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业区域发展论文

农业区域发展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3 15:14:30

农业区域发展论文

农业区域发展论文第1篇

关键词: CDIO教育理念 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 专业硕士培养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三农”领域对应用型和实用性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农业推广硕士教育中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培养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我国“三农”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CDIQ是来自美国高校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在教学中贯穿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四个方面,提倡教学过程中学生发挥主动性把课程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动态学习方式。为提高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本文重点分析CDIO教育理念在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培养中的应用。

一、CDIO教育理念对培养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生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生的实践能力。

随着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与我国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中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急剧增加,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已成为农业推广硕士教育中招生单位最多、学生来源构成最广泛的专业硕士领域[1]。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的教学模式不同于学术性学位,更注重实务训练,侧重于应用,因此,针对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CDIQ是由美国著名的几所理工学院在2004年创立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在教学中贯穿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四个方面,其教育理念是让学生主动把课程内容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学生大量参与产品研发与运行的实践活动,主动地将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2]。CDIQ教育模式是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CDIQ教育模式是以产品创造及生产全过程为载体,形成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之间的直接联系,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实践参与性的培养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将学习、研究和实践有机结合,把知识与能力整合在一起,提供学生创造性运用知识的平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CDIQ教育模式有利于重点培养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成为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皆具备的专业化和实践型人才。

(二)增强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

CDIQ教育培养方法改变了传统教育中单向和被动传递信息的方式,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更多地结合实际情况从事操作、运用、分析,切实地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农业经济活动中。CDIQ教育培养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而且通过此模式中学生参与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培养在团队中的创新精神与系统掌控能力。

创新人才已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新时期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CDIO教育模式通过对学生的“构思―设计―实施―运作”等四个层面的能力引导,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非常有兴趣地“主动”完成任务,并在协同工作中不断提高团队能力、创新能力、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

二、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培养方式构建

CODI教育模式的基本理念是充分运用大学丰富的资源条件,以实践项目为主要载体,结合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使学生从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四个方面不断提高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协作能力、适应能力[3]。基于这一理念,结合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培养要求,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培养构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构思:依据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硕士生的层次及其他客观情况,构思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2)设计: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理念贯彻到实践教学环节中,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情景实践环节,按照能力培养规划教学内容和运作模式。(3)实现:为保障实践与理论之间有机联系,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改善教学环境、完善制度建设、合理配置导师队伍。(4)运作:建立科学合理的运作体系与研究生实践培养评价体系,实现培养能力适应中国农村经济变化的需要。

(一)明确人才定位,依据市场需求制定培养目标和方案。

CDIO教育模式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利用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不仅包括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包括个人的终生学习能力、团队交流能力和系统掌控能力[5]。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是培养在现代农业经济方面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基于CDIO教育理念,在制订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方案时注重以培养为农村服务高层次人才为中心,坚持农业与经济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为农村服务的业务能力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培养方案突出适合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贯彻应用性问题的研究,以解决现代农村与区域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融知识传授与应用能力提高为一体,提高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增强实践环节,提高应用能力。

为适应国家对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的需求,基于CDIO教育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构思”与理论知识相关的系列可操作性的案例,模拟实际农村经济运行环境,以团队形式,“设计”案例执行的步骤,保障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案例的“运行”中。这种模拟情景的案例教学,可以使农业推广和农村经济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融入实践中,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学生的个人为农村农业服务技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案例构建的农村经济环境中,通过“构思―设计―实施―运作”系列过程,发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农推广硕士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培养。

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农户、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建设,高校应主动与当地政府、农村社区、农业企业、农村合作组织等结成产学关系,建立相应的教学实践基地。以农推广教学实践基地为载体,通过农推广专业硕士的双导师的实践指导,实践导师提供实践基地所有相关材料,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以自组团队的形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农村社区或农民中的实际事务,根据实地调研及考察,学生“构思”农村或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导师引导下,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可掌握的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使理论研究与社会生产实际相结合,“实施”和“运作”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问题解决的效果。通过在课内外实践中贯彻CDIO教育理念,可以培养专业硕士自主学习研究能力;可以培养专业硕士在农业领域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培养专业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位论文是培养计划中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撰写论文的目的在于提高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突出社会性、经济性和实用性价值。将CD10理念中的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应用于论文写作中,极大增强论文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根据农村发展中的问题进行选题,结合对问题的分析,对论文内容进行设计,根据实际问题的发展状况,实现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结合,运作论文写作全过程。根据实际问题设计论文的研究对象,在实践中得以解决,最终得出研究结论,这将对实际生产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三)完善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能力培养评价体系。

为了确保CDIO教育理念的贯彻,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加强研究生管理,完善培养评价体系建设。CDIO是一种使专业硕士各方面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培养的教学方法,能力培养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是对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在CDIO教学方法中获得的成效进行具体衡量。对校内项目,在学生完成基于CDIO教学方法完成的项目之后,由指导教师及其他CDIO课程组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完成项目的评估,及时给出学生反馈意见,根据项目的执行情况给出学生成绩,评析学生参与项目的作用,并肯定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热情,同时要指出存在的不足,便于在后续项目学习中引起注意并加以改进。校外实践由学院与实习实践基地共同负责研究生的实施和管理,对学生评价主要由实践培养基地和第二导师具体指导。在研究生教学管理方面,为贯彻任课教师及导师实施CDIO教育理念授课或指导,实行研究生管理处、研究生培养学院和研究生会三级监控和全面评价系统。

参考文献:

[1]林建华,沈月琴.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2(2).

[2]梁惺彦,张蔚,顾晖.CDIO教学模式下嵌入式课程教学的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6).

[3]祝丽杰.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对外经贸,2012(2).

农业区域发展论文第2篇

关键词 广西;农业产业;区位商

1.引言

区域经济学中,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产业能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产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产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利用区位商为人们区域经济发展定量分析提供数据参考。探究广西地区农业发展,对整个华南乃至南方地区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广西农业和农产品的研究较多,如李志刚,蒋斌从贫困视角出发,基于国内外农业推广、农业发展和贫困理论基础,对广西农业推广进行了研究;韦志扬,陆宇明等对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探讨;樊端成分析了近现代农业结构的演变,为广西农业战略性调整提供借鉴;李仕强认为应通过加强工作体系、标准体系、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建设,整体提升广西农产品质量。

本文利用区位商分析法对广西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以期为广西农业发展提供建议,为协调广西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2.基于区位商理论的广西农业分析

2.1区位商理论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区位商指数(Location Quotient)是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区域产业优势的指标,是产业效率与效益分析的一种定量工具,它通过衡量某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优劣劣势及该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计算某一区域产业的区位商,可找出本区域的优势产业,根据区位商LQ值的大小来衡量专门化率,其计算公式为:Q=■。式中,Q表示区位商,x■表示i产业在j区域的产值,x■表示该区域的j总产值,xi代表本地区所在国家或区域i产业的产值,X代表本区域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总产值。Q值越大,表明i产业在本区域发展水平越高,发展优势越强;反之,优势较小。

2.2广西地区农业产业区位商计算分析

本文选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2-2012年有关数据,根据区位商计算公式对广西农业产业区位商指标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如下:

图1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发展区位商一览图

分析表中结果,广西地区林业商数均值最高,总体也高于其他产业,证明广西林业优势最高;牧业商值整体较高,均值排第二,发展优势显著;渔业商数均值维持在1.75左右,属于广西次优势产业种植业;种植业商数均值为1.61,在2011年下降明显,优势性最低。

3.广西农业产业的发展对策

研究发现,广西农业整体发展较好,林牧渔业水平发展平稳,但种植业发展略显疲态。因此,广西应采取引导与扶持对农业产业发展予以调整。

科学指导林业发展。加强森林管护经营,提高林业产业集中度;整合林业资源优势,建立林业技术创新和林业科技应用激励机制;建立林业科技推广示范点,加快林业人才培养;利用林下资源,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扶持林业生物能源开发利用企业,提高生物能源产业化水平。

合理保护牧业发展。自觉保护与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推广果园地表间种和套种牧草,增加饲草供给;利用广西牧业优势,发展特色牧业;建立牧业生产合作社,推动产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选育和引进畜禽新品种,提高良种良法水平。

全面优化渔业发展。改造中低产池塘,对中低产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发展高密度、集约化渔业养殖;加强水产原良种体系建设,提高渔业的综合效益;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力度,修复和丰富渔业生态资源;完善和加强执法管理,推进增殖保护区和资源生态保护区建设。

重点协调种植业发展。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确保粮食安全,正确处理粮食生产与结构调整关系;坚持科技兴农,实施种子工程、植保工程等科技兴农项目,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 李志刚,蒋斌.贫困视角下广西农业推广探索[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01.

[2] 韦志扬,陆宇明,韦昌联,覃泽林,于平福,陆定迎.广西: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南方农业学报,2011.08:1020-1024.

[3] 樊端成.近现代关系农业经济结构的演变透视[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10.

[4] 李仕强.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其工作思路[J].广西:广西科学院学报,2008.03.

农业区域发展论文第3篇

关键词: 农村金融;金融地理学;金融发展水平;省际差异

中图分类号:f833/8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13)05-0015-05

一、引言与文献回顾

“十八大”报告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是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缩小农村金融发展差距,而探究农村金融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乃是基本前提。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差异研究一般包含在区域金融差异研究之中。宋宏谋等以农村信用社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1979~2000年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问题[1];伍艳等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供给的区域布局不均衡[2];黎翠梅分析我国在农村金融相关率方面区域差异明显,且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3];高新才等认为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市场化进程的区域差异以及政府行为的区域差异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4]。

瑞托斯·劳拉詹南(2001)提出了金融地理学这一新兴学科概念[5]。随着金融地理学的发展,越来越多学者尝试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研究中,如田霖(2005)将各种金融地理因素一起纳入实证分析,认为经济、科技、文化、开放、基础设施、劳动力等金融地理因素对区域金融综合竞争力有显著影响[6];卢佳、金雪军(2007)实证表明:地理位置等新经济地理因素对区域金融发展均有显著影响[7]。但目前国内从金融地理学角度研究农村金融的文献并不多见。

本文试图将金融地理学理论创新性地运用于我国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差异研究之中。假定各金融地理因素均对农村金融产生影响,且影响程度不同,并运用模糊曲线法考察各金融地理因素对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的贡献程度,以期拓宽金融地理学在农村金融发展方面的应用领域,为国家实施惠农政策、缩小农村金融发展差异提供理论指导。

二、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考察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的前提是衡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国内关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不多,本文借鉴区域金融研究中指标构建思路[6-8],进行一定调整和整合,从金融总量、金融结构、金融效率、金融环境四个方面来构建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见表1),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量化的各省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各指标数据均来源于2006~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农业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银监会网站农村金融服务图集。我国农村金融协调发展是合作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等相互依存,面向“三农”的协同过程[9]。下面选取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农村地区金融数据。为了使数据平稳可靠,取2006~2010年的平均值作为基础数据。

(三)研究方法

1.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是考察多个变量间相关性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利用因子得分可以对样本进行分类和综合评价①。

2.模糊曲线法。

金融地理贡献因子和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的关系是复杂的非线性形式,模糊曲线法不需要建立数学模型就能识别最有效的输入变量,比较适合解决金融地理因子的贡献程度问题②。

本文综合考虑特征根值大于1、累积贡献率大于85%两个标准来提取因子,由表2可以看出,前五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且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5%,即前五个因子可以解释原始变量90%左右的方差,已经包含了14个统计指标绝大部分的信息。

由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可知,公因子

f1在网点分布密度、金融从业、人均存款、人均贷款的载荷值较大,可代表农村金融资源覆盖水平;公因子f2在金融相关率、金融市场化率载荷值较大,代表农村金融结构;公因子f3在储蓄投资转化率、农村gdp、农村财政支出载荷值较大,代表农村金融环境;公因子f4在贷款增长率、存款增长率载荷值较大,代表金融增长潜力;公因子f5在存贷比、贷款产出率和储蓄动员率有较大载荷值,代表农村金融效率。综合得分f=(43.351f1+15.954f2+14.059f3+10.197f4+7.144f5)/90.706。由此,可以计算出各省的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得分排名(见表3)。(二)因子分析结果

从表3可以看到,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得分排名前10名的除了内蒙古和四川以外都是东部沿海的省份,内蒙古由于在金融资源覆盖水平和金融增长潜力方面表现突出,使得它的综合得分较高,排名第三位。四川省在农村金融环境和金融增长潜力排名较好,综合水平超出西部其他省份,排在第十位;河北、福建、海南的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平均水平,其中海南省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现象尤为突出,排在第30位;中部地区的江西、山西农村金融综合水平较低,均排在后10名;西部地区的陕西农村金融综合水平较好,排在18位。可见我国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在各省之间存在差异,且和东中西部行政区域划分不尽相同。  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差异的金融地理因素分析

(一)金融地理因子的选取与计算

为了更好地解释各省(区/市)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差异的因素,依据金融地理学理论,引入经济、环境、设施、劳动、文化、科技、开放、聚集八大金融地理学因子作为解释性指标(见表4)。环境因子包括了自然条件、地理区位和经济区位。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原料和能量的来源,农业生产尤其依赖阳光、温度、降水等自然条件,故以基础能源资源储量、受灾面积代表自然条件。从地理区位上看,距东部海岸远近是影响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区位因素,与我国降水量分布规律大致相同,故以年均降水量代表各省农村的地理区位。而所在省份gdp占全国gdp比重能一定程度上说明农村所在地区经济实力,能代表经济区位。

农村基础设施是指为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及农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种设施的总和,它能直接间接作用于农村经济,用发电装机容量、人均拥有机械动力、公路里程数来衡量农村设施因子。劳动力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和素质高低也是农村经济发展重要影响因素,用农村就业率、农村金融从业比重、劳动力文化水平来衡量。

文化观念是包括风俗、习惯、禁忌、价值观念等在内的社会意识。和谐丰富的文化生活有助于增进农村居民间的信任关系和社会资本的积累,有利于农村互助金融的发展。选取农村文化站数量和农村文教娱乐支出比重来衡量文化因子。

