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流行文化论文

流行文化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3 15:14:53

流行文化论文

流行文化论文第1篇

1.广泛传播。

流行文化通过对材料和技术的不断加工,从而获得新成果、新理论,它通过融合系列设计手段,慢慢演变发展成催生流行概念的源头。就像现今社会刮起的一股手绘墙设计风潮一样,它通过在物化形式建筑空间和装饰设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创造出甜蜜温馨的室内环境和舒适宜居的情调空间。其独有的造型语言、特殊的创作理念、丰富的画面效果、充沛的情感表达,不断启迪人们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人们对室内环境的美观性能等要求越来越高,在室内装饰设计时,对手绘墙的喜爱,就俨然发展成一种新的时尚。

2.因时而变。

随着时间的变化,流行文化也迅速发生着变化,从装饰、家具行为、衣着、娱乐、体育等领域潜移默化地发展着,由此引发的心理、思想、观念以及思维方式渐渐影响着一代人,它的发展脚步始终没有停下来。透过流行的表面看本质,我们能够对当代社会人们的消费观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流行文化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心理状态,又是一种消费趋向,它的本质是精神的,但载体却是物质的。从最初社会热情高涨的“哈日文化”到如今的“哈韩”现象,这正是全面具象地诠释了什么是流行文化。购物商城中,标有“韩国城”字眼的商城越来越多,人们体验着韩国料理的美味,体验着韩国服装的潮流气息乃至对韩国明星的狂热追捧,这都反映出流行文化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物质、精神消费手段。

二、设计思维与流行文化

生活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体验着周边事物的层出不穷,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思维也似乎早已成为了一种潮流,不断发展变化的新产品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创意灵感的来源于有创新思维的头脑,在其思考的过程中结合的知识点越多,联系相继越多,继而设计的创意就越多。人类文明要进步,就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研究,而创造是一切艺术活动的本质特征。创造性思维是设计方法的核心,创造性思维必然是传统思维方式“异化”的结果,它贯穿于设计活动的全过程,早在遥远的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将“创造”定义为“产生前所未有的事物”,它的这一解释包括物质世界,还包括精神领域。设计中体现出的创造性思维,有其独有的目的性、发散性、主动性、灵活性等特征,把握设计方法的主体———设计师的设计思维活动,对设计方法的逐步形成及运用有着深远的正面影响,以下是设计创意思维的基本方法:

1.发散式思维与设计。

追求思想的活跃、开放是发散式思维的一般特征,亦可称其为求异思维,它以一个共同的出发点为前提,采取系列措施,从不同角度对提出的问题加以解决,借助求异、扩散的思考,获取多种解决方法。随着社会文明更好更快发展,政治文化、传统文化在人们的心中逐渐淡化,流行文化的发展是迅猛的,强有力地占据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领域。流行文化以其前卫的行为、语言及表达方式与传统文化形成鲜明对比,最终导致在不违背道德原则的前提下愈发趋于对个性的追求。在流行文化的格局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时刻挥洒着自己的个性。表达艺术重点在于表达创新,必须不停地打破束缚,用全新的认识去感知这个我们生活的世界。因此,个性是创造性的必要条件。在这个产品愈发同质化的时代,产品设计要突出尊重消费者的个性,本着这个原则,不仅可以不断获取商机和机遇,也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设计新型产品并引领市场是索尼公司得以兴盛长久不衰的法宝,它推出的便携式收音机“walkman”,不仅预见到产品将会迎合青年人的消费需求以及心理依赖,继而大力生产销售,最终大受欢迎。现如今,“walkman”系列已经发展壮大,在世界的各个领域拥有无数的追捧者,它引领了小型、轻便的设计潮流。发散式思维不仅要求设计师以新颖的视角创造出耳目一新的产品,而且要改善甚至解决先前存在的问题。但并非所有的求异性思维都算是发散式思维,具有创意性的思维还必须具备客观上的可行性,才可以称为发散式思维。因此,理性的思考与感性的创造在设计这一探索过程中并存,且缺一不可。

2.联想式思维与设计。

联想式思维与丰富的想象力密不可分,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它运用联系的原理,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由一种事物思维扩散至另一相关的现象。这一思维方式的运用,可以使得设计的理念内涵与表达方式得到拓展与深化,将设计想要表达的灵魂进行更加饱满、生动、形象的传达与诠释,辅助设计情感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现如今,设计过程中对形态的关注研究热度不减,且与日俱增,研究内容的宽度与深度得以不断开发与拓展。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形”、“色”、“音”、“功能”及“结构”等都可以成为研究对象,在设计过程中对其进行有选择的借鉴,为设计提供新的思想、新的原理、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径,由此设计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得以不断发展。人们在对自然形态的研究中,仿生学、动力学及构造学等的出现也是其体现,他们通过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特质、信息传递、能量转换等各式优异的特征,把他们转换到技术系统,运用到人们的生活中,为人类优化造福。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根据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人们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由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等等。联想式思维,有别于无根据的瞎想及胡乱的遐思。通过联想,在已存在事物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形象,这不仅融合了设计师以往的设计经验与设计情感,还需要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谨慎分析,全面了解市场需求与供应、同类产品与替换产品等的信息,准确把握市场脉搏,才能推陈出新,清晰掌握新产品的流行趋势与发展方向,提高产品创新的成功率。它为人们解决设计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和科学理性的思维方法,促使感性和理性相融会,用不断丰富、完善的科学设计去创造未来更优秀的作品。

3.头脑风暴式思维与设计。

现代创造学的鼻祖,美国人阿历克斯·奥斯本,亦是头脑风暴的发明者。头脑风暴法,相同于民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典故。它强调集体思考,通过相互激发,在不同的头脑中引发创造性的风暴,进而产生更多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它曾广泛流行于美国广告界及工业设计界,在现行的设计中也逐渐被广泛应用。经广泛调查,大部分设计类的专业同学,通过学习设计这一专业,仅仅只是掌握了一些基础理论及软件,在思维活跃度及创造性上几乎是一片空白,即便是有想法,也与现有的市场、产品需求相脱节。头脑风暴法可以有效发挥集体智慧,奥运火炬的整体设计就是设计团队运用头脑风暴法的成果。在这个流行文化广泛传播的社会,设计师应不断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集思广益,不断练习,时刻争做有创新思维能力的设计者。因为很可能因为自己的创新创造出改变一代人的生活方式的产品,推动人们生活的快速发展。流行文化产品有其精神上的内涵,正是凭借这种精神它才可能流行,但是这种精神不是提升人内心世界的动力,而是满足欲望的一种消费品。我们要把思维变成生产力,这就要求设计中要考虑到综合原则:即充分了解市场、消费、需求、工业技术等诸多因素,通过设计和创新来不断满足这种种需求的变化,体现出时代精神。因此在设计中设计思维显得至关重要。

三、结束语

流行文化论文第2篇

Abstract: As an emerging culture, pop culture has profound influence on university students' character forming,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external self image with its unique form and smart appearance. Starting with the university pop culture phenomen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luence on students, calls universities attention for the influence of pop culture so as to realize healthy development.

关键词: 流行文化;内涵;大学生;影响

Key words: pop culture;connotation;university students;influence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288-02

0 引言

当今时代,高等学校勿庸置疑是流行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流行文化本来就具有传播快、范围广的特点,又加上当代大学生年纪轻、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象牙塔的比喻似乎不再适合当今的校园,蕴含较大商业性、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的流行文化以前所未有的强势侵入现代校园,为大学生和外界社会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扩展了他们的视野,拓宽了他们的思路,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同时也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流行自有流行的道理,他们能够走多远,就取决于他们的深度与厚度了。

1 流行文化的内涵

流行文化是有别于传统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它是与高雅文化相对而言的、被普遍喜欢和热烈追随的文化,娱乐是其主要的功能特点。吉登斯有言:“术语流行文化指的是被成千上万或几百万人观看、阅读或参与的娱乐”。海蒂兹基于吉登斯的文化理念提出:“流行文化就是那类普遍可得的人工制品:电影、录音录像带、CD或VCD、时装、电视节目、沟通和交流的模式等”。一言以概之,流行文化就是许多人实践和追随的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

2 当今大学流行文化现象

流行文化时尚是一种偶尔发生的,近乎崇拜的短期流行方式。它是多元化的文化类型,也有一定的前卫性,在社会媒介多元化的今天以先锋姿态通过大众媒介向社会传播开来。商品经济时代兴起,流行文化总是与泛滥的商品化信息融为一体。大学生在流行文化中获得不同的信息和思想,从中汲取养分和精髓,而一些文化鉴别能力欠缺的学生由于缺乏自我防护意识,逐渐陷入多元化的流行文化涡流之中,伦理道德情操方面开始异化,这种衰变的腐化现象,一旦蔓延,将会一泻千里,势强难抵。如何以比较客观而严肃的教育手段,纠正这种现象,肃清流毒,可以说任重道远。

