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级林业职称论文

高级林业职称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3 15:14:13

高级林业职称论文

高级林业职称论文第1篇

    一、县级林业部门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现状

    通过对南方某林区县级林业部门会计人员年龄、学历、职称等方面的调查,了解到当前该县林业部门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现状如下:

    1.会计人员总数量。该县级林业部门现有在岗的会计人员共42人,其中男会计30人,占总人数的71%,女会计12人,占总人数的29%。

    2.年龄与学历情况。在现有在岗的42名会计人员中,年龄在31—40岁的16人,占总人数的38%,41—50岁的19人,占总人数的45%,50岁以上的7人,占总人数的17%。具有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19人,占总人数45%,具有中专学历的人员10人,占总人数的24%,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13人,占总人数的31%。

    3.专业与职称情况。在现有在岗的42名会计人员中,具有会计专业学历的人员9人,占总人数的21%,具有经济管理等会计相关专业学历的人员24人,占总人数的58%,与会计专业不相关的人员9人,占总人数的21%。而无职称人员11人,占总人数的26%,具有初级职称的人员27人,占总人数的65%,具有中级职称的人员3人,占总人数的7%,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1人,占总人数的2%。

    4.计算机水平与财务软件操作能力。在现有在岗的42名会计人员中,具有计算机初级水平的人员27人,占总人数的64%,具有中级水平的人员13人,占总人数的31%,具有高级水平的人员2人,占总人数的5%。而不会财务软件操作的人员13人,占总人数的31%,在别人指导下能使用财务软件的人员27人,占总人数的64%,能独立运用财务软件的人员2人,占总人数的5%。

    二、县级林业部门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信息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国家林业投资的快速增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到位,使会计理论和会计核算业务快速更新,从而使林业会计人员面临资金管理难度大,会计核算任务重的双重考验。因此,当前县级林业部门会计人员在年龄和专业知识结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财务软件应用能力等方面还存在如下问题:

    1.年龄结构不合理,林业会计人员学历层次偏低。在现有的会计人员中,30岁以上50岁以下的人员就有35人,占总人数的83%。可以说,这部分人是当前县级林业部门会计的中坚力量,而30岁以下的会计人员则没有。如果长此下去,势必出现会计人员断层现象,导致林业各项管理的脱节。同时,会计人员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在现有的42名林业会计人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人员仅有13人,占总人数的31%,而中专和高中及以下人员就有29人,占了总人数的69%。而且,高学历人员大多分布在局机关,基层单位很少。

    2.会计专业学历人员较少,从业人员的职称偏低。在现有的会计人员中,会计专业毕业的人员仅9人,占总人数的21%,而非会计专业毕业的人员就有33人,占总人数的79%。因而,使得目前仍有少数会计人员,在没有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之前,就仓促上岗。同时,从业人员的职称偏低。在现有的林业会计人员中,无职称和初级职称的人员就有38人,占总人数的91%,而具有中级及以上人员仅有4人,仅占总人数的9%。而且,高职称人员都集中在局机关,而基层单位一个都没有。

    3.计算机水平较低,独立操作财务软件的人员偏少。由于会计专业毕业的人员少,很多人没有进行正规的财会理论知识学习,计算机水平和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仅靠后续教育培训。因此,使得目前县级林业部门会计人员计算机水平较低,独立应用财务软件的人员偏少。在现有的林业会计人员中,具有计算机初级水平的人员就有27人,占总人数的64%,中级及以上人员只有15人,仅占总人数的36%。同时,不会操作和在别人的指导下能操作财务软件的人就有40人,占总人数的95%,而能独立操作财务软件的人只有2人,仅占总人数的5%。而且计算机水平高和能独立操作财务软件的人员都集中在局机关,基层单位一个都没有。

    4.会计机构设置不健全,基层人员的业务难以提高。目前,县级林业部门除少数单位实行独立核算外,大多数单位都在林业局进行集中核算。由于这些集中核算的单位没有设置完整的会计机构,只设一名报账员。凡发生经济业务,报账员只记一下现金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每月或每季度到局报一次账。至于成本的核算,经费的支出等会计业务事项,完全由计财股主管会计操作,报账完成后,由局打一份报表就算报账完毕。因此,报账员完全脱离了会计业务,没有机会从事会计核算工作,当然就没有机会操作财务软件。从而,导致基层会计人员业务生疏,会计核算水平难以提高。

    5.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低,难以适应会计改革的需要。由于县级林业部门大多数会计是“半路出家”,是林业局土生土长培养起来的,而大中专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的人员少,理论功底不高。随着国家会计改革进程的加快,会计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仅靠后续教育的学习,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使得大多数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难以适应会计改革的需要,而最终被“淘汰”。

    6.基层单位软硬件设施落后,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目前,因林业局对基层单位账务实行统一集中核算,基层单位没有设会计,只设一名报账员。除县林业局计财股配备有专用电脑和打印机,安装有会计电算化软件外,大多数基层单位则没有购置电脑、打印机和安装财务软件,办公自动化软硬件设施配备严重滞后,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也就难以提高。

    三、提高县级林业部门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思路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体,既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也是会计风险的主要承担者。而会计工作质量的好坏,则决定于会计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一方面受会计人员业务技能水平的影响,另一方面受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品行的影响。

    1.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对林业会计工作重要性认识。目前,我国林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给林业会计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级领导,特别是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的领导,要高度重视财务工作,加强对林业会计工作的领导,提高对林业会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重视财务工作,就是重视林业的发展。抓会计工作,就是抓单位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新时期赋予林业财务工作者的新使命,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林业对会计工作的新要求。

    2.组织学习培训,提高林业会计人员专业理论水平。要想提高林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必须要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实行自学与培训相结合的方法。一是鼓励会计人员参加会计专业自修考试、函大和电大的学习,提高会计理论水平。对取得会计专业专科和本科学历的人员,由单位报销教材费、学费和必要的路费,县林业局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力争使全部门85%的会计人员达到会计专业专科水平,15%的会计人员达到本科以上水平。二是组织会计人员参加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及时组织所有的会计人员参加财政和林业主管部门举办的业务知识培训班学习,使全部门所有的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全部合格,95%以上的会计人员达到计算机中级水平,并能熟练的操作和应用财务软件。三是引进大专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到基层林业单位工作,优化林业会计的年龄和知识结构,培养林业会计后备人才和未来“领军”人才。四是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到县内本系统、外系统和出县交流,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增长他们的知识和才干。

    3.建立会计机构,提高林业会计人员实际业务水平。根据《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凡独立核算单位都必须设置独立的会计机构,配备合格的会计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并开设银行账户,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建立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合理设置岗位,实行不相容岗位和职位相分离的原则,避免职责交叉和混岗现象的发生,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权限,在工作中形成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机制。同时,为适应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要求,凡独立核算单位必须购买统一的电算化软件,实行电算化核算,让所有的会计人员都能熟悉电脑操作程序,逐步熟练的操作财务应用软件,以提高林业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逐步做到全部门会计信息传输的无纸化,以实现林业会计核算质量的提升。

高级林业职称论文第2篇

亲身经历

[日期:2010-02-04] 来源:职称 作

者:

职称 zhichenglw.com 整理

教育论文.经济.管理.医学.计算机.建筑.施工技术论文,工程技术,社科类,企业管理,经济管理论文,农业论文,金融论文)核心期刊,部级期刊,省级期刊,大学学报征稿,教师职称,医生职称,护理职称,经济职称,经济师职称,计算机工程职称,政工职称,会计职称论文写作指导,职称论文写作发表服务快速发表!

