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外贸会计论文

外贸会计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3 15:13:28

外贸会计论文

外贸会计论文第1篇

>> 国际贸易新环境下中国外贸比较优势问题的研究 当前贸易环境下对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思考 贸易保护主义下的中国外贸政策研究 中国外贸新动力 经济新常态下寻找中国外贸新姿态 新常态下中国外贸企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 新贸易壁垒加大中国外贸发展阻力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视同销售行为会计核算的再思考 中国外贸依存度的分析与思考 危机下中国外贸 政策的选择取向 千亿援欧下的中国外贸危机 调整转型格局下的中国外贸 国际贸易新理论对我国外贸战略的启示 经济危机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我国外贸企业应对策略浅析 完善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思考 中国外贸民用枪弹掠影(下) 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培育中国外贸竞争新优势 当前中国外贸易持续顺差的原因影响分析 主要国际贸易理论对中国外贸发展的启示 中美贸易顺差与中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任务贸易”指国际贸易中存在大量中间品贸易及服务贸易,货物贸易不仅仅指最终货物的进出口.

③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只选取2005、2008、2009、2011年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④“中国出口统计隐藏大量重复计算 实际获益仅七成”, .

参考文献:

[1]Robert C.Johnson & Guillermo Noguera. Fragmentation and Trade in Value Added Over Four Decades. NBER Working Paper 18186,May 2012.

[2]袁其刚,戴金平,刘斌.贸易结构变化促进经济增长途径的比较分析——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1(11).

外贸会计论文第2篇

一、对外贸易职业技能的内涵

对外贸易职业技能是指在对外贸易业务过程中利用外语语言和计算机网络,圆满完成对外贸易业务流程的岗位技能,这一技能以外语语言和计算机网络为工具,以较高的个体素质和较强的业务能力为基础。

二、对外贸易职业技能培养模式的选择

根据对外贸易的工作特点,一笔外贸业务(以出口为例)大致可以分为交易准备、交易磋商、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制单结汇、核销退税、善后处理等7个模块,可以细分为了解产品、熟悉市场、寻找客户、建立贸易关系、询盘、发盘、还盘、接受、签订合同、预收定金(或催、审、改证)、备货、租船定舱、报关报检(保险)、制单、结汇、核销、退税、善后处理(纠纷处理、存档备案)等18个递进业务环节。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外语语言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熟练掌握业务操作技能,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明确对外贸易岗位工作任务

明确对外贸易岗位工作任务包括两层意思:第一,任课教师要熟悉外贸业务流程和外贸工作的典型工作任务,熟悉各典型工作任务的执业要求,明确所教课程在外贸业务过程中的位置和作用并指导专业教学;第二,学生要清楚外贸业务的岗位工作任务和岗位技能要求,结合自己的个体特点,在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操作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强化专业岗位技能,有的放矢地指导专业学习。按照对外贸易业务流程,在企业专家和本课程组教师的共同参与下,我们将对外贸易工作大致分为外贸营销、外贸跟单、外贸单证、外贸物流、外贸财会、外贸文秘等6个典型工作任务,并归纳出相应的职业行动能力要求。

1外贸营销的工作过程和工作要素

(1)英语熟练,能撰写、阅读英文邮件和外贸函电,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2)能够操作电脑,能够运用各类办公软件、专业软件和办公设备。(3)熟悉公司经营范围,了解公司经营的产品;熟悉外贸操作流程,能单独操作进出口业务。(4)能够运用电脑或通过及其它办公设备处理日常业务、多渠道收集客户及产品相关资料。(5)了解国内外市场行情,能够开发和维护客户,具备一定的客户管理意识。(6)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市场推广能力。

2外贸跟单的工作过程和工作要素

(1)具备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2)熟练操作电脑,能运用办公软件和专业软件。(3)协助业务员或经理履行贸易合同,打样、产前样确认、产中检查、产后验收。(4)在贸易合同签订后,依据合同和相关单证,对业务部分或全部环节进行跟踪和监控。(5)熟悉工厂生产流程,掌握对外贸易企业管理知识。(6)熟练掌握外贸商品学的各种知识。

3外贸单证的工作过程和工作要素

(1)有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2)能够运用电脑、扫描仪、传真机等现代办公设备,缮制外贸合同和购销合同,根据合同或L/C要求缮制各类各类外贸单证。(3)熟悉信用证种类及信用证条款内容。

4外贸物流的工作过程和工作要素

(1)英语良好,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2)能独立报关、报检,办理租船订舱事宜。(3)能够操作电脑,运用各类办公软件和办公设备处理日常事务,多渠道了解国际航运行情。(4)有一定的市场拓展能力。

5外贸财会的工作过程和工作要素

(1)英语良好。(2)能够操作电脑,运用各类财务软件、办公软件和办公设备处理日常事务。(3)熟悉外贸成本核算。(4)能够独立办理国际结算事宜。6外贸文秘的工作过程和工作要素(1)具备良好的外语交流能力、网络管理知识和电脑、办公软件操作能力。(2)熟悉外贸流程,口才良好,表达能力较强。(3)独立处理办公室日常事务。(4)独立组织会议,安排客户的吃、住、行、观。(5)独立办理各种文档资料的归类处理和存档备案。

(二)选择技能培养模式

1课证结合,激发学生兴趣

根据前文所列的对外贸易典型工作任务,可以将对外贸易目前的适应性岗位分为: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外贸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外贸会计、外贸文秘等,这些岗位分别对应着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国际商务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会计证、涉外秘书等职业资格考试。通过校企合作的职业行动能力分析,明确了各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和工作要素,并据此设置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情景),课程与国家职(执)业资格认证考试相对应;在组织课程内容时,侧重于每一个工作任务的有效完成,同时充分考虑职(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形成“课证结合”的教育模式。因为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直接关联,对学生的就业有直接指导作用,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要求具体,可以较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觉性。

2教学做一体化,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做三种教学方式的穿插使用,让学生在老师教的过程中学会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在学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和动手操作能力,在做的过程中掌握岗位动手能力,巩固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这种教学方式尤其适于外贸岗位职业技能的培养。对外贸易是与境外客户进行的一种商品、服务或技术的交流活动。从上述外贸岗位工作内容分析表我们可以看出,一名合格的外贸从业者,必须具备外语语言交流能力、国际贸易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体业务的操作能力、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能力以及一定的交际、管理和协调能力,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这五种能力融为一体,整体植入学生的个体,我们采用了“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首先,在学生入学之初,即对学生进行专业介绍,让学生明白在学校生活的三年时间里要学些什么,专业对应的行业状况如何,让学生对专业和行业有个初步的了解。在第一学期,侧重学生外语语言应用能力、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和外贸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让学生了解外贸行业的专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专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技能要求以及就业前景,明确学习目标,在教师的辅导下结合个体特点初步确定就业方向,有方向性地制定学习计划,师生共同努力,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活动;第二学期,即通过专业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中英文表达、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应用等通用能力,侧重英语交流、外贸实务基础等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贯穿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等职业理念。

然后,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外贸专业基础以后,通过技能进教室、实务进课堂、企业进校园等方法,将真实的外贸业务引进课堂,以外贸实训中心的外贸操作平台为基础,以真实的进出口业务为背景,采用模拟训练、实务操作、顶岗作业等教学模式,在校内外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引导学生完成真实的(或模拟的)进出口业务。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诚信敬业、开拓创新、团队合作的职业素养,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网络技术与应用、专业英语应用等通用能力;在突出专业英语应用的同时,强化外贸营销、外贸制单、外贸报关、外贸文秘等专业技能,培养业务操作技巧,同时,通过具体业务的检验,学生对个人在业务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计算机与网络应用、专业理论的不足有了具体的了解,拾遗补缺,有助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三,通过企业人员参与、实训中心模块化技能培养和顶岗实习,强化学生诚信敬业、开拓创新、团队合作的职业素养,跨文化交际、外语应用等通用能力,通过项目设计、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外贸项目设计,彰显学生个性

外贸项目设计是在学生两年外语与外贸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融合在一起,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某一具体的业务需求,综合运用本人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对整个业务的流程(业务环节)进行可行性设计,在检验学习效果的同时,还能章显学生的个体特性,激发其对本专业、行业的兴趣和信心。三、完善高职高专对外贸易职业技能培养模式的方法与途径

