

人才需求、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任用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研究解决素质教育与人才选拔录用体制的相互统一问题,建立起适合素质教育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

高层决策部门应大力加强人才选拔录用体制的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是党和政府的决策,是国家层面上的制度性要求,根本上要靠法治、靠制度保障,必须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建立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建立素质教育体制机制在于党和国家高层决策部门,党和政府高层决策部门应加快人才选拔录用体制的改革,建立起社会、学校多元化的全面的素质型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克服人才选拔录用中单纯追求考分、学历的片面性弊端,全面选拔录用人才,从关键上解开实施素质教育“难”的症结,有力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建立适合素质教育本质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必须与党的教育方针相统一,把德、智、体、美、劳等素质纳入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机制,诸育结合,学历能力兼顾,建立全面选拔录用人才的用人体制,以全面选拔录用人才的用人体制引导人才素质的全面教育培养,以全面教育培养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真正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立适合素质教育质量观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全面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素质教育要求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必须建立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人才培养和选拔录用的制度保障体系,建立以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质量为导向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建立适合素质教育重点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党和国家根据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针对现实教育的不足而提出的具有时代意义的战略决策。应对国际激烈竞争和进行国家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国家人才选拔录用必须与人才需求、人才培养重点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统一,改变目前以文化理论知识“应试成绩”为重点的人才选拔标准,建立适应选拔和培养“创新型”、“能力型”人才的重创新、重能力的用人制度,引导和促进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推进素质教育论文第6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概念辨析 文献述评

自从“素质教育”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素质教育”问题几乎一直被我国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热切关注。“素质教育”似乎成为十分时髦的词语,它的理念几乎影响了中国教育改革几十年。但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呢?人们似乎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更有许多人似懂非懂,浑水摸鱼。为了解决心中的疑惑,现在就来探讨我国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

一、关于“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发展

(一)提高人的素质相关的基本理论的探讨和研究

与提高人的素质相关的基本理论的探讨和研究在我国教育理论界最早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早在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就明确地提出了要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问题。1985年以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十三大报告,都强调提高民族素质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与此同时,理论界关于“素质”、“民族素质”、“劳动者素质”、“国民素质”的研究日益增多,但当时还未提出“素质教育”一词。

(二)“素质教育”的正式提出

素质教育研究文献最早见于《上海教育》(中学版)1988年第11期,言实发表了《素质教育是初中教育的新目标》。此后,1989年《教育研究与实验》第4期发表了王海的《从升学教育到素质教育》;1990年燕国材分别在《中小学教学管理》第2期、第4期发表了《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再谈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素质教育研究文献以连年翻番之势迅速发展,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理论界研究的热门话题。

但是这一阶段只是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说法,并没有明确提出让理论界认同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就其科学性而言容易让人质疑。因此,我国这一时期“素质教育”还处于讨论阶段。

(三)“素质教育”的发展――开始受到政府的支持

自1993年以后,关于“素质教育”的探讨开始受到政府的重视,探讨的问题更加集中,素质教育一词成为当时媒介关于教育报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新词汇。李岚清同志在1994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总结讲话中指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这是“素质教育”一词第一次得到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并见诸教育主管部门正式的指导性文件中①。

接着,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1995年5月在“河北省中小学素质教育现场会”上,1996年3月在“全国督导室主任会议”上,以及同年6月在“全国构建督导评估机制,推动实施素质教育汨罗研讨会”上分别做了“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的三次讲话。他指出:“当前基础教育的迫切任务是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目标,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1997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在山东烟台召开了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总结推广了汨罗、烟台等地的素质教育经验。1997年10月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该文件不仅对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而且就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进行了规范释义,同时,提出了在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些政策配套措施。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实施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正式确立。

中央领导的指示和国家教委负责人的布置,将素质教育思想和个别地区的教改经验推向了全国,形成了全国性的教改浪潮。我国关于素质教育的研究的数量从1993年前后逐年攀增,最多的是2000年,相关论文数量多达7087篇。这很显然与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有直接的关系。由此,国家政策的支持对教育理论研究的激励作用可见一斑。

如此看来,我国20世纪80年代出现“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原因至少有两种:一是有关学者对国家政策或领导讲话的误读。二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确实存在许多弊端,需要改革。

二、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辨析

关于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我国教育理论界一直没有一致的观点,争论不断,也容易让人混淆。

1997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这一表述是素质教育一词自20世纪80年代出现以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第一次提出的较为权威的、具有导向性的意见②。

依据国家教育督学柳斌的观点,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第一要义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第二要义是要求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第三要义是要让学生主动发展。

