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教师示范教育论文

教师示范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3 15:14:29

教师示范教育论文

教师示范教育论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历史学;教师教育;调查;分析;对策

一、调查的意义

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井然有序地推进,中学历史课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在教师。“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英国著名学者斯滕豪斯的这句话高度概括了课程与教师的关系。因此,了解目前高校(包括高师和举办教师教育的综合性大学)历史教师教育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一些改革设想,对于促进高校历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更好地保证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查的概况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高校历史教师教育的现状,我们特地设计了三种问卷,在2005年3、4月间,分别向江苏南京、镇江、扬州部分高校历史教育专业的教师、学生以及近年参加工作的在职中学历史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共207人,回收问卷191份,回收率92.3%。其中,在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和南京晓庄学院历史系教师中发放问卷34份,回收34份,回收率100%;在这三所高校历史专业大四学生中发放问卷81份,回收79份,回收率97.5%;在江苏扬州市区及郊县不同层次学校的中学历史教师中发放问卷92份,回收78份,回收率84.8%。在被调查的中学历史教师中,近年大学毕业、年龄在39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大多数。

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通过分析调查得到的数据,我们了解到高校历史教师教育的现状大体如下。

(一)关注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程度

当前,新课程改革成为中学教育改革的核心。2001年和2003年教育部公布的初中、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提出许多新的理念、目标与行动策略。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高校历史教育专业应当及时关注新课程改革的信息,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以培养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合格教师。为此,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调查。1.对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了解程度。“很了解”的高校教师只有11.8%,学生占20.3%;“有一点了解”的高校教师占44.1%,学生占55.7%;35.3%的高校教师和29.1%的师范生表示“听说过,但不了解”,5.9%的高校教师和1.3%的师范生甚至“没有听说过”。2.高校课程内容是否适应中学历史教学的需求。高达48.7%的中学教师认为“不适应”,认为“基本适应”的占46.2%,“很适应”的仅占l.3%,另有3.8%的中学教师“没有考虑过”。3.中学历史新课程内容在高校教学中是否注意涉及。51.3%的师范生和47.4%的中学教师认为“涉及了少数内容”,认为“基本没有涉及”的师范生和中学教师分别占21.8%和20.5%。调查表明:相当数量的高校教师和师范生对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基本上不太了解、不甚关心,而且大学教师的情况更糟;中学历史新课程知识在高校的教学中仅仅涉及少数内容;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都认为高校的课程内容严重滞后,不能适应目前历史教学的需求。由此可见,在新课程即将全面推行的背景下,高校历史教育专业的师生亟须提高对中学历史新课程的了解和关注程度,并且要注意课程内容与中学历史教学的衔接。

(二)历史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内容

中学新课程改革带来许多新变化和新特点,如,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专题性、包容性、学术性以及中外历史合编等特点,要求历史教师关注学术动态,善于以宏观的、全球的视野来审视相关的中外历史知识。这对高校的历史教学是很大的挑战。我们发现,对于高校是否开设过将中外历史贯通起来的课程这个问题,50.6%的师范生和51.3%的中学教师认为“没有”或者“基本没有”,觉得“很少”的师范生和中学教师分别占35.4%和27.6%,只有13.9%的师范生和21.1%的中学教师认为自己现在就读或者曾经就读的高校“有一些”这方面的课程。对于高校历史专业课上教师是否注意介绍一些“新观点”“新成果”,有高达53.2%的师范生和43.6%的中学教师认为“只有少数教师介绍”,12.7%的师范生和15.4%的中学教师认为“没有老师介绍”,5.1%的学生和12.8%的中学教师表示“没有什么印象”。对于高校历史教育专业是否开设一些相关学科或交叉学科的课程,有39.2%的师范生表示“很少”,32.9%的师范生表示“有一点”,27.8%的师范生表示“基本没有”。在新课程背景下,最缺乏的历史专业知识是什么?35.4%的师范生和37.3%的中学教师认为是“考古和文明探索知识”,22.8%的师范生和29.3%的中学教师认为是“历史理论知识”,17.7%的师范生和24%的中学教师认为是“专门史知识”,还有16%的师范生和中学教师认为,考古和文明探索知识、历史理论知识、专门史知识以及通史知识等“都缺乏”。关于现行高校历史教育专业课程的弊端,高校教师、师范生和中学教师的看法大体相同,按照选择的由多到少排序是:忽视科研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陈旧和重复、忽视教学能力的养成、课程口径狭窄、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偏重理论灌输等。许多调查对象都主张开设或加强“史学原著研读”、“史学论文写作”、“史学理论与方法” 、重要的专门史以及史学研究类课程等,历史专业课教学应该“更新教学内容”“注意介绍学术动态”“注意与中学教学的接轨”“加强对学生能力、素质和研究方法的培养”。调查表明:目前高校历史教育专业的历史类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仍然比较陈旧,在“考古及文明探索知识”“史学理论与方法”“专门史”“史学名著研读”“史学论文写作”的教学以及开设中外历史贯通的课程、相关学科课程、史学研究新成果的介绍等方面显得比较薄弱。

(三)教育类课程的现状和师范技能

与普通历史学专业不同,历史教师教育专业要体现出一定的师范性,也就是说,教育类课程和实践环节在它的课程体系中应占有一定的比例。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推行,教师的教学行为必将发生较大的转变,因此要求教师在教育理论和重要的师范技能的掌握方面具有更高的水平。我国高校历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教育类课程主要是传统的“老三门”,即“教育学”“心理学”和“历史教学论”。此外再加上“现代教育技术”和6—8周的中学历史教学见习和实习。那么,目前这些教育类课程对中学历史教学是否真正有帮助呢?高达76.7%的中学教师表示“帮助不大”,只有14.3%的中学教师认为“非常有帮助”。关于教育类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学教师和师范生的认识基本一致,其中,62.8%的中学教师和49.4%的 师范生认为是“与实践脱节”,20.5%的中学教师和25.3%的师范生认为是“内容陈旧”,16.7%的中学教师和15.2%的师范生认为是“缺少案例”。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包括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大多数中学教师认为当初在高校读书时“缺乏训练”(71.4%),现在的师范生中有一半的人认为“有训练,但不实用”(50.6%)。 很多调查对象表示,培养教师的高校应该加强“班主任工作”“多媒体课件制作”“三字一话”“演讲与口才”等师范技能的训练;在“历史教学论”之外,增加“中学历史教材研究”等历史教学类课程;将“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改成几个较为实用的微型课程,如“教育心理学”“现代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等;重视教学实习等实践性环节,增强师范特色。调查显示,教育类课程体系结构仍然是“老面孔”,内容陈旧,与中学实践脱节,缺少案例分析,游离于新课程改革与实践之外,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的训练虽然逐渐受到重视,但实用性仍有待增强。

(四)历史教学科研能力培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即研究者”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教师从事教学科研活动,不仅有助于深化教学改革,而且还可以改变教师的职业形象,使教师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1]因此,加强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既是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实施新课程的必需。

反思是教学研究的起点,[2]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首先表现为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学现象是否注意反思。调查发现,55.1%的中学历史教师平时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46.1%的中学教师只能做到偶尔反思。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途径很多,其中参与课题研究是重要的形式之一。但是,“经常参加课题研究”的中学历史教师仅占8.9%,绝大多数中学教师只是“偶尔参加”(73.l%), 有近1/5的教师表示自己“从未参加过课题研究”(19.2%)。有47.4%的中学教师曾经在公开刊物发表过文章,23.1%的教师在“内刊”发表过文章,11.5%的教师的文章曾在“会议交流”,还有18%的教师表示自己“从未写过或发表过”文章。关于发表文章的动机,有高达65%的中学教师表示是“评职称的需要”,有26%的教师是为了“与同行交流”。在回答在高师读书阶段所受到的科研能力训练时,51.3%的中学教师表示“一般”,32.9%的教师表示“很少”,10.5%的教师表示“没有”。同样的问题,师范生的回答与中学教师非常接近,48.1%的师范生认为科研能力的训练“一般”,34.2%的师范生认为“很少”,11.4%的师范生认为“没有”这方面的训练。调查显示,高师历史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师范生的科研能力亟须加强。教学反思并没有成为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经常做的“功课”,许多中学历史教师虽然有过发表文章的经历,但是主要是基于评职称的需要,而且有相当比例的文章是在“内刊”发表的。许多中学教师不善于从日常的历史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应该说,这与职前培养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四、调查后的思考与建议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看,高校历史教师教育的现状,既不能适应21世纪对高素质教师的培养要求,也难以应对当前中学新课程改革的严峻挑战。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深化历史教师教育的改革。