电子邮件:zhichenglw@vip.163.com

联系QQ:714068774

咨询热线:021-50933851

昨天上午,我收到瑞安市教育局发来的短信,通知我于今天下午到温州二十一中参加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论文答辩。我正想做准备呢。我提交答辩的论文是我的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简缩版。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肯定比这次论文答辩要正式得多,而且向我提问的是四位大学教授和一位中学特级教师,那次我都顺利通过了。虽然我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但是我的心里还是没底,尽管我对论文的内容已经相当熟悉,我还是把论文从头到尾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看了N遍。为了给向我提问的评委留下良好的印象,我把必答的五百多字的论文摘要背了下来。不过,还好,看了两遍,基本上就记住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是心里就是没底。

今天下午13点30分,我和萍搭载安的轿车去温州。今天的车开得不是很顺,本来预计40多分钟就可以到达目的地的,可是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们还在路上。14点46分,离目的地还有几分钟车程时,坚给萍打来电话,已经轮到萍了。通知上说,不按时到者按自动放弃论处。这个紧急电话顿时使车内的空气变得紧张起来,尤其是萍特别紧张。仔细一想,不对啊,通知上说,论文答辩时间不超过15分钟。我和萍是同组,她是13号,我是14号。按每人答辩用时10分钟来算,论文答辩从13点30分开始,轮到萍应该是15点30分左右。我安慰萍,也自我安慰,如果取消我们的资格,我们就投诉,我们绝对是有道理的。屋漏偏逢连天雨,紧急电话来的时候,汽车不幸遇上了红灯。红灯一过,向左拐100多米处就是温州二十一中。我和萍不等安把车停好,就先跑着进二十一中了。刚进校门,我们迎头碰上同事进、财等几个,他们已经答辩结束要“打道回府”了。他们一句“你们怎么才来?”更加剧了我们心中的不安和紧张。跑不了几步,我们又碰上我们的大学同学芳,她好像也知道已经轮到萍了,赶紧给我们指路。我们小跑着跑进阶梯教室,萍小心翼翼地连声向接待我们报到的老师陪不是,签了名,领到了一张写有序号的纸。我们连忙拿着号码纸,又是一路小跑,碰到同事鑫,他好像也知道轮到萍了,急忙给我们指路。我们狂奔到五楼,却发现我们A组才轮到8号。Oh,my god!吓死我们了!走廊上已经聚集着十几个人,都等待着轮到自己。虽然今天没有太阳,但也没有风,走廊上的气氛让我感到有点燥热。我在答辩的教室外观察了一下,参加A组答辩的有三位评委,一男两女,我只认出男的是温州市政治教研员林老师,两位女评委我从来没有见过。

今天的天气够闷热的,我不想在五楼呆着,于是下去走走,散散心。下去走了一圈,害怕错过了,又跑到五楼看看是不是快要轮到自己了。这样反复了几次,最终确定下来,答辩一般需要15分钟,评委

在每人答辩结束后还要做一些记录,中间还要休息一下。于是我放心地到操场上溜达。在操场上,我很无聊,于是决定背一背论文摘要。刚背了不久,我突然发现脑子一片空白,看来我是比较紧张的,虽然手和腿还没发抖。幸好我还没上场。我就在跑道上踱来踱去,反反复复地背了N次。OK!这时,萍打来电话说,快要轮到她了。我到洗手间放松了一下,镇定自若地向五楼走去。

我到五楼后不久,萍就进答辩室了。这时我的心态已经调整得差不多了,一点儿也不紧张,也没有了先前的焦躁不安。在等待萍出来的时间,感觉一下子就过去了。萍出来后,她跟我说:“刚才评委问了我一个问题:你这篇论文对同行要有什么借鉴意义?这个问题问得很意外!”

萍出来后,该轮到我了。我问了门外的工作人员,我是否可以进去了,他告诉我,还要等等。等了几分钟,他示意我可以进去了。我推开了答辩室的门,微笑着向评委们点了点头,并向他们打招呼:“各位评委,你们好!”我还没坐下,教研员林老师就叫我等等。那好吧!我就坐在我答辩的位置上等,趁这个空档,适应适应环境,调节调节心理。我平心静气地打量着答辩室里的四周,只见两位女评委还在纸上记着什么。

高级林业职称论文第3篇

材料袋封面的内容应该填写清楚、完整,材料袋封面的“单位”填“西南林学院”,“单位性质”填“事业”。“专业”栏应填写申报人现从事的具体教学学科或教研学科名称,如从事英语教学的应写成“英语”,此专业是申报专业,也是获得晋升后职称证上的专业名称。“是否破格”一栏属于破格的“是”不属于的填写“否”。

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推荐评审表》填写要求

(一)评审表封面的“现任专业技术职务”和“申报何职务任职资格”均须填写全称,如申报“高级工程师”不能简缩成“高工”,“工作单位”一栏直接填写“西南林学院”,不需要具体到院、系等部门。主管部门为“云南省教育厅”。

(二)表一“基本情况”应认真如实填写完整,“学历何时何院校何专业毕业”一栏应填写完整,“职称外语考试情况”一栏属免考对象的则填写“免考”。贴上本人近期免冠照片。

(三)表四“担任过的主要专业技术工作”为任现职以来完成的教学、科研情况。

(四)表七“任现职以来主要著作、译文、论文、调查报告登记”中“本人承担部分”填写主编、参编,第几作者等排名。评审表中的内容和顺序和其他表格中此内容和顺序相一致,其著作、论文的顺序为:主编、参编、独撰或第一作者(SCI、EI、ISTP、SSCI、中文核心在前,其他期刊在后)、第二作者、第三作者依次类推。提交的所有著作和论文应该是正式出版和发表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参考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期刊要目总览》(2004版),该目录见人事处网站。

