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多媒体课件论文

多媒体课件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2 17:37:03

多媒体课件论文

多媒体课件论文第1篇

关键词: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 素材 选择

一、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必要性

在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信息传播已经逐渐跨越纸质媒介,进入电子时代,大学课堂早已不是传统的教师+口授+黑板+粉笔,取而代之的是以高效率的电子媒介为主体的多媒体课堂。信息量大,方法灵活,于视听结合中,学生轻松接收到大量有效信息。此种状态下,教师的知识优势渐渐退居幕后。教师的备课方式发生转变,互联网提供的各类知识节点、各类文库成为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托。教师必须时时接受新知识,才能给学生恰到好处的引导。

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的研究表明:人获得的外界信息中,味觉仅仅占1%,触觉仅占1.5%,嗅觉也只占到3.5%,信息来源主要靠听觉的11%和视觉的83%。而在获得的信息与保存记忆的试验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视听接收的信息保存的时间相对较长,而对只凭借听觉或者视觉获得信息保存的时间较短。单用听觉获得的信息在72小时候后仅剩15%,只凭视觉的剩40%,视、听并用获得的信息在三天后――高达75%。这样的实验结果给多媒体视听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教师们主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自身计算机理论与实践修养,学习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中文系的外国文学课程亦不例外。外国文学教材少则三百页,多则六七百页,涵盖除中国以外世界文学几千年的精华,卷帙浩繁。除文学外,更涉及复杂的宗教、哲学,涉及地理、历史、民风、民俗,涉及道德、伦理,及其它艺术门类如绘画、雕塑、建筑,舞蹈、音乐,浩如烟海。对于身处异质文化的我们,掌握起来何其之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可以充分展示异域文化的风土人情、民俗礼仪,自然风光,了解作家时代,社会概貌、政治、经济、宗教、军事。外国文学课不单单传授、学习文学知识,同时对世界优秀文化进行接受、学习、传播。

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内容涵盖大量信息,能够缓减课程内容量大与课时逐渐缩减的矛盾(笔者所在单位外国文学课时由年学时128课时减为102,又减为目前的85)。多媒体课件使繁杂的内容简洁化、便捷化,生动、直观,形象、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高效、丰富,远胜于传统的粉笔或黑板课堂。

二、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素材选择策略

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搜集建立各类素材的电子资源库――电子期刊资料库、电子图书资料库、文本库、图片库、音像库。实际操作中基于教学重点难点,配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各类素材――文本、图片、影像资料、期刊类资料、论著类著述的挑选、组合,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市面上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软件种类繁多,各有优势,但适合讲授型外国文学课程的软件莫过于PowerPoint、Flash、Photoshop,简单易学,便于后期维护。搜集素材、制作课件可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完善教学思路。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广泛使用,学界对多媒体教学、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意义及作用论述较多,对课件需要素材的选择论述不多。笔者试图对此进行比较全面的论述。

(一)背景色彩素材

背景色彩,除了使用PPT软件已有的母版外,课件制作主要需要自我设计,体现制作者对该节课程的理解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背景色调素材与授课内容整体氛围要一致,为整节课件定好基调。传统的授课介质只有黑白(黑板和白粉笔)两色,不管讲授内容是什么,黑白是永恒色。多媒体课件则可以“随心所欲”选择底色。比如,《中世纪文学概述》选用灰暗的色调,以体现教会对社会生活整体的压抑。《哈姆雷特》用忧郁的蓝色,配以1947年版电影《哈姆雷特》奥利弗饰演的哈姆雷特忧郁的眼神,生动形象传其个性。《德伯家的苔丝》以英国田园风光和现代化工业融合为底色,借以说明苔丝的悲剧主因――时代、社会原因。同时还要注意文字、图片与底色的色彩要有明显的差异,如果三者色差不大,播放时,受教室光线、投影仪等的影响会出现不同效果。同时色彩不能太过炫目,影响观看。

(二)文字素材

选择调配好底色,依授课内容和篇幅编辑文字,简洁明了,切忌繁琐。谨慎选择字号、字体、字体颜色,突出讲授重点,难点。国外的作家名、作品名、主人公名译成中文后,长而拗口,学生掌握起来困难,可用不同颜色或者加粗强调。文字色彩的使用整体要以眼睛的舒适为度。文字素材包括必要的文学史知识点、作品分析重点、图片配文、原著的精彩片段、精彩评论链接等。尤其是原著经典段落的赏析,鉴于学生阅读原著的时间不足,课堂适当赏析,可以让学生把握作品重点,增加阅读兴趣。摘录《吝啬鬼》中阿巴贡丢失金子的内心独白,对比《一坛黄金》中尤克里奥丢失金子的内心独白,我们可发现两段文字简直“一模一样”,剧作家对吝啬鬼的心理刻画透彻深刻,由此亦可见莫里哀对普劳图斯的借鉴。欧里庇得斯《美狄亚》中美狄亚“骂夫”名段,实则是欧里庇得斯对古希腊社会男性的控诉、对女性的同情。从美狄亚杀子前的心理斗争可窥见一位母亲的痛苦抉择。通过经典段落的摘录,学生体味欧里庇得斯对社会的批判,亦可对比反思现今女性的生存困境。

链接一些相关论题的精彩评析,开阔学生学术视野,进而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古希腊戏剧起源的课件中,拓展中国传统戏曲起源知识,理解两种文化对同类艺术形式的不同创造与发展。古希腊神话课件可延伸到中国上古神话:如希腊创世神话与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造人与女娲造人,进行中西横向比照,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制作《哈姆雷特》课件时展示学术荒诞小说《哈姆雷特谋杀案》片段,由这部另类文学作品入手了解学界对悲剧《哈姆雷特》和哈姆雷特人物形象的相关论析。讲授雨果、大仲马,推荐阅读《金庸大仲马比较论》《萧峰冉阿让比较论》等评论文章,从学生感兴趣的论题着手于潜移默化中渗透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影响研究相关方法。

