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多媒体信息技术论文

多媒体信息技术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6 15:58:00

多媒体信息技术论文

多媒体信息技术论文第1篇

摘要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有效地管理多媒体数据和空间数据;其次,在区域分析过程中,怎样实现多媒体播放功能.指出用扩充的关系数据模型作为多媒体数据模型较适宜;多媒体功能的实现则取决于多媒体数据的格式是否为RIFF格式以及对多媒体数据的应用要求.最后展示了多媒体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区域分析,数据模型.

现今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崛起和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软件都大量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如果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软件中,势必大大增强GIS信息的表现能力,扩大GIS的应用领域.那么怎样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GIS软件中呢我们认为应从两方面来设计:其一是怎样将多媒体数据溶于GIS数据库中,并保证提供GIS软件的双向检索及各种分析功能;其二是在应用过程中,怎样实现多媒体的播放功能.以下就这两个内容及其应用前景谈谈我们的看法.

1多媒体数据的有效管理

通常,应用软件中的多媒体数据有两种生成方式:一种是媒体播放之前,将其数字化到数据库当中,播放时从数据库中取数据;另一种是播放时,边生成边播放.而GIS软件中的数据库又分为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即我们可根据媒体数据的特性或应用软件的要求将多媒体数据分别溶于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中.

1.1GIS数据库中多媒体数据的管理

1.1.1GIS空间数据库中多媒体数据的管理目前,多数GIS应用软件所能描述的空间目标都是静态的,实际上,很多GIS所要表达和研究的空间目标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因此,GIS研究者已广泛关注能对时空过程和时空目标进行描述和分析的时态GIS(temporalGIS).时态GIS的组织核心是时空数据库,即设计一个合理的时空数据模型是建立时态GIS的关键所在.虽然目前还没有较成熟的能支持时态GIS产品的时空数据模型,一但时空数据模型的研究有所突破,不仅能解决时态GIS的应用问题,还将解决空间数据库中动画数据的管理问题,即可通过使用动画技术来实现在屏幕上动态播放时空过程.如动态显示卫星云图的变化情况、地壳变动情况、森林沙化和城市化情况以及海岸或河滩的侵蚀或淤积变化情况等.

有关时空数据模型,张祖勋[1]提出使用分级索引方法来对基本修正法进行改进.这种方法就是不存贮研究区域中每个状态的全部信息,而只存贮某个时间的数据状态(称为基态)以及相对于基态或邻近状态的变化量.在此基础上,建立分级索引,以便能快速找到所需的时空过程的数据.

要使用这种建索引的基本修正法,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建立索引;另一个是如何设计用来描述两个状态变化量的差文件.

关于建索引的问题,笔者认为:基态,亦a,b,c,d分别表示时态GIS的4个时期;T.时间轴;t0,t1,…,tn分别表示时态在GIS某个时期的n+1个时态,其中tn为基态,即“现在”时态一次数据状态——“现在”时态总是变化的,每产生一个新的现在时态,就应生成一个现在时态与前一次时态的差文件,同时根据现在时态所处的时间位置来决定是否产生新的索引差文件.以四叉树为例,如图1所示,当n为2i(i=2,3,…)的整数倍时,就需产生tn-2i~tn的索引差文件.相应地为了减少索引差文件所占的存贮空间,而又不影响对任一时态的检索速度,可将tn-2i+1~tn-2i的索引差文件删掉,所删的索引名文件个数正好比新建的索引差文件个数少一个.

关于差文件,笔者认为在设计中应考虑如下几个因素.(1)由于差文件是通过对两个时态的目标信息进行异或而产生的,这意味着差文件包含有两类目标信息:一类是前一时态有而后一时态无的目标信息;另一类是前一时态无而后一时态有的目标信息.为了能根据差文件快速、连续地由一个状态到过去另一状态或最近另一状态进行检索,应在差文件中将这两类目标信息予以标识区分.(2)两个状态之间目标变化应是有对应关系的,即01(目标从无到有);10(目标从有到无);1N(目标从一个变成多个);N1(目标从多个变成一个),以及目标空间信息无变化,属性信息有变化;目标局部空间信息有变化等.为了能进行快速检索,在差文件中应将两类各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予以标明,当然,这会增加差文件生成过程的复杂性.(3)和所有地图数据库模型类似,差文件也由空间信息、属性信息和关系信息组成,差文件中应将每个目标这3种信息之间的关系予以标明.

1.1.2GIS属性数据库中多媒体数据的管理有些G

IS的应用中,认为多媒体数据是一种特殊的专题属性数据.怎样选择多媒体数据的数据模型,使得既能遵循其自身特点,又能有效地建立起它与空间数据的联系,是多媒体技术在GIS应用中的关键所在.

目前,多数GIS属性数据库使用的是关系模型.为能将关系模型应用于多媒体数据管理系统中,就必须对现有的关系模型进行扩充,使它不但能处理格式化数据,也能处理非格式化数据.杨学良[2]就这个问题提出了3种技术策略:将多媒体数据文件名作为关系中元组某列(或属性);将每个元组作为一个完整文件保存;元组中存贮格式化数据以及非格式化数据的引用项,而非格式化数据单独存贮.

对比这3种技术策略,第一种技术策略方法简单、容易实现,适宜于对多媒体数据进行播放.第二、三种技术策略虽然能够实现并发控制和恢复,以及实现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编辑和拮取的应用,但由于此两种技术策略将每个元组所对应的空间目标的专业属性和多媒体属性混在一起,这既增大了应用程序设计的复杂性,又不利于那些只需使用空间目标的专业属性的一些应用的实现.为此,我们认为,在第一种技术策略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或多个属性项,用于存放多媒体数据的文件信息和数据流信息,当我们需要对多媒体数据文件进行特殊应用时,可根据文件信息和数据流信息对多媒体数据文件进行操作.

1.2GIS区域分析中多媒体数据的生成

多媒体数据生成的另一种方式是在GIS应用中,边统计、分析运算,边生成结果数据——多媒体数据.

1.2.1空间分析中多媒体数据的生成空间分析是一组分析结果依赖于所分析对象的位置信息技术[3],因此,空间分析要求获得目标的空间位置及其属性描述两方面信息.空间分析主要有:地形分析、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和网络分析等.

为了能更清楚地表示上述一些空间分析的结果,我们可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实现.所谓虚拟现实[4]是一种由计算机生成的高级人机交互系统,即构成一个以视觉感受为主,也包括听觉、触觉、嗅觉的可感知环境,使用者通过专门的设备可在这个环境中实现观察、触摸、操作、检测等试验,有身临其境之感.比如,可用虚拟技术来观察地形分析或网络分析得到的空间效果,使用者可用交互操作的方式来控制自己与观察对象的角度、距离以及光照等,使观察对象随使用者的操作而动态旋转.此时以动画形式显示的媒体数据随使用者的操作产生并显示.

1.2.2统计分析中多媒体数据的生成统计分析就是用数理统计方法开展区域分析.数理统计方法主要有:统计特征值、研究两种或多种地理现象之间的相关分析,通过一组实际观测数据分析系统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回归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等.