3 流行文化对于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3.1 流行文化有助于大学生社会角色的转变 大学生要实现自身的社会性,必须通过社会互动与交往来实现。而流行文化通过跨国家、跨时空、跨民族的文化交流为大学生提供了方便且范围更大的社会交往机会。由于大学生是社会生活中最活跃、最积极、最有生机、也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因素,他们不断寻求适应当前社会的生活方式,而且热心参与社会变革与发展。因此,流行文化的传播,克服了大学生以往仅仅在校园内“点对点”的交往的局限性,从而实现了与社会“点对面”的接触,促使大学生交往方式发生改变,使他们在接触社会、接触他人的过程中明确自身的社会角色,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促进自身的社会化。

3.2 流行文化有助于大学生思维观念的转变 流行文化崇尚弘扬个性、表现自我。在当今社会多元思想激烈碰撞的情况下,大学生作为独立的主体,其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其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都在强化“我”的内涵,并且习惯以批判和质疑的姿态处理周围事物,迫切希望挣脱各种束缚,以自我的姿态自由地审视和处理各种问题,以表达自我的观点。

3.3 流行文化有利于大学生行为方式的改变 大学生由于生理与心理的固有特征,对流行文化有着本能的敏感,因此,流行文化的出现,使得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模仿心理和个性特征。在流行文化的导引下,大学生竭力寻求适应当今社会甚至能被社会认同的价值观,去交往,去处事。体现在大学生的日常各种行为中如消费方式、闲暇生活、交际方式、婚恋方式、职业选择等方面都超越了以往传统社会的价值羁绊,不断改变着现代人对于传统价值的思维结构。

4 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4.1 流行文化促成传统消费意识的消解 时尚的新潮气息与浪漫的休闲娱乐文化,是流行文化最突出的表现。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它又表现为社会信息流通的传染性与庸俗的情趣文化的腐蚀性,他通过直观的时尚画面或动感的艺术题材,如狂放或自然平放音乐歌曲,超奢华的高消费的广告宣传,以及富含激情的抽象情感催化方式,与大学生的个性展放与时尚追求的娱乐意识精于乐道,往往会吸引一大部分,蒙昧和追求时尚美观性的消费者的眼球。客观上讲,他也催促大学生生活消费向着个性化与时尚领域发展。因此,时尚大学消费,在当今大学生的消费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实际上,这种趋势流行的后果就是,在某种意义上不自觉的消解了传统消费文化的倡导意识。使得大学生的奢侈,浪费的消费层次上升,对大学里淳朴而实在主流文化构成了极大威胁。

4.2 流行文化促成与科学审美观的悖离 当前,流行文化正处于多元化的繁荣期,各种审美观以流行文化为载体进入校园,传统的审美观和文化理念逐渐失去主流文化的统治地位。以流行歌曲、“武狭热”、“网吧热”、“练歌热”、“美女热”、“挂科热”、“失恋热”等庸俗的非主流文化逐渐成为校园文化的热点。这种偏执的审美观和肆意放纵的心态,对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错误的导向作用,大学原有朴素、健康的学习氛围被打破。大学生在尚未角逐社会利益之前,也应该有着各种各样生活与友情的释然心态,并且它由于缺少个人利益的调剂,便最容易保存学生时代纯粹的个人信仰抑或是原始的青春美丽性。但是流行文化的盛行打破了校园青春朴素的生活规律,商品信息泛滥以及不受各种阻力的庸俗审美观的形成,却完全使人始料不及,简直令人无法想象。

4.3 流行文化对大学生健康心理成长的影响 正确而高尚的美德观念与价值观的择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历程能够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据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尤为明显,其中主要表现为严重缺乏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大学生面对各种文化思潮和商品信息,由于未提前进行心理建设而无从处理。其次,大学生处于校园人与职业人的过渡阶段,文化类型多元化虽然有助于拓宽其知识面,但其中的“糟粕”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加之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极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感情冲动。其次,流行文化在大学校园泛滥,学生面对各种文化元素毫无心理准备,以致仓促的应战和接受新的信息,加之文化鉴别能力欠缺,一旦受到虚假信息的中伤,其本就脆弱的感情底线就会一日崩解,随之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甚至寄望于极端的行为方式来寻求解脱。

如果大学生能够经常经历因流行文化虚假带来的多种挫折,成熟自己的心理,便可以抵制不良流行文化的冲击。然而,现行教育体制的局限性,使得我们职能依靠大学里所谓的心理诊疗来解决这一问题,结果是治标不治本。

5 思考和对策

流行文化背后的思考不可否认,流行文化在给我们带来新鲜的知识与开阔的视野的同时,也有很多消极的内容。而我们受年龄、阅历和经验的欠缺,相对缺乏判断力与自控力,往往会耽于娱乐而忘却了法纪、道德的约束。于是,网络中一些比较低俗的谩骂侮辱之词不经意间就会蔓延到日常生活之中,很多人称呼的“哥、姐”带有戏谑口味,进行人身攻击同时还津津乐道。

5.1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有关流行文化的教育和引导

第一,正确处理大学生主观需求与社会期待之间的差异,准确把握文化教育的切入点,由这个切入点逐步深入,在文化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的需求;第二,基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价值观的形成规律,有针对性的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在大学生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基于平等交流的形式适时加强引导和沟通,而非单向的说教;第三,培养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逐步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文化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其文化判断力和鉴赏力。

5.2 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形式与地域的差异只是某一文化类型有别于其他文化类型的“个性”。大学校园本就是各种文化思潮的集散地,多元文化和谐相处、相互融合是校园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高校应该秉承开放的态度尊重并承认流行文化的存在,同时加强主流文化的宣教,以高尚的主流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文化鉴别力,从而消解流行文化的负面影响。

5.3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 传统文化得以流传至今必然有其可贵之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对流行文化予以尊重,客观的看待它代表的文化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只有结合时代特点,对传统价值观念加以改造,使之与时代特点相融合,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凝聚力和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

6 结语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糟粕和精华的并存体,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受这些流行文化浸染的同时,加强甄别、判断流行文化优劣的能力,努力利用流行文化的优势因素提升自己,成为流行文化的“弄潮儿”,还要掌控着自己要走的方向。总之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客观的看待流行文化的优点,集二者之大成,成就中华文化之精髓。

参考文献:

[1]陈果.大学生流行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前沿,2007(4).

[2]戴勇行,李榕.流行文化对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时代教育,2008(7).

[3]赵修义.关注流行文化的伦理内涵[J].道德与文明,2007(3).

[4]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赖光明.青少年流行文化与学校德育[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

[6]夏建中.当代流行文化:概念、历史和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0(5).

[7]彭洋,沈禾.大众文化环境下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流行文化论文第3篇

【关键词】大众流行文化;当代视觉艺术;全球性;信息

何为大众流行文化?可否解释为:是以社会为背景,经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文化,它是在充分的市场条件下,随着文化进入工业生产和市场商品领域而产生的新的社会现象,是由于大众传媒和信息技术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机制而催生的新的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形式,是以城市大众为主要对象的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普及化的文化形态。大众流行文化即消费文化,以大众消费作为流行基础,以商业运行来制造流行事物,以传媒为核心制造产生着流行符号的一个文化概念,它通过传媒语言将个别的思路转换为普遍的层面上来,它把流行当作是一种意义,使流行的过程成为其本质。

它充分尊重市场和商业规则,主动迎合不同受众的兴趣,从而形成了多元的文化形式和内容取向。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模式,大众流行文化借助于市场规则和现代科技,全方位的渗入了我们的社会生活,无论是从影视、广告、互联网、娱乐节目等文化产品的消费,还是到各种理念、趣味、形象等非物质文化的流行,大众流行文化产业在带来巨大财富和文化消费满足的同时,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它无处不在的威力。

在这个时代中大众流行文化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之技术化、媒体化、娱乐化。商业化和消费化是大众流行文化的最大特点。在大众流行文化中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实物消费品转向情感、梦想和欲望等精神方面的感官消费。作为一种感性文化,大众流行文化的消费性是建立在大众本能的直接需求上,而大众无休止的消费欲望则成了大众文化不断发展的动力。

作为一种全球性文化风暴,大众流行文化是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样化的表征。大众流行文化是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系统中一个相对晚出又个性鲜明的文化形态,充满生机与活力,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文化潮流。流行文化的发展打破了中国长期以来的一元主义文化发展模式,从制度上与观念上确立了社会民众的文化主体地位,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化进程,开创了文化回归大众的新纪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行文化席卷当今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形成有目共睹的特殊文化景观。

