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4 15:13:40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第1篇

关键词:电影文本;心理健康教育;双向选择性;人格特质;积极作用

一、人格特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经是一个毋庸置疑的话题。这不仅是因为大学生仍然处于青年期的发展阶段,需要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的规律,掌握科学的心理保健方法,减少成长的烦恼,发掘自身的潜力,以此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更重要的是因为大学生也处于即将走入社会的准备阶段,需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参与心理健康活动,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完善自我心理素质,以此保证他们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从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来看,心理健康素质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的最重要的内在资源,需要教育的发掘和培养。

心理健康素质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内在资源,其内涵包括很多,但其中的核心内容是“人格特质”。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需要、兴趣、价值观等心理特征的总和,代表一个人的一贯行为倾向和生活态度,是一个人惯常的行为模式。当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以某种心理特征固定下来,并带有经常、稳定的性质的时候,人格就形成了。人格总是影响着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和对具体事物的反应,决定一个人特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包括对其自身的认识和态度。由此可以看出,人格主要是研究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态度及行为表现特征,通常多指一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需要、兴趣、价值观)。有句广为流传的谚语高度概括了性格与人的发展关系:“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性格决定命运,即,人格影响和制约着一个人的发展与成就。所以,培养和塑造健康的人格特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

人格特质是指人格具体表现出来的态度及行为特征,如,自信心、责任感、同情心、自制力、感恩、理解、关怀、尊重等。健康人格之“健康”是指人格特质中的那些积极的态度及行为特征,是相对于一些消极的态度及行为特征而言,如认真与粗心、负责与推诿、守时与拖延、热情与冷漠、自信与自卑、坚持与放弃、自制与散漫等都是积极与消极的人格特质的对立表现。因此,所谓健康人格是指由乐群性、稳定性、自律性、上进心和创造力等人格特质所组成的集合体。

教育的出发点是“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中心”。众所周知,“以学生为中心”是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所首倡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变式,其要点在于针对传统教育只重视知识教育,并把学生仅仅看作被动受教育者。罗杰斯主张学生是一个完整的、有情感的、有大量积极潜能的人,而学习的过程就是帮助学习者实现内在潜能的过程。业内学者J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操作上的意思应该是“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中心”。针对大学生来说,大学生的成长需要是指“有利于其个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而理论研究及社会实践表明,大学生要实现个人的持续发展是离不开以下核心人格特质的,那就是:理想、爱心、上进、自信、诚信、教养、共情、负责、自律、合作、创造力、健康成长的意识与能力等。因此,作为人格特质培养主要途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开发和创新一些更为灵活而深刻的教育和教学方式影响学生,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具备上述核心人格特质,使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的最后教育阶段,拥有个人持续发展的潜力、获得幸福的能力、健康成长的动力。

二、电影文本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电影,也称映画,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其独自的艺术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他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这种艺术性极强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他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被大量复制放映。电影文本是电影符号用语,是对当代一般哲学解释学和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基本概念――“狭义文本”作广义使用的一种方式。狭义文本专指纯粹语言研究中大于句子的语言组合体,也叫话语。广义文本指任何在时间或空间中存在的“能组织体”,如诗歌文本、小说文本、戏剧文本、乐曲文本、舞蹈文本、绘画文本、电影文本等。

电影文本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通过电影展示和观看,从电影文本中(电影的主题和内容)发掘出和心理学相关的理论,创造一种从心理学角度观察、思考、讨论人生与自我的视角与情境,使学生得以完成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我的任务,并最终实现完善自我、自我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电影文本之所以能产生这样巨大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在于其具有一些独特优势。

1.趣味性

与听讲座、上课、看书这些形式相比较,电影的趣味性更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电影更容易引起人的兴趣,是因为在所有与人密切相关的学科中,心理学是最直接的研究人、分析人的学科。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荣格认为:“在我看来,自我是一种情结。当然,我们所珍爱的最亲近的情结就是我们的自我。”这样看来,人们对从心理学角度看电影有一种特殊的兴趣,本质上还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因为电影可以让我们看他人的故事,想自己的人生。

2.形象性

电影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所以电影能充分调动人的现场视觉、听觉的注意力并高度集中于电影画面,产生“目不转睛、全神贯注”的观看效果,同时,又因为电影可以运用“蒙太奇”的组接技巧,使电影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拍摄制作出一部部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调动观众的记忆、思维、想象、情感等心理因素,使其关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变化,产生“同喜同悲、沉醉其中”的观看效果。

3.教育性

电影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发现自己和完善自己的最安全、最直观、最生动、也最吸引人的方式。所以,电影文本作为一种媒介,它的教育效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电影展示,提供一种观察与思考的背景。电影的内容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的是人们熟悉的社会生活中的人物和故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所以,电影中的人物性格塑造是否鲜明生动既是电影编剧和导演追求的目标,也是打动和影响观众最主要的因素。一部成功的电影带给观众不能忘怀的感动,常常是来自对主人公性格和命运的观察和思考,如,主人公的勤奋、上进、坚持、责任感促成了学习和事业的成功;主人公的爱心、诚信、宽容、无私成就了一段美好的爱情;主人公的热情、幽默、开朗、乐于助人赢得了众多的朋友。所以,电影的选择性很重要,电影文本的主题和内容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对观众的影响截然不同。

(2)充分运用团体动力建构一种共同学习与成长的氛围。“团体动力”是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中的名词,是指借助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实施心理教育的过程。电影是一种需要群体观赏的艺术,在同一空间内观赏电影的过程中观众的情绪会相互感染,每一个观众的情绪都会受到群体气氛的影响。这种影响作用运用于学校心理健康的电影文本教育活动中,就会转化为班级的团体动力对学生个人的影响作用。当班级团体共同观赏一部电影时,学生之间的情绪感染已经形成了一种气氛,但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在观影后,必须完成相关问题的讨论和分享,这就为学生建构了一种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氛围。在班级团体中,学生民主参与讨论,碰撞交流思想、分享体会感受的过程,就是同学之间相互影响的团体动力的充分体现。

(3)在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完成对他人和自己的深入认识和了解。大学时期是人的认知需要最为强烈的时期,因此,心理学理论的学习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当前的求知需要,有效引导学生的深度思考,激发学生认识他人和自己的动机,明确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个人成长目标;另一方面,心理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持续发挥的,因为理论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自我分析、自我教育能力,因而能对学生的心理成长做出持续的贡献。所以,在电影文本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际交往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的相关理论知识非常有必要,这些理论可以在课堂上结合设计的电影问题讨论进行渗透性讲解。

(4)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心理资源,在欣赏他人的故事中为个人的成长奠定基础。心理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人的需要,大学生的心理需要是认识社会、思考人生、发展自我,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充分调动学生“找自己、做自己”的这一内在心理需要,努力激发学生“寻找自己、定位自己”的动机。电影文本的趣味性和形象性使它成为大学生非常喜欢的传媒形式之一,所以,善于充分利用电影文本这一教育资源,并通过电影文本的“示范性”(电影中的人物对观众的影响作用),就可以激发学生在欣赏他人的故事中“寻找自己、定位自己”的动机,进一步调动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分析和评价电影中人物的人格特质和命运发展,学习积极健康的人格特质、摒弃消O不良的人格特质,从而为个人的成长奠定基础。

三、电影文本双向选择性的内涵及理论依据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学校走向社会之前能够接受基础价值观、伦理观、世界观教育的最后阶段,过了这个阶段,一个人的可塑性就不是太大。复杂社会环境中的种种诱惑会以五花八门的形式对年轻人产生影响,能否具有面对各种诱惑的判断和选择能力,取决于大学阶段的教育,尤其是取决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特质培养。

电影文本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之一,其具有的趣味性、形象性、教育性等优势,成为大学生人格特质培养的必选教育活动形式,但能否充分发挥电影文本的影响作用,取决于教师对电影文本应用中的双向选择性的理解。双向选择性的“双向”是指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协作完成对电影文本的选择。即,教师可以提出或指定一些学生应该观看的电影文本,并单方面拟定一些相关的人格特质讨论话题;同时,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出或推荐自己喜欢的电影文本,而且也单方面提出一些有困惑的人格特质讨论话题。这种双向选择性的存在和应用是必然的,有两方面的理论依据:一是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起主导作用;二是教育要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中心。

1.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起主导作用

所谓“成长”,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就是人格特质。而这种能力或人格特质不会自发的形成,必须通过教育而且是学校教育来进行培养,因为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环境影响,可以帮助受教育者选择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抵制环境中的消极因素,从而形成和具备符合社会要求的适应能力和人格素质。大学生处于思想和行为尚未真正独立和成熟的阶段,对社会角色、职业要求、人际关系等复杂社会问题既缺乏生活体验,又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判断,更谈不上选择正确的、合理的学习榜样。所以,大学教育是给学生提供学习与体验各种社会角色的最后机会,是一个充满了“试错与排错”过程的阶段,怎样才能少走弯路、多走捷径,学生的内心迫切需要教育的指导和关怀。因此,教育必须也能够给予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特质教育。

2.教育要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中心

成长既然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一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即人格特质,那么,为什么会成为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呢?人格特质通俗地说就是做人、做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而社会对于做人和做事是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的,这些标准和要求就是道德准则,所以,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生存、受人欢迎,就必须按社会要求学习掌握基本的做人、做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并形成一种习惯,进而形成稳定的人格。由此可知,一个人适应社会环境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格特质塑造的过程,这就是人格特质培养成为学生内在心理需要的原因。因此,教育必须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努力塑造大学生积极的、健康的人格特质。

四、电影文本双向选择性的积极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无论采取哪一种教育模式,都要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宗旨,以调动学生的自我教育潜能为标准,以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特质为目标。因此,教师在采用电影文本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时,为了体现这一核心教育要求,必须善于应用电影文本的双向选择性,才能在健康人格特质培养方面发挥电影文本心理教育的积极作用。

1.教师方面选择性的积极作用

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教师,其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基础以及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能力,使教师在选择电影文本时体现出以下优势作用: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逻辑分析、辨析判断的认知特质。教师在设计电影文本的问题讨论时,只需要大致确定讨论问题所涉及的心理健康理念方向和人格特质要素,就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主旨问题的讨论、汇报、总结。在这样的学习方式影响下,学生通过对电影文本中的人物性格及其命\的思考和分析,找出值得学习的积极健康人格特质,如“你认为剧中人物成功或幸福的原因是什么?”摒弃消极的不良人格特质,如“你认为剧中人物失败或不幸的原因是什么?”经过这样的头脑认知训练,就能有效地达成健康人格特质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逻辑分析和对于复杂问题辨析判断的人格认知特质。