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选取农村固定投资投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科学研究数量以及各省技术成交量来衡量科技因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策略使得对外开放水平对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影响较大,国内很多学者均从实证角度证明了开放对我国地区的经济增长差异有显著影响,选取农村进出口额和农村外商投资总额来衡量开放因子。

另外,借鉴田霖(2005)博士论文中聚集力指标,将人口密度和产业密度作为聚集因子来考察人口聚集程度和产业结构对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的贡献程度。

(二)各因子的贡献程度

根据模糊曲线原理以及运用matlab编程计算③,输入各个省份的样本数据,就可以得出每个因子对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的贡献程度(见表6)。表中显示:各因子对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均产生正向贡献,依其重要程度依次为科技因子、经济因子、文化因子、设施因子、开放因子、环境因子、劳动因子、聚集因子。

科技因子对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的贡献程度为0.3863,在所有因子中贡献程度最大,说明农村科技水平成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经济因子作为农村金融发展的基础因素,其贡献程度为0.2115,排名第二位。文化因子贡献程度达到0.178,排名第三位,说明农村文化建设对农村金融发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设施因子、开放因子和环境因子的贡献程度比较相近,均在0.16左右,说明这三个因素对农村金融综合发展重要程度相近。聚集因子的贡

程度只有0.08,对农村金融综合发展作用较小,人口密度和产业集中度对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影响不大。

五、相关政策建议

缩小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差异,实现农村金融协调发展才能充分发挥金融资源扶贫功能,帮助缩小城乡经济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根据金融地理因素分析结果来看,农村金融发展依靠的是各种社会经济文化的协同作用,我们不能忽视各地农村中除经济以外的科技、文化、设施、地理环境、劳动力等影响因素,要依据客观规律和各地自身情况,抓住关键金融发展因子。

1.继续贯彻“科技兴农”方针,深化农村科技体制改革。增加对农村信息、计算机和科研的资金投入,促进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的结合,提高农村金融有机构成,从而发挥科技与农村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作用,提高农村金融的发展实力。

2.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培育良好信用环境。增设农村文化站点,丰富农民精神生活,增强农民间情感交流和沟通,增进社会信任,提高守法意识、信用意识,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3.顺应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夯实农村经济基础。政府应抓好农村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运输条件,构建和完善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制度框架,夯实农村经济基础。

4.适当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拓宽农民创业融资渠道。政府应积极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培训、融资指导服务;农村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的杠杠效应。

注释:

①本文建立的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指标数量较多,且指标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使用因子分析法比较合适。

参考文献:

[1]宋宏谋,陈鸿泉,刘勇.中国农村金融区域发展程度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2,(8):111-119.

[2]伍艳,余兼胜.中国农村金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j].农村经济,2009,(1):63-66.

[3]黎翠梅,伍蔷薇.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比较分析[j].财经论丛,2010,(11):42-49.

[4]高才新,李阳.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与政策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8,(3):45-48.

[5]劳拉詹南.金融地理学金融家的视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6]田霖.区域金融综合竞争力差异比较与模糊曲线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5,(6):8-15.

[7]卢佳,金雪军.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地理环境与经济政策基于金融地理学视角的实证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4):7-9.

[8]史跃峰,葛红玲,彭博.中国区域金融和谐指标构建及和谐程度评价[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1):13-17.

农业区域发展论文第4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业产业化;西部地区;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4-6191-06

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历史表明,城乡一体化是协调三次产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提升一国经济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2013年中国“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缩小日益扩大的城乡二元社会的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成为破解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芒福德指出: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1]。目前,提升中国经济整体发展速度最大的障碍在于城乡二元经济体制,而西部地区又是城乡二元经济发展最为典型的地区,怎样在促进“四化同步”的过程中促使西部地区农业走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道路,构建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这既是弥合西部地区城乡二元差距的需要,又是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破解提升国民经济整体发展质量困局的需要。为此,探讨在城乡一体化的视角下中国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就显得尤为必要。

1 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现状及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西部地区因受地域自然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土资源等诸多因素影响,农业发展极为缓慢、种养方式单一、经营模式简单、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缺乏规模经济实现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土资源涵养差、地形地貌特殊,农业耕种以传统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发展方式单一。耕地大多为山地、林地、坡地、旱地且中低产田居多,适合传统劳动密集型耕作方式。受自然条件影响西部地区农业不仅产量低、耕作难度大,且生产力水平普遍低下,经营方式过于分散,产业化发展程度偏低。

2)受农业“推力效应”和人地矛盾影响,西部区域农业劳动力资源老龄化程度偏高、文化素质偏低、开拓精神不足,新的生产资源要素难以进入。大多青壮年劳动力由于受城镇“拉力效应”影响,已经在事实上脱离了农业生产领域。劳动力资源的结构性短缺使得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变得异常艰难,进而制约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

3)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失调,农业种养以量取胜、模式传统,品牌意识较差,受市场外部性影响较大,盲目效仿和跟风现象严重,抗风险能力较弱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农产品多为初级原材料,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农业领域虽然兼业化发展迅速,但经济效益普遍偏低,助推农民增收能力较差,难以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积累原始资本。

4)区域农资金融市场尚未形成,农业投入严重不足且资本形成能力较差,这些已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涉农金融市场仍处于较封闭的垄断状态,开放性和竞争性较差,对农业支撑能力较弱。国有商业银行比重偏大,寻租行为使大量支农资金回流城市和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供给严重不足。加上城乡居民收入偏低,农产品有效需求难以形成,实现农业产业化而缺乏必要的市场需求和相应的财力支持。

5)西部地区农业耕作方式极为传统,技术变化非常微弱。2010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达到52%,科技贡献首次超过了土地、劳动力及物质投入要素的贡献份额。但西部地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35%左右[2],这种传统劳动密集型的耕作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格局,更难以构建起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2 城乡一体化与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系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实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乡关系经历了一个从差距逐步缩小,差距急剧扩大到统筹协调、逐步弥合差距的发展过程[3]。城乡之间二元差距最为显著的表现在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图1),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从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之间由于户籍制度等二元制度引起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随着这一差距的逐步扩大,它愈来愈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党的十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宏伟而远大,但是若没有农村的小康和农民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将永远难以实现。为此,加快消解“三农”问题、弥合城乡二元差距,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已经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西部地区作为中国“三农“问题的“重灾区”,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地域。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的难点在农村发展,农村发展的关键在农民增收,农民增收的核心在农业产业化。目前,西部地区农民除有限的家庭耕地外,基本上没有形成规模的村域产业可供就业选择,小型零散的兼业化方式难以真正起到为农民增收的助力作用。农民收入难以提高,农村面貌就很难改善,农业的“推力效应”就难以消除,农业生产的发展就难以为继,城乡二元差距就无法消除。为此,借鉴20世纪60~70年代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围绕城市化、产业化、制度化三大动力措施,通过一系列建设发展,逐步走上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道路的经验[4](如图2)。西部地区要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必须要在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上下功夫,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3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可供借鉴的经典理论

产业是经济活动的载体,从经济学角度看,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实质上就是调整城乡产业结构布局,深化产业关联度,壮大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重新配置城乡资源,理顺城乡生产资源要素流通渠道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将各种分散的农业资源要素逐步集中,使其发挥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针对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现实状况,以下的经典理论可资借鉴。