(一)培养并完善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懂实际业务操作的教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保证。作为一名合格的高职教师,除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热爱关心学生等基本素质和良好的专业基础之外,还应具有基本的企业工作经历,具备基于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和教学组织设计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熟悉所任专业与对应的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岗位)、就业的相互依联程度,熟悉本行业的发展趋势,能及时将企业新方法和管理新理念补充进课程。

(二)构建适应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专业建设的基础。高职高专培养的是能服务某种工作岗位的应用型人才,其课程体系的建立必须以岗位职业技能要求为基础。要培养符合上述要求的外贸人才,以对外贸易业务流程为主线,以职业行动能力培养为目标,将英语、计算机、实务操作、素质拓展等知识和能力融入到不同的教学模块之中,构建以职业行动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体系不失为高职教育的良策之一。

(三)建立与岗位动手能力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必须与理论教学体系的调整相配合,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工作岗位的职业要求为教学目标,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能够胜任专业岗位的执业要求。

(四)建立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体系

针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工学结合”对教学管理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教学管理的组织系统、信息反馈系统、评价和考核系统。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由懂行的专业人士全面协调和指导工学结合的实施工作,对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建立适合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管理运行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通过完善教职工工作考核、奖惩条例,强化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完善系部二级分配管理办法,充分体现按劳取酬、优劳优酬原则。同时,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监控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及时吸纳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企业专家、指导教师等的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与管理。

外贸会计论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体系优化改革

1问题的提出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寻求专业课程体系的最优组合或最优结构,是深化高等院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倾向:

一种是沿袭传统的高等教育观,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线,强调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理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朝国际经贸专业理论研究型的方向发展。按照这一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低,难以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岗位的实际需要。另一种是在国外职业培训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该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专门技能所需的实用知识为基础,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可见,无论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学科中心型”课程体系,还是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知识、轻关联知识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都存在局限。那么,究竟应当怎样去优化现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呢?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必须先弄清专业课程体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依据

美国芝加哥大学泰勒教授曾经指出:“课程选择决定于目标设定”。这就是说,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国际经贸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政策与法规,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洞察国际市场趋势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的能力,适应外经贸行业岗位群工作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③那么,我们究竟应当怎样根据这一培养目标,设计出切实可行的专业课程体系呢?让我们转向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决定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不仅会通过它所决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来影响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而且最终会直接影响该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

首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外贸行业岗位群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对准岗位设课程”是部分高校在专业课程设计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一。然而,必须注意的是:不能仅仅局限于某种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而要关注整个行业岗位群或职业群所需的各个方面知识技能。为此,我们考察了三百多家进出口企业的外贸岗位对知识技能的实际需求,最后将外贸岗位群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确定为国际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理论、WTO规则、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与法规、进出口业务流程、外贸合同商订等共14种专业知识技能模块。但是,这些知识技能的有效运用将需要强有力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关联知识技能作为支撑。同时,几乎所有的外贸企业都希望高校国际经贸专业的教育教学能与外贸岗位对接,培养出实践能力强,能独立胜任外贸岗位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毕业生。约有83%的用人单位把就业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摆在了首要位置,还有二分之一的单位对该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说明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外语知识能力培养极为重要。因此,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体系,不仅应包括外贸岗位群直接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应当寻求与此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教育等课程的支撑。

其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学生就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我们对对1400多名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91.3%的学生认为他(她)们来高校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专业课程的设计与优化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要教给学生就业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不仅职业岗位体系由于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演化为一个动态系统,而且就业者受利益驱动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常使其就业经常变更。美国人口普查的数字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5年内有37%的社会成员改变职业,而不是简单地调换工作岗位。美国劳工部最近的研究预测表明,20岁的青年人在今后一生的工作时间内,职业的变换将会达到6—7次之多。就业的经常变动也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专业及其课程的选择,这就向专业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课程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初次就业(职业入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关注明日择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不仅应使学生在受教育后获得就业准备,而且应获得边工作、边继续学习,甚至向更高层次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与能力,以增强学生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换的适应性以及接受继续教育的可能性。基于这些考虑,适当扩展该专业学生的语言、写作、数理、心理等基础学科知识技能和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将十分必要。

再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的速度愈来愈快,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愈来愈短,并且呈现技术走向综合化、精确化等特征。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应用必定会直接影响社会职业岗位的变迁。工作现场技术的持续更新会不断地促使传统低技术岗位的消亡,高新技术岗位的增加。而技术发展的综合化与精确化特征又必然促使职业知识技术含量普遍上升,要求技术型人才具有综合应用能力。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国际贸易的方式方法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外贸岗位技能的变化,如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然促使外贸单证无纸化,外贸经营网络化,外贸管理信息化,从而导致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得外贸岗位实践能力的形成日益需要相关理论知识的支撑,尤其是高技能岗位的实践能力是建立在高技能理论基础上的。因此,课程设置上必须强调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已经跨入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第三产业持续迅速发展(第一产业逐步下降,第二产业的缓慢增长或停滞不前),并逐步取代工业的地位而成为现代社会的产业中心。商业、贸易、金融、证券、保险、旅游、房地产和咨询等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不仅会引起该产业就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如2001年以来美国纽约的全部就业者中,90%从事第三产业,而且会引起该产业内各行业间以及行业内就业结构的迅速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对职业岗位结构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变化会使得社会的某些职业岗位大批地消失,又会有大批新的职业岗位增加。如美国近5年有7000多个职业岗位消失了,但又新增了8000多个职业岗位。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社会迅速发展、并逐步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第三产业持续稳步上升。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贸易迅速发展,200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已达21,738亿美元(超过了日本和韩国的总和),居全球第三位。2007年的中国出口总额为12,180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8.98%),同比增加19.5%,首次超过美国的11,630亿美元,仅次于德国,上升为世界第二位。这标志我国对外贸易已迈上新的台阶。与此同时,我国外贸行业的岗位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岗位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外向型生产企业进出口自营化,外贸岗位群出现了综合化与细分化双重趋势。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业务量不大,设岗较少,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大型企业由于业务量大,部门分解较细,设岗较多,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过硬的专门操作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设计符合各类企业的多重需要。

3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思路

根据上述三种需要,结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特点及相关课程的内在联系,我们构建了“一根主线、”“两个强调、”“三个突破”、“四个加强”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方案。所谓“一根主线、”就是以国际经贸的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为主体,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两个强调”:一是强调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三大课程模块的结构必须优化,打通三大课程模块的内在联系,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课程应以语言、写作、数理、计算机和哲学等基础知识技能为重点,基础应用知识技能课程应适当加强,特别是应加强外语能力的培养;关联知识技能课程应以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为重点,并应当适度拓宽其口径,应选择关联性、针对性与应用性较强的,淘汰较弱的;专业知识技能课程的口径不宜过窄,应针对外贸业务岗位群而不应针对某种外贸岗位设置,经济学、贸易学和计量学等专业基础必须夯实,专业应用知识技能课程口径可适当放宽,并增设一些选修课,以拓展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择业机会;二是强调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必须紧密结合起来,突出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把职业道德、态度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实践技能的课程设置之中,把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合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之中,使学生的德、智、能、体、美全面协调发展,成为合格的国际贸易高级应用型人才。“三个突破”:一是突破“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课程观,树立厚基础、重实践的新型课程观。在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是专业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二是突破“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育观,树立既重知识传授又重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教育观;三是突破理论知识课程与实践知识课程相互分割的教学观,树立两者相互融合的教学观,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同培养。