(2)培养学生的自我觉察、自我体验的情感特质。教师在设计电影文本的问题讨论时,可以设计一些结合电影文本场景的自我体验训练活动,如“假如你是剧中的人物,你会怎样做?”“你这样做了以后有什么感受?”,经过这样的行为体验训练,就能有效地达成健康人格特质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觉察、自我体验的人格情感特质。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上进、自制、坚持的意志特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电影文本的问题讨论时,一是要给学生强调基本的要求和规则:分小组合作学习,每个人必须发言,小组派代表总结发言。二是要对学生的讨论和发言及时鼓励,提倡一题多解和大胆质疑,如“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说说理由是什么?”“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经过这样的训练,就能有效地达成健康人格特质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形成合作、互助、上进、自制、坚持的人格意志特质。

2.学生方面选择性的积极作用

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他们不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确定好的教育内容,他们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生活的视角,因此,学生喜欢和推荐的电影文本,教师一定要重视、采纳并发掘其中的积极教育因素推广给学生,这样就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选择电影文本时的优势作用:

(1)培养学生理解、认同、交流、沟通、质疑、创新的认知特质。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是一个人的认知兴趣最为广泛的时期,他们不仅热切地关注国家、社会的发展变化,也强烈地关心自己的发展,尤其是喜欢把媒体宣传中的英雄人物、成功人士、劳动模范或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作为学习的楷模或比较的对象,对自己现有的人格特质进行分析判断。因此,电影文本中正面及反面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命运的发展变化,对大学生的感染和影响作用非常大。大学生自己选择并推荐给教师的电影文本,其中首先包含了他们自己理解、认同的一些人物性格特征,但其中的优劣选择则需要教师和学生协商一起筛选,只有师生共同筛选符合教育目标的电影文本,并发掘有价值的人格讨论问题,才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训练和强化学生理解、认同、交流、沟通、质疑、创新等积极的人格认知特质。

(2)培养学生的自信、开朗、乐观、尊重、欣赏、接纳、包容、关怀、共情的情感特质。学生选择电影文本的积极作用还表现在,通过推荐、筛选、推广电影文本的活动参与过程,大学生找到了共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取向,再通过电影的观赏和问题讨论,使大学生感受到了交流和沟通带来的自信、喜悦、自豪等积极情绪,也学会了对他人的尊重、欣赏、接纳、包容,从而有效形成关怀、共情等积极的人格情感特质。

(3)培养学生的自觉、主动、参与、表达、责任、约束的意志特质。学生选择电影文本的积极作用还表现在,教师采取的信任、支持、鼓励、引导的态度和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关注电影文本的自觉性、主动性,激发了学生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的电影文本的热情,训练了学生参与问题讨论时思维与语言的表达性责任与约束习惯(是指言论不违背道德伦理的底线)。因此,安排学生参与选择电影文本的活动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体验和活动训练中学到做人做事的行为规范,能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参与、表达、责任、约束等积极人格意志特质的形成。

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更加灵活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心理健康素质是大学生人生幸福的最重要的内在资源,而人格特质又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核心要素,所以,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必须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从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应该进一步明确电影文本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人格特质培养中的优势作用,充分学习掌握电影文本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模式的操作要求,并且要善于在应用中灵活发挥电影文本双向选择性的积极作用,努力实现培养大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杨眉.与未来中国的形象大使探讨生活――系列心理教育课程实录[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2]杨眉.健康人格心理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第2篇

关键词环境心理环境心理成长共生

1环境的确认

心理学对人的心理行为的研究显然要涉及到人的心理行为所处的环境。然而,不仅怎样对待环境的影响对心理学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怎样理解环境的含义对心理学家来说也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如何理解环境,或者如何确定环境的含义,这对于不同的心理学家,可能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注:谷船华、张文新:《情境的心理学内涵探微》,《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第99-102页;王亚南:《情境心理学的若干问题》,《心理学动态》,1996年第4期,第34-38页;葛鲁嘉:《对心理环境的考察与探索》,《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5期,第51-54页。)。其实,在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中,不同的心理学家对环境就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注:申荷永:《心理环境与环境心理分析》,《学术研究》,2005年第11期,第5-8页;刘建新、高岚:《简述环境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学术研究》,2005年第11期,第9-12页。)。其实,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学科分支,并且有着非常迅速的扩展(注:伍麟等:《国外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4期,第466-471页;伍麟:《时代精神与当代环境心理学的应对》,《南京师大学报》,2005年第5期,第96-100页。)。对于心理学的研究来说,环境可以具有不同的含义和类别。基本上,可以区分出五种不同种类的环境,即物理的环境、生物的环境、社会的环境、文化的环境、心理的环境。

物理的环境。环境在通常的意义上是被理解为物理的环境,或者说是物理意义上的环境。物理意义上的环境,是把环境看作是物理的存在,是物理的刺激。物理的环境是可见的,是直接的。所以,物理环境就成为心理学家所最为关注的,甚至物理环境成为了环境的唯一的含义。在许多心理学的研究中,所涉列的环境因素就是物理的环境。其实,不仅人所处的环境具有物理的性质,而且人也可以被当作是物理客体。例如,对人而言的物理的力。环境是受地球引力的制约,人也就会承受地球的引力。物理客体的打击会使人体受到直接的伤害,如骨骼的断裂等等。

生物的环境。物理的环境仅仅是最基础意义上的环境。涉及到心理行为,就必然要涉及到有机体,也就是生物意义上的存在。那么,与生物有机体直接相联系的环境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环境,而是生物意义上的环境。生物意义上的环境是直接关系到有机体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或者说是对于生物有机体来说,具有最直接生物学意义的环境。例如,食物对于生物有机体来说,就不仅仅具有物理的意义,或者说是物理的存在,而是具有生物的意义,或者说是生物的存在。食物是生物有机体获取营养和能量的最基本的来源。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有许多的研究者就是把人理解成为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进而涉及到与生物有机体有关的环境,就是生物的环境。

社会的环境。人不仅是生物意义上的,而且也是社会意义上的人。人是个体化的存在,每个个体都是相对的。但是,人又都是群体化的存在,个体又结合成社会群体。那么,每个个体都是在社会中生存和生活。所谓的社会至少包含如下的含义,即社会是物质的存在、社会是关系的存在、社会是心理的存在。人类的生活是由物质生活作为基础的。因此,人类社会从事的必然是对自然物的摄取和改造的活动。

人类的生活又是以社会生活为源流的文化的环境。人通过改变和改造自然而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或自己创造的、或具有意义的环境。这就是文化的环境。文化是人自己创造的。人正是通过创造文化,而创造了自己的历史。文化是具有意义的。文化的存在内含着人所创造出来的含义和意义。文化是传承延续的。文化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而在不同代际之间传递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文化是决定生活的。文化通过特定的方式来定位生活和塑造心理。文化是心理学研究所必须面对的重大的和根本的问题(注:葛鲁嘉、陈若莉:《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文化学转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5期,第79-87页;Cole,M.Culturalpsychology[M].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8;Nisbett,R.E.,Peng,K.,Choi,I.,&Norenzayan,A.CultureandSystemsofThought[J].PsychologicalReview,2001,108(2):291-310;Stigler,J.W.,Shweder,R.A.&Herdt,G.Culturalpsychology:Essaysoncomparativehumandevelopment,[M].Cambridge,England: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

心理的环境。生物的环境是对生物有机体来说的环境。那么,对于心理的存在,对于意识的存在,特别是对于自我意识的存在来说,环境还不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而且还是心理意义上的。所谓心理环境,就是被觉知到的、被理解到的、被把握到的、被创造出的环境。心理环境是对人来说的最切近的环境。这种环境已经超出了物理、生物、社会、文化意义上的环境。就心理环境来说,它对人的影响是最切近的和最直接的。(注:葛鲁嘉:《心理学研究中环境的性质、类别和功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17-21页;葛鲁嘉:《心理环境论说——关于心理学对象环境的重新理解》,《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103-108页。)人可以在心理上分离出自己所处的环境,并针对这样的环境调整或调节自己的心理行为。所以说,意识觉知到的或自我意识到的环境是人构造出来的环境。当然,心理环境加入了人的创造性活动,这就使得心理环境的含义远远超出了物理环境和生物环境的界限。人的创造性活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意识的创造性构想,这可以突破环境的限制。二是意识支配下的创造,这可以实际改变物理环境或生物环境。环境对于人的生存、成长和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不是孤立的存在,人不可能脱离环境。其实,对人而言,环境是人所依赖的。2环境的影响

环境对于人的生存、成长和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不是孤立的存在,人不可能脱离环境。其实,对人而言,环境是人所依赖的。环境对人而言,可以把环境称之为情境,也可以把环境称之为境遇,也可以把环境称之为处境。但是,无论何种理解,环境都被看作是外在于人的存在,是外部的条件,是外部的影响。如果把环境看作是外部的,那环境对人的心理具有的意义就是特定。如果把环境看作是由人的心理所理解和把握的,那环境对人的心理具有的意义就是不同的。

心理的成长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环境影响的结果。所以,心理行为不是真空中的存在,不是随心所欲的结果。那么,环境对于人来说,或者对于人的心理行为来说,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心理学研究中一直非常重视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但是其所理解的环境却只是外在于人的存在,是客观的存在,是外力的作用,是独立的作用。那么,重要的就是对环境的理解和把握。这就是心理环境,是人在心理上所理解和把握的环境。这种对环境的理解,就会导致重新确定环境对人的心理具有的意义。其实,对于环境来说,有物理的环境,有生物的环境,有社会的环境,有文化的环境,有心理的环境等等。例如,文化心理学对文化环境的探索,也提供了对人的心理行为的独特的理解(注:Ratner,C.Culturalpsychologyandqualitativemethodology[M].NewYork:PlenumPress.1997;Shweder,R.A.Thinkingthroughcultures:Expeditionsinculturalpsychology[M].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1.)。在过去,有许多关于物理环境、生物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探索,但却缺乏对心理环境的探讨。这导致的就是环境对人的心理所具有的意义在理解上的片面性。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如何理解环境的含义,如何确定环境的作用,研究者存在着十分重要的差别。心理学发展史上有环境决定论的观点,认为环境对于人的心理行为来说是主导的、支配的、是不可抗拒的、是决定性质的,认为只有承认了环境的地位,只有理解了环境的作用,就可以理解心理的性质特征和发展变化。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环境条件,就会有什么样的心理行为。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西方心理学就分裂为大大小小的不同的学派。古典行为主义就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派别。古典行为主义就是环境决定论的提倡和主张者。心理学发展史上也有自主决定论的观点,认为人的心理是自主发展的,是自我决定的。那么,环境的作用实际上就被忽视了,环境就被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这导致的是在心理学的研究中,环境被看作是无所作为的,是固定不变的,是忽略不计的。