(三)图片素材

当今读图时代,多媒体课件对图片素材的选择至关重要。图片可以让读图者瞬间掌握相对完整的信息。图片选择不可太“花里胡哨”,过度吸引学生注意力。选择切合主题、极具代表性的图片,与文字配合,图文并茂,形成友好和谐的界面,对文学思潮、作品内容理解大有裨益。我们对西方文化知之甚少,对作家形象、时代风貌异常陌生,尤其是难以理解的宗教文化。配以适当的图片能让学生对当时的服饰、相貌、建筑、礼仪、民俗、着装有所了解。制作赫拉克勒斯传说的课件,搜集赫拉克勒斯建立功勋的各种素材图片:雕塑,壁画、油画,其功勋便一目了然。意大利诗人但丁距离我们时空遥远,展示米奇力诺的名画《但丁用诗启蒙佛洛伦萨》,学生对但丁的肖像、服饰,地狱、炼狱、天堂三界轮廓一目了然。古斯塔夫・多雷绘制的《地狱》插图直观地呈现了地狱情景。比照中国民间流传的十八层地狱图景,加深对《地狱》篇的理解。哥特式文学风格非常抽象,可先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入手――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由建筑风格进而推进到文学风格。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充分佐证了文学的特点:对人性讴歌与赞美。波提切利的名画《维纳斯的诞生》,的维纳斯突出了文艺复兴时期对人体美的追求,米开朗琪罗为罗马西斯廷教堂所做的《创世纪》巨幅天顶画、雕塑《摩西》,多纳太罗的雕塑《大卫》兼传达了人体美、力量美,讴歌人,赞美人,与文学内容异曲同工。

艺术同源共生。学生通过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图片亦可领略雕塑美、绘画美、建筑美。接受文学熏陶的同时,对其他种类的艺术品进行鉴赏。这样集合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文学课是传统教材讲授无法赋予的。

(四)音乐素材

多媒体课件中配入音乐,能够加强对人物形象、作品风格的理解。1997年苏菲・玛索主演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用短短4分钟的插曲便回顾了安娜逐爱的一生:追求、执着、痴狂、绝望。欧仁・鲍狄埃的《国际歌》人所共知,不仅是催人奋进的诗歌,配曲更是雄宏、豪迈、悲壮。歌德的《野玫瑰》,配以舒伯特的谱曲,把爱情的美好、欢乐尽现音乐中,令人心情愉悦。电影《俄狄浦斯王》配乐响起便把我们带入辽远的底比斯,带进那个神主宰的时代,带进命运之门。比才歌剧《卡门》名段《爱情像一只小鸟》,欢快、激情,唱出了卡门对爱情与自由的渴望。由音乐入手学习文学、赏析作品,文学课堂“有声有色”,学生对陌生的外国文学兴趣盎然。

(五)名著电影素材

中文系的外国文学实际上是翻译文学,与原语文学不同。聆听相关音乐,观看相关名著改编的原声电影,可增进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静态的图片展示不同,动态的影视素材,更具象化地为学生展示背景、服饰、人物关系、主人公个性,“读作品”改为“观作品”,于视听中感受作品。

接受美学强调接受差异,学生的资质不同,接受知识信息的能力各异,光影技术合成的电影成为学生学习文学作品喜闻乐见的有效途径。当代电影技术日异发达,能够创造出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奇特效果。《诸神之战》《贝W武甫》充分体现现代科技在电影方面的成功。影片把诸神斗争、地狱、天堂情景具体呈现出来。《贝奥武甫》中火龙,体大、会飞、通体金色、口能喷火。水怪格兰代尔身高、奇丑、言人语、吞食活人,贝奥武甫降怪除龙的英雄业绩豪迈而悲壮。《奥德赛》中独眼巨人、海怪、海难利用现代3D技术打造,场面宏大,形象逼真,弥补了学生阅读过程中想象力的不足。由路易・德・菲耐斯导演并主演的喜剧片《吝啬鬼》把阿巴贡吝啬的方方面面呈献给观众。影片中,正在教堂做礼拜的阿巴贡望见修女前来募捐,赶快更换座位。修女靠近他,阿巴贡即刻起身回家。途中被修女截住,阿巴贡调整路线,到家后,随即关门上锁。金币失而复得,阿巴贡拖拽着金币箱穿过下水道,走过花园,趟过沙漠,遇募捐修女,绕道……对于一些受地域、个人经济能力限制的学生,没有足够的现场观看话剧、歌剧经历,据此教师可搜集选择一些著名话剧、歌剧演出视频素材,如中、挪联合演出的话剧《玩偶之家》,歌剧《费加罗的婚姻》《巴黎圣母院》《茶花女》等插入课件,学生于艺术欣赏中感受戏剧的不同表现形式,探讨不同戏剧类型的差异,开阔视野。

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选择一些知名专家、教授的视频公开课,让学生领略名家风范,大师见识。每个教师的学识水平不一,见闻广博不一、切入问题的角度不一,选择精彩的视频课加入课件中,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可师生共勉。

制作完成的课件在实际授课中还需根据任课教师的再理解,学生学习反馈,进行交互探讨,进行修改,完善、美化,以期达到融科技与教育于一体的完美“佳作”。

三、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素材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在通识教育的大背景下,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不仅服务于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教师、学生,还要兼顾其他外国文学爱好者。在搜集需要的素材时,理应考虑到课件整体科学性与知识性、美观性与艺术性;实际制作中,根据教育基本规律把握好重点、难点,繁简得当,以外国的文学思潮、作家、作品为中心,强调文学性,切记课件庞大的信息量把学生注意力引到其他方面,导致“迷航”。

建构主义教育观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的情境,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自身之间要进行协作与会话。教师在精心搜集、挑选素材、制作课件的时候充分考虑学生知识视野广博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沟通,使得教师切实变成知识的引导者,学生通过课上接收到的信息点,课后利用网络资源,深入研究,对文学思潮、作家、作品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培养鉴赏和品评能力。查找资料,自主学习,不仅学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教、学相得益彰。

搜集、选择、整理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需要的素材是一个常做常新的过程,要随着教育观念、技术进步、学生接受能力、授课地点变换等做出不断的更新和调整,以期更适合课堂教学,适应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要求。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外国文学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成果之一。[项目编号:ZL-14006])

参考文献:

[1]杨玲.点面结合,突破难点――浅析《外国文学》的多媒体教学[J].价值工程,2011,(1).