3.1 产业聚集理论

产业聚集理论是一种重要的产业发展理论,由于研究背景及研究视角差异,其定义不尽相同。综合来看,产业聚集(Industrial cluster)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在经济地理学上产业聚集表现为产业在空间上集中,以实现聚集效益的一种现象。处于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或机构,由于彼此间存在共性和互补性等特性而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组在地理上相对集中且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产业群现象。这些产业处在同一条产业链上,彼此存在竞合关系,表现为横向扩展或纵向延伸的专业化分工格局,通过相互间溢出效应,使技术、信息、人才、政策和相关产业要素达到充分共享、使聚集于该区域的企业因此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进而提升整个产业群的竞争力[5]。

3.2 “一村一品”理论[6]

“一村一品”运动发源于日本。其实质是一种在政府引导和扶持下,根据一定区域资源禀赋和特色,以行政区域和地方特色产品为基础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它以市场为导向,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使优势不明显的村域加快培育出主导产业,使拥有主导产业的村域尽快将产业规模做得更大、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这里的“村”,是一个区域概念,可能是一个村,也可能是一个乡镇或者是一个县。该理论强调每个区域至少要有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围绕这一产业,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形成特色突出的主导产业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区域农业发展增长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3.3 城市工业影响农业发展假说

城市工业影响理论来源于杜能(J.H.Thunen)的农业区位理论。他通过分析农产品运输成本与利润的关系,发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征,而且更依赖于其经济状况特别是取决于它到农产品消费地的距离。20世纪50年代舒尔茨在一般经济发展结构转变模型和传统土地经济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工业影响农业发展假说”。他认为:经济发展发生在特定的区位中心,这些区位中心主要是工业城市,现有的经济组织在经济发展特殊中心运行得最好,它也在那些位于城市中心周围的有利于农业的地区运行得最好。城市工业发展较快区域的要素和产品市场比尚未转变到工业阶段的地区更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城市工业影响农业发展假说对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但对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意义不大。

3.4 资源开发理论

资源开发理论是最早形成的一种农业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开发自然资源是农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增加耕地和牧场是扩大农业生产的主要途径。早期农业生产受生产力水平限制,再生产的主要方式是依靠外延式方法来进行,即依靠耕地面积的扩大来实现增收目标。然而农业受自然资源禀赋的制约最为严重,加上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导致随着农业开发的扩大和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单纯依靠自然资源开发而实现农业乃至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已经被普遍认为不适应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并被世界各国所摒弃。为此,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认为,以资源开发模型为基础的农业增长在长期内是不可持续的。而要实现农业的持续增长,必须从单纯的资源开发模式中解脱出来,注重资源保持型或增进型技术的开发,用现代工业投入品替代自然土壤肥力,并着力开发新的作物品种。

总体来看,上述几种经典理论虽各有侧重,但就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而言,它们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应该从产业聚集理论入手,整合区域现有农业生产资源;以“一村一品”运动为借鉴,凸显区域发展特色;以城市工业影响农业发展假说为指导,调整区域产业结构、融入区域“四化”发展之中,加快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和重新配置。同时借鉴资源开发理论重新界定西部地区生产要素供给现状,为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寻求新的途径和源泉。

4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路径

借鉴经典理论,结合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区域农业资源禀赋来看,西部地区农业发展中蕴含着诸多产业内涵,形态各异且规模不等。由于产业内涵差异较大导致产业规模普遍狭小,大多处于有资源无产业、有产品无市场或者有需求无供给状态,这些因素进一步制约了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和产业结构的动态演进。为此,探索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4.1 整合农业资源,选准主导产业,借助专业组织向规模型、产业化过渡

西部地区农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是由零散型、兼业化向规模型、产业化过渡,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城乡一体化视角下西部地区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就必须以产业聚集理论为指导,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契机,整合区域农业资源,借助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力量,加快区域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发展。

4.1.1 整合区域优势资源,走农业生产专业化道路 目前制约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于各种农业资源要素分属不同的所有者,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蕴藏着丰富的光、热、水、土、石、林、牧、渔、矿产等资源,但由于所有权的归属不同,各种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效益均极为低下。应该按照产业集群理论的相关原理,消除区域内制约产业间调整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各种体制性和制度,最大限度释放各种农业生产资源的潜力。结合区域农业资源要素丰裕程度制定区域农业产业政策,充分利用区域内各种资源优势,按照“资源利用集约化、生产经营专业化、农业组织创新化和产品供给社会化”的要求,整合区域优势资源,走农业生产专业化道路,借助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实现农产品和生产资源要素的社会化供需,打破专业生产的内部不经济状态,逐步以资源优势、政策扶持、产业经营、规模发展来引导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由作坊型、零散型、兼业化向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过渡。

4.1.2 培养潜在优势产业 一般而言,在区域经济发展初期,主导产业以大农业、矿产采掘业、手工业等为主。进入产业聚集发展阶段后,主导产业演变为矿业、农副产品加工和纺织业等一般技术的产业,并开始产生为这些产业服务的较复杂技术的制造业等配套产业。西部地区目前已经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工农业发展都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具备了产业聚集的所有条件。为此,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应该遵循产业结构发展演进规律,结合区域资源禀赋现状,找准区域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进行融资、技术、人力资源等政策方面的倾斜,加快发展的扶持力度。根据要素禀赋和市场需求,选择区外市场需求潜力大,本区域又有资源要素优势的农业产业作为潜在优势产业培养,给予其必要的扶持。这里要注意分析区域外市场需求趋势,对本区域农业资源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必要时可以采取吸引区域外要素的方式,弥补本区域在少数要素方面的不足,创造条件发展优势农副产业。在培育主导产业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自主作用,让其自主地选择产业发展方向和产品,寻求在更深层次上开展专业化生产,从改善其发展环境入手,增强其发展竞争力,从而使所选择的主导产业能够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4.2 依托资源禀赋,突出特色产业,引导区域农业资源实现产业化转型

农业生产密切依赖区域自然资源和环境,西部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农业自然资源千差万别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区域性特征十分明显。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西部地区各地通过继承性变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结构模式,这种农业发展的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比其他产业更为困难,因为区域自然条件制约着农业产业化转变的可能性和转变程度。

4.2.1 加快引导区域农业产业化转型 广袤的西部地区农村,农业自然资源蕴藏丰富且种类众多,诸如毛竹、中药材、茶叶、棉花、毛皮、木材、绿色农林产品等资源不仅丰裕而且存量较多。但由于交通设施、信息通达度、品牌化程度、市场化意识、外观设计、精深加工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导致现有农业生产资源要素只能以初级产品的形式进入消费市场,不仅销路难以打开,滞销严重,而且附加值不高,难以形成为农民增收的有力支撑,实现农业富余生产资源的产业化转型。因此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角度来看,西部地区农村应该加快引导区域农业现有资源要素的产业化转型,做大做强现有的原材料生产和加工基地,向产业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并适当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和扶持,使其尽快成为推动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和转型的孵化器。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季节性,要按照农时安排的忙闲程度组织农民依托区域特色农业资源进行各种形式的家庭农户经营,并逐步走向专业合作进而发展壮大,在农业资源产业化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化经营、集约化利用,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促使农民依靠地域资源加快共同富裕步伐。