可以说,在心理学的研究中,长期以来并没有把环境本身看作是心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内容,而仅仅是将其理解为人的心理行为的附属的条件。那么,无论是物理环境、生物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都不过是作为揭示人的心理行为的附加的背景。对这些环境因素的涉及,不过是其他相关科学门类的任务,而与心理学的研究无关。或者说,心理学并没有义务去涉及心理行为之外的存在。这实际上是心理学科学观存在的问题,是心理学的小科学的限定。(注:葛鲁嘉:《大心理学观──心理学发展的新契机与新视野》,《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年第9期,第18-23页。)所以,在心理学的研究中,环境都是外在的条件。无论是物理的环境、生物的环境、社会的环境、文化的环境,都是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外在的影响。有了某种环境,没有某种环境,环境的某种变化,存在都是现实的,作用都是固定的,影响都是外在的。

3外在的干预

对于心理学的研究来说,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行为。相对于人的心理行为,环境只是外在的影响,或者只是外在的干预。问题在于,无论是普通人还是研究者,人们都已经习惯了把环境看作是外在的干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力量。那么,环境就成了异己的力量,就成了强加于人的奴役,就成了无法摆脱的神喻。人的心理行为不过是环境任意所为的对象。因此,所谓的环境就是天意,所谓的环境就是强权。

其实,无论是把环境理解成为是物理的环境、是生物的环境、是社会的环境、还是文化的环境,普通人和研究者都常常是把环境看作对人来说是外在的存在,是自足的存在,是异己的存在,是现实的存在,是变化的存在。那么,人在环境面前,人只能是受到制约的。相对于无所不在和无所不能的外在环境来说,人不过是非常渺小的,是非常无助的,是非常软弱的,是被动接受的。

如果从环境对人的影响来说,人只是环境的产物,人只能顺应环境。环境的影响被看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就有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和主张。环境决定论是把环境的影响放在了重要的地位。人的心理行为都是环境塑造的,都是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的。早期的或古典的行为主义学派就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在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看来,人的行为并不是本能决定的,或者说就不存在什么本能。所有的行为都是由环境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没有什么中间的过程,没有意识的存在,没有内在的心理。那么,通过揭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通过控制刺激,来控制人的行为。

尽管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心理学家非常重视环境的影响,非常重视环境的因素,但是对环境的理解却大多是把环境看作是外在的影响和外在的干预。这种对环境的理解支配了心理学的研究,并决定了对人的心理行为的理解和研究。但是,把环境看作仅仅是外在的干预,显然无法完整地理解环境的内涵和作用,或者说只能是片面地理解环境的作用。这也更进一步决定了和限定了对人的心理行为的理解。问题在于,人们已经习惯了把环境看作是外在的干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力量。那么,环境就成了异己的力量,就成了强加于人的奴役,是无法摆脱的神喻。人的心理行为就是环境任意所为的对象。环境就是天意,环境就是强权。但是,把环境看作仅仅是外在的干预,显然无法完整地理解环境的内涵和作用,或者说只能是片面地理解环境的作用。4心理的成长

人的心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是,心理的变化并不是零乱的和纷杂的,也不是片段的和无关的,而是有序的和丰富的,是系统的和关联的。所以,更能够说明这种有序的、丰富的、系统的、关联的和变化的术语,就是心理的成长、心理的扩展和心理的丰满。这都是关系到人的心理成长的非常重要的术语。人的心理的扩展或心理的丰满就是说人的心理成长是没有止境的。所谓不断地成长就是不断地扩展或不断地丰满。所以说,人的心理成长是伴随终身的。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原有对心理成长的理解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或者是有很大的缺陷性的。例如,一个局限或缺陷是仅仅把发展理解为是在个体的早期就已经完成的,是伴随着个体的机体发育的过程而进行的。当个体完成了机体的发育,心理的发展也就停止了。现在的心理学研究则开始强调人的一生的发展或全程的发展,把人的心理看作是不断的成长的过程。再一个局限和缺陷是仅仅把发展理解成为是个体的发展,而将其与人类文化、人类社会、人类群体的发展分离开。这也就是说,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把自己限定在了个体心理的狭小范围之中,并没有将个体心理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看作是一个共同的过程。现在的心理学研究则开始把个体的心理成长看作是与社会整体的发展一体的或共生的。个体的发展组成了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也同样包含了个体的成长。

心理的成长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环境影响的结果。所以,心理行为不是真空中的存在,不是随心所欲的结果。那么,环境对于人来说,或者环境对于人的心理行为来说,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是,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如何理解环境的含义,如何确定环境的作用,研究者存在着十分重要的差别。心理学发展史上有环境决定论的观点,认为只有理解了环境的作用,就可以理解心理的发展变化。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心理行为。古典行为主义学派就是环境决定论的提倡和主张者。心理学发展史上也有自主决定论的观点,认为心理是自主发展的,自我决定的。环境决定论与自主决定论成为了理解心理成长的对立的两极。这实际上根本无法合理地理解人的心理成长。人的心理成长要么成为了环境的牺牲品,要么成为了自由的随意性。

其实,心理成长的概念表明了,人的心理是在个体化的过程中,容纳了自己,容纳了他人,容纳了社会,容纳了环境。这也是心理成长的概念与心理发展的概念的重要的区别。心理的成长就是心理疆域的扩展,就是心理境界的提升,就是心理意义的丰厚,就是心理弹性的增加,就是心理容纳的宽广。

5共生的历程

把个人的心理行为与环境的影响作用分离或分裂开来,显然不利于对个体心理和对生活环境的合理的理解。那么,在心理学的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是应该把环境与心理理解为交互作用的过程。这种交互作用就不仅仅是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而且人也会作用于环境的变化。如果进一步地去分析,就会发现,这种交互的作用实际上就是一体化的过程。这种一体化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共同生长的历程。任何一方的演变或发展,都会带来另一方的演变或发展。或者说,心理与环境就是共同的变化和成长的历程。那么,心理环境的概念就是有关共生历程的最好的描述。

在目前的社会和人类的发展进程中,人类已经开始意识到,现实世界中,没有单一方面的任意发展,没有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没有消灭对手的成长机会,没有互不往来的现实生活。正与之相反,有的是互惠互利的彼此支撑,有的是共同繁荣的生存发展,有的是恩施对手的成长资源,有的是互通有无的现实社会。其实,在科学的研究中,无论是研究自然的、是研究生物的、是研究植物的、是研究动物的、还是研究人类的,都要面对着各种不同对象之间的关联性。生态学的兴起就是反映了这样的趋势,生态学的方法论则成为了引导科学的研究能够在相互关联的方面去揭示对象的原则。

人的心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但是,心理的变化并不是零乱的和纷杂的,而是有序的和系统的。更能够说明这种有序和系统变化的术语就是成长或心理的成长。与心理成长相关联的另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术语就是心理的扩展或心理的丰满。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不断地成长就是不断地扩展或不断地丰满。所以,心理的成长是终身的。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第3篇

关键词:心理学;心理学思潮;新心性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2)02-0063-08

收稿日期:2011-06-13

作者简介:葛鲁嘉,男,辽宁沈阳市人,心理学博士,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在心理学的当代演变和演进中,涌现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潮流。这些心理学思潮令人眼花缭乱,带来巨大冲击,对心理学的现展和当代演进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和不容忽视的影响和引导。追踪、考察、探索、驾驭这些思想潮流,是当代心理学发展,尤其是当代中国本土心理学发展的基本和重要的任务,尤其是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创新性发展,需要把握和扣紧时代的脉动。如果从独特性、分立性、时代性、影响性、冲击性、关联性等等方面,可以将心理学的一系列演变定位为七大心理学思潮,即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潮、多元文化论心理学思潮、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潮、女权主义的心理学思潮、进化取向的心理学思潮、积极取向的心理学思潮和本土取向的心理学思潮。那么,聚拢、梳理、考察、解说、分析、揭示这些特定的心理学思潮,对于理解和促进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对于理解和促进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和非常重大的。

一、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潮

文艺复兴之后,西方社会不仅大踏步地迈向现代大工业社会,而且逐步确立起理性至高无上的地位和科学统观一切的权威,并以此构造了西方的现代文明。但是,当今的后现代主义运动则是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和解构,即着手摧毁理性的独断和科学的霸权,强调所有的思想和文化平等并存发展。后现代思潮、后现代文化以及后现代精神,其根本就在于“去中心”和“多元化”。

现代科学兴起之后,便建立了自己的一套理性的真理判据或科学的游戏规则,并将其当作惟一的合理性标准,把不符合这一标准的实践知识和文化传述都看做是原始和落后的东西,是应该为实证科学所铲除的垃圾。有研究者指出,“现代的”西方心理学显然具有以“现代性”为特征的问题,这包括如下几方面:首先是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研究思路;其次是以机械论、还原论和自然论为基础的“人性假设”;再次是以价值无涉为基础的心理学研究的价值中立观点。其实,后现代主要不是指时代性意义上的一个历史时期,而是指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以强调否定性、非中心化、不确定性、非连续性以及多元性为特征,大胆的标新立异和彻底的反传统、反权威精神是这种思维方式的灵魂。后现代心理学的观点和主张包括,批评和放弃心理学的普适性和惟一性,承认和接受心理学的历史性和具体性,提倡和坚持心理学的多元性和差异性,追求和促进心理学的跨界性和中间性。倡导心理学后现代转向的心理学研究者,都对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法则和理论设定深感不满。这些研究者主张用整体论、建构论、或然论、去客观化和定性研究,来取代心理学研究中因袭已久的原子论、还原论、客观论、决定论和定量分析等。这在某种或特定的程度上开启了心理学研究多元化、系统化的局面,为心理科学在后现代境遇中真切、多样和系统地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提供了可能。后现代的主张和现代的主张的区别和对立,就在于整体论对原子论,建构论对还原论,去客观对客观论,或然论对决定论,定性研究对定量分析。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转换。