以视觉为主因的现代文化形态的大众流行文化,实际上是现代传播技术的直接产物和新兴的主导的文化艺术样式。其特点在于精确无误地对世界进行影像记录或是惟妙惟肖地创造一个影像世界,无论是忠实记录或是重新创造,大众流行文化都在借助现代传播技术制造一个日常生活形象的完美世界。

大众流行文化作为一种商业文化,必然遵守商业原则,这直接导致了艺术创作者的物化。艺术创作者在进行文化的生产时,不得不将文化当作普通的商品,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创作。于是,生产代替了创造,摹仿与复制代替了想象与灵感。保罗・瓦莱利说:“伟大的革新将会改变艺术的全部技巧,由此必将影响到艺术创作本身,最终或许还会导致以最迷人的方式改变艺术概念本身”。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制技术对艺术品的欣赏、审美、传播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消费和占有的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艺术品的性质特征以及原作界定的认识。

那何为当代视觉艺术?视觉艺术,是人类精英文化内涵和视觉艺术的自然结合所产生并为历史所传承的视觉呈现形式,渗透着历代文化精英的思想精华,是意识形态的历史沉积,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大众性、综合性、互动性都是当代视觉艺术的特点。

当代视觉艺术是一种艺术形式,是指本质上是以视觉目的为创作重点的作品,例如绘画、摄影、版画和电影。而牵涉到三维立体空间物件的作品,例如雕塑和建筑则称为造型艺术。许多其他的艺术形式也会包含视觉艺术的成份,因此在定义上并不是非常严格。

现如今的社会,由于物质的极其丰富,我们已经进入一个读图的年代。图像在信息记录与传播中的作用正在逐渐地增大,例如,从文字记录到图像传真,从静态图片到动态影片,从无声影像到声画合成,从平面记录到三维动画呈现等各式各样的媒介。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图像记录和传播信息的途径不断增大,视觉符号在不知不觉的改变我们的生活。

每天有大量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快速的传递到我们的面前,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段,各种各样的艺术表现方式和各种各样可以接触到艺术的平台的出现,让曾经与我们有一段距离的艺术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我们通过网络就可以浏览世界各大艺术博物馆,不像以往,除非很特意的了解和接触,才能走进艺术。而如今,标志、广告、卡通影像以及各种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用品纷纷涌入人们的生活。无论是行走在大街上,还是打开家中的电视机,随时随地都能获得艺术方面的信息。艺术已经大众化,平民化,商业化。手边的绝大部省商品或者图片都经过了艺术的雕琢。

大众流行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大众流行文化潜在地影响着人们各种观念的构建,进而影响了当代视觉艺术。

大众流行文化使视觉艺术的表现对象不断地大众化、平民化和商业化。架上绘画、影视作品、街头广告或者时尚海报等东西,都是大众流行文化展示的平台。它们以一种最为快捷、直观的方式提供给我们信息。甚至有一些被主流文化所遮蔽了的一些边缘文化也可以不被落下,使大众流行文化变得非常广泛。大众流行文化也是现代社会生活世俗化的产物,它不仅以商品经济发展为基础,而且直接构成一种商品经济的活动形式。

再有,大众流行文化使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在逐渐地多元化、直观化和模式化。

如今社会出现的媒体化生活和通俗艺术,它们对传统的文化等级秩序和深度追求构成巨大消解。全球化语境中的当代中国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化元素,经典文化的失宠与对经典观念的消解成为潮流。在高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的笼罩下,经典艺术受流行文化影响,与高科技、时代风尚结合衍生出众多的变种,经典美学的许多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也加剧了表现形式的多元化。

当代视觉艺术以个性为特点,无论怎样的表现形式,都是以多元的,甚至光怪陆离地姿态正式进入当代视觉艺术的视野,使我们逐渐弱化了对语言的依赖,让我们的生活在一个越来越直观化的图像世界中。而这些图像无不在展示它的商业性和消费性。因为商业的目的,需要这些图像发挥引领我们消费流行的功用,所以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生活正悄悄的被这些商业图片改变着。直接影响我们对生活的要求以及我们观念的改变。让我们的思想、心理和文化知识结构等都受到当下视觉艺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逐步模式化。

结论:大众流行文化使视觉艺术的传播载体发生巨大地变化,更多地以现代大众传媒为基本载体,并且迅速的流行和发展。

大众流行文化在整体上改变了传统视觉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方式、接受模式和价值体系。与传统的文化类型相比,大众流行文化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大众流行文化以现代大众传媒为基本载体,并且在大众传媒的操作体制中流行、扩展;另外,流行文化是一种消费性文化,呈现出娱乐性、时尚化和价值混合趋向。

当代视觉艺术与大众传媒在制造作品上有着一样的架构,所以两他们之间有着相互促进和统一的前提。当代视觉艺术与大众传媒统一的发展,不仅构成了流行文化的主要景观,而且实际上是流行文化的主导形式。当代视觉艺术的流行化转型所产生的巨大商业价值是其他文化形式所不可比拟的。流行视觉艺术成为流行文化的主导形式,有商业动机的驱动,而且充分表现了大众流行文化的商品经济属性。

大众流行文化时代的当代视觉艺术艺术,在表现对象不断地大众化、平民化和商业化。表现形式上多元化、直观化。并且带来了更为新鲜的传播方式。

参考文献:

[1]马梦雅.新媒介对当代视觉艺术教育的影响[J].大众文艺(理论),2009(18).

[2]唐骅.当代视觉艺术的文化品格[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3).

[3]刘军辉.论流行文化对当代视觉艺术的影响[J].职业技术,2007(06).

[4]梁玉玲,王稼钧.当代流行艺术与文化[J].文艺理论研究,1989(04).

流行文化论文第4篇

1引言

在现代化生产过程控制中,执行机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自动控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现有的国产大流量电动执行机构存在着控制手段落后、机械传动机构多、结构复杂、定位精度低、可靠性差等问题。而且执行机构的全程运行速度取决于其电机的输出轴转速和其内部减速齿轮的减速比,一旦出厂,这一速度固定不可调整,其通用性较弱。整个机构缺乏完善的保护和故障诊断措施以及必要的通信手段,系统的安全性较差,不便与计算机联网。鉴于以上原因,采用传统的大流量电动执行机构的控制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差。随着计算机网络、现场总线等技术在工业过程中的应用,这种执行机构已远远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笔者设计的大流量电动执行机构,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将阀门、伺服电机、控制器合为一体,利用异步电动机直接驱动阀门的开与关。通过内置变频器,采用模糊神经网络,实现阀门的动作速度、精确定位、柔性开关以及电机转矩等控制。该电动执行机构省去了用于控制电机正、反转的接触器和可控硅换向开关模件、机械传动装置和复杂、昂贵的控制柜和配电柜,具有动作快、保护较完善、便于和计算机联网等优点。实际运行表明,该执行机构工作稳定,性能可靠。

2电动执行机构的硬件设计及工作原理

电动执行机构控制系统原理框图如图2-1所示。智能执行机构从结构上主要分为控制部分和执行驱动部分。

控制部分主要由单片机、PWM波发生器、IPM逆变器、A/D、D/A转换模块、整流模块、输入输出通道、故障检测和报警电路等组成。执行驱动部分主要包括三相伺报电机和位置传感器。

系统工作原理:

霍尔电流、电压传感器及位置传感器检测到的逆变模块三相输出电流、电压及阀门的位置信号,经A/D转换后送入单片机。单片机通过8255控制PWM波发生器,产生的PWM波经光电耦合作用于逆变模块IPM,实现电机的变频调速以及阀位控制。逆变模块工作时所需要的直流电压信号由整流电路对380V电源进行全桥整流得到。

控制系统各功能元件的选型与设计:

1)单片机选用INTEL公司生产的8031单片机,它主要通过并行8255口担负控制系统的信号处理:接收系统对转矩、阀门开启、关闭及阀门开度等设定信号,并提供三相PWM波发生器所需要的控制信号;处理IPM发出的故障信号和报警信号;处理通过模拟输入口接收的电流、电压、位置等检测信号;提供显示电动执行机构的工作状态信号;执行控制系统来的控制信号,向控制系统反馈信号;

2)三相PWM波发生器PWM波的产生通常有模拟和数字两种方法。模拟法电路复杂,有温漂现象,精度低,限制了系统的性能;数字法是按照不同的数字模型用计算机算出各切换点,并存入内存,然后通过查表及必要的计算产生PWM波,这种方法占用的内存较大,不能保证系统的精度。为了满足智能功率模块所需要的PWM波控制信号,保证微处理器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整个系统的检测、保护、控制等功能,文中选用MITEL公司生产的SA8282作为三相PWM发生器。SA8282是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具有独立的标准微处理器接口,芯片内部包含了波形、频率、幅值等控制信息。