4.2.2 发展区域特色产业 日本“一村一品”运动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要善于利用区域自然资源特色,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变资源要素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引导区域产业的发展壮大。西部地区丰富的绿色农副产品、独具特色的山水资源都受到当下都市人的喜爱。为此,西部地区应该大力发展绿色农副产业,诸如绿色木竹制品、绿色食品、绿色果业、绿色家禽家畜、绿色中药材、绿色采编业、编织业、无公害种植等产业,充分利用地域自然气候、优质山水资源、无污染土壤和生态环境发展既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又具有较高产业附加值的各种农副产业,使其成为地域特色产业,既顺应现代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又实现了西部地区农业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结合绿色农副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把休闲农业、绿色旅游、休闲农家乐、山水游等农业旅游资源作为区域新的旅游资源产品进行开发和整合,对现有涉农旅游产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品牌化包装、规模化调整、产业化发展,进一步进行质量管理监控,促使西部地区农业资源要素以产业化发展为目标,向多元化、链条化、特色化、规模化发展转型。

4.3 重置产业布局,融入区域“四化”,在城乡一体化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城乡一体化作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其实质就是要把乡村纳入城镇化发展的轨道,在产业上实现城乡互为消费市场,延长城乡之间的产业链条。

4.3.1 依据“城市工业影响农业发展假说”理论,结合供需理论,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应该适时调整和重置产业布局,拓展区域范围内城乡两个市场,把区域正在崛起的建制镇、中心城镇、卫星城作为农产品消费的市场,加快创造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需求、开辟新市场、制造新商机。要站在“四化”同步发展的高度来审视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因为农业本身具有为工业提供原材料、为城镇居民提供基本生活资料、为信息化提供广阔市场的功能,所以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在四化同步的基础上调整产业布局。围绕城镇居民需求,开发新的就业渠道或者从业机会,加快区域农业优势资源推介,为城镇商品市场带来新的生产和营销思路。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既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置产业布局,开发新的农业生产要素,延伸农业生产链条,又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和促进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使城乡产业结构在“拉长”和“提升”的动态交织中实现产业结构一体化,通过产业链的“拉长”与“提升”使乡村产业的功能日益多样化与复杂化,并不断实现乡村产业的高级化与综合化,进而在城乡发展中实现互惠互利的多赢局面。

4.3.2 乡村和城镇本来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两种非均质地域经济空间,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就是要在区域城镇化发展中加快乡村农业产业化步伐,通过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乡村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中为区域城镇化发展提供充足的生活消费品、劳动力资源、资金积累以及城镇生活必需的农副产品等。同时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也可以为区域工业化提供工业原材料、资金积累和工业品消费市场,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而也促进了区域工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提升了区域城镇化质量,加速了区域信息化的需求,拓展了区域信息化的城乡市场。在融入区域“四化”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的各种资源要素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和利用,区域“四化”的发展,进一步增加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外部市场,处于建制镇、中心城镇、卫星城近郊的农业发展因为具有便捷的交通距离和条件及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使其农业产业化发展围绕城镇生产生活的需求迅速由点状生产加工向链条化方向过渡。在“四化”同步、城与乡的交织中既延伸了农业的产业化链条,又提升了区域“四化”发展水平。

4.4 挖掘区域潜力,引入新生产要素,加快城乡涉农生产要素规范、合理流通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西部地区农业早已脱离了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简单扩张取得经济效益的初级阶段,各种生产要素利用已经基本趋于饱和。因此,西部地区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就必须通过引入新的生产要素,实现各种涉农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规范、合理流通,通过区域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进一步取得农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4.1 针对西部地区区域内涉农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产量、储量等进行调查和统计的结果,摸清农业生产要素现状并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有效配置、持续利用,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明确权责归属,受益对象,使其具备能够在城乡两个市场上充分、合理、规范流通的资质。扩大对西部地区农业基本生产要素认识和界定范围,把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山、水、林、田、路、光、热、土、石都纳入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可供选择和开发的生产资源中来,扩大对西部地区已有资源潜力的开发,使其成为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生产要素基础,依靠西部地区这些固有的基础资源使农业产业化发展焕发新的活力。挖掘区域农业资源潜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农业资源挖掘、整合、开发、经营,加快转变现有农业发展方式,坚持走精品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之路,在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获得规模效益和整体效益,并不断促使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农用工业品等农业基本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实现充分流动。

4.4.2 舒尔茨认为,要改造传统农业,关键是要引进新的生产要素。西部地区农业现有生产要素的配置已接近饱和状态,如果没有新的生产要素引入,很难使其再焕发新的活力。为此,西部地区要实现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除了挖掘区域现有农业生产要素的潜力外,还要引进目前已经出现的新的农业生产要素,比如良种培育改进技术、农产品转化增值技术、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原子能应用技术、遥感技术和微电脑应用技术等,还有一些替代化学物质的新型生物性农兽药、动植物营养物质和调节生长发育物质,新型长效复合专用、易释、多效的肥料,精细节水和微灌节能技术,如滴灌、微灌、喷灌技术。坚持农机农艺结合,积极推进适度规模基础之上的适用型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此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能力,优化各种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结合方式,进一步突破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资源供给的条件限制。通过工业新技术和新的生产要素的引入,拓宽了工业技术需求和工业品市场,又进一步为城镇生活发展提供更多的农业生产生活资料,也加快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通。

5 结论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当下消解中国城乡社会二元差距的社会共识。农业产业化发展不仅影响着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更对西部地区走“四化”同步发展道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探讨在城乡一体化视角下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于西部地区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指导性。

参考文献:

[1]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M].倪文彦,宋峻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2] 夏清明.西部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若干问题探讨[J].农村经济,2005⑶:103-105.

[3] 赵国锋,丁照勇.国外城乡一体化经验对中国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1⑵:55-59.

[4] 张道政,周小彤. 城乡一体化的模式、动力和路径――兼及江苏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考[J].唯实,2010⑸:65-71.

农业区域发展论文第5篇

关键词:区域内生发展;机理;利益相关者;内生发展单元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13)06-0086-06

一、引言

区域内生发展理论和模式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社会经济理事会针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出了不同于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的外生发展模式的五点共识,强调平等、自由和经济民主化等内部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成为区域内生发展思想的雏形。1975年,瑞典Dag Hammarskjald财团在联合国发表的“世界未来”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内生发展”(endogenous development)概念,包括重视人、环境、文化、生态和多元化发展内涵。其中“自力更生”源于我国主席提倡的“自力更生”思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区域内生发展理论研究日益深入,研究重心逐渐从“物”转向“人”,强调以人为本。鹤见和子、川田侃(1989)从社会学视角定义了区域内生发展,成为最先研究区域内生发展的日本学者。Garofoli(1992)指出区域内生发展是在本地层面进行创新的能力。区域内生发展以区域自我为中心和保持了区域增长过程,充分利用当地先进技术、经验和知识,把当地资源转换成当地最终产品。Van der Ploeg、Long(1994)认为区域内生发展是一个本地社会动员过程,通过建立将各种利益团体集合起来的组织结构,构建符合本地意愿的战略规划过程及资源分配机制,实现提高本地在技能和资格方面能力的最终目的Barke、Newton(1997)提出了区域内生发展概念。Ray(1999)概括了区域内生发展的主要特征。Antonio V6zquezBarquero(2002)把区域内生发展和区域内生产业化过程联系起来,认为区域内生发展追求满足当地需求,积极参与当地社区发展过程。Diochon(2003)总结了促进从区域外生发展到内生发展政策转变的五个因素。宫本宪一(2004)从环境和区域经济学角度概括了区域内生发展理论要点。西川润(2004)探讨了区域内生发展理论与政策。Cabus、Vanhaverbeke(2003)认为新内生发展模式属于在全球一地方模型,社会和文化资本是新内生发展主要动力。Ward等(2005)认为在发展过程中如地方、全球行动者等不同行动者形成不同内生发展单元。Ray(2006)分析了欧洲的新区域内生发展。Affred等(2010)提出了基于纵向和横向内部和跨区域合作的新内生发展模型和基于知识的新内生发展模型。