(五)表八“任现职以来培养人才情况登记”为指导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情况。

(六)表九“任现职以来历年考核登记”中“考核等次”应根据申报人员每年年度考核情况进行如实填写。

(七)表十“自我鉴定”用手写签名。

三、《申报专业技术职务履职业绩一览表一、表二》填写注意事项

(一)《申报专业技术职务履职业绩一览表(一)》

表中“减免工作量情况”栏由所在部门核实,领导签字、盖章;“教学业绩”由教务处审核签字、盖章。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和受聘人员额定工作量见《西南林学院指导性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西林[2000]31号和《西南林学院受聘人员额定工作量》(试行)文件。

(二)《申报专业技术职务履职业绩一览表(二)》

1.表中“论著、论文”的内容、顺序与《评审表》中内容、顺序相一致。“论著、论文”栏由部门审核签字、盖章;“科研项目”栏由科技处审核签字、盖章。其著作、论文的顺序为:主编、参编、独撰或第一作者(SCI、EI、ISTP、SSCI、中文核心在前,其他期刊在后)、第二作者、第三作者依次类推。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参考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期刊要目总览》(2004版),该目录见人事处网站。

2.“科研项目”

“科研情况”要严格按照表中要求填写,科研项目需要提交项目立项书或结题报告等有效证明,成果鉴定证书、专刊证书及各类奖励证书等,装订于“相关证件、业绩、成果材料”中,并制作目录,按目录顺序整理装订。

四、其它要求

1.《专业技术任职资格推荐评审表》2份,必须是16开双面打印以利于获得晋升后存档。根据云职改办〔2008〕1号文件精神,从2008年起不需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履职考核表》。

2.《述职报告》和《申报专业技术职务履职业绩一览表表一、表二》资格审查时提供一份,资格审查通过后各复印25份,并按述职报告1份、履职业绩一览表一、表二各1份的顺序订成25份,以利于评审时每个评委审阅,《述职报告》、《业绩一览表表一、表二》16开单面打印后,复印扩大成8开。

3.“相关证件、业绩、成果材料”需要单独整理成册,顺序按教师资格证书、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聘书、职称外语、计算机考试合格证书、获奖证书、科研证明材料等顺序整理装订。

注:现任专业技术职务聘书从2008年起申报职称必须提供,申报人员到人事处报名登记后,交一张照片人事处给予补办。

高级林业职称论文第4篇

由于各行各业都要评职称,评职称就要有论文,就要考外语,于是,催生了好些相关产业。别的不说,单就论文,网上产、销、发表一条龙服务,生意兴旺极了。据说,如果需要专著,也一样有人。是什么价,不,只代为找发表刊物是什么价,一清二楚。同时,什么等级的刊物什么价,增刊什么价,非增刊什么价,也一清二楚。而且这些年由于需求增加,刊物索要的版面费也与日俱增,前两年几百元可以搞定的刊物,现在非几千元不办。

国人做什么都喜欢运动式,全民一起上。连收藏都搞运动,街头大爷大妈,看了若干期的鉴宝电视节目,摇身一变,就成收藏家了。全民收藏,古董有限,于是也催生了两个行业,一个是造假,一个是盗墓。从收藏,变成盗墓。多少年都没挖到的竹简,也成批地出土,倒腾到香港,然后由清华北大买回来,你说神不神。职称跟收藏一样,全民都评,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科研论文”,于是,只好造假,只好盗掘(抄袭)。弄的真正该做学术的地方,也造假和抄袭成风。

不过,有人告诉我,古代也好不了哪儿去。清朝太医院考医士,也考八股,而且录用主要看字写的好不好。考生只要文字大体通顺,一手馆阁体的好字,懂不懂医术都可能被录取。一查,还真有这么回事。清代考试,八股当家,学校里自不必说,进学回家,有了秀才功名,必须要应付的是每年两次的考试,一考就考八股。总是考不好,功名就有得而复失的危险。再往上爬,举人,进士,或者优贡、拔贡,都要考八股。就是进士及第,点了翰林,也得经过大考,考过了,翰林才能转正。到处都在考八股,太医院取医士,考考八股,也没有什么稀罕。不看内容看字体,其实是考八股的惯例,八股文章,代圣贤立言,原本不要什么创意,把文字写顺了,别出错,别犯禁,字体优美一点,当然就是科门高第。太医院的医士,按这个路子取,也没错。

但是,按道理,医院取的是能看病的人,能不能做八股文章,字写的好与丑,其实没大要紧。跟我们现在评职称一样,各行各业,要的是能做事的人,跟会不会写科研论文,没有太大的关系。没有职称,不仅脸上无光,而且工资低人一头,而且某些重要岗位,还不能上。所以,没办法,就得生造,就得去买。买了论文,再糊弄一个外语,跟评委勾兑勾兑,怎么的,也弄一个职称。职业技术职称有了,但职业技术却没了。就像太医院凭一手好字和八股文章上来的医士一样,看病肯定是不灵光的。因此,各行各业,都集聚了一堆堆的拥有各级专业技术职称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俗称人才。一般惯例是,哪个行业这样的专业技术人才越多,哪个行业的专业技术水平就越差。好在,这样的地方,大多是官方机构,或者是官办的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充斥着各种有高级职称的人才。大学里,居然变成倒金字塔,教授最多,副教授次之,讲师最少。

高级林业职称论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 高职 现代林业技术专业 核心课程 衔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B-0048-02

2014 年,教育部办公厅公布首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规定中等职业学校现代林业技术专业 8 门专业核心课程,高职高专林业技术专业 9 门专业核心课程。中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的精准衔接是中高职专业衔接的核心,本文通过分析中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的现状,提出中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精准衔接原则及措施。

一、中高职衔接的现状

(一)现代林业技术专业衔接现状。从 2007 年开始,桂林林业学校现代林业技术专业学生可以对口升学到广西生态职业技术学院,从对口考试、5 年一贯制、“3+2”模式,到如今的“2+3”模式都是与广西生态职业技术学院衔接办学。2007 年现代林业技术专业学生对口升学率为 46% ,如今是100%,2007 年至 2015 年现代林业技术专业对口升学率详见图 1。

(二)中高职合作现状。2014 年 3 月桂林林业学校与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向广西教育厅申报了“中高职衔接园林、林业专业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课题,2014 年 9 月 12 日被正式批准为“广西 2014 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一级立项。根据项目要求,桂林林业学校现代林业技术专业与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制定了《现代林业技术专业(“2+3”五年制)教学标准》。2015 年 7 月 18 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召开了中高职院校合作办学工作研讨会。会议就“2+3”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高职衔接专业招生、教学队伍能力提升与共享等进行了研讨。2015 年 11 月 3 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按照广西教育厅关于做好我区高等职业院校对口帮扶中等职业学校工作的有关要求,经甲乙双方协商,达成合作共建专业教学资源库、实训基地的有关事项。