(一)拓宽专业口径,开设相关学科课程和辅修系列课程

“拓宽专业口径,就是打破过去人为的过分强调专业的限制,使学生掌握更为宽泛的知识,达到一专多能的目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3]综合性是中学历史新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譬如,初中开设的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整合了历史、地理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内容,其综合性自不待言。即使初中仍然保留的分科课程历史,其知识综合化的程度也可谓今非昔比。高中历史,特别是选修模块,其内容的综合性非常强。例如,选修模块《探索历史的奥秘》,增加了带有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前沿成果互相渗透交叉的“人类起源之谜”内容。除了历史学,还涉及民俗学、考古学、社会学、动物学以及人类学等学科知识。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历史教育专业应该打破传统狭窄的课程体系,在压缩通史课的基础上,开出更多的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课程。如“政治学”“社会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学”“文学概论”“文化人类学”“宗教与艺术”“高等数学”等。还可以开设辅修系列课程,实行主辅修制。这样,学科之间相互交融、渗透,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适应新课程的教学,增强历史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改革通史课,增设重要的专门史课程、史学理论课程和史学研究方法课程

目前,高校历史教育专业的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课程一般要讲授三年半左右,课时较多,学生的收获却不大。之所以如此,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在初中、高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两轮中外通史(高中新课程虽按照专题编排,但教学中仍不免要整合相关内容进行联系与比较),进入高校以后,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知识体系再学习一遍,即使知识有所加深、拓宽,也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必须下决心把通史课程压缩到用两年左右的时间讲完。

压缩后的通史课要重在“通”(贯通历史发展脉络和突出历史发展特征),少而精,以质量求效果。[4]打破传统的通史课讲法,将通史课上成导读课,着重讲历史过程所揭示的规律,讲历史演进的基本特征。中国通史可以突出社会转型,世界通史可以突出文明的发展与现代化历程。总之,通史要“通”,主要讲纲,讲线,讲基本规律,讲研究动态,使之成为引领学生进入史学之门的入门课。通史课的内容要能够反映时代变化和学术的最新成果,要增加有关生态、人口、社会思潮、大众心态等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内容,并努力把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的大视野中进行考察,把中外历史贯通起来。

在压缩通史课的基础上,需要增设一些重要的专门史课程、史学理论课程和史学研究方法课程。比如,开设“史学名著研读”“历史哲学”“历史诠释学”“当代史学主要趋势”等课程,真正使学生读懂读通几本史学名著,初步了解国外史学理论与方法的一些发展轨迹,能够接触到人类的思想大师,与他们进行“思想对话”,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涵养和研究方法。在开设主要的断代史、国别史、地区史之外,重点增设专门史课程,如“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军事史”“风俗与礼仪制度史”“宗教史”“艺术史”“考古及文明的探索”以及“中美关系史”“中日关系史”等,这样从纵横两方面比较全面地展示历史的面貌。这些专门史课程要着重介绍某一领域的基本史实、基本理论、基本研究范畴和动态。此外,还可以开设部分专题研究课。如“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晚清会党史研究”“明清边疆史研究”等,这类课程以教师的研究方向为中心,在内容上突出前沿性、学术性,注意介绍研究方法和研究心得,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学术研究。

(三)改造“老三门”, 开设系列微型教育类课程,增强教育理论的实效性和学术性

总体上看,传统的“老三门”,即“教育学”“心理学”和“历史教学论”课程由于存在知识体系陈旧、内容比较空洞以及与实践脱节等问题而不受学生的重视,也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中,“教育学”“心理学”两门基本上属于概论性质的课程,内容难免流于空泛,我们认为不妨将“教育学”“心理学”两门课程进行整合,开设几门针对性较强的系列微型教育课程,比如,“现代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研究基本方法”“班主任工作基本技能”等。这些微型课程的课时一般控制在18学时左右,可以采取专题讲授的办法,内容不求面面俱到,而是要突出应用性、实效性。“历史教学论”要在汲取、消化教育学科研究成果的同时,努力与历史学科相结合,体现出历史学科的特色。也就是说,不能简单套用普通教育学、教学论的原理、方法。此其一。其二,要大力解决历史教学论的“理论贫困”问题,注意对规律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其三,内容体系要与时俱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应突出历史课程目标、历史课程标准、历史课程资源、历史教学模式、历史教师的专业化等新内容、新知识。在开设“历史教学论”课程之外,还可以考虑再增设几门历史教育微型选修课,如,“中学历史教材研究”“历史教学测量与评价”“历史教学心理学”“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等。所有这些教育类课程,一方面要注意其实用性,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其学术性。要认识到教师教育院校的师范性其实就是学术性的一部分,不要把教育教学研究打入另册,从学术研究中剥离出来或者将教育教学研究与学术研究对立起来。当然,我们应该加强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度,增强其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和学术品位。

(四)注重科研能力的训练,培养研究型的中学历史教师

如前所述,“教师即研究者”已经成为教师发展的时代呼唤。而且,随着用人市场的全面放开,许多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这无疑会对师范生产生巨大冲击,也会把师范生科研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的弱点暴露出来。因此,高校必须大力培养师范生的科研能力。就历史专业而言,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开设与之相关的课程或讲座,如,“史学论文写作”“史家论文研读”等。“史学论文写作”课重点介绍史学论文写作的基础知识,结合知识的教学,选择一些写得好的和写得不够好的论文让学生阅读、分析,体会史学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史家论文研读”课则主要精选一些名家之作,比如,《试论中国古代的井田制度和村社组织》(杨宽)、《论春秋时代之道德精神》(钱穆)、《北朝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周一良)、《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向达)、《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陈寅恪)、《元代的儒户》(萧启庆)等等,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评介作者及论文的学术背景,引导学生做好文章论点的摘要,深入体察作者的“问题意识”,研究作者写作的出发点,以及作者是如何搜集整理资料、如何用资料架构出历史图像的,等等。

第二,分阶段训练学生的科研和写作能力。例如,要求一年级学生阅读几本重要的专业书籍,撰写内容提要,以培养其综合和概括能力;二年级学生可以进一步扩大阅读面,学习撰写书评或介绍性文章;三年级学生结合选修课的学习或个人兴趣,撰写学年论文,形式可以是读史札记或其他类型的小论文,为最后完成毕业论文打好基础;四年级学生针对史学研究或者历史教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和新问题进行探讨,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通过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方法,从低年级开始就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写作能力。可以采取为学生科研立项、拨给一定经费、论文评奖等措施,激发学生科研的积极性。

第三,创造浓厚的学术气氛,把最新的科研成果介绍给学生。比如,开设学术论坛,邀请校内外专家前来讲学。邀请的对象,既可以是校外的,也可以是本校其他学科、专业的;既可以是史学名家,也可以是教育学家、历史教育专家。通过专家讲述“学科前沿”,既可以使历史教师教育的内容与学术发展紧密相连,也可以使学生领略他们各具特色的学术风格和风采,从而影响学生的求学之路。此外,还可以进行考试改革,如在内容方面,注重考查学生的文献阅读、史料处理、甄别正误等能力;在形式方面,在传统的考试形式之外,提倡学生写读书报告、课程论文,并把它们纳入课程的学习成绩之中。

总之,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给中学历史教师和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必然要求作为“工作母机”的高校历史教育专业在未来中学教师的培养上,注意拓宽专业口径,改革传统的通史课教学,在历史专业课程设置和内容上适时调整,及时介绍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使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学术性,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参考文献:

[1]宁虹,刘秀江. 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J]. 教育研究,2000,(7):41.