国内学者涂人猛(1993)强调地区自以使地区内资金和力量朝着有利于地区发展方向集聚起来,使贫困地区形成造血机制。陆学艺(2001)认为,在“内发的村庄”里,地方和中央政府在农村基层组织外生权力和村落内生权力得到有机结合,内生发展模式成为中国农村发展理想形态。胡霞(2005)通过研究日本边缘过疏地区17个道县,认为传统开发模式因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过疏地区问题而受到质疑,日本政府和学术界近年来一直主张走内生发展道路。周大鸣、刘志杨(2006)认为内生发展理论是一种参与式发展理论,将发展看作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赋权”过程。张环宙等(2008)在对浙江浦江仙华山村研究中,探讨了内生式发展模式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

区域内生发展在瑞士、日本等国以及奥地利等欧盟国家和地区成功实践且成效显著,对我国农村、西部地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区区域发展和扶贫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区域内生发展理论强调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以人为本,自力更生,注重环境保护,寻求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内生发展理论成为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的新理论,研究时间短且研究成果比较少而且偏重于实践,国内区域内生发展理论研究相对较为薄弱。基于此,本文尝试从理论角度构建区域内生发展理论框架,研究区域内生发展目标、内生发展单元与机理,为促进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西部地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区区域发展和扶贫开发提供思路,以期为推进我国区域内生发展和扶贫攻坚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支持。

二、区域内生发展目标

对于区域内生发展目标,区域内生发展寻求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在内的综合效益得以全面实现的区域发展方式,即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区域社会不断进步、区域环境日益改善的措施和方案,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三者良性循环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换言之,区域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要协调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成为三大效益的主要受益者,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又进一步加强了资源的科学利用,进而资源的科学利用又保障了综合效益的实现,三者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区域三大效益综合发展,如图1所示。区域内生发展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利用区域内部资源,促进区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综合发展。

三、区域内生发展主要内容

区域内生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如何使当地居民成为区域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如何科学利用本地资源(但不拒绝外部资源)找到区域发展道路,以及如何使区域综合效益得到协调发展。因此,区域内生发展主要内容可以归结为区域内生发展力量、区域资源科学利用和区域效益协调发展等,如图2所示。其中区域内生发展力量包括当地政府、当地企业和当地居民等利益相关者;区域资源以区域内本地资源为主,外部资源为辅;区域效益主要是区域内部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

首先,区域内生发展离不开当地(各级)政府、当地企业和当地居民的支持和参与,必须依靠他们的思想、创造能力以及他们的充分参与,当地才能获得发展。因此,区域内生发展首先要使区域内生发展力量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共同推动区域发展。其次,科学利用包括自然、文化、人力、资金等在内的区域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与传统文化是区域发展的基础,区域内生发展路径的形成需要因地制宜地依托本地资源状况及其资源优势,挖掘其潜能,科学利用区域资源,培育区域发展潜力和竞争力。最后,区域发展并非单纯追求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更重要的是寻求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协调发展的综合目标。

四、区域内生发展单元

当地政府、当地企业和当地居民是区域内生发展的内生力量,也是区域内生发展单元,见图3。图3中各箭头代表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在区域发展系统中,其发展动力主要是区域内部动力,区域内生发展应该是整个区域发展系统的核心。区域内生发展过程中必须把区域内生发展单元看作是一个整体,对其进行合理架构,使当地政府、当地企业和当地居民相互协调,共同推动区域内生发展。

区域内生发展单元即当地政府、当地企业和当地居民是“三位一体”关系。当地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区域内生发展政策,引导和规划区域发展,给当地企业提供各种政策优惠,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加强对当地居民进行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当地居民素质和能力,提高居民的服务意识和技能。当地企业为当地提供高品质产品的同时,解决当地居民就业问题,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当地居民积极响应当地政府的号召,参加当地政府和当地企业所开展的各种培训,同时加强自我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积极参与和支持区域发展的各项事务,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推动区域内生发展。

五、区域内生发展机理

(一)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区域内生发展机理

区域内生发展过程中核心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当地政府、当地企业和当地居民,这些利益相关者充分利用区域内部资源、技术、文化和资金等,当地政府制定当地内生发展政策和法规,当地企业和当地居民促进自身内生发展。从利益相关者视角来说,区域内生发展机理见图4。

1 当地政府促进区域内生发展机理。区域内生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引导和支持。区域内生发展必须依赖当地政府,充分发挥当地政府的主导和引导作用,当地政府为区域内生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支持、教育与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支持等,引导当地企业和当地居民,促进区域内生发展,见图5。

2 当地企业促进区域内生发展机理。当地企业是区域内生发展核心力量和主要载体。当地企业为区域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域发展和当地居民提供资金支持和产品支持,为当地居民提供教育与培训和就业支持,当地企业发展促进区域内生发展,提高了当地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从而促进了区域内生发展,见图6。

3 当地居民促进区域内生发展机理。区域内生发展立足于当地居民自主意识之上,是一种地方分权的民主型的、参加型的发展,如果没有居民的自发意识、自主意识,难以实现区域内生发展。为此,在区域内生发展过程中,要走群众路线,紧密联系当地居民,以人为本,明确当地居民在区域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当地居民发展意愿,改变他们的发展观念,培养当地居民自我发展能力,让他们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区域的发展,见图7。

(二)基于产业视角的区域内生发展机理

从产业视角分析区域内生发展,主要包括农业内生发展、工业内生发展、第三产业内生发展,见图8。从图8我们可以看出,区域内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内生发展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农业内生发展促进了工业和第三产业内生发展,工业内生发展也促进了农业和第三产业内生发展,第三产业内生发展同时促进了农业和工业内生发展。此外,只有区域内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同时加强产业内部内生发展,齐头并进,才能真正促进区域内生发展。

(三)基于二元结构视角的区域内生发展机理

二元结构包括城镇和乡村,从二元结构视角分析区域内生发展即城乡内生发展机理,包括城镇内生发展和农村内生发展(见图9)。图9解释了区域内生发展需要依靠区域内部城镇和农村内生发展两个方面来共同推进。此外,区域内城镇和农村内生发展也是相互促进的,城镇内生发展促进了农村内生发展,反过来,农村内生发展也促进了城镇内生发展。