根据上述课程体系的优化方案,我们对原课程体系进行了科学的整合取舍。在公共基础课程中,我们适当提高了英语、数学、计算机应用和哲学的授课学时;在关联课程中,舍弃了《产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课程,增设了《投资理论与实务》,并把《会计学》、《管理学》、《企业管理学》和《金融学》等课程重构为《会计原理与实务》、《管理知识与实务》和《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在专业基础课程中,我们对《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与《国际贸易学》中的交叉重复的内容进行取舍整合,避免了教学中的简单重复,并把《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整合到《国际贸易学》中,将《WTO概论》重构为《WTO规则及其应用》,增设了《国际贸易前沿问题》(含前沿理论、前沿政策和前沿实践)和《反倾销知识》等课程,以支撑该专业学生把握国际贸易前沿动态和应对反倾销的实际需要;在专业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中,我们增设了《商品学》、《商务心理学》、《社交礼仪学》、《国际经贸地理》、《经贸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增加了《通关实务》、《外贸单证操作》、《国际物流与保险》、《国际电子商务》、《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英语》等必修课程的授课学时;在选修课中,我们增设了《中外文化比较》、《美术欣赏》、《音乐欣赏》等人文知识课程和《创新方法论》、《创业理论与实践》等创新创业素质课程。在此基础上,精心构建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体,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为两翼,职业道德、态度教育贯穿全程,基础、关联和专业三大课程结构优化,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国际贸易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全新整合课程体系(参见图1)。同以往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比较,该整合课程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整合课程体系设有基础、关联和专门三个必修课程模块,三个模块之间的课时(学分)结构由原来的4∶3∶3优化为3.6∶3.1∶3.3。每个模块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它与其它模块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动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体现在各个模块之中;

(2)整合课程体系不是针对国际贸易业务的某个具体职业岗位,而是面向国际贸易这个专门的行业岗位群,课程的导向具有更宽泛的就业范围;

(3)整合课程体系设有理论知识课程、应用知识课程、实践技能课程三个不同层次的课程,各层次之间的课时(学分)结构由原来的5∶4∶1优化为4∶3∶3,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渐次提高各种能力;

(4)整合课程体系突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兼顾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在每个课程模块中,都有实践技能的训练。在基础课程模块中,有英语交流、计算机应用、公关协调和计算机应用等技能的训练,学生必须通过国家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并获得相关证书;在关联课程模块中,有会计实务、管理实务、金融实务、投资实务等技能训练;在专门课程模块中,有进出口业务、国际电子商务和国际市营销等技能训练,而且每种类型的专业技能训练又设有若干技能实训项目,如进出口业务技能又分为国际商务流程模拟操作、通关实务操作和外贸单证操作等技能实训。整个课程系统的专业技能实训都与国际商务职业资格证书接轨,并与相关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的实践能力实现对接。

(5)整合课程系统是开放的,具有专业拓展的灵活性,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技能课程、关联知识技能课程基础上,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的不同类别知识技能课程,以适应外贸行业不同岗位就业的需要,或适应向相邻职业岗位升迁的需要。

参考文献

外贸会计论文第4篇

关键词:近代中国;贸易史;综述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214-02

近代中外贸易史,是经济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探究西方列强对华政策的演变及中西关系发展趋势的着眼点。若解析近代中西矛盾之起,首当其冲者莫过于商业利益之冲突。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有西方学者称贸易战争或商业战争)的爆发,实际上是中西贸易体制方枘圆凿,不能相容的必然结果。本文将对近三十年来国内关于近代中外贸易史的研究作初步梳理和简单的综述。

一、整体性研究

改革开放前,受到学术氛围的影响,经济史研究多侧重考察在华外国人投资情况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而对贸易史研究较薄弱;多注重于分析列强的经济侵略性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反动性,而甚少关注国家间正常经贸关系的发展;多以阶级史观评价相关贸易政策,研究方法较为单一。改革开放后,对外政策的转型推动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扩大,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介入促使整个经济史学科研究焕发了生机,研究方法也开始转变为以多学科交叉理论为基础,灵活运用经济学、统计学等方法,进行定量分析、计量研究与评价。

随着对旧有领域的研究深化与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特别是近年来中西方学者的互动,促使中外贸易史的学术研究视角逐步向现代化、全球化发生转变。研究方法日趋多样化,研究领域得以大大拓展,推动了该学科综合性研究的发展。郑友揆在《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1840-1948年:史实的综合分析》一书中,以详实的史料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从对外贸易与工业化发展的角度,对1840-1948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变迁与特点、外贸结构的特性以及同工业发展的相互因果进行了综合性考察分析。本书参考价值很高,并为史料之间的相互佐证提供了可行性。进入21世纪来,孙玉琴所编著的《中国对外贸易史教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以鸦片战争为界分上下两篇。其中下篇重点介绍了中国近代贸易史的发展过程,对1840-1949年各时期中国对外经贸政策、外贸发展规模和水平、近代进出口商品结构及贸易地理方向演变等内容进行了阐述。由清华大学陈争平主持编纂的专著《近代中外贸易史》,将清朝前期到全面抗战爆发划分为六个时期,对每个时期的中外贸易发展情况及相关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宏观分析考察,探讨了近代中外贸易对中国社会经济乃至世界市场的影响,成果全面且深刻,是我国近代贸易史研究的最新著作。另外,丁长清等人主编的《中外经济关系史纲要》(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一书,虽非为近代贸易史专著,但其以中外贸易与投资为中心,以近现代为重点考察的时期,注重将中外经济关系放在宏观世界经济体系中加以研究,引用史料全面,考察深入,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观点,可供研究者所参考。

二、专题性研究

伴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开放化、国际化发展,经济学理论也在日益扩大的与外交流中不断丰富,这就为深入研究经济史的各个分支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中外贸易史方面,近年来研究者们从历史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入手,对地域贸易、贸易结构、贸易思想、关税制度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考述,成果层出不穷,下面将着重从几个方面来具体介绍。

(一)地域贸易

1.双边贸易

近代双边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考察中国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贸易关系,又以中英贸易最为典型。

中英方面,王立诚就海关行政权旁落的问题,通过引用大量外文文献以还原史实,阐释了海关运作变迁的机制,认为在中英间政策互动的过程中,“清政府所丧失的,不仅是海关的,而且是自身发展新的贸易管理方式的机制”[1]。张乃和从比较史学角度入手,在《近代早期中英海外贸易市场体系发育之比较》一文中将近代早期中国的海外贸易市场体系归结为民间自发模式,而英国的则为政府特许模式,进而加深了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认识。曹英以条约分析为视角,对不平等条约与晚清中英贸易交替演变的复杂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分析中英贸易与政治关系的相互影响,得出了“不平等条约制度下的中英贸易冲突……其本质是英、中两国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的结论[2]。

中德贸易方面,周建明对其商品结构、贸易条件、技术贸易、军火贸易等一系列问题先后进行了考察。中美贸易方面,何思兵的《旗昌洋行与19世纪美国对广州贸易》,对中美贸易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旗昌洋行进行了个案研究,在引用外文史料的基础上勾勒出旗昌洋行的历史发展过程,揭示了商业集团对中美贸易的影响。中日贸易方面,樊如森、吴焕良在《近代中日贸易述评》一文中比较了近代中日进出口贸易成果,进而分析中日近代经济交流内涵之复杂性。中苏贸易方面,徐万民的《八年抗战时期的中苏贸易》,博引两国在八年抗战时期的贸易数据,重点论述了贸易的政治战略影响。而在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贸易研究中,主要涉及近代中暹、中朝、中新、中越等贸易,成果多为硕博士学位论文。

2.通商口岸及商埠研究

对于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及商埠,研究者们有从人口史、城市史等社会学视角探讨城乡关系发展,有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入手,考察外贸地理的变动趋势,而更多的是利用地方贸易数据来研究通商口岸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杨天宏在《自开商埠的地域分布及其对清季外贸市场网络体系发育的影响》中,对清季自开商埠的数量类型进行了统计归类,认为自开商埠之所以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外贸市场发育迟缓的状况,主要是传统经济的阻碍与清政府的政治干预。李英铨、严鹏采用地理区域的分析模式,在《论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变动及其原因》一文中研究了近代中国外贸方向变动趋势的问题。佳宏伟的《大灾荒与贸易(1867-1931年)―以天津口岸为中心》,以天津口岸为切入点,通过考察区域灾荒与口岸贸易之间的内在关联性,集中体现区域社会在塑造口岸贸易演变中的作用力。王哲、吴松弟利用现代地理学方法,在《中国近代港口贸易网络的空间结构――基于旧海关对外一埠际贸易数据的分析(1877-1947)》一文中研究了12个主要港口城市的国际贸易网络及46个港口城市埠际贸易的网络空间结构。王翔则在文章《传统市场网络的近代变形――近代冀南与西北“土布换皮”贸易初探》中,通过对冀南与西北之间“土布换皮”贸易的研究,透析了中国传统市场网络的构造及其在近代的延续与变形。