[2]李润洲,张良才. 论“教师即研究者”[J]. 教育研究,2004,(12):60.

[3]曹金华等. 高校历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刍议[A]. 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丛书·历史学分卷[C].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55.

教师示范教育论文第2篇

关键词:体育舞蹈; 教学能力;

近年来,体育舞蹈已成为各大院校体育课的重要内容,作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当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紧跟社会的需要,体育舞蹈课的教学工作应当顺应广大学生的需要,教师应努力提高教学能力,达到服务“终身体育”教育的目的。

一、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影响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成效的最直接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体育舞蹈教师要注意运用准确的口头语言说明技术要素与技术关键点,也要善于运用优美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动作的内涵与意义,有时,优美的动作与优雅的姿态所能达到的效果是口头语言所无法达到的。体育舞蹈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提示,使学生明确所要做的动作及动作要求,体育舞蹈的教学是边示范边讲解,动作是连续进行的,体育舞蹈教师的提示应简洁且快速,以便和动作的速度同步协调进行,而且体育舞蹈教师的口令一定要有提前量,让学生有做下一个动作的准备时间。因此,体育舞蹈教师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使用的术语一般应是专业术语,要恰当、清晰、果断,声音要宏亮、清楚,并要有节奏感,语言要有鼓动性、激励性,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动作,有效调整语速与语言节奏。体育舞蹈教师同时要有运用非语言提示的能力,能用明白、有力、大方的手势指明方向,以自然的表情传达教师是能很好地把这两种语言融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的。

二、准确示范能力的提高

一个体育舞蹈教师要能做出完美的动作示范,体育舞蹈教师的动作示范做的规范、优美,学生就得到一种美的享受,从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兴趣。在体育舞蹈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能够准确把握示范的位置、示范的方法、讲解的时候能顺利完成示范面之间的转换并能让每个学生都听得清楚,使整个课堂教学连续顺畅。

准确示范能力的提高是与体育舞蹈教师的专项和专业知识能力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体育舞蹈专业技术能力是体育舞蹈教师的基本功,基本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示范动作的质量,影响教学和训练效果。体育舞蹈的成套动作是由不同类型的动作组成的,包括体育舞蹈操作动作与造型、难度动作、动作的配合以及过渡与连接动作。体育舞蹈教师的示范是学生对动作概念感知的最初直观印象。在教学中,学生会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动作,教师的示范能力说明教师对动作技能的熟练与准确程度,教师示范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正确掌握技术与技能,而技术掌握的好坏程度反过来又影响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兴趣,因此,体育舞蹈教师应重视自身示范能力的提高。

三、运用教辅工具能力的提高

高等学校体育舞蹈教师必须能够有效地运用各种教学辅助工具来提高教学实践活动的质量。体育舞蹈教师应当全面地了解学校所进行体育舞蹈教学的教材体系,弄清体育舞蹈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并从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增删等。多媒体作为教育现代化的辅助工具,具有大量的资讯和实用功能,也给教学上带来便利,体育舞蹈教师应善于运用多媒体工具撰写教案、论文,通过教学设计,合理地选择和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给体育舞蹈教学活动带来了现代化,现代化的教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会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多媒体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生动、可控制的画面和明快、精练的语言,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一些教学的重点、难点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使学生更生动、直接地观看到动作示范,学生再通过实践就能掌握动作技术要领。运用多媒体还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现代化。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是衡量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舞蹈教师教学能力的指标之一。

四、教学方法创新能力的提高

体育舞蹈教师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把握体育舞蹈的动作要素,遵循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从单一动作到组合动作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习水平。在进行基本舞步动作练习的同时,还要注意素质训练、心理训练以及乐感训练。在教学中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抓住所教舞种的精华,教重点、练难点。在教学方法上,要处理好讲解与示范的关系、跟舞与带舞的关系。在体育舞蹈的教学中,教师应采取示范与讲解相互结合的教学方法,这种结合方法应该是“讲解一示范一练习一提示”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牢固记忆,逐渐熟练掌握各种连贯动作,从而展示出优美的舞姿。跟舞与带舞在双人舞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应该同时传授,使学生掌握全面的技能。

体育舞蹈教师在体育舞蹈教学中采用学导式教学法、激情法、递加循环法、讨论式教学法、发现式教学法、范例式教学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舞蹈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自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和体现体育舞蹈教师在学生主体性体育舞蹈课堂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同时,在体育舞蹈动作创新的过程中,要有大胆新颖的设想和创意,具有创新意识和时代气息,创新时要遵循体育基本原则,要注意科学性、艺术性、合理性和安全性。

五、学术科研能力的提高

现代高等教育是以教学、科研紧密结合为显著特征的,同样要求体育舞蹈教师具有基础理论和研究能力。科研能力是体育舞蹈教师在众多能力构成中所应具备的重要能力,是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体现,体育舞蹈项目要发展,知识层次必须提高,而科学研究是提高知识层次的有效途径。体育舞蹈教师要不断把新的教育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提高教学效果。体育舞蹈教师应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学习教学理论,撰写科研论文。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兴运动项目动作内容和技术日新月异,体育舞蹈教师要以敏锐的目光跟踪国内外教学训练理论、方法、技术发展的新动向。体育舞蹈项目的发展,必须由科学理论作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也必然要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只有理论先行,体育舞蹈的发展才不会盲目,加上我国这项运动开展较晚、水平较低,原来的教师大多没有从事过该项专业的学习,体育舞蹈教师的学术科研能力的提高更显得重要,只有加强体育舞蹈教师的学术科研能力,体育舞蹈才能健康发展。

教师示范教育论文第3篇

摘 要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有待提高。

本文以河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现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法等,了解示范性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的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对策,以期待省内示范性高职院校通过改革、创新,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关键词 河南省 示范性 高职院校 公共体育 现状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河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为重点研究对象,抽取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和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高职院校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相关资料,辅助百度等搜索引擎检索与本研究相关的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获得本次研究的理论支持。

2.问卷调查法:发放教师调查问卷64份,回收调查问卷60份,其中有效问卷55份,有效率为91.7%;共发放学生调查问卷720份,回收调查问卷635份,有效率为91%。

3.统计、归纳法: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组织专家教授对数据进行论证、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果。

二、河南省豫北地区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学现状与分析

(一)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体育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学管理的依据,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也是教师备课、上课,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结果显示,省内示范性高职院校都制定有教学大纲;81.2%的教师认为教学大纲的制定依据本校实际;85.5%的教师认为基本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组织教学。

(二)教学目标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占85.5%,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及锻炼方法的占74.5%,锻炼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占78.2%,培养学生身体健康的占100%,培养学心理健康的占70.9%,其它的占14.5%。

分析可以看出,省内示范性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明确,能够体现高职院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调查显示,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讲解法占81.8%、示范法占70.1%、练习法占61.8%、纠正法占67.3%等。而一些很有体色的教学方法如拓展法、探究法、游戏法等则很少被教师采用,说明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因循守旧、缺乏创新。

(四)体育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通过对体育教师教学考核评价的调查,结果显示各示范校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考核评价办法,教师考核评价依据:出勤情况、课堂表现、期末技能测试、理论知识等。

分析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考核评价办法普遍单一,缺乏更加科学、合理和多元化的考核标准。

(五)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通过调查(表2)可以看出,教师对教学效果很满意的占36.4%,基本满意的占49.7%;学生对教学效果很满意的占25.1%,基本满意的占52.8%。分析可得,教师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较高,而部分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不高。

通过对体育教师的访谈和表2调查问卷的分析,可以得出影响省内示范性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学校各级领导对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经费紧张;场馆器材不足;学生身体素质偏低、积极性不高;学生对体育课程不感兴趣等。

三、加大体育课改革力度,形成示范校的特色课程

(一)拓展教学内容与现代化教学方法的运用

示范性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与特点,发展高职特色体育教学,注重实用性和职业性,在高职学生中广泛开展:球类、舞蹈、体操等实用性内容的开设,同时要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和职业趋向开设课程,在医护类专业的学生中开设:体育保健、太极、形体等;在机电、电子类专业的学生中开设:球类、田径等;在教育类专业的学生中开设:体育舞蹈、体操和形体等;在汽车驾驶、安全类专业的学生中开设:武术、散打等,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岗位需要。