为了更加形象化,我们可以将数理统计结果以直方图、曲线、曲面或区划图表示,甚至可以将重要的部分以醒目的颜色、特殊的符号或闪烁的显示形式来告诉使用者,还可以配上解说词,以增加系统的感染力,而表现这些现象的媒体数据是在统计分析之后由系统自动生成并播放的.

2GIS应用系统中多媒体功能的实现

在GIS应用软件中进行多媒体功能实现,首先是受GIS应用软件自身开发平台的限制.多数情况下,GIS应用软件的多媒体开发平台宜选择编程语言,如VC++,VB或BC++等,以利于和GIS应用软件相结合.一旦多媒体开发环境确定下来,那么怎样实现区域分析中多媒体功能

2.1空间数据库中多媒体数据的播放

由前所述,空间数据库中存贮的多是各期间的时空数据,这些数据的结构与MCI所能接受的多媒体文件格式RIFF(resourceinterchangefileformat)不同,所以应用程序不能直接调用MCI函数和API函数,必须根据时态GIS的空间数据库结构,设计一个相应的动画播放程序来实现动态显示功能.

下面简述动态显示时态GIS中ti~tj状态的算法步骤(0≤i≤j≤n,其中n为现在时态).(1)由基态开始检索各索引差文件直到生成ti状态信息.(2)显示ti状态信息.(3)根据ti差文件,擦除ti状态有而ti+1状态无的信息,显示ti状态无而ti+1状态有的信息.(4)i+1i.(5)当i<j时,转(3);否则结束.

字4

如果用上述算法来实现动态显示时空过程,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设计.首先,在(1)步骤,从基态开始,逐级逐步检索,每检索到一个状态差文件,就需根据差文件来生成该状态信息,直到ti状态处;其次,在(3)中,需要用到动画技术,擦除前一状态信息实质为恢复该处显示内容,而显示后一状态信息之前,需保存后一处信息内容,再予以显示新状态信息.

性数据库中多媒体数据的应用

一般来说,多媒体数据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简单播放;另一个是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编辑和拮取.对于前者,只要使用MCI函数或API函数按属性数据库中其他属性的要求进行播放;对于后者,这就要求程序员熟悉多媒体数据文件格式RIFF,根据多媒体数据的文件信息和数据流信息,通过调用多媒体文件输入/输出函数来实现多媒体的播放、编辑、拮取以及同步控制等操作.

3多媒体技术在GIS中的应用前景

(1)实现资源信息的科学管理,提供信息服务.GIS一改为用户管理提供单一的图表、数据信息形式,而在管理空间信息的同时,对图形、图象、视频、声音、动画等形式的信息进行管理和播放,大大增加了信息的表现能力.(2)家庭教育和个人娱乐.将多媒体和GIS溶于一身,会丰富教育、娱乐软件的内容及表现手段.比如有关地理、历史等课程的教学软件和娱乐软件的设计.(3)销售和演示信息系统.GIS和多媒体技术合为一体的这类系统会比以往的信息系统更具有表现力.比如房地产公司的销售系统,既能表明所售住房的空间位置,又能从中检索其住房环境及内部结构,而且可以动态地删去当天已售出的房子,给出不同价格等;旅游导游系统,可以在为观光游客制定导游路线时,就能对不同地方的景点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将多媒体技术和GIS技术相结合,是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一个发展方向,它会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思维方式,推动信息社会的前进.

参考文献

1张祖勋.时态GIS数据结构的研讨.测绘通报,1996,(1):19~21

2杨学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138~139

多媒体信息技术论文第2篇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本讲义、一支粉笔,用粉笔在课堂上书写板书,不仅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而且不能将大量的教学信息生动的传递给学生。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模式可以将图片、照片或者表格等信息以课件等形式播放传递给学生。以前,教师往往费很大的精力制作各种教具,力图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然而往往事倍功半。现在有了多媒体设备,可以展示给学生的不仅是文字,还可以是声音、动画等形式。单位时间传递给学生的信息量不仅数量更大,而且种类更多,课堂教学的效率将大大提高。应该认识到,多媒体教学是一个教学发展趋势。

二、教师应有效利用各种教学设备以及网络资源

从制作多媒体课件或者教案开始,没有各种多媒体教学的辅助设备,如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摄像机、声音转换器MP3等,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效益。当然,除了基本的教学辅助设备,充分利用庞大的网络资源,也可以很好地进行多媒体教学。如:我在讲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一节内容时,我从教育网站上下载了许多视频:日本海啸地震、美国龙卷风、菲律宾台风、我国南方罕见的冰冻雨雪、甘肃舟曲泥石流等,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视频教学中不仅接受了知识,还受到了教育,思想上震撼,心灵上共鸣。这比传统的口头说教效果好的多。通过网络,我们可以找到所需的教案、讲义、笔记、多媒体课件、各种动画或者音影文件,提供下载即可使用,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

三、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更要重视备课

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后,发现有些教师认为有了多媒体课件,课堂上播放给学生就行了,因而忽视了备课。这种思想往往导致课堂教学不能顺利进行。有的教师制作课件时,不动脑筋,粗心大意,没有检查拼写,导致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许多错别字,笑话百出,影响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有的教师到课堂上突然找不到课件文件,或者计算机出现故障,致使整个教学不能进行;有的教师采用新的教学形式以后,没有对新的教学方案进行研究,导致学生不能适应新的教学速度,教学内容不能很好衔接,造成学生理解思路障碍等情况。这些情况的发生在客观上与新的教学方式的采用有关,然而这也提醒我们教师更要重视课堂前的备课。备课时要先利用各种教学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内容的输入,根据学生接收知识的先后顺序组织教学内容,应该设想和模拟课堂上教学进行的全过程,预料课堂上将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在课前做好对策,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四、课堂上注意学生接收知识的程度,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实际效果,调整讲课的速度

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课堂上知识的容量和传递速度,将大量采用板书进行的知识展现所花的时间节省下来,并且在较短的时间内,采用视觉、听觉甚至让学生亲自动手来接受知识。学生在与以前相同的时间内,需要接受比以前多的多的知识量,学生能不能接受,就需要教师特别了解课堂学情,毕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而作为课堂主导的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控制课堂进程,在学生暂时不能接受新知识时,要放慢教学速度,甚至重复讲授,也可以采用提问、思考、回答等模式,巩固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

五、教师应加强网络学习的能力

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网络学习意识,才能跟得上日新月异的时展;只有广大教师加强自身的网络学习能力的培养,树立现代科技意识,充分借助网络技术的支持,采用声、文、图并茂的综合表现力来表达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胜任网络多媒体教学。

六、结语

多媒体信息技术论文第3篇

多媒体是90年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形象、视频图像、动画和声言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是信息领域的又一次革命,在教学上,它既能向学生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又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交互方式。