(二)贸易类型

1.商品贸易

在贸易史的研究中,采用经济计量和历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的研究来探析其对贸易格局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是现在学界研究的主流。近年来学者主要集中于几大类商品进行研究,如茶叶、大豆、毛皮、丝织品、鸦片、农副产品、桐油、苦力等等,其中又以鸦片、茶叶贸易研究成果尤多。

鸦片贸易方面,吴义雄依据其新发掘的史料――《广州纪事报》和《广州周报》,重新对鸦片战争前鸦片的输入数量及白银外流情况进行了统计与考证,“比较完整地呈现了鸦片战争前18年间鸦片贸易的情形”,为以往研究中较为薄弱的方面提供了详细具体的数据[3]。甘开鹏在《美国来华传教士与晚清鸦片贸易》中探讨了美国传教士对鸦片贸易的看法,认为该群体的鸦片贸易观由反对到支持合法化的转变,直接影响了美国对华鸦片贸易政策,并对鸦片贸易在华的进一步扩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王宏斌将英国议会文件与中文档案相互佐证,在《从英国议会文件看英国外交官关于鸦片贸易合法化的密谋活动》一文中,对近代英国驻华公使关于鸦片贸易合法化的密谋与活动进行研究,揭示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颜色则在文章《绅士的慈悲还是利益的追逐?――中英鸦片贸易终结过程的研究》中详细分析了鸦片贸易各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果的变动情况,探讨了英国主动停止鸦片贸易的根本原因。

茶叶贸易方面,汪敬虞的《中国近代茶叶的对外贸易和茶业的现代化问题》对近代中国茶叶贸易发展所面临的市场情况进行了分析考察,并结合当时国内茶叶生产商的情况探讨了茶叶现代化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姜修宪在《制度变迁与中国近代茶叶对外贸易――基于福州港的个案考察》中从制度变迁的新视角探讨近代中国茶叶贸易的兴衰缘由。仲伟民通过比较19世纪茶叶和鸦片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认为就对影响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方面而言,鸦片贸易的促退作用大于茶叶的促进作用[4]。黄敬斌的《全球化视野下的贸易、资本主义与经济史――以19世纪中西茶叶与鸦片贸易为例》,从全球化的视角入手,兼评《茶业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一书,探讨了经济史学在国际背景下的研究方法,并提出经济史与经济学两学科理论应重视双向互动发展的观点。

其他商品贸易方面,马俊亚的《近代国内钱业市场的运营与农副产品贸易》探究了中国近代农副产品贸易与国内钱业市场层次及运营规律间的密切关系。张丽蓉从贸易网络、区域市场整合等宏观角度,以大量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民国时期四川桐油的贸易格局,并认为桐油贸易的全国性格局说明“以重庆为前哨的广大四川内地成为上海终端出口贸易的腹地市场”[5]。刘淼的《晚清棉纺织业贸易与生产体系转型的地域分布》对晚清棉纱贸易体系的转型进行分析,探讨了该体系形成过程中市场与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

2.转运、帆船等其他类型

除以上提到之外,学界还关注了转运、帆船等其他贸易类型,更有学者从物流学角度以拓展研究领域。转运贸易的研究主要是围绕某一港口为中心来开展,毛立坤在《晚清时期中外贸易的个案分析――以香港转口贸易为例》一文中,集中分析晚清香港与东部沿海及西南等地区的贸易结构,突出了香港贸易以转口为主,走私贸易与正常贸易相并行发展的特色。唐巧天的《论晚清上海作为全国外贸中心的影响力(1864-1904)――以外贸埠际转运为视角》,讨论了晚清上海与中国口岸间的外贸埠际转运问题,参考大量统计数据深入探讨该贸易的网络联系,以凸显上海作为全国外贸中心的影响力。帆船贸易方面,姚的《晚清天津帆船贸易发展述论》探讨了近代开埠以来,天津传统帆船贸易在多层次贸易发展格局中的发展态势。物流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史学界对其关注较少。王军以物流学的理论为依据,结合史料,考察了货栈物流功能对天津的影响,认为货栈业在天津城市近代化进程中“起到了承接内外市场的作用,是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和物资流通不可缺少的一环”[6]。

(三)海关及关税

近代海关史研究的正式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陈诗启通过参阅大量史料文献,撰写《中国近代海关史》(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该书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以外籍总税务司为核心,系统探究晚清海关管辖权丧失及收回的过程,并对海关内部各项制度、运作机制与业务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填补了学界长期遗存的一大空白,是中国海关史研究的传世之作。任志勇的《晚清海关监督制度初探》考述了晚清海关监督机构的设置及人员构成。詹庆华对中国近代海关贸易报告的传播与影响作了系统分析,说明该报告的性质并不是以往学界所认定的间谍性质,而是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7]。

随着海关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关税史研究随之走热。姚贤镐在《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势力对中国关税的破坏》中,根据中外文献论述了旧中国关税自丧失的经过及其恶果。王建朗的《日本与国民政府的“革命外交”:对关税自主交涉的考察》研究了在“革命外交”时期,国民政府与日本所进行的关税自主交涉问题。吴义雄在《鸦片战争前粤海关税费问题与战后海关税则谈判》一文中对鸦片战争前的粤海关关税及战后税则谈判等问题进行研究,深刻揭示了清代官僚集团政治文化的腐败性。连心豪、谢广生的《近代海南设关及其对外贸易》阐述了海南设关的历史,认为华侨对海南的投资是该地转变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重要原因。

(四)其他方面

刘育梅在其博士学位论文《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演变与透视》中突破传统研究范式,综合法学与贸易学理论从多角度分析史料,就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演变进行了系统且深入的研究,并以史为鉴阐述了该演变过程对当今对外贸易立法的借鉴作用。叶世昌的《中国近代对外通商和经济发展思想》,以对外通商为中心分阶段介绍了中国近代经济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聂志红的《民国时期的对外贸易保护思想》一文,主要结合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对民国时期学者们的贸易保护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张九洲的《论洋务知识分子的对外贸易思想》认为洋务知识分子们的贸易思想具备一定程度上的现代贸易意识,对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

(三)海关及关税

近代海关史研究的正式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陈诗启通过参阅大量史料文献,撰写《中国近代海关史》(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该书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以外籍总税务司为核心,系统探究晚清海关管辖权丧失及收回的过程,并对海关内部各项制度、运作机制与业务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填补了学界长期遗存的一大空白,是中国海关史研究的传世之作。任志勇的《晚清海关监督制度初探》考述了晚清海关监督机构的设置及人员构成。詹庆华对中国近代海关贸易报告的传播与影响作了系统分析,说明该报告的性质并不是以往学界所认定的间谍性质,而是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7]。

随着海关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关税史研究随之走热。姚贤镐在《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势力对中国关税的破坏》中,根据中外文献论述了旧中国关税自丧失的经过及其恶果。王建朗的《日本与国民政府的“革命外交”:对关税自主交涉的考察》研究了在“革命外交”时期,国民政府与日本所进行的关税自主交涉问题。吴义雄在《鸦片战争前粤海关税费问题与战后海关税则谈判》一文中对鸦片战争前的粤海关关税及战后税则谈判等问题进行研究,深刻揭示了清代官僚集团政治文化的腐败性。连心豪、谢广生的《近代海南设关及其对外贸易》阐述了海南设关的历史,认为华侨对海南的投资是该地转变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重要原因。

(四)其他方面

刘育梅在其博士学位论文《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演变与透视》中突破传统研究范式,综合法学与贸易学理论从多角度分析史料,就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演变进行了系统且深入的研究,并以史为鉴阐述了该演变过程对当今对外贸易立法的借鉴作用。叶世昌的《中国近代对外通商和经济发展思想》,以对外通商为中心分阶段介绍了中国近代经济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聂志红的《民国时期的对外贸易保护思想》一文,主要结合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对民国时期学者们的贸易保护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张九洲的《论洋务知识分子的对外贸易思想》认为洋务知识分子们的贸易思想具备一定程度上的现代贸易意识,对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