为了培养适应未来信息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示范性高职院校需建立多元化信息资源学习平台,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利用现代教学资源,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把体育课堂的学习效应延伸到学生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工作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终身受益。

(二)保障体育课学时数和选项课的开设

在高职院校中,往往压缩公共课的课时数,增加专业课、实训实践课的课时,有时体育课还被占用,希望相关部门加强对体育公共课的开设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使示范校能够按照《指导纲要》和《意见》的要求,开足上好体育课,使学生以饱满的精神,健康的体格融入社会。

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和场馆设施、器材等条件,开设体育选项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点选择喜爱的项目,以适应未来职业的要求。

(三)健全考核机制与改革

在调查与交流中了解到,部分院校没有完整的考核标准,体育教师自定办法、自行把关,随意性强,致使考核结果与实际水平差距较大,因此,建立、健全考核标准意义重大。示范校因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标准,把学生学习态度、专项技术、理论知识、课余体育锻炼、特长项目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以次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培养个性,促使其终身体育观念的养成。

(四)加强教材建设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对教材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高职院校大多都在选用统编的高职高专教材或本科教材,而这些教材往往专业性、竞技性强,不太适合高职高专选用。因此,在教材选用上,要尽量选择全面性、实用性强的,适合高职学生发展的教材;其次,示范校因结合当地体育文化氛围和自身的实际,联合本区域内其它院校共同开发,将职业性、健身性、实用性、娱乐性和终身性等内容纳入进去,同时将心理健康、康复保健和安全教育等融入教材中,形成示范校特色的体育教材。

(五)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加强体育文化宣传,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要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栏、校园网和电台等进行多渠道、全方位的形式宣传,是学生了解体育,能够自觉、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学校还要经常邀请校内外体育专家、教授到校讲座,对体育文化、重大赛事、热点话题等进行讲解、点评,以此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学校还应根据自身的实际和特点,形成自己的体育特色文化,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亚.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调查[J].湖北体育科技.2014(1).

教师示范教育论文第4篇

本文以英语师范生顶岗实习契机作为研究对象,对当代英语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进行阐述,对新时代英语教师专业的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需求和实习学校领导认可等问题进行讨论。

一、目的

合格的中小学英语教师是师范类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培训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师范类英语教师培养质量的好坏对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此次课题进行研究探讨。

(一)开发行之有效的见习平台,使师范类英语教师教育能够与中小学英语教学建立实际的联系,有效提高师范类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与就业能力。

(二)为提高师范类英语教育学生实践能力并提供就业机会创造条件。通过对中小学英语教育实际情况的了解,找到行之有效可以提高师范类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进而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可供参考的文献资料。

(三)引导师范生在语言知识与技能方面得到提升并且掌握相应的策略。通过此次研究培养学生提升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四)教育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能更有效地开创互惠互利的良好局面。

二、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此次调查,针对教师的调查问卷为50份,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为200份。从调查看来,顶岗实习和在岗中学教师的互换培训是各大学校非常乐意做的一件事情。他们认为这是对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使资源共享,实现双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高度重视后勤保障和教学设施两方面,选择了一些教学质量较好的英语教师作为实习生的导师。在此期间,在岗教师有获得继续教育培训的机会。

(一)调查问卷显示,大多学生在实习之前已经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50%的实习生认为两个月的实习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55%的实习生肯定了实习的意义并且认为中小学课堂教学能力提高了。50%的实习生在回答“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二)问卷调查数据显示:85%的学生表示喜欢实习指导老师。55%的学生对实习指导老师的语音语调颇感兴趣,30%的学生表示对实习指导老师的授课方法非常钟爱。仅仅20%的学生对实习指导老师的课堂表现力给予了强烈支持。26%的学生认可实习指导老师对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力。35%的学生认为实习指导老师让他们收获了很多,20%的学生表示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三)通过对在岗教师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40%的教师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较为扎实,可以很好地指导实习生;25%的教师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很好地指导实习生。35%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口语比较好,55%的老师对自己的口语没有自信。15%的教师课堂以英语口语为主导。70%的教师热衷“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仅有25%的教师有勇气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讲授新课。

首先,针对此次调查反映的问题课题组展开了讨论,普遍认为问题出在师范类院校对教师培养没有给予及时的问题反馈,譬如新课程的要求等等。在课程设置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没有及时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了解新课程标准的学生很少。

其次,课程内容没有得到及时更新,缺少新课程中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专家认为,师范教育旨在为国家培养出具有实践新课程能力而且能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教师,同时指出学科教学、教学法课程和担任课程的教师的影响很关键。

第三,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没有很好地整合。师范类院校的教师和所在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和教研员之间联系不紧密,教研员很难深入到中小学进行实地考察。

最后,各大师范类学院的英语教学在研究思路、目标和方法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研究人员及其文章数量虽然不少,但是大多文章都侧重于理论,对实践关注和指导不够。

三、结论和建议

(一)语言观、语言学习观和语言教学观的创新

除了作为思维和交流的工具,语言还是参与社会活动的首要条件,特别是英语语言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交流工具,它已经转变成为了一种思想[6]。因此,英语的学习应该为学生创造各种活动,包括思维训练活动、交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英语语言不能单纯地作为交际活动符号,而是应该放在活动中进行使用并且得以发展。《课程标准》指出:“在英语课程中,要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的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1]

(二)英语教师教育课程内容的创新

第一,提高理论水平,为指导教育实践能力夯实基础。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必修和选修课程之间的比例,课程设置应该遵循语言知识教学、语言技能训练、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三个方面的规律[3]。

第二,高度关注微型教学活动,同时加强实践性教学。微型教学能够使得师范生在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是师范生培养非常重要的手段。因此,学校有责任对微型教学给予高度重视,准备充足的课时数和设备[2]。

(三)树立新的教学观

师范类学生身份特殊,既是学生也是准老师。在学科教学领域,培养教学技能和方法是职前教师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因此,学生树立主动建构知识的观念非常重要。

(四)重视对顶岗实习过程的管理

顶岗实习是提高师范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条最重要的途径。顶岗实习为职前和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创造了条件,它不仅对教育教学本身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同时也是利国利民的途径[4]。此外,顶岗实习是高校自身学科建设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途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感受到了从一名学生转变为一名教师的角色转化。他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历了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一系列循环,对教师职业和理论学习的认识和自我评价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5]。

总而言之,英语师范生承担着未来学校英语教育的重大责任,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师资力量。因此,想要有效地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出优秀的英语教师,国家必须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8]。构建新时代教师教育体系,更新英语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英语教师教育教学的方法。此外,对顶岗实习的监控必须高度重视,因为这是培养出优秀英语教师的非常重要的有效的途径,它对我国教育事业产生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海舟.培养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的探索[J].师范教育,2012,(2):7—9.

[2]靳延华.论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7—8.

[3]吴一安.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3):199—205.

[4]袁贵仁.大力推进科研管理创新全面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2,(17):9—13.