在心理学的当展中,后现代主义的思潮对心理学的走向和趋势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或冲击。甚至于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思潮开启了实证主义心理学自我封闭的大门,使心理学的研究开始能够直接面对各种不同的心理学传统、心理学探索和心理学资源。原本弱小的心理学开始有了壮大的机遇,开始有了多元的尝试。

二、多元文化论心理学思潮

心理学的发展和研究都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谓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是指,心理学在自身的研究、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与文化的背景、文化的历史、文化的根基、文化的条件以及文化的现实等所产生的关联。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不仅有着特定的内涵,而且也经历了历史的演变。这包括经历了文化的剥离、文化的转向、文化的回归与文化的定位。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性质涉及文化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与后现代心理学等等。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界定涉及心理学的单一文化背景和心理学的多元文化发展。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意义则涉及心理学的新视野、新领域、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发展。有研究者还从历史与理论的视角分析了文化与心理学的交汇。

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和本土心理学被看成是涉及心理学与文化关系的三种不同的心理学研究,是有关文化与心理学关系的三种主要研究模式。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不同文化群体的心理行为比较;文化心理学研究文化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影响;本土心理学研究本土背景中与文化相关的和从文化派生出来的心理行为。这就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文化与心理学的关系。

心理学曾经靠摆脱、放弃、回避或越过文化的存在来发展自己,但现在心理学必须靠容纳、揭示、探讨或体现文化的存在来发展自己。早期心理学是以排斥文化的存在来保证自己对所有文化的普遍适用性,而当代心理学则是以包容文化的存在来保证自己对所有文化的普遍适用性。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也就是心理学发展的文化学转向。心理学在自己的发展和演变历程中,是需要不断地去转换自.己的研究取向、研究中心和研究重心。这是心理学发展的新契机。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不仅有方法论的意义,还存在着方法论困境。有研究探讨了心理学方法论的整合原则和策略,也有研究认为,心理学发展的新思维应从文化转向到跨文化对话。

传统西方心理学是建立在西方一元文化或白人主流文化的基础之上的,是立足于西方文化资源的心理学探索。而多元文化论则强调文化的多元性,强调把心理行为的研究同多元文化的现实结合起来。多元文化论者反对心理学研究中的“普遍主义”的立场或“普世主义”的主张,认为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心理行为的多元化,也就是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化。这也就导致了认为在一种文化下的心理学研究的结果,不能够被无条件地和无选择地应用到另一种文化之中去。文化心理学的兴起是与主流心理学的困境相关联的。心理学的研究应该同多元文化的现实结合起来。心理学的多元文化论运动是继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之后,心

理学中的“第四力量”。这一运动目前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有研究者进而探讨了跨文化研究方法的演进。

三、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潮

社会建构论是西方心理学中后现代取向的主要代表,其基本特征如下:一是反基础主义。认为心理学的概念并没有一个客观存在的“精神实在”作为其基础。二是反本质主义。认为人并不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本质,所谓人的本质是社会建构出来的。三是反个体主义。认为个体并不是脱离社会的存在。四是反科学主义。认为科学主义对客观性的追求是脱离了现实存在的。研究者探讨了社会建构论及其心理学的方法论蕴含,指出了依据于社会建构论的观点,实在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实在的知识并非是“发现”,而是“发明”,是特定社会和历史中的人互动和对话的结果。这种观点认为,心理不是一种“精神实在”,而是一种话语建构,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目的。这一观点颠覆了传统心理学的本体论基础,对心理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㈣

传统心理学把知识归结为一种个体占有物的个体主义倾向,以及把知识的起源归结为外部世界的反映论观点,使心理科学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心理学追求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精确性,强调方法的严格性。第二,心理学从个体内部寻找行为的原因,试图超越历史和文化的制约性。第三,为了获得客观的结论,研究者力求摆脱价值偏见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努力做到客观公正、价值中立。第四,也是最重要的,镜像隐喻(mirror metaphor)成为心理科学的根本隐喻(root metaphor),心理学家坚信,心理的内容来自于外在世界,心理学的真正知识是对精神实在的精确表征或反映。

社会建构论则认为,心理并没有先在的和不变的基础,而是建构生成的。首先,实在是社会的建构。如果说实在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其深层含义就是说,如果人没有去建构,实在就根本不存在,或者说,实在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此外,建构的过程是通过语言完成的,那么由于语言符号的社会文化属性,随着社会和文化历史的不同,就出现了不同的实在。其次,知识是社会的建构。社会建构论认为,知识不是一种“发现”,而是思想家的“发明”,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话和互动的结果。再次,心理是社会的建构。传统心理学把认知、记忆、思维、人格、动机、情绪等心理现象,视为人体内部的一种精神实在,这些精神实在如同物质实在那样,简简单单的就在那里,正等待着研究者去认识和发现。正因为如此,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具有4个核心理念,每个理念都代表一个重要的思想层面,并以此构造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体系。这4个理念分别是:一为批判,心理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二为建构,心理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三为话语,话语是社会实现建构的重要媒介;四为互动,社会互动应取代个体内在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而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心。

四、女权主义心理学思潮

女权主义心理学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西方女权主义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心理学分支。女权主义心理学是以女权主义的立场和态度重新解读和审视主流心理学的科学观与方法论,着重批判了父权制或男权制社会体系下主流心理学中所表现出来的男权中心主义的价值标准,深刻揭示了主流心理学的研究对女性经验和女性心理的排斥、贬低和歪曲。女权主义心理学基于女性主义经验论,主要批判心理学研究中性别不平等现象以及揭示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中所包含的男性中心主义的偏见。尽管经验论的女权主义心理学家对科学方法提出了批判,但却认同现代主义的科学方法以及科学主义关于“什么是好科学”的实践。

20世纪80年代,由于女权主义立场认识论的影响,女权主义心理学开始从“性别中立、平等基础上的”心理学发展为“以女性为中心的”心理学。作为女权主义心理学中的激进派,立场认识论者不满于经验主义倾向的保守性,认为传统的主流心理学的科学方法是基于男性中心主义的世界观,而应为心理学中的性别歧视和男性中心主义偏见负责的是心理学自身的概念框架和规范准则。因此,必须心理学研究传统中的主流男性话语,建立女权主义心理学理论。因此,研究者希望创建一种关于女性、由女性自己及为女性说话的全新的和以女性为中心的心理科学。女权主义心理学或女性主义心理学本身的研究也存在着不同的研究取向。这导致的是不同的女权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即实证主义取向、现象学取向和后现代取向。

女性主义心理学对许多研究领域进行了新的探索。女性主义在进人心理学之初是以批判正统和填补空白的姿态而出现的,即批判心理学领域对女性及相关议题的忽略与歪曲。首先,对男性化假设、方法与研究结果的经验主义批判是女性主义心理学所采用的重要策略。其次,女性主义心理学以社会性别为中心,关注女性的经验与议题,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再次,女性主义还积极进行心理学史的重建工作,将女性在心理学发展史中的地位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研究那些参与心理学发展的女性心理学家的生活、工作及贡献,以及使她们处于无形化与边缘化地位的社会力量,并且努力将女性观点与女性主义意识整合进心理学的课程。女性主义心理学希望通过方法论的变革,创建一个关于女性、回归女性自己以及为女性说话的全新的心理科学。无论女性主义心理学有多少不同的重建与变革的方案,从根本上说都可以归结为一种源于日常生活经验,强调作为“他者”的女性主体价值的反思的心理学、批判的心理学。

女性主义对当代心理学具有一定影响。在心理学的知识生产方面,女性主义的触角已经延展到心理学的所有领域,并充当了心理学学科变革的发起者,主要表现为:第一,女性主义批判了主流心理学的性别主义模式,拓展和丰富了心理学理论及其研究视野。第二,女性主义是对现代心理学中占主导性地位的自然科学研究模式的祛魅。第三,女性主义心理学以社会性别视角为基本分析范畴,透视了主流心理学中所包含的男性中心主义偏见,使社会性别和社会性别理论成为女性研究与心理学研究的革命性工具。第四,女性主义心理学有着明确的政治目标与社会行动倾向,强调“个人即政治”,认为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就在于促进有益于女性的社会与政治变化。

五、进化取向的心理学思潮

进化心理学是对主流心理学的反思和批判,并成为21世纪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的生理和心理机制都受进化规律的制约,心理是人类在解决生存和繁殖问题的过程中演化形成的,科学的进化论应该成为对人类心理起源和本质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

进化心理学者普遍认同以下基本观点:一是,心理机制是进化的结果,“过去”是理解心理机制的关键。要充分理解人的心理现象,就必须了解这些心理现象的起源和适应功能,即心理机制的产生及其作用。“过去”不只是指个体的成长发展经历,更是指人类的种系进化史。二是,生存与繁衍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三是,心理进化源自适应压

力,功能分析有助于理解心理机制是人的心理适应的产物,某种心理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解决适应问题。四是,心理机制是由特定功能的“达尔文模块”构成的“瑞士军刀”结构。五是,心理机制是在解决适应问题的过程中演化形成的。六是,人的行为是心理机制和环境互动的结果。进化心理学者反对外源决定论,但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内源决定论或遗传决定论者。

动态进化心理学的产生,一方面源自传统进化心理学的缺陷,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动态系统理论提供的新视角。进化心理学假定,有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过程和行为特征在基因程序中就已预先指定。这虽然并不否认环境、经验对心理、行为的影响,有时还承认基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环境只不过是基因指令的“催化剂”或“启动装置”。动态系统理论是一种复杂的跨学科理论,是关于复杂的多元系统(从微观组织到宏观组织)如何随时间而变化的研究。这强调的是非线性过程的普遍存在,重视双向因果关系的研究。这一理论认为,并不存在某种能控制有机体发展的力量,有机体也不具有某种预成的特征。发展是一种自我组织的、或然性的过程,引起发展过程中形式和顺序变化的是有机体内、外成分间复杂的、动态的交互作用。在动态系统理论中,最令进化心理学家感兴趣的是“自我组织”和“社会空间几何图”概念。自我组织是指在系统各成分的交互作用中自发出现新行为结构和模式的动态变化过程。“社会空间几何图”是指社会系统动态交互作用的模式,其形状受环境、生物因素及心理因素的影响。动态进化心理学展示了一种更为鲜活、完整的心理学图景:心理过程与心理内容的整合,解释目标与预测目标的整合,生物人形象和社会人形象的整合,静态研究与动态分析的整合。