多媒体教学可产生优良的视听效果。因为人的视觉、听觉是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获得的信息也最大。多媒体教学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储存。其特有的优势对学生产生一定强度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没有注意,感知就不会产生强烈观察力。而观察力是在感知过程中并以感知为基础形成起来的,离开了感知也就没有了观察。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引人入胜,可以不断提高学生注意的品质,使学生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

以往的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媒体三个要素构成的,缺一不可。大多数教学媒体都具有直观性,但各有所长,也各所短。传统教学媒体中有教师语言、课本、板书 、实物、模型、挂图等,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多媒体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集中全部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从中获得直接、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恰当地选用教学媒体,能更好地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加快师生间的信息传递,优化教学过程,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能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中常有一些宏观的自然现象、逝去的景色或者需长时间才能感知的事物,因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无法让学生亲眼看见;一些微观的事物和微小的变化,无法通过仪器设备让学生进行观察,这些都是课堂教学难点。多媒体的运用,为学[:请记住我站域名/]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直观具体、感染力强的感性认识材料,使学生看到了事物在运动、发展、变化。真情实感取代了凭空想象,难题无须多讲,“百闻不如一见”。学生通过听、视、评、悟充分感知原先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适应了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从而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心理学研究指出,认知活动是与人的情感活动紧密联系的。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在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借境悟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先进教学手段。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促使学生始终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学生当堂学习新知识,当堂消化吸收,无须课上损失课下补,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事实表明,许多好课使学生久久不忘,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多媒体信息技术论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农艺;技术教学;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是指借助一种及以上媒体或者载体的形式来表达和展示信息,这种技术按照特定的次序组织信息,形成一个人机交互能力的系统。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更直观、生动、形象,更容易被用户接受。

1多媒体技术应用在现代农艺技术教学中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指的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文字、语言、图像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具有集成性、交互性、容量大、非线性网络化的特点。关于多媒体技术在传统教育中的优势,主要归纳为以下3点:(1)图文声像并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传统教学中,授课内容受到学时、教材、设备等影响,教学形式单一,学习被动,效果不明显。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在教学中通过图形、动画、文字、声音等构造一个全新的图文并茂、清晰直观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中为学生塑造生动、形象、新颖、直观的视听美感,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在农艺技术教学中,诸多课程中多是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传统教学中学生很难理解,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变为形象,将深奥的理论变得更直观。例如,在农作物病虫害知识的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将昆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生理功能等形象展示出来。还有一些课程受到季节时间的限制,例如讲昆虫,但实际教学已经到了昆虫越冬的时期,所以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视频,让学生更细致的观察昆虫的活动和习性特点。这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将静态转化为动态,将抽象理论变为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易于学生参与、互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现代农艺技术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按照自己思维特点选择学习内容,针对性强,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运用多媒体超文本结构组织和设计农艺技术信息教学,设置学习能力阶梯的形式,不断巩固学生学习,保持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农艺技术教学内容枯燥,概念抽象,而且在教学中存在一些无法实践的难题,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的形式,将抽象概念和枯燥内容更具体生动的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实现积极主动的学习。例如在《蔬菜生产技术》这门学科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展示如何通过昆虫的习性来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学生的思路,引导到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主题,通过设置环环紧扣的教学情节,增加学生对自然界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构建绿色生态平衡环境的理念。(3)节约时间和空间,共享信息资料,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信息量大、知识面广泛、技术手段多样化,在现代农艺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或者协作学习,将相关科学知识体系相联系,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中获取更多的前沿信息,丰富教学内容,拓宽知识面,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多媒体技术的远程教学方式,在突破时空限制的同时,也实现信息资料的共享。多媒体技术远程教育成本低、辐射性强、学习形式灵活,管理方法开放,能够有效地解决地广人多、学历层次低等传统教育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2如何实现在现代农艺技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

在现代农艺技术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应当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1)处理好多媒体技术与教育理论学习的关系。在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不过其只是一种学习手段,与传统教学具有互补的作用,由此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应当与教育理论紧密联系,以理论指导实践,反之,实践活动为理论学习提供更有效的帮助。由此,现代农艺技术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中应当充分考虑教育理论的学习与应用,才能确保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应用。(2)处理好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在现代农艺技术教学中,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不能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课件的演示时间、速度、方式要符合学生的视听思考速度,两者衔接要确保互补。将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的图文声形,发挥其教学辅助功能,为教学服务,将静态过程灵活展现出来,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3结语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现代教学中具有极大的辅助功能,文章通过论述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农艺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的优势,指出处理好多媒体技术与教育理论、传统教育的关系,是提高现代农艺技术教学的关键。

作者:孟祥刚 单位:新乡县职业教育中心

多媒体信息技术论文第5篇

关键词 师范生;数字媒体技术能力;基础教育工作岗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4-0095-02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现代科技给教育带来的巨大影响,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成为教育领域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推进数字媒体在实际教育教学领域的灵活应用以及培养一线教师的数字媒体技术能力,成为促进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以及基础教育领域教学和培训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明天的教师,高师院校的在校师范生更应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努力学习并掌握一定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能力,为走向基础教育工作岗位做好坚实的前期准备。

1 高师院校师范生数字媒体技术能力培养的价值

数字媒体技术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师范生适应就业需求,提高社会竞争力 高师院校应将培养师范生的数字媒体技术能力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基础,进而将其作为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考量要素。当今社会,教育领域信息化发展相当迅速。基础教育领域需要大量有知识、会操作新型现代教学媒体的知识技术型教育人才。因此,同等条件下,具有一定数字媒体技术能力的毕业生往往会被优先录用。在师范生在校学习阶段就进行数字媒体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教育综合素养,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数字媒体技术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我国,地方高师院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在即为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出高规格师范人才。高师院校应重点关注师范生数字媒体技术能力的培养,它是师范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也是培养高素质师范人才的重要手段。加强师范生数字媒体技术能力培养,可以帮助师范生更好地融入基础教学领域,引导他们快速地适应教师角色。数字媒体技术能力培养能够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对培养学生能力目标的要求,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数字媒体技术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强调了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明确提出了“注重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行统一”。培养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尤其是提高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标准和要求。作为明天教师的师范生,其数字媒体技术能力的提高与否,直接影响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影响当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 高师院校师范生应具备的数字媒体技术能力

数字媒体设备的应用技能 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由教向学转化,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也是教师更新知识、自我提高的主要工具。因此,高师院校师范生应具备灵活操作如多媒体计算机、视频展台、投影仪等数字媒体技术的能力。

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制作技能 教学软件是以教学目标为指导,使用数字媒体技术为平台开发的,用以展示教学内容的物质载体,与数字媒体设备一起用于实际课堂教学工作。使用数字媒体设备制作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软件,是师范生在以后教学工作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师范生应重点学习如何根据现代教育系统设计原理,灵活使用现代数字媒体来制作实际教学所需的课堂教学软件。

教学系统设计技能 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来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试行方案,评价结果,并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使用教学设计理论进行教学课程整体性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字教学媒体的使用功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促进实现教学目标改革。因此,教学设计的知识与技能是师范生必备的知识与技能。