[5]王蔷,田贵森,钱小芳,袁邦株外语师范教育:现状与建议,载吴一安等著,中国高校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囚]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6]朱新梅论我国部属师范大学的现状、问题及发展田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11,(1)

[7]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教师示范教育论文第5篇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科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以高度的责任感,恪尽职责,勇于探索,锐意改革,辛勤工作,在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为鼓励先进、树立典型,使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好的工作方式方法在全区范围内得到充分的展示和推广,促进我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我区拟于教师节开展“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表彰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评选原则和范围 评选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群众公认、倾斜一线,的原则,严格按评选条件和程序进行评选。 评选范围:区内各学校(幼儿园)在职教师。 二、评选条件 推荐评选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教师必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履行岗位职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并具备以下条件: 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培养人才方面成绩显著; 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认真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刻苦钻研业务,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成绩突出; 3、在教育教学研究、科学研究、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用于探索,取得显著成绩; 4、热爱本职工作,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为人正派,在教育管理和学校建设、服务方面成绩突出。 三、评选程序和步骤 (一)组织推荐(5月7日—5月31日)。各学校(幼儿园)组织召开全体教师大会,根据评选原则和条件,讨论、确定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推荐人选。 (二)公示上报(6月1日—6月15日)。各学校(幼儿园)将本单位的推荐情况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为3天。公示结束后,推荐结果和相关材料报区教育局。 (三)讨论评审(6月18日—6月30日)。 区教育局对各学校(幼儿园)上报的推荐材料进行充分讨论、严格评审,研究确定表彰名单。 (四)表彰宣传(8月31日前)。 在区教育系统内对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进行表彰,将他们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和展示。表彰将以表彰大会结合文艺汇演的形式进行。 四、相关要求 1、各学校(幼儿园)要结合实际,认真组织,根据评选原则和条件,按照分配名额进行评选推荐。各民办学校(幼儿园)各推荐1人(优秀教育工作者或优秀教师)参与评选。 2、推荐表和先进事迹材料采取纪实写法,要事迹详实、条理清楚,要注重总结提炼,但不能随意拔高。要在6月15日前将材料报区教育局人事科闫继玉老师处,同时附电子文档。 3、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不重复推荐、评选。

2012年教师节活动方案范文汇总

2012年教师节演讲稿范文汇总

教师示范教育论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体育;讲解;示范

任何体育技术的教学,是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和教学大纲的内容,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技能,必须通过“信息”的传导才能进行。

一、讲解与示范对学生心理效应

(一)生理因素。从运动生理方面来看,学习和掌握一个技术动作过程是运动条件反射建立和巩固的过程,是条件刺激(示范、讲解和练习过程中的语言强化等)和无条件刺激物(做动作过程中的肌肉感觉)多次结合的结果。因为中小学生第二信号系统发育不完全,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能力差的缘故,教师的示范动作要做到准确无误,讲解必须简练、清晰。

正确的示范和精练的讲解可使学生脑皮层神经中枢产生强烈兴奋,在兴奋扩散的基础上,两者建立暂时性的联系,继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按正确的要领不断强化练习,从而参与动作的肌肉就会在学习动作的过程按一定的时间、空间顺序收缩拉长。接着肌肉的肌腱本体感受器官将肌肉的兴奋或抑制的冲动传入大脑皮层,引起运动中枢兴奋,并与听觉、视觉建立暂时性联系,从而形成条件反射。

(二)心理因素。我们经常听到学生的议论,喜欢上某一教师的课而不喜欢上另一教师的课,这与教师的授课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教师精练的讲解和准确的示范,从而引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趣味性,提高上课质量。

为此,本文根据讲解和示范对学生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影响,结合作者在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体会,总结出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理解和运用讲解、示范并加以实施。

二、形成体育技能各阶段的讲解与示范

(一)泛化阶段有用技能的讲解示范

泛化阶段,也就是学习体育的开始,学生生理特点是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呈现扩散状态,使条件反射暂时联系不稳定。此时学生做动作紧张,不协调、僵化,还会出现多余的动作。这时要求教师要以正确的语言表达掌握技术的要领,同时要做好体育动作示范,给学生规范一个正确的印象。与此同时,讲解要和示范有机结合,这样可抓住主要矛盾,把关键的地方讲清楚,并尽量与以往所学的知识技能联系起来,启发学生认识体育之间的内在关系。

(二)分化阶段体育技能的讲解与示范

此阶段学生的生理特点在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集中,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化日趋完善和精确,分化抑制得到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上要进一步消除紧张心理,让学生体会和进一步掌握体育的细节,在此阶段运用讲解示范主要是为更好地揭示体育的内在规律,进行分析对比,找出错误的原因和改进的办法。

(三)巩固提高阶段的讲解与示范

此阶段学生的生理特点是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体育技能更为精确、熟练、协调省力,属巩固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在技术理论方面进行探讨,加深对体育内在规律的认识,使体育技术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在教学中,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定型的体育技术,并在各种条件下灵活自如地运用。教师在此阶段要进行细节地示范讲解,强调动作的质量。

三、讲解与示范的教法技巧

(一)讲解的教法技巧

1、讲解的形象技巧。讲解形象技巧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自身的仪表、风度、姿态、手势等各种变化,在向学生讲解教学内容时形象演示。它是一种教学信息的传递方式。良好的形象演示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情绪,反之,则会引起学生的厌烦和疑惑。为了充分发挥教师讲解的形象演示感染作用,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认真备课,对自己的仪表、语言等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构思;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要有一定的了解。做到一开始讲解,就给学生展示出高雅、干练的形象,从而达到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2、讲解的语言技巧。教学语言不仅具有传递知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功能,同时也是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在体育教学中判断和组织精密、完整的语言程序,使讲解具有思辨性、逻辑性,富有说服力。

3、讲解的表达技巧。由于体育教学的特点,讲解的表达技巧应该是语言表达和形象表达方式的综合穿插和灵活搭配。它的技巧表现,就在于二者配合默契程度和时机的把握。配合应该做到语言和形象的巧妙搭配,讲解时话中有形,形中有话。形象的非语言表达,是教师用面部表情和手势来传授教学内容的手段。

(二)示范的教法技巧

鉴于体育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体育示范也就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手段,从示范的整体过程看,它应包括教师的示范形体效应,示范方法运用、示范速度选择和示范方位确定等几个方面:

1、发挥形体效应的技巧。这里所指的形体效应就是教师凭借自己的姿态、表情展示给学生的印象,也称作非语言,它对示范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课堂上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该重视塑造自己的良好体形,使其能更好地增强教学效果。在这方面,除了教师长期的心理素质修养外,还必须根据体育教师的职业需要,加强体形的训练,练就一副匀称的体育教师职业体形,让形体发挥应有的效果。

2、示范方法的运用。示范方法的运用是与教材内容、课的任务、项目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根据它们确定示范方法才能有的放矢。在运用技巧上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要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即在每一次示范时,该示范什么?怎么示范?要让学生看清示范体育中的什么问题?示范重点在哪里?这些问题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2)完整示范和分解示范要合理运用。即在教新课时,一般应先用完整示范,给学生以整体的要领,然后根据体育技术各部分的重点难点,局部的幅度、速度、用力快慢大小等要求,分解为相应的若干部分进行示范,让学生了解动作的结构和运动形式,达到尽快地掌握完整技术的目的;(3)正确示范和错误示范要恰当地结合。即在纠正错误体育时可恰当地用正误体育动作对比法进行示范,让学生及时地知道正确动作和错误动作的区别,及早纠正自己的错误动作;(4)教师示范和学生示范要适当地结合。即有的示范可以师生结合,使示范更加完善。

3、示范速度的选择。不同速度的示范,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不同的示范速度,也是示范的技巧。正常速度的示范由于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相适应,学生能感知体育技术的完整形象,形成完整的体育技术概念,因此需要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这也是常用的示范方法,适合于初学阶段。在收尾阶段,常用快速示范,比正常速度稍快些。其快慢程度要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师的示范意图而定。它能使学生产生快速和熟练的感觉,可用于学生缺乏快速意识和体育不连贯的教学,是常速示范的补充。慢速示范,能让学生对体育技术的细节看得真切,帮助学生了解运动的各个环节和用力情况,也是教体育技术学中常用的方法,主要用于技术的改进和提高阶段。

4、示范方位的确定。教师的示范,要让学生看得真切,因此示范方位的确定,是示范教学中不忽视的问题,在确定示范方位时,必须根据以下几个因素而定:(1)学生人数的多少和队形的大小。人数多的队形排列的示范位置要远些。反之则近些;(2)根据项目的技术特点来确定示范的方位。有的项目适合于正面示范,有的项目则适合于背面示范,有的需要侧面示范,有的则需要镜面示范等等;(3)根据技术结构和示范要求来确定。如技术结构较复杂,且要完整掌握的技术,则各个方位都要示范。如结构较简单,或要求掌握某一部分技术的,则示范方位可简单些;(4)根据场地设备和安全情况来确定示范的空间范围和区域距离。如果教师在确定示范方位时各方面都考虑到了,并在示范过程中辅以一定的应变措施,可以肯定,其示范效果一定会很好的。