3)智能逆变模块IPM为了满足执行机构体积小,可靠性高的要求,电机电源采用智能功率模块IPM。该执行机构主要适用功率小于5.5kW的三相异步电机,其额定电压为380V,功率因数为0.75。经计算可知,选用日本产的智能功率模块PM50RSA120可以满足系统要求。该功率模块集功率开关和驱动电路、制动电路于一体,并内置过电流、短路、欠电压和过热保护以及报警输出,是一种高性能的功率开关器件。

4)位置检测电路位置检测电路是执行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是提供准确的位置信号。关键问题是位置传感器的选型。在传统的电动执行机构中多采用绕线电位器、差动变压器、导电塑料电位器等。绕线电位器寿命短被淘汰。差动变压器由于线性区太短和温度特性不理想而受到限制。导电塑料电位器目前较为流行,但它是有触点的,寿命也不可能很长,精度也不高。笔者采用的位置传感器为脉冲数字式传感器,这种传感器是无触点的,且具有精度高、无线性区限制、稳定性高、无温度限制等特点。

5)电压、电流及检测检测电压、电流主要是为了计算电机的力矩,以及变频器输出回路短路、断相保护和逆变模块故障诊断。由于变频器输出的电流和电压的频率范围为0~50Hz,采用常规的电流、电压互感器无法满足要求。为了快速反映出电流的大小,采用霍尔型电流互感器检测IPM输出的三相电流,对于IPM输出电压的检测采用分压电路。如图2-2所示。

6)通讯接口为了实现计算机联网和远程控制,选用MAX232作为系统的串行通讯接口,MAX232内部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平转换电路,可以把8031串行口输出的TTL电平转换为RS-232标准电平,把其它微机送来的RS-232标准电平转换成TTL电平给8031,实现单片机与其它微机间的通讯。

7)时钟电路时钟电路主要用来提供采样与控制周期、速度计算时所需要的时间以及日历。文中选用时钟电路DS12887。DS12887内部有114字节的用户非易失性RAM,可用来存入需长期保存的数据。

8)液晶显示单元为了实现人机对话功能,选用MGLS12832液晶显示模块组成显示电路。采用组态显示方式。通过菜单选择,可分别对阀门、力矩、限位、电机、通讯和参数等信号进行设置或调试。并采用文字和图形相结合的方式,显示直观、清晰。

9)程序出格自恢复电路为了保证在强干扰下程序出格时系统能够自动地恢复正常,选用MAX705组成程序出格自恢复电路,监视程序运行。如图2-3所示,该电路由MAX705、与非门及微分电路组成。

工作原理为:一旦程序出格,WDO由高变低,由于微分电路的作用,由“与非”门输入引脚2变为高电平,引脚2电平的这种变化使“与非”门输出一个正脉冲,使单片机产生一次复位,复位结束后,又由程序通过P1.0口向MAX705的WDI引脚发正脉冲,使WDO引脚回到高电平,程序出格自恢复电路继续监视程序运行。阀位及速度控制原理

阀位及速度控制原理框图如图3-1所示。

采用双环控制方案,其中内环为速度环,外环为位置环。速度环主要将当前速度与速度给定发生器送来的设定速度相比较,通过速度调节器改变PWM波发生器载波频率,实现电机的转速调节。速度调节器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算法(具体内容另文叙述)。

外环主要根据当前位置速度的设定,通过速度给定发生器向内环提供速度的设定值。由于大流量阀执行机构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加速、匀速、减速等阶段。各阶段的时间长短、加速度的大小、在何位置开始匀速或减速均与给定位置、当前位置以及运行速度有关。速度给定发生器的工作原理为:通过比较实际阀位与给定阀位,当二者不相等时,以恒定加速度加速,减速点根据当前速度、阀位值、阀位给定值的大小计算得来。

执行机构各阶段运行速度的计算原理

图3-2为执行机构的典型运行速度图,它由若干段变化速率不同的折线组成。将曲线上速率开始发生改变的那一点称为起始段点,相应的时间称为段起始时间,如图3-2中的t(i)(i=0,1,2,……),相应的速度称为段起始速度,如图3-2所示v(i)(i=0,1,2,…)。

设第i段速度的变化速率为ki,则有:

式中:Δv为两段点之间的速度变化值,Δv=vi+1-vi;

Δt为两段之间的时间,Δt=ti+1-ti。

显然,当ki=0时为恒速段,ki>0时为升速段,ki<0时为减速段。任意时刻的速度给定值为:

Ts为采样周期。

变化速率ki的取值由给定位置、当前位置以及运行速度的大小确定。

4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

该电动执行机构采用了最新的变频调速技术,电机驱动功率小于5.5kW。用户可根据需要设定力矩特性,根据控制的阀设定速度,速度分多转式、直行程、角行程3种方式。控制系统由阀位给定和阀位反馈信号构成的闭环系统,控制特性视运行方式、速度而定,并具有自动过流保护、过载保护、超压、欠压、过热、缺相、堵转等保护功能。

该执行机构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主要有:

1)阀门柔性开关柔性开关主要是为了当阀关闭或全开时,保证阀门不卡死与损伤。执行机构内部的微处理器根据测得的变频器输出电压和电流,通过精确计算,得出其输出力矩。一旦输出力矩达到或大于设定的力矩,自动降低速度,以避免阀门内部过度的撞击,从而达到最优关闭,实现过力矩保护。

2)阀位的极限位置判断阀位的极限位置是指全开和全关位置。在传统执行机构中,该位置的检测是通过机械式限位开关获得的。机械式限位开关精度低,在运行中易松动,可靠性差。在文中,电动执行机构极限位置通过检测位置信号的增量获得。其原理是,单片机将本次检测的位置信号与上次检测的信号相比较,如果未发生变化或变化较小,即认为己达到极限位置,立即切断异步电机的供电电源,保证阀门的安全关闭或全开。省去了机械式限位开关,无需在调试时对其进行复杂的调整。

3)电机保护的实现为了防止电机因过热而烧毁,单片机通过温度传感器连续检测电机的实际运行温度,如果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电机温度过高,自动切断供电电源。温度传感器内置于电机内部。

4)准确定位传统的电动执行机构在异步电机通电后会很快达到其额定动作速度,当接近停止位置时,电机断电后,由于机械惯性,其阀门不可能立即停下来,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超程,这一超程通常采用控制电机反向转动来校正。机电一体化的大流量电动执行机构根据当前位置与给定位置的差值以及运行速度的大小超前确定减速点的位置及减速段变化速率ki,使阀门在较低的速度下实现精确的微调和定位,从而将超程降到最低。

5)模拟信号的隔离。

对于变频器的直流电压以及输出的三相电压,它们之间的地址不一致,存在着较高的共模电压,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必须将它们彼此相互隔离。采用LM358和4N25组成了隔离线性放大电路。如图4-1所示,采用±15V和±12V两组独立的正负电源。若运放A的反相端电位由于扰动而正向偏离虚地,则运放A输出端的电位将降低,因而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强度将增强,则使其集射极电压减小,最后使运放A反相端的电位降低,回到正常状态。若A的反相端电位负向偏离虚地,也可以重回到正常状态。从而增强了系统的抗干扰性。

5结束语

该执行机构集微机技术和执行器技术于一体,是一种新型的终端控制单元,其电机是通过内部集成的一体化变频器来控制,因此,同一台智能执行机构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不同的运行速度和关断力矩。该智能执行机构采用了液晶显示技术,它利用内置的液晶显示板,不仅可以显示阀门的开、关状态和正常运行时阀门的开度,还可以通过菜单选择运行参数设定,当系统出现故障时,能显示出故障信息。总之,该执行机构集测量、决断、执行3种功能于一体,顺应了电动执行机构的发展趋势,它的研制成功给电动执行机构的研究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邓兵,等.数字阀门电动执行机构[J].自动化仪表,2001(1).

[2]LiuJianhou.Theresearchonreliabilityandenvironmentadaptabilityofelectriccontrolvalveusedinunclearpowerstation[J].MaintainabilityandSafety,vol.2,Dalian,China,28-31August2001.

[3]AntsaklisPJ.Intelligenceandlearning[J].IEEEControlSystMag,1995(15).