3 高师院校师范生数字媒体技术能力现状

所学习的教育教学理论落后,缺乏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理论的支撑 当前,我国大多数传统师范院校的教育技术类课程设置学时占其专业总学时比例较低。以北华大学为例,教育技术理论基础及实践课程总学时数所占全部课程总学时数比例不足10%,课程内容设置相对薄弱。另外,在已开设的教育技术基础课程中,课程内容陈旧僵化、缺乏针对性,与新时期实施的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极不适应。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不高,教师授课无法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得学生在此方面的知识理论薄弱,导致在校师范生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能力较差,不能适应社会实际需要。

教育技术应用观念不强,教师缺乏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于实际教学的积极性 从教师的课堂教学看,虽然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多年,但迄今为止也还有不少教师不善于或不乐于接受新的教育信息和教学方式。教师的信息意识、信息观念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自身信息素养水平不高,相应就缺乏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意识,导致对信息教育整体重视不够。

学校数字媒体设施建设不足,妨碍师范生数字媒体技术素养的提高 当前,我国很多师范院校的数字媒体设备建设不完备。虽然一些高师院校也组建了一定规模的学校校园网络,兴建了一定数量的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等现代化数字媒体资源,但在实际教学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现实问题。

一是供学生上课使用的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计算机等教学器材数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经常是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室的课程不能全部安排在多媒体教室中进行授课;使用网络教室时,多名学生使用一台计算机设备,不能做到人手一台,随学即用。

二是对数字媒体设备使用理念缺失,对数字媒体设备的应用不足。许多教师不愿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数字媒体设备,使得部分师范院校自身的数字媒体信息化进程在某些程度上还比不上一些发达地区的初、高中,进而也阻碍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4 提高高师院校师范生数字媒体技术能力的途径与对策

促使学生更新学习观念,树立现代信息技术理论思想 从根本上切实提高在校师范生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能力,需要从根本上更新学生的思想观念。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需以学生为主,要使得学生主动建构获取知识意义,进行教学观念更新。因此,在教育教学实际过程中,首先需要为学生树立现代信息技术理论思想,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数字媒体技术在以后信息时代的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必要性,进而确立其现代信息技术学习观。

改革高师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增加数字媒体技术能力训练内容 为了实现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目标,应根据实际需要对既定专业课程规划进行相应的改变。适当增加教育信息技术实践类课程,使学生确实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能和方法,从而提高全体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和能力。与此同时,在各专业的学科教学论课程中也应加入有关信息教育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解决各专业学科教学中的某些问题,使未来的教师能自觉地将信息素养教育的观念融会贯通到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去,满足基础教育培养素质型人才的需要。

调整数字媒体技术能力训练课程的实践学时与学分,确保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以北华大学为例,目前针对师范生开设的教育技术技能课程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失调,授课内容过多而实践学时不足,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非常不利。首先,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授课特点重新规划调整授课内容。分析文科类课程与理科类课程授课特点与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的区别,针对不同专业师范生设置与之以后教学工作相适应的课程内容。其次,增加数字媒体操作类实践课时数,使学生在学过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后能够马上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真正掌握好数字媒体技术技能。再次,在学校范围内开展不同类型、多种多样的模拟教学实践活动。如举办教育技术能力大赛、课件大赛、教育信息技术教法大赛、微格教学方法大赛等多种形式校园竞赛,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园实践活动来培养师范生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能力,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与监督,将师范生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为学生营造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提高学生数字媒体技术素养 加强数字媒体设备的经费投入,确保专项资金能够满足教学需要并不被其他项目占用。积极协调各方工作,为师范生建立稳定、有效的教育实习基地,保证在校师范生的在校教育技术实践活动能顺利并有效地进行。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资源条件增加硬件投入,在师资、环境、资源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便利,例如:增加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室等的开放时间并完善使用制度;增加实验仪器、设备、场所和必须的活动资金,充分挖掘师范生的潜力,提高其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冰,于海英,王慧.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6).

[2]唐加军,舒波,雷代勇,等.高等师范院校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模式与实施策略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4).

[3]孙莹莹.教育信息化探索及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2(33).

多媒体信息技术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新媒体是由信息技术突破带动的,在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上融合为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新闻平台。媒体艺术是一种创造媒体本身的新型艺术。新媒体艺术具有对人们精神世界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已经成为人们接受信息、享受娱乐、体验艺术的主要渠道。成为传播先进文化、提升人们精神境界的重要平台。新媒体必须强化管理,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艺术导向,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实施精品、品牌化战略,带动整个媒体艺术产业的健康发展,成为社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新媒体的缘起

媒体从传统的定义来讲,具有喉舌功能,它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在人类信息传播中起着及为重要的作用。电子传播时代的到来和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媒介的极大丰富和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达,进一步增加了信息和信息传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信息社会,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以计算机、互联网络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的发展,使不同媒介的功能出现了融合的新趋势。信息高速公路就是集广播、电视、电话、传真、电子邮政、电子出版、计算机通信等各种信息媒介于一体,对音声、影像、文字、数据等进行综合处理和传输的多媒体双向信息系统。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冲击。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传播过程的双向性的增强、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媒介资源的丰富化、信息传播的全球化。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知识结构,也改变了人类观察世界的方法和思想过程。以电视为主的现代媒体改变了人类观察世界的棱镜。在遥远的土地上,通过卫星、电视、互联网,进入了家庭。观众和网民有一种实时、亲历、感性和全球化的感觉。以印刷媒体为主的传统媒体,其文字死板地印在纸上,读者要依靠自己的想象力构筑出现实画面来。然后,大脑通过理性的思考做出结论,最后再拿出行动方案。而新媒体改变了思想和决策过程。电视的动感、声音、色彩使观众的感官亲历了新闻事件,引起了冲动的反应。由于电视依靠的是视觉元素构成的画面,它总是把注意力放在那些能出好画面、戏剧性强的新闻事件上。电视画面给受众带来的冲击效果也促使一些报纸跟着模仿。这类报纸强调和突出报纸的视觉效果,借以提高新闻内容的质量,增强新闻的冲击力。