三、结语

作为经济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经济史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应采取的视角,长期以来是学界所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而以研究方法之不同,经济史学又逐渐分为三派,“一派偏重从历史本身来研究经济发展……一派偏重从经济理论上来解释经济的发展,一派兼重社会变迁,可称为社会经济史学派”[8]。在中外贸易史领域的研究中,这种多学科理论化研究趋势更呈现渐次加强的趋势,学者们利用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历史学等多种理论体系与方法,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近代中外贸易进行了考察,成果卓著。然而同时应看到的是这种繁荣发展的背后仍有问题的存在,例如理论性与方法性研究仍存在不足,史学界多从经济史角度做宏观概述指导,而具体到贸易史领域却鲜少探讨;又如系统性与专题性研究发展不均衡,尽管21世纪以来陆续有相关著作问世,但在总体成就不及专题研究领域;再如新史料发掘整理不及时,现阶段的参考史料主要来源于六七十年代所出版的几部重要资料与档案,对近代贸易相关统计数据的考订与整理速度较前明显放缓。以上不足,有待今后研究中引起重视并加以克服,相信在经济史与历史学界的共同努力下,近代中外贸易史研究在将来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立诚.英国与近代中外贸易“法治”的建立[J].历史研究,2001,(2):82.

[2]曹英.不平等条约与晚清中英贸易冲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374.

[3]吴义雄.鸦片战争前的鸦片贸易再研究[J].近代史研究,2002,(2):72.

[4]仲伟民.茶叶、鸦片贸易对19世纪中国经济的影响[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8,(2):99.

[5]张丽蓉.长江流域桐油贸易格局与市场整合――以四川为中心[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2):62.

[6]王军.略论近代货栈业与天津华北物流中心地位的形成[J].现代财经,2008,(11):97.

外贸会计论文第5篇

继续坚持把加强商务财会理论研究作为学会工作的第一要务。在保证论文数量的同时,不断提升论文质量。学会将积极推动省市商务主管部门与会计学会联合开展理论研究和论文评选活动,积极推动其他4个大区借鉴华东大区经验,理论研讨会与大区财务处长联席会联合召开,论文评选实行“双盲评”,以不断提升论文质量,为商务主管部门了解真实情况,研究现实问题,进行科学决策服务。

在课题研究上,学会将继续巩固“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外经贸会计学会、大专院校三结合”的课题研究机制,争取每年承办1~2项部财务司的研究课题,并不断提高研究成果的使用价值。

二、办好《国际商务财会》会刊,积极创造条件发行理论版

编辑部将继续坚持“理论与实务并重”的办刊宗旨,不断提高会刊的理论水平和实务指导性。扎实做好刊物的发行工作,面向众多的中小企业和外资企业开拓新的发行渠道。同时进一步拓展广告业务,力争经过1~2年的努力使会刊的发行和广告业务有新突破。

在认真办好《国际商务财会》综合版的同时,一要继续高质量承办商务部委托的商务财会政策指导性专刊;二要大力拓展数字出版业务,通过商务部政府网站会计学会子站,及时向读者提供信息,实现在线互动,并重视与国内外知名期刊数据库的合作,不断提高会刊的知名度和点击率。三要在省市商务主管部门、外经贸会计学会、财经院校和广大会员企业的支持下,积极创造条件出版发行《国际商务财会》理论版。

三、继续编修商务财会专业书籍

第六届理事会期间初步计划编好两本书,《对外经贸财务管理》和《对外经贸企业CFO必读》。正在编修的《对外经贸财务管理》计划于2011年下半年公开出版发行。《对外经贸企业CFO必读》争取2012年底与中国商务出版社合作公开出版发行。

四、努力做好外经贸会计人才培训工作

学会将继续坚持规范管理、强化服务、夯实基础、创新发展的工作原则,以稳定现有规模为重点,在稳定规模中求发展,努力做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定位在突出外经贸行业特点、加强外经贸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指导,以会计业务技术指导为重点,注重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反倾销应诉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会计举证决定着应诉工作的胜败,决定着裁定税率的高低。今后我们争取每年再办一期“反倾销会计工作培训班”,并全国范围分配学员名额。另外学会拟申请立项承办商务部委托的“商务促进资金及政策培训”,以期正确贯彻执行中央政策、规范资金申报和使用,减少差错事故,堵塞腐败漏洞。

五、加强与商务主管部门和省市学会的联系与合作

学会要不断加强与商务主管部门和省市学会的联系。第六届理事会将不断补充、完善《会计学会与部财务司工作联系机制》和《会计学会与省市外经贸会计学会工作联系机制》,以利做好学会各项工作。

六、加强与财经院校的联系与合作

第六届理事会将以发展财经院校团体会员及个人会员,酝酿筹建财经院校商务财会理论研究组为切入点,不断加强与财经院校的联系与合作。争取在办好本刊综合版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出版发行《国际商务财会》理论版。同时在课题研究、举办培训等方面不断加强与财经院校的合作。

七、加强学会组织建设

第六届理事会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组织建设:一是继续推行“双会员制”,争取经过2~3年的努力把各省市实行“双会员制”的企业从目前40家增加到100家左右。沿海省市多一些,中西部省市可以少一些,但争取每个省市外经贸会计学会都有实行“双会员制”的企业。省市实行“双会员制”的企业,每3个会员企业推选1名理事,每3位理事推选1名常务理事。二是通过加强与财经院校的联系与合作,接纳他们作为团体会员,或者接纳专家、学者、教授成为个人会员。三是将大连市42家三资企业会员转为由辽宁省外经贸会计学会管理。愿意保留总会会籍的,按照“双会员制”的规定办理。

八、加强学会信息建设

今后我们将配备人员负责学会网站维护,加强网站的信息建设。此外我们拟综合学会的信息资源,建立与学会业务活动相关的数据库。如会员库、论文库、期刊作者库、发行库、培训师资库、学员库等,以期提高学会办事效率,更好地为外经贸企业、为会员单位服务。

中国对外经贸会计学会

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经商务部批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于2010年11月2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达成以下共识:

一是确立了学会新的发展目标,即建设“一流学会、一流期刊”,要得到外经贸企业的认可,这将是一个长期任务。

二是在组织建设方面,会员是学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石,要继续发展地方大中型外经贸企业为“双会员”。目前“双会员制”企业为40家,第六届理事会期间要发展到100家。

三是学会今后的业务工作目标是巩固中央,加强地方,发展院校,即加强与商务主管部门联系,加强与省市会计学会联系,加强与财经院校联系。

四是办好《国际商务财会》杂志,使之成为宣传商务政策、反映商务运行情况的载体,财会人员了解财会政策、知识的窗口,地方和企业展示商务理论研究成果、商务财会促进政策的平台。

外贸会计论文第6篇

关键词:试点本科;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我校办自考,从1994年建校以来,已经做了很多年,2009年之前的自考,是社会助学性质。也就是说,学生招进来,学校开课,是完全按照省教育厅自考办公布的各自考专业课程体系来安排教学的,到了全省统一的自学考试时间,学生参加自学考试。

一、原自考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原自考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未能体现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我校原有的自考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在上世纪90年代江西省教育厅自考办拟定的框架下,虽经多次修订,但并未真正体现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当今社会国际贸易人才需求呈现多种变化趋势,表现为技能综合化、平台电商化、视野国际化、知识实践化。技能综合化,要求考生在通过自考全部科目的考试后,能具备国际贸易全部流程要求的多种技能。平台电商化,要求考生获得国际贸易自考毕业证后,能充分运用电商平台从事国际贸易。视野国际化,考生在通过专业学习后,具备扎实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具备全球视野。知识实践化,要求考生通过全部课程考生后,能迅速适应社会,对于工作能够立即上手,而原有的课程体系设置,偏重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第二,课程开课时间未注意先后顺序,未考虑到学生学习规律。比如原课程体系中,《金融理论与实务》放在第五学期开课,而《国际金融》却放在第三学期开课。这就造成学生尚未学习金融基础知识之前,就直接接触国际金融知识,学生只能学习吃力一知半解,自考通过率极低,成为整个自考国际贸易专业通过率的“瓶颈”课程,造成众多考生拿不到毕业证。还有《国际贸易实务(一)》,这门课程在第二学期就开课,而《国际贸易》这门课程却在第三学期开课,学生还没有学习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就直接学习国际贸易实务,老师在讲解实务过程中,总是要不停的跟学生复习国际贸易理论,因为实务的理解离不开理论的掌握。