六、积极取向的心理学思潮

积极心理学目前在西方心理学界引起了普遍的兴趣和关注。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性中力量和美德的积极方面,致力于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就开始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层面,大大地推动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人所倡导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及其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对现代心理学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引起了心理学家对人类心理积极层面的重视,为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崛起奠定了理念基础,形成了心理学研究的新思潮。

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面。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有很多,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热点。其中,研究涉及最多的积极情绪是主观幸福感和快乐。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对于本身的快乐和生活质量等“幸福感”指标的感觉。快乐这种积极情绪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很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积极的人格特征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兴趣。在积极的个性特征中,引起较多关注的是乐观,因为目前,对于情绪和身体健康的关系的了解大多局限于负面情绪是如何导致疾病的,而对于积极情绪如何增进健康却知之甚少。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也有许多研究是关于创造力与天才的培养的。

有研究者指出,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股重要的心理学力量,也是当今心理学舞台上比较活跃的一个领域。对于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有人认为这是一场心理学革命或心理学研究范式的转变。积极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出现不仅是对前期消极心理学的反动,也是对消极心理学的一种发展和超越,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核心价值。在美国所兴起和发展的积极心理学运动,是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作为研究的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那些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并得到良好的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环境条件下的普通人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社会和个人生活。

但是,如果认为“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出现,就意味着传统的主流心理学是一种消极心理学,因而积极心理学就是一场心理学的革命,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积极心理学确实对传统主流心理学表现出了不满,而且也在多种场合对传统进行了批判。但是,这种不满和批判仅限于抱怨传统主流心理学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变得失衡,过分关注人类心理的“问题”或“缺失”,而忘记人类还有自己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等。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积极心理学只是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一种修正,或是一种完善式的发展。

七、本土取向的心理学思潮

心理学的中国化是指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本土化。中国本土并没有产生出现代科学心理学,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是从西方文化中引入的,其发展经历了非常曲折的过程,主要体现为三次大的模仿、复制和跟随,三次大的批判、转折和重建。第一次大的模仿、复制和跟随是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当时许多中国学人奔赴欧美和留学海外,学习西方的科学心理学。他们抱有的目标是改造和建设国人的心理,以促使国家现代化和民主化。正是他们把西方的科学心理学引入了中国,为中国心理学的起步和发展带来了研究方法、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第一次大的批判、转折和重建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特别是在思想改造运动和“反右”斗争的时候,这包括对西方心理学的批判。第二次大的模仿、复制和跟随是在20世纪中期。新中国建立之后,前苏联心理学家进入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大学的心理学教学开始讲授前苏联的心理学,特别是巴甫洛夫学说。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成为心理学的代名词。第二次大的批判、转折和砸烂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期。心理学被看做是唯心主义的伪科学,被彻底清除了。第三次大的模仿、复制和接受是在“”结束之后。中国又开始了新一轮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心理学的翻译、介绍和评价。西方的科学心理学又被作为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楷模。第三次大的批判、转折和改造是在20世纪的后期。中国的心理学者开始意识到中国心理学中所具有的西方心理学的文化印记,以及跟随在西方心理学之后的不足。在此之后,心理学本土化的呼声开始高涨,心理学本土化的努力开始兴起,新的突破和创新已在酝酿之中。

心理学本土化的热点与难题包括科学观的问题、本土契合问题、文化基础问题、文化转向问题、多元文化问题、方法论问题、全球化问题以及原始创新问题。心理学本土化的演变与趋势涉及不同文化中的本土心理学、本土心理学的隔绝与交流、心理学的文化与社会资源、心理学发展的传统与更新以及心理学演变的分裂与融合等方面。中国心理学的科学化与本土化是其新世纪的主题。心理学本土化的出路与结局,就在于将其定位为文化的心理学、历史的心理学、生活的心理学、创新的心理学、未来的心理学。那么,在中国的文化传统、文化背景和文化框架里,如何理解心理学,如何发展心理学,也成了关注的中心和重心。这包括中国文化语境、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文化

典籍。

新心性心理学就是一种植根于本土文化资源的创新努力,试图开辟中国心理学自己的新世纪发展的道路。新心性心理学有其基本的内涵和主张,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和对心理学研究方式的确立有一个基本的变化。新心性心理学论及6个部分基本的内容:心理资源论析、心理文化论要、心理生活论纲、心理环境论说、心理成长论本及心理科学论总。这6个部分的内容涉及心理学的学科资源、心理学的文化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环境因素、心理学的对象成长和心理学的学科内涵等方面。

“心理资源论析”是对心理学发展的文化历史资源的考察。心理学有着自己历史发展和长期演变的形态。所有不同的心理学形态都是心理学发展可以借用的文化历史资源。心理学资源可以体现为不同心理学的历史形态,体现为不同心理学的现实演变,也可以体现为不同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这其中包括常识形态的心理学、哲学形态的心理学、宗教形态的心理学、类同形态的心理学、科学形态的心理学以及资源形态的心理学。当代心理学的发展不应抛弃其他历史形态的心理学,而应将其当作自己学术创新的文化历史资源,从而扩大自己的视野,挖掘自己的潜能,丰富自己的研究,完善自己的功能。

“心理文化论要”是从跨文化的角度,对生长于不同文化根基和相应于不同心理生活的心理学传统进行比较和分析,探讨其彼此沟通的可能性和心理学发展的新道路。起源于西方文化的科学心理学,立足于客观的研究方法和客观的知识体系,提供了对心理现象的合理的理论解释和有效的技术干预,但它仅仅揭示了人类心灵和精神生活的一个部分或一个侧面。起源于中国文化的本土心理学,也是自成体系的心理学探索,揭示了有意义的内心生活和给出了自我超越的精神发展道路。西方心理学传统是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的直接来源,正经历着本土化的历程和改造。中国本土心理学传统在西方文化中的流传,也使西方的科学心理学得到了启示和受到了影响。促进二者的沟通,将有助于形成一种新的心理学科学观,并推动心理学的新发展。

“心理生活论纲”是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心理生活。这就必须改变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绝对分离,改变目前科学心理学关于研究对象的分类标准和分类体系。中国本土的文化传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解说心理生活的心性学说。心理生活是立足于人的心理的“觉”的性质。“觉”的活动是一种生成意义的活动,这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的生成活动。心理生活有其基本的内涵和体证方法。心理学研究就在于引领创造心理生活,提高心理生活的质量。心理学一直在向相对成熟的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靠拢,如同自然科学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和物理科学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心理科学是把研究对象理解为心理现象。所谓心理现象建立在两个基本的设定上:一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绝对分离,研究者仅是旁观者、观察者,是中立的、客观的。二是,研究者必须通过感官来观察对象,而不能加入思想的臆断推测。心理现象的分类分离了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分离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这种分类标准和分类体系,导致对人的心理的理解和干预以及对人的心理的培养和教育,都产生了严重问题。这必然迫使心理学去重新进行研究对象的定位和分类。新心性心理学则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确立为是心理生活。所谓的心理生活也建立在两个基本的设定上:一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彼此统一,二是生活者是通过心理本性的自觉来创造心理生活的。心理生活的性质是觉解,方式为体悟,探索在体证,质量是基本。

“心理环境论说”是对心理学研究中环境的考察。心理学研究常常是把环境理解为外在于人的心理的存在,是客观的、独立的、自然的。对于心理的、意识的、自我意识的存在来说,环境并不仅仅是物理意义、生物意义和社会意义的,而且也是心理意义的。心理环境即被觉知到、被理解为、被把握成、被创造出的环境。心理环境对人来说是最切近的环境。这种环境超出了物理、生物和社会意义上的环境。环境决定论和心理决定论都无法真正揭示人的心理发展的实际过程。环境对人来说,常被看做是自生自灭的过程,是独立于人的存在。但是,如果从心理环境去理解,环境的演变就是属人的过程,是人对环境的把握、是人对环境的作为、是人对环境的创造,环境与心理是共生的过程。这不仅是环境决定或塑造了人的心理,而且也是心理理解或创造了人的环境。心理与环境的共生关系就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天人合一的关系。

“心理成长论本”是对人的心理演变的考察。这包括把着重于成熟和发展转向着重于成长和提升,把着重于生物和生理转向着重于心理和心性,把强调心理的直线发展转向于全面扩展,把强调心理的平面扩展转向于纵向提升。心理成长概念涉及心理成长的基础、过程、目标和阻滞。心理成长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文化创造、文化思想、文化方式、文化源流和文化价值。心理成长与心理资源的关系在于心理资源是心理成长的基础和源泉。心理成长与心理文化的关系在于心理成长的心理文化资源、心理文化差异、心理文化沟通和心理文化促进。心理成长与心理生活的关系在于人的心理生活的含义、扩展和丰满。心理成长与心理环境的关系在于探索人的心理环境的含义、建构和影响。心理成长与心理科学的关系在于心理科学的保障和促进。心理成长就是心理生成的过程,是生成的存在,是创造的生成。心理成长关系到个体的心理成长,是个体生活的建构,是心理生活的建构。心理成长也关系到群体的心理成长,是群体的共同的成长,是群体的心理互动,是群体的心理关系,是群体的成长方式。心理成长还关系到人类的心理成长,是种族的心理,是民族的成长,是心理的成熟,是生活的质量。

“心理科学论总”则是新心性心理学对心理科学本身的学术反思、学术突破和学术建构。这可以带来关于如何推进心理学的学术进步,如何扩展心理学的学术空间,如何引领心理学的学术未来,如何确立心理学的本土根基,如何激发心理学的学术创新等等一系列方面的最为重要的学术突破。对心理科学和心理科学的发展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心理学的科学理念。这涉及心理学的科学观,包括科学观的含义、功能、变革和确立。心理学的科学观也存在着对立,即小科学观与大科学观的对立、封闭的科学观与开放的科学观的对立。心理学的科学观经历了演变和变革,其中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科学观。科学观或者心理学的科学观具有文化的内涵或性质。心理学的科学尺度彰显着心理学的科学内核和科学标准。这在心理学研究中具有强调和偏重理论中心、方法中心和技术中心的不同。心理学有着自己的科学基础,包括哲学思想的基础、科学认识的基础、科学技术的基础、科学创造的基础和科学发展的基础。心理学的科学内涵涉及学科的科学性、研究的科学性和应用的科学性。心理学具有自己的学科或科学资源,涉及心理资源、资源分类、文化资源、思想资源和历史资源。心理学的科学发展涉及追踪的线索、心理学的起源、科学心理学的起源、心理学的演变、科学心理学的演变和心理学的发展前景。心理学拥有的科学理论涉及心理学的理论建构、理论构造、理论形态、理论演变和理论创新。心理学的科学方法涉及心理学的方法论、心理学的方法中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研究方法的适用性。心理学的科学技术涉及心理学的技术思想、技术应用、技术手段、技术工具和技术变革。心理学的科学创新则涉及创新的基础、创新的途径、创新的氛围、创新的方法和创新的体现。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第4篇