六、结论、建议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区域内生发展以实现区域内部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共同发展为目标,以当地政府、当地企业和当地居民为区域内生发展单元和内生发展力量,科学利用当地资源,自力更生,自我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区域内生增长向区域内生发展转变。区域内生发展是区域发展特别是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的一种最优方式,需要从利益相关者、产业与二元结构等方面探索区域内生发展机理与路径依赖,选择“造血”式发展,自下而上,培育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寻求区域科学发展之路。

(二)主要建议

区域内生发展为我国农村地区、西部贫困地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区区域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模式和路径选择。因此建议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西部贫困地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区要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为主要目标,在当地政府、当地企业和当地居民的共同支持和主动参与下,首先,通过产业内生发展和城乡内生发展,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以人为本,自我决策,自我发展;其次,协调区域外生发展与区域内生发展关系,强调区域内生发展;再次,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向区域内生发展转变,培育区域内生发展能力;最后,加快区域内生发展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等等。通过区域内生发展促进和保障我国农村地区、西部贫困地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

农业区域发展论文第6篇

【关键词】:农业;区域发展;推广工作;现状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288-01

一、农业区域发展的意义

农业区域发展原则是以现状分析为规划基础,市场需求的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为背景,以农业资源潜力分析为依据,定位发展思路和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包含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的配置,制定合理的措施和目标,对一个区域农业发展与农业资源开发起到指导作用,并在发展推广中滚动补充和完善规划,具体作用可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

一个区域或一个集体、一个农户的农业金融资源有限,充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投入产出比例提高,是农业发展和农业项目推广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通过农业区域发展建设,可以择优选出一些项目、一些领域,然后进一步进行可行性研究,按照项目申报、审批程序立项,按相关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完成,可以显著提高农业投入效益的作用。

2、更好的开发利用农业资源

农业区域发展实质上是对农业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更深层次提高技术含量的再开发。我国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但许多资源并没有得到开发或资源没有合理进行开发,农业区域发展规划就是要寻找新的农业资源点进行科学开发,制定开发项目,并筹备资金,组织实施,使农业资源重新科学分配,促进农业区域分工和专业化、规模化农业的发展。

二、 如何提高农业区域发展的作用

1、合理规划农业区域布局

区域规划要以增加农民收人和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应用对比优势理论,以特色农产品的区域布局和大宗农产品区域布局这两条发展方向进行农业区域规划研究。理论上区域核心竞争力和研究农产品布局之间的关系,研讨农业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意义,解析农业区域核心的构成要素,研究构建农业区域核心综合评价模型和测度指标体系,为农业区域核心的培育、强化和识别提高科学化、合理化的基础。

2、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取消区域间非公平发展政策。其重点是建立区域间公平竞争机制,取消经济特区的不平等政策,建立统一市场体系和贸易体系,给予中西部地区“公平待遇”,建立平等互利规则,形成区域技术、商品、劳动力和资源等区域之间的平等交换。例如:取消农产品消费城市补助等。建立在国家控制下的统一市场体系与合理的资源转化、流动、交易等区域格局。

3、实行中西部农村基础设施优先建设战略

合理处理中西部生态建设发展和其他基础建设的关系,将植被建设与农村镇、村、田、路、水、电等统一安排,重点发展推广基本交通、水利、农田、信息、科技能力、市场体系和农村教育等。

三、 如何推广农业区域发展

农业推广是以农村社会为推广范围,以农民为对象的农家或家庭农场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求为推广内容,最终目标为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农村社会教育。现代的农业推广教育是将实用的农业信息传递给人们,而且帮助人们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认知观点,以便有效的利用这些信息技术的一种学习过程。

面对新形势下农业推广工作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我们如何抓住机遇,使农业推广作用起到良好的作用,是摆在我们农业推广机构和每个工作人员面前的新难题。下面根据笔者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其一,建设多元化的农业推广体系,以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机构设置、明确公益职能、加强基层力量为工作重点。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效、专业、务实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其二,搞好宣传,培养农民的推广意识。农业区域推广部门是推广主体,而另一主体就是农民,时常被忽略了,确切的说他们是推广工作的直接实践者和参与者。其三,加强培训学习,提高推广队伍建设。在项目推广中,首先要对推广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学习,使其首先了解推广信息的意义、作用、方法等,实际推广时能讲解、能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四、总结

以上是笔者从实践出发对当今农业区域发展与推广工作等问题等相关知识进行了粗略的分析和研究。随着农业市场化和现代化,农业各区域发展对资金的依赖性日益增加,农业建设资金获取难问题成为阻碍农业持续增长的瓶颈。笔者认为:在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要逐步建立完善的农业信贷市场体系,使农业政策性信贷为辅助。统一合理的农业信贷发放体系,将是促进今后区域农业,特别是特殊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骆文杰.农业区域发展学科建设问题[N].浙江农业出版社.2006(4)

[2]邵秋丽.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C].中国农业技术.2005(12)

[3]杨洪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史[C].农民之家.2009(10)

农业区域发展论文第7篇

论文摘 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对于较全国农村更为落后的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加强民族地区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任务显得更为艰巨和迫切。

“文化经济”是以人的智慧成果即文化资源的资本化开发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贵州发展文化产业,应通过对广大农村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适度技术化、组织化,直至加以知识产权专属化、生产资源资本化,实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产品(产业)的自主开发。贵州广大农村的发展,已不大可能再走沿海农村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却很有可能凭借自身所拥有的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开发文化含量高的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资源资本化开发的文化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贵州农村文化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为今后的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也必须看到,贵州农村文化产业还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农村群众文化的时代表征

所谓农村文化,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是指一定区域的农民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漫长的农村文明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处世态度、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深层的心理结构的反映。它表达的是农民的心灵的世界、人格特征以及文明开化的程度。在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民的精神状态、思想道德水准、科学文化程度、价值取向等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农村文化在积极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不容乐观的境遇。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审视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中的不良现状,这是“三农”建设必须面临并要解决的问题。

广义的农村文化是指在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农民为载体的文化,是指在特定区域范围内,特定民族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特定农村区域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它包括人的价值观念、思想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社会生活规范、文化发展模式以及由之产生的功能机制。当代农村文化强烈地反映着农村社会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区域特征,它除具备区域文化的一般性特质如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悠久性以外,还彰显着鲜明的时代表征。

第一,农村文化的原生性形态与当今的经济技术形态一体互动。与传统的农村文化不同,如今的农村文化不仅凸现其原生性形态,而且也显现其经济技术形态。进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力”和“文化资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愈来愈明显。农村的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大批的文化资源转为文化产业并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技术财富,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一体互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

第二,农村文化的个性化特征在多元文化格局竞争中凸现整合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流动的不断加速,区域经济、区域文化的合作与交流也日益频繁,农村文化与现代文化区域不断互动,农村文化的发展视野不再是独立的、小范围的行政区划单元,而是超出地域限制,纳入了现代文化区域的交流圈甚至更大的范围之中。农村文化一方面传承其独特的优秀文化,彰显其地域的个性化特色,同时又不断吸收和利用外来文化。过去单一的、传统的农村文化逐渐退缩。在多元文化的竞争中,大量的农村文化在不断吸纳异质文化的基础上,资源得到了更为合理的配置。在文化经营上,农村文化也从分散、自发状态,经过联合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农村文化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出现了新的整合和创新。