(三)中职现代林业技术专业学生现状。中职现代林业技术专业学生数学、语文基础较差,普遍对文化基础课程不感兴趣,在林业专项设计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只能完成一些林业基层生产单位的伐区设计、造林设计和抚育采伐设计项目。学生对专业认识不足,缺乏学习动机,在自我学习上存在较大的困难,有的班落后层次的学生数甚至达三分之二以上。

二、中高职现代林业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衔接问题

(一)中高职核心课程名称重叠。现代林业技术专业目前是“2+3”中高职衔接模式,其核心课程的培养计划还是沿袭分段式课程结构,中高职专业核心课程名称完全相同的有 4 门,课程名称相近相似有 3 门,只有中职“森林资源管理”对应高职 2 门课程,具体设置比较见表 1。

中职现代林业技术专业 8 门专业核心课程,分别为“森林植物识别”“森林植物生长与环境”“森林调查技术”“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林木栽培与经营技术”“森林资源管理”“林业政策与法规”。高职高专林业技术专业 9 门专业核心课程,分别为“森林植物”“森林环境”“森林调查技术”“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森林营造技术”“森林经营技术”“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林业法规与执法实务”。中高职教材专业核心课程名称重叠,不可避免地产生专业课程教学重复的现象。这不仅会造成中高职教育资源与学习时间的浪费,而且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中高职核心课程教学内容重叠。中职教材建设相对滞后,部分中职核心课程采用高职教材,课程教学内容出现重复现象,而且课程设置本身重复性较高,造成了教育资源与学习的双重浪费。林业类中高职核心课程设置重复率达到 90% 以上,比如“森林调查技术”“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林业政策与法规”等课程,中和高职都开设了这些课程。

林业类中高职课程的授课内容也有很多重叠的,例如“森林调查技术”课程,中职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是: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知识;会使用常用的测量仪器;会识别地形图;掌握树木及林分材积(或蓄积)、生长量、材种出材量;能进行林分调查。高职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是:本课程是由数理统计、测量学、测树学三部分内容所组成,阐述了对林业试验、林业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小区域平面图测绘和地形图应用;有关林木的数量测算、质量评定和生长动态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方法,是一门内容广泛、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较系统的、必需的林木测算、统计分析和地形图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在林场、林业站、勘察设计院等林业系统从事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规划设计调查和作业设计调查工作。对比以上“森林调查技术”课程可知,中高职授课的内容中林木测量、林地测量、林分测量的内容很多都是重复的。高职主要多一些统计分析,林木、林地、林分的测量内容与中职基本相同。

三、中高职精准衔接的探讨

近年来,国家对高职教育越来越重视,投入数额庞大,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林业技术专业是国家林业局确认的重点专业、广西高等学校优质专业、广西“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可以通过中高职衔接课题的研究来实现中职、高职院校资源的互补,最终达到“2+3”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此,应统筹安排教学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吸引优秀初中毕业生通过职业教育走上成才之路。

(一)开发中高职衔接一体化培养专业教学标准。结合 2014年度“中高职衔接园林、林业专业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课题,组织开发中高职衔接一体化《现代林业技术专业(“2+3”五年制)教学标准》,为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提供基本教学规范。以现代林业技术专业为例,在一体化培养过程中,学生能从森林培育、苗木生产与经营、森林病虫害防治、林政管理、森林生态旅游岗位提升到规划、调试、管理、职业经理岗位,进一步提升到研发岗位,岗位工作任务复杂度和难度不断提高。

(二)教材内容精准衔接。如何实现核心课程内容精准衔接,需合理解决中高职之间教学单元划分、科学确定中职与高职相关能力领域,分层确立课程目标,鼓励中职与高职联合开发校本教材指导书。根据林业生产要求将课程设置为若干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单元;将数理统计知识、林业规划设计、植物生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监测评价等内容列入高职教育阶段,让中职学生毕业后继续接受高职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本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过程,涉及部分专业软件课的调整,比如 ArcGIS 中职课程标准降低,中高职部分都保留这门课程,高职标准提高,从专业方面要求学生对林业空间数据投影变换及与其他 GIS 软件数据互换等适用方面的掌握和操作,让高职的专业特点得到很好的体现。

(三)实训基地共享。林业技术专业是广西高校优质专业、特色专业、国家林业局重点专业。林业技术实训基地为部级示范性实训基地,主要培养为现代林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服务的技能型人才。应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林业技术实训基地,在满足院内学生实训的基础上开放基地,以资源共享理念,服务中职学校,最大限度发挥社会效益,实现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共享型运行和管理机制研究。例如,高职院校林业技术实训基地主要有湿地松母树林、法正林基地、速生丰产林基地、地面气象观测场、森林病虫害监测防治技术实训基地、植物吮驹暗龋实训基地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可以实现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双方共赢,为实现科学、有效、规范的中高职衔接积累有益经验。

(四)加强教研活动。中高职林业专业应加强交流沟通,联办教研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每学期开学由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合作召开课程衔接的教研活动,确定教学计划、课程表、教材选用目录,交流心得。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每学期中高职专业核心课教师定期开展一次教学质量活动月检查,进一步提高中职学校教学管理水平,提升中职学校专业核心课教师教学质量。每学期末组织所有参与“2+3”教学的教师进行讨论,分析学生特点,并对既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选取和现实生活较为贴近的部分,设计学生参与度高的教学互动环节。

【参考文献】

[1]朱能军.中高职课程及教学内容衔接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9)

[2]刘 凌.试论中高职课程内容的衔接[J].职业技术教育,2007(6)

[3]张惠君.会计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衔接问题的思考 [J].价值工程,2013(15)

[4]苏付保.高职院校服务社会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柳州师专学报,2014(4)

【基金项目】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中高职衔接园林、林业专业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20140129)。

高级林业职称论文第6篇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倡合作学习精神,引导学生从生活源泉中不断吸取发展思维和语语言的养料,在文字教材和生活教材的结合中,开辟了课程学习的广阔天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级职称个人述职报告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高级职称个人述职报告一

本人___,女,现年38岁,1997年6月毕业于xx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同年8月参加工作。20_年9月获得中学二级教师资格。20_年通过自考取得湖南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凭。从教至今已有16个年头,现担任株洲市学校的语文教师。下面是我晋升中一职称的述职报告。

一、立场坚定,政治素养高。

虽然很多年来我的政治面貌一栏一直是群众二字,但我从没把自己当一个社会的旁观者。我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为荣,以自己生活在中国为傲。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关注北京奥运上海世博汶川地震,也热情参与株洲创卫创文创模,做一个积极维护国家形象有责任感的中国公民,做一个城市建设人人有责的株洲市民。