关键词:方法论;研究生培养;成长;毕业论文阶段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213-02

一、研究生及其论文阶段的特点

硕士研究生绝大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没有过多的机会开展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自我感受和对人群行为的感悟进行行为活动。因此,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行为做事方法和方式,甚至没有细致地思考过行为做事的方式和方法,这样,就具有很好的可塑性,是培养学生思维指导行为的极佳阶段。三年制的研究生培养计划中,前一年半学生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后一年半研究生进入论文阶段。从教师与学生所处关系上,前一阶段如同篮球“联防”,后一阶段好比“紧逼盯人”,“入门弟子”与指导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和主题进行交流、沟通。研究生论文是一个独立的事件或者项目(Programme),其特征在于具有清晰和有限的目标;具有独立性,即项目本身具有独立性,实施项目的研究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适当的、相对较长周期;非封闭性,即完成项目需要借助事件之外的环境实现。我们认为,毕业论文对于研究生是一个难得的培养和培训行为做事方法和能力的机会。

二、引入方法论的基本思考

中国传统教育认为,人生有三大不幸,即“少无良师、长无益友、老无善终”。将人生的上述阶段的不幸,归结起来是人生两大痛苦,即“成长”与“选择”痛苦。

在年少和青中年时代主要问题是成长,该时期如果得不到应有的帮助和引导,就会影响人生的发展的高度,或者得到的错误的引导,就会耽误人生或者造成损失。而在青中年时,作为独立的社会人,会面临很多选择问题。选择较之成长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这是更高层次的痛苦。与学生共处发现,研究生具有很高的成长的热情,即上进心;但是,大多数学生苦恼的是不知道如何成长,或者说还没有学会成长。尽管成长并无一个公认的标志,我们认为,它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做人,即对事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就是世界观;另一个是做事,即能够正确、有效地处理事件,也就是方法论。做人和做事是密不可分,但是具有独立性。一个“好人”和一个“坏人”可以用相同方法论来处理事件,只是其结果的效果不同,一个是有益于社会,另一个则是有损于社会。如何培养学生做事做人,是教师永恒的主题。按照事件的时间和重要性可以将其划分为四个象限,即:

显然,我们不希望出现紧急、重要的“救火”事件;不紧急而重要的事件必定是一项长期、关键性的事件;我们希望将不紧急但重要的事件转换为不紧急不重要的事件,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心理压力,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因此,对待上述事件的态度应该为:

于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善于处理不重要、不紧急事件成长的能力;善于处理重要但不紧急事件成长的高低。在分析上述关系之后,我们的中心工作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将重要但并不紧急的毕业论文通过阶段划分转化为不重要、不紧急的日常工作,培养学生处理日常工作的能力,并使之成为习惯。

三、方法养成培养

方法论有众多观点,各有长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目标界定、任务分解、计划制订、行为实施、总结、评价与修正,循环延续的方法。这种方法非常类似于PDCA[1]方法,事实上,戴明的PDCA方法也是从人类行为活动总结出来的公认的行之有效、可靠的方法,只不过它明确用于质量管理,但绝不限于质量管理[2]。将这种方法引入到研究培养之中的具体设计为:

四、培养实践

1.培训阶段。采用上述方法始于研二的下半学期进入论文选题和开题阶段。第一步是在专门培训,主题定位为“学会成长”。培训时间为半天,这样便于将问题讨论透彻。首先是问题测试和引导阶段,列举两个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问题一:导师对研二的小张说:“一个月后我们教研室要组织召开一个为期两天的学术会议,全国各地有30多人参加,你帮助把会议筹备一下。”(老师给出参会人信息表)如果你是小张你立即要做的是什么,接下来要做的是什么?该问题的目标和条件比较清楚,但并无固定答案。从学生的回答和讨论中可以看出对于事件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其中有一个关键问题是学生必须经过的路径,且为本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是费用问题。因此,我们认为比较理想的答案是,小张立即要做的事情是问老师“接待的规格和费用是什么”。在得到导师的回答后,接下来小张可以根据以上条件做出一个详细的方案供导师决定,并且可以阐述方案的依据和优点。问题二:作为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和应用物理教授的朱棣文,被任命为美国能源部长,是何种条件使之能过实现角色转换?该问题同样没有固定答案,但是可以引导出:尽管一个人所处的行业、位置不同,必然有一个共同的方法,使他能够处理不同类型的事件,这个共同的方法就是方法论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我们通过上述关于“引入方法论的基本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和认识采用恰当的方法论引领个人行为,能够可靠、有效地成长起来。最后,我们将下述内容进行讲解和讨论,并以具体的事例来讨论如何所述方法指导论文这一事件的设想、要求。

2.目标界定与目标分解。论文的目标即是论文在学术上要获得的关键结果。学生经常是对研究目标不能有一个清晰的界定。一种状况是将目标与研究的目的意义相混淆,即将为什么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想得到什么(研究目标)相混淆,另一种状况是将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相混淆。基于此,首先培训学生如何界定目标。目标分解是将重要但不紧急事件转化为不重要、不紧急事件的关键。论文目标分解是根据课题研究对象,目的是将所研究内容按照目标分解成为若干个在因果关系、时间顺序上相关联的子目标。为此,我们十分重视开题报告阶段的调研和撰写,反复讨论,让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上述方法的正确、有效(不是表面的)的运用,并指出,开题是论文好坏的关键。

3.计划制订。科研活动中,计划主要包括行动计划和时间计划。行动计划就是技术路线和方案。技术路线是出发点达到目标的线路。首先必须认识我们的出发点,这就要求分析国内外状况,目前本课题研究的基础的发展状况,研究目标所处的位置。其次,我们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进行最基础的推演,能够“纸上谈兵”地描述出由此及彼的技术线路。然后根据查阅的文献资料进行对比,重新认识技术路线,修正和完善,甚至是原有的技术路线。事实上,该过程就是一个PDCA过程,我们更强调和重视“本人”的推演能力,而不过多地纠其水平的高低。最后,依据可行、科学原则确定技术路线。

在培训中,我们将上述过程形象地研讨为:

最终确定的技术路线中步行(自行车)、公交(出租)、步行、地铁、步行的方式就是方案。技术方案是在技术路线中若干行程模块总称,技术路线是优化选择的结果,并不具有唯一性,同样,技术方案也是优化选择的结果,也不具有唯一性。因此,诱导学生学会“找出路”、找方法。行程模块之间交接点就是“节点”,节点自然构成了子目标。因此,要对节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实际上,当我们坐上公交车、地铁时,就是一件不重要和不紧急的事情,是一种常规行为。

时间计划要依据节点细致评估,决不可有“做到那里,说到那里”的心态和习惯,而是要有“指到那里,做到那里”的习惯。

4.行为实施。行为实施阶段,我们要求办事认真、细致、果断,更多地强调行为习惯的培养,包括作息时间等。实施初期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该方法的运用,我们采用周例会的形式,逐个学生进行汇报、讨论和指正,引导学生从易到难循序开展,一些学生一个月的时间可以基本掌握该方法。掌握的学生可以不参加周例会。一些学生可能需要2~3个月才能逐步掌握,这时,就可以取消周例会,而直接进入月例会。该过程需要耐心地辅导,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一旦学生“上道”,就会发现其看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很大提高,也会“省心”很多,体会到事半功倍的感觉。

5.总结、评价、修正。科研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未知性和不确定性,是发现或者发明的过程。因此,行为活动方式可以按照一定套路进行,但是具体的动作行为重复性并不强,这一点也是科研和生产活动重大区别。为了有效开展科研,总结、评价和修正工作几乎贯穿于每一个细节,并从中发现新的东西。但是,作为一个项目或者事件,其总结和评价是针对其目标而言,总结和评价研究活动的有效性,并及时对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进行修正。该步骤通常是在月例会和周例会上集中进行,学生逐一汇报,讲述计划实施情况、调整的原因和理由、下一步计划等等。由于学生基础有限,教师针对问题进行诱导、指导和督导。同时要求低年级的学生一同参加,让他们在一种气氛中熏陶,熟悉过程和方法。

五、实践体会与总结

作为长期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普通教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深深感觉到学生具有强烈的上进心,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需要知识,更需要有行为做事的方法和风格。在引入本方法近十年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体会该方法有如下优点:

1.将学生的上进心通过方法论可以转化为一种鼓励成长的行为动力,潜移默化地激励自我意识、自我成长。

2.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行为方法习惯,循序渐进地组织和管理自己的研究活动,进而自觉地运用一种行之有效的可靠的方法。

3.通过实践过程,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提升学生的认识高度,化困惑为开明,化不知所措为独立设计、自我把握。

当然,行为是受到意识支配的,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地激励学生独立性、创造性和开放性,鼓励用于探索、合作进取、求真务实的精神。将意识和行为结合,要求学生有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目标追求、清晰的思路和有效的做事方法、健全的人格和善于合作勇于合作的态度。

参考文献:

[1]苏伟伦.戴明管理思想核心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第5篇

关键词:共青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一、引言

2012年11月,中共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是最重要的群体。而高校共青团作为大学生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的重要组织,积极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民族精神纽带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应该积极顺应党和国家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培育体系,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与内化。

二、共青团工作视野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工作体系构建

本文基于高校共青团的工作视野,构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工作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一个中心、两条途径、三个统筹、四大阵营”。

(一)“一个中心”:科学引导,整体推进

科学的理论引导是前提,通过给大学生灌输先进科学的理论知识,丰富大学生的文化底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还要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增强理论的吸引力和渗透力,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落到实处。整体推进就是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视为一个整体,统筹兼顾,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好培育途径、培育载体和培育阵营之间的关系。