二、信息时代的艺术互动

当代艺术的转型是艺术与大众传媒在制造形象化文化产品上的统一性,决定了两者相互促进和统一的前提。大众传媒作为流行艺术的主要生产机器,从内容到形式,从工具到手法,都控制了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把它们整合到传媒体系中,先天地决定了流行艺术的标准化和批量化生产方式。艺术与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造物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和审美意识的提高,艺术与设计更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在中外艺术设计发展史上体现得都非常明显。所谓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送出来的活动过程。艺术设计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常见的分类方式将艺术设计划分为: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和空间设计;或者根据应用领域分为: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和商业设计等。设计作为视觉的造型活动必然体现为一种艺术形态,艺术设计门类庞杂,新的设计名称相继出现,新媒体艺术设计就是其中的一例。设计有许多名称,分别揭示了各种不同的设计目标和存在领域,但是我们发现,在一些设计中具有类的特征:视觉传达设计、商业展示设计等门类与二维空间关系密切,都是通过视觉传达意图,其学科基础是平面构成。与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设计门类,如网页设计、数字3d设计、互动设计、动画设计、游戏设计等,它们以电子形式存在,不受时空限制,营造的是虚拟的人工环境,使人们在真实与虚幻中穿梭。虚拟艺术设计是指集声音、视频、图像、动画等各种信息媒体于一体的信息处理艺术。它可以把外部的媒体信息,由计算机加工处理后,通过互联网以图片、文字、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方式输出,以达到丰富的互动艺术表现。其特征为综合性、交互性、虚拟性。虚拟艺术设计已经成为网络空间的一种生活和娱乐方式,日渐融入我们的生活。技术与艺术,现实与虚拟,参与与互动,这是数字化网络的观念,是一种新的空间形式、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从某种角度可以说,虚拟艺术设计是数字时代和信息时代的艺术表现。其大致可分为网页设计、游戏设计、交互设计、用户界面设计、虚拟现实。

三、新媒体艺术引领时尚

新媒体艺术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部分,它遵循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符合时展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文明进程,这是它的动力和生命力所在。在人们刚刚熟悉了第四媒体一网络媒体之后。以手机短信为起点的第五媒体又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除了拥有原先的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外,又增加了两种新媒体。那么未来的媒体什么样呢?它应当是由信息技术突破带动的,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多媒体平台。未来通讯社、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将在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上融合为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新闻平台,并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公务、电子医务、电子教务等有交叉和融合的趋势。当前,给媒体带来新的挑战,媒体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市场的竞争者。如何激发媒体的活力?传统媒体艺术设计所扮演的“点缀”作用,必须起到画龙点“睛”的功能,让媒体的活力在市场竞争中充分焕发。也就是说艺术设计就是打造媒体的第二生命线。新媒体艺术是一种创造媒体本身的新型艺术。传统媒体要进行自身的演变,促进向新媒体转变。传媒的发展过程不是媒介依次取代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过程,每一种技术都使人类的传播能力有了飞跃。这种传播能力在进化过程中一代一代的积累、升华、传递,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基本的一面。传统媒体必须与新媒体联手改变传统的传播模式,作为世界上广有影响的传统印刷媒体,美国《科学》杂志改造成了交互式的电子信息媒体。20世纪B0年代兴起的新媒体艺术,继青铜、瓷器、雕刻等旧炼金时代实体造型艺术后,第一次运用并融合声、光、电技术表达观念。发展到今日,新媒体艺术更以它的互动性、渗透性,把对某种具体技术的崇拜和开发转化为对此技术的分享与通感。如同一扇窗、一道门、一个镜面、一堆答案,让参观者接近创作的过程,通过创作者认识自己。

新媒体艺术所谓的“新”是什么?新=未存在过的=未被发现的=原创的。新,就一定不属于大多数;新,总是被少数人创造出来的。发现和创造新事物总是非常个人化的活动。在一个以媒体、信息和知识为引擎的社会中,艺术,作为创造力和表现力互相激发的一种实践活动,积极地介入到塑形社会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学科交叉、跨媒体、人机交互与空间,这几个元素构成了新媒体艺术的最主要特性。媒体艺术为跨文化

的与学科交叉性的,其实可以涵盖从绘画、摄影、全息摄影术、实验电影、录像艺术到行为艺术、交叉媒介演出艺术、交互艺术、界面等广阔的领域。欧洲新媒体艺术教育普遍以观念为导向,并具有实验胜、反思性、破坏性和置疑精神。我们在此领域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以技术至上为方针。普遍缺少的是一种对艺术史、当代艺术、实验精神,以及独立,合作关系的深入认识。学生们创作的作品只是一种单纯的工具层面的延伸。停留在3D特效和网络游戏互动这样的层次是无法了解真正的新媒体艺术的。新媒体艺术首先是建立在艺术层面上的艺术创作。互动与网络是新媒体艺术的两个主要特点,二者之间经常是互相包含的关系。互动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个是广义的,比如看电影、打电话,等等;狭义的互动概念,就是界定在人机交互上面。一些新媒体作品通过媒介和网络还可能反馈到艺术家。从人到作品,再从作品到人,这种交流是双向的,这都是一些传统艺术所不具备的新的可能。

四、重引导与强管理并举

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的媒体革命也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诸如管理失控、色情暴力信息泛滥、知识产权被侵犯、职业道德受到冲击等等。面对由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的媒体革命,人们给予了高度重视。各国政府从国家利益出发纷纷调整和制定相应的战略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以期在21世纪的媒体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带来的新挑战,各种思想文化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相互激荡,正确的与错误的,先进的与落后的,积极的与消极的交织在一起,意识形态的渗透在加剧,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和舆论强势,不馈余力地推行其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西方文化、外来文化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不容忽视。美国大片、西方时尚、日本动漫、韩流以及情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在青少年中大行其道,对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思想道德观念和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

灿烂的中华文明和优秀文化传统。既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华儿女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千百年来,在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的传承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既有口耳相传的神话史诗,也有浩如烟海的纸质典籍。近现代以来,随着科技革命推进,大众传媒应运而生,为文化的传播、文明的传承赋予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拓展了更大空间。媒体在文化竞争中的作用更加凸显。我们只有努力传承、弘扬中华文明传统,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创造出更具有生命力、竞争力的新媒体艺术,才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在当今社会,新媒体艺术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具有对人们精神世界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已经成为人们接受信息、享受娱乐、体验艺术的主要渠道,成为传播先进文化、提升人们精神境界的重要平台。新媒体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艺术导向,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始终坚持崇高的精神追求和品格的自我素质。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有计划按步骤的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作品,为活跃人们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精神境界,激励人们创造美好未来,发挥积极作用。文化精品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思想的集中体现,代表着文化发展、文化追求、文化价值的最高标准。总理说:“拥有名牌的多少,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名牌就是质量,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希望全国有更多的名牌走向世界,加快培育更多世界级企业和世界级品牌。”新媒体艺术实施精品、品牌化战略,带动整个新媒体艺术产业的健康发展,成为社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多媒体信息技术论文第7篇

关键词: 新媒体 当代大学生 共青团工作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数字影音、触摸媒体等,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目前,新媒体在高校中已经渐渐取代传统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产生深远影响。充分认识新媒体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影响,努力寻求运用新媒体技术和高校共青团的工作的契合点,对于创新高校共青团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影响

(一)丰富了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

在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已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展到依靠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新媒体技术平台所具有的信息制造与传播的广泛性正快速向大学生呈现海量信息,使大学生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快捷、多样。大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论坛贴吧、信息检索工具等方式获取各类知识,从而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加大,经常被动接受信息,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降低弱化。

(二)改变了大学生的交流方式。

大学生过去大多通过面对面或书信、电话的方式进行交流沟通,而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超越时空和更为广阔的交际领域,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可以通过QQ、飞信、MSN等即时通讯软件及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进行思想、情感和学习的交流,交际空间得到极大的扩展。然而,网络交往因其虚拟性使大学生容易上当受骗,同时,由于沉迷网上交友,大学生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降低。