第三,课程设置内容交叉、几门课程存在一定重复。国际贸易类课程之间存在着交叉重复,比如《涉外经济法》与《国际商法》,一是两门课程通过率都较低,二是两门课程内容存在一定程度重复。《涉外经济法》主要是阐述涉外投资方面的法律规范,而《国际商法》的主要内容为海商法及货物贸易及运输的相关法律规范,但两门课程在公司法、知识产权法等方面存在重复。还有《国际贸易实务(一)》《国际运输与保险》等课程在贸易术语以及货运、保险及惯例方面有重复的地方。《国际结算》与《国际贸易实务》以及《国际商务单证实训》中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结算工具、结算单证中有交叉。《外经贸经营与管理》与《中国对外贸易》两门课程内容高度重复,直接可以拿掉一门课程。由于课程设置贪多求全,使许多课程的内容有所交叉。在自考助学教学活动中,学生重复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上课不注意听讲,教师也难组织教学。因此,需要在充分研讨各类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理顺相互间的关系,设置好课程的开课顺序,整合国际贸易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

第四,教材相对老化,多年基本没有更新。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考试大纲制定的再好,也要以教材去落实和体现。但是我校自考助学教材基本上采用的是全国自考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的材,这些教材重理论轻实践、重应考轻应用,教材10几年不变,甚至有很多编写错误和排版错误。有部分教材版本有所更新,但基本换汤不换药,更有甚者只是重新印了一个出版时间和换了个封面,这影响了老师的教学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拓展,这严重地束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

第五,整个专业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有待完善。原有考试计划和课程体系,基本上是一门课对应一个考试,评价该门课程合格的唯一方法是----考试,这未免太简单粗暴单一片面。当今社会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掌握国际贸易各种手段和技能,能够迅速适应社会的需求,胜任国际贸易岗位群所需综合素质,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第六,考试形式和方法单一。高等教育考试有闭卷、开卷、口试、成果试(如设计成果、论文、制品等)、操作试、计算机及网上考试和观察考核等七种基本方法。前三种方法一般适用于认识领域考试;成果试、操作试、计算机及网上考试适用于技能和能力考核;观察考核主要适用于学生素质综合测评。而在自学考试中,许多专业考试计划仍然以闭卷笔试为主,课程成绩的评定过分依赖单一的一次考试成绩定终身,多样化的考试形式至今尚未形成。

二、自考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

课程教学计划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以及培养过程的总体设计,是学院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实施的基本依据。自考国际贸易课程体系改革要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和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处理好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原有教学内容和新设教学内容的关系,课程继承与课程创新的关系,可以大胆借鉴和积极吸收其他省份和其他学校自考国际贸易本科教育改革的一切先进的、有益的经验和成果。改革自考国际贸易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要遵循的原则。

第一,坚持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原则。坚持教育部有关成人高等教育和全国考办、省自考办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及自考综合改革试点的基本要求和成人高等专科、自考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双证”专科(双证即学生通过专业全部课程考试后,可以获得毕业证和职业技能证)、本科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应与学院同层次同专业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的水平相一致。

第二,成教专科与自考本科、自考专科与自考本科有机衔接的原则。我校自考本科各个专业均与外校成教专科对接,我校前期开设的专科部分课程与外校成教专科部分课程对应,课程一样的自动匹配。要充分了解和学习外校成教专科的课程体系,再制定我校自考试点本科各门课程的开设和考试。

第三,强化专业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在制定自考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过程中,要保证学生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以后,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有过硬的适应工作能力和上手能力,我们的毕业生能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干”。国际贸易整个流程包括寻找客户、合同洽谈、开证审证、贸易术语、运输保险、制单审单、贸易结算、贸易纠纷等等各个环节,一方面可以对应国际贸易六大专业技能证书,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能熟练操作整个国际贸易流程的各项业务和各个环节。

第四,课程考核多样化及课程学习过程性考核原则。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考试命题中,国家统一命题课程比例控制在20%左右,省级统一命题考试课程比例控制在80%左右;课程考核方式主要采用笔试、网络注册学习过程性考核和实践考试。同时,选择条件成熟的1-2门笔试课程,采用小论文、调查报告等考试方式考试;部分实践性强的课程试行实践考试或过程性考试和终结性实践考试相结合的学业综合评价,其中过程性实践考试成绩与终结性实践考试成绩比例一般为5:5,由省自考办监督执行,部分理论性强的课程采取“网络注册学习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学业综合评价,其中“网络助学过程性考核评价”成绩占到30%。

三、自考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案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国际贸易专业所需的素质要求,我们把自考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界定为:“一德”,就是具有从事国际贸易工作所需的良好职业道德;“二基”,就是具有从事国际贸易工作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应用技能;“三能”,就是具有从事国际贸易工作所需的实践操作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四证”,就是考生通过专业学习后,拿到本专业毕业证、英语四级证、计算机二级证、国际贸易职业资格证。围绕一德二基三能四证的培养方向,结合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则,自考国际贸易课程体系设计方案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建议。

第一,课程设置方面。一是公共基础课。课程主要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一)、基础英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二是学科基础课程。课程主要包括统计基础、经济学基础、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金融理论与实务(一)、基础会计学、国际贸易、国际市场营销学、服务营销学、商务英语口语、国际企业管理、公关礼仪。三是专业课。专业课的设置,应“重基础,宽口径”,课程包括外贸英语写作、国际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一)、国际商务单证实训(实践)、国际运输与保险、外经贸经营与管理。四是实训实践教学。实训实践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社交沟通能力、团队组织能力、协调应变能力、面对挫折能力。课程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实务(一)课程实习、国际商务单证实训、国际运输与保险课程实践、寒暑假社会实践、军事训练,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

第二,教材建设方面。一是从单一的纸质教材向立体化教材方向发展,加快网络课件、多媒体光盘等多种形式的教材建设;二是实行统编教材的“双轨制”,变单一的教材统编模式为统编与选用已有教材双轨并行,提高效率;三要加强自考特殊教材的建设,体现自学考试的职业性、技能性和实用性。

外贸会计论文第7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体系优化改革

1问题的提出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寻求专业课程体系的最优组合或最优结构,是深化高等院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倾向:

一种是沿袭传统的高等教育观,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线,强调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理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朝国际经贸专业理论研究型的方向发展。按照这一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低,难以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岗位的实际需要。另一种是在国外职业培训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该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专门技能所需的实用知识为基础,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可见,无论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学科中心型”课程体系,还是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知识、轻关联知识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都存在局限。那么,究竟应当怎样去优化现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呢?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必须先弄清专业课程体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依据

美国芝加哥大学泰勒教授曾经指出:“课程选择决定于目标设定”。这就是说,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国际经贸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政策与法规,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洞察国际市场趋势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的能力,适应外经贸行业岗位群工作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③那么,我们究竟应当怎样根据这一培养目标,设计出切实可行的专业课程体系呢?让我们转向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决定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不仅会通过它所决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来影响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而且最终会直接影响该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

首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外贸行业岗位群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对准岗位设课程”是部分高校在专业课程设计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一。然而,必须注意的是:不能仅仅局限于某种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而要关注整个行业岗位群或职业群所需的各个方面知识技能。为此,我们考察了三百多家进出口企业的外贸岗位对知识技能的实际需求,最后将外贸岗位群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确定为国际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理论、WTO规则、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与法规、进出口业务流程、外贸合同商订等共14种专业知识技能模块。但是,这些知识技能的有效运用将需要强有力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关联知识技能作为支撑。同时,几乎所有的外贸企业都希望高校国际经贸专业的教育教学能与外贸岗位对接,培养出实践能力强,能独立胜任外贸岗位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毕业生。约有83%的用人单位把就业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摆在了首要位置,还有二分之一的单位对该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说明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外语知识能力培养极为重要。因此,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体系,不仅应包括外贸岗位群直接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应当寻求与此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教育等课程的支撑。

