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火灾建筑论文

火灾建筑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2 17:37:02

火灾建筑论文

火灾建筑论文第1篇

某仿古建筑,内部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廊柱、屋架屋檐、平座栏杆均为松木结构。地上三层,一层层高6.0m,二层层高4.0m,三层层高3.3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封顶后两个月,由于施工用电线老化短路引燃木结构构件,造成已大部分安装完成的一层外廊柱,屋檐及栏杆等木结构全部燃尽,混凝土柱、梁、板不同程度的受到损伤。事故发生在中午休息时间,未造成人员伤亡。

2检测及结语

2.1火灾基本情况

火灾发生于中午,可燃烧物为松木;燃烧时间约为1.5h;灭火方式为消防车冷水灭火;火灾位置。燃烧发生在标高2.820~5.950m之间,一侧靠近填充墙,底部无其它构件,顶部为挑板(标高5.950m),火灾发生时风力较大,燃烧物燃烧较充分。由于标高5.950m挑板阻隔作用,燃烧未波及5.950m以上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封顶两个月,柱、梁、板均未抹灰。

2.2结构烧灼损伤状况

(1)框架柱、梁。混凝土柱存在油烟和烟灰;混凝土表面呈浅黄色;混凝土表面存在裂缝网;柱中间部位混凝土脱落面积较大,最大落深度约为4cm;个别受力钢筋外露;构件无明显变形。混凝土梁底面部分被黑色覆盖;混凝土表面存在裂缝;梁侧及底部局部混凝土脱落;有受力钢筋暴露;构件无明显变形。(2)板。混凝土楼板下表面2/3被烧光,1/3被油烟和烟灰覆盖;表面局部脱落;板底有受力钢筋暴露,最大暴露长度为0.5m左右;构件无明显变形。

2.3检查结果及结论

对直接暴露于火焰或高温烟气的结构构件采用钻芯法检测,对其余轻微或未直接遭受烧灼作用的结构构件采用回弹法进行检测。对该工程火灾区域所用钢筋进行抽样截取,依据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的相关规定,对现场截取的钢筋进行钢筋力学性能检测。根据现场及检测,判断火灾最高温度约为600~700℃。该工程标高5.950m处梁板、标高2.820~5.950柱、梁烧损严重,混凝土构件应采取加固或维修处理措施。

3加固设计

根据检测结果,火灾后承载能力受到影响的构件,进行加固处理。对柱采用围套法,梁底采用埋置附加钢筋。对轻度烧伤的构件,凿除混凝土疏松部位至密实处,以无收缩灌浆料置换处理。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加固效果,加固时应对构件做良好支撑,原混凝土构件不应出现拉应力;所有加固构件应凿除疏松层并冲洗干净,采用环氧砂浆修复后进行加固施工。

4加固效果

火灾建筑论文第2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物的兴建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不论是民用高层建筑还是商用建筑,高层建筑的概念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的主流方向,尤其在城市。建筑高度大、结构复杂、容纳率高、纵向交通差、外部开放空间小、装饰材料多样性等特点越发明显。在火灾、地震等灾害发生时,人员疏散和消防非常困难,一旦灾难发生,很容易造成人员生命危险和财产损失。例如:2009年2月9日中央电视台新址在建附属文化中心因为违规燃放大型礼花弹发生严重火灾。2009年4月17日发生在湖北省的武汉市政府办公大楼发生火灾;2009年4月19日发生在江苏省的南京中环国际广场大楼火灾等等,给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带来了很大的损失。近年来,高层建筑的防火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

我国建筑消防工作指导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高层建筑的防火工作不仅要在建筑设计、施工阶段下功夫,而且还要在管理、维护方面得到重视。防止火灾发生,减少火灾给我们带来损失。

1 防火设计措施

1.1 总体布局,防火分区合理布置

高层建筑设计作为方案性的总平面布置非常重要。它反映了建筑中的主、附体(裙楼)平面关系及间距、车道的平面分布设置。为防止火势蔓延和营救工作全面考虑。

防火分区合理设置能有效延缓火势蔓延程度,为减小灭火难度起到有效作用,不论在水平方向还是在纵向。

水平方向防火分区多采用防火墙、防火门等设施;竖向楼梯井、电井、各类管道井、风道等设施如同一个高耸的烟囱,在火灾发生的初期,火速蔓延速度相当快,据试验研究表明:烟气竖向扩散速度为3-4m/s,100m的高层建筑在25-35s左右,烟气扩散到楼的顶部。所以在竖向防火分区中主要采取阻隔措施,切断通道联通效果,减低火势蔓延速度。

1.2 消防设施的设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系统联动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包括自动和手动两种出发装置。无论是各种火灾探测器的自动报警信号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报警信号,要求同时均能触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及各种联动功能指令,自动启动各种灭火系统。高层建筑中手动和自动报警装置与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相连,联动控制大楼内的消防设备。备用发电机房采用由气体灭火装置配套的控制器进行联动控制,并与大楼的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接口。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是自动消防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总结和借鉴已经实施工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和系统实际运行中的经验,提高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的设计水平。