(三)彰显了大学生的个性特点。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是信息的者和传播者。其开空间,“织围脖”,希望成为新的网络“意见领袖”或“红人”。新媒体技术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不同于现实生活的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获得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当然,在相对自由宽松的网络环境下,一部分大学生会有意无意地制造传播网络病毒,浮夸偏激或不良言论,造成恶劣影响。

二、新媒体下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的有利条件。

1.拓展共青团的工作阵地。新媒体具有信息量大、资源丰富、传播速度快、覆盖领域大的特点,团干部借助新媒体,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资源信息,并利用手机智能网、手机报、官方微博等媒介将积极、健康的团青思想、团情动态等信息生动快速地传递给青年学生,为高校共青团工作提供空前广阔的理论与实践平台。

2.丰富共青团的工作形式。在新媒体环境下,博客、微博、贴吧、手机短信、手机报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具有快速、灵活、便捷的优势,共青团工作可以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和技术特点,探索如网上咨询、网上直播、网络集体讨论等新的展开工作的方法和形式,同时广泛开展新媒体活动,这些都为共青团创新工作方法创造了客观条件。

(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的挑战。

1.高校共青团工作内容与手段有待创新。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正面临着方法相对落后和急需改进与创新的局面。只有改变这个局面,才能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脉搏,满足青年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青年学生通过新媒体对于各类信息的把握和了解更深刻,对如何利用好新媒体做好共青团工作的创新,改变传统、单一的工作方式有自己的看法。

2.高校共青团工作宣传管理任务更加艰巨。新媒体的发展和网络环境的形成,使当下信息化社会快速发展,多层次的思想和文化通过多样的平台自由传播,使大学生思想活跃,但庸俗、糟粕文化也通过多样化的传播方式不可避免地影响他们,使得共青团开展工作时进行舆论导向的难度加大,共青团工作变得日趋多样化、复杂化。

三、新媒体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一)加强共青团网络文化建设,主动占领高校新媒体阵地。

顺应新媒体技术发展的趋势,正视校园文化建设在新媒体技术与环境下发生的变化,进一步加强共青团网络文化建设,对加强高校共青团工作十分重要。首先,在思想引领上,要坚持共青团网络文化建设的先进性,积极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网络路径,培育网络文明新风尚,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动占领高校新媒体阵地。其次,在技术运用上,充分利用新媒体图文并茂、声像交融的特点和技术手段,制作生动、形象、直观的新媒体教育材料,将教育内容设计成吸引人、教育人、易被青年学生接受的信息。最后,在内容设计上,注重将思想性、趣味性、服务性相融合,注重贴近校园、贴近青年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共青团网络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二)完善共青团网络管理制度,加强对青年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高校共青团应加强共青团网络工作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共青团工作网络管理制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建立完备的校园新媒体管理体制,对新媒体技术条件下信息传播的渠道进行严格的管理,制定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行为准则,规范青年学生的网络行为,同时,通过培训、实践锻炼等途径,在团干队伍中培养一批政治素质好、网络运作能力强的网络管理人员,及时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形成正确的网络舆论。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正面引导教育,通过专题报告、主题教育、座谈等形式加强青年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强化学生的媒体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为学生提供解读新媒体信息的正确视角,促使青年学生增强自律意识和正确的新媒体观念,提高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成为新媒体技术的主动驾驭者,从而推动共青团工作网络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工作手段和载体,营造和谐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高校共青团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高校共青团在校园文化、主题团日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工作中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功能,以满足不同形式、不同群体、不同需求下开展团的工作需要,构建新媒体服务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平台和新阵地。如开展随手拍、短信大赛、博文大赛等以新媒体为主要载体的校园文化活动,利用飞信群、QQ群等载体开展主题团日活动,运用网络课堂、论坛贴吧等开展团课教学,建立主题微博、博客等宣传交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网站的信息交流平台作用,使各级团组织既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又可以利用新媒体开展实时讨论与交流,进一步拓宽青年学生与团组织及社会的交流渠道。

参考文献:

多媒体信息技术论文第8篇

关键词:全媒体;舆情;信息传播;工作思路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8-0010-05

舆情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定的舆情工作运行体制和工作模式与特定的信息技术和媒介传播形态紧密相关。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媒体技术和媒介传播形态正不断涌现。近年来,“全媒体”(omnimedia,也称“新媒体”)一词逐渐浮出水面。它被用来指称一种基于网络和数字技术、融各种媒介手段(移动互联网、电脑、数字电视、无线通信网、手机等)为一体、立体地和全方位地表达传播内容的新的媒体形态。虽然这种媒体形态正处于成长期,但其发展态势十分强劲。有业内人士甚至称,人类实际上已进入“全媒体时代”。这种新的媒体形态逐步镶嵌于社会结构和社会互动关系中,不仅对社会公众的观念形成、价值诉求、认知协调、情感表达产生重大影响,而且正在改变着传统舆情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模式。有鉴于此,站在信息技术和媒体形态发展的高度,前瞻性地从理论上概括全媒体或新媒体的性质、特点和发展态势,有助于全面把握新形势下舆情工作的新特点,认识传统媒体运作及舆情工作模式中存在的局限性,找到顺应媒体发展要求并符合信息传播一般规律的工作思路,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全媒体语境下的舆情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实现社会管理创新。

一、全媒体的性质、特点和发展态势

1.全媒体的性质。一般认为,全媒体作为一种媒体形态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成的。它是一种媒体新技术,这种新技术包括无线通信网、移动终端设备(3G手机等)、物联网、云计算等。起初,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体进一步获得新的技术支撑,从而加速自身的发展,并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形成犄角之势。随后,各大媒体之间呈现相互借鉴、融合与扩张之势。随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的“三网融合”步伐的加快,一种基于互联网等新技术、促成各大媒体融合的新的整体运作方式或新媒体形态逐步形成。与此同时,依托新技术的微博、SNS、UGC等应用服务形态加入其中,从而构成了全媒体形成过程中的新亮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1月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底,国内微博用户达2.5亿;有近半数的网民使用微博,比例达48.7%。总的来看,全媒体(新媒体)之“全”体现在多层次、全方位、跨媒介;其“新”体现在信息和传播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它不仅已经或将要实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间的融合,而且已经或将要实现公共媒体与自媒体问的融合。它所形成的是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和整体运作方式,所带来的是传播理念和传播机制的变革。