二、扎实勤勉,教学能力强。

从踏进师范那条大门开始,我就一直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求自己。参加工作后,我认真钻研课本,虚心向他人请教,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次课,批阅好每一本作业。每每碰到教过的内容,我总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课标的新要求重新斟酌教学目的,以第一次教的心态面对那些熟识的老朋友。由于自己的用心专注,所教班级语文成绩总是不断提升。上一届毕业班110、114班中考语文A等率达到60%,远远超过市平均20%。至于作文教学,我深知授之鱼不如授之渔,所以非常重视学生的互评互改写反思,自己再次评阅时也是毫不吝啬自己的评语和欣赏之词,还经常进行面批。如此,一次作文的评改不仅是写作水平的提升,而且也是一次心灵的沟通交流。20_年,我和学生与时俱进,在新浪博客上开辟了我们的习作天地,将同学们平时写的好的大作文、周记、演讲稿传到上面。学生写作的兴趣与日俱增,上一届110班的谭惟楚、刘薇、易心婷同学更是有多篇文章在株洲晚报上发表。现在我们的博客演绎那扯淡的青春已经3周岁了,它不仅是新一届学生的习作的乐土,也成了往届学子们回首的恋恋故园。我自己关于作文的`论文《朱笔轻点,朵朵花开》、《用作文讲评的火,点亮学生的语言之灯》分获市二等奖、省一等奖,并先后11次在各级学生作文大赛中获指导一、二、三等奖。

三、春风化雨,德育行天下。

教书育人,缺一不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常利用语文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品德方面的熏陶,带领他们徜徉中华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领略祖国的壮丽山川秀美风光,拜见古今中外的名人,感受时代脉搏的跳跃,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伟人崇高品质的向往。在当班主任的日子里,我尤其注重爱和诚信的培养。我们在班上设立了天使旅行箱,就为了集体外出游玩时班上同学一个都不能少,我和他们一起为《读者》报道的那位有103个孩子的贵州乡村教师李老师以及他的学生们捐款捐物,刘安之同学一次性捐出他3000元的奖学金。我们自发的为兄弟学校淞南中学一位患白血病的同龄人奉献爱心,我们及时向班上一个有自杀倾向的同学伸出了援助之手,还因此创建了一个独特的班级节日饼干节。现在他们已各奔东西,但每年的10月30日,奥利奥、徐福记饼干的的香甜依然萦绕在我们身旁至于诚信,我告诉我的每一个学生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一张的名片。71班,曾和我一起寻找失落的诚信;110班的学生,都是当诚信遭遇盗版的当事人。稚嫩的肩膀在渐渐学会责任的担当,我也积极鼓动他们参加社会上的公益活动教师高级职称述职报告8篇工作报告。20_年,为了转化一个孩子,我动员他的母亲参加了株洲市的集聚萤火,保护母亲河的徒步湘江活动,然后亲自陪着他们从株洲走到湘潭。今年的五一,我又带着5个学生跋涉在湘江两岸,并全部获得走完全程的荣誉证书。现在他们已经毕业,却道:谭老师,明年徒步湘江报名记得叫我,我还要和你一起走!

四、毫无保留,关爱小年青。

让我感动的还有身边几个小年轻。因为学校新老教师传帮带的活动,我有幸成为了他们的师傅。每当他们有什么疑惑困扰,我总是悉心询问,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或办法。我也常常去听他们上课,然后和他们促膝交流,一起商讨这篇文章的授课方案或某个问题怎么提针对性要外出赛课了,我和他们从最初的导入语开始,认真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斟酌课堂的亮点。虽说自己也才疏学浅,但他们凭着那股子勤学好问、刻苦钻研的精神,不仅把自己的学科打理的风生水起,而且在校内外的赛场上技压群芳载誉而归。伍慧老师在今年11月初的芦淞区语文创新高效课堂教学比武中夺得一等奖。另一位叫饶婷的,未到而立之年,却已经挑起了我校双主阅读课题的大梁了。

五、笔耕不辍,教学无止境。

学无止境,教书亦是。除了平时的常规教学和校内学习,我还广泛的阅读相关的理论书籍,并对平时的教学成果或反思进行归纳总结,形诸文字,先后有《浅谈中学生常见错别字的成因及对策》、《让玫瑰,在校园轻轻绽放》、《巧化尴尬,玩转课堂》等多篇论文获省市一、二等奖。虽然因为辞职的原因被迫中断了继续教育证上的升格,但自20_年9月踏上株洲市外国语学校这片沃土后,我又积极投入到各类继续教育的培训,和同事们奋战在校本课程的田野,在网上接受非学历的远程教育,学习新课标,去兄弟学校研讨交流。现在,我又和大家在双主阅读的这条大船上扬帆起航了。

教书之路漫漫兮其修远兮,育人之责任重也道远。既然当初选择了这条道路这扇校门,无论坎坷抑或通达,无论门内是春华秋实还是秋风萧瑟,我也定将一如既往的跋涉苦修,就为了青春飞扬时的那份承诺和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

高级职称个人述职报告二

一、首先,谈一谈教学工作。

在教学中,我首先注重一个“钻”字。

努力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及时掌握学术动态,深入领会课改精神;努力钻研教材教法,熟练掌握学科知识,科学运用教学策略;努力钻研学情学法,真切了解学生心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正因为一个“钻”字,所以,我的教学风格日臻成熟,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历年中考中也比较理想,成为领导心目中值得信赖的初三年级把关教师。也正因为一个“钻”字,所以,我连年被学校评为优秀公开课教师,先后六次在进修学校做历史学科公开课,先后两次做吉林市级公开课,先后四次在进修学校做历史教学成果交流,一次做吉林市级教学交流,20_年,在东北三省历史年会上,我参加了说课、教学设计和论文的竞赛评比活动,并分获一等奖。另外,我还积极参加各级教育教学竞赛活动,先后获得了蛟河市历史教学新秀,蛟河市全天候教师,蛟河市双十优教师,蛟河市“三课一研”优质课教师,吉林市第二届班主任论坛大赛一等奖,吉林市学苑杯历史故事大赛一等奖,说课大赛特等奖等多种荣誉和称号。

在教学中,我还注重一个“悟”字。

我是一个对教学很用心的人,也是一个很善于琢磨、很善于反思的人。琢磨教学与教法,反思成败与得失,并善于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整理成文。先后有《学会倾听》等七篇论文在《蛟河教育》上发表,有《塑封的泪痕》等三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吉林教育》和《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

在钻研教研的同时,我也特别热衷于科研,而且取得了较多的科研成果。随着科研与教研的不断深入,我的眼界和境界也在不断得到提升。

20_年,我还担任三年七班班主任的工作。经过和所有科任老师的共同努力,我们创造了很多个“一”:职高升学人数全校第一;获得的红旗班全校第一;我班于佳奇中考总分全校第一,一年里无一起打架事件,安全稳定全校第一;中考免试生三人,虽然名列第二,但作为非重点班,远比第一更有意义。整个班级,相对稳定,特别和谐,家长非常满意。