其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学生就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我们对对1400多名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91.3%的学生认为他(她)们来高校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专业课程的设计与优化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要教给学生就业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不仅职业岗位体系由于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演化为一个动态系统,而且就业者受利益驱动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常使其就业经常变更。美国人口普查的数字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5年内有37%的社会成员改变职业,而不是简单地调换工作岗位。美国劳工部最近的研究预测表明,20岁的青年人在今后一生的工作时间内,职业的变换将会达到6—7次之多。就业的经常变动也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专业及其课程的选择,这就向专业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课程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初次就业(职业入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关注明日择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不仅应使学生在受教育后获得就业准备,而且应获得边工作、边继续学习,甚至向更高层次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与能力,以增强学生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换的适应性以及接受继续教育的可能性。基于这些考虑,适当扩展该专业学生的语言、写作、数理、心理等基础学科知识技能和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将十分必要。

再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的速度愈来愈快,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愈来愈短,并且呈现技术走向综合化、精确化等特征。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应用必定会直接影响社会职业岗位的变迁。工作现场技术的持续更新会不断地促使传统低技术岗位的消亡,高新技术岗位的增加。而技术发展的综合化与精确化特征又必然促使职业知识技术含量普遍上升,要求技术型人才具有综合应用能力。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国际贸易的方式方法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外贸岗位技能的变化,如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然促使外贸单证无纸化,外贸经营网络化,外贸管理信息化,从而导致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得外贸岗位实践能力的形成日益需要相关理论知识的支撑,尤其是高技能岗位的实践能力是建立在高技能理论基础上的。因此,课程设置上必须强调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已经跨入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第三产业持续迅速发展(第一产业逐步下降,第二产业的缓慢增长或停滞不前),并逐步取代工业的地位而成为现代社会的产业中心。商业、贸易、金融、证券、保险、旅游、房地产和咨询等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不仅会引起该产业就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如2001年以来美国纽约的全部就业者中,90%从事第三产业,而且会引起该产业内各行业间以及行业内就业结构的迅速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对职业岗位结构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变化会使得社会的某些职业岗位大批地消失,又会有大批新的职业岗位增加。如美国近5年有7000多个职业岗位消失了,但又新增了8000多个职业岗位。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社会迅速发展、并逐步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第三产业持续稳步上升。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贸易迅速发展,200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已达21,738亿美元(超过了日本和韩国的总和),居全球第三位。2007年的中国出口总额为12,180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8.98%),同比增加19.5%,首次超过美国的11,630亿美元,仅次于德国,上升为世界第二位。这标志我国对外贸易已迈上新的台阶。与此同时,我国外贸行业的岗位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岗位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外向型生产企业进出口自营化,外贸岗位群出现了综合化与细分化双重趋势。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业务量不大,设岗较少,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大型企业由于业务量大,部门分解较细,设岗较多,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过硬的专门操作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设计符合各类企业的多重需要。

3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思路

根据上述三种需要,结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特点及相关课程的内在联系,我们构建了“一根主线、”“两个强调、”“三个突破”、“四个加强”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方案。所谓“一根主线、”就是以国际经贸的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为主体,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两个强调”:一是强调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三大课程模块的结构必须优化,打通三大课程模块的内在联系,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课程应以语言、写作、数理、计算机和哲学等基础知识技能为重点,基础应用知识技能课程应适当加强,特别是应加强外语能力的培养;关联知识技能课程应以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为重点,并应当适度拓宽其口径,应选择关联性、针对性与应用性较强的,淘汰较弱的;专业知识技能课程的口径不宜过窄,应针对外贸业务岗位群而不应针对某种外贸岗位设置,经济学、贸易学和计量学等专业基础必须夯实,专业应用知识技能课程口径可适当放宽,并增设一些选修课,以拓展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择业机会;二是强调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必须紧密结合起来,突出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把职业道德、态度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实践技能的课程设置之中,把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合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之中,使学生的德、智、能、体、美全面协调发展,成为合格的国际贸易高级应用型人才。“三个突破”:一是突破“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课程观,树立厚基础、重实践的新型课程观。在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是专业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二是突破“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育观,树立既重知识传授又重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教育观;三是突破理论知识课程与实践知识课程相互分割的教学观,树立两者相互融合的教学观,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同培养。

根据上述课程体系的优化方案,我们对原课程体系进行了科学的整合取舍。在公共基础课程中,我们适当提高了英语、数学、计算机应用和哲学的授课学时;在关联课程中,舍弃了《产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课程,增设了《投资理论与实务》,并把《会计学》、《管理学》、《企业管理学》和《金融学》等课程重构为《会计原理与实务》、《管理知识与实务》和《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在专业基础课程中,我们对《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与《国际贸易学》中的交叉重复的内容进行取舍整合,避免了教学中的简单重复,并把《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整合到《国际贸易学》中,将《WTO概论》重构为《WTO规则及其应用》,增设了《国际贸易前沿问题》(含前沿理论、前沿政策和前沿实践)和《反倾销知识》等课程,以支撑该专业学生把握国际贸易前沿动态和应对反倾销的实际需要;在专业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中,我们增设了《商品学》、《商务心理学》、《社交礼仪学》、《国际经贸地理》、《经贸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增加了《通关实务》、《外贸单证操作》、《国际物流与保险》、《国际电子商务》、《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英语》等必修课程的授课学时;在选修课中,我们增设了《中外文化比较》、《美术欣赏》、《音乐欣赏》等人文知识课程和《创新方法论》、《创业理论与实践》等创新创业素质课程。在此基础上,精心构建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体,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为两翼,职业道德、态度教育贯穿全程,基础、关联和专业三大课程结构优化,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国际贸易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全新整合课程体系(参见图1)。同以往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比较,该整合课程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整合课程体系设有基础、关联和专门三个必修课程模块,三个模块之间的课时(学分)结构由原来的4∶3∶3优化为3.6∶3.1∶3.3。每个模块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它与其它模块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动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体现在各个模块之中;

(2)整合课程体系不是针对国际贸易业务的某个具体职业岗位,而是面向国际贸易这个专门的行业岗位群,课程的导向具有更宽泛的就业范围;

(3)整合课程体系设有理论知识课程、应用知识课程、实践技能课程三个不同层次的课程,各层次之间的课时(学分)结构由原来的5∶4∶1优化为4∶3∶3,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渐次提高各种能力;

(4)整合课程体系突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兼顾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在每个课程模块中,都有实践技能的训练。在基础课程模块中,有英语交流、计算机应用、公关协调和计算机应用等技能的训练,学生必须通过国家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并获得相关证书;在关联课程模块中,有会计实务、管理实务、金融实务、投资实务等技能训练;在专门课程模块中,有进出口业务、国际电子商务和国际市营销等技能训练,而且每种类型的专业技能训练又设有若干技能实训项目,如进出口业务技能又分为国际商务流程模拟操作、通关实务操作和外贸单证操作等技能实训。整个课程系统的专业技能实训都与国际商务职业资格证书接轨,并与相关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的实践能力实现对接。

(5)整合课程系统是开放的,具有专业拓展的灵活性,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技能课程、关联知识技能课程基础上,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的不同类别知识技能课程,以适应外贸行业不同岗位就业的需要,或适应向相邻职业岗位升迁的需要。

参考文献

外贸会计论文第8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体系优化改革

1问题的提出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寻求专业课程体系的最优组合或最优结构,是深化高等院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倾向:

一种是沿袭传统的高等教育观,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线,强调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理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朝国际经贸专业理论研究型的方向发展。按照这一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低,难以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岗位的实际需要。另一种是在国外职业培训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该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专门技能所需的实用知识为基础,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可见,无论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学科中心型”课程体系,还是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知识、轻关联知识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都存在局限。那么,究竟应当怎样去优化现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呢?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必须先弄清专业课程体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依据

美国芝加哥大学泰勒教授曾经指出:“课程选择决定于目标设定”。这就是说,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国际经贸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政策与法规,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洞察国际市场趋势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的能力,适应外经贸行业岗位群工作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③那么,我们究竟应当怎样根据这一培养目标,设计出切实可行的专业课程体系呢?让我们转向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决定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不仅会通过它所决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来影响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而且最终会直接影响该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