1.3 防火材料的选用

建筑材料应选择防火等级高的材料,在我过的相关规范中有明确说明。现代高层建筑的外装饰多采用玻璃幕墙,尤其是在超高层建筑中,由于建筑功能多元化、设备复杂化,火灾的起因诸多。玻璃幕墙在火灾发生时,更加难以保障防火安全性。国内外建筑界对玻璃幕墙的使用存在争议(曰本、德国等国家明文规定禁止使用),部分认为:玻璃幕墙因其抽风作用,为火势蔓延提供了通道,而且在火灾发生后,耐火极限差而发生掉落,给逃生人们带来了另一层危害。玻璃幕墙的窗间墙填充材料必须选用矿棉、玻璃棉等不燃材料和阻燃泡沫塑料等难燃材料。央视新址大楼采用“挤塑板”实际上是可燃性材料,难以满足防御性能。所以在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外装饰玻璃幕墙、钛锌板墙等保温材料、衬垫材料必须采用不燃型的。

2 防火管理措施

设计方案的合理,消防设施的完善,施工监理和规范化是高层建筑防火的前提条件。但要将火灾的危害性降到最低,后期长期的运营、维护过程中管理是关键。

2.1 掌握安全体系

高层建筑安全体系是人(管理人员)-物(建筑、设备)-环境三者协调发展的体系。充分利用三者的关系,了解火灾发生的各种因素,在特定的环境中更好地的驾驭该体系,将火灾的危害性降低到最低,使建筑物的火险态势控制在安全范围。高层建筑物防火安全工作,主要由预防火灾和灾后损失控制两方面组成,防止安全体系三者同时发生是最重要的。当三者不可避免的发生时,一定要控制好“环境”条件,避免三者发生相互作用,整个体系失控,这也是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的最有效的措施。

火灾损失的预防和控制,在目前的条件和积水水平下,可以通过改进管理工作,来达到和消除火灾目的。

2.2 健全完善管理制度

任何设备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水平、使用方法、使用频率等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消防设施、设备也是一样。因此,坚持日常的专人维护和管理尤为重要,正所谓的“养千日,用一时”。建立定期由专门机构进行检测制度,才能发现消防设备存在的隐患,便于及时消除。在高层建筑中往往由于房屋的装修或者改建等外来临时活动,致使建筑内部环境发生了改变。所以管理部门要对此活动中消防设施、设备的保护和检查工作不能大意,必须进行重现检测,确保变动后的消防设备、设施功能齐全。

2.3 做好消防培训,提高消防意识

近年来,尤其是商用高层建筑,进驻多家公司使用一栋楼房现象很正常,产权单位较多,分散的管理比较困难。灾情日常管理即使物业公司也难以一下控制。所以在规定的消防责任体系划分时候要着重明确。消防人员要固定,要经过消防专业培训。近几年不论是商场还是学校还是饭店,经常见到邀请消防官兵对消防专员为期一天的模拟消防演练和消防器材正确使用和维护。另外,学习正确火灾保护和逃生方法,提高人民消防意识也是防止火灾发生的措施。有的人们干燥季节在楼道的空地处随意堆放杂物,给火灾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2.4 严格建设程序管理制度

从项目的招投标开始,严格把关设计、施工、机电、设备供应单位的资质和信誉。不符合条件的不准进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建设监督部门要不断加大监督力度,查处套用资质和多级不合理分包现象。防止2010年11月15日,上海余姚路胶州路一栋高层公寓起火事件的重演。杜绝规划审批制度与经济利益挂钩现象,如今由于土地资源的宝贵,开发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无视规划制度,建设楼房出现“楼挤挤”现象,给今后的火灾救援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埋下了隐患。

3 小结

我国消防工作指导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坚持防患于未然、立足自救、从严管理的原则。认识高层建筑物防火的重要性,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高层建筑防火是个过程性的活动,从建筑的规划设计到工程实施,直至建筑运营全过程。技术手段和管理维护措施是加强高层建筑防火措施的重要两方面,两者缺一不可,只有两方面协调运用发展,才能发挥作用,共同作用为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蒋永鲲.《高层建筑防火设计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07;

火灾建筑论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云南古寺,古建筑,现代消防设计理念

1.前言

云南某千年古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曾两度遭遇火毁。2009年的地震导致古寺大部分建筑受损,现正进行统一修复,而消防系统设计与实施便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

2.火灾危险性分析

1)火灾荷载大,耐火等级低

寺院以木材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以木构架为主要的结构形式,火灾危险性极大,而建筑构件的耐火等级很低,并且由于寺院是建在山上,发生火灾后火势能够迅速蔓延,极易形成立体燃烧。

2)建筑之间无防火间距,容易出现“火烧连营”

寺院以各式各样的单体建筑为基础,组成各种庭院。在庭院布局中,基本采用“四合院”和“廊院”的形式。这两种布局形式都缺少防火分隔和安全空间,如果其中一处起火,一时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

3.消防系统设计

由于寺院存在上述火灾隐患,而对其实施保护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加强消防安全对策。古建筑消防安全不仅要以扑灭火灾为第一目标,而且还要最大限度的保护古建筑的整体结构及形式。因此,火灾探测技术及消防安全措施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能够因地制宜的达到早期探测和早期灭火。整个工程中消防系统包括消防电气系统及消防灭火系统。

1)消防电气系统设计

消防电气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消防广播系统、消防电话系统、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1)根据本工程对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要求,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和论证,为该工程提供以下配置方案如下表1所示。

(2)根据《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并参照故宫等国内古建筑领域的常用探测保护方式,在本次设计中采用了点型感烟探测、点型感温探测、极早期吸气式探测以及视频火灾探测。

其中,视频火灾探测系统是现代消防的最先进技术。本工程在大雄宝殿设置一套8路视频火灾探测系统,大雄宝殿空间高大,点式探测器不能满足规范的设置要求,其他探测方式对古建筑的美观及使用会有一定的影响,综合以上因素,设置了视频火灾探测系统。它的特点是:

2)消防灭火系统设计

寺院属于部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持寺内建筑的原貌,建筑内不便安装传统的室内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系统,又由于寺院建筑比较集中,道路陡峭狭窄,消防车难以到达现场,鉴于本工程特点,在建筑内部设置灭火器,建筑外部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设置在室外的消火栓采用“室外用室内型消火栓”,在火灾初期,可使用灭火器将火灾扑灭;当火灾较大时,可直接使用消火栓系统进行灭火,无需消防车加压或供水。

(1)消防蓄水池设计

根据现场地质勘查报告,蓄水池设计选址在寺院西侧一百米左右地方,水池长约8米,宽约10米,蓄水池内有效水深3米,蓄水量约为240立方米,以满足寺院消防用水的需求。

序号

保护区域名称

保护措施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联动控制系统

消防广播系统

消防电话系统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1

鼓楼

2

钟楼

3

藏经阁

4

禅房

5

客堂

6

大雄宝殿

7

地藏殿

8

方丈室

9

圆通殿

10

后轩北院

11

斋堂

12

消防控制室

火灾建筑论文第4篇

关键词 建筑工程;外墙保温;防火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2-0061-02

针对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众多,这就对建筑需求比较大。这些年,我国的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建筑形式也是变得丰富多样,建筑主要以高层为主,出现了建筑区域集中,建筑单位面积增大的现象。针对于这样的建筑情况,我们是非常需要采取建筑节能措施。在建筑过程中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应用是建筑节能措施的重点。所以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得到了普遍的运用,在各种风格的建筑中建筑保温材料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举措。不过外墙保温材料虽然是广泛的运用,但是也为建筑的火灾埋下了安全的隐患。所以,针对于建筑保温材料的防火措施是必须注重的安全性措施。

1提高建筑外墙保温材料防火性能的必要性

目前的建筑大多都是高层建筑,容纳的人员是非常多的,较多的高层写字楼或是住宅小区的居民楼都是运用了外墙保温材料的,这样的施工方式可以改善建筑的性能,还是非常有利于建筑节能措施的。不过我们要知道建筑采用的外墙保温材料大多数都是墙体外增加的有机保温层,这样的有机保温层的材料很多都是棉岩或是玻璃纤维等易燃性的物质。因此,保温材料的防火安全性很差,在人员密集的建筑中发生火灾,就会造成火势的难控制,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因此,外墙保温材料会使建筑物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提高保温材料的安全性。

2 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安全防火措施

我国的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建筑形式也是变得丰富多样,建筑主要以高层为主,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得到了普遍的运用,也为建筑的火灾埋下了安全的隐患。所以,针对于建筑保温材料的防火措施是必须注重的安全性措施。

2.1增加无机类保温材料的利用,减少火灾的危害程度

如何进行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安全防火措施,需要我们在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选材上就开始注意,我们的首选应该是不燃材料,其次是选择阻燃性质的保温材料,这样的保温材料可以提高建筑外墙的防火性能。保温材料本身的不燃、阻燃性, 能够抵抗别的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的侵入, 能够最大程度的阻止自身火势,这是对于减小火灾事故造成损失的重要作用。我们需要考虑到有机高分子性质的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是由着可燃、助燃性质,所以建筑外墙保温材料中,我们尽可能的增加无机类保温材料的利用,这是减少火灾危害程度的重要方式。

2.2加强各部门对外墙保温材料的控制力度,杜绝违法行为的产生

完善外墙保温材料的质量控制,可以有效的减少避免外墙保温材料造成的火灾,要通过监理消防以及建设质监等职能部门增加对外墙保温材料的监管,必须要严格的控制建筑外墙保温材料验收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控制和消除建筑外墙保温材料造成的火灾隐患。我们需要各个职能部门都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积极的开展对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治理,在外墙保温材料中出现的违法行为必须要严厉的打击。同时,严格要求建筑施工单位必须要落实有关消防安全,要在建筑工程完工验收时,将消防设施,包含着消防通道以及准备一些消防器材和消防标志等,这样才可以确保尽可能的减少隐患。

2.3 严格规范外墙保温材料的标准,从生产环节进行防火质量防控

近些年,我们出现了不少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引发的火灾,对于这样情况我国制定了相关的外墙保温材料的政策法规和具体的设计标准,相对国外先进国家虽然还是不够完善,但是也是有着巨大的进步了,我们也是清楚自己在有些方面在政策规定上是有着不足之处的。比如外墙保温材料在生产制造标准和技术方面的要求以及工程验收方面的规定是有着不足的,一些防火性不够的保温材料也是会趁机应用到建筑外墙的施工过程之中。聚苯板这样的材料是经常使用的建筑外墙保温的材料,实质上这样的保温材料的防火能力是比较差的, 可以说发达国家严格规定了聚苯板材料的使用。目前在我国对于聚苯板材料的使用范围也是出台了相关的规定。不过由于聚苯板的造价低,加上国内没有禁止性的规定,导致我国的建筑外墙保温工程中还是在广泛使用这样的可燃易燃材料,这就给建筑火灾的发生形成了重大安全隐患。