[2]何学琼.教师媒介素养在外国文学多媒体教学[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9).

[3]吕超.从“通识”到“大数据”――浅论当下中文系外国文学课程的教改策略[J].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5,(2).

[4]周青.多媒体课件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4,(21).

[5]孙霄.巧用CAI多媒体优化“外国文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08,(8).

[6]胡贤林.图像时代外国文学教学的创新策略[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7]喻玲.视觉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教育探析[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多媒体课件论文第2篇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文学理论课教学

[作者简介]张柯(1977— ),男,回族,河南开封人,开封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学理论。(河南 开封 47500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152—02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年来,高校的教育改革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无论是教育思想、教学模式、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在进行着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不少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更是催生了多媒体与教育教学的结合。多媒体课件教学越来越多地进入了高校的课堂。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教师一言堂,学生一堂听”的教学模式,这种变革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发挥学生“自主式”的学习。因此,原有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授课方式也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网络化时代的要求。如何利用这一个教育改革的契机,在新的形势、新的要求下,在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是每一门学科生存和发展需要迫切思考的问题。文章将就多媒体课件在文学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目前文学理论课教学的困境

文学理论课是高校中文系主干课程体系中的基础理论课程,是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等中文学科的指导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以及指导各类文学研究都起着关键作用。文学理论课是中文学科里一门极其重要的课程。高校的文学理论课大多开设在大学一年级,这有利于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但由于大一的学生阅读和知识水平的单一,再加上中小学教育对于文学理论的忽视,导致了学习这门课程有难度。

(一)文学理论课教师的讲解传授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的单一枯燥。文学理论教材充斥着有关文学的概念、规律和范畴,这些东西对于大学的新生来说是很陌生的。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只会照本宣科,那么这些枯燥的理论、烦琐缜密的文学理论原文在学生听起来是很费力的,教学效果当然也不会好。现在部分教师在文学理论课的教学中不但对自己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和所要组织的教学内容、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含糊不清,而且教学方法依然陈旧,就是讲道理、举例子,举例子、讲道理,结果导致课堂气氛极度沉闷。如何改变目前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代之以科学有效的现代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枯燥的文学理论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文学理论教师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文学理论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必须得到不断的锤炼和改进。

2.教师要适应时代和学生的变化,因材施教。目前,学生文学素质下降,学习接受习惯改变。教师要因材施教,研究学生素质和习惯的变化,探究哪些方式方法适合当下信息时代大学生们的阅读习惯和接受模式,并对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甚至是变革。当下的学生接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多元化,大多喜欢上网,看电影电视,看杂志,接触文学的途径大多是媒体、影视作品,很少有去阅读纯文学作品的,文学素质下降,而习惯了多媒体视野下直观的、形象的、便捷的表达方式,对思辨性较强、比较难懂的文学理论的接受就有些不适应。

(二)文学理论课学生的学习接受中存在的问题

1.习惯形象思维,缺乏理性思维。文科学生习惯并擅长形象思维,对理性思维重要性的认识是不到位的,他们认为文学是具体可感的、充满了灵感的,而忽视了在文学创作、文学接受以及对于各种文学现象的认识中理性思维的存在。他们认识不到社会性的学科也需要理论的指导,他们习惯了用直观感受去体会文学,习惯于感性的创作、鉴赏和认识,没有主动寻求规律性指导原则的习惯和认识。除了认识上的局限性以外,学生缺乏理性思维的又一原因是,在网络信息时代,学生习惯于网络上的直观的形象的信息接收,而对于抽象的概念、规律不感兴趣。文学理论课是一门渗透着大量理性思维的科学,它的逻辑性、严谨性、抽象性既决定了它的深度也决定了它的难度。比如关于文学的文本层次,应该如何理解文本具有文学语言组织层、文学形象层、文学意蕴层三个层面,这并不是文章表面的分层,而是一个抽象的内在结构。要理解这个问题,运用直观的感性思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运用抽象的理性思维才能接触到问题的实质。应该说运用理性思维是学习这门课的基本要求,也是学习一切科学性课程的要求。

2.囿于局部,忽视整体的思维方式。文学理论课程中包含了大量的定义、概念、古今中外诸多的文论原著以及与文学活动相关的众多文学现象,形成了信息量大、各个知识点互相联系、互相印证的错综复杂的局面。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习惯于学一点理解一点,而没有能力去把学过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起来,从而陷入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境,所以他们掌握的知识往往只能是孤立的、静止的、支离破碎的。例如,对文学四要素及它们之间互相作用所形成的整个文学活动系统的理解来说,学生们往往理解了四要素之间的关系,但当讲到文学形象分析、文学创作过程、文学接受过程时,学生不知道运用文学四要素的关系去分析这些理论规律,也就是说他们学到知识也是僵死的、静止的,不足以挖掘到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

3.各种文学活动的体验薄弱。文学理论来源于文学实践,最终又要去指导文学实践,学生在学习中最缺乏的就是实践。只有具备了大量的创作实践和阅读实践,才能对文学创作中的回忆与沉思、理智与情感、意识与无意识、文学接受中的期待视野、接受动机、接受心境、灵感与直觉、填空与对话等问题有比较充分的理解。文学理论课对于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阐释仅限于说明文学理论中的某个问题,不可能全面地展开,同时为了说明问题,教师也可能同时需要举好几个例子,这课堂教学的时间和传统板书的局限性,使得教师无法把经典的文学作品系统全面地应用于具体文学理论的阐发上,比如说,教师讲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是什么,如果以《红与黑》中的于连为例,把于连复杂的性格通过教师讲解和板书罗列出来是明显没有说服力的,如果学生没有接触过这部作品,那更是如听天书。而解决学生文学体验薄弱的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尽量弥补学生的这些缺点。