二、其次,谈一谈自身的素质和今后的工作打算。

我自1992年参加工作至今,始终从事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先后被进修学校聘为历史学科兼职教研员、课改小组成员,是目前,蛟河历史教师队伍中,一个集全天候教师和双十优教师于一身的人。因此,本人专业知识比较扎实,理论水平比较深厚,教学经验比较丰富,创新意识比较强烈,再加上自己的一股钻劲儿和悟性,所以,我非常有信心胜任中学高级教师这一岗位。

不管这次是否被聘为高级教师,我都将在以后的工作中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以党员的形象,主动承担和出色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听从组织召唤,服从学校管理。

2、历史是动态发展的,所以要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永葆一种鲜活的探索精神,经常关注本学科的研究动态,从中汲取知识和学术营养。

3、进一步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增强自身的“信息素养”,实现教育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4、带领同科教师,加强对实用高效历史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探索,热心帮助中学一级二级教师提高业务素质,努力把历史学科打造成为我校乃至我市的`优势学科。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我说:给我一个更高的舞台吧!我将用不断增长的学识为杠杆,以课堂教学为支点,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为蛟河十中的振兴与发展,奉献出自己全部的精力与热情!

谢谢大家!

高级职称个人述职报告三

我19_年6月武进师范毕业,19_年8月评为小学高级教师,20_年7月取得小学教育本科学历。19_年至19_年6月在访仙中心校工作,19_年8月至今在开发区中心校工作,一直担任小学五、六年级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本人曾3次被评为丹阳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_年被评为丹阳市骨干教师,20_年被评为丹阳市学科带头人,20_年被评为丹阳市文明新风家庭。

本人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善于寓教于乐,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文明班级,素质教育先进班级,辅导的学生参加全国及省市各类征文中活动有二十多人次获奖,本人曾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科技辅导员、丹阳市十佳辅导员,多次被评为辅导区优秀辅导员。

几年来,本人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讲课生动有趣,学生很喜欢我的语文课,语文成绩名列前茅。本人也多次在辅导区及市级以上开公开课、讲座,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在教学之余,我及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近几年来,撰写论文多篇,3篇在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多篇在省级和市级论文评比中获一二三等奖。

高级林业职称论文第7篇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 园林专业 专业教育

园林是一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艺术和科学,是社会、自然环境和人文艺术的结合体。主要涉及园林的规划、设计和工程施工管理等几个方面。是建筑学、城市规划、树木学、花卉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测量学、工程学和美学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系。园林专业课程以园林规划设计为中心,综合确定、安排园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基础设施、空间综合布局、建设分期和投资估算的活动[1]。园林规划设计包括风景名胜区规划与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和公园规划设计等。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则是园林规划设计的成果体现,通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施工材料与施工艺术将图纸上的内容付诸与实践。目前,各大院校开设的园林专业都把园林规划设计和施工技术作为教学中的重点。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和生态城市建设的需要,园林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这就对高校的园林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体现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等方面。

一.园林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园林专业课程培养需要从具象的感知到抽象的思维再到具象的实施。查看很多设置有园林专业的高校,他们的专业培养目标大多为:具备园林规划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风景名胜区和各类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建设、园林等管理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从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从培养目标上看,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和管理是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应用性人才,这也是学校在制定该专业培养目标时,为学生制定的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2]。

二.目前园林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是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以相对应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3]。因此大部分设置园林专业的高校,主干课程为园林制图、园林艺术、园林建筑、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配置、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工程等。当前,以空间规划设计作为主导是国际上园林盛行的教学方式,而我国大部分开设园林专业的院校也都以园林规划设计为主,而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工程概预算等也被列入主干课程,这些专业的主干课程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大都是为理论加实践,有的课程例如园林制图、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都是以实践为主。

三.园林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

在现在的大学教育中,学生的培养目标大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师是教育中的首要角色,教师的类型及教育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就业方向。目前,园林专业的毕业生毕业时大致有三种途径,一种是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一种是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而绝大多数都进入企业,这些企业里面包括规划设计公司、房地产公司、园林工程公司和工程咨询公司等。从目前职业收入状况来看,从事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工程咨询(工程预算)等行业收入水平最高,甚至有些毕业生考上公务员之后又辞职从事本专业工作。由于就业状况良好,近些年来园林专业招生生源充足甚至竞争非常激烈,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的信誉和美誉,园林景观专业已变成设置该专业的高校的热门专业。

虽然园林专业现在招生和就业状况良好,但是也应该看到,很多毕业生刚开始就业时的困难和艰辛。目前查看各大网站的招聘情况,无论是景观设计师还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大都要求三年以上工作经验。这对于应届毕业生来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对于园林景观相关公司而言,则是保护企业的一种方式。因为作为招聘企业来说,他们深知刚毕业的大学生基本上用不上,无论是CAD、Photoshop亦或是3DMax、Sketchup等作图软件基本上没有一样精通,把他们招聘进公司,公司做了大学老师们应该做的事,教他们把这些常用的软件从会用到熟练。而这个专业跳槽的频率也很高,他们一旦学成,就会跳槽到待遇等各方面更优厚的单位去了。真正一毕业就能派上用场的学生很少,要么是在校期间自学的结果要么是花钱上培训班接受了外界的专业培训。所以很多园林专业的毕业生都感慨,上大学所学的知识能很快变成生产力的很少。

四.双师型教师在园林专业教学中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引进人才一般都是博士,园林专业也不能例外。进入高校的园林专业老师大都是从本科读到博士,研究生阶段都以科学研究为主,虽也能接触一些横向课题,但大都以规划设计类为主,很少能参与工程施工与管理等具体的事项,由高校毕业之后再进高校,进而由学生身份转变成教师身份。这种培养模式在传统研究性学科非常适宜,但是在园林专业这样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就显得有些被动和不合时宜。很多园林专业的老师,上课多以讲授理论教学为主,当涉及到实践部分的时候,仅仅照本宣科,因为很多实践知识他们也没有经历过。这样不仅耽误了学生,更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不负责任的结果。亦或是一些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老师上课仅讲授基本命令的操作,而能把几门专业课程综合起来,在风景园林美学、设计指导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性的园林景观设计设计平面图、效果图、施工图等的操作几乎没有。情况更糟糕的是,十年前上课的内容,到现在还在用,基本上没有更新,这无论是对学校的长远教育还是学生的长远发展,都是不利的。