流行文化论文第5篇

    论文摘要:日剧韩剧曾一度风靡中国,如今美剧热也来到了我们身边。2004年,美国abc电视台推出最新电视连续剧((desperate housewives》不仅在北美地区迅速蹿红,更是以惊人的速度风靡全球130余个国家和地区。事实上,美国文化正通过音乐、体育、电影等手段,越来越大地影响着整个世界的文化形态。本文将解读这部以美国中产阶级生活为主题的通俗电视剧,分析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

    通俗电视剧反映世俗的生活和世俗的情感。它的产生是有多方面背景原因的:1社会开放:大众文化的通俗审美特征更多的要求电视剧能以其娱乐功能,调节紧张情绪,舒展其生命力。在这种特定的精神要求下通俗剧应运而生。2经济影响:通俗电视剧更具有商业价值,更宜于推向市场便于大众消费,有较强的商品属性,使它能够在文化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并在市场竞争中,对高雅电视剧产生挤压甚至于排斥。3电子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使其更易于传播,从而产生更广大的受众面。

    一、通俗电视剧的主要审美特征

    1.故事性与语言性以“讲述一个故事”来满足大众想“听一个故事”的愿望,《绝望主妇》用一个死去主妇灵魂的叙述作为旁白,引领着每一集的故事推进,他居高临下地用既甜蜜而又讽刺的声调把生前亲人、朋友的故事描述给电视观众。对于语言的运用,它更鲜明的体现了与国内通俗电视剧的不同。在媒介的传播中语言和文字,图画一样都是一种符号,而非事件的本身,是人们摄取外来刺激,通过思维赋之以形式,最终受众再对其进行解读。《绝望主妇》的语言特点就是直接明了,用最直观的方式刺激受众的听觉,以加强感染力的。举儿个例子来看一看:加布丽尔·索利斯是剧中一位离不开金钱的主妇,她说:“我试过从贫穷中找快乐,可根本找不到快乐。”这句话相信应该表达了当今社会众多人的心声,在大家还在含蓄的表达“金钱不是万能,没钱是万万不能”时,剧中人物却一语中的,与中国许多电视剧中“贫贱夫妻百事哀”的主题相吻合,这种直白的表达方式让人大呼过瘾。不仅如此,美剧的语言直白的涉及到中国电视剧不敢随便谈论的话题,这与文化差异有关,我们将在后面谈到这个问题。

    2.情节性与人物性。与情节紧密联系的是人物形象,《绝望主妇》以四个性格迥异的年轻主妇为主角:离婚的单身母亲苏珊·梅尔一心要寻找忠贞长久的爱情;曾经的职场女强人丽奈特·斯加沃现在的生活被四个顽皮到令人生厌的孩子完全占据;布丽·范德坎普以强硬的铁腕风格治家,事事追求完美,直到发现丈夫居然有了外遇,她对整个家庭的统治开始走向土崩瓦解;加布丽尔·索利斯年轻貌美,丈夫富有,房子豪华,但是这些无法填补加布丽尔心灵的空虚。四个女人的故事个各有各的特点,但是有一点她们是相同的:“绝望”笑容背后“绝望”的生活,现实的观众也在她们身上找寻着自己的影子。生动的人物形象与丰富的故事情节有机地浑然一体,确实构成了通俗电视剧对受众的主要吸引力。

    3.通俗性与时效性。通俗与高雅对立,它以其娱乐功能和商业价值占有广泛的市场。当红明星的加盟和热门话题的探讨使制片商最大的卖点。该剧中美女、隐私、丑闻、谋杀、探案等热点元素应有尽有。比起曲高和寡的高雅电视剧、自然会有更好的传播效果。

    4.大众性与受众性。通俗电视剧是大众的艺术,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电视剧都要为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相反,它的大众性应该是以类型丰富和风格多样来获得更多的受众。美剧的受众应该是广大的年轻人,他们乐于从网络上获得更多外来文化的信息,并且永远站在风日浪尖引领着这种文化。《绝望主妇》不仅以女性婚姻观为主题获得了主妇的追捧,还因其与《欲望都市》的相似性吸引了更多男性的眼球。

    二、开放度与本土化

    如今,通过网络观看美剧是目前最为普遍的方式,央视国际部引进的《疯狂主妇》曾引起一阵观众对其语言翻译的讨论。在央视版的《疯狂主妇》中,所有关于”性”的话题被删去或弱化了,而以”爱情生活”、”卧室生活”等一系列含糊字眼来代替,如此的翻译与配音自然成为了中国”主妇”迷们的”众矢之的。

    中国中央电视台在多年的实践中为中国电视观众引进,译配,制作了大量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工作并不只是单纯的翻译与编辑,而是要将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品,在保留开放的程度上进行本土化,通过一种传播的艺术实现更深远的跨文化交流。

    1.开放的广度。引进节目的范围,节目的品种,引进的方式都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拓展。早期的港台、日本到现在的韩国、印度;改革开放初期经典影片的引进到情节性较强的电视剧;单个节目的引进到通过公司合作的整体引进,都在证明开放的广度。

    2.开放的高度。整体文化格局可以划分为三类: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符合主流文化的较少,但是通过经典名著改编的影片体现精英文化很早就已经出现。不仅如此,适合大众文化口味的电视情景剧也开始出现。正因为如此,为了与主流文化相适应,并且保持作品原有的个性与民族文化,更加要求央视这样一个国家电视在放大限度的基础上把握好尺度。

    本土化是使引进节目的核心,无论央视引什么内容的作品他都不能脱离我们自身的文化,否则他将失去受众,更不能偏离当今社会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按照我们民族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去选择加工改造,并加以修饰是必须的步骤。其中语言的表述就是跨文化交流中最棘手的问题。例如在《绝望主妇》中,所有关于”性”的话题被删去或弱化了,而以“爱情生活”、”卧室生活“等一系列含糊字眼来代替,也许受众完全明白为什么会被如此翻译,但是却接受不了这般现实,倘若能够接受,相信这部电视剧也就很难在国内引来收视狂潮了。

    如果说语言的表述是必须在翻译时经过修饰的,那么该剧中黑色幽默的叙述方式则是中国电视剧需要借鉴的,用喜剧的表现形式去描述残酷现实生活,实际剧中每个人都是不快乐的,她们把自己最痛苦不为人知的一面隐藏在内心的灵魂深处。黑色幽默在当今中国年轻人的眼中拥有广泛的市场,他们以美国冷幽默来讽刺上一辈人的生活态度,并激励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继续生活。

    再比如电视剧创作的机制,美剧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每集的结尾留下一些悬念,编剧则根据民意以及自身的灵感讲故事继续续写。这就是与本土电视剧最大的区别,电视可以根据大多数人的愿望发展,它保证了电视剧的质量也稳定了较高的收视率。所以一方面,有些东西因为本土化而被剔除,而另一方面,更多的精华因为本土化的需要而被吸收。

也许在《绝望主妇》之中很难找出与我们自身的文化相似的东西,相信央视在引进它时也并没有刻意的要求剧中有本土化的元素,但是为什么它能在当今社会得到如此广泛的传播?因为差异性的文化正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变迁,变得相似。

    三、美剧中的跨文化传播

    不同文化的接触是产生文化的变迁的前提,文化一旦接触,就会产生变化的可能。自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化飘洋过海来到中国,从人们白勺生活习惯到精神倒印,变化都是空前的。不仅如此,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一全球化,也林各石濒域遥本我们的生活,电视行业自然也不例外。当电视行业的传播的技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全球化影响下的跨文化的交流。

流行文化论文第6篇

目前,流行文化的传播和渗透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校是各种文化产生和聚集的重要场所,当代大学生也是流行文化的最主要受众之一。因此,流行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强大影响力势必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特别是网络以及手机上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得流行文化在我国的高校校园中蓬勃发展。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将流行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法二者合理地结合起来,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一个新的方向和机遇。流行文化为何在高校传播如此迅速?如何合理利用流行文化,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本文试图在一定理论基础上,对上述问题做出回答,以期对我国的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当代流行文化现象诠释

流行文化(Popular Culture)属于文化范畴,当代流行文化具有复杂性和灵活性。吉登斯认为:“流行文化指的是被成千上万或几百万人观看、阅读或参与的娱乐,是一种大众广泛参与的娱乐活动。”[1]海蒂兹则认为:“流行文化主要是如同时装、电影、CO、VCO、电视节目一类的普遍可得的人工制品。”[2]流行文化借助大众传播媒介电影、电视、广播、报刊、广告、杂志等而流行于大众中,如流行音乐、叫座的影片、广告艺术、大批量生产和复制的流行文化产品等。流行文化与商业、消费、娱乐、政治有机结合,形成了物质化的、虚假的文化,并满足人们消极、被动、虚假的需要[3]。流行文化风行于现代都市中,充满浓郁的商业气息。流行文化始于西方,它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大众传媒产生所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同威廉斯在《文化与社会》的前言中所说:“在其一般现代用法上,文化这个词进入英语思想界是在工业革命期间。”[4]因此,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流行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这对高校大学生形成了巨大的影响。日本社会心理学家萌山庆司说,流行是青年人创造的。大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喜欢追求新奇刺激,是社会生活中最有生机、最具开放思想的人群。他们不仅充实了流行文化的内容,还革新了流行文化的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或延缓流行文化的进程。大学生能够较早接触一些新兴的流行文化形式,甚至对其进行改造,进而传播他们自己的流行形式。他们往往会用一些流行文化的形式来演绎传统或主流文化。比如,在动漫作品中配着古典音乐的国画风格的场景,或者是革命歌曲的摇滚版,这些都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欢迎,并且,在同学们之间广泛传播着。当代大学生对流行文化的创造力与传播力都很强,他们会创造流行文化的形式,通过网络等媒介加以引导传播,高校大学生成为流行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流行文化在高校的广泛传播,其本身的商品性、市场性、世俗性和互动性对大学生消极面日益凸显,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长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课紧跟时代的发展,着眼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对近几年来思政课教学的认真研究和反思,我们发现,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了多方面的困境。