二、多媒体课件应用于文学理论课教学上的优势作用

多媒体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教学设计,并以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而成的课程软件。在文学理论课的教学中,经常涉及如何处理好感性材料与理论阐述的关系问题。这门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主要以口头讲授为主,在描述艺术的具体形态,进行理论的演绎时,大都是口头讲授和板书描绘,其教学效果还很难达到理想的要求。多媒体课件教学法,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也加强了教学的效果。其优势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手段单一枯燥,没有直观的形态供学生了解,有了课件教学,使古板变生动了,抽象变形象了,深奥变浅显了,沉闷变愉悦了。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其意义。使用电教化课件能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直观形象逼真地展现出来,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情绪,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讲解文学起源时,可以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人类原始艺术形态:洞穴绘画、彩陶艺术、巫术活动遗址和考古文物等大量图片信息,既让学生对文学的起源这个遥远的问题产生兴趣,又能很直观地展示原始人类精神活动、生产活动对艺术产生所起到的作用。多媒体课件逐渐普及后,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加上有声有色的课件,使学生对知识掌握更加容易,提高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授的效率,加大了知识传授信息量,在有效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清晰透彻地了解所需掌握的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二)多媒体课件提供大量直观的感性材料,促进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接受

文学是形象的,理论是抽象的,如何把形象的文学形式与抽象的理论相结合,使理论的阐述更为有效,一直是文学理论课教学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多媒体课件技术的引进,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技术。多媒体提供的是感性直观的影像,文学理论课的抽象是建立在文学形象的基础上。这是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文学的认识还是零星的、不成系统的,他们的文学作品的阅读主要还是在中小学时期语文课本上的范围。在这样的基础上直接进入理论的阐述,显然是不恰当的。作品阅读范围小,基础不牢固,理论也就成了空中楼阁,理解也不深入。如果没有直观的实物展示,很难进行具体的理论推衍。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为了弥补感性准备的不足,主要还是依靠课后的阅读观摩补充,很难在课堂上实行直接的教学,这就使理论与实践脱节,达不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可以系统地帮助学生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教师可以在实物面前进行讲解,具体入微,然后作理论的升华,这样学生不会因抽象感到难以理解。

(三)多媒体课件动态信息展示,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深入

当前,学生的文学体验大多来自影视或者网络,动态信息生动形象,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形象的展示也使得体验效果很好。但当前的文学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只凭板书或者诵读来展示文学作品,学生对有些文学作品的体验效果就受到很大限制。书面和口头表达往往是间接的、有限的,其有效性还与教师的描述方式和口头表达能力直接相关,不管教师描绘得如何细致,传统教学仍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多媒体课件能对信息进行动态展示,把具体形象的文学材料呈现给学生,将有利于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直观感受和深入思考。

文学理论课教学既要让学生学习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又要对学生进行理论思维和文学鉴赏实践的训练,最终能够对具体文学现象进行理论的升华,达到更高层次的认识。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仅仅依靠单一的手段是很难达到的。多媒体课件的引进,可以使教学手段多样化,使教学内容更加广泛丰富,甚至在教学观念上会带来新的变化。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多媒体课件在文学理论课的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多媒体课件论文第3篇

也就成为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多媒体课件通常可分为:演示型、自学型、练习型、模拟试验型等。制作多媒体课件首先要设计课件的结构,准备课件制作的素材,然后通过集成工具软件进行合成。

关键词:多媒体;多媒体课件;课件脚本;素材;制作;软件;多媒体工具

Abstract:Asmoderneducationskilliswidelyusedinteaching,theroleinteachingofthemultimediacoursewarebecomesincreasinglyimportanttoo.Then,makingmultimediacoursewarebecomesatechnologythatateachermustmaster.Themultimediacoursewareusuallyincludesthefollowingtypes:Demonstratingtype,self-taughttype,practicingtype,simulatedtesttype,etc.Inmakingamultimediacourseware,oneshoulddesignthecoursewarefirst,preparethematerialofcourseware,andthenformatitthroughtheintegratedtoolsoftware.

Keywords:Multimedia;Multimediacourseware;Coursewarescript;Material;Making;Software;Multimediatool

计算机的诞生为人类开辟了崭新的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它的应用范围从最初的国防科学计算扩展到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信息技术融入到其他各个领域的同时,也融入到教学领域当中,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改变了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形成了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整合。由此产生了相关的教育思想、理论、技术,形成了教育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新兴学科——计算机辅助教育(CBE)。其中包含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向。CAI的兴起是整个教育界进行信息革命最有代表性的产物,它促使传授知识不再只是通过简单形势、单一渠道和一种层次的课堂教学,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和多层次来完成。随着CAI的逐渐推广和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越来越成为广大教师所应掌握的一种技术。在介绍制作多媒体课件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几个相关名词。

1.多媒体(Multimedia)。媒体通常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多媒体指将多种媒体进行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新的媒体应用系统,即多种媒体元素的统称。在传统教学中,使用的媒体是黑板、书籍、声音(教师的语言)等,比较单一。在计算机领域中经常使用的媒体有:文字、图形(静止图形、运动图形)、图像(静止图像、运动图像)和音频。

2.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Technology)。是指计算机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多媒体数据,进行有机组合,使它们建立一种逻辑上的连接,集成为具有交互性的信息技术。

3.多媒体课件(MultimediaCourseware)。是利用多媒体技术,针对具体学科的学习内容而开发设计的教学软件。

多媒体课件有多种多样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多媒体课件,对应不同的教学策略。目前出现的多媒体课件有:演示型、自学型、练习型、模拟试验型、测试型和资料型。从总体上看,支持以学为主教学模式的CAI在国际上应用广泛。我国目前应用较多的还是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设计的演示型多媒体课件,它支持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出现,强调的是用于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一般是由教师控制,向学生展示。经过多次的实际制作,我认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选择教学课题,确定教学目标

选题应根据CAI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来进行。一般来讲,课程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师用语言不易描述、某些规律难以捕捉、需要学习者反复练习的内容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有必要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