2.4 完善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制度,严防问题出在最后环节

建筑外墙保温材料一旦安装到位,由于其内外皆被不燃材料包裹,已经不易发生火灾。所以外墙保温材料的施工是其火灾发生的最后关键环节。在建筑施工过程,引发这些火灾的原因就是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完善的消防制度,就会使得施工人员没有消防安全意识,很多的施工人员的违规操作也是会造成火灾隐患。因此,我们是要注意建筑过程中消防安全的管理,要求施工人员增强消防意识,按照规程施工,这样才可以有效的预防建筑施工中火灾。如2010年11月15日上海胶州路高层公寓火灾,就是整幢建筑不分楼层上下同时进行施工而导致火灾一发不可收拾。我们要求建筑施工制定全面的消防制度,在施工中也是要严格落实的。定期对建筑施工的现场进行防火检查,如果在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是必须要及时地消除和整改的。其次就是要按照规范进行物料的安排,必须要将可燃物或是易燃物和用火作业隔离,确保道路的畅通,方便消防车辆进入。特别是要加强建筑工地的明火的监管,增加动火作业人员的消防意识,在思想上保持高度的警惕,杜绝动火作业出现火灾隐患问题。我们必须要严把有机保温材料的使用,这样的易燃材料是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建筑外墙保温的防火措施,从自身出发,解决防火问题。

3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在建筑行业外墙保温材料应用是非常有助于建筑节能措施的实行的。但是,我们必须要严把有机保温材料的使用,这样的易燃材料是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建筑外墙保温的防火措施,从自身出发,解决防火问题。对于普及人们的消防安全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样的措施可以更好的发挥保温材料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旗.建筑外墙保温防火问题探讨.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

[2]孙波.建筑外墙保温防火问题探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

火灾建筑论文第5篇

关键词:历史文化古建筑;电气火灾隐患;消除;探索

电气火灾已经成为现在人们生活中出现的最常见的火灾类型;对于像防火设施本来就不怎么好的历史文化古建筑来说,“存活”到现在,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电气化应用于古建筑之中所带来的火灾隐患问题;应该找寻一种消除古建筑电气化火灾隐患的微妙设计,使建筑的古与电气的新科学有效地结合[1]。

一、历史文化古建筑火灾预防的重要性

(一)预防火灾是保护古建筑完整性的重要关注点

第一,古建筑完整与否能反映一个国家的进步程度。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不只是现在化的建筑节次鳞比,不只是现在化的一切占据着整个国家,而是在现在化水平不断发展、提高的同时又能很好地保护好古有的东西,就像古建筑一样,越进步的国家古建筑的完整性程度越高。

第二,火灾是古建筑完整性的一个很重要的破坏因素。自古以来,火灾就是破坏古建筑的重要因素,很多有名的古建筑的消亡都是因为火灾,比如:阿旁宫、圆明园,这些曾经辉煌不倒的承载着厚重文化和历史的古建筑就在大火之中倒下,所以,想要保护好古建筑的完整性,必须要预防火灾的“侵犯”。

(二)古建筑的防火能力比较差

第一,建筑材质本身易燃。古建筑大都是用木材建造的,所以它的易燃性比较高,不像现在建筑一样,多用沙子、水泥、石头、砖块等不易燃烧的材料建造而成,建筑的防火性能比价高。

第二,年代久远,整体抗压能力差。古建筑本身的年代久远,经过那么多年的风吹日晒,经历过洪水、经历过地震、经历过战争,能存在着世上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了,所以说各个方面都相对脆弱的古建筑的整体抗压能力比较差,对于来势凶猛、破坏力很强的火灾,古建筑更加脆弱。

(三)是世界和国家保护文物古迹、保护历史的必然要求

作为文物古迹的历史文化古建筑承载着历史和文化,既是国家的重要财富又是世界的财富,滇西北乃至云岭高原广袤的山区,分布多民族聚居的山寨、村镇;因地域偏僻交通闭塞,留存下的大部分都是具有较高文物价值的寺庙、民居建筑及街道,这些历史古建筑成为散落在群山深处的文化瑰宝,也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旅游资源。保护好古建筑是世界和国家共同的心愿,保护历史文化古建筑并不是只在嘴上说说,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实际行动上,预防古建筑的火灾是世界和国家保护文物古迹、保护历史的必然要求。

二、电气火灾易发的原因以及滇西北、云岭高原古建筑电气化现状分析

(一)电气火灾在古建筑易发生原因

第一,电气线路故障和电气设备不当使用都可能导致电气火灾。现在很多的古建筑之中的电气线路没有完全按照国家安全规定安装,容易发生线路故障,例如:电气工具使用不当使线路发生故障、电气的配电盘失灵、线路短路、接触不良、电气超负荷等等都会使电气线路发生故障,造成电气火灾;还有对于电气设备的不正当使用如对于电热水器、电水壶、冰箱等电气设备使用不当也会造成电气火灾[2]。

第二,我国的建筑电气火灾的预防法规和相关技术支持不完善。首先,我国对于建筑物尤其是古建筑的电气火灾预防还缺乏一个完善的、健全的法律体系支持,我国没有专业成形的建筑物电气火灾预防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其次对于建筑物尤其是历史文化古建筑的电气防火还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撑。应该怎样用一种更加科学严谨的技术知识去预防建筑物尤其是古建筑的电气火灾,这些技术短板都暴漏了我国在建筑物电气火灾预防和救治方面存在的缺陷。

第三,建筑物电气火灾防治职责不明确。电力部门不能很好地明确建筑物的电气火灾管理的职责,这样就不能使电力部门协调有效地对建筑物的电气安全进行管理,不能科学严谨地对建筑物尤其是古建筑的电气化存在问题进行科学排查。