首先,从教育对象方面来看,有相当数量的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兴趣程度不高、认可度不够。总体来说,大部分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并不浓烈,但大部分同学对它并不抵触,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一个基本正确的认识和积极态度,学生认为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可行的。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可程度较低,学习态度较为消极、被动,认为课教学内容抽象、空洞,并且与就业相关性小。

其次,从教育者方面来看,存在着创新意识不高,采用较为单一的教学手段,习惯于单纯地传授知识,缺乏对现实问题在理论层面上进行研究的现象。有些教师继续采用一个教室、一名教师、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巴的“五个一”方法,枯燥乏味,使得理论与现实相脱节;有的老师的教学方法就是“坐讲”,就是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拘泥于书本的纯理论,缺乏实践;有的老师虽然采用了现代教学技术,但仅仅停留在以投影替代板书上;有的平时不注意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对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热点问题和现象,不能给学生一个有说服力的回答,等等,这些都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

最后,从教学内容来看,内容较为重复陈旧。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今天,内容已十分丰富,因此,在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时,既要顾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又要说明每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具体内容,哪一快都不能忽视,从而造成课程体系十分庞杂。这些内容当中,有一部分的内容与中学课程存在低水平重复,某些课程之间也有内容的交叉重叠。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教材缺乏许多具有现实合理性的观点和内容,缺乏时代感和超前性。

三、流行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相结合

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都会发生变化,同样,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上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出现的问题,我们应着力降低流行文化所带来的消极因素,并有效结合流行文化的特性,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有效性。

(一)利用流行文化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思想政治教学的方式和手段

流行文化具有形象、生动又富有感染力等特点,很多艰涩难懂的理论,通过流行俗语的形象表达,就变得很容易被高校大学生接受和理解。同时,可以充分运用电视录像、投影、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现代科学技术,当代大学生崇尚创新,关注新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而且非常希望亲身体会和尝试,希望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来学习知识。这样既能吸引学生,又能创新教学手段。可以把理性的内容具体化,把抽象的道理直观化,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受教育者造成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和冲击力,可以有效改变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活动。

(二)充分了解流行文化,引导学生正确对待

流行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流行满足了社会适应的需求,是一个特定的模拟,它提供了最一般的条件,使每位个体的行为有可能成为一种榜样。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师是流行文化影响方式、传播途径中的重要变量。这也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了解流行文化,只有对流行文化充分把握,并且从专业角度有针对性地看待流行文化,通过对大学生主要需求的分析,挖掘流行文化中的亮点,使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有机结合,才能引导引导学生理性认识流行文化的内涵,分析其利弊,创造师生、生生之间的和谐互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与价值观。

(三)重视优秀流行文化,开拓教育教学资源

随着高校与社会联系的加强,我们不能用简单抵制与堵截的方式对待流行文化以消除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消极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正确分析流行文化对思想政治教学带来的多方面影响,充分认识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时展需求,以科学谨慎的态度,选择部分优秀的流行文化纳入到思想政治教学资源之中,顺应时展要求。应充分挖掘优秀流行文化所蕴含的积极意义,开阔大学生眼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时代性,促进教学有效的充分实现。要认同学生对优秀流行文化的学习与创造,但同时要严格抵制低级、粗俗的流行文化及其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这样既可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趣味性,又可以让大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和理解思想政治理论。

(四)以流行文化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

流行文化本身具有实践的条件,包括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践指导教师培训与整合、实践教学运行和保障机制。流行文化会引领出许多新鲜事物和新鲜问题,这些在书本上是找不到的,可以利用流行文化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大学生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到实践中去,深入社会调查研究,将实践作为思想政治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要坚持以主导价值观和主流文化作为各种实践活动的精神内涵,抵制流行文化中低俗和反主流的负面因素,充分利用流行文化的鲜活形式,吸引大学生们的关注和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识。

流行文化论文第7篇

大众文化已经成长为今天的重要文化力量,对大众文化现象的研究,不仅得到了学界的关注,而且也开始进入主流视野之中,得到官方的关注和重视。那么我们该如何推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价值观研究?我认为,以下三个维度值得重视。

以历史性、历时性、动态性视野

揭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变迁及其意义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发生、发展呈现出相当复杂的状态,充满偶然性,渐变、突变的历时性,这使得大众文化价值观研究者无法“一言以蔽之”,而是需要注重对不同时期背景的探析与深层动力的挖掘。

例如对于中国流行音乐的研究,我们既要注意在流行音乐进入到大众视野之前,中国的民族音乐和主流意识形态主导下创作的音乐已经具有流行音乐的元素,流行音乐的产生、发展有符合自身逻辑的一方面;同时,我们又要注意到中国流行音乐以《乡恋》为起点真正进入大众文化序列是在冲突、对峙中完成的。中国流行音乐的诞生是保守派与激进派对峙的结果,彼时流行音乐之所以能够冲破“左倾”束缚,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第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社会对普通百姓话语权与情感表达需要的肯定,契合了当时人们对“文革”禁锢的反驳态度;第二,彼时处于地下状态的港台音乐,特别是邓丽君等歌手的演唱对大陆流行音乐的诞生影响很大;第三,中国流行音乐元年的到来与中国音乐人自主改革的需求和努力密不可分;第四,当时以胡耀邦为代表的领导人解放思想、尊重人民群众实践,为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政治推动力量。

再如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作为改革开放之后重要的大众文化符号,其最初的创办动机与现实效果之间的反差,也值得研究者重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创办的直接原因是一些充满激情的电视人,借鉴历史上“笑的晚会”的形态,希望在除夕这一特殊时刻打造一台晚会。这种晚会形式起初只是一次尝试,并未有宏观的持续性打造蓝图。但正因这一次尝试,让这种晚会形式走过30年历程并延续至今,创造了收视率吉尼斯世界纪录,创造了中国人的新民俗。虽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1983年的那次尝试尚背负了许多意识形态宣传色彩,但它毕竟具有开启意义。春晚30年的背后呈现出的大众文化历史性、历时性与动态性这“三性”问题,值得研究者思考。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不认为上述两个实例――流行音乐和央视春晚的价值,会比某个广告对中国大众文化价值观的塑造更有分量。列举这些实例意在说明,在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价值观的研究时,研究者需要对大众文化“三性”问题加以重视。

可见,如果不把大众文化现象还原到特定的历史情境,不对大众文化现象背景的复杂性进行深层解读,我们很难确定大众文化现象的本质。如果没有历史性、历时性、动态性的观察,研究者可能会使结论一般化、浅表化、宽泛化,缺少针对性、指向性与穿透力。

以本土性视野考察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

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研究是我们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价值观研究中无法绕过的核心问题之一。这对关系丰富且复杂,而且我们在考察这对关系时往往存在误区,即研究者往往只看到它们的不同、差异、对峙与对抗,更多地考察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草根性、参与性、流行性与自下而上的推进特征,以及主流文化的主导性、严肃性、教化性与自上而下的推进特征。当然,这种考察的思路符合二者固有的自在特质,但是我们也不应忽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有逐渐走向“合谋”的趋势。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合谋”是有缘由的:“合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需求和结果。当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需要调动各个阶层的积极参与,主流文化常常需要利用大众文化的草根性,通过大众文化的形式呈现、渗透主流文化的诉求。例如赵本山的小品最初草根性浓厚,它是大众文化在“自下而上”这一特质下磅礴出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尝试。但是随着岁月涌进,赵本山的小品逐渐被卷入主流话语体系,或者说为主流文化所看重、所裹挟,其小品越来越多地加入主流文化“自上而下”的元素,如微观上的奥运元素、党群元素、警民元素;宏观上的和谐社会元素等。这些元素本是大众文化所陌生的领域。大众文化中的代表性人物为了实现自身价值,主动靠拢主流文化;而主流文化要达到宣传诉求,也需借助这些草根样式和人物来渗透至大众文化。于是,主流文化大众化和大众文化主流化的现象便构成了“合谋”的主要表现。