杨银付指出: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③。

李朝明说:素质教育就是培养人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特质的教育④。这种特质是人的生理、心理、思想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从根本上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质量。素质教育就是促进人的这种特质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对素质教育的内涵提出了四点新的认识④:一是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宗旨。它意味着素质教育处于一切教育活动之魂的地位,而不是一个规定化的教育活动的模式。二是素质教育具有时代性。在“素质教育”中所指的“素质”,是当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三是素质教育是时代性与可能性的统一。我们强调可能性,与强调“条件论”的区别在于,“可能性”作为认识的一个维度,关注的不只是对时代性在普遍向特殊转化中的不可或缺性,也强调可能性是潜在的,是可变的,是指向未来的,是在落实素质教育时需要开发和拓展的方面,因此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取向。四是素质教育的性质要求教育实践作整体的转型性变革。在宏观层面上不仅要求教育系统内部的整体变革,而且要求社会相关领域、制度的变革。至此,素质教育的内涵似乎得以进一步完善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还存在一些反对的观点,比如:黄甫全就认为“素质教育”的提法本身存在诸多“悖谬”,“素质教育的提法,用教育本身的某一成分、环节来限定教育,在概念和逻辑上走入了割裂教育、肢解教育的误区”⑥。

郑金洲认为:“素质教育既不能说明教育的性质,又不能说明其目的;就是从其大而化之的含义上看,实不比全面发展的教育高明多少。”⑦

如此看来,我国理论界的分歧主要还是集中在素质教育的提法是否科学上。在我看来,不管素质教育的提法是否科学,不管素质教育的概念是否成立,至少这一概念的提出让我们在以下几方面都作出了深刻的思考。

一是深刻反思我国现今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应试教育”还只是一方面,教育中存在的其他问题也不容忽视。

二是素质教育呼唤的是教育要回归育人的本质,而不是沦为考试的工具或者国家控制的工具。考试应该是教育评价的工具,而现在教育似乎成了考试的工具,这样的本末倒置着实让人心痛。教育教育究竟走向何方,这一问题值得深思。

注释:

①刘家丰.素质教育概论[M].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1:18.

②刘家丰.素质教育概论[M].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1:70.

③杨银付.素质教育研究述评[J].中小学管理,1999,(10):8.

④李朝明.素质教育是什么?[J].现代教育论丛,2000,(3):53.

⑤叶澜.清思反思再思――关于“素质教育是什么”的再认识[J].人民教育,2007,(1).

⑥黄甫全.素质教育悖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5):84.

⑦郑金洲.“素质教育”考[J].教育参考,1996,(6).

参考文献:

[1]刘家丰.素质教育概论[M].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1.

[2]朱开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1.

[3]邓小平同志论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第1版.

[4]叶澜.清思反思再思――关于“素质教育是什么”的再认识[J].人民教育,2007,(1).

[5]黄甫全.素质教育悖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5):81-87.

[6]郑金洲.“素质教育”考[J].教育参考,1996,(6).