二、农村群众文化的涵义

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改造和丰富人的主观世界。因此,群众文化事业建设实质上是在建设“以人为本”的生态“软环境”及和谐共存的“精神生态”。在价值层面上,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文化发展的归宿;在技术层面上,要坚持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保持文化自身的创新能力,使农村文化发展能够反映时代要求和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促进生产力的解放,最终推动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方法措施上,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坚持先进文化发展主旋律的前提下,形成多样文化的和谐发展。 转贴于

三、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对策

新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是指农村文化产品创作、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文化产品的创作。文化产品在表现形式上有: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戏剧、音乐、歌曲、舞蹈、绘画、雕塑等。优秀的农村文化产品是对农村新风貌的反映,体现着从农民切身利益出发的善恶判断和理想追求,体现着农民的政治倾向、道德理想、宗教信仰、审美趣味和哲学观念。当前,农村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必然使意识形态包括文学艺术多样化。

第二,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农村文化工作者是农村文化产品生产的主体,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文化产品质量的优劣。新时期,农村文化工作者应加强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一是努力学习,提高思想理论修养;二是树立精品意识,努力创造有利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反映时代主旋律的精品力作。三是要有奉献精神。文学精品凝聚着文化工作者对生活的深入思考和独特的人生体验,不付出代价和艰辛,没有奉献精神,是不可能创作出精品的。

第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指:广播站、电影放映队、有线电视、乡村图书馆、文化馆(站、室)和其他文化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都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阵地,是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是指广大农民群众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涉及饮食、服饰、医疗卫生、体育、娱乐以及人际交往、家庭文化等多个方面的文化活动。这些文化活动,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地积极地参与,文化活动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朴今海.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5期.

农业区域发展论文第8篇

关键词:专业特色;培养目标;培养过程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9-021-02

农村区域发展本科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新增设的专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向纵深推进,党中央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从2004年至今连续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解决“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从而引起了各高校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重视,促进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在各类高等学校的快速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已经有49所高校先后开设了农村区域发展本科专业,遍布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其中非农院校就有32所,占据开设院校的65.3%,几乎是农业类院校的两倍。可见,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过去由农业类院校垄断的格局已经被打破。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更加引起了经济管理类院校的关注,其中开设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财经类本科院校就达17所。广西财经学院也就是从2009年在广西才率先开始招生,根据几年来的人才培养实践,我们发现,农村区域发展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其他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有所不同,显示出以下五个方面的专业特色。

一、培养目标的区域性

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它必须体现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农业经营的基层组织,是农业生产的载体,而农民则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是农村居住的成员。由于我国土地辽阔,农业、农村、农民的基础条件差别较大,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各异,因此,各地院校在设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当突出地方特色。在制定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考虑教育部的总体要求,但是,也没有必要完全照搬照套,各院校可以立足于本校的教学资源优势,根据院校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确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如对于农业院校来说,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能更加注重“大农学”的人才培养;而对于林业院校,其设置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则更加关注实行林改“确权”后需要的社会林业人才培养;而对于经济管理类院校来说,其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则更强调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

二、知识架构的综合性

农村区域发展本科专业是培养具备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能从事农业企业、农业推广管理部门、政府及事业单位从事计划、规划与设计、推广与发展、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根据这个专业培养目标,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应当架构融农学、发展学、经济学、管理学为一体,形成多科性、集合型的知识体系。农学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学生必须掌握有关“三农”方面的基础知识,因此,应当设计农村概况、农业产业化、农业资源等方面的课程;发展学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最终目标,是个前瞻性的学科,学生必须接受农村发展远景方面的教育,因此应当设置农村发展概论、农村发展管理政策、农村发展规划、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课程;经济学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它是一个积蓄性学科,学生必须了解经济发展情况,因此,应当设置农业经济学、农村金融学、西方经济学等方面的课程;管理学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技能性学科,也是颁发学士学位的核心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管理技能知识,因此,应当设置农村公共管理学、会计学基础、管理学等方面的课程。

三、能力训练的实践性

广西财经学院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根据广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要求,设计了“双体系、三平台、多模块”模式,“双体系”是指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教学体系;“三平台”是指设计公共基础课平台、经济管理核心课平台和专业主干课教学平台;“多模块”是指安排财务会计、农村金融保险、东盟农经等多种教学模块供学生选择学习。特别是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健全以课程实践、调查实习、科研训练和课外实践等环节为重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坚持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

为了达到专业能力训练的要求,既要设计足够的实验课程体系,又要安排一定时间到农村去实践,增强感性认识。一是在校内开足实验课程,通过学生参与模拟实验,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缩短与实际部门的差距;二是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安排学生带着项目深入农村基层,开展农村社会调研活动,让学生真正接触农村经济的实际工作。

四、教材建设的特色性

教材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它是教学内容的集合物,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材料。因此,各院校应当根据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培养目标加强教材建设。对于基础课程教材,可以采取选用的办法,选择部级或省部级优秀教材使用;对于核心课程教材,尽可能使用全国农林院校联合编写的教材;各自院校应当重点开发实验类和具有地方特点的教材。

五、培养过程的多元性

制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并不等于就可以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农村区域发展管理人才,而更重要的是要强化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切实抓好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

1.抓好专业思想教育。由于历史原因,考生和家长对“农”字专业都怀着忌讳的心理。为此,学校应当注重抓好学生专业思想教育这个关键环节。首先,要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农村区域发展的专业培养目标。只有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才能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大量的事实,解释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培养从事农村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管理方面人才的,把专业核心落脚到“管理”两字上,使他们明确这个专业主要是学习管理农村经济和区域经济方面知识的。为了达到这个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毕业后具有“谋发展、懂经营、会财会、精管理”的能力。其次,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政策导向。从宏观层面政策来说,党中央连续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工作的,表明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近年来中央出台的强农惠农政策越来越大。从就业政策角度来讲,大学生报考村官的竞争指数越来越高,一个本科毕业生想要到农村当村官,都必须经过自己努力拼搏才能实现;从农村产业发展来看,农村经济已经跳出了传统的单纯种养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农业,农产品从生产到餐桌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已经形成,产业链越拉越长,农村经济工作空间不断扩大。通过对学生进行政策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习的自信心。最后,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涉农企业,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懂得企业也是农业产业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可以增加学生对农业企业的感性认识。

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要求高校要培养更多更好的应用型本科人才,这就要求高校与社会实际部门加强联合,共同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经济管理人才。而对于财经类院校举办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不像农科院校那么优越,有农业主管部门的直接支持和关怀。为此,只能通过利用社会资源进行联合培养人才。一是开辟学术讲座课程。通过开设学术讲座,聘请实际工作第一线的专家学者到校给学生讲授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三农”的各种信息,为学生搭建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平台,不断更新和丰富学生的农村经济管理知识。二是建立学生实习基地。选择一些政府部门、公司、社区和农村作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实习基地。平时安排学生带着课题项目到基地开展社会调研活动,撰写出有关“三农”调研报告,同时可以利用基地组建“大学生实践平台”、“教师社会调研平台”、“学科专业建设平台”,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师生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提供必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