首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外贸行业岗位群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对准岗位设课程”是部分高校在专业课程设计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一。然而,必须注意的是:不能仅仅局限于某种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而要关注整个行业岗位群或职业群所需的各个方面知识技能。为此,我们考察了三百多家进出口企业的外贸岗位对知识技能的实际需求,最后将外贸岗位群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确定为国际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理论、WTO规则、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与法规、进出口业务流程、外贸合同商订等共14种专业知识技能模块。但是,这些知识技能的有效运用将需要强有力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关联知识技能作为支撑。同时,几乎所有的外贸企业都希望高校国际经贸专业的教育教学能与外贸岗位对接,培养出实践能力强,能独立胜任外贸岗位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毕业生。约有83%的用人单位把就业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摆在了首要位置,还有二分之一的单位对该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说明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外语知识能力培养极为重要。因此,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体系,不仅应包括外贸岗位群直接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应当寻求与此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教育等课程的支撑。

其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学生就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我们对对1400多名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91.3%的学生认为他(她)们来高校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专业课程的设计与优化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要教给学生就业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不仅职业岗位体系由于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演化为一个动态系统,而且就业者受利益驱动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常使其就业经常变更。美国人口普查的数字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5年内有37%的社会成员改变职业,而不是简单地调换工作岗位。美国劳工部最近的研究预测表明,20岁的青年人在今后一生的工作时间内,职业的变换将会达到6—7次之多。就业的经常变动也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专业及其课程的选择,这就向专业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课程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初次就业(职业入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关注明日择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不仅应使学生在受教育后获得就业准备,而且应获得边工作、边继续学习,甚至向更高层次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与能力,以增强学生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换的适应性以及接受继续教育的可能性。基于这些考虑,适当扩展该专业学生的语言、写作、数理、心理等基础学科知识技能和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将十分必要。

再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的速度愈来愈快,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愈来愈短,并且呈现技术走向综合化、精确化等特征。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应用必定会直接影响社会职业岗位的变迁。工作现场技术的持续更新会不断地促使传统低技术岗位的消亡,高新技术岗位的增加。而技术发展的综合化与精确化特征又必然促使职业知识技术含量普遍上升,要求技术型人才具有综合应用能力。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国际贸易的方式方法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外贸岗位技能的变化,如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然促使外贸单证无纸化,外贸经营网络化,外贸管理信息化,从而导致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得外贸岗位实践能力的形成日益需要相关理论知识的支撑,尤其是高技能岗位的实践能力是建立在高技能理论基础上的。因此,课程设置上必须强调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已经跨入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第三产业持续迅速发展(第一产业逐步下降,第二产业的缓慢增长或停滞不前),并逐步取代工业的地位而成为现代社会的产业中心。商业、贸易、金融、证券、保险、旅游、房地产和咨询等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不仅会引起该产业就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如2001年以来美国纽约的全部就业者中,90%从事第三产业,而且会引起该产业内各行业间以及行业内就业结构的迅速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对职业岗位结构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变化会使得社会的某些职业岗位大批地消失,又会有大批新的职业岗位增加。如美国近5年有7000多个职业岗位消失了,但又新增了8000多个职业岗位。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社会迅速发展、并逐步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第三产业持续稳步上升。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贸易迅速发展,200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已达21,738亿美元(超过了日本和韩国的总和),居全球第三位。2007年的中国出口总额为12,180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8.98%),同比增加19.5%,首次超过美国的11,630亿美元,仅次于德国,上升为世界第二位。这标志我国对外贸易已迈上新的台阶。与此同时,我国外贸行业的岗位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岗位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外向型生产企业进出口自营化,外贸岗位群出现了综合化与细分化双重趋势。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业务量不大,设岗较少,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大型企业由于业务量大,部门分解较细,设岗较多,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过硬的专门操作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设计符合各类企业的多重需要。

3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思路

根据上述三种需要,结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特点及相关课程的内在联系,我们构建了“一根主线、”“两个强调、”“三个突破”、“四个加强”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方案。所谓“一根主线、”就是以国际经贸的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为主体,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两个强调”:一是强调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三大课程模块的结构必须优化,打通三大课程模块的内在联系,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课程应以语言、写作、数理、计算机和哲学等基础知识技能为重点,基础应用知识技能课程应适当加强,特别是应加强外语能力的培养;关联知识技能课程应以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为重点,并应当适度拓宽其口径,应选择关联性、针对性与应用性较强的,淘汰较弱的;专业知识技能课程的口径不宜过窄,应针对外贸业务岗位群而不应针对某种外贸岗位设置,经济学、贸易学和计量学等专业基础必须夯实,专业应用知识技能课程口径可适当放宽,并增设一些选修课,以拓展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择业机会;二是强调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必须紧密结合起来,突出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把职业道德、态度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实践技能的课程设置之中,把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合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之中,使学生的德、智、能、体、美全面协调发展,成为合格的国际贸易高级应用型人才。“三个突破”:一是突破“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课程观,树立厚基础、重实践的新型课程观。在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是专业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二是突破“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育观,树立既重知识传授又重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教育观;三是突破理论知识课程与实践知识课程相互分割的教学观,树立两者相互融合的教学观,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同培养。

根据上述课程体系的优化方案,我们对原课程体系进行了科学的整合取舍。在公共基础课程中,我们适当提高了英语、数学、计算机应用和哲学的授课学时;在关联课程中,舍弃了《产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课程,增设了《投资理论与实务》,并把《会计学》、《管理学》、《企业管理学》和《金融学》等课程重构为《会计原理与实务》、《管理知识与实务》和《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在专业基础课程中,我们对《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与《国际贸易学》中的交叉重复的内容进行取舍整合,避免了教学中的简单重复,并把《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整合到《国际贸易学》中,将《WTO概论》重构为《WTO规则及其应用》,增设了《国际贸易前沿问题》(含前沿理论、前沿政策和前沿实践)和《反倾销知识》等课程,以支撑该专业学生把握国际贸易前沿动态和应对反倾销的实际需要;在专业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中,我们增设了《商品学》、《商务心理学》、《社交礼仪学》、《国际经贸地理》、《经贸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增加了《通关实务》、《外贸单证操作》、《国际物流与保险》、《国际电子商务》、《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英语》等必修课程的授课学时;在选修课中,我们增设了《中外文化比较》、《美术欣赏》、《音乐欣赏》等人文知识课程和《创新方法论》、《创业理论与实践》等创新创业素质课程。在此基础上,精心构建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体,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为两翼,职业道德、态度教育贯穿全程,基础、关联和专业三大课程结构优化,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国际贸易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全新整合课程体系(参见图1)。同以往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比较,该整合课程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整合课程体系设有基础、关联和专门三个必修课程模块,三个模块之间的课时(学分)结构由原来的4∶3∶3优化为3.6∶3.1∶3.3。每个模块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它与其它模块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动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体现在各个模块之中;

(2)整合课程体系不是针对国际贸易业务的某个具体职业岗位,而是面向国际贸易这个专门的行业岗位群,课程的导向具有更宽泛的就业范围;

(3)整合课程体系设有理论知识课程、应用知识课程、实践技能课程三个不同层次的课程,各层次之间的课时(学分)结构由原来的5∶4∶1优化为4∶3∶3,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渐次提高各种能力;

(4)整合课程体系突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兼顾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在每个课程模块中,都有实践技能的训练。在基础课程模块中,有英语交流、计算机应用、公关协调和计算机应用等技能的训练,学生必须通过国家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并获得相关证书;在关联课程模块中,有会计实务、管理实务、金融实务、投资实务等技能训练;在专门课程模块中,有进出口业务、国际电子商务和国际市营销等技能训练,而且每种类型的专业技能训练又设有若干技能实训项目,如进出口业务技能又分为国际商务流程模拟操作、通关实务操作和外贸单证操作等技能实训。整个课程系统的专业技能实训都与国际商务职业资格证书接轨,并与相关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的实践能力实现对接。

(5)整合课程系统是开放的,具有专业拓展的灵活性,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技能课程、关联知识技能课程基础上,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的不同类别知识技能课程,以适应外贸行业不同岗位就业的需要,或适应向相邻职业岗位升迁的需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