第四,古建筑的建筑用料容易引发电气火灾。我国现存的古建筑大多都是采用柏树、松杉、樟树等含油易燃的材质,这些材质都是容易燃烧的物质,古建筑的主要的结构框架是木质,电气应用到这木质化古建筑之中,稍有一点电气火花就很容易引起火灾,而且现在很多古建筑都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他们的电气化漏电保护措施比较差,这样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电气漏电的可能性,也会使古建筑物的电气火灾的发生几率加大。

(二)滇西北、云岭高原古建筑电气化现状分析

供电线路由变压器引出后,没有供电区域总配电箱,经过架空线路进入供电区域只在用电终端设置保护电器;建筑内部没有穿阻燃线管,线路陈旧老化;居室内临时接线不规范;供电系统配置不合理,缺少接地保护线,对用电人身安全等有隐患;区域内有加工作坊的动力用电,设备及线路配置不合理;文物建筑内,缺少必要的火灾报警装置。

三、古建筑消除电气火灾隐患的有效途径

(一)要使古建筑电器使用管理责任到人

没有责任的约束就没有更好的古建筑安全,应该把古建筑的电气使用、管理的安全责任到人,让责任人坚守好自己的职责,告知具体用户基本的安全常识,并亲自定期进行电路、电用器具的安全排查。

(二)电力施工方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

对于古建筑的电力施工应该更加规范、安全、高效,电力设计部门应该设计出针对古建筑的科学的电力安装方案,并监督、指导电力施工方严格按照规范化的要求进行施工,建设一条高质量的古建筑电力供应和使用系统,还要加强对已建成电力系统的定期安全检查和养护,确保古建筑有一个安全、健康的电力环境。

(三)优化电气安装结构

古民居建筑均为木结构建筑,无法利用建筑的自然接地基础,可以结合适用、安全、经济等实际情况,由供电部门在建筑外合适地点设置落地式低压配电柜(防护等级不小于IP56),在配电柜处设置集中接地极。

(四)使用古建筑电气火灾预警产品对电气火灾进行预警

对古建筑电气火灾实行早期的科学预警是保证古建筑电气安全、消除电气火灾隐患的重要手段,现在,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对古建筑电气火灾的早期预警,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对电气火灾预警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比如:我国的红外线测定火感温度、超声波电力控测等先进技术都能实现对电气火灾的早期预警和探测[3]。

(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配电改造

应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要求增加应急疏散照明,疏散场所地面的照度不低于5Lx,公用过道及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应急、疏散照明,疏散照明灯具设置在安全出口,并在专用消防口处设置红色应急照明灯。应急、疏散指示照明采用自带蓄电池灯具,其持续供电时间均不小于30分钟。当生产、生活用电被切断时,仍能保证消防用电。应急照明的配电线路敷设方式均为明敷。穿金属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并应采取防火措施。

结语:

滇西北和云岭高原广袤山区的古建筑是一个国家历史的见证,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随着电气化在建筑中普及使用,古建筑的电气火灾问题也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运用科学合理的电气使用、管理和养护手段,相信,古建筑的电气火灾隐患能够得到切实有效地解决。

参考文献:

[1]李伟灵.古建筑电气火灾的防治对策[C].//中国消防协会电气防火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论文集.2006:46-47,61.

火灾建筑论文第6篇

主题词: 文物古建筑 自动消防设施

中图分类号:G356.6

文物古建筑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文化资源,保护文物古建筑就是保护民族文化。我国古建筑、博物馆、文物库房等多系砖木结构,火灾是它的最大危害。这些砖木结构的建筑物一旦着火,短时间内就可变为灰烬,损失无法挽回。但是由于文物古建筑大多为木质结构,耐火等级低,特别是一些文物古建筑管理、使用单位擅自在文物古建筑内违章设置营业性场所,导致用火用电量大幅增加,消防安全管理混乱,火灾隐患十分突出。

一、设置自动消防设施的必要性

近年来,文物古建筑失火事件不断发生,使祖国文化遗产遭到不可弥补的损失。2004年,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遇真宫主殿发生火灾,236平米的三间正殿化为灰烬。2008年,包头市东河区妙法禅寺火灾烧毁寺内千佛殿、大雄宝殿、念佛殿等 7 座殿堂,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15万多元。同是2008年,内蒙古阿拉善盟境内福音寺大雄宝殿发生火灾,共烧毁大佛像4尊,各类小佛像60余尊。这些文物古建筑所处地点又是人员密集、活动频繁的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不仅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文物古迹损失,也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所以说保护文物古建筑迫切需要一种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消防设施。

二、自动消防设施的优势

文物古建筑建筑建立以自动喷淋灭火系统为主体的灭火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在经济上和技术上也是可行的。自动消防设施具有工作性能稳定,造价便宜,维护方便,灭火效率高,早期控制火势和灭火,使用期长,不污染环境等优点。自动消防设施反应速度快,无须专门人员控制,且有自动报警功能,可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火警信息,一旦有火灾发生,无论现场是否有人,只要存在着火的条件烟雾、温度等,自动喷淋系统会马上动作,同时发出警报,提醒人员及时到场。这种情况下灭火成功率高,特别是对控制初起火灾极为可靠、有效,最大限度地保护文物古建筑,有效的降低甚至避免火灾的损失。