学生就业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要能使毕业生良好就业,就应该在师资结构方面进行适当调整[4]。“双师型”教师是对职业院校教师提出的一种专业发展要求,以能力和技能为职业教育理念,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辅相成[5]。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专业教育中,师资配备是关键因素。“双师型”教师要求教师既要很强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过硬的实践经验,教师可以参加两个职称系列的评审,即高等学校教师系列和其所学专业对应的专业职称。园林专业的教师除了可以评讲师、副教授和教授,也可以参加工程技术系列职称的评审,即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和教授级工程师。园林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从现场调查、设计构思到最后的建设施工每一个过程都需要积累丰富的经验。所以笔者认为,高等院校(不仅仅是职业院校)设置园林专业的老师也都应该是“双师型”的,对教师有一个基本要求之后,才能鼓励更多的老师去参加工程系列的评审。目前园林专业的教师大都只参加教师系列评审,而很少有老师去参加工程系列的评审,因为工程系列的评审尤其是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的评审非常难,除了有发表的文章之外,更需要实践项目的支撑。目前,由于高校园林专业的部分老师参加了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工作,所以园林规划设计的相关课程可以在课堂上结合所参与的实际案列来讲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学生,会让学生更加投入和生动的学习,但是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工程概预算等这些与施工工地实践经验紧密相关的课程就很少有老师能够拿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讲授,学生上课也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跟时间脱节,学习效果也不佳。

五.园林专业“双师型”教师解决途径

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专门的针对风景园林专业的职业注册制度,而美国有47个州都实行了风景园林设计师考试注册制度,相关人员只有通过了由美国风景园林设计师注册管理委员会举行的注册考试才能执业[6]。所以要想推行“双师型”的园林专业教师,首先应在在职业制度上完善。其次就是要求园林专业老师有条件的都实行“双证”上岗,既要有教师系列支撑,更要求工程系列支撑。同时针对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要是企业里面进行专业的实践、挂职锻炼和现场考察,要多渠道的从社会上聘请园林专业技术人员、工程师进行兼职任教,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结构,使园林专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更加完善,推进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1]宋建军.邓健剑.甘德欣.园林学科研究方向及人才培养工作调适――基于园林升格为一级学科后的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2]刘滨谊.园林学科发展坐标系初探[J].中国园林.2011.06.

[3]林广思.关于规划设计主导的园林教学评述[J].中国园林,2009.11.59~62.

[4]郑秀英.周志刚.“双师型”教师:职教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目标[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7.

[5]张宝强.高校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探析[J].继续教育研.2010.10.

[6]金云峰.简圣贤.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园林系课程体系[J].中国园林.2011. 02.

高级林业职称论文第8篇

关键词: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F32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919(2012)03-0030-04

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国有森工林区资源的过度消耗,20世纪90年代以后,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出现了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至今林区“两危”的困境也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曾经支撑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发展的人力资源优势也因为“两危”的直接影响导致了严重的匮乏。当前,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要想与全国各个行业一样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现社会主义新林区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在林区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上加大投入力度,从整体上提高林区人力资源的开发水平,使其真正成为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

1 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人力资源现状

本文研究的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包括4个林管局,分别是松花江林管局、牡丹江林管局、合江林管局和伊春林管局,及其下辖的40个林业局、627个林场以及林产工业、林机修造、建筑施工和公检法司、科研院所、文教卫生、森林调查等单位。40个林业局跨黑龙江省10个地市、37个县(市)分布。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是全国最大的重点国有林区和森林工业基地,经营总面积1 009.08万h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2%;有林地面积846万hm2,占全国国有林面积的11.7%;森林覆盖率83.9%。据统计,2010年森工林区总人口155.8万,职工36.9万,离退休人员24.8万。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人力资源主要是指从事森林营造,森林抚育、管护、监督,森林采伐与更新,林产品生产、加工制造,以及从事林区教育、科学研究、林业和林区各项事务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并具有体力劳动能力和智力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

1.1 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人力资源数量状况

分析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人力资源数量是研究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工作的第一步。本文将从人力资源总量、人力资源年龄结构和人力资源性别结构三个方面分析森工林区人力资源数量情况。

1.1.1 人力资源总量

近五年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人力资源总量如图1所示。其中,在册职工人数、在岗职工人数和从业人员年末人数自2006年起逐年减少,2010年略有回升,且近五年间,年末实有离退休人数逐年增加。2010年,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在册职工总计369 757人,在岗职工总计262 094人,其中长期职工为237 332人,占在岗职工总人数的90.5%,临时职工24 762,占在岗职工总人数的9.4%。

1.1.2 人力资源年龄结构

据统计,2010年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在册职工369 757人中,30岁以下人员(含30岁)为44 074人,31~40岁人员是125 348人,41~50岁人员是146 648人,51岁以上(含51岁)人员是53 687人,人数比例如图2所示。人力资源队伍老龄化现象严重,30岁以下(含30岁)职工人数最少,仅占在册职工人数的12%。

1.1.3 人力资源性别结构

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人力资源性别结构长期男多女少,男女比例不协调。据统计,2006~2010年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在岗女性职工人数分别为79 250人、70 066人、68 555人、65 447人和67 123人,占在岗职工中的人数比例分别为28.43%、27.34%、28.49%、27.90%和25.61%,女性职工人数比例均不足在岗职工总人数的1/3。国有森工林区人力资源性别结构极其不平衡。

1.2 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人力资源的质量

1.2.1 学历结构

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人力资源队伍学历结构不合理,高学历人力资源匮乏。如2010年在册职工人数共计369 757人,其中大学及大学以上学历人员人数为21 171人,大专学历人数为72 243人,中专及中专学历以下人员人数为282 106人。较2009年数据相比,大学及大学以上学历人员人数和大专学历人员人数有所增加,中专及中专学历以下人员人数减少1 763人。

1.2.2 专业技术水平

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短缺,林业生产工作者及管理者整体专业技术水平同样偏低。据2010年数据显示,专业技术人员总人数为78 604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人数为11 449人,中级技术职称人员人数为34 484人,初级技术职称人员人数为32 671人。初级和中级技术职称人员人数较上一年有所减少,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人数增加了2 280人。

1.2.3 培训情况

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现有干部51 420人,其中党政干部5 545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18 258人,专业技术27 617人。近五年,国有森工林区举办各类培训班439期,培训干部共计74 093人,其中党政干部145期,共26 346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160余期,共19 568人;专业技术人员90余期,共

17 857人;后备干部400余人。国有森工林区现有工人10万人左右,培训过61 253人次。黑龙江省森工总局集中开展的大规模培训工作多采取脱产集中学习和回单位在岗自学、专题讲座和专题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在加大管理层和林区工人培训力度的同时,也注重林业教育工作者的培训情况,如2010年,黑龙江林业高级技工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培训了30名一线教师,解决了林业教育工作者知识更新的问题。

1.3 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劳动力流动状况

从黑龙江省森工总局政策法规处得到的调研数据可知,2007~2009年每年年末职工总人数均比年初职工人数有所减少,而2010年年末较年初职工人数增加了1 187人。新增加和调入的人员主要是由从农村招收、录用的复员转业军人、录用的大中专和技工学校毕业学生构成;减少和调出的职工人数主要是由离退休、开除、除名、辞退、终止解除合同、死亡等构成。从统计资料上看,2007~2010年录用的大中专和技校毕业生占新增加和调入人数的比例分别是33.05%、19.64%、34.22%和21.85%,但是大中专毕业生离职数占调入数的132%;另外,2010年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调离12人,调入仅有7人。 通过对比,高学历、高级专业技术人力资源流出明显大于流入,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见表1)。