当然,在当下中国,主流文化对文化主导权的占有是维护政权合法、社会稳定、文化认同的重要手段。国家决策层需要充分认识到上述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合谋”的意义,注重对大众文化价值观进行顶层设计,特别是“具象价值”的顶层设计,如对财富、情感等流行观念的具象抽离与价值传达的设计,并且注意融入民主、自由等普世元素以增强传播效果的向心力。这种设计的最底层基石是以上述设计理念依托不同的文化艺术门类来加以实现的。

不过,无论是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研究,还是大众文化价值观的顶层设计,都需要立足本土,明辨中外文化理论中“大众文化”定义与特征的不同之处,警惕简单地将西方文化理论与文化构建经验与中国实际相对接的倾向。

从学理层面讲,西方“大众文化”的概念至少具备如下几个界定范畴:(1)工业革命后的现代工业大生产是其形成基础;(2)伴随着现代都市文化的兴起而兴起;(3)借助现代传媒等介质而得以大批量生产;(4)流行文化、消费文化是其代名词,它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5)具有日常性、娱乐性、通俗性、参与性;(6)它最终导致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压制与统治,因此广受批判。

我们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价值观的研究中所使用的“大众文化”概念,其实更多地对应着西方文化理论中“俗文化”的概念。西方文化理论多认为俗文化与雅文化相对,甚至被认为是高雅文化以外的那部分文化,它具有公众性、民间性特征。斯道雷在《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中,论述通俗文化的第四个定义时,特别提及了通俗文化的“人民”性质:“通俗文化是地地道道的‘人民’文化。它是作为民间文化的通俗文化。它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文化。”[1 ]与“俗文化”的概念不同,西方文化理论中的“大众文化”多指不是大众自己所为的文化,它是政治和商业控制自上而下强加给大众的文化,是文化工业强加下的文化,它伴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出现,为利润和意识形态服务,其目的并非为了满足大众。

当然,西方文化理论中的俗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还有辩论:一方面,辩论的焦点集中在俗文化是否是人们自发地利用他们自己制造的原料来创造的,它是否来自“自上而下”式的压迫;另一方面,就大众文化而言,历史上为大众文化辩护的人不少,如费斯克、霍尔、鲍德里亚,对大众文化的辩护多集中在大众文化并非纯粹的底层被动文化,它有巨大潜力,让人们期待着大众自身释放的力量。费斯克的“反驳的快感”、霍尔的“对抗式解码”理论、鲍德里亚的“仿真说”等论断无不体现这一点。

由上可知,从“大众文化”分析的基础――定义分析,便已经在提醒我们需要辨别中西方文化理论的差别。其实,这种差别也在鼓励中国学者不仅要批判地借鉴西方理论,更要立足中国国情,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创见,勇于自信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不仅仅是西方理论永远的学徒,永远守在西方学术殖民地的心态中。学术学舌的结果永远是在国际学术体系中少贡献、无地位。

以当代中国大众文化

经典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大众文化价值观

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价值观的研究中,研究者需要注重抓住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经典案例,对典型案例进行战略性的个案研究,在个案的深度解剖中建立研究模式。这一研究方法的实施,首先需要注意案例的分类方式,例如可以根据不同文化种类进行分类,可以根据不同媒体种类进行分类,可以根据不同代表人物进行分类,可以根据不同艺术门类进行分类,也可以根据案例的特质进行分类。案例不同、分类不同,分析过程和所得结论也会有所不同。

在上述分类之下,我们还要注意有的文化现象属于单体类别现象,有的文化现象则属于合体类别现象。例如一些电影、电视作品或许可归属于单体类别的大众文化现象,而“超女”现象就超越了单体类别,它背后涤荡出的“去政治化”话题、传媒与市场“合谋”打造大众文化价值观的趋向、后现代语境中的青年人生态、媒介环境学视域下的媒介与人共同变迁等话题,需要研究者有文化分析的综合考察意识。

这里特别提示我们,在研究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价值观时,要关注国内外多载体、多媒介的复杂语境。媒介环境学认为,媒介固有的物质形态和符号形式的变化与更迭,规定着信息被塑成新的形式进行传播,“由于不同的媒介在物质形式和符号形式上是不一样的,因此而产生的思想、情感、时间、空间、政治、社会、抽象和内容上的偏向就有所不同,所以不同的媒介就具有不同的认识论偏向”[2 ]。

当代中国正处于多媒介语境的环境中,而每一种媒介形式都曾经或者正在深刻地影响受众的感觉过程、认知方式、心理体验与行为取向。由此,复杂、多元的媒介形态的交织必然使大众文化的价值观呈现复杂且多元的状态。这种大众文化的状态又可能引起政治、经济、社会等层面的组织方式变化,这就需要研究者不畏艰辛地悉心考察、深度思辨,以承担家国重托、时代责任。

参考文献:

流行文化论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文化合流;阐释学;交往行为理论

第二语言学习理论主要研究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与学习规律,是一门跨学科的理论。在语言获得的研究中,经历了从“教”到“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重心的转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把“教”放在主导地位,重视语言教学理论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才开始受到应有的关注,第二语言的学习理论开始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理论和假说。其中舒曼(Schu—mann)的“文化合流理论”是最具影响力的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理论之一,它享有与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假说、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假说、塞林格的“中介语”理论等著名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模式同等重要的地位。但与这些第二语言学习理论不同,舒曼把“文化认同”作为第二语言获得的着力点,认为这一因素对第二语言的获得极其重要。文化合流的第二语言获得理论顺应了当前全球化的趋势,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为此,非常有必要在更深的层次上探讨这一理论。此外,由于文化合流是在心理语言学背景下诞生的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以往的研究主要是从社会环境和个人的心理因素的心理学实证研究出发来研究文化合流理论。本文从阐释学这一角度论述这一获得理论的合理性,并且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出发论述良好的交往环境能促进第二语言获得的研究。

一、对文化合流理论的争议与反思

舒曼在1978年提出了文化合流理论。文化合流是指一种逐渐适应新的文化的过程。这一模式的中心命题是:第二语言的获得是文化合流的一个方面,一个人能将自己的文化与第二文化合流多少决定了一个人获得第二语言的成败,也就是说,文化合流理论强调的是第二语言获得是由学习者与所学语言的文化之间的社会及心理距离所决定的——距离越近,学习者的学习愈成功,反之亦然。文化合流理论力图说明在第二语言获得过程中,对第二文化的认同感对于语言获得的关键作用。第二语言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如果学习者对于第二文化有崇拜感、亲近感和认同感,他就越容易获得第二语言。

自文化合流语言获得理论提出以来,尽管其实践效果和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但争议也是颇多的。例如,有的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驳斥了这一理论,认为其并没有说明第二语言规则是如何在大脑内部建立的,学习者综合各种语言信息的机制是如何运作的,也就是说,该理论未能进一步解释第二语言知识是怎样在“黑箱”中被内化和吸收的,即输入是怎样变成摄入的,然后又是怎样进入学习者现存的中介语系统而改变中介语知识结构的。诚然,文化合流理论缺乏对大脑的语言学习规则的深入的实证研究,但文化合流理论避开这一复杂心理现象的说明是有客观理由的。

心理学是植根于经验和假设的实证研究,尽管实证研究极其重要,但实证研究往往是带着某种先人为主的理论指导的研究,或以验证某种假设为目的的研究,不仅如此,其结果常常与理论并不相符或与假设并不相关,使研究陷入困境。例如,关于双语者的语言是如何在大脑中表征的探讨,就遇到类似的困难。问题就在于实证研究是基于一些自以为是“不言自明的理论和假设”而操作的,而这些理论恰恰最值得反思。也许舒曼正是意识到用实证的方式来研究大脑的运行规则会有诸多的“未知”,毕竟这些关于人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规则是不可感的,即使是可感的,你也无法确认你的可感是否与他人相同。所以,对于文化合流是如何通过大脑的规则运行影响第二语言学习及学习者如何综合语言信息,舒曼并未作出任何阐述。他的这一做法给予人们的启示是某些研究,尤其是关于大脑的心理学问题也许是无法从实证科学研究中得到确切的结果的,或许某些人文科学的问题如文化合流的问题,可以应用人文科学的方法即寻求元理论性的问题得到深刻的揭示。

除此之外,与第二语言学习更为密切相关的是,有些学者指出它不适于课堂学习模式,因为这种模式是一种强调学习者深入到第二国自然习得第二语言的模式,而非本国的课堂教学.不可否认,对于与第二语言文化的心理距离,当然是深入到第二语言学习的国家而能够更加的接近。但这种学习语言的条件并非所有第二语言的学习者都能够实现,所以只能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尽量创设这一条件。许多课堂教学实践证明,文化的导入无疑比拒绝渗入任何第二语言文化去学习语言要有效的多,尽管没有深入第二语言国家学习语言有效。正像舒曼所指出的那样,心理距离决定了第二语言学习的成功与否,只要是能够让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第二语言文化的距离趋近,就能够有效地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并非只能通过深入第二语言国家才能实现文化合流。为此,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课堂要尽量导入相关的文化因素,建构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让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第二语言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合流,更好地取得第二语言学习的效果。