四、结论

(一)在中小学体育技术的教学中,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对学生的心理效应综合起来有主观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方面。

教师示范教育论文第7篇

[关键词]师资培训 残疾人高等教育 传统示范校

[作者简介]麻一青(1962- ),男,北京人,北京联合大学培训中心项目负责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残疾人高等教育政策。(北京 100101)季红益(1976- ),男,江苏盐城人,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北京 10002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残疾人高等继续教育教育保障机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1YB07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075-03

我国通过单考、单招招收残疾人的高等院校近30所,教职员2000多人,在校残疾学生近5万人,我国的残疾人高等教育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各院校办学方式、教学管理模式、课程设置、专业建设、教学计划、办学基础等方面都还存在较大差异。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教师队伍也已形成一定规模,但教师整体结构不合理,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比例偏低,青年教师比例偏高,大部分教师来源于非师范院校,入职前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心理学、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学习和训练,从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和适应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提升院校整体办学水平,师资培养是重要任务之一。

师资培训能够提升专业师资特殊教育理论和特教技能、规划人才培养标准,交流院校办学目标和教育理念,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完善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的课程建设,有效地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院校管理水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残疾人教育工作“十二五”实施方案》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师资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的数量、规模应增加,院校建设计划、办学模式、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准入制度等都亟须确立。残疾人高等教育传统校(指开办残疾人高等教育10年以上的高校)要将师资培训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情况

(一)部级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

部级师资培训是指全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教育部、中残联、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残疾人高等教育传统院校(如长春大学、滨州医学院、天津理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南京特殊教育学院)举办的面向全国院校的师资培训基地。这种培训的主要形式是安排教师出国访学交流、进入研修班学习、组织学术交流研讨会、交流论文成果等。部级师资培训的重点是对教师进行特殊教育理论、特教技能的培训以及教学设计、课程建设、特教新理论转化能力的培训。这些培训可以提高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的教学核心能力,为教育部与中残联共同建设残疾人高等教育示范校奠定基础。同时,教育部、中残联、特教学会以及教学指导委员会合作,通过传统示范校承办的部级培训,不断开展院校之间的交流学习活动,提高特殊教育理论水平,推广新的研究成果,促进全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管理、教学创新和办学规模的稳步发展。

(二)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师资培训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的主要形式是校内培训,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是进行不脱岗继续教育,内容有特殊教育理论、特教研究、特教知识和技能、管理能力等,一般由院校的教学和管理专家实施培训。其特点是时间、地点、内容安排灵活,运行操作简便。第二种是开展专题讲座,院校聘请部委、残联、特殊教育、行业企业、学会等知名专家开展讲座和学术报告,进行特殊教育以及相关专业的新理论、新技能、新成果的学术交流。但这种形式专业性较强,教师受众较窄,而且受专家、场地、时间等因素限制。第三种是安排教师实地考察、进修学习、异地挂职锻炼、在职学历提高等。这种培训有国内和国外两部分,它计划性强、成本高,对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建设有较大影响。

二、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的基本问题

(一)欠缺提升残疾人高等教育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的专项培训

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办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专业建设,为残疾人就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尽管专业设置和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但是课程建设、专业发展的指导思路和高校管理艺术的理念是基本一致的。残疾人高等教育的主要专业有艺术设计、针灸推拿、园林园艺、电脑动画、计算机应用等,培训专业涵盖面偏窄,专业培训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不强,处于自发状态,有关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的思路和高校管理的项目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很难通过培训得以提高。

(二)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数量不足,覆盖面窄

全国有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近30所,积极筹备,扩充规模的10余所,专任教师2000多人,在校生近5万人,同时很多残疾人在普通高校就读,涉及的教职员工更多。全国各层次师资培训量与残疾人高等教育飞跃发展差距较大,覆盖面严重不足,远不能满足教育发展要求。

(三)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残疾人教育工作“十二五”实施方案》提出要稳步实施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家通过坚持开拓进取,稳步发展的传统示范院校,把新的融合教育、支持性学习等最新特教理念、科学管理方式和以就业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推广到不断扩大和发展的新建院校中。但由于缺乏科学、可操作的培训质量标准,培训中难免出现理解的偏差,比如职业教育理念、融合教育理念、支持性学习理念、个别化教育方案等怎样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体现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培训单位思想理念和实践经验不同,与我国主流思想和最新特殊教育理念存在差异,所以培训出现的偏差就会在教师的实际工作中体现,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及工作的延续,这种差异会逐渐扩大。

(四)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师资培训效果不明显

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以院校内部培训为主,但这种培训方式的问题也最多。其一,培训形式化,难以产生教学和管理重大改革措施。其二,校内培训与学生就业单位、行业联系欠缺,没有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教学一线、服务学生就业的基本要求。其三,专业教师认为校本培训形式简单,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教师需求,很多年轻教师迫切需要通过培训提高特殊教育理论知识、科研能力,提高专业水平。

三、加快科学建设全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体系

(一)建立国家主导、高校参与的师资培训组织体系

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有30年,由教育部、中残联、特教学会协作,在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特别是在传统校中建立“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和“残疾人高等教育示范校”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已经成熟。在教育部和中残联主导,地方教委和残联支持,院校积极配合参与下,正逐步形成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组织体系。教育部和中残联要加快规划建设,指导建设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基地,要立足于全国残疾人需求,及时解决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为学术研究热点设置培训项目,科学布局理论研究、成果推广、教学技能提高等各层面的项目;地方教委应大力支持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不断增加经费、设备和人员的投入,加强政策支持;院校要按照发展目标,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在经费上支持、制度上完善,做到教师参加培训有章可循,教师教学水平和院校的管理水平的快速提高有赖于培训组织体系的合理规划。

(二)建立运行畅通的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实施体系

实施体系由纵向和横向两部分组成。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传统示范校、普通校内培训三个层次构成纵向实施体系;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教育发展不均衡,可建立东、西、南、北四大师资培训基地,构成横向实施体系。按照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培训基地负责全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战略的实施,在战略层面上培养院校领导管理能力,培训内容以院校发展、模式创新、院校建设、残疾学生培养评价标准等为主,近几年的重点任务是在全国培养一批残疾人高等教育青年骨干教师。

残疾人高等教育传统示范校承办培训要坚持院校发展建设为主干,促进院校间沟通交流、展示教学和科研成果,把融合性、支持性等最新特教理论转化为办学理念,使其他院校共同分享传统示范校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经验,使听障、视障学生培养创新模式在全国得以普及;把传统示范校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学生培养方案等有特色的成果作为培训内容;校内、校外有机相结合是传统示范校承办师资培训的模式。传统示范校可从多个角度展示学校总体建设规划和教学管理、科学研究的特色和成果;校外培训可选在残疾人高等教育需求集中或者发展滞后的地区,根据地区残疾人教育需求、院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等设置个别化培训项目。培训班在需求集中的地区开办,可快速提高欠发达地区教育水平,降低国家师资培训成本,减轻教师参加培训的负担。

校内师资培训由院校自己组织在学校内实施,该层次的培训最基础,数量最多。特殊教育知识、特教理论融入教学实践、知识更新、特教技能创新、行政与教学能力提高等是培训的主要内容;国内特殊教育专家、示范校专业带头人、精品课程的负责人等是校内培训的骨干。另外,院校是培养残疾学生成为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场所,因此企业参与校内培训的程度越高,培训效果越好。

(三)不断完善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知识体系

师资培训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知识体系。第一部分涵盖高等特殊教育基本理论(个别化教育、国际融合教育、最新支持性学习系统),国家对残疾人高等教育基本政策,特殊教育研究的科学方法等;第二部分包括不同级别院校的教育管理(独立设置法人学院、学校二级学院等),针对视障群体、听障群体所设专业、课程等;第三部分包括特殊教育教学法及其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专业知识更新、特教技能培训等。高等教育学会特教分会要组织各专业专家研究总结、定期交流、完善师资培训知识体系,而且要在传统示范校推广、检验。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示范校的办学优势、办学特色,以重点专业建设为中心,结合院校管理、教师实践能力、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等内容设置培训项目。使残疾人高等教育传统示范校的校、工、学结合模式,校企、校联(各级残联)合作办学模式和残疾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