2.全媒体的特点。全媒体虽然基于互联网发展而来,但它并不等于互联网,它在兼有互联网海量、自由、互动、去中心化、自组织等一般特性的同时,还有自身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包括融合性、跨域性、全程性、快捷性、离散性等。所谓融合性,是指它是各种信息(文件)载体(如文、图、声、光、电等),各种媒介手段(如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各种工作平台(如看、写、编、播、摄、录、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与运转等)的聚集与整合;所谓跨域性,是指信息(文件)内容在传播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传输介质、以不同的表现形态、在多个终端上呈现,这使得传统媒体间的形态和边界变得模糊起来;所谓全程性,是指信息传播过程的持续性和跨时空性;所谓快捷性,是指信息传播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甚至是瞬时性生成;所谓离散性,是指由于移动终端设备和3G手机等先进媒体的介入,使得媒介信息主体趋于分散化以及信息传播受众日益“碎片化”。

3.全媒体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媒体的发展虽然仍处在起步阶段,但所昭示的发展方向却不可逆转。其未来发展趋势可能主要表现在:第一,具有多功能的、超大型的传媒集团异军突起。在汹涌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革命的浪潮面前,任何媒体都不可能置身于外,否则就有被淘汰的危险。因此,全媒体发展的客观需要必然造就出多功能的、超大型的传媒集团或传媒“航空母舰”。第二,微博成为全媒体发展的重要推手。由于微博所具有的强大整合功能,以及其“裂变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它在未来全媒体发展中将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专家预言。微博的崛起将改变媒体的生态格局。第三,职业媒体人的作用更加突出。即有专业素养的职业媒体人及具有公共性质的媒介机构将发挥重要的引导和管控作用。第四,全媒体将更多地嵌入社会结构当中,对社会及其群体的互动式影响更为直接。全媒体正在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媒体”。

二、全媒体时代舆情信息生成与传播的新特点

任何时期,特定的舆情形态总是同特定的媒体形态紧密相关的:前者作为后者的内容而后者作为前者的载体;不仅如此,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与传统媒体相比,全媒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更为紧密。它不仅以嵌入的方式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正在改变着社会信息的生成与传播模式,使全媒体时代舆情信息的生成与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

1.易感性。如同一个具有“自组织”性质的复杂系统(如气象系统)一样,舆情信息在其生成与扩散、与接收过程中,往往因受到一个微小的“扰动”(如一条新闻、一则爆料、一张图片、一个“段子”),就有可能酿成重大舆情热点事件,从而产生广泛而持续的影响。从近年来所发生的热点舆情事件中都可以看到这种情况。以微博为例,业内人士指出,一条“微博”既可以是茶余饭后的娱乐谈资,也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组织乃至一个庞大系统的命运,它好比一个微小的“杠杆”,能够撬动一个行业,撬动一级政府组织。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蝴蝶效应”。

2.不可控性。全媒体语境下,舆情信息传播没有固定中心或中心不明确,没有舆论集散地,没有固定的“关口”或“渠道”,传播渠道和终端分散,传播主体多元,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受众”。网民可以任意选择网络入口,可以进入任意网页浏览、发言,可以在任意位置点击“超链接”进行跳转,还可以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多种互动形式。无处不在的传播和互动形成了离散式的“去中心化”的舆论传播结构。同时,舆情信息呈海量增长,热点事件层出不穷且瞬息万变,人们很难从中确切把握舆情信息的类型、发生方式及走向。

3.复杂性。由于高新技术的介入,舆情信息的形成与传播不再局限于口口相传和书信传递,也不再局限于主流媒体的相对单一的机构与渠道当中。而是呈现在由大众媒体与个体媒介所构成的媒体生态系统中。在这个系统里,不仅隐匿着不同阶层的人群和个体,而且交织着各种利益、权力、欲望、目的和情感,常常使舆情的样态及趋势呈现纷繁复杂的局面。同时,网络的无国界性、渗透性、弥漫性,为网上与网下、境外与境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提供了“没有硝烟的战场”。所有这些,无疑加剧了舆情信息的复杂性。

4.弱导向性。在全媒体语境下,由于媒体间的融合,传统意义上单个媒体传播的空间限制被逐渐打破,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的界限在不断地被模糊。例如,任何一个地方性小报,借助于电子版和网络传输,都可成为“全国性”的报纸。从受众角度来看,网络成为公众进入各种媒体(包括主流媒体)的重要通道。这样,信息传播的主动权被分散到广大受众手中,而受众进入媒体的通道是有选择性的。这就使原本单向的媒体议程设置控制关系变成了公众议程的自我设置。在社会关系层面上,网民之间的无差别性,以及全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对等性,使得全媒体时代的受众具有“大众性”或“草根性”特征。过去“沉默的大多数”现在能够通过各种形式的自媒体、全媒体记者而发出自己的声音。显然,这些都将大大减弱舆情信息传播的导向。

三、全媒体时代舆情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美国传播学大师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曾经说过,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全媒体正在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改变着舆情信息的生成与传播模式,也正在改变着传统的舆情工作模式。当前,舆情工作正面临着新的严峻的挑战。

1.舆情种类越来越多。在全媒体语境下,媒体化的介质无所不在。数以亿计的微博用户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就好像无处不在的“眼睛”和摄像机,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细微的角落,以一种新闻记者的眼光注视和记录身边发生的大小事情。并以更加多元的方式进行传播和诠释。就舆情内容而言,以往的舆情大多数只涉及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而现在的舆情已突破了过去那种简单的利益诉求,触及到社会的多个领域,从国家大事到个人诉求,无所不包。根据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主编的《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的统计,2010年至少有133起影响较大的社会舆情热点事件,涵盖物价、房价、社会保障、户籍改革、收入分配、劳动就业、教育、医疗、环境问题、食品安全、交通、动拆迁以及涉法涉警等10多个基本类型。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在社会舆情类事件频频曝光的同时。诸如官员不当言行、企业家违法犯罪、名人涉案、学者造假、明星隐私外泄等个人舆情也暴露在公众面前。舆情事件,此伏彼起,往往一起事件引起的震荡还没有消退,另一起事件已经炒爆了网络。如此数量众多、纷繁复杂的舆情信息,已经并将继续给舆情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

2.媒体的管控难度越来越大。研究表明,网络的出现减少了人们之间因地理位置和社会地位不同而带来的阻隔,在舆论事件中往往形成对主流媒体权威的挑战,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话语权的分置。一方面,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流通渠道迅速增多,公民使用媒体的权利增大,消息的门槛降低;另一方面,传播主体复杂且具有匿名性。导致网上舆论具有很大的自发性、盲目性且缺乏权威性,不同政治见解和个人言论可能对舆论造成错误引导。其中,别有用心的人还会利用全媒体可操作性强的特点,煽动民众不满情绪,恶意制造舆论事件。再者,媒体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为了高收视率、高发行量、高点击率和大量的广告投放,有的媒体不惜一切制造轰动效应,有的媒体甚至不顾后果地制造谣言,导致不严肃的、欠准确的乃至虚假的信息频频出现。另外,“网络打手”这种低端的网络营销方式也混迹于网络环境之中,不仅损害商业公平竞争环境,而且造成社会信息传播的紊乱。对此,如果舆情部门不采取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网络舆论很容易偏离正确方向,导致虚假信息流行、情绪化言论满天飞,进而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