2 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2.1 人力资源数量丰富,但人力资本存量较低

随着木材采伐任务的调减,国有森工林区在岗职工的数量明显富余。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2010年总计在册职工369 757人,其中长期职工210 800人,临时职工23 722人,下岗待安置职工人数

23 920人,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人员95 821人。今年,随着天保二期工程的实施,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人力资源富余的事实将更加凸显,大量富余劳动力需要转岗、安置,这给国有森工林区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力资本存量较低是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人力资源长期遗留的问题。这里提出的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力资本概念提出来的,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亦称“非物力资本”。由于这种知识和技能可能为其所有者带来工资等收益,因而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资本即人力资本。而森工林区人力资源整体文化背景、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素质偏低。因基层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有限,许多林业科研成果很难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即使有再多的尖端科研成果,如果没有林区职工相应的教育、培训、素质背景做基础,这些成果都很难转化为高效的生产率和较高的产值。森工林区仅有的高素质、高技能、高文化的人才,80%以上不在森工林区生产第一线工作,多集中于科研机构。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劳动力数量有限,且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员工比例不协调,人才分布存在地区性差异。另外,许多森工林区中层以上管理者缺乏经营管理知识和技能。管理层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创新才能、风险意识、战略规划意识都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2.2 不注重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教育培训环节薄弱

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职工对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在职职业与技术培训人力资本投资、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以及迁移与职业流动人力资本投资意识淡薄,员工没有明确的投资—收益概念。林区职工往往片面地从付出资金的多少来衡量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的问题,这一瓶颈大大增加了人力资本投资的难度。

在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虽然森工总局加大了对教育和培训的力度,但教育培训仍然是人力资源开发的薄弱环节,培训未形成完善的体系。以苇河林业局为例,近五年招收的员工大部分只有初、高中学历,且毕业后直接上岗,没有任何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过程;在桦南林业局,新入职的员工多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接受简单且重复的培训,师傅大多是高中及以下学历、45~55岁、资历较老的员工。近年来,随着领导者管理素质的不断提升,部分森工林区已经开始注重员工培训工作,《森工林区就业工作“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也明确提出 “要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并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但一些森工林区职工技能培训流于形式,只是为了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这期间难免会出现培训缺乏自主性,培训方式单一,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时间过短、无长久计划,培训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2.3 人才外流现象严重,无法协调人才的“留”与“流”

分析近几年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人力资源流动数据可知,人力资源的核心部分人才资源流失严重。例如2007~2009年,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人力资源流出人数均超过8 000人。在分析森工林区人力资源外流现象时,由于体制因素的影响,笔者将离开本单位但仍保留劳动关系的人力资源也纳入考察范围。仅2010年,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人员的数量已达到83 872人,占当年在册职工人数的22.7%,且流失的人员中,高学历和高技能水平的人才资源居多。大部分原因在于森工林区自身的特殊性和处于弱势产业的现状,以及森工林区整体经济欠发达,职工收入过低,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生活环境不如大中城市,加之部分林区人才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人才外流现象在森工林区很普遍,这一事实已严重制约了森工林区的快速发展。

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人力资源不仅外流现象严重,而且无法吸引人才到森工林区工作。例如高薪、高福利、完善的个人发展空间、良好的工作环境等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无法得到保证,致使近年来森工林区新增加和调入的人力资源中缺乏高学历、高技能型人才,新增加和调入的年轻职工多数为无工作经验的中专和技工校毕业生。目前,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正大力发展林产工业、替代产业、加强森林培育、节约消耗工作,而人才正是保证这些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留不住”人才与人才“净流出”正逐步侵蚀着森工林区的人才队伍,这是整个森工林区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不容忽视的致命性因素。

3 解决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3.1 抓好转岗就业安置工作,优化森工林区人力资源结构

随着2011年天保二期工程的实施,为了更好地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高人力资本存量,首先应该做好森工林区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安置工作。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增就业17.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7万人,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9.1万人。在依托林区建设“四大体系”(林业生态、林业产业、生态文化、林区社会体系)的同时,重点发展木材生产、营林事业、林产工业、多种经营、森林旅游产业,使这些产业成为吸纳林区下岗职工转岗就业的主要渠道。与此同时,应鼓励林区下岗职工依托林区资源优势,采取有效措施,以“庭院经济”为突破口,积极推动创业促就业。在解决好富余劳动力的基础上,逐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这样才能为更好地建设新林区、完成林区“十二五”规划要求。

3.2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本存量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最终目的是提高森工林区人力资本存量。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人力资本投资问题,首先应从提高森工林区人力资本投资意识入手,不断加强森工林区职工对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在职职业与技术培训人力资本投资、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以及迁移与职业流动人力资本投资的投资意识,这也是提高森工林区人力资本存量的前提。

其次,政府及森工林区人力资源相关部门应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注重员工的教育培训质量。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按不低于工资总额1.5%的比例安排职工参加教育培训。培训过程中,设立分层次、分类别的教学目标,对不同人群有针对性地完善教育培训机制,设立长期教育培训计划,采取多元化培训方式,完善教育培训内容,争取在较短时间产出最大的培训效果,使管理者和基层工作人员在职业素养方面得到真正的提高。

3.3 建立人才基金,调控人才外流

森工林区可以尝试建立人才资源开发基金,强化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机制,不断完善职工的福利待遇水平。人才资源开发基金的来源可以从各林管局、林业局和企事业单位的利润中按比例进行提取,这一比例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财务状况等具体问题具体实行,最后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和使用,根据人才资源开发的需要进行重点投入,确保投入—产出比例的合理化与公平化。

要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基金在调控人才流动方面的特殊作用,主动吸引林业院校高端人才来森工林区工作,积极引导高素质人才到森工林区基层特别是到林场工作,给予他们非常体面的薪酬福利,创造宽松适宜的发展空间,彻底解决高素质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问题。随着林区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二期天保工程的实施以及整个社会面临就业严峻的形式,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已具备了吸引优秀人才到林区工作的物质基础和机会。今后要在顶层制度设计上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特别是利用人才发展基金的调节作用,使森工林区的人才资源的吸引、流动、布局都能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雷小生,刘淑纯.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及其对林业部门的借鉴[J].湖南林业科技,2003,30(6):63-65.

[3]王玉芳,张晓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人力资源情况调查[J].林业经济问题,2007,27(4):151-156.

[4]沈颐秀.浅谈加强森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J].科技创新导报,2010(1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