(四)建立长期的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体系

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养主要是岗前短期培训,但是要想实现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和特殊教育理念的更新,就需要构建“职前―入职―在职轮训”的终身培训体系,突破短期培训格局。相关的制度体系要保证教职员每年不低于25学时的继续教育,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专业实践,攻读学位,参加长短期培训,访学讲学,促进专业水平提高和特殊教育最新理念有效融入专业教学和课程建设中。

(五)将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考前培训纳入到国家层面的培训体系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和其他国家的经验,我国应尽快确立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认证制度,在教育发达省市首先实施教师资格双证书制度,即首先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再获得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同时教师资格证培训纳入到国家层面的培训体系中,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指定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或传统示范校承担资格证考前培训工作。

(六)建立以网络远程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资源中心

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专门招收残疾人的高等院校中有专兼职教师近万人,由于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尚未建立质量评价标准,如果集中进行师资培训,必然造成培训的周期长、成本大,培训范围不能覆盖全国。建立由教育部主导,特教学会指导,选择有代表性的传统示范校建立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资源中心势在必行。建立多媒体课件库、专业教学培训库、特教研究成果库、教学技术创新实践库等,形成资源中心共享平台,做到全国范围的资源共享。以师资培训资源中心为基础,利用远程网络教育技术,有效扩充校内培训的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快速推广传统示范校的先进办学模式、管理理念,降低师资培训费用、促进师资培训资源辐射到全国。

[参考文献]

[1]边丽.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11).

[2]残联办公厅.残疾人教育工作“十二五”实施方案(残联发[2011]19号)[Z].2011-12-22.

[3]刘静.中央改革决定:将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DB/OL].http:///news/detail_2013_11/16/31309563_0.shtml,2013-11-16.

[4]马宁.美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支持体系的特点及其启示[J].现代特殊教育,2012(6).

[5]麻一青.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J].中国特殊教育,2012(7).

[6]宋红亮.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体制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9).

教师示范教育论文第8篇

[关键词] 免费师范生; 教育技术能力; 现状;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赵呈领(1956—),男,湖北老河口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学理论、方法与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E-mail:zhcling@mail.ccnu.省略。

一、问题的提出

2007年,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培养“未来教育家”的战略目标。免费师范生是指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安排。[1]自2007年起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陆续开始免费师范生招生,到2010年底,全国在校免费师范生共计4万余人。免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是免费师范生综合教育素质和教学技能的重要内容。要实现对免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首要的环节是建立免费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结构体系。

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在参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2]和新版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3]以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免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结构模型。该模型将免费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分为四个维度、三个层次。四个维度与《标准》里的四维度相对应,分别是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三个层次是指基本应用能力、整合设计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其中基本应用能力主要是指免费师范生必须掌握的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操作技能、设计技能和管理技能;整合设计能力主要是指教学活动设计、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的能力等;而教育研究能力主要是指免费师范生结合自己的学科教学,利用教育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基本应用能力和整合设计能力是免费师范生本科阶段必须具备的,而教育研究能力是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阶段必须具备的。课题组同时建立了免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结构要素体系,共分为12个小的子类别。

2011年5月,课题组对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内容涵盖了免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要素体系的8个子类别(因调查对象为在读本科生,故教育研究能力未在调查范围),目的是了解免费师范生现有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为改进和创新现有的免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其中问卷在2011年初对华中师范大学的部分免费师范生进行了试用和修订,从而确保了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调查的对象为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2007级及2008级非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免费师范生。涉及的学生专业包括中文、英语、生物、地理、数学、物理、化学、体育、历史等9个专业。这些免费师范生都已上过“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并已经过相关的实习或实践经历。调查中共发放问卷510份,回收有效问卷483份,问卷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软件完成,部分图表采用Excel处理。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意识与态度

1. 对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在中小学教学中重要性的认识

从调查结果看,25.05%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重要”,49.48%的被调查者认为“重要”,22.57%的被调查者认为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在中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为“一般”。该问题的选项按5级量表设置,按照认同度的高低依次赋值为5、4、3、2、1(5级量表下同),选择结果平均值为3.96,基本达到4对应的“重要”水平,可见免费师范生对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重要性的认同度是比较高的。

2. 对教育技术能力是一名中小学教师必备专业素质的认同度

该问题的选项同样按5级量表设置,被调查者选择结果的平均值为4.07,和“认同”标度值4相当,且选择“认同”或“非常认同”的比例高达82.3%,可见免费师范生对把教育技术能力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认同度很高。

(二)知识与技能

1. 对教育技术理论的熟悉程度

从表1可以看出,在对教育技术理论的熟悉和了解方面,情况不容乐观,均值基本都处在2和3之间,意味着学生对这些理论的熟悉程度在“不熟悉”和“一般”之间徘徊。

表1 免费师范生对教育技术理论的熟悉程度

2. 对常用软件或课件制作工具的掌握程度

表2 免费师范生对常用软件或课件制作工具的掌握程度

从表2统计结果看,免费师范生对Windows 操作系统、IE浏览器、Word、PowerPoint、Excel等常用软件的使用比较熟练,均值都在3.5之上。但在Flash、FrontPage、Authorware等课件制作工具以及视音频编辑软件的操作使用上,熟练程度较低。

3. 对教学设计经典设计步骤的掌握程度

教学设计经典步骤分为前端分析、学习目标的分析和阐明、教学策略的设计和选择、教学媒体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与选择。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对前端分析掌握程度均值为3.17,对学习目标的分析和阐明掌握程度均值为3.28,对教学策略的设计和选择掌握程度均值为3.18,对教学媒体的选择掌握程度均值为3.34,对评价方式的设计与选择掌握程度均值为2.98。从调查结果看,被调查者对教学媒体选择这一教学设计环节掌握最好,对评价方式的设计与选择这一环节掌握最差,但整体掌握水平处于“一般”。

4. 对“农远”工程三种模式的操作和维护熟练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在“农远工程”教学光盘播放、卫星收视教学和计算机教室三种模式的操作和维护上,教学光盘播放的熟练程度均值为3.18,卫星收视教学的熟练程度均值为2.58,计算机教室的熟练程度为3.03。因为卫星收视教学涉及的设备维护和资源接收操作相应要复杂一些,在读免费师范生接触也不多,故其熟练程度相应较低。

5. 对混合式学习等新的学习模式的了解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免费师范生对混合式学习等新的学习模式了解不多,很了解的仅占0.4%,了解的仅占6.4%,有35.0%的免费师范生没听说过这些学习模式。

(三)应用于创新

1. 在教学实习或实践中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免费师范生对信息化教学资源使用率最高的是多媒体课件,高达86.5%,其次是教学素材库、专题学习网站、网络课程和博客,均不足50%。可见免费师范生已开始尝试使用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但传统的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依然占主体地位。

2. 在教学实习或实践中曾使用过的教学策略

图1 免费师范生在教学实习或实践中

教学策略的使用情况

从图1可看出,免费师范生在教学实习或实践(比如微格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教学策略是讲授型教学策略(73.5%),其次是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53.6%)和发现式教学策略(48.4%),使用最少的是随机进入式教学策略和支架式教学策略。

3. 在教学实习或实践中曾使用过的教学模式

图2 免费师范生在教学实习或实践中

对教学模式的使用情况

从图2可看出,免费师范生在教学实习或实践中使用最多的教学模式是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61.9%),其次是授导式教学模式(53.0%),使用最少的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26.1%)。

4. 对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搜集、整理、甄别和二次开发的能力

统计结果显示,免费师范生对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搜集的能力均值为3.57,对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甄别的能力均值为3.27,对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整理和二次开发的能力均值为3.08,对于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制作的能力均值为2.92。由此可见,免费师范生对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搜集、整理、甄别和二次开发的能力处于“一般”水平,有待提高。随着对资源处理能力要求的提高,很明显被调查者的能力均值不断减小。