推进素质教育论文第7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选拔录用体制改革

一、国家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是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的存在和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性,即内部诸要素以及与其它事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素质教育的体制、理念、内容、方法、考试、评价、人事、物质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中起着主导、决定作用的是人事制度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人才的选拔录用与人才的教育培养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人才的选拔录用决定着人才的教育培养,有什么样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就必须有其相应的人才教育培养的目标、内容、方式;人才的教育培养必须为人才选拔录用服务,学校教育必须培养国家所需要的选拔任用的各类人才。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是国家各行各业所需人才挑选录取任用的组织制度,它包括学校选拔性的招生和社会用人的人员选拔录用的国家制度规定。目前,我国不论是学校高中、大学、研究生等就学,还是社会公务员等岗位从业,人员选拔录用都得通过“文化考试”,按其考试成绩择高录取,单一的文化理论知识“考试成绩”成为其升学、就业的先决条件,甚至成为唯一标准,人才选拔录用中片面强化了文化理论素质,而忽视人的思想道德、实践能力和身体心理等素质。人才选拔录用导向人才的教育培养,选拔录用人才的“考分”如同“货币拜物教”般产生了神奇的魔力,“考分”决定着人们的升学和就业,决定着人们的前途和命运,于是人们拼命地去追求与选拔录用人才有关的决定自己前途命运的“考分”,去追求与“考分”直接有关的文化知识,而不去顾及其他素质要素。不仅学校招生的“唯分数论”使人们的片面追求、片面发展形成汹涌澎湃的潮流,而且社会用人的“唯学历论”也为人们的片面追求、片面发展推波助澜,人们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就业观”、“成就观”、“荣耀观”等价值取向和教育行为都无不倾向于“高分数”、“高学历”,人们的追求无不倾向于能够取得“高分数”、“高学历”的知识素养,而淡化或放弃了人全面发展的道德、身体、审美、技能等其他素养。作为对社会、国家培养人才的学校教育在“一考定终身”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中只能在狂热追求“考分”的旋涡中竞争拼搏,从小学、初中、高中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是在片面追求智育“考分”的主体轨道中运行,甚至连有的学前教育也不例外。考分就是“就学”,考分就是“就业”,考分就是“教育质量”,考分就是“生命线”,不论是“片追”、“偏智”还是“加负”、“择校”都是为了取得“高分数”、“高学历”,以便在升学、就业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一席之位,取得在社会中生存、生活、发展的有利地位。国家人才选拔录用体制与素质教育要求的相悖,导致了学校教育外在与内在的“两张皮”,一方面表面高谈国家要求的素质教育,一方面实际大干国家人才选拔考试的应试教育,使得素质教育“口头化”、“虚无化”、“雷声大,雨点小”,甚至“只打雷,不下雨”。“一考定终身”、“分数论成败”、“学历定职业”单一片面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把人们的一切努力都驱聚到追求“考分”的热潮中,而素质教育陷入了冷遇虚浮的困境。国家选拔录用人才的片面化导致了人才教育培养的片面化,人才培养、选用的片面化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建设发展。国家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单纯追求文化知识“考分”、“学历”的片面性弊端,致使社会、学校和家庭只顾追求智育的片面性教育,使得人才素质的思想道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身体心理等素养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学校人才的培养与社会人才的需用难以紧密联结,国家、社会需求的人才难以得力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型人才严重缺乏,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突出。国家建设所需人才与所选人才任职素质矛盾突出,“高分低能”、“学不致用”的现象普遍严重存在,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用人就业的矛盾日趋增大,国家建设所需人才紧缺,而学校培养的“人才”却难以就业,长此以往,不仅严重影响国家建设,而且更要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素质型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动力机制。社会需要是素质教育运行的动力源泉。提高人的素质既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又是社会、国家以及整个人类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提高人的素质能有效满足个人、社会发展各种需求,符合人们的根本利益,这是实施素质教育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如果提高素质像“考分”一样能够直接解决升学、就业等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根本的利益问题,“素质第一”的观念和“重素质”的氛围则会自然形成,人们便会千方百计地追求“素质”。要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建立素质教育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动力机制,把“素质”作为人才选拔的重要标准,激发人们对素质发展的内在需求,特别是引导人们将单纯片面的“考分”、“学历”追求变为着重对“素质”的追求。目前,实施素质教育“难”的症结是缺乏素质教育应有的动力体制机制,即缺失素质型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机制,没有把“素质”纳入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机制选用“素质型”人才,而是以“考分”为标准选用“应试型”人才,提高“素质”不能直接解决人们升学、就业等现实生计需求,只有提高“考分”才是最有用、最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就学从业,能够改变人的前途命运。素质型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是实施素质教育客观的、现实的、根本的动力源泉,对素质教育具有巨大的内在驱动和导向作用。国家选用什么人才,就推动什么人才的教育发展,选用“应试型”人才,则推动应试教育的发展,选用“素质型”人才,就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不改革国家现行的不适合素质教育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就无法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只有建立起适合素质教育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机制,才能真正保证和推动素质教育的蓬勃发展。