选题的同时,还必须分析和确定课题实施所能达到的目标,应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特别注意要发挥多媒体的特长,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制作多媒体素材,集图、文、声、像的综合表现功能,有效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编写多媒体CAI课件的脚本

脚本设计是制作CAI课件的重要环节,需要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结构的布局、视听形象的表现、人机界面的形式、解说词的撰写、音响和配乐的手段等进行周密的考虑和细致的安排。它的作用相当于影视剧本。从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制作看,脚本的创作通常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是文字稿本的创作,文字稿本是由教师自行编写而成的。编写文字稿本时,应根据主题的需要,按照教学内容的联系和教育对象的学习规律,对有关画面和声音材料分出轻重主次,合理地进行安排和组织,以完善教学内容。第二步是编辑稿本的编写,编辑稿本是在文字稿本的基础上创作的。它不是直接地、简单地将文字稿本形象化,而是要在吃透了文字稿本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引申和发展,根据多媒体表现语言的特点反复构思。编辑稿本是制作CAI课件的直接基础。

三、搜集素材

“多媒体素材”是多媒体课件中用到的各种听觉的和视觉的材料。需要根据脚本的要求准备各种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素材,还需要将搜集的各种素材进行加工处理,使素材更生动。在获取素材时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用数字照相机来采集画面,再用相应的软件将其转换为位图,并进行加工处理。

2.在计算机中配置视频采集卡,然后可将录像机,视盘机或摄像机播放的视频转换为数字视频,并通过视频制作软件将数字视频信号存为AVI或MPEG各式的视频文件。

3.用图形扫描以采集图像和文字。

4.捕获计算机显示屏中的图像。可以捕获计算机显示屏中的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捕获静态图像一种方法是按PrintScreen键,将屏幕图像放置到Windows剪贴板中,再用图像处理软件将剪贴板中的图像粘贴到画布当中;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抓图软件HyperSnap-DXPro和SnagIt等。捕获动态图像可使用HyperCam、SnagIt、Camtasia和SCRNCAM等动态抓图软件。

5.从网上下载素材。下载各种素材可以使用IE直接下载或使用FlashGet、网际快车或网络蚂蚁等下载软件来下载。

6.使用相应的软件制作素材。

四、课件制作

制作课件是对已经创意好的脚本进行最终加工完善并形成产品的过程。它不是简单的媒体组合,而是一个复杂的、需要非常强的动手能力进行艺术加工的过程。制作时一定要文字规范、图像清晰稳定、构图与色彩使用正确,要保证在运行时平稳流畅,可控性好,可靠性强,利于学生仔细观察和分析,便于教师操作使用。制作时,依据脚本,遵循制作原则,耐心细致,熟练运用各种软件,及时排除各种可能出现的故障。

多媒体课件一般是选择一个多媒体工具软件创作而成。但在实际创作中,为了使课什更丰富多彩,发挥更佳教学效果,往往要同时运用多个软件共同创作而成。常用的有Authorware、Powerpoint、Flash、Premiere、Photoshop、Cool3d、FrontPage、Dramware、方正奥思、几何画板、课件王、蒙泰瑶光等,它们都有各自的长处。不同的教师会因为各自不同的教学需要和对不同软件的熟悉程度,去选择某一软件进行创作。如我们首先可以用Cool3d做片头字幕,用Flash或GIF编辑器动画,接着用Premiere对所采集的音视频或图片素材进行编辑,生成avi文件,再用Powerpoint幻灯片模式或Authorware、方正奥思进行组合,这样制作出来的课件更加生动、直观、可视性强,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五、课件修改,调试运行

最后,还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进行调试、生成、组合、打包工作。同时,注意保留源文件,以备修改。在一切运行正常的情况下,方可投入到实际使用。如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发现不足,要及时反馈,加以修改,直至满意为止。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信息,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从而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模拟实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加深,学会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有些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从引入到新课,从概念到规律,从举例到课练,均投影在屏幕上,学生看得多、听得多,思考就少,只强调过多的外部刺激,不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维空间。多媒体教学应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师应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另外,还有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存在“单一化”、“文字化”、“过量化”等现象,课件过于追求“系统性”,集板书、过程、练习为一体,形式单一。由于教学条件限制,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完成的,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是形象生动的,但制作时应注意课件制作必须具有科学性,不可以用模拟代替真实过程。

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其独特性、先进性、高效性,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才能达到教学最优化,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只有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教学媒体运用恰当,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就是一堂好课。

参考文献:

多媒体课件论文第4篇

课改后的生物新教材相比,新教材除了重视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外,更加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千方百计设法发挥学生主动学习和钻研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对于教材中的实验,教师一般是在实验前讲述实验装置,说明实验步骤,并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最后通过讨论,分析得出结论,这一系列复杂的教学活动如果进行速度过快,学生掌握起来就有一定的困难,太复杂的实验就有可能无法接受。例如,必修一中的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要求一节课上完,如果每个实验都让学生来亲自动手操作,一节课完成任务是不可能的,如果教师干巴巴地讲授每个实验的实验材料、方法步骤强调注意问题,对照组、实验组、变量等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再让学生强行记忆,最后做几道练习题加以巩固应付考试,这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精神、探究能力都得不到培养。如果在实验之前,设计几道与实验密切相关的思考题,通过多媒体课件把思考题依次罗列出来,并配有一定的实验步骤及方法和注意问题加以开发、引导,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领会到每一个实验步骤的意义,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在此过程中,还可增强学生求知欲,从而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得以发展。

二、新授课有利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了突出某个教学重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多次强调学生:、从到这一部分是重点,大家一定要掌握;课题内容快结束的时候,再一次强调哪一部分为重点,哪一部分为难点,来加以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目的让学生加深印象,而利用计算机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对重要的教学内容进行回放、放大、慢放、定格,帮助学生再一次温故已学的知识,并使本课题的知识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具体性。例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传统授课形式需课时,而教师采取多媒体课件只需。课时,首先展示几种氨基酸平面结构图,先让学生找到它们的共同点,让学生形象思维得以发展,并从感性认识上认识氨基酸的结构,再动画展示二个氨基酸之间的氨酸和羧基是怎样脱水缩合的,再让学生自己完成三个、四个氨基酸是怎样进行结合的,依次进行观察分析比较,而后让学生充分理解教材形成概念,从而完成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最后,展示多种多样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进行小组合作,通过自学来完成蛋白质的功能学习,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复习课使知识具有系统性、连贯性