可以看出,对于文化合流理论的争议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其一,是针对文化合流的理论问题:如果不能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模式进行论证,人文科学的方法是否能够迎难而上?其二,文化合流理论的适用范围问题:如果没有条件深入到第二语言国家内学习语言,文化合流是否可能?其三,如果文化合流可能,如何才能加强文化合流,从而能更好地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以下就这3个相互关联的方面进行论述。

二、文化合流的元理论建构:阐释学视角

对于第一个争议的问题,从人文科学的角度来研究文化合流理论的深层次问题似乎要轻松得多。因为语言和人文学科关系密切,语言对于人文学科来说具有本源性的意义,一切人文学科的问题都要到语言里去寻求答案,反过来,人文学科又为研究语言提供方法。阐释学就是一门与语言联系紧密的学科。很多人认为阐释学与语言的联系是在语言学转向之后的事,然而阐释学从来都是与语言联系在一起的。阐释学的演变尽管历史久远并数易其貌,但始终与语言相伴而行。施莱尔马赫曾指出,在阐释学中所预设的一切问题都是语言的问题。第二语言获得与语言,或者更确切地说,与语言的理解是分不开的,研究它当然离不开阐释学。阐释学为研究文化合流理论的合理性提供了极强的元理论支撑。

首先,第二语言的获得离不开理解,因为理解的可能性为第二语言的获得提供了信心。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就认为,语言是思想符号,虽然语言存在差异,但是所有思想是一致的,理解还是可能的。到了中世纪,人们认为具有一种普遍的,独立于任何语言外壳的思维内核“精神语言”。教父思想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为了反驳怀疑论者皮罗的“一切都可以怀疑”的观点,提出至少“我活着,我存在,我理解”还是不能怀疑的。即使是现今,也不乏持这种观点的人,最为典型的就是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这些观点为第二语言的获得、世界文化合流及人类的相互理解提供了理论上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是,阐释学是一种理解世界(把世界作为一个篇章进行理解)的理论。阐释学提出理解不是一种认识模式,也不是一种行动模式,而是此在的原始性的实在形式和根本活动,人的一生就是以理解这一方式生活的。所以说它是普遍适用的,也就是说,阐释学的原则对于人类的各个方面普遍适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阐释学原则也适合于研究在第二语言获得中有什么样的理解活动发生以及如何促进这种理解活动。

阐释学认为,人是理解的动物,只要活着,就会拥有一定的自我理解和理解世界的能力,缩小间距,即人具有去远、定位、去陌生化、把世界周围化的,从而把自己融入一个更大的世界中去的能力。所谓“间距”,其本质是指理解者与对象之间的差异。如果没有差异,理解就成为不必要——差异产生理解。间距是一切理解的前提,因为间距的存在,理解才成为需要。在第二语言获得过程当中,间距主要表现为心理间距、语言间距、文化间距。从根本上说,这些间距的存在使第二语言的获得成为必要,但是同时也成为第二语言获得的障碍。从这一意义上说,第二语言获得也属于“在世之在”——人的理解活动的一种形式,为此,理解中所发生的一切基本活动,必然也发生在第二语言获得当中。

那么在第二语言的获得中,发生了什么样的理解活动,间距是如何被缩小的呢?正像海德格尔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常常是已经归属于特定的“传统”,因而被抛入到一定的成见之中。无论怎样的理解都总是以成见为立足点,都以成见开始。但是面向未来,我们一面筹划自己存在的可能性,一面以过去为现在的媒介,自觉地跨越间距,将过去的“真理要求”适用于现在的修正。这就是伽达默尔提出的“视域融合”——即将过去的视野和现在的视野相融合,结合事件的真理会在更高的层次实现。视域融合对于经验是开放的,也说明理解是具有创造性的。通过这种视域融合,并不一定最终能够到达“绝对真理”。根据每一次的历史状况,自我理性的完结性会不断地被打破,这是理解的不尽源泉。

由此可见,正是因为视域融合,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第二语言文化的接触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文化合流与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相伴相随,即使没有深入到第二语言国家,文化合流同样也是可能的。理解作为此在的根本存在方式,不管学习者是否意识到,理解活动确实在发生;而第二语言初学者又必然是带着本国文化“成见”的人,所以在第二语言获得过程中即理解过程中,本族文化是敞开的,第二语言文化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本国文化成见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形成新的“成见”,在新一轮的交流学习中充当理解的立脚点。此时的状况又会成为新一轮学习的源泉,即语言的基础。如此这般,视域融合不断发生,理解不断循环,即第二语言学习者以及所在国成员的成见都发生了改变。经过这样的视域融合,第二语言学习者实现了本族文化和第二语言文化的合流。这是第二语言学习和获得的必然趋势,即使在课堂教学上,文化合流也不可避免。

可见,从阐释学的角度出发,文化合流理论的元理论问题得到深刻的剖析:第二语言学习同时是理解活动,在学习过程中,第一语言文化与第二语言文化不断发生视域融合,文化合流必然发生,为此,即使是非第二语言国家,文化合流也是可能的,这是第二语言学习的起点也是归宿。

三、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的建构:交往行为理论视角

如前所述,文化合流贯穿了整个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舒曼提出,文化合流程度的大小有赖于第二语言学习者自身对第二语言文化归附动机的强弱,更详细地说,第二语言获得是由学习者与所学语言的文化之间的社会及心理距离所决定的,距离越近,第二语言越易获得。可见,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第二语言文化的社会距离以及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决定社会距离的各种社会因素可以影响学习者的动机、对目的语及其社团的态度、目的语输入的品质和数量以及总体学习环境的优劣。能带来“优质的”学习环境以及质和量均合乎要求的目的语输入的社会因素应具有以下特征“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互视社会平等,并均希望前者被后者同化;两社团自我封闭性小;学习者社团规模不大且缺乏凝聚性;两社团的文化冲突不大;两社团对彼此有好感;学习者社团打算在目的语地区长期居留。若上述各社会变量呈现出相反的特征,如当学习者社团自视社会地位优越或低贱时,“劣质的”学习环境便会产生,从而对文化适应和语言获得构成障碍。

同时,舒曼特别提出,在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要强于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主要是在社会距离难以确定,即社会因素对文化适应不构成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时才发挥作用。所以,在外语教育环境下,学习者不能与目的语社团直接接触,反映两社团关系的社会因素对文化适应的作用变得模糊,学习者个人对目的语及其文化的心理感受,即心理距离的作用可能变得更加突出。这时,如何帮助学习者克服语言和文化震惊,选择合适的学习动机,跨越语言自我的心理屏障便成为外语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从以上的论述中不难看出,自然习得第二语言也好,课堂学习第二语言也好,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的建构是可以缩短社会距离和改变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不良的心理因素的关键,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了主观和客观上的优越条件,增进了文化合流,对第二语言的获得起着关键作用。

当代西方著名思想家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提出,交往是以言语为媒介,通过对话即“话语民主”达到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与“一致”的行为。从这一表述中可以看到,他把交往的最终目的归结为“理解”,他所说的“话语民主”的含义就是指人们展开自由、平等的辩论、对话、商讨并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同时,哈贝马斯认为,真理由共识构成,而共识是人们在没有内外压力和制约下的理想情境中通过交往达成的。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会追求一种平等而真诚的人际关系,对这种道德理想的追求先验地存在于语言使用的过程中。所以,他进一步指出,对话必须是基于对话双方的平等、真诚,参与愿望和切合情境的意向性,表达清晰的基础上。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构建良好的第二语言学习环境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根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争辩(对话)双方必须具有沟通的真诚愿望,这是进一步争辩的立足点。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第二语言学习者与所在国成员对相互文化的认同,希望互相借鉴交流为第二语言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心理准备。参与对话双方必须是平等、自由的,这样的对话才是民主的,才能真正进行下去。参与对话的双方必须能够相互抗衡,因此第二语言学习者应该团结一致,统一起来,让所在国成员与之对话成为需要。对话双方的表达必须是清晰的,如果第二语言学习者与所在国成员的文化相差太远,表达无法清晰顺畅进行,将为平等顺利对话带来障碍。

可以看出,哈贝马斯的语言交往行为理论为如何促进文化合流提供了理论指导:建构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能有效缩短第二语言学习的社会距离和改变学习者的不良心理因素,促进文化合流,进而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

四、结语

文化合流理论是一种顺应世界文化大合流时代的第二语言学习模式,它提出,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第二语言文化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是学习第二语言的关键。它有着诸多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合理性,对第二语言获得的动力机制以及获得过程中的洋泾浜化现象作出了独到的解释,为习得理论的深入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尽管如此,文化合流理论也不乏值得商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