二、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客观必然性

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教育客观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和必然结果。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内部以及其它事物之间的一种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目前,我国学校人才选拔录用的普遍方式是文化理论知识考试,决定性的标准是“考试成绩”。教育活动中,教学与考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教学是考试的前提和基础,考试必须适合教学的性质、水平和发展,按照教学的目的、目标、要求、内容来确定考试的内容、形式和范围。同时,考试是教学的测评和导向,对教学具有巨大的反作用,适合教学状况的考试促进教学的发展,对教学起着合理测评、积极激励和正确引导等作用。反之,不适教学状况的考试,就会阻碍教学的正确发展,使教学偏离正确的方向。教学与考试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教学活动本身固有的客观存在,是由教育特殊的本质所决定的必然联系。教育本身固有的本质属性是有意识地影响人、培养人,它主要解决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能否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和实现的矛盾,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必须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方法对教育对象施加各种教育影响,实现其教育目的,使受教育者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考试是影响教育对象接受和实现教育目的的有效手段,它是教学的“杠杆”和“指挥棒”。在教学中,为什么从学校领导、教师到学生及其家长,普遍重视升学考试的科目,而大抓特抓,却忽视升学不考试的科目,而敷衍应付?为什么好多学校对非升学考试的科目开不齐,课时开不足,对考试的科目却增时加负?为什么升学考试科目的社会家教、办班辅导门庭若市,非升学考试的科目却无人问津?为什么从上至下口上喊的是“德育为首,全面育人”,却实际做的是“智育第一,片面追求”?为什么普遍难以引起重视的“劳技”课,却曾在湖南汩罗教育中理论、实践双丰收?“有的劳技课教师连续三天到街上修车点悉心请教,学了手艺好教学生。汩罗恰当地用考试来指挥素质教育,也将德、音、体、美、劳列为中小学必考科目,而每次大型的劳技课考试,都是市教育局长亲自抓。考试有力的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发展,使德、智、体、美、劳‘五子登科’,形成了‘汩罗教育现象’,即‘全面发展现象’、‘素质教育现象’”。为什么“”中取消升学考试,而极大影响了教育质量,严重耽误了人才培养?这都是考试必须适合教学性质的客观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和结果。考什么,教师就注重教什么,学生也就注重学什么,怎样考,教师就注重怎样教,学生也就注重怎样学,强化了什么考试,什么教育就迅速发展,取消什么考试,什么教育就自然淡化,这种“考试效应”,已成为普遍而必然的教育现象和不依主观意志转移的客观现实。

人才选拔录用考试制度对素质教育发展的影响是教学与考试相互作用的必然联系,是教育规律的固有作用,是客观必然的,我们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运用教育规律,科学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必须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

人才需求、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任用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研究解决素质教育与人才选拔录用体制的相互统一问题,建立起适合素质教育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

高层决策部门应大力加强人才选拔录用体制的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是党和政府的决策,是国家层面上的制度性要求,根本上要靠法治、靠制度保障,必须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建立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建立素质教育体制机制在于党和国家高层决策部门,党和政府高层决策部门应加快人才选拔录用体制的改革,建立起社会、学校多元化的全面的素质型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克服人才选拔录用中单纯追求考分、学历的片面性弊端,全面选拔录用人才,从关键上解开实施素质教育“难”的症结,有力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建立适合素质教育本质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必须与党的教育方针相统一,把德、智、体、美、劳等素质纳入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机制,诸育结合,学历能力兼顾,建立全面选拔录用人才的用人体制,以全面选拔录用人才的用人体制引导人才素质的全面教育培养,以全面教育培养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真正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建立适合素质教育质量观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全面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素质教育要求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必须建立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人才培养和选拔录用的制度保障体系,建立以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质量为导向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建立适合素质教育重点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党和国家根据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针对现实教育的不足而提出的具有时代意义的战略决策。应对国际激烈竞争和进行国家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国家人才选拔录用必须与人才需求、人才培养重点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统一,改变目前以文化理论知识“应试成绩”为重点的人才选拔标准,建立适应选拔和培养“创新型”、“能力型”人才的重创新、重能力的用人制度,引导和促进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推进素质教育论文第8篇

关键词:高师院校 文化课程 素质教育 作用

一、关于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概念是来自生理学,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来的某些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以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生理解剖特点。它们通过遗传获得,故又称遗传素质。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在人的发展中起物质基础和必要的条件的作用。[1]现在通常所说的素质,是社会学、教育学中的概念,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作家素质等,这些都是个人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综合起来讲,素质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后天通过环境、教育获得的基本品质。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是后天形成基本品质的物质前提,而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则是先天遗传素质能否发展的条件。

素质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它是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型教育。WWw.133229.cOM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生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二、博学型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素质教育自1992年实施以来,在理论上仍然存在概念模糊,比如最为关键的概念: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一般都认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相对立的。其实他们并不是相对立,而是一种包容,即应试教育包含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教育,应试教育是其中的一部分。很多人认为不搞应试教育,就简单理解为要取消考试,这肯定是没有弄懂素质教育的本质。

由于在概念上模糊不清,导致在实践上出现“轰轰烈烈地喊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抓应试教育”的矛盾现象。一方面学校要减轻学生负担,取消一些考试,但我们的家长却请家教,比以前更加重学生的负担。再看看在“素质教育”成长的一代,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不是在提高,而是在退步,特别在各种学习、生活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尤为明显。