传统式复习方法:教师系统串讲一个单元或几个章节,然后学生自己复习,最后出几道检测题,这样一节课就上完了。知识没有系统性、连贯性,很难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多媒体课件则恰恰相反。例如,在复习腐生细菌促进自然界中物质的循环:课件展示一幅图画,里面有小白兔、梅花鹿、生物遗体、小草、大树、太阳这样一生态环境。问题:上述各种动植物会不会死亡会;假如动植物遗体永远保留,自然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学生讨论回答这样的情况是不会发生,因为腐生细菌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进一步系统复树、小草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分解成的二氧化碳、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复习了光合作用;氧气供动植物呼吸作用利用,这样又复习了呼吸作用有关的知识;分解成的水和无机盐可供植物生长发育和进行蒸腾作用等,真正使知识具有系统性、连贯性。

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多媒体课件论文第5篇

①将讲义或教案简单搬家到课件,文字过多,色彩杂乱,格式不一,课件成了电子书;②图片、动画、声音和视频的不合理运用,出现不分场合的背景音乐,与主体内容无关的图片、动画和视频文件,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干扰;③课件的部分内容链接到相关网站,受学校网速的限制,课堂下载速度慢,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影响教学效果;④界面设计生硬,背景图案单调,背景同主体内容无对比,热区、按钮和菜单设计缺乏交互性;⑤教学设计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符合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没有发挥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优势;⑥教学内容上注重形式而忽视目的,教学内容缺乏交互性;⑦导航设计不合理,出现课件运行不流畅的现象;⑧多媒体课件因信息量过大,引起学生疲劳,影响学习效果;⑨课件缺乏实用性。

2使用多媒体课件存在的问题

①教师过分依赖课件,课堂教学就是面对计算机“念经”,学生成了“机灌”的对象,缺乏教学互动;②多媒体设备故障和教师操作水平影响着多媒体课件的使用;③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速度太快,需适当调整;④忽视了可视度,教室的后排位置看不清楚屏幕的内容;⑤多媒体课件独霸课堂,教师成为多媒体课件的奴隶,忽视了传统教学的优点。

3多媒体课件的评价标准

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第九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评分标准,共有5个1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该表从多方面提出了多媒体课件的评价标准。

聂笑一、张珺提出的《5/10/20/30/40法则》,即多媒体课件选用的色彩不超过5种;多媒体课件页面不超过10页;多媒体课件不超过20分钟要安排一个故事或设计一个情境或穿插一个游戏;多媒体课件使用的字体不小于30点(30point);多媒体课件每版面不超过40个字或单词。这一法则,也可作为评价多媒体课件实用性的一个标准。

4建立多媒体课件的评价体系

建议运用PDCA循环的工作程序,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

①计划。根据本专业本课程多媒体课件制作和使用的现状,推行多媒体课件的准入制度,建立审核制度和管理制度。进行全面而科学的评价,找出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依据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计划。②实施。根据预定目标和措施计划,组织计划的实施。包括资金投入、教师培训和设备完善等因素。利用学校现有的信息技术环境,采用多渠道、有计划的开发补充学校信息技术资源。通过培训,调动广大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利于教师熟练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更好的为教学服务。③检查。制定多媒体课件评价的计划,包括参评课件的范围、标准要求、课件申报要求、评选方法和奖励等内容,进行公布。④处理。最后应对多媒体课件的评价结果进行总结,肯定成绩,找出不足,为今后的多媒体课件评价工作提供经验和指导意见。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作为下一循环制定计划目标的依据。

对多媒体课件的评价不仅适用于教学,也适用于企业的相关培训。

参考文献:

[1]孙杰远,孙名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05,(11).

[2]聂笑一,张珺.多媒体课件5/10/20/30/40法则[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22).

[3]马俊,曹长德.大学教学中投影依赖及其矫正[J].教育与现代化,2009,(1).

多媒体课件论文第6篇

在组织孩子们学习《海底世界》相关内容时,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时,教师可以启发孩子们大胆地去想象一下海洋中的生物,结合自己的想象去描绘一下海洋中各种生物的特征。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制作一些相关的课件:比如,多种海底生物在海洋中自由自在的游玩,然后再配上动感、可爱的声效。运用各种声音进行必要的点缀,让那些原本简单的图片在多媒体的作用下产生不同的音效,这样,儿童在观看视屏后,画出来的作品也都奇思妙想,且非常的有童趣。

二、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多媒体课件的合理使用,能够把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直接投入到大屏幕当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把这些内容单独地展示给学生们看,还可以将这些知识反复地展示给孩子们,如果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也可以设置必要的例子与图形进行说明。比如,可以把幻灯片的方式和传统板书的形式相结合进行教学,在视觉上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这样既能加快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速度,还能节省一些教学时间,在促使课堂教学任务顺利地完成的同时,让所学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加的形象化、广泛化和深度化,让儿童在宽松的课堂教学中愉快地掌握一些新知识,并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记忆。

三、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去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在组织学生欣赏《鹅》这首诗的时候,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当轻松明快的乐曲声轻轻响起时,视屏中一只美丽可爱的白鹅浮在河面上,昂头挺胸地对天高歌的画面栩栩如生地映入学生的眼帘;接着,教师讲解完画面后,轻轻地抽动幻灯片,这个时候,孩子们看到了一只白鹅在水面上浮动,一低一抬地向着天空叫,孩子们也能很自然地理解诗中曲项的意思就是弯曲着脖子,一双红色的脚掌缓缓地在水中划着水波,儿童就能快速地理解拨就是拨动的意思,诗中的清波指的就是清清的水波,幼儿们对鹅的喜爱之情也会油然而生。这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既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知识,而且还能帮助幼儿有效地理解古诗传达出来的意思,培养他们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同时,还能促使幼儿感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让幼儿更愿意去学,更有兴趣去学。