三、文物古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及灭火器的选择与设置

(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选择和配置。

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3.1.1条之规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根据其使用性质、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为特级、一级、二级”,重点古建筑属于一级保护对象。根据其特点,保护对象为各殿堂及展厅。从实际出发,为保护文物古建筑的文物价值,每个殿堂或展厅为一个防火分区。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5.2.1条之规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选用集中报警系统或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文物古建筑主要是砖木结构,木结构居多。因此,在文物古建筑中选用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火焰探测器的组合。而在感烟探测器的选择中,不宜选用光电感烟探测器。同时,根据实际也可采用缆式线型定温火灾探测器。

在安装文物古建筑报警探测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当探测器装于探测区域的不同坡度的顶棚上时,随之顶棚坡度的增大,烟雾沿斜顶棚和屋脊聚集,使得安装在屋脊的探测器进烟或感受热气流的机会增大。因此,探测器的保护半径可相应地增大。

2、随房间顶棚高度的增加,使感温探测器能响应的火灾规模明显增大。因此,探测器须按不同的顶棚高度划分三个灵敏度级别:较灵敏的探测器应使用在较高的顶棚上。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供电与布线。供电电源应为双电源。在保证主电源的情况下,备用直流电源,宜采用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专用蓄电器。在布线时,传输线路采用绝缘导线,应采用穿金属管、硬质塑料管、半硬质塑料管或封闭线槽保护布线。

(二)自动灭火系统的设置。

根据文物古建筑的场所、用途、容纳物品的火灾荷载及室内空间条件等因素,在分析火灾特点和热气流驱动喷头开放及喷水到位的难易程度后确定其火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Ⅰ级。根据文物古建筑的特点,在选择自动喷水系统时,要考虑到减少和杜绝误喷现象的发生。因此,应选择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但场所内最大净空高度超过8米时,应选用雨淋系统。这两种系统有早期报警装置,能在火灾发生之前及时报警,立即组织灭火。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灭火要求,装置气体(二氧化碳等)、干粉、泡沫、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的自动灭火装置,使这些地方一旦发生火警,能够及时扑灭。

在喷头选型中,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应选用直立型喷头,雨淋系统应采用开式洒水喷头。系统设计基本参数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第5.0.1条规定喷水强度为6L/min.,作用面积160,喷头工作压力0.1MPa。

选择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注意的问题:应设置容量能够保证灭火需求的消防水池。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第5.0.11条规定,系统持续喷水时间应按火灾延续时间不少于1h确定。在采用天然水源时,要经过初沉或投药混凝沉淀和过滤等处理后才供消防应用,防止杂质堵塞喷头。

(三)灭火器材的设置:

1、灭火器的选择:文物古建筑作为可燃建筑,一般配置ABC类干粉灭火器。可燃固体物质,如柴草、干柴、家具、杂物集中的场所应选择防止复燃能力较强的水体灭火器。贵重的书表字画、经文卷籍集中的场所,可选用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器。殿堂内的珍贵固定文物、化纤装饰物较多的场所,可选配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器,有电气设备的场所,忌用有导电性能的水体灭火器,应配备绝缘性能较好的气体、干粉灭火剂。

2、灭火器的配备数量:主要应以文物古建筑物下的火源火险以及文物的威胁程度区别对待。对空旷无物或略有香火的殿堂,可按40平方米一只为宜。建筑物内柱距较密,垂帷等饰物密布,香火极盛,火灾危险性极大,文物集中的仓库应20平方米为宜,平均数量应控制在20到40平方米之间,同时在建筑毗临的地区配置一定数量的推车式大型干粉或泡沫灭火器,以利于扑灭初期火灾。

四、结语

文物古建筑消防工作任重而道远。加强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建设,使消防安全系统更加完善,增强其抵御火灾的整体能力,才能使这些承载着中华民族厚重而灿烂的文化的国宝免受火魔的侵害。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消防规范》GB50016-2006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火灾建筑论文第7篇

关键词:防火缺憾 防火对策 意义

中图分类号:TU9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051-01

山地古建筑是古代的时候建筑在山地上的,由于山地的地形特殊性,古建筑的周围通常是包围着较多的树木和丛林,在一定的意义上,人们对于防火意识比较薄弱,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引起树木的燃烧和火灾。这样的防火意识对于古建筑而言是危险的,因为古建筑具有较大的历史价值,同时也是古代人民的劳动和创造的结晶,所以要做好防火措施。

1 防火缺憾

1.1 古建筑本身存在隐患

山地古建筑是从古至今留下来的,在古代的时候由于条件比较简单,所以施工建造的材料过程都是比较简单化的,基本上都是采用木头材质的材料来制成的。经过多年的风干和洗礼,木头材料比较干燥,就山地古建筑本身而言是存在着火灾隐患的。由于古建筑的存在年限较长,木头的使用年限也比较长,所以在保护古建筑的过程中,常会出现木头松动空心等状况,具有较大的火灾隐患。

1.2 地形特殊

由于古建筑的建筑是依山傍水的,这就决定了古建筑地形的特殊性。所以,多数的古建筑是建造的深山老林中的,虽然具有比较独特的韵味,但对于古建筑的保护而言是具有较大的难度的。在深山老林中,古建筑的周围是树木丛林,地形又比较特殊,树木是比较容易受到山火,野火的殃及的,当风刮的比较大的时候,火灾便会迅速的蔓延,这就对古建筑防护具有较大的威胁。