笔者认为,出现上述情况,固然有着太多的因素,但最根本的因素还是我们的一线教师。广大一线教师大部分不是很理解素质教育,总是带有抵触情绪。所以在操作层面就很难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其效果更是可想而知。有一部分一线教师尽管理解素质教育,但无法实施素质教育。换句话说,没有能力来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那么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要不要是全面发展的呢?这就值得教育研究者深思。

如果把素质教育单纯理解为进行全面的教育,还是很难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如果是这样,其实是一种机械的全面发展。要达到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还要我们的一线教师全面发展,能够融会贯通。这里说的教师全面发展,并不是各领域都是精通,而是一专多才,是一种博学型人才。只有这样的教师,才有可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当前我们教师呈现专业性特点,而不是博学型特点。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从实践层面来说,远没有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所以,博学型教师可能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出路。

三、博学型教师的培养

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要全面真正推进素质教育,还得从高师院校培养教师抓起。目前高师院校培养教师还是以专业性为主要特征,

复合型、博学型不明显。笔者所在的高师院校就没有体现复合型、博学型特点,尽管学校也要求开设素质拓展选修课,但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效果不明显。原因可能有管理层面,可能更主要的是课程的设置和内容方面。

笔者认为高师院校在培养教师专业性方面已经取得很好的成效,应继续保持并完善,但在培养教师的博学型、复合型方面应加强并突破。笔者认为,可以在教师素质拓展课寻找一个突破口,即开设文化课程来强化教师的博学型、复合型。

1.文化的概念。关于文化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释,这样的解释可能有上百种。但大体归纳起来,文化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具体一点说,文化它涵盖了生产方式、生活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信仰等一整套观念以及由这些观念形成的一系列制度、规范等等。[2]

有更抽象的理解,文化就是一个把人变成人,化成人的动态过程。文化有时代性和民族性显著特征。文化包含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其中精神层面是文化最核心的部分。物质层面变化最快、传播最容易;制度层面最具权威性,能左右普通人的命运;精神层面变化最慢,也是最痛苦的。文化包含传统,对于传统,我们不能割裂,而要慢慢转化,转化为适合时展的需求。

2.文化课程的涵义。根据文化的理解,文化课程就是要把文化的精华,不论是古代遗留下的优良传统,还是现当代形成的各种观念、制度、物质文化;不论是主流文化,还是次文化,尤其是民族文化、乡土文化,以教材、文本的形式确定下来,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内容。这种课程包含三个层次:

一是思想文化,主要是历史上名人、伟人的思想和思维,通过典籍来体现。

二是制度文化,主要是历史形成的主要传统和道德规范。

三是物质文化,主要是文化载体来体现,主要是建筑、园林、绘画、雕刻、陶瓷等文化形态。

这三个层次综合起来可以说是微型百科式,对学习者来说的确有一定的吸引力和较大的兴趣,对于学生的博学型、复合型无疑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3.文化课程的开发、建设及管理。当前我国课程结构和管理分为三个部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三级管理模式。现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其中一条就是缩小国家课程的比例,加大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比例。文化课程的开发、建设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建设范畴,主要以地方和学校为主。

文化课程由于其内容博众型,在文化课程开发、建设上难度较大,是一个较大的系统工程。但在文化课程开发、建设方面已有成功的范例,即以文化人类学为理论基础,以多元文化整合教育为理念来开展文化课程的建设。比如,中央民族大学滕星教授主持的“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与初中地方性校本课程建构”和“中国乡土教材收藏与研究”两个研究项目就可以借鉴。[3]高师院校文化课程同样可以以滕星教授的方式或模式来建设。一方面通过文献法,根据英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原则把对学生最能产生影响共鸣的高师院校所在地方文化精华梳理出来。另一方面通过调查法,深入地方一线,收集、了解更多的地方文化精髓。比如民族风情、民族心理特征、民族生活习性、民族遗产等。在收集、了解的基础上按文化课程三层次分类整理成文本教材。

就文化课程的管理而言,笔者认为,高师院校应把它作为公共必修课,而且要求达到优良以上。学校要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吸收文化经典,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有条件的体验、思考文化给我们的影响。

总体而言,文化课程的开发、建设是一个较大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上只是非常简单的论述,具体操作恐怕要把它当作规划项目来做。至于文化课程对培养教师的博学型、复合型还有待于实施后来检验,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作用,要等博学型、复合型教师出现后来验证。相信有好的效果。可以在一所高师院校搞搞试点,如果收效良好,可以全面推广,以后就形成一个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爱青.素质教育何去何从[j].山东教育,2008,(14).

[2]庞朴.文化的界说—庞朴研究员在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座[n].解放日报,2009-8-2.

[3]滕星.“多元文化整合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 中国教育学刊,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