四、传递的信息更加多样化,有利于开阔幼儿的视野范围

在教学时,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之处。课堂教学中适度地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既能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又能激发儿童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的兴趣。多媒体课件的有效使用,有利于加深幼儿对相关知识的感受与理解,还能够帮助他们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或者事件等。比如,在组织孩子们探究有关《昆虫》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PPT的形式把孩子们不常见的一些昆虫呈现给他们看,通过多媒体课件把昆虫的日常生活和习性以及食物等展示给孩子们,简单、形象、生动地把这些知识多面化、多角度地传播到儿童的大脑中,不断开阔孩子们的视野范围。

五、多媒体课件能够让课堂教学变单一为开放型,扩大课堂的教学容量

学前阶段的教育直接关系到幼儿未来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在学前教育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让课堂的教学手段更加便捷、生动,增大知识的教学容量。比如,教学前,教师可以先在网上搜索一些需要的材料,进行超链接;或者也可以把各个窗口最小化,具体教学时,再直接点击,屏幕上也会立刻显现出链接到的一些资料。还可以把搜索到的资料做成课件的形式教授,不断地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教学形式,将学习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此全方位地刺激儿童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这样既有利于开阔幼儿的视野,而且还能够让幼儿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

六、结语

多媒体课件论文第7篇

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多媒体课件的合理使用,能够把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直接投入到大屏幕当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把这些内容单独地展示给学生们看,还可以将这些知识反复地展示给孩子们,如果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也可以设置必要的例子与图形进行说明。比如,可以把幻灯片的方式和传统板书的形式相结合进行教学,在视觉上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这样既能加快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速度,还能节省一些教学时间,在促使课堂教学任务顺利地完成的同时,让所学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加的形象化、广泛化和深度化,让儿童在宽松的课堂教学中愉快地掌握一些新知识,并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记忆。

二、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去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在组织学生欣赏《鹅》这首诗的时候,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当轻松明快的乐曲声轻轻响起时,视屏中一只美丽可爱的白鹅浮在河面上,昂头挺胸地对天高歌的画面栩栩如生地映入学生的眼帘;接着,教师讲解完画面后,轻轻地抽动幻灯片,这个时候,孩子们看到了一只白鹅在水面上浮动,一低一抬地向着天空叫,孩子们也能很自然地理解诗中曲项的意思就是弯曲着脖子,一双红色的脚掌缓缓地在水中划着水波,儿童就能快速地理解拨就是拨动的意思,诗中的清波指的就是清清的水波,幼儿们对鹅的喜爱之情也会油然而生。这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既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知识,而且还能帮助幼儿有效地理解古诗传达出来的意思,培养他们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同时,还能促使幼儿感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让幼儿更愿意去学,更有兴趣去学。

三、传递的信息更加多样化

有利于开阔幼儿的视野范围在教学时,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之处。课堂教学中适度地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既能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又能激发儿童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的兴趣。多媒体课件的有效使用,有利于加深幼儿对相关知识的感受与理解,还能够帮助他们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或者事件等。比如,在组织孩子们探究有关《昆虫》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PPT的形式把孩子们不常见的一些昆虫呈现给他们看,通过多媒体课件把昆虫的日常生活和习性以及食物等展示给孩子们,简单、形象、生动地把这些知识多面化、多角度地传播到儿童的大脑中,不断开阔孩子们的视野范围。

四、多媒体课件能够让课堂教学变单一为开放型

多媒体课件论文第8篇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研究现状;内容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2-0060-04

计算机辅助教学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我国。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教学软件,主要经历了课件、多媒体课件、积件三个标志性时代。[1]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多媒体课件成为信息化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

一、研究过程

为客观地反映我国多媒体课件研究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研究方法和文献法,主要研究我国自2003年开始在全国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后的十一年内,关于多媒体课件研究的总体趋势、研究内容倾向、研究的学科和教育阶段的分布情况等。

1.文献来源

本研究选取CNKI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多媒体课件”为关键词,选取2003年至2013上半年十一年间的文献,为了保证研究样本的客观性、完整性和科学性,对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有关的教育技术类八种期刊(表1前三种为核心期刊,后五种为普通期刊)进行了全面的检索。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文献选择主要参考以下标准:①本研究排除了一些综述性文章;②在收集统计过程中,剔除多媒体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等相关文献。最终确定了225篇文献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2.内容分析类目表的确定

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笔者在参阅相关书籍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了内容分析类目,分为理论探究、设计、开发、应用、评价、管理、其他等七大类,每一类又根据实际情况细分成不同的子类目。将最后确定的225篇文献根据研究的内容归类到相应类目内,得到内容分析类目表的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二、数据分析

1.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研究的整体发展趋势

根据图1的发展趋势图可知,2003年至2010年的研究整体呈现增长趋势,特别在2005年至2010年增长趋势较为明显,2013年只统计到上半年,可推测从2010至2013年研究趋势略有下降,2010年是趋势图的高峰点。究其原因:①教育部在2000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从2001年起用5~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这掀起了我国关于多媒体课件研究的浪潮;[1]②为促进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2006年开始在全国进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工程,通过教育教学理论、技术培训使广大教师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体现更深刻,激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热情,[1]因而2006年之后研究的趋势增长很明显;③“校校通”工程争取在2010年前使全国绝大多数的中小学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1]

2.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分析

根据表2的内容分析类目表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图2所示的我国关于多媒体课件的研究内容分布情况。