1.3 救火困难

由于古建筑建造的山地上,地形比较特殊,所以一旦火灾发生,救火是比较困难的。在救火工作展开之前需要及时的发现火势的蔓延趋势,并且及时和消防队取得及时的联系,但由于山地地形的崎岖,常会使得消防队员无法及时的赶到火灾现场,并且相关的消防设备也无法及时运送到火灾的现场,这样严重导致了救火的苦难和山地古建筑的损坏。

1.4 缺乏完善的消防管理制度

虽然古建筑本身存在着火灾隐患,但现在的保护措施需要做到完善的防护。在我国多处的山地古建筑是缺乏完善的消防管理制度的,整个的消防管理是不够完善的,对于古建筑的管理是没有定期的安全检测和报告的,这就会导致管理人员对于整个的古建筑的安全状况是不了解的,所以火灾一旦发生,就不会存在完善的消防策略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便加大了消防队的难度,同时也加大了古建筑本身的安全隐患。

2 防火对策

2.1 控制山地周围树木

对于古建筑周围树木的影响,可以对于山地周围的树木进行分级的监控,根据相应的海拔高度,树种来进行分级控制,增加设备进行研究和记录。同时,可以增加人手进行山地周围的巡逻和望,对于树木进行合理的保护和控制。对于树木中的水瓶,水等要注意加强控制,曾经发生过由于水瓶中有水而引发的火灾,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对于海拔较高的古建筑,可以进行适当的树木修理,避免火灾的发生,因为较高的海拔是导致消防队无法及时到达。

2.2 建立良好的防火系统

防火系统的建立是具有较重要的实际意义的。古建筑的防火系统可以包括多方面的内容的,消防组织领导,消防队训练以及消防设备的完善等。良好的防火系统是可以在一定的意义上对于火灾进行相应的防护的,同时还可以使得古建筑在火灾发生是具有及时救火的功能。在建立防火系统的同时,也是需要落实好防火岗位责任制的,使得防火系统制度较完善,这样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对于古建筑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2.3 提升建筑本身的防火性能

由于古建筑本身是木材为主的,所以会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在现状下,常会对于古建筑进行一定的修补,所以,为了提升建筑本身的防火性能,可以在涂料中添加一些防火,阻燃的化学催化剂,从而使得建筑本身的防火性能得到提升。在古建筑的表面可以涂上一层防火涂料,形成一层防火膜,降低古建筑的燃烧性能。一旦火灾发生,古建筑本身具有的耐燃性,可以形成一定的保护作用。

2.4 加强防火意识宣传

在对于古建筑的防火中,仅仅依靠自身防火以及外在的一些防火策略是不够的。对于古建筑的管理人员需要进行相应的培训,加强他们的防火意识,做到保护古建筑并且重视火灾的发生。对于游客等而言,可以使用一些显目的标语,进行相应的标注,使得他们注意到火灾的安全隐患,同时还可以增加他们对于古建筑的了解和保护。

2.5 建设消防通道

对于古建筑防火是在火灾发生过程之前的一系列措施,所以在平时的古建筑防火中可以建设相应的消防通道,消防通道的建设不需要多宽,但需要有足够的空间使得空气充足,同时也可以使得消防队火灾发生时可以及时的赶到。消防通道的设立还可以便于火灾发生时人员的及时疏散等。对于古建筑管理而言,这样的消防通道的设立具有一定的无形防火意识宣传的作用。

3 具有的意义

3.1 对于古建筑本身而言

山地古建筑是历史留下来给我们的遗迹,具有较大的历史意义,人们可以在游历的过程中了解相应的历史和过去。所以古建筑的防火是具有较大的意义的,可以使得古建筑本身免收火灾的困扰,还可以使得山地古建筑得到良好的保存和流传,具有重要的传承作用。

3.2 对于国家而言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过去的五千年的历史是历史的缩影,古建筑不仅是过去某种文化的象征,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历史缩影。所以我国正致力于古建筑的尽力保存,虽然在一定意义上而言,我国对于山地古建筑防火保护出于起步阶段,但通过相应的防火策略的改善,便会在一定的意义上使得山地古建筑的防火保护得到更快的发展。

4 结语

山地古建筑是一种古代文化的象征,具有较大的历史价值,反映了当时古代建筑的现状和当时的建筑特色,在历史研究方面,对于研究当时的历史现状具有较大的贡献。由于现在对于山地古建筑的防火保护意识不够明显,在山地古建筑的保护中也没有进行相应的防火策略和防火系统的建设,所以火灾隐患是存在着的,这样的现状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政策整改以及合理的火灾控制。当然目前我国的山地古建筑的防火建设是出于起步的阶段,还不是特别的成熟,所以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究和深入,这样,才可以对于山地古建筑做到最好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 虞翌青.浅谈山地古建筑的防火缺憾及防火对策[J].广东建材,2010,26(1):70-72.