3.舆论的无序波动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舆论情绪化、非理性化倾向严重。在社会转型期,许多人由于压力巨大而心态浮躁,时常把网络当成情绪发泄的场所,抱着“看戏不怕台高”的“看客”心理,不负责任地对网络信息进行“顶”或者“踩”,导致舆论越来越远离事情原貌,继而给社会制造紧张空气,激化社会矛盾,危害社会和谐与稳定。二是舆情容易失真。在网络传播中,由于缺乏严格的审查监管体系和问责机制,许多网络媒体只是一个信息平台,没有对具体的内容进行审核。结果,一些不严谨、欠准确的信息,经过网络的传播,被歪曲和放大甚至演变成谣言,造成群体的盲从与冲动,最终引起社会恐慌。三是舆论容易产生群体极化效应。一旦受众就某一事件进行群体讨论,不管最初的观点正确与否都有可能被强化,致使原本温和的观点变得强硬,甚至走向极端。四是负面舆论具有极大的煽动力和破坏力。一些不良舆论,尤其是涉及民族、宗教、领土争端等敏感问题的不良舆论,一旦处理不当,再经过网络的发酵和无序传播,很容易引发的发生。更为严重的是,如果不良舆情被境内外敌对势力所利用,将直接扰乱社会秩序,甚至诱发动乱。

4.传统媒体应对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在处理方式上,在涉及政府公共政策、公共产品、公共形象的突发事件方面,传统办法通常是对敏感网帖进行封、堵、删,或对网络舆情事件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冷处理”。在工作机制上,网络舆情工作主要集中在制定网络舆情管理策略、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等方面,也就是倾向于在宏观管理制度和事后应对策略上做文章。现在看来,这些工作较多地依赖于行政管理、行政命令等手段而没有顾及舆情的网络特征。没有科学的方法及技术手段作支撑,容易导致研判工作的本末倒置和舆情处置的被动状态。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传媒聚光灯”和“大众麦克风”时代,越来越多的热点事件不再是通过传统媒体而往往是通过网络被迅速炒热和放大。这客观上要求我们的政府和官员必须学会与媒体打交道,将与媒体对立转变为与媒体合作。

5.对舆情工作队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2011年第二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推荐榜”中,四川会理因地方政府领导主动、及时地与网民沟通“悬浮照”事件而位居榜首,而江西抚州因为对媒体和网民关注的连环爆炸事件一直没有正面回应而排名最后。类似排名给各地舆情工作队伍的能力建设敲响了警钟。它表明,全媒体语境下的舆情工作,任务更艰巨,难度更大,对舆情工作队伍的能力要求也更高。大致说来。舆情工作队伍至少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出色的网络操作能力、独到的舆论引导能力、较强的抗压能力和擅长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在网络热点事件出现时,才能胜任诸如舆情信息的搜集、分析、研判、发帖、跟帖、回复、撰写并发表网评文章等舆论引导和应对工作。

四、全媒体语境下舆情工作的新思路

当前,要在继承和发扬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优良传统,总结概括舆情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增强的作用,积极顺应新兴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努力做好全媒体语境下的舆情工作。就一般工作思路来说,应当从更新观念、创新体制、转换机制、改进方法、完善技术等五个方面入手:

1.确立与新媒体形态发展相适应的舆情工作新理念。首先,确立媒体与信息产业发展并重的理念。它要求我们从发展高新技术和高科技产业的角度认识新兴媒体,并从战略的高度,以开放的心态,主动认识和把握新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坚持做到“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展壮大媒体产业,才不会游离于世界信息技术和媒体产业发展的大门之外。其次,确立现代社会“治理”的理念。它要求改变传统主流媒体的“老大”心态以及媒体至上而下的行政等级架构,各种媒体以平等的姿态相互合作;承认公众网络媒体设置议程的客观性及其作用,并承认可控范围内“网络公民社会”的地位及其自治功能;最终由信息与管理的单向度的垂直管控结构逐渐向垂直性与扁平化并重的治理结构转变。再次,确立新闻宣传与反映民意相统一的理念。它要求在为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舆论支持的同时,充分反映人民的意愿和需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和疑虑,切实做到“无舆情,不决策”。对于媒体和新闻从业者来说,则应当切实履行职业要求,担当起舆论监督的重任。最后,确立以疏导为主、靠内容取胜的理念。它要求舆情引导工作主要依靠引导和疏导的方法,而不是过多强调至上而下的单方面“灌输”,更不能一味地对负面舆情实行封堵、管控。只有树立堵不如疏、盖不如开、敷衍不如诚恳、拖延不如及时、事后救火不如事前预防等舆情理念,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应对,才能科学合理地处置舆情信息和引导舆论。

2.消除不利于新媒体形态与舆情工作良性互动的体制。当前,这种体制表现在不同的层面上。首先,在网络与媒体发展层面,由于全媒体涉及技术、产业、信息与安全、文化与新闻、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制定等方面,其管理体制基本上仍表现为多部门、多行业的“条”、“块”分割。而这种体制客观上造成了多头管理和权力过于分散、效率低下、过度竞争等弊端。例如,对内容的管理,电信技术和商业网站与文化部门的管理侧重点是不同的。这当中因为“利益链”的存在,往往给色情、非法等内容留下了空隙。此外,由于管理与运营的过度行政化,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的商业性网络组织和传媒集团难以形成,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难以真正对接。在媒体与舆情层面上,作为媒体传播内容的舆情也存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的问题,难以形成舆情联动与整合的机制。例如在工信部门、部分文化事业机构(新闻、出版、文化市场)之间,“各自为阵”的现象比较突出,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与共享:有的是管理职能相互重叠而功能上又“泾渭分明”,遇到突发事件时,常常难以有效协调。在舆情的引导和处置层面上,舆情信息的采集、研判、预警和引导与舆情热点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常常是相互脱离的。舆情的处置和引导涉及到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突发舆情的防范及危机管理的能力问题,单纯的舆情监管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由于这两者的脱节,相关部门(如宣传部门)要么疲于“救火”,要么力不从心。对于这些体制性问题,必须加大改革力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体制。

3.建立既充满活力又协调有序的工作机制。在创新制度的同时,相关部门应当围绕舆情工作的目标、重点和热点,激活系统要素的组合及有机构成,并以制度固化的方式形成稳定的工作流程及组织形式。当前,突出的是要转换舆情工作机制。包括舆情汇集、分析及报送机制,舆情传播与引导机制,舆情与通告机制,舆情反馈与监督机制,突发舆情事件的处置与应对机制,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等。就当前情况来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防范与应对机制的建立应当成为工作的重点。鉴于全媒体语境下舆情的不确定性、突发性以及不可控性,建立上述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除了加强监测,防患于未然外,突发事件舆情处置过程中的信息通报与舆情沟通也十分重要。那种试图将公之于众的舆情事件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如当网民深究事件原因之时,做些表面的承诺与应付,而当事件似乎不再引起网民关注的时候,则采取使新闻“失踪”,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淡化处理,最终蒙混“过关”等陈旧做法,在全媒体时代是非常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