(二)“两条途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

人文关怀就是关心人的生活状况、肯定人的尊严、追求人的解放和自由。就大学生而言,思想具有不成熟性和矛盾性,由于长期以来大学生的思想感情倾向、人文关怀被忽视 ,导致大学生普遍压力较大,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要关心大学生的思想倾向和生活状况,在实际工作中落实人文关怀。

心理疏导通常是指心理医生对有心理障碍的人进行沟通和疏导,使之受到鼓励,从而正确认识自我,最终恢复心理健康的过程。高校共青团工作应该充分认识心理疏导的重要作用,加强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在实际工作中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三个统筹”:课堂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三个统筹”包括课堂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内的价值观培育载体。其中课堂教育活动主要侧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理论灌输,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这两种培育载体则主要侧重于理想信念的实践教育。我们要把三种活动载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课堂教学活动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基本实践活动。课堂教育活动分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二者各有侧重点,但都渗透着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都具有价值导向的功能。对于高校共青团组织而言,应不断创新团校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注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等重要工作阵地,加强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灌输。

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第二课堂”,同时也是大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活动载体。高校共青团组织可以通过大力发展校园文化活动,全面创新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并在各种活动中侧面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营造具有良好学风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社会实践活动是价值观教育表现社会效果的重要途径,是高校课堂在社会上的延伸。学生通过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长见识,提高社会责任意识。高校共青团组织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社会调查活动,如“三下乡”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服务社会的本领,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

(四)“四大阵营”:公寓、社团、家庭、网络

高校共青团工作应抓住公寓、社团、家庭和网络这四个工作阵营来开展价值观引领与培育工作。

公寓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处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公寓中度过。高校共青团组织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公寓”,如充分发挥学生党员、优秀团干在宿舍管理中的带头作用,组织丰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动,加强以寝室为单位的基层团组织建设,让大学生在公寓文化中深刻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与人文关怀。

社团是学生自主管理、自由交流、自我服务的活动载体。在新的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更要高度重视社团的思想教育作用,通过举办各种社团活动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加强对大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可以通过聘请专业教师、发挥优秀干部的带头作用等措施来鼓励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引导社团开展积聚正能量的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融入到学生社团的活动策划与活动实施中去。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思想对子女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强烈而深刻的影响,因为他们站在价值观提供、态度形成和资讯给予的第一线。作为以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为主要工作内容的高校共青团,应密切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与学生家长一起共同构筑帮助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在日常生活中灌输积极乐观的思想观念,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和谐社会的形成。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查找资料、交流沟通等,但网络是把双刃剑,若使用不当,则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我们必须重视网络阵营的作用,利用互联网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积极引导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的理,通过建设专题网站和相关微博微信平台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网络传播环境。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中国青年报,2014-05-05(01).

[2]汪立夏,李曦.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的创新[J]. 思想教育研究,2012,(12):15-18.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第6篇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师生互动

[作者简介]侯继虎(1974- ),男,江苏淮安人,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高等教育学。(江苏 淮安 22300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子课题“高校思想政治课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2JD710034)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0-0132-03

现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双向交往互动,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品德为目标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工作长期以来备受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但当前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过于抽象,理论深刻,较为枯燥乏味,加之教育者常把自己定位在传授者的身份上,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式,因此,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这种现象在很多理工科院校中尤为突出。笔者拟结合自身多年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分析当工科院校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原因,进而阐明当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的内涵及其价值,力图探究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某些新思路和模式。

一、当工科院校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

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是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思维严谨,工科基础比较扎实,实践能力也较强,但对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常表现出轻视的态度,课堂教学中开小差者比比皆是。笔者认为,产生此种反常现象实与当前我国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有密切的关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文基础薄弱,知识面窄,表达能力差。理工科院校的许多大学生在学习目的上存在着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对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和教育,尤其是那些与就业无关的人文知识缺乏兴趣,常常把高校开设的人文课程看成是不必要的。这种功利的倾向造成部分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人文基础薄弱,知识面窄,表达能力差。如有些大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知之甚少,对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相当缺乏,对艺术作品、音乐、美术的认识和理解几乎是个盲点。

2.挫折承受能力低,心理素质差。一些高校的大学生挫折承受能力低,心理素质也很差。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疏导和合理解决,就会严重地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部分大学生会产生焦虑、强迫、神经衰弱、抑郁和情感危机等心理问题和障碍,久而久之会演变成心理和精神疾病。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疾病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而精神疾病已成为阻碍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①

3.思想消极,人文精神缺失。部分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思想消极,难以抵御各种错误思想和不良文化的渗透和侵蚀,造成他们人文精神的缺失。有些大学生奉献精神差,考虑个人利益多,自我中心的倾向明显,毫不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对他人和社会的感情淡漠,还没有实现向“社会人”的转变。

当代我国理工科院校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学习生活的正常进行,也直接影响到当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摆脱当前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困境,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改变以往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步建立以师生互动为核心的新课堂教学模式,把师生互动的理念真正内化到课堂教学中去,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程教学活动中去,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发生在师生双方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它是一个链状、循环的连续过程,也是师、生各自人际互动系统中的一种特殊和主要的形式。“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说自古就有,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或多或少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现代研究表明,普通教师与专家教师在课堂教学方法上的一个显著不同就是后者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善于发现新问题,再及时解决新问题。②当前要在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立以师生互动为核心的新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要做到: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 现实 原则 措施

一、理论与现实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不容回避的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主义基本原理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学生就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它感到困惑的问题请教老师,如何正确地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现实,既要让学生看到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也不回避目前我国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这是我们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应持的正确态度。

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综合性强、课程容量大的特点。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在内容和设置等方面缺乏科学的研究和规划,难以符合大学生的思想成长的认知规律,课堂教学是老师的“一言堂”。“老师念讲义,学生记笔记”的沉闷状态基本上是课堂教学的反映。这种教学法,除了使学生得到一定量的知识,以及简单的书写(记录)锻炼外,其他方面的能力、素质培养与锻炼根本没有体现。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要求,也不符合新时期大学生的要求。理论教学内容的宽泛化、说教化、形式的单一化,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道德认知水平,使得深处商品大潮中的学生难于接受和认同,即使他们表面接受了这种灌输,但内心深处并不认同,也难以付诸行动。授课内容很少从学生所关心的国际、国内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学生自身的精神、心理的需求方面考虑,往往造成教学工作缺乏针对性,收效甚微,甚至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使大学生政治理论课流于形式。

二、目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现实关系认识的分析

首先,一些学生对理论在认识上有偏差,形成两种极端:要么认为理论能解释人间一切奥秘,夸大理论的作用;要么从不迷信任何一种理论,认定任何理论都只能是用来说明过去,而不是用来说明现在和未来,因为理论是从过去的现实中提炼出来的。我们知道任何正确的理论都是建立在严格的推理和证明、周详而细致的分析和综合之上,并经由科学方法验证而来,理论本身具有抽象性。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说,她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当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国遭受着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在这种关乎国家、民族存亡的特殊时期,无数的仁人志士都在寻找着救中国的良方,正是这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传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有坚强的革命意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拥护者和实践者。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指导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当中国社会面临着又一次历史抉择时,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理论使这个贫穷落后的大国又一次崛起。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才取得了巨大成就。“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已向世人有力地证明中国所选择的建设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

其次,从教师素养和对学生自身状况缺乏了解来说。伴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教育体制也处于一个不断变革之中,无论是学校、教师、教育对象都在发生着改变。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现实生活中新观念、新事物以及理论界的新成果、新观点不断出现,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中必须及时补充教学内容,及时阐释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在教学上灌注问题意识,始终把学生对时代,社会和人生思考的问题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立论前提和重点内容,使学生能够全面、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然而教师受到来自社会尤其是旧的教育体制、学校的各种量化标准的冲击。搞科研可以拿项目、得经费、评职称。教学、育人的指挥棒是软的,科研的指挥棒是硬的。所以有的老师对课堂、对学生就是应付,缺乏热情和责任感,尤其在高校规模持续壮大的背景下,大学越办越大,老师疲于备课、上课、写论文、搞科研,与学生缺乏沟通和交流,导致学生和大学老师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学生身处社会节奏的快速变迁中,从对中国家庭模式的冲击上就可以看出来,过去以老人为尊为上的“正三角”家庭观,迅速地被新的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反三角”家庭观所取代,孩子成了家庭的主角,从小都是在长辈的呵护中成长,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人生经验、社会阅历等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方式、人生态度、行为习惯具有不成熟性和未完善性,加之受国际、国内社会、互联网等不良风气和其他负面现象的影响,使得他们在心理、认知以及行为上往往具有情绪化、自我中心化和随意化等特点,大多数学生爱党爱国、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热情不容置疑,但在理想和现实有差距时,青年学生的思想往往更容易走向偏激,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排斥和逆反心理,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正确处理理论与现实关系需坚持的基本原则和采取的具体措施

第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应注重历史、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形成全面理解和把握基本原理的多维视野。深入热点问题研究,保持课程在理论上时代性、先进性、完整性。明确思想和理论是实践的先导,行动的航标,前进的动力。坚持、发展和弘扬马克思主义为宗旨。这既是神圣的使命,又是历史的责任。没有思想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尤其是我们这些搞理论教学的教师,在这个问题上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真信、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维护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第二,充分认识理论与社会现实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双方不可分割。在教学中要明确,任何理论都只是从总体上把握现实,并根据现实运动的规律勾画出未来的大致轮廓。人们对于现实的感觉、理解、经验等上升为理论的过程中,就舍去了现实的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特点,而使之抽象化、概念化。就像一幅抽象画,与现实的景物相去甚远。但它确是现实经过高度“浓缩”的逻辑思维的产物。任何理论都不可能是现实的翻版。作为现实,则永远是生动的、发展的、多变的客观实在,是任何理论都无法惟妙惟肖描绘出来的。“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长青”。“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吒泽东同志在将近70年前讲的这段话,至今仍十分正确。任何正确的理论都是从现实的磨练中来的,任何脱离社会现实的理论,它只能是教条。

第三,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它像一根彩带拉近了师生彼此之间心灵的距离,使学生学习动机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使教师工作动机由职业需要上升为职责需要。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师德是教师的核心素质,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不复杂: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拥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识也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第四,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必然会经历一些“成长之痛”。如何化解压力、解决矛盾,如何参与竞争、设计人生,如何与人交往、适应社会,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处理不好会影响他们的前途。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大学应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是世界教育领域的潮流,它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化解心理压力、学会面对和解决矛盾,如何参与竞争、设计人生,如何适应社会以及在学生应聘时应注意事项等,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成长中很容易碰到的问题,需要老师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真正从中受到教育,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此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具体措施:

一是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全面了解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及疑惑和疑难问题,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结合学生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本着有的放矢和因材施教的原则,首先把握了现阶段“施教对象”即大学生的主体特点和精神风貌,理论讲解才有针对性、说服力和吸引力。把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的调动作为主要的指标。并且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形成教师与学生一起相互切磋,让他们自由地发表各自的不同见解。这种以讨论为主的教学形式体现了师生平等的教学民主精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积极主动的创造精神。

二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就业、择业等结合起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把祖国命运和个人前途结合起来,把理想信念和个人事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只有这样,理论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内化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人生操守。善于寻求教学魅力的内在规律,尽量少讲多引导,致力于启发学生自我转化的自觉性,积极调动起学生深刻的理性思维,认识到人生、理想、道德素质教育中核心的东西就是发展学生的“悟性”,“悟”就是觉悟、醒悟,就是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该怎样做,怎样做才是有价值、有意义,才能真正既服务于社会,也提高了自己作为人的价值。

三是改革教学方法,适当运用教学讨论、网上答疑、热点辩论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对学生的研究,关注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的话题来进行讨论。注重对学生的研究性、合作性学习能力的培养。鉴于学生个体的巨大差异性和多样性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启发使学生思考。同时不断更新教学手段,使理论讲授和现代教育技术表现手法相互补充,融会贯通,相得益彰,优化教学效果。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第8篇

我开始认识胡老师是在1978年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一次讨论会上。这次会议是讨论时任该所所长许涤新同志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词典》“外国经济思想史”部分词条的初稿。会议由张培刚教授主持。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胡老师在会上发言最多,几乎讨论每一个条目,他都能提出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关于斯拉法的一条,更是如数家珍似的娓娓道来。我顿生敬慕之情,总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向胡老师学习。随后,我因积极参加学会和其他学术活动,便能经常得到胡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使我终生难忘。

几十年来,每当我在学术上,以致工作、生活等各方面有什么为难之处,首先想到的就是求教、求助于胡老师,也包括胡师母。他们也总是热情地、不厌其烦地给予指导、关心和帮助。例如,尽管胡老师工作十分繁忙,但我每次请他为我的书作序时都从不推辞,总是满腔热情地从百忙中挤出时间来写作,还总是提前交稿,使我十分感动。我在参加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的有关学术活动和工作中更是得到胡老师的积极支持、关心和帮助,使自己更有效地扩展了学术视野,提高了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胡老师作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可谓学贯中西,睿智超人。仅改革开放以后他公开出版的学术著作(含与其他人合作的)就有20余本,论文100余篇,而且屡获重奖或好评,影响十分深远。

早在1980年,胡老师就出版了《米尔顿·弗里德曼和他的货币主义》一书,在国内首次全面、系统地评价了弗里德曼货币学说,开创了国内马克思主义者“一分为二”地评价西方一个经济学派理论的先河,特别是对青年学者系统了解货币主义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启蒙作用;接着1982年编著出版的《现代资产阶级通货膨胀理论批判》一书,亦受到学界热烈赞扬。《金融研究》杂志刊文指出:该书“系统而通俗地介绍了乞止20世纪70年代末,资产阶级各个流派的经济学家关于通货膨胀问题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同时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对他们逐一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1982年,胡老师与厉以宁教授合著的《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主要流派》一书,是国内首次全面论述、深刻分析、正确评价当代西方经济学各个主要学派学说的巨著。《世界经济》杂志刊文高度评价说:“这是一本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的学术论著”;作者“对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各个主要流派,以及货币主义、新自由主义、新制度主义、瑞典学派、熊彼特理论体系和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等,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评述,涉及各派的学说渊源、重要代表人物、理论特征和分析方法以及它们的主要理论”。因此,该书不仅在当时成为国内同类著作少有的畅销书,而且影响极为深远,成为后来国内学者研究西方经济学各个流派的重要论著和编写教材的最早范本。该书在1987年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1988年,胡老师出版了《西方经济理论和经济计量学评论》一书。这是他多年潜心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创新成果,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一部著作,主要包括了对斯拉法的商品生产和价格决定理论与西方经济计量学的评述等,凸显了胡老师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勇于进取、敢登理论前沿、不断开拓经济学学术研究新领域的创新精神。1953-1960年他在北大主讲“统计学原理”和“经济统计”两门课程,他结合教学写出一系列经济计量学方面有创新见解的论文。进入60年代后,他便从研究统计学扩展到西方经济学更广阔的领域,首先是对刚问世的斯拉法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

1960年,英国剑桥大学出版了斯拉法的《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在西方被誉为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不仅解决了李嘉图“不变价值尺度”的难题,而且对马克思的价值——价格理论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胡老师及时注意到这本书的出版及其影响,从1962年起就进行认真研究,并写出了4篇共约9万字的长篇论文,对其理论体系、方法和实质作出系统的深入分析和批判,在指出它最迷惑人的“还原理论”是所谓发展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时说:“‘还原方程’并非斯拉法的‘发明创造’。实质上,他是用数学符号复制麦克库洛赫的庸俗价值理论。”他认为,斯拉法与麦克库洛赫的区别只在于手法不同,后者是把用以支配劳动的可变资本由远期顺推到近期,按复利法计算出使用的资本总量,并把这个总量视为劳动的实现;前者则相反,把用以支配劳动的资本由近期推到远期,同样按复利方法计算出它的价值总和。

但二人的致命缺点都是否认马克思的关于价值乃是唯一由活劳动所创造的基本观点,因而不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而是庸俗价值论。

1989年,胡老师与罗志如、范家骧、厉以宁教授共同编著的《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上、下册)是又一部质量很高、影响很大的著作。据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编辑出版的《经济文献信息》报导评价说:“该书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其他主要流派之全面和系统,评价之中肯与深切,是近年来同类著作中少见的,它几乎囊括了西方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读完这本书,不但可以从整体上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体系,而且可以完整地把握某一理论的渊源及其现状。这是作者们多年来潜心研究、精心剪裁和巧妙设计的结果,也是该书的独到之处”。因此,该书被评为“北京大学第三届科学研究成果奖”的荣誉奖;并获得1991年“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0年,胡老师与刘诗白、魏埙、宋承先教授共同主编出版的《评当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的研究》一书,主要是由胡老师于8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专为研究生班开设主讲“评当代西方学者对《资本论》的研究”专题课程的基础上写成的,全书12章中有6章都由胡老师执笔撰稿。深刻反映了胡老师对《资本论》的深刻理解、坚定信仰和对西方学者相关观点的熟悉了解。该书是“六五”计划期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之一,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1990年度著作奖”。评委会认为,“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评介当代西方学者对《资本论》研究的专著,是一本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作品。……该书有力地回答了资产阶级学者的挑战,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资本论》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本专著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评介当代西方经济学,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998年,胡老师主编出版的《西方经济学的演变及其影响》一书,是“七五”期间全国重点科研项目之一。它创造性地提出了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有“六次革命”的新论点,勾画出西方经济学400多年来演变的基本过程;随后又着重分析了从边际革命,特别是凯恩斯革命以来的西方经济学各家各派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及其对现实经济生活的影响。该书的出版对国内学者进一步认识和把握西方经济理论发展的基本过程、原因和实质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在2003年获得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改革开放以后,胡老师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仅已精选汇集成册,公开出版的就有《胡代光选集》(1996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经济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2005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和《西方经济理论和经济计量学评论》(前已述及。1988年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三大卷,成为我国经济学界蔚为壮观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译著和工具书方面,胡老师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从1978年开始直到1997年,由他主要负责编选、组织、翻译出版的《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商务印书馆出版),共有17辑,并且为其中绝大多数亲笔撰写了每辑的“出版说明”,对国外一些有影响的经济学论文和人物进行了简要的评论。这套《论文选》得到学术界广泛的好评,并实际成为国内学者研究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参考资料和大量引文的重要来源,影响十分广泛而深远。1996年,由胡老师主译的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4版中文译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以及1999年由胡老师作序的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6版中文译本(华夏出版社出版),都成为国内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重要参考书籍。在工具书方面,他和高鸿业教授先后于1996、2000年共同主编(笔者任副主编)出版了《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和《西方经济学大辞典》,为国内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条件,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好评。

胡老师的一生,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做出了众所公认的杰出贡献,而且作为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始终忠诚于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从1960年开始,他出任北大经济系副主任、主任,1985年北大经济学院成立又任第一任院长,同时兼任烟台大学经济系首任主任等,都尽心尽责一步不落地出色完成了教育领导职责;对学生既热情关怀,又严格要求,诲人不倦,因而得到广大师生的尊敬和赞誉。他从1953年进入北大算起,在近60年的教学生涯中,辛勤培养了四五千名经济学科本科毕业生、指导硕士生70余名,博士生21名,此外,还在西南财经大学负责培养了博士生14名,不愧是桃李满天下的一代宗师。因此,在2010年北京大学诞生110周年之际,胡老师获得北大教师最高荣誉奖——蔡元培奖(获此奖的仅10人),被誉为“北大名师”。

胡老师一生的重要贡献绝不仅限于一两个高校之内。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于1979年9月11日宣告成立,他从成立之日起,就先后担任总干事、副会长、会长、名誉会长的重任,长期为研究会无私地辛勤操劳,并力求充分发扬老会长陈岱孙教授所倡导的“弘扬马列,锐意进取,借鉴西学,体察国情”的精神,和研究会一贯遵循的“尊老扶幼、团结奋斗、共同进步”的优良传统。研究会之所以有今天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与他往日长期的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此外,他还曾担任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经济学总会副会长、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数量经济学会顾问、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和外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等职。

胡老师还曾担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和第六、七、八届民革中央常委,积极为国家、社会出谋划策。

尤其令人敬佩的是,胡老师不仅为人谦逊、诚挚、乐于助人,而且矢志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具有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怀和刻苦勤奋的敬业精神。直至卧床不起之日,他都不停地博览书报、指导博士、笔耕不止;同时时刻关心国际局势、祖国前途和学术思想前沿。他曾坦露心扉:“我常想,既为共产党员,那就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定要实践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的誓言”(胡代光著《九十春秋的回忆》。我真切地感到,他的誓言已句句兑现,他的一生,堪称是奋斗的一生,学界的丰碑,后辈的楷模。胡老师虽已和我们永别了,他的贡献和风范将永世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