(1)多媒体课件研究主要集中在多媒体课件的开发

其中关于多媒体课件开发的研究最多,占了总篇数的74.22%, 这反映出开发是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的重要环节。多媒体课件开发研究的子类目分为课件制作工具的介绍,制作的方法、策略、原则,开发的模式,结合具体课件的案例分析,以及多媒体课件与学科特征、需求的整合。通过归类统计,得到图3所示的多媒体课件开发子类统计图。其中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方法、策略的研究最多,其次是工具介绍,多媒体课件的原则、案例分析、学科整合研究分布较均衡,最少的是多媒体课件开发模式的研究。通过对样本进行分析,有总结如何进行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设计,制作个性化或研究性学习课件的策略,游戏在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方法等研究。而多媒体课件开发模式的研究,虽然目前很多研究已总结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流程,但是关于具体的某个学科的课件开发模式的研究较少。一旦开发出可实施操作的模式,将极大地提高制作课件的效率,节约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

(2)多媒体课件的理论探究、设计、应用研究较为均衡

由图2可知,多媒体课件的理论探究和设计都是18篇,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是17篇,关于这三大类的研究分布较为均衡。

理论探究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研究一些理论来指导多媒体课件设计和制作。所选取的文献样本中,曹贤钟等研究了认知弹性理论指导劣构领域课件设计的可行性, 提出了认知弹性理论指导下的劣构领域课件设计的策略性建议,[2]张伯邑在定义和分析认知通道的基础上,对多媒体画面的认知通道效应作出分析,意在揭示多媒体教学的认知技术原理。[3]

根据多媒体课件设计的研究显示,界面设计的研究较多,占了设计研究总比例的61.11%,教学设计占了22.22%,结构设计最少,只占了16.67%。人们意识到了作为课件“外衣”的界面设计的重要性,美观的界面设计能够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关于多媒体课件“灵魂”的教学设计和多媒体课件“骨架”的结构设计的研究较少,这往往会导致研究偏离了课件的重点核心部分,也会出现课件华而不实、教学辅差等一系列问题。

在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研究中,多媒体课件存在问题的研究最多,多媒体课件的发展趋势研究的文章最少。多媒体课件存在问题研究文献中往往根据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如竺柏明研究了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过分追求形式而忽略了教学内容,以至于小学数学教学穿着新鞋却依然走着老路,提出了教师结合具体案例多分析、归纳、总结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规律,摆正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思想,恰当地选择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切合点,适时、适度、适当地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创造一个全新的、多元化的学习环境的对策。[4]多媒体课件发展趋势的研究有助于预测和指导多媒体课件的发展方向,指明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努力方向。

(3)关于多媒体课件评价和管理的研究稀缺

统计数据显示,关于多媒体课件评价的研究只有四篇,即占总研究数量的1.78%,多媒体课件管理的相关文献研究却没有。评价是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评定一个多媒体课件需要有合理科学的评价标准,一个科学可行的评价标准可以有效指导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而就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关于多媒体课件评价研究的数量是稀缺不足的,这也说明我国对多媒体课件评价的研究不完善,这也将会直接影响到多媒体课件研究成果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由于多媒体课件的数量急剧上升,加强多媒体课件的管理,有利于精品多媒体课件资源重复、有效的利用,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加强对多媒体课件评价和管理的研究是当务之急。

3.多媒体课件研究学科的分布情况

通过对研究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有56篇文献结合相应学科进行研究,得出了各学科多媒体课件研究的分布情况,如图4所示。

统计数据显示,语数外主科类和计算机类的课程多媒体课件研究较多,物理、化学等理科类多媒体课件研究适中,政治、地理等文科类的多媒体课件研究相对较少。语文和数学学科的多媒体课件研究都占了总比例的19.64%。这也说明对主科类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应用的重视。由于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动画、视频、模拟仿真训练能将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生动化、可视化,因此在诸如物理、化学、计算机等理科类学科的应用较为广泛。而多媒体课件在文科类学科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正如王波儿等提出的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空间性和动态性等特点,使多媒体在辅助地理教学中显现出了强大的优势。[5]因此研究文科类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是有巨大价值的。

4.各个教育阶段多媒体课件研究的分布情况

根据数据显示,研究多媒体课件的群体集中在高校,占了总数的64.44%,其次是中学,占了总比例24.89%,其余的各教育阶段分布较少,具体如图5所示。这表明高校的教师和学生是研究多媒体课件的主力军。小学和学前研究多媒体课件的群体很少。目前,绝大多数的中小学已经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所以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应该要加强对多媒体课件的研究。

在统计过程中,有3篇涉及了多媒体课件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应用,他们探索研究如何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能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产生积极作用,给特殊儿童的学习带来希望。所以需要更多的群体力量投入到特殊教育的多媒体课件研究当中。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1.主要结论

本研究经过资料检索、内容分析等研究过程,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经过多媒体课件研究的不断发展,我国多媒体课件研究的文献数量整体呈平稳的发展趋势。

(2)研究涉及到了多媒体课件的各个方面,并且研究主要集中在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评价、快速课件开发模式、多媒体课件发展趋势等的研究较少。

(3)研究多媒体课件开发的工具介绍主要集中于视音频、动画等素材加工工具,介绍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主要介绍Authorware、PPT、Flash这些软件的使用。对于集成幻灯片、时间轴等功能于一体的快速课件开发软件如Articulate、Captivate等研究较少。

(4)关于多媒体课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评价、管理等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的发展趋势和管理。

(5)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主科类和计算机类的课程多媒体课件研究较多,文科类多媒体课件研究较少。

(6)多媒体课件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高校,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研究多媒体课件相对较少,特殊教育逐渐开始关注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2.建议

根据以上结论,笔者提出一些建议:在研究内容方面,我国关于多媒体课件研究应加大多媒体课件评价、多媒体课件快速开发、多媒体课件的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并且可以参考国外关于多媒体课件的研究,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这样才能有效指导我国多媒体课件的发展;在研究学科类别方面,文科类多媒体课件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研究力量分布方面,我国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基础教育领域的多媒体课件的发展。由于多媒体课件的许多优势,多媒体课件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领域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并且应该增强高校与其他教育阶段的合作与交流,使高校的研究能够得到真正的实践,为其他教育阶段服务。

参考文献:

[1]乔立梅,张佳.多媒体课件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曹贤钟,王海霞,王润华.认知弹性理论与劣构领域的课件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6(1):73-76.

[3]张伯邑.多媒体课件画面的认知通道效应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1(12):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