火灾建筑论文第8篇

【关键词】民用建筑;防火

高层民用建筑指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或者超过24 m 的公共建筑。它具有中上层部位视线开阔,采光通风良好,建筑挺拔,建筑立面造型与色彩时尚、富于时代感和都市感,高容积率,节约土地资源等优点,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地的城市民用建设用地日趋紧张,城市民用建设逐渐向空中发展,导致高层民用建筑越来越多。因此在城市建设中,高层民用建筑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一、民用建筑火灾特点

由于目前民用建筑多为高层,因此民用建筑火灾也呈现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如 下 :

(1)人员集中、疏散困难

高层建筑层数多,垂直距离长,一般高层建筑办公室,平均可容纳4000~5000人火灾时由于现场混乱状态的影响,受烟气的威胁,人的本能恐惧心理和逃生欲望都强烈暴露出来,人们便一窝蜂的涌向安全通道。大量的人流在楼梯间汇集后,极易发生拥挤堵塞,影响疏散安全。

(2)火灾蔓延途径多、火势迅猛

高层建筑内一旦起火,建筑内的楼梯间、管道井、电缆井、排风道等各种竖井犹如高耸的烟囱,拔火效应十分强烈。因此,所有的竖井可使火灾迅速扩大。高层建筑所承受的风力也是火灾蔓延的主要因素。建筑物越高,风速越大,火灾扩散速度越迅猛。

(3)火灾扑救难度大

现在的消防云梯车数量、高度有限,另一方面缺乏地面消防行动展开的场地。高层建筑的主题建筑周围往往设有裙房,妨碍登高车全方位靠近主体建筑进行灭火救援活动,所以有些高层建筑上部楼层发生火灾,消防队员无法进行外攻。

(4)民用建筑装修材料易燃

高层民用建筑对内部装修和陈设采用不燃、难燃装修材料重视不足,甚至有相当多的高层建筑使用了大量塑料装修,化纤地毯,用泡沫塑料来填充家具,这些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气和热量,同时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据火灾中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统计表明,由于一氧化碳中毒窒息死亡或被有毒烟气熏死者一般占火灾总死亡人数的40%~50%,最高达65%以上。

(5)高层民用建筑火灾危害面大

现代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人口众多,建筑物密集。新建建筑物与其他建筑之间应有一定的合理距离即防火间距,否则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火烧连营的后果。

二、民用建筑防火设计中的问题

(1)民用建筑的分类标准粗略。目前的民用建筑防火技术体系中对民用建筑的分类,仅限于按使用功能和建筑高度(楼层)区分。对于不同类建筑的火灾危险特性,缺乏系统科学的分析判断标准。如同样是商场, 经营服装、纺织品、家电等易燃、可燃商品的商场与经营五金、机械零配件的商场其火灾危险特性是不同的;而大型综合性超市与小型专卖店的日常顾客流量也有明显区别;

(2)对防火分区面积、人员疏散宽度和内装修防火等内容的强制规定,造成防火设计与使用功能设计的诸多矛盾;

(3)对主动防火系统在建筑防火技术体系中的作用需重新定位;

(4)对以钢结构为代表的新型建筑结构形式防火技术要求缺乏系统有效的指导。随着我国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大量以钢结构为代表的、集经济与建设速度快等特点于一身的新型建筑结构形式不断出现,同时也给建筑防火技术带来了新的难题。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建议

3.1 采用德尔菲法对现行的民用建筑防火体系进行完善

对于目前相关的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需采用专家调查法进行完善。通过消防主管部门组织本部门和设计部门有关建筑防火专家对疑难问题进行研讨,提出修改、弥补,措施后形成会议纪要,以作为设计的依据。但这种方式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法律地位问题,即专家组的讨论意见能否取代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而作为设计和审核依据尚有争论;二是技术可靠性问题,专家凭个人的知识和经验提出的意见缺乏科学实验和论证作支撑。

考虑到我国的经济水平和建筑防火设计、审核技术力量,以强制性防火设计规范或防火设计

指南为主要依据的建筑防火技术体系,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仍将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较为切实可行的途径。但现行技术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说明必须对其进行深人的修订完善。目前民用建筑防火安全仅以使用功能和建筑高度为标准分类,但在实际建筑防火设计中,往往要考虑建筑内的致灾因素和人员安全因素,因此笔者认为缺乏或不充分考虑这两种因素的民用建筑划分标准,是不完善、不合理的。

3.2 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解决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性能化防火设计是于20世纪末兴起的一种全新的防火设计理念,与依据指令性规范的防火设计方式不同的是,它不是根据确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进行设计,而是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制定整个建筑防火系统所应达到的目标,在对建筑进行火灾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寻找实现建筑防火安全的最佳方案。但这种途径同样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法律地位问题,我国现行的建筑及消防法律法规中对性能化防火设计暂无明确规定;二是经济问题,性能化防火设计涉及大量的分析、计算、设计文件制作和专业评估,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投人一般建设投资者难以接受。

3.3 对于新型建筑结构材料应完善规范体系

及时更新、完善、规范对新型建筑结构材料、装修材料防火安全性能和新型建筑防火灭火产品的指导性标准。现行建筑防火技术体系对以钢筋混凝土,加气、轻质混凝土,普通砖为材料的各类建筑结构构件的耐火极限已做出了系统详细的指导。但对于以钢材为主的各类新建筑结构形式的防火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各类新型的建筑内装修材料的防火性能或防火措施,缺乏及时有效的指导,从而给设计、消防部门带来了困难,也限制了新型建筑结构装修材料的应用,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我国现行防火技术标准在体系和自我更新完善方面的欠缺。笔者认为,对各类新型建筑结构、装修材料及建筑防火灭火产品的指导性标准应独立于建筑防火技术标准,其更新完善的周期也应小于相应的建筑防火技术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和应用,反过来才能推动建筑防火技术体系的进一步更新与完善。

四、总结

高层建筑以其功能齐全、外形美观、空间利用率高、节约用地的优势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中的先锋,一个城市高层建筑的多少已成为衡量这个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标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层建筑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个城市当中,会不断有新的建筑形式诞生和新的技术法规出台,而需要探讨的防火安全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陈再秀,文锁民.建筑防火分区常见问题成因及对策.武警学院学报,2007,2.