5. 日常学习中获取学习资源的方式

图3 免费师范生日常学习中获取学习资源的方式

从图3可看出,免费师范生日常学习中获取学习资源的方式主要有借阅教辅书籍(79.5%)、到专业网站查询(79.3%)和通过搜索引擎搜索(67.3%)。有59.4%的免费师范生选择通过和同学共享的形式获取学习资源。使用较少的途径是通过学术性数据库获取和通过教学光盘获取。

6. 在实习或实践中对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免费师范生在实习或实践中使用最多的是计算机+投影的多媒体组合方式(66.5%),37.3%的免费师范生使用过电视机+DVD的多媒体组合教学方式,24.8%的免费师范生使用过录音机,这部分学生主要集中在外语和中文专业。值得一提的是仅有10.3%的免费师范生使用过卫星收视教学。

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应用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实践或实习中,有74.1%的免费师范生将信息技术用于新课程的引入中,有75.4%的免费师范生将信息技术用于教学内容的展示,有66.0%的免费师范生将信息技术用于与学生进行互动,有38.1%的免费师范生将信息技术用于向学生布置作业,有36.2%的免费师范生将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评价,有31.1%的免费师范生将信息技术用于教学反思。

8. 对教育技术领域新的技术或应用的熟悉情况

结果显示,对RSS、SNS等社会性软件的熟悉均值为1.97,对Moodle的熟悉均值为1.89,对电子白板的熟悉均值为2.32,对视频会议系统的熟悉均值为2.24, 对绩效技术的熟悉均值为1.86,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熟悉均值为2.08。由此可见免费师范生对教育技术领域一些新的技术或应用不甚了解。

(四)社会责任

1. 对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认同度

对保护版权的赞同度为3.85,对确保资源安全性的赞同度为3.99,对保证学生信息安全性的赞同度为4.25,对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赞同度为4.39,对如实反映教学现状的赞同度为4.17。可见免费师范生对技术在教学中应承担的社会责是非常认同的。

2. 与同行进行交流与协作的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20.7%的免费师范生表示能很好地与同行进行交流与协作,41.4%的免费师范生表示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协作的能力一般,值得一提的是,有12.4%的免费师范生表示自己在与同行进行交流与协作时存在障碍。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 免费师范生教育技术理论水平有待提高

免费师范生对教育技术理论,比如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理论、教育传播学理论、远程教育理论的熟悉程度介于“熟悉”和“一般”之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免费师范生比较关注实践操作,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度不高;另一方面是因为非教育技术专业的免费师范生了解教育技术理论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学习,随着该课程的结束,学生对理论知识也会逐渐淡忘,直至变得陌生。

2. 免费师范生对常用软件和课件制作工具的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免费师范生对一些常用的软件,比如IE浏览器、字处理软件Word、演示文档制作软件Powerpoint和表格处理软件Execl的掌握情况比较好,但对于一些课件制作的常用工具比如动画制作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网页制作软件、视音频处理软件的掌握情况却不容乐观。这种现象首先和使用环境有关,Office系列的软件学生使用的频率较高,自然掌握度比较高,而Flash等软件平时使用的机会少,掌握度自然较低。其次和学生对课件制作工具的理解也有关系,很多学生认为在日后的教学中制作课件只需要最简单实用的Powerpoint就够了,学习其他软件没有必要。

3. 免费师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从学生对教学设计经典步骤的掌握情况来看,整体水平为“一般”,部分学生在教学策略的设计与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与选择上存在困难。这种现象一方面是教学设计的实践锻炼不够,主要是纸上谈兵,大多数学生都是通过“微格”教学的方式进行过教学设计的训练,在教学实习中对教学设计能力的训练也有所忽视。

4. 对“农远”工程三种模式的操作、维护和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作为未来扎根基础教育(包括两年为农村教育服务)的生力军,免费师范生必须能够适应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特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免费师范生必须具备与农村信息化教育、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密切相关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比如掌握“农远”工程三种模式对应的设备和技术操作、教学应用的课堂教学设计,掌握“农远”工程中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搜集、整理、甄别、二次开发、应用等。[4]从调查结果看,免费师范生对“农远”工程三种模式的操作、维护和应用能力处于一般水平,尤其在卫星收视教学的操作、维护和使用上熟练程度较低。一方面因为现行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内容对“农远”工程三种模式关注不够,学生对三种模式并不是太了解;另一方面是对三种模式的实践机会不多,对卫星收视的实践操作机会更少。

5.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有待提高

将信息技术与学生今后将要教的课程进行有效整合是免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最直接的体现。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同学是将信息技术用于新课程引入、教学内容展示和与学生的互动,而对于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即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学生的关注度较低。

6. 对教育技术领域新的技术或应用的关注度不够

免费师范生作为师范生群体中的佼佼者,必须拥有数字化学习、终身学习的精神,不断关注新兴的数字化工具并用来支持学生的学习。但从调查结果看,教育技术领域一些新的技术和应用趋势对免费师范生来说都显得很陌生。对于电子白板这样在业界已开始广泛应用的教学媒体,学生的熟悉度仅为2.32。

(二)建议

1. 建立面向专业学习的免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机制

目前大部分高校将免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过分依赖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甚至将免费师范生应该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等同于该课程的课程目标。“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作为培养免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主要平台,对免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更重要的是以该平台为依托向师范生的所属专业进行辐射和延伸,重点培养师范生将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延伸到自己的专业学习中,在专业学习中对教育技术能力进行潜移默化。比如专业任课教师倡导学生以小组协作的形式开展专业学习,强化学生协作学习能力培养;倡导学生以电子作品的形式提交专业课程作业,强化免费师范生对常用软件的使用能力和对资源的搜集、整理及二次开发的能力;倡导学生将教学设计的思想贯穿在自己的专业实习或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

2. 建立面向混合学习的免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

混合学习是面对面的课堂学习(Face-to-Face)和网络学习(e-Learning)的有机整合,[5]其核心思想是采用不同的媒体与信息传递方式促进学习,促进教学效果最优化。鉴于学生反映的没有足够的时间、缺乏有效的实践等问题,对免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可采用混合学习的方式,即教师面授与学生在线学习相结合、小组协作学习与基于Web的自主学习相结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结合。教师面授主要是强化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学生在线学习主要是通过专题网站和讨论区进行扩展性学习,是对教师面授教学的有效补充,同时也可改变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兴趣不浓的现状。小组协作学习与基于Web的自主学习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在以任务和项目驱动的学习环境中加强学习伙伴合作和个人提升,进而达到教育技术能力的有效提升。

3. 更新免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内容

从调查走访的情况来看,部分学校将免费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等同于以往的普通师范生的培养,忽视了免费师范生在教育技术能力结构与普通师范生的区别。免费师范生与普通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结构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免费师范生在教育技术能力方面要体现创新性教师和示范性教师培养的要求,既要能胜任城镇中小学教学的要求,又要能胜任农村中小学教学的要求,他们在教育技术能力方面的要求比普通师范生更高。此外,部分学校制定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大纲只是根据以前的培养大纲进行了微调,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以往应掌握的工具和软件已被淘汰,但仍赫然出现在其培养大纲中,而一些新的工具和软件比如电子白板、社会性软件却未被提及。这也正是调查中很多学生对教育技术领域一些新的动向和技术知之甚少的原因之一。所以,免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内容既要根据他们未来岗位的要求进行更新,同时也要根据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进行更新。

4. 强化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71.6%的免费师范生反映其技术操作不够熟练,这说明免费师范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较为欠缺。要提高免费师范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于学校而言,一方面要加大设备方面的投入,同时要适当增加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的实践学时,让学生有充分实践来进行实践能力训练;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纳入到免费师范生职业能力的考核当中,作为其能力考核合格的重要指标,促进学生不断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同时可以以院系为单位开展诸如课件制作、Flas制作和网页制作之类的课外学术竞赛,激发学生对提高自身实践动手能力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EB/OL].省略/zwgk/2007-05/14/content_614039.htm.

[2]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J].中国电化教育,2005,(2):5~9.

[3]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NETS for Teachers 2008[EB/OL].省略/standards/nets-for-teachers.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